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调研报告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调研报告(通用11篇)

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调研报告 篇1

一、人生观、价值观有些模糊。

大部分学生了解自己的任务,清楚现在的社会竞争情况,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同学没有明确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潜在的人生危机。

二、素质方面有所欠缺,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

在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我们当代大学生,虽然有文化,有知识,但是我们无法很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当今激烈的竞争,那就根本无法谈及为社会做贡献、无法达到社会以及老师家人对我们的期望。

三、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了解欠缺。

对党和共青团没有浓厚的兴趣,就很难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不能很好的响应国家的号召,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让当代大学生切身的参加和体验政治活动,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

如何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改变这些现状呢?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作为成人教育学院这一特殊的学院,招收的学生有他的特殊性。所以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就更严格,作为教师自己都忽视首先修养,又怎样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现在许多教师只管书本的教学任务,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台上教师上课时而有些学生却在下面讲话、看小说、零食等不文明行为是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如果教师不说或懒得说,这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教师不但承担着教学任务的职责,而且也承担着育人的义务,如果学生养成了这些坏习惯,走上工作岗位上如何能肩负四化建设的重任呢?

但是,作为我们学生更应当从自身来考虑和解决问题。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当明白我们肩负的重担,应当明确我们的任务。我们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走向社会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大学阶段是我们这些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大学生教育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由于我国经济落后,教育投资相对于发达国家如杯水车薪,教育体制毕竟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进入大学教育的学生毕竟是经过激烈竞争的优胜者,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是以题海战略为主,父母、老师一般都认为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而其他方面的缺点都被良好的成绩所掩盖,这叫“以优遮百丑”,这样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就要好好享受一翻,没有负担放纵自己,长此以往就很危险,可见思想道德教育对大学教育是多么重要啊。所以我们的大学教育应当注重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们大学生自身反省,自我认识。

我们应当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积极的关注社会,关注我们身边的事。在许多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掌握一些在社会竞争中生存的技巧和方法。

我们大学生应当多多树立模范形象,提高道德修养的学习氛围,从过去全社会学雷锋,学习孔繁森等给人们的思想,来改善我们今天的大学思想教育。特别是我国最近发生的“非典”灾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在这非常时期涌现出来的白衣天使的先进事迹,很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学习。她们的道德品质是那么高尚,我们应当向她们学习,实际上“非典”时期,她们在无私奉献的同时,也相当于给我们的当代大学上一堂活生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课。

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调研报告 篇2

1、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及特点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人生理想、社会理想等内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他们渴望成才, 责任心、使命感较强。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 一些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 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 在思想也发生了变化, 主要表现为:

1.1 人生观、价值观有些模糊

大部分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任务, 清楚现在的社会竞争情况, 但是, 仍然有一部分同学没有明确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这是潜在的人生危机。

1.2 素质方面有所欠缺, 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

在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中, 大学生虽然有文化、有知识, 但是无法很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当今激烈的竞争, 那就根本无法谈及为社会做贡献、无法达到社会以及老师家人对他们的期望。

1.3 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了解欠缺

对党和共青团没有浓厚的兴趣, 就很难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 不能很好的响应国家的号召, 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让当代大学生切身的参加和体验政治活动, 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

1.4 思想道德心态逆转, 理想追求淡化

知识经济条件下, 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 而一些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却令人担忧。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 强调个人本位, 社会、集体次之。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 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 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

1.5 自我意识膨胀, 生活行为失范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很强, 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年人对他们的监护, 但是由于他们的辨析力尚弱, 自我控制力较差, 因此, 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 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 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在个人文明举止方面, 有些学生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随意、庸俗被少数学生看作是一种“潇洒”, 而对道德、纪律的蔑视与叛逆却被看作是有个性。在男女交往中, 只注重感情体验、生理要求, 而忽视男女双方爱情的义务和道德责任, 甚至有个别学生对学校严令禁止的婚前性行为的做法漠然置之, 认为这是个人的自由。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 不少学生对这一体现大学生责任感与文明程度的规范未加重视, 甚至行为失范:考试作弊、损坏公物、随地吐痰等现象时有发生。

1.6 生活追求新潮, 安逸享乐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档化, 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 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在生活方面, 推崇及时行乐, 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生日及节假日往往成为他们物质消费的庆典, 狂欢宴饮、挥洒人生, 甚至一些来自边老山区的学生出现不惜“借钱过好日子”。而对提倡节约一滴水, 一度电, 一粒粮嗤之以“小农意识”;在学习方面, 贪图安逸, 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精神, 声称“分不在高, 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 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在爱护保护他人成果方面, 表现出道义上的缺失, 随意破坏、剽窃事情时有发生。

1.7 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部分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崇尚自我, 以个人为主体, 注重个人奋斗, 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集体和协作观念, 服务和奉献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足。在社会活动中愿当主角, 而不愿当配角, 不愿做重复性、输出性工作, 总担心自己被耽误、被埋没、被大材小用。他们缺乏整体意识, 导致对学校、班级的集体活动、集体荣誉的忽视。大学生们追求个人成就、个人价值的现象较普遍, 失去了往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班级活动次数越来越少, 讲究个性、性格孤傲的人越来越多。

1.8 缺乏社会道德观念

大学生中不讲礼貌、不尊重他人等不道德的现象经常出现, 尤其是有部分学生对学校教辅人员存在不尊重的现象, 对他人要求较高而对自己的行为或身边和自己无关的不道德行为听之任之或随大流。

2. 造成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下降的原因

如上种种现象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这与党和国家对于大学生高素质的思想要求相差甚远, 与肩负未来的历史使命所需格格不入。究其原因主要有:

2.1 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竞争体制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促使进取观念、平等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强化, 从这一方面来说, 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务实, 即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又是个人意识的觉醒, 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其消极因素也是非常明显的。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腐朽丑恶的现象沉渣泛起, 并很快成为一些人衡量价值的标准, 而社会又未能适时确立更完善的价值标准, 导致部分大学生过于关注自身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而削弱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大学生注重实惠的目标和追求, 无不体现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另一方面, 党风、社会风气不正, 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崇尚奢糜等腐败之风也极易造成大学生对社会消费产生不平衡心理, 荣辱观发生倒置性变化。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 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在这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下使部分青年学生走上了躬行践履的道路。

