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想象力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培养小学生想象力

培养小学生想象力 篇1

在教学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想象作文训练。

1.看图作文。图画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引导学生借助想象演绎画面情节,变平面为立体,静态为动态,无声为有声。

2.看图形作文。图形是由线条组合成的,呈现的只是物体的外表形状,和图画相比,图形显得单调、抽象,因而想象的空间更加宽广,想象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以图形为写作材料,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彩翼,在神奇的世界里漫游。

3.听音响作文。播放一段乐曲,让学生将音乐表达的内容变成作文。

4.编童话作文。童话爱憎强烈,是非分明,促人醒悟,催人奋进,许多孩子是伴随着童话成长的。可以指导学生编写童话,以童话引路,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5.单词联想作文。按教师提供的范围和词语编写故事,规定的词语必须在故事中出现,词语的顺序可以打乱。让学生凭借词语扩散思维,逐渐形成词群、段落、篇章。

6.物件联想作文。教师准备一个摸物袋(箱),里面装着玩具、木片、布块、岩石、文具等物件,让学生摸出一件后,在物件的刺激下,联想到跟物件有关的种种事情,从而形成作文内容。比如,摸到一只小木枪,可能马上想到一个人端着枪上战场,于是繁衍出一段故事。

7.根据提纲作文。给学生一个提纲,引导学生循着提纲想开去,并写成作文。

培养小学生想象力 篇2

关键词:想象力,表象,幻想

敢于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 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智力素质, 这里包括观察、好奇、怀疑、爱问、追问等等。对于小学生来说, 观察怀疑、想象思考以及永不满足的好奇心所产生的种种追求, 可以引导他们去选择新的目标, 连续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做好认真、细致地启发和引导工作。

一、创造条件, 采用多种手段, 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语言

表象是想象的材料, 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想象的水平, 表象越丰富, 想象就越开阔而深刻;表象越贫乏, 想象九月狭窄而肤浅;表象越准确, 想象就越合理;表象越错误, 想象就越荒诞。教师充分而利用直观和形象化的材料, 并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游览、看电影等。但要注意, 在直观的形象材料也代替不了儿童对事物的切身感受。在实际活动中, 教师要引导儿童广泛接触各种实际事物, 仔细的、全面的、准确地观察比较, 全面感知事物。有时教师也可用充满丰富感情的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 带领学生进行有表情的朗读, 以增强学生的感受, 使儿童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 保证想象活动的顺利进行。

想想是通过语言形式加以表现的。因此, 语言的发展与想象的发展关系密切。只有语言发展到达一定水平, 儿童的想象才能从形象水平提高到符号水平, 使想象变得更加广阔、深刻, 更加概括且富有逻辑性。教师要重视用丰富、优美、正确、清晰、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这不仅可唤起学生的想象, 更为他们表现想象做出榜样, 使学生具体的感受到如何使用语言来表现想象, 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学生的想象, 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 进行想象的训练

1、结合各科教学活动, 训练学生的想象。

如在读课文时, 要求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 有条不紊地、生动形象的讲述故事情节;在绘画中, 要求学生通过想象来设计富有美感的构图;在思想品德教育中, 要求学生设想出理想的事物等等。

2、通过形式训练, 提高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对静物的动态想象, 变无声为有声想象。如, 出示一幅画面, 要求学生围绕画面的主题, 写出画面上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等。对抽象词作具体形象想象。如, 将“高傲”一词, 要求学生以人物动态来表达。对物作拟人想象。例如, 要求对“山、水、花、鸟”作拟人想象

三、正确引导小学生的幻想

小学生的幻想正处在由远离现实的幻想向现实的幻想过渡阶段。积极的幻想, 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是富于现实性的。孩子的想象, 是天真烂漫的以幻想为主的世界。要求学生的想象发展到以符合现实的科学的想象为主的世界, 有个过程, 需要教师、家长的保护。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幻想与现实结合起来。结合的方式很多, 可以通过组织班会, 比如通过举办“假如我会克隆, 我要……, 二十年后的我”等等主题班会, 把个人幻想与现代化建设需要结合起来;可以把典型事件如英雄模范、“十佳少年”的先进事迹与个人的行为联系起来等。

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想象力 篇3

作文时,寻找观察的机会,准确、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想象力,可以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

什么是想象?想象是对自己头脑中已经有的事物或形象,通过语言的加工,成为了新的实物或形象.比如:去动物园看到了小猴子们在玩耍,想象小猴子长到一人高,穿上衣服,拿起棍棒,像孙悟空一样有本领;看宇航员在太空中飞行的照片,可以想象自己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宇航员,也飞上了太空,也登上了月球,并且发现了很多新的太空秘密。

