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目标研究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市发展目标研究

城市发展目标研究 篇1

摘要:城市经济区划研究是用以城市为核心的一体化视角探讨经济区域划分的问题。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日趋鲜明。在这些趋势背后必然蕴含着一定的规律趋势着区域城市空间一体化的发展。总结和发现这些规律,用来指导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在经济区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城镇体系中具有巨大吸引力。探索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是目前中国城镇化前进和城镇体系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回顾我国经济区划历史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经济区划在我国经济区划体系中存在和迫切需要改变的问题,并参考国外城市经济区划的经验,探索我国城市经济区划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原则和方法。关键词:经济区划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

一、中国经济区划的历史沿革

我国早在“三五”和“四五”计划时就提出了当时所谓的“大三线”建设,并将中西部作为重点发展地区,形成经济地带,但城市的中心地位却仍然受到抑制,缺乏独立的经济自主权不能超越行政所赋予的权限直接同其他城市和地区发生直接经济联系,这种情况知道改革开发之后才逐渐得到缓解。这一阶段我国基本不具备实施城市经济区划的空间基础和条件。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和国务院调整了经济区划政策的目标和方法。开始重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而1987年的“七五”计划中提出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方法对我国城市经济区域划分影响最大。“七五”计划提出要在以往经济协作的网络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伤害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京津唐地区,西南四省区和全国一级经济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以省会城市和一批口岸与交通要道城市为中心的二级经济区网络,发展以省直辖市为中心的三级经济区网络。随着我国城市及周边区域发展地位越来越突出,“九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条件,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的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十一五”计划中又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将7大城市群列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大纲中。

二、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存在的问题

经济区划分是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中国经济界的高度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经济区划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愈加凸显。由于城市是区域经济的节点,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主要发生在城市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城市发展不再是过去单一孤立的发展阶段。若干大城市地区互相重叠,渗透,融合,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区。城市与城市周边区域组成一个以城市为核心的复杂系统。城市群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全国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主体。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向外围地区拓展,城市与城市外围融合发展成为了一种自然发展的趋势。中国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若干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的都市区,城市经济区和城市经济密集区的一体化发展已经出现。然而我国城市经济区划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1)我国城市经济区域一体化没有得到完全释放,城市经济区划方案或多或少

存在着被行政行政区划束缚的问题。各地方政府追逐各自地方利益,忽视

区域经济合作的共赢效果,不顾经济区的整体利益。现有的区域合作模式,比如论坛,联系会议都没有得到制度保障,使区域合作容易流于形式,仅表现为地方政府之间的对话,而缺少实质性的内容。同时合作的地方政府之间大都是平级关系,彼此独立的行政决策使区域内部信息的交流共享难以完全实现。因此没有刚性的约束制度,经济区域合作自然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

(2)基础层次的城市经济区划缺乏深入研究,全国性的区划方案大都是以分析

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为主,小城市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考虑,所以在以中小城市发展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区划没有得到足够的空间发展。缺乏中小城市研究,使得我国城市经济区划难以得到有效实施,成为城市经济区域发展的重要障碍。

(3)我国城市经济区划或多或少存在着计划经济下的经济协作特点,对市场经

济要求体现不够,国家从宏观层面上进行调控,指导,城市经济区被动朝向指定方向发展,导致经济区的地域性和经济协作特点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4)我国我国城市经济区划制度上存在的问题,也给区划研究和区划方案的提

出带来了许多问题。虽然我国城市经济区划方案很多,但理论之间缺乏共同对话与交流的平台,方案之间彼此无法互相说服。

三、国外城市经济区划的经验

城市经济区划在国外实践中产生了大量值得借鉴的方法与经验,并在很多国家成为区域统计的标准体系。国外城市经济区划方法一般分为以都市区划分和以都市区为核心的更大范围的城市经济区划分两类。而城市中心的划分又分为三类,一类是加拿大,美国,德国为代表的以都市区为中心。二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城市化地区为中心。三是以葡萄牙为代表的以就业区为中心。

城市经济区划方法一般都是首先通过人口规模、就业水平和交通状况来确定城市核心,然后通过经济联系寻找与中心密切联系的外围区域。由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通勤时代,通勤指标易于获得,同时它又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指标,因此目前国外对于经济联系的衡量所采用的指标多为通勤指标。也有很多过久认为商品流可以用来衡量经济联系,但是由于统计数据难以获得,因此不是作为研究经济联系指标的首选。城市经济区划中设计通勤区,就业区的划分一般由劳动部门和统计部门来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区和都市区的划分由规划部门,产业部门参与进行,同时大学学者和专家也参加到经济区划分工作中。区划主要要于社会经济分析和劳动力市场分析。

四、城市经济区系统的框架

城市经济区划的作用对象是城市经济区系统,研究城市经济区的概念,特征是合理进行城市经济区划组织的基础。其实城市经济区是功能区的一种,是各组成部分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功能关系并由此产生了一种共同的区域利益从而形成了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协作关系。功能区内地区间相互关系往往都有一个城市在主导。经济区域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系统占统治地位,此时贸易流动不发达,在广泛的范围内分布着一些小城镇,影响范围小,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关系很弱,大量自给自足的地方经济孤立存在,彼此之间无法联系。此时各个城镇各自从事自己的经济活动,并无真正意义的区域经济存在。第二阶段是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地域分工。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逐渐冲破了自然经济的束缚,生产资料与生产力开始在利

益的驱使下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流动,地区之间开始出现劳动分工,谋求利益最大化,此时经济区域开始形成。地域较好,有足够优势的城镇开始发挥其集聚经济的效益,中心城市开始出现。中心城市依靠周围中小城镇吸取劳动力以及生产原料,今儿扩大发展。此时经济区处于中心集聚阶段。第三阶段随着地区之间相互作用的日益加强,外围地区逐渐得到开发。外围地区不仅以它的资源支持原本形成的中心城市的发展,而且开始分担中心城市溢出的功能,进而促进外围地区的新发展。第四阶段,外围区域逐渐发展并扩大,形成一个又一个的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城市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经济区,单一中心城市逐渐转变为不同层次的多中心城市,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分担,城市之间有明确分工,谋求最大利益的城市经济区。因此每个城市经济区都是由中心城市及围绕其运作的相对稳定的外围地区组成的,每一个中心城市都有与之等级层次相对应的吸引和辐射区域,形成从上到下的具有完整结构的城市群。越是大城市,其影响范围就越大,其所在城市经济区的范围可以与其他城市经济区产生交集。区域的中心城市对比其层次低的城市具有吸引作用,低等级服务业以及分配到的资源也比高等级城市分配到的资源低。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等级从属关系的城市经济区等级系统,低一级的城市经济区总是从属于与高等级城市的吸引范围中,城市经济区系统也因此形成一种纵向联系,明确分工协作的城市网络结构。在我国,目前形成了以三大都市圈为核心,大中城市为节点的第一层次城市经济区,以各省会为核心,在其吸引范围内集聚的若干中小城市群形成的第二层次经济区。城市经济区内个组成部分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更新,此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影响力不断从中心城市向外扩散,外围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和生产力得到不断提高。这样,原有的小城市成为中等城市,中等城市成为大城市,带动整个城市经济区由单中心向双中心,再到多种的转变。经济区内的城市得到不断发展,各自的职能也得到不断提升,从而使经济区内的联系更加紧密,城市经济区进一步发展。这是城市经济区由小到大,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五、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

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建立在对城市经济区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下。因此城市经济区的城市核心和功能一体化决定了城市经济区功能一体化原则和中心性原则。由于中国城市经济区划方案缺乏对话平台,彼此之间无法说服。缺乏基础性研究是我国城市经济区划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需要自下而上的研究城市经济区划。因此城市经济区划原则为:功能一体化原则、中心性原则、边界原则、自下而上的原则。

(1)功能一体化原则

城市经济区的功能一体化主要表现在经济上的联系,而经济联系又带动空间上的联系。功能一体化原则具体表现为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区域分工与协作原则。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来自与对城市中心性的认识。中心城市利用其集聚效应对其外围地区形成强烈的影响,并吸收利用外围地区所能提供的劳动力,资本。而外围地区通过接受中心城市溢出的产业,发展自身,从而形成中心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城市结构。区域分工与写作原则是在于强调地区之间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通过利用每个地区自身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发挥自身的长处,城市之间相互协作,促成利益最大化。对我国城市经济功能一体化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区发展阶段不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的都市群已经成型,在我国经济活动中起到枢纽性的关键作用。我国的城市经济区研究大都集中在这三大都市群。而其他

地区的经济区发展阶段不尽相同。东部大多数省区的大中城市比较发达,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东部城市群功能一体化已经进入一个较高阶段。而中部地区基本正在进入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在空间上正在出现城乡相互交错,界限模糊的形态。并向着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方向发展。但中部城市群存在部分省会城市首位度偏高,其他城市地位不够突出的现象。西部城市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以小城市为主,主要是地级市城市呈孤岛式发展,城镇之间联系较小,辐射能力弱,核心城市偏少。

