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研究(精选8篇)
【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网络遍布家家户户,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潮流。网络更代表着国家整体的科技水平。据相关调查,在上网群体中,青少年占绝大多数。网络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另人担心的一面。对于网络的影响,我们应该有明确的了解,正确使用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明天,跟着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
【关键词】
网络、青少年、影响、措施
【正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社会正渐渐地步入信息科技时代。在这科技引领全球的时代,网络已经广泛的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上网”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享受了,而是成了一种潮流,一种时尚。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并且每年都在增长。
网络为人类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动力,在网络的世界里,人们畅所欲游,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人们对网络的喜爱程度可以说是与日俱增,当然其中还是数青少年占主角地位。为什么网络能吸引如此多人的兴趣呢,主要是因为网络与青少年的个性相适应,能更好的为青少年带来更多不一样的享受。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那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到底有多深呢?是利弊共存吗?那对于消极影响我们又应该采取哪些方法去改善呢?在这里,我们做了一项社会实践调查,相关的结果如下。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
首先,绝大多数青少年觉得网络为他们带来了乐趣和便捷,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最主要的目的,互联网为他们获取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当前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而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网络正在成为青少年获取种种信息的最佳来源,这给青少年带来了许多方便的地方。
第二,网络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青少年潜在的潜能。由于互联网的包容性,使网上的青少年处于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思考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分析力合判断力;网络的互动性使青少年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等方式广交朋友,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发表观点见解;而网络的无边无际也会极大的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潜质和潜能能有效地开发出来。
第三,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青少年受到网络这一新鲜事物的刺激,比没有接触过网络的青少年更有创新精神,往往有助于学习,且不会出现“书呆子”现象。在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中,知识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深地根植于广大青少年的心中。网络上丰富的信息量和先进的技术呈现,使得广大青少年要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运用知识。这跟平日里坐在教室,对着课本的学习要有趣得多,知识面也覆盖得更广。
第四,网络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也有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青少年通过网络获取一定的医学卫生知识和体育锻炼常识是最便捷的。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为青少年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上聊天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解除烦恼和疑惑;网络为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自测、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医院、心理医生、心理健康研究动态及求医预约等带来了极大便利;网络使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个性特质都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与满足,有助于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发展。
第五,网络作为新兴的教学方法,实现了远程教学和网络教学。教师学生们不再是待在小小的教室里进行知识的交流,而是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这样学生们可以接触到的知识范围就更加广泛生动。同时学生们对于网络的认识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这对于青少年们适应将来的新技术也有很大的好处。
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现在的学生面临的过重的学习压力,使得他们习惯了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和满足。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入网络空间,负面影响也日趋凸现。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第一,现在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普遍还是比较低的,然而又正处于激情燃烧的年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感。不少青少年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脱离现实,也造成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青少年可以毫无顾忌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这样,使得不少青少年宁愿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去面对现实生活。长时间下来,这些青少年将会脱离社会,陷进网络而不可自拔,严重的荒废学业。
第二,长期连续上网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性格也是一种很大的打击。长时间上网会造成情绪低落,眼花,疲乏无力等消极影响,扰乱了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使其不能精神充沛的去面对每一个挑战。同时,网络沉迷容易造成青少年孤独、紧张、恐惧、冷漠的性格特征,这使其在现实社会中的交流出现障碍。青少年又是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长时间待在电脑前,由于辐射和高度紧张的情绪,会损害各种人体机能,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第三,网络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网络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新奇、叛逆、而又有趣味性,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极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模糊不清。网络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的随心所欲,无须承担责任和免遭惩罚的特点,养成了自我中心的习惯,特别是网上暴力、色情、欺诈等,使得迷恋网络的青少年道德素质下降、道德观念淡化,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
