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 篇1

首先,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心理危机这个概念是十分宽泛的:只要是心理的平衡与稳定被打破,使思维或行为有了紊乱就可称作心理危机了。在处理危机大多数人都能恰当的应付,若不能恰当的应对则会产生心理创伤。

由此不由联系到自身的经历与生活,小危机其实是不断的,稳定的心理与生活常常会遭遇些事情被打乱,虽然是小事,比如孩子的学业问题、夫妻的意见问题、工作的变化问题等,当这些事情突然出现,自己的心理的波动总是有的。可以说是平衡被打破了,不过正如老师所说,这些都“是在非正常情况下人的正常反应”,而且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平衡、破坏、再平衡的过程,如此去想事件与自己的心理变化的时候,就会知道这是种必然,也就会更宽容地接纳、理解自己与别人的心理与行为反应了。

其次,心理危机不都是负作用,有时正是它们的出现让人不断地调整自己,让人成长、成熟。而且还可能在某些极度的负面情绪后会出现“灿烂的拐点”,情绪在某一刻就会豁然开朗起来,比如震后人的心理,在悲痛被宣泄后,人们可能对人生与生活有了新的思考,会更积极地面对未来的日子。所以不要惧怕平衡的打破。

最后,是了解了一些如何面对那些遇到心理危机的人们的方式方法,老师讲了很多,把自己记得的总结归纳一下:

一是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安慰需求是不同的,低年级的学生应该用躯体语言等建立其安全感,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心理指导,使其自我应对了。当然前提是要认同他们的感受,及时给予支持与安全感。还有,要允许他们有一两周的心理适应期,给他们心理缓冲的时间与情绪发泄的出口。

二是要尽量减少自己和孩子面对一些惨烈的场面,所谓不该听的,不该看的都要避免,因为这些东西会使人印象深刻,使人大脑在“闪回”时不断干扰心理,让人噩梦。

三是在危机后改变孩子受刺激的环境,如杀伤案后校园设施要变动,免得“触景生情”。

四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心理危机的出现,重视心理问题,要让人的负面情绪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要给予专业的心理干预与指导,使人正确地应对危机。否则,这些心理危机的受害者有一天可能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把伤害带给社会与他人。

五是,心理危机和人对事件的认知与评价有关,同样的事情有的人可能会产生心理危机,有的人却无动于衷的。所以如何指导转变认知是解决危机的一个关键。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 篇2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心理安全,安全感

在社会压力愈来越大的信息化时代生长的“90后”大学生, 自我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不强, 性格脆弱敏感, 还要承受社会环境、感情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 使得一部分学生缺少安全感, 出现过度的焦虑、恐惧、自卑、抑郁和适应不良的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 甚至产生了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近年来, 校园违纪、犯罪等案件屡屡发生说明, 分析“90后”大学生的心理安全状况, 有效地抓好心理安全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一、“90后”大学生凸显的心理特征

1. 心理成熟度滞后, 敏感脆弱。

“90后”大学生心理成熟远远落后于生理成熟, 由于缺少生活中艰苦的磨炼, 认知能力落后于活动能力, 呈现出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相矛盾的特征, 引起某些心理方面的冲突尤为明显, 如追求独立性与心理依赖性的冲突, 情绪情感与理智的冲突, 求知欲强与辨别能力低的冲突, 以及个别学生心理素质欠缺等。“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他们是在备受呵护又受到禁锢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个性张扬, 特立独行, 在行为理念上表现出高度的超前性和自主性, 但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忠诚感;有较好的自我认知, 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自信心强, 自我意识强大, 但行为个性“假成熟”、“真幼稚”;有强烈的“成人意识”, 时刻希望别人把他们当作成人来看待。在理念上渴望独立, 但因为从小缺乏磨炼, 缺乏独立生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法摆脱对家庭和他人的依赖, 依赖心理强, 独立性差, 耐挫折能力弱。

2. 过度追求时尚事物而精神空虚, 缺乏信仰引领。

平时宿舍内少交流, 踩着铃声上课, 喜欢在网络上倾吐心声的“90后”大学生对于网络上的图文、音像和网络语言习以为常, 追求符合自己个性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新鲜时尚事物。在日常学习生活里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与感染, 常常觉得精神空虚, 没有长远规划与目标。在社会转型期成长的“90后”大学生, 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变更和转换带来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影响, 价值观念发生动摇, 导致信仰迷茫和缺失, 缺少心理安全感, 心理失衡后就消极厌世。

3. 自我观念较强, 心理调控能力弱。

“90后”大学生喜欢我行我素, 对自己的过分自信容易在适应环境和面对突发事件中受挫。由于生长在信息爆炸时代, 思想较为早熟, 思想意识中自我观念强, 但是价值观不稳定, 安全感差, 情绪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波动较大, 易冲动而采取极端行为, 心理承受能力弱。调查显示, 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 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会因此一蹶不振。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调控能力弱, 抗压能力明显不足。

