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一共涵盖5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教育工作全面性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有利于校园环境的和谐化,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团体辅导教学活动应用于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中,会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创新方向发展。
论大学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强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当做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到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加重要的是,教师要强调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心理情况会对身体情况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心理素质比较好的学生,其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会有比较高的效率。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将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重要的考虑对象,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并且和实际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不断的调整和改进,在实践中获得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体育;心理健康;大学生;教育;锻炼;素质
1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1体育锻炼通过两种机制影响心理健康
在大量的研究中得出,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增加积极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出现这一结果的机制有两方面:第一,体育锻炼能有效转移不良情绪,将集中力放在体育锻炼中。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的作用与反馈,而人类的左脑是沮丧、伤心等不良情绪的发出地,愉快的心情产自右脑。人们运动时,左脑会受到抑制,从而使右脑控制人们的思维,这样积极的情绪就会占据主导地位。第二,运动可以增加血液流通的速度,从而释放内啡呔,让人获得轻松、愉快的感觉。正是这两种作用机制,使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积极影响的理论得以成立,成为加强大学生体育教学,提升其心理素质的理论基础。
1.2体育锻炼能够调节学生心态,振奋精神
大学生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在期末或是面临一些重要抉择的时候,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将一些不利的情绪变得积极,就涉及到心理素质问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在锻炼过程中,消极情绪会受到抑制,也会暂时告别烦恼的困扰,而且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想法,对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再者体育锻炼是一个宣泄的途径,释放出来之后,更是会感觉到心里的轻松。调节心态,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宣泄,哭是很多女孩子选择的途径,而体育锻炼同样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小的烦恼和困扰都可以尝试通过运动锻炼的方法发泄出来,缓解心理压力,改变心境。
1.3促进学生个体心理调节作用分析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因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消极情绪,只要学生掌握科学的消极情绪调节技巧,及时进行排解就不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依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约有70%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运动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方式;约有50%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运动具有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每一种体育运动都有其参与目标,例如跑步运动是为了更快、篮球是为了得分等,这些目标虽然片面,但是当运动者集中注意参与到运动中时,就可以忘记心理的消极情绪,并在运动过程中,对自己进行不断的评价和重新认识,在发泄消极情绪的同时,促使大学生增强自我概念、提高自我认识。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学生可进一步控制自己的实际需要,促进自我个性成熟发展。
1.4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交际能力,收获友情
交际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发泄”的过程,能够传播好的情绪,消散坏的情绪,而且对于生活来讲,友情是幸福的,是快乐的。体育锻炼往往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玩闹都能成为他们的点滴记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能够在一起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然在体育锻炼中也会出现各种冲突,如时间冲突、责任冲突等,如何协调这些更是学生“情商”的锻炼过程。通过这些有效的团队合作,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成为健康心理的必备素质之一。
2高校实现体育教育融合心理教育的实际措施分析
2.1更新传统高校体育教育理念
当代高校实现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修整传统体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心理教育人事误区,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体育教育工作重点发展的位置。就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由于缺乏关注和重视,仅能挂靠在学校德育部门进行,多由兼职教师负责,部分高校相对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了相应的心理咨询室,但普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实际效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只有各高校管理层,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内涵,才能有效落实各项心理教育措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进一步融合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2.2明确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必须建立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调整教育重点,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1)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认识;2)提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建立校园和谐关系;3)加强学生心理品质教育,强化学生心理适应能力;4)锻炼提升学生的意志力及耐挫力;5)培养学生科学、健康的心理调节习惯,提高学生自控力;6)挖掘学生终身体育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3丰富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高校体育应积极调整自身教育内容组成,适当提高心理教育内容在高校教育中占有的比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引导学生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积极了解、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从而加强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的联系性,使学生形成包含心理健康的体育运动观念,以满足学生实际成长需求。传统高校体育教育侧重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对于体育运动的竞技因素关注较多,对于心理、情感、态度等内容关注较少,因此丰富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强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为紧密的内在联系,2者的教育主体和教育目标相近,促进2者的有效融合,可有效扩展高校心理教育渠道、提高高校心理教育水平,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文星.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5):31-33.