第四,网络游戏对广大青少年是一种很大的诱惑,同时也是一项很大的危害。在游戏中,你可以无忧虑的去打打杀杀,并不用考虑后果,所以会造成这部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虚幻。这或许已经成了一种惯性,从而在现实生活中犯罪的苗头也就在慢慢的滋生着。加上有些人因为没有足够的钱去玩游戏,而进行一些犯罪行为,自身的未来变得渺茫,造成家长的伤心流泪,同时也严重的扰乱了社会的秩序,这对人对己都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第五,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安全存在着危害和威胁。网络上有相当多的欺诈行为,对于青少年来说,心理和生理发育均不成熟,识别能力非常差,自我保护意识也不强,极易上当受骗。而对于那些黄色垃圾的危害,使得有些青少年深陷其中,走上犯罪的道路,从而断送了大好前程。
所以,万物都有其两面性,有能够让我们奋发进步的,也有阻挡我们的绊脚石。对于它们本身的性质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有选择的取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去完善得以更好的为自己所用。对于网络的负面影响,广大人民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制定相关条例,建立和完善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利用法律的束缚严厉打击青少年网络犯罪行为。对于一些网吧等娱乐场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遏止不良现象的出现。站在政府部门的角度看,要加强各项管制。
第二,制定了法律法规,不是当摆饰的,所以学校应该组织青少年适时的学习这些法律法规,加强法制观念,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建立起适应现代生活的法律观念。要使他们明白网络犯罪尽管有别于传统的暴力犯罪,但其危害程度是相同的,都是对社会公共安全、他人人身财产权利等的侵害,都是违反法律的,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第三,加强网络的管理,占领网络阵地,建立一批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得青少年能够面对一些有利的信息渲染。在网上经常举办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才的活动,吸引青少年的积极参与,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
第四,加强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将青少年引领到正确的网络道路上,使青少年认识到网络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网络对青少年的伤害,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在宣传的作用下,还可以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让青少年在多元化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宣传不浏览黄色网站,不相信、不传播反动言论,做有正义感、有责任感、有上进心的合格网民。
总而言之,网络对青少年有其积极的影响,也有其消极的影响,这两者都是一样的重要,均不可忽略。对于积极的,我们应该好好地利用,最大限度的将其作为实现梦想的辅助石;对于消极的,我们也不能够视而不见,要认真面对,并且寻求良好的决策去改善它。
一名婴儿从出生之日起, 便处在与社会成员的互动关系中, 必须通过社会化, 使每个婴儿都转变为能有效地参与社会, 能够为社会所接受的个体。青少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 他们正处于个体的“暴风骤雨期”和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中, 其本身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不稳定性。
我们知道, 中国目前的社会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中, 面对这种变化, 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文尝试着从社会变迁的视野中去探讨社会化的基本途径、社会性与个性、反向社会化等问题, 力求把静态的理论思考和动态的社会化过程结合起来, 以深化人们对当代青少年社会化特点的认识, 以便为青少年的社会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二、社会化及社会变迁
社会化是许多学科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社会化是指人的社会性心理和行为模式的形成过程。通过这一过程, 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对其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的和复杂的刺激都能给予合适的、稳定的反应。
社会变迁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是指社会的一切变化;狭义的概念是指社会发生的结构性的、深层的、巨大的变化。目前, 在中国的社会化过程中, 社会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从计划社会向市场社会转变;二是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三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四是从全权社会向多元社会转变。
三、社会化中的代际问题
从历史过程来看, 社会化的过程存在着一个代际问题。由于社会化本身就是一个传承社会性心理—行为模式的过程, 社会中必然隐含着已经社会化者和未社会化者之间的分歧, 同时由于出生时间的不同, 必然有父辈、子辈及孙辈之间的代际差异。其突出表现就是“代沟”现象。周怡对南京十大城区的16岁以上的城市人口进行了抽样调查, 得出了以下两点结论:
第一, 不同代的被调查者大都承认代沟现象存在的客观现实性, 并认为不同代的人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是正常的, 也就是说目前在中国城市居民中不仅形成了代沟, 而且有了鲜明的代沟意识。第二, 对于我国城市居民中的代沟表现, 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存在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知识或能力”“目标追求”“地位和经验”五个方面。
对于中国城市中的代沟现象, 周怡认为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个体所具有的社会价值 (如文化程度、职业、地位、家庭背景、收入等) 的高低与其对代沟现象的理解和肯定态度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2) 不同代人之间的年龄差距越大、文化程度相距越远, 代沟现象越明显; (3) 代沟的主体在互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对称的, 老年和中年人处于主导地位, 青少年处于从属地位; (4) 中庸的民族性格对中国的代沟现象起着一定的缓解作用; (5) 社会中不同代之间的代沟现象与社会转型中的人的其他方面的变化相交织; (6) 在两代人的对立中, 青年一代开始在文化方面占优势。
