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城市建设

2024-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云南城市建设

云南城市建设 篇1

今年5月6日,国务院批准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意见》提出了5个方面的发展战略定位,旨在更好地利用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已有的经济基础,充分发挥云南在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的区位优势,多方面挖掘云南的发展潜力,体现云南的发展特色,明确云南在我国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特色和应发挥的作用。一是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二是我国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三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四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五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

《意见》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发展、对外交流合作、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确立了云南2015年及2020年的发展目标,并明确了7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工作重点: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支撑保障能力;二是依托重点城市和内外通道,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三是加强经贸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四是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五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六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七是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建设稳定繁荣边疆。

云南城市建设 篇2

据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 云南铁矿石储备量为35.69亿t, 占我国已探明铁矿储量的5.8%。随着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 铁矿矿作为现代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 其经济价值和附加值, 已越来越被业内人士青睐。云南铁矿石原料自给率的提升, 对于支持中国国内相关产业, 及出口创汇, 发展滇西边陲地区的工业经济, 改变该区较为落后的农业经济面貌, 其社会经济效益必将十分显著。

云南黑色金属行业快速发展, 已形成以昆钢、德钢两大钢铁集团为主体、矿山采选、钢铁、铁合金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下一步将加快矿山建设, 提高原料自给率。加快大红山铁矿、腾冲滇滩铁矿、勐腊铁矿等规模化、规范化开发步伐, 提高铁矿石回收利用水平。预计到2012年, 铁矿石、锰矿石原料自给率均达到65%, 2015年铁矿石原料自给率达到75%。

云南省将充分利用其清洁水电资源和锰矿矿产资源优势, 通过淘汰落后和结构调整, 在文山、红河、保山、德宏水电富裕地区, 以云南冶金集团、昆明钢铁集团等为龙头, 集中建设大型铁合金项目, 形成滇东南锰系铁合金基地、滇西硅系铁合金基地以及以曲靖、东川为重点的特种铁合金基地。

云南: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速 篇3

2015年,云南省分别组织水稻、玉米、油菜体系和水稻、蔬菜、土著鱼协作组的高产技术联合攻关,促成玉米体系与奶牛体系深度合作青贮玉米研究,加强马铃薯体系与蚕桑体系、甘蔗体系的合作套种研究,促成水稻体系与水稻协作组强强联手。研究并提出破解“天花板”和“地板”双重挤压困局的路径选择——“极量创新”,组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新品种新技术协作攻关组研究制订了玉米、水稻、油菜“极量创新”方案。着力打造农业科技的“云南映象”,玉米体系在会泽县者海镇石河村百亩核心高产示范区,种植杂交玉米“云瑞505”品种,平均亩产1132.07公斤,创全国海拔2000米以上玉米种植区高产纪录。油菜体系在临沧市博尚镇综合技术示范创造了早熟油菜千亩连片最高亩产298公斤的全国纪录。

同时,水稻体系集合各方技术力量,在丽江永宁乡开展高寒稻区极量创新攻关,通过新品种审定4个,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7个,引进新品种展示436个。蚕桑体系选育家蚕新品种2个,试验示范桑树新品种2个、示范面积15600亩,家蚕新品种11个、示范32000盒。推广“大蚕十五日养蚕法”,成本收益率提高10%以上。甘蔗体系进行了甘蔗地膜覆盖节水灌溉、配方缓释肥、节水灌溉与地膜覆盖抗旱栽培等试验示范,集成了创新甘蔗抗旱栽培综合技术。

云南级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办法 篇4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健全本省湿地保护管理体系,规范省级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扩大湿地面积,提高湿地保护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范围内省级湿地公园的设立、建设与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开展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目的,按照有关规定和规划,纳入湿地保护体系予以管理,供公众休憩和科学普及的特定区域。

湿地公园分为国家级、省级、州(市)级、县(区、市)级。省级湿地公园是指按照本办法规定,经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设立的湿地公园。

第四条

省级湿地公园的建设应当遵循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五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多方筹集资金,加强省级湿地公园的建设。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参与省级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省级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的指导和监督。

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与城乡建设、水利、农业、旅游、教育等部门按照职责,依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配合做好湿地公园的建设工作。

第七条

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云南省湿地公园发展规划》,省级湿地公园的建设应当符合《云南省湿地公园发展规划》。

第八条

经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同意,法人和其它组织可以通过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逐级向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建设省级湿地公园的申请。

第九条

申请设立省级湿地公园,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总面积在20公顷以上,湿地率不低于30%;

(二)土地权属清晰,无争议;

(三)边界和范围不得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保护地重叠或者交叉;

(四)具备以下任一条件:

(1)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省或区域范围内具有典型性,或者区域地位重要、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具有示范性;(2)湿地野生植物或动物物种丰富;

(3)分布有珍稀、濒危、狭域特有野生植物或动物;(4)水禽或某一野生动物物种重要的栖息地;(5)湿地恢复成效突出,且具有示范性;

(6)湿地自然景观优美,具有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价值。第十条

申请设立省级湿地公园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州(市)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请示文件;

(二)县级人民政府同意设立省级湿地公园的文件;

(三)县级人民政府出具的明确拟设立省级湿地公园管理机构的文件及相关证明材料;

(四)县级人民政府出具的拟设立省级湿地公园土地权属清晰、无争议的证明文件;

(五)相关权利人同意纳入省级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的证明材料;

(六)拟建省级湿地公园的总体规划及其电子文档;

(七)反映拟建省级湿地公园现状的科考报告、图片或影像资料。

第十一条

申报设立省级湿地公园应当遵照以下程序:

(一)申报主体向县级林业行政主管提交申报设立省级湿地公园的申请,并提交有关申报材料;