[2]吉建秋,陈颖川,郭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促进的环境研究[J].上海体育科研,2003,24(3):68-70.
[3]宋专茂,陈伟.心理健康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李钢 李娅婷
摘 要: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家长、教师对学生的过高期望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病症的出现也印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当前,高校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保持较好。这与高校常年开设大学体育课程密不可分。笔者将对大学体育教学的作用进行详细地阐述。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问题
当前,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好。但由于各种学业、社会、就业等问题,也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当压力增大并由此加重其心理负担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则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一些悲剧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无法融入大学新环境
对于出入学的新生而言,摆脱了高中的沉重学业,开始迎来全新的向往的大学生活,首先的情绪是兴奋,但更多的是对于新生活的担忧。大学的学习模式与高中完全不同,课堂中讲究更多的是自由与创新的思维以及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内容上,根据专业的不同划分不同的学习内容。而大部分内容是学生在高中课堂中从未触及的。对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新生难以接受。其次,新生难以适应集体生活的环境,不知如何与同寝室人沟通等多因素使大学新生产生焦虑的心理情绪。
2.面临择业与就业的巨大压力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市场不景气,大学生结合自我专业寻找对口的工作或自我理想的工作相当困难。名校出身的大学生也因工作难寻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终日的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3.爱情观与性心理出现问题
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开始成熟,对于爱情观与性均拥有属于自我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印象,大学生对恋爱的观念产生了扭曲。出现从众、炫耀等不良心理,对于爱情的解释过于肤浅片面甚至功利化。对性心理的问题上,大学生仍然表现保守。部分大学生出现排斥自我正常性欲望与需求的心理,不能正视自我心理发生的变化。
二、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據相关科研结果显示,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同时有利于推动个人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校中开设体育教育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强健的体魄,而且能同时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促进个人心理健康发展。
1.增强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大学校园中开设的有效体育教学课程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参与不同类型的体育锻炼,首先舒缓了个人刚入校的紧张心情与不良情绪,其次在集体性或合作性的运动项目如排球、足球、羽毛球等,学生可借此机会增强与他人的交流与联系,在运动中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感情,积极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加快自我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2.缓解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
大学的体育课堂中,各项课堂体育运动与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内容完全不同,且多在户外进行。它无关乎学习压力、个人名誉、自我地位等。课堂的要求是尽力而为,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户外运动,进行体力锻炼,与身边学生交流,暂时忘却心中的负面情绪与学业上的各种烦恼,从而获得自我精神上的完全解放与自由。同时,可避免大学生采用抽烟、酗酒、赌博甚至吸毒等消极的消遣方式释放自我的情绪,而是在运动中缓解个人的心理压力。
3.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大学生参与日常的体育教学,多为户外的体育运动,因此在课堂上学生能够呼吸到新鲜的户外空气,接近自然增强与身边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正确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存在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从短暂的课程教学中获得启发,同时运用到日常繁重的学业或即将步入的职场中去,缓解升学、就业带来的巨大压力。
4.培养大学生坚定的信念来扫除心理障碍
大学生完全接受理论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完全扫除心理障碍,需要经过自我实践锻炼形成良好的心理想法。个人坚定信念的养成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形成的,需要在不断客服困在收集经验等循环的过程中逐渐培养。
三、关于大学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
1.体育课程结合心理教育课程共同进行
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一种户外运动为主的课程,实践性强且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理论上对学生的教育较少。因此体育课程需要结合心理教育课程共同进行,在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放松自我舒缓身心的同时加强对其心理的教育,如教授如何缓解压力的方法、如何缓解失眠的方法等,双管齐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方法
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方法,避免学生一直作为课堂“倾听者”的角色中,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到教学事业中。教师应做到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我的创造性。如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仔细观察运动细节的过程中,寻找到运动时身体部位正确的发力点或接收点,有利于学生纠正自我错误的运动方式,更加全身心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在获得更好的运动成绩的同时增强对自我的信心缓解生活中遭遇的多重压力.
