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活动总结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心理活动总结(通用11篇)

大学心理活动总结 篇1

春风和煦,柳絮飘扬,在全班同学的积极配合下,我班本学期第一个户外心理活动拉开帷幕,完美谢幕。

本次心理活动的最大初衷在于让同学们在大学班级里体验真正的快乐。按照预先的计划,全班同学被分成了三个小组。分组的过程是第一道要迈过的坎儿。我发现上了大学后,同学们明显比以前纠结多了,因为不知道到底和谁在一组比较好,所以我们果断决定以宿舍为基本单位,然后男女混搭。活动中的第二道坎是场地问题,原来计划的应该有足够空间的田径场塞满了人,我们临时决定让全班“迁徙”到附近的草地上,本以为可以顺利的开始游戏环节了,然而又被保安喝令离开草地,所以说虽然是班级的小活动,但还是得考虑到诸多因素。一系列坎显然挫伤了同学们的参与活动积极性,然而后续的活动很好的打破了这一僵局。

“班级同心结”游戏中全班同学互相拉着手,感受着彼此手心的温度,打乱顺序后将“结”顺利解开,让同性同学拉手或许是一件轻巧的事,但让异性同学拉手,有时并不能让同学们很快接受,然而从开始的羞怯到后来的淡定,同学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间接证明了游戏进行得很成功,与此同时,我们明白了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因为有很多时候,很多问题,不能只单单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去解决,合作才能共赢;“蒙眼知音人”游戏中,挑出平日里最不爱在班里冒泡的同学蒙着眼睛来猜说话同学的名字,被猜的同学各种刁难,家乡话,怪味普通话,对与错,引来笑声连连,我们收获的不仅是欢乐,还有同学之间的进一步了解,活跃了班级氛围,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吃货大比评”游戏中,同学们放下了平日拘谨的姿态,自抛或是互抛着小馒头,大显身手,虽称不上绝技,但各种吃相,确实笑翻全场,我们释放了学习上的压力,发现了同学们另类的一面,同时我们认识到,在大学里,要学会勇敢地表现自我......班级心理活动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大学心理活动总结 篇2

关键词:心理活动规律,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而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为主, 教与学相互分离.没有师生互动。在这样教学模式影响下, 中国的学生不愿意提出问题, 正反映了我国学生质疑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 究其根源, 在于我们的教育方式过于注重共性, 对学生的个性重视不够.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缺乏独立思维能力、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

1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心理活动存在于人们的一切活动中, 对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进行研究, 分析其规律, 然后恰当的利用并加以引导, 由利于调动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 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 每个大学生在性格和气质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大学生也具有其共同点, 比如富有理想、进取心强、兴趣广泛、求知欲高、富有自尊心、思想敏锐、有创新精神等。在创新能力训练中分析他们的心理活动, 抓住大学生的这些特点, 因人施教, 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 就能很好地推动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大多数大学生往往都是怀着美好的憧憬和愿望来完成创新项目的, 大学生们的想法和态度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完成创新项目不仅可以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而且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很有用的。有的同学则认为:刚好利用这段时间调剂一下枯燥单调的学习生活, 放松一下也不错。少数学生认为创新活动做与不做无所谓, 混个及格的成绩, 拿到创新学分就行了。在创新活动开展之前对学生进行动员教育, 使学生明确该创新项目的目的是什么, 从思想上端正态度。

到创新基地来操作的大学生大部分是大一或者大二的新同学, 学生刚进入实训场地, 对一切都是新鲜陌生的, 好多从没看到的设备, 其心情是既好奇又兴奋, 看到车床切削下来的铁屑会爱不释手, 看到磨刀具时产生的火花也会大惊小怪, 看到加工完成的形状各异的工件也都能引起他们的感叹….

在这里的兴趣, 好奇心, 问题变为动力, 促使学生把理论付诸实践, 也促使学生用实践来检验真理, 并进一步的升华理论。从而使学生细致观察, 加深记忆, 提高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造热情。在开始阶段, 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都是很高的, 从上班到下班, 他们能自始自终地站在机床边认真努力地操作, 即使下班了也不愿离开, 在这阶段, 我们应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 注意保护和发挥学生的这种积极性。

2掌握规律因人施教加强能力培养

在创新过程中, 通过第一阶段的教师指导, 学生们已经能独立操作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设计出各式各样的的作品来, 并能分析图纸, 制定加工工艺。在现场操作过程中, 学生们互相讨论, 分工合作, 一个学生每讲解完一个内容, 就让其回到自己的机床上操作, 直至掌握基本动作要领后再讲新的内容。当一个同学操作时, 另外一个同学就会在旁边观摩, 有的边看还边指挥, 比这个操作的同学还着急。当这个学生成功地完成加工内容时, 心情是比较兴奋的, 此时要对这个学生给与肯定表扬;而有些学生的第一次操作是不成功的, 心情会有点沮丧, 这是指导教师应给与帮助, 引导这位学生找到失败的原因, 最终成功的完成作品加工内容, 使其从沮丧转变成功的喜悦。让这个心理活动贯穿于整个加工的始终, 这样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 从而更加激发他们对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加强他们敢于创新意识的信心。

