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育培养计划书

2022-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光荏苒,一项工作总是在不知不觉间结束,我们又迎来新的任务与挑战,在开始新的任务前,我们要学会撰写计划,那么该如何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学生教育培养计划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学生教育培养计划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究

[摘要] 专业培养方案是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测绘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且专业知识覆盖面广、技术更新快。根据这些特点,在中南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对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培养标准、课程体系、能力培养实现矩阵、校企联合培养方案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为其它高校制定和实施测绘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标准;课程体系

[

针对当前工程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论文、轻设计等问题,2010年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是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的要求而提出的一项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1]。目前我国有61所高校被批准为卓越计划高校,其中部分高校开设了测绘工程专业(中南大学与黑龙江工程学院的测绘工程专业已被批准为“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2]。测绘工程专业是地学领域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之一,它涵盖了旧专业目录中的大地测量、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部分)和地图学等四个本科专业[3],这使得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培养要求具有更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由于“3S”(GPS、RS、GIS)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和普及,使测绘工作从工具到理论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专业整合、测绘新技术的发展及测绘学科内涵的不断扩展,使得测绘工程专业教育与教学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卓越计划”正符合测绘工程专业教育与教学改革的方向。“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之一是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培养方案,它是从专业培养角度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主要包括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及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方面的内容。本文针对信息化测绘系统下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分析制定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具体研究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及校企联合培养方案三个方面的内容,为制定和实施“卓越计划”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制定原则

“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制定首先应对人才培养的层次定好位,然后根据专业特点,突出行业背景,注重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及生产管理能力的培养。

1. 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

行业和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从工程师的类型来说,有服务型、生产型、设计型和研发型[4]。笔者认为卓越测绘工程人才的培养至少应该分两个层次,即生产设计型和生产研发型。他们的区别只是侧重点不同,前一层次应强调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后一层则应多一些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具有多种类型,主要可分为研究型和教学型两大类。我国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层次有明显的不同,本次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包含这两大类型的高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也应根据学校的类型在培养层次上定好位。同时,在制定培养方案或具体措施时,还要考虑同一学校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2. 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

每个专业人才培养都应符合其专业的特点,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根据专业特点设置课程体系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主要有:①实践性强。从工程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到测绘产品制作,都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主干课程都应安排较多的实验课程以及相对应的实践类课程,课程设置时,其占的总学时数应在30%以上。②专业涵盖面宽。从内容上来说,它涵盖了旧专业目录中的大地测量、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部分)和地图学等四个本科专业。因此,制定方案时要融合四个旧专业的主要内容,并以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的内容为重点。从专业服务来说,测绘工程技术可以应用于广泛的工作领域,如国土、矿业、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国防等,这就需要开设相关专业领域的课程,如土木工程概论、地质学基础、城市规划原理等课程。③依赖工具。测绘科学是随着测绘工具发展而发展的,现代测绘基本上就是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包括体现测绘学科特色的“3S”技术。根据该特点,方案中应设置计算机技术与测绘专业结合紧密的课程,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

3. 行业背景不同

虽然许多高校都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但大部分高校仍具有行业特色。各高校在测绘工程专业上一般也结合其行业特色进行人才培养,如: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长安大学、河南理工等具有地矿特色,同济大学具有土木特色,西南交大具有铁路特色,河海大学具有水利特色等。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增加一些与行业特色相关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并在专业课程的课程内容中体现出行业特色。“卓越计划”将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该计划的前提,其中的校企联合培养阶段的培养方案可以更充分地体现行业特色。

4. 注重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及管理能力的培养

从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讲,“卓越计划”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生产管理与企业经营能力及人文素养。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我校以教师科研项目和科研实验室向学生双开发为手段,联通教学和科研,采用案例、启迪、学科交叉、科研训练、自主设计实验等方式,打造学生创新能力锻造平台,并设置相应考核办法以及必须达到的学分要求。在工程专业的教育过程中除了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哲学、经济、法律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5],人文社科的知识素养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创新视野和创新思维,培养方案中应加强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我校结合“卓越计划”的培养特点,在全校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从培养人才层次来说,“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今后本行业领域的领军人才,这就需要加强培养其领导管理能力,培养方案中除设置相应的管理类课程外,在课外研学中也应有所加强。

二、培养标准

培养标准是指学校层面制定的本校加入“卓越计划”的各个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它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参与高校制定的本校实施“卓越计划”的纲领性文件,一般在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的基础进行深化,强调实践创新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及企业管理能力的培养。测绘工程专业总体应达到的标准是: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测绘工程理论知识、掌握测绘工程专业技能、具备空间信息综合处理能力、较强的测绘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良好的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测绘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学生可从事测绘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从事空间信息的采集、分析、整合、评价、决策等测绘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担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及企业市场经营等工作。能达到工程测量师技术能力要求时,可获得工程测量员的技术资格,并具有在毕业4年后能获得国家注册测绘师的能力。对应国家标准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拥有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感。

第二,掌握测绘工程专业所需的相应自然科学知识,具备扎实的测绘工程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①具备从事测绘工程学科所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包括高等数学、概率统计、大学物理等。②掌握测绘工程技术所需的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包括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实用数据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土建工程、工程地质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应用工程基础知识解决实际测绘工程问题的能力。③掌握测绘工程专业基础理论与技术知识。包括空间信息数据采集、处理、表达与利用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各种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营监测各阶段的测绘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具体包括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编制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籍与房产测绘的理论与技术。

第三,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能从事测绘工程设计与施工工作。

第四,能参与测绘工程生产过程和工程项目管理与实施,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和经营能力。

第五,善于沟通,能适应环境,不断学习,初步具有竞争和合作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与能力矩阵设计

培养标准细化后,就要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与“标准实现矩阵”,把相应的知识能力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本方案的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六类:

①基础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大学物理、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测绘学概论、大学计算机基础、工程制图等。

②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测量学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遥感原理与技术、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GPS测量与数据处理、测绘程序设计基础、地图学概论。

③“卓越计划”人文与管理特色课程。包括人际传播与沟通、文学与创意、经济法、领导学、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企业管理、公共关系学。

④校企联合培养专业课程。包括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测绘工程监理、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

⑤行业特色课程。包括地下工程测量、地质学基础、土建工程概论。

⑥校企联合实践课程。包括测绘基本技能训练、测量学实习(含设计)、控制测量生产实习(含设计)、工程测量实习、企业综合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其中,实践类课程可以全部或部分安排在企业进行。校企联合培养的课程也可以部分在企业进行或者由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专题讲座。课程体系建立后,应对照培养标准中知识能力大纲所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素,与用于实现这些要素要求的每一门具体课程和教学环节一一对应起来,即建立起 “标准实现矩阵”(见表1)。在此基础上,拟定教学计划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大纲的制定应对照知识能力大纲中各要素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

四、校企联合培养方案

实践是工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卓越计划”创立了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结合的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目的是通过此方式解决工程人才培养中校企脱节的问题。依据“卓越计划”的要求,学生在4年的学习中,有一年时间是校企联合培养。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培养方案分时段先后进入优秀测绘企业完成36周的工程实践,有5门课程校企联合授课。通过具体工程实践,参预测绘项目策划、技术设计、实施、技术总结、成果检查验收,使学生掌握测绘工程项目生产与管理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企业阶段的培养计划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指导与考核方式等。