四、结束语
如今大学体育教学已成为大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它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同时,它也是辅助大学生提高各项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需要不断重视大学体育教育,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各项户外体育运动中去,让学生能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从事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减轻大学生的心理负担,进而使每一个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在大学校园乃至社会中占据更佳的立足之地。
参考文献
[1]石雷.大学体育选项指导课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45-65.
[2]孙福茂.积极利用体育教育资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J].教育与职业,2009,(10):182-183.
[3]谷崎,苏仕君.大学体育与健康[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12-45.
作者:屈利军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教育工作全面性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有利于校园环境的和谐化,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团体辅导教学活动应用于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中,会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创新方向发展。大学时光是人生中最美好与最难忘的时光,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是形成较为完整知识框架的时期。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的复杂性,再加上学习、生活以及情感方面的困扰,大学生常常会遇到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例如人际关系不和谐、自我评价过高、学习成绩不理想等,这些问题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大学生要想尽快融入社会与适应社会,就必须注意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课堂;团队辅导;应用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更加复杂,大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心理压力增大。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创新,是让教育工作为学生服务的重要举措。利用团体辅导原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找到解决个人问题的有效方法,丰富大学生的心理体验,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
1 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1 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趣味化
利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会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实际需求设计一些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有一定的体验。精心设计的心理健康活动,具有活泼有趣的特点,更加关注大学生本身的心理感受,有利于和谐氛围的形成。团体辅导形式的应用,给教师提供了组织多样化活动的机会,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趣味化。
1.2 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师生互动
团体辅导,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明显增多。教师作为心理健康课堂的组织者,可以与更多的学生互动,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素材,促进课堂氛围的热闹化。团体辅导,有利于教师从多个角度给予学生鼓励,引导学生就共同的主题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会让课堂变得开放起来,也会让学生找到更多解决个人问题的方法。
2 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要让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应当从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出发,在有关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内容中融入团体辅导模式。让团体辅导活动真正服务于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1 利用团体辅导,加强自我意识教育
让学生对自己进行探索,对自己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意识,让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建立健康的个人形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步。在团体辅导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心理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利用“我是谁”的活动,让学生说出15个“我是……”的句子,对自己进行由浅入深地认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价值拍卖”游戏,假设给每位学生一定数量的金钱,向学生展示“健康”、“诚信”、“大房子”等拍卖品,让同学们竞拍,从而对自己的人生追求进行思考,反思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
2.2 利用团体辅导,促进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主题活动的实施,重在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意义,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方法,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交往观念,促进大学生成为成功的交际者。教师可以利用“信任背摔”的游戏,让一人站在高处,背对其他人向下躺,其他人要做的就是响应前者的信任,用手一起接住他。信任,是人际交流过程中必备的品质,也是一项技巧。用团体活动帮助大学生改变自己的人际交往策略,提高个人魅力,形成健全的人格。
2.3 利用团体辅导,做好情绪调控
大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对其日常行为与生活快乐程度有重要影响。能够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成为情绪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些有趣的活动,像“番外篇”。教师给学生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比如“自己被朋友误会、看到两位同学在一起悄悄说话,并看了自己一眼、大家出去聚会没有叫我”等,当学生说出具有负面情绪的观点时,鼓励学生一起来讨论这种想法的正常性。当学生有焦虑等负面情绪时,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放松训练,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样的活动,能够让一些心理的小秘密变得公开化,促进课堂活动輕松化。
2.4 利用团体辅导,调整恋爱心理
恋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很正常的活动。利用团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建立健康的恋爱观念,形成恋爱能力,有利于校园氛围的和谐化。教师可以利用“情侣间的小矛盾”活动,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恋爱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大家一起去思考解决的方法。用课堂讨论帮助大学生解决恋爱中的困惑,解开心结,有利于大学生更加自然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感情,能够在一段情绪中付出与宽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正常,能够减少许多校园矛盾与暴力事件。重视恋爱教育,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完整化的实践。
3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之所以出现以上几种心理问题,主要归结于社会、家庭与自身三个方面。
3.1 社会方面。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接受思想与文化的途径较多,互联网的存在,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他们在面对多种价值选择的时候,便不知所措。
