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总结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两会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总结(推荐8篇)

两会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总结 篇1

为切实做好“两会”期间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工作,快速妥善处置涉法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为“两会”召开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日前,**法院制定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预案,积极做好“两会”期间网络舆情应对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党组书记、院长为组长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网络舆情处置和日常管理工作。

二是进行全面排查。各承办人对所办理的可能引发舆情的案件进行逐一排查,及时掌握舆情隐患,提前做好宣传解释工作,防止事件被网络热炒升级;对于重大舆情要立即向院领导小组报告。

三是做好舆情监测。安排专人每天至少浏览一次门户网站和互联网,密切关注有关本院的舆情信息,做好监测记录,发现涉法舆情突发事件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控制。

两会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总结 篇2

1 网络舆情的含义与特点

1.1 网络舆情的含义

1.1.1 舆情

“舆”和“情”两字的连用, 最初是指百姓的情感、情绪。近年, 关于舆情概念的探讨形成了多种意见, 我国第一部舆情理论专著《舆情研究概论》认为舆情就是一种社会政治态度;张克生在《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中提出舆情就是社会客观情况与民众主观意愿。

1.1.2 网络舆情

刘毅在《网络舆情研究概述》中给出的网络舆情的定义为: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各种不同的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高职院校中的网络舆情,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舆情信息, 在网上公开发表针对源于事实的校内外的舆论 (事件) , 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态度或意见[1]。

1.2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大学校园的知识性及开放性使网络舆情除了具有一般舆情的规律外, 还表现出自身的特点:

(1) 即时性。时间是影响舆情价值的重要因素, 当一个事件发生时, 大学生通过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直接发表看法和观点, 个体的意见迅速的汇聚起来形成公共意见, 网上网下相互影响, 从而迅速形成强大的意见声势。

(2) 丰富性。大学生网络舆情内容涵盖广泛, 涉及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包罗万象, 主要包括国际国内外热点或敏感事件、校园公共事件或与大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校内事务以及社会突发事件。

(3) 非理性。大学生关注的事件往往相对较为集中, 当遇到一个热点事件, 网络舆论的形成常常非常迅速, 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 社会阅历少、政治经验缺乏, 容易因为某个事件产生迷茫和困惑, 促使网络舆情带有情绪性的特征和非理性的因素。

(4) 隐匿性。人们在网络空间发表言论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 这样在现实生活中出于各种顾虑而掩饰的真实情绪, 通过网络全都毫无顾忌的表达出来。正因为网络具有隐秘性, 大学生们喜欢选择网络平台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观点, 所以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分析更容易了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情绪状态[2]。

2 网络舆情视域下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

2.1 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 教育方法单一

网络作为思想理论传播的新阵地, 信息量大、更新传播速度快, 因其开放性和共享性等性质, 学生可以全天候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 随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就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界限, 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当前针对网络舆情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并不丰富, 仍然倾向说教和单向灌输, 这种针对性不强的教育内容以及单一的教育方法已经跟不上学生的思想变化, 受教育者的能动性没有被调动, 教育效果不理想, 有时还会产生负面影响, 让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 适得其反。

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力量相对薄弱

生活在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大学生们,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日益增强, 学生们每天在讨论什么热点话题, 他们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生活和心理的需求又是什么, 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了解、去关心、去研究。然而, 现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事务性工作较多, 面临的工作压力也较大, 对舆情的理论研究不深入, 实践探索也相对缺乏。面对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 不能及时给予必要的引导, 难以有效的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上的困惑。这些问题都将构成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 不及时有效预防, 很可能就会诱发突发事件。

2.3 主题网站德育效果欠佳

大学生们几乎每天都在网络上浏览, 甚至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网络, 然而每天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学生数量并不多, 甚至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对我们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强, 教育的实效性也并不明显。当前, 系统的内容、权威的观点、丰富的材料、多样的形式、便利的信息查询等对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的建设至关重要, 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阵地已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3 网络舆情视域下增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3.1 跟踪舆情动态, 把握舆情引导的主动权

(1) 培养“舆情领袖”, 加强舆情引导的主动性。在互联网上, 信息量很大, 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有些观点甚至是不切合实际的, 这就会让大学生们感到无所适从。这时就需要一个权威的观点, 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来帮助学生走出困惑, 因此引领主流舆论的“舆情领袖”就产生了。因为有了“舆情领袖”对主流舆论的宣传, 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 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高职院校应该培养一批思想进步, 政治可靠的“舆情领袖”, 在出现不实言论的情况下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引导和疏导, 保证言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第一时间掌握网络的话语权。

(2) 遵守网络公德, 强化大学生自律机制。网络虽然是一个虚拟的空间, 但网络的环境需要每一个网民共同维护。网络公德应适应网络的客观需要, 保障网络的有序运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公德呢?一是教育大学生要做到慎独, 在可以自由言论的网络之中, 要独立思考, 用社会公德规范自己在网络中的话语;二是要诚实守信, 不编造虚假言论, 不泄露他人的信息;三是在网络中要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懂得舆情的自由也需要有个度, 要尊重他人, 尊重事实。

(3) 尊重大学生资讯需求, 适时开展专题教育。网络的便捷性, 让大学生们遇到问题会第一时间利用网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网络的无序性也让大学生们常常受到干扰而发生偏差。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 我们应主动建设和利用校园网络, 根据媒介的特点和功能采取适合的手段,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同时, 还要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大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交流之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2 充分利用网络载体, 注重因势利导[3]

(1) 关心学生的实际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立足大学生的实际, 从大学生的视角审视, 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关注他们的成长和未来, 努力使思想理论的传递与大学生的人生追求结合起来, 使大学生切实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对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实际指导作用。在网络之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容易走近学生, 打开学生的心门, 了解学生的需求, 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不断的把社会主义理想和需要内化为其自身需要, 使大学生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 引导学生情感体验。良好的品德如何转化为良好的行为, 行为情感为两者搭建了转化的桥梁。情感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大学生面临困境、遇到内心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发现, 并通过情感教育积极引导, 把学生从负面情绪的阴影中带出。学生在情感体验中, 会不断提高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逐渐体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给自己的正能量;逐渐将外在的知识和信仰上升为内在的, 并最终使学生形成坚定的信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注重接受效果内化与外化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分为三个层面, 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行为层面。对于高职院校网络舆情视域下思想教育的效果评价而言, 其三个层次为:第一层次是知识和信息传递的实际效果, 第二层次是媒介素养与能力的培养效果, 第三层次是立场、观点、方法和行动的实际表现, 并根据此评价效果来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3 建立网络舆情监管队伍, 着力构建全员育人机制

(1) 组建网络论坛管理队伍[4]

校园论坛作为大学生表达心声、发表意见的平台, 参与性较广, 但论坛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一些谣言、恶意诽谤等舆情信息也会出现在论坛上, 因此必须建立网络管理队伍对网络舆情进行监管。论坛舆情监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对于思想健康、贴近大学生生活以及大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要主动导贴;二是对于错误的言论、偏激的思想要予以纠正, 及时疏导主动跟帖;三是在遇到偏激的网络言行时, 要积极劝贴, 适时引导大学生理性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建立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

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网络舆情的相关培训, 对可能遇到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了解解决的方式和方法, 使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通过网络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网络, 与学生走得更近, 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将舆情引向正轨。

摘要:网络舆情形成迅速、传播快、影响范围广, 如何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引导, 应对网络舆情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化, 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因此,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以及在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不断探索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舆情,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于江宁.浅析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世纪桥, 2010 (21) .

[2]李罡.大学生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 .

[3]张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 (5) :142-143.

