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最近发展

2022-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环境最近发展

最近10年国外循环经济进展及对中国深化发展的启示

摘要随着联合国确立2030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会议通过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循环经济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正在与低碳经济一起作为绿色经济的两个支柱,纳入主流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过去10年来,受到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刺激,国外特别是欧洲国家为了占领绿色经济制高点,强化了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实践,在理论研究、政策创新、企业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反过来可以对中国未来深化循环经济起到促进和激励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和评论最近10年来国外循环经济的进展及其启示。首先,指出循环经济从60年前的思想萌芽,经过过去20年的发展,当前在政府、专门组织以及学术研究等多种力量的推动下,正在进入波澜壮阔的第三波。其次,概括过去10年欧洲国家在循环经济领域取得的进展和成果,指出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出现了整合化、系统化的趋势,重要如EMF提出了循环经济的系统模型;战略思路实现了从治理废弃物向预防和减少废弃物的转变,重要如欧盟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强调循环经济对于21世纪企业发展和创新具有重大意义,重要如埃森哲咨询公司提出了循环型企业的五种类型,其中产品服务系统和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分享经济正在成为循环型企业发展的新前沿。最后,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如何走上新台阶,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物质流消耗的绝对脱钩,从建构循环经济整体模式以及政府、企业、消费者、研究者等利益相关者合作推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欧洲循环经济一揽子计划;循环经济企业模式;产品服务系统;分享经济

2016年是联合国实施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起始年,也是循环经济发展有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版本提升年。一方面,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从2006年作为国家行动纳入十一五规划进行体制化推进,到现在已经有了10年的经历和成就,进入十三五规划需要思考如何在生态文明大背景下更上一个台阶[1]。另方面,2016年也是国际上对循环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年份,Boulding提出宇宙飞船经济50年,Stahel提出功能服务概念40年,2016年3月《Nature》杂志为此刊发了一组循环经济专题文章[2]。许多事实证明,过去10年是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年月,特别是欧洲国家为了占领绿色经济制高点,在循环经济方面做了许多全新意义的研究。本文从理论研究、政府政策、企业模式等方面概括过去10年国外循环经济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循环经济如何走上新台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物质流消耗的绝对脱钩,从整体模式与利益相关者合作的角度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循环经济发展正在进入第三个阶段

1.1循环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国际上,循环经济新模式从1966年有朦胧的思想到现在的体制推进和理论整合,其发生发展可以粗略分出三个阶段。当下正在进入第三个阶段,被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组织认为是世界创新长波和新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

(1)1966—1992年主要是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和初步探索阶段。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Boulding发表了一篇畅想性的短文,认为地球作为封闭的物质系统是有物理极限的,传统的强调经济增长无极限的牛仔经济不可能持续下去,需要转向新的在地球极限内追求繁荣的宇宙飞船经济,而实现宇宙飞船经济的思路就是通过闭环的物质流创造增长的价值流。1976年瑞士有经济思维的建筑师Stahel提出了功能服务经济的概念,强调了通过延长产品寿命和产品服务系统走向循环经济的思想。而循环经济的英文词circular economy 则是由英国经济学家Pearce于1990年首先提出,以区别于垃圾经济的recycling,虽然他没有对循环经济与垃圾经济的区别进行细化表述。

(2)1992—2010年是循环经济的理论模型发散式研究与表述阶段。理论背景是联合国在巴西首都里约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们认识到经济增长存在物理极限是客观的现实而不是虚幻的想法,关键问题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倡导者开始从操作性的意义上思考如何走出新古典经济学推崇的牛仔经济或线性经济模式,提出了具有各种替代意义的循环经济新模式。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和模式有:Stahel的绩效经济与湖泊经济,Braungart和McDonough的从摇篮到摇篮经济,Pauli的蓝色经济,以及稍微早一些的产业生态学等。这些循环经济新模式的倡导者最近几年已经频繁来到中国推介思想,寻找理论运用的机会。

(3)2010年以来循环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动向正在进入第三阶段。主要的动力来自英国的Ellen McArthur Foundation(EMF),他们聚集研究循环经济的主要理论家、科学家和有志于循环经济的创新型企业家,做了两方面的推进工作。一方面要把到现在为止的各种循环经济思想、学派和模型整合成为系统的理论,提升循环经济的理论成果和科学含量;另方面要通过循环经济企业100强活动,使循环经济在微观的企业层面成为现实和潮流。2014年,在EMF和麦肯锡、埃森哲等联手推动下,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成立了高等级的循环经济全球议程理事会,决定把循环经济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通过世界经济论坛向世界各国进行推进。

值得指出的是,在欧美有关循环经济的研究停留在学者思考和概念模型的第二阶段中,中国学者和中国政府为循环经济走向深入和推广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1998年以来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些中国学者,对欧美发散的循环经济思想进行理论整合和推介,写了大量有关循环经济的文章,引起了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注意。2016年Lieder等基于文献研究的论文Towards circular economy implementation:a comprehensive review in the contex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证明在1990—2013年的循环经济文献中,中国的研究文章在世界范围起了引导性作用,欧美有关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在2013年以后兴盛起来的[7]。另方面,决策者发现循环经济超越传统的末端污染治理,具有从经济源头实现绿色发展的意义,可以成为深化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中国迅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体制力量大规模推动循環经济发展的国家,标志性的工作是2006年把循环经济纳入中国十一五规划,分类型推动循环经济各种试点,以及2008年通过国家级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并于2009年实行。可以说正是中国的循环经济运动影响了欧美国家对循环经济的兴趣与深化,影响了循环经济运动在全球的新一波展开。

1.2推动循环经济的主要力量

在欧美国家,研究作为新经济模式的循环经济,如果说以前是学者的学术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为主导,那么过去10年来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政策性和操作性研究已经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从2005—2015年的10年,欧美方面可以说有三股力量在推进循环经济的理论、政策与实践:

(1)政府层面的循环经济战略与政策。众所周知,1990年代政府出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事件,一是德国1994年通过1996年实施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处理法》(1998年修订),二是日本2000年通过的《促进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以及配套的一系列专门法,虽然两个国家已经强调了从物质流的整个寿命周期控制废弃物产生,但是政策重点仍然是作为物质流下游和末端的固体废弃物的再循环,例如日本把循环型社会翻译成为Recycling Society。21世纪初以来,中国政府把传统的3R原则用到了更广泛的生产消费领域,政策视野超出了简单的废弃物再循环,成为国际循环经济运动的最大亮点。过去10年中除了中国政府的力推之外,最新的政府事件是2015年欧盟推出了有全新意义的2030年循环经济一揽子计划[3]。这个计划显示欧盟要继中国之后,在政策层面上大规模推进广义的循环经济,在强化基于循环经济的废弃物处理的同时,更加强调用循环经济的思想对包括开采-生产-消费-处理的整个经济过程进行改造。

2015年12月2日正式通过的欧盟循环经济一揽子计划,旨在促进欧盟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三赢目标,即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推动绿色经济的增长,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欧盟的循环经济一揽子计划覆盖了从产品的生态设计、制造、消费、废物处理到二级原料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同时公布了新的循环经济相关的废弃物管理法的修改建议,以使这些立法和新的循环经济一揽子计划与时俱进。

欧盟的循环经济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循环经济指标和愿景设定,包括:根据原材料消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来计算资源生产率,到2030年将资源生产率提高30%;到2030年,城市垃圾回收率达到65%;到2030年,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75% (对于部分回收体系尚不完善的国家,例如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此项指标考虑为65%—70%);相应的废弃物填埋目标是至2030年填埋量最大至10%;禁止在垃圾填埋场填埋可回收的废弃物(包括塑料、纸张、金属、玻璃和可生物降解的废物)等。

欧盟的循环经济新提案强调了从整个经济过程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包括:鼓励企业生产经久耐用的产品,提高产品使用寿命;提倡使用替换材料,减少使用危险或难以回收的材料;通过制定标准和政府采购的方式鼓励再生材料市场发展;鼓励生态设计,开发更易于维修、更新升级和回收再制造的产品;鼓励消费者减少废弃物并正确分类废弃物;资助建立废弃物分类和回收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的费用;加强研究与创新来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加大对循环经济领域的投资,让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并鼓励消费者参与进来。最大限度回收利用废弃物,以使欧盟人均废弃物总量呈下降趋势,最终淘汰填埋废弃物,焚烧仅限于不可回收材料。

(2)专业组织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和推进。过去10年中值得注意的是一些NGO组织和有影响的企业开始系统地参与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实践,甚至把推进循环经济作为组织活动的主要目的。企业组织中有麦肯锡、埃森哲这样的全球著名咨询公司,非营利组织中有世界经济论坛、世界资源论坛等。

其中,2010年成立的英国Ellen-McArthur基金会(EMF)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研究和传播循环经济、开展循环经济政策咨询为己任的组织。成立5年来,这个组织在欧美新一波循环经济运动中起到了领导性的作用[4]。理论上,他们把各路循环经济流派的思想整合成为新的整体性框架,与麦肯锡合作连续出版了三本有创意的循环经济报告[5];实践上,他们发起循环经济企业100 强活动,举办由世界12家名校为主的循环经济暑期学校(同济大学是中国大学的参与者)。特别是2013年开始,由EMF等发起在世界经济论坛内成立了高等级的循环经济全球议程委员会,在冬季达沃斯和夏季达沃斯发起了大规模的企业循环经济推进活动。

(3)循环经济的主要研究者及其最新著作。过去10年也是循环经济学术研究繁荣和学者表现活跃的年代。在循环经济的研究者方面,除了早期的学者如Stahel、Braungart、McDonald等更加活跃之外,又有一批新的学者加入循环经济的研究行列,出版了一批对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有重要推进作用的著作。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有:Walter Stahel的Performance economy(2010),McDonough和Braungart的The upcycle(2013),Ken Webster 的The circular economy:a wealth of flows(2015),Conny Bakker的Products that last: product design for circular business models(2014),Peter Lacy的Waste to wealth:creating advantage in a circular economy(2015,已有中译本)。

过去10年在严格的同行评议学术杂志上看到了循环经济研究文献的急剧增长。2015年和2016年,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杂志发表了2篇有影响的长篇评论[6-7]。《A review on circular economy: the expected transition to a balanced interplay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system》,对过去10年中循环经济的理论、政策与实践做了全景式的扫描和总结。该文检索了2004—2014年Web of Science和Science Direct两大数据库的1 031篇论文,整理出了与循环经济研究的相关关键词,其中循环经济是758篇,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是64篇,循环经济与生态产业园区是85篇,循环经济与零废物是26篇,循环经济与脱钩发展是11篇,循环经济与反弹效应是2篇,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是85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论文摘要,选出155篇最有代表性的論文进行分析,发现循环经济的研究主要在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循环经济的思想起源;二是循环经济的原理与模式如3R原理等;三是循环经济的三个尺度即微观的清洁生产(生态设计)、中观的产业生态园区、宏观的合作消费、零废物社会;四是循环经济的指标;五是循环经济与脱钩发展。

《Towards circular economy implementation:a comprehensive review in the contex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对过去10年的循环经济英文文献做了分析,指出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分析需要从资源环境扩展到经济效益,建立起更加综合性的资源输入-经济效益-废物排放的三维分析模型;二是政策实践需要强调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与自下而上的企业创新相结合,政策推进包括提高社会意识、加强法律的系统性、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等;企业创新包括制造业的循环经济转型、利益可行性、循环型企业的竞争力等。

