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的思想报告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通过报告的方式,用于记录工作内容。怎么样才能写出优质的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大学生的思想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关于大学生的思想报告

关于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不足。其成因主要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基金项目: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改革推进计划立项课题“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研究”(2007162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廖建梅(1969-),女,江西全南人,法学硕士,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徐念农(1959-),男,湖南长沙人,经济学硕士,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为全面了解当前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明确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进一步增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和支持下,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采取调查、座谈等方式,对广东省10所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进行了调研。本次调查的实施时间为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本次调查在10所高职院校共发放2300份问卷,回收问卷2253份,问卷的回收率为98%.其中有效问卷为2173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94.5%。调查的对象为在校的高职学生,调查的内容包括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

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

一、当前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特点

(一)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呈现健康、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1.信仰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党的领导,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成为学生的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可喜的是,调查结果显示,有86.05%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信仰马克思主义;有91.58%的学生赞同“中国必须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多数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有正确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信心。调查表明,97.80%的学生对“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地抗击四川汶川大地震”感到自豪;94.03%的学生对“中国成功发射神州七号并顺利实现太空出舱”感到自豪;91.03%的学生对“中国在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总数第一”感到自豪。

2.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理应是社会责任的主要承担者。调查显示,有80.67%的学生选择参加过捐赠钱物、自愿献血和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公益活动;有72.21%的学生选择参加各种自愿团体或自愿活动。可见,大多数学生能将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个人利益,这反映了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3.信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为社会做贡献的价值观念,坚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的价值观念。调查表明,有74.25%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94.31%的学生都很愿意立即投身于改善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提高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提高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加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等工作中去。可见,多数高职学生认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二)高职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调查显示,69.65%的学生表示:对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他最感激的人是父母;学生的社会公德认识和评判是正确的。对于“乱扔纸屑、果皮”、“排队时插队”、“损坏公物”等行为,51.79%的学生认为不道德,应坚决制止。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取向也是正确的。对于是否参加过社会公益活动的调查,43.17%的学生参加过捐赠钱物的公益活动,15.14%的学生参加过自愿献血的公益活动。

二、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各种思潮大量涌入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当前高职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一)存在的问题

1.择业欠理性,片面追求自我实现。调查显示,在就业意向方面,48.35%的学生选择沿海城市,31.87%的学生选择省会城市,48.39%的学生倾向到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36.72%的学生倾向到大型企业工作,只有14.88%的学生倾向到小城镇和中小企业工作。而大城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的就业岗位的增幅已经很有限。可见,多数高职学生择业时忽视社会现实,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

2.少数学生价值取向迷失方向。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迷失方向和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产生。调查表明,有13.95%的学生表示不再信仰马克思主义,有3.52%的学生否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有5.23%的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一观点持无所谓的态度。

3.诚信品质缺失。调查表明,高职学生的诚信素质有待提高。对于大学生作弊行为的看法,有38.24%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有7.04%的学生表示“看到别人作弊得高分,自己也想作弊”,有2.88%的学生认为“不作弊太傻”。

4.廉洁思想存在误区。由于受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一些高职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目前社会上存在的腐败现象,对党和国家领导的反腐败斗争缺乏信心,甚至存有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调查显示,有13.46%的学生认为行贿在当今社会很正常,有42.64%的学生认为行贿很不好,但有时不得已而为,有10.45%的学生表示行贿做也不好,不做也不好,很痛苦。只有33.45%的学生表示坚决不行贿。

(二)原因分析

1.政治因素: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人权、民主等问题,千方百计地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现阶段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状况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由此导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2.经济因素:市场的趋利性、排他性和商品交换原则及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法则,也容易引发人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见利忘义,导致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和互助精神、奉献精神的削弱,甚至腐蚀人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

3.文化因素:文化上的“西方中心主义”,对我国民族文化的本土性和独特性构成严重威胁。大学生思想活跃,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尚未成熟,对外来不良文化的识别力和免疫力较低,极易深受其害。

4.学校因素:个别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缺失。调查显示,有16.05%的学生不满意教师的职业道德。由具有不良职业道德的教师开展的教育工作,势必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不仅影响教师的个人形象,也会扭曲学生的心灵,给教育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5.另外,高职学生还没有广泛地接触社会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人生阅历还不丰富,辨别能力不强,看问题容易偏激,尤其是不能正确认识思想道德素质对人生的重要作用,轻视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和践履。

参考文献:

[1]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8.

[3]胡明星,邬劲青.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李祖超.运用道德模范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8(8).

[5]项中,黄紫华,罗云星.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4).责任编辑:葛力力

作者:廖建梅 徐念农

第2篇:关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影响日渐扩大。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网络改变了世界。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最先接触和最先接受互联网络的群体之一,因而,他们所受到互联网络的影响也就最早、最普遍的,对此,我们必须给予重视和研究。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消除其负面的影响,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在我院开展了题为“大学生与互联网”的基本情况、网络素养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情况,分析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我院的大一至大三的220名学生。

(二)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形式,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2.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情况,共计50道题目。问卷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以保证其信度。除了发放调查问卷,还对部分个案进行了访谈,以增进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了解。

(三)调查方法。

采取统一问卷、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95.4%。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上网情况的基本调查。

调查显示,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都有上网的经历,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网络的关注程度方面,28,5% 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关注;38.7%的同学选择了比较关注,这表明在校大学生对网络的关注程度是较高的。在上网频率的选择上,22.5% 的学生每天都上网;46.4% 的学生每隔2—3天上一次网;20.7% 的学生每周上一次网。每次上网的时间半小时以内的占l2.2% ;1小时左右的占41.4% ;2—3小时的占36.7% ;5个小时以上的占9.7% 。在个案访谈过程中,发现许多同学对网络喜爱有加,有的同学将这种喜欢形容为“爱不释手”,甚至是不能自拔。从上网的目的来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娱乐消遣,占59.3% ;享受网站提供的各种便捷服务,占51.3% ;了解国内外时事政治,占49.7% ;还有36.3% 的学生选择为获取更多的学习信息;l5.5%的学生选择向外发布信息。以上信息表明,大多数学生将上网作为一项娱乐和消遣的手段,部分同学是为了开阔视野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网络不仅正在日益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对其思想道德观念、心理性格也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问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时,有23.4% 的学生回答有重要影响,46.3%的学生回答有一些影响。其中,大多数的同学认为网络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模式,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同时,网络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对于“周围同学身上你可看到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回答,11.0% 的学生非常同意;45.6% 的学生比较同意;面对“你身边有无因网络上瘾而经常逃课或彻夜不归的同学”的问题,25.6%的同学回答有。在笔者接触的一个案例中,一位大学生就发展到了不能自拔的程度,一个学期出现几次通宵上网的现象,结果性格变得越发的古怪:网上“龙腾虎跃”,热情大方,滔滔不绝;网下哑口无言,冷如冰霜.,对现实一切持怀疑态度,我行我素。一学期下来,几门课不及格,面临退学的危险。显然,网络成瘾会给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

(二)大学生上网基本情况的分析。

1.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并未确立正确的学术观,学术伦理道德意识淡薄。

调查显示,43.8%的大学生认同“访问色情网站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的观点。对网上不文明现象(谩骂、恐吓、欺诈等),23.4% 的同学称偶尔遇到,33.7% 的同学称有时遇到,l2.5%经常遇到,这说明网上的不文明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对待网络黑客的态度,27.4% 的大学生对网络黑客表示崇拜,认为黑客都是电脑和网络方面的高手;此外,有36.9% 的大学生表示有机会也想试一试。这表明大学生对黑客行为的伦理性质了解不够,更多的是从猎奇的心理出发考虑网络问题,说明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于“你是否有过在网上下载文章完成作业(论文)的经历”的问题回答,9.2% 承认经常有;27.4% 承认有时会;40.3% 承认只是偶尔;23.1% 从未有过。

