失业再就业补贴与相关政策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失业再就业补贴与相关政策

失业再就业补贴与相关政策 篇1

30家分公司覆盖四川.重庆.贵阳…

失业再就业补贴与相关政策

政府一向重视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促进劳动者失业后再就业。如用人单位招用困难人员在一定期限内给予社保补贴;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或者符合企业吸纳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等条件,在3年内限额或定额扣减税收;对困难人员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就业的,可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托底安置,并给予社保补贴及适当岗位补贴。

失业再就业补贴

政府一向重视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促进劳动者失业后再就业。根据现行政策,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符合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城镇常住人员,可在常住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主要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和服务包括:可免费享受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可享受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另外,失业人员还可以免费享受政府指定机构的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专家服务等。

对因大龄、身有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长期失业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政府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扶持。如用人单位招用困难人员在一定期限内给予社保补贴;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或者符合企业吸纳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等条件,在3年内限额或定额扣减税收;对困难人员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就业的,可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托底安置,并给予社保补贴及适当岗位补贴。同时,满足条件的失业人员可领取失业保险金,标准不低于所在城镇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重新

专注社保代理12年

30家分公司覆盖四川.重庆.贵阳…

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24个月。

失业再就业相关规定

1、税收减免政策。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符合规定免税项目范围的(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列项目),在规定期限内给予免征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项税收优惠政策。

2、工商登记优惠政策。下岗职工申请从事个体经营或开办私营企业的,在开业一年内,减免工商管理行政性收费;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三年内可免收工商管理行政性收费等。

3、行政性收费优惠政策。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3年内可免收行政性收费。下岗职工申请从事个体工商经营、家庭手工业或开办私营企业的,工商、城建等部门要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开业一年内减免工商管理等行政性收费等。

失业再就业补贴与相关政策 篇2

一、美国新生劳动力就业及失业人员再就业促进政策的历史沿革

(一)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就业促进政策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严重经济危机的大规模爆发,美国的经济陷入困局,大批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失业人数从1929年的150万人猛增到1933年的1200万人,失业率高达25%。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运用国家机器干预社会再生产,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予以促进,并对一些弊端进行改革,史称“罗斯福新政”。“新政”重点对通货与信贷、农业、工业、运输业、电力业进行宏观调控,同时,制定和实施社会保障措施。在解决失业问题上,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直接救济失业者、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800万个家庭领到救济款物。1934年又把单纯的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给失业人员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新政期间,全美设有名目繁多的工赈机构,比如公共工程署、民用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全国青年总署等,这些机构组织失业人员从事植树护林、道路建筑、校舍医院建设等工作。到二战前夕,联邦政府支出的种种工程费用、救济费用达180亿美元,藉此修筑了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校舍和医院,雇佣劳动力2300多万人,解决了大批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从1935年开始的第二期“新政”,着重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来巩固新政成果。社会保险负责劳动者“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一生,其中的失业保险,50%的保险费由在职工人和雇主支付(各交付相当于工人工资的1%),另50%的保险费则由联邦政府支付。

(二)二战后到二十一世纪初的就业促进政策

1.二战后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针对就业的需求,美国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法案。比如,以提供直接就业机会为目标的《就业法案》(1964年)、《1971年紧急就业法》;以提供培训机会、提高失业人口就业能力为目标的《人力发展和培训法案》(肯尼迪总统1962年签署)、《经济机会法》(约翰逊总统1964年签署)、《就业和人力培训结合法》(尼克松总统1973年签署)、《扩大工作培训和公共服务就业计划》(卡特总统1978年签署);以救济失业人员为目标的《1973年康复法》、《1974年紧急失业补偿法》(1973年国会颁布)。

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提高失业人员能力为目标的《职业培训合作法》(1982年里根总统签署)和以强化教育为目标的《帕金斯职业教育法》(1984年颁布)、《无家可归者援助法案》(1987年颁布)、《强化美国经济竞争力教育、培训法》(1988年制定)相继颁布。这个时期,美国处于“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漩涡之中,遭遇到新的经济萧条,制造业萎缩,信息、服务业地位上升,经济处于转型时期。为此,政府加大对职业培训的投入,为低收入、无业和没有技术而又面临严重就业困难的青年和失业工人提供职业培训,帮助他们获得再就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同时,提出职业培训改革的方向,把职业教育培训的对象扩大到社會的各个阶层,特别是将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纳入到职业培训中来。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美国颁布与促进就业相关的《劳动保障法案》、《就业训练合作法》、《经济复苏税法》、《小企业创新法》、《劳动力投资法案》。这一时期,美国的失业规模仍然较大,并呈现出周期性特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美国失业人数从1990年的687万人增加到1995年上半年的767万人。1995—2005年间,美国失业率在5.5%左右,平均失业时间19.6周。为了应对失业压力,美国政府调整了就业政策。一是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改造和重组煤炭、纺织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通讯、环保、能源、医药、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以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绿色”理念创造就业;二是改革原有的社会福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促使失业人员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和寻求新的就业;三是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提高就业服务系统的技术含量;四是推行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派遣就业,实施分享就业机会的社会政策。

(三)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奥巴马政府的就业促进政策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并因此导致大批人员失业。2009年2月,美国新增失业人口85.1万人,失业总人口达1250万人,失业率升至8.1%,局部地区失业率甚至高达12.5%。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奥巴马政府采取多项促进就业的政策,先后出台了《贸易调整援助法案》、《2008年紧急失业补助办法》、《高等教育机会法》、《2009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并采取以下具体措施来化解就业矛盾。

1.推出为小企业服务的法案。实施对小企业减税,政府承诺未来两年内向创造就业机会的美国公司提供临时税收优惠,企业每提供一个新的就业岗位可获得3000美元的税收减免。

2.提倡企业履行社会职责,尽可能少裁员。其目的是控制失业,减少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同时,企业主和政府也可减少支付失业保险金和救济金,避免在等待复苏期间丧失熟练的技术工人。

