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标准的要求

2022-1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控制标准的要求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要求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要求意义重大。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数学素养的基本概述,接着提出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要求,旨在通过于此,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数学素养;要求

近年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在我国教育领域开展的势头十分火爆,各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层出不穷,给传统教育带来的冲击也十分巨大。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之下,小学数学教师习惯于采取“填鸭式”教学模式或者是“灌输式”教學模式,这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没有丁点的作用。当今时代之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分明显,数学素养也成为了广受业界人士追捧的一种全新素养。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小学数学课堂标准体系下如何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变得事关重要。

一、数学素养的基本概述

纵观现如今的教育领域,不同的学者对于数学素养的理解和解释种类繁多,但是归根结底大家对于数学素养的认识其实大都不尽相同。数学素养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在凭借自己先天能力的前提之下,在后天环境中培养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能力。数学素养是一个人的基本数学修为,是一个人在数学方面的抽象综合表现。一般情况下,数学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数学双基。数学双基指的是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能力和数学基本技能能力。数学知识是基础,是修建任何一栋大楼的“奠基石”[1]。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后续的学习过程变得十分的“不接地气”且泛泛而谈。数学知识是“土壤”,依托肥沃的土壤方能让学生真正具备相应的数学技能。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基本技能的相互配合构成了数学“双基”,成为了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数学能力。数学能力包括空间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算能力等。学生在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数学能力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明显,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数学能力,所有的知识方能实现最终意义上的活学活用。

第三,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基本手段。数学知识纷繁复杂,各种概念、定理、性质和公式等混杂在一起,没有好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话,最终的学习效果势必会变得一团糟。数学思想方法蕴含在数学技能与知识之中,重要且不可或缺。

第四,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数学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完美结合。抽象一点来说,数学意识就是对于数学的感觉,是一种需要经过潜移默化且不断得到训练的数学新技能。在具体的数学实践中,创新意识是数学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教学模式和学习内容对应不同的数学意识,在数学应用过程中可以得到灵活多变的运用。

第五,数学信念。数学信念是一种具有大局观的理念。在正确的数学信念的指引之下,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和理解变得更加透彻,成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一把“金钥匙”。

第六,数学文化。不少学生甚至是教师对于数学文化的认识十分肤浅,有的甚至对数学文化嗤之以鼻。其实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数学文化能力,各种数学知识的解决变得迎刃而解。

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要求

(一)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掌握过硬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之下,学生数学素质的提升由多种途径均可达成,其中不断夯实数学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过硬的数学思想方法至关重要。提高数学双基的过程应该脚踏实地,循序渐进。通过处理各种数学实际问题,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意识与文化修养得到显著提升[2]。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学生逐步领会课改精髓,详细了解各种数学概念结论的前因后果,并为后续的学习发展起到桥梁性的作用。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认识人民币》这一章节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应该首先让学生对于人民币的面额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并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带到课堂上向学生进行展示。这种概念性的认识让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得到全方位提升。具备了相应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之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变得顺理成章。理解数学的过程就是应该建立在深刻领会数学概念的基本前提之下。扎实的“双基”让学生的数学探究过程、数学再学习过程变得易如反掌。

(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数学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之下,数学能力与数学意识的提升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全程配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小学生只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可。但是在新的课程标准之下,除了这些基本的能力与意识之外,学生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抽象理解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全面强化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些学习过程中,数学意识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树立起来的,并对后续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例如,教师在进行《空间与图形》这一章节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要求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渐形成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在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下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快感,并逐渐形成相应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三)树立坚定的数学信念,充分体会数学文化的价值所在

在数学素养中,数学信念和数学文化所发挥的作用常常容易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忽视。在新的教学课程标准之下,数学文化贯穿所有,与数学信念一起成为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例如,教师在进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这一章节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将与邮票相关文化内容渗透到教学中,通过“邮票文化”的渗透和传递,学生对于相关数学问题的理解变得更加透彻且清晰。

三、结束語

据上述的分析可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任重而道远。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通过各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全面渗透与数学素养相关的元素。同时,学生也应该紧密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环环相扣,按照教师的安排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只有如此,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方能逐渐提升。

参考文献

[1]于凤艳,张胜利.数学课程标准下学生数学素养的再认识[J].现代教育科学,2010(6):46-48.

[2]范功玲.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探讨[J].中华少年,2016(35):30-30.

[3]张延勋,程合国.紧扣新课改教学理念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J].新课程:上,2016(2):66-66.

作者简介:林淑娟,女,1979年12月生,广东省江门市人,学历本科,小学数学一级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作者:林淑娟

第2篇: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要求

在现代社会,人们日益离不开数学,因此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适应生活、工作的必要条件。高中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义务教育后的数学教育,高中数学包含了数学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同时又和深层次的数学紧密相连,它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而且有可能是学生最终的学校数学教育。所以,高中数学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素养至关重要。2003年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那么,具体来说,《标准》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提出哪些要求?这些要求对于数学课程的发展和数学教学有着怎样的影响?在学校数学教育中,如何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 数学素养的内涵

关于数学素养,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MA”课题组(1997)认为,数学素养是指以人的先天生理特点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和数学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的心理方面的稳定属性。王子兴(2002)认为,数学素养是数学科学所固有的内蕴特性,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严格的数学学习活动获得的、融于身心中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是一种心理品质。朱德全(2002)认为数学素养的生成是个体在已建立数学经验基础之上对数学感悟、反思和体验的结果。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数学素养是一种基本的文化素养,……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由此,我们发现,上述的认识(包括标准),都把“数学素养”作为一种“人们内隐的、逐步形成的”能力、素质或者修养,它是一种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抽象的综合表现。《标准》认为高中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数学双基、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数学意识、数学信念和数学文化。这六个方面是紧密相连,互不分割,共同发展;通过具体的数学内容,在问题情境中展现出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我们可以用一个图形来表示他们彼此的关系。(如图1所示)

1.数学双基

数学双基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在数学上发展和进步的土壤,依托数学知识,掌握基本的技能,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信念,了解和理解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体验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

2.数学能力

数学能力是学生在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特征。《标准》认为在高中阶段,数学能力包括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还有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数学能力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人们进行相关的数学活动时,数学能力就外显出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如果把知识和技能看作学生发展的基石,那么数学能力将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助推剂。

3.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关于数学自身的论证、运算以及应用的思想、方法和手段,除此之外,还包括关于数学(其中包括概念、理论、方法与形态等)的对象、性质、特征、作用及其产生、发展规律的认识。同一个数学思想,当用它去解决别的问题时,就称之为方法,当评价它在数学体系中的自身价值和意义时,就称之为思想。数学知识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载体,而技能是处理知识的基本操作过程,但是蕴含在知识和技能之中的就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4.数学意识

我们把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意识称之为数学意识;也可以说,这是对数学的一种感觉。在生活实践应用数学过程中,有的人可以熟练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工具,有的却只能就事论事,不能从数量关系或者空间位置中发现问题的本质,两者不同的表现就是数学应用意识的不同。再者就是创新意识,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其中的数学模式,尝试使用不同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从思想和观念上开拓创新,这就是创新意识。