3.2 家庭方面。严厉的父母,经常命令孩子把学习放在首位,这些孩子往往独立性较差;过于溺爱孩子的父母,多为孩子创设较好的生活环境,这些孩子的依赖性较强,自控力较差;放任自流的父母,经常任着孩子发展,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师生,难以适应大学生活。
3.3 学校方面。真正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一线教师,也很缺少。在加上,有的大学生不喜欢参加集体文娱活动,这样他们的身体素质便逐渐下降了。目前各院系层面较为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在工作中一旦遇到心理问题,便常会将复杂的心理问题转化为思想教育工作,仅仅依靠自己的生活阅历,并不能真正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
3.4 个人方面。由于大学生存在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偏差,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的差距,独立意识与依赖心里的矛盾,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许多大学生面对淡漠的人际关系甚至激烈的学习竞争,常常对自我加以封闭,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观看电视剧与玩电脑游戏上,从而与外界隔绝。
4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高校是培养人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高校在预防与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具体如下:
4.1 院系领导要注重培养心理骨干教师,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高校要帮助从事思政工作的员工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引导其积极学习并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主动探求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实现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4.2 引導大学生掌握适量的心理学知识。大学生要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高校应开设专题讲座,开展个体或者团体辅导等,来提高大学生的自省能力,指导学生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
4.3 加大心理咨询工作力度,促进大学生了解自我。高校不仅要开设心理咨询室,同时还可以开设心理咨询热线,避免一些同学担心自己的隐私或者不敢到心理咨询室去咨询。通过拨打热线的方式,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同学给予必要的辅导。同时,高校也要将异常心理现象排查工作常态化,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心理调查,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4.4 营造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教室走向课外。高校要从学工处与校团委抓起,开展多种多样的学生活动以及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观摩心理健康剧场,心理健康教育沙龙,开设各类相关讲座,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4.5 高校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育教学全过程。任课老师、班主任与辅导员、学生会思政部、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长,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干预小组,齐抓共管。高校还要不定期地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注重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发挥个人潜能。
4.6 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关注与关爱。院系层思政工作者要加强对学生饮食起居的关心,特别是对于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患有重大疾病的学生,要给予重点帮扶。同时,要充分利用好“耳目”,调动学生干部对周边同学的观察,一旦发现问题,积极主动上报老师,告知家长,对于情形严重的学生,学校以及相关部门可建议其家长带领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治疗。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团体辅导方法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有利于学生全体参与到心理健康教学活动中去,拓展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利用趣味性的课堂活动,给大学生传递更多有效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法,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更能让学生在心理健康课堂中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
作者:马佳美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其对立统一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规律产生重要的影响。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最根本的途径就在于认识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矛盾
矛盾是普遍性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也有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能否正确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直接影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1.教育者自身素质的局限性和大学生人格的自主性之间的矛盾
首先,教育者自身素质存在局限性。一般而言,教育者的教育观与教育客观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与客观要求不完全一致,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自身经验、心理素质、认识能力与思维方式等因素,教育者有时并不能全面完整地了解心理教育的社会要求,甚至可能片面理解乃至曲解社会要求。二是教育者内心并不认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要求,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仅仅是出于教师职业要求而例行公事式地开展教育活动。其次,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不和谐。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格因素引发的。比如教育者形象不良、缺乏自信等,很容易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者除了具有较高的心理学理论修养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健康的人格,在心理教育活动中展示“人格的力量”。二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引起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方面,不仅包括教育者自己与大学生之间关系的处理,也包括教育者对大学生之间关系的处理等。再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要求与大学生的实际状况之间的不协调。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单一性与大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之间的差别,很多教育者只重视群体心理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大学生个性差异的引导。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要求与大学生完成这些要求的实际可能性之间的距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尤其是具体要求一定要适度,即要高于大学生实际的心理水准,经过一定的努力又确实能达到。“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所以不能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设得太低或太高。