3.采用经济刺激政策,应对周期性失业。2009年1月2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2009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奥巴马总统于同年2月17日签署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提出要创造或保住350万个工作岗位。在这份计划中,启动大规模基本建设投资至少创造了250万个就业岗位,直接用于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资金比重超过60%,同时,安排825亿美元为低收入工人、失业者和退休人员提供援助,其中40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39.5亿美元用于一般性人员的就业及培训,5亿美元用于残疾人的就业及培训,4亿美元用于就业服务。此外,美国还发起紧急情况失业补偿和联邦额外补偿项目,对已享受所有正常的州失业救济金的失业人员,联邦提供额外20周的资助资金,在失业率较高的州,如加利福尼亚州,可再增加13周的联邦补助,以帮助失业人员渡过困难。

二、美国新生劳动力就业及失业人员再就业促进的运行框架及政策特点

美国政府中促进就业的机构主要集中在劳工部。在美国劳工部,共设有25个办公室或局,其中有12个是关系到保护和促进就业的。这些机构是:信息和公共事务办公室,负责为劳工部收集全面信息;弱小企业发展办公室,负责为弱小企业、妇女拥有工作提供咨询和服务,制定和检查劳工部的小企业政策、程序、评价;行政法法官办公室,负责主持对违反保护工人和公民正常劳动保护相关法规条款进行裁决的正式听证会;国际劳工事务局,在主管国际事务的副国务卿帮办领导下,负责劳工部的国际事务,帮助制定影响美国工人的国际经济、贸易和移民政策;劳资关系和合作计划局,负责为雇主、工会、学术团体、居间的第三方或其他团体提供改进劳资关系的技术服务;妇女事务局,负责制定有助于改善劳动妇女福利、工作条件和增加妇女就业机会的标准和政策;劳工部研究院,负责为全国劳工部门雇员提供培训和职业发展计划;行政和管理助理部长,负责人事管理、行政服务和平等就业机会等行政政策;就业与培训署,承担相关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和失业保险的职责,下辖联邦失业保险机构、就业服务机构、职业调整帮助办公室、学徒和培训处、职业培训计划办公室、老年人社区服务就业计划、策略规划和政策开发办公室;养老基金和福利署,负责对美国近100万个养老金计划和450万个健康与福利计划进行管理;退伍军人就业和培训服务机构,负责退伍军人就业管理和培训服务项目;劳工统计局,负责收集、加工、分析和传播就业、失业、物价等相关的数据并努力使它的数据满足一定的社会标准。

除此之外,美国各州、县(郡)、市都有相应的就业服务管理机构,比如,加利福尼亚州设立了就业发展局(EDD),EDD通过提供服务来促进加州的经济发展,从而保持雇主、雇员和求职者的竞争力。又比如,马里兰州的蒙哥马利郡设有3个就业服务中心,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和培训服务。在美国,还有为数众多的私立就业服务机构,比如我们在旧金山市参观的40小时职业介绍公司,其主要业务是提供“猎头”服务和劳务派遣,根据需要也提供直接的雇佣机会。此类公司只对雇主收费,对求职者是免费的。

综观美国的就业促进政策,有以下明显特点:

其一,就业促进体系健全。美国已建立起以从联邦政府劳工部到各州、县(郡)、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主导,社会私营职业介绍服务机构为补充的完整就业促进体系,各级各类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促进社会就业。

其二,就业促进平台技术能力较强。不论州、县(郡)、市公共就业机构,还是私营机构,都有完备的硬件和先进的信息网络支撑,雇主和求职者通过电脑终端,可以轻而易举地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和人力资源的详细资料,求职者寻求工作和雇主招聘人员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用工信息发布、求职人员简历发布、远程面试的及时对接,双向选择的成功率较高。

其三,建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失业保险制度。美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从1935年开始建立,联邦失业税法规定,当前或上一年中,雇佣一个以上的雇员工作至少20周,或任一季度支付1500美元以上工资的雇主,都应参加失业保险计划。联邦失业税以雇员年工资的头7000美元为征税基数,税率是6.2%。待遇给付包括联邦雇员失业补偿金和贸易调整补贴、工作日减少补贴等。但美国失业保险支付水平较低,美国崇尚个人奋斗,认为过高的失业保险福利会导致福利依赖,在多数州,一般情况下,失业救济期最长不超过26周,且失业救济的工资替代率最高不超过50%。与此同时,美国还从正反两面奖惩失业者,激发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积极性。奖励措施包括提供求职补助、搬家补助、就业培训补助等;惩罚措施主要是取消那些依赖失业金,不积极寻找工作或拒绝合适工作的失业者的领取资格。

其四,具有完备的就业培训与服务。《劳动力投资法案》的颁布,使全国形成广泛的一站式就業服务网,发布大量免费的就业信息,为失业者寻找工作提供便利。工作银行为失业者和雇主开辟网上互动,减少求职过程中的交易成本。职业展望手册则为求职者提供职位要求、就业情况、薪酬待遇等信息,有助于提高就业效率。完备的一站式就业服务网络在失业者的再就业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加强和保护劳动力的理念指导下,政府对就业培训给予极高的关注,总统预算报告中,2002年劳动力培训项目的总财政支出为129.15亿美元,2003年为141.04亿美元,2004年达158.92亿美元。

其五,对特殊群体的就业关爱有加。一是积极促进低收入群体就业。2009年2月17日通过的《2009美国复苏与再就业投资法案》中涉及的款项,有825亿美元是对低收入工人、失业者和退休人员的援助。二是强化退伍军人的就业服务。实施退伍军人再就业计划、伤残军人延伸计划、老兵劳动力投资计划,所有服役超过180天(不包括训练期)、因公负伤军人、联邦承认的预备役军人、国家卫队成员及有资格的配偶都可享受到这项服务。三是实施刑满释放人员重回社会就业计划。以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为例,该郡就业服务中心专设劳改处(MCCF)实施此项工作,通过“一站式”服务,服刑人员可以得到一份实质意义上的就业培训课程,包括职业发展、求职技巧等。

三、美国新生劳动力就业及失业人员再就业促进政策的启示

(一)坚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从大的格局上看,“十二五”规划确定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目标仅为7%,但就业任务目标与“十一五”相比没有下调,即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在经济增长较“十一五”降低1个百分点的情况下,要完成同样的就业任务,其压力是很大的。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以及低劳动力成本运行幻想的打破,扩大内需的长期性和高汇率下的经济困惑也对增加就业带来负面影响。为此,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我们必须坚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一是选择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在发展中同时实现高增长与高就业,避免出现高增长、低就业,甚至是无就业的增长。二是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合理规划民生财政,使财政支出进一步向就业倾斜,实施有利于就业的税收、金融、产业政策,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保持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三是在确定经济发展速度时必须考虑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要求,防范失业风险。处理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处理好调结构与保就业、保稳定的关系,以就业最大化为目标,鼓励支持企业履行稳定就业的社会责任,尽可能做到不裁员或少裁员,降低失业周期,并将失业人员组织到相应的就业准备之中。四是把就业效应作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最主要的指标。建立起充分就业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内容应包括就业率增长、失业率控制和城乡居民就业收入增长率等指标。