5.数学信念

数学信念也可以称之为数学观,就是对数学的基本看法,数学是什么?有用的,没用的?有趣的,还是枯燥的?学生有没有学习数学的信心和毅力?等等。这都是关于数学信念的问题,同时这也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6.数学文化

数学是一种文化,张奠宙先生认为,“数学文化在特定的社会历史下,数学团体和个人在从事数学活动时,所显示的民族特征、传统习惯、规则约定、以及思想方法等的总和。”郑毓信先生指出:“数学作为文化的特殊性在于数学对象的形式建构性与数学世界的无限丰富性和秩序性”。《标准》对数学文化有这样的阐述:“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体现在数学地解决问题、良好的数学意识以及正确的数学信念,还体现在能够欣赏数学的价值,展示一定的数学文化气息。

二、 标准对数学素养的要求

数学素养是一种个人蕴含的内在品质或者能力,《标准》没有对数学素养提出直接的要求,正如图1,我们希望这棵树苗能够茁壮成长,但不能对这个树苗提出什么要求。《标准》认为,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提高必要的数学素养。这是一种综合性的要求,这种综合性的要求可以在学生面对现实情境,运用数学处理问题时,得到检验。例如。

一家汽车公司与某出口商定了一个合同: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天至少把60辆汽车运到指定的港口,准备出口。公司使用A和B两种类型的运输车,A型运输车能装运10辆汽车,B型运输车能装运8辆汽车。现在公司有4辆A型运输车和6辆B型运输车,但只有8个司机能工作。如果运输车每天只能运一次,那么每天最多能运多少辆汽车?每天最少需要多少个司机?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要有一定的数学意识,不仅能从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数学语言,还要寻找蕴含的数学模式,应用适当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数学的基础知识,也不能脱离基本的数学技能。在解决类似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建立数学信念,体验数学文化。

1.获得数学知识技能,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载体,在进行数学双基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处理各种和数学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而提高数学意识和文化修养。因此,《标准》指出,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例如,《标准》有这样的例子。

观察自己的教室,说出观察到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那么,必要的数学知识就是关于空间立体几何的基本定理。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两个平面垂直。

……

在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必要的基本技能也有助于学生在数学上进一步发展。技能包括快速且准确地进行计算,逻辑地进行数学的基本论证。《标准》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课程要重新审视“双基”。

数学双基赋予学生知识和技能,但是进行数学地理解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只有理解了,学生才能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才能在实践中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理解数学就要领会数学概念的内涵,了解数学公理、定理的本质和背景,通过进行数学探究、发现学习、再创造等过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断深化数学的理解。

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指掌握蕴含在数学知识和技能中的精髓。富兰克林在18世纪中叶提出过:“可惜知识是无穷的,而学生的时间却是有限的。”事实上,在学生离开课堂,走入社会,如果不是从事和数学紧密相关的行业,真正记住的数学知识并不多,但是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却让他们难以忘却,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归纳、演绎、类比、分析、综合等逻辑推理都得到了运用。《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

2.提高基本数学能力,逐步培养数学意识

如果把数学知识和技能看作植物的根部,也就是数学素养的发展基础,那么,数学能力应该是植物的主干,在数学能力的支配下,学生才可以进行各种数学活动,同时结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可以合理地利用数学解决问题。我国在以往的数学教学大纲中有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之说,后来又加上了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社会发展的新时代,《标准》与时俱进,在原来的基本数学能力上,新增了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在一般能力上,除了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还增添了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其中包括: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能力。

《标准》认为,学生数学能力的获得在提高自主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中至关重要。数学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重要因素,它可以通过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水平体现出来。学生数学能力是在数学知识建构和问题解决过程中逐步获得的。例如可以从课堂数学学习、数学探究和建模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再者通过联系相关的数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的思路,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有效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在这些过程中,要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他人合作交流,清晰的数学思想表达能力。

数学意识是学生在数学学习和进行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标准》要求,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例如在学习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等内容中,学生要“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概率模型的作用及运用概率思考问题的特点,初步形成用随机观念观察、分析问题的意识。”再如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学生将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树立良好数学信念,体会数学文化价值

良好的数学信念在学生学习数学,形成数学素养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数学信念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学习成果,包括他们对数学之认识、理解和表现。《标准》要求: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数学信念就是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问题。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认为:“就数学本身来说,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一个问题想不出来时,固然有些苦恼,若一旦豁然想通,那滋味难道不是甜蜜蜜的,这和音乐,舞蹈艺术的享受有何不同?”《标准》制定者指出:对学习产生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是学生和未来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素质,……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课程的学习更需要一点精神,需要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需要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决心,因而数学课程也就成为我们培育学生具备这种精神和态度的很好的载体。《标准》建议可以从教材的编写,案例的引入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信念。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在新课程中,尤其重视数学文化的教学。数学文化、数学探究和数学建模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标准》希望学生通过在高中阶段数学学习,初步了解数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导数及其应用的内容时,希望学生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丰富内涵,感受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了解微积分的文化价值。再如,在二项式定理中介绍我国古代数学成就“杨辉三角”,在统计案例中介绍所学统计方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丰富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认识。

三、 总结

在《标准》看来,数学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的综合素质。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在TIMSS 2003测试中,从对基本事实和过程的了解、概念的使用、解决常规问题和说理四个不同的认知水平层次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测评。而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认为:数学素养是一种个人能力,学生能确定并理解数学在社会所起的作用,得出有充分根据的数学判断和能够有效的运用数学。这是作为一个有创新精神、关心他人和有思想的公民,适应当前及未来生活所必须的数学能力。对照三者,其实有着很多类似的地方,数学素养就是学生在数学问题情境中,应用数学的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数学能力、数学信念,也包含着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对数学的欣赏,体会其价值等。数学素养的这些元素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反之,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数学能力等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标准》对学生在数学上的表现提出了一个整体性的要求,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数学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而对教师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 “MA”课题组.“发展学生数学思想,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教学实验研究报告.课程·教材·教法,1997(8):35~39.

[3] 王子兴.论数学素养.数学通报,2002(1).

[4] 朱德全.数学素养构成要素探析.中国教育学刊.2002,49~51.

[5] 严士健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

[6] 解恩泽,徐本顺主编.数学思想方法.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11.

[7] 王林全.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概论.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10.

[8] 张奠宙.中学数学中的文化涵义.宁波:教育部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发言稿,2007.4.

[9] 郑毓信.数学文化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11.

[10] 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数学.(文科高中三年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26.

[11] 布鲁纳.邵瑞珍译.教育过程.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6.

[12] 黄毅英.数学观研究综述.数学教育学报.2002(11).

[13] 华罗庚等.数学家谈怎样学数学.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1986.9.

[14] 江春莲.TIMSS系列研究简介(1).数学通讯,2006(9).

[15] 黄惠娟等.PISA:数学素养的界定与测评.上海教育科研,2003(12).

