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舆情对青年官兵的影响及对策(共8篇)
摘要: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军地交流的日益扩大,军营不可能与社会隔绝,有条件上互联网的官兵逐年增加,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网络舆情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向部队大量渗透。关键词:QQ空间微博博客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进入21世纪以来,QQ空间、微博、博客等网络工具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网络平台。而这些新型交流方式,虽然没有包含太多新的技术,但全新的表达个人思想的方式让所有刚接触微博等工具的人耳目一新。可以这样说,如今有了这些即时通工具,任何公民都可以把发生在身边的新闻发布出来,传播开来。
消防部队已经开始步入专业化、信息化时代,更多的官兵开始使用手机观看网上的新闻或是在网上表达自己对部队的看法、建议及诉求。如何使官兵们了解网络舆情的含义及种类,传播的途径以及对官兵们产生的影响,最终引导官兵以正确的方法和心态去面对网络舆情,这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了。
一、网络舆情的定义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媒体或网民借助网络,对某一焦点问题、社会公共事务 等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也可以说,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上的一种 表现,是干部群众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 展趋势以及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在网上的集中反映。其载体主要是
BBS论坛、博客、微 博、新闻跟帖及转帖等等。
二、网络舆情的分类
网络舆情从宏观上可以分为两类:涉军网络舆情和非涉军网络舆情。
1、涉军网络舆情:主要是指涉及军队、国防建设以及特定部队及军人的网络舆情。这类舆情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媒体或者公 众在网络上围绕有关军队和国防事件发生、发展和变化发表的看法和意见;另一方面,是部队官兵借助 军营网络媒介,在网上所发表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等。涉军网络舆情对部队官兵有直接影响,为我们把握官兵的关注点、共鸣点和诉求点,了解和掌握部队舆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也可为部队了解掌握军情民意,提供决策参考。
2、非涉军网络舆情。主要是媒体或者公众借助网络媒介就军队、国防建设以外的 话题所发表的看法、意见或者言论等,包括网民对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事件的思想反映,对关系国计民生问题的意见和建议,重要境外涉华舆论动 态和其他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网络舆情的特点
1、一是即时性。“网络舆情”一般在暴发之前具有“无征兆、无准备”的特点。一个普通事件甚至只是一条普通新闻,一些局部现象、个别言论,一旦被关注,可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世界任何一个网络所能够延伸到的角落,特别是一旦有涉及到公安机关的人和事在网络上出现,就会容易形成网络舆情的热点。例如“上海闸北事件”发
生后短短几个小时,迅速传遍国,网上新闻点击率之高、传播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超乎想象。
二是互动性。网络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传播的模式,网民可以对任何感兴趣的话题自由发表观点,而话题的发布者也可以对此观点进行回复,众多网民的参与就形成了一个较大的交流圈,这个交流圈通过对话题内容进行发酵,就会形成一定主导的观点和意见,并产生普遍共鸣,进而推动网上舆情向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领域扩散,形成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民意”和“民声”。
三是嬗变性。网络具有自由开放和兼容并包的特点,网民可以自由地发布任何感兴趣的信息和见解。网络言论自由化也带来了网络话语的多元化。由于网络社会中的成员复杂多样,因此,对一个事件的受注面也不尽相同,造成网络舆情走向呈现多形并存、多花并蒂的特点,形成不同的炒作热点,特别是对个别问题扩大化、单一问题复杂化、一般问题政治化的特点。
四是难控性。由于网络发展的广泛性,造成各类网络信息同时传播虚假信息及谣言也遍布皆是。这一类失真的信息在网络上流传容易混淆视听,引起民众不良反响。基于这些虚假信息以及谣言产生的网络舆情会在更广的网络信息平台上传播造成信息误导,不仅让网络新闻失去可信度,还造成了网络信息的严重失衡,使民众利益受到侵害甚至还会让网络舆情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
四、对青年官兵的思想上的危害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网络舆情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嬗变性、难控性特点,同样也具备传递正能量的功能。
(一)、负面影响
1、侵害官兵身心健康。青年官兵好奇心强,求知欲望盛,追求生活时尚,网络的丰富性、私密性、交互性、娱乐性等特点正好切合青年官兵的需要,对官兵吸引力很大。如果官兵自制力弱、鉴别力差和外在约束不强,很容易沉溺网络不能自拔,迷失自我。剧了解到,有个别官兵由沉溺于网络游戏、聊天交友等活动。
2、对青年官兵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丰富庞杂,良莠不齐,青年官兵在互联网上能频繁的接触到拜金主义、唯心主义等,长此以往,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易对青年官兵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造成扭曲。
(二)、正面影响
虽然网络舆情存在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正能量传递的功能,汶川地震到世博会的顺利召开,从11.15到9.27,还有牺牲在911世贸大楼废墟下的消防员,亦或是每一次灾害现场看到我们官兵不畏艰险的身影。这些都是正能量传递,能有效提升消防部队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五、如何正确看待及应对网络舆情
1.正确认识和面对网络舆情。一方面官兵们要充分认识到,新闻监督是社会舆论监督的重要方面,是监督行政的重要力量,代表着
普罗大众的合理诉求,对于促进行政执法部门的行为规范,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责人莫如责己。要从自身上找问题,关键是要从内部抓起,自身抓起,杜绝“自己爆自己的料”的现象,切实解决好执法、执勤、队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通过教育引导好官兵。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教育官兵不要盲目轻信、妄加评论,毫无自我判断地卷入不良舆论的潮流里。官兵们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地理论修养,构筑健全和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谣言四起中的校方“四”答