2.2 学校道德教育和管理的不足

长期以来, 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未能很好地结合, 存在着重理论, 轻实践;重说理, 轻管理;重形式, 轻内容的弊端, 而过高要求, 缺乏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体系, 也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 一定程度上失去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引导和约束。由于较少把大学生健全人格和道德选择能力同具体规范协调起来, 不少学生受同乡、好友感情的驱使, 无视学校纪律, 参与打架, 搞同乡会, 甚至代人考试。校园中大学生重人情、轻法度的现象也从另一方面加剧了道德文明的偏离。

2.3 家庭教育欠缺和过分溺爱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 也是基础文明教育的起点, 要教育子女成为一名有高尚道德的人, 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然而现实表明, 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是不容乐观的, 一方面由于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文化教育的普及面还不够, 家长文化程度的偏低, 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基础文明教育是低层次的、不全面的。另一方面, 九十年代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已开始进入大学, 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 往往受到过分溺爱。不少学生已习惯以我为中心, “人人为我”视其为理所当然, 至于“我为人人”既不去想, 也不愿去做, 久而久之, 尊敬师长、敬老爱幼观念淡薄了, 冷漠、自私、怕苦、怕累的坏习气养成了。一些家长宁愿自己吃苦受累, 节衣缩食, 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舒舒服服、体体面面上学, 对他们有求必应, 很少甚至不去过问他们的花费去向, 这无疑变相地鼓励了孩子的高消费, 滋生了摆阔气、讲排场的恶习。

2.4 大学生道德心理的不成熟

不少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 甚至我们从中还可以观察到某些儿童时心里的残留, 如有意试探纪律的边界, 明令禁止的却偏要去做, 不处分到头不作罢。另外, 在当前形势下, 许多学生对日趋多元的道德标准有时尚不能加以正确选择, 面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 不能自觉地去身体力行那些良好的道德规范, 有的大学生在道德文明方面甚至知行脱节。因此提高大学生文明水准, 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 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已势在必行。

3. 寻求新思路, 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3.1 成立“提升工程”领导小组

在“提升工程”的实施过程中, 高校应成立以书记挂帅, 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或副校长为副组长, 各系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

3.2 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全面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教育地主阵地和主渠道, “两课”教师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因此“两课”教师的素质则关系着对学生教育的影响程度, 教师应结合学生思想认识和学习生活实际情况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在教学手段、方法上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让学生对“两课”产生兴趣, 进而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应结合年级特点进行教育, 比如大一学生对学校环境不熟, 对他们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大二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大三以学生着重进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3.3 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觉悟,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在道德教育中, 人格力量是非常重要的。道德教育工作者的形象具有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教师的职能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尤其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更要发挥自己的人格力量来感染教育学生。一个好的教师, 不仅要靠自己学术上的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靠自己人格上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 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 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的、长远的, 终身受益的。加强师德建设, 需要强化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献身教育、敬业爱岗的师德风范, 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觉悟,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但是当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刚从学校毕业, 价值观一样的不稳定, 专业知识不过硬, 所以应大力加强对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进行培训。

3.4 开展“自律、修身、成材”文明修身工程, 塑造大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

为响应党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方针, 在帮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使其树立起正确而又坚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不仅做知识精英, 更重要的做道德楷模。为此应定期开展文明修身工程:由基础文明修养到全面素质, 由现实世界中到网络虚拟世界, 从基础文明修养、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四个方面来开展, 让广大学生深刻理解道德涵义, 构建健康的道德素质基础。

3.5 道德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 培养学生自律

教育和管理是相辅相成的, 离开纪律约束的道德教育就难以把握和操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准则, 对每一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给予约束, 强化大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性, 提高了学生的自律性。

3.6 开辟“网络德育”教育新阵地

随着网络的发展, 大学生上网人数日益增多, 怎样利用网络开展德育教育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网络媒体具有最先进、最快捷、最大容量的信息渠道或载体的优势, 可以进行最普遍、最迅速、最直接的相互交流, 进行生动的网上教育, 并且也是最受广大学生欢迎的一种方式。学校可以让学生拥有自己健康向上的网站, 尤其建设好学生党建网站工作。借此, 我们可以将形势任务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思想交流、心理咨询等内容推进到网上去完成, 开辟一个新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域。

3.7 加强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氛围

为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必须有一个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 也就是应有一个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开展系列文体活动, 并适时召开时政报告会、人文精神报告会, 陶冶学生思想, 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还要注重发挥大学生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有意义的社团活动, 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能力得到锻炼, 提高自身修养, 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4. 结语

作为高校从事学生管理的党务者应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寻求新途径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只有努力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素质, 才能把“提升工程”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保持共产党自先进性教育读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4

[2]袁纯清.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和重要途径[J].理论导刊, 2005, (5) :4~6

[3]林光明.谈保持大学生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5期.56~57~61

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209—02

当前,社会大变革、观念大碰撞和文化大交融,各种价值观念纷纷出现,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多样,加之西方多元、异质文化思潮的涌入,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诸多冲击,突出表现为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核心价值观一元主导之间的矛盾。某高校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方针政策持肯定态度,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比较认可。但也有少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发生偏移,在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怎样树立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等问题上陷入迷惘。导致有的大学生对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不明确;有的理想信念动摇,在理论上认同社会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但在实践中却认为理想是空的、信仰是假的、钞票是真的;有的是非和荣辱界限混淆,对我国的优良传统和正确的道德观念表示冷漠;有的在思想和价值观念上出现了先进与落后、正义与邪恶、勤俭与奢侈和文明与愚昧的错位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这不但会影响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感,而且还会对确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是高校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力度等不同的方法對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一、提高思想认识,在自身感悟过程中“以美化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丰富、科学完整、指导性强,只有认真学习和系统掌握,才能弄懂精神实质,认清重大意义,为打牢思想基础和提高道德素养奠定坚实基础。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应认真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和思想道德方面的有关知识,把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教育的重点,帮助学生认清培育核心价值观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认同,及时为学生解疑释惑,把强化思想道德观念和健康人格的追求渗透到教育之中,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鉴别能力。二要提高理论素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联系学生思想实际,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分析、解释、评判社会上出现的问题,解除思想道德方面的困惑,使价值观和道德培育的过程成为学生自觉净化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过程,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际行动,升华为学好文化知识、坚定理想信念、强化道德修养、立志报效国家的志向追求。三要强化道德意识。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坚定理想信念,端正思想观念,坚持知行统一,注重学用结合,引导大学生自觉地 “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加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净化思想灵魂,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加强正确引导,在实现人生追求中“以知立德”