2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的主要成果

过去10年的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出现了整合化的趋势,强调要对传统的开采-制造-消费-扔弃的线性经济进行系统变革,强调循环经济的发展要覆盖物质流的全过程,强调循环经济不同于下游的以治理为导向的垃圾经济,而是要全面地预防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概括过去10年中包括学者、机构、政府的循环经济研究成果,可以认为最有新意的进展有四个方面。

2.1在宏观经济的整体意义上,强调循环经济是覆盖材料输入-生产-消费-废物回收整个物质流的新经济,目标是实现低废弃物的社会而不是保留现有经济模式不变继续大量产生废弃物然后去循环利用

(1)EMF对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整合。21世纪初理论家提出了多种循环经济假设,但是缺乏整合。

2012—2014 EMF提出的三份报告建立了循环经济的整合模型,内容覆盖了摇篮经济的两种循环物、Stahel的服务经济和存量管理的思想。

EMF的循环经济模型是从自然与经济的交界面进行分析的。在经济过程进口侧,强调减少物质流的进入,特别强调要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在中间过程的生产与消费中,强调通过多循环提高物质存量的资源生产率,所谓从流量增加到存量管理,其中多循环包括闭环的服务循环、产品循环、废弃物循环;在经济过程的出口侧,强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高开环废弃物的再利用,降低焚烧与填埋的比重,例如欧洲国家再循环可以达到50%以上,基本上已经没有填埋。从中导出的操作性方法是ReSOlVE方法,即regenerate,share,optimize,loop,virtualize,exchange。

EMF强调循环经济的研究要基于物质流的分析与表达。按照物质的类型讨论物质流,这种分析可以用到产业、园区、城市、国家等维度。2015年EMF发布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塑料经济的报告。提出塑料产品从1964年的15×109 t到2014年的311×109 t增加了20倍,估计到2030年还要翻一番成为40倍。对过去塑料包装物的物质流分析表明,每年78×106 t塑料包装物只有14%被收集回用,其中只有2%真正作为二次材料回到经济流程,产生5%的价值损失了95%的价值(800亿—120亿美元)。排放的86%的塑料废弃物中,14%焚烧,40%填埋,有32%泄露到了自然界。按照循环经济重新设计,第一步是大幅度提高废塑料包装物再利用,用二次资源替代原生资源即减少化石燃料的开采;第二步是大幅度减少废塑料向自然界的泄露;第三步是加强塑料包装物存量的多循环,提高资源生产率。

(2)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的脱钩,这是研究循环经济不可忘却的初心。循环经济作为新经济模式的意义,是要把废弃物从生产和消费流程中淘汰出去,从根本上避免废弃物。对照起来,当前国内搞了许多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但是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仍然高居不下,某种程度上是传统线性经济加上末端垃圾处理的表现。可以设想三种经济增长与废弃物处理的情景。情景一是保持线性经济的大量开采、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不变,由此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通过末端的焚烧和填埋来处理,这显然不是循环经济的目标;情景二是保持线性经济的物质流不变,废弃物仍然大量产生,但是增加末端处理的再生利用,这是循环经济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情景三是改变线性经济的模式为循环经济模式,使得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有规模性的减少,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的脱钩,同时在末端处理环节加大回收利用对于焚烧和填埋的替代。情景三表达的内容才是循环经济作为新经济模式的真正意义。

(3)在整个经济流程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减物质化和去废物化的发展。Stahel的《绩效经济》一书,从制造绩效、销售绩效、管理绩效三个环节讨论了循环经济[8]。类似于自然界的生产-消费-降解,循环经济的经济流程也可以分为这样三个环节,宏观意义上的循环经济要求有三个同时进行的循环,而不是只有物质流下游的废弃物循环。一是服务的循环,强调制造业要更多地转向产品服务即不卖产品卖服务,崛起中的产品分享经济属于循环经济的这类表现;二是产品的循环,强调通过再制造等方式延长产品和部件的寿命周期;三是废物的循环,不同于传统的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强调基于生产者回收的上向式或 闭环式循环而不是生产之外回收的下降性或开环式循环,例如用废料制造物质材料质量更高的衣服,而不是变成质量递减的再生资源。总的来说,宏观意义上的循环经济就是要通过生产+消费+转化三个阶段的完整循环,最终达到废弃物产生量的负增长。

(4)3R原则在上述循环经济整个流程中的运用与表现。对照以上宏观意义的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有新意地理解3R原则在其中的作用:一是生产阶段的reduce,要求制造者从物质增量管理走向物质存量管理,不卖产品卖服务,于是有Stahel强调的服务导向的创新或者绩效经济创新的S-创新,包括制造业服务化的租赁、出租等方式;二是消费阶段的reuse,要求消费者从追求物质拥有转型为追求服务使用,不求拥有但求使用,于是有产品和部件的R-创新,即reuse,repair,remanufacture等;三是轉化阶段的recycle,要求管理者特别是政府和企业从废物增量管理走向废物减少管理,把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资源,于是有D-创新,要求dematerial,decomponent,decouple等。

2.2在微观的生产意义上,要从物质输入、生产制造、使用消费的全过程识别出循环经济的企业模式,重要的前提是对企业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进行区别

清洁生产传统上是效率导向的,即使生产过程和产品本身走向清洁化,也只是非全过程的从摇篮到坟墓,同时反弹效应导致企业整体资源环境消耗的增加而不是减少。循环经济则是要全过程的绿色化,强调从摇篮到摇篮的过程,不仅是降低单位物质强度和污染强度的消耗,而且要降低产品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资源环境消耗总量,追求在资源环境质量不增加的条件下提高经济价值(不一定是产品物质数量而是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清洁生产可以作为企业循环经济的一部分,但不是企业循环经济的全部。

(1)从企业循环经济的全过程考虑。衡量循环经济企业的基本原则是,自然资本的替代和提高资源生产率,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在进口侧,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替代的规模越大,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越明显,因此提供可再生资源的农业在循环经济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在中间侧,加强生物性营养物和技术性营养物的多循环使用,特别是对于技术性营养物,要通过repair,reuse,remanufacture等实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三是在出口侧,不是生产出废弃物然后进行处理,而是通过设计排除掉废弃物,最终建设成为零废物的企业。

(2)传统上,处理废弃物再循环的产业即静脉产业,曾经被认为是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但是真正的循环经济商业模式大大超过这样的理解。按照物质流在微观企业中的表现,可以有多种循环经济的企业表现形式:一是材料循环型的企业,包括一开始就选用可再生资源和资源回收利用两种类型;二是产品循环型的企业,主要是发展产品再制造的企业;三是服务循环型的企业,主要是发展产品服务系统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分享经济。如果说Harken的《商业生态学》较早提出循环型企业的概念,那么埃森哲的Peter Lacy等在2015年出版的《化废为宝》是过去10年中有关企业循环经济的最新的理论总结,书中概括了五个具体的循环型企业模式[9]:一是循环供应链模式,即一开始就用可再生的材料进行生产;二是回收和再利用模式,将废弃物作为产品的原材料;三是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经营模式,即强调经久耐用;四是共享平台经营模式,最大化利用闲置资产;五是产品即服务经营模式,即性能优于所有权,不卖产品卖服务。

(3)把分享经济纳入循环经济,是过去10年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成果。被归入循环经济的分享经济可以有三种类型:一是二次物品的再使用。二次物品的再使用,包括企业对企业、个人对个人,拥有权和使用权同时进行变化,涉及一定的交易成本。传统的方式是物对物的直接交换,例如传统的旧货店以及美国式的后院拍卖;现代的方式是基于互联网的旧物交换,例如中国的淘宝等。二是产品服务系统。产品服务系统是生产者对消费者的不卖产品卖服务,有使用权的转移但是没有拥有权的转移,所谓制造业服务化。代表性的东西如伊莱克斯洗衣机、Interface的地毯、以及汽车分享系统如Zipcar、Car2go等类型。三是协作性消费或协同式生活。分享经济是私人对私人、企业对企业的协作性消费,这是消费者和提供者的关系互换,不涉及拥有权转移但是涉及使用权出租。典型的事例如Airban、Uber、Wework等。这是典型意义上的分享经济,可以实现从物质增量发展向物质存量发展的提升和转型。

2.3在微观的消费意义上,从循环经济角度谈老百姓的绿色消费和消费模式改变,主要是从3R原则即再生消费、耐用消费、服务消费的角度谈问题

一般来说,物质流从自然到产品的过程包括开采、制造、维护、使用、满足等五个环节,可以识别四种不同的效率,其中的维护效率、服务效率、满足效率可以深化绿色消费的理论思考[10],见表1所示。

(1)维护效率与延长产品时间。维护效率是维护物质的流量与物品的存量的比值,例如每年对汽车的物理维修,可以表达为物品用于其原初功能的时间。显然,延长产品寿命对于耐用品消费和服务消费有意义,前者如延长私人耐用品的寿命,后者如延长基础设施的寿命。例如,就开汽车而言,输入的资本除了劳动力之外,还有汽车、汽油、道路。其中汽车是私人耐用品、汽油是消耗品、道路是基础设施,延长汽车的寿命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就是提高维护效率,即单位产品的维护性物质消耗降低了,或者用较少的物质流量获得了更长的产品使用。

(2)服务效率与分享闲置物品。服务效率是获得的服务与物品存量的比值。对于耐用品和基础设施,均可以通过分享物品来提高效率。例如,私人买的汽车每天只用1小时是低效率的,拿出去被人家分享就可以提高效率。同样道理,家里买了许多耐用品是低效率的,只买少数高质量的耐用品经常使用就是高效率的。同样道理,一个不被分享的基础设施常常是低效率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城市比小城市具有更高服务效率的理由,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具有更高的使用量。对于消耗品而言,供给者的技术决定了他的服务效率,例如将化石能源转化为电,不同的供给者有不同的服务效率,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用较少的煤就是高的服务效率。有研究表明,用更好的技术可以至少提高终端用电的一倍效率。

(3)满足效率与专业化服务外包。满足效率是获得的满足与服务的比值。满足效率可以用于所有三种消费,其常常与节约时间有关即减少工作时间(基于市场的有收入的活动)和增加闲暇时间(基于非市场的无收入的时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说“只有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周和工作年的长度有了选择机会,对不拿钱去过长假有了选择,他才对收入和闲暇有了有效的选择”。满足效率问题实际上是财务自由问题,因为有钱了就可以选择不干工作,日常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谁来提供服务或自己服务还是出钱买服务。对于耐用品来说,你可以自己开车提供服务,也可以叫出租车满足服务,后者的时间具有更多的滿足感;对于消耗品来说,你可以自己做饭实现满足,也可以到饭店吃饭实现满足,后者的时间具有更多的满足感。同样道理,对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可以政府自己出钱自己建设与经营,也可以政府出钱私人租住建设与经营,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满足感。

2.4在理论支撑上,把有关循环经济的经济学解释与可持续发展的稳态经济学联系起来,为循环经济纳入主流提供与可持续发展相吻合的科学依据

循环经济在实践上有关怎么做的推进和深化,导致了理论上为什么的解释问题。对于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往习惯于用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进行解释,重点是讨论效率问题。最近10多年,有学者已经更多地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规模、分配、效率等概念解释循环经济等绿色经济的深层次问题。