写想象作文,一定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想象的内容要真实。想象以生活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写想象作文,一定要从实际生活出发,展开合理的想象,那种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是不可取的。列如,写《假如我是医生》时,你可以相信自己成为了一名医术高明的外科大夫,运用先进的医导技术治愈了许多病人,这是真实可信的。但是假如在你想象治病过程中,“出现一口仙气吹过,病人就治愈了”这样的情节,那这个虚构是不可信,不成功的。

想象的内容要具体,想象作文要做到内容具体,不要说空话。要把你头脑中勾画的那个新事物的语言、动作、想法具体地描绘出来。如有一位小朋友写的《未来的汽车》他是这样写的:我要发明一辆汽车,既不用电也不用汽油。首先他是太阳能发电的。天气好时,他可以随时吸收太阳热量,并储存能源。阴天也照样开。这样对环境就不会造成污染了,这款汽车完全由电脑控制,遇到红绿灯时,就会自动停下启动。前方要是有故障车时,就会马上闪开,绝对不会发生交通事故。他还是水、陆、空三用的。如果需要翻越高山,他能伸出翅膀。车内立刻封闭,车顶伸出螺旋桨,这样它就可以腾空飞翔了。如果遇到江河、湖泊,他就会把四个轮子变成个大的胶皮艇。只要对它发出信号,他就会立刻变成快艇,穿越过去。

这段话是小作者对未来汽车的想象,虽然现在还不能实现,但让人读了感到想象丰富,真实可信。

爱因斯坦对想象力极为推崇,他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并推动着进步。那么,如何培养想象力呢?

1.要多进行观察。我们的想象总是以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为基础的。我们只有通过广泛地观察实物,丰富自己头脑中的内容,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

2.要多听故事,多朗读文章。这样,优美的语言就会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可以想象的画面,这对发展我们的创造想

象是很有益的。

3.大量阅读课外书。通过大量的阅读,我们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这样,我们的想象空间更广阔,想象也会更自然,更新颖,更有创意,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语

言,这样就可以把头脑中的丰富形象,轻而易举地表达出来。

4.要多进行实践。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我们要经常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游戏,适当地看看电视,网络和电影……这都有助于我们积累的经验,发挥想象能力。

总之,努力培养我们的想象力,使其所具有的想象力不断得到发展,显然我们就可以变的更为智慧,从而在面对复杂艰巨的任务时更加胸有成竹,从而使我们的学习变得更为美好。

美术课堂培养学生想象力 篇4

想象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本能,对孩子而言则是一种天性,从小教育、培养、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做到这一点呢?以下谈谈这几年来我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同玩同乐,营造氛围。

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放飞心灵、诱发想象的起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谐活泼的氛围,使学生以轻松的心态进入学习状态,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蔼亲切的教学态度,不仅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护,同时能够鼓舞信心和士气,有助于学生获得灵感,发展想象力。

教师的任务是“刺激潜藏在每一个幼小心灵中的天生的冲动,即创造、探索、处理材料的欲望。”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做一名导航员,更重要的是做学生的朋友,将自己的姿态降低到与学生视线同一高度,和学生们一起玩,在玩乐中引导学生放松身心,唤起记忆,遨游自由想象的空间。比如在《画手》一课中,为了给学生一个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课前,我在教室的四面墙上贴满了白纸,课桌集中到教室中间,让学生围着桌子坐成一圈,面前各有一个挤有颜料的调色盘,让他们在墙上的白纸上印上他们的指纹和掌纹,看到他们兴奋的样子,我赶紧趁热打铁,故作得意地对他们说:“我可以把我印制的指纹添画成一只小鸭子。”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我用彩笔简单添画两笔,一只小鸭子就出现在画面上。“谁来添画小鸭子的朋友?”学生们的小手争先恐后地高高举了起来,很快,一幅生趣盎然的小鸭子找朋友就跃然纸上了。“他们要去捉小鱼”、“他们要去做游戏”。紧接着《螃蟹一家》、《鹦鹉生病了》等一幅幅有情节的画面出现在我眼前,在这堂课上,学生学得活,学得生动,想象力得到极大的发挥。

二、文学故事,诱发想象

孩子越小,他的天地越大。根据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五岁左右的孩子想象力最发达,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这个时期,对于他们可通过故事、诗歌、儿歌的叙说,激发好奇心和兴趣,从而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学生来说,把想象变成图画,差不多是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做的事情,在他们的画面上,人可以比山大,一棵树上可以同时长出苹果和香蕉,在我们看来一条破旧的板凳也会成为他们手中开动的汽车。

课堂上用来启迪学生思维的语言要通俗易懂,描绘情景时讲述速度要适当放慢一些,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联想,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新的形象。比如在《海底世界》一课中,先让学生观看一些海洋小动物的图片,然后用缓慢而有节奏的语言给学生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情景:海水闪烁着朦朦胧胧的蓝光,成群结队的小鱼和慢悠悠的大鱼穿插交错,游来游去,温柔美丽的鱼和凶猛怪诞的鱼在水中共同生活着,海底有地壳裂缝,有平坦的沙滩,还生长着美丽的珊瑚、硕长的海草、海菜,飘动着游离的海藻,我们认识的螃蟹、贻贝、虾等各种动物上下出没,也有我们从未见过的怪物,活象陆地上的蒲公英„„各种各样我们不认识的生物太多了,如果我们能潜入海底,将会看到什么景象呢?语言的描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打开了想象的闸门,文字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幅画面,吸引学生一步步边想边画,用稚拙的笔表现他们体会到的美丽多姿的海底世界。