(2)中心性原则

我国的城市经济区划的中心根据各地区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两种选择:一是以都市区为中心,二是以城市建成区为中心。在功能一体化的条件下,中国的城市经济区划处于支配地位的中心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联系的枢纽。枢纽地位使得中心城市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要核心和重要驱动力。各种生产资料,劳动力,资源汇集于此,成为城市区域经济的重要节点,这是城市经济区划中心城市的最重要功能。二是中心城市要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区的发展,城市经济区的中心必然要经历从城市到城市群的转变。

(3)边界原则。城市经济区的界线与行政界线不同。有学者认为城市经济区的界线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存在过度地带,处于边界的地区具有多重归属,所以不可能也不必要严格的画出具体界线。我国目前关于城市经济区的方案都没有给经济区划分明确的界线,都是以长江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命名。而另有学者认为经济区应该划分界线,并且与行政界线保持想通,并可以根据经济联系的现状对行政区界线进行调整。从理论上来说城市经济区的边界不是一条明确的线,而是一条过渡带。过渡带的大小受中心城市影响力的约束。现实当中一个地区受中心城市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城市的干扰。中国的经济区划受行政区划的约束和影响非常大。在我国目前的行政区经济下,经济中心和经济中心,和行政中心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经济职能从行政区分离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目前我们应该在保持城市行政经济一定完整性的前提下,使某些区域适当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做一些可操作的尝试。

(4)自上而下原则

我国的经济区划由于资料的限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础城市经济区划,缺乏基础城市经济区划的共识,使得我国过去自上而下进行的城市经济区划缺乏对话的平台,彼此之间无法说服对方。从国际经验看,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进行城市经济区划的问题分析。发达国家的城市经济区划一般都是以行政基本但与自下而上地来进行城市经济区划。城市经济区划分的过程一般都是根据城镇化人口规模标准选择中心城市,并确定中心城市外围形成的单中心城市经济区。然后根据单中心城市区的不断反战和相互作用,形成多中心城市经济区,最终形成全国性的城市经济区划。

参考文献:

[1]刘本盛著 2009中国经济区划问题研究2009 中国软科学

[2]沈雪潋著 2012中国经济区划改革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012西南财经大学

[3]王婷婷 著 2007基于非覆盖理论的综合经济区划研究2007西南交通大学

[4]周一星 张莉 著 2003 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 2003地理学报

城市发展目标研究 篇2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空间密度,城市生活

1 总论城市的发展和所带来的问题

对于一个城市的研究,首先要关注的是这个城市的发展。当今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已经很好的表明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工业化高速的发展。近些年来,城市化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今天,我们无法忽视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有限的城市居住容量带来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

而在建筑领域,对于城市的思考更多的注重在考虑“人”作为主体的感受和影响。而在今天的设计领域,无论是城市这样的“大空间”或是住所这样的“小空间”都已经与“密度”这个概念紧密相连,城市空间密度对于城市生活的影响也成为讨论的焦点,城市的空间尺度和住宅的密集化设计更是值得每个建筑师去探寻和思考。

2 城市生活与城市空间密度

城市是赋予市民生存的空间权利的一种场所,它提供给公众一个“文明生活方式”的空间环境[1]。城市生活和城市空间密度之间必然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人们的行为活动和行为意向直接影响城市密度的变化,而城市密度的变化所带来的优势和问题又会最终反馈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2.1 城市生活对于城市空间密度的影响

城市密度的增大实质上就是取决于人的行为活动的密集,而城市生活对于城市空间密度的影响更是贯穿一个城市发展的始终。

城市本身的形成就是人们有意识的聚集的结果。人的基本行为无非于吃、穿、住、行等等,而一个城市或者城市中一个区域的形成和密集的开始往往就取决于此。河南省郑州市是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城市最初建设就取决于“行”,由于“铁路枢纽”这样特殊的地位,城市最初的建设集中于火车站附近,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又激发了商业的发展,城市也逐步发展起来。而武汉则是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是唯一一个以江来划分三个主要区域的城市,武汉的道路和房屋布局往往依山就水,江边的位置往往会成为一个城市空间的起点,例如有名的汉正街区域,最初的发展也是取决于“行”。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空间的密度逐渐增大,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步增高,城市密度随着商业、文化等因素所造成的人口聚集而逐步增大,城市也随之发展。而影响人口聚集、中心形成的因素又跟一个城市的地域、气候、政治、文化等相关联,这些条件主导着人们生活的行为导向,而一个城市密度发展的过程及本因则要从它的地理条件和历史人文环境着手来研究。

首先,武汉和郑州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基础。武汉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有了一部分的建设,城市也有一定的规划,并且不缺乏一些自发性的建设,由于城市很大,临江又多湖,城市中主要商业中心都由最初城市空间的起点发展而来,由于最初城市缺乏规划,人们自觉性的在邻近商业的地方居住,就形成了像汉口的汉正街和武昌的司门口这样的商住混合的地区,大多住房都是老式房子并且密集排列。作为老字号的商圈至今依然蓬勃发展,也不断吸引人群的聚集。随着地区房价的提升,不断的出现旧房翻新、私房加层的现象,而这种人群自发性聚集的行为实际上增大了一个区域的吸引力,但同时又会对其他区域的发展造成滞后,最终致使城市的部分区域密度进一步加大。

郑州这样的新城,它的面积相对来讲有了一定的规划条款的限制,建造的较有条理,1954年才成为河南省会,城市分出了四个区域进行了建设,小型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都隔区分别设置,主导了人们生活行为的走向。随着人口增多将商圈进行了分散设置,并且另辟区域进行了郑东新区的建设,建筑密度较为合理,但作为交通枢纽,大量人流涌在火车站附近,造成了局部地区小商品和第三产业的密集,城市局部区域密度的增大。

其次,同样影响城市密度的因素还有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武汉同时又是一个多湖的城市,郑州所处的地势是标准的一马平川的平原,道路都是南北向方格状布置,而武汉的地理状况造成规划路网的复杂,很容易形成一些城市“死角”,造成局部区域的密集。

2.2 城市空间密度的增大对于城市生活的反馈

人作为城市的主体无法去明确的指出城市空间密度的增大对于城市生活的影响是利是弊,更多的时候所能表达的是最为直观的感受:哪个区域是生活所离不开的;哪个区域是在休息娱乐时候所最乐意前往的;哪个区域是“人挤人”等等。人所要表达的并不是绝对的好与不好,而这也正是城市空间密度大小带给人们生活的不同影响。

无可厚非的是,当一个城市或是一个区域密度高的时候,其中就存在多种异质性强的亚文化,亚文化强度越大,非规范行为的发生率越高,城市的生活就会是多元的和丰富的[2]。以武汉的老汉口的殖民区域为例,人口的密集造成城市空间的密度变大,多种文化在这里融合,杂居在这里的有从事各种行业的商人、游客、老革命家甚至有无业游民和乞丐,这种多元文化的广泛存在,为多种生活方式、多种文化、多种创新留下了空间,也为寻求超越现有都市生活方式提供了可能。武汉作为一个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城市,它的生活自然是丰富的,这样丰富的生活影响了区域密度的增大,但无疑如此局部区域密度增大的现象促进了武汉殖民的老城区历史文化风俗的保留,人们在这里生活,延续着历史的风景,而当内心渴望交往的孤独的人群在城市中增加时,又为人际的联系提供了空间。这样的历史是应该去保留的。相对于郑州来讲,武汉有太多这样被保留的历史文化街区,有太多这样生活在高密度下享受着丰富生活的人们,而站在郑州的街头,望向车水马龙的街景,可能体会不到强烈的旧城区和新城市之间的碰撞。

密集的城市同时也推动了城市高速的发展,人们在享受了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同时感受着急剧的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压力。在人口集中和密度很高的大城市中的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生活在恶劣的条件中。这是一种常见的观念:人总是数量少时才显现出魅力,而数量很多时则会表现出令人憎恶的一面[3]。急剧的城市化,首先给人们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是住房和交通问题的压迫。而区域的密集化所产生的问题更为严重,武汉局部区域规划忽视了人口密集化所带来的问题,造成许多道路的拥挤,而房屋的密集化,例如老租界区下游地区,由于经济利益和规划部门的政策和管制力度不够,就会发生房屋的加盖现象,造成人口密集集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老城区有它无可比拟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它的改造也迫在眉睫。相比来讲,郑州作为新城,各个区域都有相应的商业和文化中心,不会造成商业中心的过分堆积,密度过大。

从以上分析来看,城市密度增大对于城市生活影响的利弊都是有因有果的,密度推动城市化发展、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局部区域密度的过大又会造成环境、就业压力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就好像几栋高楼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发展迅速,而一群高楼就会给我们压迫感一样,城市的空间也需要得到“喘息”的机会,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近些年“宜居”也成为了讨论的焦点。对于城市密度的发展应着重“度”的概念,通过人口密度和规划的控制,使城市保持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范围。