(责任编辑刘永庆)

作者:苏洪雨 吴周伟

第3篇:新课程标准要求确立新的教师教育观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教育观的确立需要四个基本方面的支撑,即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教育和培养的职前职后一体化、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教师的自我认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师教育观;确立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06-11-20

作者简介:李鸿才(1963-),男,河南卫辉人,副教授,从事教师教育研究。

一、确立教师教育观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新课程背景之下,教师首先要确立先进的教育观念,这比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更新和经验的总结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既是对人的主体作用和地位的肯定和强调,又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对人的尊重、解放、依靠和塑造。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独立人格、需求和能力差异,为人性发展和人的平等提供条件和创造空间;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潜能和能力充分发挥的体制和机制;塑造人就是把人塑造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以人为本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关注入的共性、普遍性和共同人性,又要关注入的个性,极大地提高对人的自主意识的重视程度,并对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给予积极的关怀。以人为本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把尊重人性及其规律、把人的价值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的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人,为了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教师教育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活动,其意义集中体现在对人性的唤醒、培养、维护和尊重上;体现在对人的创造活力和能动性的开发、养成和发挥上;体现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教育与人的价值和要求、人的尊严和自由、人的未来和全面发展的有机结合上。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的教师教育观的本质要求,是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既要以学生为本,又要以教师为本。我们的传统观念认为,把对学生的关心集中到一个字,就是“爱”。由于爱的出发点和归宿不够全面,过于狭隘,导致“爱”的质变,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缺失。教师爱学生是天职,不爱学生无以为师。但要懂得为什么爱,更要懂得如何去爱。这里既要有科学的方法,又要有先进的理念。传统教育实践中的另一个最大的不足是对教师人本关怀的缺失。教师是学校教育最明确的主体,没有教师无以成学校。教育目标实现的直接责任人是教师,教师主体地位的确立、个性的被充分尊重、价值的切实体现、权利的真正落实和教师个体化教育的提倡,是教师管理中人本理念的重要内容。因此,教育机构政策的制定、工作的部署等各项活动,既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又要坚持以教师为本,充分考虑教师的地位和发展,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教育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既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又要体现在教师身上。

二、确立教师教育观需要教师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

新的课程标准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变,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的变化,即教师应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成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引导者。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培养,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兴趣和动机,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由知识导师向心灵导师转变,关注学生的心灵健康。一个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才能称得上灵魂的工程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自我的内心世界和心灵感悟等精神状态的高尚的东西,通过与学生共同生活、教学活动等途径折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如果一个教师对自我没能形成较全面、较清醒的认识,就不可能真正形成对学生的认识;如果一个教师对自我的心灵的感悟是模糊的,就不可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如果一个教师没有自我认知的能力,就不会有科学教师教育观的确立。教师自我的认识、理解和发展,与对学生的认识、理解和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相对而言,前者具有本源的意义。作为教师,很注重积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技巧,但却使本来与我们心灵相联系的教学活动游离于我们的心灵之外。“心灵才是干好所有工作的源泉”[2]。教师的教学好坏要从教师内心世界寻找根源。教师应切实而又自觉地深入到自我心灵的深处,明确自我,把握自我。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先生认为,教师自我认识、理解,不是从获悉知识和技能的角度,而是从以人为本和教师自我心灵深处境界提升的角度,结合现实来认识自我的。他明确强调了教师心灵的关怀与修养,使人弃低俗而慕高远,去表面而近深刻。这不仅有助于教师自我完整概念的形成,也有助于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开发,更有助于教师教育观的确立。当然,这些离不开学生和学科,以及他们所依赖的教育实践、环境和时代的要求,离不开师生互动中所产生的问题情景和矛盾冲突。否则,教师的内心自我就是没有物质根源性的纯抽象的概念。教师的自我“更进一步地说,是一个处于学生群体中的自我,更是一个引领学生群体发展的自我;是一个揭示学科内在规律的自我,更是一个理解学科意义的自我”[3]。因此,教师的自我是一个多方面统一的自我,这种认识既是教师自我认识的深化,又是对教师教育观内涵的丰富,对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教育观的确立起着内在动力的作用。

三、确立教师教育观需要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和培养的机制

我国教师教育和培养主要由师范院校

完成。教师教育观念的确立起始于教师职前师范院校的培养和教育,教师从职后的继续教育也主要由师范类的院校或学校承担。师范院校的基本使命是面向基础教育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但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对它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制约着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旧的教师教育模式不仅影响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而且也直接制约着更富有时代特征的教师教育观的确立。

面向基础教育,实现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确立新的教师教育观,就必须改革教师教育和培养的传统模式,构建教师教育和培养的新模式。就是要以面向基础教育和服务基础教育为宗旨,用终身教育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把教师职业发展作为出发点,将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整合为一个有机统一体。

教师职业发展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其一是职前的预备性教育,其二是职后的发展性教育。前一阶段是教师从业的准备阶段,其任务主要是进行知识储备和技能培养;后一阶段是教师职业技能逐渐成熟和发展的阶段。职前的预备性教育和职后的发展性教育都是教师教育和职业成长不可或缺的。师范生们通过职前的教育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实习,对教育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较真切地关注教育问题,这是教师教育观形成的奠基期。如果不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体制,就会将职前的预备性教育作为一种终结式教育,而教师教育观在奠基期只是一个非完整形态。教师职后发展是教师教育观的成熟期。但是,继续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很多地区,教师的继续教育虽搞了多年,但仍然摆脱不了传统模式的影响。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培养模式,继续教育的现状是只触及了皮毛,却没有动其筋骨,没有主动有效地与职前教育衔接,效果不明显,与服务基础教育的要求有明显差距。这样就严重制约了新课程体系下教师教育观的确立。“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机制的建立和持续发展,对新的教师教育观的确立起着重要的机制保障的作用。

四、确立教师教育观需要教师教育实践的智慧和实践经验的升华

一个教师从新手起步,在向优秀教师和专家型教师迈进的过程中,要不断积累作为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将来成为优秀或专家型教师的优秀品质或特质,形成独具魅力和特色的教学风格,尤其是要树立适应教育改革要求、具有时代感的教师教育观,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积累和实践经验的提升。“它们集中表现在教育实践中,如:教师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等”[4]。教师的教育观是教师对教学活动深切体察之后的感悟,是教师对教育活动总结提炼之后的理性认识。认识总是伴随着实践而生成而发展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5]。教师教育观是教育实践的智慧,是教师对教育实践活动反复认识的积淀。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教育理论是教师现代教育观确立的要件,这个要件的落实也离不开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如果没有教育实践活动的支撑,再先进的思想和理论也不可能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更不可能内化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形成固定的观念。

教育实践的环境也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活动,影响教师教育观的形成和确立。大到整个社会,小到某个学校,形成了教师教育的外在环境。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以及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对改革的认识的提高,教师对于先进的教育观念的接受度和对素质教育的认可度都有明显的提高。尽管这些并不能说明我们的教师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型、素质教育型的教师,但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政策的舆论导向影响着教师对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影响着教师的价值观和教师的精神世界,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观。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教师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时,会顺应社会主流意识,做出符合社会期望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赵昌本.教师持续成长:信念的转变与适应[J].全球教育展望,2002(3):22~24.