在整个过程中, 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有的同学胆大, 心细, 头脑思维灵活, 理解力强, 动手能力强, 能较快的掌握操作技能, 设计的产品作业能较好地完成。对于这样一些同学, 我们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要求, 可以单独给他们“开小灶”, 加工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产品, 机电结合、智能开发、生产产品开发等等。

3结语

创新能力培养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双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 另一方面还必须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发挥他们创新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这就需要靠我们在与学生的接触中, 善于观察, 判断他们的心理活动, 抓好他们心里方面的特点, 正确加以引导, 发挥他们的特长, 同时要从正面进行思想教育, 这样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才能把我们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工作办得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大学心理活动总结 篇3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健康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渴求知识,追求进步,积极向上,奋发成才,处于人生体力最充沛,最有朝气,最富有理想和抱负的黄金时期。他们胸怀博人,志向高远,关注国内外风云变幻,能把个人理想和志向融入到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宏伟大业之中。这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主流。但是,在这些人中,闯过高考难关进入大学校园想松口气,混日子的人有之;往日学习的尖子来到人才经济的大学校园为再不能拨尖而苦恼,一蹶不振者有之;由于恋爱、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各种矛盾,就丧失信心,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问题有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就业及各种方面的竞争压力也导致了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据统计;在校大学生中心的约占20%一30%,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者约占10%,有严重心理异常者约占1%,而且心理不健康比例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大量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产生许多严重后果.不仅影响其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其终生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兴衰.而且严重的心理问题往往伴发犯罪、自杀等社会问题。

《体育》从其概念来讲,是对身体的教育。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完成体育的各种功能,从而促进人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运动正是以个人自身的身体来满足个体及社会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求的一种社会活动。许多研究表明,体育活动能消除人的紧张情绪发泄内心的冲动、烦闷;提高人的自信和责任感;增进与他人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磨练人的意志,培养进取精神,提高智能水平,为参与竞争建立先决条件。美国加尼副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显著地松弛人们紧张的精神,改善人的自我感觉消除诅丧和失望情绪,是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消除心理疾病的重要方法。因此,体育作为一种心理疗法和康复手段已被广泛应用。

高校体育放大了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利学习空间,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环境,环节心理压力的场所,展示自我价值的舞台。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运用体育运动的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直接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

学生的健康,应该是身体的、健康和心理健康协调统一,全面发展,而传统的体育教学只重身体素质教育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造成了学生的不平衡发展。因此,高校体育要转变观念,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理论课,在向学生讲授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知识的同时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掌握心理保健方法,对在必要时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二、了解学生现状,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失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体育教师加强学生的相互将六,经常找学生谈心,谈人生,谈理想。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心理健康状况等,并促进认真分析,对每一个学生做到心中有教,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给予心理障碍的学生多一些光心和帮助,并用不同的锻炼手法,引导和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对待个处理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减少无谓的烦恼,消除不良的情绪,端正学习和生活态度,使学生的心理境界达到较高的水平。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学校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让学生从多方面享受到体育的乐趣,尤其是大学校园,体育项目更加丰富多彩,体育设施也非常齐全。体育教师应动员利督促广大学生参加早操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学生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中。这对提高学习效率,发展智力,改善精神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教师还用动员学生主动参加到体育活动中米,从场地、器材及锻炼指导等方面都尽量满足学生要求,让学生选扦这的项日进行锻炼。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体育竞赛中的拔河比赛、接力赛跑、体育游戏、篮球赛等等,吸引更多的学生假如体育锻炼队伍行列。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友渲,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利集体主义精神,并在锻炼在磨练意志,增强自信和竞争意识,形成健康的心态。学校还应开展一系列体育选修课。比如:跆拳道、拉丁舞、网球、滑冰等。让学生的小秒度月微秒年生活丰富多彩,业余生活更加充实。

四、重视体育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

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墙报或请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们宣传体育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健康意识,不定期地开展体育卫生咨询活动,解答学生提山的问题。丰富学生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科学地进行自我评价,并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把体育活动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自觉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大学生心理活动月总结 篇4

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

第四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月总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的通知和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与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的要求,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我院学生的健康心理,辅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坐标,自觉实践,勇于探索,加强社会价值的行为规范,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我院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日为契机,结合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在2011年5月9日至5月31日举办第四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并且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小团活、大教育

活动时间:5月12日

活动对象:会计系全体学生

活动内容:

各个班级根据本班的不同情况选择了感恩教育、挫折教育、交流与沟通、情绪调控等主题进行了团活活动。各个同学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并且将表演与心理健康相结合。团活形式新颖,创意颇多。由班级自编自演的多部心理剧以小品形式演绎了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情感、友谊、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普遍存在的 1

心理问题。

团活结束后,老师通过一些实例给学生们介绍了一些调节心态、减轻压力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自身或周围的人存在的各方面的心理问题,呼唤用理性的阳光来驱除内心的迷雾,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结经验:

学生们能在参加团活后,更加关注心理健康,学会调节心态的方法,以良好的状态去面对学习、生活、工作、就业等方面所带来的压力,做一名阳光健康的优秀大学生。

二、心理游戏教育意义深

活动时间:5月18日

活动对象:各系心理委员

活动内容:

院心理协会在教学楼组织心理委员团体训练,要求每个系每个班的心理委员参加此次活动,我系共有28人参加活动,协会带领同学们参加了有关“心理健康”的游戏。同学们在游戏中开心的度过了一个下午。并且每一个小组都团结一致,取长补短,为每一个小游戏的胜利做出努力。

总结经验: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

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三、“我爱我”心理健康宣传板报展

活动时间:5月25日

活动对象:全院学生

活动内容:

在饮食中心门口摆设心理健康宣传板报进行展览,为配合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总的工作要求,使全体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体会、感受自己的重要,各个系都有心理健康宣传板报的展览,板报展出期间,前来观看的同学络绎不绝,很多同学边看边做记录。并且同学们在宣传条幅上签字以表自己对心理健康重要行的赞同。

总结经验:

宣传板唤起了同学们对于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视,使大家学会了调节心理状态的方式和方法,对同学们提升心理素质,加强心理修养,培养心理调节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本届心理活动月一系列内容丰富、有针对性的活动,广泛的宣传了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了大家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的活动,不仅使学生从中享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领会到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为今后顺利开展心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端正生活态度、缓解心理压力,放飞人生理想。一个月以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以及大家的努力下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第四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月”圆满完成。

会计系团总支心理协会

大学生心理沙龙活动总结 篇5

因为时间比较仓促,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布置会场,所以整体的布置不是很好。

因我们举办这个活动碰上了愚人节,所以也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说平时不敢说的话,今天可以随便的说随便的玩,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个大问题,就是停电。导致我们有些游戏不能玩了,整个活动现场只能点蜡烛,气氛刚好变得浪漫,可由于后面的同学看不太清楚,他们看不太清楚前面。

本次活动有三个游戏和一个小插曲

第一个游戏还比较好,引起了全场的兴趣,但同下面的同学参与不是很积极,尤其是女生,同时出现的一个问题是绳子不结实,一拉就断了。

第二个游戏,没有把全场的气氛带动起来,就只有台上的同学玩,但这个游戏较好的是有许多女生参加。

第三个游戏,纸杯传水,比较乏味,没有预期的那么好玩,整个游戏就只有一个女生参与,而且这个游戏也内做好,就只玩了一次,没有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

最后一个插曲还比较好,但都是上来相亲一样,没有达到那种友人上来告白,留给这个节目时间很少,还有去多同学都没参与进来。

活动的结尾是全体骨干唱会歌,观众都以为以此结束,几乎人都走光了,主持人没有事先说好还有礼品的颁发,还有心理保健员的点名,唱完会歌都以为不用点名,因此好多心理保健员都走了。

回顾整个过程,因许多客观因素,造成了活动繁荣效果没有预期的那么好,办这个活动,心协的骨干都参与其中帮忙,都尽量参与每次会议,所以我们总体还是比较好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篇6

活动主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班

活动时间:2010年10月26日

活动地点:801教室

活动负责人:王金尤

活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09-1班全体同学

活动背景:据心理学家分析,大多数才踏入大学的新生,都会经过一过心理调适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之间,我们会逐渐的融入到大学的生活当中,充分的享受快乐和充足的时光。

和中学时代相比,大学里的学习丛内容、目的、方法、坏境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

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大学的学习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大学学习的适应以及应对来自学习方面得压力,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环节。

上大学前我们已经交了好多朋友,在一个未成年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单纯、随意。

进入大学一年多了,同学们对大学生活已经适应了,为了更好的增强班级的凝集力、巩固友谊,我们公共事务管理09-1班举行了心理活动,让同学们一起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增进彼此的感情。

活动目的:大学同窗好友的友谊,是每个人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通过这次活动希望能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到每个同学身上,通过大家的参与以增进彼此的了解,认识彼此,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一份责任,要善于发现别人的心理状况,有效地帮助别人走出心理问题的阴影,把笑脸带给每个人。

活动内容:活动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主持人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心理活动的主题,活动背景以及活动流程。分别为:人际关系对心理的影响,彼此进行优点的点评,对大学生几个心理问题的讨论,针对问题进行角色扮演和活动感想进行总结环节。

1、人际关系对心理的影响

本坏节主要由主持人首先向参加活动的同学进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定势效应,晕轮效应,蝴蝶效应等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有趣的演示以及人际交往中解决人际冲突等策略的内容“人际交往时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也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保证正常的人际交往才会有正常的心理坏境所以进行这场教育是必要的,进入高校后,学校也很少有系统的课程培训,所以导致很多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往往处理不好与他人相处、沟通、交流。”