1. 校企联合培养的课程内容

主要包括:①测绘基本技能训练3周。要求了解测绘基础知识,掌握测绘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距离、角度、高差测量以及方位角、坐标、高程确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②测量学实习5周。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小地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测绘成果检查验收的基本要求。③控制测量实习4周。掌握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布设、观测及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对控制测量成果进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④工程测量实习3周。深入实践,广泛接触各种工程项目,掌握工程测量、变形监测的技术与方法。⑤部分专业课程学习5周。主要包括测绘工程监理1周,企业实务1周,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1周,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2周。⑥企业综合实习4周。到所在企业的总经办、总工办、生产部、综合部、法律部、财务部、市场部、质检部、后勤部、安全部等部门,学习测绘企业经营管理方法、测绘项目生产、技术管理过程。⑦毕业设计17周。在优秀测绘企业,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完成综合性较强的测绘项目的技术设计、生产、检查验收和总结工作,其成果作为毕业设计提交学校。具体内容和计划由学校和相应的大型测绘企业结合实际企业生产情况、岗位需求、学生特点综合制定。

2. 校企联合培养阶段学习总体要求

①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应根据各阶段实践的主要内容和校企联合培养计划,制定自身学习、工作计划。②掌握多种测绘仪器的操作及检校技能,掌握常规测量技术及现代测绘技术。③参加测绘项目的生产与管理,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初步培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努力提高测绘工程专业素养。④了解测绘企业及测绘项目管理和经营体制。⑤做好企业学习日志、学习总结和实践报告或论文。

3. 校企联合培养阶段的指导和成绩考核方式

校企联合培养阶段,学生的学习由在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联合指导,并实行导师制。中南大学在实施“卓越计划”时,要求全面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内校外各有一位导师。校企联合培养首先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由校企联合制订阶段培养计划和预期培养目标,学生在校企联合培养期间要随时向企业指导教师汇报学习进展,在校指导教师也会定期前往企业对学生进行现场考核和指导,督促学生按进度完成学习任务。

在校企联合培养期间,学生除了需要获得上述课程的各科学习成绩以外,还需要获得企业综合学习成绩,该成绩由三部分组成:①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等,该部分成绩占校企联合培养总成绩的40%。②学生撰写的毕业设计(论文),该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40%。③学生的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校企联合组成),该部分成绩占企业学习总成绩的20%。

五、结语

为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教育部与国家测绘局决定联合实施测绘领域的“卓越计划”,并成立了工作组和专家组。以推进测绘领域的卓越计划的实施,协调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专业标准和实施方案,论证高校专业培养方案等工作。在此背景下,我校制定了“卓越计划”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由于“卓越计划”刚开始实施,其标准体系和培养方案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探索完善之。

参考文献:

[1] 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7-92.

[2] 田青.教育部国家测绘局联合实施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N].中国测绘报,2011-04-08(1).

[3] 宁津生.测绘工程专业和测绘学[J].测绘工程,2000,9(2):70-74.

[4] 林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47-55.

[5] 颜玲,肖小聪.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30(2):95-101.

[编辑:胡兴华]

作者:戴吾蛟 朱建军 邱斌 邹峥嵘 李志伟 马慧云

第2篇: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研究

主持人言: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教育部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教育部“卓越计划”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采取五方面措施推进实施: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二是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三是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高校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四是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国家留学基金优先支持师生开展国际交流和海外企业实习。五是教育界与工业界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制订通用标准,与行业部门联合制订行业专业标准,高校按标准培养人才。参照国际通行标准,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推进“卓越计划”研究,本期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题,选择了《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研究》和《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这两篇文章,希望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借鉴意义。(特约主持人 刘 尧)

摘 要: 通过网络调研及访谈调研等方式,对部分试点高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一年多以来的进展进行调研,从学校层面看:实施“卓越计划”启动快速,进展顺利;从行业企业层面看:新机制已经启动运行;从政府层面看:正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然而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对高等工程教育实施“卓越计划”认识不一致,“卓越计划”要真正干起来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还不能一蹴而就,教学理念的更新还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要把握好宣传发动,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等几个关键环节,切实提高工程技术人才水平和素质。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计划;高等工程教育;校企合作;进展研究

自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以来,第一批61所高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已一年多了。一年多来,“卓越计划”的实施进展如何?对此,笔者通过对部分试点高校进行网络调研及访谈,并就其信息进行综述。深深感到,实施“卓越计划”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既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同时,也具有极大的挑战。

一、 “卓越计划”给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带来的机遇[JZ)][HS)]

“卓越计划”实施一年来,无论从学校层面看,还是从行业企业层面及政府层面看,实施“卓越计划”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它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需要,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提高各类工程技术人才质量的迫切需要。因此,实施“卓越计划”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内涵。

(一) 从学校层面看:实施“卓越计划”启动快速,进展顺利

1. 全面动员,广泛发动,为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实施“卓越计划”的积极性创造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实施“卓越计划”目的、意义的认识,统一思想,调动师生员工参与实施“卓越计划”的积极性,全国61所试点高校都进行了广泛的发动,召开全校师生员工动员大会,校领导在大会上再三强调,“卓越计划”的实施,是教育部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率先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项目。我国正在走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一大批各类工程技术人才,迫切需要提升工程科技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迫切需要一批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实施“卓越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主动服务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我们务必要认真贯彻落实、抓紧抓好。动员大会后学校各部门、各学院都组织了学习讨论,召开了院系动员会、学生动员会、研讨会、座谈会等,从各个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发动,让师生知晓,让师生参与,有的学校党委宣传部门还组织了理论研究及理论宣传方面的工作。老师们普遍认为,过去我们在四年一贯制的本科教学中,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动手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方面相对较弱,这次实施“卓越计划”,改变了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的情况,采用了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立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 建立组织机构,确立项目责任人,使“卓越计划”的实施有了可靠的组织保障。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各试点高校党委认真进行了组织落实工作。(1) 成立校级“卓越计划”实施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学院、研究生处、教务处、学工处、人事处、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部门主要领导组成。其职责是:负责科学设计和部署各阶段的建设任务,提供政策、人力、财力保障,督促各部门密切配合与互相协作,指导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2) 成立“卓越计划”办公室,成员由教务处、学工处、研究生处、人事处、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及相关学院教学院长、工程教育专家、部分企业领导组成。具体负责该计划的实施,并在培养目标、培养标准、教学计划、实训实习、校企合作、国际合作、招生方式、毕业要求等方面开展工作。(3) 成立“卓越学院”。江苏大学建立了“卓越学院”,北京科技大学设立了“高等工程师学院”,天津大学成立“求是学部”,上海大学成立“翔英学院”,江南大学成立“君远学院”等等,具体负责卓越班学生的教学、管理等工作。(4) 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燕山大学等20余所高校成立了该项组织,聘请教学、科研及工程经验丰富的教授和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委员,负责卓越班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指导与重大事宜的决策。另外,有的学校还确定由校长、副校长及学科带头人担任“卓越班”学生的学业导师,负责对学生的学业指导,非常受同学们欢迎。

