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监测系统使用手册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舆情监测系统使用手册(通用6篇)

舆情监测系统使用手册 篇1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建设项目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用户手册

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5月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目 录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c)在弹出的【安全设置 – Internet 区域】中,选择禁用【启用XSS筛选器】。解决在页面中无法显示智能分析报表问题。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d)选择【启用】,【文件下载】;启用【文件下载的自动提示】。可解决无法以excel查看智能分析报表。

e)点击【确定】关闭关闭【安全设置 – Internet 区域】、【Internet 选项】。注:为保证设置生效请关闭所有IE窗口,并重新启动IE。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图 5-2曾经滥用药物选择提示

3.滥用药物主要原因和场所部分,按提示选择多选框。点击“其他原因”多选框则可以填写“其他原因”输入框。案例如下:

图 5-3曾经滥用药物其他

4.尿液检测部分,如选择“未做”和“阴性”则药物检测种类不可填;如选择“阳性”则药物检测种类可填。案例如下:

图 5-4尿液检测

图 5-5尿液检测阳性选择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5.艾滋病病毒检测和是否收治按提示选择。案例如下:

图 5-6艾滋病病毒检测与是否收治

6.本次是否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图 5-9调查表查询列表

5.2.3 操作步骤

1.在页面上按条件填写查询调查表内容,点击“查询”按钮查询符合条件的调查表项目。

2.批量修改申请,可多选,点击表头“批量修改申请”按钮,进入批量修改申请页面,按照页面提示条件输入相应内容点击“保存”提交修改申请。

图 5-10调查表批量修改申请提交

3.导出excel,点击表头“导出excel”,弹出导出excel框。选择当前页面导出当前查询页面的数据,选择当前所有数据可按5000条每次导出相应数据。案例如下: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图 5-11导出Excel 4.操作栏“查看”页面如下:

图 5-12调查表查看

此页面上部分调查表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身份证、病历号等;下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具体滥用药物情况,如:主要滥用药物、滥用药物来源、因滥用药物感染疾病等。

5.可单条删除调查表记录,逻辑删除。6.可单条提交修改申请。

7.高级查询页面。添加条件,点击“表达式”按钮生成查询表达式,点击查询执行表达式,如果数据库报错会显示在数据库操作异常框内。案例如下: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图 5-13调查表高级查询

5.3 调查表修改申请查询

5.3.2 进入方式

点击左侧功能菜单中【药物滥用调查表管理】【调查表修改申请查询】。进入调查表修改申请查询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 5-14调查表修改申请查询页面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5.3.3 操作步骤

1.表头可进行多选数据项,然后点击“删除”按钮批量删除。

5.4 修改历史查询

5.4.2 进入方式

点击左侧功能菜单中【药物滥用调查表管理】【修改历史查询】。进入修改历史查询页面。查询条件其中的操作类型为单选按钮,其他查询条件为基本的输入框,查询结果显示效果如下图所示:

图 5-15调查表修改历史查询页面

5.4.3 操作步骤

1.按页面提示条件查询相应数据项。

2.操作栏“查看”链接,点击查看操作后的调查表内容项。如下: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图 5-16修改之前调查表查看页面

此页面上部分调查表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身份证、病历号等;下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具体滥用药物情况,如:主要滥用药物、滥用药物来源、因滥用药物感染疾病等。

5.5 自动审核数据列表

5.5.2 进入方式

点击左侧功能菜单中【药物滥用调查表管理】【药物滥用调查表代审核列表查询】。进入药物滥用调查表代审核列表查询页面。如下图所示: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5.5.3 操作步骤

依据查询条件分别输入表格编号,姓名,填表日期,或者审核原因。其中审核原因为选择下拉框,其它为普通文本输入框。点击查询按钮,便可查询数据结果。点击重置按钮,查询条件数据将清空。

5.6 调查表统计分析

5.6.2 进入方式

点击左侧功能菜单中【滥用药物调查表系统分析】【统计报表分析(报告地)】。进入统计报表分析页面。如下图所示:

5.6.3 操作步骤

点击相关的链接,便可进入对应的报表统计条件查询页面。然后输入相关的查询条件,点击统计按钮,页面将跳转到相关统计数据页面。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5.7 资料管理

5.7.2 进入方式

点击左侧功能菜单中【资料管理】【资料管理】。进入资料管理页面。如下图所示:

图 5-17资料管理页面

5.7.3 操作步骤

1.按页面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可查询满足条件要求的数据。

2.点击表头“删除”按钮,删除所选数据项,支持多选。

3.点击操作栏“编辑/查看”链接,分别进入修改和查看资料此条资料页面。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5.8 信息通讯

5.8.2 进入方式

点击左侧功能菜单中【信息通讯】【站内信息】。进入站内信息页面。如下图所示:

5.8.3 操作步骤

1>点击写信可以进入写信界面。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2>点击发件箱可以进入发件箱界面。

5.9 共享申请

5.9.2 进入方式

点击左侧功能菜单中【数据共享管理】【共享申请】。进入共享申请页面。如下图所示: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图 5-18共享申请列表

5.9.3 操作步骤

1.按页面提示内容可查询相关数据项。

2.点击表头“申请”按钮,进入数据共享申请页面。如下:

图 5-19添加共享申请

3.点击操作栏“查看”链接,进入查看数据共享页面。如下: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图 5-20共享申请查看

4.点击操作栏“修改”链接,进入修改数据共享页面。如下:

图 5-21共享申请修改

数共享申请修改页面中共享申请地区、合作地区、合作机构设置为选择下拉框。其他为普通文本输入框。当点击重置按钮是,表单数据恢复默认值,点击返回按钮,页面跳转至上一页面。当点击修改按钮,数据库中的数据开始同步更新。并提示操作成功。