两会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检察舆情危机应对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正以其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的显著特点超越传统媒体,成为重大事件公众知情的“第四媒体”。由网络引发舆情危机也逐渐成为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人民对正义的表达,对真相的渴求,往往极易点燃民众的探讨激情,迅速将一个普通事件演变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舆论危机。近年来,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涉检事件越来越多,从“内蒙古阿荣旗女检察长豪车案”、“北京康达律师李庄涉嫌伪造证据和妨害作证案”,无不展示了网络舆论的复杂态势和对检察工作的巨大影响。基层检察院处在执法办案第一线,是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因对某些问题处置措施不当,常常被网络关注,由此引发网络舆情危机。为此,最高人民检察院曹建明检察长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各级检察机关“必须充分认识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性,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投入到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来”,“使网络舆情成为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强大动力。”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情,消除网络舆情危机对检察机关的负面影响,是新时期摆在基层检察机关面前的新课题。

一、涉检网络舆情概念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大,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涉检网络舆情,是网络舆情的一种,即与检察工作相关的网络舆论情况,具体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涉检相关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通过网络对涉检问题和检察工作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它是较多民众因此而表达出来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二、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起因及其特点

(一)基层检察机关涉检网络舆情的起因。

1、自身办案质量不高引起案件瑕疵。在检察工作的司法实践中,由于存在对办案质量标准认识不统一,对办案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工作疏漏等现象,致使发生案件质量问题,损害检察机关严格公正执法形象。部分案件当事人利用网络大规模地发布和传播案件的瑕疵之处,以制造舆论、发泄不满,由此引发网民对检察机关的声讨, 进而造成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质疑或者直接与检察机关对抗,导致检察陷入被动,最终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2少数干警滥用检察权,以权谋私,破坏司法公正。不可否认,在检察机关不断加强内部队伍建设的同时,也存在极少部分干警执法不严、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的现象,使网民对检察工作的监督机制和检察队伍形象产生不满。该类事件曝光后经各路媒体传播放大,民众开始利用网络围绕已发生的事件进行炒作并扩大其影响,形成规模浩大的网络舆论大潮,尝试以舆情监督公权力,最终达到以权力监督权力的效果。

3、部分群众对法律、制度的误解以及个别网民曲解、捏造事实。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很容易成为网民们发泄情绪的空间,很多舆情表达伴随着一些非理性化的情绪。部分群众对法律依据和相关制度本身不够了解,对官方不信任,存在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加上个别别有用心的人有意掩盖事实真相,利用部分网民对官方的不信任,发动网民通过舆情来宣泄情绪化、偏差性的言论并企图产生共鸣,给检察机关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4、媒体与司法的永恒冲突,不可调和。媒体与司法的冲突是司法界和新闻界永恒的话题。司法要求的权威性、封闭性与传媒固有的开放性、透明性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司法权威对媒体监督具有天然的排斥性,媒体监督对司法权威具有天然的侵犯性。新闻评论讲有感而发,司法裁判重理性分析,新闻报道追求轰动效应,司法裁判追求平息纷争。如上所述,媒体与司法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作为司法机关的检察机关必需要面临网络舆论的挑战。

(二)基层检察机关涉检网络舆情的特点。

涉检网络舆情与一般意义的网络舆情有很多共同性,如突发性、广泛性、难以控制性等,但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1、对象特定性。涉检网络舆情的关注点是检察人员、检察机关和与检察机关相关的业务活动,他是对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行使检察权以及与检察人员自身的有关情况加以关注。

2、敏感度更高。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凡是涉及权力因素的事件,往往容易形成网络舆情甚至网络群体性事件。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所办理的案件如职务犯罪案件,涉及案件当事人的名誉、地位、人身自由,影响大、敏感度高,比其他事件更加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

3、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由于涉检网络舆情对象的特殊性,舆情对涉检案件的关注往往因案件本身的复杂而持续扩大,网民对相关事件的关注一直要持续到事情处理结束,甚至在处理之后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持续时间会更长。

三、基层检察机关应对涉检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纵观近年来基层检察机关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方面的做法,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对涉检网络舆情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从近年来一些检察机关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置情况来看,各地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工作缺乏预见性,对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认识不足,对于较早就发现尚未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一些内容要么无中生有,要么捕风捉影,故意制造是非的论坛帖子或博客,却任由其存在,不积极与网站负责人联系沟通,向其阐述事实真相,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处置,最终导致引起舆论轩然大波,严重破坏检察机关或检察人员的形象;有的对预警中所含深层次信息没有及时掌握,没有及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案,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后果估计不足,造成被动。如内蒙古阿荣旗检察长豪车事件,在舆情预警期,事发单位不重视,错失有效时间;有的经新闻媒体曝光后,以拒绝采访的面孔出现,增加对立情绪,造成矛盾进一步激化;有的指挥缺乏统一性,多头指挥,决策迟缓,有关部门层层汇报,不能及时果断处理。

(二)引导和控制网络舆情危机机制相对空白。

目前,对于网络舆情危机还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应对工作机制,检察机关也不例外。虽然最高人民检察院一直高度重视网络监督, 从2008年开始专门组织力量收集并编辑每日《涉检网络舆情》和《政法网络舆情》周刊,但其侧重点放在收集涉及政法机关和检察机关的网络舆情上,而在如何应对和处置涉检网络舆情危机方面显得相对薄弱,没有形成系统的对策和措施。特别是一些基层检察机关,对涉检网络舆情更未形成化解矛盾、处置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导致在处理涉检舆情危机工作中缺乏预见性。对预警深层次的信息没有及时掌握或者没有引起重视,不能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造成工作被动,决策迟缓,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增加对立情绪,造成矛盾进一步激化。

(三)缺乏专业队伍及应对方法技巧,化解危机乏力。

一些检察机关在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时,出现诸多失误,引发群众不满,导致事态升级。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草率作出结论。在没有对事件深入调查之前, 就草率作出结论,引起媒体和网络的不满。二是信息公开不及时,谣言满天飞。涉检网络信息评论出现在网络上的24小时内,是应对网络舆情的黄金时间。在事件发生初期没有及时通过有效渠道及时公布有关信息,而当网上出现种种猜测后,又没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不少群众相信了网络传言,小道消息占领了市场。三是应对网络舆情时对待广大网民态度不诚恳,导致事态逐步升级。如湖南省某基层检察院干警谢某为维护其单位形象,与记者在论坛上展开激烈辩论,最后发展到对其人格攻击。因此,在处置网络舆情危机上缺席、失语、妄语、诳语,甚至想要遏制网上“众声喧哗”等做法,既不能缓和事态、化解矛盾,也不符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的要求。很多事件老百姓都认为是官官相护,如果采用“封锁隐瞒”的做法,形同欲盖弥彰,会加重民间的猜疑和想象,使问题无限放大,从而加剧民众对检察机关的不信任,直至群情激愤,酿成恶性事件。

三、基层检察机关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构想

如前所述,网络舆情危机出现,极大地破坏检察机关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检察机关公信力的树立。而基层检察机关对涉检网络舆情不重视,应对机制空白,应对失策,直接导致检察机关陷入网络舆情危机中。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功效也有负面功效,如何构建一套有效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避其害而用其利?笔者根据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成因及特点规律,从构建应对涉检网络舆情组织保障、控制机制,积极应对、引导机制和预防长效机制三个方面着手,对基层检察机关化解网络舆情危机机制作如下初探。