2.教育要求的规范性与教育环境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交通手段、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经济、政治的日益一体化,使大学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实际上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者的教育和这些力量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的结果。这些力量对大学生的作用力不仅有大小之分,而且有正负之别。相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客观要求而言,社会的各种进步因素是居于主流和主导地位的社会心理的向心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然而,由于社会的复杂性,目前我国的社会环境与我们所进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仍不够协调,不断产生的种种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现象,如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各种消极的社会因素和负面现象,特别是黄、毒、赌现象不断滋生和蔓延,坑蒙诈骗现象时有发生等等这些社会心理的离心力,都会引起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持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这些所产生的消极效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抵消或削弱了心理积极因素的教育效应。
3.教育内容的稳定性与社会现实的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当前,我国的社会改革和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的更新,促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生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在客观上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相应地进行变革。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表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尚缺乏足够的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尚不能及时回应时代、现实的挑战,不能直面大学生的批判与怀疑。如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必然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如果缺乏这方面的心理教育内容,其结果将不只是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会使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走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产生怀疑,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但在当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针对社会实际问题的教育还很不够,很容易给大学生留下故意回避现实的感觉,内容滞后于时代。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能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的心理压力和实际问题。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扰他们的实际问题,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理想与现实、恋爱与友谊、就业等,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必须保持适度的开放性,吸收新内容,增强针对性。
4.教育方法的单一性与大学生个体选择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越来越丰富,但是满足这些需要的方法却非常缺乏。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单一、落后。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一种心理和行为的规范教育,即强调标准式。例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一种“道德+政治”的心理课,缺少其他教育形式和实践教学,这就造成大学生“食而不知其味”,结果是“治标不治本”。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多样性。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我们的一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首先应本着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这个主题,在进行这些活动前应考虑到活动的出发点是什么,是否能收到实效。而在实践中,一些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往往不是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心理教育,而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评比,为了保持某种荣誉或利益才进行的。
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些矛盾也就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特殊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特殊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有别于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律。我们只有准确把握这些规律,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1.目的性:有的放矢
“的”是大学生实际存在并需要解决的心理健康问题,“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用于解决问题的心理知识。“的”与“矢”的关系,是实际与理论、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必然关系。有的放矢,就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者运用正确的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大学生心理与教育者愿望取得基本一致。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有的放矢。一方面,要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还必须与具体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不能把心理学知识当作教条,生搬硬套,而应深入实际,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脉搏,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具体地分析大学生的情况,回答大学生心中存在的“热点、疑点、难
点”问题,达到提高大学生心理境界的目的。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的”也是一种需要,即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要求解决的客观需要。“矢”就是教育者满足大学生需要的教育内容(这是主要的)和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要解决问题,切中需要,对内容和形式就有一个选择的问题。大学生的实际心理健康需要是多样化和不断变化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也是十分丰富多样和经常更新的。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必须选好“矢”,对准“的”。掌握有的放矢的规律,有利于防止两个偏向:一是无的放矢,脱离实际,经常容易出现的情况是回避大学生提出的尖锐问题,空谈心理学理论:二是有的无矢,只摆问题,没有找到适当的心理健康理论武器,或不善于运用心理学,去深刻地分析问题和正确地解决大学生的问题。
2.自觉性:自我教育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者对太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转化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教育,才是真正地达到了目的。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在心理上自己解放自己、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是依靠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矛盾运动,自觉地接受健康心理和正确理论,克服错误心理和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心理健康向良好的方向转化、发展的教育活动。要启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观首先要教育者施予正确的心理教育,对大学生而言,这是外部原因和条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大学生能否将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这条规律揭示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才能主体化的问题,它反映了心理健康工作这样一个必然的过程:教育者以正确心理学理论教育人→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消化理论,运用正确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排除不健康心理)→大学生根据健康心理标准去行动。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途径,首先内化于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而外化于大学生的实际行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内化”和“外化”,都依赖于大学生的自我心理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最终是要使大学生具有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在如何通过教育启动大学生的自我心理教育上下功夫。
