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定期研判

2022-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网络舆情定期研判

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舆情研判系统研究

收稿日期:2020-08-03

基金项目:全军研究生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18JY62);装备军内科研2019年课题和国防大学数据工程专项(项目编号:DSJGCZY19012)。

作者简介:张思龙(1987-),男,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情报分析、网络舆情监测。王兰成(1962-),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情报分析、网络舆情监测。娄国哲(1982-),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网络舆情监测、政工信息化。

摘要:[目的/意义]知识图谱基础应用对于加强网络舆情研判系统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在相关研究基础上,针对知识图谱在系统中融合路径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舆情研判系统模型,对网络舆情研判系统构建实践和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基于知识图谱的应用,有利于网络舆情大数据的精准获取和智能化计算,有利于统一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和加强语义分析,有利于准确分析研判网络舆情的风险点、矛盾点,有利于舆情自动编报、精准推荐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知识图谱;网络舆情;研判系统;人工智能;融合路径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21.04.002

Research on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alysis and

Judgment System Based on Knowledge Graph

Zhang SilongWang LanchengLou Guozhe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olitical College,Shanghai 200433,China)

Key words:knowledge graph;network public opinion;analysis and judgment system;artificial intelligence;fusion path

知識图谱是一种面向人工智能的高级语义建模、知识组织、知识匹配和推理计算技术。在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舆情研判系统中,任务关联的目标,例如事件、机构、地区、人物、行业、企业、产品等与领域情报相关的概念或实体,以及各类概念或实体之间的关系(比如任职、发布等),都在知识图谱中以节点和边的形式结构化。网络舆情研判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舆情编报等业务运用知识图谱技术进行有效数据管理,同时针对业务需求中的任何分析意图,进行细粒度的语义理解和精确匹配。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研判任务更加复杂,知识分布更加分散,有效数据获取和精准研判更加困难。研究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舆情研判系统旨在达到3个方面的期望:①在网络舆情文本等数据语义表达和关联上,突破传统的关键词词袋、向量空间等模型,转变为更立体、更全面、更开放、更规范的语义网络模型,使得研判业务目标数据都能包含在统一的模型框架中;②在网络舆情研判知识匹配和扩展上,借鉴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之更加智能化和精确化;③在舆情知识推理和智能化研判上,运用知识图谱积累的大量知识点及其关系,机器学习自动发现隐含的知识和关系模式,提高大数据知识发现及预测的效果和可解释性。

1相关研究现状

1.1网络舆情研判相关研究

1.1.1网络舆情研判信息处理流程

网络舆情研判属于网络舆情管理的研究范畴,是对网络媒体和用户产生的并在网络上进行传播的舆情信息进行价值或趋向判定的过程。在工作实践中,网络舆情研判的信息处理一般包括网络舆情信息搜集、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网络舆情信息编报和网络舆情信息控制等流程,如图1所示。

其中,信息搜集是网络舆情研判的开始;信息分析是网络舆情研判的关键,主要完成真伪判断、分类筛选、统计分析等工作,提炼出舆情矛盾点、异化点、风险点,为网络舆情信息编报提供数据支撑;信息编报是网络舆情研判的重要过程,研判人员通过编报选题、材料海选、资料归集、归纳意见形成编报内容,按照对应编辑刊物的格式编写,审查核对后上报相关部门,网络舆情的重要性主要通过舆情编报体现;信息控制是网络舆情研判的反馈机制,目的是减少有害信息传播,预防舆情危机事件发生。从业务流程上看,它并不属于网络舆情研判的范畴,但它却是研判成果作用于网络舆情发展的进一步行动,同时信息控制的效果也需要研判进行评估。

1.1.2网络舆情研判方法和模型

网络舆情研判相关研究主要有两个思路:一是从舆情安全评估和预警角度研究网络舆情评估指标和方法;二是从信息传播角度研究网络舆情演化模型。

网络舆情评估指标体系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通用舆情、特定事件舆情和特定领域舆情的评估等,比如刘健等[1]面向微博信息传播,研究设计了信息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内容、传播渠道、传播环境属性等指标;陈建敏等[2]引入信息空间模型,提出涉军网络舆情信息指标体系设计思路、原则和方法等。对应的评估方法主要有基于层次分析法(APH)和基于模糊评价法的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指标体系设计,同时基于指标体系的舆情评估也多基于层次分析法分析指标权重。基于模糊评价法即通过概率等数学手段处理模糊的评价对象,比如舆情热点词汇、评论意见等。近几年两种方法趋于结合,如王高飞等[3]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分析法相结合,构建基于AHP-模糊综合分析的移动社交网络舆情预警模型,通过实证说明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网络舆情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研究方面,早期主要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网络舆情生命周期进行划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面对海量的舆情数据和复杂的网络传播路径,越来越多的学者引入了复杂网络、模拟仿真、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研究舆情扩散机理、群体性事件预测等。如刘继等[4]基于复杂网络对舆情团落进行分析,利用深度学习提高舆情智能计算能力,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演化推理,提升网络舆情态势智能分析水平;彭程等[5]基于SIR传染病模型与EGM灰色预测模型,提出一种实现舆情预警与舆情防控模型等。

1.2知识图谱及其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

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KG)由Google最先提出,目标是使其主营的搜索业务实现智能化,目前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前沿。知识图谱是指描述现实世界中概念、常识及其关系的结构化的语义知识库,其基本组成单元是〈概念/实体,关系,概念/实体〉三元组和〈概念/实体,属性,属性值〉三元组。知识图谱通过两种基本组成单元将知识表达为图结构,易于知识的展现、维护、检索和推理。基于知识图谱的应用,可以提升社交网络的舆情分析管控能力,如马哲坤等[6]基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时间特征指标建立含有语义关系的突发话题图谱,实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点话题传播分析。

也有研究者基于知识图谱构建事件类知识图谱用于网络舆情事件研判。如Gottschalk S等[7]提出了一种以事件为中心的多语言时序知识图谱,从现有大型知识图谱中抽取事件、关系,并进行了融合;彭立发[8]以事件类型的实体为例,提出并构建了一个以事件为中心、通过事件要素进行关联扩展的网络社区知识图谱。

基于知识图谱,Li Z等[9]于2018年提出了事理图谱概念,描述事件之间的顺承关系和因果关系,用于发现事件的演化规律和后续事件的预测。周京艳等[10]比较了概念地图、知识图谱、事理图谱的概念内涵,界定了情报事理图谱的概念,认为事理图谱在情报理论、情报判读和情报预测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单晓红等[11]以医疗领域网络舆情事件为例,分别构建网络舆情事理图谱和抽象网络舆情事理图谱,从两个层次分析网络舆情的演化路径。

1.3研究评述

首先,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规模成为网络舆情研判首要解决的一大难题,而当前的舆情评估方法还大多限于抽样式的评估方法,缺乏全面的综合评估;其次,网絡舆情研判的内容也主要以社会安全事件为主,其中应急性、个案化较多,长远性的研究较少,舆情预警和应对也多采取人工搜索和自觉发现;最后,从舆情分析的重要目的,舆情决策的角度讲,当前舆情研判的现状还存在不足,在舆情案例研究、政策法规和领域知识等方面出现了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尤其当前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形势瞬息万变,更需要即时作出舆情决策,知识需求更为迫切。

鉴于此,本文研究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舆情研判系统,旨在构建各领域网络舆情研判知识图谱,加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联合应用,推动网络舆情研判工作从抽样式模糊评估向综合式精准评估转变,推动网络舆情研判工作从就事论事的应急式向统揽全局的跟踪式转变,推动网络舆情研判案例库知识库建设,不断强化网络舆情研判决策支持能力。

2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舆情研判系统模型

2.1知识图谱在系统中的融合路径探析

结合舆情研判信息处理流程,探讨知识图谱在网络舆情研判数据管理、信息处理和知识服务过程中的融合路径,以期更好发挥知识图谱技术优势,强化系统功能。

1)基于知识图谱构建网络舆情信息资源的分类和画像,强化系统数据管理功能

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分类和画像,就是匹配舆情数据、需求数据、案例库、业务数据等信息资源的特征和属性,分析获知信息资源的使用度、接受度和使用任务等。比如构建舆情事件和典型媒体主题图谱、舆情应急响应决策图谱[12],借鉴知识图谱的方法深度挖掘数据,构建基于资源画像的社交媒体内部、外部资源聚合模型等[13]。

通过构建的信息资源的分类和画像还可以较为精准地确定数据采集方向,加之基于知识图谱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方案,面向不同任务自动关联采集站点、自动确定数据格式和存储方式也是强化舆情数据采集管理、保证舆情研判质量的重要手段。如麻友等[14]在数据主题挖掘基础上,利用知识图谱发掘领域实体及其关联,实现特定领域数据的抽取。

2)基于知识图谱创新舆情信息处理技术,强化系统智能分析能力

知识图谱在网络舆情研判信息处理中的融合应用是基于知识图谱构建网络舆情研判系统的主要目的,主要集中在事件分析、用户分析和舆情可视化分析等方面的创新研究。事件分析任务主要有事件监测、事件摘要、事件演化追踪、事件预测等[6-11]。用户分析任务主要有用户画像[15]、用户推荐[16]、行为分析[17]等。可视化分析任务包括可视化事件知识图谱、事理图谱构建和可视化舆情展示等。王晰巍等[12]构建了校园突发网络舆情事件主题图谱,并对“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爆炸”事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牟冬梅等[18]构建微博舆情社会属性与外化表现模型,并以某疫苗事件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及可视化展示。

3)基于知识图谱强化系统知识管理、知识检索和服务能力

基于知识图谱为网络舆情研判业务提供知识管理和优化,比如面向重大主题舆情监控构建重大舆情主题知识图谱;面向事件演变追踪构建网络舆情事理图谱;面向关键组织和人物分析构建组织或人物图谱等。

当前,网络舆情知识检索服务面临3个难题,极大限制了系统效能:一是海量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无法自动建立有效的标签或索引;二是存在大量冗余数据;三是语义解析和检索能力不足。针对以上问题,知识图谱等语义网技术提供了研究思路。如王丹等[19]针对数据冗余和语义解析问题,提出了基于元数据的信息知识组织智能检索系统设计方法等。

2.2系统模型设计

基于知识图谱技术并融合大数据处理理论设计网络舆情研判系统模型,包括舆情知识库(知识图谱)、数据源及其获取、网络舆情大数据资源管理、网络舆情图谱分析、分析结果展示和决策支持等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该模型中各模块之间信息和知识互通,形成有机整体。

图2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舆情研判系统模型

1)舆情知识库(知识图谱)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整合业务知识、提炼知識需求、指导数据获取、舆情知识匹配、知识管理服务等。本文设计舆情知识库包括领域知识库、业务知识库、舆情事件库、用户行为库、舆情案例库和决策支持库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知识图谱技术并非是所有用于研判的舆情信息和知识的最佳组织方案,比如研判系统中的业务流程知识使用工作流更合适,体量较大的舆情数据(照片、长视频、软件、文件等)使用组织好的文件系统更合适,但舆情处理时这些信息的摘要或索引数据需要添加到知识图谱中,便于舆情知识检索利用。

2)数据源及其获取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舆情研判数据筛选和获取。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信息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网络舆情研判系统数据来源不仅包括网络新闻媒体、社交网络、论坛博客、网络直播以及微博、微信自媒体,还包括电子政务网站、舆情工作部门的业务数据等。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研判任务,其数据源的选择和各数据源的价值评价是不同的,此时舆情知识库必须为数据源选择和数据获取提供业务指导,既能保证研判信息全面无遗漏,又能保证精准避免不必要的数据冗余和资源浪费,从而构建包含媒体报道、网民意见、政府工作等全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舆情数据来源。

3)网络舆情大数据资源管理模块。数据获取后首先解决的是快速存取、检索和计算问题,研究基于Hadoop+Spark等大数据存储和计算架构,构建网络舆情大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研究构建网络舆情内容数据仓库和用户行为数据仓库,进行初步的数据融合和特征计算,为后续分析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4)网络舆情图谱分析模块。该模块借助知识图谱将网络舆情研判目标各类信息都集中到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的统一架构中。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系上来看,知识往往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组织、总结、体系化归纳而得到的,而这个过程需要借助语义分析的能力。网络舆情图谱分析借助知识图谱语义表达的优势强化舆情研判信息的组织、集成和分析,首先针对舆情研判任务,可以从事件(内容传播)和人物(用户行为)两个角度对信息进行组织,构建网络舆情事件知识图谱和网络舆情人物知识图谱。具体的,综合运用数据融合、文本分析、深度语义挖掘、智能信息处理等大数据处理技术,同时结合舆情知识库中相关领域知识、业务知识和舆情案例等知识保障,实现网络舆情大数据的数据整合、信息要素提取、事件抽取和人物画像等图谱构建任务,根据图谱分析的方法完成态势分析、专题分析、热点发现、预警等舆情事件分析任务,完成人物画像、轨迹识别、情感分析和行为预测等舆情用户行为分析任务,且两者之间存在关联分析。另外,通过跟踪式图谱分析还可以专门针对某一特定事件进行监控,探索其演化规律和传播效应,为舆情监督和管控等提供必要的案例素材。

5)分析结果展示和决策支持模块。该模块功能面向的是网络舆情研判工作人员或舆情决策者,主要用于针对特定时期和特定任务条件下,根据舆情图谱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比如舆情态势图谱、舆情指数发展曲线、用户情绪分布等,同时还需要支持舆情信息的即时查询,支持针对特定用户的舆情信息精准推荐,支持舆情行动决策的智力支持。另外,通过人机交互,实现舆情研判系统与舆情决策者的交互,交互方式力求简单明了,能够对舆情决策者的知识需求进行实时的准确传递和反馈,发挥舆情决策者通过自身业务知识对网络舆情的把控优势。

3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舆情研判系统建构和探讨

3.1新冠疫情条件下涉政网络舆情研判系统建构实践

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舆情研判系统能力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应用,进行检验。2020年春节前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部门十分警惕由此产生的网络空间信息疫情,即针对疫情产生的虚假、恐慌、不稳定的危害性信息传播。即使当前国内已然进入了后疫情时期,但仍需关注国际疫情发展状况以及潜在的舆情风险,并做好应对和治理工作。

本文对基于知识图谱的新冠疫情条件下涉政网络舆情研判进行了研究,认为系统研究核心任务在于对舆情应对业务的理解和疫情舆情知识图谱的设计。本文结合业务工作,设定应用场景为新冠疫情条件下涉政网络舆情事件发现、跟踪和应对的研判任务,主要从网络舆情研判和应对业务问题、事件解析、数据获取、知识图谱构建和应用等方面介绍相关工作。

3.1.1网络舆情研判和应对业务问题

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发生、发现、防控等工作过程中涉及政策法规、行政监督、科学研究、社区防控和群众工作等方方面面,牵扯各级政府机关、各地区社会组织和团体、公民个体等复杂关系,任何矛盾问题都有可能在互联网、社会化媒体环境下被曝光放大,演变为涉政舆情危机。同时,自媒体时代信息发布较为自由,起点较低,任何不实的举报、虚假的宣传、曲解的报道都有可能浪费行政力量,造成社会恐慌情绪。比如武汉市青山区“垃圾车送肉”事件、“武汉9日夜转运病人一幕”事件、“火神山医院漏水”事件等。因此新冠疫情条件下网络舆情应对业务的核心是发现疫情防控中的矛盾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矛盾问题的应对意见。具体的,通过监控网络上主流媒体、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平台信息流,以舆情事件为切入点,构建新冠疫情条件下网络舆情知识图谱,跟踪和发现新的舆情事件,解析事件背后利益诉求,在符合政策法规、行业规程以及一定情理条件下给出解决问题的意见。

3.1.2网络舆情研判事件解析

事件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发生的事情,具有一定的时序特征和发展规律。在传统的研究中,通常运用“5W1H”分析法,即何事(What)、何人(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故(Why)和如何(How)6个要素的有机组合表示事件。将“5W1H”描述为事情、对象(人物、机构或物体等对象)、时间、地点、动机、动作等要素,图3为事件要素解析示例。