2013年4月发生的复旦投毒案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同时, 也对复旦大学应对负面舆情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观察, 4月15日以来, “复旦投毒案”相关话题舆情热度在经历了一周左右的高温态势。自4月21日起, 相关舆情热度逐步进入平稳发展的回落阶段。
当我们重新梳理此次“复旦投毒案”的校方回应, 基本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次回应是4月15日22︰13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向社会证实了投毒事件的存在;第二次回应是4月16日15︰29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被害人去世的消息;第三次回应是4月17日20︰02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倡议为黄洋捐款;第四次回应是4月18日10︰00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方明向媒体表示学校信息的公开透明。
从该突发事件信息未及时纰漏而受到负面舆论抨击, 到复旦大学主动进行舆论引导, 各方的网络声音将复旦这所国内顶级招牌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校方“四答”基本帮助其扭转局面, 对学校形象起到了保护作用。
二、负面舆论漩涡中的高校形象现状
我们应当看到在经历过多次高校突发事件后, 谣言滋生与泛滥, 负面信息被扩大等现象仍普遍存在。许多高校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上一直处于被动, 这表明高校的舆情应对能力并未在危机处理中显著提高。从复旦大学投毒案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问题的存在, 尤其是该事件引发的一轮又一轮的舆论漩涡, 究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 主动传播的意识不强。虽然复旦大学在第一时间较为及时地发布了学生的中毒信息, 但是通过后续的关注, 我们也发现校方并没有主动澄清事件, 而是在媒体及公众的追问和质疑声中企图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引发了公众舆论的热潮。
(2) 无法直面质疑, 推卸责任。关于此次投毒案, 校方的处理试图通过煽情路线隐瞒事实, 虚报实情, 这也暴露出高校缺乏危机公关时主动承担责任的勇气。在复旦投毒案中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为维护学校声誉牺牲了黄洋父母的知情权。在医院给黄洋做的脑CT显示已经脑死亡的情况下, 学校为了应付蜂拥而来的媒体采访, 就牺牲黄洋父母的知情权, 告诉他们黄洋还有救。当黄洋去世消息散播开后, 学校于是又将舆论导向引向复旦学生为黄洋祈祷, 而不是反思复旦该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 校方否认剧毒实验用品管理不当。关于凶犯使用的毒品来源虽然至今公安部门也还未有明确定论, 但是复旦大学官方发言人却很早就宣称, “林某不可能从实验室途径获取毒物, 他用的毒品可能是网上买的。”其实回顾近年来发生在国内的校园事故, 高校往往缺少主动站出来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的魄力, 这也为高校舆论形象蒙上了阴影。
(3) 舆论引导能力不足, 带来次生伤害。案情被披露之后, 舆论的介入可谓势不可挡。舆论的介入当然是极为必要的, 但从整个事件看来, 舆论环境缺乏引导, 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其一, 有媒体在报道时带有“未审先判”的立场, 将警方锁定的犯罪嫌疑人同案件的真凶完全等同。其二, 激进的评论者大都将矛头指向了高等教育制度、大学寝室关系、有毒化学品监管制度以及最高的人性。问题出现后, 校方并没有能够起到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 使得谣言滋生泛滥, 负面信息不断被扩大。一时间, 像清华朱令案等校园恶性伤害事件被集中爆发性地推到了舆论的封口浪尖, 至今还未平息, 带来的不是复旦一所学校, 甚至是整个中国高校的形象危机。
三、抢占网络舆情先机进行有效危机公关
应该说, 复旦大学针对此次“复旦研究生投毒案”的舆情应对是值得赞赏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能够及时发布信息。基本做到了在第一时间将事件的消息通过官方微博告知公众, 使得公众获得了知情权, 引发了社会的集中关注和热烈讨论。比起另一起十几年前发生在校园的朱令铊中毒事件, 复旦大学的处理的确比清华大学出色很多, 至少信息更及时透明。我们都知道在高校突发事件出现的最初12至24小时内, 信息会像病毒一样, 以裂变的方式高速传播。一般而言, 在第一时间说明事件真相相对高校而言是最有利, 成本也是最低的。在这一阶段, 公众所能获取的可靠消息往往有限, 整体舆论环境中充斥着猜测和谣言。高校的一举一动都将是外界评判高校危机处理过程的重要依据。公众和媒体都密切关注高校做出的第一份声明, 而与此同时, 公众舆论对高校在突发事件的立场和做法的认可度往往都会立刻体现在传媒报道之中。[1]
(2) 懂得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危机公关。在复旦大学的四次回应中, 有三次都是通过学校官方微博发布信息的, 可以看出学校能够较好地利用高校官方微博这一对外窗口, 向公众提供官方信息, 表明自身态度。“鼓动募捐”、“微博祈祷”等危机公关手段在此次复旦大学的舆情应对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正面效果。
复旦大学选择微博作为其主要的信息发布平台, 原因在于微博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地位有助于高等学校与社会公众良性互动的实现。彭向刚的《大学精神是高校形象建设的理念基础》一文中提出:“深入研究和大力加强高校形象建设, 有利于积极回应政府与社会公众对高校的新期待, 实现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微博构建出的亲民形象及其爆炸性的传播模式等, 皆是其为高校和媒体, 高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关系搭建桥梁的巨大优势。[2]
摘要:网络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既能为高校的形象建设提供良好的平台, 同时也会给高校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当产生负面舆情时, 如若不加以疏通和引导, 势必对高校苦心经营的形象造成极大危害。本文以复旦大学投毒案为例, 来探讨网络负面舆情对高校形象传播的影响及对策。
关键词:网络负面舆情,高校形象,复旦投毒案
参考文献
[1]欧阳美平, 胡帅.高校校园危机传播的预防与控制[N].湖北日报, 2010-06-10 (13) .
[2]彭向刚.大学精神是高校形象建设的理念基础[J].大学教育科学, 2008 (5) :12-16.