5.10 共享数据

5.10.2 进入方式

点击左侧功能菜单中【数据共享管理】【共享数据】。进入共享数据列表页面。如下图所示: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用户手册

图 5-22共享数据查看页面

5.10.3 操作步骤

1.按页面提示输入条件可查询对应信息。

舆情监测系统使用手册 篇2

互联网时代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空前伟大的技术革命时代。现代信息技术、通讯传播技术、网络技术等众多现代化的传播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广泛性、即时性、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及丰富多彩、方便实用的应用形式决定其日益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阵地, 网上热点层出不穷, 网络舆情对国家事务、公共事务决策的影响力也日益加大。历史原因曾使中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 国内关于舆情的研究起步较晚, 目前迫切需要提升与之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支持。舆情分析与监测是信息深加工, 以往“剪报”式低价值粗加工的信息服务, 虽可按主题范围搜集, 但提供的结果仅局限于单一的信息内容, 传统的单一线性收集方式已不能够满足人类大脑发散思维的需要。

二、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的技术支撑

在浩瀚的网络中, 政府如果仅仅依靠人工完成网络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是不现实的。而Web数据挖掘能快速、准确的获得有价值的网络信息, 利用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行为以及从海量数据中发现知识。它克服了普通数据库管理系统无法发现数据中隐藏的关系和规则及根据现有数据预测未来的弱点。Web数据挖掘的出现为自动和智能的把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转化为有用信息和知识提供了条件。可有效地从Web获取并分析相关舆情, 达到监测、辅助决策和引导的目的, 为网络舆情预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一) Web数据挖掘

Web数据挖掘由传统数据库领域的数据挖掘技术演变而来。数据挖掘是指从大型数据库的数据中提取出人们感兴趣的、可信的、隐含的、明显未知的、新颖的、有效的、具有潜在用处的信息的过程[1]。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数据挖掘技术被运用到网络上, 并根据网络信息的特点发展出新的理论与方法, 演变成网络数据挖掘技术。Web数据挖掘是指对目标样本进行分析提取特征, 以此为依据从Web文档和Web活动中抽取人们感兴趣、潜在的有用模式和隐藏的信息, 所挖掘出的知识能够用于信息管理、查询处理、决策支持、过程控制等方面。

根据挖掘对象的不同, 可将Web数据挖掘技术分为三大类[2]:Web内容挖掘、Web结构挖掘和Web使用挖掘。Web内容挖掘是指从Web上检索资源, 从相关文件内容及描述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潜在信息。根据处理对象的不同, Web内容挖掘分为文本挖掘和多媒体挖掘。Web结构挖掘的目标是Web文档的链接结构, 目的在于揭示蕴含于文档结构中的信息, 主要方法是通过对Web站点的结构进行分析、变形和归纳, 将Web页面进行分类, 以利于信息的搜索。结构挖掘的重点在于链接信息。Web使用挖掘是从服务器访问日志、用户策略、用户对话和事物处理信息中得到用户的访问模式和感兴趣的信息, 利用这种方法, 可以获知Web使用者的行为偏好, 从而预测其行为。

(二) Web挖掘过程

Web数据挖掘依然遵循数据挖掘的研究思路, 挖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模式发现和模式分析 (如图1所示) [3]。

1. 数据收集。

网络信息的收集是网络舆情监测的源头, 其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监测效果。对于明确主题的舆情信息采集, 可以采用搜索引擎方法。由于各个现存搜索引擎索引数据库的构造方法不同, 其索引数据不尽完整, 所以应将多个单搜索引擎搜索结果进行整合、调用、控制和优化。搜索中可以以宽度优先、深度优先或启发方式循环地在互联网中发现相关信息, 可将网络空间按域名、IP地址或国别域名划分为独立子空间详细搜索;或以信息类型为划分, 如HTML格式、XML格式、FTP文件、Word文档、newsgroup文章和各种音、视频文件等。舆情信息检索结果可按不同维度展现, 包括按内容分类、舆情分类、相关人物、相关机构、相关地区、正负面分类等。每个维度下把搜索结果自动分类统计展示, 以便短时间内检索到精确信息。

2. 数据预处理。

因原始Web访问数据的文件格式是半结构化的, 包含不完整、冗余、错误的数据, 需进行提取、分解、合并, 转化为适合挖掘的格式, 保存到关系型数据库表或数据仓库中, 等待进一步处理。数据预处理可改进数据质量, 提高后续舆情挖掘过程的精度和性能。对采集到的舆情进行初步加工处理, 如格式转换、数据清理、数据统计, 对于新闻评论, 需过滤无关信息, 保存新闻标题、出处、发布时间、内容、点击次数、评论人、评论内容和评论数量等。对于论坛, 需记录帖子的标题、发言人、发布时间、内容、回帖内容、回帖数量等, 最后形成格式化信息。条件允许时甚至可直接对网站服务器的数据库进行操作。

3. 模式发现。

利用数据挖掘的算法可发现用户聚类、页面聚类、频繁访问页组、频繁访问路径等隐藏的用户访问模式。若在挖掘用户浏览模式过程中发现选择的数据或属性有偏差, 或挖掘技术达不到预期结果, 需根据反馈结果不断重复以上过程, 通过数据挖掘, 创建和更新用户模式库。模式发现可应用许多相关领域的方法, 但需针对Web数据挖掘的特点做出相应的改进。

统计分析。通过分析会话文件, 可对页视图、浏览时间和浏览路径长度进行各种不同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频繁访问页、频率、均值、中间值和访问量的时间分布等) , 提高网络舆情挖掘的效率和质量。