(二)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当组织现场查验,提出意见,报州市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三)州市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通过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向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四)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审查通过的,在当地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

(五)根据公示情况,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是否同意设立省级湿地公园的意见。

第十二条

省级湿地公园的命名方式为:县(市、区)名简称+ 湿地名+ 省级湿地公园。

第十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批准设立省级湿地公园后30个工作日内对省级湿地公园的名称、位置、边界范围等进行公告。

第十四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明确省级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机构,保护管理机构接受本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或者业务指导、监督,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和界线完成勘界、设置界桩和标识牌;

(二)宣传、实施湿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配合做好湿地执法的相关工作;

(三)组织实施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协调湿地保护管理有关工作,落实湿地资源保护和恢复措施,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并做好湿地公园建设的档案积累及其管理;

(四)制定和落实湿地公园管理和巡护制度;

(五)负责湿地公园范围内湿地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做好外来物种防控;

(六)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普及湿地知识。

第十五条

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按照《云南省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编制。

第十六条

省级湿地公园实行分区管理。应当划定湿地保育区,根据保护、管理和资源合理利用的需要,可以划定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

湿地保育区除开展保护、科研、监测活动外,不得开展任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管理无关的活动;恢复重建区可以开展恢复湿地、科研和监测活动;合理利用区鼓励开展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生态旅游、有机种养殖等活动;管理服务区可开展管理和服务等活动。

湿地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的总面积应大于湿地公园总面积的50%,且其中的湿地面积应大于湿地公园湿地总面积的50%。

第十七条

省级湿地公园应合理设置宣教设施,建立完善的解说系统,宣传湿地知识和湿地公园特点,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

省级湿地公园应当为中小学生开展自然教学活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师生开展科学研究和野外实习创造便利条件。

第十八条

省级湿地公园的更名、撤销及范围、功能区的调整,需按原申报程序报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十九条

除国家、省对湿地范围禁止性规定以外,省级湿地公园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截断湿地水源、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鱼类洄游通道;

(二)房地产、度假村、宾馆、会所、高尔夫球场、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任何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建设项目和开发活动;

(三)擅自引进外来物种;

(四)破坏湿地保护设施设备,擅自移动省级湿地公园界桩、界标。

(五)其他破坏湿地资源的行为。

第二十条

省级湿地公园的建设监管采取评估制度,由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

省级湿地公园经评估发现问题的,责令有关管理机构限期整改,并逐级向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整改报告,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撤销省级湿地公园资格。

第二十一条

省级湿地公园经评估,达到国家湿地公园申报条件的,可按国家有关规定申报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

第二十二条

州(市)级、县(区、市)级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办法可以根据本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8年 月

推进云南桥头堡建设的战略思考 篇5

把云南建成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推进我国陆上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突出了云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前沿性、重要性和带动性的作用,给云南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桥头堡”是陆桥经济研究中的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重要概念,包含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内容,具有控制力、发展力和影响力3方面的特征。“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就是要充分发挥云南地缘优势,在中国向西南开放中先行一步,成为我国从陆路沟通东南亚、南亚,直达印度洋的通道;成为交通、电力、通信的门户枢纽;成为我国与印度洋沿岸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我国面向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外向型产业基地和进出口商品加工基地;成为对外人文交流的重要窗口。

当前,云南对外开放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开放领域还不够宽、开放层次比较低、开放效益不高、对外开放带动全省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离桥头堡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从省内看,一是对周边国家情况研究不深,对合作对象的合作意愿把握不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情况;二是对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边境地区开放度不高、人流物流不畅;同时,缺乏对跨国公司在滇设立总部和办事机构的具体政策支持,难以形成对外开放的集聚效应;四是云南在对东南亚、南亚开放方面具有特殊性,如果国家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口岸通关等政策一刀切,很难开展大规模的贸易与合作开发。

因此,我们必须针对突出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尽快争取国家支持,完善对外开放政策,为发挥桥头堡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一是要深入研究,创造性地用好用活国家和省内已有的对外开放政策,尤其要克服目前存在的重争取、轻落实的不良倾向;二是完善现有合作机制,推动建立新的合作机制。创造条件推动建立昆明合作组织,建立中国与南亚国家特别是环孟加拉湾国家的合作机制;三是强化对“走出去”的领导,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充分利用我驻外机构、华人华侨团体等各种资源;四是扩大对外交往和宣传,突出桥头堡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作用;此外,多做好事、多交朋友,加快周边国家对桥头堡建设的了解和认同。

云南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全文 篇6

(5月27日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民族工作,依法保障城市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按照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

第三条 城市民族工作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第四条 城市少数民族公民应当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城市少数民族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权向国家机关控告和申诉;对少数民族公民提出的控告和申诉,有关国家机关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五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适应当地少数民族需要的经济、文化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六条 城市人民政府的民族事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工作。

少数民族聚居的街道的办事处,应当配备相应的民族工作干部;少数民族职工较多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直接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服务的部门或者单位,应当有专职或者兼职人员负责民族事务。

第七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增加对民族工作的财政预算,保障民族工作需要。

城市民族工作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八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工作。

新闻报道、文艺创作、音像摄制、出版、广告等活动,应当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民族感情,不得歧视、侮辱少数民族。

第九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选拔和任用。

城市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当配有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干部,并注意培养少数民族妇女干部。

第十条 国家机关录用、招用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招用职工,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招收少数民族公民。

第十一条 城市人民政府对下岗的.少数民族职工,应当优先安排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用人单位应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其上岗;鼓励并帮助他们多渠道再就业。