“事情”可以理解为事件的发生情况、发展情况、结果影响等;“对象”指事件参与或涉及的主体或客体,能反映事件涉及群体范围及相互关系;“时间”指事件发生的时间,能反映事件影响时间;“地点”指事件发生的地域或行政区划,能反映事件影响空间;“动机”指对象采取动作的原因或考虑,可以借此考察事件因果或顺承关系;“动作”指事件发生的方式,一般为动词或名词,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事件本体特征;主题事件是由一系列元事件组成,元事件一般由触发词区分,同一主题下元事件具有关联性,其关系一般包括因果、顺承、并发、组成等关系。为便于元事件分类,ACE评测會议定义了8种事件类型和33种子类型。本文借鉴“5W1H”分析法和ACE评测,认为舆情事件可以表示为事件要素的组合Event=(类型,{触发词},{属性:属性值},{关系}),其中类型、触发词、属性及属性值等都是事件要素的存在方式。

3.1.3网络舆情研判数据获取

对于新冠疫情条件下涉政网络舆情应对,需要实时跟随疫情的发展,包括国内外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病例数、临床医疗研究进展情况、可用的防护指南、各地现行的防控政策、网民在各媒体平台的讨论话题等,这些数据网络上基本得到很好的公开,目前借助在用系统,初步具备系统采集功能。网民热议的政策问题、热点事件均应成为舆情发现和应对的关键点,并且相对应的涉及政府工作的政策及后续、民间问题反映应列入知识图谱中,以便后期查询和推理。

3.1.4网络舆情研判知识图谱构建

本文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出的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属关系,并结合当前普遍关注的疫情防控情况,依次定义事件、突发公共事件等6个上层概念。结合网络舆情领域普遍关注的国际关系层面、国家政策层面、政府机关行政层面、基层工作层面等相关事件设计新冠肺炎疫情通报及防控的下层概念,包括国际疫情通报、国内疫情通报、国际疫情防控、国内疫情防控等,如图4所示。

3.2新冠疫情条件下涉政网络舆情研判系统应用启示

面对重大疫情舆情,舆情研判和应对需要切实找准业务问题,直指疫情防控矛盾焦点。重大疫情背景下,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将风险防控的关口前移,同时亟需在疫情认知的维度研判网络舆情风险,提出针对疫情舆情风险的防范化解之策。新冠疫情爆发后,网络成为最大的信息集散地,重大疫情表现为全国性的,各地区疫情舆情在网络空间都会集中呈现,这首先考验各地应急处置能力,舆情事件的发展走向,很大取决于官方的处置措施。

面对重大疫情舆情,舆情研判和应对需要切实找准“时度效”。舆情研判和应对,首先要在“时”上下功夫,网络舆情信息发布门槛不高、传播快速、网民接收信息又容易先入为主,因此舆情研判和应对的窗口期十分有限,必须基于正确的舆情态势的研判,理清头绪,第一时间发声,阐明事实要紧扣群众诉求、开诚布公地做好信息公开;把握好宣传的“度”,同时跟进后续报道,梳理群众意见、社会呼声,提高舆情应对“效能”,同时防止片面或负面信息出现。

面对重大疫情舆情,舆情研判和应对需要切实找准疫情应急响应与舆情研判风险应对的契合点。高等级的舆情研判风险一般会与高等级的疫情应急响应对应,包括舆情主体、区域、话题等都有趋同性,尤其在疫情爆发之初尤为明显。当前,国内已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后疫情时期,各地均有降低疫情应急响应等级,但这不能代表网络空间舆情风险的减少,相反,应急响应等级的降低容易使得社会一定程度上放松警惕,之前严禁聚餐等人员的聚集活动开始出现,甚至聚众赌博等高风险事件也在网上爆出,增加了舆情燃点爆点,也引起了舆论担忧。因此,疫情应急响应与舆情研判风险应对并不是同步的,随着疫情防控呈现“总体平稳”态势,先前网络空间不断积累的未完全化解的矛盾问题和风险因素有可能再次爆发,后疫情时代网络疫情舆情仍可能带来一系列波次的舆情破坏事件。

4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网络舆情研判和知识图谱及其在舆情研究中应用等相关工作后,提出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舆情研判系统模型,针对知识图谱在系统中融合路径进行了讨论,对网络舆情研判系统构建实践和应用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基于知识图谱的应用,有利于网络舆情大数据的精准获取和智能化计算,有利于统一网络舆情信息资源,有利于准确分析研判网络舆情的风险点、矛盾点,有利于做到自动编报、精准推荐和决策支持。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舆情研判中的基础性应用,可以提升网络空间的舆情安全态势分析管控能力,是提高国家政府部门突发应急响应能力的关键路径和重要体现,也是响应国家战略切实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健,毕强,李瑞.微博舆情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模糊数据包络分析法[J].情報理论与实践,2016,39(12):31-38.

[2]陈建敏,余遵成.涉军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研究,2018,(1):29-36.

[3]王高飞,李明.基于AHP-模糊综合分析的移动社交网络舆情预警模型研究[J].现代情报,2017,37(1):41-44.

[4]刘继,李磊.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智能预警机制分析[J].情报杂志,2019,38(12):92-97,183.

[5]彭程,祁凯,黎冰雪.基于SIR-EGM模型的复杂网络舆情传播与预警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20,38(3):145-153.

[6]马哲坤,涂艳.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舆情突发话题内容监测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2):33-39.

[7]Gottschalk S,Demidova E.Event KG:A Multilingual Event-centric Temporal Knowledge Graph[C]//European Semantic Web Conference,2018:272-287.

[8]彭立发.网络社区事件知识图谱构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

[9]Li Z,Ding X,Liu T.Constructing Narrative Event Evolutionary Graph for Script Event Extraction[C]//Proceedings of the 27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18:4201-4207.

[10]周京艳,刘如,李佳娱,等.情报事理图谱的概念界定与价值分析[J].情报杂志,2018,37(5):31-36,42.

[11]单晓红,庞世红,刘晓燕,等.基于事理图谱的网络舆情演化路径分析——以医疗舆情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42(9):85,99-103.

[12]王晰巍,张柳,韦雅楠,等.社交网络舆情中意见领袖主题图谱构建及关系路径研究——基于网络谣言话题的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20,41(2):47-55.

[13]徐海玲,张海涛,魏明珠,等.社交媒体用户画像的构建及资源聚合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9):109-115.

[14]麻友,岳昆,张子辰,等.基于知识图谱和LDA模型的社会媒体数据抽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183-194.

[15]王杰.基于公安知识图谱的用户画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9.

[16]张兴宇.基于知识图谱构建的微博话题推荐研究[D].淮南:安徽理工大学,2019.

[17]侯位昭,张欣海,宋凯磊,等.融合知识图谱及贝叶斯网络的智能推荐方法[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20,15(5):488-494.

[18]牟冬梅,邵琦,韩楠楠,等.微博舆情多维度社会属性分析与可视化研究——以某疫苗事件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3):111-118.

[19]王丹,张祥合,赵浩宇.基于元数据的信息知识组织智能检索系统设计[J].情报科学,2019,37(9):113-116.

(责任编辑:郭沫含)

作者:张思龙 王兰成 娄国哲

第2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引导机制研究

摘要:本文分别从大学生网络典情的内涵、形成特点和传播规律等方面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做了详细深入地分析,并针对大学生网络典情研究存在的问题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引导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引导

大学生网络舆情,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大学生这个特殊的高校网络舆情群体对发生在校园网络空间内以及在校园可以监控到的网络范围内一些具体的社会事件所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包括认知反应、是非判断和价值取向等。本文将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网络舆情主体, 这是由高校网络舆情的本质及其运行发展趋势决定的。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的特点:一是直接性与自由性交互。高校校园网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平台,他们通过校园网络可以获得信息、共享资源,通过博客、论坛,QQ、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针对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生活事件等自由地发表评论、真实地表达自己观点、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快速、高效、便捷地分享给其他网民。比如微博的一键转发功能,能够将信息在能够关注、转发、收藏,实现信息共享。二是内潜性与外显性交互。潜性是相对于校团网络的隐蔽性而言,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网民可以不受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限制,自由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交流思想。但大学生很可能因为某种顾虑、担心,在信息发布时不署名,而是采取匿名的方式来表露内心的真实想法或看法,匿名的特点正是网络舆论大肆其道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网络上的身份并不是网民的真实身份,每个人都可以跳出生活中的“我”,去扮演一个完全不同的身份。由于匿名的特点,人们在网上发表言论多了几分随意。每个人只需要一台电脑就可以表达个人观点,不用担心机构审核、修改,不用承担责任,甚至违背伦理,法律可能也无法制裁。人人敢于说话。但信息发布的同时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呈现出外显性,因为热门话题一旦出现,就会引起广大学生的关注并形成热烈的讨论从而形成一定的舆论影响。三是突发性与及时性交互。大学学生访问的网站相对比较集中,发展非常迅速,热点事件加上情绪化的发帖、跟帖和评帖,成为点燃舆情的导火索。特别是校内外重大事件引发,大学生网民都会第一时间通过班级QQ群、校园帖吧、BBS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发表自己对事态的看法并迅速扩散,短时间内各种意见迅速汇集,形成公共意见,与此同时线上线下交流互动,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在畅通便捷的高校网络资源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传播和表达同是也具备了较高的及时性,大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借助新媒体发表自己的意见。四是丰富性与多元性交互。这是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客体而言的,不仅舆情信息的内容和类型丰富多彩,而且传播舆情的渠道和载体也形式多样。各高校BBS论坛讨论的主题非常广泛,涵盖了读书、生活、娱乐、情感、心理、就业、创业等各个方面,大学生网民能够在自己关注或感兴趣的话题中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真实地反映了高校大学生网民的舆情。此外,大学生可以多渠道、多途径地获取舆情信息,如即时聊天、新闻跟帖、帖吧留言、BBS讨论、博客互动等都可以成为广大师生表达言论、发表意见和观点的重要场所,再加上传播技术的多样性使发生的事件在网络传播中更为全面和生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体报道让大学生网民全面了解新闻始末,这样给大学生网民们一个更立体更直观的视角去理解整个事件。五是互动和可控的交互性。大学生网民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版块、某一热点事件、别人意见的评介来实现与学校管理者、网络媒体、大学生网民自身三者之间的互动,以发帖、评帖、转帖等途径实现虚拟的互动交流,但由于在校大学生人缺乏社会实践,人生阅历比较浅,再加上网络身份隐蔽性以及之缺少相应的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成为某一类学生情绪宣泄的空间,他们在学习、交友、恋爱、求职、实践等方面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认识不便面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放大,容易形成灰色的言论,带有偏差性的网络舆情的出现会给高校校园的和谐稳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高校相关部门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实施引导和控制,一旦有突发性事件的发生,能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反应并实施干预,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就能化险为夷。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引导机制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收集。

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是高校校团网络舆情治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面对杂乱无章、瞬息万变、汪洋大海般的网络信息空间,欲高效、快捷、及时地收集到息息相关的舆情,需要做好充实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切实提高高校园相关领导、网络管理员、大学生舆情收集人负责人以及全体大学生网民的网络意识,提高网络思想境界,端正对网络舆情的看法;其次,要建立专门的专业的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机制,既要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一批专业的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者,从而指定他们负责网络舆情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并作好及时的记录和反馈,又要加大对相关校园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及时配备和更新必要的设备,以适应网络舆情的发展需要。第三,切实抓好校内外突发性群体事件网络舆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相关案例库的建设。做好这一项的关键是网络舆情的有效监测。监测负现在在互联网上对于有关新浪的舆情事件进行抓取、分析,从网络新闻、博客、论坛、帖吧、知道等等浏览和查找海量的网络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提取与突发事件相关的舆情信息,然后敏锐发现和整理与新浪有关的舆情信息,正确进行分析研究筛选,开展动态跟踪,科学分析研判,形成定期分析制度,分析突发事件舆情信息的时间与空间分布情况,再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做正确的舆论方向引导。然后根据河南省有代表性的高校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并结合不同的网络媒体,从舆情发生发展的规律、舆情信息的表现形式、舆情信息的成因、先期处置与沟通措施、善后处理等方而,研究制定相应的预案。力争做到对常规的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持续跟踪,建立日常舆情信息数据库,总结其规律和特点;对突发性群体事件进行有针对性、阶段性的收集,为突发性事件的处置和信息沟通提供依据,直到事件的处置与应对工作结束。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研判。

制度是工作的天然保障。只有建立健全分级分层的大学生网络舆情研判工作制度,才能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传播。首先高等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研究中心,各相关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各院系参与协作的组织管理体制组建的一支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敏锐的洞察力且懂得重视引导艺术的研判队伍,以能够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传播;然后建立健全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学生关心的相关动态信息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再次强化网络监督,研判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设置的热点话题的讨论,在交流中引导学生舆论,促成正确舆论的形,从而实现有效干预和调控网络舆情。

除上所说,确立科学的研判期间,采用有效的研判方式也很重要。笔者以为大学生网络舆情研判可参考此种流程。第一、预测。根据以往大学生网络舆情发生的特点、趋势和规律,进行针对性的监控。要建立“辅导员一学生干部一普通学生”三级网络组织,从事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工作,负责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围绕热点问题主动撰写帖文,有效监控和引导网上舆论,有效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特别是在重大政治事件、高校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初期,这是监控和跟踪的最有效的切入点,以便对舆情未来的发展动态做好预估。第二、分层。以每日通报、每周研判、每月分析、专题研判的形式,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层级研判。比如可以从相关论坛入手,利用web挖掘技术抽取与该突发事件相关的数据,如该论坛上相关的主题帖数、看帖数、回帖数、帖子级别、影响范围等。在这样一种分工明确、团结全作、信息互通,资源整合的良性互动中,将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和破坏后果降低至最低点,避免演化成严重破坏高校秩序和社会稳定的恶性群体性事件。第三、反思。当高校校园里某一舆情事件过后或者在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大学生网络舆情相关职能部门和负责人都应该反思总结。通过如开评析会,科学总结网络舆情研判决策的成败得失。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

高校网络舆情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和行为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力。“通过互联网发表意见是公众的权力,是拓宽民主渠道的一种新方式。如果公众的意见是合理的要求、正当的呼声、理性的感情,那么它对社会的进步是有益的,反之则是有害的。”①因此高校校园里大学生网络舆情要健康发展,必须疏导结合,采取行之有效的引导方式。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传播网络正能量,既是美丽中国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

首先,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运用新媒体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内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增强了师生之前的互动性,更多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新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新媒体的运用将高校的德育空间和新媒体的社区空间、博客空间等虚拟空间进行整合,实现了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规范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以积极、主动、乐观、向上、健康的姿态出现在网络环境中,使网络媒体源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推进网络文明、网络道德及网络文化建设。

其次,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新形式下的社会道德教育应顺应时代的需求,发生根本的变革以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一,完善新媒体的立法机制。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虚拟社区的管理尤为重要。特别是引导聊天论坛和BBS的网络舆论,发表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内容,传递正能量。运用高科技手段加大对网络违规经营的惩处力度,特别严重的应该加以取缔,真正地发挥网络警察的执法力度,做到真正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二,建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辅助体系。大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新天地。公益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提升自己,奉献社会的理念,养成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从而抵消虚拟交往带来的道德和社会情感方面的消极影响;社会心理危机咨询机构也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切实解决青年大学生因迷恋新媒体网络而导致的性别混淆、人际交往障碍、网络痴迷、道德情感冷漠等心理问题,从而释放内心的负能量,使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第三、加大人文精神的宣传力度和影响深度。新媒体语境中90后青年学生在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的脆弱表现就是一定程度上文化的缺失导致的社会道德价值取向的失落和信仰的功利,因此人文精神信仰的重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高校更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理念和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同学们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切实增强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再次,培养意见领袖,发挥他们在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的引领作用。当突发事件在互联网上开始传播时,网络上信息爆炸,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虚假信息,大学生网民们对于这些信息会感到无所适从。这时候更需要一个拥有网络社区威望,有强势话语权的意见领袖来满足公众对于权威意见的依赖感。高校网络论的意见领袖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凭借他们的地位优势、煽动性的话语以及较具专业性的分析赢得大量“粉丝”的青睐。他们热衷于发帖、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强、分析问题全面到位、观点比较独特新颖,具有影响他人态度的能力。在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中,意见领袖的推波助澜作用非常明显,有时候甚至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活跃在在论坛中,发表的言论能被人认可并且一呼百应。意见领袖对于整个事态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应重视将他们培养成为高校BBS论坛的意见领袖,并通过一定的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和授予一定的特权,使其成为校园网络论坛的管理者,管理者对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帖子论坛版块的管理者可以将某些代表性的发言通过标红、加粗、置顶的比较醒目的方式加以强调,引起大学生网名的关注,通过意见领袖的这种引领作用从而影响和感染其他大学生网民的思想观点,从而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同时,高校还可以邀请网络舆情专家、时事热点点评员、专家学者、权威人士参与大学生的讨论,进行线上互动交流,解答大学生关注的、比较感兴趣的与时事热点、社会事件以及生活相关的问题,发挥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正向功能,实现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正面引导。

三、 结语

加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研究,重视高校校园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管理和引导,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机制,必将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努力打造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刘正荣.从非理性网络舆论看网民群体心理[fJl.现代传播,2007(3).