2.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安全意识总体上较为薄弱。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网友,但在对待网友的态度上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互相信任,有的互相提防,有的模棱两可。19.4%的大学生认为“只要谈得来就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交往”,31.2% 的大学生认为“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接触但需提防”,17.2% 的大学生认为“不能在现实生活中交往”,28.2% 的大学生则认为“说不清楚”。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交往具有不确定性和危险性。

3.对网络接触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较低。

大学生网络接触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核心能力,大学生能否驾驭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是直接反映大学生网络素养高低的一个风向标。调查显示:55.6% 的大学生表示“上网时间超过自己预计的时间”,23.8%的大学生表示“上网时接连打开网页浏览各种信息而忘记最初的打算”,还有4.8% 的大学生承认自己上网成瘾,甚至到了难以自拔的程度。

四、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挑战。

互联网的产生源于美国,所使用的语言技术都来自于美国,面对互联网上滚滚而来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的大学生一方面缺少理论根基与人生阅历,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另一方面我国现在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期,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也正处于激烈的动荡和交锋之中,长期接触互联网,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很容易受到网上内容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同程度地消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影响力,在价值观上产生倾斜,甚至会盲目地认为“西方的一切就是比中国好”。

多元网络环境的存在,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舆论导向的难度,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使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受到挑战。网络环境中,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均在此汇集碰撞,大学生由于人生阅历、认识水平、辨别能力所限,因而面对多元的思想、价值观念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加强舆论引导。网络发展所形成的新的教育环境,使得在传统教育中独享的教师权威受到了挑战,教师将不得不和网络分享权威的境地。网络文化的多元性迫使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代之以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春风化雨式的、平等对话式的交流。

(二)网络沉迷对高职院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挑战。

随着高校校园网建设速度的加快,网络占用了高职在校学生的主要业余时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习惯并热衷于这种网络生活并且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网络沉迷使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处于一种游离状态。青年大学生很容易因迷恋网络而变得孤僻或封闭,这种行为会导致他们交往方式变得单一,不愿与外界交流,讨厌与人面对面的碰撞接触,“人机关系”很好,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阻碍了对社会角色的获得,延缓了他们的社会化,使其社会交往领域日趋狭窄,不利于发展健康的个性,铸造完美的人格,并因此而慢慢的脱离现实社会或因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而引发对现实的不满。如何让沉迷网络的大学生走出“泥潭”,恢复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学会妥善处理与他人的人际交往,这是当今科技进步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三)网络信息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网络时代,随着网络资源利用的方便和快捷,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及时地查到各种公开或内部、真的或假的信息,而教育者有时候却由于网络意识淡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技术水平差、缺乏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观念更新不够等不足之处,而处于信息劣势的境地。因此,为了全面、及时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并对之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以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尽快熟悉网络、更新知识、提高素质,这是迎接网络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这一新的校园信息化平台的掌握、熟悉和运用的好坏,决定了对思想教育工作网的使用和发展程度,并进而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高低。

五、建议与对策

通过上面的调查和分析,更加凸现了当前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理论创新和实践操作等各个层面,需要不断加以研究和探索。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选择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主要通过以下举措来实施。

(一)建立具有正确政治导向的网站,占领网络阵地。

鉴于当代社会高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及高大学生对信息的强烈要求,高校应根据实际建立自己的“校园信息网”,显得非常迫切和需要。这既可以监控、过滤、消除可能侵入学校的消极信息,更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各种信息,通讯手段为学生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引导学生在分析和评判中选择并吸收正确信息。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网络道德素养。

在我国上网人群中,大学生占了多数,网络上的自由言论将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必须引起重视。在这个以平等为口号的自由交互空间,如果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信念不去占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就会乘虚而入,因此,重视网络空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则显得尤为必要。

(三)建立和健全网络监管机制。

面对网络信息的大潮,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对高职学生网络行为的监控机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这单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有力保障。一方面要推进网络信息领域的立法执法,加快网络法规建设,加强网络法制教育,约束网络行为,防止网上不良行为等问题出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督和管理,及时了解网上信息,强制性地检查并过滤信息,对网上的一些有害信息进行“解毒”、“消毒”工作,从源头上净化网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通过建立网络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防患于未然,从而在高校校园营建健康的网络环境。

(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正确舆论引导。

面对网络的挑战,高校应有针对地开展德育教育,以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规范高职学生的网上不良行为。一方面,应不断充实德育的内容,除了重视对学生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传授,更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和科学精神熏陶,培养他们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提升学生品德修养。加强道德责任教育不仅可以积极预防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同时又可以有效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避免孤僻、固执和不合群等网络心理障碍的出现。

作者:孔庆慧 刘娇艳

第3篇:关于高职院校贯彻就业导向思想的调查报告

摘 要:采用半开放式题目,对应届高职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就业服务、培养目标、实习实训、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和学校管理等10个方面对2420条有效建议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分析,发现了当前高职院校贯彻就业导向思想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从促进就业角度提出了迫切需要采取的改革举措。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导向;毕业生;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董仁忠(1969-),男,湖南怀化人,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科研人员,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雷世平(1962-),男,湖南长沙人,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农村职业教育。

由于高职毕业生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有着深刻的认识,对高职院校到底是否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有着比其他任何人(包括教师和研究人员)都更深刻的感受,也由于人们通常关于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大多是从教师或研究者的视角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思辨,从而导致基于这些认识和研究结论而采取的举措也是缺乏针对性的,更由于借鉴关于市场营销的核心理论—顾客满意理论的观点,{1}满足高职生的需求应当成为高职院校经营的根本目的,他们的满意程度应该成为高职院校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笔者一直以来就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试图从那些已经接受过高职教育并经历过劳动力市场洗礼的高职毕业生视角来探讨我国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本研究就是从促进就业着眼,在对高职毕业生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深入剖析高职院校贯彻就业导向思想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对高职院校如何切实贯彻就业导向理念开展初步探讨,提出一些迫切需要采取的改革举措。在相关高职院校的大力协助下,笔者曾于2007年6月专门对江苏、浙江和湖南三省的七所高职院校2007年应届毕业生开展了一项关于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大型问卷调查。{2}调查对象都是已经毕业并经历过艰难求职过程的高职毕业生,其中绝大多数都已经找到工作。本文中的数据和素材就是依托这次调查得到的。

在问卷中,笔者设计了“请结合您在求职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高职院校的不足,从促进就业的角度对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这一半开放式问题并要求被调查者回答。本研究中,笔者仅对江苏的两所高职院校和湖南的一所高职院校共计964名毕业生对这一问题的有效回答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笔者对相关问题进一步说明如下:1.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调查对象基本上是围绕问题本身进行回答的,但也有极少数回答存在明显答非所问、意义模糊不清或完全偏离问题本身的初衷(笔者称其为“无效回答”),为此,笔者基于和问题本身的关联性程度剔除了那些无效回答,仅仅选择那些与问题本身关联性较大的有效回答。2.本研究中,笔者把江苏的两所高职院校和湖南的一所高职院校分别称为A校、B校和C校。前者地处江苏省常州市大学城,后者地处湖南省会长沙市;它们都属于国有公办,是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A校是由中等专业学校合并组建并升格而成的高职院校,B校和C校是由职工大学和中等专业学校合并而成;A校、B校和C校有效参与调查的学生数量分别为350人、460人和154人。3.在调查过程中,为了打消被调查者的顾虑,我们一再强调调查结果仅供研究和改进教学用,而且由于所有被调查者已经毕业,这些因素基本确保了调查结论的真实、可靠。4.分类非常重要。在对所有建议进行如何分类的问题上,笔者是根据建议是否具有同样的意义和明确的指向这一标准而进行归类的。

经过大量的录入、分类、统计和分析工作,从三所高职院校总体来看,笔者发现高职毕业生的所有建议呈现一定的规律,按照建议数量多少依次集中在就业服务、培养目标、实习实训、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学校管理、专业设置、理论教学要和实践相结合、企业参与以及创业等10个方面;在表1和图1中,笔者依次分别把它们用1、2、3、4、5、6、7、8、9和10表示。三所高职院校的分类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三所高职院校建议的频数统计