思想道德是大学生的立身之基、成才之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判定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一要加强教育内容创新性。根据新时期大学生成长特点,积极探索思想道德教育规律,不断创新教育内容体系,把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系统教育与专题教育、理论武装与育人实践、形势政策教育与常规法纪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整体教育合力,及时解决和回答学生思想道德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发展。二要增强教育活动针对性。结合当前社会上重点热点难点和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下转258页)(上接209页)年级和不同专业,分成数个专题进行教育。每个专题可按照研究现状、查找问题、分析原因、认清危害、强化引导的方法组织实施,并注意把正确的思想道德渗透、融化到教育中去,引导和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高理性认识和鉴别能力。三要注重教育方法灵活性。目前,有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死板,形式单一,实践环节少,使学生对教育兴趣不高,影响了教育效果。应创新教育方法,改革教育形式,运用双向互动、组织讨论、答疑解惑、演讲表演、网络和多媒体等形式,把一些抽象和理性的道理,变得形象具体,易于学生接受,使学生在生动灵活的教学氛围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得到启发。

三、注重知行合一,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以行践德”

行为认同是价值认同的行为先导。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念贯穿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让他们在自我教育中提高思想认识,自觉地规范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一要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性教学活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教育融入到教育的全过程,把德育、智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文理交叉、学科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行为引导,培养大学生忠诚于党、热爱祖国,认真学习、奋发进取的思想道德情操,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正确价值取向的确立。二要在实践活动中规范。采取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实习、文艺演出和参观游览等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范围,增强他们对社会的了解,使他们接受到校园内、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见识、学本领,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三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重视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注重从一日生活制度、学习实践、课外阅读、生活习惯、消费观念、礼节礼貌和言谈举止等具体事情抓起,并与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观点、理想抱负和思想道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相互之间产生影响和感染,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产生趋同效应,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胡锦涛.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EB/OL].新华网,2005-01-19.

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研报告 篇4

对象:XXXX大学在校学生

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

方式:问卷、访问

感受:

对于我们的大学生活,我们应该从本质上好好理解它,看到的不仅仅是轻松愉快的一面,更应该看到大学生活中,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在大学生活中我们真正的目标与目的,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而且在大学生活中合理的安排大学生活,从而从中的到经验和教训。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我校学生普遍适应力较差,男生适应力比女生较强一些。同时我校学生心理素质普遍较低,有待提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问题的存在对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不利于大学生朝着良性方向发展,而作为新世纪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抵挡和处理各种问题,阳光灿烂的成长。

心理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由此,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也必然会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是教育价值观念更新。当前教育实践中,很多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调整意识不够,上了大学后不知该干什么,生活目标不明确,许多人因此感到迷茫而引发焦虑;有的大学生特别是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留念家庭。想念家人,这些都可能成为压抑情绪的起因。而且,随着开放性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目标等一系列教育新理念,在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给学生心理造成压力。二是招生就业制度改革。招生制度改革后,既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肩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产生自卑情绪,在生活、行为、思想、情感上感到十分压抑,对前途和理想丧失信心,从而走向自我封闭,又淡化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感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世情绪。就业制度改革后。虽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十分明确,但就业市场的培育和不断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难免会出现一些与市场原则相悖的不公平现象,“人情”,“关系”等“非实力”因素在就业中起很大作用,这既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大伤害,也会对大学生心理产生“污染”。三是学生管理模式变化。为了适应弹性学制、学分制、后勤社会化等改革措施,高校大学生管理模式将走向社区化、市场化、多样化,学生在时间、空间上的自由度都空前增大,班级观念将日趋淡化,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党团组织建设都将面临新的挑战,这容易使得一些大学生滋生错误心理。

关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调查报告 篇5

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法制信仰程度和社会法律实践能力三个层面。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中国特色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和方向,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法制教育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所谓素质,是指人们在经常修习和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知识的内化和融合,它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处事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具备一定的知识并不等于具有相应的素养。只有通过内化和融合,并真正对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处事原则、行为习惯等产生影响,才能上升为某种素养。重视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法制建设”。通过大学法律教育,使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较强的法治文明意识,这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对于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我国法制进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必须看到法律教育内化为法律素养的诸多制约因素:一是功利性极强的就业至上评价体系。高校扩招后,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一些高校为给非法律专业学生挤出更多时间应付各种有利于就业的资格证考试,主动降低包括法律在内的其他软素质课程的教学与考查标准,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对于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教育,由于将主要精力放在法律条文的解读和案例分析上,忽视对个人法律素养起综合性、潜质性作用的哲学、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等课程和知识的学习,相当一部分法律专业的学生虽然十分熟悉各种法律条文和案例,但法律素养不高。二是泡沫化明显的法律专业重复建设。近年来,受高校扩招、合并和人才市场需求拉动等多方面影响,法学教育泡沫化倾向相当明显,不少院校匆忙建立的法律系,师资力量薄弱。一些所谓的法学专家从未参加过法律实践,对现实法制缺乏感性认识。这些学校本来法学渊源不深,加上法学教师素质不全面,无法引导学生将所学法学知识内化为深厚的法学素养。三是现实社会尚不健全的法制环境。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法制建设尚待进一步健全,法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严肃性较差,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和特权观念还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型成熟期,对外界信息吸收能力强、反应周期短,严肃性较差的现实社会法制环境对他们还相当薄弱的法律素养的消解作用也十分明显。