参考文献:

[1]旁东贺等.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动态监测和引导机制研究[J].学术论坛,2014,(31).

[2]郭大燕.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3.

[3]何健.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15.

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社科联2015年度专项调研课题(课题编号为QSNYJ2015134)成果。

作者简介:蔡江(1980—),女,湖南益阳人,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作者:蔡江

第3篇:从单向线性到迭代闭环: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研判体系构建

摘 要:重大公共决策因其涉及多元主体利益关系而面临更加复杂的风险因素,网络舆情更是成为重大公共决策不可忽视的治理场域,对风险治理手段有着更高的要求。数据驱动下的信息技术是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治理的重要工具集,并融合专家参与,成为全媒体时代风险防范与化解的有效方式。通过分析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研判单向线性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专家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迭代闭环式舆情风险研判系统,能够从革新现代化治理技术、吸引专家全程参与、加强制度建设、构建良性互动机制等几个维度推进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研判;专家评估;数字技术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舆论生态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由于网络媒体门槛低、容量大,成为许多社会信息和利益诉求公开传播的首选之地,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群体和非利益相关者通过网络来传播和放大自己的声音。当前网络热点多与政府有关,民生、安全政策类话题呈现出燃点低、爆点多的特点,2019年民生与公共安全领域的问题占据国内网络舆情的大半江山[1]。往往一个政府部门决策经过网络的发酵,随即演变为震动各界的社会热点事件。例如,2017年北京大兴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2018年杭州政府捕杀流浪狗事件、2018年天津海河英才事件、2019年深圳30万年薪聘请中小学教师、2020年云南威信禁遛狗新政事件等引发的网络舆情风险,都是由于民众尤其是切身利益者对公共政策的担忧、不满而引发的。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尊重客观规律不够,没能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搞“一刀切”;还有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公共项目因利益相关者不了解、不理解、不支持而引发网络舆情事件,导致项目难以落地或者在争议中匆匆叫停。重大公共决策引起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隐患。因此,对重大决策网络舆情风险进行研判,尽量做到无急可应、有急能应,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网络舆情风险,进而确保重大决策顺利实施,是现阶段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首要任务之一。

2016年以来,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将网络舆情风险评估作为市委常委会重大决策的前置程序,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重大决策实施中的各类舆情危机,进一步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夯实了基础[2]。2019年2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指出,“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是依法治国的迫切需要”。2019年4月,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进一步规范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明确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这五大程序,是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关键的程序制度。建立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研判机制,是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保证政策平稳运行的改革实践,是治理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是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探索。从中国政府的重大公共政策网络舆情治理实践来看,往往是政策出台后出现舆情,再进行应对。建设重大公共决策风险研判机制的目标设想是先进行舆情治理再出台政策,以及政策出台后直至平稳运行的全过程网络舆情治理。

当前,我国对于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的风险评估仍聚焦在评估价值和程序的规范性上。传统的单向线性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治理路径具有“不可逆”的局限性,专家仅参与了决策落地前的评估论证,数字技术的参与作用也很有限,重大公共决策的风险治理一定程度上仍是政府决策者的“独角戏”。这要求决策者在政策制定时就能直接预判出政策落地和推进过程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但是现实中由于网络环境的瞬息万变和决策者自身的知识有限、经验欠缺等问题,完全准确的舆情判定很难实现。闭环迭代的新治理范式不断在程序性和灵活性之间寻求平衡[3],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与适应性,可以实现专家和技术在重大公共政策网络舆情治理中全过程参与,充分释放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活力,不断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客观性。因此,本文基于专家与数字融合的理念,探讨重大公共决策风险研判的优化路径。

二、文献綜述

伴随着网络风险的产生,网络舆情风险治理也成为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到了20世纪末,西方学术界已经有不少关于“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文献[4]。相比国外,国内对“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05年[5]。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舆情演化、网络舆情治理工具、网络舆情治理对象、现状的不足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突发事件类网络舆情治理,其中涉及最多的是政务类舆情,其次是高校,以及环境类、企业类、卫生类等[6]。

1.网络舆情治理工具研究

在网络舆情治理工具研究领域,西方学者早在互联网建设之初便开展研究,并提出SIR模型以及改进的SIS模型。2004年前后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开始盛行,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交网络的危机传播,S.Vieweg[7]等通过研究突发事件下,Twitter用户上传的时间、天气、地理位置、标签等信息来评估危机状况,并以此侦测政治选举过程中的虚假信息。当前,针对网络舆情风险治理工具的使用,国内有学者提出了“技术治理路径”,主张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预警、研判、应对等[8]。有学者认为,以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扁平化机制和多维性分析为技术工具,可以深度挖掘焦点事件的形成过程、舆论导向与解决方案,进而增强风险治理的前瞻性与先导性[9]。有学者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推理模型,对假设节点的条件概率进行计算,实现对网络舆情的识别与预警[10]。还有大量学者进行SIR传染病的社交网络舆情传播动力学模型研究[11]。总体来看,当前的网络舆情风险治理工具研究仍是碎片化的,大多数学者在研究网络舆情治理工具时主要从风险识别与感知、风险研判、风险预警和风险应对中的一个环节来展开,缺乏对于网络舆情治理全过程适用工具的研究。

2.网络舆情风险研判研究

在网络舆情风险研判方面,案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CBR)是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最早由美国耶鲁大学的Schank提出[12],旨在用过去案例来解释或解决新的问题。当前,案例推理技术广泛应用于信息不完全且需要快速反应的应急决策领域[13],对于提升社会风险治理水平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近几年在知识管理视角下进行突发事件意识形态的风险防控和安全治理的研究多集中在案例库的构建和设计(佘廉、仲秋雁、张英菊等)[14]、类比推理(Patterson,Lenz,王文俊等)[15]和情境推演,在城市公共安全(邵荃、翁文国、陆莹、李启明、刘翔等)[16]、食品安全(许鑫、侯仕军、游海疆等)[17]、意识形态风险预警等方面。近几年,国内还建设了各种类型的舆情案例库[18],其主要应用领域为舆情信息采集、舆情状态监控和舆情数据分析等。但是,当前仍没有发现将历史知识案例库运用于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治理的研究。

同时,目前理论界对网络舆情风险研判机制的研究仍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其主要围绕主体、对象、程序、指标、方法、路径等在内的运行框架展开阐释性、描述性研究,对机制本身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其中对于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研判机制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截至2021年3月10日,以“网络舆情治理”为主题词的文献共967篇,但是以“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治理”为主题的文献还未见到,因此,“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治理”研究是有待深入开发的“蓝海”。

因此,本文首次提出基于专家与数据融合的方式建设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研判体系。一方面,通过历史知识案例库的海量信息,将现有政策同检索、匹配后的历史案例比对后进行风险感知,为专家风险研判提供数据支撑,从而有效避免经验式风险研判带来的失误,提升风评的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保证专家全程参与重大决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充分借助专家的经验和智慧评估重大公共决策的合理性、现实性,将专家定性评估和案例库定量评估结合,在提升决策民主化、透明化、科学化水平的同时,更加适应网络社会需求,降低政策公布后的社会压力反应。

三、重大决策网络舆情风险研判机制的单向线性逻辑机理

在舆情治理实践中,普遍存在“重采集、轻研判”的现象,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务实的舆情研判,成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的关键环节。在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将历史上引发舆情的案例依托计算机集成后建立成库,对文本语义进行识别、归类、趋势研判,为公共决策提供经验性的知识支持,对于决策的科学性和社会稳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总结当前各地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的实践,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研判体系构建基本遵循以下路径(如图1所示)。

1.政策收集和归类,形成历史知识案例库主体

区别于传统数据,大数据不仅仅指海量数据,还包括对海量碎片化信息的处理方法。因此,基于大数据技术收集海量重大公共决策舆情历史事件案例,分门别类进行梳理,基于案例库标签,形成分领域、分类型、分风险级别的历史案例或案例群,通过历史舆情知识案例库比对,快速检索出相似案例,汲取历史舆情知识案例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问题风险、做出决策,是政府部门调整决策方案、降低社会治理风险的必要措施。

历史知识案例库作为网络舆情风险评估的“智库”,其建设效果对风险评估的精准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大多网络舆情评估系统主要是对舆情案例数据进行捕捉、统计、分析,案例尽管按照类别进行了归类,但是大多仍是单独的个体。显然,传统的信息抓取和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网络安全及风险治理工作的需求。对于容易引发舆情的重大公共政策,为保证政策安全落地,在推进过程中需要及时寻找并回归到案例库中最贴切当前情境的案例中,通过对历史案例的分析,提炼出当前决策可以借鉴的经验,因此,建设一个多维、动态、智能的历史知识案例库尤为重要。

2.回归历史案例情报语义比对,识别决策风险

为实现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治理前置的目标,本文将政府即将出台实施的某一特定领域的重大公共决策回归到历史案例库中,同与其高度相似的历史案例进行比对。搜索与即将出台的重大公共决策相似度最高的网络舆情历史案例,比对舆情情报的文本信息。进而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大数据模式和智能决策系统对当前重大公共决策的重要风险因子进行运算、模拟和效果评估,修正相似案例并给出优化的最终解决方案,提升比对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合理性。

(1)主题挖掘以识别网民实际关注点

主题识别是对舆情信息本体的锁定,主要识别评价词语修饰的对象和领域相关的本体概念[19],例如热点新闻、微博热搜榜中的某一话题(如“校园霸凌”)。针对公共政策类舆情文本的主题识别,基本是某一领域最新出台的重大公共决策(如“延迟退休”),借助主题识别可以挖掘网民关注点。作为网络舆情的载体,文本是一种富含语义信息的数据,而语义知识是反映舆情实际的数据挖掘结果[20],是对舆情关键词的提取、对其隐性知识的形式化描述,以及对数据文本的高度概括。文本内容挖掘与语义建模是信息推荐和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核心内容,而文本内容的主题挖掘则是语义建模的重要基础[21]。

重大公共决策风险研判机制主要依靠聚类技术和LDA主题模型进行文本主体挖掘。聚类技术作为信息检索的重要手段,可以将大量信息组织成若干个有意义的簇,有效縮减搜索空间,从而改善检索性能,加快检索速度,提高检索精度[22]。LDA主题模型则是基于产生式的三层贝叶斯概率计算来挖掘主题的新算法,利用“主题”“主题-特征词关系”等抽象概念,用明确的概率大小来表示,利用词频的共现频率进行词组聚类,将庞大的词语空间转化为主题空间。降维后的主题概率分布具有语义特征,可以有效避免信息遗漏,将主题相近的词与词组精准地聚成一类。通过对LDA为代表的主题模型方法的应用,可以从海量复杂的评论中揭示与主题相似的评论,进而挖掘主流观点和深度评论,将群众智慧和思想认知客观、有序地呈现出来,为舆情监测、研判、疏导快速提供依据,切实提升风险感知能力。

(2)情感分析以捕捉舆论全过程的情感倾向

随着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大获成功,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至自然语言处理领域[23]。新闻平台、微博客户端等的评论内容蕴含着网民对热点事件的情感,其信息传播模式具有开放性、实时性和自由选择性的特点,对历史案例评论文本进行情感及趋势分析,可以深入挖掘网民群体的行为规律,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对于重大公共决策而言,分析和监测重大公共政策类舆情热点的情感信息,能够了解民众对特定政策的关注程度和情感变化,辅助决策者评估和掌握事件的发展走向,对决策实施的风险再次进行分析和研判,控制网络群体事件的发生。概括而言,政策类舆情信息情感分析的过程主要是:抽取事件包含的所有不同方面的关注点—检测不同关注点中蕴含的所有用户情感信息—统计分析网民群体对各个关注点的情感变化趋势。

第一,情感信息抽取

情感信息抽取旨在抽取情感文本中有价值的情感信息,是情感分析的基础任务。为实现情报分析的精准性,需要进行词语搭配,搭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主题词与情感词的搭配,此过程是为了将主题词与能够合理修饰它的词关联到一起,如养老新政策-科学;二是程度副词与情感词语的搭配组成极性短语,如非常-反对。观点持有者对于政策的评论,尤其是涉及重大公共决策的评论在情感分析中显得尤为重要,观点持有者是观点、态度的持有者,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特别是可能涉及利益相关者,如“全国大中小学学生家长高度赞扬国家实施推动学生强身健体的体育教育政策”。

情感分析是对带有感情色彩的文本进行分析、处理、归纳和处置的过程,其中对其情感倾向性起关键作用的都是构成句子和文本的极性词语。因此,构建一个系统、完善、高效的极性词典,是开展文本倾向性和情感分析工作的基础。但是书面语言和评论的情绪表达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基于情感分析方法捕捉情感讯号可能会因二者的偏差而导致误判。本文认为可以将极性词典和机器学习法结合,基于现有的词典资源,持续发现新的极性词语、及时动态地修正和扩展词典,利用技术工具自动完成领域词典构建。综合考虑评价词语、评价对象对极性计算的影响,结合全文情境进行更加全面完善的情感判断,保证对历史重大决策网络舆情风险研判的精准性,为新的政策风险研判提供依据。

第二,情感信息分类

情感信息分类是情感识别和情感分析的重要基础,分类的主要目标是解决情感极性的判断问题。情感是人类对客观现实的主观体验和特殊反映形式,通过捕捉和衡量公众的网络情感信息,就可以掌握公众对政策的情绪变化规律,进而辨识公众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倾向,有利于把握民众尤其是敏感人群对于政策的情感、态度。采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可以克服传统技术的设计成本、覆盖领域、动态更新、准确性等方面的困难。因此,可以借助具有强大学习能力的卷积神经网络技术模型、基于BERT和双通道注意力的文本情感分类模型[24]等进行情感分类,弥补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的缺陷,提升数字模型捕捉情感语义的能力,明显提升情感分类性能,改善其收敛速度和稳定性,让情感分类的效率和识别准确度更高。

第三,情感信息归纳

基于热点政策类新闻情感预测的文摘,主要是提取具有明显情感倾向性的信息,除去冗余信息,对主题相关情感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情感信息归纳工作主要关注对民众意见的提取归纳。一般研判机制检索出的评论观点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网络舆情观点集合,涵盖专家观点、强势意见领袖观点、持有不同意见的大众观点。但是重大公共决策类舆情情感信息的归纳,必须注意专家和大众政策问题认知上的差异,将专家观点和网民观点分离开来。在提取主要观点时,主张分离出与专家观点相似的大众观点,然后从剥离出的大众观点集合中基于主题模型提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句,并形成主要观点摘要集合,归纳出大众的主要核心情感观点,保证归纳出的情感信息是民众尤其是利益相关者对于历史案例的情感态度。