图1 各类建议所占比例示意图

从表1和图1可以发现,总体来看,高职毕业生对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服务、培养目标、实习实训尤为关注(或说意见最大),各自的建议总数量分别为506条、489条和480条;其次,课程改革、师资队伍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也是高职毕业生关注的重点,认为亟需进行相应的改革,各自的建议总数量分别为272条、235条和183条;再次,还有117条、93条建议分别坚持要调整专业设置以及理论教学要和实践相结合。此外,极少数建议还提出了高职院校要和企业合作(关于和企业合作,在“实习实训”和“就业服务”这两类建议中还有诸多建议,以下会进行分析)以及开展创业教育方面的建议。从表1来看,还可以发现,尽管从总体上来看,三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提出的建议以及对问题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但比较而言,各高职院校之间,各学校的毕业生们各自的建议和关注点又有差异。比如在对学校管理的问题上,C校毕业生感到问题更为突出,因此提出相应建议的比例更大(C校这类建议占其建议总数比为12.11%,A校仅为7.57%,B校只有5.87%);从具体的建议内容来看,这所学校的学生普遍感到学校管理太死,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太少。从笔者对这所学校老师和领导的访谈来看,也的确印证了这一点。还比如在对培养目标的认识上,相比较而言,从具体的建议内容来看,A校毕业生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更为迫切(A校这类建议占其建议总数比为34.59%,B校为14.85%,C校为11.23%)。其他方面的差异还有一些。不仅如此,从统计分析中还发现,各高职院校之间,即使是同一大类建议,它们也有一些具体构成上的差异,只是后者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比较小而已。比如,同是关于“培养目标”的建议,尽管三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是强调要培养动手能力,也有少数建议强调了其他方面的培养,而这“其他方面”的内容在各个高职院校就“各有千秋”。

由于问题的设计是要求毕业生结合在求职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高职院校的不足之处提出改革建议,因此,这些建议就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的诸多问题。各种建议对相关问题的关注程度还可以从“各类建议所占比例统计图1”看出。结合对各类建议的分析(如下还有更详细的分析)并从表1和图1中可以发现,总体来看,首先,就业服务不完善和就业指导不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以及实习实训特别是在岗实训不足是阻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其次,课程不实用、师资队伍素质和教学水平不高和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不强也极大地制约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再次,专业设置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以及理论教学未能和实践教学实现很好地结合也是重要的因素。此外,创业教育开展不力等也引起了一些学生的关注。

如上是关于总体情况的实证分析。那么又如何更深入地认识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呢?这就需要对这些建议进行进一步深入分析和解读。总体来看,笔者又具体分别阐明如下:

(一)在就业服务上

总计有506条建议,回答“多提供一些就业信息”{3}、“加强就业教育(或‘学校应该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多举办一些关于就业的讲座”和“增加推荐力度”的数量依次分别为214条、116条、84条和51条,分别如图2中2、3、4和1所示。

图2 对就业服务建议的分类统计

结合从建议具体内容来看,这些建议普遍认为就业岗位需求的信息量不足,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的岗位需求信息;在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问题上,基于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还不予以高度重视和就业指导不力的问题,他们更期待高职院校能够提供就业形势、就业观念、生涯规划和面试技巧等诸多方面指导;在举办就业讲座的问题上,基于对高职院校就业讲座太少这一认识,他们希望“多开设些关于就业中遇到的问题的讲座”、“开设一些关于找工作讲座”以及“多请一些成功人士来开一些讲座”等;在就业推荐的问题上,一些建议希望“学校出面为我们推荐、落实一些单位”、“增加推荐力度”、“与用人单位等保持良好的长期合作、便于输送人才”,也有一些建议希望在推荐过程中必须确保公平。这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对学校推荐工作的期待和依赖心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推荐过程中存在不公平、“暗箱操作”等问题。

(二)在培养目标上

总计有489条建议,回答“加强动手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加强锻炼学生在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应该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对专业知识更加抓紧”、“培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提高我们的计算机水平”的建议数量分别是262条、66条、33条、33条、29条、23条、21条、14条和8条。各自在489条建议中的比例分别如图3中1、2、3、4、5、6、7、8和9所示。

图3 对培养目标建议的分类比例图示

由此可见,动手能力不强已经成为制约高职毕业生就业最为突出的因素,强调高职院校要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的建议比例高达53.58%;其次,也有相当比例的高职毕业生深感自身的素质不足以适应社会或岗位的要求,他们要求提升自己的基本素质或综合素质。此外,还有227条建议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养成、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专业知识的掌握、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的坚实程度以及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给予了关注。实际上,从这些建议来看,它们中许多建议是相互交叉甚或彼此包含的,一定要人为地严格区分开来也似乎不妥,比如专业知识的掌握、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动手能力的培养就和学生的基本素质或综合素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分析这些数据时,笔者尽可能从整体意义上去把握。

(三)在实习实训上

总计有480条建议,回答“多提供一些实训机会”、“多到专业对口企业去实习”和“更新和增添实习实训设施”的数量分别为247条、120条和113条,分别如图4中2、1和3所示。

图4 对实习实训建议的分类统计

结合毕业生对动手能力培养的渴求来看,关于实习实训方面的建议之所以比例高,这是不难理解的。毕业生们很明显地意识到了,正是因为实习实训环节薄弱,特别是实习实训机会太少,到专业对口企业实习实训的机会和时间有限,高职院校内部的实习实训设施陈旧,所以才最终导致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不强,专业实践的经验不足,从而不能适应行业企业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实习实训机会

太少,因此希望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是他们尤为关注的,比例达51.46%;其次,不能局限于学校内部的实习实训,他们还表达了能够到真实的、对口的企业岗位去实习的愿望。此外,希望“更新和增添实习实训设施”的建议,也反映了当前高职院校实习实训设施的陈旧,亟需加以改进和完善。

(四)在课程改革上

总计有272条建议,回答希望“改革那些不实用的课程(或‘开设的课程要实用’)”、“增加专业知识强的课程”、“多开设选修课”的建议数量分别是197条、46条和29条,分别如图5中2、1和3所示。

图5 对课程改革建议的分类统计

由此可见,在课程问题上,结合建议的具体内容来看,基于对当前高职院校课程实用性差,与职业岗位需要相脱节,因此,高职毕业生对这一问题的反响最强烈,关于课程问题建议的72.43%指向要求增强课程的实用性,按照社会的要求来开发和设计课程,46条关于增加专业知识强的课程的建议实际上也是对课程不实用的反映。此外,结合建议的具体内容来看,还有29条建议主张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多开设选修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课空间和自由。

(五)在师资队伍上

总计有235条建议,回答希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或‘改进落后的教学方法’)”、“注意学生兴趣培养(或‘因材施教’)”、“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或‘提高教师素质’)”的建议数量分别是129条、56条和50条,分别如图6中2、3和1所示。

图6 对教师建议的分类统计

从所有对教师的建议来看,基于对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低、教学方法落后的反映,对这一问题的反响尤为强烈;其次,基于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不注重兴趣培养、因材施教不力以及教师素质低的现状,有近一半的建议认为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师生互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际上,如上三方面的建议,都是针对教师素质较低并围绕提升教师的素质而展开的。

(六)在学校管理上

总计有183条建议,回答希望“多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加强学校管理(或‘优化学校学习环境’)”的建议数量分别是127条和56条。就“多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而言,高职毕业生普遍感到当前高职院校留给他们自主支配的时间太少,集体活动(特别是校外集体活动)太少,兼职机会不多,对社会不了解,因此,69.4%的建议认为应该利用放假和业余时间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校外集体活动),或提供一些社会兼职的机会,边工作、边学习,让学生多接触社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就“加强学校管理”而言,56条建议大多围绕严格学习管理,整顿学风,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增强学习管理弹性,开展学分制改革;也有少数建议认为应该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以及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等。