二、“90后”大学生心理安全诉求的分析

1. 特殊群体的大学生极度需要心理安全感。

在离异、婚变等社会问题上升率增高的影响下, 在“90后”大学生中单亲和孤儿学生数目明显增加, 一些学生因为家庭因素导致的性格自卑、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尤为突出。此类学生由于家庭缺少温暖、父母关系不和谐、家庭重组, 与家长的沟通有障碍, 在这类环境中长大的他们有严重的阴影甚至性格扭曲, 在大学生活里显得适应能力差, 并且排斥同龄人的帮助。过度敏感而又极其渴望心理安全的他们, 在语言和行为上特立独行, 总是显得格格不入, 成为班级中的“问题同学”。他们表现得对什么都无所谓, 其实内心急欲与他人建立一种良性的人际关系, 极度需要关心和关注。因为自信心不强, 每遇到小的风浪就会害怕, 在处理爱情和应对大学生活的挑战时总会退缩。根据马斯洛五个需要等级, 这类特殊群体对于稳定、安全、舒适、秩序、受保护、免受焦躁和混乱的折磨等需要极为迫切, 在心理安全上诉求尤为强烈。

2.“90后”大学生成长中缺乏安全感是引发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因素。

情绪调节能力弱、心理成熟度差的“90后”大学生在成长中重视来自周围的安全感和认同感, 一旦交往的信任基础和安全系数大大降低、人际紧张感增强, 由此产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就会增多, 如不及时疏导, 就会诱发或导致违纪、违法、犯罪等事件发生。近期大学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2013年4月16日, 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去世, 他是被同宿舍室友在饮水机里投毒所害, 起因是生活琐事导致关系不好。同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又发生命案, 大三学生小蒋被室友小袁挥刀刺中胸口身亡, 起因是袁某没有及时给未带钥匙的蒋某开门。诸如此类的极端事件, 在此之前也常见报端。“90”后大学生成长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环境中, 他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 又受到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某些腐朽没落生活方式的危害, 根据特殊的时代背景, 积极探索当代“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需要, 是做好当代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三、“90后”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

1. 根据“90后”大学生心理需要,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 人的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 他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从“需要”的理念出发, 着眼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关怀并信任他们, 适度满足他们的“合理性”心理需求。从新时代背景下对理想信念的呼唤出发, 从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的新认识出发, 加强对“90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引导同学树立现代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具备积极的入世精神和务实实用的理性精神, 促进大学生的环境适应性和独立、自立能力的培养, 有助于满足缺少文化积淀的“90后”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 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对新事物丧失兴趣后出现的空虚、无聊, 和追逐目标失败后的无助、心理恐慌都是缺少信仰支撑而产生的缺乏安全感、存在感的表现, 良好的道德教育和信念引领能为“90后”大学生提供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使得他们在内心需要的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这几个方面得到满足。

2. 提供人性化、现代化的成长环境, 促进“90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优雅具有时尚品味的校园环境能为学生成长提供广阔的上升空间。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其中的教学方式、教师的师德师风、管理制度等对学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尽量的填补校园里控制功能弱化的“真空”地带, 加强在“90后”大学生热衷的网络论坛、微博等活跃的舆论地带的引领, 将课堂学习的范围不断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 散播正能量, 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如对热点事件、人物的评论和社会影响的宣传,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价值观。营造适合“90后”生活、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当今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一个随时随地能感受到科学和人文气息、获得审美感受的现代化校园中, 人的创造力和思考力会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也会促使大学生在团队精神、社会责任、公德意识等方面得到加强。和谐、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和人文关怀会促进“90”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使得他们能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问题, 对于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也会有积极的作用。

3. 加强挫折教育, 提高“90后”大学生耐挫能力。

近期发生在高校的许多因同学间的小矛盾、人际交往中的摩擦和个人感情问题导致杀害同学或自杀的案例反复提醒我们, 目前大学生的耐挫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很差, 对“90后”大学生加强挫折教育刻不容缓。随着大学生身心的发展, 他们在成长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学习、生活、恋爱等方面的挫折。由于他们自身突显的特点, 渴望得到爱情、友谊、信任和理解, 却又交往能力欠缺、相互理解和包容性不足、猜忌和防备心强, 没有经受过生活的磨炼, 遭遇挫折后心理上无所准备, 极度缺乏安全感。因此, 进行挫折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和不同的行为特征, 摸清学生受挫的具体原因, 把准脉搏后才能帮之以需, 导之以行。可以在教育中预设大学生常见的挫折情境,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专题训练, 帮助学生形成和锻炼坚强的性格, 学会调适心态和情绪, 遭遇挫折后不回避, 能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校园的安全稳定。作为在第一战线的思想教育工作者,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把握好“90后”大学生的心理需要, 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才, 才能使教育效果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王艳红.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12, (11) .

[2]尹凯丰, 于钦明.“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成长成才规律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 (2) .

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安全

一、引言

从整体角度而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但当前的社会环境角度而言,当代大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相当大,因此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且表现出隐蔽性强、影响持久、涉及面广及难操控的特点。如若不及时加以疏导,定会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引发严重的恶性事件。为此,国家教育部相继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2002年4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2005年1月)。可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非常必要。

二、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的重要意义

从理论角度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心理认知偏差,且若受到某些特殊诱因的影响,此类心理认知偏差定会引起个人行为失范或做出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例如,2013年,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事件便很大程度上由林森浩的心理问题及诱导因素所致。可见,若大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且未得到及时的纠正,定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引起系列不良的行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具体表现为:

(1)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即某些学生的个人心理较为阴暗,一遇到事情便往坏处想,且生活及学习中也不善与人交往;某些学生性格孤僻且自闭,对待问题的心态较为消极,如此情况皆会引起心理健康问题。(2)家庭环境因素,即某些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或家暴家庭成长的学生心理负担往往较重,因此不愿与人交往或不愿让同学知晓自己的家庭状况。(3)学校环境因素。知识教育过程,学校未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关注或在处理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事件时所采取的手段欠公平等皆会激发学生的过激行为,甚至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本章节笔者试图从下列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1)优化心理健康课程,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关乎到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因此学校方务必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若大学生具有优异的专业成绩,但心里不健康,则定会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可见,学校方非常有必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进行优化,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此为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防范提供条件。(2)加强文化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由大学阶段的目标不明确所致,因此大学教育过程,应注重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个性培养及潜质开发。换而言之,我国大学教育对大学生潜质的开发尚待加强,具体从下列方面进行把握:1.传统的教育知识论仅把教育过程看作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如此直接忽略对人的智慧的开发及人的道德的培养。此外,应试教育仅把学生看作知识容器及纯粹客体,且获取的目标结果具有某种狭隘性,而非智慧的吸取过程。2.教育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因此功利化与工具化价值的实现过程,教育的重点应为适应性教育,但同时也要兼顾到超越性教育。(3)重视生命与心灵的教育,即强化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使之了解生命的本质及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当今社会环境充斥着更多的压力及竞争,因此高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兼顾到对学生生命与心灵的教育,由此让当代大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及培养更强的自信心与责任感。(4)整合资源及建立健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学生的教育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组成,且学校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坚强后盾;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我国高等院校普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因此学校有必要与专业的心理医院联合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就心理疾患进行防控合作,同时开设24小时心理咨询与辅导援助热线。此外,大学的心理教育顾问由心理专家及医院医生担任,以便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面对当前的社会环境,高等院校务必重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的防范,具体从上述四方面进行把握,由此为国家及社会培养出专业知识过硬及心理健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袁永红,王效美.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2:323-324.

学生心理教育心得体会 篇4

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教育史的泱泱大国,我国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作为这样一个国度的教师,自古以来,在班级授课制中无不奉行着一个基本原则:抓两头,带中间。这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但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结合当前素质教育对全体学生全面能力的要求,这一抓一带之中似乎不再那么妥当。

下面仅就我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事例和一些做法,一点思考提供给大家参考。

担当高一三班班主任不久,我发现班内有一名女学生,学习纪律劳动生活各方面都相当不错,可是终日抑郁寡欢,课上回答问题从没有主动举过手,但老师叫到她时,却总能回答的比较叫人满意;课下,她也不参与什么活动,似乎与老师和同学都难以接近。我无意中发现,在她的一个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段话:我是草丛中的一颗顽石,旭日的光和热与我无缘,那只是身旁小草的春天;我是华章中的一个标点,欢呼,我无功,咒骂,我无过。于是我马上意识到,在她那平凡学生生涯中被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所压抑着,如果能找出这个根源,与她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发展都将大有裨益。于是我主动创造机会与她接触,在一次我和她的单独谈话中,她的诉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是位性格内向,性情文静的女孩子,成绩中等偏上,平时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令她困惑的是:为什么多年来,特别是升入高中以来,除了课堂提问以外,几个班主任很少找自己谈话,连随意的询问和关心都少得可怜,其它任课老师就更不必说了。为此,她感到自卑,郁郁寡欢,总觉得自己谁也不如,班中那些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他们各方面有一点点的进步都能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而自己呢,却一直象不知名的小草,被老师们彻底遗忘,难道自己真的糟糕之极吗?她很迷茫……

当时,我帮她分析了她和老师们的心态,使其意识到自己思想上的狭隘,明白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我与其他老师以及班干部都注意多出现在她眼前,多与她交谈,在不知不觉中去改变她那种心态。近日,听说她主动找了各科教师交流进行了很长时间的交流,也发现她心中的坚冰已开始融化,欢乐开始洋溢在她的脸上。在一次班内活动中,我们来到室外,我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和她谈起了天气,她没能意识到我的用意,很欣然地发出感叹: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年轻真好。我顿时长出了一口气,知道她心中的郁结终于根治了。

故事好象有了圆满的结局,可作为班主任同样又是任课教师的我却很难彻底轻松起来。是啊,在一个班级中,表现突出和欠佳的学生只是少数,大部分学生都象那位女孩一样默默无闻。而我们,却只把目光投向了那少数人,表现突出的本身就很惹人注目,招人喜欢;表现欠佳的本身也要多花费些心思与精力,而那些很自觉,很懂事,很努力的大多数似乎根本不需要老师关心。于是,老师们便“合情合理”地将他们遗忘。难道他们自觉,懂事错了吗?难道因为他们并不突出,因为他们不调皮,不捣蛋,不惹麻烦,我们就可以不理不睬吗?扪心自问,我哑然。我们强调师生互动,然而在讲求师道尊严的老师面前,那些一向默默无闻的学生又有多少能做到“主动”呢?于是乎,师生近在咫尺却又远隔天涯,彼此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剪辑错了的故事—……

“抓两头,带中间”这一方法,正是忽视了对其中间大部分学生的反面效应,前面的抓了,后面的促了,而中间的大部分学生只好靠自己的自觉性来自我发展了,那么,他们是应该由谁来管,怎样来管,这也是新形势下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新课题,有待大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来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5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从浅到深,从模糊到清晰。最主要的认识是: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搞好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为此,我们要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首先要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正确认识自己,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的闪光点。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当今时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新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心理方面的知识,同时更好的认识了自己,懂得了心理健康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然而,不少大学生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危机或疾病,不会主动向心理咨询中心或是专家寻求解决方法。例如一些大学生经常口口声声说“郁闷”、“空虚”或是“寂寞”、“无奈”等,这就有可能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初期症状;而失恋、考试不及格、不会做家务、受到同学嘲讽等在平时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可能成为导致他们情绪崩溃的导火索。但这些小问题、细节平时都不易为他们所重视,他们意识不到这些细节容易引发的危机,也就不会主动寻求帮助,直至最后问题日积月累、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大学生应该更主动一些,关注自己的心理动态,主动向专家说出自己所想。事实上,每个人,在不同阶段、不同层面、在遇到不同的问题事件时都存在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当你感到心情郁闷、焦虑、信心兴趣下降等不适或异常表现时,果断大方地走进心理咨询室,要及时倾吐,或上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倾听专家的意见,千万不要憋在自己心中,自己钻牛角尖。去心理咨询,就像得了感冒看内科医生一样自然。同时一些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可以多参加集体活动,扩大交友圈子,多听朋友老师的建议。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篇6