第四,情感趋势分析

基于历史知识案例库的海量数据源建立索引,以24小时为单位,对当日收录的重大公共决策舆情文本情感极性判别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日后用户想要查询历史案例的情感发展趋势,可以输入历史舆情事件的政策名称和对应时间信息,系统根据输入信息查找用户查询主体的全网评论数据,并对全部数据包含的情感信息进行极性判断和分析,最终通过变化曲线图表的方式呈现出来,详细显示历史热点案例各领域关注点相关的用户所表达的正极性情感和负极性情感的具体统计结果以及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方便用户浏览查询特定时间段内网民对重大公共决策实施的情感倾向变化,为风险感知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撑。

3.感知政策舆情风险,生成风险情报

(1)感知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态势

为了保证重大决策的平稳出台和运行,应充分利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网络舆情风险感知。以风险及安全情报为驱动,利用机器学习构建“安全大脑”,创新与丰富传统数据挖掘、情绪计算、关联分析方法,充分利用云端的检测能力[25],对网络环境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抓取和自动分析,在有效时间内快速掌握重大公共政策网络安全的实时状况和发展态势,助力“云网端”协同联动,构建实时、智能、敏捷、可运维的“云安全”体系,其作为研判机制感知重大公共决策风险的重要手段,可以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不稳定因素,增强政府应对网络空间风险威胁的能力。

运用风险态势感知系统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感知实时状态下的网络舆论环境,针对网络舆情案例库的海量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全网受到的攻击行为,评估重大决策网络舆情当前的整体安全狀态和预测未来的安全趋势,展现针对重大决策网络舆情全网的“全局视图”。从大量结构繁多、来源不同且类型复杂多样的重大公共决策历史知识案例库中认知隐藏的规律,实现从海量案例库数据向有价值威胁警告的转化。结合外部威胁情报,在数据级、特征级、决策级三个层面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析处理,从海量的原始安全数据中定位威胁线索,实现对未知威胁的及时发现。通过对网络用户行为、舆情发展方向等进行全方位、多维度动态分析,对历史类似事件进行阶段性态势分析、印象分析、情绪分析、满意度分析、意见领袖分析等,从历史知识案例库中发掘重大公共决策发布时隐藏舆情的相关性,结合当下社会民生热点和敏感群体动态,感知潜在的风险。

(2)风险情报生成

相对于风险感知,文本情报需要更加系统、精准、前瞻的信息,作为专家研判和决策者参考的依据。传统舆情风险情报分析技术有数据来源单一、处理能力有限、部署依赖于物理环境等缺陷,因此情报的获取、分析、利用能力不足,风险感知能力也有限。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丰富了公共决策网络舆情情报获取的来源、采集的方法和内容的形式。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升情报信息的获取频率,通过多个维度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和海量数据源进行搜索和汇总,除了对传统的基础设施和网络流量进行监控,也要将微信、微博、QQ、知乎、抖音等各类新兴网络社交媒体当作风险情报获取的重要战场。获取风险情报信息后,必须将海量的情报信息进行融合汇总,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技术,将新增和历史的各种类型风险事件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与检索,帮助决策者和技术专家实时洞悉风险态势感知并生成风险决策报告,从而快速作出风险趋势研判、制定应急响应策略,为专家快速进行风险研判提供定量依据。

4.专家研判风险,提出对策意见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重大决策实施中的各类舆情危机,进一步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各地政府必须进一步优化决策机制和程序,将网络舆情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公共决策的前置程序,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同时,重大公共决策程序实现正当性与合法性的主要路径便是通过民主与科学,即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和论证[26]。在保证专家论证程序独立性的基础之上[27],由专业的法律专家、舆情专家、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资深媒体人等组成经验丰富、领域全面的重大公共政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专家咨詢委员会。风险情报生成后,专家主要依据历史知识案例库系统输出的定量依据,并结合自己专业的判断和分析研究,围绕决策的可行性、民众认可度对涉及自身专业领域的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进行预判,最终提出意见。为决策者及时调整政策、建立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提供依据,确保重大公共决策安全落地、顺利实施。

5.舆情持续监控和预警

使用科学的方法在网络舆情大数据信息中及时发现危机信息,快速识别各类舆情事件的影响级别,进行有效的疏导和管理,是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研判机制的重要工作任务。特别是当前面对新媒体、5G移动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各类情报感知要素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迁。比如网络舆情信息的发布者和来源更隐蔽,信息传播中信息技术的自动推送因素可能比人际传播的比重更大[28]。因此,需要随时捕捉关于即将出台的重大政策的网络舆情,并进行预警。

6.做实后期舆情应对,保证政策平稳落地

专家对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进行评估后上报给决策者,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存在风险,政策可以平稳落地,经过评估后可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另一种是存在风险,这种情况则需要决策者对政策条文进行技术性修整,或者在政策发布的时候采取一些技巧性措施,避免在政策实施后采取刚性的“管控”手段,激发潜在的反作用,招致公众负面情绪的日常压抑和以政务舆情事件为契机的集中爆发[29],从而保证政策平稳运行。总之,风险研判需在政策出台后持续跟踪其运行情况,直到政策平稳落地运行。

四、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研判单向线性机制存在的困境

随着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愈加错综复杂,对于重大公共决策风险的源头治理、系统治理需求更为迫切。但是,当前的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研判机制还停留在管理主体单一化、评估程序单向化、治理系统封闭化的阶段,专家“全周期”地介入重大决策风险研判系统缺乏工具、制度和程序的保障,不利于及时预警和化解潜在危险,难以实现“图之于未萌,防患于未然”的治理目标。

1.工具的技术性缺陷

一是案例库抽取的舆情观测值往往忽略人际传播中的意见表达和线下行为。大数据的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基于网络平台,主要来源于网站和自媒体平台的公开意见表达。案例库的样本收集基于大数据技术,但是在收集信息样本的时候容易出现“掐头”或“去尾”的“样本截断”问题。首先,在抽取海量舆情信息时,由于网络和自媒体平台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门槛,从而天然地排除了很多不能、不会使用网络媒体的中老年人或者少数无力负担网络费用的民众意见。其次,相比线下群体事件,网络评论虽然具有一定匿名性,但是网络评论尤其是涉及重大政策的网络意见表达往往受主体的性格、意见的性质等因素影响,从而“有选择”地出现在网络中,实名制跟帖评论政策的实施,更是降低了网友发出与主流意见不同声音的意愿。除此之外,并不是所有的网上表达意见都可以被采集到。尤其是自媒体具有一定的社交属性,是人们进行信息分享和意见交流的主要网络平台,然而传播裂变的意见扩散可能会涉及个人隐私问题,不便于大数据技术对此类信息进行采集。同时,网络意见表达仅仅是公众表达意见的一部分,线下也存在大量的意见表达方式,这也是大数据技术无法察觉到的。

二是现有机器学习技术仍难以对具有高度复杂性的情绪和语义模糊性的汉语做出精确区分。情绪是网络舆情研究的重要对象,情感信息是判断公众对政策态度的晴雨表,要准确判断出网友是“支持或反对”某一政策、“喜欢或不喜欢”某一政策落地,需要从案例库中抽取情感信息。但由于情绪的高度复杂性和汉语的语义模糊性,即使是引入强大的机器学习技术,对情绪进行精确的区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近年来许多区别于常规用语,具有随意性、模糊性等特征的新生词汇的出现,给情感信息的情绪判断带来极大的困难。

三是大数据分析难以剔除“沉默的螺旋”者和“反沉默螺旋”者的意见,风险评估易出现偏误。一方面,“沉默的螺旋”认为人们趋向于表达与主流意见一致的意见;当个人意见与主流意见不一致时,个体会倾向于改变自己的意见或者干脆选择沉默。另一方面,网络传播的快速发展给网民表达意见、释放情绪提供了新的通道,以往在“沉默的螺旋”中的沉默者们,个体意识表达意愿不断增强,从众心理逐渐淡化,小部分受众群体不再一味保持沉默,而是积极寻找有利于自身的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30]。尤其是重大公共政策与民众利益息息相关,“沉默的螺旋”已经不再适用。观察网络上发生的影响力较大的舆情事件,就会发现“沉默的螺旋”在新媒体环境中不再是黄金定律,“反沉默螺旋”模式成为当下网络舆情发展中的一种新态势。大多公众提出合情合理意见的同时,也出现了信息非理性、情绪化和失真的现象。很多情况下,公众容易被极个别持有偏激观点、扭曲立场、特殊利益的分子所误导。面对网络舆情,持有理性观点的网民可能呈现出无奈、冷漠或者无声抗议的态度,选择不参与讨论,网络空间被少数“中坚分子”的非理性言论占据,大数据技术抽取到的信息并不能有效反映舆情的准确情况,极大地降低了网络舆情风险研判的参考性价值。

2.评估制度的局限性

第一,当前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对于重大决策风险评估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社会稳定风险,网络舆情风险评估作为社会稳定风险的重要分支,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第二,各级地方政府还没有出台本区域专门的《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制度实施细则》,相应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相关规定的落地执行仍有弹性,没有形成刚性约束,同时制度的各项要素也没有进行细化,当前亟须为重大行政决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制度的运行提供一个健康的法制環境。

第三,当前对于民间企业和专业机构的优惠政策和扶持力度不够,亟须为重大公共决策风险网络舆情评估制度的运行提供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一方面,重大决策网络风险评估行业建设缺乏规划,行业管理、自律薄弱,缺少从业规定和系统、规范、科学的职业培训。另一方面,第三方社会评估机构的视野、素养、能力普遍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机构发育不足,行业管理薄弱,市场存在无序竞争现象。

3.评估程序缺乏反馈优化

当前我国在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治理的程序机制上,并没有呈现出一个衔接紧密的程序链条[31],重大公共决策风险研判治理仍处于单向发展阶段。风险研判机制不应该仅仅聚焦于风险评估,而是要从源头治理风险,避免、降低、缓解、转化或留存风险,通过科学和多主体参与的评估,形成合理的应对方案。智能化的风险研判机制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的演进,对未来风险的认识逐步清晰,其目的是为了刻画特征,为识别问题的复杂程度提供科学依据,但是这对于重大公共政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决策风险评估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其要素之间呈现出复杂关系,而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另一方面,风险评估不仅仅是风险研判,还要通过多方评估,快速形成科学的应对方案。想要提升风险评估质量,不仅仅需要分析过程的普遍性知识,还需要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而这二者是依靠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支撑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专家、第三方机构与决策者协商的方式进入决策风险评估流程中,需要信息公开、行动主体拥有协商能力、实质性参与和有效讨论等条件的保障。

4.多元主体未形成良性互动

重大公共政策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数量越庞大、类型越多,化解利益矛盾、达成共识的难度就越大、决策风险越高,决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就越为必要。目前,我国重大决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的参与通道、互动机制的建设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19年国家出台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定开展风险评估,可以委托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等第三方进行[32]。党的十八大以来,20多个部委、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基本的评估制度、管理评价规定和实施办法。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第三方社会评估机构,力量增长迅速。截至2020年9月,全国有超过8000家第三方社会评估机构涉及社会风险评估业务[33]。但是,从各地的实践情况来看,重大公共政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仍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有的地方决策不参考第三方机构客观的评估结论,有的地方决策风险评估专家参与存在一定滞后性[34],规避风险的作用十分有限,政府、产业、高校、研究机构、市场之间也未形成政、产、学、研、用的良性互动机制。但是,公共部门基本上自身缺乏专业的评估技术和知识,并且由于各种体制性弊端,责任意识也相对薄弱[35],这种自我式风险评估往往容易造成对利益相关者意见的忽视,决策评估的质量不高,专业性、民主性、科学性也不强,从而增加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发生的时候也只能被动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五、基于专家与数字深度融合的迭代闭环式风险研判系统构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迭,信息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整个社会互联成为一个生态化的复杂巨系统。尽管当前网络言论载体的新形态层出不穷,但是互联网数据壁垒依然存在。因此,网络舆情业务的开展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数据需求越来越大,不断提升智能化治理技术和大数据开发水平对于重大公共政策网络舆情风险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必须建设突破传统思维,构建专家与数字深度融合的风险研判系统。

1.革新现代化治理技术,为进一步推进风险研判智能化提供工具保障

本文提出舆情监控系统依托案例库比对数据,对网络舆情风险点进行多维度逐项分析,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利害关系群体反应和激烈程度以及风险的未来趋势,提升决策科学性,防范化解重点网络舆情风险。建设并应用舆情监控系统是网络舆情研判知识案例库的研发与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内容实时监测、话题发现、跟踪预警和分析处理等功能,可以让案例库快速发现潜在舆情风险并进行深度追踪、筛选,达到危机预警的目的,进而让整个网络舆情治理过程在多维、动态、智能的案例知识库中完成,实现对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的闭环式治理。

从技术层面来讲,第一,要创新网络舆情管理技术和方法。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基于数据共享的网络舆情风险研判机制。通过历史知识案例库对关系到民生百姓的重大公共政策进行出台前的风险研判,将政策舆情风险按等级精准划分、精准识别,实现风险评估智能化、数字化,推动大数据网络舆情研判科学化、高效化。第二,要注重革新大数据分析技术,拓宽信息采集范围,持续开发语义识别和风险感知技术,引入更为稳健的计量工具模型,充分结合利用人工采集和机器学习等信息工具及时更新情感词语,准确捕捉网民情绪,提升全面掌握网络舆情的能力。第三,应破除对于大数据技术的盲信盲从,由政府部门主导打造网络舆情管控团队,培养一批熟悉掌握信息技术发展规律和网络舆情的专门人才。借助舆情分析人员对统计知识的理解,提升舆情平台结果研判的及时性、专业性。

2.专家全程参与风险评估,构建风险研判反馈机制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要素是专家论证与风险评估。专家论证与风险评估的价值目标是科学性,是确保决策质量不可或缺的要素。应在保证相关政策保密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前吸收不同领域专家对决策进行风险评估,尤其是涉及意识形态热点和敏感性较强的重大公共政策和公共项目,邀请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参与政策舆情风险分析,推进网络舆情研判更透彻、更全面。通过专家自荐、单位推荐、政府遴选的方式,构建“重大公共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实现专家和专业机构参与政策网络舆情风险研判的程序正当性和合法性。让专家凭借自身的智慧、知识和经验为决策者提供各种方案风险的精细分析,提出合法、合规、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应积极推动风险研判反馈机制构建,充分借助专家全程参与评估和风险持续监测、实时预警两大支撑点,实现闭环迭代式重大决策网络舆情风险治理模式(如图2所示)。

3.完善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制度,为决策研判提供良好环境

构建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重大决策顺利实施、消除风险隐患,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关口前移。为了进一步推进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机制的有序建设,首先,需要将制度的要素不断细化,形成一套统一的评估制度体系、标准体系、程序规范。其次,各地方、各部门要强化风险意识,注重条块结合,均衡发展。各地方政府要设计出臺本区域专门的《重大公共政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制度实施细则》,避免内容设计过于原则化,为重大公共政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制度的运行提供一个健康的法制环境,让重大公共政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制度在实践中可以发挥应有的价值和功能。同时,要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大力扶持和培育第三方社会评估机构的发展,加强行业建设和规范,为重大公共政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提供一个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4.多元主体协同参与风险治理,构建重大决策网络舆情治理良性的互动机制

做好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既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又要加大改革力度,提升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社会风险评估与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全媒体不断发展,信息推送更加智能、及时、分化,媒体从信息采集到发布的各阶段都能实现“直播”效果,公共舆论的广度及其对社会的全方位渗透,都远胜于前。因此,要赋予政府、市场、高校、研究机构相关能力,建立健全信息公开预警和精准研判机制,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实践丰富经验相结合,借助数字技术让网络舆情监测和研判突破瓶颈,超越简单的内容分析,深入到话语表达、关系呈现、心理描绘、诉求预测等模块对网络舆情进行多维精准透视,寻找智囊团和数字结合效能的最大公约数。

六、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也正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的嬗变过程,如何实现网络舆情的有效治理已成为学界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研判体系作为系统化、动态化、智能化的网络舆情治理工具,对于提高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研判水平,推动我国舆情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当前,我国仍缺乏具体针对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本文从全新的视角提出构建重大公共决策风险研判体系,旨在基于大数据计算分析和专家研判融合的理念,对重大公共政策公布前、中、后全过程进行网络舆情风险研判,破除当前重大决策网络舆情风险治理滞后的弊端,实现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无急可应、有急能应。

为发挥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研判机制的最大效能,还有一些需要讨论、研究的问题。例如,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保证专家全程参与、动态监控政策舆情风险;政策风险治理是否能再前置,让专家参与政策制定的每一个程序;5G时代如何实现从政策制定到落地全过程的智能化,简化政策制定过程。这些问题能够实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的目标,持续提升重大公共决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和治理风险的质量和效益,对保证重大决策顺利实施和防范重大风险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2019年国内网络舆情分析及2020年展望[EB/OL].中国经济信息社,(2020-01-15)[2020-11-01].http://thinktank.xinhua08.com/a/2020/01/15/1907721.shtml.