第十二条 城市人民政府鼓励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贫困地区工作。到民族贫困地区开展科教扶贫的,除保留城市户口,享受有关优惠待遇外,原单位应在住房、工资、晋级等方面给予照顾;在民族贫困地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应当给予优先立项,并在资金安排、贷款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给予优惠。

第十三条 经城市人民政府民族事务主管部门认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可以向城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申请贷款贴息。

(一)民族贸易企业、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和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的企业;

(二)少数民族公民投资额占投资总额30%以上的企业;

(三)少数民族职工占企业职工总数20%以上的企业。

第十四条 本条例第十三条所列企业接收的大、中专毕业生或者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在办理落户手续时,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的户籍管理部门可根据国家户政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给予相应的优惠。

第十五条 到城市开办企业、从事个体经营或劳务活动的少数民族公民,应服从城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有关部门在场地使用、办理证照、暂住户口等方面应给予优先安排和照顾。

第十六条 开办清真饮食服务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当地民族事务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办理有关手续。

(一)主要负责人、采购员、保管员和主要操作者必须是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公民;

(二)有专用的清真食品运输工具、计量器具、储藏容器和加工、销售场地。

个体清真食品经营者,必须是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公民。

第十七条 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服务对象或者以少数民族名称冠称的第三产业,其厂名、店名、文字、图画、菜单、室内装饰以及歌舞表演应当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第十八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开办民族学校或者设立民族班,对民族学校或者民族班应当在经费、教学设备、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招生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报考各级各类学校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照顾。

第十九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可以设立具有民族特色的博物馆、文化馆(站)、图书馆(室)。

第二十条 城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少数民族的医疗和卫生保健工作,鼓励开发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科学。

第二十一条 城市人民政府鼓励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关部门、单位应当为少数民族群体性体育活动提供场地,有条件的城市应当定期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活动。

第二十二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保护和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和其他旅游资源,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商贸和旅游业。

城市建设拆迁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属于文物的,应当按国家文物管理的规定审批;不属于文物的,应当经民族事务主管部门审核,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需要拆迁少数民族聚居区住房的,有关部门应当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妥善安排;各民族公民应当服从和支持城市建设的需要。

第二十三条 少数民族职工参加本民族重大节日活动,其所在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节日假,并照发工资。

第二十四条 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职工人数较多的单位,应当提供清真饮食;对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按规定发放清真伙食补贴。

第二十五条 城市人民政府民族事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本条例第十三条所列企业和以少数民族名称冠称的第三产业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其健康发展。

第二十六条 城市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当对在城市民族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获全国或者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的个人,享受省级劳动模范的相应待遇。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侵犯少数民族公民合法权益以及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的,有关部门应当责令改正,并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论民国以前云南农田水利建设 篇7

一两汉以前滇省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灌溉是衡量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云南水利事业的悠久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 “楚威王时, 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 略巴、黔中以西”, “蹻至滇池, (地) 方三百里, 旁平地, 肥饶数千里”。又据方国瑜《云南史料目录概说》:“金陵局本‘地’作‘池’, 是也。……颜师古注‘池旁之地也’, 则数‘千’里当作数‘十’里, 方与地理实际相符。” (2) 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出, 早在战国时期, 人们就已使用水利灌溉农田。

在西汉平帝元年至五年 (公元1~5年) 期间, 朱提郡 (今昭通) 都尉文齐就曾率领汉族移民“穿龙池, 灌稻田, 为民兴利” (3) 。这是有关云南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最早最确切的记录。到王莽地皇二年 (公元21年) , 文齐调任益州郡 (今昆明地区) 太守后, 仍继续率领军队从事生产劳动, “造起陡池, 开通灌溉, 垦田二千顷” (4) , 把内地的水稻种植和灌溉技术从滇东北推广到滇中地区, 使云南的水稻种植更为普遍。东汉时期云南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得到发展, 这些已从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 如1975年, 在云南呈贡小松山出土的一具东汉时期的长方形陶质水田模型。模型长32厘米, 宽20厘米, 从中间被分割成两大部分, 一端是一个完整的大方格, 其中没有任何东西, 应该是池塘 (蓄水池) , 另一端是代表水田的12块小方格, 池塘和水渠的沟槽相连, 形象地再现了蓄水以浇灌水田。 (5) 1977年, 呈贡七步场的一座东汉墓中也发现了一件陶质水田池塘模型, 与前者不同的是, 池塘中还有莲花、水鸭、青蛙、螺蛳及团鱼等图案, 水田和池塘之间的灌溉渠道上还架有一座木板桥。 (6) 这些水田模型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农田和水利的配套设施以及蓄水池的多种用途, 证实了当时蓄水浇灌农田的存在。

二唐宋时期滇省农田水利建设

唐代南诏时期, 南诏官民普遍重视农田水利, 他们建造陡池, 修筑堤坝, 开渠引川等灌溉工程。据《南诏野史》记载:“会昌元年 (公元841年) , (劝丰) 佑遣军将晟君筑横渠道, 自磨用江至于鹤拓 (今大理县) 。”此工程为“横渠道”, 又称为“锦浪江”。这个运河工程灌溉了大理东郊及城南的农田, 最后与龙佉江合流流入洱海。又在点苍山玉局峰用大块石板修建了一个“潭深莫测”的大水库, 引导山泉, 合流成川, “灌田数万顷, 民得耕种之利”。 (7) 这些使得当时整个南诏境内, 农田灌溉相当发达。此外, 南诏在经营坝区农业的同时, 还修治山田, 或引山泉之水灌溉山田, 或引低处之水进行灌溉, 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南诏灭亡后, 于公元937年进入白蛮大姓段思平创立的大理国时期, 此时水利灌溉更加完备, 特别是洱海地区的水利事业发展较快。祥云清湖、凤仪神壮江、弥渡赤水江等水利工程, 都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在大理国灭亡不久, 元初官员云南人郭松年, 途径大理地区亲眼所见洱海农田水利灌溉的情况:品甸 (在今祥云县) , “甸中有池。名曰青湖。灌溉之利达于云南 (今祥云) ”;赵州甸 (今凤仪县) , “川泽平旷……神庄江贯于其中, 灌田千顷, 以故百姓富庶, 少旱虐之灾” (8) 。同时, 大理国还在今祥云地区兴修了一些蓄水的陂塘。如大理国王段思平倡修的位于今祥云县城东南12.5公里, 蓄青龙、品殿两“海子”来水的段家坝堰塘, 可灌溉较大面积的农田。

