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2022-1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小学生写字兴趣培养的实践探究  

【摘 要】写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个人综合素养的表现。教师通过培养训练,激发学生刻苦练字的兴趣,在提高他们写字水平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书写训练陶冶学生的情操,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还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写字教学;兴趣培养;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薛鑫鑫,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小学(江苏泗阳,223700)少先大队辅导员,一级教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教育书法家协会会员,宿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宿迁市教育书法家协会理事。

书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的文化符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能写出一手好字,是许多国人的骄傲。对于小学生来说,写字不仅能够巩固识字,而且写一手端正整齐的好字,是以后学习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硬笔字书写水平的提升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训练过程,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可避免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半途而废。

一、提升学生写字兴趣的实践方法

宋代哲学家程颐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这充分说明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成效的关键。师资力量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想要实现趣味性授课,首要环节是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我校设立了教师的书写质量考核,加强教师相关技能的训练。学校邀请书法专家进行现场授课,在教师培训以及教师教学实践的引领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只有用强大的师资力量作为后盾,才能实现书法教学工作向着趣味性授课方式转变。

1.注重趣味导入,激发学习天性。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生动地讲解著名书法家练字趣闻,让学生充分地学到专业知识,激发他们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如笔者在课上讲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刻苦习书的故事,将清水池变成墨池,从而成为一代书圣;颜真卿用黄土蘸水在石墙上练字,长大后成为唐楷书家典范。他们的学习精神和高尚人品感染着每一位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属于启发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同时又能有效地将道德教育融入书法教学的课程中。

执笔方式是写字训练的重点之一,教师可在教学中将执笔方式的教学内容变成小游戏,促进学生快速掌握。运笔方法的教学内容可编成歌谣的形式,让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容易记忆,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书的兴趣。

2.提高欣赏品味,探寻学习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择一些经典碑帖,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于书法知识的探索欲,教师还可以讲解古代书法家的书写风格,找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的作品,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每幅作品各是出自谁的手笔。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发现、领悟到书法中艺术的美,他们才会用心去学习和感悟。同时,教师可以组织班级书法小竞赛,这也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学习兴趣。

3.结合心理特点,彰显竞争意识。

学生普遍存在自尊心强的特点,比较喜爱展现自己。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入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如笔者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给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在教学中安排一些有竞争环节的游戏,对于在游戏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特殊形式的表扬。分小组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体现出小组合作探究的精神,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4.通过展览活动,增强学书动力。

学校定期开展书法竞赛活动,教师将评选结果公布后,再将获奖的学生的优秀作品以及进步较大的作品放在固定的展览架上进行展览。优秀作品展示前,教师要告知学生,只有选出的优秀作品和进步大的作品才能入展,学生自然会努力去呈现自己最好的作品。展览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与展示的积极心理,并以此来提升他们的荣誉感。

5.保证学习时间,课内外同兼顾。

学习书法首先要保证充分的练习时间,学习任何一项技能都要经过刻苦的练习,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书法练习更是如此。教师除了要保证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还要留下家庭作业来保证他们足够的练习量,家校通力协作,家长实时督促,认真检查孩子作业,并及时向老师反映孩子的学习情况,让他们养成每日练字的好习惯,避免他们没有持续性的练习而产生敷衍甚至烦躁的心理。

6.借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课堂趣味。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由以前静态的学习方式变为动态的趣味学习方式。例如,笔者会通过学校配置的多媒体等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当代名家的讲座,以及一些书写技法讲解的视频动画,在加深学生对书法了解程度的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二、学生写字兴趣培养的实践理路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通俗地讲就是从字中就能感受到书写者的道德修养。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笔者在教学时,根据“点”画“方圆”兼具的特点,教授学生进一步理解外方内圆的哲理,让学生体悟外有和气、内有骨气的人生道理。笔者教学“横”画时,讲解行笔过程:首先逆锋起笔,然后中锋行笔,最后提笔下顿,回锋收笔。这种书法艺术贯穿着人生的处世之道,笔者借此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内敛,懂得自省。