(二)加强就业培训与就业服务,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当前,我国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表现为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并存,且呈常态化趋势。造成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职业培训不足,导致劳动力的素质与就业市场的需求不匹配,另一方面是就业服务均等化水平过低。相对来说,美国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就比较健全。美国的职业培训、职业教育法制化程度高,早在殖民地时期就沿用了英国1562年制定的《工匠、徒弟法》,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莫雷尔法案》,规定各州至少建立一所“讲授与农业和机械工业有关的知识”的学院(即“农工学院”或“赠地学院”)。南北战争后,直到二十世纪后期,美国颁布了《史密斯—休士法案》(1917年)、《中等教育基本原则》(1918年)、《职业教育法》(1963年)、《生计教育法》(1974年)、《职业训练协作法》(1982年),使美国的职业教育步入了法制化轨道。在各州、县(郡)、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中,都有推进职业培训的计划,培訓项目大部分为免费提供。在就业服务方面,美国具有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开展包括青年失业者、转换职业者、退伍军人、残疾人、刑满释放人员在内的全方位就业服务。在提供就业服务的过程中,“劳动力交换网”、“一站就业网”、“职业信息网”、“职业远航网”、“在线求职”等完备的网络发挥了巨大作用,雇主招聘人员和求职者寻找工作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实现。鉴于此,我们应加快完善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在职业培训上,一是结合当前形势,加快建立职业培训法制体系,依法推进职业培训工作;二是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主渠道作用,将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三是从实际出发,修订职业培训补贴的支付办法,实行“学时累积制”,在保证培训效果基础上鼓励劳动者参加弹性学时职业培训。在就业服务上,一是赋予就业服务机构法定职能,处理好行政管理与业务经办的关系,调动多方积极性;二是扩大就业服务覆盖范围,将退伍军人、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群体纳入就业服务制度范围,并开展有针对的就业服务;三是加大对就业服务的资金投入,足额安排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经费和专项业务费用,加快打造覆盖全国,触角延伸至社区、行政村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就业服务,形成规范、统一、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推行就业服务绩效考评制度,为各类用工单位和广大城乡求职者提供优质服务。

(三)建立起就业导向的失业保险制度

美国的失业保险体系主要由联邦——州失业补偿计划和劳动力投资法案两部分组成。失业者享受失业补偿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五项要求:①失业前的就业经历(工资和时间)符合州规定;②在就业服务机构注册,主观愿意重新就业,心理和身体上具有劳动能力,且在领取失业补偿期间处于积极寻找工作状态;③凡因自愿离职、不当行为、劳动纠纷和拒绝接受合适工作等个人原因而失业,没有资格享受失业保险待遇;④除13个州外,其余州设置失业保险待遇享受等待期,经审核,如果基期的就业时间、就业收入和离职缘由不符合州立法规定的,可以否定失业者的申请;⑤在享受失业待遇期间,失业者须履行定期汇报求职情况的义务,如经审查失业者在领取失业金期间,懈怠寻找工作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合适工作的,则会被取消资格。而在《劳动力投资法案》的框架下,政府在人力投资方面强调“工作第一”的理念,强化技能培训,形成失业补偿、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的整合系统。借鉴美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成功经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应在以下方面力求有所突破:①总结失业保险制度运行的经验,将《失业保险条例》上升为《失业保险法》,强化失业保险的法制性。②推行失业保险、就业服务“一体化”运行机制。做到基础信息共享,“就业登记”与“失业保险待遇支付”联动,杜绝已就业的人员继续吃保险的现象。③推行大就业培训模式。将失业人员的培训纳入就业培训的范畴内,失业人员的培训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提取并入就业专项资金(分帐管理),以求做到对所有培训对象的规范化培训和管理。

(四)推行绿色就业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1年宣布了一项40亿美元的建筑节能计划,旨在提高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建筑效能,并在提高能效、节能环保的同时,在两年内为美国创造5万个就业岗位。在这项计划中,美国政府强调不会动用纳税人的税款,而是由私营部门出资。美国提出,未来10年将斥资1500亿美元大举发展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源等,创造500万个绿色就业岗位,构建美国的低碳领袖地位。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较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十二五”时期,绿色就业将大有可为。当前,在推行绿色就业工作中,应着重在以下方面拓展:①加强绿色就业宣传,普及绿色就业理念,将“绿色”观念植入现行就业政策中;②加强绿色就业研究,制订绿色产业长期发展规划和绿色技能开发规划,为绿色就业绘制美好愿景;③加大对节能环保、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对环境影响小的产业发展,限制对环境影响大的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④加强对绿色就业领域劳动者的权益维护;⑤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建立绿色就业补偿机制,促进绿色就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

失业再就业补贴与相关政策 篇3

贴实施办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劳动保障部等18个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通知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2006〕6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

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湘政发〔2006〕4号)和《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06〕1号)等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类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下同。以下简称企业)新增岗位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以下简称持证人员)申请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公益性岗位安置持证人员申请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持证人员灵活就业后接续社会保险申请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县级(含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按照本办法规定受理企业(单位)或个人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申请,审核确认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企业(单位)、个人的资格及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人数、期限、标准和金额,并核拨社会保险补贴资金。

第二章 社会保险补贴的对象

第四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对象可以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1、依法参加了社会保险、单位和职工个人按照规定履行了社会保险费缴纳义务的企业新招用持证人员,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

2、依法参加了社会保险,单位和职工个人按照规定履行了社会保险费缴纳义务的单位安置持证人员在公益性岗位工作,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

3、持证人员灵活就业后,按规定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了社会保险的。

第三章 社会保险补贴的范围和标准

第五条 社会保险补贴的范围和期限。

(一)企业新招用持证人员和公益性岗位安置持证人员的,可申请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补贴;持证人员灵活就业的,可申请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补贴。