1、建立涉检网络舆情组织保障、控制机制。一是成立由检察长任组长的涉检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领导小组,明确由专门人员负责开展涉检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应对和评估工作。二是由专职人员负责对涉及本院的舆情进行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通过实时巡查的方式随时掌握舆情动态,并在发现涉检网络舆情或突发事件后及时进行预警与信息上报。三是由专门人员负责对涉检网络舆情进行汇总、登记、总结和甄别筛选,通过跟踪分析和研判,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走向,热点和焦点,并提出处置意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四是按照涉检舆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涉检网络舆情分为特别严重、严重、一般、轻微四个等级,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形成舆情危机,立即启动处置舆情危机应急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2、建立涉检网络舆情积极应对、引导机制。一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在黄金时间内处置网络舆情事件。网络舆情信息开始出现苗头的24小时内是处置舆情危机的黄金时间,72小时是有效时间,在此时间段里快速反应,使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正确、权威的检务信息和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工作情况。这样处置网络舆情就可以防患于未然,防止网络舆情事件继续扩大化,正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二是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当舆情危机发生时,情况不明朗、信息不完整,极易导致人们主观猜测与种种传闻。因此,通过新闻发言人,在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准确、持续地发布信息,有利于减少流言和谣言传播,及时让媒体了解事件真相,杜绝小道消息和杜撰新闻占据舆论空间,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危机处理中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三是建立应对网络舆情诚信机制。网络舆情危机形成后,要以尊重客观事实为第一原则,以客观诚恳的态度对待网民披露的检察信息,虚心接受网络监督,对于网络发现的工作问题和人员问题,不护短、不避讳。以理性、平和、冷静、开放的姿态与网络、媒体对话,维护和打造检察机关尊重群众、对人民负责的良好公众形象。

3、建立应对涉检网络舆情分类处置、联动机制。一是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分类处置机制。即对出现的网络舆情,区分不同情况加以处置。对网民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坚持以积极回应、主动引导为处置原则,及时纠错、公开答复,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及靠前性;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对于不当炒作、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要依靠党委和上级院的领导,依法妥善处置;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专访等方式,做好有关解答。二是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应对联动机制。坚持与各路媒体特别是当地媒体做好常态化和突发事件状态下的各种联系,定期召集开会,加强沟通,保证事件发生后,能形成应对舆情危机的合力,利用各大媒体强大的舆论优势,形成网络对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引导的主流声音,抢占舆论先机,掌握发言权,正确引导网络舆情。

4、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危机预防的长效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检务公开”机制。除了涉及办案秘密及其他不宜公开的外,都对外公开,增强检察机关办案的透明度,消除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认识误区,维护检察机关良好形象,扩大检察机关的社会影响,增强检察机关对容易引起网络舆论热点问题的免疫力,减少舆论演变成网络舆论危机的可能性,把握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主动权。二是建立队伍廉洁机制。基层检察机关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内部监督,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形成一套“不愿为”的教育防范机制、“不能为”的监督评价机制和“不敢为”的惩戒处理机制,树立检察机关公信力,增强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信任感。所谓正己才能正言,这样才能降低舆情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才能彻底预防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

参考资料:

[1]、李卫华、赵延安:《浅析新时期检察机关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当代学术论坛

[2]、匡乃安、何正华:《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载法治论坛17辑

[3]、赵志刚: “检察机关如何化解网络舆情危机”, 载《中华新闻报》2009年8月13日。

两会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总结 篇4

摘要:本文对基层检察院应对涉检网络舆情危机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分析了涉检网络舆情危机起因及主要特点,提出了基层检察院应对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对策,籍此抛砖引玉,求教于同仁,共同促进对建立基层检察院应对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工作机制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基层检察院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应对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由网络引发舆情危机也逐渐成为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人民对正义的表达,对真相的渴求,往往极易点燃民众的探讨激情,迅速将一个普通事件演变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舆论危机。基层检察院处在执法办案第一线,是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因对某些问题处置措施不当,常常被网络关注,由此引发网络舆情危机。为此,最高人民检察院曹建明检察长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各级检察机关“必须充分认识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性,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投入到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来”,“使网络舆情成为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强大动力。”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情,消除网络舆情危机对检察机关的负面影响,是新时期摆在基层检察机关面前的新课题。

一、涉检网络舆情概念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大,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涉检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涉检相关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通过网络对涉检问题和检察工作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它是较多民众因此而表达出来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二、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起因及其特点

(一)基层检察机关涉检网络舆情的起因。

1、少数干警滥用检察权,以权谋私,破坏司法公正。不可否认,在检察机关不断加强内部队伍建设的同时,也存在极少部分干警执法不严、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的现象,使网民对检察工作的监督机制和检察队伍形象产生不满。该类事件曝光后经各路媒体传播放大,民众开始利用网络围绕已发生的事件进行炒作并扩大其影响,形成规模浩大的网络舆论大潮,尝试以舆情监督公权力,最终达到以权力监督权力的效果。

2、自身办案质量不高引起案件瑕疵。在检察工作的司法实践中,由于存在对办案质量标准认识不统一,对办案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工作疏漏等现象,致使发生案件质量问题,损害检察机关严格公正执法形象。部分案件当事人利用网络大规模地发布和传播案件的瑕疵之处,以制造舆论、发泄不满,由此引发网民对检察机关的声讨, 进而造成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质疑或者直接与检察机关对抗,导致检察陷入被动,最终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3、媒体与司法的永恒冲突,不可调和。媒体与司法的冲突是司法界和新闻界永恒的话题。司法要求的权威性、封闭性与传媒固有的开放性、透明性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司法权威对媒体监督具有天然的排斥性,媒体监督对司法权威具有天然的侵犯性。新闻评论讲有感而发,司法裁判重理性分析,新闻报道追求轰动效应,司法裁判追求平息纷争。如上所述,媒体与司法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作为司法机关的检察机关必需要面临网络舆论的挑战

4、部分群众对法律、制度的误解以及个别网民曲解、捏造事实。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很容易成为网民们发泄情绪的空间,很多舆情表达伴随着一些非理性化的情绪。部分群众对法律依据和相关制度本身不够了解,对官方不信任,存在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加上个别别有用心的人有意掩盖事实真相,利用部分网民对官方的不信任,发动网民通过舆情来宣泄情绪化、偏差性的言论并企图产生共鸣,给检察机关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基层检察机关涉检网络舆情的特点。

涉检网络舆情与一般意义的网络舆情有很多共同性,如突发性、广泛性、难以控制性等,但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1、对象特定性。涉检网络舆情的关注点是检察人员、检察机关和与检察机关相关的业务活动,他是对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行使检察权以及与检察人员自身的有关情况加以关注。

2、敏感度更高。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凡是涉及权力因素的事件,往往容易形成网络舆情甚至网络群体性事件。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所办理的案件如职务犯罪案件,涉及案件当事人的名誉、地位、人身自由,影响大、敏感度高,比其他事件更加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

3、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由于涉检网络舆情对象的特殊性,舆情对涉检案件的关注往往因案件本身的复杂而持续扩大,网民对相关事件的关注一直要持续到事情处理结束,甚至在处理之后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持续时间会更长。

三、基层检察机关应对涉检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纵观近年来基层检察机关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方面的做法,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

1、引导和控制网络舆情危机机制相对空白。

虽然最高人民检察院一直高度重视网络监督,从2008年开始专门组织力量收集并编辑每日《涉检网络舆情》和《政法网络舆情》周刊,但其侧重点放在收集涉及政法机关和检察机关的网络舆情上,而在如何应对和处置涉检网络舆情危机方面显得相对薄弱,没有形成系统的对策和措施。特别是一些基层检察机关,对涉检网络舆情更未形成化解矛盾、处置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导致在处理涉检舆情危机工作中缺乏预见性。对预警深层次的信息没有及时掌握或者没有引起重

视,不能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造成工作被动,决策迟缓,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增加对立情绪,造成矛盾进一步激化。

