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作文

2022-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体验式教学作文

体验式作文教学初探

【摘要】传统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些弊端阻滞了作文教学的发展,使作文教学陷入僵化。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这种困境,重新唤起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能真正喜爱作文、善于作文便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针对这个问题对体验式作文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究,从“何为体验式作文教学”“实践体验式作文教学”“体验式作文教学注意事项”三方面入手,分析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理念及应用方式,以期为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实践经验。

【关键词】体验 ; 兴趣 ; 生活 ; 活动 ; 阅读 ; 表达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作文课堂上,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而学生搜肠刮肚却也未凑得只言片语。这个现象其实正告诉了我们: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到了什么,就会写什么;没有生活和情感体验,就写不出作文。即便是写出了作文,也表达不出真情实感。学生作文的模式化、生编硬造现象,其实都是因为没有体验所致。

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可见作文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而改革,我认为首先要改掉作文课堂的“僵化模式”,要让学生“有话想说”、“能有话说”,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激发的学生表达欲望呢?我开始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探索。

一、何为“体验式作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即包含了“独特感受”及“体验”,这表示作文标准特别强调写作的个性化,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唯有“体验”,才能有“独特感受”,才能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从而形成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式作文。

“体验式作文教学”正是以引导学生学会感悟体验生活、学会抒写个人的独特体验为目的,以诱发并深化、丰富学生的体验积累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的全新作文教学理念。

“体验式作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体验入手,创设一些特定的情景或组织一些相关活动等,让学生设身其中,从而获取直接或间接的体验感悟,从而使他们在作文时能够 “有话可说”,能够“写自己知道得最亲切,感悟得最深切的东西”。

体验式作文教学注重主体性、个体性、情感性、生成性、审美性、亲历性六个特点。语文新课改提出的“体验式作文”教学理念,既是对长期应试作文教学的颠覆,也是对作文教学新秩序的建构。

二、实践“体验式作文教学”

(一)在生活中丰富体验

正如罗丹所说:“世界上并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而我们的学生也往往一样,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中,但是由于缺乏用心的观察和体验,总是觉得“太阳底下无新事”,面对作文的时候,总是无话可说。而生活正是我们作文的源泉活水所在,所以,如何指导学生用心体验生活就成为“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应该去寻找它(指作文)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平,这源头就是充实的生活。”

例如,往常在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传统的作文教学则立即布置下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让学生即时完成,结果写出来的内容往往大同小异,用的无非是雨中送伞、病中送医、冷时送衣等千篇一律的题材。这在于学生并非没有跟母亲的日常相处,而是已经习惯了与母亲日常相处,在习惯中忘却了观察,忽略了感受。但是,在“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指引下,我设计了“八个一”的体验任务:认真看一看母亲的容颜、握一握母亲的手、请母亲讲一讲你儿时的趣事、与母亲谈一谈你现在的学习生活、請母亲写一段赠予你的话、请你为母亲写一段祝愿心语、在母亲节为母亲做一件事情、给母亲一个你的承诺。“八个一”体验任务安排在母亲节放假的星期完成,在具体任务的指引下,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体验感情,把平常的“忽视”变成需要认真完成的“重视”,让学生的心灵打开,然后再让他们的心中充满真正的感情。当学生完成这一系列观察、体验、感受之后,回校后便出题作文:与母亲一起过节。这时,充满感情体验与生活体验的学生无一不下笔千言,一改往日“怕作文”“写不出”的旧风。

“接触了生活并不一定认识生活,有了丰富的生活材料,而且了解其‘精蕴’,才能成为写作的材料。”可见,教师布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深切体验生活是多么重要。学生对生活体验得越深,描绘的生活就越精彩。体验是描绘的前提,描绘是体验的升华,只有两者完美结合,作文才会文情并茂。

其实,中学生的生活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课堂学习、课外生活、家庭生活、兴趣爱好、社会见闻……这些都被学生感知、经过情感体验而贮存在记忆库房之中,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们养成观察、思考和记录的习惯,于是,每周一篇的观察体验随笔就是学生最好的作文素材资源库,写身边事、身边人,写新鲜事、新鲜感,这样的话,学生还会愁“没话好说”吗?体验式作文教学正是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丰富生活体验,创作真情作文,激情表达自我。

(二)在活动中激发体验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有趣味的活动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设计有效的写作实践活动也是“体验式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意义的活动设计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提升他对某一生活领域或主题的理解和认识,对于相关写作目标或训练重点的达成有很大的帮助。

结合语文课本的综合性学习,我将其分为“社会体验活动”“情感体验活动”“自然体验活动”三个类别。以初一上册为例,第一单元开展“这就是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我设置了“自我介绍”“推荐自己”“模拟面试”三个具体活动,以此帮助刚入初一的孩子通过活动来彼此认识。然后在学生进行活动后,接着提出要求:通过一两件事介绍自己的某个特点。有了前面活动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被打开,在紧接下来写的文章《这就是我》中就言之有物了。第二单元“我爱我家”则属于情感体验活动,这时我则设计了介绍我家的作文体验活动,我让学生带来了家庭照片,然后活动小组里面交流介绍自己家庭照片里面的成员及其特点、照片的由来、家庭里发生过的趣事等。学生对照片都兴起了浓烈的兴趣,在热烈的交流过后,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庭充满了爱的情意,对于家庭成员、家庭往事的讨论更加使他们在当时即充满了写作的诉求。那么,这时推出作文训练《我爱我家》就顺理成章了。第三单元“感受自然”则属于自然体验活动,我引导学生对校园进行观察,品味校园美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校园一角进行介绍与交流,学生在自我的观察与彼此的了解中对校园的各处景色及其特点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而活动过后,写作《校园的秋》这篇作文,那就容易得多了。

(三)在阅读中领悟体验

学生的生活面毕竟相对狭窄,而课堂能够组织的活动其实也是有限的。如何能让学生的作文更加有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呢?那么,无疑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阅读中开阔自己的视野、在阅读中增加自己的间接体验、在阅读中增加自己人生的厚度、在阅读中增长自己作文的能力,那就是必需的了。

通过阅读,积累学生的间接生活体验的主要策略有:第一: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积累阅读体验;第二:情境还原,引导学生入境,表达生活体验。