[2][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徐巍,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

[3]梁宇学.对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等问题的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06(3):10~14.

[4]赵昌本.论教师成长[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3):14.

[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责任编辑:徐光宗〕2007年第6期

作者:李鸿才

第4篇:病房护理质量标准及控制要求

一、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质量标准

一、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质量标准:

1、护理质量管理有工作计划、季安排、月重点、周有安排。

2、有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并有落实措施,定期检查。

3、有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有健全的护理工作质量登记、统计制度,总结,分析、改进。

二、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

1、护士长具有专科护理学术带头人的水平。

2、准确及时传达医院或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有关制度规定和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3、病房规章制度齐全,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弹性排班。有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等资料,有工作计划与总结。

4、各种登记、报表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成,原始资料记录准确、完整。

5、进行日间护士长五查房和月病房护理全面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处理。每月向病房护理人员做有关护理工作总结及布置下月工作等,并有记录。

6、护理各项质量指标达标率≥90%,病人满意率不低于95%。

7、完成医院要求的其他有关工作。

三、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标准:

1、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稳重,符合职业要求。

2、认真执行护士岗位职责,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等,保障病人安全。

3、护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热情主动、细致周到、体现人文 关怀”的原则,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恰当称谓,实行首诊、首问负责制,营造温馨气氛。 (2)将护患沟通和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 (3)及时满足病人需要。

4、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率≧95%。

四、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1、新入院的病人,由当班护士负责宣教,病人个人卫生良好。

2、按护理级别要求,定时巡视病人,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及时、准确记录。

3、病人床单位,物品摆放整齐,且使用方便;床单被褥平整干燥, 无碎屑,床下无杂物。

4、病人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并有安全措施。

五、健康 教育管理标准

1、有健康教育管理组织。

2、护理人员应人人参与健康教育,并将健康教育贯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

3、按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运用沟通技巧。

4、科室有常见病标准健康教育资料。

5、有完善的健康教育检查标准,定期检查健康教育落实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及反馈。

六、消毒隔离质量标准

有预防院 内感染的健全组织机构和消毒隔离制度与管理措施。 (一)一般标准

1、护士进行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无菌物品、器材必须放置于无菌物品专用柜储存,无菌物品无过 期失效。

3、存放无菌物品(含无菌液)的容器 清洁,定期灭菌,无菌物品微生物检测符合要求。

4、熟悉各种消毒方法、消毒液的浓度、配制方法与使用方法,器械 消毒达到标准,无菌溶液注明开启日期,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5、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 (二)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

1、有统一的管理规定。

2、室内清洁整齐,按规定用消毒液拖地及擦拭物体表面,有专用的 清洁用具。

3、物品按规定放置,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及污染区,室内无私人物品。

4、有疑似感染者对物体表面、空气、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检测,有报单。 (三)病床单位

1、病床单位清洁整齐,被服按时更换,必要时随时更换。

2、床旁桌、椅每天湿抹, 做到一桌一巾,用后彻底消毒。

3、病人离院,床单位必须终末消毒处理。 (四)污物处理

1、污染被服定点放置,不乱丢乱放。

2、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菌群感染的器械、衣物要按规定严格 处理,敷料用特殊医用袋包装或焚烧。

七、护理安全管理标准

1、明确责任。设立医疗安全管理小组,科室成立医疗安全监控小组。

2、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有防范处理护理缺陷和过失的预案。

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重视前馈控制,做到“三预、四抓、两 超”,即:预查、预想、预防;抓易出事故的人、时间、环节、部门;超前教育、超前监督。

4、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发生或发现护理过失,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 疗过失行为或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做到立即逐级汇报。

5、科室有护理过失和缺陷登记本,对发生的过失或缺陷进行登记。

6、科室每月对出现的过失或缺陷作出定性分析,作出相应的处理,并有改进措施。

二、病房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一、护理组织管理

(一)建立规章制度

1.健全护理工作制度、护士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各类疾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服务流程、各级护理人员培训及培养计划等并成册。

2.护士熟知以上各项内容并在工作中付诸实施。

3.制定并落实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包括:;护理技术操作标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制定落实计划的措施。

4.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做好质量监控记录。护理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现持续质量改进的机制。

(二)护士素质 仪表:

1.仪表端庄,着装规范。护士服整洁、庄重,衣帽整齐统一。

2.春、秋、冬季穿长袖工作服,配蓝色长裤、工作鞋。夏季穿短袖 工作服,配白色工作鞋,同肤色长筒袜,衣领及裙边不外露。

3.不浓妆上岗,上班不戴耳环、戒指、手链、脚链及有色眼镜。不染有色指(趾)甲。

4.不戴彩色头饰,头发前不遮眉后不过颈。 5.佩带胸牌于工作服左上口袋处。 仪态:

1.精神饱满,仪态端庄。

2.作风严谨,工作认真、一丝不苟。

3.讲普通话,使用文明言语,态度和蔼,礼貌待人,服务热情。 4.爱护、体贴病人,熟知病人的姓名,称谓尊重。

5.站立、行走姿势优美,步态轻盈敏捷,符合护士礼仪要求。 工作行为:

1.严格遵守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医院的规章制度。

2.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不收受红包、礼品、宴请,不通过病人办私事)。 不与病人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3.耐心答询,实行首次接待负责制。

4.不谈论病人的隐私,暴露病人的操作时注意遮挡。 5.上班时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看手机、玩游戏等。 6.工作中不嬉笑、闲谈、大声喧哗,不在病人面前窃窃私语。 7.工作时做到四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走路轻。 8.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电话请假。 9.不脱岗,不会客,不携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上岗。 10.坚守工作岗位,必须外出时向护士长请假。

(三)护士长工作要求

1.熟知病房各项护理规章制度。 2.运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行为。

3.有年护理管理目标及工作计划、季度护理工作安排、月护理工作 重点与小结、周计划,按时完成,有记录。

4.按时出席会议,及时传达会议精神,组织落实,有记录。 5.晨会提问每周1次,有记录单。 6.组织业务学习每月1次,有记录。 7.组织科内护理查房每月1次,有记录。

8.对护士进行业务知识及技术操作考核每月1次,有成绩记录。 9.按周计划质控自查,有详细记录。

10.发生差错事故时,认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有处理记录。

11.按时完成医院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有记录。 12. 及时完成护士长手册。

(四)健康教育

1.科室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 2.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适合病人康复的需要。

3.入科介绍及时恰当,病人及家属能掌握入科介绍的内容。 4.病人了解疾病的康复常识、各项诊疗护理的目的及结果。 5.执行各项操作均向病人进行告知,并与病人保持有效沟通。 6.出院指导从病人恢复期开始执行。 7.病人掌握疾病康复知识及技能。

(五)护理服务流程 (自然来诊患者)