3. “卓越计划”学校标准的制定,为培养和衡量工程教育人才的质量提供了标准及依据。为了满足工业界对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的要求,遵循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规律,遵照教育部制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和机械工程学会制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机械行业专业标准》,结合高校的优势和特点制定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专业标准。《学校标准》的制定,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工程型人文素质的养成等诸多方面都有全面要求,有利于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为衡量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准则和依据。全国61所试点高校都制定了相应的“卓越计划培养试行标准”,经教育部批准,现正在按试行标准组织分步实施。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卓越班”学生的管理,一些高校还根据《学校标准》的精神,对“卓越班”学生管理又提出了具体规定。为了鼓励先进、督促后进,大部分高校针对“卓越班”学生提出了动态管理,对该班学习不努力、不称职的学生实行淘汰制。比如,华北电力大学在对“卓越班”学生管理时采用退出机制,对于与“卓越计划”培养要求不相适应的学生将退回原专业班级学习[1]。

4. 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创立,为高校与行业企业间的常态化、制度化的联系奠定了基石。这次国家对高等工程教育培养人才的改革方面最大的看点是创立了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新机制。91%的试点高校实施了“3+1”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即3年在学校学习,1年在企业培养。除此之外,还有“2.5+0.5+0.5+0.5”培养模式,“2+1+1”培养模式,“1+2+0.5+0.5”培养模式等。在这些培养模式中,企业也已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为了落实好企业培养环节,许多高校都跟各专业对口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以江苏大学为例,学校与企业进行了多次互相协商,该校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车辆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试点专业分别与上海凯泉集团、第一拖拉机厂等签署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协议,企业还派具有较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老师并讲授有关课程内容。最近,高校与企业又在启动联合申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事项。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江苏大学已与第一汽车制造厂、无锡柴油机厂、第一拖拉机厂、上海工具厂等国家大中型企业联合申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工作,以争取教育部的批准。据调研,其他试点高校也都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联合申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联合培养人才创造条件。

5. 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提高工程教育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实施“卓越计划”本科工程教育,绝大部分高校采用了“3+1”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克服了过去四年一贯制本科教学中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的弊病。在3年的校内学习中,为了更好的提高“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质量,江苏大学在研究实施培养方案时,确定把校内的工业中心作为教学实践的平台,以“大工程教育”思想为指导,构建了“多层次、模块化、组合式、开放型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数控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快速制造、特种加工、机电控制等11个实验教学示范窗口,并在数字化设计制造与测量、自动控制、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机器人创新技术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在实践教学中达到了“教、学、做”一体化,即教师在实践中教,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做,这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另外,学校还把校内的实践环节进行了整合,形成了三大工程训练模块,即基础工程训练模块、现代工程训练模块、创新工程训练模块。最近“卓越班”学生所进行基础工程训练,同学们普遍反映,这次训练不仅学到了本领,同时还对整体全局有了一个统一的概念,效果非常好。为了提高“卓越班”同学的英语水平,学校还安排了每周3小时的英语口语课,专门聘请外教上课,同学们也很欢迎。

6. 2010级“卓越班”学生的遴选入学,标志着“卓越计划”的实施进入了正常的轨道。江苏大学首批申报实施“卓越计划”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车辆工程和热能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3个专业在2010年招收的新生中遴选“卓越班”学生。在宣传发动基础上,学生自愿报名,通过数学、英语、物理等3门课程的考试,遴选出152名新生,组建了6个“卓越班”。学校按照“优先、优师、优条件”的原则积极实施了“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为了强化“卓越班”的教学工作,学校决定,前两年可由“卓越学院”直接从全校聘任优秀的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的教师到“卓越班”任教,加强对学生的数理基础、人文素养、工程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另外,学校还为“卓越学院”的学生到第3年以后设置了多条不同的成才路径,包括申请成为“硕士研究生预备生”,按照“3+1”联合培养模式到各大中型企业实施工程能力培养,还可申请到国外知名大学交流学习等。本科阶段学习结束后,学生还可申请进入“卓越计划”的硕士和博士阶段深造。今年学校决定再增加一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并逐步实施该计划。招收的“卓越班”学生将通过笔试与面试的方式,从2011级新生中遴选200名左右学生,组建8个2011级“卓越班”,进一步推动“卓越计划”的实施。北京科技大学选择了冶金工程等4个优势专业作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实施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的平台,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需求为导向,注重加强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经济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选用一批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实际工程经历的高级专兼职教师队伍,采用“双师指导+校企培养+学业监控+思政辅导”的指导模式,为学生配备了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担任的双导师来共同指导。北京科技大学为了保证工程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制定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培养管理办法”,目前已在试行中[2]。另外,由天津大学、同[JP2]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9所高校组成的“卓越联盟”自主招生、选拔、考试的联考于2月26日开考,近3万名考生在全国25个省会城市考点参加了考试。9校联考,标志着“卓越联盟”的合作迈出了第一步。9校还在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3]。

7.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对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为了能适应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卓越计划”提出的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高校需要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制造能力等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很多试点高校首先选择了优秀的教师担任基础部分课程的教学,选择具有一定企业工程经历的教师担任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教学。对尚未具备一定工程经历的年青教师采用多渠道加以培训,比如年青教师直接到企业学习一年,与企业共同申请课题项目,共同研究等。其次,由校长、副校长及学科带头人担任“卓越班”学生的学业导师,负责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指导,学生们也很欢迎。第三,江苏大学对任课教师按课程组成课程组,从第二学期开始,学校拨给每位任课教师1万元的教改项目研究费,专门针对“卓越班”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环节等需要改革的内容进行研究,提出改革的意见。另外,吉林大学参考了清华大学的做法,请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教学名师等知名教授为2010级“卓越计划”的班级授课,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其他院校也在为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工程型的师资队伍采取相应的措施。

8. 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为培养一批具有跨文化的交流、合作和参与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拓宽渠道。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要积极推进卓越计划学生的国际化培养要求。因此,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学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外企业实习,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制定了国际交流培养的计划,有的高校已经开始着手实施。如江苏大学今年年初组织了两个代表团分赴美国、加拿大和德国、法国进行调研,积极了解学习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方面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思路、模式、方案及经验。同时,商讨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及到国外企业实习的事宜,以进一步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同济大学与芬兰阿尔托大学积极进行合作交流。北京工业大学与英国阿斯顿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国际化实践性工程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充分利用国际合作教育资源,积极与国际著名高校或企业开展交流,选拔优秀师资出国培训,鼓励优秀研究生出国短期交流,为开展国际产学合作创造条件。2010年全校共有185名教师、388名学生、40个团组分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国开展暑期海外产学合作,学生在美国飞行器混合动力公交车基地、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美国福特公司、富士重工汽车生产流水线开展交流和学习,获得创新学分和产学合作学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美国生克劳德州立大学签署“3+2”专业合作协议,为学校进一步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硕士专业的建设打开了新的局面[4]。

(二) 从行业企业层面看:新机制已经启动运行

行业部门积极参与“卓越计划”,组建了“卓越计划”行业组、专家组,制定了行业培养标准。另外,行业参与评价质量,行业牵头制定政策,鼓励行业企业参与等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卓越计划”的实施,创立了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也就是说,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校的事,也已经成为行业企业的事。在工程人才培养中开创了行业参与管理、企业参与培养,创建了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格局。其目的就是改变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建立起高校和行业企业间的制度化联系。正如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培训部经理宋伟良所说,我国处于工业化进程中,需要大批具有自主研发能力、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工程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依靠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不足固然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观念等方面的问题,也跟企业对工程人才不够重视、主动参与不够有关。因此,“卓越计划”的开展,迫切需要企业的参与,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5]。根据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精神,大连理工大学与山东济南市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规定,浪潮集团每年拨付专款用于“大工—浪潮卓越计划班”的软硬件条件建设,同时负责建设“大工—浪潮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并维持其正常运行。并配备理论水平较高、工程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学生在企业参加学习阶段的指导老师,并为学生开设部分课程[6]。今年上半年,上海凯泉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大学签署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合作协议”,凯泉集团对学生在厂里学习期间给予包吃、包住,还发放生活费。可以说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的积极性相当高。