三、发现自然美,启迪思维

自然界的美对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大自然即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它不仅开阔心灵,陶冶人的性格情操,还能增长科学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不但要欣赏,不但要领略,还必须要通过想象和联想产生审美过程中的“再创造阶段”。正如康德所说:“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它有本领能从真正的自然界所提供的素材里创造出另一个相像的自然界。”

学生创作热情源于美的启迪。风景优美的大自然更是激发想象力的摇篮。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做到多看多问多想,抓住事物的整体特征,琢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品味不同的美感,加深记忆。这时只要给他们一点点启发,想象就象长了翅膀一样,他就会把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树林变成一座美丽的庄园,天空中飘动的白云,他们可以看作小鸟、大象、小羊等各种形象,充满诗情画意。

陈鹤琴在《谈谈儿童绘画》一文中指出:“小孩子喜欢画画,是因为他受了外界事物的刺激,在他脑子里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借图表现出来。”大自然的美不仅能令人心旷神怡,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情感升华,有力地促进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四、音乐熏陶、启发想象

俗话说:“音美不分家”。美术课上我们也可以用音乐来感染学生,诱发想象力。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不能象绘画和文学一样直接描绘出事物的具体形象,音乐既有形象思维,也包含着抽象思维,它对反映人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和精神境界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可以唤起人们对生活回忆的联想,诱发想象,同时也间接反映一些生活现象。比如在《鸟的世界》一课中,我先给学生讲述小鸟的体形特点之后,播放了一段悠扬的音乐,让每个孩子闭上眼睛边听边想,随着音乐做一个“梦”。一个学生告诉我说,他看到了一片翠绿的小树林,清清的小河里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小鸟和睦相处,有轻巧的百灵、长嘴巴的翠鸟,还有森林医生——啄木鸟„„真美啊!也有一个同学说,这是小鸟梦想中的乐园,他的画面一半是砍伐后所剩的树桩、被污染的小溪和满地的垃圾,一半是鸟语花香。他要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给小鸟一个美丽祥和的乐园。音乐中的听觉形象只能引导学生去感受,画面上的具体物象是学生们通过想象来完成的。

五、作品评价,增强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小学生更不例外。作为一名教师,在引导学生绘画中应该充分理解他们单纯、幼稚、好动、爱幻想的天性,绝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规范评判他们的画,他们有自己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当然,学生的作品不一定每一幅都成功,但却凝聚着学生的思维和劳动,代表着学生的不同个性。当他们满怀信心地创作出自己的作品之后,美术课上应给学生一个展示个性和潜能的舞台,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有利于树立成就感,挖掘潜力。学生的幻想俯首皆是,有时让人吃惊,花草、树木、小河、蓝天都可以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给他们大一些的绘画纸,去掉束缚想象思维的边边框框,鼓励学生异想天开,用笔大胆豪放,让他们毫无顾忌地涂抹出自己的世界。

除此之外,美术课上也可运用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欣赏是美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小学课本上的欣赏内容一般是学生易于理解的作品,容易感悟和体验,可以充分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学生带入画面之中,产生连篇的想象。作为美术教师,就要从各个方面给学生创造诱发想象力的客观条件,让学生放开手脚,尽情去想,尽情去画。

记得一位哲学家说过:“想象对于孩子,比拥有万贯家财更为重要。”孩子是天真无邪的,想象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是用心在画,是真与幻、虚与实、大胆与幼稚交织而成的画面,愿我们的教师都能理解孩子们的想象力,并尽所能给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促进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

美术课堂培养学生想象力

星光小学

小学美术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总结 篇5

阶段性总结

本学期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以小学一年级六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他班级的学生作为参考班级实施了研究方案。在研究中,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分析调查研究,团结协作,取得较好的效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工作

1、在课题实施之初,我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思想,以理论指导实践,融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于美术教学实践之中,使得课题研究获得质的跃升。

2、为了保证课题质和量的完整。我到处收集有关课题的材料,让课题框架完整、充分。

3、通过课程资源开发,培养教师课程资源规划与设计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整合探究能力,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验研究,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动手、动眼、动脑,让学生想象力的理论在结合实践中充分发挥。

5、通过作业展析,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对研究成果检测、反思、补充。

6、在研究活动中开展美术优质公开课。我邀请美术组负责人和课题有关的老师听课、评课。在《童话城堡》这节课上我先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愿望编一个有趣的故事,讲出来后再根据故事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童话城堡,即培养他们动脑、动口的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通过讲故事编故事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上《