做读书笔记是最好的积累,而积累可以引导体验。当学生看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后,以前他毫无感觉的父亲或母亲的背影开始在他心中占据了一个角落,当他再次写作涉及到父母亲时,他们的背影在学生的笔下也就流淌出了父母爱的深情,例如八年级第一单元的作文训练《我的母亲》中,我班的陈文佳同学这样写道:“母亲给我送完药后,用深深的眼光再次抚慰了我,然后转身走向她的摩托车。这时,母亲的背影在我眼中似乎变得无限大,笼罩了我的整个世界,让我感觉到无比的安心。心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触动,但是我竟不像朱自清先生那样感动地哭了,而是在心里幸福地笑了……”可見,阅读积累的体验引导着学生更加关注生活、更加关注细节,阅读积累中的间接体验也使他们眼中的世界变得更广大、变得更细腻,从而也使他们的作文更加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珍贵的灵性。

(四)在展示中深化体验

作文课堂的成果是文章,而文章的价值在于品鉴。所以,“体验式作文教学”除了写作过程的种种体验外,还包括作文修改、作文展示的全过程体验。在体验式作文教学中,作文修改也是重要环节:从认识作文修改符号,到锤炼字词句,段落的修改,篇章结构的修改等,我们在体验式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修改的方法,并且让他们逐步养成修改的习惯。

三、“体验式作文教学”注意事项

“体验式作文教学”有很多的好处,它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思维局限,引领学生打开自己的视野、放飞自己的心灵,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让学生对作文更有兴趣,也能让他们在兴趣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成长的欢欣。但是,“体验式作文教学”在课堂操作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因为如果没有处理好的话,很可能适得其反,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万般词藻美,唯有体验真”,综上所述,体验式作文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也能提升老师们的作文教学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体验式作文教学”打开了生命之窗,让师生在作文课上都成为了鲜活的人,让学生真正回归自我,回归生活,回归体验,进而写出丰盈、灵动、真挚、深刻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2]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开明出版社,1998年版)

[3]李秋菊/关文信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4]D·A·库伯 《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8年版)

作者:彭文君

第2篇:初中语文体验式作文教学探究

摘要: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作文占学生语文成绩近三分之一,是语文学科中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初中语文作文的改革成为一项重要工作。为了使初中学生作文质量的有效提升,教师可以引入体验式作文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作文中对生活体验,重视学生的语文阅读分量,改进学生作文评价的体验。

关键词:初中语文;体验式;作文;教学探究

一、引言

语文素养中包含着学生的写作水平,其备受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初中的语文教育在教学质量上没有突破,为了让初中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有很大的上升,语文教师需要引入新的写作教学方式,可以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生活,将生活中真切地感受运用在文章中去,培养学生注重写作情感,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通过生活感悟写出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二、初中语文体验教学

(1)促使学生的作文融入生活情景

写作的体验可以取材于生活实例。生活中的内容丰富多彩,且充满了学生的感情,是学生亲身体验中的一部分。语文教师在日常课堂中要给学生灌输文章要贴合生活的思想,让学生在生活中可以保持仔细观察的习惯,使学生在写作时有更多的个人观点和思想情感。许多的学生有这样的想法,认为自己平常都只是生活在家与学校中,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写在作文中的,认为这是一种枯燥乏味的生活状态,所以觉得不写也罢。因此,语文教师可以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创造生活的乐趣,比如带着学生去校外郊游、野餐;给学生播放电影,在班级中举办一些歌唱、舞蹈、口技、说书等活动,给学生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发展自己的各种潜能,扩展学生的生活圈子,使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让学生多一些生活感悟,促使学生可以在写作中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情感。

比如,初中作文中最让学生犯难的是写景作文,学生对于景色没有仔细地观察,喜欢养殖花草的学生人数也不多,学生对植物的了解知识太少,所以容易在写景文章中浪费过多的时间。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带领着学生在节假日中去植物园观察更多的植物,让学生认识更多不常见的植物。教师可以在郊游之前,先让学生在家中提前查找一些植物,对植物的名称和喜光、厌光习性进行了解,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好奇探索意识,便于学生在观察植物中有所收获。语文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带着小本子和笔,在植物园的观察中,将植物的叶子和枝干等详细的进行一些描写,把学生自己对于植物的情感也可以写入笔记本中,使学生通过游玩植物园后对植物的了解和认识更多些。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游玩观赏植物的机会,给学生出一些口语题,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手法,比如说正面描写是“人们纷纷对植物进行拍照和赞美”,也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侧面描写,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举一反三的方法。

(2)积累学生的阅读量

学生在写作时也存在这样一种感受,本来脑海中想表达的是一个内容,但是书写在文章中时却发现自己表达成另外的事物。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的语文经验不足,不会正确的使用词语和句子,造成写作时的误差。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需要加强,很多学生在课后的阅读量是零。初中语文教师要陪同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增加学生的知识层面,促进学生阅读知识的积累。在阅读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动手能力指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对文章句子进行勾画,对好的地方写出自己的感悟或者作出评论等;动脑能力指的是让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进行人物、事物、故事情节、情景线索等的分析,促使学生明确的、快速掌握书本的深层含义和思想情感。

(3)转换作文评价体验

优秀的文章不是一次写成的,需要作者精工打磨,好的材料和构思同样是作者在积累和查找资料中学习来的,并对自己的文章不断的修改,提升文章的质量。写作就如同古人做诗词,需要不断地斟酌,构思。而且对于能力有限的初中學生,更需要对自己的文章进行研究、与他人探讨。学生可以先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然后做出评价,然后再与小组交换文章,对他人的文章进行借鉴和评论,增强学生的写作本领。

比如,语文教师让学生写一篇以“槐乡五月”为题的作文时,学生要善于对槐树、乡村、五月等内容进行构思,可以阐述自己小时候的与家人去摘槐花的童年趣事,并且对槐花的用途等进行详细的描写,吸引人们的注意,在写作中可以多使用一些表达手法增加作文的质量。作文写完成后,学生对自己的文章打分并点评,然后再和小组成员们互换文章,对小组成员的文章进行评价,最后再由教师对学生作文给予肯定和评论。

结语

体验式的写作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很有帮助的,能使学生从心理出发,通过认真地观察生活场景,体验生活乐趣等来提高作文的情感表达水平。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阅读目录,与学生一起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最后再让学生进行个人评价和交换评价,促使学生的写作手法和文章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朝静,.初中语文生命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初探[J].课外语文(上),2019:178,192.

[2]徐雯雯.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探讨[J].启迪与智慧:教育版(中),2015:39.