3 对于城市发展的思考

从城市空间密度对于我们生活的反馈中,人们在主观的引导和改造城市密度的时候,应当去首先关注“度”的问题。

针对城市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很多的畅想,例如创造城市副中心,这其实在许多城市已经有所实践,就像郑东新区CBD一样,确实缓解了主城区的人口密度,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又例如创造低碳的城市之路,给城市一片绿地,在有限的空间内减少人们在建筑环境中所排放的城市垃圾,这对于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技术的不断进步……

这些策略都对密度所带来的问题起到了缓解的作用,但在设计者看来,最重要的就是去合理的建造和规划,避免城市空间的浪费。在现在的区域规划和建筑建造中,最先去考虑的造型、造价等因素使得设计师往往忽略对于空间的合理布局及利用,大量的无用空间产生于规划和建筑中所遗留下的死角,填上绿地作为公共的活动空间,并没有发挥它实际的作用,而社区内的人们也并不愿过多的驻留。作为设计师应当以“人”的感受为先,多创造有利的生活空间,设计师应同时将自己摆在住户的角度,去体会生活在都市中的心理感受,创造一个可以安静思考的空间。

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城市的发展面临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作为设计师理所应当去考虑城市居民的感受,做出适应于城市化发展变化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张绍红.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初探[J].国外建材科技,2005(4):28-29.

[2]张俊.都市生活与城市空间关系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科学社会版),2009,20(4):39.

城市体育旅游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城市体育旅游 消费管理

体育旅游就是指以观看、欣赏和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为目的旅行游览活动。体育旅游业是国家旅游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结合在一起的产物。体育旅游是当前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交叉融合的一个全新领域,它与一般的旅游不同,又区别于一般的体育健身活动,他是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的共同发展的一个产物。体育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城市体育运动的开展,同时又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提高,通过旅游促进城市体育发展是当前的一种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城市体育旅游的发展。

一、体育旅游特点分析

体育旅游的一个特点就是健身性,旅游者可以参与一些娱乐性与健身性的项目,旅游者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获得心灵上的放松。体育旅游又有一定的观光性,旅游者可以通过欣赏高水平的体育比赛,如奥运会、世界杯、NBA等比赛过程中体会运动带来的快乐与激情,同时欣赏到各个城市的不同风景。体育旅游又可以促进当地城市的经济发展,旅游者通过体育旅游消费加速了当地城市的经济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二、城市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体育旅游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由于体育旅游是一个新兴的旅游方式,在经营管理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管理方式不是十分的健全,体育旅游经营管理的粗放性,容易造成体育旅游的无序性和缺乏长远的规划性。体育旅游并没有专门的旅游机构来进行管理,体育旅游多是一些户外俱乐部组织参与的,这些俱乐部都是一些民间的组织,组织管理不健全,容易造成体育旅游的混乱,实际上,体育旅游对专业性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有专门的组织来规范和管理,并给以必要的监督,不然,体育旅游的专业性与安全性都无法得到保证,不利于体育旅游市场的规范。

2.体育旅游的服务质量不到位。当前城市体育旅游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服务质量不到位。体育旅游的服务质量决定了旅游者的满意度和体育旅游消费的效益,如果服务质量较差,那么旅游者的体育消费就会较少,不利于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城市体育旅游的宣传。当前很多城市的体育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形式老化,缺少变化,体育旅游相关的产品开发不够,造成了体育旅游产品的逐年下降。

3.缺少专业的人才。制约体育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少体育旅游专业的人才,当前缺少体育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往往是有较强旅游专业知识的管理者对体育知识不了解,或者是对体育知识了解的管理者对旅游知识不了解,城市体育旅游的发展,需要一批有着较高旅游专业知识与体育知识的人才,才能保证城市体育旅游的广泛开展,进而实现城市体育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城市体育旅游发展的策略分析

1.加强对体育旅游市场的监管。体育旅游的发展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人们对体育旅游的了解、认知不高,各城市体育休闲旅游的管理政策,监督职能并没有完全确定。政府要加强对体育旅游的引导,落实旅游管理的政府职能,建立相关的政策,建立长期的体育旅游战略布局,对体育旅游的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促进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突出城市地方的体育旅游特色。特色是旅游的关键所在,旅游要想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推出自己的特色,否则就没有了竞争力。城市体育旅游的开展要立足于地方,体现出本地区的特色,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体育旅游的特色产品,弘扬当地的城市文明,更好的宣传本地的文化。

3.加强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是关系到城市旅游市场开发的关键因素,我国体育旅游方面的人才缺少,体育旅游营销人才,体育旅游管理人员不足,导致了当前的体育旅游发展较慢,一些体育旅游的产品不成熟,没有形成体育旅游的品牌,体育旅游产品很难推广,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城市体育旅游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必须要加强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这样才能为城市体育旅游的开展提供保障。

4.合理开发体育旅游产品。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体育旅游的需求,必须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开发不同的体育旅游产品,针对体育旅游市场的不同进行开发,可以将体育旅游市场细分为休闲体育旅游产品市场、刺激体育旅游市场、竞技类体育旅游市场、欣赏类体育旅游市场,按照这些市场的分类进行开发,才能促进城市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

城市体育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使消费者愉乐身心,更重要的是使消费者进行体育参与,通过体育的参与来提高对体育的理解与认知,更好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同时也可以提高消费者的体育消费理念,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全新的增长热点。

参考文献:

[1]金银日.体育旅游研究范畴的西方文献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06).

[2]保继刚.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J].旅游学刊.2010(10).

城市发展与区域关系的研究 篇4

城市发展与区域关系的研究

——以郑州为例

摘要: 在城市发展的研究中不能只论城市,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的支持,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区位条件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要树立区域整体观念和全球观念,注重区域内城镇的合理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加强经济发达地区和行政区交接地带建设的综合协调,实现区域效益的最大化。以郑州的发展为例研究一下城市发展与区域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发展区域经济区域基础郑州发展

城市作为人类各种活动的集聚场所,通过人流、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与外围区域发生多种关系,通过对外围腹地的吸引作用和辐射作用,外围区域则通过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土地资源等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依托。城市与区域相互依存,城市借区域而立,区域依城市而兴。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研究需要研究城市以外更大的区域问题。需要澄清模糊的认识,弄清城市与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

城市有许多职能,可分为一般职能和特殊职能,也可以认为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具体地说有管理、经济、政治、文化、商贸、信息服务等职能。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是一个区域发展的中心,城市还是区域的商贸流通中心和交通中心,还是各种政治和管理机构的集中地,是区域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区域条件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因是经济结构和经济模式对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影响。经济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还表现在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上。如郑州市定位于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洛阳市定位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科研开发中心和职业培训基地,中西部区域性物流枢纽;开封

市定位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纺织、食品、化工和医药基地。依托各具特色的城市,发展产业和功能区块。四大产业带: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以现代制造、高技术、能源、石化等产业密集区为支撑;新乡一郑州一许昌一漯河轻纺、食品和高新技术产业带;新乡一焦作一济源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产业带;洛阳一平顶山一漯河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产业带。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作用表现在城市辐射和吸引范围的大小决定城市的优势产业化部门和专业化市场。郑州地处中原,为河南省会所在地。北临黄河,南接许昌,东西与七朝古都开封市和九朝古都洛阳市相临,具有“中、通、丰、古、商”的区位优势。以郑东新区要发展为中央商务区和“新经济”聚集区,而外围卫星城如巩义、新密、新郑、中牟及桥北新区等要以发展产业为主,将郑州发展成为一座集行政、商贸、交通、旅游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大都市。郑州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遗址、大河村遗址、夏都阳城遗址、商城遗址等记载了她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黄河游览区、大村遗址、巩义市的宋朝陵墓为主的黄河有中国特色文化旅游群和以少林寺、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给郑州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区域基础设施

区域性的基础设施, 特别是交通、通讯是城市与外围区域相互联系的纽带, 其好坏程度将直接影响城市的辐射能力和吸引范围, 进而影响城市的发展、城市体系的形成、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 以及区域优势的发挥和区域差异的大小。例如郑州交通优势,郑州地处中原城市群中心,郑州区位优越,交通发达。郑州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被称为“火车拉出来的城市”。现代郑州郑州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集铁路港、公路港、航空港、信息港为一体的综 合性交通通讯枢纽。

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发展受区域生态坏境容量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城市发展要有区域整体性观念, 要重视城乡结合、大中小城镇结合的问题。

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篇5

李世泰

王庆 王富喜 宋彦华 孙海燕

摘要 在分析了烟台市发展城市经济优势因素和瓶颈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后发优势和空间结构理论,提出了“扬长补短,结构跨越,集群布局,产业融合”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并具体指明了市区主要产业发展的方向,确定出“一核、二轴、三副”的烟台城市空间结构的格局。

关键词 城市经济;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当前,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中已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城市经济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开展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改变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促进全市跨越式前进,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东部突破烟台,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重大举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的优势因素