(二)社会保险补贴的期限应与劳动合同期限一致,一般不超过3年。公益性岗位安排的“4050”以上的持证人员,劳动合同期限超过3年的,可相应延长社会保险补贴期限,延长期最长不得超过2年。

对2005年底前核准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且未到期的,社会保险补贴期限合并计算,累计最长不超过3年。

(三)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对象的个人缴纳部分,仍应由个人负担,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

第六条 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及社会保险补贴标准。

企业和公益性岗位安排持证人员,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按国家规定执行。其社会保险补贴标准为:用人单位为安置的持证人员所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的单位缴费部分之和。

灵活就业的持证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全省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为参保人员所在统筹地区上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缴费比例执行所在统筹地区规定。其社会保险补贴标准为:“4050”以上的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其缴费基数的12%,基本医疗保险补贴其缴费基数的6%;“4050”以下的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其缴费基数的8%,基本医疗保险补贴其缴费基数的3%。

第四章 社会保险补贴的申领

第七条 企业在与新招用的持证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应及时到其缴纳社会保险费所在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办理社会保险补贴申报手续。

第八条 企业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应填写《湖南省商贸、服务型企业吸纳和公益性岗位安置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申报审批表》及《湖南省商贸、服务型企业吸纳和公益性岗位安置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申报花名册》(以下均简称《申报表》),并出具下列证明材料:

1、营业执照副本;

2、税务登记证副本;

3、社会保险登记证副本;

4、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湖南省企业实体吸纳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的认定证明》;

5、上年末职工花名册,现有职工花名册;

6、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持证人员社会保险缴费的明细账单;

7、与新招收的持证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及支付其工资的凭证;

8、加盖印章的新招收持证人员的《再就业优惠证》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9、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 申请企业出现下列情况引起招用的持证人员数量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到劳动保障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异动手续:

1、企业与招用的持证人员提前解除劳动关系;

2、企业新增招用持证人员;

3、其他原因引起招用的持证人员数增加或减少的。

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企业招用持证人员变化的情况,及时办理异动手续,重新开具《湖南省企业实体吸纳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的认定证明》。

第十条 在公益性岗位上就业的持证人员,有单位依托的,由单位比照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有关规定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申请社会保险补贴。没有单位依托的,由当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机构为持证人员办理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缴费申报,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当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机构代收代缴,并由当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机构比照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办理社会保险补贴的申领手续。

第十一条 持证人员实现灵活就业并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社会保险后,可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再就业优惠证》到所在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填报《湖南省持<再就业优惠证>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对象申报审批表》,经社区和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核实签署意见后,报所在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的就业服务机构审批认定。

已按规定享受税收减免的个体工商户和被企业吸纳且该企业因此已享受税收减免或社会保险补贴优惠政策的持证人员不得认定为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对象。

第十二条 被认定的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对象,可于季度终了后10日内凭《湖南省持<再就业优惠证>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对象申报审批表》、本人居民身份证、《再就业优惠证》和上季度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账单,到当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服务大厅指定的窗口办理上季度的社会保险补贴申领手续。

社会保险补贴经办机构审核无误并复印有关原始资料后,受理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申报。

第五章 社会保险补贴资金拨付

第十三条 对纳入补贴范围对象的社会保险补贴实行便民利民和先缴后补的办法。第十四条 企业必须按规定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每季终了后10日内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申报上季度的社会保险费补贴。

劳动保障部门自受理企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申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申报企业的资格及其吸纳的持证人员数量、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期限和补贴金额进行审核认定,并在《申报表》上签署审核意见。

财政部门在收到劳动保障部门签署审核意见的《申报表》之日起的10 个工作日内进行复核,在30日内将劳动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审定的补贴资金直接划入企业在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

在公益性岗位安置持证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资金拨付,比照上述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对未参加社会保险和未按规定履行社会保险费缴费义务,以及对申请补贴手续和相关凭证材料不齐全的企业或单位,不得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用人单位因非生产经营困难和非职工个人过错等原因,提前与招用的社会保险补贴享受对象解除劳动关系的,要追回用人单位因招用该对象而享受的社会保险补贴资金。第十六条 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资金的拨付,由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社会保险补贴经办机构对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的对象和补贴的金额进行登记造册,并附相关原始资料或加盖印章的原始资料复印件报送同级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和财政部门复核。由财政部门将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共同审定的补贴资金拨付至社会保险补贴经办机构建立的基本账户,然后通过银行账户将补贴资金发放到个人。

第六章 服务与监督

第十七条 劳动保障部门及其经办机构应当通过开设服务窗口、提供书面证明材料、设立咨询电话等方式,为用人单位、持证人员办理社会保险补贴申领手续和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第十八条 劳动保障部门及其经办机构和财政部门之间应加强合作,简化工作程序,方便参保企业和个人。

第十九条 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做好本行政区域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统计工作,并将本行政区域内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情况逐级汇总上报,于每季终了后20日内上报至省劳动保障厅。

第二十条 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发现不符合补贴条件非法骗取社会保险补贴的,应责令其改正并追回被骗取的社会保险补贴资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劳动保障部门及其经办机构和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办理社会保险补贴的,分别由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予以严肃处理。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1、湖南省商贸、服务型企业吸纳和公益性岗位安置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申报审批表(样式)

2、湖南省商贸、服务型企业吸纳和公益性岗位安置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申报花名册(样式)

3、湖南省持《再就业优惠证》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申报审批表(样式)

4、湖南省持《再就业优惠证》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对象申报审批表(样式)

5、湖南省持《再就业优惠证》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申报花名册(样式)

6、湖南省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情况统计表(样式)

省劳动保障厅 省财政厅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事项 篇4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办事指南

办事程序:申请—受理—审核—审批—批复 申报资料: 1.《减免税申请审批表》一式三份

2.《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复印件

4、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承诺时限: 10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免费

法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甘肃省地方税务局减免税管理办法》及《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84号)窗口咨询电话:***

监督投诉电话:26127746985558

失业再就业补贴与相关政策 篇5

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发文日期:2006-01-23发文字号:财税[2005]186号

注: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23号),本文具体操作办法延长至2009年12月31日。