除了与高校签署联合培养人才的协议外,企业正在与高校一道向教育部联合申报国家级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如获批准,国家也会对企业给予一些政策支持。

(三) 从政府层面看:正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

“卓越计划”的实施工作涉及国务院多个有关部门、多个行业、多个省市政府、上百所大学、上万家大中型企业,为了调动高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积极性,政府多个有关部门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正在制定相关政策,以支持“卓越计划”的实施,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一些政策性问题,积极配合给予政策性支持。教育部正在抓住5个方面的工作,加紧推进“卓越计划”的实施。即: (1) 广泛深入调研人才培养,拓展国际视野;(2) 联合有关部门进行顶层设计;(3) 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成立组织机构和专家组织联合实施;(4) 制定鼓励高校和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政策措施;(5) 强调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各[JP2]有侧重,各有特色,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教育部采取分层推进的方法进行推进。教育部已于去年底及今年初分别组织召开了19所“985工程高校”、16所部属行业高校及26所省属高校的工作进展交流会,推进了“卓越计划”的落实。

二、“卓越计划”给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JZ)][HS)]

(一) 对高等工程教育实施“卓越计划”认识不一致

1. 从高校层面看,尽管各高校都普遍进行了全面动员、广泛发动,千方百计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来实施这项改革,但人们认识事物总会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1) 就教师而言,一是感到责任重大,难以胜任;二是教这样的班级,备课要相当充分,同时教学方法要彻底改革,废除灌入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教学研究上。(2) 就学生层面而言,一是学生感到读卓越班学习的任务重,白天上理论课,晚上搞实习,时间上感到紧张。二是对就业的出路也还有顾虑。

2. 从企业层面看,企业本来是不花钱就能使用人的单位,现在要让企业一道参与人才培养,要企业出钱来培养也有一定的问题。

3. 从社会层面看,社会上广大民众对学校实施“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一事,一是不了解;二是不太懂;三是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在工厂顶岗实习会影响学习以及就业等。因此,目前人们的认识还不很一致。

(二) “卓越计划”要真正干起来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1. 从企业层面看,“卓越计划”创立的新机制是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而创建的新模式是按新机制的原则所制定的具体实施方式,如“3+1”的教学模式。在新机制、新模式中企业已升至培养人才的主体地位。企业参加工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新举措,这里带来的有些企业人员对实施这项工作的认识问题,同时也有企业的物质条件的问题。可以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已经逐步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由于在安全生产,学生人身安全、保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方面都存在较大顾虑,企业往往把接纳学生实习视为一种负担,这就进一步加重了学生实习的困难[7]。

2、从学校层面看。学生在校内的3年学习期间,对工科学生来说,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实验实习的设备问题。过去一些高校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对学生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使工科学生实习形成了薄弱环节,成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瓶颈。实施“卓越计划”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与能否提供学生实验实训的仪器设备等基本操作手段有关。因此,需要增加购买仪器设备的投入。本科应加大实验教学内容及数量,增加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的数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同时,还需改变实习的组织形式,变集中为分散实习,让学生在实习中得到锻炼。目前,国家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培训计划”,可资助面也有限,因此,还应设法采用多种渠道、多条途径扩大本科生创新项目研究数量,以便扩大和提高大学生的参与面。

(三)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还不能一蹴而就

实施“卓越计划”,培养工程技术人才,需要有一支具有工程背景、有工程经历的教师来担当。而目前这方面的教师还较缺乏。一是因为有这方面经验的老教师已经陆续退休;二是一些年青教师这方面的工程经历还较缺乏。加上以前我们的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以讲课为主,与课程有关的实验及研究性实验项目很少,实践环节也只是机械训练,缺乏创新,缺少开展以项目研究为中心的研究式实践教学,因此,曾出现学机械的只能在黑板上开机床,导致学生厌烦,教学效果不好,动手能力较低。因此,建设一支能适应“卓越计划”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师资队伍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四) 教学理念的更新还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

应当说,教育改革是人们在探索中不断发展的一项大工程,需要教育者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才能使改革得以顺利实施。但是,由于习惯势力影响,往往使理念的更新有一个艰巨的过程。

1. 在传授知识方面,需要人们不断克服单纯知识观,进而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教育并不仅仅是满足于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得和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现成的东西,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把人们的创造力激发出来,去创造新的天地。因此,要对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传统观念加以破除,进而树立新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推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全面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引导学生由单一注重知识的学习逐步向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方向转换。因为单纯追求学习成绩的高低,既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也不是大学生追求成才的标准。对教师而言,只有改变过去教学生知识为主的教学目标,转换为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为主的教学目标,才能加强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才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强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在服务面向方面,要克服只面向行业的教育,树立工程教育要“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理念。“卓越计划”是指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工程师基本能力,并有获得工程师职业资质或工程师职称潜力的后备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的人才要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的基础上,把以往只面向行业的工程教育转为面向新型工业化的教育,要克服狭隘的专业设置及专业之间的分离,要大力拓展专业口径,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推动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努力提高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为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 对实施“卓越计划”的几点建议

(一) 继续进行广泛发动、深入宣传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必要基础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战略部署,而要实现这些战略部署都离不开工程技术人才。国家未来的发展也都急需要教育部门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的后备人才。因此,现在高校实施“卓越计划”是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主动服务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工业现代化提供人才的保证,否则将会制约或推迟实现现代化的进程。所以,实施“卓越计划”不仅是高等学校的事、行业企业的事,也是全社会广大民众的事。不仅要提高高等学校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行业企业员工的思想认识,也要提高全体社会广大民众的思想认识。笔者通过查寻,现在对公众进行宣传报道的以互联网较好,一些记者也作了一些报道,目前除中国教育报有些报导外,其他的宣传喉舌如各大报纸、广播、电视宣传得都较少,造成人们对高等学校进行的这项改革举措一不清楚,二不了解。不清楚体现在对实施“卓越计划”的概念不清楚,对实施“卓越计划”的创新点、创立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不清楚。不了解体现在对实施“卓越计划”的目的意义不了解。加上至今一些保障性政策还未出台,所以,实施“卓越计划”还缺少社会舆论的支持。故建议要继续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特别是对实施这项“卓越计划”的目的、意义及其重要内容要多做一些普及性的宣传,以使此项改革得到全社会广大民众的了解和支持。

(二) 加大政策支持、完善运行机制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必要条件和保障

“卓越计划”实施一年多来,国务院的相关部门正在为出台有关政策做调研,但至今还未出台。没有政策的支持,实施起来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因为“卓越计划”的实施会牵扯到方方面面,特别是对行业企业参与人才的培养,这就打破了企业过去只管用人不管人才培养的格局。现在企业参加人才的培养,培养人才的经费从何来?学生到企业实习,学生的安全问题有何说法?学生实习期间的补助如何考虑等等,这些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尽快把政策制定出来,以起到扶持的作用。如:对企业是实施财政支持还是对企业实施减税方面为内容的企业财税政策;学生到企业实习期间的安全责任事故处理政策;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人身保险政策;实习期间的生活补助的政策;学校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鼓励学校、企业参与实施“卓越计划”方面的政策;对担任卓越教学的专任教师的考核、评价及职务、职称晋升方面有关政策等。通过政策的支持使“卓越计划”得到顺利的实施,通过政策的支撑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调动校企双方合作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因为学生在企业一年的学习阶段,要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导,企业全面负责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在企业学习先进技术,感受企业文化,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工程项目的开展,掌握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开发流程、设备的运行、维护等职业技能,以工程项目为背景,选择企业的实际课题,让学生进行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以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实施“卓越计划”没有企业参加不行,没有企业的积极性也不行。