3.政治性:大是大非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大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明确立场,毫不含糊,这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增多趋势,众多诱因导致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同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心理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讲要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前提。反过来,心理问题的存在,也必然影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要紧紧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既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又要防止孤立地、片面地夸大心理及其教育的作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4.层次性:主次分明
大学生心理都存在着多个矛盾构成的矛盾体,各种矛盾的力量发展是不平衡的,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者首先要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只有“纲举”才能“目张”。但是抓住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矛盾,不等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全部解决了,非主要矛盾就可以不管了。恰恰相反,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矛盾,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非主要矛盾。有时为了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还需要先从非主要矛盾人手,这样对解决主要矛盾更为有利,这也是做心理健康工作的策略和艺术。当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不是绝对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不同的阶段,原来的非主要矛盾可以上升为主要矛盾,原来的主要矛盾又可以变成非主要矛盾。就群体而言,解决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5.统一性:知行关联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不只是为着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更重要的是指导大学生有效地调节自我,改造自我。教育的目的既要做到在认识上解决问题,又要做到在实际行动上解决问题。认识上解决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首要目的,实际行动上解决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终级目的,两种解决互为条件,互相作用,构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活动规律,它所说明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者为什么既要作用于大学生心理,又要作用于大学生行为的问题。心理和行为是相互促进的,任何一方的解决都是另一方解决的条件。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上的解决对实际行动上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为行动上解决问题提供了前提条件,二是给实际行动上解决问题提供了内心的共鸣,三是给实际行动上解决问题提供了精神动力,四是为实际行动上解决问题提供了持续进行的方向保证。同时,实际行动上解决问题对心理健康认识上解决问题具有重要反作用。首先,行动是心理认识上解决问题的最终步骤;其次,行动上解决问题才是彻底地解决心理认识问题,人们往往在行动上解决问题之中加深心理认识;第三,行动又是巩固和发展心理认识的实际动力。解决心理问题和行动问题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心理认识问题是否解决,关键看大学生的实际行动。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有效运用
正确把握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努力探索新途径新办法,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尤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增强前瞻性和主动性
制订科学的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靠头脑发热,或只充当“灭火队”的角色,而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观察、分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正确预测社会发展变化以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所带来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并根据新形势,制订出科学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工作规划,并将其纳入学校改革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去,与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一起部署和落实。要准确把握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发展的规律,只有真正掌握和了解大学生现实思想和现实活动规律及所具有的特性,才能有的放矢,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主动性。因此,要加强调查研究,正确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区分不同对象和层次,正确选择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变化和不同对象的特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1)坚持以人为本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切入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通过解放思想、提高觉悟、激发潜能,进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达到心理健康的目标。因此,要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健康工作,为高校的改革发展服务,为培养“四有”人才服务。(2)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着眼点。必须教育大学生全面、准确、系统地领会和掌握社会潮流,分清原则是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进取心。(3)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推进实际工作是心理健康工作的着力点,也是增强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根本出发点。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带着感情为大学生服务,才能赢得大学生的拥护和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才会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善于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对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增强创新性和系统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要继承和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方法,更要在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面前不断创新。