作者:罗博

第3篇: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相关问题

摘 要: 目前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存在教师重视不足、素质不高、阶段简化及评价偏差等问题。贯彻实施体验式作文教学,应采取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素质、完善体验式作文教学阶段及完善作文教学的评价机制等有效措施。

关键词: 小学体验式作文 教学问题 提升对策

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是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小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仔细观察、主动阅读和讨论对话,积累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准确表达思想感情,做有个性的文章。

一、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视不足

新课程改革实施多年了,一些教师依然抱着抵触的心理,认为换汤不换药,没有必要来回折腾,对新课程标准不学习,不了解,不消化,不吸收,不转化为主动行动。部分语文教师不敢教学改革,不敢教学创新,不敢推行体验式作文教学,担心因教学改革而使小学生成绩下滑,担心教学成绩排名下滑。教学成绩往往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与教师的续聘和晋升挂钩,在教师管理制度没有实质性改革的前提下,一些语文教师不敢有大的改革举动。

2.素质不强

部分语文教师教学改革愿望良好,却因自身素质问题难以实施和成功,如不知道如何确定活动主题,不知道如何设计活动方案,不知道如何组织体验活动,不知道如何组织体验交流,不知道如何指导体验表达创作。部分语文教师缺乏体验式作文教学基本技能,致使教学效果不佳。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小学生仔细体验、深入体会,也缺乏指导意识,致使小学生的体验活动走过场,体验感悟不多、不深、不清晰,致使后续的体验表达难以顺利进行。

3.阶段简化

部分语文教师根据教学进度随意拟定一个写作主题,而不是和小学生讨论、商议、对话,共同拟定写作主题。一些小学生感受不到写作的快感和乐趣,不想写、不愿写,写作起来无动力,只是被动配合教师完成作业,完成学习任务。部分语文教师没有在制订活动方案上下功夫,活动方案粗糙、简单,对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想象不周密,致使在活动体验阶段中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部分语文教师在体验教学环节中由于时间、条件、场所限制,导致小学生应该参加的体验活动参加不了。小学生即使参加了体验活动,也存在走过场现象,没有仔细体验,没有深入体验,没有积累体验。

4.評价偏差

部分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分数,采用应试教学方式训练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致使小学生按固定套路写作,写作看起来条例清晰,内容翔实,语言丰富,实质上满是谎言,满是虚情假意,千篇一律。一些教师批改粗糙,评语笼统,寥寥数语,甚至敷衍写一个分数,发回学生完事。一些教师很少组织学生互评和集体评议活动,小学生之间缺乏相互了解和相互借鉴,不利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提升对策

1.提高教师认识水平

笔者在多年的写作教学中对体验式作文教学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理解,思想认识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自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学校组织了多次学习,也参加了区教育局的专门培训。笔者认为,体验式作文教学在切实转变小学写作教学方式方面,具有现实迫切性。认为体验式作文教学引导小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感知生活和表达生活,解决小学生缺乏写作兴趣、无话可说、言之无物、言之无序的问题,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体验式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性作文教学方式,用系统论视角把小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书本学习和实践学习、阅读和写作等统筹兼顾,使小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实现多种教学目标,使小学生的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使用、体验感知表达等得以全面落实。

2.提升教师教学素质

语文教师应自主学习,提升学习动力。自主性是语文教师作为学习主体的基本属性,是语文教师作为学习者负担起学习活动的基本素养。每个教师要成为学习型个人,一直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一直以学习促进个人的发展,以学习促进工作的创新。语文教师应在学习活动中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自觉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以积极的姿态处理学习活动中的偶发事件。语文教师应摆正学习心态,为自己而学,为学校发展而学,为小学生发展而学。语文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学习毅力、意志、耐力、勇气,主动克服学习困难和挫折。

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形式和途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参加培训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基本常态。应根据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和实际教学需求、培训规律、区域差异等因素科学设计培训的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评估等。针对性培训的课程形式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式课程模式,任务驱动式课程按任务驱动活动式设计,针对性强,学习目标明确,通过任务作业、交流讨论加深对专题内容学习的理解。培训者应通过现场诊断发现问题,通过案例教学、讨论、观摩和情景体验等方式,帮助语文教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活动可以运用网上培训、网下培训、虚拟学习、真实学习、教研和培训的培训形式,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

3.完善教学阶段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第一步是师生确立写作的体验主题。每一个作文教学都应该有一个主题。写作的主题最好不能由语文教师直接认定,而应该和小学生沟通商议确定。写作主题确定后,应按计划执行,不宜随意变革。

设计、制订体验方案是对活动主题的进一步细化。方案一般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数、活动形式、活动具体过程、活动步骤等。方案设计应考虑当地条件、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活动难易程度、活动安全问题、活动效果等因素。

参加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体验,获得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是写出好文章的基础条件。没有对人生、社会的感悟,小学生是难以写出思想深刻的作文的。获得体验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有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有观察、亲历、阅读和讨论等具体的表现形式。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小学生不能亲历,而许多事物,小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获得生活体验。亲力亲为,亲自参与活动,在实践中经历事件的全过程,是形成活动体验的基本途径。小学生只有体验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表达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学生由于主要在校园生活,不能与作家一样长期深入农村、企业和单位了解生活,阅读是小学生体验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不仅可以小学生的开阔视野、丰富小学生的知识、积累小学生的写作材料,而且可以积累语言词汇、感悟写作方法、积累写作技巧。

对观察体验、实践体验和阅读体验进行及时的讨论对话,有助于深化小学生生活体验的理解。互动讨论对话可以作为一个生活体验形式单独运用,也可以作为观察、实践和阅读体验中的一个因子穿插运用。讨论对话可以是生生之间的对话,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还可以是小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小学生应在民主自由的气氛中交流活动体验。交流活动可以采用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班级交流、师生交流等主体组合方式,可以采用辩论、访谈、演讲、讨论、提问、对话等方式。交流需要鼓励,教师应鼓励小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很多成果,交流自己的活动感受,一段感想、一个故事、一个实物、一个照片等都可以成为交流的工具。在小学生自由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提示和启发有助于端正交流方向。教师的提示语言应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感染力,引起小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小学生的交流欲望。

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准确表达、真挚表达,是作文写作的核心要求。作文写作的过程也是小学生主观情感的自然流露过程和自然表达过程。个人的见闻、个人的独特感受、个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不同于他人,是独一无二的,帶有明显的个性化色彩。教师应引导小学生把这种个性化主观情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个性化表达,不仅能感动读者,而且能感动小学生自己。有文采的作文语言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句式富于变化,错落有致;感受富含哲理,耐人寻味。