但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我们的法制建设,影响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因此,我对大学生法律素养做了如下调查:

(一)、大学生对法律的作用有较清楚的认识,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理也较为理智,但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的 意识方面还比较欠缺。

1、在问到“你认为法律的主要作用?”时,认为是 “保护公民的权利”的占 1

67%,认为是“巩固国家的统治”的占44%,认为是“规定公民的义务”的占20.2%,认为是“处罚违法犯罪”的占 35.8%,回答“不清楚”的占1.8%。

2、在问到“制止违法行为用哪种方法合 适?”时,回答“打110报警”的占45%,回答“看情况而定”的占55%,选择“挺身而出”、叫别人去制止”的都是少数,“ 分别占1.8%和0.9%。

3、在问到“如果你的权利受到不法侵害,首先考虑的解决方法是”问题 时,回答“尽量争取调解”的占61.5%,选择“通过打官司,用法律的武 器来解决”的占26.6%,选择“武力摆平”的占9.2%,“向学校反映,等待学校处理”的占19.3%,“其他”的10.1%。

(二)、对大学生犯罪问题的认识方面。当前大学生对身边个别同学的犯罪问题态度方面与社会期望值有一定差距,但对个别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方面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1、在问及“你对大学生犯罪问题怎么认识”时,回答“很正常,大学生也是社会成员的一分子”的占46.8%,认为“不可理解,毕竟大学生都受过 较高教育”的占26.6%,“不好说,反正自己不会犯罪”的占24.8%。

2、在问到“你认为导致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时,同学们对原因的分析认为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82.6%的人认为“个别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问题”,68.8%的人认为“法治意识淡薄,抱侥幸心理”,64% 的人认为“家庭畸形教育”,62.4%的人认为“社会大环境的影响”,39.4%的人认为“客观现实所迫”,33%的人认为“学校法制教育的力度不够”,回答“其他”的则占7.3%。

(三)、对社会法制环境的展望方面。大学生对我国当前的法制环境不太满意,但对法律的前景还是持乐观的态度。

1、在问到“我国社会中存在的违法犯罪现象将如何?”时,回答“越 来越多”的占45%,“逐渐减少”的占22%,“保持现状”的占11%,回答 “不知道”的占20.2%。

在问到“你认为对于当前社会存在的许多丑恶现象,是否通过加强法制或完善法制而解决?”时,回答“完全同意”、“ 基本同意”的占72.5%,认为“难说或不一定”的占24.8%。

近几年我国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整体情况来看已有明显提高。但整体法律认知水平不高,法制观念淡薄,主要原因有,大学生学习法律 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守法相脱节,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守法的自觉性不够。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 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损人利己,不懂得对他人权利的尊重,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基于此,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途径是:

首先,高校法律教育要回归重在素养的本位。即教育和人事部门必须努力破除就业至上的评价体制,要科学定位就业与学业、知识与素养的关系,重建就业与学业并重、学业优先,知识与素养并举、素养优先的评价体系。高校不可随波逐流,应坚持独立的学术精神和办学理念,消除学术泡沫,始终将素质教育摆在首位,高度重视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种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法律教育内容的安排上,要更加注重与哲学、史学及其他人文和自然学科知识的融合,更加注重从人类社会

文明发展规律的层面来解读法治文明和法的精神,将法律至上等法的原则融化在大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中,内化为一种素养。

其次,法律文明要对行为习惯起到培育作用。知识内化为素养要经历一个不断积累、逐渐形成行为习惯,由自在转变为自觉的过程。因此,提高法律素养要重视法律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注意借鉴世界先进的法治文明成果和优良的法的传统,努力营造有益的法治文明氛围,促进法律知识与法治文明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促使当代大学生养成包含法律素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再次,法律环境要形成无所不在的外部约束。法律素养的形成并不是封闭的、单向的,而是开放的、交互式的。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形成与整个社会的法律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为此,一要努力优化法律环境,有法必依,切实维护法律尊严;二要十分注重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运行,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屈服于特权,努力消除司法腐败。以此,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切感受到法律权限内自由自在、超越法律必受制裁的外部约束。

总之,在教育方面,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教育工程,作为高校应该将其作为首要工程来抓,不仅要从思想上,更要从行动上把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作为首要问题去抓,使这下时代的青年有一个完善的人格,让他们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调研报告 篇6

摘要: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社会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使得当代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情况的调查,分析其情况,从而探究出其解决对策,贯彻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配合教育体制改革,帮助大学生提高其心理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对策。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各方面都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一压力不仅对步入社会的人造成影响也给在校的大学生造成影响。大学生在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中,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而出现心理问题,会给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以及交往等带来不利。而且大学生处在人生的第二次段乳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旦处理欠妥,就会出现心理问题,产生不可忽视的危害。特别是现在一些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受到家长的溺爱,就读大学对他们来说是第一次独立地生活,在人际交往上可能过于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出现交际困难。同时又害怕遇到困难,虚荣心有强烈,对一些细小的问题无法进行冷静的处理,所以容易在心理上走先偏激。还有很多大学生上了大学法学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优越感的丧失使得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再加上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是很感兴趣,边产生抑郁,厌学的情绪。有一些学生来自农村的,要靠国家的贷款才能维持学业,为此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不愿和他人交往,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的同时,还担心学习成绩和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考虑这些,就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等不良状况,出现心理障碍。从这些可以看出,大学生以成为心理弱势群体,他们急需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次调查主要以我校2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调查、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进行的。针对“你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怎样”这个问题时,有60%的同学认为融洽,有30%的同学认为平淡,有10%的同学认为紧张,这说明了他们多数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遇到挫折,您和周围的同学一般会有怎样的反应”这个问题上,有50%的同学认为自己能够冷静处理,有30%的同学不知所措,有10%的同学绝望沮丧,有5%的同学觉得自己会大发脾气,有5%的同学选择求助他人,这说明了他们多数有较稳定的情绪,遇事多数学生能冷静处理,其次主动求助他人。有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保持与周围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是当今大学生趋于成熟的表现,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不 1