我认为,首先教师要做到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就应该自觉树立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意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并通过心理测验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增强心理问题的自我判断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心理健康的宣传活动,增强积极寻求外界解决心理问题的意识,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其次,保持积极面对生活的心态。一名教师要善于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方式对待自我,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具有某些优势的自己只要努力,完全能和别人一样获得成功。同时也要悦纳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接受自己的不足,这样可以增强自信,避免自卑、紧张或者不安全感。

还有,合理宣泄,自我调节。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的情绪长期得不到合理宣泄的话,日积月累形成了潜在的能量,就会出现不良的后果。而教师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迅速变化的世界,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如不及时疏导,不仅影响自身,而且还会投射到学生身上。这个时候就要进行合理的宣泄,例如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游泳和骑车等,呼吸新鲜空气,会让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从而消除紧张焦虑的心情。诉说也是一个方法,当我们因为某事而痛苦、悲伤、愤怒或者抑郁时,要能够寻找一种表达自身情绪的方法,因为一个人只有首先妥善处理好了自己的情绪,才有可能集中精力去处理问题。因此,在适当的环境下找人倾诉,将心中的烦恼和委屈向亲朋好友诉说后,会使人感到心里轻松多了。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 篇7

一、心理的外部表现和形成的原因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性格将定未定的易变不稳时期, 介于幼稚与成熟之间, 什么样的情况都会出现,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如“离群孤雁”这一现象, 常有发生。若不给予及时引导和教育, 不但会使这些青少年形成不良性格, 而且还会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 使班集体建设举步维艰。

(一) 心理的外部表现

孤僻性格的学生, 在教育过程中, 虽然数量少, 但常常遇到。他们表现的特点各异, 但细心分析, 又有其共同心理因素。具体表现是:男孩子常表现为:厌学、易怒、寡言少语、我行我素、顶撞教师, 做些人意想不到的坏事;女孩子常表现为:忧郁、易哭、沉默、厌学、出言刻薄伤人。

(二) 心理形成的原因

处在这一时期的青少年, 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各自的心中都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愿望。并以此来支配和调节他们的整个生活和学习。他们往往好高骛远, 但又不了解人生的艰难;面对复杂的不良社会现象, 缺乏甄别能力, 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 就觉得前途渺茫, 容易灰心丧气, 产生徘徊、犹豫、苦闷、失望的悲观情绪。在这种情况下, 尤其是父母离异、留守儿童、这些“特殊的社会群体”。缺乏父母必要的引导、教师的关怀和帮助, 就会自暴自弃、怨天尤人, 认为自己无能, 以自己命运不好而消极地对待一切。从而寡言、沉默、孤僻、郁闷, 走向自我封闭之路。

综合青少年时期的这些心理特征和我对所遇到的几个孤僻学生的了解情况。我认为, 家庭缺乏关怀的压力与教师、同学放弃帮助的轻视, 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客观因素;愿望不能实现的失落感和对异性朦胧情感需求的压抑感, 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观因素。

二、引导教育

这类学生有的我行我素, 消极地对待一切, 置自己与班集体制度之外, 给班级管理和正常活动造成困难;有的则有意破坏纪律, 顶撞教师, 打骂同学, 纪律涣散, 教学秩序失常。对他们的引导教育, 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不可忽视。对他们的教育要根据各自的特点, 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

班级管理中, 制度是无情的, 但班主任却是有情的, 班主任要把握管理的尺度, 变制度的被动约束为学生的主动接受。为此, 我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发挥他们的特长。不把眼光盯在这些学生的外在表现上, 而是刻意去寻找其长处、闪光点。

2.重视发挥集体力量。这类学生大多缺少关怀, 渴望友情。我有意安排同学, 有意无意或不露痕迹去关心他们, 在各种活动中去帮助他们, 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恢复他们开朗、快乐的本来面目。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关系缺失的消极影响。

3.创造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性格孤僻的学生, 对老师都有戒备心理。我总是寻找良好的谈话时机, 和他们以拉家常、聊天的形式谈及最近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学习状况以及和同学们相处的情况、谈及我们自己的成长故事、谈人生。分析他们的行为造成对他们今后生活的种种后果, 鼓励他们尝试走入集体、为集体服务的快感。

总之, 在教育活动中, 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外部表现而忽视学生的内心体验。要重视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表面与内心的不一致性, 要综合各方面的表现和情况进行分析, 以教师的爱心、诚心、耐心相待, 以浓浓的师爱激励他们成长, 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做好教育工作。

摘要: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在于“育人”, 而育人的核心在于育德与育心, 德与心皆是内化的东西, 育德与育心的效果如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入教育个体内心的深度如何。怎样才能更好地走进教育个体内心深处, 达到育德育心的目的呢?共情, 也称为同情、同理心、同理解。也就是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班主任在育人工作中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探究学生言行的成因和动机, 引导教育学生自我探究自身言行的合理性, 达到育人的真正目的。