注: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对2005年底之前核准享受再就业减免税政策的企业,政策审批时间截止到2008年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精神,经国务院同意,现就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可上下浮动20%,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此幅度内确定具体定额标准,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按上述标准计算的税收扣减额应在企业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税额中扣减,当年扣减不足的,不得结转下年使用。

对2005年底前核准享受再就业减免税政策的企业,在剩余期限内仍按原优惠方式继续享受减免税政策至期满。

二、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应缴纳税款小于上述扣减限额的以其实际缴纳的税款为限;大于上述扣减限额的应以上述扣减限额为限。

对2005年底前核准享受再就业减免税优惠的个体经营人员,从2006年1月1日起按上述政策规定执行,原政策优惠规定停止执行。

三、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兴办的经济实体(从事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服务型企业中的广告业、桑拿、按摩、氧吧,建筑业中从事工程总承包的除外),凡符合以下条件的,经有关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

1.利用原企业的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或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

2.独立核算、产权清晰并逐步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

3.吸纳原企业富余人员达到本企业职工总数30%以上(含30%),从事工程总承包以外的建筑企业吸纳原企业富余人员达到本企业职工总数70%以上(含70%);

4.与安置的职工变更或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四、本通知所称的下岗失业人员是指:

1.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

2.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

3.国有企业所办集体企业(即厂办大集体企业)下岗职工;

4.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1年以上的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

五、本通知所称的国有企业所办集体企业(即厂办大集体企业)是指20世纪70、80年代,由国有企业批准或资助兴办的,以安置回城知识青年和国有企业职工子女就业为目的,主要向主办国有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或劳务服务,在工商行政机关登记注册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

厂办大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包括在国有企业混岗工作的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对特别困难的厂办大集体企业关闭或依法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有条件的地区也可纳入《再就业优惠证》发放范围,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本通知所称的服务型企业是指从事现行营业税“服务业”税目规定经营活动的企业。

六、上述优惠政策审批期限为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税收优惠政策在2008年底之前执行未到期的,可继续享受至3年期满为止。此前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如果企业既适用本通知规定的优惠政策,又适用其他扶持就业的优惠政策,企业可选择适用最优惠的政策,但不能累加执行。

国家今后对税收制度进行改革,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按新的税收规定执行。

请遵照执行。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宁波市相关失业金政策问答 篇6

一、失业保险适用范围包括哪些?

答: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雇工,国家机关及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合同制职工。

二、失业保险缴费基数和费率如何确定?

答:失业保险缴费基数按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确定,并随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调整而调整。

用人单位按其应缴失业保险费基数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在职职工按其应缴失业保险费基数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其中农民合同制职工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三、享受失业保险金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1.用人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的;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3.已依法定程序办理失业登记的;

4.有求职要求,愿意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

四、失业保险金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失业保险金标准按市人民政府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70%至80%确定,并适时调整。

五、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如何计算?的时间确定:

1答:根据本人及其失业前所在单位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

1.不满1年的,不领取失业保险金;

2.满1年的,领取2个月失业保险金;

3.1年以上的,1年以上的部分,每满8个月增发1个月失业保险金,余数超过4个月(含4个月)不满8个月的,按照8个月计算,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4个月。

六、用人单位应为失业人员办理哪些手续?

答:用人单位应在与职工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7日内向失业人员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提交该人员的《宁波市失业人员登记证明书》、档案(含有劳动合同文本等有关材料);及时出具《宁波市用人单位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并告知其办理失业登记手续的程序和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

用人单位与农民合同制职工、本市行政区域外的城镇户籍职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应将《宁波市失业人员登记证明书》、劳动合同文本等有关材料送达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县(市)、区失业保险经办机构。

七、失业人员如何办理失业登记和领取失业保险金? 答:失业人员应在终止、解除劳动关系或者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及法院审理终结之日起60日内持《宁波市用人单位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手册》、本人身份证、户口簿、一寸近照2张到本人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失业人员符合享受失业保险金条件的,次月起享受失业保险金及其他失业保险待遇。对超出规定期限登记的人员,视同已重新就业。

八、农民合同工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标准如何规定?怎样领取?

答:农民合同制职工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标准按相同缴费时间的城镇失业人员可以享受失业保险金总额的50%确定。

农民合同制职工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按照享受失业保险金条件,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县(市)、区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手续,按规定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

九、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如何规定?

答: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相应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失业人员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缴费比例按照统筹地区的缴费比例确定,缴费基数按本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确定。

失业保险基金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支付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期限与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一致并按月对应。

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领取期满或出现法律规定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或中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失业保险基金停止支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

十、失业人员享受生育补助金如何规定?

答: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内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后的失业期间生育子女的,夫妻双方有一方失业的,失业一方可以领取相当于本人3个月失业保险

金的补助;夫妻双方均失业的,可以同时领取相当于本人3个月失业保险金的补助。

失业人员应当在孩子出生之日起3个月内,持本人身份证、失业证及计划生育证明、子女出生证明等材料,到当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申领手续。

十一、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如何规定? 答: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内死亡的,参照在职职工丧葬补助抚恤标准,对其家属一次性发给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其当月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由其家属领取。

十二、失业人员再次就业后享受失业保险金期限如何计算?

答:失业人员再次就业后,缴费时间重新计算。失业人员前次失业的享受失业保险金期限有剩余的,应当与重新就业、缴费后的享受失业保险金期限合并计算,合并后的享受失业保险金期限不得超过24个月。但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实施前已享受过失业保险金并重新就业的,其1998年12月底前尚未享受完的失业保险金期限,不再结转。

十三、失业人员在什么情况下不能继续领取失业保险金?

答:1.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2.重新就业的;

3.应征服兵役的;

4.移居境外的;

5.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十四、因用人单位原因造成失业人员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如何处理?