(1)循环经济的理论背景是经济增长存在自然资本的约束。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解释存在着新古典经济学和稳态经济学的差异,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存在自然极限。基于稳态经济学的解释认为地球自然资本存在物理极限,这是需要循环经济的基本理由,要通过循环经济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对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要作为技术性营养物作为物质存量进行循环利用,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消耗的绝对脱钩,达到规模控制下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繁荣。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不认为自然存在极限,与线性经济有藕断丝连的联系,特别强调物质拥有而不是共享,强调循环经济只是提高废弃物的资源生产率。后者无法解释技术改进导致的物质消耗反弹效应问题,也不认为反弹效应有多少重要,把循环经济简单地理解为是更聪明的增长或流量增加或相对脱钩。过去10年中,人们越来越多地将循环经济与绝对脱钩和稳态经济学关联起来。

(2)循环经济的作用主要发生在物质存量走向稳态和优化的阶段。循环经济的发生发展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物质积累以及转化有关,Odum曾经用有弹性的脉动增长理论解释物质系统从流量增长到优化存量的过程。在一个完整的发展波段中资源输入和物质资产的关系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资源输入下的流量增长,这个时候产出是增加的,但是资源生产率是低的,即环境影响是大的,这是物质系统的要素输入阶段;第二阶段是稳态阶段,即物质系统达到一定的资产存量之后转向减少资源输入,这个时候产出是小的,但是效率是提高的;第三阶段是减少增长,这个时候没有资产的净增加,主要发挥物质存量的服务功能,资源生产率达到了最大值;第四阶段是无增长的资源积累阶段,准备下一次新的物质存量增长。从中可见,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发展总是要经历先物质资本积累然后靠物质存量发挥作用的阶段,循环经济对于优化物质存量的生产和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循环经济的经济政策需要系统地考虑规模、公平、效率三个密切相关的问题。从理论上研究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绿色经济的政策问题,发现有关自然资本使用的制度建设有“确定规模、分配产权、市场交易”三个环节,它们对于优化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操作顺序。首先是“划分生态红线”制度,对关键自然资本要确定可以接受的生态消耗规模,将原来产权不明晰的自然物品分为可使用和不可使用两个部分,对于生态红线内不可使用的自然资本要按照公共物品的原则,严格实行政府管制,对可以使用的自然物品有可以接受的总量限制;随后是确定资源环境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明确自然资本的所有者或经营者,其中将可使用的部分用拍卖或者免费的方式进行初始分配,使原来的非市场物品转化成为可交易的市场物品;最后是基于产权的市场交易制度,即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等,旨在提高自然资本的使用效率。由于生态规模和公平分配是在市场之外由政治机制和管理机制决定的,因此这是一个将政府机制、市场机制、社会机制整合起来的合作治理过程。

3对中国深化循环经济的启示与思考

以2005年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为标志,中国作为国家战略的循环经济已经有了10年的发展和成就。进入十三五规划,需要总结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再上一个大的台阶。了解国外近年来有关循环经济的重要进展,可以促进中国循环经济版本升级,在世界性的循环经济潮流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11-12]。对此提出如下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一是总体层面,要从现在对循环经济的破碎化的认识进入到建立基于对象-过程-主体三个维度的有整合性的分析模型。从对象上,循環经济的分析模型应该包括资源消耗-经济收益-环境影响三个维度的效益。过去十多年的研究主要偏重资源维度和环境维度,未来需要加强循环经济作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意义。从循环经济的对象维度进行研究,可以加强循环经济指标研究的系统性:在经济维度是GDP,在资源维度是资源总量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在环境维度是废弃物总量;然后在经济与资源维度的交界面可以强调资源生产率指标,在经济与环境维度的交界面可以强调污染强度,在资源与环境维度的交界面可以强调废弃物再循环利用率。

从过程上,循环经济是从材料-制造-消费的物质流全过程,不同于单纯的下游的废弃物的再循环,作为经济模式的循环经济覆盖所有环节,强调三个意义的循环,即进口的材料循环包括可再生资源和废弃物循环,制造端的产品循环包括再制造,消费侧的产品服务系统、分享经济与二次物品回用。过去多年来我们的循环经济实践在废弃物循环上做了不少工作,未来要进一步用循环经济的全过程解读3R,而不是从下游废弃物再利用的角度解读3R,实现中国循环经济从传统的下游思考到全过程思考的转换。

从主体上,中国过去十年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是自上而下的过程,欧洲近年来值得关注的进步是在自下而上方面。就形成整体社会动力而言,循环经济的发展实际上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形成政府-企业-消费者的三元循环和合作治理。其中,政府代表自上而下的推动,包括政策、规划、法规、指标等;企业与消费者代表自下而上的行动,包括盈利可行性、微观竞争力、制造业服务化等方面。中国未来发展越来越需要后者的力量介入。

二是政府层面,要从提高物质流的资源生产率提升到通过循环经济实现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是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两个支柱,两者差异表现在,循环经济主要研究物质流及固体废弃物导致的环境影响,低碳经济主要研究能源流及二氧化碳导致的环境影响,循环经济不直接研究二氧化碳问题,但是物质流的减少与能源流和碳排放有正相关性,因此提高循环经济的水平可以间接地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与低碳经济发展有明确的总量目标相比,推动循环经济的目标是要提出中国发展的资源消耗控制和垃圾产生零增长目标。十一五规划以来,中国主要是用资源产出率或资源生产率作为循环经济的绩效指标,但是效率改进常常受到生产与消费反弹效应的影响,不能达到从总量上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的要求。十三五规划开始,中国需要把循环经济发展与资源红线和环境红线的概念相结合,提出资源消耗、经济收益、环境影响有整合性的目标。要开展物质流的分析和定量研究,在中间过程提升资源生产率的同时,在输入端强调控制原生资源消耗总量和加强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在输出端强调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控制以及提高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真正提高循环经济的发展绩效。

三是企業层面,要从发展末端废物处理产业拓展到加强产品寿命周期的整个循环,发展生态设计引导的循环型企业。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了一批静脉产业和产业生态园区的发展,但是讲到循环经济主流化的企业案例,多的是跨国公司,中国企业即使有也是模仿为主或者只是跨国公司的配套部分。未来要从更加根本的材料输入-生产-消费-回用一体化角度,与新工业革命相结合推进循环经济的主流化,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制造业本土模式。特别是发展上海与北京街头最近出现的共享单车这样的有本土原创意义的产品服务系统或制造业服务化产业。

四是消费者层面,要把从追求物品拥有提升到追求服务满足,把功能消费和分享经济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从循环经济覆盖生产-消费-回用的整个过程而言,过去10年来中国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关注中国制造,未来的研究与政策行动需要更多地关注中国消费,因为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将持续增大,同时中产阶级的人数也在持续扩展。将循环经济的原理用于绿色消费,需要强调提高消费活动的维护效率、服务效率、满足效率,当前的分享经济的活跃可以带动中国循环经济进入消费侧。

五是研究层面,要探索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和理论依据,开展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向世界讲好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故事。中国循环经济的崛起,是从理论向政策再向实践推进的;但是在中国循环经济的实践和政策力度增大以后,理论研究特别是对一些基础性问题的思考已经显得不够。一方面,有关循环经济和3R原理的运用存在着生态效率和生态效果的区别、减少负功能和增加正功能的区别,要使循环经济成为绿色经济的积极驱动,需要在生态效果和增加正功能方面加强研究,与国家政策强调生态红线等概念相一致,更有效果地引导实践和政策发展。另方面,循环经济的变革性没有在经济学理上得到合理的支撑,在理论解释上存在着弱可持续性和强可持续性、极限内发展和无极限的增长的区别,用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环境经济学解释循环经济存在内生性的矛盾。未来的循环经济研究需要更多地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进行解释和提供理论依据,使得中国循环经济的实践和理论能够相互匹配、互相支撑。

(编辑:于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ZHU D. Background,pattern and policy of China for developing circular economy[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6(4):3-8.

[2]WALTER S. The circular economy [J]. Nature,2016,531:435-438.

[3]EC. Circular economy package[R/OL]. 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circulareconomy/index_en.htm.

[4]EMF, Mckinsey. Growth within: a circular economy vision for a competitive Europe[R].London: EMF,2015.

[5]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Towards the circular economy[R].London: EMF, 2012-2014.

[6]PATRIZIA G, CATIA C, SERGIO U, et al. A review on circular economy: the expected transition to a balanced interplay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system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6: 114:11-32.

[7]LIEDER M,MICHAEI L, AMIR R, et al. Towards circular economy implementatio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in contex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15:36-51.

[8]WALTER S. Critical analysis and comments of the EC’s CE package[R].2016.

[9]PETER L, JACOB R. Waste to wealth: the circular economy advantage [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5.

[10]ELEONORE L, LAURA S, NILS D, et al. Green economy and related concepts: an overview[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6, 139: 361-371.

[11]ALAN M,KEITH S, KATHRYN H, et al. The circular economy: an interdisciplinary exploration of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in a global context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7,140: 369-380.

[12]WENTING J, FRANK B. Policy durability of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 a process analysis of policy translation [J].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17,117: 12-24.

A review of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in European countries over the last

decade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deepen Chinese’s circular economy

ZHU Daji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by 2030 by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global Agreement to the climate change at the Paris Conference of Parties (COP), circular economy (CE) is becoming more mainstreamed in the world development and a hot issue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policy studies, as well as the lowcarbon economy. Over the last decade, due to the stimulation of the CE development in China, foreign countries especially the European countries,aiming to gain the high competitive power in the field of green economy,have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theory studies, policy innovations and business practices of CE, which would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and policies of CE in China in turn. This paper summarized and reviewed the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of CE in the European countries in the field of CE in the past 10 years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it is found that CE in the world development is entering the important third wave and involving multiactors of government, special organizations and academ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which started its earliest idea in 1960s and had a big progress 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Second, the main achievement of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CE in the European countries could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E has a systematic and combining tendency, such as EMF have developed a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CE with technical cycle and bio cycle. The CE strategy has embodied a transition from a end of pipe waste treatment to a proactive waste prevention, such as EU has set up an ambitious Circular Economy Package. CE concept has closely related to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owards 21th century,such as Accenture Strategy has identified five categories in which product service systems and platformoriented sharing economy was becoming a new frontier of CE. As a conclusion,based on the findings in this study,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policy framework of CE and collaborating government, business, customers and scholars for CE implementation are suggested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E in China and for the ultimate goal of absolutely decoupling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resource use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Key wordscircular economy; Circular Economy Package; circular business model; product service system; sharing economy

宋國君,孙月阳,赵畅,等.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社会成本评估方法与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8):17-27.[

SONG Guojun,SUN Yueyang,ZHAO Chang,et al. Social cost accounting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in Beijing[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7,27(8):17-27.]