1.从文化内涵的把握入手。

要保证书法教学与德育有效融合,教师首先要站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书观念,正本清源,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高度上看待书法教学,充分认识了解书法在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文化内涵培育方面的重要影响。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书法文化底蕴和书法练习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坚持练习。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避免使用教条化的方式进行教学,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若教师教学时套用规则,让学生遵守教条,死记硬背书法法则,学生的书法学习则会流于学其形,而不能得其骨、魂,并且丧失了道德教育的意义,失去了文化内涵,更起不到明心见性的效果。练字如练人,写一手好字未必能成为书法家,可长远来看,练习书法可以磨炼心智,提升素质,对于学生未来的人生之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融合经典传统文化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加以规范,结合中华民族的经典名言或成语,例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等,用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及蕴涵的深刻哲理教导学生,督促学生加强好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进行书法学习的同时,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以此达到在书法教学中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的目的。

在教学书写技法的同时,教师选择一个合适的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行教学也是书法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教学内容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三字经》等经典作品让学生进行书写,在练习书法的同时,还能达到加深学生文化底蕴的作用。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朱子治家格言》等內容进行书写,在学生书写前,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讲解,从而利用这些国学经典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行为素质,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通过科学的且具有趣味的方法精心教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也具有正面的意义。循序渐进,刻苦钻研,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小学写字教学要以炼心立人为目标,培养学生对于硬笔书法的深刻认识,实现书法教育与道德教育并行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刁益虎.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困境及其超越[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0,41(6):196-202.

[2]李新荣.毛笔书法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研究[J].汉字文化,2019(22):114-115.

[3]郝宇.毛笔书法教学弱化的原因[J].艺海,2019(11):124-125.

作者: 薛鑫鑫

第2篇:激发学生兴趣

摘 要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然成为历史教师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开放性教学这一视角出发,提出了三种基本方法,分别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教学;开拓信息传播新途径,让学生在多种环境中获取信息;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身临境感受的历史氛围。

关键词 兴趣 开放性教学 初中历史

所谓开放性教学,就是改变原有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课堂学习模式,变知识传统者由教师成为其他各种途径,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加工知识、分析知识、运用知识,让学生具备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开放性教学来提升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对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教学的环节中提高学习兴趣

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初中历史课堂上一般仍然采取教师教授,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近几年,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实际运用的却比较少。对于历史学科而言,要想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具体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不断强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尝试。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对此,要强化教学模式的改革,这是符合开放性教学的基本要求的。从现有的教学模式来看,教师们创造了不少新的教学方法,如导读探学法、网络探学法、课题探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自主探究教学法等。对于取得的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历史教师要一方面敢于尝试,敢于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创新教学方法,要依据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究更加符合学生实际,学生喜爱,真正能调动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法。

二是强化学生自主参与到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去。实践证明,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强记忆,强化学习效果,还能够调动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此,教师要在采取新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大力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工作中去,采取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讲授“戊戌变法”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可以找学生分别扮演光绪皇帝、慈溪太后、谭嗣同等人,让学生依据当时的历史背景,自己编台词,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表达出来。或者也可以让学生模仿电视剧或电影中的某些情节进行教学。或者教师也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采取学生参与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应该说,能够尝试是符合开放性教学的基本要求的。

2 开拓信息传播新途径,让学生在多种环境中获取信息,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第一,拓宽信息传播途径。信息传播途径宽了,获取知识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来说也是如此。从初中生和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个别初中生自我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不够,他们不愿意去通过多种途径去获取历史知识。另一方面,历史知识的传播途径仍然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为主。再加上个别学生由于对历史不感兴趣导致不愿意认真听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能真正获取的知识就非常少了。所以,还是需要进一步拓宽信息传播的途径,不仅要在坚持原有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下转第180页)(上接第147页)取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还可以通过网络、微博、微信、QQ等方式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播。这样就使得历史知识的传播途径变宽了,学生可以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情况下得到相关的信息,因而也就会在日积月累的熏陶中提升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第二,要真正发挥出信息传播途径的作用。为了搞好历史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教师都建立了网络组织,如QQ群等。还有少数学校建立了历史学科的网站,以供学生学习。应该说,这些尝试和努力都能够让学生掌握到各种历史信息,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总是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学生对QQ群的关注程度较低,或者很少浏览关于历史学科的网站。对此,学校和历史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一方面要提醒学生这些途径的存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这些途径的自我学习中去。另一方面,学校或历史教师要注意在信息传播途径上下功夫,比如可以有针对性的美化历史知识的网站,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有效的努力之后,学生就会去观看这些网站,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慢慢的提升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了。

