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前言:

经过全球新一轮的科技工业革命, 互联网已经渗透进各个行业领域, 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广阔的远景和无穷的潜力, 信息化技术时代悄然到来。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 涉及科技、社会、文化等多个范畴, 所以人才培养须要注重全面培养, 在满足传统产业需求的同时, 也需适应数字化时代所表现的社会需求。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逐步渗透及发展, 高校教育也进一步普及互联网教育, 这类教育服务融合了各方面的特点, 大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 与传统教育服务理念不同, 其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在线教育, 具有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融合的鲜明特征。

一、“互联网+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特点

口语传播是传统人类传达活动的起点, 在维度上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人们逐渐发明了文字和语言, 文字作为一种最基础的视觉化产物, 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视觉传达设计活动。随着信息的丰富和流动性的加强, 传达媒介工具应运而生[1]。印刷技术的发明促进了视觉传达活动的快速发展, 到了现代, 摄影、动画、电影和电视媒介开辟了动态媒介传播表达, 多种新媒介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读图时代。当下数字技术的发展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和方式, 大大提升了信息互动的时效性, 并且在信息互动中促进了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发展。

(一) 互联网设计的崛起

截止2018年初, 我国网民数量已突破7.72亿, 普及率高达56%, 领先亚洲平均水平, 2017年全年共计增长网民4047万人, 且我国网民规模一直在稳步提升。

目前, 互联网已经成了家家户户中必不可少的接受信息的途径, 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娱乐, 交流, 购物等, 进入网页或者App, 最醒目的便是广告了, 广告的好坏对于商家的品牌力和销售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媒体杂志拥有着较大的受众, 但受众面与网络相比却远远不够, 且受众层面较窄, 广告效益大打折扣。现在一个电视节目, 一个网站, 一款APP, 几乎都拥有着上千万上亿的受众, 其带来的广告效益不言自喻, 而各类电商广告、H5营销无处无时不需视觉传达设计。

(二) 自媒体网络的发展

自媒体泛指私人化、大众化、自主化、普遍化的传播者, 他们普遍利用各种电子设备, 依赖互联网向大众传递信息。自媒体近些年发展迅速,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 它是互联网社会化的产物, 自媒体视觉传达信息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影响并指导着我们的设计行业。自媒体网络的出现, 将彻底打乱信息传播、信息制造、信息接收的关系, 信息的接收者, 同时也将成为信息的创作者与传播者, 这也就意味着视觉传达设计的人群更加广泛, 视觉传达设计走向大众化、多元化、平民化。

二、视觉表现思维的创新人才培养

(一) 线上视觉+线下互动教学

视觉传达设计指的是信息形象化和具象化以及视觉化的传播设计, 在人才培养方面, 互联网优秀的设计资源和设计元素可轻易获取, 文字, 图片, 音视频等视觉元素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学生们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即时了解到前沿知识或技术, 学生们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到大量的专业, 提升知识视觉传达设计水平[2]。那么, 这是否也就意味着, 该专业的课堂教育可以被取消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要深刻的明白, 教师授课并不是一味的知识灌输, 而是和学生建立起学习互助伙伴关系, 从而正确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充分保留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 线上线下教育互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通过提出问题, 引导思考, 自我获得的教学模式锻炼其创造力和自学能力, 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互联网+”专业课堂建设

互联网的发展也带动着教育行业改革创新, 国家也在大力推崇教育教学信息化和产业化。目前, 各高校基本上也已完成了网络设备普及, 数字技术构建了视觉传达设计的新形态, 设计人才除需要具有传统媒介的设计能力外, 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字媒体应用能力和素养, 现实生活中, 设计专业教师多数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 职业生涯中与外部社会接触较少, 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了设计实践经验, 对于新兴的数字媒体网络技术更是知之甚少。对于高校而言, 应该采取主动出击的态度, 通过课程混合课程建设等方面改变现状, 提升师资水平。另一方面, 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 邀请业界人士到校教学或者开展建设网络课程, 实现线上教学线下补充的教学模式, 稳步提升教学水平, 这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弥补个别高校校内老师不足的情况。

(三) 合作教学, 内容创新

“互联网+”设计, 对技术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视觉传达设计也涉及到诸多领域, 我们可以尝试建立跨学科的工作室, 实施新型课程建设, 例如美术设计、计算机技术、编程等多个领域, 各学科合作交流, 有利于快速解决学生教学难题, 每个专业拟定一个指导老师, 兼顾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答疑解惑, 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3]。另外, 学校也应积极建立与校外的交流合作, 互相学习和补充, 扬长补短, 完善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内容及形式。

三、结语

依笔者看来, 第四次产业革命给“互联网+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 高校作为设计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 应及时作出反应, 抓住时代特点进行发展, 从线上线下结合到网络课程建设, 再到合作教学, 内容创新, 进行人才培养的锐意改革, 顺应时代发展。

摘要: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 互联网走进了家家户户。“互联网+”作为新时代衍生的一种方法论, 在设计以及教育行业的作用和影响愈加广泛。基于此, 本文从“互联网+视觉传达设计”这一版块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 总结其特征和优势, 并粗略探讨了“互联网+”大背景下创新设计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互联网+”,人才培养,视觉传达,设计,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雨.基于转型背景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 2016 (87) :160-160.

[2] 吴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 (44) :48-48.

[3] 李静妤, 陆天奕.论互联网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和表现特性[J].设计, 2016 (17) :61-63.

[4]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上一篇: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90例临床疗效分析下一篇:信息时代下构建高级会计师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