1.1 综合环境优势

烟台市依山傍海,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优势突出。2004年入选“最佳魅力城市”;200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连续四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2006年又荣赢投资环境金牌城市。另外,烟台市通过在政府职能部门和窗口单位开展的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大大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从而极大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良好的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投资的热土。截止2006年底,前来烟台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70多个,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万多个,日本三菱、美国通用、德国西门子、泰国正大等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已在烟台安家落户。

1.2 资源优势

我市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粮、油、果、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在全国均占重要位置,是全国著名的“水果基地”、“花生基地”、“蔬菜出口基地”和“海珍品基地”,如苹果产量300万吨,全国苹果总产量的1/9,出口量占全国1/4。烟台的水产品产量在全国占重要位置,出口创汇约占全国的七分之一。另外,还有丰富的黄金、盐、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从而为我市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基础。

1.3产业优势

烟台市区已经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为支柱的先进制造业。2006年烟台市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目前烟台市工业结构与第三次消费升级阶段的需求具有很高的吻合度和相关度,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不仅将促进汽车、电脑、住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必将极大地拓宽商贸、旅游、现代物流、信息化、中介咨询乃至国际会展招商等市场需求,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

1.4区位优势

烟台长期偏离山东半岛发展主轴,处于交通的末梢,半岛的北隅,所以区位条件不是很理想,但随着德龙烟铁路、黄大铁路、烟大轮渡、蓝新铁路、环渤海高速等的高等级交通体系的建成、在建和将建,再加上如果烟台能作为中韩铁路轮渡的中方港址,烟台就会形成 “环绕渤海、联通南北、对接东西”的交通格局。从而使烟台变为国家铁路、公路沿海交通大通道上重要的枢纽和结点,将由一个陆路交通的末端,变成水路、公路、铁路的交通枢纽。由此直接导致韩国、日本和我国的华北、东北、华东、西北成为烟台广阔的腹地区域。所以烟台市的区位优势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日益显现出来。2 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2.1中心城区实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差

长期以来,烟台市区的建设和发展滞缓,集聚与辐射功能较弱。主要体现在:第一,经济实力不足,无能力带动。烟台2004年GDP总量达到1639亿元,排山东省第二。但依据《200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烟台市区GDP在山东省仅排第5,居东营之后。市区GDP占市域GDP的比重仅为38.7%,远远落后于济南(77.5%)和青岛(54%)。说明烟台作为一个中心城市其中心性不强。第二;缺少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长期以来,烟台市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县域,如南山集团、丛林集团等。近几年市区虽然有所发展,但都是以外资企业为主,它们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主要是国际联系,地方化和本地化的程度比较低,技术扩散非常有限。这主要表现在某些关键性零配件和原材料要么通过其国际供应链来供应,要么是在全国范围内采购,从而造成与当地企业的生产联系减弱。第三;市区服务业发展缓慢,已经成为我市城市经济发展的“短板”。三产的比重从1990年的38.83%下降到2006年的30.14%,远远落后于济南、青岛,甚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图1)。另外,2006年烟台第三产业中传统社会服务业占三产比重50%以上。而金融、保险、通讯、旅游、房地产、信息服务等新兴行业比重低。这与烟台的中心城市定位十分不相称。烟台服务业的发展,还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和骨干品牌企业。到2006年底,烟台市年交易额过50亿元的市场只有三站交易市场,过30亿元的流通企业只有振华集团,服务业大项目和骨干品牌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还有待加强,缺少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大流通企业、大市场。市区旅游业同样也是缺乏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标志性景点来支撑,从而只能成为“中转站”。

7058.8 58.260.876052.3 48.75047.545.9 4239.54033.9 32第一产业30.14 30第二产业

20第三产业11.8 9.87.38.99105.76.6

0 全国全省半岛青岛济南烟台图1 2006年烟台与全国、全省、半岛及青岛、济南三次产业比例比较图

2.2 区域协作粗放,产业集中度不够,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弱,产业链存在缺陷。

首先,五区产业结构雷同,缺乏合理分工协作,无法形成市区经济一体化。市域经济一体化、胶东半岛经济一体化乃至环渤海经济一体更是无从谈起。每个工业园都上机械、电子、食品项目,每个项目都想从别人手里抢过来;每个区都建旅游景点,上商贸设施,抓批发市场,但规模化、专业化和特色化水平不高,整个城市产业聚集度比较低,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集群。如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确定了“四大专业园区和两大生产基地”,就充分反映了烟台市区电子信息产业“遍地开花”的现状。其次,支柱产业的产业链短,创新能力弱。如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是以廉价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为代表的低技术含量的贴牌生产,我们只是简单的加工厂,并且本地的大多数零配件生产企业很难进入到龙头企业的生产体系之中。食品产业与黄金产业都是与本地资源结合建立起来的,多为初级产品加工,深加工能力不足。如2004年烟台市的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居各行业首位,实现增加值56亿元,但是食品制造业却只有17亿元,不足前者的1/3。这说明我市食品和黄金加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创新能力不强从而无法将资源优势变成竞争优势。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建立和巩固一批优势产业,形成特色经济。同时实施后发优势战略,缩短在技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市场制度等方面与先发地区的差距,以后发优势带动比较优势的提升,超脱传统比较优势的束缚,造就竞争优势,使产业结构既有自己的特色,又可以不断地向上升级。这样就能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达到后来居上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还应重视对战略贸易理论的运用,政府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在宏观上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增强我市产业竞争力。具体提出“扬长补短,结构跨越,集群布局,产业融合”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扬长补短:指的是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的比较优势,获取比较利益;同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方式,使我市现在发展相对落后,而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产业得到发展和提升。

结构跨越:要优化和提升我市的产业结构,政府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以较少的时间和较少的代价使之跨越式的升级。

集群布局:追求集聚效应正在取代各种优惠政策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中的首选要素。按照劳动地域分工的原则,沿着“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思路,集中合理布局优势产业。

产业融合:在促进产业集聚和区域集聚的同时,要注重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内在有序的分工体系。特别要注重制造业与第三产业并举,积极构建服务配套体系,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烟台城市产业发展战略

4.1 发挥资源和传统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拉长产业链,利用特色进一步巩固黄金和食品产业的竞争优势。(1)黄金产业:为了巩固和提升烟台市黄金产业在环渤海经济圈乃至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竞争力,烟台市区必须充分发挥县域黄金资源和黄金产业的优势,依托市区的人才资源和黄金交易市场,大力开发黄金珠宝首饰、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等民用产品,大力拓展下游产品。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扩大金盐、各种黄金及贵金属合金丝等工业用金产品的生产,立足于精深加工,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延伸黄金产业链条,建设中国北方金银珠宝加工集散中心。

(2)食品产业:烟台市区食品工业的发展应该走集群化的发展道路,以此保持和提升食品工业的整体竞争力。首先,以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为手段,在进一步做大做强张裕、喜旺等龙头企业的同时,注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积极发展为龙头企业、主导产品配套服务的相关产品和产业;其次,在重点发展在全国层面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葡萄酒产业集群和果蔬产业集群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壮大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第三,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提高食品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拉长产业链。大力培育海洋生物制药和生物保健品的研究与开发,以食品深加工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

4.2发挥机械、电子的产品优势,走规模化、品牌化的路子,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烟台市的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应该扬长避短,依托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和产品优势,实施差异化战略。①汽车产业要充分依靠和发挥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已经形成的轿车生产规模优势,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零配件配套本地化的比重,通过“规模收益递增”强化和提升经济型中档轿车的竞争力。②电子信息产业以稳固和壮大鸿富泰、浪潮LG现有企业生产规模为中心,围绕手机和电脑(笔记本)两大有竞争力的产品,培育自主品牌,同时以大力发展建设上、下游相关配套、协作企业(产业)为重点,积极扶持为核心企业和主导产品配套服务的关联企(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尽快实现外来企业的本地化、提高产品的本土增值能力创造条件。③造船业在以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特种船舶生产为目标的同时,以大宇造船项目为龙头,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逐渐上马技术含量高的整船制造。④ 其他机械制造业以斗山机械等骨干企业为基础,着力发展已形成一定产品优势的工程挖掘机、叉车等产品,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产品档次和规模实力。

4.3发挥港口和产业优势,利用后发优势,立足配套,跨越式发展石化和冶金产业。依托八角深水大港发展石化和钢铁等临港工业。首先,利用正在建设的液体石油化工码头,在积极争取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的基础上,积极面向国内外大公司寻求合作,通过合资合作,从中间产品做起,逐步向下游产品延伸。根据市场需求,重点发展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五大通用树脂以及 PTA(精对苯二甲酸)、EG(乙二醇)、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PC(聚碳酸酯)等大型重要石化原材料项目。根据我国钢铁工业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围绕烟台市未来汽车和造船及海洋工程机械工业对钢材品种和数量的需求,结合烟台市发展钢铁的条件,通过与大企业联合,走特色化道路,发展薄板、中厚板和特种钢材。

