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视觉污染整治中牌匾设置规律浅析

2022-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牌匾标识的设置位置规律

怎样对牌匾标识“对号入座”,必须先对牌匾标识作功能区分,按北京市标准,可分为建筑名称和单位名称牌匾标识,因功能不同设置位置也不同,三层以上只能设置建筑名称,三层以下可以同时设置建筑名称和单位名称两种。

根据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外部空间D/H比效应的资料,其中街道宽度和建筑高度比值在1与2之间时,街道空间感受适宜,是建筑与街道的常用的比例。也就是说马路的一侧可一眼看到对侧建筑的轮廓就是适宜比例。为达到同样的牌匾视觉效果,应该先考虑D/H比的关系。

其次结合“第二轮廓线”理论即可视角度决定牌匾标识位置,根据人眼 对牌匾标识的观看效果的优到劣可分为:良好视区、有效视区、条件视区。而牌匾标识多数悬挂在一层窗的上檐至二层窗的下檐之间,距地面平均高度为2.4m-3.6m,根据以上规律得出结论,有效视区就须要站在距离牌匾4.2米以上的范围,就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牌匾。按照人行道宽度规划规定,牌匾位高于3.6米不利于行人观看;牌匾标识应控制在一层和二层窗间墙之间的位置,甚至偏下的位置更为合理。

二、牌匾标识体量限制

商家为使牌匾标识能够更容易被消费者关注,不顾城市形象,随意加大牌匾标识体量,覆盖建筑界面。即便在尺度适宜的街道悬挂,也会感到聚拢压迫,街道尺度感自然变窄,人们长时间处于超大牌匾的空间中,尺度感知能力会降低,视觉信息会混为一个空间层级,容易导致视觉感知混乱。以上分析可见,牌匾的尺度并不是越大越好。

最为典型的“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应用范畴,其对于牌匾尺度应该考虑到作为背景建筑的高度以及街道宽度,还有决定视觉距离等因素而定,而非绝对固定的尺寸。尺寸过大反而更容易被忽视,所以牌匾标识横向长度不能超出店面宽度,而字体更应忽略体积,更应集中视觉点设置,留白反衬字体。

三、牌匾标识的数量感控制

对外公共空间的牌匾标识数量过多,会使建筑整体感缺失。如果我们假设建筑每个一层都有牌匾的设置需求,其正好是建筑外立面一层窗的数量。建筑界面就如同报纸版面,反而徒增识别难度,更有企业为了宣传效果,要想更为吸引关注,形成攀比设置就会产

生多层牌匾标识出现,从而导致失去建筑界面。所以牌匾标识数量控制不只是设计能解决的,要通过法规引导,如北京2017年出台的牌匾标识设置管理规范,实施后还原建筑轮廓效果非常显著,剩下的才是具体设计工作;因此建筑的每个对外入口只能设置一处牌匾标识。

四、牌匾标识的色彩控制牌匾标识的色彩会影响城市视觉环境和建筑的协调性,刺眼色彩还会刺激人的心理,产生烦躁情绪,因此牌匾要尽量与建筑立面保持色彩相互协调的关系。可在孟赛尔色立体的明度、饱和度色阶表作为划分等级的参照标准。从浅到深纵向共有10个层级,颜色明度色差在3个层级之内的为明度对比弱,在3-5层级之内的为中间对比,5个层级以上为强对比。牌匾标识与建筑立面色彩的色差要保持在5个层级以下,才能控制建筑主体不受过度干扰。其层级控制中的饱和度更重要;所以10度以上高饱和度为牌匾禁止色,中饱和度为对象色,因色温差别,暖色系高饱和度多更要严格控制,

其它颜色可根据设置需求分配。然而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标准色搭配。但这一标准是出于企业自身战略考虑,并没有关注与城市建设的矛盾。所以企业牌匾色彩饱和度超出建筑10度以上时,就应适当降低牌匾标识的色彩饱和度等方式。

五、牌匾标识去同质化设置

牌匾标识统一风格已是基本整治要求,但存在“同质化”的题,如不能分类设计,刻板复制不仅不能解决街区环境品质问题, 还会激化商户矛盾,削弱商业活力。因此为了结合不同的建筑结构特点,对“同质化”牌匾标识问题,进行原则引导和关联把控。

1、加强“高级”色彩对比,自然造就环境,环境造就色彩,在此基础上相邻牌匾之间色彩搭配、对比把控、色值范围控制才能搭配和谐自然;

2、适当添加材质搭配,牌匾标识与建筑表皮息息相关,也体现了区域风貌特征的不同,所以牌匾标识也是建筑构件一部分。所以相邻牌匾标识要设置三种以上材质搭配,是避免“同质化”的关键点。

3、比例协调适当变化,首先牌匾标识不能只一味突出,也不能统一设置标准,平衡点在于弱化元素、强调留白、协调字体文字的差异变化,来区分相邻牌匾之间的辨识度。

结语

牌匾标识问题的出现是由多方面综合原因造成的,不管是设计公司、政府管理部门、规划设计公司,“短平快、一刀切”的解决方式已退出历史舞台。对牌匾标识的大小、位置以及色彩等方面制定一套规划系统,可以对企业规范管理,但对城市人居环境而言,方法先行做到科学规律,遵循市场规律更为重要。

摘要:牌匾设置乱象不只是设置问题,而是如何引导的问题;要考虑企业需求、政府管理、 民众消费等社会问题;针对城市环境乱象,针对城市病痛、设置顽疾,对 症下药;通过设计公司、政府管理部门、规划设计单位、企业协作实现牌匾 可量标、可规范、可引导,使牌匾标识设置有规律可循。

关键词:城市视觉污染,城市环境乱象,整治量化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牌匾标识设置管理规范》[S].京管发〔2017〕140 号北京:政府公报2017 年第40 期(总第532 期)[EB/OL]http://zhengce.beijing.gov.cn/library/192/33/50/438650/1293180/index.html,2017-09-30

[2] 芦原义信,尹培桐.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35-56

[3] 国家发改委.《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国:国家发改委,2010

[4]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腾守尧译,视觉思维,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5] 史绍萌,城市街道商业牌匾整治经验剖析[EB/OL].http://www.doc88.com/p-2764907255143.html

[6]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B11/T 1183-2015《牌匾标识设置规范》[S],1-3

[7] 孟塞尔色立体[S]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424/17/13998280_371774700.shtml

上一篇: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引产临床观察下一篇:民族声乐教学中对美声唱法的融合与借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