创新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可靠保障。一是观念和思路要创新,更新观念、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方式,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感染力和渗透力的重要途径。二是内容要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从实际出发,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既要坚持先进性,又要体现多样性,要及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补充新学科、新观念、新知识。三是机制要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责任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充满活力,并落到实处。同时,在校内要强化全员德育意识,在校外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增强心理健康工作的系统性。四是方式方法要创新,变封闭型方式为开放型方式,拓宽视野,把一般化方式与个别性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黄定华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区别与联系,进而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这两者融合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其相互融合的途径,为完善和升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区别。教育目标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侧重于使学生正确区分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并掌握自我调节的常用方法和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生命教育的目标侧重于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是从多角度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
教育内容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的关于心理卫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职业选择、心理障碍、行为异常等多方面的指导和教育。生命教育的内涵是认识生命的本质,全面理解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活动。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命意识的教育、生命态度的教育、生命情感的教育、生命价值的教育。教育途径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心理咨询中心个别辅导服务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生命教育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在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中以宣传和体验等方式进行生命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两者是互相包涵,相辅相成的,都是高校学生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与措施,都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心理治疗、心理辅导,生命教育使学生的人生观、生命价值观进一步得到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并不是相互排斥的,都要培养学生保持身心平衡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是生命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其智力发展与顺利成才的必要条件。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现实呼唤大学生生命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对感官刺激的盲目崇拜,使大学生对生活享受的关注大于了对生命本身的关注。他们对“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才更有意义”更是缺乏深刻的理解。他们不懂得珍惜生命,一旦遭遇挫折或失败,就失去了生命的承受力。
(二)大学生现状亟需加强生命教育。首先,我国青少年自杀事件一直呈上升趋势,自杀已经成为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次,漠视生命,他杀和暴力现象普遍。近期发生的一系列大学生暴力杀人事件表明大学生缺乏对生命应有的尊重。第三,虚度生命,游戏人生。生命教育的忽视,使得一些大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缺乏正确的理解,在人生的追求中,片面追求感官的快乐,消极颓废,游戏人生。这些现象都亟需我们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缺陷与不足有待生命教育弥补。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中央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下,已经迅速发展起来。不容置疑,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关注生命、回归生命本体方面存在的不足很明显,急需通过生命教育来弥补。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索
(1)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目标相统合。要明确相统合两者的目标,在顶层设计大学生健康教育,使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并行不悖,相互渗透,功能互补,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形成立体交叉、科学有效的教育合力,实现其教育的一体化。(2)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内容相互补。很多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或视为心理学课程教学,或等同于心理咨询,甚至当做心理疾病的治疗等,这其实就是一种偏差与误区。如前所述,生命教育之所以在高校兴起与开展,恰恰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缺失的补充和遭遇困境的突破与拓展,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升与推进。当然生命教育也不能取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两方面的教育内容互补,才能形成更为完整深入、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健康素质教育。(3)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方法相互鉴。生命教育法与心理健康教育法,各有特长与优势,可以互鉴,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起到良好的互促效果。(4)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资源相兼容。第一,建立必要的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融合与渗透的教育管理机制,做到有机构设置、目标要求、规章制度、人员编制、设施配备、经费投入等,把两者教育纳入学校统一的教学教育体系中。第二,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这就需要在统一管理下,实现教育资料、信息、设备等资源的互通与共享,这样就会大大提高教育资源的有效价值与教育效果。第三,教育人员互兼。从事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要能够相互熟悉相关的学科知识、理论、信息以及方法等,做到相互能够兼任一定的教学教育任务,以其人员的相互兼任,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育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实现途径研究,李巧巧,高教探索,2015.02
作者:周兰
推荐阅读:
大学心理课论文07-06
小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6-0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09-14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05-23
大学生情绪心理论文07-11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09-2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06-06
大学生心理问题论文05-26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10-18
大学生心理论文1000字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