批评教育学生要注意心理安全 篇8

学生只有心理安全了,才能有行为上的安全。近年来,校园事故频发,大多是由学生的心理问题造成的,而引发这颗隐形炸弹的导火索,又往往与批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

所谓批评教育,就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并帮助其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批评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用得好,可以事半功倍;用得不好,不仅事倍功半,而且还会出现安全事故。好与不好之间,主要看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所谓心理安全,是指面对所处环境的安全状况持有的一种追求平稳、不受威胁的应对性心理机制,即不需要有任何的戒备心,不担心别人会随时指责和批评自己,有一种安全感。面对安全景况,如果形成的是一种良性的应对心理机制,则其外显行为是和谐友善的;反之,其外显行为会表现为一种安全事故。

校园安全,重于泰山,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转型期,自我意识发展,独立意向提高,并逐渐分化,价值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如何让学生守住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受外界的干扰,进而健康成长,学校教育责任重大,教师的批评教育尤其要“审时度势”。

就教育工作者来说,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学生犯错误。为此,教师常常想尽各种办法,避免学生犯错误,如果发现学生犯了错误,就会立即采取自认为有效的各种措施,批评教育学生,并且希望通过批评教育,杜绝学生再次犯错误。其实这是不现实的,因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何况是成长中的学生呢?他们更容易犯错误,而且会再三地犯错误。学生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犯错误、矫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俗话说,不吃一堑,不长一智。

但无论怎样,学生犯了错误都是要批评教育的,那么如何批评才能既保证学生的心理安全,又能达到教育目的呢?

第一,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正确区分批评的轻重缓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换位思考,不断用自省的目光审视自己,审视学生,进行心灵深处的反思:我是否应该以这种态度对待学生?我的做法会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威胁到学生的心理安全?批评失当我该怎样弥补?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既能认识到错误又能改正错误呢?等等。

要达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就要确切诊断病情。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

1.性格内向,思想偏激,有的还胆小怕事,喜怒哀乐不溢于言表,缺乏与师长和同学朋友的交流沟通,造成人际交往上的障碍。对此类学生,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因为这类学生受了委屈也不讲,要在心里琢磨好长一段时间,进而影响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而这些学生又往往具有很大的潜在爆发力,如果批评方法得当,这种爆发力就可变为积极进取的动力,反之就可能是破坏力。

2.心胸狭隘,对老师或同学的批评教育不能正确理解。这样的学生一旦遭到比较尖锐、严厉的批评,就会感到被拒绝、受冷落或者是受到嫉恨、歧视,甚至是受到威胁,感到危险和焦虑。表现为自我过敏,神经质倾向、自卫倾向、自卑等。对此类学生,教师要向他们做有关批评的意义和作用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感到批评是对他们负责,是爱护和喜欢他们;理解批评就是被人喜欢、被人接受;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大家庭的温暖和热情,是一种归属感,是对他人的信任、宽容和友好等等。

3.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此类学生以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优越者居多。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目中无人,坚信自己的判断,往往不屑考虑别人的意见或做法,不善于对自己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对别人是马列主义,对自己却是自由主义;常把享受放在首位,做事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总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对手,当别人有困难时,自己意识不到要帮助别人,甚至意识到了也不愿伸手援助,有的还暗自得意,等着看别人的笑话。此种类型的学生,常常是目光短浅,缺乏远大理想。如果批评不当,就会造成师生间、同学间的种种矛盾,矛盾恶化后会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对此类学生,要加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理想前途的教育。

4.缺乏同情心。同情是由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所引起的与之一致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它使我们有能力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与之同哀乐、同甘苦;它是保证人与人交往的感情基础。可是现在多数学生缺少这种同情心,他们受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只讲“利”,不讲“义”,只关心“分数”,不关心“人”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在家庭,不懂得与父母相亲相爱、孝敬长辈;在学校,不懂得尊敬老师和团结同学,不懂得关心、体贴他人;在社会,不懂得尊老爱幼,关心帮助弱势群体,不懂得社会需要仁爱之心……对此类学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荣辱观”及对他人情感的感受力和对同伴的友谊,让他们常去体会助人的快乐,引导学生的爱心沿着正确方向逐步得到升华。

5.沉浸于某种不良状态而不能自拔或违法违纪等。沉浸于早恋、网络等不良影响而不能自拔者;具有小偷小摸、吸毒等违法乱纪倾向者。轻则说,或分散精力、影响学业,或感情冲动、种下苦果;重则说,一旦失恋或违法乱纪行为败露,罪恶、羞怯、失落、惆怅感就会交错产生、伴随左右,具有明显的自我谴责倾向,以至产生自杀的念头。这些问题的出现,离不开社会、学校及家庭因素,更离不开心理及思想因素。因此,解决这类问题应从心理、思想入手,做好预防和疏导;加强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理想和前途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等等。

第二,要了解教育批评之所以对学生心理安全构成威胁的根源:

1.功利性的应试教育体制,是构成学生心理安全威胁的头号大敌。重视显性外在的学习成绩,而不重视素质教育以及内在隐性的思想和心理教育等。在安全中只重视外在的现象发生,常常采取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是“堵”的惩戒、威慑等批评教育方式,来处理校园安全事故。仅仅追求“严”字当头,把学生“管住”不出事,在“预防”上下的功夫就很少等。另外,因现实情况下的教育资源短缺,而采取的大班额教学,使教师难于进行个体的“心灵”管理;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落后,除了提供物质支持就是盲目地质问成绩,忙于生计,疏于与孩子进行“心”的交流等客观问题的存在,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孤独感,甚至出现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后,受关注程度降低和在新集体中的心理定位的偏差,进而出现心理安全问题。