作者:诸大建

第2篇:最近十余年的中国民族史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中国民族史研究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局面,每年出版和发表的著述数量巨大,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所取得的史学创获令人瞩目。本文从中国民族史的研究状况、特点和趋势几个方面,对这十余年中国大陆民族史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关键词:中国民族史 研究状况 特点 趋势

作者方素梅,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邮编100081。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史研究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成为中国史学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民族史研究逐步兴起。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史学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型,民族史研究同样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局面,每年出版和发表的著述数量巨大,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所取得的史学创获令人瞩目。本文试图对最近十余年的中国大陆民族史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

一、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状况及主要成果

古代民族史是中国民族史学的基础领域,研究力量相当雄厚,研究范围较为广泛。最近十余年的论题主要集中在族源、族别史、地区民族史和边疆史、民族关系史、历代民族政策、古代民族与民族政权、中华民族研究、断代民族史等方面。

1.族源研究 族源问题历来是中国民族史学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最初二三十年,受民族识别工作的影响,族源研究一度成为民族史学的重头戏。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族源研究不似以往红火,但对族源的探索依旧长盛不衰。史学家们除了继续挖掘文献材料以外,还综合运用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材料,对族源进行深入的探讨。许多学者不囿旧说,敢于在一些民族的族源问题上提出独到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仅以布依族族源研究为例,学术界就存在越族说、越濮说、濮说、羌越说、越夏说等不同的观点。参见谷因:《布依族族源研究综述》,《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族源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族源问题之所以长期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其主要原因不仅在于史料的缺乏及其诠释的歧异,也在于理论的不足和方法的不当。有鉴于此,一些学者在这些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如有人从宏观研究的角度,指出同源异流、异源同流、异源异流是中国少数民族族源的三大基本形态,研究中应着眼于多源多流中的主源主流,同时顾及与之相关的次源亚流。参见廖杨:《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的族源问题》,《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有人认为族源研究涉及的方面很多,举凡体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生计方式等等,都须全面考虑,综合把握,同时对促成民族变迁的因素要有明确的认识。参见贾仲益:《西南民族研究中的族属研究及其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有人以壮泰诸民族渊源关系为例,讨论了其中的方法论问题。参见范宏贵:《壮泰诸民族渊源关系研究之方法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有人则就土家族族源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如源与流的问题、地缘问题、考古材料运用等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参见黄柏权:《土家族族源研究综论》,《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这些理论和方法上的探讨,对推动族源研究的深入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族源问题上都倾向于多元说,并采取了多学科整合研究的方法。

2.族别史研究 20世纪50-60年代,族别史研究曾是中国民族史学的主要工作,并且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出版的55个少数民族的简史,就是这些成果集中而具体的体现。进入90年代以后,有关族别史的论著数量相对减少,但其研究向纵深发展,出版了一批资料更为丰富、研究方法更为多样、理论观点更为新颖的专著。义都合西格主编的《蒙古民族通史》、集体编写的《蒙古族通史》、张声震主编的《壮族通史》、恰白·次旦平措等的《西藏通史·松石宝串》(汉文版)、邱树森主编的《中国回族史》、李燕光等的《满族通史》、伍新福的《中国苗族通史》、易谋远的《彝族史要》、吴永章的《瑶族史》等等,都是这一时期族别史研究的代表成果。上述著作分别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民族出版社2001年,民族出版社1997年,西藏社会科学院、《中国藏学》杂志社、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出版。除了这些专著以外,学术界还发表了大量有关族别史研究的论文。

最近十余年出版的族别史专著大多篇幅巨大,并且运用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及考古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如《壮族通史》充分利用了目前出土的有关考古资料及正史、杂史、地方史志、民族学、语言学和体质人类学等方面的资料,吸收了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壮族的历史渊源以及从原始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历程及面貌,并附有数十张历史照片及壮族历史重要事件年表、壮族历史人物志、壮族地区教育附表、壮族史研究论著目录索引等,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壮学研究领域最具权威的学术著作。

3.地区民族史和边疆史研究 地区民族史研究也是民族史学乃至中国史学关注的传统领域,尤其是东北、北方、西北、西藏等地区民族史研究,有着比较深厚的基础。随着族别史研究的逐渐减弱,地区民族史研究越来越兴盛。刘迎胜的《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研究》、林幹的《中国北方民族通史》和《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张永江的《清代藩部研究:以政治变迁为中心》等著作,上述著作分别由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鹭江出版社2003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至于发表的有关论文,同样多不胜数。

在最近十余年的地区民族史研究中,西藏地方史研究的成绩最为引人注目,不仅编辑了《元代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关系档案资料汇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目录》(汉文、满藏文)、《西藏社会历史藏文档案译文集》、《清代以来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治理与活佛转世制度资料汇编》等档案资料,还出版了集体编写的《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赵志忠的《清王朝与西藏》、曾国庆的《清代藏史研究》等有关西藏古代史的著作,上述资料与著作分别由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年、华文出版社1996年、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民族出版社1995年、华文出版社1999年、齐鲁书社1999年出版。同时也发表了大量的论文。这些成果的出版和发表表明西藏地方史研究备受中国民族史学界的重视。

中国边疆史研究在19世纪中叶和20世纪30-40年代曾掀起过两次高潮,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整理出许多著述。中国的边疆地区历来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此边疆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民族史学的范畴。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成立后,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从1988年至今,这个中心先后组织出版了5套丛书和丛刊,即“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丛书”、“边疆史地丛书”、“中国边疆史地文库”、“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资料丛书”、“中国边疆史地资料丛刊”, 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边疆史研究。仅仅是关于中国近代边疆史的研究,学术界从1988年至1999年就出版了80余部专著和40多种资料,发表了1000多篇论文。③ 参见赵云田:《50年来的中国近代边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4期。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边疆管理、边疆开发、边疆人物、边疆民族和社会、外国对中国边疆的侵略等方面。马大正的《边疆与民族——历史断面研究》、赵云田的《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及《中国治边机构史》、马楚坚的《明清边政与治乱》、李大龙的《两汉时期的边吏与边政》、马汝珩的《清代西部历史论衡》、马汝珩等人的《清代的边疆政策》和《清代边疆开发》、辛培林等人的《黑龙江开发史》等等,③都是其中的代表著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组织编撰、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边疆通史丛书,即《北疆通史》、《东北通史》、《西藏通史》、《西域通史》、《西南通史》和《中国海疆通史》,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历史。

4.民族关系史研究 随着中国民族史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事实,民族关系史研究自然而然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从1981年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学术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以后,民族关系史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翁独健主编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是其中的代表著作。该书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民族平等原则的指导下,突破以往由于时代的限制而过分地突出民族关系中的政治因素、强调阶级关系、忽视经济及文化因素的弊端,对中国历史各时期的民族关系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并就民族的形成、中国的概念和含义、国家的统一和分裂、民族压迫和民族平等、民族间的战争与和平、爱国主义与民族英雄、历史上民族融合与同化、民族关系的主流等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参见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16页。此书的出版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确定了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基本框架。

在民族关系史研究领域中,各民族之间的渊源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及其相互影响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如在探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中,汉族向民族地区的迁移,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汉族的少数民族化及少数民族的汉化,中央政权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施政等内容,都受到学者们的特别重视。最近十余年出版的民族关系史的专著,主要有杨学琛的《清代民族关系史》、卢明辉等人的《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杨建新等人的《西北民族关系史》、侯绍庄等人的《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练铭志等人的《广东民族关系史》、吴永章等人的《中南民族关系史》、樊保良的《蒙藏关系史研究》、杜家骥的《清朝满蒙联姻研究》等等。上述著作分别由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民族出版社1990年、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民族出版社1992年、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和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至于有关论文,数量颇为巨大,不胜枚举。

5.历代民族政策研究 1988年和1990年,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二次及第三次学术讨论会都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学者们认为,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多民族的国家,如何处理域中民族问题,始终是统治者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盛衰。历代王朝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不得不把如何解决民族问题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加以认真考虑。同时,民族政策的成败得失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形成、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影响。参见卢勋:《历代民族政策研究获重要成果》,《中国民族研究年鉴·1993年卷》,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自那以后,学术界出版和发表了大量关于民族政策研究的论著,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来说,这一时期对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的研究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田继周等人的《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是较早一部系统论述中国历史上民族政策的著作。该书对从夏、商、周到中华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统治阶级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历代民族政策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主要内容、基本特点、性质和历史作用,均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并指出历代所推行的民族政策都是客观历史所要求的产物。参见田继周等:《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此外,徐杰舜等人的《中国历代民族政策通论》、张践等人的《中国历代民族宗教政策》、余振贵的《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余梓东的《清代民族政策研究》、苏发祥的《清代治藏政策研究》、彭建英的《中国古代羁縻政策的演变》等也是其中的代表著作。上述著作分别由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年、民族出版社1999年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发表的论文则难以计数。

6.古代民族与民族政权研究 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曾出现过以众多族称和不同社会形态、生活方式、发展层次存在的民族共同体。他们既是稳定的,又不断发展变化。有的在历史上强大,却在经过一段历史时期以后消失,融入其他民族中;有的则由同一民族分化为不同的民族;有的则与其他一些来源不同的民族,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这些古代民族都为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古代民族研究一直是学者们积极探索的领域。如北方的匈奴、鲜卑、突厥,东北的高句丽、渤海、契丹、女真,西北的党项、回鹘,南方的百越、巴、楚、濮等,都是中国古代民族研究的热点。研究的内容包括族源、民族关系、社会生活、政治制度、经济、文化、人物以及中央王朝对这些民族地区的治理,发表的论著在中国民族史学成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少数民族曾经建立过地方或全国性政权,学术界对这些民族政权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其中对契丹、女真、党项分别建立的辽、金、西夏政权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仅是有关西夏的研究,就出版了史金波等人的《西夏天盛律令》、《俄藏黑水城文献》(1-11册),李锡厚、白滨的《辽金西夏史》,李华瑞的《宋夏关系史》和杜建录的《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等资料文献汇编和专著。上述资料和著作分别由科学出版社199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至200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和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出版。同时还发表了数量可观的论文。

7.中华民族研究 1988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讲演,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主流是“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又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的观点。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该讲演于1989年在《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刊出后,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89年,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将有关论文汇编,出版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书。1990年,有关部门在北京举办了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主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出版了论文集《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1999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经过修订再次出版。该书责任编辑认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书多层面地研究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总结了一个世纪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结构的理论,拓宽了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领域,科学地阐释了民族识别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说已成为“研究中华民族结构的核心理论”。参见邱立:《研究中华民族结构的核心理论》,《民族研究》1999年第5期。

尽管学术界对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这一理论体系存在不同的看法,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学说的学术价值和政治意义是无可置疑的。十多年来,许多学者在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影响和推动下,对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客观规律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内容涉及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中华民族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凝聚力等等,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王钟翰主编的《中国民族史》、陈连开的《中华民族研究初探》、陈连开等人的《中国民族史纲要》、田晓岫的《中华民族发展史》、萧君和主编的《中华民族史》、陈育宁等人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卢勋等人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蔡凤林的《中国农牧文化结合与中华民族的形成》等是其中的代表著作,上述著作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知识出版社1994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华夏出版社2001年、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民族出版社2000年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出版。发表的论文多不胜数。

除了上面谈到的情况,最近十余年中国古代民族史学还在其他一些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在断代民族史方面,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推出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专家学者历时6年撰述的中国历代民族史丛书,即田继周的《先秦民族史》和《秦汉民族史》、白翠琴的《魏晋南北朝民族史》、卢勋等人的《隋唐民族史》、陈佳华等人的《宋辽金时期民族史》、罗贤佑的《元代民族史》、杨绍猷等人的《明代民族史》和杨学琛的《清代民族史》。该丛书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少数民族的历史,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二、中国近代民族史研究状况及主要成果

中国近代民族史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史研究在清代就已经兴起,20世纪30-40年代曾掀起一个高潮。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一段时期里,中国史学受政治的影响极大,近代民族史研究发展十分缓慢,以至成为一个禁区。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状况才逐渐改变,相继出版了李资源的《中国近现代少数民族革命史要》、杨策等主编的《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方素梅等人的《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1840-1949)》等论著。上述著述分别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和1999年、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出版。这些都说明,中国近代民族史研究进入了一个发展较为迅速的时期。