4.4发挥环境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市区的产业结构。(1)物流业:

烟台市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现代物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第一,鼓励我市物流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国际国内物流企业合资合作。第二,加强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保障港口、空港和德龙烟铁路建设;第三,加强物流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化管理。第四,推动物流社会化,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

(2)金融业:

我市的金融业活力不足,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金融业的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和市场定位趋同等问题,使得金融服务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烟台市要主动与周边发达地区合作,争取其在烟台市建立分支机构,建设区域性金融性中心,解决烟台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利用其先进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金融市场等设计理念,带动烟台当地金融产业发展。同时应营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创新金融产品和积极发展保险业。(3)旅游业与会展业:

针对烟台市区定位不明确,特色不鲜明、产业链延伸不够、旅游淡季过长、非旅游目的地等问题,充分挖掘市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塑造“国际葡萄酒城

中国休闲度假之都”的城市品牌。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 葡萄酒城是烟台市最为靓丽的一张城市名片,也是烟台市区旅游的最大的特色。所以我市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色积极开展葡萄酒之旅。根据烟台市葡萄酒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相隔离的特征,结合市区现有的其它旅游景点,形成“一城、三心、八区”的空间网络系统。“一城”指现代化国际葡萄酒城;“三心”包括张裕酒文化博物馆中心区、张裕卡斯特酒庄中心区和张裕集团公司中心区;“八区”是张裕博物馆的酒文化展示区、美食购物区;张裕卡斯特酒庄的葡萄园生态旅游区、休闲娱乐区、高档葡萄酒生产观光区和会展博览购物区;张裕集团公司的葡萄酒生产观光区和教育科研区。然后串联市区各景点,形成闭环状旅游路线(图2)。实施上述规划重点应在滨海景区、迎春大街建成烟台市的RBD。根据城市旅游发展的要求,商业寻求与游憩业相结合,游憩业也需要与商业集聚,所以城市游憩商业区建设势在必行,把烟台市的地方特色美食集中于此,把烟台市的地方特产汇集于此,更重要的是围绕葡萄和葡萄酒设计制造有珍藏价值的旅游纪念品、礼品并展示于此。把广仁路建成烟台市的特色购物、娱乐、美食步行街。

图2 烟台葡萄酒旅游规划线路图

烟台市区海水清澈,沙滩柔软、岛屿环绕、阳光充足、山青林静、鲁菜之乡。为建设国际休闲度假圣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旅游消费需求也为烟台建设中国休闲度假之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从市旅游局的统计数字来看,2007年上半年,休闲度假游客比例上升,占游客总数的比例达到24.09%,温泉、海岛度假等游客增幅较大;所以烟台市应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积极开拓市场,利用后发优势把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同时大力发展会展业,把旅游业和会展业做为烟台市服务业发展的两翼,推动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升级。

另外,烟台市还应利用自己的优势,重点发展中介、信息、文化传媒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中介服务业,要大力发展会计、审计、律师、咨询、策划以及招商会展等中介服务组织,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咨询力量的顾问队伍及智力服务网络。信息服务业,要依托“数字烟台”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基础传输网络,促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融合,尽快建成全市的电子信息平台。空间发展战略

5.1总体空间布局 为了把烟台打造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区域中心,环渤海咽喉地带的海陆交通枢纽,中韩日经贸交流的前沿门户”。根据“拓展东西两翼、贯通南山北海、构建T型组团”的空间布局;加强产业、企业、设施、人才等资源整合,促进人口、资金、信息、技术等要素集聚,推动五区融合的要求。确定出“一核、二轴、三副”的烟台城市空间结构格局(图3)。

“一核”是指由芝罘和莱山组团组成的城市核心区。

“二轴”是指滨海城市发展轴和烟青城市发展轴。其中,滨海城市发展轴是烟台城市经济近期重点发展的“城市走廊”。通过该轴将分散的六大城市组团有机融合成带状城市组团;同时,从西至东将临港产业集群、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集群串联在一起,成为一条集优势产业于一体,分工明确又有机联系的“扇状”城市产业发展轴。从而对外可以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分工,不断提升烟台城市核心竞争力;对内必将辐射带动周边城镇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烟青城市发展轴是远期重点发展的“城市走廊”。随着青岛“龙头”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的增强、烟大铁路轮渡运输能力不断增大、市区所有南北通道的即将贯通,航空港的的扩建改造完成,城市发展空间必将逐渐向南拓展,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同时带动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局面定会日益显现出来,从而使城市形态变得日趋复杂,由带状不断向网络状的高级形态演化。

“三副”是指三个城市副中心区。即开发区—福山城市副中心区、八角城市副中心区和牟平城市副中心区。

5.2分区功能定位

按照“市区一体、共兴共荣”的思路,强化融合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特色经济、实施差异化竞争为目标,科学选择产业发展方向,合理界定产业和项目布局,形成功能定位合理,发展特色突出、产业联系紧密、区域分工协作的一体化发展格局。(1)城市核心区

功能定位:烟台市行政文化中心;区域性商务商业中心;教育科技中心,服务外包产业中心。

发展策略:进一步巩固核心区的行政中心地位,深入实施“服务业强区”战略。为此,应尽快组织制定服务业发展统一规划及行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实现产业集聚,通过规划实现资源整合,通过规划改变目前诸候割据的状况,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另外,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大力吸引现代服务业优秀人才。具体建设措施包括:①集中打造以海港路和西大街为轴线的市级商贸中心,合理整合商贸资源,构建完善的商业体系,促使商贸业向集团化、网络化发展。②打造滨海景区至迎春大街的游憩商务区(RBD),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业、会展业、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和中介服务业等。③依托本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学科技园,积极培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急需人才;搞好产学研,加速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大力推进软件、客服、金融、研发和动漫等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④积极推进烟台大剧院、京剧院新院、群众艺术馆新馆、博物馆新馆、新青少年宫和书城等文化场馆建设,发展文化产业。

(2)城市副中心区

①开发区—福山城市副中心区

功能定位:胶东半岛先进制造业中心、烟台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心。

发展策略:开发区和福山区要实现一体化发展,产业实施集群化战略。紧紧抓住优势产业,深入研究产业关联关系,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优势集群,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在规划期内,本区应重点培育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首先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积极引进更多的终端产品龙头企业落户,进一步膨胀整车、整机等终端产品生产企业规模。其次争取本地区的零部件配套企业进入终端产品生产链条,进而培育自有的主力企业。同时要营造一个洋溢着创新氛围的全新环境,吸引外来企业往扎根型的方向发展。另外,围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全省重要的创新基地。

②八角城市副中心区

功能定位:烟台市临港产业中心。

发展策略:依托西港区建设,规划发展石化、冶金、能源等临港工业,同时积极争取与国内外港口、中远中海等大型航运企业和物流企业合作,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另外,积极推进大宇造船项目进程,延伸拉长新的产业链条,壮大造船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③牟平城市副中心区

功能定位:烟台市旅游休闲度假中心;现代高效农业示范中心。

发展策略:利用优越的区位和空间优势、立足“山、海、岛、泉”特色,以烟台和威海市民为服务对象,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同时高起点推进房地产业发展,聚集人气、汇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以山区丘陵农业资源开发为重点,利用较好的农业基础和九发、安德利等大型龙头企业,借助于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技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从而形成烟台市现代高效农业的示范基地。

图3 烟台市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参考文献

[1]袁奇.当代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韩士元.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探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5(5)[3]李世泰.葡萄酒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2005(1)[4]周一星等.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姜荣春.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策略[J].宏观经济研究,2007(5)

作者简介

李世泰,男,1966年3月出生,山东龙口人,教授,硕士,城乡规划研究所所长,人文地理与区域规划教研室主任,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开发与城乡规划。

国内外城市停车发展策略思路研究 篇6

国内外城市停车发展策略思路研究

由于用地和人口非常密集, “停车难”的现象在我国大中城市尤为突出.严重的停车问题造成了动静态的交通相互干扰,导致道路通行能力的`下降,阻碍了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了中心区的发展活力.