3 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身临境感受的历史氛围

学生作为受教育对象,要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还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符合开放性教学的基本要求的,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方面,历史知识的教育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历史虽然是发生在过去很多年的事情,但是历史中的人和事都是确实存在的。对此,历史教师可以把历史中的典型人物或者典型事迹进行有效的宣传和介绍,同时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的讲解,这样就使得学生认为学习了历史知识对自己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因此也就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比如,在讲授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时,历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大革命的失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共产党的力量较少,没有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没有军队。对此,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只有自己强大了,别人才不能消灭自己。这种方式的教学方法,是把历史事迹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因此学生听起来会觉得津津有味,因而也就会慢慢对历史知识产生一定的兴趣。

另一方面,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带着一定的问题,才会在思考中得出答案。对此,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讲授新的课程内容前,要让学生预习,在讲授了内容之后,要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具备问题意识的情况下,学生会自主的寻求答案,那么,就会使得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一定的兴趣。

综上所述,在历史学科教学工作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本文只是从开放性教学的角度提出了提升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的基本方法,诚然,在教学工作中,要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还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提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或模式来。

作者:张秀丽

第3篇:兴趣:改进数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摘要:数学是美的,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然而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对数学美的关注,使得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学习无限的知识,是值得每个数学老师值得思考的。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执教经验,对初中数学中如何改进数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相关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兴趣

数学是美的,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由于它的结构完整、图形对称、布局合理、语言表达简洁,无不体现其美的因素。因此,我觉得数学教学应当激起学生对数学美的关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常言说得好,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在数学中不是不存在美,恰恰是缺少发现。在复杂的数量关系、代数式、几何图形之间,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寻求数学的“形态美”。笔者以为,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正确地使用好教材,维护神秘的数学美对学生产生的感染力是巨大,当学生引起对某一数学现象突发奇想时,要积极鼓励,不要简单地认为那是想入非非,或许他有着独特的理解。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不再是那样抽象难懂,枯燥无味了。

一、明确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做到有的放秩

在新课改中,对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做了明确的制定,即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并“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作为一名初中的数学教师,我们有必要对教学目的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只有通过认真学习,搞明白教学的目的,才能弄围绕其开展教学活动。只有全面深刻的掌握了教学目的,才能在教学行为中,体现出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二、通过数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索

一直以来,如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如何使他们能够在课堂四十分钟内尽可能地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让学生保持认认真真地集中注意力状态的学习,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

1.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实质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自愿的、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这项活动。在教师具体教学中,可以通过初中数学具有的独特的吸引力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具体施教过程中,可以列举讲解目前国在数学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的情趣。教师还可以尽情的展示数学的魔力和魅力,在授课过程中,唤起学生对数学的钦佩之感,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以致用的感觉,进而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获得成就后的满足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使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例子对所学知识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以积极轻松的心态投入其中,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从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从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开始。俗话说,困难是人们意志的“磨刀石”。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的时候才能被充分表现,意志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的时候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在笔者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有意识的给学生安排比较有深度的习题,以让学生通过动脑思考,认真分析,克服困难,做到独立解决问题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发学习兴趣。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方面,教师需“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培养策略,并进行习惯性训练。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榜样的作用,激发学生养成的学习习惯。比如:可以通过评价表扬的方式,鼓励学生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使用丰富多彩的课题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除了靠黑板、粉笔来开展教学的环境外,还可以通过“连续性实验”与“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①连续性实验教学法,连续性实验教学法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明显提高课题的教学效果。比如我在学习“比例的应用”时,尝试着在班中四个小组里展开竞赛,学习解题方法、解题步骤、解题格式、解题思想等各方面,只要做得出色,都可以得分,类似现在流行的益智互动类电视节目,最后算出总分,宣布赢得比赛的小组,胜出的小组可以得到老师用红印章印出的五角星。第一次比赛后,我觉得效果不错,随口说下一课我们继续比赛,谁知孩子们兴致勃勃,没有赢的小组争相说下一次一定要获胜。于是我在学习后面的3节内容时,都采用了这样的办法。可喜的是,不需要我的“暗箱操作”,孩子们居然能够打成平手。当然,这样的比赛肯定也存在着问题,只是短时间内还没有发现,还有待后续的继续完善。②多媒体教学发,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使用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课件教学完全可以不受空间限制把拓展的相关知识通过大屏不展现给学生,增加学生知识量,并有助于学生记忆;影音媒体的应用使课堂丰富多彩,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课件可以音图并茂,多了视觉的接收,理解可能更容易,比传统的教学只有听觉接收和死记硬背效益更好;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的超级链接和随意转换是教师可以灵活控制前后内容之间的衔接。既可单独讲解某一知识点,也客串起来前后连贯学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连贯系统,克服了以往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弊端。多媒体能直接形象的来表达动态过程,教师和学生处于主动的人机对话的学习状态,易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单调乏味,集中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孟庆荣