此外,在专业设置上,107条建议认为应该“加快专业调整的速度”;7条建议认为应该“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专业”;3条其他建议。由此也可以看出,尽管专业设置还存在一些不问题,但它基本上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是相吻合的。在教学问题上,总计有93条建议认为“理论教学要结合实际,多加些实践动手”。这些建议认为应该改革那种仅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学科导向型教学模式。实际上,这与关于加强实习实训和注重动手能力培养建议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只是视角不同而已。在与企业的关系问题上,32条建议认为应该加强和企业合作,实行“定单式”培养。当然,从前面的分析还看出,还有120条建议认为应“多到专业对口企业去实习”。在创业问题上,也许是因为题目是要求被调查者从促进就业的角度回答,再加上很可能是由于高职毕业生未能把创业理解为就业的范畴,所以导致关于开展创业教育只有13条建议。

2420条建议不仅反映了高职毕业生对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高度期待,更折射出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贯彻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指导思想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某种程度上,这些建议就应该成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些建议的实证分析,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以及高职院校发展现状的反思,更能够为我国当前的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认真研究和吸取这2420条建议,为了促进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为了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满足高职生对接受高质量教育需求的渴望,当前高职院校迫切需要采取如下改革举措。

(一)真正确立起以就业为导向和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并切实贯彻于学院各项工作中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几乎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口号。可从建议来看,毕业生们恰恰感到这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人们对这一办学指导思想的基本精神到底理解了多少,又是否真正地确立起了以就业为导向和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从领导到教职工,从决策到实践,人们又多大程度上切实贯彻了这一办学指导思想。高职毕业生们却给了一个否定的回答!因此,转变观念,真正确立起以就业为导向和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并切实贯彻于学院各项工作中,仍然是一个非常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

(二)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从建议来看,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就业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工作还没有引起高职院校足够的重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为此,除了观念上加以重视外,要以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目标,高职院校亟需采取如下具体措施:首先,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培训、安排足够的和合格的专职人员,统筹学校的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其次,深入调研并把握当前就业形势,搜集、整理足够的就业信息,积极开展关于就业形势、择业观念、生涯规划和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充分发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作用,这些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再次,定期邀请一些成功人士、相关企业领导和学校校友组织开展关于就业方面的讲座,并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去。

(三)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为突破口,加大实践教学和企业参与力度

如果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及“实习实训”都归结为“实践教学”这一范畴,那么“实践教学”的建议应该是所占比例最大的。这不能不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为此,结合毕业生的建议及其反映的问题来看,要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高职院校亟需采取如下具体措施:首先,确立以动手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提升作为衡量教育教学工作的最主要标准;其次,以服务为宗旨,充分调动和利用好企业的资源,想方设法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在企业真实职业岗位实习实训的机会,教师要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这些应当成为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主要内容;再次,加大经费投入,适时更新和增添实习实训设施,这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最重要物质保障。

(四)以增强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教育教学实效性为目的,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建设

合格的师资队伍是成功开展教育活动的关键,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无一不依靠教师去执行。为此,结合毕业生的建议及其反映的问题来看,当前高职院校师资建设亟需围绕如下内容进行:首先,体现高职教育规律,以增强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教育教学实效性为目的;其次,以着力提高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素养为重要内容;再次,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拓展以企业为本位的专业师资培训渠道。

(五)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增进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为重点,推动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

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为此,结合毕业生的建议及其反映的问题来看,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亟需进行如下改革:首先,力争行业协会和企业的深度参与,积极开展调研,使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紧跟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从而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并增进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其次,尽可能减少那些对就业帮助不大的课程,增设选修课程。选修课的开设和实施应该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尽可能地提供足够的高质量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让他们有更多的选课自由和空间。

(六)以推行半工半读制度和学分制改革为契机,建立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弹性管理制度

半工半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推行半工半读制度是对职业教育规律深入认识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制度选择;而学分制是推行半工半读制度的教学管理制度支撑。实行半工半读制度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它对高职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就业有重要的益处。教育部还专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等文件。为此,结合毕业生的建议及其反映的问题来看,高职院校亟需进行如下改革:首先,高度重视半工半读制度对毕业生就业以及高职发展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各自学校的特点,逐步推行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其次,做好与半工半读制度相适应的、包括学分制制度改革等在内的配套改革,并建立起和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紧密联系的协调机制;再次,建立富有弹性的管理制度,为学生们创造更多兼职或者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注释:

{1}“顾客满意理论”是把顾客满意作为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的一种管理理论。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一个组织所提供的全部产品,包括服务、活动、情况、过程等的可感知效果与其期望值比较后所形成的感受状态”。高职院校经营活动提供的就是一种教育服务,也理应让学生这一首要顾客满意(当然企业以及学生家长等也是重要的顾客),把满足学生需求作为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参见孙丽辉:顾客满意理论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这次调查得到了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雷世平主任、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陈寿根主任和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宋建军所长等领导以及接受调查的广大高职毕业生的大力协助。在此,深表谢忱!

{3}像这里使用双引号一样,文中在引用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毕业生具体建议并以此来表示这一类建议时,往往加上双引号来表示。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D/2008/01/057)。课题主持人:董仁忠

作者:董仁忠 雷世平

第4篇:关于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调查报告

现在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上,对90后这个群体的事件、报导、评价、言论也日趋增多。是个性张扬,还是堕落颓废?幼稚无知?好吃懒做好像是他们的专利,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管怎么样,反正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步入社会,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与支柱,我们国家在他们身上投注的关怀,也只会有增无减。在经过我们的调查之后,我们才发现我们90后确实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我们这些90后的发展,由于我自己也是90后,所以自己也比较清楚一些我们90后的一些东西,不过有些可能不是分析的很好,但纯属自己观点。但是我会根据我们调查的事实为依据。准确的分析,并做出一些解决方法。让大家真正的认识自己。

一、为什么会出现90后这个名词呢?

总的来说,“90后”指的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有时也泛指1990年以以及在1990年后出生的所有中国公民。

90后出生的年代,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已经成效显著,科技发展飞速的年代。他们这一代就如同我们的国家发展迅速,同时由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原因,全球各地的物品均涌入中国,各国交流日益广泛,有机会体验到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新东西。他们从出生开始的物质生活环境,相对前几代要优越的多,没有经历过很大的经济波动,更没有经历过政治上的动荡。由于去年的金融危机却给他们造成一点点恐惧,这是相对于部分人而言的,但是大部分的90后还是悠然的在学校与世隔绝仿如没发生过一样,因为至少没对他们直接造成冲击,没出去就不知道赚钱的辛苦。

出于计划生育的影响,90后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目前多为初高中生,或者刚刚成年,而去年正是第一批90后高中毕业生经过国家严格的考试选所拨,迈入大学校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他们的金钱观、价值观、世界观、思想行为方式都和老一辈人有着很大的不同。90后第一次大规模出现在公众视野内,是由于网络上的脑残(火星文)的泛滥。而以这样非常另类风格形象出现的他们,也受到了很多质疑和批评、斥责。但不可否认的是,90后一代的个人素质,与老一辈人相比,要有明显提高。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也更加国际化、多元化、理性化。

二、90后的家庭、学习与生活

大多数人都在说他们正处在美好的时代,为什么就是那么的愚昧、无知幼稚? 90年代是整体生活水平飞速发展的年代,这个时代出生的人,基本上衣食无忧。就算是家庭收入拮据,家长们也不会吝啬于在孩子身上投入。就算他们自己不吃,都会先给孩子先吃,可能也是他们对90后的溺爱,造成了他们不会为生活条件所困扰,也不会关心、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是从何而来。从而有时候过分的依赖。