2、对涉检网络舆情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有的工作缺乏预见性,对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认识不足,对于较早就发现尚未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一些内容要么无中生有,要么捕风捉影,故意制造是非的论坛帖子或博客,却任由其存在,不积极与网站负责人联系沟通,向其阐述事实真相,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处置,最终导致引起舆论轩然大波,严重破坏检察机关或检察人员的形象;有的对预警中所含深层次信息没有及时掌握,没有及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案,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后果估计不足,造成被动。如内蒙古阿荣旗检察长豪车事件,在舆情预警期,事发单位不重视,错失有效时间;有的经新闻媒体曝光后,以拒绝采访的面孔出现,增加对立情绪,造成矛盾进一步激化;有的指挥缺乏统一性,多头指挥,决策迟缓,有关部门层层汇报,不能及时果断处理。

3、缺乏专业队伍及应对方法技巧,化解危机乏力。

一是草率作出结论。在没有对事件深入调查之前,就草率作出结论,引起媒体和网络的不满。二是信息公开不及时,谣言满天飞。涉检网络信息评论出现在网络上的24小时内,是应对网络舆情的黄金时间。在事件发生初期没有及时通过有效渠道及时公布有关信息,而当网上出现种种猜测后,又没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不少群众相信了网络传言,小道消息占领了市场。三是应对网络舆情时对待广大网民态度不诚恳,导致事态逐步升级。如湖南省某基层检察院干警谢某为维护其单位形象,与记者在论坛上展开激烈辩论,最后发展到对其人格攻击。因此,在处置网络舆情危机上缺席、失语、妄语、诳语,甚至想要遏制网上“众声喧哗”等做法,既不能缓和事态、化解矛盾,也不符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的要求。很多事件老百姓都认为是官官相护,如果采用“封锁隐瞒”的做法,形同欲盖弥彰,会加重民间的猜疑和想象,使问题无限放大,从而加剧民众对检察机关的不信任,直至群情激愤,酿成恶性事件。

四、基层检察机关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构想

如前所述,网络舆情危机出现,极大地破坏检察机关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检察机关公信力的树立。而基层检察机关对涉检网络舆情不重视,应对机制空白,应对失策,直接导致检察机关陷入网络舆情危机中。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功效也有负面功效,如何构建一套有效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避其害而用其利?笔者根据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成因及特点规律,从构建应对涉检网络舆情组织保障、控制机制,积极应对、引导机制和预防长效机制三个方面着手,对基层检察机关化解网络舆情危机机制作如下初探。

1、建立涉检网络舆情积极应对、引导机制。一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在黄金时间内处置网络舆情事件。网络舆情信息开始出现苗头的24小时内是处置舆情危机的黄金时间,72小时是有效时间,在此时间段里快速反应,使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正确、权威的检务信息和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工作情况。这样处置网络舆情就可以防患于未然,防止网络舆情事件继续扩大化,正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二是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当舆情危机发生时,情况不明朗、信息不完整,极易导致人们主观猜测与种种传闻。三是建立应对网络舆情诚信机制。网络舆情危机形成后,要以尊重客观事实为第一原则,以客观诚恳的态度对待网民披露的检察信息,虚心接受网络监督,对于网络发现的工作问题和人员问题,不护短、不避讳。

2、建立涉检网络舆情组织保障、控制机制。一是成立由检察长任组长的涉检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领导小组,明确由专门人员负责开展涉检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应对和评估工作。二是由专职人员负责对涉及本院的舆情进行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通过实时巡查的方式随时掌握舆情动态,并在发现涉检网络舆情或突发事件后及时进行预警与信息上报。三是由专门人员负责对涉检网络舆情进行汇总、登记、总结和甄别筛选,通过跟踪分析和研判,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走向,热点和焦点,并提出处置意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四是按照涉检舆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涉检网络舆情分为特别严重、严重、一般、轻微四个等级,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形成舆情危机,立即启动处置舆情危机应急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3、建立应对涉检网络舆情分类处置、联动机制。一是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分类处置机制。即对出现的网络舆情,区分不同情况加以处置。对网民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坚持以积极回应、主动引导为处置原则,及时纠错、公开答复,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及靠前性;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对于不当炒作、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要依靠党委和上级院的领导,依法妥善处置;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专访等方式,做好有关解答。二是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应对联动机制。坚持与各路媒体特别是当地媒体做好常态化和突发事件状态下的各种联系,定期召集开会,加强沟通,保证事件发生后,能形成应对舆情危机的合力,利用各大媒体强大的舆论优势,形成网络对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引导的主流声音,抢占舆论先机,掌握发言权,正确引导网络舆情。

4、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危机预防的长效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检务公开”机制。除了涉及办案秘密及其他不宜公开的外,都对外公开,增强检察机关办案的透明度,消除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认识误区,维护检察机关良好形象,扩大检察机关的社会影响,增强检察机关对容易引起网络舆论热点问题的免疫力,减少舆论演变成网络舆论危机的可能性,把握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主动权。二是建立

队伍廉洁机制。基层检察机关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内部监督,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形成一套“不愿为”的教育防范机制、“不能为”的监督评价机制和“不敢为”的惩戒处理机制,树立检察机关公信力,增强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信任感。所谓正己才能正言,这样才能降低舆情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才能彻底预防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

参考资料:

[1]、李卫华、赵延安:《浅析新时期检察机关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当代学术论坛

[2]、匡乃安、何正华:《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载法治论坛17辑

网络舆情应对方案 篇5

针对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尤其对学院招生的影响深远。结合学院的现状,特制定网络舆情应对方案,具体如下:

一、网络舆情对应系统流程处理步骤

信息收集→信息分类→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跟踪→信息归档

二、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

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类

1、宣传处日常检查

2、网友或师生举报投诉

3、学院网络监督员巡查

4、市公安局网警支队通报

5、市委宣传部通报

6、市教育局通报

7、省教育厅社政处通报

8、其它部门通报

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的手段主要有两种:

1、技术手段:通过设置敏感关键字、搜索与学院相关的页面等查找相关的话题。

2、人工手段:通过对重点网站、论坛、SNS、贴吧进行日常检查监控。对院内重点人员对进监控,查访。

三、网络舆情的信息分类

信息按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有害信息,另一类为无害信息。有害信息又可分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9、侵犯我院名誉权、知识产权或其它权益的;

10、其它格调不高、违反公序良俗等低俗信息的。目前工作的重点在于第9条(大部分属于泄愤类)。

无害信息也可分成二类:一类是咨询类,咨询各类问题,另一类是建议类,对学院的各类建议与意见。

四、网络舆情的信息处理

依据公安及教育相关部门的工作要求,除涉及上述有害信息1-7条必须删除外,第8-10条针对不同情况予以处理:

1、经核实,内容确实违法,予以删除处理并对发贴者相应处理

2、经核实,属于言论过激,则针对言论内容做出相应处理

3、经核实,内容低俗,则针对言论者做适当的教育引导。对于无害信息,学院应严格按照《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网上咨询与投诉处理办法》执行。

五、网络舆情的信息反馈

各职能部门应及时将信息的处理结果向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进行汇报、通报。向院外上级部门反馈统一由宣传处负责。

六、网络舆情的信息跟踪

网络舆情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的反复及多样性。对处理完毕后的信息应开展跟踪工作,查看是否有类似的信息在其它相关网站出现,或同一发贴者事后又多次发贴,是否做好发贴者的转化引导工作。

七、网络舆情的信息归档

网络舆情应建立完善的档案:其中包括重点监控网站列表、网络舆情监督员名单、院内重点监控人员名单、媒体黑名单等。

八、网络舆情的队伍建设 网络舆情应建立三支队伍:

1、由分管副院长、党委宣传部、党政办、团委、学生处、保卫处、现教中心组成的网络舆情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领导小组协调、监督网络舆情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各类问题。

2、由各院系党总支书记、辅导员组成的网络舆情思政教育队伍。各院系应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应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由学生党建积极分子、优秀学生干部、党员教师组成的网络舆情监督队伍。充分调动这部分人员的积极性,为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提供更广泛的渠道,同时也为在网上制造正面舆论打下良好的基础。

九、网络舆情的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分工

1、宣传工作(部)处:加强网络舆情监督员日常管理与培训;对重点网站及人员进行日常检查,制订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向各部门通报相关情况;联合学生处考核相关辅导员日常工作业绩;处理相关有害信息;网络舆情信息的归档。

2、党政办:依照《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网上咨询与投诉管理办法》监督各部门的信访工作;对宣传处转交的重大问题及时请示院领导;考核各部门的信访工作;确保院长信箱畅通、院长接待日公示。

3、学生工作(部)处:定期开展网络使用的普查工作,为网络舆情的情报收集提供必要数据;完善学生的有效信息,重点对心理疾病的学生要重点把握,开展关于文明上网的心理疏导工作;加强对校内申请宿舍上网的学生审查工作;通过展板、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文明上网,通过正常的渠道反映自己的诉求;鼓励辅导员开通博客,微博,建立班级QQ群。

4、现教中心:对通过校内局域网上网的学生做好登记工作,做好一人一IP;安装客户端的过滤软件;配合学院有关部门做好网络信息监控工作。

5、保卫处:及时向各职能部门通报院内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或警示信息,便于相关部门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工作;配合相关部门查找有关发布有害信息的人员。

工商部门如何应对网络舆情 篇6

随着互联网论坛、博客、播客等新媒体的衍生发展,网络媒体在当今作为重要的传播机器正在发挥其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负面报道和论坛帖子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相关政府部门的形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受到影响。因此如何积极稳妥地应对网络舆情,最大限度地维护及充分树立起政府部门的诚信形象,成为了一个全新而紧迫的课题。下面我就涉及工商部门的网络舆情进行分析,提出应对建议,与大家共享。

一、网络舆情分析

(一)内部原因分析

一是前后披露的信息内容不一,致使授人以柄。作为执法部门,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问题、瑕疵,或发生差错,还有部门间的职能交叉等问题,我们在执法、纠纷调解、各个环节监管等方面难免会发生未及时妥善处置或不尽人意之处。如2011年底的海南工商农夫山泉“砒霜门”事件,备受社会关注,最终网络通报的调查结果与首次披露不一致。根据深入调查,确认检测机构初检结果有误,仪器老化、方法不标准成主要原因,海口市工商局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瑕疵,在企业尚未根据法律对初检结果提出异议、要求复检之前,就向社会进行公布鉴定结果,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由于后续检测结论的变动,给工商部门带来了一系列的工作被动,也引起人们对政府部门执法威信的质疑。二是对网络媒体能量认识不足、舆论引导能力欠缺致使应对不到位。如何面对网络媒体和预测网络监督能产生多大的社会舆论效应,对于大多数政府部门来说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课题。特别是对于一些较敏感的问题,应该去解释的没有及时解释,或者在引导舆论时处理不当,引起媒体和公众的猜疑而导致负面报道。如“你是替共产党说话,还是替他们(指群众)说话”等等,未考虑周到,充分预感到上网公开后会产生的社会舆论效应,从而“语出惊人”,这个情况很多,引发舆论炮轰。

三是工作人员个人问题引发对整个部门的负面影响。每个人在社会关系之网中都是以一种“整体”的方式存在着,个人问题很多时候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反而会引发对其所在“整体”的质疑和信任危机。如“李刚事件”等,因此受损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受牵累的还有政府部门干部队伍整体形象。

(二)外部原因分析

一是当今社会舆论高度关注政府及其各级部门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和“调整期”,各种社会矛盾也逐渐进入了“凸显期”和“高发期”,就工商部门来说,比如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紫砂门、地沟油、假蜂胶等公共突发事件和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住改商”、无照经营整治、食品安全监管、消费维权、打击传销等工商日常工作备受关注。工商部门作为承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监管重要职责的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关系更加密切,因此难免成为媒体和公众的 “聚焦点”。

二是网络媒体间的竞争激烈,致使以负面报道制造卖点。在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各类媒体已完全市场化运作,媒体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网络作为新型媒体,同样为提高自己的卖点去争夺市场份额,也往往热衷负面报道,更有甚者为彰显“新闻监督力量”,有些不良网站以行使新闻监督权为名,不惜牺牲媒体本该坚持的客观、真实、公正的立场,集中“火力”、不加控制地开展对政府部门的“污点调查”,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形象。如2012年上半年网络一度热炒的台州“房票门”事件负面报道,以“权力寻租”为卖点,引起强烈社会反响,造成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

三是一些群众有借助网络发帖等手段,达到解决个人问题的企图。随着群众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也逐渐增长,个别群众到工商等部门办事,或反映举报涉嫌违法情况时,因种种原因未能满足其要求,或者反映的问题一时无法解决,于是寄希望于上网发帖,寻求舆论撑腰,以达到或促使政府部门尽快为他们解决问题,或加快办案进度等目的,他们片面偏激、不客观反映问题造成网络媒体跟风,偏听偏信。一些网民以所谓的“曝光”手段,以“全民记者”自冠,负面报道的产生相比以前更为容易。

二、工商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建议

建议

一、掌控舆情。网络舆情具有传播快速的特点,某一事件一经发生,往往几分钟就有网民将相关信息发布网上,十几分钟后就有网站转载,几个小时后网上讨论就可能达到高潮。因此,必须及时监 测网络媒体议论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特别是涉及到本地的人和事,要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真相,查实网络舆论追问的核心问题,争取主动,抢占网络舆情制高点。

目前,我局已确立了网上舆情监控制度和“网络发言人”制度,我们要切实提升应对水平和应对技巧,努力改变危机公关意识缺位、网络舆情应对能力薄弱等问题。建议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态度要诚,做到开诚布公,实事求是。要以尊重和坦诚赢得网民理解和支持,在需要发帖回复时,做到不失语,不作秀,不抵触,不回避,不搪塞,能说的充分说,不能说的巧妙保留,对网上报道以及网民反映事情不准确、不真实、不全面的方面,应及时说明真相,澄清事实,客观公正地表明态度。

其次情况要熟,第一时间掌握,灵活处置。对于预计会造成社会重大影响的网上负面报道,一开始出现应把握主动权,在对相关工作和情况全面掌握、胸中有数的前提下,第一时间将当前情况、采取的措施和处理结果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媒体或者予以回复,力争缩小影响。对于一些网络媒体的失误报道和网民的主观臆测,可以通过与网站的进一步沟通交涉或发布澄清声明,陈述客观事实和理由,以此来赢得媒体的跟进报道和网民的认识澄清。对于某些道不明、说不清的小事情,或者网友的牢骚、非主流话题,以及政府部门确实有失误或做错的,不妨有民主风范,扩大度量,对于网民在法律范围内的批评虚心接受,不一定要有事事撇清责任、讲清事情的心态。

第三,讲究传播艺术,从容面对。要注意回复网上舆论时的语气 和技巧,注意遣字用语要朴实,逻辑要严谨,表达要严密,注重实事求是,对后续跟进作适当保留,以良好的素养赢得公众的好感。