第4篇:激发学生写字兴趣之我见

【内容摘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写字教学来说,兴趣同样是关键因素之一。要培养学生浓厚的书写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固有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调动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让写字不在是枯燥无味,相反的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关键词】 激发 调动 兴趣

“学习的最刺激乃是对所学的知识的兴趣。”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兴趣支配。凡是他们喜爱学的,学习的持久性就长,效果也好。写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学生一旦对写字有了兴趣,便会由被动变成主动,心情变得愉快,注意力就能变得持久,观察力也就能变得敏锐,想象力也会变得丰富,他们也容易保持兴奋的学习劲头,写出来的字就比较端正整洁。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抓住学生心理的脉搏,多方面引导,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使每个人对写字充满热情和信心,让“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但是,兴趣不是天生的,如何在低年级学生写字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爱上单调而又枯燥乏味的笔画练习呢?在教学中,可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一、注重兴趣激发,让学生爱上写字 (一)故事诱趣。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听老师讲故事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同时对老师有着很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性。因此,在写字教学中,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一般将故事排在课的导入部分比较恰当,并注意语言生动、形象,这样学生就会很快地进入到写字的角色中去。如学会“竖钩”,可讲王羲之与鹅的故事;又如教学“横”字时,讲山海关天下第一天“一”字的来历。

(二)儿歌添趣。儿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文字简练,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易读好记。因此,把教材中的执笔方法、书写规律等编成儿歌,让学生乐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如“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竖”像小棒棒,“钩”像人踢脚。这样就让学生一下子记住了基本笔画的形状。如“三点水这样写,上点下提一直线,半点突出才好看”,“撇捺在上像把伞,在中像鸟飞,在下像支架”等。生动的讲解,准确的示范,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形象动作,亲眼看到了起笔、行笔、收尾的全过程,书写汉字也就化难为易了。

(三)活动激趣。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适时组织学生做游戏,把游戏与学习结合起来。如教学汉字以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通过让学生给“字宝宝”找朋友,“生字开花”等一系列游戏活动,让学生觉得写字是一项轻松、愉快的活动,寓教于乐。此外,“集字”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集字”能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学以致用,提高兴趣。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喜欢写字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写字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指导学生练字,如果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解偏旁部首、结构造型,只是机械重复点、画、钩、挑等写字技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学生写字兴趣的激发。

1、注意写前激趣。为使学生一上课就产生浓厚的写字兴趣,我们要求教师一定要注重写前的导入,采取不同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写字欲望。有的老师根据学生崇拜名人,喜欢模仿名人的心理,收集古今书法大师少年时代练字的传说故事,讲给学生听,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写字的感情。有的老师根据小学生天性好胜的特点,采取展览习字本,表扬上次作业写得好的学生,展示取得进步的作业本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促使全班出现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

2、注重维持兴趣。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发达,学生的模仿能力较慢。依据这个特点,在写字教学中,我们采取生动讲解,直观演示和练评结合等措施,注重维持学生的写字兴趣,使学生在整个习字过程中始终轻松愉快。

(1)“生动讲解”是说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教师通过打比方、编顺口溜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记住字的特点。如临帖写“鲁”字时,对于主笔“横”的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人走在钢丝上,伸长手臂,可以起到平衡作用,因此“横”要写得长一点,这样,有利于学生产生浓厚的写字兴趣,便于把握“鲁”字的特点。 (2)“直观演示”指的是教师采用示范或利用投影、录像、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书写姿式和书写方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可参照的“书写形象”,使学生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对怎样起笔、怎样收笔,哪里轻、哪里重等都一目了然,不仅使学生对写字重点感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笔过程中的轻重,快慢等书写技法。另外,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或微机设计汉字拆拼练习,把汉字分成部件,学生自由拼摆,比一比谁拼摆得最匀称、最美观。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笔画或部件所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匀称。

