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域下随迁儿童社会融入性问题的浅析

2023-0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 在市场经济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得到了腾飞式的发展, 伴随着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升, 户籍政策的相对宽松, 大批农村务工人口涌入城市, 进入城镇务工的农民人口数量急剧增加,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流动现象。人口红利期的持续以及城乡环境的差异, 促使大部分务工人员从起初单一个体迁移务工发展到后期“举家迁移”式务工, 这种家庭迁移式务工, 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充沛的劳力资源, 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稳定性, 但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 随迁儿童的大量增加及其社会适应问题就是其中一个。从发展理论上看, 随迁儿童在城市的边缘现象如果不及时予以介入和干预, 这类社会问题或会呈进阶性发展, 变得更为严峻和复杂, 从社工专业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随迁儿童的基本概况

随迁儿童, 是指6 - 15 周岁跟随其父母或其事实监护人迁入非其以往长期生活的区域, 时间超多半年以上并具有学习能力的儿童青少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社会现状对这个群体儿童最直接的影响在于, 随迁儿童处于接收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 然而由于在现有户籍制度下, 大部分的随迁儿童没有迁入地的户口, 无法与城市学龄儿童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公办教育体系排斥接收非户籍所在地学龄儿童, 即使需求特别途径进入到公办学校, 也将面临每学期缴纳高额的“赞助费”, 这对于大部分流动性家庭来说承担这笔费用并不轻松, 教育资源、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以及教育过程差异化对待, 使得随迁儿童成为了一个边缘化群体。

二、随迁儿童的社会融入探究

社会融入是人社会化过程的必要途径, 社会化是指人从出生到青春期这个阶段, 经过社会学习, 初步形成个性, 具备在社会中生活的资格的过程。从适应理论上来看, 社会化的过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可分为内外两个部分, 外部包括文化适应、社会政策等环境因素, 内部主要是心理因素, 包括了性格形成、认知能力、幸福感获取等等。因此探究随迁儿童社会融入问题需从环境和心理两个方面展开。

( 一) 随迁儿童的环境适应

随迁儿童跟随父母从农村到城市, 所处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 其中包括了生活习惯、语言风俗等文化差异以及生活场景的不同。了解随迁儿童与其所在城市的关系以分析其社会适应状况, 需从几个方面进行切入, 即社会处境、家庭处境、学校处境等社会关系系统。

1. 社会处境

城市作为一种相对大型的、密集的异质性的个体持久定居的聚散地, 是自然、经济、社会的综合体。城市的主要特征人口数量多, 密度大、流动性强, 城市的人相对较为理性化、素质文明, 但城市环境也使得城市居民具有疏远、孤独的人格特点。城市在社会基础设施, 信息获取上优于农村, 但人与人之间却少了农村社会的温情。

社会环境的差异只是城乡社会差异中浅层次的体现, 其最为深刻的体现是在城乡之间户籍制度的限制。随着中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迅猛崛起, 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 城市的人口结构中, 农村务工人员的比例不断增大, 由于户籍制度原因, 随迁儿童入学难等问题浮现。随着农民入城务工群体规模的不断变大, 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民工问题, 这其中也包括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生存与教育问题, 相继出台《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等, 政策的支持与配合是随迁儿童问题解决的有力的保障, 如我国实施较为成功的义务教育政策就有效的解决了贫困儿童读书难问题, 但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 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的高速推进, 很多政策在实际实施和操作中还存在困难, 真正意识上受益于随迁儿童并有效解决其问题的政策还相当有限。

2. 家庭处境

家庭是生命个体来到世界接触的第一个环境, 是人类的感知世界最初的学校, 是个体社会化中最初始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人类学家普遍认为家庭对于个体早期的教育和影响具有深远的作用。一个儿童在家庭中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是父母对于孩子的言传身教, 这其中包括了教育的方式、家庭成员的相处以及家庭的经济条件。除上学时间外, 随迁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家庭度过的, 也就是说家庭依旧是随迁儿童最重要的活动场所, 家庭因素依旧是影响随迁儿童成长与社会化的最基层且最重要的因素。

家庭对于随迁儿童成长的影响最为直观的反映在以下几点, 第一, 家庭经济收入的水平, 经济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影响到, 家庭成员获取社会资源能力的强弱, 再则决定他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经济水平较好的家庭, 其儿童自我认知以及自尊更强。第二, 家庭功能对随迁儿童的行为模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影响, 影响随迁儿童与城市社会的互动。第三, 家庭对于教育的根本态度, 家长其自身在融入城市社会期间, 对于自身家庭与所在城市关系的认知会影响该家庭的教育态度, 如家长在城市获取到只有拥有较高素养、较高学历才能在城市社会中立足, 那么他在对待子女教育的态度上, 就会更倾向重视子女教育, 积极处理子女教育问题。

( 二) 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1. 提高随迁儿童心理素质, 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发展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所从事的大部分是基础性、技能较弱的工作, 大多以劳动密集工作为主, 这种工作的属性造成了工作易得也易失, 而这期间的家庭也就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 加之家长文化程度与收入有限, 无法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 这种漂泊的状态, 孩子容易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再者, 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习惯的差异等问题都会给随迁儿童带来一定的心理冲击, 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其产生失落感和恐惧感, 行为孤僻的性格。敏感、自卑、抑郁, 甚至是演化为攻击性人格等问题就相继出现。专业的社会工作通过组织小组活动, 介入随迁儿童的学习生活, 化解矫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通过游戏与互动树立正确形象作为随迁儿童参考学习的榜样。

2. 增强随迁儿童对于所处城市的认同感, 促进其自主融入社会

随迁儿童随父母来到城市后, 大多居住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区, 在农民工子弟学校上学, 因此他们虽身处城市, 但与城市居民的接触和互动并不频繁, 社会地位的不同、生活条件的差异使他们始终无法对城市有强烈的归属感,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更容易进行对比形成自卑心理。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社工的社会资源, 为随迁儿童提供更多了解城市文化、参与城市生活的机会, 扩大他们的交友圈, 与城市的孩子进行互动交流, 树立自信心, 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

( 三) 社会工作的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随迁儿童社会融入的方式主要是采用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的四个主要模式, 包括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和发展性模式。治疗模式是以个人为小组目的, 通过小组工作方法帮助个人实现与社会的适应, 帮助人们处理不良情绪、建立正确的理性思想、改变不良的行为等, 针对的对象主要是有情绪问题、人格问题或行为偏差的人。根据随迁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特性, 采用小组治疗模式是极为理想的, 针对随迁儿童的问题所在设计项目内容, 以群体交流或游戏的方式缓解孩子的自卑、胆怯和焦虑, 增加与同龄人的交流, 互相学习发现自身的优点, 增强自身社会适应能力, 从而更好的融入城市社会。

摘要: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和社会的快速工业化, 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制度障碍组件瓦解, 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并形成了家庭化的迁移模式, 随迁儿童在迁移家庭中成长, 特殊的成长环境对于这个儿童群体社会融入性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随迁儿童,教育,社会工作

参考文献

[1] 余伟, 郑刚.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 (6) .

上一篇:基于大数据审计模式下省区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研究下一篇:浅谈我国市场营销发展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