在竞争愈加激烈的社会上,90后的必须整日忙于工作赚钱,这也是去年出现的新名词“孩奴”的真实写照,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就主要落在年老的爷爷奶奶,还有老师身上。事实上“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这些”启蒙老师”给孩子最大的投入只能是金钱,丰厚的物质生活,优越的学习环境,却没有在孩子最需要家长身体力行、指导他们正确认识世界的年纪时在他们身边。“90后”普遍与家长缺乏交流,一不顺心就会发生争执。这就是为什么90后比以前年代孩子的“反叛心里”更强的原因了?家长老是说孩子们不懂事,我们每天拼命挣钱只是为了将来供你上学、找工作、结婚,你们还成天抱怨这个那个;孩子们则对家长的唠叨不当回事,甚至是厌恶,好像老是父母故意跟自己过不去似的。你们懂什么,就知道在我们表现不好的时候指责我们,从来不和我们好好谈一次话,也不关心什么是我们想要的。而如今的独生子女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使得很多90后性格压抑内向,不知该向谁、该怎

样宣泄自己的感情,没有什么交心朋友,也就是为什么去年网络上流传的那句话,“哥玩的不是游戏,玩的是寂寞”,就是“寂寞”,走上歧途也就不为怪了。

在教育方面,由于中国教育体系慢慢偏离了死记硬背,迈向注重独立思考的西方学习方式,90后与前一代中国人的学习方法出现的了很大的不同。而我们正处在改革中期,不成熟的教育体系使得如今的学校之间竞争日趋越烈,为了高成绩、升学率不惜一切代价,学生之间竞争也非常激烈。这几年由于国家大力注重国民素质的提高,所以现在的大学也越来越多,这对于我们90后会不会是一个好的讯息呢!其实经过调查发现,这不会是一个好讯息。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学校越多,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分数的下降,影响了我们90后的学习积极性,对我们90后来说不是好事,学生少了,到最后会形成一种“不要努力学习也能上大学“的想法,这样就不能更好的发掘我们的潜力。我所认识的许多90后初高中学生,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知识丰富、多才多艺,有自己丰富的想法、见识和看法。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寒暑假几乎没有学习,更别说平时的双休日。沉重的学业压力,缺少丰富健康的课余娱乐活动,他们的休息时间,几乎全都放在网络上了。

三、科技发展的双刃剑:“网络”.

说到网络这个话题会让一些父母不寒而栗,这一东西对“90后”造成的影响可谓是有如利剑。随着1999年以来,中国互联网的用户越来越多,一直到2007年,竟然猛增至一亿三千七百多万。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7岁到15岁之间的中国儿童中,超过70%至少上过一次网。这就对未成年人造成了很多的影响,由于他们的自控心理不是很强,所以有很多都被虚拟的网络世界迷住,才发生的一些少年因为上网没吃东西饿至送命,如今超过一半的城镇儿童家中有互联网连接。互联网对于平时学业繁重,空闲时间少的90后来说,是最方便的获取新闻、知识的途径,其实上网查资料也迅速成为他们上网的理由和借口了。虚拟世界也成了他们吐露心声,发泄情感,和他人交流的场所。这些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找不到的。在网上,他们眼光更加开阔,更早地认识到世界,能跟上社会快速发展的脚步。也可以任意的游戏其中,年轻的90后接受、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但同时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并没有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极大的不足,网络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监管体制无法及时跟上网络世界发展的脚步,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容易为90后所看见并接受。看看网络上许多十几岁的初中生们写的文章,出现的最频繁的是色情、暴力描写和颓废、悲观、空虚的语言,令人难以想象其中的韵味,何止是寂寞。或许作者们只是出于一时的好玩,认为长大了自然就懂了,但如果不正确地加以引导,后果会很严重。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90后”的新闻之多,在社会上引起的关注如此之大,很大一部分要归于互联网的功劳,熟悉掌握网络这个强大的工具,也乐于在网上发表言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扩大了交流的范围固然是件好事,90后早早地就以一个年轻、新锐的群体出现在大众眼前。但由于“人”和“体制”都不完全成熟,“90后”的孩子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网络上说的话可能是在全世界人众目睽睽之下,老种是把网络当成自己的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晒”什么就“晒”什么,这种乱晒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正是因如此,“90后”的创意在网上成了流行,也是以他们为主体,他们不成熟的想法、言论也在网上大量出现,最终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而为更多不同层次的人们所关注民,所误解。最近在网上广泛传播的“烧钱女”视频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事人想不到自己这种行为被公开于网路会引起怎样的后果,他们不成熟、性格扭曲所致的行为应当加以正确的教育矫正,而他们随便说话、秀自己,想引起人关注的途径——通过网络——显然使社会上对“90后”的印象又恶化了不少。

四、另类的90后

1.“另类的90后”,到底如何的另类?

现在的90后,都很有讲究,不管是从发型学是穿着上来讲都是与众不同的,有人说90

后走的是个性路线。对,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个性张扬吗?上网以“90后”为关键词百度一下,你会发现在搜索结果中“非主流”、“脑残”、“火星文”这些名词占据了好几页。“脑残”是90后,大众对他们常提起的一个评价,他们一些幼稚、另类的爱好和表现令许多人都嗤之以鼻。但同时众多让大家无语的创意网络语言的出现,传播它们的主要力量“90后”功不可没。“非主流”的风格如今已由网络而扩展到生活娱乐各个方面,令许多人印象深刻,还有“火星文”,天知道他们是怎么打出的这些字,仿佛在对我们的标准常用汉字、输入法无声地嘲笑,一眼难忘。放眼望去,“90后”的名人中,写手占了很大的一部分,他们的文字风格鲜明、思想标新立异,情感深刻,不屑于模仿,但也存在缺乏深厚知识素养和文化底蕴,不知所云。面对着华丽的90后文化,该说他们思想新颖,创意无限呢,还是说他们精神空虚?可能是精神空虚吧!这就是为什么“寂寞”这个词,在现在的90后出现的最多的一个词。

2.赶时髦,是年轻人们的普遍特点。他们喜欢标新立异,而90后在这方面不仅搞的非常突出而且有变本加厉之势。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各家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放眼看去:如今的小学生们零花钱如流水一般,高档文具、玩具样样不缺;中学生标准装备是mp

3、 mp4或mp5 +手机,有些富裕的家族还加上了PSP;高档衣服更是不能缺;在家都是穿名牌,什么都搞攀比,去麦当劳、肯德基是常事,聚会吃饭则成百上千。却不知这钱来的非常困难,生活档次高了,人的档次却没同步提高,说话做事不成熟,不考虑后果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更有甚者走向了犯罪的道路,而“90后”的犯罪方式,更明显地受到了电视、网络、暴力游戏的影响。

由于上文所提到的家庭环境的原因,很多孩子亲情淡薄,过于自我而不懂得主动为别人着想。同时在激烈的竞争、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学校重视学习远远多过心理教育,使得很多孩子虽然学识丰富,见识广博,却仍然感到空虚,不懂得如何分辨什么是自己真正懂得并需要的。空虚的重点是缺乏关心,他们想时刻成为人们的焦点。如果人们不关心他们,就会感到空虚。

3.由于传媒工具的日趋先进,“90后”的新星们大量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先是集中在演艺界、文化界的童星、小作家,都有着个性鲜明、标新立异的“90后”时代符号。

而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一连串国家大事中,许多勇敢机智,积极参与救援的学生,拼搏进取,成绩优异的运动员,这些“90后”在国人的心目中,树立了全新的形象。地震中面对危险不畏惧,救了全班学生的小班长;被埋百余小时生还的“可乐男孩”;还有更多一脱险便积极投入到救援中的中学生,他们在灾难中表现出了团结互助的品质,还有将来在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危机应对能力和坚韧的心理素质。数月后的北京奥运会中,一批闪亮登场的90后运动员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他们让社会看到,毛病多多,不够成熟,不够格成为国家接班人的90后,还会在这些锤炼中不断成长、不断获得不输于前人的能力。

六、“90后”,我们袓国的未来

经过调查之后,我们的90后最大的缺点是:依赖性太强,思想不够成熟,没有很好的自控心理,喜欢个性张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没有很好的心理调解能力,太注重别人的观注最大的优点是:思维敏捷,会标新立异,有很强的创新精神。为了我们自己与祖国未来的发展,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发扬我们自己的优点,正确的认识自己,有错就要改。不管别人是怎么看我们中,只要我们自己做好了,别人也主就无话可说了。我们要用事实来证明。并不是只要我们天天说它就能改变。经过分析,我们自己想了一些办法来避免90后会出现的问题。