在滇池附近, 段氏政权还组织疏通金棱河和银棱河, 进行经常性维修, 保证河流通畅。宋康定元年 (1040年) , 大理国王段素兴又于金棱河建春登堤, 于云津河筑云津堤。据《滇云历年传》:“春登, 今东门外里名, 金汁河之所经, 则春登堤, 金汁河堤也。云津河, 即盘龙江, 则云津堤乃盘龙江堤也。”清代乾隆年间倪蜕评说“春登、云津二堤, 捍御蓄泄, 灌溉滋益, 大有殊功, 或素兴为之, 亦有深意, 不仅仅为游玩设也。” (9) 这种兼具灌溉、分洪的水利工程的修建, 使滇池地区受益的田地达数十万亩。金汁河、盘龙江至今仍是昆明地区重要的灌溉、防洪工程和河道。

三元明清时期滇省农田水利建设

元朝初年, 为了加强对云南的统治, 至元十一年 (1274年) , 忽必烈任命亲信大臣赛典赤为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前往云南建行省。赛典赤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建设, 在云南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尤以滇池水利灌溉工程为后人所乐道。当时, 滇池常“夏潦暴至, 必冒城郭 (昆明) ”, 淹没湖滨农田。为了根治滇池水患, 赛典赤和云南劝农使张立道等查看滇池及其出口河道——海口河后, 总结滇池地区历年的治水经验, “求其源头所至”, 进行实地勘察, 先是清理盘龙江上游水源, 后疏浚海口河, “役丁夫二千人治之, 泄其水, 得壤地万余顷, 皆为良田”。 (10) 此次疏通海口河工程, 用民工两千余人, 费时三年, 降低了滇池水位, 露出湖滨大量土地, 以开垦为农田。

疏浚海口河工程之后, 劝农使张立道又选定盘龙江流出山箐的最窄处——风岭和莲峰两山之间, 修建了一座大型的分水坝——松花坝, 坝上设“以时启闭”的闸门, 用以控制盘龙江部分流量, 起到防洪和灌溉的作用。最后以“水分势弱”为原则, 开凿疏浚了马料、宝象、金汁、银汁等诸多河流, 河堤上设坝闸分水, 既利宣泄, 又使盘龙江中下游一带和城南低洼处的水旱灾害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灌溉田地数万亩。继赛典赤、张立道之后, 云南行省继续兴办昆明地区的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设施的修建不但促进了农业发展, 还促使少数民族纷纷迁居坝区, 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明代伴随着屯田制在全省的推行和展开, 官方和民间修建、改建或者扩建土堰为石堰, 兴修和整修了许多具有蓄水、分洪、灌溉等诸多功用的沟渠堤坝。这些水利灌溉工程, 不仅限于滇池、洱海等传统的稻作农业区, 还遍及滇中、滇东北、滇南、滇西各地, 甚至还带动了今保山、丽江、思茅等边远山区水利灌溉的发展。这些水利灌溉工程, 或为屯军所修, 或为军民同劳共修, 汉夷同利。明嘉靖年间 (1522~1566年) , 在蒙自县新安所百夫长于昌带领下, 曾经修建了位于蒙自县南15里的“法果泉”, 即今响水河至何家寨一带的溜渠, 不仅灌溉了军民的田地, 而且大大增加了蒙自南湖的蓄水量, 至今仍有益于当地。

明代云南修筑的诸多水利工程中, 尤以祥云等地的“地龙”水利工程为后人所举, 可以说它是中国水利技术史上的一项创举, 是云南人民的水利杰作。祥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东部, 地势较高, 境内河流稀少, 是典型的“干坝子”。自明初以后, 随着该地屯田制度的推行和大量土地的开发, 如何利用祥云一带的地下水灌溉农田, 显得十分迫切。为此, 当地人民根据祥云一带的地理特点和水利资源情况, 效仿内地开“井渠”的灌溉方法, 因地制宜, 创造性地修建了“地龙”灌溉工程。这种“地龙”式的灌溉工程, 是将山坡流水和雨水汇聚起来, 保存于地下蓄水池和暗渠当中, 既可备旱时灌溉之需, 又有利于防洪, 同时还不占用耕地, 似西北地区的“坎儿井”。这样一来, 受益于“地龙”灌溉工程, 祥云因缺水而荒废的农田, 又恢复为绿野, 过去有名的“干坝子”, 也成为民谚称的“云南 (祥云) 熟, 大理足”的米粮仓。

在清代曾多次治理海口河, 分别于康熙二十一年 (1682年) 、四十八年 (1709年) , 雍正三年 (1725年) 、九年 (1731年) , 乾隆五年 (1740年) 、十四年 (1749年) 、四十二年 (1777年) 、五十年 (1785年) , 道光六年 (1826年) 、十六年 (1836年) 对海口河进行过大型的治理。这其中, 以鄂尔泰主政期间, 对滇池海口六河的治理较为彻底。据《修浚海口六河疏》称:“所有海口河道, 洱宗、普安、清水、新村等闸壅淤处所, 悉以疏浚。所有老埂、牛舌洲等处尽行挖除, 悉已宽深。所有平地哨南新开子河一道, 悉已修通。……又于海口之处之石龙坝两岸山脚, 俱新筑堤埂, 保障河基, 悉已坚固。所需物料并人夫、口粮、盐菜等项, 合计银五千六百三十余两。”○11