中国近代民族史研究与地区史、边疆史、中外关系史等紧密结合,热点较为突出。如民族观与民族主义、少数民族革命斗争、帝国主义对民族地区的侵略、边疆问题、人物及其他重大事件等,是学者们重点关注的论题。最近十余年的工作和成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档案、资料汇编 历史研究必须要掌握扎实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一直是中国史学的基础工作。由于时代的缘故,有关中国近代民族史的档案、文献和资料,浩如烟海,对这些史料进行编辑出版,显得十分必要。除了各种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丛刊资料、专题资料、地方文史资料、档案资料和翻译的外文资料以外,近年来对中国近代民族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中共中央统战部编的《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国藏学中心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合编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目录》、《黄慕松、吴忠信、赵守钰、戴传贤奉使办理藏事报告书》、《康藏纠纷档案选编》、《九世班禅内地活动及返藏受阻档案选编》、《民国治藏行政法规》等相继出版。上述资料分别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年、1993年、2000年、1993年和五洲传播出版社1999年出版。这些工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史研究的顺利开展及向纵深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民族观与民族主义研究 最近十余年,学者们纷纷就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观、民族思想和民族主义进行积极的探讨,尤其是对近代民族主义的研究,达到了比较深入的程度。其代表著作有康文权的《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陶绪的《晚清民族主义思潮》和罗福惠主编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想论稿》等。上述著作分别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人民出版社1995年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这些著作不仅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研究,还对传统民族观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探讨。现代“民族”概念在中国的出现及其对近代民族主义的影响,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其中郝时远提出在近代中文文献中,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日文中的“民族”一词见诸于19世纪70年代翻译的西方著述之中,系受汉学影响的结果。但是,“民族”一词在日译西方著作中明确对应了volk、ethnos 和nation等词语,这些著作对nation等词语的定义及其相关理论,对清末民初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产生了直接影响。参见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关于孙中山、梁启超、毛泽东等人的民族观与民族思想的讨论,也表现得十分热烈。这是因为进入近代以后,中国传统民族观的内涵与外延都开始随着时代特征的转变而产生较大的变动。而以孙中山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族观的形成,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近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是20世纪末的最后几年,论述孙中山民族观与民族主义的文章就超过了20篇。其中邱久荣提出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他认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和民族观念经历了由单纯的“排满”到反帝,由“异族“、外国人”到“中华民族”、“五族共和”及“民族平等、民族自决自治”的发展与变化,这种发展与变化正是中华民族已经形成的集中体现。反过来,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和民族观念的发展与变化,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反映了各民族的呼声、要求以及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因此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参见邱久荣:《试析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观念》,《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3.西藏问题研究 在西藏地方史研究中,近代部分的成果最为突出。这一方面是因为文献材料相对丰富,一方面是因为“西藏问题”逐渐在国际社会造成影响,藏学研究由局部走向世界,并在欧美学界极为兴盛的缘故。西藏近代史研究的热点集中在中央与西藏地方的关系及帝国主义对西藏的图谋、干涉与侵略两个方面。祝起源、喜饶尼玛的《中华民国时期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关系》用充分的材料论述了中华民国政府与西藏地方的关系,指出西藏地方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王贵等人的《西藏历史地位辨》则较为全面而系统地批驳了以夏格巴(Tsepon W.D. Shakb pa)的《藏区政治史》和范普拉赫 (Michael C. walt van pragg) 的《西藏的地位》( The Status of Tibet, Westview Press, 1987 ) 为代表的“西藏独立”的谬论。以上二书分别由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和民族出版社1995年出版。 喜饶尼玛在《近代藏事研究》一书中,用很大的篇幅论述了清末、民国时期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并且认为十三世达赖喇嘛始终没有妄自称尊、背叛祖国、下决心搞“西藏独立”。参见喜饶尼玛:《近代藏事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2000年版,第114页。周伟洲等人的《英国、俄国与中国西藏》是集目前中国研究英、俄与中国西藏关系史有关专家协作完成的一部全面而系统阐述英国、俄国与中国西藏关系的学术著作,书中运用了大量的第一手档案资料和其他丰富的文献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该书由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此外,有关英、美等国对西藏的政策及其变化和中国与英国之间关于西藏问题的交涉的研究,也发表了大量的论著,而且使用了丰富的外文档案和资料。

4.其他地区研究 除了西藏以外,蒙古、西北、新疆、东北和西南等地区也受到学术界的重点关注。如蒙古问题尤其是外蒙古问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继续集中在蒙古地区政局的变化、外蒙古的“独立”和自治、日本的“满蒙政策”和伪蒙政权的活动等方面,同时也对北洋政府及国民政府对蒙古地区的管理和政策等新的论题进行了探讨。对西北的研究集中在中央政府对西北地方的治理、诸马军阀对西北的统治、民族教育的发展等方面。值得指出的是,近年西北回族近代史研究领域有了很大的拓展,出版了霍维洮的《近代西北回族社会组织化进程研究》、许宪隆的《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等关于社会史研究的专著。以上二书分别由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和2001年出版。在新疆近代史研究方面,出版了《新疆民族史》、陈慧生和陈超的《民国新疆史》、朱培民的《20世纪新疆史研究》、黄建华的《国民党政府的新疆政策研究》、苏北海等人的《哈密、吐鲁番维吾尔王历史:清朝至民国》、徐玉欣等人的《新疆三区革命史》等专著。上述著作分别由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民族出版社2003年、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年、民族出版社1998年出版。发表的论文则主要论述杨增新、盛世才对新疆的统治及英国、俄国和苏联与新疆地方的关系。

三、中国民族史研究的一些特点和趋势

最近十余年中国民族史研究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特点和趋势也比较明显。

1.史学思想和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学面临的最为艰难和繁重的任务就是思想解放。1988年以后,历史学界的思想解放还在进一步继续,史学思潮和史学观念的起伏涨落与变化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其中最为重大的变化,应当是人们对唯物史观派史学的审视与反思以及对西方史学思想的学习与吸收。

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又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它的发现为历史研究指出了一条科学的途径,从而开辟了历史研究的新纪元。早在20世纪初,唯物史观即开始在中国传播,一批优秀的历史学家致力于以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为中国史学的发展划出了一个新的时代。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唯物史观已在中国史学研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和绝对优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教条主义的束缚和“左”的思潮影响,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很长的一段时期里,人们在理解和应用历史唯物主义时曾经出现了极大的偏颇和失误。因此进入新时期以后,随着史学家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观念进一步更新,学术空气进一步活跃,史坛呈现多元化格局,唯物史观派史学的绝对统治地位受到撼动,“迅速由强势沦为弱势,从中心退居边缘”,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一度面临危机。中国史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史学危机的争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未来命运的讨论;一是关于超越唯物史观,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论争鸣。

然而,唯物史观派史学尽管在其他史学领域受到了严重挑战,其在民族史学领域的主宰地位仍然不可动摇。这与唯物史观派史学具有的不可否认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及其对中国民族史学发展所起到的强大推动作用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中国民族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于20世纪初叶,但其真正获得发展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运用唯物史观,在许多重大历史问题和理论方法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动了中国民族史学的发展。史学大家范文澜和白寿彝就是其中的典范。参见宋馥香:《范文澜在民族史理论上的贡献》,《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3期;瞿林东:《唯物史观与史学创新——简论白寿彝史学研究的理论风格》,《人民日报》2000年7月13日。此外,唯物史观历来注重对大规模社会变动进行探讨和对历史做贯通性解释与梳理,中国民族史学传统关注的论题如各民族的历史形成过程、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等等,以及新时期以来提出的新论题如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等等,恰恰都是比较宏观的论题,适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唯物史观派史学的研究带有强烈的现实感,以探索民族的历史命运为归宿,这与中国民族史研究的特殊需要十分吻合。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唯物史观派史学将依旧是中国民族史研究的主导力量。目前民族史学界一致认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做过贡献,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以民族平等的原则去研究民族历史,才能摆脱历史局限和民族偏见,才能正确揭示和反映历史的真实,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和民族历史的发展规律。参见罗贤佑:《中国民族史研究20年》,《中国民族研究年鉴·1998年卷》,民族出版社1999版,第87页。这种认识成为史学家们研究中国民族史的基本出发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唯物史观派史学面临危机,与其以往浓厚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与政治过分紧密的联系有直接关系。而在中国民族史学界,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在反思和批判“文革”时期的影射史学,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同时,仍然坚持历史研究也要为现实服务,尤其是在藏学研究等一些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视野,还必须坚持鲜明的政治立场。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诸多深层矛盾,历史学家可以透过现实问题,去审视它的历史,探求它内在的发展规律,发现别的学科不易发现的历史内涵,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以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许多学者注意到,在民族问题研究领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研究现实者缺乏历史观,研究历史者对现实不敏感和不重视。这种状况不利于为政府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因此他们不断呼吁要加强民族史研究为现实服务的意识,认为“学术的活力在于现实的需要”,并提出“民族史发展应顺应并作用于学科格局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要把自身的发展与经济建设的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马成俊、张科:《视野与方法:关于青海民族史重点学科发展的几点理性思考》,《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步认识到政治因素对中国民族史研究产生的限制仍然严重存在,这种现象在近代民族史研究中尤为突出,导致其研究论题狭隘地集中在革命史、农民运动、反帝斗争等几大传统领域。

中国民族史学一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指导民族史研究,另一方面也受到了社会转型和时代思潮的极大影响,学者们逐渐摆脱了教条化、简单化和绝对化的史学思想和方法,力求全面、客观、科学地研究和评论中国民族史。例如有的学者提出:“大家都很熟悉,‘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这一论断,几乎成了定义,为不少学者所引用。果真如此吗?本书以客观的材料说明: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其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不能混为一谈。”侯绍庄等:《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序,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有的学者认为以往对清末川边藏区“改土归流”的分析大多套用了阶级分析的方法,使所得结论有所偏颇,从而影响了对这一在清王朝即将崩溃之际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并指出在分析和评价清末川边的“改土归流”时,应把它放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大历史中,从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发展进程中去认识,才能做出客观的历史结论。参见马箐林:《清末川边藏区“改土归流”的宏观历史分析》,《西藏研究》2001年第3期。有的学者指出,史学界对民族关系主流问题曾经流行过“友好合作说”和“民族压迫说”两种观点,而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以西南民族关系为例,其主流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在各个领域的接触中,既有和平友好、相互吸收,又有矛盾冲突、相互排斥的这样一个辩证的历史运动过程。参见龙晓燕:《中国西南民族关系研究散论》,《思想战线》2001年第2期。这些提倡以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科学研究的态度,不仅起到了推动中国民族史学向前发展的作用,也使唯物史观的本来面目逐步得到恢复。

除此之外,中国民族史学也注意学习、吸收其他合理的史学思想和观念,包括西方史学思想和观念。如有人提出中国民族史研究应当借鉴使用西方文化形态史观,认为如此不仅可以“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将生活在中国大地的各个民族所创造的不同文明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划分为几个整体单位加以研究”,还能够“把中国各民族都平等地放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放弃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传统的历史观,冲破过去那种把各少数民族放在中原王朝不同朝代的框架中进行研究的僵化模式,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和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从多视角、多层面去研究中国各民族的历史”。参见马尚云:《中国民族史研究中对西方文化形态史观的借鉴》,《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西方文化形态史观是否就能够科学合理地解释中国民族史,还须在研究实践中检验和证明。不过它的出现反映出史学思想和观念的发展与变化正逐步成为中国民族史研究的一个特点和趋势。