2、彼此进行优点点评坏节

本次活动主持人要求每一位同学坐在同学中间接受大家的点评,通过大家的点评,知道了原来自己子别人心中的位置。

3、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讨论

为了紧扣心理活动主题,主要由同学进行了分组讨论主要的心理问题。

4、游戏互动

本坏节由主持人向每一个小组的同学确定一个命题,让每个同学进行复分析后进行角色扮演。

5、活动感想环节

主持人谈了对此次活动的看法和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些认识,至此活动给了大家一个很深的启迪,我个人认为在生活中使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乐趣,具备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时愉快的。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而不显轻浮,给人与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

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挫折要积极正确的对待,要憎爱生命,提高面对危机的应对能力,增强勇气和信心,学会与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境。

大学心理活动总结 篇7

关键词:歌唱,心理活动,临场心理

歌唱艺术是以人自身发声器官为乐器的一门音乐艺术。声音的发出直接受着大脑的控制和体力的支配。无论从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长短, 到声音的色彩、演唱的情绪、风格, 处处都离不开思想意识和心理准备, 心理活动充满了歌唱的整个过程。歌唱中的心理活动主要有:心理意识、感觉和知觉、想象以及联觉。正确认识歌唱中的心理活动, 对歌唱临场心理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一、歌唱时的心理意识、感觉和知觉、想象和联觉

1、歌唱时的心理意识

歌唱是一种融心理意识与生理动作于一体的行为。歌唱意识 (歌唱观念) 在动作中形成, 也在歌唱中表现出来, 更重要的是, 它还对歌唱动作起着指导和调节作用。在很多时候, 歌唱意识的正确与否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歌唱学习者, 他们并不理解歌唱技术的真谛, 仅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给人的直观感受出发, 就片面、错误地认为, “美声”就是声音向后靠、向后倒;“民族”就是声音尖锐、纤细。这样错误的声音观念必然导致他的歌唱技术动作的错误乃至发出的音响上的偏差。

2、歌唱时的感觉和知觉

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感觉和知觉。感觉是人脑获取和接受内、外部环境中的信息的个别属性反映。通过感觉, 我们了解到事物的某些内、外部信息, 如演唱一首歌曲之前, 通过视谱或通过欣赏, 了解作品的情绪、节奏、强弱等等。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将感觉到的事物的特征组合起来, 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 并依据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识别和理解的过程。

3、歌唱时的想象

想象是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歌唱实践中, 想象和形象思维、情感、情绪、记忆等心理因素紧密联系、互相作用、互相渗透便创造出了新的艺术形象。在歌唱学习和实践中都离不开丰富的艺术想象。想象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歌唱者主要是靠想象来进行创造活动的。

4、歌唱时的联觉

联觉是一种感觉引起另外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 所以联觉是感觉层的一种活动形式, 它是感觉之间的互相作用和牵引, 只发生在感觉层。联觉体验发生在歌唱的每一个环节里, 形成于歌唱者的每一个发声动作里。只要有声音的出现就会有联觉的体会, 联觉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歌唱实践中, 歌唱中各个环节都留下了联觉的影子。联觉现象贯穿在整个歌唱艺术实践当中, 无论是从组成人声的基本要素方面入手, 还是从整个歌唱学习进程来看, 或者从各种组合的感觉引发的联觉方面来分析, 都能够产生众多的联觉体验。这些具体的联觉体验最终体现为:面罩感、色彩感、光感 (明暗感) 、金属感、画面感、质地感、硬度感、形状感、及空间感等等, 这些都是属于歌唱感觉的联觉范畴。在歌唱中, 无论怎样的感觉, 最终都会产生以上的联觉体验。

二、歌唱中的临场心理的调节与控制

对于歌唱者来说, 歌唱中的临场心理的调节与控制具有特殊的意义, 那么, 如何调节与控制歌唱中的临场心理呢?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1、歌唱中的注意

首先, 我们来看有关“注意”的解释。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由于这种指向和集中, 人才能够全神贯注于某一事物忘却其余事物。优秀的歌唱表演艺术家临场时, 都具备了这种全神贯注的心理状态。此时, 歌唱者的全部精神都集中在歌唱本身, 没有任何其它思考, 也没有任何别的顾盼。既不需要也不可能再去考虑这些, 要克服什么技术难关, 那里要避免什么错误, 这是什么曲式, 那是什么内涵。如果临场表演还是这样杂念丛生, 那就势必影响歌唱表演的质量, 甚至导致失败的后果。临场时, 那些平时研究和练习中获得的种种体验与心得, 都已化作歌唱者的潜意识和潜在能, 支持着正在进行的表演创造。

2、歌唱中的自然流露

自然流露是在高度注意基础上的一种情感的投入, 要求歌唱者用心灵去演绎他的艺术作品, 或悲、或喜、或怒、或愁, 一切都在情理之中。这里讲的自然流露, 主要不是表演风度, 即台风的自然大方, 而是从表演心理的角度, 要求歌唱者在表演过程中, 既不要把自己的表演作为某种表现意图的生硬灌输, 也不要把歌唱表演作为一种外在技巧的显示和夸耀, 而是要使音乐从自己的心理自然地流露出来, 并且使听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动。歌唱表演应该是一种自然流露, 在这里任何造作和卖弄都是不必要的, 只有从歌唱者心理自然流露出来的音乐才是最真实的、最感人的。生硬的传达意图往往会破坏歌唱者与听众之间的自然交流, 而那种意在显示和夸耀自己的表演更是不足取。