[2]重庆探索建立重大决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机制[EB/OL].人民网,(2017-01-12)[2020-11-01].http://cq.people.com.cn/n2/2017/01/12/c365402-29584673.html.

[3]杜宝贵,陈磊.“迭代式”治理:一种对中国治理范式与治理经验的思考[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7(5):18-21.

[4]AGARWALR,ANIMESHA,PRASADK.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the“Digital Divide”:Explaining Variation sin Internet Use[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9,20(2):277-294.

[5]孔建华.国内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综述[J].电子政务,2018(12)67-78 .

[6]马宁,刘怡君,廉莹.突发事件舆情风险研究文献综述[J].情报杂志,2019,38(6):88-93.

[7]GRUHLD,GUHAR,LI BEN-NOW ELLD,et al.Information diffusion through log space[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2004,6(2):491-501.

[8]曹海军,李明.大数据时代中国网络舆情的治理反思与路径拓展———基于“技术治理路径”嵌入视角[J].行政论坛,2019(5):65-72.

[9]刘秦民.大数据时代的社会风险治理研究[J].学术研究,2017(8):29-34.

[10]张一文,齐佳音,方滨兴,等.基于贝叶斯网络建模的非常规危机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研究[J].图书馆情报工作,2012(2):76-81.

[11]赵剑华,万克文.基于信息传播模型-SIR传染病模型的社交网络舆情传播动力学模型研究[J].情报科学,2017,35(12):34-38.

[12]SCHANK R C.Dynamic Memory:A Theory of reminding and learning in computers and peopl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227-229.

[13]郑晶,王应明,叶歆.复杂数据情形下的应急案例相似度方法测算[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7):153-155.

[14]仲秋雁,郭素,叶鑫,等.应急辅助决策中案例表示与检索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1):137-142.

[15]PALLIN D J,SULLIVAN A F,AUERBACH B S,et al.Adop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assachusetts Emergency Departments[J].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ation,2010(2):240-244.

[16]邵荃,翁文国,郑雄,等.城市火灾案例库辅助决策方法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113-117.

[17]许鑫,侯仕军,徐一方.知识管理视角下食品安全危机应对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基于企业层面案例库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4(2):81-90,142-143.

[18]杨青,刘菲菲,牛珍珍.基于文本处理技术的应急管理结构化案例库的构建与应用[J].政府管理,2017(12):50-55.

[19]李光敏,张行文,张磊,等.面向网络舆情的评论文本情感分析研究[J].情报杂志,2014(5):157-160.

[20]陈晓美,高铖,关心惠.网络舆情观点提取的LDA主题模型方法[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1):21-26.

[21]胡吉明,陈果.基于动态LDA主题模型的内容主题挖掘与演化[J].图书情报工作,2014(2):138-142.

[22]唐晓波,房小可.基于文本聚类与LDA相融合的微博主题检索模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8):85-90.

[23]范涛,吴鹏,曹琪.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融合网民情感识别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0(1):39-45.

[24]谢润忠,李烨.基于BERT和双通道注意力的文本情感分类模型[J].数据采集与处理,2020(4):643-650.

[25]刘庆华,朱传生.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可视化安全态势感知[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11):46.

[26]成协中.风险社会中的决策科学与民主——以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为例的分析[J].法学论坛,2013(1)48-49.

[27]朱海波.地方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立法及其完善[J].广州社会科学,2013(4):227-230.

[28]张思龙,王兰成,娄国哲.基于情报感知的网络舆情研判与预警系统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9):149-155.

[29]李靖,李慧龙.政务舆情回应中的信息不对称探微[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8(6):21-28.

[30]陈丽芳,郭奇文,陈默.新媒体时代“反沉默螺旋”现象与网络舆论引导研究[J].出版广角,2019(22):83-85.

[31]蒋俊杰.我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现状、难点与对策[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2):90-96.

[32]司法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9月1日起施行[EB/OL].人民网,(2019-05-16)[2020-11-29].http://legal.people.com.cn/n1/2019/05/16/c42510-31088921.html.

[33]重大決策风险评估制度护航“十四五”[EB/OL].光明网,(2020-11-01)[2020-11-29].https://m.gmw.cn/2020/11/01/content_1301747192.html.

[34]张玉磊,贾振芬.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多元主体模式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3):54-62.

[35]梅杨.论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8(4):147-156.

From One-way Linearity to Iterative Closed-loop:

Building a Risk Research and Judgment System for Online

Public Opinion of Major Public Decisions Based on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Experts and Digital Technology

Wen Zhiqiang / Liu Nan

(责任编辑 王 玉)

作者:温志强 刘楠

第4篇:分析研判篇_第八章 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概述[大全]

分析研判篇

第八章 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概述

第一节 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概念

所谓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就是在网络舆情监测的基础之上,运用科学的舆情研判方法,对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等进行分析,并对舆情未来走势进行预测,为舆情应对和引导提出意见建议。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研判,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特点、规律和趋势,有助于网络舆情的引导应对以及相关实际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研究掌握网络舆情发生、发展、演变的一系列过程,是对舆情基础理论的深化和拓展。

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是网络舆情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特别是引导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我国网民的主干是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中产阶层等,代表了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流,他们所引领的网络舆论往往代表着社会主流意见,需要我们高度关注。总书记指出,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也将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写入其中。

当前,我国的网络舆情管理实践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搜集、轻研判,重处置、轻预防的问题。很多部门在舆情工作中,片面强调网络舆情信息的搜集,但是却忽视了对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在网络舆情发展变化过程中,因为缺乏预警及研判,导致对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理过于生硬和单调。应该看到,网络舆情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一个小的舆情事件,也可能因为外力的刺激和自身的发酵,发展成为舆情大事,掀起轩然大波。而有关部门在舆情管理工作中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往往等到舆情事件形成一阵声势后才介入其中,从而失去了工作的主动性。这样很容易给相关部门造成较大的舆论压力,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乃至造成公权力甚至司法被网络舆论绑架的现象。相关部门应提高对网络舆情的敏感性,本着网络舆情无小事的理念,密切关注网络舆情信息,对舆情进行科学的分析、研判,密切关注舆论走向,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工作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创建科学合理的分析研判机制。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一个高效合理的体制机制来作为保障和依托,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也不例外。通过建立科学、规范、有力的分析研判机制,可以使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常态化、高效性、便利化,从而提高网络舆情应对和引导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部门来负责此项工作,也可以借助专业机构,即专业的舆情分析机构,来开展此项工作。在充分掌握舆情、把握其传播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应包括监测搜集、发现预警、应急响应、跟踪分析、疏导反馈等诸多环节。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的设计,要行之有效,具有可操作性。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情况发展变化,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

二是探索和掌握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方法和手段。要健全舆情研判标准,从舆情事件、地点时间、参与人物、网民反应、媒体报道评论等要素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研判标准,构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指标体系和模型。应构建相应的案例库、专家库等,并在实践检验和反馈的基础上对相关指标、模型、方法等进行修正。要探索、总结和掌握用于网络舆情分析和研判的方式方法。要在动态监测与全面汇集的基础上,将定量研究与定性推理相结合,总结归纳用于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策略和方法。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网络舆情进行汇集分析,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对指标的可用性、可测性、可靠性等要提出相应的要求。利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指标体系,要能够对网络舆情事件做出较为准确的分析判断,为预警研判提供支撑。

三是严谨高效地开展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并在实践中举一反三,不断完善。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数学演算与逻辑推断相交叉的方法。定量研究可以采用文本分析、语料分析、网络计量等方法。定性研究可以从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角度出发,综合各相关因素,对舆情特征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判别。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充实和完善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对事件的性质、舆情走势、可能出现的风险等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送、及时预警。要及时搜集整理舆情信息,根据其危害程度和影响力分级上报,妥善做好应对工作。在出现分析研判结果与实际不符,或出现偏差时,要对整个工作流程和方法进行倒查,找出工作中的盲点、弱点和不足。要及时进行分析总结与反思,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研判水平。

第二节 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重要意义

网络舆情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网络舆情工作主要是指相关工作部门和人员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汇集、处理、分析和研判,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的一系列工作。其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可以提早发现舆情事件苗头,从而制定和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事件扩大。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针对网络信息中的苗头情况,参考以往的经验教训,对其未来可能走势提前做出研判预测。更进一步,通过对过往经验教训的总结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可行措施,就可以及时化解舆情危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通过对早期网络突发异常走向进行分析,可以推动决策预警工作,通过积极引导防止事件扩大化。众所周知,舆情事件的产生具有其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会给政府管理带来压力和挑战。罗伯特·希斯认为避免危机的发生或者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成本最小、最经济,也是最成功的危机管理方法。通过对网上微弱、零散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正在酝酿之中的事件的端倪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及时采取措施化解,可以避免发酵形成难以控制的舆情。可以说,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即是对收集到的网络信息进行认识、研究和甄别,选取有效信息进行进一步跟踪和研究,是及时发现潜在网络舆情危机,提前预警,避免舆情事件扩大、升级的重要工作之一。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可以为危机预警服务,预见舆情危机的发生,从而制定相应的措施,采取相应的行动。

二是跟踪分析事件发展变化,监控事件发展进程,为舆情管理应对提供支撑。准确专业的分析研判,有利于政府准确把握舆情发展变化,从而有的放矢、有序地开展舆情应对与管理。通过科学规范的分析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舆情事件产生、发展的规律,帮助相关部门做好舆情引导工作。网络舆情事件一般会经历形成、发展、高潮、回落等阶段,舆情发展过程也不是直线式的上升或下降,而是会呈现出波浪式的发展。有些情况下,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的阶段会重复出现多次。因此,及时准确把握舆情发展状况,就有助于相关部门了解事件真实情况,从而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在这一方面,当前很多部门都缺乏对舆情事件的分析研判,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造成对舆情事件应对处置的杂乱无序,错过最佳网络舆情应对期。

三是有助于及时了解社情民意,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如果说上述两个作用是针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应对处置来说的话,那么进一步而言,网络舆情分析研判能够全方位了解社情民意,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政策支撑。决策者可以通过网络舆情工作来体察民情、了解民生、倾听民意,及时、全面地了解社会舆情的总体态势和动向,指导全局工作。1792年,法国学者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公众意见”一词,其实质指的也就是人民意愿,或称作民心。他认为民意是永远正确的,它是构建国家和组成政府的逻辑前提。网络舆情分析的深层目的,即网络舆情的政治学和社会学价值,主要分析的是网络舆情产生的社会原因和网络舆情对社会公共治理政策的反馈。有学者便提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目的是实现科学、民主决策,干预社会不公、保障社会稳定,准确识别社会的各种变化,及时发现社会矛盾。对网络舆情进行高质量、有价值的分析研判,能够推动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这也是网络舆情工作的核心价值所在。舆情收集、研判、回应作为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重要内容,应该被纳入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列入重要议程。

第三节 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原则及基本要求

分析研判是一项综合性、创造性的工作,在网络舆情工作中处于突出位置。在开展网络舆情分析研判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要坚持系统性原则。网络舆情分析研判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舆情事件的方方面面。既要将舆情搜集、处理、分析和研判当作一个系统性流程,也要将舆情事件参与方、媒体、网民等舆情事件各个要素看作一个整体来考虑。只有这样,舆情分析研判才能真正切合实际,达到较优的分析研判效果。

二是要把握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分析研判时,对分析对象的选择、分析方法的使用、分析技术和工具的选用、分析结果的呈现都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要符合客观实际。具体而言,就是在进行分析研判时要把握舆情信息的客观性,不能主观臆断;把握信息的全面性,防止做出建立片面结论;把握舆情事件的规律性,防止以偏概全。

三是要倡导综合性原则。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需要总结学习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发展特点、内在规律,也需要吸收借鉴以前的经验教训。与此同时,在分析研判过程中,还可能运用到统计、计算等相关工具和技术。因此,在进行分析研判时,不能简单就事论事,要开拓思路和想法,综合多方面因素。

在掌握基本原则的基础之上,针对网络舆情分析研判,要求在全面搜集材料的基础之上,做好特点与趋势分析,在对策建议上下功夫。要加强深度分析,努力揭示事件实质所在。要通过发现舆情信息的变化,分析判断网络舆情事件发展趋势。要深度分析事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引导网络舆情的对策建议。

第一,做好基础工作,准确、全面搜集舆情信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搜集信息和材料是进行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基础,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只有拥有全面的材料,才能对舆情事件有全面的了解,也才能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否则的话,舆情分析研判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方面,要确定舆情信息监测搜集的对象,明确舆情信息监测收集的重点与热点,以获取最全面、多样的舆情信息。另一方面,互联网当中泥沙俱下,存在着大量歪曲事实、不合实际的信息。这些信息混杂于真实信息之中,如不加以剔除,会干扰分析思路,影响分析结果。因此,在搜集到舆情信息后,要进行信息的鉴别、整理与筛选,以保证后续舆情分析研判的正确合理。

第二,重视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全面性、系统性把握。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是一项系统工程,相关舆情信息分布于事件产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持续关注事件相关信息将有助于提升分析研判的质量。在分析过程中,要善于举一反三,能够将大量与事件相关的舆情信息贯穿起来,找出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内容。对于事件涉及的区域、网民群体、信息源等进行整体分析,全方位呈现舆情事件面貌。在进行分析研判时,不能满足于表层现象的分析,要学会从点到面、从表层到内涵、从问题到建议的纵深分析,揭示舆情事件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要努力揭示舆情事件的内隐实质及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解决问题困境、引导网络舆情的对策建议。

第三,注重趋势预测,体现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核心价值。舆情分析研判除了给人呈现当下的舆情状态之外,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要能够对舆情事件的发展进行科学推测,从而提出相关意见建议。目前,网络舆情工作中主要存在着偏重舆情搜集的倾向,相当一部分舆情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简单删除本单位的负面信息。相关部门分析研判能力不足,偏重舆情信息上报数量,忽视质量,缺乏对舆情事件的深层分析和加工。要通过掌握舆情事件的“昨天”与“今天”,发现舆情事件的发展变化,从而合理推断舆情事件的“明天”。在进行分析研判时,要还原舆情事件发展的生命周期,掌握舆情事件的内容本质,揭示舆情事件的变化趋势,预测网民关注趋势,预测事件发展走向。

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在《结构、耗散和生命》一文中提出耗散结构概念,“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我们可能得到从无序、混沌到有序的转变。可能产生一些物质的新力学态,反映了给定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态”。耗散结构不但适用于自然领域,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也普遍适用。“社会进化固然有其本身的特点,然而从根本上说也是物理宇宙进化的一方面。”网络舆情同样可以这样理解。网络舆情演发和消亡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网络舆情运动直至到达平衡状态才会停止。网络舆情分析研判要做的就是,紧盯这一交换过程,看清“能量”的来源,推断“能量”的大小,为管控好这一过程提供支撑。(本章完)

第5篇:论涉检网络舆情的研判和应对机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我国社会逐步进入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情、畅通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作为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无可争议地成为网络舆情关注相对集中的部位,涉检网络舆情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正是由于涉检网络舆情的大量存在,使得检察机关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因此,如何研判与应对涉检网络舆情,成为新形势考量各级检察机关领导人政治智慧和司法能力的重要标准。