关键词:非主流文化;官兵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E22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214—02
在过去30年的中国文化世界里,主流文化与外来文化、大众文化等文化类型一道成为丰富人们文化生活,满足多样化精神需求的精神食粮,但一些非主流文化弘扬的并不都是真、善、美的东西,而是西方腐朽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或传统文化当中的糟粕,致使一些人价值观异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思想道德素质滑坡。同样这些“污水”也无时无刻不腐蚀着官兵思想,如不对这些非主流文化所裹挟的文化糟粕加以审查和“过滤”,将严重影响官兵的成长和部队的发展建设,因此我们必需采取有力措施应对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官兵的不利影响。
一、非主流文化及其消极方面
由于非主流文化包含的内容广泛而复杂,要给非主流文化下个明确的定义并不太容易,我们不如换个角度首先要弄清主流文化的内涵。主流文化是一个因地因时不断更新变化的内涵,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其主流文化内涵是不同的,我国现阶段主流文化指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①)为核心的科学的、人民的、大众的文化。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由此可见非主流文化指的是不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要反映内容的文化或社会主义义意识形态较弱的文化。
由于非主流文化并不都以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其反映的价值观念也多元复杂,其中不乏消极颓废方面。
一是残余的封建文化遗毒逆风而上,毒化社会环境。诸如:一些人深受封建迷信思想、官本位思想影响,将个人的进步和发展的立足点建立在神灵的降福、领导的提携之上,于是他们对烧香拜佛乐此不疲,对拉关系、走后门趋之若鹜,把钱权交易、以权谋私作为个人实现人生目标的捷径,严重腐蚀毒化了社会风气,破坏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是外来强势文化涌入,不断挤占青年的思想阵地。诸如:反映西方生活方式的麦当劳、肯德基从大中城市开到了乡镇;体现西方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好莱坞大片充斥着电视、电影和网络等等。其裹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渐渐为部分人所接受。传统的勤俭节约被嗤之以鼻,情感专一被视为保守,无私助人被称为傻子。对此我们必须报以高度的警惕。
三是大众文化兴起,不断消解主流文化的影响。对大众文化来说,价值、意义可能不是它所关心的,而它关心的可能是娱乐价值,或其背后的商业价值,因此无限的千方百计的迁就大众,成了大众文化最大的特征。其对善恶之别,是非之分了无判断,既不打算弘扬什么,也不大算批判什么,表现出一种无价值的价值。尤其是一些大众文化作品通过揶揄、恶搞等手段,嘲弄崇高,解构意义,使主流文化宣扬的严肃的、道德的东西成了取乐的对象,极大地消解了主流文化正面塑造价值的发挥。
二、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官兵的不良影响
文化作为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一经产生便具有了“实体”的性质,这个文化的“实体”,对于创造它的主体来说,是一个外在的力量,它无时无刻不在为人们提供科学知识和特定的价值系统、行为规范、道德伦理及意义网络。因而文化内涵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伦理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个人的价值取向、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非主流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影响范围和影响力方面可能远远不及主流文化,但其中蕴含的消极因子却极大地解构着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社会伦理和道德規范,并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对身在军营的青年官兵中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1.部分官兵功利思想严重,理想信念淡化
部分官兵为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过分看重成功、进步,但其选择实现个人目标的途径不是靠个人努力的工作和艰苦的学习,而是深信庸俗哲学,四处拉“关系”,搞“感情投资”,一些官兵甚至滋生“进步靠关系”、“提升靠送礼”的灰色心理,认为没有关系,没有钱,个人再努力也没用。从而对领导搞人身依附,对同志则区分三六九等,对自己有用的就“团结”,反之则态度冷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个别官兵身上异变为“只因祸福避趋之”,至于为了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维护而奋斗、建功立业的崇高理想,在功利的面前失去应有的光辉,极个别官兵在义利观上发生严重偏移,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甚至用人民和军队的利益换取个人的利益,搞钱权交易,成为部队的害群之马。
2.部分官兵个人主义严重,奉献意识弱化
随着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其宣扬的注重个人奋斗、实现个人价值日益被国人接受,成为激励个人成长进步的有力驱动,但同时也为个人主义的滋长提供了温床,在官兵中集中体现在奉献意识的弱化。首先,在入伍动机方面一部分战士把学技术、学驾驶作为参军入伍的唯一目的,只想着技术学成之后,“脱军装、奔小康”,对自己服役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则漠然置之。其次,在学员分配上,多数学员都把进入机关、科研院所、大中城市作为自己的首选,而边远艰苦地区或基层野战部队则成了一些学员唯恐避之不及的无奈之选。军人是最需要奉献精神的职业,需要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如果作为一名军人处处为个人的利益着想,那么这支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就无从谈起,更不必说保卫国家和人民了。
3.政治淡出部分官兵视野,意识形态斗争意识淡漠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因此作为战争实践主体的军人,必须关心政治,关注意识形态。我军也正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培养高度的政治觉悟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最终成为保卫国家领土安全,保卫人民生命财产,保卫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党的领导的坚强柱石。然而长期的和平环境使过去那种紧张的意识形态的对立得以舒缓,人们日益沉浸在丰富的文化产品所提供的轻松娱乐之中。对西方敌对势力“分化、西化”政治图谋失去了警惕,这种现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于部分官兵当中,诸如一些青年官兵对如何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政治鉴别力,提高抵御非无产阶级思想侵蚀的免疫力兴趣不大,谈起好莱坞大片、各种娱乐节目则滔滔不绝。一些官兵甚至对西方文化作品中描绘的“美好世界”心驰神往,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怀疑,这对我军保持无产阶级性质无疑是无益的,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履行“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也是有害的。
三、应对非主流文化不良影响的几点思考
1.高举社会主义文化旗帜,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文化在军中的主导地位
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现今世界一切文化体系都从属于一定的阶级、一定的政治集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样如此,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反映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文化,对此我们不应有任何质疑。我军是我们党维护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工具。在我军内部理所当然必须高举社会主义的文化旗帜,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来武装官兵的头脑。就是要大力宣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中,坚持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和荣辱观,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我军的主导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官兵思想不被非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渗透,确保我军无产阶级军队的性质,确保我军听党话、跟党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2.加强官兵的文化鉴别力,拚弃非主流文化的不利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通信、网络等现代技术的高度发达又使携带这些思想观念的文化产品广泛传播,要想确保一块纯而又纯的“文化净土”几乎成了天方夜谭。军人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群体,也面临日益严峻的多元文化挑战,不同质的文化汇聚军营,如果官兵对不同的文化作品不辨良莠,全盘接收,将会给官兵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观念带来混乱,甚至嬗变。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军人的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军人审美情趣,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官兵对不同文化的鉴别力,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意识形态时才能保有清醒的头脑,运用科学的标准对各种文化所宣扬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行为规范等做出评判,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3.借鉴社会文化建设的成果,建设生动、活泼、充满战斗力的军营文化
要应对各种非主流文化的不良影响,在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高官兵文化鉴别力的同时,还要积极建设兵味十足的,生动、活泼、充满战斗力的军营文化。一是在形式上要借鉴大众文化所采取的为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大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大力倡导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革命军人的时代风貌,使广大官兵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受到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在内容上要围绕部队中心任务,反映火热的训练生活,表现官兵精神风貌,塑造新时期军人的光辉形象,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敢于牺牲奉献的战斗精神。
注释:
①陈亚杰编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第7页
参考文献:
[1]魏恩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潘世伟.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陈亚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摘要】小说在我国是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以独特的文体特色, 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小说越来越深入人心,有取代实体书阅读的趋势,网络小说加快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并以其更新速度快,阅读方便及语言简单易懂为特点,成为当代青少年的时尚阅读。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拿着手机阅读的青少年们,网络小说对青少年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厚,对青少年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那么网络小说对青少年的影响有哪些呢?