2.封建家长式教育。教师的教育不讲究民主,说一不二,用自己的思想和一整套清规戒律,去禁锢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强行决定孩子应该怎样,习惯用讽刺、挖苦、奚落、呵斥等简单粗暴的办法,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来强行矫正学生的思想行为。这种批评教育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惧,形成紧张与压抑的感觉,导致学生心理失衡和言行的变异,严重的还会造成不良人格,诱发各种心理疾病。

学生人格的成长和心理安全,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的隐性课程。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师生关系紧张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影响他们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发展,进而威胁学生的心理安全。虽然“师道尊严”的影响今天依然存在,但是,实现师生平等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必须要打破师生尊卑的樊篱,找到一条平等对话的渠道:在教育教学中多给学生一点理解和尊重、多给学生一点宽容和沟通、多给学生一点自主和民主……如果说学生怕你,就证明你不是一名称职的教师。学生只有与教师和谐相处,没有顾虑,感到心理安全,才能自由地发表意见,提出问题,并打开创造的闸门。为此,教师只有从心理上走下讲台,走近学生,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没有局限性,才能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

第三,要掌握批评的艺术。当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关心、爱护、尊重、谅解和宽容犯错误的学生,只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了这几点,才不会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犯错误的学生,才不会使学生感到恐惧、害怕。通过批评教育传递对学生的关心、尊重和宽容,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爱和自强的良好心理,促使他们积极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当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选择适当场合,把握最佳时机,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来实施批评策略:如先充分表扬,再适度批评,寓批评于鼓励之中;旁敲侧击,寓批评于幽默之中;行为暗示,寓批评于无声之中;帮助矫正,寓批评于宽容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寓批评于和风细雨之中;促膝谈心,寓批评于友善交流之中等等。不仅如此,教师在实施批评策略时,还应特别注意:批评要掌握事实、有的放矢、留有余地、刚柔相济、迂回启发等等。

总之,批评教育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安全,就是要讲究方法。批评有法,而无定法,但不管采取何种方法,都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基点出发,这样的批评方式才能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 篇9

202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

在学习实践中,我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是智力正常。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时,关键在于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是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我们千万要杜绝马家爵事件的再次发生

三是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四是人格完整。人格指的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一是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五是自我评价正确。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有缺点都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合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

六是人际关系和谐。接受他人善于人处,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余人交往,不仅能接受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的存在和重要性。同时他也能为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和谐。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02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2

此次的心理健康培训就像夏日里的一阵凉风,扫去了我心头的烦燥;就像高山上的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几度迷惘徘徊的心灵;就像冲破晓雾的第一道阳光,使我豁然开朗!我相信在此次的培训中,我不仅仅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理论知识,而且学到了正确对待生活的方式,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它让我建立了用心向上的健康心态,以健康的心态工作、学习、生活,碰到问题不消极对待,而是想办法解决,学会了情绪调节,使我更有效、用心地适应社会。

当应对消极的生活事件时,我学会了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当应对残酷的生活现实时,我学会了换个角度说服自我;当工作受到挫折时,我努力调整自我的心态,增强抗挫折的潜力,做情绪和压力的主人。并学会做出客观的分析,正确的决定,哪些方面是不可改变的,哪些方面是能够透过自我的努力加以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事情,说服自我愉快地理解,对于能够改变的地方,尽自我潜力做出改变,乐观对待发生的心理冲突,做到胸怀坦荡,乐观开朗。如果我们是树,那么心理健康就是阳光,只有拥有阳光灿烂的心态,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播撒快乐,收获幸福!

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就应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我的人格,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应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透过学习我懂得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我心态,使自我始终处于用心乐观,要善于调控情绪,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持续心理的平衡,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个性是在幼儿面前应控制自我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幼儿身上。教师就应选取适宜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我的情绪,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我来说,永远受益,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它会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理解一次次的挑战!为了孩子们能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会继续学习,继续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并将所学运用到自我的工作中去!

202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3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往往面对着各种心理压力,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作为天子娇子,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为学生疏通心里,排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首先,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其次,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最后,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以上的情绪状态,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强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心境的良好和乐观向上的情绪,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在有需要得时候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时,就应该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大学生有必要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全面健康的发展,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迎接未来的种种挑战,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4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我们大学生目前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经过了几个礼拜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有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在通过这门心理课的学习中,让我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有了转变。以前总觉得在心理方面上遇到问题时,去咨询老师就觉得会把自己当做一个心里不健康的人,说的通俗点就是会在心理上把自己当做一个病态人,所以排斥去心理咨询,但是现在,老师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去咨询心理老师真的是件很普通的事情,只是跟老师的一次心理交流而已。同时,老师的正确引导也使自己想问题不再很一根筋,明白了当你越是往一处钻牛角尖,就会无端给自己增加了更多的烦恼和郁闷。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想开点,笑一笑没什么事情大不了的。不能死抓着一点不放。就像手里的沙子,你攥的越紧,就失去的越多。看开了,好了点压力和烦恼,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同时,要消除子心理障碍,首先是自己这关要做好。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我们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让自己永远保持一个轻松的心。另外要加强自我心理调节,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我们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如果自己开导不了自己,在要的时候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