3、临场紧张心理的克服

临场前的紧张乃至怯场, 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现象。即使是一些成熟的歌唱家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人曾经对小提琴家帕尔曼说, 有许多演奏家力图使自己相信, 他们是不会精神紧张的, 可帕尔曼却回答说:“不行, 他们一定会紧张的, 事实就是如此。紧张是生活中的一种实际情况。你必须与它相处, 与它相处得越好, 你就能把它控制得越好。”

(1) 要有严肃的表演态度。不要心存虚荣和侥幸的心理, 对自己的演唱效果作过分的企求, 例如一鸣惊人等等。那样势必会给自己造成超负荷的心理压力, 结果必然会适得其反。歌唱表演需要的是严肃和诚实的态度, 目的是为了表现音乐, 而不是表现自己, 只有这样, 才能使自己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歌唱表演中, 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争取最好的演唱效果。

(2) 要通过充分的练习和对演唱曲目的纯熟掌握来加强歌唱的信心。因为一个演出的失败, 往往就是因为准备的不充分, 或者是训练的不适当造成的。只要我们加强了自己的表演实力, 作好了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就完全能建立起表演的自信心。

(3) 运用心理暗示法, 缓解临场紧张情绪。大家知道, 我们每个人单独在琴房练习时是放松的、自然的, 紧张的情况是出现在大众场合。

(4) 经常的演出实践, 使自己从心理上适应并喜爱歌唱表演的环境。这是减少和避免临场紧张的一个重要途径。只要从以上的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歌唱者的紧张和怯场心理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克服, 至少会把它的影响减少到较低的限度, 而这对保证歌唱表演的成功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 歌唱是集生理活动和心理意识活动于一体的音乐艺术, 它的艺术效果受这两方面的共同影响。因其发声乐器的特殊性, 其主观性成分又大大增加。只有充分地认识到歌唱心理活动和生理机能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歌唱实践的指导作用, 才能使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歌唱的规律, 变无形为有形, 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乃至创造思维, 使歌唱有“声”有“情”、“声情并茂”, 从而为我们更加科学地歌唱提供有益的理论经验。

参考文献

[1]邹长海.歌唱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 1993.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3]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

[4]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大学心理活动总结 篇8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趋于成熟阶段,保持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对促进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心理知识,注意防御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积极培养良好性格和心理调试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不但体现在对于大学生个体的意义上,对于群体和整个社会它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迫切要求。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高素质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它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高等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调查和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存在不良反映和适应障碍、心理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趨势。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比例有所上升,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应将其作为开发大学非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认真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是帮助大学生解疑释惑、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通过开展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等,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做好新生、应届毕业生、家庭贫困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失恋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发现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在哲学社会科学课中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课堂心理健康教学必须结合实际,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多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教育效果。

开展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是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群体,心理特征相对统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可实行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课堂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但由于高校教育时间有限,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尚需在课外进行。课外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如开设系列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还可充分利用学生会、社团组织,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的工作,必须建立新的工作体系。当务之急应建立测评体系,研究制定符合我国社会文化条件、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测评标准,并认真组织测评工作,设立大学生心理素质档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工作的预见性。应建立心理问题高危人员的预防和干预体系,做到尽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工作体系,在学生工作系统设立专门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取决于这支队伍的素质。必须下力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必须下力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相关规定和要求,逐步使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要求。同时,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是关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应该由多方人员组成。除了一支由德育、心理、医务人员组成的专业队伍外,全体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建立由校、系、班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在校领导的协调下,组成一支由德育教研室、学生工作部、团委、心理学教师、辅导员、医务人员和学生等组成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承担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既要保证有足够的数量,又要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张秀敏.《高校弱势群体心理健康训练模式的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篇9

一、活动宣传

制作横幅标语“关注心理健康,幸福伴你成长”让“心灵沐浴阳光,让快乐充溢胸膛”挂在校园显著位置;在心理委员群中发布5·25心理活动周详细计划,让心理委员在班级中做简要宣传。20xx年5·25心理活动周从20xx年5月25日启动,历时两周,包括心理委员培训、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拓展训练、辅导员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最美笑脸征集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二、全校心理委员培训

以“朋辈心理辅导技巧”为主题的心理委员培训于20xx年5月25日进行,侯老师对全校心理委员进行系统培训,培训通过大量实际案例引入、现场模拟咨询等形式进行,通过此次培训心理委员能够学会如何在谈话中运用倾听、共情、自我表露等心理技术,提高了心理委员的朋辈辅导技能。

三、经典励志电影赏析

经典励志电影赏析活动于20xx年5月25日统一进行,本次活动赏析的电影是《叫我第一名》、《当幸福来敲门》。电影赏析活动由每个班级心理委员自行组织,观影结束后,要求心理委员在班级组织分享活动,班级所有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谈谈自己观影后的感受,心理委员对此次观影活动进行总结。