2.史学理论和方法进一步丰富和更新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传统唯物史观受到了较大的质疑和挑战,中国史学对历史理论研究的热潮有所退却,回避对重大历史问题、重大历史现象和大规模社会变动的研究与讨论,相当一部分人回归到传统的考据道路上。参见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第256页;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跋,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民族史学在这一点上没有跟着中国史学走,学者们不仅遵从唯物史观派史学强调理论的传统继续坚持理论研究和探索,而且在民族关系史、历代民族政策、中华民族的形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逐步取得了共识。例如关于历史上的中国,普遍认为它不仅包括中原王朝,而且包括中原王朝以外的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与政权,少数民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又如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普遍认为尽管历史上各个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也曾出现过统一和分裂的局面,但各民族之间还是互相依存、逐步接近,经过共同努力不断将中国历史推向前进,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参见罗贤佑:《中国民族史学科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内部报告,2004年。

最近十余年中国民族史研究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和趋势,应当是人们在方法论上的积极探讨和实践,其中跨学科整合研究的勃兴是引人注目的一个现象。1988年《史学理论》在第1期《新春寄语》中提出“从国际史学发展的状况看,史学的变革必须走跨学科的道路”,并就“历史学的发展与跨学科研究”举行专门座谈及特辟《跨学科方法论探索》专栏以后,跨学科整合的思潮在中国史学界迅速兴起,1990年以后已成为一种主要的史学研究趋势。这股趋势同样在民族史研究领域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论著中审视了以往研究中的方法和观点,提出并采用了其他一些学科合理的研究方法与手段。跨学科整合研究在民族史学的勃兴有着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国的民族史研究从它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即与其他社会科学紧密结合,史学家们很早就将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考古学、经济学等相邻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民族史研究中;另一方面,中国民族史研究无论是对象、理论还是方法,都大大地超出了传统中国史学的范畴,出于研究的需要,它必然要借助众多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当新一轮的史学转型开始以后,民族史学界都不约而同地一致强调跨学科整合研究,使其在民族史学的复兴成为必然。最近十余年,许多论著都运用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民族史,新观点、新见解层出不穷。如在族源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不能仅凭某一方面的论据而遽下结论,应以文献考订为主,结合地域、语言、文化、社会、体质等等,用多学科的方法全面考虑,综合把握。又如在族别史研究中,学者们大多运用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研究的方法,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再如在新疆民族史研究中,近年来因为有考古学、人类学、地理学、经济学、古文字学、文学等学科的学者参与其间,因此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参见齐清顺:《新疆民族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西域研究》2002年第1期。跨学科整合研究的勃兴,对推动中国民族史学向纵深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不过,虽然跨学科整合研究在中国的史学中正在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但是也应当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准则。决不能将之理解为把各学科的研究结论做无序的拼合,也不能不加区别地套用不同学科获得的资料。只有在遵循各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对相关学科进行消化吸收、融会贯通,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

中国传统国学的史料考订派的复兴对民族史研究也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在族名、族源、人物、年代、事件、职官、制度等的研究上,史学家们都比较重视对史料的发掘、考证和诠释,有的论著还使用了古文字资料、民族文字资料、考古资料、调查材料及外文资料。如余太山的《古族新考》尽管篇幅不大,而所征引古今中外文献却多达286种,它在丰富翔实的史料基础之上,对“塞种”诸部的渊源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假说。该书由中华书局2000年出版。这种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以史带论的治学态度,近年来在民族史学界正蔚然成风。

3.研究视野和领域进一步开阔和拓展 最近十余年中国民族史学所关注的论题,大部分属于传统研究的领域,继续开展这样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也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另有一部分论题则是多年遭到禁锢的老问题。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边疆史研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陷于停顿。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民族问题和边疆问题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一些与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边疆危机的激化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中国的边疆研究重新启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其立项的有关东北、新疆等边疆研究的重大工程中,政府投入了数以千万计的资金。又如疆域史的研究以前是一个禁区,现在不仅日趋活跃,取得的成就也十分突出。目前学术界对历史上中国范围内的边疆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如匈奴、鲜卑、突厥、吐蕃、渤海、南诏、大理、女真、蒙古等民族政权的疆域、政区及主要地名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有的已经绘制出比较精确的地图。参见罗贤佑:《中国民族史研究20年》,《中国民族研究年鉴·1998年卷》,第95页。

最近十余年中国民族史学还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在民族法制史、民族经济史、民族文化史、民族宗教史、民族社会生活史、民族科技史、民族考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有关论著。又如以前学者们主要研究政治事件史、政治制度史、伟大人物史、战争史,现在则扩展到对普通民众和社会生活的关注,近年相继出版了薛宗正主编的《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邓惠君的《青海近代社会史》、定宜庄的《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方素梅的《近代壮族社会研究》等著作。上述著作分别由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和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出版。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民族史学在课题选择上向民间社会还原的倾向,而这种倾向与整个中国史学的发展走向是十分吻合的,说明中国民族史学也在逐步由传统走向现代。再如学者们对近代中国民族与国家认同的研究给予了超乎寻常的关注,其讨论的话题包括晚清民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和近代民族观的形成,少数民族在现代国家建构中的作用,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自我意识的兴起,等等。实际上,这些问题既是对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延伸思考,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国学者关注的热点,显示中国民族史学与国际学术界进一步接近的趋势。

最近十余年的中国民族史研究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限于篇幅,不再论述。

〔责任编辑 华祖根〕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方素梅

第3篇:流动的中国:安全是回家最近的路

今年春运,道路安全形势非同寻常。笔者注意到,在2019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公安部有关领导强调,春运是一年之初的重要民生工程,事关亿万人民群众安全顺利出行,今年又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做好今年的春运安保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非常之事必用非常之手段。确保今年春运公路客运安全,防范公交、长途客运车辆出现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是第一要务。尤其是近年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夺方向盘、殴打驾驶人员等行为时有发生,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安全问题。特别是2018年重庆市“10·28”公交车坠江事故发生后,各地公交车上类似危险行为多发,隐患不断,引起全社会强烈关注。

笔者注意到,就在春运前,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明确对于乘客实施“抢夺方向盘、变速杆等操纵装置,殴打、拉拽驾驶人员”等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妨害安全驾驶行为的,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并强调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一般也不得适用缓刑。

此外,公安部日前在全国公安机关公交车安全防范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也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切实加强公交车安全防范,对以暴力方式影响正在行驶的公交车安全驾驶的,一律依法立案侦查,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笔者认为,三部门强势亮剑,将有效震慑恶意妨碍公交司机正常驾车的歪风,有力保障春运客运车辆安全行车。每个乘车人员都要意识到,公交、客运司机的驾驶席是司法红线护卫的禁区,不管诱发争执的由头事有多小,一旦“车闹”越过红线,就要承受危害公共安全的相关刑事责任,就会真的摊上大事。

除了司法亮剑守护公交司机的安全红线禁区,物理防范保障也正在建立。就在2018年底,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公交车行驶安全和桥梁防护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刻吸取重庆万州“10?28”公交车坠江事件教训,通过对在用公交车驾驶区域安全防护隔离设施进行安装改造、在重点线路公交车上配备乘务管理人員、排查、升级在用城市、公路桥梁防撞护栏等举措,加强公交车行驶安全和桥梁防护工作。笔者认为,春运期间,各地相关部门要把措施落实到位,通过切实打造好高标准的公交司机安全护栏实现技防,通过配备安全防护管理人员实现人防,通过司法亮剑实现法防,加上广泛宣传,多管齐下,确保公交乘客出行安全。

今年春运,自驾回乡、返城的车流依然不会少。尤其是春节高速公路免费期间,社会车流的道路交通安全同样引人关注。从往年春运的经验看,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占用应急车道、车窗抛物、酒驾等违法行为安全隐患大,既需要媒体加强对广大司机的宣传,也需要交管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执法。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已经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整个春运期间,流动的中国势必产生一种“读屏依赖”。在路上的人们往往需要通过手机了解各种交通安全、交通气象、交通拥堵信息。如何抓住这种“读屏依赖”带来的巨大流量机遇,利用公益广告短视频等新媒体创新,深入人心地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成为重要课题。

例如,用作本文标题的这句“安全是回家最近的路”,一句入心,简短但不简单。如果通过抖音、短视频等形式制作成简短的公益广告,无疑会为今年春运道路安全的软实力加分。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今年春运,只要回家的人能够遵章守法,坚守的人能够尽职尽责,战斗的人能够不辱使命,就能力争让你我的出发都能安全抵达,让近30亿人次的流动平安有序,让流动的中国温暖和谐。

作者:南辰

第4篇:维果茨基与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是前苏联(俄国)的心理学家,在发展心理学史上,他的思想,独树一帜,不仅被俄国,而且被西方心理学界所推崇。在当今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形势之下,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与之暗合。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问题。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他人帮助所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而教学就是在别人的帮助下,消除这种差距。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根据上述思想,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是他对教学与发展关系问题的最主要的理论。也就是说,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怎样发挥教学的最大作用,维果茨基强调了“学习的最佳期限”。在某一年龄阶段,儿童会表现出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特别敏感,或者产生一种特殊的兴趣爱好,学习也特别容易而进步,是学习该事物的最好时期,这一时期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消失。

作为教师,就是应该寻找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在儿童学习的最佳期限,抓住这一时期,帮助指导儿童,获得知识的收获,感受学习的快乐。

记得,在《周弘:赏识你的孩子》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个孩

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你要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必须了解孩子独特的心灵和个性差异,你才可能尊重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知之深,才爱之切。

有这么一句话:你不见得会喜欢你所欣赏的人,你一定会喜欢赏识你的人。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帮助孩子跳得更高,摘到树上那成熟的桃子!

中班语言活动《小老鼠与西瓜》

一.设计意图

1、孩子在吃完半只西瓜后,不停的摆弄西瓜皮,还一个劲的问它可以做什么。这证明了孩子有较强的创造欲望,应该为孩子积极的提供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动手、动脑,结合童话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童话故事《小老鼠吃西瓜》正好适合这个设想。他通过老鼠种西瓜——想办法吃西瓜——请动物们喝西瓜汁的情节,塑造了个活泼有趣、热爱生活的老鼠形象,并证明了一个真理:爱劳动、爱动脑筋、爱同伴的人是快乐的,立志引导幼儿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于创新。

二.活动目标

1、感知童话故事结构,尝试在认识和想象的基础上,改编故事结尾,并用语言清楚的表达出来。

2、培养幼儿爱劳动、爱动脑筋和愿意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的好品德。

三.活动准备

1、课件《小老鼠种西瓜》

2、西瓜4个、车轮、风帆、橡皮泥、小木棍、彩色纸、浆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圆瓜皮等。

四.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

a、老师以提问的方法引出故事名称,引起幼儿注意。 b、讲述故事,边讲边播放课件。

c、提问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老鼠是怎样种西瓜的吗? 幼儿:撒种,浇水,除虫。

老师:他们是怎样吃西瓜的?

幼儿:用吸管喝西瓜汁

老师:小老鼠请了谁来吃西瓜?

幼儿:好多好多的小动物,有小猴子、小白兔、小乌龟、大象…… 老师:对,都是它的好朋友!

可是吃完了西瓜剩下了很多西瓜皮小老鼠不知道用它来做什么?那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想西瓜皮可以做什么呀?