一、涉检网络舆情的定义、类型、特征。

(一)涉检网络舆情的定义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传播方式,对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日趋复杂的网络舆情,尤其是涉检网络舆情,如何加强研判与应对机制,是新时期检察机关面临的新的课题。为了总结经验,提高涉检网络舆情研判能力,逐步提升对涉检网络舆情的应对水平,笔者对涉检网络舆情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对涉检网络舆情的界定,可将其先分拆开来,再组合观察。“舆”是舆论,包括态度、观点、意见等;“情”是情绪,也有学者认为“情”是指“情况”。网络舆情就是公众通过网络表达的、在网上传播的各种态度、观点、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就涉检网络舆情而言,应该是指众多网民通过互联网对涉及检察机关的事件、行为、问题等发表言论,可能或已经对检察工作或检察形象产生重大影响,并进而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的汇总。一般来说,这种倾向性意见多是网络上的负面新闻或不利言论。检察机关一旦受到网络舆论的极大关注,也往往是因为一些负面新闻或不利言论,这也正是我们要重视涉检网络舆情的防范和处置的原因之一。

(二)涉检网络舆情的类型

鉴于检察制度的中国特色,笔者倾向于将涉检网络舆情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涉及检察权的网络舆情。比如“躲猫猫”事件,就涉及到检察权运作中的监所检察;一类是涉及检察官的网络舆情。这类舆情更多与检察机关的队伍建设相关,而不涉及检察权在司法程序中的运作。如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检察院检察官上班玩游戏事件

(三)涉检网络舆情的特征

涉检网络舆情与一般意义的网络舆情具有很多共通性,如涉及面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强、突发性,又如交互性,web2.0 时代强化了网络的交互功能,在舆情传播上表现为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互动、网民与当事方之间的互动、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之间的互动,等等。还有群聚性、放大性,网络能迅速集聚有相同情绪或相同观点的人,进而放大某种声音。而拥有不同观点的人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通常会选择不参与或更谨慎的参与,这会使得网络舆情越来越偏向于某种“网上主流”观点。情绪化也是网络舆情的一大表征。通常,对某一事件反应较网络滞后的平面媒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这种情绪化。

同时涉检网络舆情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1.对象的特定性。涉检网络舆情的关注点是检察人员、检察机关或者与检察机关相关的业务活动,包括检察机关对某一个受关注案件是否立案、侦查,或者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批捕、是否提起公诉等。2.网民对涉检案件、事件相对于一般舆情所涉及的信息敏感度更高。这是由检察机关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在我国,检察机关不仅是履行侦查职能和控诉职能的司法机关,同时还担负法律监督职责。其地位相对于一般国家机关,更具有特殊性。另外,检察机关侦查案件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尤其是包括贪污贿赂型犯罪,在当前反腐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这些涉检案件比一般的案件更加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从目前的实践

来看,凡是涉及权力因素的事件,往往容易形成网络舆情甚至网络群体性事件,涉检更是如此。3.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从实践来看,一般的网络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的视线或者注意力有可能转移或者减弱,但是,正如以上所提及的,由于涉检网络舆情对象的特殊性,舆情对涉检案件的关注往往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减弱。网民对相关事件的关注一直要持续到事情处理结束,甚至在处理之后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从涉检网络舆情的内容和性质上看,有正面的和负面的,但往往是以负面的为主。这与网络本身的特点紧密关联。网络受控制的程度较低,人们往往借助它揭露阴暗或发泄不满情绪。从对象上考察,如果检察机关或检察人员是事件直接的当事人,则更容易被网络关注。而与检察机关相关的业务活动,往往被关注较少。这可能与检察机关的业务在诉讼中所处的地位有一定的关系。大多数案件由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侦查,法院最后裁决,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或者支持公诉工作处在“中间环节”,人们的焦点往往集中在公安机关或法院。另外,有很多案件形成网络舆情之后,检察机关依法、及时地作出处理,而这些处理结果从网络的反馈来看,有些网民还是比较满意的。如“躲猫猫”事件的最终成功处置,可成为舆论、传统媒体、新煤体与国家有关部门(省委宣传部、高检)合力“追求真相”的标志性事件。

二、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上对涉检网络舆情重视不够。从近年来一些检察机关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置情况来看,各地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检察机关用传统的思维方式看待网络舆情问题,不愿花费精力和时间去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和规律,问题出来后由于没有应对措施,往往导致一些小问题引爆大热点;有的检察机关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影响力估计不足,对网络舆情听之任之,采取回避的方式,结果导致事件无法收拾;还有检察机关对网络舆情反映的问题,企图通过

一些技巧来掩盖公众对事实的了解,进一步引发网民对司法公正的猜疑,造成检察机关在舆论上的被动。

(二)网络舆情危机处置机制不健全。目前,对于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置还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作机制,检察机关也不例外。近年来检察机关网络监督侧重点主要放在收集涉及检察机关的网络舆情上,而在如何应对和处置涉检网络舆情危机方面显得相对薄弱,没有形成系统的对策和措施。特别是一些基层检察机关,对涉检网络舆情更未形成化解矛盾、处置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

(三)缺乏处置网络舆情危机的方法技巧。近年来,一些检察机关在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时,出现诸多失误,引发群众不满,导致事态升级。具体而言,包括草率作出结论、信息公开不及时、没有在第一时间和网民直接交流,导致事态逐步升级。

三、全面、准确、及时掌握涉检网络舆情

(一)涉检网络舆情产生的因素

1.民众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冷静的判断。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到2010年底,我国网民数达到3.62 亿。我国手机网民一年增加1.2亿,手机上网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伴随互联网发展而衍生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也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国内外的传媒公司相继开办了官方门户网站供网民浏览与交流,博客、播客等信息发布平台及网络聊天室等交流平台作为互联网的新生力量迅速发展。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这种“无意识”往往表现为冲动、易受暗示、轻信、缺乏理性思考等。它隐藏在网络群体成员内心深处,一旦有合适的土壤就会出来影响他们的情绪和态度。以网络为依托,民众发表

了各种言论与意见。当某一事件出现了具有吸引力的、引导性的言论时,就会有人跟帖表示赞同。随着跟帖人数的增加,群体之间不断强化着心理暗示,受到感染的民众往往由于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冷静的判断,容易形成目标基本一致的舆情指向,这种舆情极易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如巴东邓玉娇案、石首骚乱、新疆“七五”骚乱中,迅速传递事发现场信息。

2. 转型时期社会矛盾不断凸现,公众对公权力部门的不信任。随着转型时期社会矛盾不断凸现,权力机关或官员行为失范现象不断曝光,如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和贵州习水县漂宿幼女案,许多民众通过自身的感受或者通过其他间接的方式,已经积累了对一些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公权力部门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后果就是,只要在相关事件中涉及到公权力和个人之间的冲突,他们就会对权力公正性产生怀疑,继而公权力机关或相关人员就会被卷入舆论的中心深受质疑。加之检察机关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腐败案件的侦查机关,这也容易引起公众关注。如果对涉检舆情不重视或者处理不当,后果可能比较严重。这些因素都要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的重要性。

3.部分基层检察院对涉检网络舆情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涉检网络舆情不关注。一些基层检察院对涉检网络舆情这种相对新兴的舆论方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对涉及本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形象的舆情不能引起应有的重视,错误地认为自己地处较偏僻的农村,涉检网络舆情在大城市才流行,而且它是虚拟的东西,应对它是媒体的事,涉检网络舆情与自己无多大关系。正是因为有这样麻痹的思想和缓慢的行动,以至于出现“贵州瓮安事件” 、“杭州富二代闹事飙车案”、南京儿童医院“徐宝宝事件”、“贫困县女检察长被曝开百万车”之类事件的发生后,不能及时应对和处置,造成了很久都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

(二)如何全面、准确、及时掌握涉检网络舆情

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和隐密性的特点,在网络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对网络事件发表言论、表明态度、参与争辩,这使得网络舆情的传播呈现出载体的多样化,最常见的有网络新闻评论(跟帖、转帖)、BBS 论坛、个人博客、播客甚至微博客、QQ 群等,同时,新的传播手段和方式还不断涌现,网络舆情传播表现出“海量、迅猛、不可预料”的特征。从网络舆情传播特征来看, 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应对涉检网络舆情是一项较难完成的任务,从另一方面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业务能力,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是从更高层次上减少负面信息的关键,所以,检察机关的主要任务还是要着眼于严格、依法履行检察职能,但对于涉及本院的舆情,要积极收集,正视问题,理性应对。至少,在涉及本院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众多网民热议的焦点时,检察机关应该掌握相关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启动舆情应对程序。

为了保证对涉检网络舆情研判的全面、准确、及时性,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参考:

1、设置网评员。有些检察机关为了全面、准确、及时掌握本地区涉检网络舆情,在本院设置了网评员,不断培养熟知网络、技术专业、经验丰富的网评员队伍,加强对涉检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控。

2、发动群众,如可以在一些行业或者社会上聘请兼职的网评员,搜集、整理与检察工作相关的网络舆情,定期向检察机关汇报网络舆情信息。

3、与有影响网站的管理机构或管理员建立相对稳定的联系。如有些地方政府新闻办公室的管理方式可以借鉴,联系有影响的重点网站的管理员,定期召集开会,加强沟通,保证事件发生后,对一些网站的帖子能做到及时应对、妥善处理。

4、检察机关自身的网络平台应当具有吸纳的功能,如通过论坛、电子信箱、QQ 等方式让群众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过来,尽量不要将其扩散到社会上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5、

为了保证对涉检网络舆情研判的准确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对相关事实进行相应的调查。

6、应当强化与公安网监、主流网络媒体等的交流沟通,建立起信息共享互通机制,以协作互补。

7、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特别是应该将监测的重点放在本地网站和全国具有代表性的门户网站涉及本地的相关信息上。

另外,为保证对涉检网络舆情研判的准确性,还需要对舆情统筹全局、综合考虑,努力做到三点:(1)是与党委政府的信息、信访等部门加强联系,全面了解舆情发生的大背景和深层次原因,从而形成对舆情的预判;(2)是与舆情直接关联人加强沟通,全面掌握舆情详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形成对舆情的实际察知;(3)是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咨询团,共同参与舆情研判,确保对舆情现状、特点、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当然,对于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涉检网络舆情的处理在方式上还是有所区别。

四、涉检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一)更新观念,树立三种意识

网络舆情的危机性最初往往不是来源于网络舆情本身,而在于对网络舆情重视不够、危机意识不强,并逐渐“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缺席、失语、妄语、诳语”,最终失去主动权和控制力,导致舆情危机的产生。因此,要妥善研判、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就必须要更新观念,从事关检察工作全局和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高度,从自身做起,从办理的每一起案件和各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做起,牢固树立“三种意识”,自觉增强防范与处置涉检网络舆情的危机感。第一是大局意识,充分认识应对和疏导网络舆情中的“民怨”对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性,从全局着眼,从源头入手;第二是政治意识,充分认识关注和引导网络舆情中的“民议”对推动政治民主、司法民主的重要性,进

一步增强政治敏感性;第三是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尊重和沟通网络舆情中的“民意”对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承担起监督者首先要接受监督的责任,自觉接受和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和广大网民的监督。

(二)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掌握一些信息披露的技巧是必要的。目前各级检察院普遍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对新闻发布也都有相应的制度和规定。只要落实目前的制度与规定,完全可以保证信息披露的一致性和权威性。应对网络舆情的第一原则就是尊重客观事实。当然,新闻发言人还应注意,在第一时间,向有效媒体直截了当地披露有效信息。

(三)从技术上保证涉检网络舆情的畅通

为了从技术上保证针对舆情的解释、通报工作做到一致性和权威性,对舆情的通报、回应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遵循不间断性。网民对事件处理的进程和结果有一个期待,不能最终的处理结果没有作出,就对网络舆情采取回避的态度;第二,要依法处置。即对事件的处理应当紧密结合法律的相关规定而展开。与此同时,还应做好解释工作。第三,最终的处理结果要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有很多案件说明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是可以达成的,如“梁丽机场拾黄金案”,对检察机关作出的处理结果,很多网民还是比较满意的。

(四)综合建立六项工作机制

在坚持“导向正确,主题鲜明;多方联动,分级处理;适时公开,主动应对;反应迅速,灵活应变”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六项工作机制,以有效研判与处置涉检网络舆情。1.是组织保障机制。成立由检察长任组长的涉检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称领导小组),明确由院办公室具体负责执行涉检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处置,由专门人员负责

开展涉检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应对和评估工作。2.是舆情把握机制。由专门人员负责对涉及本院的网络舆情进行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通过实时巡查的方式随时掌握舆情动态,并在发现涉检网络舆情或突发事件后及时进行分析研判与信息上报。3.是分析研判机制。由专门人员负责对涉检网络舆情进行汇总、登记和总结,通过跟踪分析和研判,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走向、舆论热点和媒体关注焦点,并分析判断突发及重大舆情的级别和程度,提出处置意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4.是应急预警机制。按照涉检网络舆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涉检网络舆情分为特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警机制,做到及早发现舆情危机苗头,及早对可能产生的现实危机的走向、规模进行判断,及早通知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5.是应对处置机制。坚持以积极回应、“主动引导”为主的处置原则,在第一时间将涉检网络舆情上报领导小组后,快速建立起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稳定、顺畅、高效的联动机制,适时、规范地发布权威信息,掌握权威信息发布的主导权,并最大程度地争取媒体的认同和支持,采用积极的方式应对和化解网络舆情危机。6.是总结评估机制。在网络舆情趋于平稳后,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形成书面报告和建议,建立起有效的舆情处置评估机制。

第6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探讨

2013-06-18 摘要: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客观分析和科学研判,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探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基本要求及工作组织,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分类、分级与分期,研究提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及条件保障。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舆情信息,分析研判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日益受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关注,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管理工作[1,2]。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信息获取、舆情分析、研判响应等多个环节[3]。通过监测获得的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仅仅是舆情信息管理的第一步。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客观分析和科学研判、为应对舆情危机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性建议,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与研判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基本要求及工作组织

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信息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舆情信息的价值和作用,在获得舆情信息后,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及技术人员进行科学咨询、分析研究,认真核实问题,对舆情走势和影响程度作出客观评估和科学研判,提出提请关注(预警)级别以及正确回应、引导舆情的科学口径和应对措施建议。客观科学地分析研判舆情信息,需要有专门的机构、专业的队伍和有效的制度保障。

1.1 基本要求

关于如何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官方至今尚无明确的规定。2011年3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指导意见》第九条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舆情处置专家咨询组织,在舆情发生后,科学分析研判舆情,及时对信息发布的时机、形式、主体、内容口径,以及正确引导舆情的措施等提出建议”[4]。一般情况下,论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时所说的“农产品”更多指的是“食用农产品”,因而,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意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处置也是非常适用的。根据这一“指导意见”,分析研判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首先应当建立舆情处置专家咨询组织;其次,在分析研判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时要做到“及时、准确、科学、客观”;再次,要对响应信息发布的时机、形式、主体、内容口径,以及正确引导舆情的措施等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这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1.2 工作组织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要做到科学、及时、准确,排除主观臆断,必须设置专门的舆情分析研判专家咨询组织,建立健全高效的分析研判制度和机制保障。舆情分析研判是一项权威性、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不仅具备丰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业知识,还要了解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熟悉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灵活掌握媒体应对技巧。一般来说,应由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问题事件涉及的专家学者、突发事件处置经验丰富的官员和媒体人士等组成的舆情分析研判专家组对舆情开展深入的集体分析研判。农业部已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和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也成立了贯通部省地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监测机构,应该充分发挥这些专家和管理者的作用,联合资深的媒体人士,组建一个全方位的舆情分析研判专家组,及时分析研判有关舆情。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的类型、关注程度的分级及发展阶段研判

对舆情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分级和分期,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各类信息的不同作用、不同价值及不同应对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工作[5]。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中,做好对舆情信息的分类、分级和分期,有利于明确重急轻缓,有的放矢,科学应对。

2.1 舆情信息的分类

网络中反映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可以分为以下5类。

2.1.1 政府公信力类 党和国家以及各级各部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法律法规、制度措施、标准制修订等出台前后,中央、有关部委及地方领导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重要活动、重要指示和讲话,突发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及处置情况,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评估和认证等部门及行政执法人员职责履行情况,以及一些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难点热点问题,都会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网民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情绪,发表各种言论、诉求及建议。这类舆情信息可以侧面反映政府公信力的强弱大小,可归为政府公信力类。