宁波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 篇7

记者昨日从市就业管理服务局了解到,根据甬政发[]112号和甬人社发[2015]182号文件规定,从1月1日开始,失业人员享受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和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相应条件出现调整。原本这两项社保补贴覆盖范围为失业登记六个月以上的女40周岁至50周岁、男50周岁至60周岁人员,新政策中调整为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含5年),按现有法定退休年龄计算,即女45周岁和男55周岁以上人员才可享受。

记者了解到,为鼓励各用人单位招用这些就业困难人员,宁波市按照用人单位应缴纳的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最低标准之和给予社保补贴,借以增加就业困难人员在职场上的就业竞争力,而对于通过各种方式灵活就业的相应人群,宁波市按照其应缴纳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费最低标准之和的2/3给予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市就业管理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12月31日前办理灵活就业登记并申报补贴的人员,将可按照“老人老办法”享受相应补贴政策。

阅读延伸:宁波三项社保补贴可申报

7月12日,记者从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本月中旬起,符合条件的市民可申报创业者社保补贴、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援助补贴和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创业者补贴这样申领

宁波市户籍人员和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从1月1日起在市级统筹区内新创办创业实体(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并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可参加申领创业者社会保险补贴。

其中,新创办企业的,补贴标准为企业依法应缴纳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费最低标准之和;新创办个体工商户的,补贴标准为依法应缴纳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费最低标准之和的三分之二。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可在7月16日至31日的工作日时间,向营业执照上住所所在地的街道(乡镇)人力社保服务机构提出申请。

需要提醒的是,申报个体工商户创业者社保补贴,其享受政策期间的月平均纳税额须在500元(含)以上。不过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创业不受这一限制。

再就业援助这样申报

宁波本地城镇户口,失业保险金领取期满6个月以上未能重新就业的40周岁以上女性、50周岁以上男性市民,可携带身份证明材料、《宁波市失业人员登记证》原件和复印件、失业人员申请再就业援助补贴登记表和银行结算账户存折卡,在7月15日至24日,到失业登记所在地的街道(乡镇)社保救助站进行申报。

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同期申报

7月15日至24日,50周岁以上男性、40周岁以上女性,且失业登记6个月以上的城镇失业人员,如以失业人员灵活就业身份缴纳三大社保的,可携带身份证、城镇大龄失业人员灵活就业登记证、灵活就业人员申请社保补贴登记证,前往失业登记所在地的街道(乡镇)社保救助站或区劳动保障就业部门指定的受理机构进行申报。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灵活就业人员4050社保补贴新政策

2.最新灵活就业“4050”人员社保补贴政策

3.关于4050社保补贴政策2015

4.宁波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

5.20哪些人可享受社保补贴

6.最新社保政策

7.4050社保补贴新政策出台

8.20新疆社保补贴政策

9.济南市社保补贴政策最新消息

失业再就业补贴与相关政策 篇8

苏政发〔2004〕61号

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下岗失业人员

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意见》(苏发〔2002〕15号)精神,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现对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享受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的对象。包括:曾

经是国有、集体企业职工的失业人员;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的人员;国有、集体企业关闭破产或改制时领取一次性安置费仍未再就业的人员;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失业人员;城镇其他就业转失业人员中的就业困难人员(含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0周岁的下岗失业人员;夫妻双方均下岗失业的人员;单亲家庭下岗失业的人员;特困职工家庭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等)。

二、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民营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与国有、集体企业同等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再就业优惠政策。对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超过50人的有限责任公司,首期出资额达到注册资本的10%以上,即可登记注册,其余部分可在3年内分期到位。各级政府要在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一部分用于支持民营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

三、鼓励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的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对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的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社会保险费原则上仍由原单位缴纳,同时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不含社会保险补贴)。

四、简化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的办理手续。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申报补贴的,既可按季申报,也可按月申报,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应及时办理审核拨付手续。对管理工作较好、具备条件的地方,可变“先缴后补”为财政或劳动保障部门直接

拨付社会保险补贴,具体操作办法由各地自行制订。

五、切实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一)扩大省级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担保范围。省级担保基金在继续扶持省属企业和苏北五市下岗失业人员的同时,担保贷款的范围扩大到中央部属企业和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五市的下岗失业人员。

(二)降低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反担保门槛。对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下岗失业人员申请贷款时,经所在社区、街道推荐,县(区)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取消反担保:1.个人无不良信用记录,经过创业培训后提出的项目经组织专家评估认定的;2.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困难人员条件的困难群体家庭成员互保的;3.下岗失业人员联保贷款的。

(三)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的支持力度。各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都要按中发〔2002〕12号文件规定开办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在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同时,还要积极支持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新招用人员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要简化小额担保贷款审批手续,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签订协议、明确风险责任后,下岗失业人员凭再就业优惠证提出申请,经社区公示、街道社区签署意见,商业银行予以办理贷款手续。各级财政要抓紧制定财政贴息具体操作办法,及时为下

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提供贴息。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确定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办法,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二○○四年六月三十日

主题词:劳动保障再就业政策通知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 4 —

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4年7月5日印发

失业再就业补贴与相关政策 篇9

1、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可以享受哪些扶持政策? 答: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具体包括大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符合条件的残疾失业人员、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人员、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以及县以上劳模、军人配偶、烈属、单亲抚养未成年者)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各类企业(单位),按其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补贴,补贴不包括就业困难人员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以及企业(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费。

2、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需要哪些材料申请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

答:(1)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2)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原件及复印件);(4)职工全员花名册(企业盖章);

(5)企业与新招用的下岗失业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6)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纪录(养老、失业、医疗缴费记录);

(7)企业工资支付凭证(工资表);(8)企业申请报告;

(9)《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本年度在企业预定(实际)工作时间表》;

失业再就业补贴与相关政策 篇10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多个地区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在近五年一直呈现增加趋势。

如东部地区的安徽省,其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13年开始连续5年增长,2013年为29.4万人,2017年增加到33.82万人,而这一数字在2018年进一步上升至34.9万人。江苏省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也比去年增加0.6万人,达到56.2万人。

在西部,重庆市预计201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22万人,在2017年21.4万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

珠三角地区的广东省今年高校毕业生也创历史新高,有统计显示,加上外地来粤求职的高校毕业生,预计今年有超过80万人面临求职,约占全国人数的1/10。

而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新趋势是:新一线城市正在成为高校毕业生的新选择。

7月7日发布的来自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统计,重庆2018届毕业生去向TOP10城市依次为:重庆、成都、深圳、北京、杭州、广州、武汉、东莞、西安、昆明。

对此,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这表明“新一线”城市对毕业生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而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联合苏州市创业指导中心的调查显示,在当地大学生选择的就业地区中,除选择长三角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外,选择一线或新一线城市的高校毕业生的占比趋同。其中,选择深圳或广州占3.9%,而选择中部大中城市、西部大中城市的比重达到了6.8%和3.8%。