路径分析。发现站点中最常被访问的路径及其他相关路径信息。信息采集过程中的静态数据可采用该技术, 采用图的方法来分析Web页面间的路径关系。G= (V, E) , 其中:V是页面的集合, E是页面之间的超链接集合, 页面定义为图中的顶点, 而页面间的超链接定义为图中的有向边。顶点v的入边表示对v的引用, 出边表示v引用了其他的页面, 这样形成网站的结构图, 从中可确定最频繁访问路径, 此路径指向的信息极有可能就是互联网上的“热点”和“焦点”。

关联规则。挖掘的是客户的不同浏览事务所涉及的大量数据中项集间的联系规律。利用该算法可从纷杂的网络信息中找出促使网络舆情产生、变化的内在因素, 帮助揭示舆情的变动规律, 挖掘出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序列模式。挖掘出交易集间有时间序列关系的模式, 由此确定用户将来访问趋势和模式。在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的基础上, 可将社会运行接近负向质变的临界值的程度进行早期预报, 提前发现不良事件的苗头, 尽早梳理, 快速应对, 达到预防和控制作用。

分类。先从数据中选出已分类的训练集, 运用分类技术, 建立分类模型, 对未分类数据分类。分类模型由分类器或分类函数确定相应类别, 分类模型类别可由特征化了的属性集合描述。分类发现可描述特殊群体的公共属性。在网络舆情研究中, 可根据自身需求对大量的网络信息初步筛选, 进行分类、分组, 如设置“民生问题”、“突发事件”、“公共安全”、“经济危机”等。然后有针对地进行数据选择, 进行数据集合, 缩小挖掘范围, 避免盲目搜索。从而得到更精确、更有价值的信息。

聚类。聚类和分类的主要目的都是对Web对象归类, 不同之处是聚类未事先定义好主题类别, 需将Web对象特征化后归类分析, 使同类的对象具较高相似度, 而不同的类中对象差别较大[4]。

预测分析。利用历史数据中找出的变化规律, 建立专用模型, 通过此模型对未来数据的种类及特征等其他方面进行预测, 得出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提前预测, 提前防范意外, 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预测关心的是精度和不确定性, 通常利用预测方差来进行度量。

偏差分析。指发现数据库中的异常数据, 其检验的基本方法是寻找观察结果与参照之间的差别。偏差分析可以对网上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进行及时批驳, 在纠正偏差中使造假和诽谤不攻自破;可以准确及时地挖掘提取与热点事件相关的真实信息, 以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导向。

4. 模式分析。

模式分析主要是为了从模式发现算法找到的模式集合中筛选出有趣的模式。精确的分析方法通常由Web挖掘的具体应用来控制。模式分析的形式可以是类似SQL的知识查询机制, 也可以把Web使用数据装入数据仓库, 以便执行OLAP操作。另外, 可视化技术在视图分析中被广泛应用, 数据模型中的变量特征、操作子模式都可用图形化的工具标识, 这对揭示数据中内在本质及分布规律起到很强的作用。

三、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系统

为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控制能力, 特别是动态信息的监测, 有必要利用Web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一套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实现对舆情采集、监测和预警的信息需求, 为使用者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 做出正确舆论引导, 提供分析依据。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系统以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和安全保障体系为支撑, 基于软硬件、数据管理平台, 依托搜索引擎和Web数据挖掘技术。该系统包含四个功能模块:Web舆情采集模块、Web舆情预处理模块、Web舆情挖掘分析模块、Web舆情辅助决策模块 (如下页图2所示) 。

1.Web舆情采集模块。系统应能根据用户信息需求, 设定主题、关键词目标, 通过人工参与和自动信息采集结合来完成信息收集任务。根据不同舆情专题需要输入不同的待采集的目标网址, 自动采集新闻信息, 统一加工过滤、自动分类, 保存新闻标题、出处、发布时间、正文、新闻相关图片等信息, 支持多媒体数据采集, 可自动解析RSS的XML文件, 抽取网页的链接、标题、时间等信息, 支持网页快照功能等。高效、全方位的网络舆情采集, 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可用性和全面性, 从而为决策分析提供事实依据和数据参考。

2.Web舆情预处理模块。围绕集中管理、分布存储、跨平台发布、实用性, 覆盖舆情监测引导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 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稳定性。

3.Web舆情挖掘分析模块。利用关联规则、聚类、分类、预测、时序模式和偏差分析等多种技术对收集来的舆情进行分析和处理, 提高舆情研判的准确性及内容分析的确定性, 为舆情引导做准备。其功能包括:热点话题、敏感话题识别。图2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系统的总体架构即可根据信息出处权威度、评论数量、发言时间密集程度等, 识别给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 通过关键字布控和语义分析, 识别敏感话题。倾向性分析, 即对于每个话题、每个发信人发表的文章的观点与倾向性进行分析与统计, 了解舆情可能的发展趋势。主题跟踪, 即跟踪某个热门主题回复、跟帖、修改、阅读等情况, 为管理者及时了解该主题的舆情发展状态。自动摘要, 即对各类主题、各类倾向能形成自动摘要, 供决策参考。趋势分析, 即分析某个主题在不同的时间段内, 人们所关注的程度, 并对未来作出科学预测。突发事件分析, 即对突发事件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综合分析, 获知事件发生的全貌并预测事件发展的趋势。

4.Web舆情辅助决策模块。对可能的突发事件、内容安全性、敏感话题及时发现并报警。通过舆情预警、舆情监测、舆情报告和发布个性化信息等手段, 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提供经过舆情分析处理后的有针对性的结果生成报告, 并提供指定条件对热点话题、倾向性进行浏览、检索, 达到辅助决策, 引导舆情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的目的。

四、结论

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是个复杂的技术和管理过程, 必须充分利用Web数据挖掘技术的优势, 建立完善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系统, 进一步提升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自觉地把互联网的优势转化为推进社会治理的现实动力和强大合力。

摘要: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是个复杂的技术和管理过程, 必须充分利用Web数据挖掘技术的优势, 建立完善网络舆情监测引导系统, 进一步提升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自觉地把互联网的优势转化为推进社会治理的现实动力和强大合力。

关键词:网络舆情,监测引导,Web数据挖掘

参考文献

[1]Jiawei Han, Micheline Kamber.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3.