建议

二、跟踪舆情。网络舆论事件发生、处置过程中,必须注意的是,我们执法部门保持沉默的过程,也正是导致负面影响或者谣言扩散的过程。网络舆论热点特别是公共热点事件形成后,必须密切关注事前、事中和事后等关键节点上的舆情走向,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公布事件处置的新情况,回应公众的质疑和猜测,不给虚假不实之词有可乘之机。

因此,我们在高度重视、随时关注本地论坛等媒介的基础上,注意整合纪委、监察、网上信访等资源,发现和收集可能引发负面反映的苗头,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引导,增强对负面网贴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对网民所反映的“事件”进行有效跟踪、分析、研判和报告。在此基础上强化网络发言人、网评员培训,同志们担任了这个角色,就应负责将有关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及处理措施第一时间上网发布,并回答网民们提问,第一时间把握网上舆论控制权,掌握引导主动权。

建议

三、沟通民意。建立“网民通气”会制度,强化部门职责的正面宣传。我局近年来,可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网民通气”会,邀请网上活跃网民参与我们的工作体验,确实增加了我们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利用各种网络媒体的水平,组织开展网络互动活动,接受网民监督,树立工商部门开明、进步形象,同时也有利于负面报道和帖子出现时的及时处置。在平时导入策划理 念,根据群众关注的焦点话题,结合各部门日常工作,及时策划相关的“网民开放日”等活动,提供相关素材,理顺与网民的关系,达到宣传部门工作,取得信任,树立良好正面形象的目的。工商系统近年开展的“工商开放日”、12315 “大手牵小手”维权活动等,就较成功地达到了上述目的。

建议

四、法律应对。网络舆情宜疏不宜堵。但对网民恶意传播一些明显超越宪法和法律,危害国家整体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损害部门声誉的违法行为,要注意收集、掌控全面证据,坚决通过法律手段,及时遏制有害信息的传播。

总之,如何看待网络?这个问题应该这样解答:网络是个工具,谁都可以利用,因它本身并无标签;网络是个社会,且越来越从虚拟走向现实,不可无视这里的声音;由此网络应该成为我们新的工作平台。对于在网络舆情应对中遇到的问题,应当用管齐下,用重于管,以用促管。

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探析 篇7

近年来, 由于电子设备的普及, 我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活动已经有了很大发展, 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和范围迅速扩大。在网络这个公共平台上, 人们的言论相对自由和公开, 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浏览各种各样的资源, 这就大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

但是基于网络的信息传播具有真伪不确定性、自由开放性、交叉传播性等诸多特点, 这就造成了网络信息鱼龙混杂, 极易产生网络热点问题, 而这就是网络舆情产生的雏形。事实上, 网络为公民提供了一个可以直接反映社会问题的平台, 为普通大众参与大政方针的决策提供了机会, 为解决具体社会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不可否认的是, 网络也是把双刃剑, 由于部分公民知识素质不高、辨别能力差, 对网络言论不能够做到理智思考, 这就为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创造了环境, 而网络用户的集体非理性“发声”则会给政府的决策带来巨大压力。

2 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

2.1 传播速度快

在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传递中, 信息的传播速度与光速基本相同。一方面, 互联网作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 它具有延迟极短的特性, 信息基本是即发即到。另一方面, 社会热点事件在报道之初, 就被发送人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包装, 事件的内容和角度能够引起人们的广大共鸣,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的好奇心, 促使人们对其进行关注和传播, 从而使事件的关注量不断提升, 网络舆情危机中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对管理方谋划有效的解决办法提出了更高要求。

2.2 处理时机紧

因为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 事件容易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各方关注, 所以要想降低和消除网络舆情危机带来的不良后果就必须在短时间内对危机进行科学处理。由于网络舆情危机的特殊性, 在网络舆情危机处理中代价最小、效果最好的手段就是在热点事件发生12小时之内快速处理。如果在事件发生的开始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那么网络舆情危机将会持续产生恶劣的影响, 甚至发展演化为群体性事件, 危害地方安全稳定。因此,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谋划、科学预警, 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危机应急机制, 以便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迅速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来化解危机。

2.3 危害特别大

与广大民众的利益紧密相连、受到民众的广泛关注是网络舆情危机形成的基本条件。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镇化建设不断增速, 加上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渡期, 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再加上网络中的信息快速传播, 一旦出现某一公众事件, 立即就会被迅速放大, 民众的舆论导向将有可能直接针对政府。如果政府没有正确、有效的进行处理, 社会上就会产生负面情绪, 而且这种负面情绪将会以互联网为平台迅速传播, 进而产生网络舆情危机, 这不仅会给党和国家带来巨大损失, 还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因此网络舆情危机的危害性比较大。

3 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应对策略

3.1 防微杜渐, 减少危机温床滋生

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了解现实问题, 不躲避、不盲从, 积极解决现实问题, 关注民生问题, 科学处理潜在问题, 消除危机产生的温床。此外, 要学会和媒体打交道, 了解媒体, 正视网络, 根据网络的传播特性, 与网络门户网站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 将网络舆情中的风险点探查出来, 科学分类, 及时反馈, 实时监测, 降低危机产生几率。

3.2 抢占先机, 掌握话语的主动权

网络舆情危机具有突发性, 社会热点事件一旦发生, 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引起广大网民的普遍关注, 广大网民对该事件的看法和观点会在迅速汇聚, 进而形成公众观点, 制造出强大的舆论力量。与此同时, 网络舆论也有情绪化的特点, 人们在表达个人意见时容易掺杂个人情感, 缺乏理性和客观。如果政府不及时做出响应, 就失去了最佳化解时机, 致使更多的人不满, 甚至谣言不绝于耳。

在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时如果不迅速抢夺话语主动权, 对热点事件进行合理处理, 对网络舆论加以积极正面的引导, 就一定会给恶意炒作可趁之机, 产生混乱、恶劣的局面。因此, 政府有关部门必须要与一些门户网站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 第一时间内掌握网络舆情动态, 整合网络舆情信息, 收集群众意见, 然后结合网民意见调整政策, 让人民群众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整个事件的真实信息, 进而牢牢掌控话语权。

3.3 把握方向, 正确引导舆论走势

网络舆情危机的生成与应对 篇8

[关键词]网络舆情;危机生成机制;危机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D630;G206[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1.007

网络舆情是指网络背景下,一定数量的网民对社会事件的态度、意见、行为倾向、情绪情感的总称。而网络舆情危机是指针对某一敏感事件所产生的涉及民众利益较深广的网络舆情,在较短的时间内生成大量信息,并在一定范围的民众中掀起的强烈社会反映,最终形成对该事件激烈的认识或观点对抗。[1]网络舆情危机常使政府、相关组织或当事人处于危急关头,甚至对社会的公共秩序、行为标准、价值观念等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对和谐社会建设构成挑战。[2]因此,研究新形势下网络舆情危机的生成原因与应对之策,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目前理论界对网络舆论的研究较多,但对网络舆情尤其是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生成与应对研究甚少,且多从技术或政府管理等层面进行研究。本文拟通过分析网络舆情危机的危害和舆情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策略,尝试探索构建较为规范、系统的网络舆情危机防治和管控体系。