我们要多出参与社会活动的实践,这自己多积累社会经验。还可以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我们中国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精神。学会自己一个人独立,当你一个人在社会

上打拼,你就会知道赚钱的辛苦了,以后就会更珍惜自己的生活。多与人沟通交流,这不仅能提高你的思想,而且能锻炼你的交际能力,会受益一辈子。时常也应该学会自控,尽量让自己每天保持笑容。虽然我们可以张扬自己的个性,但不能太过于形式化,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气质。

90后,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也需要我们,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我们要更加努力,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

第5篇:关于中小学生政治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现在的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开展对中小学生现状进行 调查并搜集数据,具体分析如下。

一、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内容和答案,我们把它综合归纳为三个方面十六观。

(一)政治方面

1.爱国观。“作为中国人您感到”:“自豪”86.1%,“自豪感不多”10.2%,“没有什么自豪”3.5%,不表态0.2%;“当祖国受到外敌入侵时,你已达到服兵役年龄,对报名服役的态度”:“主动报名”61.2%,“万不得己才报名”12.4%,“不一定报名”9.8%,不表态16.6%。反映出,爱国感与卫国行两者存在一定差距,爱国感强于卫国行。

2.对上政治课。认为“在学校上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对提高道德水准”:“有很大帮助”65.3%,“有点帮助”19.5%,“没有什么帮助”9.4%,“说不清楚”4.2%,不表态1.6%。反映出,对学习政治课持不同程度的肯定与不同程度的否定之比是8.5:1.5,说明政治课的作用是大的。但如果把“有点帮助”即帮助不很大和“没有什么帮助”与“说不清有什么帮助”合计则约”三分之一,不可小视。

(二)思想方面

3.人生观。 “您长大最想干什么”:“科技人员”15.8%,“医生”14.8%,“教师”12.7%,“公务员”11.3%,“私营企业主”11.1%,“军人”10.6%,“农民”2%,“工人”1.7%,其他20% ,“服务员”和“新闻工作者”为零;“您崇拜的对象是”:“明星”26.7%,“父母”19%,“英雄模范”18.1%,“专家教授”11.1%,“政治领袖”10.2%,“老师”7%,不表态7.9%;“您的学习目的是”: “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46%,“将来有个好职业、高收入、过舒适生活”30%,“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困难处境”9%,“说不清楚”14.4%,不表态0.6%;“您的生活学习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家长”19.6%,“同学”和“朋友”17.9%,“教师”17.6%,“书籍”10.8%,“电影电视”10.1%,“互联网”8.3%,“明星”5.6%,“英模人物”2.9%,“共青团少先队”2.9%,其他2.1 %,不表态2.2.%;“您从老师那里除学到知识外还学到”:“做人处事方法”55.3%,“良好品德”18.6%,“学习方法”10.4%,“其他”14.1%,不表态1.6%。反映出,综合 1

多方面显示人生观的多样性和不一致性;总趋势,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最基本的理想信念、事业极大少于其他;长大想干的职业基本上是以待遇高低而顺序;崇拜对象是分散而缺乏突出者;学习目的为个人利益等略超过为国家社会利益;生活学习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基本分散而缺乏突出者,但团队影响力极低很值得深思,从老师除学到知识外还学到的东西是其做人处事方法略多于其他(包括其中之一良好品德)。总之,人生观价值取向虽还未基本定型,但存在的问题甚为严峻。

4.民主观。“在选举班、团、队干部时您赞成”:“全班推荐加投票”39.8%,“学生自荐竞选演讲加投票”28.4%,“全班轮流当干部”12.3%,“由老师指定”12%,不表态7.5%;“在有关自己的问题作决定时您认为”:“自己的问题由自己做主”63.1%,“由父母做主”18.7%,跟好朋友商量后定”17.7%,不表态0.5%。反映出,民主意识普遍增强,自我意识也普遍增强,但少数学生还习惯于由老师或家长做主。

5.劳动观。“学校组织社区服务或公益劳动您是”:“乐于参加”69.3%,“同学都去了只好参加”22.5%,“觉得厌烦”7.4%,不表态0.8%;“您在家里做家务劳动是”:“偶尔去做”45.8%,“经常去做”43.8%,“没有去做”9.7%,不表态0.7%;“您在家里做家务劳动的时间大约有”:“20分钟以下”38.5%,“30分钟左右”27.5%,“40分钟左右”12.6%,“一个小时左右”12.2%,“一个小时以上”7.2%,不表态2%。反映出,参加社区服务或公益劳动与勉强参加和厌烦而不参加之比是6.9:3.1;家务劳动经常做与偶尔做和不做之比是4.4:5.6,学生每天做家务劳动时间人均约30分钟。由此看出,参加社区劳动优于做家务劳动,但做家务劳动的各种状态与做家务劳动的人均时间有矛盾,这可能是对家务劳动所指内容理解有偏差,从实际看不大可能每天做家务劳动时间人均达30分钟。

从上述问卷调查所统计分析的数据中所反应的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式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政治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着力解决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工作中的根节的问题。我们全体师生及同仁要继续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发挥各校独特优势和作用,做好关心中小学生的思想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年人思想道得建设贡献力量。

第6篇:关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上网方式调查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进程的普及,网络已进入到千家万户,作为高校的大学生更加伤愈通过传媒获取科技知识和传递信息。网络凭借其信息量大、快捷方便等特点迅速占据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网络的优势中也潜伏着危机。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些负面效应,并且严重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在当今互联网日益发达的年代,认识到互联网对当代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影响,发挥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尤为重要。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影响 建议

一、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是通过发放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的。总计46人答题,男女比例2.6:3,其中以理工类专业占比最多为75%,接下来分别是经济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比较能代表当下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态度。

二、数据分析 (1)上网时间

1、通过上网时间题目调查统计,我们发现56.25%的同学每天上网时间在1-3个小时左右,3-5小时的占比为25%,而5小时以上的为18.75%。从上网时间占比来看,绝大部分的同学每天的上网时间在1-3个小时左右,说明当下的大学生还是比较能控制自己在网络上使用的时间的。但18.75%的5小时以上的同学也并非小的数目,说明有部分同学每天比较依赖互联网。

2、而对课外阅读题目的统计则显示62%的同学每天有1-2个小时的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2-4小时的为31.25%,而4小时以上的仅仅为6.25%。说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依旧

重视从书籍中获取知识。结合课外阅读1-2小时的统计和上网1-3个小时的统计我们发现,大约50%的同学每天能够通过网络和书籍同时获取知识,这也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网络对大学生学习途径的改变。

并且,在接下来的“你比较习惯于网络学习模式还是传统的书本学习模式?”这一题目也印证了上面的推断。 (2)上网方式、上网目的及上网频率

1、43.75%的同学经常上网,18.75%的同学偶尔上网,31.25%的同学每天都上网,说明经常上网的同学还是比较多的。

在关于在校时间上网方式的调查显示接近3/4的同学是通过手机上网的,其余同学基本上都是在寝室上网。而在家上网方式的调查显示56%的同学是通过手机上网,其余同学则使用自家网络上网。通过这两个题目的调查对比不难发现大学生在校期间上网没有在家容易,这也导致了大部分同学只能使用手机来上网。

2、“您上网的主要目的在于();上网的主要时间用于()。【多选】”题目的统计则显示50%的同学上网并没有明确目的,62.5%的同学在上网查资料/学习。56.25%的同学在购,43.75%的同学是有社交需求,43.75%的人在看动漫和漫画。这充分说明了当下大学生上网活动的丰富与多样,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仍然有一半的同学选了上网没有明确目的。大学生上网目的呈现多样性趋势。数据显示,接近6成的同学在把互联网学习和搜索资料作为最主要的目的,这个结果是非常让人欣慰的。同时,由于网络的多样性,这就决定了仍然有大部分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为娱乐,比如看动漫的和看电影的占比接近5成。