[2]Raymond Kosala, Hendrik Blockeel.Web mining research:A survey SIDKDD Explorations, 2000:7.

[3]W Hseush, C Pu.A Practical Technique for Asynchronous Transaction Processing[C].In Proc.Of the 15th Inter.Conf, on DistributedComputing Systems, 1995:110-117.

及时渔舆情监测系统案例 篇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舆情监控已经成为有关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舆情监测,除了准确及时地发现舆情事件,有效地防止负面事件的发生以外,还有利于及时了解社会各阶层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所持有的情绪、态度和看法、意见和行为倾向。某政府部门的职责主要是针对一些突发事件,提前了解动向,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另外可以对一些错误的、不实的舆论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引导,以便提前主动地采取应对措施和方案。

此政府部门经过再三筛选,最终选择中科汇联作为合作伙伴,搭建舆情监测系统,所监测范围涉及公共安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环境污染、政府政策、政府行为、政府决策与群众利益的关系等方面。此舆情监测系统的建立,确立境内、境外二种采集途径,确保监测全方位覆盖,信息无死角,支持按需定制及专业分析师解读,专业分析师会随时间不断分析,增加更新信息源与关键词,使政府部门的监测范围保持持续优化。

为使此政府部门能够更加直观有效地进行信息分析对比,此系统支持多种方式的信息综合显示,以多角度、多层次展示信息特点,揭示数据规律,帮助政府预判所收集到舆情信息的未来走势,最后将相关舆论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地回馈给政府部门。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会相应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及时发布一些有利于群众利益的政策,有效地降低了突发事件的风险。

由中科汇联搭建的舆情监测系统,为此政府部门了解社会民意添加了新渠道,为缓解社会矛盾拓宽了新途径,为监督政府行政提供了新平台,为引导网络问政增添了新空间。

二、某主流媒体:跟踪舆情信息,把握媒体舆论导向

媒体作为连接个体和社会的重要平台,在舆论监督、价值导向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只有通过媒体,公众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中轻松地了解周边的生活。某主流媒体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客观报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国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为中国的和谐发展和世界的和平共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网络媒体自觉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所有违法行为都能依法受到惩处,是当代社会信息传播更加合法、理性、高效、有序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好地跟踪社会舆情,准确把握网络舆论导向,及时如实地反映人民心声,播报国家政策,了解国内外相关动态,此主流媒体最终选择了中科汇联的及时渔舆情监测系统。

中科汇联及时渔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是将智慧搜索技术应用在网络舆论情报服务的创新产品,采用云采集、极性判断、情感分析、结构分析、地域分析、环境分析等自动化深度分析技术,帮助此媒体及时发现国内外主流媒体、论坛、博客、新闻、微博等网站里的舆情信息,并对危机信息及时报警,可通过设定的权重体系,主动发现、跟踪热点及事件发展态势,及时反馈到系统,或通过邮件、短信、IM形式通知,充分满足了此媒体的舆情需要,让此媒体准确地了解了民意动向,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了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

三、某集团公司:基于用户需求的互联网舆情分析系统

某集团公司一直致力于某产品的研发和创新,经过长期的发展,该公司的产品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良好的营销口碑。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和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多,为了更加准确判断市场环境,更加准确分析用户需求信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开发出更好的产品,该集团公司与中科汇联建立了合作关系。

中科汇联为该集团公司搭建了基于用户需求的互联网舆情分析系统,准确全面地获取了用户的需求信息,为该企业第一时间发现危机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准确信息、第一时间维护企业形象,提高了网络舆情环境监测能力。另外此集团公司各部门也可以根据相关网络舆情监督管理的需要,最终形成舆情简报、舆情专报、分析报告、移动快报,为决策层全面掌握舆情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

此系统搭配分钟级抓取能力,完美地实现简单配置即时使用。其独有的智能采集器,无需过多人工参与,只需简单配置,即可从复杂、无规则的HTML网页中自动分析文章内容、标题、发布时间、来源、作者等需要的结构化信息,自动去除掉版权、广告等无关信息,准确获取有效信息。通过给该集团公司建立舆情事件案例集、数据库、探索新媒体环境下企业舆情危机的特征和发展、演变规律,及时发现并挖掘用户的需求信息。

舆情监测系统使用手册 篇4

舆情监控系统通过对热点问题和重点领域比较集中的网站信息,如:网页、论坛、BBS等,进行 24小时监控,随时下载最新的消息和意见。下载后完成对数据格式的转换及元数据的标引。对下载本地的信息,进行初步的过滤和预处理。对热点问题和重要领域实施监控,前提是必须通过人际交互建立舆情监控的知识库,用来指导智能分析的过程。对热点问题的智能分析,首先基于传统基于向量空间的特征分析技术上,对抓取的内容做分类、聚类和摘要分析,对信息完成初步的再组织。然后在监控知识库的指导下进行基于舆情的语义分析,使管理者看到的民情民意更有效,更符合现实。最后将监控的结果,分别推送到不同的职能部门,供制定对策使用。