幼儿:可以做成小房子,还可以做小船,还有小帽子,好多好多! d、教师引导幼儿归纳:老鼠种西瓜——是爱劳动的老鼠,用吸管吸西瓜汁——是爱动脑筋的老鼠,免费供应西瓜制——是关心同伴的老鼠。

2、用西瓜皮做什么

a、向幼儿提供一定的工具和材料,鼓励幼儿想象和操作。 b、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特点,将幼儿分组进行活动。

c、教师知道幼儿用西瓜皮进行实物操作,做成动物,房屋等形状,注意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想象的发展。

3、想象讲述

在前阶段活动的基础上,要求幼儿为故事想象一个新的结尾,将内容完整讲述。

a、教师提问:老鼠吃完的西瓜皮可以做什么?

b、引导幼儿编写完整的故事:假定小动物们一起做了一个有用的东西,请你帮他们想一下,然后编入故事。

五.延伸活动

学习表演《种西瓜》,感受体验老鼠劳动收获的乐趣。 附:

春天到了,爱吃西瓜的小老鼠打算在院子里种西瓜,等待夏天结出大西瓜。它们每天都忙着播种、施肥、灌溉,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劳动,小老鼠终于收获了西瓜。看着丰收的果实,小老鼠心里乐开了花。

看着一个个的大西瓜,小老鼠心里犯了愁,应该怎么吃呢?思来想去,小老鼠觉得今年西瓜的水分特多,最好能先喝果汁,但是用什么喝呢?最后决定用吸管吸。

但是小老鼠并没有忘记其他的好朋友,于是便邀请小动物们

到家里来吃西瓜、喝西瓜汁,并向大家免费供应西瓜汁。可是西瓜吃了,汁也喝了,剩下了一大堆西瓜皮却不知怎么办好了!

第5篇: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的运用

孟宪秀

“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一是儿童可能将要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儿童在他人帮助下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由于在他人帮助下,儿童表现出了更高的智力水平,与其已经达到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一段差距,维果斯基将这一差距称之为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它意味着儿童在最近的将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包含着儿童发展的潜能,可以用来标志儿童发展的趋势。而潜能正是发展的可能性,代表着发展的蓓蕾,正是教学可以利用的、来自儿童发展内部的积极力量。如果教学能够按照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和实施,也就必然能促使儿童获得“原则上为新的东西”,从而使教学既不仅仅跟随儿童已有的发展成果,也不是对儿童的简单机械灌输,而是真正建立起教学与儿童发展之间的桥梁,所以维果斯基曾特别指出:“我们至少应该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如果不了解这两种水平,我们将不可能在每一个具体情况下,在儿童发展进程与他受教育可能性之间找到正确的关系”。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要想对儿童的发展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他指出,儿童发展任何时候不是仅仅由成熟的部分决定的。为此,我们必须首先确立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

第一个是现有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第二个是潜在的发展水平。即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而必须在教师的帮助下,在任何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自己努

1 力才能完成的智力任务。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幅度则为“最近发展区”。 这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我尽量考虑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努力使教学的难度、进度与学生们现有的智力水平相当,而略微加深一些层次,细化一些语言语法技巧。

在维果茨基看来,“最近发展区”对智力发展和成功的进程,比现有水平有更直接的意义。他强调,教学不应该指望于儿童的昨天,而应指望于他的明天。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因为它使儿童的潜在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依据“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最近发展区”是教学发展的“最佳期限”,即“发展教学最佳期限”。即在最佳期限内进行的教学是促进儿童发展最佳的教学,教学应根据“最近发展区”。“如果只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现有水平来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组织教学,就是指望于儿童发展的昨天,面向已经完成的发展程”。这样的教学,从发展意义上说是消极的,它不会促进儿童发展。教学过程只有建立在那些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上,才能产生潜在水平和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又可引起儿童心理机能间的矛盾,从而推动了儿童的发展。也就是说作为老师的我们随时要给孩子们创造跳一跳能够得着苹果的机会。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教学中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整体而言,比如一个班,教学应面向大多数学生,使教学的深度为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所能接受。这就得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他们整体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正确处理教学中的难与易, 2 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进度符合学生整体的“最近发展区”。如遇到较难的章节时,教师可以添加一些为大多数学生所能接受的例子,以便各有所获。对于个体学生来说,有的学生认识能力强,兴趣广泛,思维敏捷,记忆力强,他们不满足按部就班的学习 ,迫切希望教师传授给他们未知的知识,要求更有深度的广延。教师应根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的特点,实施针对性教学。所以教学应根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进行相应的教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在初中七年级英语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方法较好:很多学生小学学过英语,基础比较好,他们好像觉得英语比较简单,感觉平时普通课堂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感觉不到新鲜知识,但是做起习题来却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因为小学英语学过了,但是没有强调单词拼写细节上,会认读就觉得会了,真的落到纸上,就出现了拼写麻烦。所以,应该讲解一些语法技巧,因为语法教学既可以把他们已有的口语水平展示出来,又加深句型结构的理解,给他们带来新的东西;既帮助他们更加准确地运用语言,又巩固了基础的词汇和短语。对于部分零起点的同学也是一件好事,争取时间记忆单词的同时,又能够学到语言组合诀窍,促进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努力,这两类同学们的最近发展区会越来越接近,经过一年左右的学习,他们的水平会越来越高,几乎分辨不出小学基础的差异。

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现有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向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请谨记“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

第6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近发展区”的应用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蕴含的教学思想

最近发展区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概念。他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必须注意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水平;二是儿童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te Development)。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1] 可以说,正是有待发展的正处于未完成状态的心智功能是最能敏感地接受教育的影响,因此也是最有效的施加影响的发展区。而教学正是把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水平”的过程,该过程是螺旋式发展的结构。在新的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又出现新的思维潜在水平并形成新的思维“最近发展区”。于是教学又从新的潜在水平开始„„这种循环往复、不断转化和思维发展区层次逐步递进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积累知识和推进自己思考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利用新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不断地突破“最近发展区”。[2]故此,课程也应当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去选择课程内容,实现新的发展,从而创造出又一个新的“最近发展区”,然后再着眼于这个新的发展区去选择课程内容。

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是指通过支架(教师设置的问题或者情境)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教师提供的支架不会使任务本身更容易,但它可以使学习者借助支架完成任务,用维果茨基的话说,就是“将外部知识内化并转变为意识控制的工具。”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明确最近发展区,创造可教学时刻

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是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那么这样的教学是保守的、落后的,教育过程就不可能成为学生发展的源泉,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和阻碍,影响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如若超越了“可能达到的水平”,学生

1

就会因不理解而陷入被动,即所谓的过犹不及。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新知识,这种新知识是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所不具备的,但它又与原有知识结构有一定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既感到一定的学习压力,又有一种对新知识的期望,使其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在新知识与已经掌握知识的交互作用中,学生或同化新知识,充实原有的知识结构,或顺应新的知识,调整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实现自身发展。

故此,维果茨基特别指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最近发展区的重要思想,做到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呢?针对这个问题,维果斯基强调了“学习的最佳期限”的概念。指出传统的教学处于教学的最低界限,好的教学应该处于“教学最佳期”(即最低教学界限与最高教学界限之间的期限),而“教学最佳期”是最近发展区决定的。

那么,该如何来明确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最佳期”呢?可以从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确定。每个年龄段,或者说每个年级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比如说,今年刚进小学的一年级学生,至今为止,才学习了一个月,认识了声母、单韵母、几个整体认读音节和几十个汉字的读音,在此基础上,利用单韵母来学习复韵母,通过二拼音节来学习三拼音节,通过声母与单韵母的拼读来学习声母与复韵母的拼读等,都是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也就是在“最近发展区”。这可以从作业、试卷分析来确定。每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有自己的知识特征,但同时该年龄段内的每个人又会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同样的教学,同样的教师,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最后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有好有坏,从课后作业的情况,还有考试情况,可以分析出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还可以根据课堂观察即时确定。例如,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会有不同的反映,掌握较好的人会积极举手,一知半解的的人努力思索,而那些完全不知所以的人则很可能放弃思考,在开小差。对于一堂课来说,既要根据前两条来确定,主要还是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的表现来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访谈、提问等方式了解其现状。

了解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如何来创造可教学时刻呢?

1、引发适当的概念冲突,创造“可教学时刻”。所谓概念冲突,是指新旧知识间出现的某种差距或矛盾。正如上面所说,当人处于某种环境中,一直没有发生变化,那么环境对学习者就没有新的挑战,显得枯燥,就激发不了学习者的兴趣。但是如果环境变化太大,学习者完全置于一个崭新的环境中,和旧知识没

2

有一点联系,学习者就会感到无能为力,激发不了学习动机。而最有利的激发动机的方法就是寻找“最近发展区”。如在教学三拼音节时,问学生:在duo、shuo、zhu中,哪些是三拼音节。很多学生受三拼音节“三”字影响,认为三拼音节一定是有三个字母组成的,觉得duo和zhu是;也有学生明白sh、zh各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觉得duo和shuo是,争论不休。然后我明确duo、shuo是三拼音节,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是我就可以教学三拼音节的概念,它由声母、介母、韵母三部分组成,zh、sh都是声母。

2、课堂教学上形成有价值的认知冲突,创造“可教学时刻”。有价值的认知冲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学生认知心理与教材内容的矛盾和冲突。比如在教学yu、yue、ju、qu、xue等音节的时候,隐去其他的字母,展示“u”,问:这个音节里的“u”读什么?大多数都会受之前知识的影响,回答“u”,而其实它是“v”,因为v见到y、j、q、x,擦掉眼泪笑嘻嘻(省去两点)。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指导、激励、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不例外。因此从最近发展区理论出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对学生的阅读期待、解读方式以及接受水准进行动态的评估。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阅读期待、解读方式及接受水准的不同。而所谓的动态评估就是指不仅对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进行评估,更要对其在成人或比之更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进行评估。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总是带着一定的期待心理,当文本水平远远低于学生的期待心理,即文本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要求时,学生就会失去对文本的兴趣;而当文本远远高于学生的期待心理,即文本难度过高时,学生就会取法接受,最终也失去对文本的兴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与文本构成一种平衡的张力,既要让学生觉得有一定的难度,又要让他们在努力思考后,在别人帮助下,能够理解作品内容,并且有一定的收获,即所谓“跳一跳,摘好桃。”而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的阅读期待、解读方式以及接受水准能够进行准确的动态评估。例如,小学一年级上册的课文《静夜思》,是一首相对较容易的古诗,但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掌握这首绝句并充分地理解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可是经过逐字逐句地分析讨论,特别是最后“思故乡”三个字,再加上反复朗读感受,最后

3

基本上都能够比较恰当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并正确朗诵。

2、选择适当的阅读教学目标,使阅读教学任务适应并能促进学生的阅读先结构的发展。

阅读先结构是指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之前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及其合理的组织状态。语文阅读总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关联,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学生在阅读时,总是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主观感受融入到阅读中去。比如《自选商场》一课,学生在阅读时,很容易就会联想到自己去商场里买东西时的情景,并将这种体会带入到课文阅读中。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阅读先结构,还要帮助学生促进阅读先结构的发展。

3、让学生充分发挥阅读创造性,但必须适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教学支持。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主观体验不同,对阅读文本所产生的感受也一定是不一样的。教师不可能以自己的阅读感受去要求学生,也不可能以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而越是优秀的作品,它的含义通常是越多方面的,能够进行开放式解读,它会随着时代的更替,角度的不同,产生新的意义。因此,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教师应鼓励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寻求前人、他人不曾有过的答案。

但接受美学家伊塞尔认为文本的规定性也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本文的意向和本文的结构。虽然文本可以被多角度地理解,但无论如何,读者的建构始终要围绕着文本进行,而不能对作品进行任意创造性发挥。所以,在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要给与适当的指导,尤其是在学生出现误读时,要及时纠正错误。