(3) “练评结合”是说在写字课上把练字与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写字练习是一种脑与手协调进行的操作活动,在这一操作过程中,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需要有较高的耐性。小学生年龄小,心理素质不稳定,如果长时间练写,精神就会疲劳,注意力会分散,练习就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中,采用练评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体力、精神得到调节,消除疲劳感,以有利于完成写字任务。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得到反馈信息,矫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行为,促使学生把学越写越好。兴趣越来越浓。

(4)“定期展览”是将写得好的学生作品和报刊杂志上的优秀书法作品放进学习园地。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整个班级也因此形成良好的写字氛围。

三、注重鼓励表扬,让学生乐于写 评字是整个写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小学生天性好胜,“好表扬”是其重要心理特点,是鼓励他们学习的重要手段,成功的喜悦往往能带给他们无穷的力量。特别是对于正处于写字教学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更要捕捉、赏识他们的闪光点,尽可能运用表扬的武器,挖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热情鼓励,使其不断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喜悦,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一是说一说。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师生对话,面批写字作业,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在对话时,要尽可能多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可引导学生自己与自己比,如作业的第二行与第一行比,后一遍与前一遍比,本次作业与前几次作业比。还可启发他们与同学写的字比,与教师的范字比,与书本上的范字比。通过比较,使他们看到进步,比出差距,找到努力方向。在对话时,教师既要动嘴讲,也要动手写,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少走弯路,就是引导学生写好字的捷径。

二是评一评。每个孩子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宽容和鼓励能使孩子们有信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批改学生的写字作业,在作业页面上把一些写得好的字划上圈,用圈圈的符号来肯定写字进步,如部分笔画好的打小圈,整个字好的画大圈,特别好的二勾双圈。另外借鉴作文评阅中的“眉批”、“总批”方法,写一些简洁、易懂的建议性或鼓励性批语,如“字要一笔一画写”、“你的字越写越好了”、“有进步”、“这个字稍胖了一点”等。这些都可以燃烧起学生对写好字的希望之火,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是展一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来自学生中的榜样是最有说服力的。因此,不断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是激励的重要手段。在作业批阅后,课堂上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课后,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或举办作业展览,挑选一些好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供大家欣赏学习,并注重让这些学生谈心得体会,与同学们交流书写技巧,然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表扬奖励。同时也为写字进步的同学另辟一角,使他们感觉到自己也在不断进步。这样,大大激发了每一个学生的写字积极性,全班出现“比、学、赶、超”的场面。

四是赛一赛。竞赛不但能调动低年级学生写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如开展最佳作品评选、最佳座姿评比、“每周一星”评选等,展示一些佳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评,并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品头论足,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写字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不仅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也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廖大海.走向现代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新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 [2] 钟启泉.崔允郭,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3] 徐勇,龚效华. 新课程的评价改革.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5 [4] 钟启泉, 倪文锦, 欧阳汝颖. 语文教育展望.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第5篇: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论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有的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叫苦不迭。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快乐作文呢?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拉近作文与生活的距离,培养写作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单凭空想像是写不出好作文来的。我们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身临其境才能获取和积累写作素材,写出的作文才有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尽可能多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参观、课外实践活动、文体竞赛、游戏等,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金秋十月,学校组织了一次去农场采摘活动。到了果园,满眼都是红的绿的苹果、枣子,这可是他们头一次见到啊!学生兴奋得不得了,飞也般得冲进林子。他们几人一组,想尽一切办法地抢摘着,提着沉甸甸的“战利品”,个个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回来后,他们以《快乐的采摘》为题记录下了这次活动。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兴奋、快乐的感受,这篇作文当然写得是前所未有的生动。

当然,还可以在作文课中现场组织一次活动或比赛,如拔河比赛、老鹰捉小鸡,打龙头。这样学生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观察者,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又有教师的引导观察,使学生既乐在其中,倾情投入,又能置身事外,冷静观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描述生动,充满情趣,写作兴趣也会自然而然有了。