四、心理素质拓展活动

以“团结互助,共筑美好心房”为主题的心理拓展活动,本次拓展活动主要分为五个环节。从破冰游戏——松鼠和大树开启了此次拓展训练的序幕,破冰活动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活跃起来。在接下来进行的起队名、珠行千里、无敌风火轮游戏中,学生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团队竞技性游戏会有输赢,但是友谊无队别。此次拓展活动,激起了很多同学对心理学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团结协作、合作共赢,也学会了如何分享自己内在的感受。

五、辅导员培训

开展以“呵护心灵,点亮心灯”为主题的辅导员培训活动。赵老师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经验,结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12类值得关注的现象进行讲解培训,不仅让辅导员们对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和心理咨询室情况进行了了解,更对我校辅导员有效预防处理心理危机事件、做好班级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六、心理健康教育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班会以“扬起心帆,筑梦远航”为主题,由各个班级心理委员自行组织开展,最终上交总结资料,各班级通过心理情景剧、小组讨论分享、集体游戏活动等形式多样的节目来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此次班会有助于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帮助同学们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七、最美笑脸征集活动

我校今年第一次组织最美笑脸征集活动,通过面向全校学生征集集体笑脸照片,最后将所有笑脸照片制成相片墙,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将爱和微笑传递给每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微笑的力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大学生心理康健节的活动总结 篇10

一、活动背景

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康健日,“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本身”。大学生是十分名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故国的将来,然而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大学生广泛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人际交往、感情、学业包袱、择业就业等压力,心理康健状况问题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发展成才的紧张因素之一。做好大学生心理康健教导工作,提嵬峨学生心理康健素质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导工作的一项紧张任务。

二、活动目的

为欢迎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康健日的到来,同时在全校范围遍及心理康健知识,号召更多同学关注心理康健问题,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本身,认识本身,正视本身,赞助同学们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增枪垠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蒙受才能,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康健协调成长的校园气氛,特举办本次“5.25”大学生心理康健节。通过“心理讲座”、“漫画和征文大赛”、“心理情景剧表演”、“现场咨询与心理康健知识遍及”、“心灵康健使者评选”等系列运动让同学们了解心理康健的新观点,让同学们认识到关爱的力量、帮忙的力量。同时,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下调节身心,进步班级凝聚力,构建协调的兰职校园。

三、活动主题

塑造康健人格享受愉快生活

四、组织单位

运动由学生处、团委主办;

大学生心理合作协会承办;

五、活动安排

1、介入人员: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2、运动项目:康健心理拓展训练及心理康健知识讲座;康健心理、从我做起,心理康健漫画和征文大赛;关注心理、教导先行,心理康健情景剧表演;康健你我、文明校园,心理康健知识现场咨询;心灵康健使者评选等五个项目。

3、运动所在:总校区四楼多功能厅、各校区阶梯课堂、课堂等。

4、运动光阴:5月1日——5月30日。具体划分为以下阶段:

(1)前期鼓吹阶段:5月1日——10日。

内容包括:学习运动,运动鼓吹等。

(2)运动开展阶段:5月15日——5月25日。

内容包括:各项运动的全面展开。

(3)总结奖励阶段:5月26日——5月30日。

内容包括:及颁奖。

六、活动内容

(一)康健心理拓展训练及心理康健知识讲座

1、运动月期间,由各院系心理康健指导教师以不合主题面向不合需求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集团指点办事,开展心理康健主题教导运动,重点解说同学们对照关注的热点话题,列举主题如下:

主题一:心理危机与集团指点

主题二:大学生恋爱技术

主题三:情绪调节和压力治理

主题四:人际交往与个人发展

主题五:康健人格与愉快生活

主题六:怎样晋升本身的心理

运动工具:学院17、18级在校学生

光阴支配:5月15日——5月24日

运动所在:总校区:四楼多功能学报厅及综合楼二楼学报厅

雁儿湾校区和桃林校区:由心理康健教师自行联系所在。

(二)康健心理、从我做起,心理康健漫画和征文大赛

心里有春天,心花能力怒放;胸中有大海,胸怀能力坦荡。让我们心里住进阳光,能力幸福、愉快、康健发展。开高兴心学习,康健的生活,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开释自我,寻找属于本身的愉快!

1、心理康健主题美文征集运动

作品要求内容康健,积极向上,真情实感,严禁剽窃、下载,字数在800-1000字左右(诗歌除外),作品要求A4纸张打印,在封面上注明地点院系、班级、姓名、联系电话,由各班心理委员收齐后于5月21日前统一交于大学生心理合作协会。

每班推选不少于4篇。

2、心理康健主题漫画征集运动

作品要求主题光显、思想积极、内容富厚、形式多样;版面制作均使用手绘图,不能有任何剪贴;版面自由设计,同时具备知识性、趣味性等;作品大小统一为A3单面版式,在作品后头注明地点院系、班级、姓名、联系电话,由各班心理委员收齐后于5月21日前统一交至大学生心理合作协会。

要求每班选送作品不少于2幅

(三)关注心理、教导先行,心理康健情景剧表演

1、心理康健主题情景剧

(1)运动目的.