2.1.2 质量问题事件类 质量问题事件类网络舆情信息主要是反映农产品生产、加工、贮存、运输及销售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或因这些问题导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舆情,主要集中的是网民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动植物疫病,农产品生产、加工、贮存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的污染、农兽渔药使用及其残留情况,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质的使用情况等,以及由此引起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各种意见、态度、看法甚至行动倾向。

2.1.3 科学缺陷类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农产品生产、加工、贮存保鲜、质量检验检测的标准、技术、设备设施等也在不断翻新,加之农产品的种类繁多,问题隐患复杂,网民对有关标准的全面性、新颖性、科学性及与国际接轨情况,对安全生产技术、设施设备的先进性、安全性,对贮存保鲜技术措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对检测检验技术的可靠性、权威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问题事件会有不同的态度、看法和观点,这类舆情信息归于科学缺陷类。

2.1.4 消费指导类 有的网民、媒体记者在爆料、跟帖评论时,明显暴露其农业科学知识素养的缺陷,比如2012年曝光的“注水西瓜”、“打针葡萄”,以及“化肥农药催熟早稻”等,比如毒蘑菇、河豚、扁豆等一些涉农产品,本身含有天然毒素不能食用或需要一定程序加工后才能食用,偏有人食用或不按要求加工就食用,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但这些爆料往往还有不少的“网络水军”在其后冲锋陷阵。诸如此类的舆情信息暴露出消费者及媒体记者的知识缺陷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消费指导缺乏,归于消费指导类。

2.1.5 恶意攻讦类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那么一些人不走正道,采取非正常手段恶意攻击竞争对手,穿上“马甲”在网络媒体发帖、跟帖“爆料”,通过网络散布谣言,迷惑不知情的网友,给对手造成被动和伤害以从中渔利。这类舆情信息属于恶意攻讦类。

2.2 舆情信息关注程度的分级

在分析研判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过程中,还需要对舆情信息,尤其是突发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舆情信息进行关注程度分级,从而为下一步的舆情应对提供参考。综观国内外有关突发事件舆情分级方法,分为3级、4级、5级的都有。美国国家威胁预警系统将危害程度分为5级,分别用红、橙、黄、蓝、绿5种颜色代表从高到低的5级危险程度[6]。2007年8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我国的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4级[7]。清华大学薛澜教授等[8]提出以应对能力为主,兼顾事件的客观属性的“能力本位”分类标准,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特别严重(Ⅰ级)、严重(Ⅱ级)、较严重(Ⅲ级)和一般严重(Ⅳ级)4级,依次用红、橙、黄、蓝4种颜色进行预警和分级管理。

考虑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件的复杂性尤其是农产品的“信用品”特性,结合我们的舆情监测分析研究实践,我们认为,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研判时应主要依据问题事件(尤其是负面舆情)的客观属性(产生原因、影响范围和损失后果等)将推荐关注(预警)程度分为特别关注(5星级)、高度关注(4星级)、重点关注(3星级)、密切关注(2星级)和需要关注(1星级)5级:(1)特别关注指具有全国性影响并已经对消费者身体健康产生实质性危害或对产业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危害,需要动用全省力量甚至需要中央政府援助才能控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2)高度关注指发生在一个市(县)域内或波及两个市(县)以上,具有普遍影响并对消费者身体健康产生了一定危害或影响产业健康发展,省级有关部门力量可以控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3)重点关注指发生在一个县(乡)以内或波及两个县(乡)以上,消费者关心的热点问题、暂时没有对消费者身体健康产生明显危害但已经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热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4)密切关注指其影响局限在乡(镇)、社区范围内,尚未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但可能引起广泛关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5)需要关注指局部性的一般性问题,但有可能继续发展成为安全隐患,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关注、开展科学普及与消费指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正面舆情信息推荐关注程度可以视其影响范围、程度与上述级别相对应。

2.3 舆情信息发展阶段研判

一般来说,社会公共事件舆情的发生发展通常遵循一个特定的生命周期或演化路径[7-10]。准确研判网络舆情发展的周期,可以为有关方面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提供依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研究认为,一般社会热点网络舆情事件基本可以分为舆情发生期、舆情发酵期、舆情发展期、舆情高涨期、舆情回落期和舆情反馈期6个阶段[10]。

我们的研究证明,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也基本上经历这几个阶段。舆情发生期表现为问题事件原创主帖见诸网络媒体后,网民开始有零星的反应,在有知情网民提供更多的真相材料、图片佐证之后,更多的网民、网站转帖转发、评论、跟帖讨论,逐渐成为舆情热点,是舆情研判最重要的考察环节之一。随后一些传统媒体甚至国家级媒体网站出现有关报道,与网络媒体形成呼应,从而使舆情发展到发酵期。舆情发生期和舆情发酵期相隔时间有时候非常短暂,网络媒体爆料常常不到3h就出现在当天的早报、晚报上。此时有关方面舆情响应过慢或失当,负面舆情就会聚合成负面舆论,猜测、质疑、谣言四起,大量网民围观、拍砖、灌水,事态进一步扩大。舆情发展期则是在官方相关部门出手后,如果应对得当,负面情绪虽未完全控制但逐渐走稳,传统媒体出现调查求证报道、科普及消费指导和评论员文章,舆情提前走向回落期。如果应对失当,有关方面不能及时调查处置、问责,不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应对出现不同口径甚或失言等,矛盾再度激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乘机兴风作浪,舆情出现强劲反弹,舆情进入高涨期。在舆情高涨期,惊动了高层领导,“跨级”响应出台。在高层的介入下,投入实质性重大应对方案,舆情出现拐点,逐渐进入回落期。随着行政问责、司法介入和善后赔偿工作的开展,媒体报道和围观网友逐渐散去,有关方面开始总结经验教训,消除负面影响,舆情进入反馈期。舆情反馈期要注意问题事件的处置结果或当事人的不当言论或有网民新爆料导致的舆情复燃。我们在分析研判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时应该准确判断舆情发展的周期,尽可能把舆情化解在舆情发酵初期,防范于未然。

3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舆情分析研判方法一般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5,10]。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要做到全面准确,既要对舆情信息进行性质认定和价值判断,又要对其影响范围、传播情况以及不同受众的观点倾向性等进行数量上的研究,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认识舆情的整体轮廓和发展脉络,掌握舆情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才能为舆情应对工作提出科学准确的建议。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同样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截然分开。

3.1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是对所得舆情信息的定性判断。首先要甄别舆情信息的真实性。真实性判断方法包括确定媒体来源的可靠性;关键词搜索有无类似新闻和消息,弄清是旧闻还是新闻;用常识判断其可信度;打电话到当地有关部门或派员到事发地了解核实调研等。一般来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原因等新闻基本要素严重缺乏的、没有真实当事人而动不动用“知情人士”、“业内人士”说话的、内容明显出现常识性错误等新闻都很可疑。真实性确定后,便要对舆情信息中网民的态度、意见和观点进行分析、提炼和归纳,整理分析网民的代表性言论,对报道、转载媒体的代表性进行宏观分析,对转载媒体的数量进行粗略统计,对舆情信息反映的问题性质、原因、危害程度及波及范围,以及时间敏感性、网民关注程度及社会关联度等作出分析研判,宏观判断舆情性质特征、媒体报道及网络言论倾向性,以及舆情类型、关注程度和舆情所处的发展阶段等。

3.2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主要是对获得的舆情信息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包括人工统计分析和计算机软件分析。定量分析目前常用的是Excel表格以及具有目标功能的专用软件平台进行统计分析。人工分析有赖于舆情分析工作者对舆情样本中的态度、意见和观点分布的人工统计、归纳和提炼,人工制作图表,费工耗时,也可能无法囊括所有舆情信息源中的全部数据,不能满足时效性要求,最省时有效的方法还是借助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软件系统的智能分析。定量分析软件系统的功能设计要满足尽量准确统计主帖数量及地域分布、主帖点击率、同主题报道媒体权重、转载媒体量、媒体及网友评论跟帖回复总量、观点数量、观点分布、代表性言论等。媒体人士、网友和意见领袖等的观点言论是舆情分析的主要内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生产经营者和网民的言行是舆情分析的主要对象。定时段的数量统计分析可以考察舆情走势,以及舆情走势与舆情应对之间的关系,准确跟踪舆情发展轨迹,量化判断舆情发展阶段及重要节点,以为舆情应对提供参考。

4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及条件保障

4.1 分析研判工作的组织协调

舆情分析研判专家组成立以后,针对不同舆情信息,邀约不同的专家组成员,用电话会商或组织舆情分析会商会的形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开展及时的专题分析研判。这其中涉及到一个牵头及组织协调的问题。一般地,涉及一个省份的,应由该省(区、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涉及全国性的或涉及两个及以上省份,或虽发生在一个省份但带有普遍性、问题严重、需要在国家层面处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应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牵头;涉及多个环节、重大的综合性且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应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和农业部协同组织专家会商研判。

4.2 分析研判工作的模式

一般的舆情分析实务是“三结合”的工作模式,即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人工分析与软件应用相结合、舆情信息分析专业人员基础工作与舆情分析专家委员会舆情研判相结合[10],这是舆情分析研判的基本工作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也应遵照这一模式进行,即在获得初步的舆情信息后,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专业技术人员首先要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软件系统定量分析,根据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撰写基础性舆情信息报告材料,再组织舆情信息分研判专家组有关成员对舆情信息开展深入的分析研判及响应对策研究。3个环节各负其责又紧密配合,尤其是电脑软件和人工分析相辅相成,才能确保舆情分析研判工作的科学高效。需要强调的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复杂多变,要根据舆情信息分类、分级与分期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专家组成员开展分析研判工作。

4.3 制度和条件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工作,和其舆情信息监测一样,除了有其相对稳定的分析研判专家组织之外,还需要有其相应的制度和条件支持。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的正常化、科学化,首先要抓好制度建设。应建立健全日常性的舆情信息分析研判工作联席会制度、重大舆情专题分析会商制度、舆情信息分析研判工作情况反馈制度、人员培训制度、考核奖励资助制度等,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其次,要抓好组织建设。要有明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主管部门,明确职责分工,落实领导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管理,确保舆情分析研判工作的稳定开展和长效运作。此外,不管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性能优越的计算机及分析软件系统、高速畅通的网络系统及日常办公用电话、传真、复印等设备耗材必不可少;分析会商、舆情调研、业务培训、奖励扶持等也需要必要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必要的财政支持是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研判工作的物质保障。

作者简介:李祥洲(1965-),男,硕士,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林字,李祥洲,戚亚梅.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测与管理研究 [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5:53-56.

[2] 李祥洲,郭林宇,戚亚梅,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探讨 [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5:17-21.

[3] 郭林宇,戚亚梅,李艳,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几点思考 [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18(12):5-7.

[4]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关于印发《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Z]. 食安办(2011)7号.

[5] 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舆情信息工作概论 [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10.

[6] 郭济主编.政府应急管理实务 [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Z]. 2007-8-30.

[8] 薛澜,钟开斌.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应急体制的管理基础 [J]. 中国行政管理,2005:2:102-107.

[9] 王国华,曾润喜,方付建.解码网络舆情 [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9.

[10]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 [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11.

作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李祥洲 郭林宇 戚亚梅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李艳 廉亚丽 来源: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年第05期

第7篇:李希光:大数据时代的舆情研判和舆论引导作者: 郑泽霖

——天天发生的事情不是新闻,极少发生的事情成了大新闻。每年近十万人死在公路上不是新闻,而每年死在铁路上的十几个人就是天大的新闻。2011年7月22日“信阳大巴失火事故”死亡41人,但是在百度的新闻网页搜索中,只显示了19条搜索结果。而第二天发生的温州动车死亡39人的事故,在百度的新闻网页搜索中,出现了116万条新闻。

——今天的越来越备受关注的网络舆情,更多的是媒体上的诡辩家和舆论领袖煽动乌合之众,为了某种个人的目的制造出来的。今天的舆情更多地依存于影星式的学者、影星式的记者、影星式的商人和影星式的政客为中心的伪舆情。

——只关注社交媒体的人,观点会非常狭隘,大脑集中在一个单一的想法、意见等,排除不同观点。社交媒体轰炸性地重复那些受众无能为力的新闻,受众越来越感觉被网络牵着走。我们一直这样被动地被网络牵着鼻子走下去,直到有一天,我们对社会产生了悲观的、麻木的、玩世不恭的和宿命论的世界观。

——当前,要防止某些部门和舆情公司呈送给党政有关部门的舆情报告往往刻意选取某些数据、剔除另一些数据。

——大数据时代的舆情研判的基础必须是完整、准确和极速的信息抓取。准确的舆情报告需要纯粹的事实、一手的材料,是不经过修饰、篡改的事实性信息。但是,今天的舆情是可以被各方利益集团的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所操纵的,是主观选择的。完整的信息暴露的是赤裸的事实,这包括一手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目前,向中央各部门报送舆情的机构很多。各利益集团也都在试图向中央呈送有利于自己政治议程的舆情报告,从内部影响高层。重大敏感事件发生后,一方面,某些网管用最快的速度封堵主观上认定的“有害信息”;另一方面,某几个有影响的舆情机构又依据某些利益集团的隐藏议程需要,选择性地编撰所谓“舆情报告”,向上呈送,影响高层对形势的研判。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网络媒体建构的„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被群体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所谓的„优势意见‟采取趋同心理和行动”。多数网民属于中下层社会,但网上的意见领袖和大V却是一个特殊群体。网上大V不代表社会不同阶层的全部民意,他们更多的是某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但他们以民意代表自居。一些利益集团精心扶植培育自己的网络代言人,引导网民去思考哪些问题、怎么去思考这些问题。结果,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和舆论领袖对关键事件和问题的片面观点,导致很多网民和群众对事实真相的了解产生巨大的偏差。而这些片面、偏激观点却被包装成了“主流民意”或所谓的“真实的舆情”。网络媒体通过突出某些观点、忽视某些观点、给某些观点贴上“主流”和“正确”的标签、给某些观点贴上“非主流”和“谬误”的标签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有的政府官员为了维护个人的形象,在舆论面前,把被利益集团精心策划的“网络多数人的意见“当成全部事实,用网上突发的新闻炒作这种短时记忆埋葬了头脑里更为真实、更为全面、更有价值的长期记忆。

第8篇:网络舆情现状及检察机关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策略

芜湖县人民检察院 彭永彪

内容摘要:网络舆情作为当今民情民意的集中反映,其巨大的影响力不仅表现为对社会上重大事态发展的影响,也日益渗透到政治层面,逐渐成为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当网络话语的高度自制性、网络发布的匿名性、互动性,与网络舆论平台的平等、自由、免费这三大特点相结合的时候,我们必须警惕少数别有用心者利用网络言论的强大影响力,推动网上网下群体性事件,干扰公共权力决策,破坏公共权力形象。网络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和有效平台,因此,加强网络宣传工作,是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主题词:网络舆情 现状 应对 策略 正文:

一、 我国网络舆情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随着“网络政治”的演进和阳光政府、电子政府的全面推进,互联网正以其自由、互动的独特性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渠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目前,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超过人口总数的1/4,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说:“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随后又来到人民网通过“强国论坛”与网友聊天,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与网民在线直接对话,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网民的大力肯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舆情作为当今民情民意的集中反映,其巨大的影响力不仅表现为对社会上重大事态发展的影响,也日益渗透到政治层面,逐渐成为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

近年社会热点事件,无论是“躲猫猫”、“70码”、“钓鱼执法”、还是内蒙古“最牛检察长”,都能看到网络言论的热情参与。诚然,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公众的意见表达和参与方式,“网络问政”、“网络议政”密切互动,正在将网络变成执政者思考与决策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但是,网络言论也是一把双刃剑,借助互联网这一当前规模最宏大、尺度最开放、参与门槛最低的公共舆论空间,几乎各种社会问题都可以暴露在网络上,形成利益诉求的第二落点。然而当网络话语的高度自制性、网络发布的匿名性、互动性,与网络舆论平台的平等、自由、免费这三大特点相结合的时候,便会有越来越多的“凭空捏造式”曝光事件不断浮出水面,我们必须警惕少数别有用心者利用网络言论的强大影响力,推动网上网下群体性事件,干扰公共权力决策,破坏公共权力形象。