当今社会, 商品化的力量几乎延伸到了社会和个人的所有的生活领域。借助于商业化的技术包装, 社会文化正快速变迁和再生, 文化厚重感日益弱化, 大众文化风起云涌, 人们发现“经典”消失了, 利润驱使下制造出来的“快餐文化”大行其道。当今的青少年面临的困境已不再是“有无选择”, 而是“如何选择”。然而他们并没有走出选择的危机。如果说这种危机在过去主要表现为选择机会的匮乏, 那么现在却是选择尺度的遗失, 结果导致了跟着感觉走。当选择的自由度扩大, 一切文化禁忌被解除之后, 人们便陷入了“价值真空”, 从而进入了一个“怎么都行”的时代。
因此,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理性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 让他们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选择, 就成了一个令人思考的问题。
四、青少年社会化中的新现象
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中把整个人类文化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
前喻文化是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在以自然经济为主的传统社会中, 经济活动范围狭窄,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主要局限于某一区域。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机制, 决定了社会生产活动主要由后辈从父辈手中获得关于生产和生活的全部技能和传统。
并喻文化在当代的中国社会越来越突出。当今的父母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逐步由子女的同龄群体所替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随着子女年龄的增大, 在学校中的活动时间越来越多, 同学间的接触增多, 容易结成同伴关系;再加上随着青少年社会意识的增强, 自我意识的发展, 他们越来越表现出离开家庭和父母的控制而趋向同伴的倾向。二是在现代社会中, 父母的工作节奏加快, 社会流动增多, 家庭成员接触时间减少, 从而削弱了亲子间的接触和交流。三是在技术和科层制度并举的社会里, 父母本身都难以应付变化不定的现实, 不能有效地教会青少年如何去适应社会变革。青少年转而把自我以及同龄人之间的交往放在第一位, 把同代人的生活模式放在第一位, 加剧了“代”的断裂。
后喻文化, 又被称为反向社会化或文化反哺, 具体是指传统的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 即青少年一代向长辈传授社会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在当代社会中, 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都是存在的。其中后喻文化是中国当今社会新出现的现象。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中, 青少年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成年人和老年人的生活理想、生活方式和行为取向。后喻文化是现代社会变迁加剧的产物, 这种趋势既蕴涵了文化创新的潜在的可能性, 也加重了年轻一代的历史责任感。
五、青少年社会化的途径
青少年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来实现的,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教化, 就没有个体内化;而没有个体内化, 社会教化也就毫无意义。这是贝尔 (A·Bell) 于1968年提出的“双向模式”理论。
19世纪以前, 西方社会还没有重视儿童需要的观念。从19世纪末开始, 人们开始赞成父母的爱和感情对儿童人格形成的作用。20世纪20年代, 华生的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开始盛行, 这两种理论对儿童社会化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华生和弗洛伊德都相信个体的早年生活对随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教化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机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大众传播媒介以及法庭、监狱和劳动教养所等。社会化的执行者, 则是指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及其成员。
社会教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有系统、正规的教育, 如各级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二是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 如社会风俗、群体亚文化、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和教育。与前者的相对稳定性相比, 后者在社会变迁中更易发生变化;而它们又是在无形之中发生作用的, 对个体的成长、心理的成熟与变化以及行为方式的选择, 往往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个体内化是指社会化的主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 接受社会教化, 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青少年的认知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理性思维渐趋稳定, 情绪自控能力有了较大发展, 即青少年心理结构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青少年的内化就是个体的内部心理结构与外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 并对外部社会环境加以选择和适应的过程。
个体内化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
(1) 直接学习。它是指青少年通过观察自己行为的后果, 就会逐渐形成何种行为在何种场合下才是适宜的假设。青少年以这些假设来指导他们的实际行为或行动, 并通过实际行为的结果修正或坚持这个假设。
(2) 观察学习。它是指个体从对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中得到了一种替代性强化, 从而使人能够获得较复杂的、有内在统一性的、模式化的整体行为。
(3) 认知加工。即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想象、表象、思维等认知活动, 将外部世界的信念内部化。
(4) 角色扮演。个体通过角色扮演了解社会对该角色的期望, 并形成与此期望相一致的行为模式。
(5) 主观认同 (自居作用) 。这种心理机制是指青少年认同谁, 或以何人自居, 就会以他作为自己仿效的榜样。
(6) 自我强化。个体在一项活动中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便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这就是自我强化。自我强化增加了个体在日后依此行为行事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 急剧的社会变迁使青少年所处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青少年在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上与他们的父辈产生了一定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为了有效地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化, 结合社会变迁, 重新评估和检验已有的社会化理论是不得不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宋林飞.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代价及其度量[J].社会学研究, 2002 (12) .
[2]周怡.代沟现象的社会学研究[J].社会学研究, 1994 (04) .
[3]张洪根.社会文化嬗变中的青年道德人格的边缘化倾向分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报, 2002 (02) .