1

通过

1、2的综合对比来看大部分同学能够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在校期间以手机上网为主,体现了智能手机时代对大学生的巨大影响。

(3)对大学网站的态度及对网络学习的态度

1、接近8成的同学对大学的网站感到不满意,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认为大学网站太过行政化,缺乏与大学配套的网上学习平台和内容;网站内容更新不及时,许多信息没有参考价值;网站外观落后,不符合当下网络的流行风格等。

2、在关于网络学习对大学生影响的题目中,56%的同学认为认为对自己影响很大,18%的同学认为大。80%的同学都选择了会通过网络资源来帮助自己学习。从这两个题目的统计中我们可以得出目前绝大部分同学对网络学习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并且网络也确确实实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对网络教育资源的看法中,依然有68%的同学认为目前网络上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或者教育资源质量参差不齐。 (4)网络文化 看法:

68.7%的同学认为当下的网络文化良莠不齐,但多数是健康有用的,31%的同学认为其是对现在人们的生活影响是不可忽略的。从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绝大多数学生重复意识到了网络文化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2、6成以上的同学认识到了当下网络文化的不足和缺点,但是

2

也不否认网络文化所带来的方便快捷、健康有益。 影响:

1、87%的同学认为网络文化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影响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是同时也有大约30%的同学认为网络文化让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网络文化还是对大学生积极的一面大过消极的一面,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的网络文化本来就是有年轻人、大学生所建立起来的,其本身就是符合大学生价值观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下的学生都是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对网络有着难免的依赖性,也从网络中学习掌握到了相当多必要的知识,从而认识到了网络的有益性。

2、关于使用网络文化的原因的调查则显示75.7%的同学是因为网络文化本身有新鲜感而使用网络,网络做为一个新兴事物还是比较能吸引年轻一代的。

3、关于不良网站和网络不良内容的调查中,接近80%的同学认为不良网站应该关停或者严格管控,另外剩余的部分同学则倾向于让网站自己觉得尺度。而在对“有过浏览不健康网站的经历?”的调查中,56%的同学投了从来没有,31%的同学偶尔有只有不到5%的同学选择了有时或者经常。

从以上两个调查中也不难看出网络的多样也滋生出不少不良网站,而且接近50%的同学是浏览过这些网站的,在关于原因的调查中显示浏览不良网站的原因大部分的因为偶尔误入或者弹窗之类。说明网络不良信息的管控还有待加强。而在投票调查中80%的同学对这类

3

网站持正面态度,认为其应该关停,这充分体现出大学生思想的健康性。

三、结论及建议

(1). 加强校园网络的投入与维护

在软件和硬件层次上提高学校网络的质量。学校应在校园网上营造校园主流文化氛围,把校园网建设成为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精品网站。并阻止不良信息进入网络终端,限制不良信息的蔓延,减轻不良信息造成的后果。同时,学校的网站建设要紧跟网络的发展步伐,当下大学生更加喜欢网络学习,学校应该开发配套的网上学习平台和软件。 (2). 开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活动。

使学生在网络学习与娱乐中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态度与行为模式。学校和老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在网上开展各种活动,甚至也可以在网上进行一些慕课活动,既能使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态度,又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繁荣校园网文化知识阵地。建立知识精品库,介绍经典及前缘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与知识结构;建立网络课程,将课堂从教室延伸到网络;建立网上文化课堂,开辟“名人演讲厅”、网上学术沙龙等栏目,营造学术文化氛围。

(3).学校应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学生的自律性。

增强学生的社会道德感和法律意识。科学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重复利用网络和网络外的时间空间学习。促进学生正确

4

三观的建立。

(4). 加强大学生教育

把管理和教育结合起来,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的网络自由与自律、责任与道义相互统一。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教育,树立和宣传良好的网络道德榜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感。使他们能够提高分析辨别能力和“免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自觉地防止和抵制网络不良因素的影响。专业课老师的知识面要广、要大,以避免网络知识空前发展的时代自身知识的不足。同时培养老师的快速反应能力,使其能更加有效快捷地抓住网络的热点问题并加以分析,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性。

参考文献:

[1]问卷网址:http:///report/8600278.aspx

5

第7篇: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社会科学部

社会科学部承担着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工作任务。学院领导高度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改工作,指导社会科学部教师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尤其是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提高全校教师整体素质,对大学

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实效成为重要任务,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培养大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重新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结合社会科学部近两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我们深深感到国家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十分重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责任更重大。尽管我们一直在努力,但根据新形势、新目标要求,我们还有许多问题和疏漏要找到并及时解决。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方面

1、课程设置与教学时数

学院一直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定为全体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并保证了充分合理的教学时数。(课程设置一表1附后)

2、教师培训方面

2005年2月下旬,社会科学部选派6名教师参加了教育厅在长春举办的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通过示范摩和听取教研科研经验交流,我们感到自己存在的差距很大,对我们进一步搞好教改和科研工作帮助极大。我们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继续严格把好课堂授课质量关。

教学工作中,科学选聘任课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遵守教学秩序,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2)教师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教学及科研水平。 教师更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进修或自学等方式提高理论水平。大力开展教研科研活动,互相促进,利用现代的信息手段,获取前沿知识信息和其他院校和专家学者们的经验。 C3)联系实际、研究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一环。

我校目前学生分为本科、专科、高职多个层次,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初高中教育、家庭教育的新特点和大学生的认识水平、行为习惯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注重言传身教,把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发挥好高校德育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

3、精品课建设

为贯彻学院的教学改革,社科部决定将《法律》课程作为精品课进行试点。教师集体备课,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科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双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据学生反馈信息表明教师授课风格、典型案例教学方式、图文并茂的课

件特色很受学生欢迎。社科部的法律课教师张国林老师在2004年学院中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存在的不足之处还很多如:缺少CAI课件;现在制作的课件标准还不够高;创新程度不够。 为改进不足,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力度。针对相关法律的修改信息及时调整授课内容。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实效。为满足教改需要,增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4、科研立项方面成果显著

近两年社会科学部教师围绕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强党的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项目开展教研、科研活动,2004年有8项课题结题。孙文山教授主持的课题《农业高职高专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获得省三等奖。金福来副教授主持的课题《振兴吉林老工

业基地须以点带面》王凤琴副教授主持的课题《邓小平理论“三进”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获得校级三等奖。2004-2005年已申报8项课题,已有2项批准为省级课题,6项批准为市级课题。社会科学部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提高了科研

能力,并有助于以科研理论成果指导教学实践。(科研项目一表2附后)社会科学部2004-2005年共发表科研论文8篇。(科研论文一表3附后)

5、学院扶持政策

学院鼓励社会科学部的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大部分教师都是省和市社科联会员,学院在活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进修、读研给予经济扶助。思想政治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相比晋升职称条件有所放松。为支持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改,特拨经费购进报刊、杂志、教学参考书、十六大精神辅导光盘、多媒体课件。学院在南北两个校区为社

科部专门提供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方便教师办公和进行教研活动。

6、教材订购和使用

我院在2003年和2004年使用

了两年省统编教材,教材内容与时俱进,体系完整,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应我省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之所需,也便于指导学生自学。2005年选用了国家教育部社政司组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立体化示范教材,引导学生

合理运用网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也能缓解一下授课内容多而课堂学时有限的矛盾。

7、教研室和图书资料室建设情况。

社会科学部下设两个教研室,分别为德育教研室和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每个学期都按照制定的教研室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们在此集中备课、交流经验,齐心协力致力于教改和科研,并通过师生座谈会、各系教师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实际情况,广泛征求意见