在学习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中,我很快乐,因为每个星期都能有几节课,可以完全把自己的烦恼抛开,跟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谈论下自己的心情,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有时候,也会使自己原本郁闷的心情顿时开朗,想不明白的事情也会想开了。所以,真的是很受益匪浅。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感觉到受益匪浅,对我以后的生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2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5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0

学生在开展了青春期研究之后,写下了这样的话语:

感受一: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获得真正的健康,才有可能快乐。同时我们还知道了应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知道了标准,掌握了方法,这很有用。

感受二:原来我们班经常有这样的一类现象:男生和女生之间,不互相体谅,谅解,谦让!还有些男生老瞎说一些特别无聊的闲话,去伤害女生。我觉得很不好,但是不知道怎么办。通过上这节课,我观察到我们班的这些现象慢慢地消失了。班里,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遇到一些困难,大家都会尽全力帮助他,使得我们的关系更加和睦。我们能在这样的一个班里,这是我们的缘分,我们应该去珍惜它,使我们这个大家庭变得更加幸福,更温馨。

感受三:在我们看电视时,经常会看到一些男女共同完成的节目,在学校里,我们也会常常看到大家互相帮助,不分你我。可在以前,我们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男女生交往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把心态放正,消除紧张感。

(二)家长感受:

感受一:总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但是什么是心理健康呢?通过教学,我们找到了答案。同时,也学会了怎样评价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感受二:教师的精心设计使我们家长能够了解到学生心理状况。原来,总觉得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挺好的。但是,孩子却总抱怨自己对他管得太多,而我们也总觉得自己很累。虽然也知道孩子已经进入了青春期,但是总是无从下手。通过老师的这节课,我们发现:平时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太少了,应该抽出时间多关心他们心里是怎样想的,不可动不动就扣上早恋的帽子。群体的交往不但有很多乐趣,还可以学习多个异性身上的优点。如果一味指责孩子,阻止孩子同异性交往,很可能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本来不是那么回事,也故意做出那样的事来,结果事态的发展与父母的初衷刚好相反。

感受三:孩子长大了,总担心谁和谁好了,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但又没有什么好办法。通过与孩子们一起上课,知道了做为家长首先要平和自己的心态,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教师感受:

在教育教学的研究中,使我们教师觉得:

1、教学思路更加明朗:

我们的教学一定以生为本,做好课前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使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对案例分析时,帮助别人分析问题并解决,正向引导学生的心理,获得相应的方法。影射自己做得怎样的时候,学生就能很好地进行迁移,找到自己行为中做得好的地方,和做得不合适的地方,最终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健康。期间,教师一定要注意做到尊重、保护学生的隐私。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采用小品剧、心理游戏、实践活动等形式也可以让人耳目一新,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管理意识更加艺术:

在管理学生方面,我们一定要注意在学生即便犯了错的时候,也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尊重学生的心理,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

3、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因为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我们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就更加注重自身心理的健康,同时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更要注意与学生沟通的艺术,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心理上愿意与你去交流,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

(四)、实践效果:

1、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刚开始研究时,我们总觉得在小学谈论青春期的问题,太敏感了。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很渴望得到这方面的知识,这一点从他们关注的眼神就可以知道。另外,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慢慢地,已经有羞涩变得很自然、大方,毕竟青春期心理教育能使我们的孩子顺利地度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转变。

2、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已在学生身上出现了明显的教育效应,主要表现在:

(1)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学会自测心理健康的方法,并且明确了经常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测,能够不断提高自我和完善自我。

(2)有效地预防和消除因性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困惑。

(3)掌握与异性交往的一些准则,便于建立正常的交往,树立健康和异性交往观念,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态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必要的自我保护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早恋问题的发生。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得 篇11

【关键词】心理契约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内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01-02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指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施恩认为,在任何一个组织中,组织成员之间、组织成员与组织之间,都存在一种没有明文规定的对相互责任、权利和义务等的内隐的主观约定,就此形成一系列含蓄而微妙的心理期望。包括期待对方能满足自己某些期望,以及对方产生自己所希望出现的某种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通过“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内化到学生的观念中,形成相应的健康心理和行动能力。这一过程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即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程度受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校之间合作行为的影响。心理契约是对彼此角色的基本假定,决定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

不同的学者各有侧重地对内化概念进行了阐述,却不约而同地表明了内化的共性:通过一定的学习、实践,社会个体将外部获得的科学心理知识以及情感、行为要求,有意识地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情感调控、行动的过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是指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由教育者外部灌输转化为自身内在主动的认同,在对自身心理以及健康心理表现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现各种健康心理观念的融合,逐步渗透到内心深处,最终通过内在自我整合外化于行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过程并不是教育主体外部灌输的过程,而是大学生个体内化并将其加以实践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大学生自我教育性发挥作用的过程。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有针对性地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自觉性和主体性,引导大学生自觉主动、科学地进行心理的个性化教育和自我教育。

二、心理契约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因素

(一)内在动力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活动中,需要和动机是推动内化活动顺利进行的内在动力。需要是指个体对客观现实中所缺少的事物的欲望和要求,常以意向、愿望的等形式表现出来,是推动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实践的基本动力。动机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并引导个体的行为趋向某一特定目标,用以满足自身某种需要的意愿和特殊心理状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在于其内在的需要,而动机则是推动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化活动的直接原因。因此,大学生正确的需要和动机能够对其健康心理的积极内化产生推动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和行为,而不正确的需要和动机则会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内化产生阻力,导致大学生形成不良的心理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情感激励因素。在对大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时,教育者首先应调动动态反应中大学生心理活动所构成的要素,包括情感要素等被调动和活跃起来,继而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活动中,大学生情感因素等心理因素的激发,对于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化效果至关重要。大学生内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首先应对教育者传授的心理知识形成一定的认知和理解,然后教育者通过多种形式的情感激励和教育引导,引起大学生在情感上与教育者共鸣、共识,以进一步促进其对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教育内容的积极内化。