知如何应对挫折;在“你对自己的人生前途的态度是怎样”这个问题上,有20%的同学认为自己很乐观,有20%的同学认为命运难测,有20%的同学抱有“能过一天是一天、得过且过”的心理,有30%的同学想尽力争取明天的幸福,也有10%的同学很悲观,这说明了大多数学生的意志还是健全的、人格还是完整的;当问及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有何计划时,有60%的同学还是有计划的,有40%的同学对自己的学习一点计划都没有;有2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智商和情商高,有2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智商和情商比较高,有5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智商和情商一般,有1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智商和情商较低,这说明了大部分大学生的智商和情商是正常的,其智力和情商的总体水平高于同龄人;且他们有较完善的自我意识,能较好地认识自己,只有小部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缺乏。在“遇到快乐事你会跟谁分享、遇到不快乐事你会跟谁沟通或求助”这个问题上,有40%的同学选择好朋友,有10%的同学选择父母,有5%的同学选择老师,有10%的同学选择同学,有15%的同学选择兄弟、姐妹或亲戚,有20%的同学选择自己消化,这说明了大多数大学生善于进行自我调节,遇到快乐事能跟他人分享;遇到不快乐事大多数会跟周围人沟通或求助,但仍有部分大学生采取了自己消化,这部分大学生可能与性格内项和自卑有关。综上所述,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还是健康的,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30%的同学经常会由于种种原因感到疲劳和压力,有10%的同学偶尔会由于种种原因感到疲劳和压力;在“上大学后,你最烦心的事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有30%的同学会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烦心,有25%的同学因为就业竞争太激烈而烦心,有20%的同学因为恋爱不成功而烦心,有15%的同学会因为经济困难而烦心,有5%的同学因为和他人关系不和谐而烦心,有5%的同学没有烦心事,这说明了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大,烦恼多,心情压抑。心理压力增大、心情压抑,易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和焦虑情绪等反应。

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关键的一代,他们朝气蓬勃,奋发有为。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水平是高的,是值得养育他们的人民胜任的。但在当代大学生中也存在着心理素质较差的群体,他们在大学这个黄金时段中徘徊和挣扎,这不仅给他们带来不利,也严重影响着祖国的未来。

那么,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呢?下面我将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学生自己应当要有正确和谐的自我认知;要培养良好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 ;要有健全的意志品质,敢于面对各种挫折;要有健康的情绪体验,提高情绪调节

与控制的能力。心理素质的高低好坏不是先天的,而是在于后天的学习、实践和锻炼。积极参加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听取心理素质的教育报告,学习心理素质的常识,积极参加课外社团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都有效地控制自我和科学的发展自我,增强自信心,树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2.高校应当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提高其承担责任的能力;根据不同类群大学生的特点,有层次地加强心理素质教育;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鼓励并支持学生参加社团活动,通过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素质,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从而净化大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调研报告 篇7

一、思想道德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

关注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情况,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2、调查方法

为了解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对在网络环境下思想道德素质现状,更好的帮助提高我院道德素质教育水平,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该校六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本调查于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2份,有效回收率为91.8%。这220位调查对象包括从大一到大三的在校生,所在专业包括工程造价、机电一体化、矿山机电、物联网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与应用化工技术。如表1。

3、调查内容

1)校园公德:这是整个调查的重点部分,通过对学生的扔垃圾情况、对待课桌的情况以及在一些公益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

2)社会公德:通过考察学生在公共场合中表现的举止,以及在公交车上的让座情况来判断学生的社会公德情况。

3)家庭美德:了解学生对自己父母的生日、所穿衣服的大小、鞋码,在家庭中是否为父母做饭,对父母的礼貌情况。

4)诚信美德:通过学生对学生作弊情况、骗取学校贫困资助等情况来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诚信美德情况。

5)健康上网:了解学生上网内容以及对待网上不良信息的态度。

二、调查统计与分析

1、社会公德和校园公德需要进一步加强

通过对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情况统计表明,主动为老人让座的有70%,看自己剩余站数在选择是否让座的占据了22.1%,其余的是选择视而不见。这能够表明,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需要进一步的得到加强。

在校园公德情况调查中,学生在教室中吃早餐时选择将垃圾随地乱扔的有27%,偶尔乱扔垃圾的占据了55%,只有的18%是从不在教室中选择乱扔垃圾。对于熄灯之后在寝室抽烟喝酒打牌的回答,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的有16%,回答不清楚的有31%,只有53%的同学从不出现这种情况。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可知,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校园公德情况亟需加强。

2、家庭美德较好、诚信美德不足

通过调查显示,知道自己父母生日的有82%,18%不知道,经常会在节假日为父母亲人送去祝福的有75%。关于在校期间,多久往家里打一次电话的调查中,有15%的同学在一周内会多次打电话,一个周一打的占大多数(57%),半个月一次的有22%,只有6%的同学会选择一个月以上打一次电话。从数据调查中可以看出,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还是比较好的。

对于考试作弊的情况,认为可以理解的占据了24%,认为没有什么奇怪的自己在考试中也做过弊的占据了41%,只有35%的同学对此反感,自己从未做过弊。对于大学生贫困作假情况调查显示,有21%的同学表示可以理解,坚决反对的占据了45%,其余34%表示与自己无关,对此不关心。这是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对待问题,调查结果表名了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诚信美德需要进一步的提升,逐渐培养其诚信品质。

三、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建议

1、强化思想道德教育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应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强化,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人品和人格的完善,让其了解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不能仅仅通过枯燥的理论知识来强化其思想道德思想,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中的一些正能量传递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利用当前网络的优势,通过对网络上一些行为事件的具体分析,来帮助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注重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让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当今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智能手机,通过手机能够随时随地的上网,网络上的一些言论对其思想形成一定的冲击,导致其价值取向的转变。因此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应该在校园内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建设网站来引导学生的思想,及时的了解学生的上网倾向,通过网络和校园内海报等宣传内容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让学生逐渐的树立正确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