1、热情接待

(1)护理人员实行“首迎负责制”。

(2)新病人入院时,值班护士面带微笑起立迎接,主动帮病人拿行李,引导病人至床前。

(3)分管护士在10分钟之内至床前做自我介绍,并介绍主管医师、护士长、同病室的病友;示范呼叫器、床挡使用方法;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包括护士、医生办公室、厕所、开水房等具体位置。 (4)护士长在半小时内至病人床前做自我介绍。

(5)病人、家属、来访人员及探视人员到护士办公室,护士面带微笑、主动询问并提供适当帮助。 (6)护士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人文关怀服务的制度与规范,适宜地与病人交流。

2、耐心讲解

(1)护理人员实行“首问负责制”。

(2)主动与病人交谈,消除其不良情绪,使病人建立积极的就医心态。 (3)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对住院患者的用药、治疗提供告知服务。 (4)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详细的解答,如病人有不理解的地方,耐心解释至病人满意。讲解的内容包括:住院须知、探视、陪伴制度、医院有关规章制度、操作、各项检查注意事项、疾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

3、细心观察

护理人员及时、主动巡视病房,细心观察病人病情及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适时采取措施,确保病人安全。

4、主动帮助

(1)尽量为病人提供各种生活上的便利,协助病人解决困难。 (2)对行动不便、需做特殊检查的病人,要给与帮助。 (3)在院内遇有行动不便的病人主动提供帮助。

5、亲切送出

(1)协助无家属、不方便、有困难等情况的出院病人办理出院手续。 (2)出院病人由护士长或分管护士护送至病房门口,目送其康复出院。

(六)、病房环境及安全管理

(一)病房环境

1.病房环境舒适,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2.床上、床下、窗台等无杂物。

3.病床间及公共通道无杂物,空间便于人员活动,适合治疗及抢救需要。 4.家属及陪探人员管理有序。

5.病房公共用品有消毒措施,垃圾箱及时清理,周围保持干净。 6.墙壁:无张贴物,无扯绳悬挂,无蜘蛛网,墙边及角落无污渍污垢。 7.地面:干燥、清洁无污迹,定期消毒。

8.物品放置:各个工作间物品按标准要求分类放置,管理有序。 9.护士办公室:整洁、无杂物,洗手池清洁,有洗手方法说明。 10.治疗室、换药室: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定期空气消毒,治疗车无污垢。

11.冰箱:定期除霜清理,保存物品有标记,使用中的药品有开封日期,不存放非低温保存药品及私人用品。

12.休息室、更衣室:整齐、清洁,床及橱上、下无杂物。

13.仓库:清洁整齐,各种表格、器械、医疗用品分类摆放,整齐有序。 14.处置室间:无死角,无异味,垃圾分类管理,标记清楚。 15.卫生间:无尿碱、粪迹,无异味,无死角,地面干燥。

(二)病房安全管理

1.制定病人安全管理制度:医疗事故防范处理预案、病人安全管理 工作方案及措施、职业防护教育制度、措施和实施方案。

2.制定风险管理(跌倒、坠床、走失)防范措施及处理程序,有记录,护士知晓。

3.制定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报告制度及处理程序,有记录,护士知晓。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三查八对”。 5.手术的病人佩戴手腕带标记清楚。

6.儿童、老年人、神志不清的病人应加床档及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7.加强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做好警示说明,如防滑、跌倒等各种安全警示提示。

8.药物过敏标示清楚、醒目。

9.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应急灯功能完好。

第5篇:病房护理质量标准及控制要求

一、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质量标准

一、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质量标准:

1、护理质量管理有年度工作计划、季安排、月重点、周有安排。

2、有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并有落实措施,定期检查。

3、有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有健全的护理工作质量登记、统计制度,总结,分析、改进。

二、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

1、护士长具有专科护理学术带头人的水平。

2、准确及时传达医院或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有关制度规定和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3、病房规章制度齐全,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弹性排班。有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等资料,有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

4、各种登记、报表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成,原始资料记录准确、完整。

5、进行日间护士长五查房和月病房护理全面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处理。每月向病房护理人员做有关护理工作总结及布置下月工作等,并有记录。

6、护理各项质量指标达标率≥90%,病人满意率不低于95%。

7、完成医院要求的其他有关工作。

三、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标准:

1、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稳重,符合职业要求。

2、认真执行护士岗位职责,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等,保障病人安全。

3、护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热情主动、细致周到、体现人文 关怀”的原则,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恰当称谓,实行首诊、首问负责制,营造温馨气氛。 (2)将护患沟通和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 (3)及时满足病人需要。

4、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率≧95%。

四、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1、新入院的病人,由当班护士负责宣教,病人个人卫生良好。

2、按护理级别要求,定时巡视病人,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及时、准确记录。

3、病人床单位,物品摆放整齐,且使用方便;床单被褥平整干燥, 无碎屑,床下无杂物。

4、病人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并有安全措施。

五、健康 教育管理标准

1、有健康教育管理组织。

2、护理人员应人人参与健康教育,并将健康教育贯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

3、按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运用沟通技巧。

4、科室有常见病标准健康教育资料。

5、有完善的健康教育检查标准,定期检查健康教育落实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及反馈。

六、消毒隔离质量标准

有预防院 内感染的健全组织机构和消毒隔离制度与管理措施。 (一)一般标准

1、护士进行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无菌物品、器材必须放置于无菌物品专用柜储存,无菌物品无过 期失效。

3、存放无菌物品(含无菌液)的容器 清洁,定期灭菌,无菌物品微生物检测符合要求。

4、熟悉各种消毒方法、消毒液的浓度、配制方法与使用方法,器械 消毒达到标准,无菌溶液注明开启日期,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5、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 (二)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

1、有统一的管理规定。

2、室内清洁整齐,按规定用消毒液拖地及擦拭物体表面,有专用的 清洁用具。

3、物品按规定放置,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及污染区,室内无私人物品。

4、有疑似感染者对物体表面、空气、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检测,有报单。 (三)病床单位

1、病床单位清洁整齐,被服按时更换,必要时随时更换。

2、床旁桌、椅每天湿抹, 做到一桌一巾,用后彻底消毒。

3、病人离院,床单位必须终末消毒处理。 (四)污物处理

1、污染被服定点放置,不乱丢乱放。

2、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菌群感染的器械、衣物要按规定严格 处理,敷料用特殊医用袋包装或焚烧。

七、护理安全管理标准

1、明确责任。设立医疗安全管理小组,科室成立医疗安全监控小组。

2、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有防范处理护理缺陷和过失的预案。

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重视前馈控制,做到“三预、四抓、两 超”,即:预查、预想、预防;抓易出事故的人、时间、环节、部门;超前教育、超前监督。

4、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发生或发现护理过失,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 疗过失行为或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做到立即逐级汇报。

5、科室有护理过失和缺陷登记本,对发生的过失或缺陷进行登记。

6、科室每月对出现的过失或缺陷作出定性分析,作出相应的处理,并有改进措施。

二、病房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一、护理组织管理

(一)建立规章制度

1.健全护理工作制度、护士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各类疾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服务流程、各级护理人员培训及培养计划等并成册。