关键词:社会控制理论;青少年犯罪;成因;预防
一、社会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秩序的存在,而这种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则是社会控制的结果,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控制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学校中老师对学生的教导、工作中领导对职员的监督等等,都是社会控制的具体表现。因此社会控制就是要把彼此完全不同的单个人的社会行动整合成有序的社会秩序,使人们的社会行动既千差万别,又符合社会要求而不发生偏离、越轨,但是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完全实现这一目标,总有一部分人或者极少数人突破社会控制走上犯罪的道路。
很多犯罪行为理论都假定,如果听任人们自行其事,他们都会自然而然地遵守法律,并且认为是生物的,或者心理的,或者社会的特定力量驱使人们实施了犯罪。而控制理论持有与之相反的观点。他们假定,如果听任人们自行其事,他们都会自然而然地实施犯罪。犯罪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大多数人为什么不实施犯罪?控制理论通过探讨抑制人们实施犯罪的“控制”力量来回答这个问题。在特定的环境中,这些控制力量会崩溃,结果导致了犯罪和其他“失控”行为。因此,人们之所以实施犯罪,被认为是因为抑制他们实施犯罪的力量薄弱,而不是因为驱使他们实施犯罪的力量强大。
著名的美国犯罪社会学家特拉维斯赫希认为任何人都是潜在的犯罪人,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可以阻止个人进行违反社会准则的越轨和犯罪行为,当这种联系薄弱的时候,个人就会无约束地随意进行犯罪行为。赫希的理论基础是依恋,即因为有了青少年对家庭、学校等的依恋,青少年在做出一定行为时才会考虑父母、学校等的感受,从而放弃自己的不良行为,才会增强遵守社会共同价值规范的意识。
二、青少年犯罪成因的理论解释
从赫希的“社会纽带”来讨论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可以得出一个很准确的解释,因为社会控制理论是用很多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在进行试验调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青少年只有依恋于家庭、学校以及朋友,才能在人与人的交往和老师家庭的教导下参与更多的有意义的活动,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正确的信仰,最后才懂得奉献,追求自己的梦想以及获得更高的价值追求。
从家庭方面来说,家庭是青少年生活时间最长的团体,家庭对青少年是否能健康成长起到最直接的影响,也是最长久的影响,青少年对家庭的依赖表现在行为时考虑父母的感受,很多时候会遵从父母的意志,因此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家庭存在暴利行为,这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暴利行为的影响,成为有暴利倾向的人,脾气暴躁、易怒、遇事不理智,家庭暴力会对青少年在肉体上和精神上带来折磨、伤害,从而使其性格变得扭曲,更容易实施犯罪。从家庭结构异常上看,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使得父母教育角色不完整,从某些方面不能发挥出正常的教育功能,父母照顾不到或者将其丢下不管的情况下,青少年的心理会产生偏差,这样环境成长的青少年存在潜在走向犯罪的危及。
从学校角度分析,学校是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中心,也是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除家庭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大外学校也占据无可替代的地位,学校通过提高青少年对学校的依恋度,多提供青少年参加活动的机会,减少其接触不良行为来控制青少年做违法犯罪活动。但是现在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只注重升学率,而忽视了素质、体制等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学校分快慢班等,使得分入慢班的学生受到歧视或者使其自己放弃对自己的要求,破罐子破摔等现象不断出现,使得这些学生产生对学校的抵制,这样学校本来的教育功能不可能发挥作用。现在注重分数的教育直接导致学校忽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学生没有远大的目标、理想,没有正确的观念,没有纪律性,法制观念淡薄,使学生很难抵制社会中不良因素的诱惑,很容易在不良外因的引诱下走上邪路。从社会角度看,社会中存在各种腐败现象,某些行业和部门党风不正,社会环境“垃圾”增多,这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这些行为直接导致青少年对社会产生很大的负面看法,使他们鄙视社会、反叛社会。并且社会对青少年的保护、教育、预防犯罪等工作欠缺完善,使得保护、预防政策不能很好的贯彻落实,缺乏具体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各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时常发生。社会文化监管不严,使得暴利文化无所不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很多地方充满暴力内容和镜头,青少年在思想不成熟的情况下分辨能力较低,模仿能力较强,并且大众传播媒介是很容易渗入青少年中,青少年无力抵抗媒介的说服力,暴力文化也正迎合了青少年的需求,因此暴力等不良文化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社会控制理论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分析
因此要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就要将社会控制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加强青少年对家庭、学校、社会的依恋程度,减少家庭暴利、单亲家庭等家庭问题的存在,使青少年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只有加强青少年对家庭的依恋,他们在做出行为前会先考虑父母的感受,并且只有存在了子女对父母、家庭的依恋,他们才会结束父母对自己的教导,从而使家庭、父母在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或者说符合社会主流的世界观、人生观上起到应有的作用。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因此学校教育的成败决定着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成败,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并改进学校的教育方法,提高学校的教育理念,增强学校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青少年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做人的道理、做人的原则和标准,只有通过全面的学习,他们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对不良意识的抵抗能力。并且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青少年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只有参与一个群体活动,他才会对群体产生感情,对这个群体产生归属感,这样也有助于减少青少年的犯罪行为的发生。社会预防也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应该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净化社会中不良的习性和风气,增强青少年抵制外来诱惑的能力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关注,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使青少年形成对家庭、学校的依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树立正确的理想,使他们在一个健康、幸福的环境中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控制环节发挥作用,达到理想的预防青少年犯罪效果。
