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究

2022-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为依托, 发挥互联网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 将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养老产业, 通过建设养老服务平台、应用智能养老设备, 为选择在家中养老的老人提供便捷智能、及时精准的服务, 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简言之, 就是借助高新科技信息手段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转型升级。

二、“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老年人接受能力有限

不会上网的老人居多, 让老年人从网络平台自主预约服务并不具备较大的可行性。产品设计与服务提供偏离了老龄群体的生活习惯, 加之“互联网+”理念对老龄群体而言太过超前, 所以许多老年人在平台与智能终端设备的使用上尚持观望态度。

(二) 重扩张, 轻运营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 许多社区养老驿站和老年照料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尽管这些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了种类齐全的服务, 但在运营过程中没能采取合适的宣传方式, 导致了营业一段时间仍无人问津的窘相, 加之管理不善等原因最终难以维持或闲置浪费, 即使是某些以国企为背景的养老服务机构也无法抵挡这样的厄运。

(三) 养老服务供给短缺, 供需有效对接能力较差

一方面, 社区养老设施与专业养老服务人员配备不够完善。社区本身资源有限、与其他养老资源的整合不足, 使得许多养老服务项目无法开展, 制约了社区在养老服务所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 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对于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 一些社区开展的养老项目本末倒置, 一味地追求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满足, 忽略了一些老人希望开设“老年餐桌”解决吃饭难问题的基本诉求。

三、促进“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的对策

(一) 打通“信息孤岛”, 推动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

从国家层面推动建设养老信息系统, 为老人建立个人养老档案。一方面, 与医疗部门、社会保障部门、公安部门等部门加强工作协同, 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将老人的户籍信息、医疗情况等方面的信息汇总于养老档案中。由政府主导养老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既能够有力保护老年人个人信息安全, 又有利于实现信息的高效采集和有效整合。

(二) 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

政府通过推行办校助学补贴等优惠政策, 兴办老龄护理职业技术学校, 扩大养老护理、医疗照护等方面人才的培养, 并鼓励养老机构、社区养老驿站与相关院校达成战略合作, 实现毕业生直接对口就业。从而有利于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养老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降低了养老服务机构上岗培训成本。

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激活养老服务市场活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 鼓励科研机构开发新型智慧养老相关设备;加快制定智能养老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为养老产业“百花齐放”营造良好环境。

构建多元监督格局, 促进养老服务增质增效。相关部门可通过加快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交流反馈平台, 让群众中发声;适当赋予街道对养老驿站的监督权、处罚权等行政权力的方式, 调动社区养老工作积极性。社会监督机制的健全, 有利于加强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 促进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改革创新, 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 因地制宜, 精准发力

我国地缘广袤,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习俗存在差异, 因此各地老人对于养老的诉求不尽相同。街道、社区、物业以及养老驿站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是将理念走向具体的重要推动者。四者的协同配合, 则是将养老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

在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 根据地区工作需要, 由街道牵头, 拓宽信息采集渠道, 及时对老人的个人健康情况、服务需求进行更新补充。并在此基础上, 实现街道、物业、社区、服务提供方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养老信息系统的完善还远远不够, 为提供更加精细化化服务, 服务提供方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也必不可少:应充分挖掘老人个人档案信息的内涵, 深度探寻本社区养老需求偏好,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社区养老服务类目, 采取社区老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提供个性化、智能化养老服务;精简无人问津、流于形式的项目, 减少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四) 以老年人需求为核心, 彰显人文关怀

对养老方式进行摸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 充分享受老年时光。老年人作为服务的接受者, 要充分保证其在养老服务中的话语权, 尊重其意愿和需求。

在产品开发方面, 企业应当考虑老龄群体对新兴事物接受能力差、反应不灵便等特性, 研制出易于操作的智能居家养老产品;将老年群体进一步划分, 充分挖掘老年消费市场, 分别针对低龄健康老人、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独居老人提供不同侧重点的服务。

四、结语

在“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 对于老年人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但是, 在运行过程中更应当将“以人为本”的观念放在首位。在信息共享的同时也要注意老年人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 尤其要警惕数据泄露。产品与服务要突出“适老”特色, 有效对接需求。老年人也要积极传统观念, 尝试接受新鲜事物, 提高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全社会应弘扬中华民族爱老孝亲的优秀传统, 由心出发关爱老龄群体。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不是空中楼阁, 我国“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稳步推进, 都为这一养老模式的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相信在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同向发力下, 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定会蒸蒸日上。

摘要:银发浪潮的来袭, 为我国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多方不懈努力下, 我国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将成为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为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优化升级注入了新动力。然而, 该模式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有效养老服务供给不足、重扩张轻运营等问题亟待解决, 需从建立养老信息数据库、加强部门工作协同、开发“适老”产品等方面入手, 打造完善的“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智慧养老

参考文献

[1] 睢党臣, 彭庆超.“互联网+居家养老”: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37 (5) :128-135.

[2] 左美云.智慧养老的内涵、模式与机遇[J].中国公共安全, 2014 (10) :48-50.

[3] 屈贞.智慧养老:机遇、挑战与对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6 (3) :108-112.

[4] 李长远.“互联网+”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18 (5) :67-73.

[5] 王文俊.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行政与法, 2016 (10) :58-66.

上一篇:“产学研”合作的土木工程专业特色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下一篇:云计算语境下创新计算机课程教学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