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面对当今的网络环境,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应该引起重视,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和思想来上网,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学校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网络管理结合到一起,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网络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做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张秀凤,王军,杜娟丽,付丽.网络时代加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J].成功(教育).2011(02)

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调研报告 篇8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道德现状;思想道德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当今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倾向、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高校大学生在奉献与索取、竞争与合作、效率与公平、责任与利益等涉及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上认识模糊,给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带来较大的冲击。高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只有全面把握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也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

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对国家、社会的前途命运关心不够,而对自己的个人前途则非常关心。大部分高校大学生有自己的理想信念目标,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人生规划;高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个性心理倾向,对道德理想表现出不同角度的认识,有基本的道德观念;对入党动机的选择上,反映了高校大学生重个人发展而轻社会责任。相当一部分高校大学生缺乏政治热情,不具有明确的理想信念目标,得过且过,抱着无所谓的人生态度;高校大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社会,因而对社会存在的弊端、对党内暴露出来的问题,普遍反应较为敏感,但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容易导致理想信念的淡化。

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和诚信品质关系着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多数高校大学生认为应该讲诚信,但在行动选择时又往往不够诚信,且对他人要求多,对自己要求少。高校大学生普遍知道诚信于社会、于他人、于自己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无法以身作则去践行,且明显认为社会大环境决定个人小心境,认为造成今日诚信缺失的原因在于社会不公、道德失范、执法不力,并没有认真反省自己,缺乏对诚信道德失范的全面认识和正确的归因。

二、造成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的原因

小部分高校大学生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任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滋生蔓延,影响高校和谐和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被网络中错综复杂的思想意识所吞噬,其主导地位和防御能力受到严重威胁和严峻考验,导致主流价值缺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存在着重教育者的主导、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教育内容上重政治性、轻人文性,在教育管理上重学校意识、轻社会法律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未能真正走进高校大学生心灵,没能产生思想共鸣。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出勤率低、实用主义盛行等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现象层出不穷。而过多负面报道,则让高校大学生心生失落,顿觉社会不公、前途茫茫。因此,舆论宣传的社会责任感应表现在报道的全面、公开、公正、透明上,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

三、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对策

作为有知识、想作为的高校大学生还应有更为积极的、乐观的追求,应有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而贡献力量的胆识和行动,也要有积极、健康的人格。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道德标杆,为高校大学生做人、做事确立是非评价的标准和界限。建立社会协同教育机制,才能优化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成长环境。在社会管理的高度,系统地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来引领当代中国多元化思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中,把政治与伦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高校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从身边做起。高校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从点点滴滴的学习生活,实践中积累道德行为。从平常的学习和社会活动中逐渐实现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高校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培养公德意识和担当意识,应从小事做起,树立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养成文明习惯。要自觉与一切损害祖国利益的行为作斗争,要自觉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的分化行为,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重树主流信仰和理想丰碑。

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关系着国家精神文明的建设,关系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更关系着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精神内涵。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着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只有全面把握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也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完善道德体系,实现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 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调研报告 篇9

德育方面:身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很荣幸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在日常生活中我努力以身作则,知荣辱,讲文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积极响应共青团委的号召,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奉献自己的爱心,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有困难的人。我还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认真学习了一些伟大人物的先进事迹,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无形中有了相当显著的提升。为使自己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和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而不断努力。

智育方面:从踏进大学校门那一刻,我就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无比热爱,怀有极度浓厚的兴趣,我对自己所学的每一门课程都认真对待,并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各方面知识,尽最大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使自己成为一名社会和国家更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而不断努力。在上一年里,经过老师的指导,自己的努力和同学朋友的帮助,在期末考试中,所有的科目都轻松的过了关,虽然离最高分的同学还有一段距离,但我已经尽力了,所以我无怨无悔。

体育方面:x奥运会即将举行,这是对国人一个极大的鼓励,也从而带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这种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下,我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种体育锻炼,每次体育课我都准时出席,从不早退。在学校规定参加“早练”的日子里,我坚持每天早起,从未缺过勤。我还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项体育锻炼,尽管有时候觉得有点累,但这对我而言无所谓,因为我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无法谈上学习。

劳动方面:由于从小在农村长大,不知不觉在成长过程中我就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在校期间,我经常参加各种义务劳动,打扫公共卫生,我们宿舍良好的卫生状况一直是我们引以自豪的,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总之,对于我,大二是关键的一年,也会是留给我们最深刻记忆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里,苦恼过、开心过,失败过、成功过,无论怎么样,都已经过去了,但过去并不能忘记,生活让我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像一个成人一样看待问题,让我们长大。可以说,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绩,渐渐明白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当然这都离不开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辛苦栽培,新的一年有新的挑战,新的一年有新的要求和希望,我会放下过去一年的成功和失败,走向新的挑战,路在自己脚下。我要继往开来,不骄不躁,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把握有限的大学时光,努力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关于学校学生综合素质陈述报告范本【二】

我在学校和同学相处能够以诚相待,信守承诺,平时不管学习多忙,只要同学求我帮忙的事,我都会答应他们。比如他们组织的特色班会,需要我客串的,或需要我帮忙找的材料,我都会认真准备。能够主动帮助老师组织各种活动,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各科老师都把我当成是他们的好帮手。能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参与并组织班级和学校的各种课内外活动,活动中与同学能够和睦相处,关心集体,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乐于帮助别人,在各种劳动中积极肯干,不怕脏,不怕累。

1、学习态度与能力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各科成绩还算可以,没有偏科现象,喜欢和同学讨论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强。上课能够认真听课并积极参与讨论,能够主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自觉,独立地完成各科作业。课余时间参加《计算机编程》特长班的学习,并获奖。能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按时起床,按时休息。在家上网查找学习资料后能够主动下线,不上不良网站上浏览,从没上过网吧,没有网瘾。能够节制自己看电视,自己整理房间和衣物,外出补课不用父母接送,自我管理和自立能力强。