7、通过课堂实践,学生认识了物体可以想象。

8、通过开课、评课,及时对课题研究进行反思小结。

二、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反思

1、想象和创新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一定的生活阅历为基础。研究发现小学生生活经验少,知识面不够宽广,大脑做的基础信息少,限制了学生想像思维的拓展面。教师在研究过程充分利用和挖掘了身边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和了解各种事物,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为想象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 坚实的物质基础。

2、由于初次开展研究工作经验有限,我们只有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向有经验的前辈老师学习,请他听课、评课,并认真参考、学习先进和典型的案例,努力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

3、对学生在活动中加强对学生作品的辅导,促进学生绘画技能的提升,并定期展出学生作品,创设良好的美术氛围。

4、课题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5、初次探索研究不够大胆,必须坚定信心加快落实实验措施,努力完成研究任务。

三、下学期工作要点

1、继读研究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2、继续研究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学生想象能力。

3、录制几节示范课题。

4、继续学习有利于课题研究的教育理论。

培养小学生想象力 篇6

课题研究计划

(一)一、指导思想

新课标明确要求我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感受、体验和游戏性,让学生看、画、做、玩融为一体,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体验到美术活动的兴趣,产生对美术的持久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只有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是发掘、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基础。想改变过去”“临摹—写生—创作”等学习绘画技法的教学思路,要通过大量感性的美术实践活动,通过音乐、童话、寓言、诗等文学作品启发想象,并利用科学想象力、科幻画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研究目的、任务:

1、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2、欣赏美术佳作,结合作品分析,评价充分调动学生想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3、学习简单的色彩、图案、手工等,并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他们动手、动脑习惯。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为培养学生想象力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研究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和观察习惯,激发学生想象力。难点:引导学生体验周围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实施措施。

1、学习领会课标精神,认真吃透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研究计划。

2、拓展教学思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理伦和实践相结合。

3、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创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象能力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作品。

4、教师要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入思想品德教育。

5、在研究活动过程,教师应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

情趣。

6、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鼓励学生的创造力。

7、通过有兴趣的儿歌、游戏、故事等使儿童增长知识,激起儿童对故事情节的想象,并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8、开展课题活动,开优质示范课《魔幻的颜色》《渐变图案》让学生初步认识色彩中的三原色、三间色。让学生掌握图案的设计制作方法,为色彩图案的想象研究打下基础。

9、邀请美术组相关教师上课、评课,对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进行反馈,交流,积累经验,努力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10、期末对学生作品进行展评,通过作品评价检验研究效果,进一步激励学生展开想象力,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11、期末进行实验阶段总结,写教学心得与论文、汇编优秀作品、竞赛成果等。

四、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的方法、方式问题。

2、教师的“施”与学生的“受”要步调一致,师生关系融洽是研究是否成功的关键。

3、教学内容要与周围生活密切相联,是学生熟悉能接受的。

4、学生的作画工具,材料如纸长、调色盒、笔等应准备充足。

5、课堂纪律,同学、老师间互动问题。

6、安全、卫生问题等。

五、研究活动具体安排:

九月份:

1、认真做好研究活动前期工作,制订学习计划。

2、整理课题研究所需材料,按制定好的方案实施课题。

3、进行理论学习,做好学习记录写学习心得。

十月份:

1、进行理论学习,研究成员定期学习、交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分析。

2、对课堂教学设计与课题研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举办课题沙龙活动。

十一月份:

1、参加理论学习,及时撰写教学反思。

2、学生作品展评活动。

3、开优质示范课,根据研究主题上好研究课。十二月份:

1、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讨论。

2、接受听课、评课,并及时研讨、汇报阶段成果。

3、举办庆元旦书画展,对优秀的学生作品作评价,并汇编。一月份 :

1、做好期末课题阶段性小结、汇总学习心得。

2、汇总有关材料并收集装订。

3、展示研究成果。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课题研究计划

(二)一、指导思想

小学美术教育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才能。本学期的研究侧重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学习活动顺利实施,特制定以下计划:

二、研究活动制度

定于每周四、周五的晚上为课研组教研时间,组长应定好研究活动的内容,并做好研究活动的登记记录,做好总结分析。

三、研究活动的措施

我们此次开展的课题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是通过大量感性的美术实践活动,强调形体的感受和概括、色彩的辨次和归纳,空间的理解与想象,形象的记忆与衍化、情感的表现与传达等等,结合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的方法以及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来实施的,在进行专题研究时要做到:

(1)目的要明确。有目的、有计划是为了防止课题研究活动流于形式,内容过于空洞、盲目,它是保证课题研究活动能够扎实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

(2)要有针对性:本课题研究活动要有针对性,研究的问题要中心突出,不走过场。

(3)要注意效果:在课题研究专题活动中,要注意研究的内容能结合教学实际,找准本专题所要研究的重点所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争取得到最好的活动效果。