而多家招聘网站发布的“201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进一步证明了上述变化。赶集网发布的《2018年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成都、西安、杭州、重庆等新一线城市,居2018年毕业生偏好工作城市的前列。

邱冬阳认为,高校毕业生流向一线或新一线城市符合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虽然国家在倡导向中西部城市就业,但就国内外的情况看,大城市所占据的就业比例依然非常高。”邱冬阳称,“尽管与一线或新一线城市相比,最近几年二三线城市的工资收入差距在缩小,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其所能提供的生活方式依然有很大差距,这是很多95后的大学毕业生不能适应的。”

进一步讲,邱冬阳认为,“对大多数95后毕业生而言,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消费的.多样性、文化体育生活的多样性等,都是吸引其的关键”。

就业仍呈稳定趋势

为了吸引更多毕业生就业,21世纪经济报道注意到,多个城市在出台“落户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陆续推出就业补贴政策等,以吸引高校毕业生。

7月5日,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上海出台两项新政,包括上海市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通过所在高校向区人社部门申请1000元/人的求职创业补贴,同时扩大了用人单位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的适用范围。同在7月5日,《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7月6日,湖南益阳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出台五方面的政策扶持,包括求职创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岗位补贴和创新创业专项扶持。

不过,2018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呈现稳定中出现“结构性不匹配”的特点。

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中,多数高校教师仍对今年就业形势保持乐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栾轶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就人大新闻系的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情况观察,大部分毕业生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这表明优质教育资源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中仍具备非常强的竞争优势”。

邱冬阳表示,“近几年重庆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仍保持稳定,与目前国内主趋势保持一致”。

从各地发布的2017年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数据看,同样支持上述判断。如重庆、江苏、广东等省市在2017年的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超过95%。

不过,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情况看,部分用人单位仍认为“人才难觅”。

陕西河马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表示,尽管高校毕业生人数在增加,但企业依然存在用人难问题。具体而言,该人士认为“主要因素在于新入职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低于企业要求,但薪资期望普遍较高,造成了用人单位与新员工之间存在一定时间的磨合期”。

“现在大学确实存在部分专业课程设置老旧,实习实践不到位的情况。”邱冬阳说,“但毕竟大学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与企业不一样,企业希望毕业生可以马上上岗,但大学教授的属于更全面的基础教育”。

★ 城市高回报创业点子

★ 城市的创业故事

★ 高成本击败幸福感 研究生选择回归二线城市

★ 文科研究生求职严峻 二线城市公办校扬眉吐气

★ 成考大专毕业生自我鉴定

★ 函授自我鉴定成考毕业生自我鉴定

★ 成考毕业生的自我鉴定

★ 大学毕业生创业冷思考

★ 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调查报告

中国的失业问题与就业战略 篇11

基本国情:中国用世界的3.4%资本资源(指国内投资额)来提供和创造世界上迈1/4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岗位。

——劳动年龄规模扩大

——总人口就业率大幅度上升,属于“高就业”模式;

——我国妇女就业参与率过高,大大超过经济发展阶段;

——15—24岁青年人口就业比例过高。

2、我国正处在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阶段,下岗职工激增表现为持续长期性的结构性失业。——农业部门由新增就业机会主渠道之一变为排斥劳动就业的主要部门。

——就业结构变动呈加速过程。伴随着经济迅速增长而来的是快速的结构调整。——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吸纳新增劳动力的能力在下降。

——我国制造业已由“短缺经济”向“供大于求”类型转变,正在经历极其深刻的结构性变革过程,使传统工业部门企业关、停、并、转、破,促使下岗职工急剧增加。

——革命性的技术进步会加剧结构性失业,结构变动较快时期正是失业率高峰期。

3、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国有经济占总就业人口比重迅速下降,而非国有经济还无法吸纳全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必然出现真实失业率上升阶段。

4、我国经济增长正经历迅速“资本深化”过程,吸纳新增劳动力能力正在减弱。

四、中国就业战略与基本思路

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最优先的目标和任务,它与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的经济改革的最优先目标和任务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其主要思路是:

——使持续高速经济增长成为持续性创造就业过程。

——大力发展带动密集型产业,选择“节省资本、多用劳动”的工业化技术路线,有选择地发展资本密集、资源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基本群众的基本利益,实行中国式的“新政”政策。

——促进劳动力要素流动,通过市场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结构的变动,既促进经济增长,又促进就业增长。

五、中国就业政策及其相关政策

——把降低城镇真实失业率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央及各级政府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

——统计城镇真实失业率,像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一样定期公布。

——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服务业。

积极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贸易。

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有步骤、有组织地促进劳务出口。

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小型企业。

——积极发展城镇非国有经济,鼓励非正规部门就业。

积极鼓励国有企业职工向非国有企业流动。

积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鼓励下岗职工自我就业、家庭就业、非正规部门就业。

——尽快建立社会失业保险制度。

扩大失业人员保险费覆盖面。

——开辟再就业资金新渠道,有效使用再就业基金,开展大规模城镇基础设施,作为战胜失

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的重要手段。

我国结构性失业大体可以分为市场型结构性失业、制度型结构性失业和观念型结构性失业,前者又分为供给滞后型结构

性失业、需求变动型结构性失业和机制不灵型结构性失业。根据不同的结构性失业类型,应采用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业

一、结构性失业成为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方面

总量性失业一直是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方面:而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这一状况已经有所改变。一方面,人口出生率降低,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减缓。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很快,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供给的缓慢增长与需求的快速增长,缩小了劳动力供求缺口,我国的总量性失业问题不再突出。现存的较高失业率,主要体现为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即结构性失业逐渐成为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方面。

二、我国结构,性失业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结构性失业类型。按结构性失业的成因,大体可以分为市场型结构性失业、制度型结构性失业和观念型结构性失业。

1.市场型结构性失业

(1)供给滞后型结构性失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当供给方和需求方无法完全匹配时,就产生了失业和职位空缺并存的现象。假定需求方的要求和条件不变,而供给方达不到需求方的条件而产生的失业,就是供给滞后型结构性失业。也可以说,当求职者不具备用人单位所要求的条件,即使空缺、也不会录用该求职者。实质上,该类型失业是由于劳动力本身的知识、技能等素质较差所致。