作 者:胡列格 郭添添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刊 名:中国交通信息产业 英文刊名: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INDUSTRY 年,卷(期):2009 “”(1) 分类号:U4 关键词: 

城市发展目标研究 篇7

关键词:城市定位,区域中心,城市竞争力

霸州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冀中平原,总面积784 km2,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京、津、保三角中心。霸州交通发达,112国道、106国道、津保高速及建设中的津保高铁贯穿我市市域,上京入津进廊方便快捷。1990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霸州撤县建市,并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从此揭开了霸州历史新的一页,也标志着霸州将向着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向着外向型现代化经济发展,并逐步以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新型城市崛起于京津两大都市之间。霸州按照依托京津、借助京九、外引内联、繁荣霸州的总体思路,完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近几年来,霸州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以开发区、胜芳经济协作区和津港工业园为载体,以金属延压、钢木家具、塑料加工、机械加工、林木加工、食品加工、线缆制造、乐器制造八大优势产业为支撑,分工合理、功能完善、产业集中、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工业经济体系。

在全市大发展的前提下,城市发展如何步入科学、有序、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是当今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一现实问题的出现,从而衍生了城市定位及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对策研究。

1 城市定位

1.1 城市定位的定义

城市定位一般指在宏观层面上与不同区域层次直到世界范围城市之间经济、社会关系中确立自身的位置。在一定区域内或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位置拟定城市的性质和职能,客观的预测城市人口、确定城市规模,前瞻性的指导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定位必须立足城市现实,符合城市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反映城市的地方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指导城市的发展方向。

1.2 促进我市城市发展的对策

正是在此大背景条件下,分析我市所处的区域:霸州市地处京津保三大城市的中心,拥有交通及地理位置的优势。如何利用好这个优势,促进我市城市发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首先,利用好控制大城市和加快城市化的契机,加大我市城市建设的步伐,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区间快速交通网,建立城市间快速公共交通。完善城市软环境,塑造亲和的城市形象,大开城门,实行开放的政策,吸引外面的人才进入我市投资创业或成为移民。同时,欢迎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并为其提供平等的住宿、医疗、保险和子女就学等服务,而且对优秀的外来务工者,还给予其政治上的荣誉。其次,利用好大城市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方向,顺势而为,避免我市产业“小而全”的发展,全力打造我市主导产业链。与大城市作到“你无我有,你研发我制造,你制造我加工,你加工我服务,你服务我补充”的产业发展链。再次,充分调研周边城市的产业缺项和弱项,填补其空白产业,努力塑造本市特色产业及其独有产业,从而构筑互通有无,共存发展的产业格局。

我市《总体规划》提出了我市的城市性质——以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业为特色的廊坊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我市在“十一五”城市发展规划中就提出了我市的城市定位:“人本化、生态化、现代化”。高度概括的指出了我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城市建设等多方面的发展方向。所谓“人本化、生态化、现代化”,即考虑霸州在环京津都市圈中的城建特色,打造接轨京津的综合平台,构筑一市双城(西部以市区为中心,东部以胜芳镇为中心)的发展格局。人本化就是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公众要求搞城建,完善方便市民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的精细化城市功能。生态化就是以人与自然动态协调为本,以高度的生态文明为特征,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重点打造霸州的自然环境特色,以环城森林和市内园林为框架,以社区绿化、庭院绿化和厂区绿化为组团,形成具有平原城市特色的绿地系统,以天然水系为基础,以景观水系为补充,形成具有北方城市特色的水系结构;切实降低在生产生活中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鼓励应用新型能源;加之规范的城市净化、亮化、美化管理,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景美、气爽的生态城市。现代化就是要用现代的规划、现代的功能、现代的设施、现代的管理、现代的产业来打造城市,以此带动全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2 区域中心城市

2.1 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义

在区域城市群中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对区域有明显辐射、带动、服务和示范作用的城市谓之为区域中心城市。

2.2 我市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现状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是我市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具体体现。霸州历史悠久,文脉绵长,物化天宝,人杰地灵。特殊的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使得不同类别、起源的文化经过长期的碰撞、融合,形成了“霸”文化特征。特异的历史文化传承与特色产业、自然资源相叠加,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持续、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霸州在历史上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从历史上看,宋辽时期,我市就形成过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影响力的城镇军事关口要地;从地理位置上看,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从社会环境来说,城市整体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其具备了一定的吸附能力;从人文氛围上看,我市人民商品意识浓郁,从20世纪80年代起,蓬勃的商品经济发展,就在周边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并且这种影响力依然存在;从经济结构上看,我市八大主导产业的链条已经形成,龙头企业具有相当规模,产品销售层次覆盖全国。同时,2005年,我市成为河北省首批扩权县市之一,在政策研究落实方面,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权,满足了区域中心城市政策制订方面的需求。

3发展战略

3.1 提高城市竞争力

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战略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逐步积累和发展的、同其他城市相比较而独具的,能够对各类要素实施更加优化有效的控制、整合、激活、转化,不断创造价值、造福居民的综合能力,是由组织资源按照市场要求通过一系列合理政策、制度、法规等联结构成的高度有序的整体配置规制,是城市实现潜在资源、要素向现实竞争优势持续转化的核心有机动作系统。它是提升城市竞争水平的根本动力。我市将随着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即将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其发展的战略是: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各行各业围绕几项本城市独具优势又能适应外部竞争的核心能力,城市核心竞争力并不否定社会、政治、人文等非优势范畴对竞争力的影响,而是将其纳入优势的行业团队之中。团结协作,既增强自身城市的竞争力,又能与其他城市合作形成新的竞争能力;既避免城市内部的“竞争力平均主义”,又避免邻近城市的“内耗”,有利于成为更大更具城市竞争力的经济区域。

3.2 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3.2.1 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一般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城市化是解决我国现存“二元经济结构”,解决农业中“隐性失业”问题的途径。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结果,是根本解决“二元经济结构”的表征。

在我国城市化的途径有三种模式:1)地方推动型;2)市场推动型;3)外资促进型。城市化的有效方法:加强城乡的统一规划、建设、管理,提高城市吸引力、凝聚力。

当乡镇村街有现存的集体企业宜采用“地方推动型”引导其向附近市镇集中发展,引导农民“进厂进市,离土离乡”并保证乡镇村街的集体利益。当乡镇村街有大量的个体企业宜采用“市场推动型”保护个体企业的利益和积极性,促进小城镇发展。充分利用比邻京津的优势,采用“外资促进型”建设我市的经济园区,促进城镇化发展。

我市城镇化宜采用以“市场推动型”和“外资促进型”为主,以“地方推动型”为辅的模式。

“民营壮市”正确的把握了我市城市化的模式。

我市《总体规划》的“一市双城”和“三大经济板块”所侧重的模式各不相同。同时城市定位已经明确的指出了我市各种模式城市化的建设发展方向。同时,我们要处理好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类问题,突出问题是市镇的集体土地资源问题,对待此问题,首先应保证市镇村街的集体利益,落实集体财产监管机制,加快“村改居”的步伐逐步实现市镇土地“国有化”。其次,应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的统一管理,切实搞好各乡镇的总体规划,严把规划、建设关,谨防“各自为政”的建设,这样不仅防止重复建设,而且防止低质量建设,避免损害城市核心竞争力。

当然,城市化进程中的其他问题也要引起高度重视:比如失业的各类保险,个人医疗保险,老年人生活保险,社会治安和就业岗位,教育和医疗,资源和能源等等。

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是指在搞好城市建设的同时搞好乡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控制基尼系数、保持社会稳定,搞好“五通三改”。乡村建设以落实“三农问题”为基准,以搞好产业转型切入点,以引导民宅的建设使用由“高耗能”向“低能耗”转变为突破口,从绿色再生能源的利用着手,引导农民由“代代建房”向“三代建房”转变,降低民宅平均投入,提高民宅质量,切实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设,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品位。抓好义务教育和农村合作医疗,落实农民的各类保险和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2.2 城市经营

城市经营是提高我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城市经营:一般指城市政府将城市公共空间资源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分期、分批的投放到市场中,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城市资源的配置效率,筹集建设资金,形成城市资产的投入、经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持续提高。

城市经营的前提是搞好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政府进行城市经营和调控城市形态的重要杠杆,是对经济、社会、环境和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外部不经济性的有力手段。

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对策的核心是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是为促进城市发展服务的。城市定位指出了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规划与经营是在城市定位指导下为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服务的。这一切的出发点则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最终落脚点也是人们需求。“人本化、生态化、现代化”三者是互相补充,协调统一的城市发展方向。“工业立市、民营壮市、开放强市、科技兴市”是结合我市实际和区域特征,符合我市实情的核心发展战略,更是实现我市“争创经济强市、建设文化名城、打造品质霸州”三大目标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丁小强,李雪松.论发展城市核心竞争力[J].经济评论,2004(6):91-93.

[2]陈岩松,王巍.关于城市经营的研究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2(2):52-55.

[3]范建红.广东省海丰县区域发展与城市定位研究[J].特区经济,2009(2):9-11.

城市商业街研究发展综述 篇8

关键词:城市商业区;城市规划;城市旅游

中图分类号:F722.9 文献标识码:A

An Overview on City Shopping Street Researches

ZHANG Xin-mei

(Tourism and Recreation Research Centr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Currently China is on the booming process of developing city shopping streets,in which there still exist some unsolved problems.The focus are mainly placed on such dlomains as commerce,city planning and designing city tourism,etc.Through a literature reviewin the recent decade,the paper argues for a move extensive research,especially with a multi-principle method.