(三)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

为了适应“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高校要尽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工作实践能力、设计创新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特别是教师的工程经历,要按照学校标准提出的要求执行。即4年内达到每一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是由具备5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的教师主讲。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采取如下几点措施:(1) 可选派40岁以下的年青教师到教育部确定的有关师资培训基地进修,强化教师实践技能方面的能力。(2) 鼓励青年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企业实践,到科研院所从事生产、科研等实践,或到企业挂职锻炼以及顶岗工作等实践活动,提高教师处理工程方面问题的经历,以充实教学内容。(3) 优先聘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担任教学工作,也可以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以尽快提高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4) 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也要请企业选派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学生在企业阶段的教学工作。

(四) 扩大对外开放是对实施“卓越计划”的支撑

根据“卓越计划”提出的要致力于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了使培养的工程师具有国际竞争力,对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作为培养高级工程人才的高等学校来说需要快速打开大门,努力吸收国内外培养人才的成功经验,积极为培养优秀的高水平的人才服务。当今为了适应企业“走出去”的战略要求,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高校必须要走出去。目前,一些有条件有基础已与国外高校或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的高校,也需要根据新的培养要求,继续进行交流与合作,可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企业进行短期培训和交流,或选派学生到国外高校交流、学习。另外,对于一些暂时还没有找到国外的高校或企业进行合作交流的高校,可请教育部给予支持、引导,牵线搭桥,帮助这些高校也能找到合作伙伴,让学生们也能到国外高校或企业进行短期学习或实习,以进一步拓宽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大学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这件事既是国家当今实施工业化的需要,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总之,实施“卓越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实施一年多来,尽管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来说,要使这项改革获得成功,需在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学校落实的原则下,加强校企联姻,共同培养,共同探究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之路,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输送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才能达到改革的目的。最后,让我们以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来鞭策和激励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向着目标前进,就一定会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 华北电力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方案[EB/OL].[2011-03-16].http://thermal.ncepu.edu.cn/show.php?contentid=400.

[2] 北京科技大学.有关卓越计划专业介绍[EB/OL].[2010-11-25].http://zhaosheng.ustb.edu.cn/zs/news.do?id=403.

[3] 董少校,张宝敏,宋雪峰.“卓越联盟”九校自主招生开考共同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N].中国教育报,2011-02-27(1).

[4] 教育部网站.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全方位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EB/OL].[2011-03-02].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40/201103/115488.html.

[5] 韩廷斌.校企联合,能力为重,教育部“卓越计划”启动简述[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14):74-75.

[6] 中国教育网.大连理工浪潮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合作协议[EB/OL].[2010-12-15].http://www.edu.cn.

[7] 唐景莉.形成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N].中国教育报,2011-03-05(7).[ZK)]

(责任编辑 东 彦)

Progress of the“Plan for Producing Excellent Engineers”

Collaborated by the University and the Enterprise:A Summarization

of Internet Survey of Some Experimental Institutions

CAI Jing

(Continuing Education College,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Key words: Excellent Engineers Plan;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institution and the enterprise; progress research

作者:蔡静

第3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工程素质的培养

摘要: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希望能够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文章根据我国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结合化工专业的特点,就培养化工类毕业生及工程素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素质;培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项目,表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发展思路的重要变化。卓越工程师计划是高等教育和市场、岗位、产业、行业新的结合点,是适应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现状的新的发展点,是突破我国高等教育创新能力发展瓶颈的新举措。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出现是高等教育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的必然结果【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是一项需要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四个方面紧密合作的系统工程,最终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动手的工程能力【1~4】。 “卓越”工程教育强调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实干精神;强调工程素质和实践意识的培养或增强,是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强调企业广泛而深入地参与人才培养的诸多环节,强调生产实践资源和条件的充分利用,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联合构成实施“卓越”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更强调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能现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

1追求卓越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及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要面向石油化工行业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独具鲜明石油化工特色的专业。2008年获选校级特色专业、2009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全国CDIO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专业、2010年纳入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经过多年充分的调研、研讨与实践,逐渐形成了追求卓越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图1):共建企业深度参与的专业教育培养平台,企业参与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实践教学、生产实践教学、系列工程教育讲座、学位论文等环节的教育培养工作。实施由实践到理论的教学模式,最终经过系列课程和应用实践等诸多环节教育,实现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工程教育模式,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好的石油化工工程技术人才。并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工程教育经验,围绕“产学合作、突出实践、注重应用、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逐步完善优化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或工程公司的设计项目,由企业牵头开展项目教学,使学生较系统接受工程实践训练,加强工程实践、工程设计能力培养,且全面开展工程文化教育,注重培养工程意识,用工程文化教育观指导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5、6】。

2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深化教学研究与实践,更新教学观念,改進教学方式,依托信息技术、完善教学手段,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成果。

2.1理论联系实际

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结合全国CDIO试点专业,实施《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等CDIO示范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推动化工设计大赛、大学生“挑战杯”等第二课堂活动,探讨以项目为主线教学、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2.2科研促进教学

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将科研项目内容、成果作为课题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参加各类比赛。

2.3生产促进教学

紧密联系生产,加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与企业加强学术交流和产学研合作,聘请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参与课程体系改革、联合编写出版特色教材,继续实施生产实习、仿真实习及专业实验的优化改革与实践。利用企业工程项目,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另外通过采取项目教学,改革化工设计课程的教学;其次是强化增加毕业环节设计类题目的比例。石油化工专业领域有6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可由企业讲解,或部分以讲座的形式讲授,或部分章节可增加现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2.4强化英语教学

采用渗透方式强化英语教学,提高学生外语能力。在改革和加强基础英语学习的同时,要加强专业英语和应用英语的训练。在学习基础英语之后,甚至是同时,选择一些与专业关联度高的基础课开始,每门课程在内容、作业和考试方面渗透一定比例的英语内容,强化英语的学习和应用。

2.5培养国际视野

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服务面向能力。在强化培养学生外语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开设高水平的讲座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国际视野,进一步提升学生适应跨国公司人才素质的要求。

3 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的培养

“卓越计划”的核心目的是要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使学生具有充分的知识储备、熟练的实践经验,保证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是系统化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具有充分的知识储备、熟练的实践经验,保证教学过程中的工程实践活动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

3.1 综合实验

主要是实验动手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通过石油化工产品分析实验、反应工程实验、化工分离技术实验、化工工艺实验、计算机仿真化工实验、研究开发型实验、专业技能培训等内容,培养学生实验仪器的安装和调试能力,实验数据的采集和整理能力;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和有关专业知识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2 认识实习

通过在中石化茂名分公司、中石化湛江东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广东新华粤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润滑油茂名分公司等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加深理解和巩固已学知识,增强学生对炼油化工装置的感性认识。