除了滇池区域外, 在洱海区域、滇东北的曲靖、滇西的永昌、滇南的普洱等地, 一些流官也组织修建了许多水利灌溉工程。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 既保障了云南农业的灌溉用水, 避免了洪涝灾害, 同时在修建的过程中, 要么使荒地、旱地变为了水田, 要么使原来被淹没的田地恢复为良田, 从而增加了土地面积。

明清时期, “上而督抚、司道, 下而州牧、令长, 无不以水利为当务之急。”○12除了上面所述之外, 明清时期, 除了大力发展滇中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外, 还把修建农田水利的兴建范围扩展到滇东北、滇西北、滇西和滇南等一些边远地区。这些农田水利建设比起唐宋时期兴修的农田水利范围更广, 数量上更多, 技术上更先进, 对促进边远地区农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云南省作为中国一个边疆民族聚居区, 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但历史上各个时期都在为云南农业发展添砖加瓦, 表现出独特的边疆民族色彩。

第一, 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农田水利建设自古以来, 都是农业基础设施之一, 其对种植业的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同时也是各个时期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 因此, 水利是农田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历朝历代政府都把水利建设当做利国利民的大事来抓。修建水利设施的同时, 兼顾全省各地水利基础设施的修复与完善, 特别是对位于偏远地区的小型水库、塘、坝的修复和完善, 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用, 提高了农业抗旱能力。

第二, 注重生态环境, 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云南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生物基因宝库”和“花卉之乡”“药材之乡”“香料之乡”的美誉。正是云南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出生物的多样性。长期以来, 由于科学技术相对低下, 人们环保意识淡薄,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基本依赖于自然。因此, 以牺牲环境利益获得更好的生存是最直接的方法, 也是下下策。在兴建水利的过程中, 要重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问题, 要充分考虑对河流生态环境、陆生生态环境及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 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修建水利工程, 这样必定得不偿失, 只有将农田水利、生态环境、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灌溉条件, 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增强防旱抗灾能力, 维护云南省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及可持续发展。

第三, 以水利建设促进人们之间和谐相处, 有利于边疆的稳定和发展;境内有世居少数民族25个, 民族成分复杂, 经济发展更是参差不齐。农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各族人民在云南统治者的大力倡导与鼓舞下, 共同致力于各地方的农田水利建设, 各族人民联系不断加强。在修建农田水利的时候各民族之间, 边疆与内陆之间, 本地人民与外来移民之间, 地方统治者与老百姓之间的联系不断地加强, 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有利于社会稳定, 共同发展。

摘要:民以食为天, 而食则以农业为基础, 农业则以水利为先, “水利不兴、农业不稳”, 因此历史上历朝历代政府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云南省作为中国一个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区, 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同时复杂的地理环境, 制约了云南省农田水利建设及农业的发展。本文试图以云南省农田水利建设为主要线索, 分别对两汉以前、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的云南水利建设进行梳理和概括, 其特点为: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注重生态环境, 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以水利建设促进人民之间的和谐相处, 有利于边疆的稳定和发展。

关键词:云南,农田水利,建设

注释

1丘勤宝.云南水利问题[M].昆明:新云南丛书社, 1947:55

2[11]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云南省志 (第三十八卷·水利志)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5:8~9、18

3[晋]常璩.华阳国志 (卷四·南中志) [M].济南:齐鲁书社, 2010:96

4范晔.后汉书 (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 [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1:106

5东汉水田模型[J].云南文物, 1977 (7) 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呈贡七步场东汉墓[J].考古, 1988:5

6管彦波.云南稻作渊源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110、113

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研究述论 篇8

关键词:云南;农田水利;建设

一、基于水利建设的总体思路论著类

关于我国水利总体的研究多见于论著,以商务印书馆,1984年5月出版的郑肇经著的《中国水利史》一书为冠,全书对我国重要水系做了较为详实的记录,并对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灌溉、海塘、水利职官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别论述。此书是一本难得佳作,郑肇经先生利用了国民政府时期的许多调查资料,详细的梳理和研究了我国各朝各代的水利建设情况。当然,在论述角度上此书的论述更多的是从政府层面进行,而关于水利建设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直接影响和收益情况则论述较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36年2月出版的冀朝鼎的《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一书,也是重要的著作。在此书中作者以高度的概括力,通过对我国古代水利事业发展过程的阐释,提出了我国历史上基本经济区这一重要概念。当然,由于作者所处的环境和时代,他的某些观点与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商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的姚汉源主编的《中国水利发展史》,此书是在1987年姚先生所著的《中国农田水利史纲要》的基础上重新改版而来的。此书从历史文献中爬梳史料,扼要叙述了我国从传说中大禹治水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利事业发展概况及工程技术发展史。此外,作者还指出政治经济与水利之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尽管此书缺乏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水利发展史,但仍不失为一本提供资料的佳作。

关于中国水利建设不仅有大批国内学者发表著作,国外学者也有著述,如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日本学者森田明著,郑樑生译的《清代社会水利史研究》一书,是一本有关清代水利建设的专著,阐述了水利灌溉、治水等事业是一个紧密的整体,不可分离,它们必须与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密切配合,方能进行。因此可说,透过中国水利史之个别研究,方才有可能将各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等各层面或中国社会之历史特质加以阐明。因此,作者将水利史研究定位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环。