【关键词】网络小说;青少年;阅读;负面影响;
当今时代,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如滚滚浪潮席卷而来。面对这股来势汹涌的浪潮,站在时代最前沿的青少年们踏浪而至。根据2010年7月公布的《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中大专以上学历的网民所占比例由2008年的27.1%下降到23.3%。这说明大学生上网非常普遍,是稳定的网络用户生力军。资料同时显示,2008年网民将互联网应用于阅读网络文学还没有进入“网络应用使用率排名”前13名,到2010年6月网民应用互联网于阅读网络文学的使用率已经飙涨到达44.8%,用户规模达
[1]1.88亿,居网络应用使用率第10名,是互联网娱乐类应用中用户规模增幅最大的一项。
可见阅读网络小说将成为青少年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处可见拿着手机阅读的人,在公交车上,在饭桌上,在课堂上,成为我们身边亮丽的风景线。众所周知,小说不仅用于消遣,还有更神圣的作用。梁启超曾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 小说有不可思议之
[2]力支配人道故。”所以,阅读在给青少年带来乐趣的同时,也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多影响,其中有很多是负面的影响,这些负面的影响使得青少年的身心在一个不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不利于青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一.网络小说的价值取向
我国出版的第一部网络小说是1998年台湾作家蔡智恒(又称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十年间,网络小说就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由初生走向了繁荣。《2007-2008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报告》 显示, 2007 年互联网原创作品达到54 万种。截至2009 年1 月, 起点中文网发布的各类文学作品已经达到23 万部, 总字数超过200 亿字, 每天的更新量为3000 万字。晋江原创、逐浪网在线发布的网络小说数量均超过10 万部, 日增作品百部以上。
[3]但是,现在很多网络小说的价值取向逐渐变得低级,无趣味,只是作者自己在那里进行毫无意义的幻想。网络作者没有现实的压力,不用担心出版社的考核,所以写的随性,语言直白,空洞乏味。网络小说中随处可以点击到的关于暴力的细致描绘,性和私生活的想象描写,让其青少年得到某种程度的慰籍。但“这种幻想式的成功是一种压抑下极大的快乐和放松,也是无奈情绪下的消极心理抵抗。这也意味着青少年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一种直接的现实解决问题的方式,更不是现实的对抗,而是通过感性形象来释放心中的焦虑,以消极的娱乐
[4]来回避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孤独。”有一些网络小说的主人公纯粹是以享乐为人生目标的,比如:红极一时的 《梦里花落知多少》, 此书中一群激情飞扬的青年学子, 放任情性, 徘徊于歌厅、酒吧之中, 享受着作为高干子弟带来的特权, 享受着各类名牌带来的荣耀, 一切物质享乐对于他们来说早已司空见惯, 生活在 《梦里花落知多少》的学生, 大多的生活方式是随性、随意而散漫的。还有很多网络小说,被网友成为“YY(意淫)”小说,我觉得甚为贴切。其中的主角强大到不可思议,可以为所欲为,是人命为草芥,所有的美女投怀送抱,所有和主角作对的人都会很快的倒霉,甚至死亡。
与传统文学相比较,网络文学更贴近生活。它不仅情节简单,叙述方式自由,而且大都写个人经历,读起来让人倍感亲切,且多抒写同龄人内心感受,写的那些话好像就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读后让人心里一阵舒畅。正如“GGMM”们所说:“网是虚拟的,但拥有是真实的。”另外,网络文学还富于意象的塑造,它常以它丰富、幽默、前卫的对白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赢得青少年青睐,有关专家分析,青少年喜爱网络文学,与青少年好奇心强,渴求沟通了解,追求前卫、追求自由不羁等心理特点有关。
二.网络小说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这些网络小说缺乏对社会、生活的责任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读后引起不少青年读者对社会认识的扭曲,他们会错误的认为,原来世界是这个样子的,只要我够阴险、够卑鄙、够狠,我就能成功,就能拥有权利、金钱和美女,甚至就能决定别人的生死。因此容易造就年轻读者心理阴暗、愤世嫉俗及好勇斗狠的性格。如网络小说《坏蛋是怎样炼成的》和《十六少年兄之山猫》所描写的主角都是从一个软弱的中学生,一步步踏上争霸黑道,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最后成为一个以杀人如麻,嗜血成性,卑鄙无耻为荣的地下皇帝或者黑老大的故事。书中描述着帮会、所谓的个人英雄主义,极具煽动性,充满了对社会和现实的不满。更令人深思的是,某市前不久破获的一起校园抢劫案件,涉案嫌疑人都是在校中学生,他们在审讯中坦言,就是因为看了网络小说《坏蛋是怎样炼成的》,然后就想在学校靠“哥们义气”打出一片天下。由此可见,内容不健康的网络作品会使学生的心智被书中的邪恶与污秽
[5]熏化,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还有那些“YY”小说,也会扭曲青少年的心智,他们会认为有很多老婆是很正常的事,导致青年的爱情观出现问题,从而影响他们以后的家庭生活。再说说爱情小说,小说中的爱情都是甜甜美美的,男女主角之间总会有很多小惊喜,为了对方,男女主角都会不顾一切,甚至叛离家庭,这样会导致青少年们不顾现实的压力,沉浸在爱情里,平平淡淡的恋爱已经不是他们所期望的了,他们会追求轰轰烈烈的爱情。沉迷于看网络小说,不利于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使得他们在学校的成绩下降,减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一天到晚的看小说,还影响青少年们的人际交往。比如,你和朋友出去吃饭,然后你拿着手机看小说,朋友和你说话,你爱理不理的,那么,下次谁也不愿意再和你一起去吃饭了。少了和别人的交流,活在自己的小空间中,会使得青少年产生抑郁的心情,影响他们的正常社交,产生社交恐惧。
三.如何应对网络小说对青少年的影响
网络小说冲撞着青少年固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日益引发深刻的心理模式和思想道德的变化。它通过瑰丽的想象将青少年带入巴比伦通天塔式的理想王国,将青少年带入“虚
[6]无主义”的自由王国。让青少年从此不看小说是不可能的,那么应对网络小说对青少年的影响具体有哪些措施呢?