(4)研究要坚持有一定理论内涵。开展专题研究,要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对教学实践有指导作用,必须要积累经验,认真学习,运用一定的理论依据,才能提高研究的水平。

(5)必须关注研究成果。在开展专题研究中,要坚持不懈,持之以衡,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段总结、反思,不段前进,以期最后能取得理想的成果。

(6)发挥互助作用: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成员以老带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定时交流反馈,发现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努力提高研究水平效率,争取研究活动最终能有理想的成果。(7)认真按照计划方案进行课堂实践,开优质示范课。(8)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汇集、积累成果。

(9)期末教师要收集材料,做好阶段总结,展现研究成果。

三、研究活动具体安排:

第1—4周:组织小组明确研究的目的,探讨研究的意义,研讨课题

活动的措施。

第5—6周:由课题组组长分配落实小组内成员的活动任务,并

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

第7—10周:课题成员进入实质性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小组人员进

行听课、评课、研讨,做好活动笔记,写阶段性心得体会等。活动期间,小组人员必须要上网查阅参考资料,并及时反馈讨论。

第11—12周: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讨论,及时反思。

第13—17周:课题组成员接受听课、评课,并及时研讨论,汇报阶

段成果。

第18—19周:参加课题组探讨汇报会,进行理论学习,写心得体会,进行本学期工作的总结,整理本学期研究资料成果。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课题研究计划

(三)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美术课题的研究活动要以“研究”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思想为指导,即以“课题研究为中心,体现学生自学学习与信息技术”两个基本点,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研究的实践性与开放性。通过美术学科的教学活动,教会学生本学科的自学方法,养成终身学习想象的习惯,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思路和模式。

二、课题研究目的

小学生对美术的认识比较浅显,而发展想象力,会促进和提高他们的创造才能,使他们能释放原创天性,创造绘画欲望。目前,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应该是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教育。因此,对小学生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欣赏美术佳作,结合作品分析、评价,充分调动学生想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学习简单的色彩、图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大自然的美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学美术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方式。(1)观察生活可以想象。(2)内容情节可以想象。(3)物体形象可以想象。(4)图案可以想象。(5)色彩也可以想象。

2、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联想的方法。

3、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想象力的要点。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计划和措施安排:

九月份

1、制定课题小组成员个人计划。

2、做好期初学习工作,课题组成员学习《美术新课程内容》。十月份:

1、组织学习跟课题有关的先进理论。

2、参加校课题研究的听课、评课。十一月份

1、参加课题组理论学习。

2、按时完成课题活动安排的工作。

3、对课题活动做阶段总结。十二月份:

1、小组学习、讨论课题活动的情况。

2、组织课题小组听课、评课,进行反馈、小结,一月份

1、整理个人课题研究资料。

2、写本学期课题研究总结。

3、写心得体会。

4、课题组成员集中汇总,总结本学期课题研究成果。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课题研究计划

(四)一、指导思想

根据《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规定,赋予了美术课程的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认中认识美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这一精神的指导,以多种教学形式,开展课内外有益于陶冶学生审美情操的系列活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功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懂得运用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发挥想象并把它灵活地运用到美化环境和日常生活中去。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在课题实施之初,我们将积极对校园及校外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考察、开发,并通过关于水粉、水彩等绘画颜料的实践、运用与研究,系统地开展课题研究,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拓展学生的眼界,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直观的条件。

三、学生现状分析

通过学习,小学生已经能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能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去表现生活中美的一面,学生们已经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本学期将进一步教会他们运用水粉、水彩等色彩颜料,通过实践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色彩可以想象,培养他们色彩想象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及安排

1、通过作品欣赏激发想象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分析,创设情景,这样能充分

调动学生想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头脑中产生的丰富的意象,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2、通过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生活经验少,阅历有限,知识面也不广,脑中的基础的图象信息少,限制了想象思维的拓展面。而想象和创新必须有一定的知识,一定的生活阅历为基础。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充实学生的图像信息,丰富学生的阅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使他们的感性思维得以发散,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3、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的想象力不是自然产生的,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美术教学中,老师要特别强调学生在写生中观察要细致,并通过体验生活等方式来丰富他们的直观感受,让学生不断积累有关写实方面的知识,获取清晰和有富有记忆的想象,以增加想象的储备。

4、通过图画创作,训练想象力。

英国画家雷诺兹认为,艺术仅仅关系着头脑的两种功用,即想象力和感受力,儿童的精神世界远比我们想象得丰富。他们常常用想象代替思维,把幻想现时交织在一起。在教学中,我们不要不切实际地要求小学生注意人物、动物造型准确和真实性,只要他们在结构比例上反映出空间的关系,透视表现大致反映出空间关系就可以,色彩上只要清晰、明朗,不要过多地加以限制,允许他们的想象,自由发挥。

5、组织学生去户外写生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加强对学生作品的辅导,促进学生绘画技能的提升,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创设良好的美术氛围。

6、定期对学生的作品展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绘画水平。

7、请进修校及本校老师听课、评课,共同督促完成,并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8、期末做好阶段性总结。

9、将前期的计划、反思、论文及活动开展的图片收集整理为结题收集资料,完善课题工作。

10、根据计划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研究活动要渗透课题精神。

摭谈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策略 篇7

童年的生活是想象力生根发芽的土壤, 孩子幼小心灵里充满了想象。作为小学语文老师, 一定要留心孩子迸射的想象的火花, 加以鼓励和引导, 细心呵护、培养, 帮他们从小插上想象的翅膀。那么, 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呢?