作文教学的最后一步是作文得以发表。作文发表的途径有多重形式,教师范文讲评、小学生互相欣赏、读给家长听、班级作文栏中展览、校级作文栏中展览、编辑个人习作选、学习内部文学刊物发表、社会报纸和杂志发表、网络媒体发表等,都是鼓励小学生的形式。小学生发表的层次,可以依据学校的条件和小学生的实际灵活选择,关键在于教师要设法激发小学生的创作欲望。

4.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小学生作文写作不是为了成绩获得,为了完成任务,而是小学生教育生活的一部分,是小学生自由成长的一部分。小学生作文写作水平和能力的评价标准主要依据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的真情实感、小学生的体验水平、小学生的表达水平及小学生的表达个性。

作文写作完成后,作文修改是体验式作文教学的重要阶段。修改和润色,可以使文章更加选材详略得当、立意更加深刻、语言更加流畅、文采更加生动。修改的方法包括:学生自改、学生互改、教师批改、师生讨论修改等。小学生应学会自改作文,不重视修改、不会自主修改的小学生,很难进一步提高作文写作能力和水平。学生互评作文,可以阅读同学的作文并加以修改,这样可以学习他人的表达技巧,吸取他人的生活感悟。教师亲自批改学生作文,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可以使小学生知晓作文的优点和修改方向。教师面批作文,可以当小学生面讲清修改的具体要求、具体方法,让小学生明白修改的具体意见。

参考文献:

[1]袁逸仙,彭小明.体验作文教学模式的建构[J].现代语文,2012(7).

[2]胡显兰.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文教资料,2017(31).

作者:张小宁

第4篇:体验式作文教学小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何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表达真情,抒写真切体验呢?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①,更是写作的实施者,所以作文教学活动必须尊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写作内容的选择与取舍,对写作形式的构思与安排,对写作主题的感悟与确立,都不能够把教师自己的理解或表达强加给学生,不能够让学生运用他们不理解的形式作文,写他们陌生甚至隔膜的内容。否则,这些就会成为作文教学的枷锁,把学生牢牢地锁在作文活动奴仆的位置。体验性作文教学正适应这一需要,能够解放对学生的写作束缚,还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让写作成为自由快乐的表达。

一.体验性作文教学的实施依赖于教学过程中学生“体验”主体地位的落实 1.要求学生书写自己的生活体验,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的作文教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源头活水就是学生的生活,把生活之泉引入作文写作,文章自然如清泉活泼生动,“体验”正是一条引“源”入文的好通道。我们的生活世界决定着我们生活的经历,促成我们产生各种生活体验,从而不断调整、完善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从“体验”入手,正是对学生生活的尊重,对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尊重,“体验”可以引导学生自觉地“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②。体验式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将作文内容定位于学生自己的现实生活,而不是教师指定的某一块;将写作动机从学生自身激发,使学生因为有“体验”要表达而作文,而不是要完成任务去写作;将作文写作扎根于学生生活与生活体验中,使作文成为一种交流的需要与生活的自觉,而不是屈从于老师命令与催促的应付。

老师们常说作文难教,学生作文空洞干瘪;其实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中自己的位置,变“教师”为“导师”,引导学生把作文的镜头对准学生自己的生活,广开清泉之源,自然作文内容充实而丰盈。叶圣陶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③体验性作文教学的写作对象正是学生自己的生活。 2.作文写作中,学生聚焦自己的生活,以产生活跃的情感体验,形成对作文教学活动形成积极有效的主体参与

“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没有主体参与就没有教学活动的产生,主体参与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始发、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的质量。”④如果没有活跃的情感体验,学生怎么能够在预设的教学情境或生活中形成强烈的关注,激发积极有效的主体参与性呢?反之,而失去主体参与意识,即便面对异常丰富的生活世界,学生也只是生活和作文教学的局外人,又怎么能够发挥主体参与的积极作用形成有效的情感体验?生活的滋养被拧干后,作文也就失去了重量,写作就会成为敷衍,而不是表达,更不是交流。

能够深深打动读者的作文,都是作者能够积极参与到生活与作文教学活动中,深入生活的细节中,对生活事件进行真诚而活跃的情感体验,在观察与写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体参与的积极作用,而这正是体验式作文写作的特点。积极有效的主体体验使参与落到实处,让作文真切地展现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显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能够打动人的表达必定是饱含真挚情感体验的。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而独特的人,教学中追求学生写作个性的发展与作文的创新能力

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整齐划一,评价起来一刀切,所谓优劣的区分,泾渭分明。这种对写作内容、形式以及评价标准的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无视学生的发展性,是对学生写作主体地位的漠视,只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受体”,这怎么能激起学生对于特定情境、生活与写作教学活动的积极情感体验?忽视学生写作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的发展性,就等于把学生视为没有生活体验的写作工具,事实上把生活、学生、作文两两相隔绝,这样的写作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表达”;而缺乏自主与个性体验的作文教学不能培养学生作文的个性与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体验式作文教学正是让学生的作文植根于现实生活,表达每一个学生个体对生活独特的体验,这种体验应当是心灵在相对自由的状态下个性化的自主表达。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用肯定、鼓励来帮助学生个性化的有创意的写作。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⑤这正是体验式作文教学追求的方向。

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自觉“体验”,把写作当作表达体验的需要 1.体验性作文教学外延的最大化是生活,但它的实施可以借助一定的教学情境或者教学事件

课堂与生活在不少同学印象中似乎一直存在隔膜,尤其是作文教学,生活与写作在他们的思想中从来就是井水与河水的关系。其实,作文抒写体验,而在生活中我们才能产生丰富的体验,如果说作文是“井”,生活是“河”,它们肯定有相通之渠,只要打通,生活的活水就会源源不断注入作文之中,体验正是最好的渠道。作文教学中主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打通体验这道渠,激起学生对相应教学情境或教学事件的情感体验,并由此“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引生活入作文。

体验性作文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真”,而不能“假”。所以,情境创设要求突出事件或情境的遭遇性,要自然,要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内心触动;绝不能让人一望就知是“假”,是应景,一开始在心里就倦怠起来。简单的说,就是情境的创设也是生活,要有生活气息。

其次,作文教学情境或事件的创设要具有“唤醒”功能,它必须在激起学生某种情感体验的同时,能够最大可能地唤醒学生以往的生活体验,或者能最大可能地激起学生去观察体验的兴趣。所以,它是一种源于生活的创设,决不仅仅是对生活情境或事件的简单复制,它对作文写作在内容或者主题甚至形式上有着一定的暗示与导向作用。有着生活气息的情境带着它强烈的暗示性与导向性,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中走入生活,写作就成为表达与交流的需要,成为体验的一部分了。