No1.阳光安吉舆情监测系统:北京阳光安吉(Sunshine Angel)是一家专注于网络信息采集、数据挖掘、搜索引擎核心技术、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软件应用开发的互联网技术企业;阳光安吉云监测平台是公司代表核心产品之一。北京阳光安吉舆情监测公司主要业务:舆情监控、舆情监测、媒体监测、品牌监测、竞品监测,提供专业的舆情监测、舆情分析和舆情报告。公司成立于2008年,先后获取了国家高新企业技术认证、国家双软认证等资质;公司一直致力于舆情监测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互联网信息的监测与咨询服务。是唯一一家较早全面以软件、SAAS、报告为一体的舆情监测公司。

No2.本果舆情监测软件:本果舆情监测软件适用于公安、检察、司法、宣传等政府部门应用的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并针对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网络舆情监测服务。北京本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本果”)是全球中文信息监测领域的领衔企业,始终致力于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研发、信息采集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创新。

No 3.邦富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邦富舆情监控系统基于网页智能采集技术,可达到每5分钟更新一次的分钟级更新频率,同时目前系统可支持对上万个网站同时进行舆情采集与分析,采用了多线程并发指令执行体系结构、增量实时索引、智能分词、相关性分析和模糊匹配等多项先进技术。但该系统监测功能方面相对较弱。主要以SAAS账号为主。

No 4.美亚舆情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依托其“搜索云平台“,即云计算中心数据可,提供的在线SaaS软件服务的服务型平台。用户无需购置和建设专用系统,无需安排专人运维管理,只需购买美亚柏科专业的”搜索云平台"服务,即可方便在不同的终端上查看专为您定制的最新的舆情信息。他们在用户自建舆情监测平台方面较弱。

No 5.军犬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军犬舆情监控系统以强大的网络舆情信息采集、舆情智能分析与应对、舆情预警、舆情报告生成等16项核心功能组成,专业提供网络舆情监测、网络舆情监控服务。舆情监测也是其主要业务,也有很强的专业性。在同类软件中,销量还行。主要提供舆情系统建设应用。

No 6.谷尼舆情监测系统:谷尼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是一套利用采集检索技术、文本挖掘技术、知识管理方法,通过对互联网海量舆情信息自动获取、抽取、分类、聚类、溯源等,最终形成舆情预警、舆情简报、舆情专报、分析报告、传播路径、舆情溯源等舆情产品,为客户全面掌握舆情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

No 7.红麦舆情监测系统:系统利用自有爬虫技术,根据预定的监控关键词抓取重点媒体、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站里的舆情信息,并对危机信息及时报警。系统利用分类、去重、相似性聚类、情感分析、提取摘要、自动聚类等处理,配合专业分析师生成详细的舆情分析报告,提供舆情监测预警作用。No 8.西盈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西盈舆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与“我”相关的舆情信息,负面信息、重大舆情及时预警;提供定性定量的舆情研判分析,准确研判具体舆情或者某一舆情专题的发展变化趋势;自动生成舆情报告和各种统计数据,提高舆情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辅助领导决策;

No 9.铱星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基于自身对互联网信息采集、分类、整理、统计的专有技术,以及多年的客户服务经验,推出了“铱星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政府、企业的监测需求,个性化的设置舆情关注点,系统会7×24小时自动采集、分类,报警,方便政府、企业获取、管理、处理有舆情信息,政府企业舆情预警、监测提供服务。

No 10.Rank舆情监测系统:Rank舆情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和采集Internet网站内容,过滤、分类和排重等智能化处理,并准确提取文章标题、摘要相关数据,以直观的图表、简洁的文章列表等形式表现出来,采用云处计算技术,海量抓取、海量分析、海量存储。舆情监测是其公司业务之一,因此在舆情监测专业性有一定劣势。

其他舆情监测公司:

舆情监测系统使用手册 篇5

一、红麦舆情监测系统

红麦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也称unotice舆情监控系统,鹰眼舆情监控系统),是将搜索引擎技术应用在企业舆论情报服务的一次创新。系统利用独有爬虫技术,能根据预定的监控关键词在15分钟以内发现15万个重点媒体、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站里的舆情信息,并对危机信息及时报警。系统利用中文分词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对信息进行垃圾过滤、去重、相似性聚类、情感分析、提取摘要、自动聚类等处理,配合专业分析师生成详细的舆情分析报告。

(一)服务对象:政府机关、各级各类组织机构、企业等。

(二)解决方案

红麦为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专业的舆情数据监测、数据分析及咨询服务。协助企业准确掌握产品和市场情况,监控竞争对手和行业动态,了解网民口碑,为企业市场、行销决策提供支持支撑服务。帮助政府部门快速发现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快速应对,提高政府和企业的形象。并在国内网络口碑研究领域奠定了领先地位和服务品牌。红麦从产品出发,推出一系列面向行业客户的一体化舆情平台解决方案,这些方案为客户的互联网舆论环境、危机公关、营销效果、品牌口碑、竞争对手策略等提供全方位解决之道。