第一,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青少年的道德自律,在这个受到世界多元文化强烈冲击的社会,使青少年保持一个坚定的信念。要学会科学管理自己,不要沉溺于网络小说,将虚幻的世界和现实混淆,要坚守自己的理想与道德观,不轻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干扰,这才是青少年在这个迷幻的网络世界中,能真正健康长的正确途径。
第二,努力培养当代青少年的民族文化优越感和自豪感。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文化古国,在网络时代更应该被我们保存和发展。
第三,引导青少年阅读健康的书目。青少年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适当阅读一些通俗易懂的网络小说也是可以的。但青少年要有选择性地阅读。对网络小说一味反对可能适得其反,应该起到引导作用,为青少年推荐积极、健康的、富有时代色彩又有较强可读性的书目。不要非经典不读,非“正经”不读,非文学书不读。学生读什么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加强指导,让青少年学会自己辨明什么是好书,有用的书。
第四,减少社会、网络、传媒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人们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刊物的发行量,恶意炒作。其中不乏会用正面的宣传,负面的批评来加以伪装。但是实质上,都是想以此作为卖点,得到经济上的好处。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文化资源被商品化了,它不再只是人文的涵养,而成为一种“快餐式”的消费品,文化的神圣感被剥离,只剩下文化商品经营者手中的利润了。所以,作为网络小说主要消费群体的当代青少年,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不要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这上面,不知不觉走进了世俗的圈套,成为他们口中无知的羔羊。
正如饮食一样,读书需要人们的细细品尝,有些东西看起来不好吃,可是很有营养;有些看起来美味诱人,可是只不过是垃圾食品;还有一些则是色香味俱全。那么,我们也应当且必须在意识到课外书对青少年影响的重要性的同时,克服新世纪相应产生的浮华的新事物的诱惑,争取使每一个青少年在这个充满激情的年龄时段,能够获取更多的、保用一生的知识与才能,并成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在今后的历程中,能更适应人生的起伏与时代的变迁。
参考文献
[1]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0-08-24].[2]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M].新小说.1902.(1).[3]曾少武.网络小说发展现状研究.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蔡朝辉.网络文学的青年亚文化意义研究.求索[J].2007,(11):155.[5]邓奇志,赵炎炎.浅谈网络小说对中职学生的影响.出国与就业[J].2011,(21):54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影响,对策
一、引言
随着社会转型不断推进, 高校管理日益复杂, 各种矛盾日益凸显和加剧, 致使高校突发事件频发, 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网络的方便快捷, 使互联网成为人们捕获信息的首要渠道。尤其是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成为了互联网的中坚力量。他们通过网络渠道对高校突发事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使网络舆情形成强大的阵营, 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极大地影响了高校突发事件走向,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应对难度。积极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 对建设平安校园和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定义和特征
1.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定义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在高校内部突然爆发的, 不以高校管理者意志为转移的, 对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极大影响的危害事件。常见的高校突发事件主要包括, 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卫生类突发事件和高校管理类突发事件。随着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化, 频繁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不仅损害了高校的形象和声誉, 也在不断冲击着高校的安全和稳定, 延缓了平安校园建设进程。
新媒体时代,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使得网络成为反映舆情的主要平台。而网络更加受到了擅长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和青睐, 成为他们自由言论和自由发挥的场地。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指拥有不同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和情感依附的多元主体, 以网络为载体, 对所发生的高校突发事件作出的情感表达和主观评价的总和。在网络舆情中达成共识, 形成具有导向性和公信力的言论和意见, 往往致使高校突发事件偏离原有的运行轨道, 加大了处理力度和难度。
2.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征
网络舆情具有直接性、突发性、偏差性等特点。与一般网络舆情相比,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传播扩散迅速, 社会关注度高。由于高校主体的特殊性, 一旦爆发突发事件, 势必备受社会关注, 引起社会的强大反响。高校学生主体擅长利用微信、博客、微博、飞信、QQ等载体第一时间进行网络评论, 使得信息快速传播, 网络舆情迅速形成强大阵营, 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和争论。
(2) 舆情效果不可控, 危害力度大。新媒体时代, 各种传播工具层出不穷, 传播手段丰富多样。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 人们可以在网络中畅所欲言而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使得信息的传播具有隐匿性和多元性, 各种言论良莠不齐, 致使一部分人利用网络渠道故意造谣滋事, 夸大事实, 甚至借机宣泄, 恶意诋毁, 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形象和声誉, 使事发高校处于被动不利地位。
(3) 舆情信息失真, 引导难度大。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大部分主体是高校学生群体。由于年龄、知识水平相近, 使得学生群体极易达成网络共识, 形成强大的极具影响力的舆情群体。有些学生借机宣泄对学校的不满情绪, 主观臆断, 恶意夸大高校突发事件危害, 很容易引起具有类似想法学生的共鸣。网络舆情一旦形成, 涉及范围广、持续周期长、影响深度强, 加大了网络舆情引导难度。
三、网络舆情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影响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 是社会舆情的真实反映。及时关注网络舆情信息动态, 化解网络舆情潜在风险, 对创建平安校园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网络舆情作为一把双刃剑, 客观真实的舆情反映有利于网民追踪实情, 化解网民内心的疑惑, 对社会活动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但客观存在的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1. 网络舆情是高校突发事件爆发的导火索
高校学生群体在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往往占据半壁江山。大学生思维敏捷, 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追求刺激与挑战。但由于心智并未完全成熟, 情绪波动较大, 他们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 对网络中关于社会上的敏感话题或高校的管理失当行为的各种评论, 极易受到其他网民过激言论的诱导和影响, 引起内心的波动, 甚至产生过激言行, 为高校突发事件的爆发埋下隐患, 成为高校突发事件爆发的导火索。
2. 网络舆情是加速高校突发事件恶化的催化剂
在高校突发事件中, 高校学生群体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理优势。他们当中一部分学生在目睹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过程后, 会用手机录制现场视频, 将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到网上, 极易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网络舆情迅速由星星之火演变为燎原之势, 各种评论和争议接踵而至, 一些片面、失真的信息还会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一部分愤世嫉俗的网民则借此大做文章, 猛力抨击高校管理制度, 极力诋毁事发高校声誉, 网络舆情被无限放大, 加速高校突发事件形势的恶化, 增加了高校突发事件处理难度。
3. 网络舆情是阻碍高校突发事件解决的延缓器