一、引导孩子多看

(一) 到生活中认识新事物

想象是以人头脑中的已有表象作基础的。而表象是外界事物在孩子头脑中留下的印迹, 是具体的、形象的, 是孩子进行想象的材料。没有这一表象, 想象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曾听过一教者执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出示课题后, 教者让学生质疑。一学生站起来道:“我家的破 (瀑) 布都扔了, 这里的瀑布怎么会流呢?”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究其原因, 正是“瀑布”这一新事物在他的头脑中没有印迹, 未能形成具体可感的形象造成的。这样, 进一步想象诗中的意境就成了奢望。好在上课老师先纠正了他的读音, 又出示了“瀑布”的视频资料, 让孩子们观其形, 闻其声, 进而想象瀑布形如什么, 声似什么。不但解决了课堂上偶发的生成问题, 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反之, 见过瀑布的孩子无论如何也不会提出这个看似十分可笑的问题。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意识地带孩子多接触、认识新事物, 多观察形象具体的事物就显得尤为关键。

(二) 利用网络资源观察新事物

有些事物是我们在现实中很难亲身体验、认识的 (如鳄鱼、蛇等) , 或者孩子临时产生了解某事物的欲望。这时, 丰富的网络资源就为我们提供了便利。我们可以通过网络, 查找图片、文字, 全面系统地引导孩子认识了解, 使孩子产生具体可感的形象。这一做法, 不受时空所限, 可以弥补我们亲身实地考察认识事物的不足。我班学生在课外积累翁卷的《乡村四月》遇到“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两句诗不太好理解。我们就发动学生通过网络资源, 查找蚕生活的资料。经过查找, 学生们看到了蚕宝宝的样子, 了解了蚕一生的变化过程。知道了养蚕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到关键时期, 养蚕人甚至一晚上要起来好几次。一般农历四月蚕事陆续结束。我们引导学生想象养蚕人某一个晚上的工作, 从而理解乡村的四月是繁忙的, 劳累的, 故而“闲人少”。正是网络资源适时地帮孩子们了解了自己实际生活中不曾见到的事物, 以后再遇到“蚕”, 便不再陌生。

(三) 利用书籍丰富孩子的想象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 就可以指导孩子自己去看书, 从书中获得知识。书中的很多句子本身就是作者在生活经验基础上加以想象的成果。

如:月亮从东方悄悄地露出笑脸, 像一个文静的姑娘。满天的星星却像一个个淘气包都在对我眨着眼睛。孩子阅读前已知道晴朗的夜空中会有月亮与星星。读了作者的这句话感受到月亮与星星是那么可爱, 那么迷人。正是因为作者在写作中加进了丰富的想象, 才达到这样的效果。看得多了, 这种想象的本领就潜移默化到孩子身上了。书中还有很多留白的地方,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阅读过程中, 孩子同样可以主动地根据书中的文字进行再造想象。基于这一点,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童话、神话、科幻等能启发孩子想象力的作品推荐给学生, 让学生在愉快的阅读中收获想象的果实。

二、鼓励孩子多说

(一) 说想法

人类发展的历程表明:没有“异想天开”, 便没有人类的进步。古人许多“异想天开”的事, 经过科学家们不断地探索研究, 在今天都成了现实。因此, 当学生提出“要到星球旅行”“去水底生活”等想法时, 我们完全不必断然否定。说不定这些现在看来不切实际的想法在今后的某一天就成了事实。不是有德国艾力克·卡斯特纳《会飞的教室》, 法国儒勒·凡尔纳的科普科幻系列小说正风靡于孩子们中间吗?因此, 我们应有足够的耐心听孩子说自己的想法, 并及时给予鼓励, 呵护孩子的想象力。

(二) 说故事

讲故事给孩子听, 是很多老师常做的事。但是, 您是否愿意尝试:当故事讲到一半时, 停下来, 让孩子进行想象, 把故事继续说下去?歌德的母亲就是采用这一方法, 很好地激发和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使歌德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刚开始时, 孩子也许不愿说, 不会说。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想, 一起说故事发展的多种可能情况, 一起“头脑风暴”。教师非但不能用成人的观点妄加评论, 还应该给出足够的时间, 让每个孩子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表扬那些与众不同的想法。久而久之, 孩子便自己也可以编出有想象力的故事。