◆ 红麦认为,聆听网络口碑很重要

◆ 品牌需要通过网络口碑获取消费者洞察和产品反馈,深入理解网络社区文化

◆ 品牌需要融入网络社区,与网民互动,传递品牌心声

红麦舆情监测解决方案综合了各类政府、企业级用户的应用需求,旨在为客户提供更加容易与目标人群沟通并挖掘更多价值资讯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二、麦知讯第三方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麦知讯是一家致力于向国内外行业用户提供互联网信息监测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发展信息咨询的高科技公司。它在资本运作和整合国内多家互联网信息专业公司、行业研究咨询公司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并通过合理地选择和应用成熟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使公司在原有业务的优势得到巩固的同时,也在新的业务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它的舆情监控内容包括:口碑信息监测(企业、产品、品牌正负面口碑监测,竞品间的口碑对比监测等)、网络营销监测(针对营销主题,提供点击数、回复数、回复时间、回复人、回复内容、回复语气、回复人感情倾向、正反向关注度、主题删帖率等监测服务)、网络营销效果监测(搜索引擎呈现率、产品品牌知名度、用户关注度、好评率变化统计分析)、网络营销咨询服务(为企业或公关公司提供网络营销方案或决策意见及建议)等。

三、Goonie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它依托自主研发的搜索引擎技术和文本挖掘技术,通过网页内容的自动采集处理、敏感词过滤、智能聚类分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统计分析,实现各单位对自己相关网络舆情监督管理的需要,最终形成舆情简报、舆情专报、分析报告、移动快报,为决策层全面掌握舆情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它支持多种网页格式、多种字符集编码、整个互联网采集以及内容抽取识别技术,具有热点话题、敏感话题识别,舆情主题跟踪,自动摘要,舆情趋势分析,突发事件分析,舆情报警系统,舆情统计报告等多种功能。同时,用户可以设定采集的栏目、URL、更新时间、扫描间隔等,系统的扫描间隔最小可以设置成1分钟,即每隔一分钟,系统将自动扫描目标信息源,以便及时发现目标信息源的最新变化,并以最快的速度采集到本地。

四、鹰隼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本果公司在透析互联网特点、网民习惯和偏好基础上,充分运用自身搜索引擎技术、全文检索技术、相似性排重技术、自然语言智能处理技术、内容管理、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优势,成功研发了鹰隼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它对舆情的处理按照信息采集、舆情过滤、自动分类、相似性排重、舆情分析、舆情展示的流程推进,整个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信息采集子系统、舆情处理分析子系统和舆情管理子系统。它能够有效地搜索互联网上各层次各角落各形式的信息,深层次地挖掘网络舆情价值,全天候并及时地提供最新网络舆情资讯、丰富翔实的信息、形象直观的图表,自动化的舆情预警,并递送网络舆情、舆情分析、统计数据、舆情报告。

五、军犬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它是中科点击公司开发的一个体系结构先进、功能强大的面向政府、企业提供网络舆情监测和决策参考的应用系统,广泛地用于舆情监控监测,竞争情报以及风险预警等领域,它是一套综合运用搜索引擎技术、文本处理技术、知识管理方法、自然语言处理、手机短信平台,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自动获取、提取、分类、聚类、主题监测、专题聚焦,以满足用户对网络舆情监测和热点事件专题追踪等需求的舆情监控平台。

舆情监测系统使用手册 篇6

互联网的产生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又一重大发明。互联网带给人类的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社会变革,它将引领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传统的管理模式、商业模式、思维方式都受到了影响,使创新与变革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代名词。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在肯定互联网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没有忘记警醒人们学会“控制”,因此互联网在带给我们生活上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作为传播介质,围绕着突发的或偶发的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全过程,民众对与之相关的社会管理者、企业、个人及其他各类组织在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所表达出来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并以字符串、音频、视频信息、表情符号等方式在互联网空间的表达与传播。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空间的映射,社会舆情及网络舆情是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试金石。互联网不仅是社会各阶层表达利益、宣泄情绪、思想碰撞和聚集民意的重要平台,还是突发事件的重要策源地和发酵池,因此,各级政府已经认识到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控制、引导变得更加迫切、重要且复杂,构建并实行与时俱进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更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

因此,本研究符合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处理流程,具有的极高的现实操作、指导意义,对当下数据爆发,网络应用广泛的变革时代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二、当前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的现状与不足

现有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研究已相当普遍,在CNKI通过以“网络舆情”和“互联网舆情”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发现,2007 年297 篇、2008 年580篇,到2014 年有8578 篇,可见,关注度在呈逐年递增;研究的机构主要集中在国内大学、研究所;研究的主要方向是突发事件如何通过网络逐步演化成为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网络舆情,以及如何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信息采集技术、信息预处理技术、中文分词技术、文本聚分类技术、话题检测算法、话题追究回溯算法、报警设计等)对信息进行采集、识别、分析、追踪与引导等方面对舆情价值进行深度挖掘等。通过研究发现:这些研究的数据收集均是采用地毯式搜索收集或采用主题垂直搜索进行数据搜索收集。地毯式搜索收集主要是把所有信息不加分类,不进行特征比较而是直接进入数据采集,这种方式采集的优点是:数据量大、采集面广;缺点是:数据无针对性、无特征无范围,因此很难设定一个很好的多任务、多层次的数据采集分工机制。主题垂直搜索是从某一个关键词(主题词)入手去查找含有该关键词(主题词)的数据,这种采集方式更有针对性、数据特征相似、采集数据可用性和采集效率比较高,较为流行,如搜索引擎“百度”、“google”等均采用这种方式,但是其有显著的不足:

1.特征不明显的数据采集丢失严重

由于采用的是性质特征(如征地纠纷、砍人、法轮功、东突等关键字)作为权重较高,并以此为重点采集目标进行搜索收集,那么有些特征不明显或者当前特征没有定义的数据就有可能被丢失。