(三)环境调控因素。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化过程必然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在群体因素的制约和规范。学校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学生与学校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心理共识,对大学生顺利内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模式的方案

基于心理契约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因素,笔者认为可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建构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模式的可行性方案。

(一)优化内部环境模式。心理契约的建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的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主体是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真正能认同和内化的程度,取决于大学生本身对心理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渴望以及内部环境的优化结果。

1.采取主动情感模式。从内在需要角度看,大学生更侧重于情感关怀和精神满足,以此建构的心理契约,可增进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信任感,是大学生主动内化教育内容的动力。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正确运用情感激励手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中心理契约主要是关系型心理契约,情感激励是调动大学生内化积极性的纽带,通过教育者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用情感因素来架设通向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桥梁,以理晓之,以情动之,用张弛有度的人性化情感教育去激励大学生,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二是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自我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较高的层次,它是大学生按照自己脑海中设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从而发展自我的实践活动。自我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行为表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经过外部教育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大学生必须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正确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化过程中不断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

2.采取期望认同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中的心理契约建构,强调学校和大学生对彼此期望的认同,这种心理期望是一种愿景共识,需要学校与大学生的真诚沟通和有效交流,不断感知对方的心理预期,逐渐调整自己的期望,最终使双方的相互期望趋于一致,成功缔结心理契约。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拓宽期望的交流与沟通渠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过程中,常常出现期望偏差或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心理契约失衡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交流与沟通不畅。学校可从心理调查、心理咨询、心理热线、心理信箱、心理团辅活动、心理社团活动等方面着手,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交流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二是合理运用心理暗示的交流与沟通手段。合理运用心理暗示,可以使双方了解彼此的心理倾向、心理期望,有助于教育者与大学生达到相互期望的一致性,起到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暗示如果运用不当,会造成双方的期望偏差越来越大,最终出现心理契约失衡,甚至心理契约破裂的情况。因此,合理运用心理暗示手段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实现的关键。常用的心理暗示方法很多,既包括情境设置和校园文化暗示、动作暗示,也包括语言赞美和文字激励等方式方法。

3.采取需要满足模式。个体的需要和现实之间常存在许多矛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和解决这些矛盾,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化积极性。大学生在要求学校满足其需要时,必须保证需要的合理性,协调学校的现实水平与自身需要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合理需要。具体措施如下。一是从现实出发调整不合理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对于大学生的不合理需要,可采用心理教育、心理引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大学生认清现实,调整大学生在需要认知上所产生的偏差。并教育学生从学校的客观现实出发,学会调整自己各方面的需要。二是完善和丰富合理需要满足手段。满足大学生合理需要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包括丰富和完善现代教学手段,调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教育期望心理。对于在目前状况下不能得到有效满足的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则要做好大学生的解释和心理工作,说明无法满足的原因,请求大学生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包容,并争取创造各方面条件和机会,完善相应的教育政策和实施手段,逐步对问题加以解决。

(二)优化外部环境模式。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外部环境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制度和学校教育等力量的同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1.优化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个体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利益多元化和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下,大学生日益多样化的信息来源,使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与大学生之间构建有效的心理契约,因此社会环境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可从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化影响最明显的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三方面来净化社会环境。一是倡导积极心理社会舆论。所谓社会舆论实质上是大众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进行交流、碰撞、整合、沟通后形成的,通过言语、非言语形式公开表达的态度、意见、要求、情绪等的共同意见。社会舆论一旦固化在公众心理,心理制约与控制作用就会发挥出来,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心理,也可能是消极心理。应倡导积极心理社会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健康发展,坚决抵御消极心理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逐步净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社会心理舆论环境。二是发扬积极的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对整个社会环境的折射,对大学生的心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抵御消极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努力净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社会风气,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心理认知和良好的情感调控,进而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进取的良好个性,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化心理的前提。三是传播健康主流社会文化。主流文化对个体的心理、行为和人格特征有着深刻的影响,社会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无意识的,却又是文化意识形态最高级的影响层次,对大学生的健康心理观念和情绪情感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应加强对社会文化传播渠道的监督,强化健康主流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心理引导,保证健康主流社会文化能够渗透到大学生心理观念中。

2.优化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培育正是为了引导学校与大学生共同履行心理契约精神,使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双方形成合理的价值期望以及良好的心理行为取向。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培养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是培养校园文化的关键因素,尊重并容纳大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差异性,引导大学生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从而深刻认识到自身发展与学校之间密不可分的相互影响,促使学校与大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契约,进而塑造其健全的主体人格。二是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都依赖于良好的育人环境的建构,注重优化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等校园文化的建设,真正重视和尊重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精神要求,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意义。同时,努力创造条件,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使大学生在健康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曹威麟.高校师生相互期望与心理契约的演进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

[2]吴小欧.教中的心理契约[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

[3]迟到,史秀云,荣红霞.关于心理契约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影响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0(36)

【作者简介】陆晓明(1971- ),女,壮族,研究生学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讲师。

上一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笔试试卷下一篇:反传销主题班会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