一、引言

据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5年,全国商业街数量达到3 000条,全国商业街数量近期将突破5 000条。目前,全国商业街总长度已经超过了1 80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这样的距离,总规模已经超过了1.5亿平方米。[1]

在这样全国一片大举兴建商业街的热闹形势中,冷静地从学术角度对商业街区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思考,并对商业街发展趋势进行把握,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研究意义。

城市商业街作为城市中的一种空间存在,还在学术空间上成了多学科研究互相渗透地带。其中,以商贸、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城市旅游三大领域对于城市的商业街讨论最为集中。笔者通过对自1996年以来近十年以上三大领域关于商业街研究的主要文章进行综述,发现这三大和城市商业街区研究最为紧密地的领域,除了研究角度各有差异之外,更有趣的是研究内容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学科融合,同时,研究结论也有一种趋同现象,这种趋同的研究结果也反映了城市商业街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城市商业街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商贸研究领域

商贸领域,是对城市商业街研究最多的领域。根据对于中国期刊网、维普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检索,近十年来的学术研究文献达到60多篇,主要发表在《商场现代化》、《中国流通经济》、《商业经济与管理》等商业管理类学术期刊以及商业、财经类大学的学报上,比如《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研究内容集中在国外商业街见闻和经验介绍、本地商业街案例研究,以及对于商业街研究的理论介绍三方面。在文章数量上,以理论的研究和介绍文章数最少,前两者数量居多;而从时间序列上看,国外同行和经验介绍的文章最多,直到最近5年,国内案例研究和讨论的文章数量开始迅速增加;从文章关注的内容,叠加上时间序列的影响,商贸领域在城市商业街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如下特点和趋势。

(一)对国内外商业街介绍涉及范围广、思考角度多,但主要研究对象集中在世界级商业街和国内著名主题街的案例介绍

在国外同行介绍方面,涉及美国、加拿大、欧洲、俄罗斯、日韩、南非以及部分伊斯兰国家,包括纽约第五大街、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东京银座等在内的世界著名的十几条商业街。[2]-[8]而对于国内各城市的案例讨论,主要集中在上海的南京路[9]-[10]和四川北路[11]-[12]、北京的王府井[13]、以及一些省会城市的主要商业街,比如杭州的湖滨路和河坊街[14];广州上下九街[15]、长沙[16]和南京湖南路[17]等。

(二)在商业街研究方面,正视中西社会发展阶段与国情不同导致的差异,并能及时观察、针砭时弊

正由于对于中西差异的理性理解,学者们没有囿于纯粹的经验介绍,指出商业街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更新换代的变化[1],以及传统商业街区、仓储式购物、Shopping Mall等不同商业形式对于城市商业街发展的影响。同时,针对国内的商业街建造热,出现了大量关系评论时弊的文章,尤其表现在步行街热上的思考[18]-[22]

(三)从个案研究走向系统化思考,从经验介绍的一描述步入研究内容多元化

国内商贸界对于商业街的研究,渐渐跳出了单一街区介绍的狭隘内容,近年开始着眼于讨论整个城市的商业街活动,并试图将整个城市的商业街纳入一个完整体系进行考察,讨论涉及北京[23]、福州[24]和杭州[25]-[27]、广州[28]等许多城市。同时,在实践上,国家经贸委等部委的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指导性意见和通知,全面推动了全国范围内城市商业街的规划。②

更为可贵的是,国内的商业街案例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趋势,研究内容的走向细化:包括商业街的定位[29]、形象设计[30]、景观配套、功能和市场营销[31]等各方面的思考。其中,麦肯锡咨询团队在策划南京路改造项目中,比较世界9条著名商业街区基础上,总结出一流商业街形成的六大关键要素:渊源的历史、独特的景观和商业模式、多重功能、不断更新的支柱商家、方便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环境、大力推动街区发展的管理组织[9]。李飞(2003)总结了商业街适宜的长、宽、高三个纬度的定量数据,以及商业街在目标顾客和自身特色方面的定位[32];吴桂福(2004)则对杭州河坊街开街之后消费者比例、业态分布进行了实地调查[14];而赵航(2005)以南京湖南路为例,在国内第一次以基于问卷的定量研究表明了人们对于商业街功能的诉求,除却购物之外,还存在着休闲、娱乐、情感的需求。[17]

三、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领域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领域对于商业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商业街规划和设计实践的思考。国际上的相关研究,主要侧重西方社会伴随着汽车时代和郊区化的来临,城市居民生活、消费、出行方式发生了相应化,导致商业街和商业中心在空间和形态上的变迁。比如由于郊区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的出现,出现传统商业街区的没落,因而面临商业街更新、旧城传统商业街改造的需求。[33]-[34]针对这一情况,西方出现了商业区规划的HOPSCA(豪布斯卡)原则。HOPSCA其实是Hotel、Office、Parking、Shopping、Convention、Apartment六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组合的音译。HOPSCA原则的核心观念是:城市商业街不仅仅是一个购物的场所,而必须是一个集购物、娱乐 餐饮、体闲、居住为一体的生活空间。[35]

然而中西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在欧美国家进行面临郊区化和城市更新问题的时候,中国正面临着城市化的快速成长期[36]。因此,国内的研究除了介绍外国商业街、购物中心规划案例之外,主要研究内容和特点如下:

(一)国内商业街规划理论的思考,以及基于实践的案例研究

在全国城市商业街改造、传统商业街区面临更新的实践中,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领域在实践中重新思索商业街的规划、设计理论、理念和因地制宜原则。比如王兴平等(2003)提出了大都市专门化街区概念,以便对位于大都市区内部、以大都市街区为载体、同类及相关经济活动高度集聚的、具有一定区域性影响力的城市空间的研究[37]。赵仁冠(2005)讨论了旧商业区落后的原因、重整改造模式和开发内容,并介绍了美国加州洛杉矶地区旧商业区的成功改造案例[38]。卢文平等(2004)在理论综述的基础上,试图运用系统化的理论对对步行商业街进行系统化研究[39]

对于国内商业街的改造案例,更是举不胜举。比如上海真如兰西路设计[40]、浙江台州的实践[41]、广州农林下路的规划[42]、以及武汉的解放路[43]和江汉路传统商业街改造[44]等等。

(二)从商业街物质规划转变为文化、功能、体验等全方位的思考

国内早年的商业街改造偏向物质规划,如1998年王府井改造的城市设计还最单纯关注街景整治.绿化工程、市政工程、道路交通等分项设计内容[45]。但是,现在除了设计界传统的物质规划,如商业街界面的层次性[46]、商业街建筑外观的商业氛围营造[47],以及商业街中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48]之外,开始了对于商业街设计在功能、文化体验等多层次的全新思考。比如吴必虎(2004)对商业街旅游景观改造的思考[49],陈为民(2004)呼吁设计师懂得经济和商业街启动规律,才能更好的设计出商业街[50]。赵仁冠(2005)则提出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商业区的改造,采用混合用途开发的概念。……一般来说,商业区应由多幢建筑或街区组成,其用途可以包括零售、公寓、办公、酒店、电影院、娱乐、餐饮等。”[38]这种说法,在商业街设计实践中越来越重视,与西方HOPSCA原则也是不谋而合的。

四、城市旅游研究领域

城市旅游研究领域,是商业街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视角。随着中外城市旅游研究的发展而深入,目前已成为商业街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学科角度。由于西方城市旅游研究真正发展起来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51],反映出商业街受到城市旅游关注的文献也是从这个时期才出现。主要内容和特点如下:

(一)购物中心和商业区加强了城市旅游吸引力,使城市旅游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产品

根据西方最主要旅游研究学术期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gement 的文献分析,国际上商业街在城市旅游的研究视角中主要以加强城市旅游吸引力,成为旅游吸引物的方式出现。[52]-[54]

据古诗韵等(1999)的转引,早在1988年Jansen Verbeke对城市旅游产品界定时,把历史性建筑物、都市风光、博物馆、画廊、戏院、体育和其他各项活动划归为城市旅游的第一要素,而把饭店、餐厅、商场、购物场所和其他服务列为次要的第二要素[51]。但是,到了90年代,情况开始发生转变,如商业街、购物中心成为城市旅游屈指可数的组成部分。如Dennis R Judd(1995)综合分析了美国城市几种常见的城市旅游发展策略,其中就包括大型室内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这种购物中心不是纯粹为了零售,而是一种节日型的购物中心(Festival Malls),集合了特殊的商店、服装、餐饮,还有雇佣乐手、变戏法的、杂技和喜剧演员以取悦购物者,因而成为城市休闲购物和旅游开发的利器[55]。Benedict Dellaert (1995) 从旅游者的角度,以荷兰游客在周末去巴黎进行城市旅游活动案例的研究,发现观光和购物是游客最受欢迎的项目,因此,把观光和购物理解成游客选择城市旅游最重要的两个动机[56]。从Douglas G. Pearce (1998) 原意为讨论巴黎旅游发展的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的文章中,反映出巴黎香榭里舍大街在外国和外省游客心目中具有的象征巴黎的重要地位[57]