除此之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的邱忠恩主编的《水利经济分册》;农业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汪家伦、张春芳的《中国农田水利史》;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周魁一编著的《农田水利史略》;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的杨邦柱主编的《中国水利概论》;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的熊达成、郭涛主编的《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概论》等书,也是就我国水利的总体进行研究的专著。

论文方面,研究的时间跨度较大,从两汉到唐宋再到元明清的研究均有论文,具有代表性的有: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经济史硕士董晓泉的《试论两汉的水利工程与水旱灾害》,文章主要对两汉时期的水利工程进行了研究,作者统计了西汉和东汉时期的水灾与旱灾的情况,并强调水利工程建设应该把握一个“度”。其统计的数据较为可靠,可见作者花了很大的功夫。文博,1999年05期出版的张骅的《唐代的农田水利》一文,从总体上对唐朝的农田水利进行了概述,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对宋代研究的有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冯鼎的《北宋水利管理考述》,本文从水利管理角度切入,分水利机构和置官、管理法令制度、治理经费来源和力役征发问题及水利政论四个方面对北宋水利管理进行论述,并结合其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考察北宋水利管理所产生的影响,从而透过北宋水利管理窥北宋水利概貌。此外还有,陕西师范大学报,1995年9月出版的王双怀的《论盛唐时期的水利建设》、安徽史学,2002年03期出版的薛瑞泽的《北魏的农田水利建设》等论文,可以让我们对古人的水利建设有初步的了解。

对整个国民政府时期进行总体研究的成果不多,其中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02期出版的郑起东的《国民政府时期农田水利的发展》一文,将农田水利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抗战前受到重视阶段,抗战中持续发展阶段和抗战后受到挫折阶段。总的来说,郑先生的这一成果具有很大价值和意义,对各个地区的水利建设起到较大的参考作用。

二、区域性的水利建设的论著类

关于区域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以论文为主,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可谓硕果累累。一是国内学者,二是国内各个高校的研究生,他们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关注,对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于国内学者的有上海大学学报,2006年3月02期出版的陈勇的《论唐代长江下游农田水利的修治及其特点》一文,指出农田水利的兴修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对于以植稻为主的长江下游地区来说,农田水利的兴修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文献材料的记载,对唐代长江下游地区农田水利的发展情况作了具体的考察,并在其基础上总结了该地区农田水利的发展特点。民国档案,2002年4月出版的孙语圣的《民国时期安徽的水利建设》,主要还是基于民国时期安徽各地发生了众多的洪水灾害,进而引发修建水利设施的热潮。陕西水利,2001年5月出版的王建军的《陕西近代化农田水利工程的历史地位》,认为通过兴修新式水利和积累建设与管理经验,可以使农产品大幅度增产,为北方干旱地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式和前景,从而使陕西水利建设成为全国各省的模范。

此外还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2期出版的王双怀的《明代华南水利建设的区域特征》,将华南分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个省份,论述了明代华南不同省份水利建设的区域特征。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05期出版的陆和健的《抗战时期西部地区农田水利建设述论》,提出抗日战争时期,以陕、川、甘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促进了当地农业和社会的发展,支持了抗战,加快了我国西部地区开发的进程。

国内各个高校研究生的成果主要有:山西大学区域社会史硕士王长命的《明清以来平遥管沟河水利开发与水利纠纷》,主要从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出发,同时还涉及到各个区域之间的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以及相互之间对自然资源的争夺,从而引发了水利纠纷,最后认为过分依赖资源禀赋的社会,存在着诸多的不稳定的因素。当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中出现任何一个破坏平衡的因素的时候,这样的社会就会陷入无休止的混乱之中。对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带来当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但同时也埋下不稳定的因素。只有改变单纯依靠资源而生存的发展模式,才能摆脱结构性的贫困,才能杜绝因此而产生的连绵不断的纠纷。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解诚的《清代前期太湖流域水利建设研究》一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历代太湖治水的基本情况;其次,介绍清代前期(主要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太湖流域的水利建设,并对这一时期太湖治水的成果及治水的思想进行简单的评价;再次,对此时期水利建设的特点做了探讨,并强调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太湖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吸收利用了此前各朝的治水经验有关系;最后,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部分,在前面分析、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着力探讨清代前期太湖流域水利建设、河道的浚治,对清代江南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并由此来探讨太湖治水在江南经济发展以及康乾盛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作者试图在这一问题上有所突破,以期在清代前期太湖流域水利建设的过程、特点、效果;太湖治水对江南的繁荣发展;对康乾盛世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上获得清晰的认识。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理论学硕士谢丁的《我国农田水利政策变迁的政治学分析:1949-1957》、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理论学硕士陈伟的《税费改革后的农田水利困境与制度选择》,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硕士周亚的《环境影响下传统水利的结构和趋势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张良成的《农田水利产权制度与灌溉组织制度探析》、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张进华的《我国农田水利政策变迁及其绩效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周玉玺的《农田水利产权制度与灌溉组织制度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刘俊浩的《农村社区农田水利建设组织动员机制研究》等。从上述这些研究论文中不难发现,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大多是结合当前的民生问题,对于民生问题有对症下药之功效。他们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农田水利的一个面貌,对于眼下急需要解决的农业生产与水利建设等问题起到了借鉴和指导的作用。