通过心理情景剧表演反应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点点滴滴,让同学们关注本身与他人的心理康健,使同学们从情景剧中学会更好地处置惩罚自我、人际交往、情绪治理等方面的问题,更懂得享受生活,珍爱生命,构建协调心灵,康健发展。

(2)运动工具:各班心理委员、心协会员

(3)排练光阴:5月1日-5月24日

(4)演出光阴:5月25日13:00

(4)运动所在:总校区四楼多功能厅

(四)康健你我、文明校园,心理康健知识现场咨询

1、现场咨询,遍及心理康健知识运动

(1)运动主题:“康健知识,直通你我”

“5.25”心理康健日,心理康健教研室咨询师将在总校区心理咨询中心为广大学生提供生活、学习、人际、情绪感情等方面的专业心理咨询和心理办事,赞助广大学生解答生活中的利诱,阔别感情的烦恼,打消情绪的困扰,释下学习的压力。

(2)运动工具:学院17、18级在校学生

(3)光阴支配:5月20日——5月24日,13:30至16:30

2、现场签名运动

(1)运动主题:携手你我,放飞梦想,愉快学习

(2)运动光阴:5月14日17:00——18:00

(3)运动所在:文化广场

(4)运动方法:学生在横幅上签名,并且佩发“笑脸徽章”,营造“5.25——我爱我”心理康健节气氛;签名停止后将横幅在学生生活区域悬挂、鼓吹。

大学心理活动总结 篇11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心理障碍 心理调节 理想择业

[作者简介]周迎红(1966-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学生思想工作;赵东升(1969- ),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政工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张颖琳(1973-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河北唐山063000)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094-02

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以及各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大中专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调节和解决,容易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如自卑、焦虑、嫉妒、畏难等。因此,重视毕业生理想择业心理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充分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健康理念,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客观地分析自我,冷静地对待现实,利用应急心理救助技术,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也是一种消极、失去心理平衡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使一些毕业生悲观失望、犹豫孤僻、不思进取,而且有碍于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过度的自卑,还会产生精神不振、心灵扭曲以及沮丧、失望、孤寂等不良心理现象。有自卑心理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缺乏勇气、不敢面对竞争、不敢参与竞争,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持有这种心态的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部分专科生。近年来,部分用人单位偏重学历,不看能力,导致对专科生的需求比例逐渐减少。加上部分专科生择业期望值偏高,面对研究生、本科生的竞争,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二是部分女生。由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择业时常常受到冷落,有的用人单位不愿聘用女大学生的现象依然存在。即使有的女生四年大学综合测评名列前茅,有时也很难顺利找到理想的单位。这些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政策,损害了女毕业生的自尊心,也挫伤了她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她们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不敢大胆推销自己。有些女毕业生缺乏自立自强精神,无法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三是部分缺乏社会关系以及来自农村的学生。在社会转型时期用人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某些关系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依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有时拥有良好社会关系的毕业生即使在校学习、表现和能力一般,通过所谓的关系,也能很快落实一个较好的单位。这就给那些缺乏社会关系或来自农村、性格内向的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平平、能力一般的学生,在他们看来,学习好不如命运好。他们把人才市场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看成是“走过场”,对学校的就业形势、就业指导和教育政策反应冷淡,因而在择业受挫时心灰意冷、情绪低落、不思进取。四是部分学习成绩不佳以及受过处分的“问题毕业生”。由于推荐材料上存在着“污点”,这些毕业生在择业时总是害怕被用人单位发现,甚至抛弃。于是,对于用人单位的招聘总是躲躲闪闪,显得没有勇气和信心。总之,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困惑产生自卑心理并不奇怪。自卑心理的产生有社会、家庭、环境、生理等多方面原因,但主要与自身心理素质有极大的关系。这些毕业生在择业中自己拿不定主意,过分退缩,即使对一些能够胜任的工作,也不敢说“行”,而只是说“试试看”等,显得很不自信。

2.焦虑心理。焦虑心理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倾向。面临外来威胁、灾难或危险时,所表现出的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称之为焦虑。大学生面临毕业、就业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在目标受阻、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失败感增加时,通常会产生焦虑心理。对即将走出校门、没有社会经验的毕业生来说,在选择职业这一人生大课题时产生焦虑心理并不奇怪也不难理解。一般来说,适度的焦虑可增强人的进取心、上进心,产生求胜的心理和行为。但是,如果过度焦躁、沮丧、不安,又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则会导致心理障碍或心身疾患,严重影响毕业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限制其潜能和才华的发挥,影响择业的进程,甚至造成择业失败。

3.嫉妒心理。所谓嫉妒,就是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及条件持羡慕又抱以敌视的情感。这种心理特征主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不利和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是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甚至报复的手段来摆脱愤怒和困扰,求得心理的补偿或达到自身的心理满足。强烈而持久的嫉妒心产生,往往会对本人及对方造成不良或严重的后果。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嫉妒心理也是一种较常见的不良心理倾向,毕业生在求职问题上的嫉妒心理主要有: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先是羡慕、转而痛苦、后又不甘心,个别人为了不让他人超出自己,可能采取背后拆台等手段。当别人成功时,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以发泄自己的恼怒。嫉妒心理产生,有时会把朋友当对头,使朋友关系恶化。嫉妒还会使团体人心涣散、人际关系冷漠,这又更加重了自身内心的痛苦和烦恼,以致影响自身的发展和求职的顺利进行。