一、网络舆情危机的危害

1.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网络舆情危机的非理性化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政治生活的稳定。网络舆情危机产生时舆情的信息容量非常大,无论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传递自己的政治见解,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随着网络舆情危机的不断发展,事件会越来越偏离其真相,从而造成歪曲、失真。特别是部分别有用心之人把网络当作泄愤的工具,借助网络舆情危机操控网站言论,对一些事件肆意炒作,扭曲社会现象,宣扬社会阴暗面,使得网络舆情进一步演变成网络“愚”情,动摇公众对社会公正的信心,误导公众的价值判断,扰乱公共话语体系。如负面舆情不断集聚,形成舆情危机,一旦失控,就会成为破坏社会稳定和威胁社会安全的重大隐患,极易引发社会动乱,给政府造成巨大的舆论压力,使其陷入被动局面,进而对社会秩序造成危害,增添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损害政府公信力和形象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矛盾呈现多元化与尖锐化态势。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往往是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的集中爆发,其传播的“蝴蝶效应”使得社会矛盾和冲突在网络空间里被无限放大,从而将政府置于公众舆论的风口浪尖,左右政府行为,引起公众对政府的强烈不满,造成公众与政府的隔阂甚至对立,进而导致网络扰政和网络暴政现象的出现,使公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激化,加剧社会公众与政府的对立情绪,削弱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认同感,损害政府形象,降低政府的公信力,使得政府的合法性受到质疑,甚至有可能动摇政府的执政地位。

3.增加政府管理难度

网络舆情危机产生时,真实信息、虚假信息、负面舆情在网络上交锋,往往是关于政府的负面舆情被随意放大,容易激起公众的响应。非理性负面舆情如同核裂变一样,信息量愈来愈多,声势愈来愈大。同时,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和自由性,网民身份被虚拟化和数字化,网民会摆脱现实社会道德、法律等的种种束缚,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言论,但我们难以知晓信息发布主体的社会身份、信息发布的动机、信息发布时的理性程度等。所以,面对舆情危机中海量般的信息,我们无法从信息发布的主体正确判断信息的真伪。因此,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看,控制对象隐蔽无形、难以确定、无法掌控,舆情量密集庞大、飞速传播、真伪难辨、声势强大,使得政府对于危机舆情的判断、过滤、加工受到严重阻碍,这样会大大削弱政府在网络舆情危机时对局面的控制能力,增加政府的管理难度。

二、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原因

造成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府、网络媒体和网民三个方面。

1.政府因素

其一,政府与民众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众政治地位的提高,民众参政意识逐步增强,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利益诉求日益增多,而体制内的政民信息沟通渠道却常因堵塞而低效。受传统政治惯性的影响,政府垄断所有信息,主宰信息公开的范围和程度,并且与民众缺乏主动有效的交流沟通。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有名无实,其基本权利没有受到政府应有的尊重。政府对政治信息的垄断与民众对政治信息的渴求形成强烈冲突,在垄断与渴求不断激化的矛盾中,网络因其具有多元性、互动性、匿名性、感染性、自由性等特点而成为民众相互了解信息、宣泄不满情绪的理想平台和最佳渠道,这为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爆发埋下隐患。

其二,网络舆情管理法律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缺乏系统完善的专门性网络法规。现有的网络管理法规和条例不够完善、相对滞后,缺乏可操作性,且覆盖面不广。有些网络事件在法律规定上还是空白。由于网络管理缺少规范完善的法律法规,依法引导和调控网络舆情的实效性被大大削弱,从而导致一些诱导性、煽动性、失真性不良舆情能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网络扰政、网络暴政的事件时有发生。而政府由于失去控制网络舆情发展的主动权,无法引导网络舆情向正确方向发展,从而酿成网络舆情危机。

其三,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机制不健全。具体说来,基层政府缺乏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意识,无视和轻视网络舆情危机;网络舆情引导和调控工作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应对性、规范性、高效性;不重视网络舆情的紧急预案和快速响应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不重视日常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监控、引导和预警应对工作;不重视网络舆情应对队伍建设和培养;不重视网络先进高端技术的引进和使用。这些使得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行动滞后,且一旦遇到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往往采取简单、粗暴及不明智的手段来应对,如用屏蔽、删除信息等方法来压制舆情的传播。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会自断了解社情民意的路径,自毁正面引导网络舆情的平台,致使危机舆情继续向不良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恶化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2.网络媒体因素

第一,网络空间舆情的自由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作为新兴媒体所具有的无费用、零等待、零筛选、互动性、自由性等特点,赋予了每个网民以充分、自由、平等发表言论的权利,且具有无穷的开放性,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单一传播信息的方式。网民可以通过论坛、电子邮箱、发帖、跟帖、BBS、博客、QQ等平台方便快捷地发表言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网站、发表文章等。这样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对发布的时机和形式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这就充分扩大了网民获取信息和发表言论的自由。网民舆情所拥有的极大自由度使得消极、极端、非理性、虚假不良舆情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在所难免,虽然数量不多,但由于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负面影响程度深,往往会引起网民的盲目跟从,从而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引发社会不稳定。[3]

第二,网络舆情传播的快捷性。网络具有扁平非线性的结构特点,结点之间有着无数线路相互链接,任何一个链接都能以极快的速度将信息从一个结点传递到另一个结点。这样信息传播与获取就会超越传统物理空间限制,呈双向或多向的交互式传播。[4]这会使海量的信息、各种不同的观点在网上实时互动、快速交流碰撞,任何一个微小舆情都可以通过论坛、QQ、微博等全方位、多渠道、迅速地传播,应者云集,瞬间被发酵放大,激发情感共鸣,产生令人难以预料的连锁放大效应,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如“李刚门事件”便是通过BBS、博客、QQ、论坛、MSN 等网络传播途径,短短数小时点击率便超过50多万人次,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正是网络舆情传播的快捷性使得网络上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舆情危机的爆发。

第三,网络舆情的难控性。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体制上的各种矛盾集中暴露,影响到人们切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人们对现实产生种种不满,这种不满又缺乏适当的排解渠道。而网络的自由性、快捷性、互动性和匿名性,往往会使其成为民众宣泄不满情绪的便捷渠道。这样,现实社会中地位不平等、收入不均衡、贪污腐败严重等问题以及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和意见,就可能会因某一微小的舆情在网络中被任意放大而集中爆发,形成网民对政府的片面谴责与谩骂。网络传播匿名化使网民可以无所顾忌、轻松随意地在网络上发表言论,甚至在虚拟空间里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并且很难使他们承担后果和责任。在网络使用率极高,而网络法制管理又尚不完善、网络规范教育相对滞后的今天,仅靠社会公德对网民进行理性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致使网络舆情控制变得困难重重。

3.网民因素

其一,网民参与的主动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达5.91亿人,30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54%。这些网民具有同龄性、差异性、独立性和多变性等特点,且年轻气盛,个性张扬,热情敏感,喜欢标新立异,站在社会的对立面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当他们聚集到网络上时,日益突出的就业困难、贪污腐败、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极易诱发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年轻网民发表冲动、偏激、非理性的舆情。由于受思想认识水平和社会阅历的限制,他们在极短的时间里很难辨别舆情的真伪、厘清舆情的缘由、形成正确中肯的评价和认同。特别是,错误的舆情会促使不明真相、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年轻网民形成更加错误的价值判断,这往往会造成极端、非理性舆情占领主阵地,导致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其二,网民舆情的主观性。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得网民可以隐匿或转换自己的社会属性,从而被隐蔽、受保护。在网络上,网民可以摆脱现实社会行政、法律、伦理道德的种种限制和束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大胆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轻松随意地陈述自己的意见,使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对社会的诸多不满情绪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宣泄,其观点和态度可能会更偏颇和情绪化,也更具非理性、尖锐性和主观性。当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的舆情评论基本上是出于直觉,网民往往从自身的价值观出发,对事件发生的实质原因,不能认真深入地加以思考,因而发表的言论往往具有片面性、随意性、主观性。加之网民先入为主、盲目从众的心理,容易误导其他网民,获得支持和响应,在极短时间内造成强大的舆情声势,从而诱发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生,给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和破坏。