2.体验性作文教学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自觉体验,把作文写作当作与人交流与表达的需要,培养学生主动的作文意识

《课标》要求写作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体验性作文教学的“体验”绝对不是总是始于或终于一节作文课,必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的自觉,写作不应该总是一次次的都要激起,应当成为表达丰富生活体验的需要,写作的过程应当生活化、体验化、自觉化。

在一次“体验亲情”的作文教学设计中,我请学校旁近的一位家长突然“误闯”课堂临时给孩子送来午饭钱,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这位母亲,感受亲情,并引导学生探究观察方法,学习写作技巧。有着写作兴趣与能力积淀的同学回去后,迅速进入自己的生活角色,作文的写作自然水到渠成。作文写作后,我引导学生编作文专辑时告诉学生:以后每一辑都设有这样的专题。让学生随时把生活中的经历和真切体验写出来,让体验与写作交流的自觉继续保持下去,成为表达的需要。

三.体验性作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注重体验与作文的过程引导和管理,因此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和教学的进行状态,能够科学合理的引导、调控

体验性作文教学同所有其他教学一样,不仅仅关注结果,更注重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教学的过程化是教学落在实处的基础,体验性教学更加如此,没有过程的教学任何体验都无从谈起;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体验性”必须依附于作文教学的实施过程而实现。学生的学习体验从无到被唤起,到被加强,到引导学生进行新的体验或者表达与写作,它从开始就表现出持续性、发展性,忽视教学与学生体验、写作的过程性,希望教学可以一蹴而就,希望启发引导了就能够马上成功,这是不现实的。 “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学习结果呈现的仅仅是过去的记录,而不是将来的知识”⑥,也不能够把一篇作文——即便它很出色——作为教学活动的目的或终结。

体验性作文教学实施的过程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先有的体验并不就完满、深刻,它也需要不断地加以修正、成长,所以说“学习是一个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过程„„它意味着所有的学习都是重新学习”⑦。教师如果忽视体验性作文教学的成长过程,无异于揠苗助长;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者,他的工作不仅是激发、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教给学生思想,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或者修正学生的原有经验,帮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获得新的体验,让认知世界的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共同成长。

当我们真正把体验性作文教学进行到底,作文与生活的隔膜就会自然消失,生活之清泉就会源源不断注入作文之田,丰盈、灵动、真挚、深刻的好文章就会如同缤纷美丽的个性化花朵盛开在我们的作文教学活动中。

第5篇:体验式作文教学小结

张果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如何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表达真情,抒写真切体验呢?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更是写作的实施者,所以作文教学活动必须尊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写作内容的选择与取舍,对写作形式的构思与安排,对写作主题的感悟与确立,都不能够把教师自己的理解或表达强加给学生,不能够让学生运用他们不理解的形式作文,写他们陌生甚至隔膜的内容。否则,这些就会成为作文教学的枷锁,把学生牢牢地锁在作文活动奴仆的位置。体验性作文教学正适应这一需要,能够解放对学生的写作束缚,还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让写作成为自由快乐的表达。

一.体验性作文教学的实施依赖于教学过程中学生“体验”主体地位的落实。 1.要求学生书写自己的生活体验,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的作文教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源头活水就是学生的生活,把生活之泉引入作文写作,文章自然如清泉活泼生动,“体验”正是一条引“源”入文的好通道。我们的生活世界决定着我们生活的经历,促成我们产生各种生活体验,从而不断调整、完善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从“体验”入手,正是对学生生活的尊重,对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尊重,“体验”可以引导学生自觉地“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体验式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将作文内容定位于学生自己的现实生活,而不是教师指定的某一块;将写作动机从学生自身激发,使学生因为有“体验”要表达而作文,而不是要完成任务去写作;将作文写作扎根于学生生活与生活体验中,使作文成为一种交流的需要与生活的自觉,而不是屈从于老师命令与催促的应付。

2.作文写作中,学生聚焦自己的生活,以产生活跃的情感体验,形成对作文教学活动形成积极有效的主体参与。

“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没有主体参与就没有教学活动的产生,主体参与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始发、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的质量。”如果没有活跃的情感体验,学生怎么能够在预设的教学情境或生活中形成强烈的关注,激发积极有效的主体参与性呢?反之,而失去主体参与意识,即便面对异常丰富的生活世界,学生也只是生活和作文教学的局外人,又怎么能够发挥主体参与的积极作用形成有效的情感体验?生活的滋养被拧干后,作文也就失去了重量,写作就会成为敷衍,而不是表达,更不是交流。

能够深深打动读者的作文,都是作者能够积极参与到生活与作文教学活动中,深入生活的细节中,对生活事件进行真诚而活跃的情感体验,在观察与写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体参与的积极作用,而这正是体验式作文写作的特点。积极有效的主体体验使参与落到实处,让作文真切地展现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显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能够打动人的表达必定是饱含真挚情感体验的。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而独特的人,教学中追求学生写作个性的发展与作文的创新能力。

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整齐划一,评价起来一刀切,所谓优劣的区分,泾渭分明。这种对写作内容、形式以及评价标准的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无视学生的发展性,是对学生写作主体地位的漠视,只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受体”,这怎么能激起学生对于特定情境、生活与写作教学活动的积极情感体验?忽视学生写作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的发展性,就等于把学生视为没有生活体验的写作工具,事实上把生活、学生、作文两两相隔绝,这样的写作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表达”;而缺乏自主与个性体验的作文教学不能培养学生作文的个性与创新能力。

体验式作文教学是让学生的作文植根于现实生活,表达每一个学生个体对生活独特的体验,这种体验应当是心灵在相对自由的状态下个性化的自主表达。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用肯定、鼓励来帮助学生个性化的有创意的写作。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正是体验式作文教学追求的方向。

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自觉“体验”,把写作当作表达体验的需要。

1.体验性作文教学外延的最大化是生活,但它的实施可以借助一定的教学情境或者教学事件。 课堂与生活在不少同学印象中似乎一直存在隔膜,尤其是作文教学,生活与写作在他们的思想中从来就是井水与河水的关系。其实,作文抒写体验,而在生活中我们才能产生丰富的体验,如果说作文是“井”,生活是“河”,它们肯定有相通之渠,只要打通,生活的活水就会源源不断注入作文之中,体验正是最好的渠道。作文教学中主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打通体验这道渠,激起学生对相应教学情境或教学事件的情感体验,并由此“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引生活入作文。

体验性作文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真”,而不能“假”。所以,情境创设要求突出事件或情境的遭遇性,要自然,要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内心触动;绝不能让人一望就知是“假”,简单的说,就是情境的创设也是生活,要有生活气息。