网络的便捷性和自由性使其成为人们畅所欲言的场所。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 由于高校未及时公布突发事件处理效果, 致使一些好奇心强、社会责任感匮乏的网民继续追踪事件动态, 借机宣泄不满情绪, 制造谣言, 夸大事实。谣言通过网络渠道传散开来, 极易引起人们新一轮非议, 致使逐渐平息的突发事件再一次被引燃, 延缓了高校突发事件的有效解决。
四、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新媒体时代, 信息传播的飞速性, 使网络舆情在高校突发事件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在一定程度上, 甚至决定着高校突发事件的走向, 使高校突发事件的解决变得更棘手。因此, 及时掌握网络舆情最新动态, 合理防范网络舆情潜在风险, 有效应对网络舆情负面影响, 有利于高校驾驭突发事件能力的提升。
1. 完善高校管理制度, 加强网络舆情预警
高校突发事件的爆发,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弊病。高校学生群体长期对学校管理存在异议, 很容易将不满情绪利用网络载体进行情感宣泄, 极易引发突发事件。高校应完善管理制度, 与时俱进, 不断适应学生多元化需求, 树立危机防范意识, 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运行高效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体系。同时, 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网络舆情监测, 对存在校园安全隐患的网络舆情进行追踪和分析, 高度关注学生的网络舆情动态, 积极收集并采纳学生对学校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防范因学校管理不当引发的网络舆情无限放大, 使高校突发事件从源头上得以遏制。
2. 健全信息发布机制, 追踪网络舆情最新动态
信息发布不及时引起网民猜疑, 导致谣言横生, 无疑会加大高校处理突发事件的难度。健全信息发布机制, 可以为网民答疑解惑, 有效抵制谣言丛生。高校应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 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人员, 通过高校权威网站, 及时将突发事件处理结果和最新进展公布于众, 掌握网络舆情最新动态, 积极采纳并接受网民对高校的有效建议并予以反馈, 形成高校和网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 及时澄清网络片面、虚假、不良信息, 消除网民内心的疑虑, 化解矛盾, 积极引导网络舆论朝着良性态势发展。
3. 加大网络监管力度, 净化网络生态环境
网络的隐匿性和自由性使网民的言论不受限制, 致使一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网民借机肆意散播谣言, 造谣生事, 甚至煽动学生闹事, 极易引发突发事件。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 加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方面的立法, 加大网络监管力度, 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对具有故意煽动挑唆言行的网民要落实责任追究, 给予警告或处罚。要严格规范网民网络行为, 加大言行失当行为的处罚力度, 使网民的发言权在法律规范内有序进行, 有效遏制不良言论对事发高校造成的严重损失, 切实维护高校形象和声誉。
4. 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 增强网络媒介素养
随着网络日益大众化,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极易受到不良网络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致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偏颇, 甚至造成道德价值失范。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 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能力, 增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势在必行。高校应加强主流价值观教育, 培养学生具备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应开设有关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讲座和相关知识竞赛活动,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和舆论传播行为, 提高其对不良网络文化的免疫力, 增强自身的认知力和判断力。
五、结语
重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高校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和自身建设的需要。高校要在增强自身公信力建设同时, 及时关注网络舆情最新动态, 防范网络舆情潜在风险, 化解网络舆情关键矛盾。主动出击, 积极深入网络舆情主阵营, 打好网络舆情的攻坚战, 增强自身驾驭突发事件风险的能力建设, 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 努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颜倩.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机制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 (08) .
[2]张木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J].中国应急救援, 2014 (03) .
[3]杨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初探[J].陕西教育 (高教) , 2014 (07) .
[4]李朝晖, 赵彦莉.网络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论形成与引导研究[J].教育评论, 2014 (02) .
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与全球金融的高度紧密结合, 使全球金融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网络金融时代。网银、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红包、余额付、亲密付都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完成操作。网络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物理形式存在的金融活动, 其存在的形态上虚拟的, 运行方式是网络化的。网络金融的发展在提高金融服务率的同时, 也存在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于电子货币和电子金融工具的出现并迅速取代传统的货币和金融工具, 传统金融理论的立论基础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社会资金流转方式的变革也同样会对传统的货币传导机制及相应的货币政策理论提出诘难, 面对被网络金融重塑与再造的金融产业, 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依据、监管体制和监管手段将面监同样严重的挑战。
2 网络金融对我国央行职能的影响
2.1 网络金融对货币供给理论的影响
(1) 网络金融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实行法定准备金制定以控制存款扩张和货币创造的一个特殊的货币层次。随着电子货币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当电子现金可以成为新形式的现金货币, 加入基础货币行列时, 则可能使得基础货币虚拟化。电子货币的发展将减少流通中的现金, 在银行准备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 基础货币将呈下降趋势。
(2) 网络金融对利率的影响。利率是货币供给与需求均衡的产物, 如果货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利率水平也将发生变动。电子货币的出现导致货币供给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央银行的控制,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 可控性下降, 货币供给主体的拓展使得货币供给更多地取决于经济运行的需求, 而不是中央银行的意图。
(3) 电子货币交易平台和电子金融市场的开放性、全天候和无疆界限制, 使网络经济趋于全球化发展。一国的货币政策已很难不受其他国家经济和政策的影响。中央银行在测定电子货币量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将不得不与相关国家进行政策的协调, 从而增加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及执行的复杂性和难度。
2.2 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1) 电子货币的出现将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发生彻底变化。在电子货币尚未出现之前, 商业银行在传导机制理论中, 主要充当导体角色, 中央银行的意图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传达到经济社会。但是由于电子货币的兴起, 对货币有主管作用的单位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商业银行, 社会中流行的电子货币的发行单位以及一些证券经济商将成为中央银行的传导主体, 中央银行的意图将主要通过他们来传达。
(2) 电子货币的出现将增大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传导时滞是指从采取货币政策行动到取得最终效果所需要的时间过程。由于货币政策行动后中间要经过金融机构这个导体做出反应才能最终影响到经济变量。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了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 使货币需求和资产结构处于复杂多变的状态, 从而加重了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 使货币政策的传导在时间上难以把握, 传导过程的易变性较高, 给货币政策效果的判定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3 对我国央行适应网络金融发展职能改革的对策建议