二、写“下水文”,激发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和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这话是极有见地的经验之谈。老师如果坚持“下水”练笔,不仅能使自己得到提高,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从而大面积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向师性经常写“下水”文,确实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一次,我指导学生写《我熟悉的一个人》。在部分学生写孩子的习作草稿中,几乎个个都是一样的描述。其实,人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特点。小孩子的长相绝对不会彼此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细致地观察,想当然地写。针对这一具体共性的问题,我首先从学生的习作中抄录几个片段让大家“认领”,由此让学生认识到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的重要性。接着我朗读“下水”文,让学生猜猜老师写的是谁,并说出根据什么猜出来

的。我写的学生是这样的:“个子很高,身体消瘦。他留着短短的平头,浓黑的眉毛下有一对不大的眼睛,一笑起来就成了一条缝儿。鼓鼻梁,尖下颏儿。也许是身上没有力气吧,他总是弓着背,下巴搭在课桌上,显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你再看他那一身黑乎乎的校服,可想而知定是个淘气包。”我读了之后,学生们马上猜出我写的是谁。这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举手练习说话——说特点猜人物。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写作欲望

实践证明:靠大谈写作意义、重要性之类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的事物激活思维,才能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叶圣陶先生亦云:“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运用多媒体教学作文,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

四、展示写作成果,激发写作动力

强烈的成就感会给人于前进的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又爱表现,教学中我利用他们这一特点,为学生习作创造展示的机会,共同分享他们的成果,使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例如,我利用黑板报不大的一块地方,开辟出一片“作文小

天地”,让学生中一些优秀习作都有机会在园地中得到展示,满足小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同时又做到定期更换,这样既调动了学生们的写作积极性,有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做到人人有机会。每一期作文展示后,还要组织学生进行评比,评选出“班级小作家”。被选上的学生喜形于色,深受鼓舞,没有被选上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个人作品收藏,把自己满意的作品集结成册,这样既能留下美好的回忆,又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积累。这些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也乐此不疲地积极参与。写作对他们来说,再不是一件苦差,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使他们热爱写作、乐于写作。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

第6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东水中心小学杨明娣

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小组合作,自学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去自主探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是在自己探求新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

例如:在教学长、正方体认识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长、正方体模型,如:粉笔盒、牙膏盒等,这些物体在学生身边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同时,在学生头脑中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最初的空间概念。接下来,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长、正方体的特征及两种形体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再通过亲自的观察、触摸、计数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但是面的形状、大小、棱的长度是有区别的。最后学生自己发现的规律加以总结,并与同学们互相交流,讨论,从而完成对新知识地学习。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是在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索中进行的,他们不仅准确地把握住了知识要点,形成了清晰的概念,而且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学生觉得知识不再是由教师“硬灌”给自己的,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与探索获得的,这样学生就会从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这种满足感会持续地激励着他们学习兴趣。

3 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思维训练,打破学生思维的束缚,培养创新能力 。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自己的创造力去教育和感染学生,打破那些条条框框,着眼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培养其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工程问题之合作问题以后,教师可以在教材安排的练习基础上,灵活地设计一组一题多问的练习以激起学生独立解题的强烈愿望。

一项工程,甲独做需要12天完成,乙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丙独做需要10天完成。①甲、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②甲、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

③乙、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就上述条件再提出一些问题:

④甲、乙、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⑤甲、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

⑥如果先由甲独做3天,剩下的由乙、丙合作,还需几天才能完成任务?……

通过学生互动,以自问自答、我问你答、你问我答的多种形式进行学习,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问题不再是通过教师的告诉学生才得以解决,而是学生经过了一番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己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与此同时,通过一题多问的形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延展了合作问题这一知识点的辐射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对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还将继续探索并为之不懈努力,想尽办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第7篇: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通过观看了范老师在1A module 3 unit 1 In the classroom的精彩教学片断,关于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谈谈我的心得。