2.采集的范围相对比较窄

由于有些新事物、新术语往往因为系统关键主题词不含有此类信息,所以出现采集不足,造成数据的缺失。

3.数据采集观念落后

既然针对的是公众舆情信息,那么理应更客观全面的搜集舆情信息,无论是中性、不良、好的数据信息均应成为数据采集内容,而此方法显然做得不够,数据采集的全面性有待提高。之前服务器性能不足、存储设备落后、网络带宽窄等客观原因,形成了数据采集与处理上的瓶颈。而今,服务器处理速度、硬盘读写速度、网络速度已突飞猛进,要实现全数据采集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如广西有5282 万人,假如每人每天在网上发达自已的意见1000 个字,那么1000 个汉字的硬盘空间就是2KB,广西5282 万人一天占用的硬盘空间合计约100GB,这点数据量对以大数据著称的今天,应该不是难事。

4.舆情事件行政区域管辖范围不固定

区域行政管理机构更多的是关注本行政区域的所有网络舆情,如广西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的管理机构,更关心、更专注于广西行政区域范围内的事情,而不是其他省份的;那么各省的地、市、县行政区域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的管理机构也更关心自己行政管辖范围的事,同时,信息的质地要求上,不管是负面的,还是正面的,或是中性的,都是有用的、有现实意义的。

三、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构建的对策与建议

(一)引入以行政区域作为信息采集与管理操作单元

本研究改变了传统主题构建方式,以行政区域作为信息采集与管理操作单元,以各地市、县名称作为基点来构建独立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以各地市、县、镇、乡名称为唯一关键字进行数据搜索与采集,实现各地市、县独立管理与运作的网络舆情收集、监测、预警等。同时,对采集的数据按照信息预处理技术、中文分词技术、文本聚分类技术、话题检测算法、话题追究回溯算法、报警设计等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按照行政区域管理范围进行按区域权限进行分类汇总,并加入一些针对网络舆情行政处理办公功能,实现统一谋划、分步和多层次实施,上下一盘棋的工作协调机制,让各行政区域管理员及时了解、把控、引导本行政区域的网络舆情。以行政区域数据库作为数据收集的主关键词是多层次、多批次、无遗漏进行同步或分步采集机制的核心方案,也是行政区域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工作要点。

(二)实行行政区域分级管理模式

传统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一般采用一个区域就设置一个部门、一个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来完成工作,或者一个区域的下上级中使用多个相同或不同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各系统之间没有任何工作协作或分工,无法进行统一分工协调,上级无法及时了解下级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情况、引导情况,人员配置上也不能根据工作实际进行合理的调配。因此,传统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与当今天的大数据时代是不相适应的,而本研究由于引入行政区域数据作为主关键词,即各地市、县名称作为基点来构建独立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并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让各部门通过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做到工作有序、分工明确、合作共赢。

(三)实行统一身份认证机制

目前,各级部门为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已购进或自行开发出众多不同的应用系统,各应用系统在未经整合、认证前是独立无关联的,各个应用系统登录需要不同的账号密码登录,这给用户带来不便,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采用统一身份认证来实现单点登录,实现系统间的应用漫游是客观需要。由于本研究引入行政区域数据作为主关键词,以各地市、县名称作为基点来构建独立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因此必须考虑到父系统与各级地市、县子系统实现统一认证功能,同时也要考虑到子系统与各单位的统一认证系统进行对接,把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纳入到原有系统体系当中。当前有三种统一认证机制:基于认证平台的应用漫游、基于共享密钥的协议登录、基于自配置的模拟登录,它们各有特点。(1)基于认证平台的应用漫游: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存储了用户的所有身份信息和凭证信息,并提供了由不同编程语言编写的认证接口,业务系统在与认证接口进行对接之后,便可以轻松地使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完成对用户身份进行合法性认证。同时,不需要自行存储凭证信息和认证信息。(2)基于共享密钥的协议登录: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与业务系统共同约定用户账号、时间戳、校验码、共享密钥等四个参数,并要求双方系统实现时间同步。业务系统的在统一认证入口输入对应的认证信息,然后通过跳转程序使用HTTP的get或post方法把双方约定好的四个参数据信息提交到业务系统,业务系统的验证程序负责检验当前数据的合法性、有效性,若通过验证则跳转到业务系统,否则提示验证不合法。(3)基于自配置的模拟登录:通过配置程序在认证系统中建立一个认证系统账号与各个业务系统账号的映射表,这映射表的主要内容有:认证系统账号、业务系统ID、业务系统基本角色、业务系统密码。在通过认证系统进行认证时,直接通过认证系统的映射信息,便可以进行用户合法性认证、用户角色获取、业务系统定位,并完成业务系统应用跳转等工作。对上面三种认证机制,在基础数据准备工作、接口认证程序复用、部署难易程度、应用漫游程度、系统适用性等五个方面进行比对,见表1。

在统一认证建设的过程中采用何种机制进行认证集成应根据业务系统及认证系统的实际,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推荐考虑的方向:基于认证平台的应用漫游方式是最优,基于共享密钥的协议登录机制为其次,基于自配置的模拟登录机制为最后。