3.3 生产实习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巩固与运用所学各门课程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工程观点,训练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学习操作控制与生产管理的有关知识,增长化工生产实操知识和技能。

3.4 仿真实习

通过仿真实习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反复开车、停车、事故处理以及极限运行状态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在复杂情况下的决策能力。

3.5 金工实习

通过金工实习使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机械制造的原理和过程,熟悉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对简单零件有初步的选择加工方式的能力和工艺分析的能力。

3.6 工程实训

学校建立石油化工工业中心和石油化工实验实训中心,包括石油化工发展历史与成果认知部、管道与静设备实训部、动设备实训部、石油化工典型成套工艺实训部、创新实训部以及操作技能培训与鉴定部以及智能化模拟工厂等,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3.8 工程设计

搜集并运用资料(文献、手册、规范、标准等)的能力;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设备计算等工程计算能力;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及设备结构图等工程图纸的绘制能力。包括对设计和技改项目的技术路线及方案进行调查、论证、决策能力;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的能力;產品质量标准、设计说明书、技术经济评价报告、操作规程等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写能力。

4 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内涵在于将工程教育的理念凝练和提升、深化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和加强校企结合【4】。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程师,而是符合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卓越的工程师,即不仅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还应具备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素养。总的来说,卓越工程师就是指具备杰出工程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伟伟,吴文臣.大学计算机公共课关于卓越工程计划的探索.职业技术,2011,10:13

[2] 高明,唐明.工程训练课程中培养大学生卓越工程师素质. 华章,2011,29: 175

[3] 纪文刚,刘建东,戴波等.卓越计划校企联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3):13-15

[4] 贾力.我国不同类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思考.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0(3):94-96

[5] 王宝玺. 论工程意识. 自然辨证法研究,2012,28(9):50-55

[6] 李伟,齐建家. 基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工程文化教育.价值工程,2012:239-240

作者:黄军左 周如金 吴世逵

第4篇:大学生培养计划书

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问题,也就是他们在大学的这几年所学的知识要得到一个考验。时间飞快,他们已经大三学期的学生了,面临着就要实习,在最后半年里,作为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素质教育、人文知识教育、技能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的要求,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增强团队合作精神,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二、本学期基本工作要点

1、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班内有一部分同学平时对自己放松要求,在学习方面不抓紧,导致期末考试成绩不良。针对上学期末的考试成绩,要求参加补考的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多问、多做、多看,向优秀生学习。

2、要求学生上好专业晚自习,根据教师安排的内容,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3、严格考勤,这个学期,我们班的课程不多,但是周二到周五都有

1、2节,且本学期学校对上课时间进行了调整,

1、2节连上,中间没有休息时间。所以要严格要求学生早起,在上课前,吃好早点,不得将早点带入课堂,以免影响任课教师的课堂效率。

4、督促学生做好跑操。身体是学习的关键,学校为了提高大家的身体素质,特意安排了跑操。

5、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表现自己,多参加系、学校活动,网页制作等比赛。

6、发掘学生特长,培养多方面的人才,锻炼学生动手、动口能力,为他们不久要踏上社会打好基础。

7、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有礼貌、讲文明、守纪律、讲卫生。在校内要尊重老师,主动打招呼;在参加公众场合注意班级面貌,保持安静,遵守纪律。

8、做好弱势学生工作。

9、做好勤工俭学工作。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外出打工。做好学生勤工助学学生的登记制度,以及安全教育。

10、关心住宿生生活。

11、配合校、系团委定期召开团支部会议,积极开展团队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发挥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班级的各项活动、工作。

三、班级主要活动内容

1、可以专业晚自习;

2、学生安全教育,安全第一。特别是在夏季,部分学生会在清溪水库游泳,水库表面水温度高,低下水温低,容易引起抽筋,所以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

3、关注学生的考勤,及时掌握缺课学生的情况,及时对其进行教育;

4、积极参与校、系各部门开展的有意义的活动;

5、关心学生生活,多进学生宿舍,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交流,作学生的“老师”朋友;

6、抓好复习,参加期末考试。

第5篇:学生素质长期培养计划

策 划 案

时间 2016年9月21学生素质长期培养计划

学生素质长期培养计划一 ---读书月

目标 1.提升读书能力,养成读书习惯

2.注重构建思维框架,学会构建脑图,掌握一种适应自身的读书方法,适应信息化时代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沟通技巧 方案 第一阶段(第一周)

讲解读书之重,树立正确的的读书态度,并教导学生有能力将其中的精华部分汲取转为己用。 第二阶段(第一周)

开始阅读周,让每位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进行阅读。进入准备阶段,制定计划,准备一个“读书笔记本”,在阅读过程中,将每日好词好句,每日读书心得进行总结。(汇总的内容与心得用于最后一周的比赛交流周) 第三阶段(第二周)

承上启下,课上让每位学生简介介绍自己的读书内容,及读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与总结。介绍相关的读书技巧与方法。

第四阶段(第三周)

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一份读后感及完善自己的读书笔记本。并要求每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阐述演讲。最后老师根据同学们的表现进行总结与评比,评选出各种奖项,如下“最佳读书小状元”、“最佳小小读书家”、“最佳小小演说家”等。

期间老师应与学生同步,同时进行选书、读书、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及收获,起到模范引导作用。

预期培养效果 学生们养成读书习惯,爱与读书,乐于读书。推荐读书 适合小学生看的经典书籍

1、百年经典童书:《木偶奇遇记》《小熊温尼普》《爱丽斯漫游奇境》《绿野仙踪》《小飞侠彼得潘》《夏洛的网》

2、《绘本中国故事宝库》之《中国神话》和《中国传说》(上下各两册)

3、美国儿童幻想文学顶峰之作:《猪宝弗雷迪》四册:《弗雷地区佛罗里达》《侦探弗雷迪》《魔术师弗雷迪》《弗雷迪与太空飞船》

4、美国儿童幽默文学作品的代表作《稀奇古怪小朱迪》系列四册。

5、日本荒诞文学代表作《晴天下猪》系列六册

6、日本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儿童文学作家古田足日的《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鼹鼠原野上的伙伴们》

7、世界著名奇幻大师罗尔德达尔的童话《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和《詹姆斯与大仙桃》

8、绘本《极地特快》《獾的礼物》《音乐童话》

9、漫画书经典之作——德国卜劳恩创作的《父与子》

10、法国法布尔的代表作《昆虫记》。(插图版,一共十册)

11、获得纽伯瑞文学大奖的儿童小说16本《苹果树上的外婆》《一百条裙子》《亲爱的汉修先生》《波普先生的企鹅》《真正的贼》《帅狗杜明尼克》《桥下一家人》《小巫婆求仙记》《蒂丽阿姨的魔法箱》《狗来了》《傻狗温迪》《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银顶针的夏天》《兔子坡》

12、获得其它国际文学大奖的童话和小说《爱德华的奇妙之旅》《电话里的童话》《大盗贼》(一套三册)

13、中国最优秀的图画书研究者彭懿老师的《图画书》

14、中国文字的前世今生《文字的奥秘》一套三册

15、人与自然文库《猫鼬情怀》《荒漠天使》等一套10册

16、科学启蒙读物《我们爱科学》杂志24本

17、《中国成语故事》《中国民间智慧故事》《中国寓言故事》

18、《唐诗精选》《宋词精选》《元曲精选》

19、《西游记》(绘画本)《水浒传》(绘画本)《东周列国志》(少儿版)