2.护士熟知以上各项内容并在工作中付诸实施。

3.制定并落实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包括:;护理技术操作标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制定落实计划的措施。

4.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做好质量监控记录。护理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现持续质量改进的机制。

(二)护士素质 仪表:

1.仪表端庄,着装规范。护士服整洁、庄重,衣帽整齐统一。

2.春、秋、冬季穿长袖工作服,配蓝色长裤、工作鞋。夏季穿短袖 工作服,配白色工作鞋,同肤色长筒袜,衣领及裙边不外露。

3.不浓妆上岗,上班不戴耳环、戒指、手链、脚链及有色眼镜。不染有色指(趾)甲。

4.不戴彩色头饰,头发前不遮眉后不过颈。 5.佩带胸牌于工作服左上口袋处。 仪态:

1.精神饱满,仪态端庄。

2.作风严谨,工作认真、一丝不苟。

3.讲普通话,使用文明言语,态度和蔼,礼貌待人,服务热情。 4.爱护、体贴病人,熟知病人的姓名,称谓尊重。

5.站立、行走姿势优美,步态轻盈敏捷,符合护士礼仪要求。 工作行为:

1.严格遵守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医院的规章制度。

2.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不收受红包、礼品、宴请,不通过病人办私事)。 不与病人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3.耐心答询,实行首次接待负责制。

4.不谈论病人的隐私,暴露病人的操作时注意遮挡。 5.上班时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看手机、玩游戏等。 6.工作中不嬉笑、闲谈、大声喧哗,不在病人面前窃窃私语。 7.工作时做到四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走路轻。 8.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电话请假。 9.不脱岗,不会客,不携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上岗。 10.坚守工作岗位,必须外出时向护士长请假。

(三)护士长工作要求

1.熟知病房各项护理规章制度。 2.运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行为。

3.有年护理管理目标及工作计划、季度护理工作安排、月护理工作 重点与小结、周计划,按时完成,有记录。

4.按时出席会议,及时传达会议精神,组织落实,有记录。 5.晨会提问每周1次,有记录单。 6.组织业务学习每月1次,有记录。 7.组织科内护理查房每月1次,有记录。

8.对护士进行业务知识及技术操作考核每月1次,有成绩记录。 9.按周计划质控自查,有详细记录。

10.发生差错事故时,认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有处理记录。

11.按时完成医院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有记录。 12. 及时完成护士长手册。

(四)健康教育

1.科室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 2.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适合病人康复的需要。

3.入科介绍及时恰当,病人及家属能掌握入科介绍的内容。 4.病人了解疾病的康复常识、各项诊疗护理的目的及结果。 5.执行各项操作均向病人进行告知,并与病人保持有效沟通。 6.出院指导从病人恢复期开始执行。 7.病人掌握疾病康复知识及技能。

(五)护理服务流程 (自然来诊患者)

1、热情接待

(1)护理人员实行“首迎负责制”。

(2)新病人入院时,值班护士面带微笑起立迎接,主动帮病人拿行李,引导病人至床前。

(3)分管护士在10分钟之内至床前做自我介绍,并介绍主管医师、护士长、同病室的病友;示范呼叫器、床挡使用方法;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包括护士、医生办公室、厕所、开水房等具体位置。 (4)护士长在半小时内至病人床前做自我介绍。

(5)病人、家属、来访人员及探视人员到护士办公室,护士面带微笑、主动询问并提供适当帮助。 (6)护士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人文关怀服务的制度与规范,适宜地与病人交流。

2、耐心讲解

(1)护理人员实行“首问负责制”。

(2)主动与病人交谈,消除其不良情绪,使病人建立积极的就医心态。 (3)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对住院患者的用药、治疗提供告知服务。 (4)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详细的解答,如病人有不理解的地方,耐心解释至病人满意。讲解的内容包括:住院须知、探视、陪伴制度、医院有关规章制度、操作、各项检查注意事项、疾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

3、细心观察

护理人员及时、主动巡视病房,细心观察病人病情及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适时采取措施,确保病人安全。

4、主动帮助

(1)尽量为病人提供各种生活上的便利,协助病人解决困难。 (2)对行动不便、需做特殊检查的病人,要给与帮助。 (3)在院内遇有行动不便的病人主动提供帮助。

5、亲切送出

(1)协助无家属、不方便、有困难等情况的出院病人办理出院手续。 (2)出院病人由护士长或分管护士护送至病房门口,目送其康复出院。

(六)、病房环境及安全管理

(一)病房环境

1.病房环境舒适,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2.床上、床下、窗台等无杂物。

3.病床间及公共通道无杂物,空间便于人员活动,适合治疗及抢救需要。 4.家属及陪探人员管理有序。

5.病房公共用品有消毒措施,垃圾箱及时清理,周围保持干净。 6.墙壁:无张贴物,无扯绳悬挂,无蜘蛛网,墙边及角落无污渍污垢。 7.地面:干燥、清洁无污迹,定期消毒。

8.物品放置:各个工作间物品按标准要求分类放置,管理有序。 9.护士办公室:整洁、无杂物,洗手池清洁,有洗手方法说明。 10.治疗室、换药室: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定期空气消毒,治疗车无污垢。

11.冰箱:定期除霜清理,保存物品有标记,使用中的药品有开封日期,不存放非低温保存药品及私人用品。

12.休息室、更衣室:整齐、清洁,床及橱上、下无杂物。

13.仓库:清洁整齐,各种表格、器械、医疗用品分类摆放,整齐有序。 14.处置室间:无死角,无异味,垃圾分类管理,标记清楚。 15.卫生间:无尿碱、粪迹,无异味,无死角,地面干燥。

(二)病房安全管理

1.制定病人安全管理制度:医疗事故防范处理预案、病人安全管理 工作方案及措施、职业防护教育制度、措施和实施方案。

2.制定风险管理(跌倒、坠床、走失)防范措施及处理程序,有记录,护士知晓。

3.制定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报告制度及处理程序,有记录,护士知晓。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三查八对”。 5.手术的病人佩戴手腕带标记清楚。

6.儿童、老年人、神志不清的病人应加床档及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7.加强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做好警示说明,如防滑、跌倒等各种安全警示提示。

8.药物过敏标示清楚、醒目。

9.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应急灯功能完好。

第6篇:病理科工作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100分)

病理科工作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100分) 1.1 诊断组(50分) 1.1 取材时严格核对编号、联号、标本,得5分,如有不符应及时与临床科室联系并报告上级医师,如查对结果属临床差错,本科加0.5分,如属本科差错扣0.5分。

1.2 取材时要正确详细描述、记录,有教学科研价值标本应交专人制作、保存,得5分,如不符合要求者酌情扣分。 1.3 活体组织检查标本应于3d内出报告。脱落细胞2d内出报告。特殊疑难病例除外,但应及时与临床联系。快速报告30分钟内发出,均留有副页存档,得5分,如有差错酌情扣分。