范老师是一位年轻的英语老师,在她的课堂中,充满着热情和活力,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欢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numbers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会数字1-6的基础上,拓展了数字7-9和0。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范老师充分激发了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玩游戏,唱英语歌曲,为学生营造了开心愉快的学习氛围。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培养英语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只有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才能够让学生更加喜欢英语,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在引入新课的阶段,教师利用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的手机作为主线,用几个颜色不同的包吸引学生注意力,先让学生利用已学数字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包,再猜一猜里面有什么,学生在猜的过程中,运用到了已学单词,rubber,ruler,pencil等,这样不仅复习了旧知,又引出了本课的关键物品Apple(苹果手机)。这样,利用低年级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心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堂课的教学片断中的亮点是在教师教授了新词seven和eight后,让学生离开座位,到教室的实物布置区去找一找数字7和8,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强烈了。由于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较难保持,教师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动一动,找一找,不仅学生学得充满乐趣,而且在找的同时,学生能运用所学数一数已学的事物,起到了操练的作用,并达到了很好的语用效果,将新知和旧知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同时,培养了学生能够发现身边的数字,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多多发现所学的知识,将情感目标也渗透到了教学中。

本节课除了能利用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还精心组织了许多有趣的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年级的学生喜欢游戏,喜欢有趣的事物,教师在课堂中能够穿插游戏和活动,既符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使原本枯燥的单词句型操练变得生动有趣,将活动和游戏代替机械的操练,能让学生在玩中学,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不仅让学生,也让听课的人能被深深地吸引。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和范老师也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更巧的是,我所教的也是一年级的学生。范老师展示了一节很精彩的英语课,值得我反思和学习,我会将这些好的方面运用到自己的课堂实践中,争取在英语教学中不断进步。

第8篇:如何激发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一、 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识字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各科学习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写字是学生学习文化的开始,是形成读写能力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认识和会写一定数量的字,掌握了一定量的词语意思,才能够进行阅读,才能够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语文教学的根基。识字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低年段是识字教学的关键时期,承担着小学阶段将近三分之二的识字量。低年级识字量过低,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极大。一方面识字量缺乏,会使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产生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挫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低年段是学生阅读的最佳期,如果识字量缺乏,将会使学生错过这一最佳期。

二、识字教学困难重重

如何抓好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的质和量,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但是识字教学困难重重,很多学生为生字所困,觉得识字很枯燥,不喜欢学。其主要原因:

1.识字量大。课标提出1-2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这对于低年段的孩子来说识字

量已经非常大了,加上汉字本身结构复杂多变,识字难度确实很大。比如一年级上册,要认400个字,会写100个生字,这务对于刚刚跨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有一些孩子在入学之前,没有接触过汉字,让他们一天会认十多个生字,难度确实很大。

2.过程枯燥。传统生字学习的过程大都枯燥无味,往往是从读音到字形再到字义,每一个生字都这么学,缺乏新意。时间一长,许多孩子就对识字失去兴趣,就影响了识字教学的质量。

3.容易忘记。有些生字不好记,孩子读过了很快就忘记,再加上每天都的识字量太大,受“倒摄抑制”的影响,学过的知识容易忘记。对刚入校门的孩子们来说,“学了就忘”的现象是一个打击,它会让孩子们失去对识字的兴趣,进而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所以,让孩子们喜欢学习汉字,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课标提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和技能,使他们真正爱识字、轻松识字。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游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行动多受兴趣的影响,缺乏目的性,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开展各种游戏活动识字,如:开火车识字、摘苹

果、走迷宫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二、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①儿歌识字法: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告“字;人在高处走,云在脚下行”是“会”字;“一边绿,一边红,红的怕水,绿的怕虫,是“秋”字等儿歌记忆汉字。

②字谜识字法: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一举多得。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走独木桥──生”,“1+1不等于2──王”,“六十天──朋”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都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识字方法,如:拆字法、比较法、熟字加一笔、减一笔、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教师要结合所学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使用,以便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 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因此,要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性和浓厚兴趣。

1.校园环境识字。校园有宣传标语、校训、学生规范、黑板报等,这些都可以成为识字教学的学习资源。我们要善于发掘这些识字的资源巩固识字的同时,拓展识字量。例如:在下课时,可以让孩子看看我们的黑板报,说说哪些字我们会认识了,不会认的,互相交流,然后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读给大家听,在潜移默化中巩固拓展了识字。再比如:全班同学的名字也是一个识字的资源,我把每个同学的名字都按座位打在一张纸上贴在讲台上,下课让学生认名字,然后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当老师的小助手去发作业本,孩子很快就认识了班上大部分同学的名字。