2、合作交流与探索我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很乐于参加集体活动,珍惜集体荣誉,维护集体利益,我能表达个人观点,当别人的观点不受赞同时,我都会尊重他的观点,即使不对,为了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我会尊重和鼓励他。我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每当我有快乐的事,我都会与朋友一起分享。我的人际关系也很融洽.我热爱生活,我喜欢观察生活,为了发展我的实践能力,我会参加一些活动,不但可以认识一些朋友,还可以开拓视野。做事认真负责,在各项工作中,能把同学们团结到一起,善于与他人协同“作战”,社会实践能力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快,乐观向上,爱好广泛,并能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能够积极上进并主动挑战一些困难。

关于学校学生综合素质陈述报告范本【三】

光阴似箭,高中生活在不知不觉中飞逝而过。回首三年历程,我从一个懵懂顽童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即将面临高考的选拔,我首先感谢培养我的学校、社会及养育我的父母。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明辨是非,关心国家大事,为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而努力学习。在校,我模范遵守校纪校规,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为班级工作出谋划策。高中三年均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组织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能力,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并在同学中树立较高威信。我严于律己,进取心强,报名参加党章学习小组,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向党组织靠拢。平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多次参加青年自愿者活动,具有乐于助人的品德。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高中三年均被评为校三好生,并于高二年被评为市级三好生。

学习成绩优异,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能融会贯通,发挥思维敏捷,理解能力强的优势,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多次取得文科一、二名的好成绩,并参加数学、英语、生物竞赛班,努力为校争光。荣获省第六届中学生生物竞赛x赛区三等奖,在高三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获x省三等奖,全国优胜奖。

在日常生活中,我十分重视锻炼身体,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体育成绩优秀,体锻达标。我兴趣广泛,热爱生活,尤其喜欢唱歌和绘画,曾在年段书法比赛和手抄报比赛中获奖。热爱劳动,能认真负责做好每一次值日生工作。

经过三年学习,我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还应更细心,防止因审题粗心而失分,争取在高考中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向祖国汇报。

关于学校学生综合素质陈述报告范本【四】

三年的中专生活似弹指一挥间,从刚跨入中专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中专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我自认为无愧于中专三年,刚入学时,我曾为身为中专生而懊恼过。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因为我深信,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所以我确信,中专生的前途也会有光明、辉煌的一天。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从以前幼稚的我,经过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稳重的我。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当然,三年中的我,曾也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这缘由于我的不足和缺陷。但我反省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是不能跌倒的。中专生的我们应该善于用扬长避短的方法来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

这三年的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远远不够的。因此,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来到这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将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每一个机遇,相信自己一定会演绎出精彩的一幕。

关于学校学生综合素质陈述报告范本【五】

光阴似箭,高中生活在不知不觉中飞逝而过。回首三年历程,我从一个懵懂顽童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即将面临高考的选拔,我首先感激培养我的学校、社会及养育我的父母。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明辨是非,关心国家大事,为使自我成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而努力学习。在校,我模范遵守校纪校规,以强烈的团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职责感为班级工作出谋划策。高中三年均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组织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表现出较强的组织本事,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并在同学中树立较高威信。我严于律己,进取心强,报名参加党章学习小组,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向党组织靠拢。平时进取参加社会实践,注重培养自我的本事。多次参加青年自愿者活动,具有乐于助人的品德。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高中三年均被评为校三好生,并于高二年被评为市级三好生。

学习成绩优异,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能融会贯通,发挥思维敏捷,理解本事强的优势,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多次取得文科一、二名的好成绩,并参加数学、英语、生物竞赛班,努力为校争光。荣获省第六届中学生生物竞赛x赛区三等奖,在高三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获x省三等奖,全国优胜奖。

在日常生活中,我十分重视锻炼身体,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体育成绩优秀,体锻达标。我兴趣广泛,热爱生活,尤其喜欢唱歌和绘画,曾在年段书法比赛和手抄报比赛中获奖。热爱劳动,能认真负责做好每一次值日生工作。

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调研报告 篇10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和福建省关工委的要求,厦门市关工委和厦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联合组织力量,于今年5-6月间对本市中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本文来源于本资料权属,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更多资料进

行了一次较为深入和系统的调查。在八所中小学(高中二所,初中三所,公立小学二所,民办小学一所),随机抽选939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同时分别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十几场,听取各方意见。

一、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内容和答案,我们把它综合归纳为三个方面十六观。

(一)政治方面

1.爱国观。“作为中国人您感到”:“自豪”86.1,“自豪感不多”10.2,“没有什么自豪”3.5,不表态0.2;“当祖国受到外敌入侵时,你已达到服兵役年龄,对报名服役的态度”:“主动报名”61.2,“万不得己才报名”12.4,“不一定报名”9.8,不表态16.6。反映出,爱国感与卫国行两者存在一定差距,爱国感强于卫国行。

2.信仰观。“对信仰的认识”:认为“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慰藉,不能没有”60.9,“没有必要信仰”21.5,“信仰不会带来实惠”13.4,不表态4.2。反映出,坚定信仰与无需信仰之比是6.1:3.9。

3.对上政治课。认为“在学校上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对提高道德水准”:“有很大帮助”65.3,“有点帮助”19.5,“没有什么帮助”9.4,“说不清楚”4.2,不表态1.6。反映出,对学习政治课持不同程度的肯定与不同程度的否定之比是8.5:1.5,说明政治课的作用是大的。但如果把“有点帮助”即帮助不很大和“没有什么帮助”与“说不清有什么帮助”合计则约”三分之一,不可小视。

(二)思想方面

4.世界观。“对于有人说‘世界上有鬼神’,您是”:“根本不信”55.2,“不大相信”21.8,“在黑暗中单独一人时有些怕鬼”19.5,“非常相信”3.5;“您遇到困难或想期末考出好成绩时通常会”:“依靠自己努力争取实现目标”95.1,“到寺庙烧香拜佛”2.9,“到教堂求上帝保佑”1.3,“找算命先生”0.1,不表态0.6。反映出,是否信鬼神的知与行两者不相称,不信鬼神的行为明显超过认知。