4.畏难心理。当代大学生基本未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往往缺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目前在毕业生中存在着学工的不爱工,学农的不爱农。毕业生就业时死守大城市、大型国有企业及高薪三资企业,不去偏远地区以及私有企业工作等。这些现象就是明显的例证。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三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高是要求工作环境好,又有发展前途;薪水高就是注重经济收入,追求生活水平高;职位高就是要求社会地位高,最好是上层单位、政府部门、大公司、外企、大集团。总体看来,他们要求所选择的工作要名声好、牌子响、效益高、工作轻、离家近、管理松,这是典型的贪图享受怕吃苦的表现。在畏难心理的驱使下,学生们选择职业的面很窄,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艰难局面,其直接后果是增加了毕业生求职的失败率,因此,毕业生求职前就应努力克服畏难的心理。

二、心理障碍的调试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既不利于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求职就业。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合理的心理调适,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针对不同的心理障碍采取不同的心理调适方法,及时排除心理困惑,保持良好的心情,使之能适应新的环境,维护自身健康,从而顺利就业。

1.消除自卑感。首先,要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车尔尼雪夫斯基有句名言“假如一个人总想着‘我办不到’,那他必然会办不到”。一个人的自信心并非与生俱有,而是在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困难和挫折。俗话说“上帝不会把所有幸运都送给别人,而把所有不幸带给你”。实践证明克服自卑感的最好办法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被暂时的困难吓倒,在实践中逐步增强信念。其次,正确评价自己。通过各种心理测试,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纠正过低的自我评价,多找自己的长处,即使微不足道也不要忽略,这些本来就属于你自己的财富对你恢复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人各有所长,应利用自己的優势扬长避短,寻找成功的经验,还可以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别人能干好,我一定也能干好”“我行,我一定能行”。

2.克服焦虑情绪。主要是更新观念,主动进取,积极应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打破事事求稳、万事如意的思想,增强市场竞争的意识、敢于竞争的新理念。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可能会伴随你的一生。毕业生求职过程就是一个竞争过程,即使你暂时得到了比较理想的职业,但如果没有竞争意识,不继续努力,也很可能会丢掉这份工作。有竞争必定会有风险和失败,只有不怕风险和挫折,勇于向挫折挑战,树立坚强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焦虑心理才能得到缓解和克服。心态调适,还应注意克服择业心切、急于求成的思想,要客观地分析自己,合理地设计求职目标,尽量减少挫折,增强求职的勇气,这有助于减轻心理焦虑的程度,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3.遏制嫉妒心理。要克服嫉妒心理,须努力做到真诚待人,学会爱人。做人诚实,是立身之本,诚实的人一生光明磊落,襟怀坦荡,潇洒地工作和生活。诚实做人有利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的成功。爱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我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宝贵的道德遗产。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在解释“仁”的含义时只概括为两个字:“爱人”。“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朴素的话语是亘古不朽的真理。有了这种精神境界,就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别人有困难时就会主动给予帮助,有痛苦时给予安慰,有成就时予以祝贺,也就不会产生嫉妒心理。当然无论是真诚待人还是诚实做人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长期加强自我修养,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及时排除各种不良意识。

4.调适畏难思想。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能吃苦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不能吃苦就难以成就事业;任何职位都需要吃苦,需要付出;最艰苦的环境,往往最容易锻炼人,磨炼意志,常常也最易成功。世界大富翁、美国著名企业家哈狱博士在23岁时已是百万富翁,此时他完全可以在美英这些发达国家发展自己的事业。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却勇敢地进入百废待兴、千疮百孔的前苏联,在那里他住的是从未见过的污秽的房屋,与臭虫、老鼠为伴,没有洗澡间,没有水,也没有面包。可是他却做成了石棉、铅笔、毛皮、古蓝等多项生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说明,要克服畏难思想,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作风,就需要实践。毕业生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有意识地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克服惧怕心理,训练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自立,合理确立自己的目标。因为失败并不表示你不如别人,失败更不表示你一事无成,而充满自信、积极面对失败则是成功的前奏。

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根源于社会,取决于自身。毕业生只有对自己的愿望、能力、主客观条件、就业政策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全面地了解,才能做出客观、全面的综合分析,走出择业心理误区,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不论是文科还是工科大学生,只要从心理上消除自卑感、克服焦虑心理、遏制嫉妒心理以及合理调试畏难思想,多渠道搜寻就业信息,客观展示自己的专业长处以及业余爱好,最大限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相信21世纪的大学毕业生必将找到自己的理想职业,充分发挥聪明智慧,真正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龚瑞昆,王绍玉,顾建华. 灾时应急心理救助技术与方法(3)——沟通技术[J].城市与减灾,2003(5).

上一篇:春节放烟火下一篇:幼儿园大班月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