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批判学派探讨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框架理论视角下的《纽约时报》京剧报道研究

摘要:戏曲是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身的综合性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典型代表。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推进,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也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大众媒介是现代人接触社会、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媒体的报道对客观事物在大众认知过程中的形象建构起到关键作用。《纽约时报》作为美国最重要的主流媒体之一,发行量居美国第三,常因夺得最多的普利策奖而享誉报界,处于美国报刊的领袖地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这一大背景下,考察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在美国主流媒体之一的《纽约时报》上的文字呈现,对于我们摸清京剧艺术对外传播现状、了解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和真实形象,从而调整文化艺术传播交流的相关政策,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即通过梳理总结《纽约时报》关于中国京剧的相关报道,从新闻媒体这一窗口考察京剧在美国的传播情况,分析其报道特点,探究其传播规律。本文选取《纽约时报》1980年至2016年间关于京剧的报道,找出涉及京剧的文章的数量、篇幅、体裁、时间分布、主题、角度、关键词等特点,并分析这些文章字里行间隐含的内在意义。本文以传播学效果理论中的框架理论为研究基础和支撑文章的结构,配合批判学派的文化霸权理论、话语理论及东方主义理论,结合戏剧戏曲学常识,采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对目标文章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研究表明,《纽约时报》对京剧保持了持续的关注,但有降低的趋势。该报对京剧的报道以美国本土的演出活动为绝对导向,报道角度丰富,重视背景信息的介绍,重视描述客观现实,惯用平衡的报道手法。剧评专业而大胆,常常褒贬结合,有时流露出"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究其根源,《纽约时报》的报道虽然不受美国政府的绝对控制和影响,是相对独立客观的,但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或者说"语境",其本质仍是西方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对此,笔者认为在充分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同时,应加强戏曲理论化工作,总结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而"文化自信"概念的提出为探索建设有自身特色的戏曲理论体系指明了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美国主流媒体关于京剧的报道进行总结分析,此为传播学与戏剧戏曲学的交叉领域,研究成果较少,以及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不足之处在于研究样本数量较少,掌握的资料有限,这给定量分析带来可能的误差,此外由于经验和资源缺乏,导致研究过程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关键词:京剧;框架分析;纽约时报;文化研究

学科专业:传播学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 《纽约时报》京剧报道研究现状

2. 《纽约时报》的其他涉华报道研究

3. 文化形象研究

4. 相关理论简述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 研究问題

2. 研究方法

3. 样本选择

第四章 《纽约时报》关于京剧报道的分析与讨论

1. 表层框架分析

1.1. 报道数量

1.2. 报道体裁

1.3. 报道篇幅

1.4. 报道时间分布

1.4.1. 报道时间分布与演出活动的对应关系

1.4.2. 报道时间分布的其他分析

2. 深层框架分析

2.1. 高层次框架分析——报道主题

2.2. 中层次框架分析——报道角度

2.3. 低层次框架分析——字里行间的深层意义

2.3.1. 报道高频词

2.3.2. "京剧"一词的译法

2.3.3. 典型报道案例分析

2.3.3.1. 1980年北京京剧院访美演出

2.3.3.2. 1981年上海京剧院访美演出

2.3.3.3. 2015年张火丁赴美演出

2.3.4. 《纽约时报》的评论倾向分析

第五章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不足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区域性农业发展论文提纲下一篇:历史课教学应用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