【参考文献】
[1]吴鹏森,《犯罪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方鹏翻,《理论犯罪学》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郭玉川,《社会控制理论视野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版。
[4]毕晓宇,袁泓,《赫希社会控制理论对学校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启示》 法制在线
作者简介:张正菊,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现为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检察员。
青少年追星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大多数人在对待这一问题时,通常都只看到它的消极影响,认为青少年在此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我们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再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社会互动是指采用含蓄的方式,将一种意见、态度或者生活样式通过语言及其他象征符号传达给他人并能引起他人反应的行为,主要有暗示、模仿和竞争三种主要类型。青少年追星问题放在社会学中可以看成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他们自身和偶像之间的互动。偶像给他们施以一定的影响,青少年对其进行追捧、模仿等。模仿可能成为其中最主要的社会互动的类型。
模仿可以分为三类:无意模仿、有意模仿和选择模仿。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一切都不稳定,处于一种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状态。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充满着朦胧、幻想、天真、幼稚、盲目与大胆等特色,自觉控制自己情绪和理智支配行动的能力还不强。一个偶像的出现成为了他们心中的美好的幻想。他们的模仿应属于有意模仿,即有目的有意识地照着别人的样子去行动。偶像的一言一行、穿着打扮等都影响着出去与青少年的孩子们。但是他们较多的是模仿人物的外部行为和表面特征,如模仿他们的服装、发型、语言、动作等,而通常没有注意人物的内心品质。所以由于他们自身的不稳定性,这一时期的追星也有相当的不稳定性。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而改变。且此时青少年思维活跃,此时的模仿也利于自身的学习和发展。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研究》读后感
“为了明天工程社区青少年事务研究丛书”首次从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和国际视野等多个视角深入研究社区青少年群体和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上海理论界紧密结合上海工作实践,研究探索出的第一套关于中国本土化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系列丛书,也是上海理论界以国际化视野,第一次对海内外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一名新进的社工,在学习了《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研究》一书后,顿时感到受益匪浅。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研究》一书的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军博士,在丛书导读时指出本书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阐述社区青少年工作,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一的国家或地区间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全方位透视,为我们展示了各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基本发展过程,并集中分析了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制度安排、管理机构与工作机制;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活动内容与基本模式;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与实务特色;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启示等诸多问题,是我国专业社会工作起步以来第一部全面介绍海外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状况的工具书,也是近年来我国难得的一部系统阐述海外青少年事务发展状况的研究专著。
在本书的比较中,不难看出各个国家的社会工作者都积极的作用着、影响着青少年们:烟草的消费、酗酒和使用毒品是世界各国青少年的一大社会问题,并逐步趋向低龄化。社会学的互动论认为,这些不良行为是一种习惯性行为,互相问的影响和感染易在感情、观点、心理和行为相符和相融的同龄人群体中发生,就是通常所指的亚文化群体。青少年染上的恶习,往往是与同辈亚文化群体的不良交往方式和生活模式分不开的。在禁烟问题上,如果说政府着重于建立制度的话,那么各种非政府的组织则比较注重从微观层面对青少年吸烟进行干预。比如曾经是欧洲吸烟率最高国家的芬兰的众多民间组织活跃在家庭、学校和社区,通过组织和开展各类禁烟的宣传和比赛活动,大大影响了青年一代,使芬兰国民的吸烟率逐年下降。
一、研究背景:
随着青少年犯罪日益严重,国外绝大多数国家都已先后制定了青少年法规,建立起少年司法制度,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研究分工日益精细,学科分类日益繁多;同时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错以及相互兼跨的边缘学科都相继出现的科学发展总趋势之下,青少年法学乃从刑法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一门致力于对青少年犯罪现象进行系统地整理、分类,找出特征,探究原因,从而确定青少年犯罪动向,探索青少年犯罪规律和寻求预防青少年犯罪对策的学科,让我们认识到了研究青少年法学的重要性。
二、研究意义:
第一,分析研究青少年犯罪原因,有助于决定对犯罪青少年的外置方法,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第二,分析、研究青少年犯罪原因,可以为制定与实施刑事政策,有关社会政策以及制定与实施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之所以将其与家庭背景联系起来,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家庭生活对一个青少年的影响,督促家长来关心子女,预防发生青少年犯罪现象,从而使整个社会能够安定、平稳,有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三、研究过程:
经过调查、采访,我们将案犯与其家庭背景相联系,从而找到了以下几个促使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
父母离异:
“离婚”,已经成为西方社会的一种通病,在我国,这种现象也已屡见不鲜,这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却是一个值得任何人去思考的问题,倘若父母离合自
由,孩子怎么办?多数是由母亲抚养孩子,现在,由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父亲也承担了家务劳动,因此,作父亲的要求法院同意离婚后由他们共同抚养孩子的呼声日益高涨,为了避免抚养孩子的争夺战,已有“共同监护”这个计划产生了,所谓“共同监护”,就是孩子们在原地不动,父母离婚后都离开这个“家”,然后轮流回家与子女小 1
住一段时间,芝加哥的律师玛利·沃森认为:“这个新方案实际上是一种灾难,因为这样很难管教孩子。”总之,父母离异后,传统的家庭教育职能自然瓦解,因而家庭解体则成为青少年犯罪原因之一。
家庭反向论
所谓“家庭反向论”就是说现代社会青少年由于没有正确的生活目的,加上父母教育方法不妥,感到家庭对他们压力过大,有的不满现实,进行积极对抗,形成叛逆心理,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大多数是为了摆脱家庭压力,建立“自由”,“理想”的小天地,则企图将自己封闭于自我小天地之中,使之与外界隔绝,消极对抗,甚至吸毒、酗酒,醉生梦死,从而走上犯罪道路,总之,由于对家庭现实不满,在这种前途无望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倾向下,便产生了大量的青少年犯罪事件,金华某中学生徐立由于母亲的高压政策,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以致在学习成绩考糟的情况下,竟然拿起铁锤将正严厉斥责自己的母亲当场打死。
不良的家庭环境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不良行为有导向作用。一般地说,不良家庭教育主要是:
1、娇惯子女。以种种方式溺爱子女,养成子女不良习气和品德;
2、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常常以打骂为主要教育手段,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隔膜和孩子离异的心理;
3、家庭对子女漠不关心,放任自流,放弃教育责任;
4、家风不正,如贪图小便宜风气,懒惰风气、吃喝风气,不爱学习的风气及蛮不讲理的风气等,对子女的不良行为经常包庇袒护,有的甚至教唆纵容;
5、无力教育,或是无人管教,或是无时间、无精力管教,或是无能力管教;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第一位老师,如果把全国所有的青少年的家庭都动员起来,按照社会主义家庭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那么这种作用就不仅仅是一道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强有力防线,而且是一个巨大的为祖国造就人才,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力量。
四、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可行措施: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地防止青少年犯罪,如何教育、引导青少年走上正确的道路?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严肃的社会问题。预防、控制、减少青少年犯罪必须充分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开展四种预防:
1.家庭预防:家庭环境的好坏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起到积极的影响。良好的家庭
环境会孕育青少年健全的人格;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青少年的人格向着变态的方向发展,往往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客观原因之一。
2.学校预防:学校教育对预防犯罪起着重要的作用,就青少年来说,在学校接受教育这个年龄阶段,正是他们最容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时候,学校通过教育,可以遏制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产生。
3.社会预防:要不断地净化社会环境。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对青少年的言行起着引导和示范作用,成为其违法犯罪的心理基础和关键诱因。
4.司法预防:在青少年违法犯罪发生后,给予其法律制裁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使违法犯罪者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促使其接受教训,改过自新,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也可使其他青少年通过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违法犯罪行为受到司法追究的事实中,看到违法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严重危害以及因违法犯罪面临毁灭自己前程、失去自由甚至付出生命的惨重代价,从而,有效地将自己的行为控制在纪律、道德、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
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和司法预防无疑都是有效的预防方法,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1 社交恐惧的涵义
社交恐惧是指, 当事人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对某种不具有任何伤害性事物的不合理的恐惧和持续、显著的畏惧反应, 即当事人明知不会受到伤害, 但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恐惧情绪。在这个定义中, 需要特别强调两个词, 即持续和显著。具有社交恐惧的人的紧张恐惧远远超过正常的程度, 这种恐惧很难控制, 足以令他们逃离或不再进入社交场合。
2 青少年产生社交恐惧的原因
导致青少年产生社交恐惧的原因很多, 主要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2.1 外部因素。
2.1.1遗传因素。如果父母中有人患有社交恐惧症, 则他们的子女患社交恐惧症的机率要比正常父母所生育的子女高。2.1.2家庭教养方式。青少年缺少或感觉不到父母的关心和情感温暖, 会使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 父母的过分保护, 阻碍了孩子个体独立性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也容易使孩子产生孤僻的性格, 久而久之也可能会对社交活动产生恐惧。2.1.3错误的学校教育理念和评价标准。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使人们认为只要学生成绩好, 其他问题, 如人际交往、生活自理等问题, 都不是问题。这样会使学生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方面十分欠缺。2.1.4社会影响。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不断变迁的社会, 社会的发展速度相当快, 这与一些青少年成长环境相对保守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落差, 使他们在与一些新事物接触、互动的过程中, 找不到正确表达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因此对自己不自信, 从而回避社交活动。