三、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的论著类

关于民国时期云南省的水利建设研究成果比较少。近年来,随着各种灾害的不断出现,开始有人对云南省农田水利建设进行研究。代表性的有:中国农史,1997年4期出版的李国春的《唐朝时期南诏的水利事业》,文章对唐朝时期的南诏水利事业进行了全面的综合研究,主要从“对溪流的开发利用、兴修高山蓄水工程、城市用水建设、利用天竺僧人技术兴修水利”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水利事业的发展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兴盛,为以后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的结论。该论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局限性,但仍不失为一篇佳作。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6期出版的李连青的《清代督抚张允随与云南水利事业》,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出版的李安峰的《“大跃进”期间地方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作用——以昆明为例》和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03期出版的高立士的《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水利灌溉及其社会意义初探》等论文,都是学者们对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就云南的水利建设进行的研究和探讨,虽有不足之处,但都对今天的云南水利事业建设有借鉴作用。

近年来,云南遭遇了特大干旱,使得农田水利建设成了研究的热点。人民珠江,1991年02期出版的沈德宜的《云南农水建设简况》一文,采用较短的篇幅介绍了云南省路南、陆良、曲靖三县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中国水利,2008年24期出版的周运龙的《改革创新 全面发展》一文,从国家政策及地方政府多个层面为我们详细地阐述了云南省水利建设的概况,并科学合理地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是对云南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农田水利建设的一个总结和反思。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年3期出版的顾世祥、傅骅、李靖的《云南省农业灌溉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文,深入剖析了云南省农业灌溉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农田灌溉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灌水新技术推广应用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使水利更好地为云南农业的发展服务。

四、结束语

从上述学术史的简要回顾中可以看出,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的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但是,研究大多是集中在“大跃进”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对民国时期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的研究比较薄弱。

参考文献:

[1]张琰,叶文辉,杨小明,沈青.近年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问题的研究——以云南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1(05).

[2]周运龙.立足云南水资源现状 采取扎实有效的对策 努力推进全省水利改革发展的新跨越——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做好云南水利工作[J].水利发展研究,2011(06).

云南城市建设 篇9

云南洱源西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建设情况报告

一、西湖国家湿地公园基本概况

云南洱源西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以下简称西湖湿地公园或西湖湿地)位于苍山十九峰之一的云弄峰北麓右所镇境内,地处洱海源头,是洱源水源的重要源头,属澜沧江水系。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004~100456,北纬255943~26210之间,总面积1354.07hm,湖面海拔1967.8m,平均水深1.8m,最深达8.3m,是一断陷湖泊。湖心有大岛6个,零星岛屿88个(常年水位),其生态系统多样性极为独特,形成了森林—灌丛—农田—湖滨—沼泽—湖泊—岛屿—村庄的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交叉重叠的多样性特征,具有典型的湖盆—湖滨—面山结构,包含了区域内景观多样性的所有范畴,构成了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烟渚渔村、岛屿水乡、地热温泉的特色景观构架,在我国较具代表性。

洱海13%的地表水来自西湖,西湖不仅是洱海的重要水源,而且与东湖隔河(弥苴河)相望的特殊地理位置所形成的水网形状及其所发挥的功能作用恰似洱海“双肾”,在洱海保护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西湖湿地生态系统中形成的泥炭沼泽,埋藏于水下约2m处,2°′″

°′

°

°′

2会议制度》和《洱源县湿地保护管理定期巡回联合执法制度》。

二是加大湿地执法力度。为促进西湖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了西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中心,建成了两处管护站点共161m,聘用了西湖湿地管护员5名,购置了湿地执法快艇和巡护小木船,加强日常巡护执法工作。此外,结合西湖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立了西湖湿地执法工作组,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同,由当地人民政府牵头,县湿地管理局、县环保局、县旅游局、县农业局、县公检法等部门参加,联合组成工作班子,经过维期四个月的联合执法,严励查处了围湖造田、围塘养鱼、非法回填宅基地、违规建筑、采用非法措施捕鱼等各种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行为,恢复了湿地面积,有效保护了西湖湿地资源,维护湿地治安,提高了社区群众知法、守法的意识。

2.实施完成了紫水鸡栖息地保护建设项目

项目区位于西湖重点保育区紫水鸡栖息地,主要目标是加强对紫水鸡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管理。项目共投资200万元,补种挺水、浮水、沉水植物50亩,种植护岸植物1600株;投放鱼苗500公斤,完成有害物种清理30亩,聘请了两名管护员;建成西湖湿地公园标志碑一座,紫水鸡保育区边界界桩及围栏设施1500米,巡护栈道和门栏500m,巡护监测用房兼管护点1个40m,鸟类监测屋1个60m,同时配置一套科鸟类科研监测设备。通过项目的实施,按照紫水鸡的生活习性改善了栖息地的生境条件,为紫水鸡提供了很好的活动觅食、繁殖和隐蔽的栖息环境,加强了对紫水鸡及栖息地的保护、监测和管理。

2222-4 1.湖滨及汇水面山植被保护恢复

在湖滨带保护上,一是加强了对湖滨芦苇、茭草、柳树等天然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尽量利用和发挥自然湿地过程的作用,提倡非干扰因开素和自然状态的植被重建过程,并选用本地种,采用人工促进措施构建湖滨带生物群落,形成湖滨带水陆生态交错的自然环境;二是对非法占用湖滨带和破坏湖滨沼泽的旅游服务设施进行了搬迁和拆除,主要涉及西湖旅游公司的湖滨旅游栈道以及湖滨村社居民的一些违法构筑物,恢复了湖岸自然状态。

加强汇水面山植被保护与恢复。一是实施面山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的力度,改造林分质量。二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共退出面山坡耕地300多亩,根据退耕地立地条件,种植了核桃、梅子等经济林木及云南松、车桑子等乔灌木树种。因面山岩石裸露,土层脊薄,土壤持水性能差,恢复植被非常不易,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与五年前相比,面山植被覆盖率有明显的提高,改善了面山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和维护西湖生态系统的功能,同时也提升了景观功能。