学生素质长期培养计划二

---活动月

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创造能力,散发思维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适应现代创新热潮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养成团队意识,深刻理解"1+1>2"重要性

方案

根据学校学期课时安排进行灵活调整,具体活动月中所涉及的科技手工与科技模型的每一个项目都至少有两个课时完成,体现课时的长期性及灵活性。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阶段--概念理论课

初步讲解项目课题中涉及的作品在现实中存在的意义及作品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引导学生散发思维,并充实学生的课外知识。此阶段可涉及提问阶段,要求学生各抒己见。

第二阶段--实践引导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意识到几乎任何一个复杂的工程都是基于简单的模型来进行创造的。将“繁杂问题简单化”潜移默化植入学生心中,有助于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与效果。

第三阶段--活动月正式开始

1.对于繁杂的项目课题,要求学生进行分组,组内要求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目的在于突出团队合作带来的效果。 2.对于简单的项目课题,不进行分组,进行独立创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动手能力。 第四阶段--项目课题进行阶段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时合理分配,每个项目课程至少予以分配两个课时。在课时内,可以向老师随时咨询与提问。

第五阶段--项目课程收尾阶段

要求每位学生或者每个小组在项目课程的最后有作品进行展示并且讲解,阐述此课程对他个人的影响及收获。老师进行评比,评出“最佳创意奖”、“小小科学家”、“心灵手巧奖”等。

预期培养效果 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都都到了提升,学生们养成主动思考能力及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具体项目课程参考

1.团队航母拼接或者分组拼接坦克与飞机等最后组成一个小型战场。(大概三个课时、团队合作、任务分课时、最后课时成果展出)

2.自制小型吸尘器,独自动手创作(大概三个课时、独立完成、废物回收利用、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自己的创意)

学生素质长期培养计划三

--调研月

目标 1.培养学生社会调查能力

2.针对所面对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学会对所调查问题的汇总反思 方案

第一阶段(第一课时)

讲解调研的重要性及具体调研的方法,调研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确定调研对象“低碳环保”,要求写出现在的环境及目前环境问题及处理方式,具体低碳环保做法,及对自己的要求,对未来予以的期望。 第二阶段(第一课时)

班级内进行分组并进行讨论选题,每个小组的选题一样但内容方式不能重复。(每个选题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查找或者小组可以设计自己课题的相关的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分析)

第三阶段(第二课时)

要求课前每个小组写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每个小组派出代表,上台讲解自己小组调研的成果。 第四阶段(第三课时)

社会实践,此节课要求学生为社区学校做一些有关低碳环保的积极有意义的事。1.捡垃圾,随手关灯,关牢水龙头。 2.进行环保宣传,争当环保低碳小卫士。

第五阶段(第三课时)

进行颁奖活动,评出“环保小卫士”、“小小优秀调研家”等

通过这几个培养计划,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6篇:学生会干事培养计划

为了加强我院学生会11干事的责任意识、大同意识,提高干事自身理论水平,增强干事组织协调能力,使之更快的融入到学生会这个大家庭中,以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建设,提高学生干部整体素质,加大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使之能够尽快的去服务同学、协助学院搞好学风建设,维护学院教学秩序,为大家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

学生会是服务同学、协助学院、提高自我的一个学生组织。 学生会的宗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服务同学,锻炼自我。起表率作用。以“尚德 敬业 敏学 求新”的总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在我部门—团务部,每个月都要对全院各班召开“团员大会”、“支委会”以及团支书会议,召开团支书会议要下发“团员学习材料”及“每月一星”表;每个学年都要协助团委收全院团员团费,以及开展新团员的入团培训,以扩大中国共青团队伍,以巩固党的后备力量。因此,工作量大且重,必须细致而又全面,所以培养好每一届干事很重要。因此做出如下计划:

一、 日常安排

因为我部门现有11干事四名,因此部门讨论一致认为,以系部分,将每位干事分管一个系(部),中专部的工作由分管基

础部的干事负责。这样能减轻负担,也能针对、全面的完成日常工作。

让干事与各自分管系系部建立良好有效的联系方式(包括手机、QQ等),为工作能更好的开展做铺垫,也能加强院系交流联系。这是培养干事的沟通交流协作能力,使之在以后工作生活中能够更有效的完成各类任务。

其次就是团员学习材料的选材与制作工作。部门一致认为,以轮流工作学习制作材料、协助制作等方式,以锻炼每位干事在此方面的能力,以应对以后人员变动带来不必要的影响,防止工作上的差错。

最后是每月的团支书会议,让干事去联系系部,通知各班团支书,在会议中让干事作一些相关讲话(包括每星期例会上作工作汇报),控制会场纪律,这能培养干事的组织协调能力及胆识等,为以后各类会场控制打基础。

二、 收团费

收团费是每学期开学后一大繁重的工作,每当这时都是相当忙碌的,其中开发票就是重中带细的工作。这里也采用轮流工作的方式来展开的,这样能让每位干事的全面发展。同时也需要共同协作、相互学习,相互采纳以弥补自身不足,这样干事才不至于照抄照搬,忽略自身优点。

三、 感情、生活

为了了解干事的心理动态,掌握部门成员的心理动态,我将

定时与干事进行沟通交流,对其生活、学习、性格、心理等的关心,使干事时刻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学生干部,能够在生活中改善自己的缺点,也能够去服务同学,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加强责任意识、大同意识,提高自身理论、实践能力,能在生活中作带头表率作用,赢得同学老师的认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服务同学,锻炼自我。

以上就是我为本部门干事所写培养计划。我必以此计划为中心,展开干事培养工作。望部门成员明天更美好,学生会越办越辉煌。

团务部

杨霖

2011-8-17

第7篇:大学生骨干培养计划

实施大学生骨干培养计划,在我院广大学生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们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关系到我院学生健康成长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我院向党和国家输送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院共青团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目标

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学生,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实践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全面、能力突出的学生骨干队伍,使他们进一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培养内容

(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骨干,帮助大学生骨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大学生骨干进行决策、管理、沟通、协调、危机干预等方面的训练,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

(三)加强对大学生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大学生骨干队伍。

三、培养方式

(一)举办专题讲座及学习研讨会。通过高水平的讲座、报告、影视片等,使大学生骨干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领会其本质及其时代内涵,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潮流,了解社会学知识和发展理念。

(二)组织考察调研与学习交流活动。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骨干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感受改革开放成果、学习体验以十九精神为重点,以区域发展建设为主要考察内容,组织大学生骨干考察调研。要求每个学员活动结束后完成至少1篇考察调研报告或心得体会。

(三)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拓展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骨干在课余时间和暑期组队参加“进社区”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吃苦耐劳、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利用赴福利院、敬老院献爱心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平台,组织和引导大学生骨干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每个学员每人每年应参加不少于30小时的志愿服务。

(四)组织参加拓展训练。设计开发针对学员特点的拓展训练课程以及模拟场景,分批次组织优秀学员参与体验学习,让大学生骨干在体验中学习掌握基本的领导艺术、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自我调适方法。

四、培养对象的管理与考核

(一)建立档案。为列为骨干培养对象的大学生逐人建立档案,对参加培训、实践的全过程和考核成绩进行纪录,以便综合评价,提供有效服务。

(二)综合考核。对培养对象的考核分为理论考试和综合素质评议两个部分,设定量化指标,最终给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