2.2 内部因素。
2.2.1缺乏自我认同感。具有社交恐惧的青少年, 他们的自我认同感不强, 对自己的能力做出的评价往往都是负面的, 基于这种心态, 他们总是回避与人交往。2.2.2过度关注自己。青少年处于人生中一个心理成长发育的特殊时期, 对自我的关注度特别强, 尤其是在公开场合, 他们太在意别人的评价, 这种对自我的关注反而会损害社交时候的表现, 无法使自己在社交活动中表现最佳状态, 长此以往会对社交行为产生恐惧。2.2.3通过学习获得的。学习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经验”。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屡遭挫折、失败, 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或“威胁”, 在情绪上产生种种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经验, 久而久之, 就会不自觉地形成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情绪状态。二是“间接经验”。如看到或听到别人在某种交往情境中遭受挫折, 陷入窘境, 自己就会感到痛苦、羞耻、害怕。这种情绪状态的泛化, 导致了社交恐惧。2.2.4缺乏社交技能。许多青少年在社交场合中都因缺乏与别人交往的技能而导致社交失败。当个人在能力上无法应付社会互动的要求, 不懂得在适当的时机作出反应时, 就会感到紧张不安, 因此产生恐惧。
3 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矫治青少年社交恐惧问题
个案社会工作是采用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 运用有关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各种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 对案主 (个人或家庭) 进行工作。通过心理调整与环境改善, 协助案主解决困扰的问题, 改善其人际协调能力, 完善其人格与自我, 从而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以维护和发展个人或家庭的健全功能, 增进其福利。个案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包括人本治疗法, 行为治疗法, 理性情绪治疗法等等。其中认知行为模式是行为治疗法中的一个方面, 也是一种经常运用的矫治青少年社交恐惧问题的个案社会工作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常用技术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方法是行为派治疗专家借助认知派的理论思想和概念, 对案主的认知过程加以注意而发展形成的。因此认知行为治疗是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结合。认知理论认为, 认知过程是情绪与行为产生的决定因素, 治疗就是通过改变案主的认知过程, 改变案主的观念来纠正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行为疗法则认为, 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异常行为也是如此, 治疗则是通过一些实际操作的方法来消退、抑制、改变和代替原来不良的行为。因此, 认知行为治疗的着眼点在于帮助案主认清自己不健康的思想或信念, 而采用更具建设性的思想或信念来克服自己的困难。在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对案主进行治疗时, 常采用认知干预技术和行为矫正技术。认知干预技术:a.认识自动思维。即通常未意识到的一些习惯的思维活动, 称为“自动思维”。如案主一进入社交场合就产生恐惧, 是因为在这个场合中, 他可能不自觉地就会产生这样的一些想法“我千万别结结巴巴地讲不下去”、“他们会笑话我”。认识自动思维就是为了帮助案主认识到这种不自觉的想法才是导致一进入社交场合就产生恐惧的直接原因。b.列举认知歪曲。有的案主容易主观臆想, 即缺乏根据, 主观武断推测。如某案主有项工作没做好, 便推想所有的同事会因此看不起他。或者是乱贴标签即消极偏面地把自己或别人公式化。可能只是在某一次社交活动中表现不好, 于是就认为自己社交能力差, 不会说话, 从而避免参加社交活动。案主的心理或行为障碍与认知歪曲或错误密切相关, 向案主列举出认知歪曲, 可以帮助他提高认知水平和矫正错误思想。c.积极的自我对话。此技术实施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要案主坚持每天回顾并发现自己的优点或长处并记录;另一种方法是要案主针对自己的消极思想, 提出积极的想法。
行为矫正技术: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利用了“相互抑制作用”, 它通过使肌肉松弛与焦虑情境建立关系, 从而克服焦虑与恐惧。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应包括三个步骤:a.建立恐惧或焦虑的等级层次, 这是进行系统脱敏疗法的依据和主攻主向;b.进行放松训练;c.要求案主在放松的情况下, 按某一恐惧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进行脱敏治疗。
3.1 建立恐惧或焦虑的等级层次。
这一步包含两项内容:a.要深入了解案主的恐惧情绪是由什么样的刺激情境引起的。b.将案主对某一事件的恐惧程度由弱到强按次序排列出“恐惧层次”。以上两步工作也可作为作业由案主自己独自去做, 但再次治疗时, 工作者一定要认真检查, 注意等级排列的情况。
3.2 放松训练。
一般应用肌肉放松训练的方法来对抗恐惧症中的焦虑情绪。训练时要求病人首先学会体验肌肉紧张与肌肉松弛间感觉上的差别, 以便能主动掌握松弛过程, 然后根据指导语进行全身各部分肌肉先紧张后松弛的训练, 直至能主动自如地放松全身的肌肉。
3.3 分极脱敏练习。
在完成以上两项工作之后, 即进入系统脱敏练习。系统脱敏在案主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 这一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a.放松。一般需要6-10次练习, 每次历时半小时, 每天1至2次, 以达到全身肌肉能够迅速进入松驰状态为合格。b.想象脱敏训练。由工作者做口头描述, 并要求案主在能清楚地想象此事时伸出一个手指头来表示。然后, 让求治者保持这一想象中的场景30秒钟左右。想象训练一般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 想象要求生动逼真, 像演员一样进入角色, 不允许有回避停止行为产生。实在无法忍耐而出现严重恐惧时, 采用放松疗法对抗, 直到达到最高级的恐惧事件的情景也不出现惊恐反应或反应轻微而能忍耐为止。一次想象训练不超过4个等级, 如果在某一级训练中仍出现较强的情绪反应, 则应降级重新训练, 直至完全适度。c.实地适应训练。这是治疗的关键步骤, 也是从最低级到最高级, 逐级训练, 以达到心理适应。一般均重复多次, 直到情绪反应完全消除, 方进入下一等级。这样循序渐进的、有系统的把那些由于不良条件反射而形成的强弱不同的恐惧反应, 由弱到强一个一个地予以消除, 最后把最强的恐惧反应也予以消除 (即脱敏) 。
除了上述的系统脱敏疗法以外, 暴露疗法 (让患者较长时间地想象恐怖的观念或置身于恐怖的环境, 无需采用松弛或其他措施对抗恐惧情绪, 从而达到消退恐惧的目的) 。社交技能训练等方法也可以用于矫治青少年社交恐惧。
参考文献
[1]张厚粲.行为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2]李力红.青少年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张雄.个案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关键词:少年失学 打工潮 社会工作
一、前言