和建议,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但是,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方面的研究还须加大力度。教研室的设施还须完备,如电脑少给教师上网查资料带来不便。由于授课任务繁重,教学时间和教研活动时间常有冲突的矛盾一时难以解决。教研活动的更好方式有待进一步探索,教研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社会科学部设有南北两个图书资料室,主要收藏了社科类的教学参考书籍,曾订阅过《新华文摘》《晾望》《求是》《高校理论战线》《半月谈》《哲学研究》《教学与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期刊和光明日报、参考消息、吉林日报等报刊,经费紧张。

现有的书刊远远满足不了教师增大自己信息量的需求,只得从网络上补充一些知识信息或教师个人购买的资料常拿到办公室实现资源共享。

8、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情况

社会科学部共有专职教师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7助教2人。无论从年龄上和职称上都呈比较合理的梯状结构。学历水平两位是硕士学位,三位硕士在读,其他的是学士学位或无学位,教师们应通过继续学习深造,改善学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

和能力。面对近些年来高校扩招的新形势,我院两课教师人数偏少,个别教师工作中不得不双肩挑,承担超负荷的工作量。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的积极性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9、新课改方案筹备落实情况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高校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改革方案,学院教务处和社科部初步研究确定了实施计划,从06届新生开始实施新方案。

四年本科生开设课程有四大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4学时,2学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70学时;3.5学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C36学时,2.5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C40学时,2学分)

另外,开设形式与政策课(60学时,2学分),专升本的班级32学时。 大专开设课程:

道德与法律(40学时,2学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100学时,5学分)

社科部教师通过教研活动针对马克思主义体系、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特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行过几次研究,并且对思想政治教学的手段和考核方式进行认真研讨,从今年05届新生开始试点。

面对新的课改形势,我们更需要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需要配备相应现代化的教辅设施和材料来提高教学实效。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方面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初步计划对04届以来的学生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四年本科,每学年20学时,三学年完成,总课堂理论教学60学时(计2学分),由社会科学部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实践教学由学工处安排各系书记负责机动性的搞活动,包括专题报告或讲座3到5 次。

教师配备由社会科学部专职教师5人,兼职教师10人。使用的教材内容结合教育部}C2005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要求,参考《时事报告》《半月谈》《参考消息》等报刊杂志,同时上网搜集资料,整理出授课内容。加强集体备课共同研究,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使教学内容突出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推进这门课走向正轨。

2005年上半年,已执行第一步计划,对04届学生开设形势与政策专题报告10学时,在南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进行。聘请两位校领导做专题报告,另外,社科部6位专职教师做了专题讲座。对学生布置了思考题,学生都上交了学习心得或论文,教师对每位学生进行

了成绩考核。(形势与政策授课一时间表4附后)

为搜集信息材料,改进授课方式手段,需要给予经费支持。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授课影响效果,希望安排多媒体教室授课。

学院领导比较重视形势和政策教育,协调教务和学工部门,安排授课时间和场所。并有两位校长亲自作了专题报告,深受学生欢迎,激发了学生关心时事的兴趣。

三.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教师们爱岗敬业,中青年骨干较多。但也存在不足,如理论教学人员数量少,这与学生数量配备比例不合理,平均学历水平偏低,教研科研水平有待提高。为弥补不足,应做一下努力: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研究生、博士人才,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给与倾斜政策。

2.加强师资培训,鼓励进修和攻读学位,给与宽松政策。

3.发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团队精神,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到日常管理,形成合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以上是我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精神的具体做法和今后所要采取的措施。

第8篇:关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报告名称: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

调查地点:某地

调查方法:走访及电话调查

调查时间:某年某月某日

调查目的:社会道德风气,社会群体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现代中学生及小学生这一群体的道德素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模式,制约国家意识领域的发展,影响社会经济的进步。所以本人决定做一次调查,分析一下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

调查内容: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状况

(一)理想与追求

调查显示,当今的中小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更务实、更现代、更人性,也更重视个人的发展,这是社会的人本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的具体体现。这一代的中小学生有扎实的追求,虽然在太强调自我的时候可能忽略了对别人的关照;他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可能对社会的责任想的不多,但这些都不能否认这一代人本质的优点,所以说当今的中小学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

(二)学习目的明确,人生态度端正

调查显示,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让孩子们早早地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他们目睹了下岗的危机,暴富的神奇,逐渐拉开的贫富差距使他们十分现实地考虑自己的将来,所以目前的中小学生都拥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并且其人生态度端正。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过分地关注自我,也会产生社会化方面的不良倾向,会产生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问题,这也是当前教育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三)尊重知识却鄙视劳动。

调查显示,学生在被问及自己理想的职业时,学生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倾向,再也没有过去“我长大了要当一名科学家”那种异口同声,可见当代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远胜与前人。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作用普遍认同,而且学生对金钱的态度比一般想象的要冷淡的多,在他们心中知识更重于金钱。调查发现,选择做技术工人或农民的人数较少,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当前工人和农民的境遇和社会地位的确无法与其他几种职业相比。这一代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即使农村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也远不如以前的孩子,城市的学生劳动的机会更少。家长、老师仅对学生的成绩提出要求,但事实上国家的发展却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

(四)基础文明水平显著提高。

调查显示,多数同学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处处展现着自己的道德素质,把口香糖吐在纸中扔进垃圾箱,公共场所低声说话,男孩子知道谦让和照顾女生等等。同学们都喜欢与有爱心,彬彬有礼,文明守纪的人交往,很少有人会喜欢一个总是不顾忌别人感受,行为粗鲁的人做自己的朋友。

(五)城市学生思想道德优于农村学生

调查显示:公共活动场所、学校环境都大大优于农村,所以说城市学生的思想道德要优于农村。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学校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可喜的是农村小学生不随地吐痰的人数与城市学生不相上下。文明的习惯需要长期的积淀,相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还会不断提高。

调查结果:

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德意识已渐入人心。中小学生在良好的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在其他方面的素质,更要谢绝一切不良信息,以确保学生能够高高兴兴成长 ,在未来为国家做一定的贡献。也应该帮助学生很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肯定他们重视自我价值。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过分地关注自我,也会产生社会化方面的不良倾向,会产生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问题,这也是当前教育中应该重视的问题。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会使中小学生的道德素质进一步提升。

第9篇:大学生关于人生规划的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走什么样的路,往往要比怎样去走这条路更重要,大学生关于人生规划的思想汇报。相对年少而言,我们在大学期间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然而由于时间的不合理分配,我们中很多同学的学习和生活都没有规律,甚至对未来一片渺茫。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有69.3%的同学对未来有了一定的打算和详尽的计划,但是同时还有30.7%的同学对未来没有打算,抱着走一步是一步的想法,只有24.1%的同学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过了解。其实这一切的一切就在于我们自己的抉择,只要我们自己能够下定决心选择正确的方法,那么这一切将不是问题。公务员之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专业的冷热程度,未来的发展趋向,自己的就业取向……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面临的是自己的选择,自己的阳光大道。这时我们更入党申请书范文应充分地了解自我,认知社会,果断迈出第一步,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选择。

抉择需要勇气,更需要一个积极的目标。当生活有了方向,当投身于自己的理想时,我们才会有飞翔的动力与乐趣,思想汇报《大学生关于人生规划的思想汇报》。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的新时期,它是当代中国命运的转折点,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深思熟虑,我们迈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就是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因素。坚持党的宗旨,需要我们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牢记一个基本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真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处理好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这是对党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我们入党积极分子的要求。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对老师分配的任务要按时完成。时刻关心同学,为同学谋利益,处理好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这样,自己才尽到了身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责任,才能深受别人的爱戴与尊重,得到别人的拥护。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都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是亿万人民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事业,也是异常艰巨和充满挑战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政党明确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最高的政治追求。

生命是不允许后悔的,无论我们今后的道路是多么的崎岖,我们都要勇往直前,相信自己做出的抉择。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如此,更应该做好自己的学习和人生规划,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付诸行动,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作为学院学生的我们,更应该相信自己的选择,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践行学校的办学理念,用我们的努力为我们的未来创造出一片天地。

汇报人:xxx

7月x日

上一篇:招标投标管理规章制度下一篇:班主任工作漫谈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