其次,作文教学情境或事件的创设要具有“唤醒”功能,它必须在激起学生某种情感体验的同时,能够最大可能地唤醒学生以往的生活体验,或者能最大可能地激起学生去观察体验的兴趣。所以,它是一种源于生活的创设,决不仅仅是对生活情境或事件的简单复制,它对作文写作在内容或者主题甚至形式上有着一定的暗示与导向作用。有着生活气息的情境带着它强烈的暗示性与导向性,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中走入生活,写作就成为表达与交流的需要,成为体验的一部分了。

2.体验性作文教学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自觉体验,把作文写作当作与人交流与表达的需要,培养学生主动的作文意识。

《课标》要求写作能“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体验性作文教学的“体验”绝对不是总是始于或终于一节作文课,必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的自觉,写作不应该总是一次次的都要激起,应当成为表达丰富生活体验的需要,写作的过程应当生活化、体验化、自觉化。

三.体验性作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注重体验与作文的过程引导和管理,因此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和教学的进行状态,能够科学合理的引导、调控。

体验性作文教学同所有其他教学一样,不仅仅关注结果,更注重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教学的过程化是教学落在实处的基础,体验性教学更加如此,没有过程的教学任何体验都无从谈起;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体验性”必须依附于作文教学的实施过程而实现。学生的学习体验从无到被唤起,到被加强,到引导学生进行新的体验或者表达与写作,它从开始就表现出持续性、发展性,忽视教学与学生体验、写作的过程性,希望教学可以一蹴而就,希望启发引导了就能够马上成功,这是不现实的。 “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学习结果呈现的仅仅是过去的记录,而不是将来的知识”,也不能够把一篇作文——即便它很出色——作为教学活动的目的或终结。

体验性作文教学实施的过程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先有的体验并不就完满、深刻,它也需要不断地加以修正、成长,所以说“学习是一个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过程„„它意味着所有的学习都是重新学习”。教师如果忽视体验性作文教学的成长过程,无异于揠苗助长;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者,他的工作不仅是激发、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教给学生思想,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或者修正学生的原有经验,帮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获得新的体验,让认知世界的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共同成长。

当我们真正把体验性作文教学进行到底,作文与生活的隔膜就会自然消失,生活之清泉就会源源不断注入作文之田,丰盈、灵动、真挚、深刻的好文章就会如同缤纷美丽的个性化花朵盛开在我们的作文教学活动中。

注:借鉴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10月号·上

第52页

李秋菊/关文信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第79页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D·A·库伯

《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

23、24页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8年版

第6篇:关于体验式作文教学

关于体验式作文教学 ——从两节作文复习课说起

第一节,陈倬莹老师:《善待文题,提分吸睛》。这是一节模拟考试作文评讲与中考作文复习课,上得很用心。陈老师准备了《模拟考作文选刊》、《“善待文题,提分吸睛”学案》,课堂先回顾考题,接着比较分析补充题目的情况,要求学生归纳补充文题的方法,然后与经典作品对接,让学生学会提炼主题,最后是学以致用:“街题”升格,能力迁移。整个教学流程环环相因,丝丝入扣。同时,教师很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第二节,吴彦卓:《写小物件,抒真感情》。这节中考作文复习课率真自然、讲求实效。吴老师以八年级课文《端午的鸭蛋》引出“小物件”这一话题,再以《枕头里的世界》为例,细细剖析文章写“小物件”的动人之处,然后水到渠成地教给学生融情于物的方法,最后以修改病文的形式来进行巩固训练。课堂真情洋溢,气氛亲切融洽,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回首往日,留意于曾经的“小物件”,给人启发多多! 两位老师对2016年广东中考作文的方向把握准确,那就是要学生讲好自己的成长故事!他们都重视大作家的小文章,重视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情感抒发!这就对了。我们在中考复习的后半阶段一定要找准我们可以做到的这个“点”,围追堵截,把这 1 个“点”给做实,这才见出中考作文复习之实效。

关于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唤醒,在作文复习时尤为重要。考场作文,最忌茫无头绪,无动于衷,破解之道,唯有唤醒曾经的情感体验。基于此,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强调体验式作文教学。

何谓体验式作文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所体验,围绕作文的主题,通过观察、阅读、讨论、表演、试验、采访等等形式,对自然、社会、家庭、生命、自我„„有了新的思考,形成了新的认识、新的感悟。在此基础上,运用写作知识,愉快地表达所思所想。这就是体验式作文教学。我看还可以把它说成是“综合实践活动型的作文教学”。因为它把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把唱做念打集于一身。也可以说是“行知式作文教学”! 因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中“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正与新课程契合,体验式作文教学正是先“做”后写,教写“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当我们指导学生情绪饱满地投入和感受生活,激活思想,唤醒生活积淀,用笔去描绘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生活的假恶丑„„学生那如鲠在喉的表达欲望将得以满足,作文之苦痛将得以稀释。如果能将之常态化,相信我们的作文教学必能走出困境。

体验式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高度尊重学生对生活对人生对人对己的独特体验,而且必须千方百计让学生的心动起来,让学生勇于用心体验我们普通人所过的庸常平凡的生活。并非生活阅历丰富的人就能写出好文章,而是对生活敏感、善于体验生活的人才能写出好文章,正如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所说的:“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皆为绝

2 妙词。” 毛荣富教授在《作文散步》中说得好:“对于作文来讲,所谓生活不应是表面意义上的客观事物和生存活动,而是和心灵产生过碰撞交流后产生了独特的体验并成为心灵一部分的那些现象和事件。也就是说,离开了内心体验和主观感受,所谓的生活只是一种表象和机械的周而复始而已。”

作文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放飞心灵、彰显自我的一方天地。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策略之一就是鼓励学生放胆为文,包容学生种种或稚嫩或偏激或冲动甚或消极黯淡的思想,号召他们把独特的个人体验痛快淋漓地抒写下来,让作文成为学生“心灵的按摩器”。

第7篇:我看体验式作文教学

初读体验式作文教学

朱丽花

身在偏僻的农村,从教虽已是十四年,但说起作文教学我却为之汗颜:我的作文课重视方法技巧的指导,重视范文的讲解,但是学生却只能勉强凑那么几百字,甚至从网上抄袭范文。我也想过办法,学李镇西老师好好讲解,努力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长处,并为之打印成铅字,还参加过一些作文赛,但是收效甚微,尤其是对大多数学生。可是细细想来,似乎也不能全赖学生。我们的学生从早到晚,坐在教室里,孜孜苦学,一门接着一门,书山题海,艰难跋涉,也没偷懒啊!要说语文,一篇课文接着一篇课文,老师,学生也没省事啊!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写不出作文?我真是犯难,我的作文教学之路究竟在何方?