2.动画故事识字。孩子最爱看动画片了。孩子对动画片的名字、主人公的名字及相关内容,如数家珍,老师可以利用这一契机,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动画片有关的字,孩子兴趣高涨。当然老师更应引导孩子课余阅读感兴趣的拼音读物,这是更重要的识字途径。老师可以开展“故事大王”这类的竞赛来检验孩子的识字阅读的能力及表达能力。

3.超市识字。超市是个非常有利的识字场所。孩子对超市中的零食和玩具都是钟爱有加。因此,我经常在和家长的沟通中,请家长利用逛超市的时机,教孩子认识食品和玩具包装上的名称,孩子边逛边买边识字,不知不学又增加了识字量。我还让孩子收集食品用品包装上漂亮的名称和商标,让孩子剪剪、贴贴、记记,然后到一定的时间,让孩子带上收集的商标和大家交流,比比谁收集的最多,做的最好,认的字最多,孩子在动手的快乐中识字量又有了提升。

4.逛街识字。大街上更是天然的识字教材,有标语、广告、商店店名、汽车站牌等,都可以加以利用。我还请家长在带孩子逛街、坐车的同时有意识地让孩子认认身边的汉字。一日点滴汇之江洋。 生活处处皆语文,让生活成为我们的识字课堂,让孩子在生活中享受识字的乐趣。

5.收集商标:

市场经济社会商品无处不在,孩子们几乎天天在与商品接触,让孩子做个有心人,收集精致的商标,并且粘贴起来,收集商标不仅对识字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让孩子们养成不乱扔包装纸的习惯。

6.广告识字:

生活中的广告语特别多,朗朗上口儿童特别易记,借助广告语来识字,可提高识字兴趣,使儿童对新字的掌握又快又牢。如学习“纸”字,左边是纟,右边是氏,“氏”字生活中用用得极少,极易写错,如何帮儿童识记?“乐百氏”广告,由于由“小燕子赵薇”加

盟,孩子们爱唱也爱看,讲解“纸”时,拿一瓶“乐百氏”,强化氏的识记,这样孩子们就能更快的掌握。

在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性课程资源、社会性课程资源、人文性课程资源,语文教育应植根于现实生活,面向未来。生活在哪儿我们识字就应在哪儿,识字教学才丰富多彩,意味无穷。

四、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学生这种热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

一、如:认识“司”字时,有的学生用“同”字去掉一笔“丨”就变成了“司”,有的学生用“词”去掉“讠”旁就变成了“司”。学习“李”字时,有的学生说“李”就是“

十、

八、子”这三个字组成的,有的学生说“李”就是“木、子”这两个字组成的。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总之,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堂上,老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老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儿

童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第9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景。可以这么说,适当的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机条件。

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如果把学生比做演员的话,它就是一个供演员发挥想象,施展才能的舞台。教师作为导演,就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好这个“舞台”,因为这个“舞台”的作用实在是举足轻重。

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在不致于成为沉重的负担。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景,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情境的创设引发了学生的无穷想象。

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变幻。如果在一种刻板、枯燥的环境下,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力、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营造一个与音乐形象相关连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去想象。

三、情境的创设促进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舒曼的钢琴曲《捉迷藏》是六年级上册的欣赏教学内容,仅仅通过一二遍的反复欣赏很难让学生听懂乐曲中表现的意境。我就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营造一个情境,教学一开始我就带领学生做起了捉迷藏的游戏。玩过一阵后,我让学生说说捉迷藏社的心情如何,学生会说很兴奋、很愉快,但当自己快被抓住的时候又很紧张。于是我又让学生在《捉迷藏》的钢琴乐曲下来做这个游戏,并要求学生根据音乐的描绘来做游戏,学生在游戏的实践活动中,通过音响的感知、情感的体验和表情的感受与分析,获得了感知音乐美和表现音乐美的能力。

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美好的意境。教师要是能创设适合音乐教育的美的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歌唱、欣赏、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就能感受和领悟音乐的美妙和音乐的力量。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想象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自然、愉悦、美好的学习情境。教师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如运用多媒体的视听、运用语言艺术的描绘、师生实践活动的创设、课堂中的问题情境等等,这种教学改变了以往刻板、机械的教学,只要教师遵循音乐作品的意境,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学生便会饶有趣味地学习音乐。真可谓:以境动情,情境交融,美在其中。

上一篇:学校迎检工作总结下一篇:软件项目技术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