越来越严重的“少年失学”问题应该算是青少年问题的一种。而青少年问题的根源却不在于青少年自身,而是青少年所处的外界环境。青少年是社会的总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个有机组成部分从数量上说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它不仅会影响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还会给社会其他成员带来问题,甚至会严重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
青少年社会问题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关系相当密切。社会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专业助人手段,其本身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与社会问题紧密相连的。可以说,社会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因此,从社会工作角度,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青少年问题是可行的,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个案概况
王某,女,15岁,初中肄业,有一姐一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王某辍学是自愿的,认为学习无趣,且教师水平不高,其很多同学和朋友都在外打工。王某受他们影响,更是无心向学。初中未读完,便辍学打工。现在王某的状况相当糟糕,每天工作十多小时,住宿环境差,工资低,且老板还拖欠工资。
三、社会工作介入的主要途径
越来越严重的“少年失学”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值得考究的是,经济贫困不再是“少年失学”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受“打工潮”影响而自愿放弃学业逐渐成为关键因素。
就案例中的王某来说,其辍学的关键因素就是受其在外打工同学朋友的影响,无心向学,自愿放弃学业,投身“打工潮”中。另外,由于王某的父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当王某提出不愿上学时,他们并未加劝阻,而是“欣然”同意。再则,学校环境差,教学设备落后,教师水平不高,教育体制不合理等导致王某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差,学习动力不是很强。综合以上原因,王某自愿辍学去打工。
但打工生活并没有王某想象中的精彩。由于缺乏技能和学历,其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找一些苦、脏、累的工作,不仅工资没有保障,有时甚至人身安全也缺乏必要的保障,更没有各种福利保障。王某现在觉得前途一片暗淡,很是苦恼,不知如何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
针对王某的问题,笔者认为可通过个案社会工作的方法来解决。具体介入方法和步骤如下:
1、接案,通过各种渠道,如从机构处获得案主基本资料和相关信息,或亲自与案主面谈,了解案主目前的状况。
2、与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此时的案主很迷茫,因此工作者要与案主进行一次广泛而深入的会谈。会谈过程中,工作者要运用积极倾听,同理心,鼓励,支持等专业技巧和方法,帮助案主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再不仅是缓解案主不安情绪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同时也是工作者获得更多案主资料,以更有针对性的帮助案主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法。只有与案主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关系,案主才有可能信任你,相信你能帮助他(她),这是协助案主解决问题的基础。
3、寻求案主父母的帮助。与案主父母进行会谈,让他们了解案主目前面临的问题,且让他们明白,如果案主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会对案主本身及他们的家庭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使其父母能给案主更多的亲情关爱,及支持案主继续其学业或学习其他技能。
4、给案主一些学习技巧的辅导。案主之所以认为学习无趣,学习成绩不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她没有掌握学习技巧。教给案主一些学习技巧,帮助其提高学习成绩,增加学习兴趣,进而再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行成良性循环,保证其能顺利完成学业。
5、改善案主所处学习环境。改善农村教育的硬件设施,同时大力整顿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综合水平,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6、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大力宣传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呼吁政府从人、财、物各方面给农村教育以大力支持。
7、 结案。与案主进行会谈,比较案主接受服务前和接受服务后的情况,如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则可进入结案阶段。
8、 跟踪服务。工作者通过观察案主日常生活和工作,及其周围人的反馈等方式了解案主目前情况,以判定案主问题是否真正得到解决。如没解决,则考虑采用另外适合案主的办法解决其问题。如问题真得到解决,则可真正结案。
四、总结
从根本上说,之所以会出现“少年失学”现象,还是因为“城乡差距”。城市的繁华和精彩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人。于是,中国出现了独具特色的“打工潮”现象。年龄稍大的农村人是因为年幼或年轻时没有学习的机会,现在迫于生活的压力而外出务工。可现在相当一部初中没毕业的学生,放弃学业外出务工,他们并不是因为经济贫困而辍学,而是受外界因素干扰自愿放弃学业。但现实是残酷的,在现代知识型社会里,没有技能和学历的人只能做一些“低贱”的体力工作,而且各方面都没有保障。笔者认为,国家应重视“少年失学”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否则,不仅不利于青少年自身的发展,而且回对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整个知识水平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还会诱发其他社会问题。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中坚,青少年问题不仅是现在的问题,很有可能成为将来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许莉娅《个案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 陆士桢,王王月 《青少年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研究】推荐阅读:
青少年网瘾问题个案研究案例10-12
青少年犯罪研究和对策09-28
青少年法制教育问题初探06-22
青少年常见问题100例09-22
研究青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会议纪要07-11
××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调研报告06-23
青少年社会工作教学大纲和简介10-26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儿童危害的研究报告06-01
关注青少年犯罪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07-07
青少年法制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