2009年8月,一个题为“中国最疯狂敛财的校长:曹鑫”的帖子开始在网上流传,并被10多家知名网站转载。该帖详细罗列了河南新蔡县弥陀寺乡中心学校校长曹鑫9种“疯狂敛财手段”,还曝光了他在公开场合辱骂教师、向老师摊派招生任务等“恶劣行为”。后经新蔡县纪委和县教体局调查,上述帖子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2009年12月,又一网帖火爆传播:兰州城市学院一名女生连同其男友,为了争抢自习室座位,挥刀砍向7名学生,致使4人死亡,3人正在住院治疗。后经警方调查,该帖所曝光的流血事件纯属子虚乌有。

以上两起事件均引起网络舆论高度关注,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去伪存真,获取最真实的民意正在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如何避免这一公共舆论空间被人利用,人为制造网上网下群体性事件,更是当前和今后迫切需要考虑和寻求对策的新课题。

二、检察机关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策略

网络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和有效平台,因此,加强网络宣传工作,是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如何加大网络宣传力度,俨然已成为检察机关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

(一)建立网络宣传工作领导机制,建立检察网络宣传队伍。一是必须建立检察机关网络宣传领导机制,由检察长亲自抓、宣传部门具体抓、其他部门配合抓,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行检察宣传工作上下统

一、层层落实、人人参与,把检察宣传工作变成“硬任务”,力促宣传工作规范建设和各项检察工作科学发展。二是必须建立检察网络宣传队伍。一要建立通讯员队伍。检察机关无论是业务工作的开展,还是综合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一扇“窗口”,这扇“窗口”是检察机关展示自我的舞台,人们通过这扇“窗口”才能更加了解检察机关是怎样为民办事,怎样公正办案。因此,通讯员队伍是检察机关打造自己品牌的关键。二要建立网评员队伍。网评员负责开展涉检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应对和评估工作;与本地宣传部门、网络监管部门和主流网络媒体的进行沟通交流,以形成工作合力。同时,网评员负责对涉及检察机关的网络舆情进行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通过实时巡查的方式随时掌握舆情动态,并在发现涉检网络舆情或突发事件后及时进行分析研究与信息上报。因此,网评员队伍是检察机关形象的守护神。

(二)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应对涉检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任何舆情危机的产生,往往具有一定的征兆。基层检察院要在成立涉检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上,在侦监、公诉、反贪、反渎、监所、民行、控申等主要业务部门各明确一名副职作为涉检舆情信息员,对本部门在办理案件、接待当事人过程中可能诱发网络突发舆情的行为,及时向舆情工作办公室通报。舆情办公室同时安排专人采用关键词搜索和细致搜索的方式加强对目标网站、论坛的定时、全面的搜索,对涉及本院且可能造成突发舆情的事件及时预警,掌握舆论发展动向。

(三)强化正面疏导,建立应对涉检网络舆情的处臵机制。"流言止于公开,透明赢得人心"。对网民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做到及时纠错、公开答复,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及靠前性;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对于不当炒作、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要依靠党委和上级院的领导,依法妥善处臵;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专访等方式,做好有关解答。

(四)做好风险评估,建立应对涉检网络舆情的研判机制。基层检察院依照舆情反映的对象是否具体、线索是否详实、情节是否严重、后果是否值得关注等诸多变量仔细研判,做好风险评估,确立舆情危机等级,启动与之相对的反应机制。这样一方面能有效甄别舆情线索性质,一方面也能科学地剔除虚假网络舆情的干扰。

(五)利用公众媒体,建立应对涉检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当舆情危机发生时,情况不明朗、信息不完整,极易导致人们主观猜测与种种传闻。争取传统媒体的支持和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客观地发布信息,这样做,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有利于减少流言和谣言传播,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及时的信息发布和有效的媒体管理,也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危机处理中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

第9篇:网络舆情

[摘 要] 在突发危机事件中,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将成为各级劳教机关和场所执政能力的一个体现。掌握话语权、占领舆论的制高点,将成为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措施。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舆情”概念、形成过程、传播特点的分析,探讨劳教机关和场所如何应对和处置好网络舆情。

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急剧增加的网民规模和不断拓展的网络新闻,使网络舆论成为社会、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力量。而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处理不当,就会激化舆情,招来网民铺天盖地的批评,形成火力甚猛的监督攻势,常常置政府于被动局面。如2008年的“俯卧撑”,2009年的“躲猫猫”,2010年的“咆哮哥”等网络热点事件。

劳教监管场所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日常执法和应对突发事件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国际人权组织和“三股势力”和“民运”等不法分子进行炒作,传播虚假信息,扩大事件本身,用以恶毒攻击我国政治制度、歪曲法律政策、抹煞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恶意破坏社会秩序,威胁社会稳定。如2009年“广东韶关群殴事件”发生后,被境外三股势力在网上大肆炒作,借机对中国进行攻击,煽动群众上街游行示威,境内敌对势力与其遥相呼应引发了“乌鲁木齐7.5事件”。学习和把握好新形势下的网络舆情发展和应对规律,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劳教(戒毒)工作的发展,已是摆在了我们劳教场所各级领导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与挑战。

一、认清互联网时代下网络舆情发展与变化的复杂性

博客、论坛、社区、微博等Web2.O标志性应用的诞生,使网民不再仅是传统互联网中的信息接收方,也是网络信息编辑、生成、发布的重要主体,网民意志得以更自由的表达,并形成具有普遍影响的网络舆论。网络表达形式的快捷、信息的多元、便于互动交流,使其具备了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57亿,手机网民3.03亿人,博客用户规模2.95亿人,域名总数866万,网站总数191万。如此庞大的人

群规模,决定了网络舆论主体的复杂化,不同网络舆论主体在不同动机下对待同一事件所表达的网络言论不同,使网络舆论质疑力量也有一定的盲目性, 常常不但不能代表民意,且在不同程度上冲击着正常网络舆论秩序。加之网络舆情在发生机制上的突发性、传播途径上的扩散性、后果控制上的难控性等特点,使网络舆情的发展与变化更加复杂化。

二、深化对网络舆情的认识

1.网络舆情的含义

舆论是民众对于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舆情则是民众关于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而网络舆论是民众对于公共事务通过信息网络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网络舆情就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管理以及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1]

2.网络舆情的形成

网络舆情形成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公共事件发生,随后公众在网络论坛、博客或者社交网站等公共平台上对该事件进行描述、议论、揣测、分析。如四川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浙江杭州“飙车案”、湖北巴东“邓玉娇案”等事件;第二种,针对政府提出的具有争议性的政策进行讨论,如上海市“户籍新政”、北京市房地产“限购令”;第三种:由地方政府官员的不当言行引起的,如河南郑州市副局长“替谁说话”事件和“安徽马鞍山局长打人”事件。

网络舆情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几种因素:首先,事件本身往往具有突发性与公共性的特点。比如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在上下班的高峰期,一辆公交车突然燃烧,现场惨不忍睹,该事件已经超出了社会新闻。其次, 网络传播具有匿名性、去中心化、交互性等特点,尤其在Web2.0时代,网络活动的用户之间的“互动和分享”更加方便和频繁,这些网络传播本身的特点造成了热门话题的高跟帖率、高转载率,从而导致了议题迅速扩展为网络舆情;第三,政府的处理不当,会激化舆情,最典型的是湖北石首市骚乱,警方对于青年厨师涂远高的非正常死亡未能给出令家属和公众信服的答案,在新闻发布会上语焉不详,这样暧昧的态度激怒了网民,从而引爆网络,最后舆情扩大到骚乱这样的群体性事件。

3.网络舆情的特点

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影响大的特点。网络传播具有无限性,具有强影响力的公共事件一旦发生,网友就会很快将自己所看到的记录下来,然后通过手机短信、手机上网、论坛发帖,网络聊天等形式传播出去。在网络世界中,传者与受者的身份比较模糊,这种特点就造成了网络传播的传受同时性,这种特点加速了网络传播。在官方消息不确切、语焉不详的情况下,更促使网民传播自己的揣测。

具有易变性和非稳定性的特点。李普曼在《舆论》中指出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经过了“在现实政治世界的基础上,政治家或煽动家的巧妙的符号操作和宣传活动下,大众传媒通过定型的政治印象制造模拟环境,并形成大众定型的心理认知,再形成意志”的几个环节。而舆情作为公共情绪,它既有感情又有思想,具有很大的易变性和非稳定性。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社会,地方政府更应该掌握舆论的“制高点”,起到“灯塔”导航作用。

三、如何科学应对网络舆情的发展

(一)科学分析,掌握舆情发展方向。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舆情分析是对事件中各种信息进行有效梳理,将各类大众舆论信源进行有效排查,去伪存真,从中得出事件处理的依据,并迅速做出科学决策的过程。由于劳教场所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的特征,通过舆情分析,把大量零散的网络信息贯穿起来,找出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东西,通过判断舆情信息变化的基本特征,分析其态势,预测其走向,揭示问题的实质所在,可以找出这些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提出解决问题、引导舆论的对策建议,为正确的引导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搭建与网民良性互动的网络平台,抢占舆情主动权。目前我区劳教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按照内外有别的原则,分别建立了各自的内、外网站,但在外网网站的建设上注重于单向的信息发布和宣传,信息内容相对单

一、互动机制还没有建立,使网站对大多数网民的吸引力不够。搭建与网民良性互动的网络平台,一方面要重视自身外部网站的建立和维护,及时利用网站平台发布信息,开设网民诉求通道,回应网民应诉的各种问题,有效化解隔阂和对立情绪,在收集网络舆情上发挥自身平台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介入一些重大知名网站和论坛,及时

了解网络舆情动态,收集相关舆情资讯,为平时工作提供参考。此外,我们的各级劳教场所负责人和业务部门还可以采取开放博客、公布电子邮箱等方式,征求网民意见和监督议题,畅通网民访求渠道和网络监督通道,提升公共治理水平。2010年2月起,广东肇庆市公安局率先在微博上建立了全国首个通过实名认证的公安微博,此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公安局及省公安厅的官方微博相继开通,到5月11日,全部完成认证并在网上建立起了微博群,挂上了闪亮的“V”字符号,大受网民追捧。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公开微博与广大网民交流,征集民情,密切了与网民的交流,就引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三)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引导网络舆情发展。网络时代的公共治理,要求我们把网络舆论作为了解民情、掌握民意的晴雨表,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同各种网上错误言论作斗争,引导网络舆情健康发展。只要我们多发表正面的言论,正确引导,各种错误思想、错误观点、错误倾向就是失去市场,败下阵来。要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努力建设和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懂网络的高素质网络评论员队伍,在各种论坛里面针对政各种热点话题,发出主流声音,有效消除公众非理性民主、情绪式民主带来的消极后果。

积极构建“红客” 队伍,主动引导舆论。由于长期以来,公众在传统媒体的宣传报道中很难找到负面信息,所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信息来源多样化的网络往往成为人们了解事实真相的趋向性选择。但是面对网络上关于新闻事件的海量报道,一般公众往往会无所适从。这时候,他们更需要权威的“舆论领袖”的声音作为自身决策的重要依据。拉扎斯菲尔德“二级传播”理论告诉我们,“舆论领袖”在影响受众的态度方面作用明显。意见领袖往往是网络世界中的舆论主宰和引导者,在网络舆论表达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关注网上的“舆论领袖”,培养网络红客,发动网络红客来引导网络舆论,是劳教机关应对网络舆情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网络红客们有见地、有代表性的发言被版主用醒目的字号和色彩加以强调,放在网页或论坛的突出位置后,对于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影响舆论走向,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做好网络舆情应对预案,建立快速应急反应机制,回应网民关切。网络舆论的威力巨大:“炒谁谁死,捧谁谁红。”而互联网上的涉警信息永远是热点和焦点。劳教人民警察“公正执法、程序规范公开”和“形象”等问题往往都成为了负面炒作的主要对象。一旦出现网上涉警负面舆情,必须加以重视。否则,可能成为危机突发事件的加速器和推动力。为此我们必须对一些敏感度和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事件,如执法过错、脱逃、非正常死亡、所内案件和公共卫生等,更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关注和媒体的炒作,因而应当按照其脆弱性和敏感度,详细制定受网络舆论冲击的相应预案,以免事后的被动反应。

要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新闻发布会制度,牢牢掌控话语权。从不敢说,不会说,到说真话。坚持“先入为主”,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给出声音,要成为核心信息源。“宁可说错了,也要自己说。”要让老百姓听到劳教机关和场所发出的声音,哪怕这种声音并不是权威解答。在第一时间发出的声音,至少表明了劳教机关的一种姿态,给公众一个承诺和信心。在已经发生的多起危机事件中,最终导致事件扩大、恶化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政府、机构没有及时作出反应,任由谣言滋生。如2009年的“躲猫猫”事件。 2月13日,《云南信息报》首先报道了玩游戏撞墙致死的“躲猫猫”事件,经网络转载以后,立刻迅速引起了网民强烈关注,而云南省晋宁县公安局却没有任何回应。2月20日,网友组织开始进入看守所调查“躲猫猫”事件,晋宁县公安局仍然不主动配合,还企图敷衍了事,引发了网民潮涌式的批评。造成“躲猫猫”迅速成为2009年开年网络上最为红火的网络词语,成为俯卧撑、打酱油以后,又一个充满了悲剧色彩的戏谑之词。直至2月27日、28日:云南检方公布“躲猫猫”案结论:“牢头狱霸”殴打致死;相关负责人被免职,至此该事件才慢慢平息。同样是2009年,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在人民网发布的“2009年上半年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中,排名第一。我们来回顾事件的处置过程。事件发生仅2小时,成都市政府就召开了首场新闻发布会,当天连开三场,不断公布伤亡、救治和现场情况,让真相赶在传言前边。6月6日第四场发布会主动回应市民有关疑问,使质疑声音减弱。7日第五场发布会认定“有人带油上

车”,网民转而追查纵火者,民众的思路和情绪与政府逐渐合拍,最终这一突发恶性事件平稳落幕。

(五)细化与媒体沟通协调的科学路径,利用媒体力量应对舆情发展。善待媒体,加强与媒体的协调沟通。劳教场所的特殊性,决定了发生在劳教场所里的新闻,对于媒体来说,往往是吸引眼球的好材料。尤其是舆论热点一旦形成之后,媒体也更加关注和需要劳教场所的权威信息充实报道内容,增加新闻含金量,劳教场所则需要媒体澄清真相,传播主流声音,这时,我们的劳教场所就要充分利用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的机会,及时推出事实的真相和分析问题的发生根源,可以很好地利用媒体的放大效应和舆论的热点效应,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推动问题的解决。

在处置危机事件过程中,劳教机关和场所的宣传部门要担当起联络员的角色,学会契合媒体、公众的需求。劳教机关和场所缄默不言,或者语言表达上过于偏激,甚至对抗媒体采访,将有可能将媒体逼成一个联盟。信息的供需矛盾始终困扰着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一方面,群众迫切需要了解真相;另一方面,真实信息的供应又跟不上,导致各种“路边社”消息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混淆、遮蔽、消解着真相。当媒体无法从劳教机关和场所渠道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时,只能从社会其他层面搜寻信息。可以设想,一旦遭到媒体联盟群起发难,警方陷入孤立境地,丧失了有限的话语权,后果将不堪设想。

“与媒体打交道,态度决定一切。”要以诚相待,要学会说“感谢”。学会关心与理解,诚恳对待批评意见。要善于倾听,倾听和发言一样重要,它不仅是原则,也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在此,劳教机关和场所要学会与媒体对话,加强对话能力的培训,以提升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能利用有限的话语权来引导舆论导向,从而培养驾驭新闻媒体的能力。

总之,应对与处置危机事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绝非一日之功。归根到底还是要转变思想认识,加强培训工作,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发挥宣传的作用,学会应对新闻媒体。

上一篇:青年教师座谈会上发言下一篇:王崧舟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