1.4 病理报告书写正规,条理清晰,无错别字、无涂改,得5分,如有一项欠缺扣0.1分。

1.5 执行复验制度,住院医师初验,常规外检切片、脱落细胞遇有疑难病例请值班主治医师复验,主治医师如有疑难,请主任医师复验,实行三级复验制,得5分。

1.6 疑难病例科内讨论及院外会诊制度,为提高科内各级人员业务水平,每周四下午在主任医师带领下,进行讨论学习,有不同意见或有科研价值的送院外会诊,不执行制度的酌情扣分。

1.7 病理和脱落细胞诊断要严肃认真,防止差错,正确诊断得10分,如有差错,分清责任,及时登记,并按情节扣分。

1.8 复验完毕申请单和切片应有秩序地交档案室保管得4分,不得遗失或差错,如有差错每次扣1分。 1.9 显微镜保养爱护负责者得3分,如损坏酌情扣分。

1.10 下班前关好门窗,处理好水电,确保工作正常进行,无事故者得3分,有隐患或发生事故者酌情扣分。 2 技术组(50分) 2.1 标本要严格核对联号与标本是否相符,得5分,如发现不符应及时与临床联系,属临床差错,本科加0.5分,属本科差错扣0.5分。

2.2 收到标本后及时固定、编号、登记,手套器械定时消毒,刀要磨锐,得5分,不合格每项扣0.1分。 2.3 取材记录要报申请单上联号、病理号及送检标本的部位、数目,集中精力如实详细记录得5分,漏报漏记酌情扣分。

2.4 严格执行、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得5分,如有贴错标签差错的酌情扣分。

2.5 制片要保证质量,切片要平整,染色核质对比清晰得10分,如影响诊断酌情扣分。

2.6 报告包括会诊报告每天上午ll:00,下午4:O0发出,并有登记签收本,发出报告后7d内将诊断结果登记在登记本上得5分,漏登记扣0.1分。

2.7 收存切片,申请单要核对切片数,并及时整理、归档,切片资料长期保存得5分,如有差错每次扣分。 2.8 严格执行借片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得4分,违者如标本、蜡块丢失、资料丢失,每次扣0.1分。 2.9 下班前切断不用的电源,关好门窗,确保工作正常进行,无事故者得3分,有事故及隐患者酌情扣分。

1.3 病理切片质量控制组织切片的制作质量,直接影响对病变的判断和分析,因此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操作规程,不断提高标本制作的技术水平,这是搞好病理检验工作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张标准病理切片应具备下列10项要求:(1)切片完整;胃黏膜要切8~10个面;(2)厚度均匀(一层细胞);(3) 无裂痕、刀痕;(4)无皱褶及折叠;(5)无污染;(6)无气泡;(7)无胶外溢;(8)细胞核、细胞质染色对比清晰;(9)裱片位置适当,蜡片无散开现象;(10)切片整洁,标签字迹端正、贴牢。

甲级片:上述标准中有1项不符合要求。乙级片:上述标准中有2~3项不符合要求。丙级片:上述标准中有4项不符合要求。

第7篇:消防风机控制柜的CCCF认证要求

汇贤电气专业生产防排烟风机控制柜,产品均通过CCCF认证。

一、指示灯

1、应以颜色标识,红色指示火灾报警、设备动作反馈、启动和延时等;黄色指示故障、屏蔽、回路自检等;绿色表示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工作;

2、指示灯应标注功能;

3、采用闪动方式的指示灯每次点亮时间不应小于0.25S,其启动信号指示灯闪动频率不应小于1Hz,故障指示灯闪动频率不应小于0.2Hz;

4、用一个指示灯同时显示故障、屏蔽和自检三项功能时,故障指示应为闪亮,屏蔽和自检指示应为常亮。

二、音响器件

1、在正常工作条件下,音响器件在其正前方1m处的声压级(A计权)应大于65dB,小于115dB;

2、在85%额定工作电压供电条件下应能发出音响。

三、熔断器

防排烟风机控制柜用于电源线路的熔断器或其他过流保护器件,其额定电流值一般应不大于最大工作电流的2倍。当最大工作电流大于6A时,熔断器电流值可取其1.5倍,在靠近熔断器或其他过流保护器件处应清楚地标注其参数值;

四、接线端子及保护接地

1、防排烟风机控制柜CCCF认证要求每一接线端子上都应清晰、牢固地标注编号或符号,相应用途应在有关文件中说明。采用交流供电的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各类设备应有保护接地。

五、备用电源及蓄电池

1、防排烟风机控制柜电源正极连接导线应为红色,负极连接导线应为黑色或蓝色;

2、防排烟风机控制柜的蓄电池应能保证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各类设备的应急工作时间不低于额定应急工作时间在;

3、不超过生产厂规定的极限放电情况下,应能将蓄电池在24h内充至额定容量80%以上,再充48h后应能充满。

六、开关和按键

防排烟风机控制柜的开关和按键(或靠近的位置上)应清楚地标注功能。

七、导线及线槽

防排烟风机控制柜的主电路配线应采用工作温度参数大于105摄氏度的阻燃导线(或电缆),且接线牢固;连接线槽应选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氧指数不小于28)制造。

八、元件温升

防排烟风机控制柜CCCF认证规定,内部主要电子、电气元件的最大温升不应大于60摄氏度,环境温度为(25土3)°C条件下的内置变压器、镇流器等发热元部件的表面最大温度不应超过90摄氏度。电池周围(不触及电池)环境最高温度不应超过45摄氏度。

第8篇: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管理和控制:

一、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主要要素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下列七类标准。 1.产品标准

制定好产品标准是企业标准化的关键,依此可以形成功能协调、接口清晰的标准体系。产品标准可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产品技术条件、产品试制技术条件、出口产品技术条件及产品质量分等标准等分别管理。

2.原材料标准

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是建立在先进制造技术、严密分工和广泛协作的基础上的。生产企业只有运用标准化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制定并贯彻相应的原材料采购标准,将“外部”与“内部”的工作有机地协调统一,才能保证生产活动正常顺利的进行。因此,应与有关国标和行标作对照,确定采购标准的有效性,并与分承包方取得联系,得到对方的认可。对有特殊要求的原材料,制定本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技术条件,明确采购的型号、规格、品牌、等级要求及技术指标作为原材料验收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原材料重要性分级标准》、《原材料检验规程》,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和验证,并对分承包方产品标准和工艺符合性进行评定。

3.工艺标准

工艺标准系指根据产品标准或设计文件要求,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装配的方法、工艺指标及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主要包括工艺基础标准、工艺规程等。工艺标准是工艺技术的结晶,它是企业实行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的重要手段。因此,应非常重视工艺标准的制定工作。

4.检验和试验方法标准

检验和试验方法标准系指对成品、半成品、原材料、辅助材料等的质量进行理化测试、抽样检验和对产品生产过程控制指标进行分析检验制定的方法标准。企业应制定自己的检验和试验方法标准,包括外购物资检验、工序检验、库存品检验、成品检验。