第8篇: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培养计划

学生特长培养计划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的一技之长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我校非常重视发挥学生的专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着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依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特长生培养计划如下:

一、培养目标:

(1)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种艺术特长生的培养措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

(2)在音乐(开设艺术团、合唱)、美术(开设绘画和书法)、体育(篮球、乒乓球、田径)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自主创新,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二、主要任务:

(1)通过特长生培养计划的实施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挥,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2)使教师和学生真正确立等级加特长的评价方式,教师要彻底改变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鼓励、关注、培养在艺术等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我校在音乐、体育、美术、科技等方面的"名学生";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选拔阶段

选拔学生、确定培养目标,工作重心定位在加强各科教学工作的规范性、提高教学效率及特长生培养制度的可操作性上,这段时间教师从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选拔有专长及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初步的培养对象(可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进行调整),依据具体情况确立培养目标与采取的措施,并初步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完善阶段

培养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在原来基础上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出色人才,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活动,开好学校艺术节,学生社团成果展活动,取得优异的成果,使学生勇于展现自己的能力,有良好的道德和心理意志品质;

第三阶段: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通过以上工作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涌现出越来越多具有专长甚至多才多艺的学生。

此外,除了继续做好特长生的培养工作之外,对今后的特长生的培养工作做全面的部署,制定新的工作规划,以更好的进行特长生的培养工作。

四、主要措施:

1、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给学生自由的选择空间,由他们自主选择喜爱的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活动方式上,按班级活动(文艺会演、主题班会等班级组织的活动)-- --校级活动(社团活动、体育艺术节等)

⑴广泛开展艺术教育活动:

按照教学有特色、学生有专长的思路,突出艺术教育的位置,本着普及提高的原则,在加强音、体、美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设舞蹈、声乐、美术等社团活动;另外,通过举行学校体育艺术节,开展各种文艺演出、竞赛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素质;

⑵体育方面:

在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和专长,选拔骨干队员,常年坚持训练;

⑶科学技术:

学校成立小制作社团,进行学生社团活动,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的情趣,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9篇:实施大学生骨干培养计划

实施大学生骨干培养计划,在我系广大学生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他们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关系到我系学生健康成长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我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关系到我系向党和国家及石油战线输送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系共青团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培养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学生,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实践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全面、能力突出的学生骨干队伍,使他们进一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培养对象及其推荐选拔

(一)培养对象

在系的大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各个培养层次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社会实践、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每年培养人数为50人。。

(二)推荐条件

1.自觉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党的领导,政治立场坚定。

2.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组织能力突出,担任系团总支、学生会、研究生会、本系学生社团干部,工作中勇于开拓、无私奉献、成绩突出。

3.追求政治进步,已加入党组织或积极要求入党,获得过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员)、自强之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的优秀学生代表,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综合素质高,在同学中具有较高威信,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4.积极组织、参见各类课外学术科技、社会实践活动和健康向上的的文体活动,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及其他学科、技能、文体特长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表现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培养潜质。

(三)推荐原则及办法

大学生骨干培养要坚持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主导作用,由各团支部、系学生会考察推荐,系团总支审批确定。

三、培养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加强对大学生骨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培训,同时发挥共青团的实践育人优势,引导组织他们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经受锻炼、提高素质。

(二)组织培养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培养工作的领导,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强化对大学生骨干的组织培养,同时积极调动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实现自我发展。

(三)集中学习研讨与导师个别指导相结合。

建设好大学生骨干集中学习研讨平台,增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同时积极组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导师团,通过导师制的实施,体现个性化培养原则,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四)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

突出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既要针对不同阶段大学生观感的不同特点进行阶段性培训,又要遵循人才成长的循序渐进规律,从选拔、使用、培养、举荐等各个环节对大学生骨干进行全过程培养。

四、培养内容

(一)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我系大学生骨干作为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帮助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

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大学生骨干牢固树立建设社会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感和和责任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突出延安精神教育,帮助大学生骨干领会延安精神的实质和时代内涵,引导他们做延安精神的传人,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学习实践西大精神,秉承“公诚勤朴”的校训,教育引导大学生骨干心系祖国,面向世界,扎根基层,团结协作,艰苦创业,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切实加强对大学生骨干进行决策、管理、沟通、协调、危机干预等方面的训练,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把培养大学生骨干的调查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作为重点,引导他们实事求是,善于实践,勇于探索,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充分发挥我系所具有的硬件和软件优势,尤其是我系强大的师资力量,加强文化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提高大学生骨干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加强对大学生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大学生骨干队伍。

五、培养方式

(一)举办专题讲座及学习研讨会。通过高水平的讲座、报告、影视片等使大学生骨干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领会延安精神、西大精神的本质及其时代内涵,弄清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潮流,了解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核心知识和理念。通过提供参考书目,组建学习团队,举办学习交流会、研讨会、学生干部论坛等,为大学生骨干搭建交流平台,

引导他们自我教育,帮助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本系情况,要求每个学员能够熟知校史校情、系史系情以及国家大事。

(二)组织考察调研与学习交流活动。以帮助大学生骨干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感受改革开放成果、学习体验延安精神、西大精神为重点,以我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考查内容,组织大学生骨干考察调研。通过提供参考选题、配备指导教师等,帮助学生独立或组队完成一项调查研究课题,也就可以结合本系实际情况作一些与专业有关的学习交流活动。

(三)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在企事业单位、乡镇社区建立一批大学生骨干培养基地,组织大学生骨干到基层挂职锻炼,引导大学生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增加基层阅历,了解社情民意,树立群众观点,提高综合素质。积极拓展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骨干在课余时间和暑期组队参加“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

(四)组织参加拓展训练。充分利用学校既有资源,与位于南校区的拓展训练基地合作,设计开发针对学员特点的拓展训练课程以及模拟场景,分批次组织学员参与体验学习,让大学生骨干在体验中学习掌握基本的领导艺术、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自我调试方法。

(五)构建网络平台。紧扣学员生活学习网络化的特点,建立地质学系大学生骨干培养专题网页,建立地质学系大学生骨干QQ群,进一步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实现学员学习交流讨论网络化、日常化。

六、培养对象的管理与考核

(一)建立档案。系学生会负责为参加大学生骨干培养计划的学员逐人建立档案,对参加培训、实践的全过程考核成绩、取得成果进行记录,以便综合评价,提供有效服务。

(二)综合考核。系团总支将设定量化指标,有大学生骨干培训学校通过理论考试、调研报告、挂职和志愿服务鉴定、综合素质评议等对培养对象进行考核,对学员最终给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的坚定。考核优秀学员,在有关活动中将优先考虑。

七、保障机制

(一)有效激励,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将大学生参加骨干培养纳入学分制管理,在学分上给学生骨干以肯定;通过优化“推优”机制,更加有力地推动学生骨干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尽快加入党组织;在保送研究生、向油田推荐学生就业时,给予优秀学生骨干更多支持。

(二)积极举荐,与大庆油田等单位协商,积极争取,推动大学生骨干培养纳入与其订单式培养计划中。

(三)广泛宣传,加大对优秀大学生骨干的宣传力度,在全系树立优秀大学生骨干标兵,充分发挥其榜样示范的作用,带动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强化理论武装,奋发学习、不断进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地质学系团委

上一篇:商务考察团接待方案下一篇:38中学生暑假生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