三、指导孩子多写

动笔是想象力外化的标志。孩子刚开始写的时候, 也许只能零星地写两三句干巴巴的流水账。这是所有孩子都会经历的阶段。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设计情境、安排活动, 然后与孩子同时写一个片段, 减轻孩子对于写的畏难情绪。然后, 我们教孩子试着用想象把一个句子写生动。

如孩子写道:天空飞过一只鸟。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怎样的天空, 像什么呢, 飞过的鸟什么样, 看到此景, 你想到了什么?这样一步一步地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象把句子写生动, 写具体。孩子以想练写, 以写促想。这样, 长期坚持下去, 收获的不仅是想象力提高的硕果。

怎样培养小学生作文中想象力 篇8

关键词:感悟能力;阅读能力;原形启发;创设情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276-01

当下的小学生作文,一个班几十个人,教师很少能读到令人心动或会心一笑的作文。作文要写得动人,需要一定的语言功夫。语言功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这里是想与大家讨论影响学生作文的另一重要因素——想象力!学生的作文读来平实无波折,缺少的就是想象力。

一、作文教学与想象力的关系

什么是想象?想象是通过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这种把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就是想象力。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活动。作文是思想内容和书面表达形式的统一体。是道德、智力、技能诸方面的综合锻炼和综合反映,是富于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想象力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可以说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可见,想象力在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中起决定性作用。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用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他们想象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兴趣浓厚。如用“二十年后的我”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有的同学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天文学家,乘坐宇宙飞船,揭开宇宙之谜;有的同学想象自己成为著名的医生,攻克癌症等其他疑难病症,为人类作贡献等等。指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去生活、积累材料。如见到了“水”教师可问:“同学们你们会联想到什么?同学甲说:“水,汹涌奔泻,如箭飞驰,如马奔腾,如虎下山,威力无比,势不可挡。”同学乙说:“水,如一面明镜,清澈见底,如我们的心灵,洁净无暇。”运用再造想象去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作文的立意新颖靠想象力去创造。总之,想象力贯穿了整个作文教学之,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和方法

写作能力涉及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在语言习得方面,最基本的是语言的积累;在思维方面,最基本的是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内容,二者密不可分。教学课标把语言材料的收集和积累,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作为作文训练。学生从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到产生感情,产生思想,直至构思文章,写成文章,是一个完整的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取材、构思,都要突出一个“新”字。而想象力正是这个“新”字的具体体现。没有想象力,学生的作文也就失去了灵性。

1、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所谓“感”就是观察、感受;所谓“悟”就是体悟、思考。观察感受是基础,体悟、思考是升华。“感悟”包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对文学、艺术的感悟,也包括对现代科学思想的感悟。感悟是情感的体验,也是理性的思考。没有情感的文章是苍白的,没有理性的文章是肤浅的。因此,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感悟自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灵性。小至花鸟虫鱼,大至山川河流,非大自然不能陶其情,非大自然不能冶其性。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感悟的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感悟自然,并且要培养学生去感悟社会,这是开拓学生生活视野的重要途径。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还要培养学生去感悟人生,让他们去认识别人,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和阅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来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等等。这些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可以对生活的感性体验,也可以获得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创造性读写结合由阅读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激发创造思维,主要的形式有续写、扩写、改写、读后感、文章评论等。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素质提高了,才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象力也会随之提高。

3、用原形启发,培养想象力。所谓“原形”就是启发作用的事物。人的创造发明,创立新事物的形象,常常受类似事物或模型的启发。鲁班从茅草割手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如何提供“拟想”的原形是想象力训练的关键。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生活或学习中熟知的事物中选择具有启发性的原形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认识到观察事物这种感性形象,通过想象就会成为生活的哲理。

4、创设情景,引发想象力。创设情景是引发联想和想象的重要手段。情景的创设对表象的浮现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景的创设要注意暗示表象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由此及彼地建立起表象之间的联系。根据这一情景,同学们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而使文章立意新颖。

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篇9

文科教研组:郝丽霞

一、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作文教学中培育学生想象力的要求

著名的科学家爱恩斯坦曾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有创造。这句话说明了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总目标”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课程目标”的“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1--2 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3--4 年级)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想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5--6 年级)要求学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教学建议”部分亦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还阐明了写作教学的重要策略是“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二、培育学生的想象力的要求反映了写作与想象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什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首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及增强其实践能力的需要。其次是当前社会上批评学生作文的模式化严重,连说假话也是异口同声,千人一面,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举不胜举。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学生缺少想象力,特别是缺乏创造想象力。而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的关键。

想象与写作犹如树与根、水与源之密不可分的关系,想象,是一种艺术的思维能力,生活中看来平淡无奇的面貌会因想象而充满了绚丽的色彩,事物的看来千篇一律的形状会因为想象而显得变幻莫测,缺乏想象的大脑,是干涸的大脑,没有想象的写作,是枯涩的作品。