(2)需求变动型结构性失业

(3)机制不灵型结构性失业。需求方和供给方在技能方面匹配,但受某种因素的阻碍、双方无法实现对接,就形成了机制不灵型结构性失业。

2.制度型结构性失业

3.观念型结构性失业

由于就业观念或就业预期超出了现实、从而不接受现有的用人单位而导致的失业就是观念型结构性失业。其实质就是,劳动力市场并没有变化,由于对就业单位的设想太高而导致的失业。

三、解决我国结构性失业的对策

1.抓好教育和技能培训

2.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

解决机制不灵型结构性失业的关键,在于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清除阻碍因素,为劳动力的自由匹配与流动提供条件。首先,培植就业中介服务机构。成立专门的中介服务机构,加速就业服务的社会化进程;并鼓励竞争,以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加强劳动力市场载体建设,尤其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无形市场建设,完善政策咨询、信息收集发布、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组织招聘会等服务功能。其次,建立统一的就业信息系统。开拓信息渠道,利用现代化信息分析与处理手段,建立全国统一的就业信息系统。再次,加强法律环境建设。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

3.加快就业制度改革

4.引导就业观念与预期

解决观念型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就是要引导人们树立适应市场的就业观。首先,树立灵活就业的观念。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就业预期、尤其是保留工资水平。其次,树立多样化的就业观。现在就业形式日趋多元化,再次,树立动态就业的观念。随着市场体制建立和经济发展,就业不再是从一而终的、可能会经常转换工作,如果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不妨采取“骑驴找马”的方式,先找个次优的单位干着,等有机会再做调整。

三、中国失业与就业问题的现状及严峻性

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了严峻的就业压力。主要表现为:(1)城镇失业率加快上升。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1997-2000年一直保持在3.1%,2001年上升到3.6%,2002年升至4.0%,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目前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大约为8.3%;(2)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我国经济结构变化上看,我国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工业化加速时期最显著的社会变化就是农业产值和农业人口比重持续下降。1978年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2%,到现在是45%左右,未来30年中,中国农业人口还要再下降30个百分点,未来农村转移人口的规模和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大。据统计,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向城镇转移;(3)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庞大。目前全国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1300万人左右,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4)城市新增就业岗位的供给出现减缓,就业弹性呈不断下降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0.32个百分点。但自90年代以来逐步缩小,我国目前总体就业弹性为0.1,即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带动0.1个百分点的就业增长,大约是80万人。而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弹性大约是0.3-0.4。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技术选择战略,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不同的就业结果,经济增长并不会自然导致最大化就业;(5)失业与空位并存的问题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难以最终解决。我国劳动力总量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又有限,存在大量没有受过培训的简单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素质问题是要长期面对的问题。

四、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1.调整发展观,把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

2.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3.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创造就业岗位

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在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出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出路是:(1)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2)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3)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4)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5)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就业。这些解决的方法符合中国国情。

4.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良好的环境

一是要推进城镇化建设,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内的工业小区集中,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容量。二是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取消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歧视性、排斥性的管理审批等规定和收费项目,变限制控制为放开鼓励,变审批收费为维权保障。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

5.培育统一开放、依法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6.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西方国家的失业类型

根据引起失业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把失业大体上分为三类:摩擦失业、结构失业与周期失业。

摩擦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由于人们在不同的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停地变动工作而引起的失业。也就是说,在一个动态的经济中,总有一部分人或自愿或被迫离开原来的地区或职业,从离开旧工作到找到新工作之间总有一段时间间隔。这—时期中,这些人就处于失业状态。当他们离开原来的工作时,就流入了失业队伍;当他们找到新工作时,又流出了失业队伍。这种劳动力正常流动造成的失业,也正是失业队伍流动性大的重要原因。

结构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是劳动力的供求结构不一致时引起的失业。此时,劳动力的供求在总量上也许是平衡的,但在结构上不一致。这就一方面出现了有人无工作的失业,另一方面又存在有工作无人做的空位。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某种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对另一种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例如,随着电子工业发展对电子技术工人需求增加,而随着纺织业衰落对纺织业工人需求减少。但劳动力的供给由于各种限制条件而无法相应地迅速做出调整。这就形成各种职业或地区之间劳动力供求不平衡,出现失业。由于这种失业的根源在于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的变动,所以,称为结构失业。

周期失业(cyclical unemployment),是由于对劳动力的总需求减少(而不是个别部门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而引起的失业。在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整个社会的总支出和产量水平下降,对劳动力的总需求减少,这就必然产生普遍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所引起的,在经济中也具有周期性。

要明确的是,充分就业并不是说人人都有工作,在任何一个经济中存在一定的失业是难免的。这种在实现了充分就业时仍然存在的失业被称为自然失业(natural unemployment),自然失业是由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因素所引起的,是无法避免的失业。摩擦失业和结构失业都属于自然失业。

2.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类型,区分为五种存在形式:

(1)公开性失业。这种失业包括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指能够胜任某项工作的人拒绝考虑这种工作,而暂时处在闲置状态;非自愿失业,指积极寻找工作,但仍无工作可做的人。

(2)就业不足。指劳动者实际工作的时间少于他们希望工作的时间。

(3)表面上是在工作或愿意工作,但利用不充分。这种失业包括:

第一,变相的就业不足。一些人看起来全天在农场、工厂和政府部门工作,但实际上他们提供的服务只要更少的时间就能完成。

第二,隐性失业。有些人因找不到工作不得不选择非就业活动,典型地就是去接受教育和从事家务劳动。如受过一定教育的人本想参加工作,但因就业机会缺乏而被迫继续上学;妇女本来愿意参加工作,但因受传统风俗习惯和道德因素的影响而找不到工作,她们不得不围着灶台转。这样,教育机构和家庭就成为这些“愿意就业者最后的场所”。

第三,提前退休。这种现象在公务员中特别明显,而且呈上升趋势。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尽管人们的寿命在延长,但退休年龄却在逐渐下降,这主要是为更多的年轻人创造就业和提升的机会。

(4)损伤。指本来在整个工作阶段都能工作的人,但由于营养不良或缺乏正常的卫生保健条件而致身体欠佳,或者不能做全日工作。

上一篇:英语道歉信模板下一篇:初一的周记50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