加达默尔说: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使自身具有 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种东西就属于体验。因此,体验不是一般的经历,而是生命的经历。没有体验,就不会有情感的冲动、精神的觉醒和智慧的发现。对于体验,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家路遥有过独到的理论:所谓写最熟悉的生活、最熟悉的人物,也就是写自己最熟悉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非常长远的积累。它不是仅仅对生活外在形式的体验, 而是情绪、感情的体验,一种最细微的心理上的体验,而这些东西是你作品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感动人的地方。写作是一种生活,是显现生命价值的一种需要。有情不抒不快,有感不发不畅,这种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正是人性最本真的原生态,写作就应把这种本真的东西展示出来。作文,是学生描写生活的过程,五彩缤纷的生活是作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材。学生对生活体验得越深,描绘的生活就越精彩。因此作文教学,要教会学生描绘生活,先要教会学生体验生活。体验是描绘的前提,描绘是体验的升华,只有两者完美结合,作文才会文情并茂。体验式作文,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学会表达。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认识社会,是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以激发情 感和抒发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融入感受生活、 体验自主创作,让作文回归生活,成为学生生命体验的激情表达。

读罢山东省所倡导的体验式作文教学,我似乎找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其实还是那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首先是行万里路,在生活中丰富体验,在活动中唤醒体验。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流云小诗〃诗》中写道: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 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在蓝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在生活里。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作文教学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在生活中学写作文,写反映生活的作文,并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让他们的真情在体验中肆意流淌,促进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形成。

那么,怎样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呢?

1.引导学生积累体验。良师益友、同学情谊、校园风波、日常琐事,都是写作的题材;严父慈母、邻里关系、街坊趣事、小巷轶闻都是作文的源泉;上学路上、走亲访友的途中都 有许多值得挖掘的素材。正如罗丹所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生活的源是无穷的,只要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思索生活,生活处处皆文章。

2.引导学生挖掘体验。社会是实践体验的大舞台,也是作文教学的大课堂。新课标提出,学生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他们如果长期蜷 缩于课堂,被拘束在学校小天地之中,是很难写出对社会生活有独到发现和深刻理解的好作文来的。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锻炼学生的思想,增强他们的时代责任感,而且促使他们面对现实,在实践中学会善于观察,敏于应变,发现问题,揭示本质,从而写出能够探索生活真谛,把握时代脉搏的作文。社会实践类体验作文的形式体裁多种多样,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新闻、通讯、调查报告、游记、访谈录等都是很好的写作形式。

3.引导学生浓缩体验。教师要创设让学生情绪比较激动、喜欢质疑的作文环境。教师可列举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典型事件、现象,让学生调动生活阅历,从选材、立意、构思 等方面去思考。尽管可能没有过切身的体会,但报纸、新闻、杂志的熏染,使他们也会站在 独特的角度,各抒己见,自由争论,从而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丰富其生活阅历,多些作文素材,使他们的在今后作文中不会无米可炊,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一种内驱力,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兴趣 ,就会视写作为

一种快乐,一种需要,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写作。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大量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学 生真正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1.给学生充分的写作实践活动时空。给学生一定的活动时间,学生的写作才能有充分的思维与素材准备,写作的主动性才能调动起来。每次作文活动要提前两周布置,让学生通过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聊一聊、听一听、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评一评, 充分地动耳、动手、动口、动脑,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课外练笔、写日记、做读书笔记、办手抄报、举行演讲比赛、去图书室、上网查资料等活动,提高写作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全面落实写作实践活动的效果。在学生作文活动的准备中,要开展大量的有个性特色活动,如:海报设计,焦点访谈,解说词,精彩回放,调查问卷,明星档案卡,颁奖词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写作的快乐。要尽量避免给学生布置死命题,让学生在富有创意的写作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作文的兴趣。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有力地拓宽了作文题材,使作文教学有了广度;体验活动有利于挖掘作文的主题,使作文教学有了深度;多样的活动促进了表现手法的变化,使作文教学有了灵活度;当然,在主动体验过程中,学生享受到无比的乐趣,作文兴趣油然而生,大大增强了作文教学的参与度。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体验活动。课堂体验是体验作文最基本的内容,教师通过游戏、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短剧表演等形式,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观察、谈论、争 议、表演甚至玩耍等活动过程中产生情绪情感体验,完成思维训练,形成作文材料,为写作 做好准备。学生写作上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无米下锅,无材料可写,也就是说,没有体验。诱发学生的体验,有意识地制造材料,教师就要有目的导演情境,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 引起他们情感的波动,使它成为一种强化的刺激信息,构成学生审美感知的表象性,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和作文灵感。

其次是读万卷书,在经典中诱发体验 。

未见高山便知其巍峨,未见大海便知其深邃,未见宇宙便知其渺远,这是阅读的力量。书籍包含了世界万物,人间真情。因此在注重丰富活动体验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经典的熏染。在美文品读中丰富内涵。阅读是最直接、最便利的诱发体验的方式了。通过阅读交流

等方式理解社会、理解他人,是体验生活的又一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的平台,让学生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也可以从报刊书籍中精心筛选出那些短小精悍、以情感人抑或以智启人的文章,让学生进行 阅读。以读促写,做到读写结合。同时教师还可以适时从遣词造句、构思立意等方面加以点 拨指导,不仅欣赏了美文,还从中借鉴写作的方法。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美文。学生搜集美文的过程,既是阅读的过程,也是搜集信息、学习语言、借鉴范例的过程。在阅读中体验,让学生深深地震撼,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思想的火花。当然学生欣赏美文的过程是一个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当然还可以在教材的开发中注重经典启迪。

初读之下,我就被体验式作文教学深深吸引,假如有一天,当我真正把体验式作文教学进行到底时,相信作文与生活的隔膜就会自然消失,相信生活之清泉就会源源不断注入作文之田,丰盈、灵动、真挚、深刻的好文章就会如同缤纷美丽的个性化花朵盛开在我的作文教学活动中,我真的迫不及待的看到惠及学生的那一天。

第8篇: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

课题:笑态百出——人物神态描写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笑态。

2、锻炼观察能力,体验快乐情感,激发写作情趣。 【教学设想】

1、叶圣陶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联系学生生活,发掘作文资源。

2、创设一个笑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感受并认真观察别人的笑,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笑的情态。