三、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育学生想象力的重要策略

(一)从表象导入

表象是想象的原料,正如贵重的合金需要有各种贵金属作为原料一样。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导引学生从丰富的表象入手,指引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如据事物的相似性进行想象,在黑板上画一滴水,让学生据“水滴”展开想象,圆钮扣、球、物体向下坠的形态„„皆可成为描写对象;此外,还可根据学生的爱好,启发大胆想象。如爱好美术的同学,可让他们围绕色彩、几何图形等进行想象;爱好音乐的同学,可让他们听琴声、虫声、风声、水声„„展开想象。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变求同思维为发散思维,学生就能触类旁通。要丰富表象,首要的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儿童需要观察,犹如植物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一样,因为儿童靠观察去认识周围的世界,观察为儿童的思维、想象活动积累了表象,有许多创造发明就是在实际观察中,从某一现象中得到原型启发而成功的,如锯的发明,飞机的制造„„所以,通过观察存储表象,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步骤。在观察情景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获得丰富、鲜明的感性表象,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并让他们通过想象生动地表现该典型表象。其次是增加阅读量。阅读总是伴随着思维和情感,思接千载,浮想联翩,情绪跌宕,感情起伏,用情表达所感,用“我手写我心”。再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各种实践操作,促使他们手、眼、口、鼻、脑等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建立正确清晰的表象。

(二)、从情感激发

情感在想象中如同炼钢炉中的燃料和炉火,没有它,就不会有高温,因而也就熔炼不出优质的合金。可以这么说:生活中积累的表象是干柴,习作者的激情是火种。丰富的原始表象只有在激情的作用下才能产生巨大的变化,才能发出光和热。激情触发想象,而且又渗透于想象过程之中。习作时,只要让学生“情动于中”,思维的火花就如打开“藩多拉的魔盒”一样迸发。试想鲁迅先生如果没有深挚的忧国忧民之情,怎能有警世名篇《阿 Q 正传》的问世;唐代诗圣杜甫如果没有对平民百姓的关爱之情,就不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概叹。

小学生由于受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的制约,写作缺乏激情,当然写不出有创意,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的作文。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创设情境,着力培养学生对人和事物的感情,一定要让学生移情入境,“情动于中”,方能“形于言”。习作中选取那些使之“动情”的材料来写,如真情流露的《我想 ____ 》、《第一次 _____ 》、《 _____ 我想对你说》等文题;表现友情的《我的好伙伴》、《ⅹⅹ我佩服你》;激发好奇心的《月球上的地球村》、《森林历险记》„„让他们写自己最爱的人,记最动情的事,想最有神秘感的时空,引发学生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觉得不吐不快,让他们真正体味到“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的快乐。在情感的支配下,大胆想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思绪驰骋千里,下笔如有神助,文章就能一气呵成。

(三)、从题材引发

想象力的培养,要以理性为指导,受理性的制约。不同的题材,就有不同的想象,因而,习作时,要教育学生想象要有目的性,要根据自己的目的控制想象的方向,避免漫无目的地放野马,亦不能人云亦云,想象要有独创性、变通性和流畅性。

创造型的想象作文如《沙漠历险记》、《如果我在野外迷了路》、《多功能书包》等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的基础上加以想象,想象出来的新形象要有理有据,不能凭空捏造。而童话体的作文则要求学生重“神”而不重“形”,也就是说,不侧重于外在的形象轮廓,而在于内在的精神韵致,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甚至“幻想”“异想天开”的东西也可以随意写,如苹果是黑色的,人类可以与动植物对话等。超越时空的作文题材,如《 2008 的我》、《 100 年后的今天》等文体训练,让学生借助想象提前进入未来的世界,展望美好前程,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在想象的领域里,时空的距离不在存在,想象力丰富的人,可以灵活地再组不同时空中的表象,创造新的艺术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培养这种想象力,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对现实程序的超越与扬弃,逐步打破时空的局限,超越时空,畅想未来。

(四)、从评价激励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所以对学生作文的要求不能一刀切,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虑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情况,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对有创意的想象都应予鼓励。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十分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成年人如此,学生亦是。当得到教师的表扬和激励时,学生内心会充满兴奋和成功的喜悦,得到的表扬越多,成功体验越多,学生越容易增强自信心,习作评价时成绩好的学生要多鼓励,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成绩差的学生,更应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而对于意想不到的想象,猜想错了或不完全,教师应给予肯定、赞美,加以引导,绝不能以讽刺、挖苦等手法挫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教师要善用赏识来鼓励学生,不断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十春寒。积极的评价能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释放学生的心灵,增强自信心。

鲁迅先生常说:孩子是可以佩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学生的想象之鸟一旦高飞,脑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每给一次这样的作文,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创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

上一篇: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案下一篇:初一描写春天的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