(二)旅游和商业在商业街、大型购物区共存共发展

购物本身就是一种常见的休闲方式[58], 因此,在城市旅游研究中,很多学者对商业街和旅游的共存共荣进行了研究。

Snepenger et al (1998)提出商业街的生命周期模型,并且认为这个商业街的生命周期可以反映一个城市所处的旅游生命周期。他把商业街的生命周期分成五个阶段,阶段划分的标准就是考察商业街业态、游客和当地居民作为消费者的不同构成来判断[59]。David J. Snepenger 等(2003)通过案例来探讨探讨该生命周期模型的可操作性[60]

Finn and Rigy(1992) 指出西埃德蒙顿购物中心(West Edmonton Mall, WEM)中主题公园和购物设施的集聚,会产生积极的协同效应

[61]。Adam Finn和 Tulin Erdem(1995)对WEM(West Edmonton Mall)旅游效应的评估,发现仅仅在1986年,就吸引了500万游客,其中有不到200万的游客是专门为了看购物中心才到西埃德蒙顿(Edmonton)的。这些游客当年大概花费2.27亿美金,WEM也因此增加了1.76亿的家庭收入,并增加了13800个工作机会[62]

与国外相比,我国城市旅游研究起步更晚。1995年,上海都市旅游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这是全国专门讨论都市旅游的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对于中国城市旅游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可以看到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导致与会专家对于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的狭隘看法,人们把上海旅游吸引物开发的重要目标放在了人造景观的制造上。不过,难能可贵的是,商业界工作者陈中浩提出了富有前瞻性的观点:“旅游购物是上海商业的一大优势,上海已形成了多层次,各具特点的商业街、商业群,要举办各种购物旅游和商务贸易旅游,推动商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63]

但是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尤其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旅游市场的大规模兴起,中国的城市旅游相应在研究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与商业街相关的主要是近十年围绕着RBD体系的研究。

RBD概念,由保继刚、古诗韵(1998)首次比较系统引进国内,并且进行多年结合本土案例的持续研究,研究案例包括珠海九洲城地段、广州天河地段、以及广州城不同RBD的对比研究等[64]-[66]。在研究过程中,保继刚等将RBD的定义从最初借用C.Stansfield 和 J.E.Rickert(1970)[67],以及Stephen L.J. Smith(1990)[68]的定义,渐渐形成了自己对于城市单个RBD的概念,即“城市中以游憩与商业服务为主的各种设施(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 集聚的特定区域, 是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65],并在近年逐渐形成城市具有多个RBD和SRBD(RBD系统)的理念框架[69]。国内对于RBD的研究虽然数量很多,涉及城市游憩商业区动力系统结构模型[70],涉及上海、武汉、香港、西安等众多城市[71-74],但是学者们对于RBD援引和定义还是有很多出入,有的理解为城市中传统的商业街,有的等同于旅游景区附近的旅游商品服务基地[75],说明RBD作为城市旅游中的概念,其体系还在完善之中。不过,从主流的RBD讨论中,还是可以发现RBD对于商业街的囊括,已经成为研究界的共识。

五、结论

从以上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综述中,可以发现在商业街这一城市现象存在着以下发展和研究新趋势。

(一)商业街业态和功能正走向多元化

无论是商贸研究领域对商业街更新换代的讨论,还是规划设计中对于商业街提出HOPSCA规划原理,以及考虑到购物者体验、人性化景观设计,还是城市旅游中对商业街休闲、体验功能的重视,以上不同学科角度的研究,都反映了它们共同的研究对象——商业街,正走向业态、功能多元化。

(二)商业街定位、建设和发展追求个性和体验,走向主题化趋向

除了商业街出于竞争需要和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原因走向多元化趋势之外,更正在步入追求个性化,凸显主题化的时代。对于“主题”,并不陌生,在旅游研究中最常听到和主题有关的专业名词是“主题公园”(Theme Park),是指“建筑、设施基于一个核心主题的娱乐公园”[76]。事实上,“主题”一词正是英文中“THEME”的对应词,英文中为暗含或反复出现之核心理念(思想)的含义。[76]-[77]而城市的商业街区,正朝着这样含义下的主题化趋势发展,或者说将主题化上升为发展目标。

(三)主题化商业街区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将成为未来研究趋势

在商业街走向主题化趋势的过程中,由于容易在多学科交融中扩展研究思路,因此,学科交叉中的商业街区,将成为未来研究趋势。比如在城市旅游研究领域,可以更加深入探讨旅游城市与主题化街区的关系,及其类型和发展阶段;而在主题化街区的规划设计上,不再只是局限于一个小空间,而可以从城市规划的宏观角度,将街区与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对于街区的兴建,以往单纯的商业经济规划已经跟不上商业街区发展的多功能化、主题化的发展趋势,需要有规划师、城市旅游研究专家、本地居民和旅游者共同的参与;在主题街区的管理上,可以研究除了传统的招商功能,增加对于游憩设施和游客管理的需求。

注释:

①本文曾作为《城市主题街区初探——基于多学科研究思索》会议论文一部分在2006年11月17-18日,由中国国家旅游局和世界旅游组织主办,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和上海师范大学承办,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旅游会展推广中心协办的“都市旅游国际会议”上作为主题发言。

② 原国家经贸委先后印发了《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经贸贸易[2001]78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国经贸厅贸易[2002]44号)和《关于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国经贸贸易[2003]83号)、商务部和建设部共同印发《商务部建设部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发[2004]18号)等一系列文件。

参考文献:

[1]http://news.soufun.com/2006-10-18/839781.htm

[2] 刘菲.国外著名商业街比较与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5):23-26.

[3] 唐茹.富有特色的香港商业街[J].中国商贸,2001(1):23-24.

[4] 刘耀东.商业空间在未来新都市的定位和发展——以台北市商业发展为例[J].国际商业技术,2003(5):22-24.

[5] 王学军,刘伟芳.国外商业街发展的特征、趋势及启示[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3(3):21-24,29.

[6] 陈为民.漫谈海外商业街[J].小城镇建设,2004(9):84-85.

[7] 李霞飞.日本商业街的经营与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3(7):37-38.

[8] 李景.西方大型购物中心发展剖析[J].商场现代化,1999(9):32-33.

[9] 仲进. 麦肯锡再造南京路[J].商务周刊,2002(3):52-54.

[10] 徐家平.振兴南京路商业街的营销策略[J].上海商业,1997(11):13-15.

[11] 唐幼纯,吴忠,康光毅.上海商业街区形象调查[J].上海管理科学,2003(2):44-46.

[12] 唐幼纯,马海林. 上海城市商业街区形象评价与分析[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22-27.

[13] 王永平.王府井批判[J]. 商业时代,2002,1B,15-17.

[14] 吴桂福.关于河坊街商业街开街之后的调查实录[J]. 江苏商论,2004(2): 13-14.

[15] 杨安,杨宏烈. 再论广州骑楼商业街的文化复兴[J].华中建筑,2002,20(4):82-85.

[16] 何培香.长沙市特色商业街建设现状及发展思路[J].集团经济研究,2006(7):129-130.

[17] 赵航.基于消费需求特性的城市商业街功能规划——以湖南路商业街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5(11):56-61.

[18] 朋鸟.王府井南京路步行街利弊谈[J].中国经济信息,2000,(7):26-27.

[19] 陈己寰.商业步行街的传承与创新[J]. 江苏商论,2003(3):34-35.

[20] 吴正旺,郑豪.泉州中山路步行街区调查[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2):180-183.

[21] 刘玉惠,黎志涛. 特色步行街发展热的思考——太原市食品街现状调查及分析[J]山西建筑. 2004(22) .

[22] 汤林磊,何艳.商业步行街投资与客流量模型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6(5):119-121.

[23] 2003北京商业街国际论坛.北京商业街发展状况及思路[J].商场现代化,2003(10):10-12.

[24] 韦素琼.福州市旅游商业发展现状及开发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23-28.

[25] 杨菊芳,唐跃,王平. 杭州市建设商业特色街构想[J].杭州研究,2000(4): 22-23,25.

[26] 曹正.杭州中心商业街的建设构想[J].浙江经济,2002(8):51-53.

[27] 朱明伟,黄怀德.杭州特色商业街的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12):14-15.

[28] 贺骁.对广州商业街规划与发展的思考[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6(1):34-36.

[29] 王希来. 论商业街的定位[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16-19.

[30] 刘水良,吴吉林,徐颂军.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旅游形象策划[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7(2): 65-68.

[31] 徐家平.振兴南京路商业街的营销策略[J].上海商业,1997(11):13-15.

[32] 李飞.世界一流商业街的形成过程分析[J].国际商业技术,2003(5):18-21.

[33] 宋绍杭.大型购物中心与中国城市规划建设[J].华中建筑,1999,17(2),81-83,105.

[34] 刘念雄. 购物中心与英国城市中心商业区更新——从斗牛场购物中心看伯明翰中心商业区更新[J].城市建筑,2005(8):9-14.

上一篇:07年春季学期工作总结下一篇:四年级家长会语文老师发言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