5.计量和测试仪器标准 计量和测试仪器标准系指计量和测试仪器的质量要求、检定规程和使用方法标准。包括各类量具和机械性能、电气性能试验仪器。

6.包装标准

包装标准系指为保障产品在贮存、运输、销售中的安全和科学管理的需要,以包装的有关事项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技术与方法、包装试验方法等。

7.材料定额技术标准

定额标准指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对生产某种产品或进行某项工作而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所规定的限额制定的标准。它所反映的材料消耗和利用率,是企业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和经济效果。

二、对技术标准体系的控制

1.标准文件的控制

对标准应采用单行本,并应受控。标准发布后,旧标准必须收回,使现场不存在任何作废文件。若要保留作废的技术文件,则应重新办理审批手续,在收回的技术文件上标“作废文件仅供参考”的图章后再发放。

由标准化管理员对技术标准进行动态管理,定期整理各类技术标准,根据标准新旧交替等情况决定采用新标准。对于执行某个新标准时需一过渡阶段,则应制定过渡实施计划报企业技术总负责人后实施。

按IEC、BS、ASTM等国际及国外标准供货时,应对这些标准进行对比和确认。并与用户单位协商后,由各职能部门签署意见报企业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2.产品工艺文件及生产机台工艺文件的控制

(1)产品工艺文件的管理

应编制企业《产品工艺文件编订方法》。以产品为对象进行编订,就其原材料采购至成品出厂的全过程作出规定,以达到纵向统一的综合性文件。

它主要包括:产品工艺流程图、产品结构表、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原材料采购技术条件、材料消耗定额等若干各文件。

(2)生产机台工艺文件的管理

应编制企业《机台工艺文件编订办法》。 机台工艺文件应以生产设备为对象进行编订,它是产品工艺文件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设备规范操作规程、工艺卡片及过程检验标准四个部分。对生产范围、工艺、工装要求,质量控制点、主要技术参数、检验项目及计量仪器都作出规定,以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的要求。

对所有产品均应制定产品检验规程,针对每一生产过程制定过程检验标准,明确自检与专检项目及抽样数量指标,使检验工作得到有效控制。

三、文件管理的完整化和统一化

由于企业技术工艺文件数量庞大、种类多、流转频繁,控制起来非常困难,为此必须理清思路,分门别类的加以控制,对整个技术标准体系进行完整性和统一性控制。

1.产品工艺技术文件的完整性

产品工艺技术文件的完整性,原则上以具体产品为单元进行分类,通用或代用性文件单独设置。

1.1 标准文件:包括产品标准,试验标准及原材料标准等。

1.2 产品工艺文件:包括产品结构及技术文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工艺卡片,产品包装规程,设备操作规程。

1.3 质量控制文件:包括产品进货检验规程,过程检验规程,产品最终检验规程。

2.产品工艺技术文件内容的统一性

2.1 产品标准:可以是国标、行标、企标或产品技术条件。

2.2 试验标准:可以是国标、行标或试验方法。

2.3 原材料标准:可引用国标、行标、企标或材料技术条件,并注明该材料适合于哪些产品,材料的验收规则。

2.4 产品结构及技术文件:内容有产品结构图,工艺流程图,重要度分级表,产品结构表、材料结构用量。

2.5 材料消耗定额:内容包括材料消耗编制说明(材料密度、消耗比率、计算方法),材料计算用量,消耗定额及原材料型号名称。

2.6 工艺卡片:内容有结构尺寸,工艺参数,模具要求等。

2.7 产品包装规程:内容有线盘的选用,外包装要求。

2.8 工艺操作规程:包括设备工艺规范,环境要求,操作前的准备工作,调整设备的方法,操作要点及异常情况的分析、报告、记录等。

2.9 进货检验规程:内容有检验项目、检验依据、检验方法、检验频度、判定准则。

2.10 产品过程检验规程:内容有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内控指标,过程检验方法。

2.11 产品最终检验规程:内容包括产品验收规则。

2.12 质量控制点文件:内容有工序质量分析表,会同其他部门编制的设备月检卡、量具月检计划、自检记录等。

2.13 技艺评定准则:内容包括应达到的技艺要求,评定方法等。

3.临时工艺卡的管理 临时工艺卡一般为某种规格的产品,应包括以下规定的内容。

3.1 产品的结构表:按一般结构表的相应格式制定产品各部分结构尺寸,材料型号规格要求结构净用量。

3.2 各工序工艺卡:按相应工序格式制订出各工序的工艺卡、技术要求。

3.3 产品试验:制定产品例行试验的项目依据、试验要求。产品的抽样试验应根据数量大小按比例进行抽样试验,制订抽样的频次、数量、检验项目、检验依据和试验要求。

什么是技术标准?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称为技术标准。它是从事生产、建设及商品流通的一种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技术标准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其标准化对象特征和作用,可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标准等;按其标准化对象在生产流程中的作用,可分为零部件标准、原材料与毛坯标准、工装标准、设备维修保养标准及检查标准等;按标准的强制程度,可分为强制性与推荐性标准;按标准在企业中的适用范围,又可分为公司标准、工用标准和科室标准等。

第9篇:志愿者的要求标准

一、基本要求

1、热爱公益事业,希望为公益活动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2、严肃工作作风与工作纪律。工作时间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如有特殊情况需离开岗位、应征得负责人的同意并按时返回。未经同意离开的视为脱岗,造成后果的,视具体情况酌情处理;认真履行请、销假制度。服从指挥,能听从组织和学校安排。志愿者不得擅自从事与支教无关的活动。

3、艰苦朴素,谦虚谨慎。不以任何形式增加服务单位和受援地的经济负担;不提出超出服务岗位必需及当地客观条件的物质要求。

4、不计较个人得失。严于律己,不得以任何理由接受服务对象的钱物;不以志愿者身份从事任何营利性活动和一切有悖于志愿者精神的活动。

5、按时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和项目,保证服务质量;在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其它志愿服务活动。

6、洁身自爱,树立形象。不酗酒、不赌博、不斗殴,严肃工作和生活作风,维护志愿者形象;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与当地群众和睦相处。

7、工作时间保持通讯畅通,遇到问题及时反馈。负责人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随时掌握每位志愿者的行踪。

8、强化安全、责任、保密意识,在工作中做到安全服务。服务期间要服从统一安排,注意人身和财物安全,不得到江河湖塘游泳,夜间不得单独外出。遇到突发事件时应冷静对待,谨慎行事,任何情况下不得与服务对象发生冲突。

二、具备的能力:

1、自理能力:一切生活方面都需要你自己照顾好自己。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历史,及其他不良疾病。会做饭的可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2、教学能力:具备一定的授课能力,制定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普通话标准流利有从教经验者优先录用。

3、沟通能力:与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等的沟通交流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为人随和,易于与人相处。

4、学习能力:不断学习新事物,以适应当地生活。

5、专业能力:本次活动需要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方面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 6 经济能力: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上一篇:璧尘公基笔记下一篇:年法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