面对网络金融迅速发展的态势、可能产生和深刻影响经及我国网络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融部门应该采取积极的监管对策, 在引导网络金融健康发展的同时, 改革监管体制, 加强对网络金融的监管。
(1)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 创新监管方式。金融监管部门应动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金融业务审批和监管机制, 成立专门机松对网络金融机构的设立、管理、具体业务及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开发应用等进行研究, 为网络金融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支持的指导, 并利用网络等先进技术进行非现场监管, 确保金融监管手段能够适应网络金融的发展。
(2) 加快网络金融立法, 改进金融运行规则。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在“保护竞争、促进效率”的前提下, 尽快就网络金融的市场准入、安全认证、技术标准、控制权的法律责任等保护措施和争端解决的适用程序等问题加以立法制定或完善各类有关网络金融和在线支付的操作标准及法律规范。
(3) 改革“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管理体制。由于网络金融扩大了竞争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 这种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可能会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 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 进而打破行业的划分界限。网络金融能够融合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业务, 提供全能型的金融服务, 促使金融业务日益多样镪、混业化。这与当前我国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原则存在着较为激烈的冲突。
(4) 研究网络金融风险的形式和特征。加强对网络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由于网络金融业务的间接性和服务载体的虚拟性, 增大了产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 需要建立一种依托于安全认证和保密措施的新型信用关系, 而其普遍性与连动性的特征, 则有可能导致金融风险更激烈的连锁反应。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监管方式加以改革, 通过加强金融监管信息化、网络化的步伐, 根据网络金融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对提供网络金融服务的各类机构实施有效监管。
摘要:网络金融是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网络时代的金融运行模式。本文回顾了网络金融的发展态势及其对传统金融产业产生的深刻影响, 探讨网络金融对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两大职能的影响, 并提出了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金融,电子货币,金融监管,中央银行,货币供给
参考文献
[1]段晓乐.关于中央银行职能研究的文献综述[J].时代金融, 2014 (20)
[2]石乐.中央银行职能与我国金融稳定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 2010 (15)
[3]刘丽巍.金融创新视角下的中央银行职能变革[J].财经问题研究, 2009 (04)
[4]刘俊奇, 陈冉.欧美网络金融监管模式的借鉴与启示[J].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1)
[5]周科.浅析网络金融[J].新西部 (下半月) , 2008 (03)
一期望过高
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欲望和追求, 是推动人类从事各种社会实践的最重要的心理动力。每个青年官兵都抱着自己的需要和动机来到部队, 以期受锻炼、尽义务、学技术、求进步, 为今后到地方就业打基础。不同的入伍动机会产生不同的对待部队生活的态度。如果入伍动机是为了尽义务、锻炼自己、提高素质、早日成才, 就能为克服困难、适应部队生活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调查发现,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官兵是通过影视、网络、军训等渠道了解部队生活的, 《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历史的天空》《DA师》《士兵突击》《特种兵》《火蓝刀锋》等影视作品所描述的军人及军人生活, 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并由此产生立志从军的强烈愿望。因此, 青年官兵对部队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人际关系、领导管理方式以及个人的成长发展都有较高的期望。然而, 真正来到部队之后, 却发现现实中的部队生活与自己理想中的差距较大, 对军营快节奏的紧张生活、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明纪律、艰苦的条件、单调乏味的环境等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 虽然有些想法具有积极性和合理性, 由于主客观条件制约, 不能都实现,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调节不好, 常常使青年官兵感到处处有障碍、事事不如意, 极容易出现心理适应问题, 主要表现为:失眠、焦虑、紧张、自卑、悔恨等心理症状, 少数严重者表现为怀疑自己的选择, 出走、逃跑等。
二青年官兵的心理特点
青年官兵的年龄处于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的自我同一性形成和亲密关系建立阶段。这个阶段青年官兵心理和身体的成熟带来新的感觉和新的态度, 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 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他们从别人对他们的态度中, 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 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 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 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 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 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 这就是同一性, 即心理社会同一感。埃里克森认为, 这种同一感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以及了解自己与各种人、事、物的关系, 以便能顺利地进入成年期, 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 产生心理的不适感。确立了稳定的角色认同后, 一个人便会准备与他人分享生活中的爱或深厚的友谊, 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 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亲密的或爱的关系, 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 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 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能与他人相互关心与帮助, 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这一阶段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增强, 这时个体开始对他人做出承诺, 渴望得到尊重, 渴望有归属感, 如果需要得到满足, 个体就会建立亲密感、归属感, 反之会产生疏离或者专注自我。对青年官兵来讲, 这时候他们希望交往, 希望得到领导的认同和战友们友爱, 希望产生亲密关系, 如果得不到, 就容易产生心理适应不良。
三压力过大
心理学认为个体的不适应与应激反应有很大关系。青年官兵随时都将面对工作环境、人际圈子、职责要求、任务要求等方面的变化, 极容易引起应激反应。对青年官兵来讲, 造成应激反应的主要压力源有:环境因素、工作因素、人际关系、生活因素等。
1. 环境因素
部队的特点整齐划一、组织纪律严明, 而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严格管理是军队的鲜明特色。军队管理要求高度统一, 训练操课要统一, 一日生活制度要统一, 甚至连生活物品的摆放也要中规中矩。每个军人必须严格遵守部队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军人只有不断地培养高度的自觉性和较强的自律性, 才能适应紧张的军事生活。这种要求, 对大多数军人来说, 通过培养锻炼都会很快适应。但对少数人, 尤其是年龄较小、家庭经济条件优越、自理能力差、个性脆弱的战士来说, 适应起来就比较困难。他们往往表现出紧张畏缩、过度自我束缚等心理状态, 甚至产生食欲不振、睡眠困难等症状, 可能会产生适应不良。另外, 长期驻守在海岛、高原、沙漠和草原等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的小分队, 他们面对的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层峦叠嶂的群山、荒无人烟的沙漠和野兽出没、毒虫到处爬行的森林。他们时常要与恶劣的环境抗争, 进而产生紧张、寂寞、恐惧和孤独的情绪。