5.人生观。“您认为在人一生中什么东西最重要”:“健康”21.1,“知识”20.5,“友谊”20.8,“金钱”8.9,“理想信念”7.3,“事业”6.3,“名誉”6.3,“爱情”4.9,“社会地位”2.8,“权力”1.1;“您长大最想干什么”:“科技人员”15.8,“医生”14.8,“教师”12.7,“公务员”11.3,“私营企业主”11.1,“军人”10.6,“农民”2,“工人”1.7,其他20,“服务员”和“新闻工作者”为零;“您崇拜的对象是”:“明星”26.7,“父母”19,“英雄模范”18.1,“专家教授”11.1,“政治领袖”10.2,“老师”7,不表态7.9;“您的学习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46,“将来有个好职业、高收入、过舒适生活”30,“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困难处境”9,“说不清楚”14.4,不表态0.6;“您的生活学习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家长”19.6,“同学”和“朋友”17.9,“教师”17.6,“书籍”10.8,“电影电视”10.1,“互联网”8.3,“明星”5.6,“英模人物”2.9,“共青团少先队”2.9,其他2.1,不表态2.2.;“您从老师那里除学到知识外还学到”:“做人处事方法”55.3,“良好品德”18.6,“学习方法”10.4,“其他”14.1,不表态1.6。反映出,综合多方面显示人生观的多样性和不一致性;总趋势,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最基本的理想信念、事业极大少于其他;长大想干的职业基本上是以待遇高低而顺序;崇拜对象是分散而缺乏突出者;学习目的为个人利益等略超过为国家社会利益;生活学习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基本分散而缺乏突出者,但团队影响力极低很值得深思,从老师除学到知识外还学到的东西是其做人处事方法略多于其他(包括其中之一良好品德)。总之,人生观价值取向虽还未基本定型,但存在的问题甚为严峻。

6.金钱观。“对有钱就能办到一切”的看法:“有一定道理”46.1,“不同意”39.6,“完全同意”3.5,不清楚和不表态10.8;“在您看来拥有金钱的多少是”:“不一定能说明一个人成功的程度”69.1,“一个人成功程度的唯一标志”15.7,“不清楚”14,不表态1.2。反映出,看重金钱与不那么看重金钱为均势,而看重金钱比以往更加凸现。

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调研报告 篇11

关键词:思想道德;大学生;教学管理;策略

【分类号】G651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重知识学习,轻道德修养

在中国选拔制度的影响下,知识改变命运仍然是当今教育的重要主题,一个人要想得到真实的发展,必须依靠真才实学,在大学教育中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图书馆是大学重要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也是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当然,大量的书籍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必须的,但是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学生中形成一种不良的价值观,只要你的专业知识比较牢固,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和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是无关紧要的,这些不会影响你的成功和社会地位。这样的价值观使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不愿意担任社会工作,不愿意喂一些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甚至出现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二)注重实惠,缺乏理想

中国经济的发展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领域在经济效益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当代,大学生在专业选择的时候,考虑的不是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是思考什么样的专业比较好就业,什么样的专业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使自己的生活发生变化,而对精神的追求则在不断地压缩,甚至出现无理想的现象。大学生的这种思想特征,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很多大学生在参加工作后,没有工作热情,迅速的产生职业倦怠,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二是,中国的许多研究无法深入。研究是一种创新,是要产生一种新的观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只是短期的研究,都能够迅速的展示研究成果。以,中国教育研究为例,陶行知、陈鹤琴等教育学家,无不是多年深入教育一线进行研究的结果,这都需要学生能够有吃苦精神,有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也就是说有自己的理想。

(三)自我中心,忽视他人

个性化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但是很多大学生却曲解个性化教育的真正含义,认为个性化教育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设计、自我实现,把个人利益同他人和集体的利益相对立。在大学生的各种论坛和演讲中,常出现“实现自我”的词汇,并片面地解释西方国家的个人主义,宣传西方国家如何尊重人权,如何关注个人的利益。在大学生中出现各种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伤害舍友、同学,甚至父母的情况,这种自我中心主体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不相吻合,影响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

二、在教学管理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课前德育三分钟对学生实施教育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主要依靠思想政治课程,但是在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程主要以马克思注意和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为主,理论性较强,未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的道德认同没有发展起来,自然道德行为比较弱。除政治理论课程外,其他学科也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途径。教务处可以通过教学管理工作,通过文件规定或者鼓励倡导等方式,引导教师在课前利用三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德育开展的内容和形式不做要求,可以是德育故事、德育游戏、道德理论等,教务处要建立信息技术建立平台,引导教师要定期上传自己的德育三分钟教案,并定期组织学生和教师随机听课,以督促德育三分钟的实践。同时,在教师关于教学设计的反思中也要增加关于德育三分钟的反思,提高德育三分钟的教学实效。

(二)增加学生评价中的公正性

大学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有定期的考试和评比,在学习成绩的要求上也只有学期末的合格测定。为了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置了奖学金制度。但是,从目前大学生的评比来看,表现出两个不足。一是,从评定内容来讲,以单一文化课的考核为主。道德素养的培养是大学生教育中的一个短板,这样的评价方式必然会增重这种倾斜性。教务处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道德素质进行量化,并设定一定的考核项目和考核标准,学期末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评分,只有道德素养合格才有资格参加奖学金的评比;二是,学生的评价存在不公正。熏陶大于教育,教育评价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环境,这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大学中的学生会和社团活动,大多是由学生自己成立自己组织的,学校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管理中大多设置了增加加分制度,但是需要注意的加分一定要合理。例如,在一所大学生设置的加分制度是,班干部在学生成绩平均分的基础上增加十分,系干部和社会成员是在学生平均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这就造成一种不公平性,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素质。作为教学管理的核心,教学处要通过借鉴其他学校的评价方法,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为学生的道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首先需要一个相对公平的评价制度,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要对结合学生的生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增加学生的道德认同,促进学生的道德实践。

参考文献:

[1]孔军.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策略谈[J]. 甘肃教育,2015,02:66.

[2]于立群.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冶金教育,2007,01:71-75.

[3]人文课程教学改革课题组. 深化人文课程教学改革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75-79.

上一篇:大学生暑假支教实践活动总结报告下一篇:器材室管理人员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