(四)理清各子系统之间数据共享机制和办公协调机制

根据广西工作实际,为保证系统架构科学、明晰,并保证系统更好地开发、运用、实施,系统实行两层管理(省、地市两级管理),即系统采用类似行政分级管理架构,系统上下级之间就存在着父子关系,其分别称为父系统和子系统。父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管理层和决策层角色,是中央枢纽,它制定了各子系统实施网络舆情信息监控的工作区域及运行方式,指定各子系统的工作责任人,下达工作指示,实时管理和跟踪各子系统工作运行情况;各子系统是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具体实施单位,是网络舆情信息监控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它们之间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是上下级关系。父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当前各子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从而保证整个区域的网络舆情信息系统始终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并通过必要的引导,保持可控、最佳和高效运行状态。本研究的系统应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复杂、庞大的系统,如何实现子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如何制定各系统间数据操作规则将是本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了解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各子系统间的互联方式。通过规划统一的数据库,不同的子系统除了独享自身的数据库外,还设立一个数据共享库,用于存放各子系统采集回来的跨行政区域的数据,并用对应行政区域编号进行标注,各子系统除了从互联网上采集数据,还应时刻对共享库进行采集和管理,实现实时网络舆情发展跟踪。子系统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信息处理单元,其除了上述的功能外,还包括了一般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三层系统框架层:信息采集层、数据处理层、信息查询显示,如图1 所示。

(五)完善各子系统功能设计

各子系统是一个功能完整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控与监测系统,可根据工作实际设计相应的运行规则和运行机制。由监测系统、汇集系统、分析系统、警报系统、预控子统等五个子系统构成;按模块分,本研究根据自身开发的需要把子系统的后台模块分为:网络舆情信息监控模块、专题监控模块、人员监控模块、主题分类管理模块、分析预警管理模块、关键词设置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系统参数管理模块、统计汇总模块、采集模式管理模块、采集站点管理模块、地点区域管理模块等。

(六)完善各子系统指标体系建立与设置

指标一般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组成,它描述了物质的某个特性的名称及度的数量值;而指标体系(Indication System-IS)则是进行预测或评价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将抽象的研究对象按照其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某一方面的标识分解成为具有行为化、可操作化的结构,并对指标体系中每一构成元素(即指标) 赋予相应权重的过程。所用到的指标及指标数值准确性、可用性将是衡量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系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如数据采集完整性指标,它就直接反映到采集模块的采集面;数据相关性指标,它直接反映了舆情监测模块跟踪、定位功能和准确性;预警指标体系设定是情警报系统工作的重要一环,其分析结果判断将是警报发出的触发条件,同时,其数值大小将是危机警戒线设定的凭证,可以根据数值范围来设定其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把预警级别分为轻警级(Ⅳ级,非常态)、中度警级(Ⅲ级,警示)、重警级(Ⅱ级,危险)、特重警级(Ⅰ级,极度危险),同时,采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等不同的颜色来判断预警的不同级别。因此,指标体系建立与设置必须在深入程度、全面性、准确性、可行性、可操作性方面入手,争取实现系统的可用性、可控性、准确性、可靠性。

(七)大力完善制度保障建设

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和引导是一项综合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能仅靠一两个计算机系统或者一两套班子人马就得以顺利实现,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和引导不仅仅在乎结果,更是一个过程,一个永远在路上的系统工程。如何做到防范未然、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它将考验政府部门的事前、事中、事后等方面的应变处置能力和应变能力,还直接反映出政府部门的智慧和信用,因此,在做好一系列严密的网上监测、引导的同时加大并完善制度保障建设也尤为重要。

1.制定并完善互联网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西方著名的学术著作《报刊的四种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总是带有它所属社会和政治阶层的形式和色彩,它是对某些不利于社会运行的舆论进行控制,并使之为自己服务。因此,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如何做到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又能维护网上公平正义、风气优良的正常网上秩序,最好的办法是制度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成熟的制度是政治成熟的必然条件,是应对潜在的危机与风险,控制、规范互联网虚假、有害信息,维护网络正常秩序的关键。

2.规定媒体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媒体作为社会的一个团体,不管其性质是政府所有制媒介,还是私有制媒介,它既然提供了一个可供大众认知或发表信息的渠道与空间,其在充分享有法律给予的发布媒介信息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那就是每种媒介都要对依赖它们而获知信息的公众或团体负有社会职责,这社会职责的大小应该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3.加大媒介素质教育力度,促进传媒素养提高

媒介素养教育,它是为了应对各种媒介对人的各种不同影响进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它的核心是使人们具备正确理解、使用、利用媒介信息,并对其意义有着自已独立的判断和价值的认知能力。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拉丁美洲、亚洲部分地区在20 世纪下半叶,已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引入课堂,因此,我国适时提出并加强媒介素质教育,以提高人们传媒素养是很有必要的。

4.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支持,加强组织体系建设

按省、市等行政级别建立相应的纵向网络舆情信息监控与引导的团队,同时扩大团队的组成,实行纵向部门有序对接,规定相关部门的职责人,积极调动各级部门的主动性,提高基层的参与度,使网络舆情信息监控不留死角,并做到有针对性的引导。

同时,建立各级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横向对接机制,扩大横向部门的参与力度,并确定各部门的责任人,实行联动机制。建立从政府、媒介机构、公众联动对接机制,完成立体防控体系。形成以媒介机构、政府为监控主体,公众作为网络舆情的受众。建立从网上与网下的联动互助机制。在预警工作中既要关注网上网络舆情信息的发展变化,又要关注网下网络舆情所造成的影响及动向,提高网上、网下的引导能力。

四、结语

本文通过以广西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研究为例,提出了为行政区域服务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构建的必要性和迫切需求,以简洁而直观的方式描述以行政区域为信息采集与管理操作单元的开创性思维构建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新思路,提出一系列具有现实操作性建议,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在突发公共事件所具有的作用和实施方法,为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实施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提供参考。

摘要:文章以构建行政区域(广西)服务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为落脚点,深入研究当前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针对其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过程无法科学地做到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性的欠缺,认为引入以行政区域作为信息采集与管理操作单元,可以克服该系统在分层、同步、异步处理机制上的不足,并提出构建科学、实用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对策与建议。

上一篇:三家公司调研报告下一篇:看动物识天气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