3、把指导重点放在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思考的驱动,认识的提升和智慧的开发上。

4、整个设计力求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体现作文训练的层次性。 【教学过程】 活动前:

布置摘抄描写笑态的语句和成语;每人搜集一个小笑话。 活动中:

(一)交代课时目标: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笑态。

(二)创设笑的情境:请同学来讲笑话。

1、一生上台讲笑话“阿蛋写信”

一日,阿蛋听说老舅病了,便写了一封问候信。平时阿蛋办事马虎粗心,遇到不会写的字便画个“O”代表其字。信是这样写的(“O”读“蛋”)

亲爱的老O(舅):听说你生O(病)了,我们一家希望你好好养O(病),等O(病)好了再下O(床)。千万不要O(病)没好就下O(床),一定要等O(病)好了才可以下O(床)。愿你好好养O(病),早日下O(床)!你的外O(甥)阿蛋

老师叫暂停,提示:你能用一个词或成语来形容一下大家的笑吗?一生答:哄堂大笑 开怀大笑

一生答:前仰后合 捧腹大笑

你能用几句话描绘一下教室里的欢乐气氛吗?最好用上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找同学来描述)

一生答:同学们个个笑得前仰后合,人仰马翻,整个教室就像一口沸腾的大锅。笑声传出了教室,回荡在走廊上,校园里。

一生答:我们的笑声像波浪在教室里回荡,久久不能平静。

一生答:同学们都哈哈大笑,有的张着大嘴笑;有的眯着眼睛笑;有的捶着桌子笑;有的捂着肚子笑。

老师启发:能否衬托一下?

一生答:笑声飘荡在校园里,感染了校园里的柳树,柳树也笑弯了腰,柳叶也赶来伴舞。

一生答:笑声把我们班的班徽都要震落了。 一生答:笑声传到天空,鸟儿都好奇地停下来观看。

2、继续请同学讲笑话。

老师又叫暂停,提示:刚才大家都笑得很开心,回想一下你是怎样笑的?(找同学来描述) 一生答:我刚才只顾高兴,仰头大笑时把头撞在了墙上。 一生答:我笑得喘不过气来。 一生答:我笑得肚子疼。 一生答:我笑得腮帮子疼。

老师继续提示:刚才你看到谁笑得最开心?他是怎样笑的?可以从表情、动作、声音等方面去描绘。(找同学来描述)

一生答:王室栋笑得最厉害,他前仰后合哈哈大笑,脸上的青筋都憋出来了!

一生答:韩休萌笑得最厉害,他讲笑话都讲不下去了,他憋得脸通红,弯着腰抱着肚子,一个劲地笑,就是说不出一句话,他使劲想控制住自己,说出最后的一个关键词,可是张了好几次嘴,竟没说出一个字,最后他干脆两手抱头趴在了讲台上。虽然笑话没有讲完,但同学们早已笑翻了天。

(三)梳理成文。

老师提示:把大家刚才体验到的、观察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整理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如果整理成文,给文章起个什么题目比较好呢?(找同学发表意见) 一生答:《笑、笑、笑》。 一生答:《笑比哭好》。 一生答:《笑声在教室里回荡》。 一生答:《笑的写真》。

老师继续启发:如何开头和结尾呢?(找同学发表意见)

一生答:开头开门见山,交代时间和事件,结尾写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很留恋这堂课。 一生答:用歌词开头“朋友,你是喜欢哭还是喜欢笑,你若感到幸福你就笑笑笑。” 一生答:结尾可以写“笑一笑,十年少,愿你笑口常开。”

老师总结:有了题目,补充完开头和结尾,一篇完整的文章出炉了。这篇文章的关键是中间对笑态的刻画部分,一定要细致、生动、形象。我这里有一段笑话,是《红楼梦》第四十回写刘姥姥进大观园吃饭时逗大家发笑的事。大家听一听,看曹雪芹是如何描绘众人笑态的。

(附: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肥不语.众人先是发征,后来一听,上上下下一齐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呼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装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四)学生写文。教室恢复安静。

(五)20分钟后,交流作文并修改补充。

(六)布置爱心作业。

回家亲口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把说这句话前的心理和说出后妈妈的神态反应细致地写出来,写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短文。

第9篇:生活化体验式作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校地处河西走廊,四面环山,是一所少数民族自治县县城中心小学。加之学生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不留心观察生活,一旦到了写作文的时候便紧锁双眉,苦不堪言。基于以上主客观原因,结合我的教学体会,我认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观察生活、认真地体验生活、及时地记录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和独创性。

一、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生的日常活动范围较小,形式单一,每天都是重复着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接触较少,但是我们要鼓励学生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精彩、于细微的生活中寻找真情。比如,写人的作文时,首先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身边与之朝夕相处或者非常熟悉的人物进行观察,抓住人物身上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进行详细叙述,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比如,写动物,就必须选择自己十分了解的小动物,可能是在乡下姥姥家养的家畜、家禽,也可能是自己在家养的宠物,但必须是你熟悉的、仔细观察过的,才能对其有深刻的印象,写出来的作文才是真实的,能打动读者的;比如,写场面描写,首先要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可以采用由远及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顺序逐个进行观察,并抓住精彩处进行放大观察,着意特写……不论写什么样的作文,学生只有全身心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才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写出生动鲜活的文章。

二、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体验式作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生活的细节中,对生活事件进行真诚而活跃的情感体验。只有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生活实践当中,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真切地展现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显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学校每天两个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让学生投身其中,尽享快乐;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作为一个少先队员的骄傲,在祖国母亲怀抱中的温暖;每年一次的“植树活动”“学雷锋”“庆六一”“庆国庆”……学生每参加一次活动就有一次深切的体验,不同的学生个体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亲身去“参加”生活,而不是客观地去“参观”生活。

三、记录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当学生对纷繁复杂的日常生活进行了一定的观察和体验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地把观察和体验到的归纳、整理,并采用一定的方法记录下来。如可以分门别类地用日记或片段形式记下来,也可以用小卡片的形式摘录下来,还可以把自己记录下来的贴在展示台上进行比赛等等。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营造作文氛围,又能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多了,写作时就不会感到束手无策了。

总之,在生活化体验式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细节,认真体验生活经历,及时总结生活经验。这样才能使作文教学还原生活的本位,也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习作动机,孕育写作文的激情,让一篇篇充满生活气息的文字流淌在学生的笔尖。

编辑 王团兰

上一篇:政教处工作措施下一篇:阿里巴巴一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