其三,网民素质的差异性。网络主体大多是年轻人,他们思维活跃,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风范、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追求民主平等,渴望理解尊重,希望实现人生价值。但网民素质又具有不均衡性和差异性,他们中有的缺乏社会责任感,如有的对特定网络事件曲解歪读、恶意攻击、伤害别人以满足自己不健康的心理需要;有的道德失范,如在偶发事件中煽风点火、造谣诽谤、辱骂他人等;有的人格扭曲,热衷于低级庸俗的聊天室,观看粗俗色情的影片,传播无趣黄色的信息。这些往往会导致网络悲观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舆情的盛行,甚至酿成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生。

三、网络舆情危机的防范与应对

鉴于网络舆情危机带来的严重危害,通过对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笔者提出遏制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如下对策建议。

1.政府方面

对于政府来说,要有效防范和及时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沟通交流,保障民众话语权。首先要建立良性互动的民意表达渠道。政府要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学会与民众进行真诚平等对话,积极主动与民众进行沟通,不说官话、套话、假话,不敷衍推诿;在沟通交流中遇到民众过激、嘲讽、尖锐的言辞,甚至是侮辱谩骂,要能冷静对待;对于民众的各种质疑,要及时澄清,使民众各种不同的声音都有表达的机会,保障民众话语权;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并能在政策制定中予以参考并酌情采纳。其次要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政府要取消对信息的控制和垄权,在制度化、规范化的前提下向民众提供准确、权威的政府信息,政府对重大事件的处理应及时、公开、透明。

二是完善网络法制,规范网络管理。首先要解决网络管理的基本法制建设问题。政府应制定完善的网络管理法律体系,明确网络各方的相关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对网络管理的程序、方法等作出科学界定,彻底改变以往用行政法规、政策文件作为制度主体来代替法律的现状,使网络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要加大网络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一是要增强网络管理者和网民的法律意识,加大网络法律的普及力度,对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网络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依法管理网络的水平。二是网络管理部门要建立网络监管体系,如网络行业协会监管体系、网络服务商监管体系等,充分发挥网络违法行为举报中心的作用,对违背网络义务、侵害网络权利等违法行为要依法惩处。

三是建立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以有效应对网络危机舆情。政府要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加强舆情管理队伍建设。网络舆情管理员既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较强的责任心,又要有娴熟运用网络技术和网络软件知识的能力,以及有效防范应对网络危机舆情的能力,从而能正确引导和有效控制舆情的发展方向。

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机制,包括网络舆情协调机制、预警机制、防范机制、处理应急机制、执行机制、交流机制、引导机制、反馈机制、危机决策机制,以实现对网络信源的控制、对网络连接的管理、对网络安全的防范、对网络行业人员的素质监督。

四是加强舆情应对体系建设。首先,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制度建设。制定舆情管理制度、舆情发布规范制度、舆情监管审查制度、舆情预警制度、网上用户实名注册制度、危机舆情应急预案制度等,为网络危机舆情的防范及应对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其次,应整合政府各部门的力量,共同防范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宣传部门、组织部门、教育部门、安全部门等应分工协作,建立多元的监管模式,实现多层面立体式网络舆情监控,形成舆情监管长效机制。

2.网络媒体方面

网络媒体既是实现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又是危机信息传播中主要的信息沟通渠道,同时又是对危机信息进行过滤、筛选的“把关人”,其功能发挥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危机传播和危机治理的效果。在处理网络舆情危机中,网络媒体应该做到以下3点。

一是提高危机预警能力。网络媒体的本质特征、功能与优势使其在网络舆情危机爆发时,能为社会筑起预警信息的第一道防线。网络媒体平时应做好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预测等工作,研究舆情的变化规律,分析舆情的态势,掌握舆情的走向,把握舆情的影响,一旦发现网络舆情危机的苗头,应第一时间向政府报告并提供可靠的情报,从而防患于未然,把潜在网络舆情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

二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及时化解危机舆情和社会问题是网络媒体的重要责任。在危机舆情传播中,网民对危机舆情的认知和了解,主要是基于网络媒体的报道和解读。网络媒体所描述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虚拟环境,对网民的认知会产生重要影响,并能引起网民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应,进而影响社会事件进程。因此,网络媒体要有主流媒体的意识,在不随便跟风炒作的同时,做好随时应对突发网络舆情危机的准备。必要时利用主流媒体的权威,发布权威信息,终止危机信息的传递,澄清真相,从而履行主流媒体的社会职责。面对大量的博客和BBS发布的新闻信息,公众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一方面寻找自己特定的新闻信息,另一方面他们也更加依赖主流、权威媒体,以便获取权威、全面、综合的社会信息。此外,网络媒体要有安全意识和监督意识,做好“守门人”,捍卫新闻权威,塑造良好的舆情环境。

三是加强协调监督。在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发生时,如果政府与民众关系僵持对峙,会发生网络流言四起、民众心理慌乱、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的情况,引起民众对政府的强烈不满,造成民众与政府之间矛盾激化,甚至产生过激行为。因此,网络媒体要发挥自身优势,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场上,协调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化解矛盾冲突,消除不良影响,减轻危害,尽快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中,网络媒体与政府之间应形成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网络媒体应扮演好社会监督者的角色,建立公开、透明的舆情环境,充分发挥好舆情平台的作用,独立、客观、公正地传播信息,防止政府封锁信息、阻塞信息、闲置信息、垄断信息,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公众基于对政府信息的了解,在网络中交流思想,形成舆情,能有效制约政府权力的运行,增加政府执政的透明度。

3.网民方面

第一,应将自律与他律统一起来。网络的匿名性、自主性,对网络主体及信息传播者、发布者和公众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网民要加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对自身的网络行为负责,并主动纳入到道德范畴里去,自觉地用自身的社会良知来化解和控制网络不良行为。

通过建立网络道德规范自律体系,规范引导网络主体的网络行为。当然,在网民道德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自律必须与他律相结合。应通过网络立法约束网络主体,做到网络行为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网络道德规范与网络法规二者相结合,既能够提高网民的素质,又可以规范网络行为。

第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加快全民素质教育步伐,全面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道德素质,是网络传播新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在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言论、传播新闻的网络大众传播时代,若网民不具备良好的素质,任何手段都难以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网民还要有应对突发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这既包括不参与网络舆情危机的制造和散布,也包括以平常心面对一时的网络舆情危机。

第三,了解新闻传播知识,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在网络大众传播的新时代,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布新闻,这就要求网民对新闻传播知识要有所了解。另外,网民还必须增强公众传播新闻的社会责任意识,明确新闻传播的客观责任、监督责任、社会道德责任和文化责任,这些责任既是网络媒体的,也是公众个体的。而从博客和BBS产生的角度来说,在网络大众传播时代首先是民众个体责任。这些责任意识需要在社会基础教育中培育、养成。

四、结语

网络已成为当今重要的大众媒体,网络舆情也随之迅猛发展。舆情传播方式、舆情环境、舆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舆情的影响力已经渗入到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层面,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网络舆情:一方面,它有效地促进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使民众获得前所未有的舆情空间和舆情自由;另一方面,它也为负面舆情的产生提供了便捷,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安全的负面、虚假舆情日益增多,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就会形成网络舆情危机。网络舆情危机的社会生成、应对与控制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政府、网络媒体、学术界等共同关注的问题。网络舆情危机的生成、应对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可以从政治、法律、社会、教育等多学科入手,进一步探讨网络舆情的运行规律,从而统筹社会各种资源,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

[2]郁彩虹.网络舆情危机的生成机制探析[J].行政与法,2011(2):60.

[3]王振.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负面影响的路径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81.

上一篇:成功定义的英语演讲稿下一篇:法律法规宣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