2.清退渔塘和网箱养鱼

在湿地公园开展建设早期,通过政府说服动员并给予适当补偿,全面实施了退塘还湖工程,共清退湖周浅滩渔塘1200多亩;取缔了湖面所有的网箱养鱼设施,恢复了湖面面积和湿地自然景观,减少了水产养殖的污染。

3.实施完成西湖水环境综合治理

建成了日处理700吨的西湖片区污水处理场1座、日处理60吨的波中村落污水收集处理系统1处及3.3公里的截污管网系统;建成户用小型”三格式”人畜粪便处理系统820座;在西湖社区建成太阳能中温沼气站一座,富余的养殖粪便由顺风有机肥厂加工处理,有机肥成品优先使用于西湖社区,并在价格上给予优惠;完善了社区生产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及处置系统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制定完善了社区垃圾管理制度,增加了垃圾清运的濒次;利用生物治理措施,在充分考虑食物链及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上,人工放流增值渔业资源,按适当比例配置各鱼种,实行封湖禁渔措施,通过生物措施来协助水生植物管理工作,减少水生植物腐败导致的二次污染;采用人工疏挖的方式,共疏通出入湖水道约12公里,安排了专人负责水道的日常管理,保障水路畅通;实施了农业面源污染削减措施,在西湖周边农地实施生态有机水稻种植、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削减了部分农业面源污染。

(三)科研监测 1.科研项目

为了科学的开展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工作,针对紫水鸡及栖息地的保护和外来物种的控制,开展了两个科研项目,一是紫水鸡生境适应性研究,经过长期观察研究,掌握了紫水鸡的生活习性以及栖息地各类湿地植物配置和生物量比例对紫水鸡种群繁殖的影响,弄清栖息地生境状况与紫水鸡种群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对西湖生态系统容纳紫水鸡种群数量作出预测。西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将此项科研成果应用到紫水鸡保护工作中,在栖息地

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数据支持。

(四)科普宣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西湖人口的增加,经济发展与湿地保护的矛盾与日俱增。洱源县在大力实施保护和恢复工程的同时,注重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措施,提高全社会对湿地保护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1.加强宣教设施建设

建成了湿地科普宣教中心,总面积550平方米。制作了较为完善的标牌体系,标牌采用青石材制成,与西湖自然景观和地方白族特色相融合,内容包括科普、宣传、警示、指示等,做到“人到标牌到”,充分发挥其科普、导览等作用,同时也是公园内一道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亮丽风景线。

2.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结合“五五”和“六五”普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标语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湿地保护,大力开展湿地保护“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在报纸、电视台开辟《湿地保护条例》宣传专栏,制作永久性宣传牌,发放宣传挂历、宣传册等4000余册。2015年3月,在全县九个乡镇和县级机关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修订)》、《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保护管理条例(修订)》、《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湿地保护条例》普法考试,提高了公众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关注度和知晓率,增强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以点带

10源)环境卫生整治,同时对任排污水、乱倒垃圾、围湖造田和偷猎野生动植物等破坏湿地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通过多方面的举措,增加了社区居民收入,推动了社区经济发展,促进了西湖环境保护,实现了企业收益、居民收入和环境保护的多方共赢。

(六)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西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稳步推进、社区的不断发展和旅游业的持续开展,洱源县对于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不断提升和完善西湖管护服务等基础设施设备。

1.推进项目管护设施建设

一是完成了中央资金湿地保护补助项目。建成了野生鸟类保护监测点(主要针对紫水鸡),修建了管护房、巡护栈道、监测屋等基础设施,购置了管护监测设备,聘请了专门管护人员,采取封闭式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了人为活动对紫水鸡的干扰,有效地保护了世界最美水鸟紫水鸡及其栖息环境。二是实施了云南洱源西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建成了794平方米的湿地科研业务用房和550平方米的湿地宣教中心,在西湖边界设置了界桩、界碑,在重点保育区周边修建了围栏,明确界限范围,实施重点管理,提升了湿地管护的能力和水平。2.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西湖旅游公司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了游客服务中心、码头、文化广场、管理和后勤保障系统、餐饮购物设施、消防、给排水、停车场、厕所、垃圾桶等旅游基础设施,提高了西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档次,提升了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

3.完善村落环保设施

西湖国家湿地公园内人口达4000多人,正常的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垃圾量非常大,为解决村落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在村庄内设置了垃圾桶、垃圾池、卫生厕所等环保设施,垃圾由右所镇垃圾车统一清运处理,极大限度的减轻了西湖污染负荷,改善了西湖生态环境。

(七)机构管理能力建设 1.管理机构建设

在洱源县林业局加挂洱源县湿地保护管理局(洱办发„2010‟85号);成立了洱源县湿地保护管理中心(洱编办„2013‟6号),为洱源县林业局下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湿地保护管理局领导下开展工作,核定事业编制6名,人员全部到位,机构人员涉及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环境科学、经济与城乡区划规划等专业;为加强对西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保护管理工作,成立了洱源县西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中心(洱编办„2015‟8号),人员由县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兼任,制定了西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相关规章制度,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部门预算。

2.管护能力建设

一是硬件设施配备。为进一步推进西湖国家湿地公园管护工作,加强管护设施建设,配备了日常办公设施和望远镜、照相机、手持GPS等必要的监测设备;购置了执法巡护快艇和打捞用船,提升了湿地管理和执法能力。二是队伍能力建设。在西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聘请了5名管护人员,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职责和

314园保护和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三)加强湿地公园保护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引进科研人才,提升管理能力和人才队伍素质。

(四)加强对湿地公园旅游开发商的合作和监管,推进湿地公园建设,认真处理好各方面关系,打造世界旅游知名品牌。

上一篇:债权债务清理方案下一篇:高一政治上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