2. 工作因素
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强度大、时间长、科目难、训练要求高及训练受伤的发生等, 都可能使青年官兵产生心理适应上的问题。比如实弹训练、野外生存训练、未知条件对抗训练等科目对训练者体力与技术要求均较高, 对战士训练特别是低年资战士易构成心理压力, 使得训练时动作变形, 甚至不能完成科目。调查发现, 有心理适应问题的新兵中, 49.3%的新兵明确表示由于军训紧张, 动作做不好, 而产生紧张、焦虑情绪。身体劳累、体力不支等因素不但容易造成生理上的过度疲劳, 还会导致情绪障碍, 如消极被动淡漠、紧张焦虑抑郁等。另外, 军人在服役期间, 职务、任务变动是常有的事, 从战士到班长, 从义务兵到士官, 从学员到军官, 从训练场到抢险救灾现场、战场等等, 对于不同角色、不同任务, 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期望, 这必然使青年官兵的心理产生种种变化, 带来诸多不适应。
3. 人际关系
人是不能够离开群体而单独生存的, 人的一生几乎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度过的。俗话说:“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 青年官兵处于成长的阶段, 处理问题常会有很多不妥之处, 在部队相对封闭的环境下, 有时一桩小事引起的人际矛盾会越来越大, 难以化解, 甚至有可能激发冲动行为。有的战士本身性格内向, 或有明显的缺陷易受他人嘲笑而抵触与人交往, 交往范围的有限和长期固定更使其内心充满了疑虑、内疚、自责而无法排解。如果团体的人际关系不和谐或是个人与上级发生矛盾, 性格内向的战士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人听其倾诉和帮其化解, 可能造成持久的压抑和痛苦, 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 在同样的压力情境下, 那些受到来自战友、朋友或家庭成员较多支持的人, 比很少获得类似支持的人心理承受力更强, 身心也更为健康。
4. 生活因素
部队成员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 在饮食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 如南方籍战士喜吃米饭, 而北方籍战士却吃惯了面食。由于地域气候的差异, 蔬菜种类的不同, 无论是南方籍战士到北方, 还是北方籍战士到南方, 都有一个饮食习惯的适应问题。另外, 驻地远离内地, 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缺乏必要的信息, 导致军人与内地亲人联系沟通困难, 难与亲人团聚, 难以分担和解决家庭忧愁, 进而可出现烦躁不安、担心忧虑等情绪和表现。想家对远离亲人和故乡、初涉军营的新兵来说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特别是当他们到部队不久, 参军的兴奋、喜悦和新奇感渐渐减退, 而艰苦、严格的新兵训练却日益繁重, 初来乍到战友们相处还不太长, 还没有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人生地不熟, 有想家的想法在所难免。如果再碰上因水土不服或自我照料能力差而患病, 那想家的心情会更加强烈。有轻度的想家心理是正常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然而然地减弱消失。但是如果因想家而不能认同部队生活, 不适应军营环境, 引发失眠、心理生理机能异常等身心疾病, 则可以称为想家综合症。
青年官兵出现心理适应问题, 是他们在成长进步当中不可避免的, 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 如果任由这些心理问题存在的话, 将直接影响到官兵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不利于官兵的成长进步, 不利于部队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战斗力的生成。因此, 对于青年官兵的心理适应问题,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适时做好心理的引导和调适, 提高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郭俊英.浅谈高技术战争军人心理反应及其适应能力的培养[J].人民军医, 2002 (8)
一、网络舆情对反腐倡廉工作产生的主要影响
(一) 信息真实性难以甄别
举报人为了避免遭受打击报复, 往往采用匿名或化名的方式公布自己所掌握的贪腐信息。此举虽然对举报揭发者有一定心理安慰, 但也给网络监督和网络反腐带来不少问题。现实生活中, 个别群体为了达到自身不正当目的, 打着“反腐”旗号, 借助网络平台, 造谣生事, 推波助澜。在反腐工作中, 互联网的实质就是一种信息传递、表达的途径和载体, 其本身并无法甄别事件真伪, 判断是非曲直。所以, 网络中的反腐信息鱼目混杂, 真伪并存, 甚至会造成虚假、非理性信息的网络蔓延。
(二) 容易泄露反腐机密, 侵犯他人隐私
凡事都有两面性, 在参与网络监督和网络反腐过程中, 广大网民在网络上公开最近调查进展、最新证据, 很容易“打草惊蛇”, 泄漏反腐机密, 使被举报人有所察觉, 给纪检监察机关的查办工作带来困难。同时, 由于网络反腐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引导, 为别有用心之人提供了可乘之机。比如有的网民滥用“人肉搜索”, 仅凭自身兴趣就发动网友调查某人的房产、婚姻状况、收入来源等私密信息, 这样极易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给当事人造成精神上的伤害。
(三) 容易误导舆论, 引发网络犯罪
部分网友由于缺乏网络自律意识, 不注意自身言行, 采取发布虚假信息、夸张严重程度、甚至煽动社会不满情绪、向纪检监察机关施压等不恰当方式发表自身言论, 推动事件进展。当被搜索对象的个人隐私毫无保留的公开在公共网络上, 当事人所面对的不仅仅是网络上的口诛笔伐, 更有甚者现实生活中也会遭受到人身攻击和伤害。当网络舆情超越了道德底线, 就很容易误导社会舆论, 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造成网络暴力蔓延。
二、纪检机关应对网络涉腐舆情的建议对策
(一)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通过网络途径来反映涉腐信息, 其本质是一种正常的民意表达。广大纪检监察机关, 应设立专门的网络涉腐舆情工作小组, 专职专人开展网络涉腐舆情的监测、调查及反馈等工作;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人员, 特别是领导干部, 应正确认识网络涉腐舆情, 既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 也不能主观上忽略其声音, 更不能因噎废食, 采用“封、删、瞒”等手段加以排斥。无论其反映的内容如何, 都应视为广大群众对反腐工作的关心、关注, 都应从积极的意义上加以重视、引导, 从中听取意见、发现线索、提高实效。
(二) 加大投入, 有力保障
提高网络涉腐舆情的应对与处置水平, 需要先进的网络舆情监测分析设备和系统、专业的人才队伍和充足的专项资金作为强有力的支持。应按实际工作需要, 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相关IT人才, 同时加大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人员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确保在应对舆情过程中始终把握主动权, 话语权;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 完善配套设施, 加大软硬件建设, 引进相关技术和设备, 为应对网络涉腐舆情打下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三) 强化疏导, 积极应对
实践证明, 网络涉腐舆情传播速度快, 影响范围广, 网民关注程度高。因此一味的“忽视”或“限制”均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 正确引导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对于已经出现的舆情信息, 应秉持“公平、公正、客观、及时”的处置原则, 把握处置时机, 调查核实真实信息, 及时公布工作最新进展, 及时化解不良情绪;对于经过核实确定为虚假的信息, 更应及时公布真相, 防止由于猜测而产生更大的连锁反应。注重建立沟通渠道, 通过自身举动表明立场和态度, 积极回应各级媒体和广大网民关切。
(四) 完善制度, 依法可依
工作中应注重建立相关配套制度, 使工作制度化, 程序化, 规范化, 法制化。应建立网络举报审批制度, 保护举报人和被举报人隐私。建立网络涉腐舆情监控制度, 密切关注舆情动态, 提前预判发展方向, 查找问题根源。建立信息发布机制, 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在各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及时公布、解释、引导关注焦点, 及时回应疑问, 引导广大媒体和公众不作无谓争辩, 不跟风炒作, 不人为制造热点:对于情况属实的网络舆情, 应及时公开答复;对于情况严重失实, 甚至人身攻击的舆情, 应公开辟谣;对于浑水摸鱼、怀着不正当目的进行炒作、煽动的, 应依法处理。
参考文献
[1]李晓龙.浅析微时代网络涉腐舆情的应对与处置[J].行政管理改革, 2013年 (4) .
[2]张廷.涉腐网络舆情监测干预的现状与路径选择[J].情报杂志, 2013 (5) .
[3]上海市纪委.关于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研究与思考[R].北京.中国纪检监察报社, 2012-01-04.
【浅谈网络舆情对青年官兵的影响及对策】推荐阅读:
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及对策07-13
网络舆情法律11-08
网络舆情应对预案06-14
网络舆情研判机制07-01
学校网络舆情现状09-15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预警与应对09-27
网络舆情与媒介素养07-12
小学网络舆情工作方案11-25
2021年网络舆情处置预案06-24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政府治理研究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