在第三册语文书《难忘的一天》这篇课文中,最后有一句“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我提问: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有的学生理解是因为“我”给邓爷爷做了计算机表演,很兴奋;有的同学认为是邓爷爷的和蔼可亲让“我”觉得开心;再有的觉得邓爷爷对计算机的重视让“我”高兴,等等,答案丰富多彩,只要言之有理,我即认为是对的。但也有极个别学生认为是天和阳光真的发生了变化,这是就需要特别之处纠正。

4、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机会。

每个学生作为单独的个体,他们的兴趣爱好不尽相同,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每个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机会。而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也不尽相同,教师可以把阅读材料分成不同的水平和等级,让不同的学生根据他的最

4

近发展区来进行选择。正如我们的语文书上的要求,有不少文章课后要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这正体现了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2500多年前,提出的教育原则——因材施教,而它也是几千年来教育界一直奉行的准则。

(三)提高语文作业含金量

近年来一直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减负”。要减轻小学生的负担,就要减少他们课外作业的数量,这是毋庸置疑的。那如何能做到减少作业,而不影响学生的成绩,或者反而令其成绩上升呢?这就要求提高作业的质量,提高教师布置作业的水平。

那么怎样的作业才算是高质量的呢?尽量接近所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充分训练并产生适当成就感的作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的课外作业。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

1、变单一型作业为多样性作业。

过去,语文作业通常是抄写生字、词语,给生字组词,给词语造句等,内容比较单一。而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所以,相对的,作业也应是针对各方面的,可以有不一样的类型。比如将抄写词语换成摘录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将背诵课文变成朗诵比赛等等。在学习汉语拼音的时候,常布置的一个作业是:利用自己的肢体或身边的物体,摆出字母的造型,在轻松的环境中让学生掌握知识。如字母“c”,有人用大拇指和食指摆出了“c”,有人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根手指做出“c”的造型,更有的用整个身体演绎出“c”。

2、变机械完成为主动选择。

和文本阅读一样,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求所有完成同样的作业,造成有些人“吃不饱”,而另一些人“撑死”的现象,这种做法无疑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如朗读课文,若硬性要求读五遍,可能有些人已经滚瓜烂熟,而另一些人却还疙疙瘩瘩。这是不如改成熟读课文,会的可以少读几遍,而不会的则需要多读。教师也可以和阅读材料一样,把作业也分成不同的水平和等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来进行选择。

3、引入竞争机制,消除学生惰性。

人都是有惰性的,更何况是自制力本来就弱的小学生,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在将作业分成不同等级之后,不少学生为了能快速完成作业,可以玩耍,就会选择最低等级的作业。但是爱听表扬,争强好胜也是孩子的天性,故此可将竞争机

5

制引入作业中,及时地给与表现好,认真完成作业,并且尽量完成高水平作业的学生以书面的或口头的称赞。比较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不仅要将学生与周围的同学做比较,还要与其自己之前的表现做比较,教师应尽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与肯定赞扬,这样就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动力,完成作业的人会越来越多,完成高层次作业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现在我在班里的一面墙上贴了一张“一周表现表”。每天,我让表现最好的同学、做作业最认真的同学自己去上面打五角星,一周以后统计表扬,这样一来,孩子们的积极性就大大提高。

(四)对帮助语文学习困难学生的启示

1、为语文学习困难学生提供一个合作学习的环境

现代社会,是一个提倡合作的社会,在语文学习中也不例外。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有语文学习优秀的学生,也有相对困难的学生,使之互相帮助,这样,优秀生会成为困难生学习的榜样,同时他们在组员的帮助下,成绩也一定能够有所提升。

2、为语文学习困难学生确定自学的具体目标

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有前进的方向,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都需要有一个具体的目标,然后逐步朝着这个方向迈进。在给学生制定具体目标时,需要考虑到每个学生自身情况的不同,尤其是对困难生,要通过与之多交流多接触,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使之增强自信心。制定的目标不要太高,要让其在努力后可以实现,然后再确定一个具体目标,以此循环往复。在实现了目标后,教师也要及时的给与表扬和鼓励。

3、让语文学习困难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也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很多学生学不好语文是因为在语文学习中从未得到过成功的欢乐,而只有失败的痛苦,并不是因为他们对语文本身没有兴趣。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语文学习中,要让学生主动去探索,而对于学生自己探索得出的成果,教师要及时的挖掘出其中值得肯定的部分,加以表扬。对于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放宽要求,放低标准,努力抓住其中的闪光点进行称赞,这样就能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三、小结

综上所诉,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作业、阅读、帮助困难生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给语文教师以深刻启示。

6

其实“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思想与我国古代倡导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教学思想有共通之处。而随着我国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该理论也必将在新的背景下不断充实,为将来的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更加有益的启迪。

7

第7篇:关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

政治保障2005年,制定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7个方面36条的重要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成为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经济地位2005年,内资民营经济约占GDP一半的份额,比"九五"末期的2000年提高7个百分点;"十五"期间,民营经济投资年均增长29.1%,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9个百分点;民营工业企业的个数、资产总值、增加值、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从2000年的49.7%、13.1%、21.8%和16%提高到2005年的68.3%、24.6%、32.2%和27.5%;民营经济占城镇就业的比重,从2000年的2/3左右提升到2005年的3/4左右。

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3.7%、3.3%、0.9%、7.1%、7.6%、0.9%、0.8%。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63.2%、中部地区占17.9%、西部地区占13.7%、东北地区占5.2%;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5%、45.4%和49.6%;从盈亏情况看,盈利企业占70.1%、持平企业占16%、亏损企业占13.4%目前存在的问题

2

3

4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尚未缓解, 并存在比较严重的人才瓶颈。 民营企业在享受公平国民待遇方面存在问题, 地方政府政策和规章制度透明度、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减少市场准入限制等方面存在不足

民营企业的发展总体趋势

1.企业经营状况总体趋好

关于企业目前经营状况45.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45.6%认为"一般",8.5%认为"不佳",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37.4个百分点。这一结果比2005年高5.1个百分点,表明今年以来民营企业经营状况总体趋好。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景气状况呈现差异,且2006年差异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好于中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大型企业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区域发展不均衡依然存在,尤其是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相对滞后,要尽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借鉴东部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大改革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规模越大,经营状况越好。调查结果显示,大型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大型企业多67.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多42.7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多29.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与2005年相比均有上升,表明今年以来民营企业总体经营状况比2005年同期普遍要好;大型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与中小型企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调查表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企业规模效应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从不同行业看,企业经营状况差异明显,与2005年相比也有一些新的变化。近年来的能源紧张造成的油、煤涨价使采掘业一直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促进了住宿、餐饮、租赁、商务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国家对创新型企业的鼓励政策使得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出口的增长给服装、电子等行业的企业带来了更多机会。,采掘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纺织、化纤、冶金、金属制品、机械、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等行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好,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均多40个百分点以上。

2.产销平稳增长,物料和人工成本上升,企业仍保持良好盈利状况

产品销售价格情况,38.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持平",35.6%认为价格下跌,比认为价格上升的比重高近10个百分点,与2005年相比,认为价格下跌的比重有所减少。调查表明,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有趋于平稳的趋势。

分行业看,反映2006年产品销售价格上升的主要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化纤和有色冶金等行业;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制造业中市场竞争程度高的行业如造纸、医药、机械、汽车、电子行业的销售价格则普遍下滑。

物料成本上升销售价格总体比较平稳的情况不同,民营企业经营者普遍反映今年以来企业的物料采购价格上升。调查结果显示,79.5%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物料采购价格"上升",仅3.7%认为"下降"。从不同行业看,化纤、塑料、非金属矿物、电气等行业反映物料价格上升情况最突出,认为物料价格"上升"的比"下降"多90个百分点以上

在物料成本上升的同时,今年以来民营企业人工成本也呈现普遍上升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87.1%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的人工成本"上升",而认为"持平"和"下降"的仅分别为12.4%和0.5%。

在不少企业产品销售价格下跌,而物料价格和人工成本普遍上升的影响下,民营企业2006年的盈利情况反而略好于2005年。调查结果显示,70.6%的经营者认为企业2006年上半年"盈利"(包括"较大盈利"、"略有盈余")、16%认为"持平"、13.4%认为"亏损"(包括"亏损"、"严重亏损")。认为"盈利"的比认为"亏损"的高57.2个百分点

3.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增加,创新热情较高

从不同规模看,77.2%的大型企业经营者认为2006年研发投入"增加",比认为"减少"的高74.7个百分点,而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认为2006年研发投入"增加"比"减少"的分别高51.3个和44.8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子、仪器仪表等行业中认为2006年研发投入"增加"比"减少"的高70个百分点以上,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4.订货形势良好,未来预期乐观,企业用工、投资计划呈现扩张态势

从对下期企业经营状况的预计来看,民营企业经营者表现出乐观情绪。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有超过四成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的下期经营状况将会"好转",比认为"恶化"的高34.6个百分点。这一结果与2005年相比有了较大提高,也比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相应结果多12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对企业下期经营状况预期最好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该行业中有81.2%的经营者认为企业下期经营状况将会"好转";其次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电气、医药、电子、食品等行业

从企业的订货情况可以看出民营企业经营者的乐观预期有着良好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68.4%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的订货情况"正常",11.8%认为"高于正常",仅19.8%认为"低于正常"。与2005年相比,认为"高于正常"和"正常"的比重增加了8.1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企业订货情况没有明显差异,但东北地区企业订货情况不理想,31.6%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的订货情况低于正常水平,这一比重比其他地区多12个百分点以上。

从不同行业看,造纸、化工、冶金、金属制品、电子等制造业订货情况最好,有超过8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订货情况"高于正常"或"正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计划下期增加用工人数的比重最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基本一致,而东北地区仅有36.6%的企业计划增加用工人数,比其他三个地区低了13~15个百分点。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计划"增加"用工人数的比计划"减少"的要多5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则分别多42.7个和39.4个百分点。调查表明,民营企业在提供社会就业机会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调查结果显示,49.8%的民营企业下期吸收农民工数量将会"增加",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21.3个百分点,38.5%计划"持平",11.7%计划"减少",计划"增加"的比计划"减少"的要多38.1个百分点。

从对未来计划投资额增减的预计情况来看,调查结果显示,70.2%的民营企业未来计划投资额将增长,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12.8个百分点,有22%的民营企业未来计划投资额保持"不变",7.8%认为"减少",认为"增长"的比认为"减少"的多62.4个百分点,比2005的调查结果增加了14.7个百分点。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未来计划投资额"增长"的比"减少"的多83.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多65.7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多57.6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中94.1%的企业未来计划投资额将"增长",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1.东部地区外部环境相对较好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4(25.4%)的经营者认为,民营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很好"或"较好",比认为"较差"或"很差"的多3.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近1/3(32.4%)的经营者认为"很好"或"较好",比认为"较差"或"很差"的多16.8个百分点。

2.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于其它外部环境

关于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所在地基础设施条件的评价最高。调查结果显示,61.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地基础设施环境"很好"或"较好",28.7%认为"一般",10.1%认为"较差"或"很差"。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有67.7%的经营者认为当地基础设施环境"很好"或"较好",分别比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17个、20.2个和14.1个百分点。调查表明,东

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要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3.期待进一步深化垄断性行业改革、享受公平国民

本次调查从当地政策和规章制度公开透明情况、行政审批手续方便简洁情况、地方政府对企业是否干预过多、市场准入限制是否过多、不同类型企业享受公平国民待遇情况来考察政府的管理效

关于当地政策和规章制度公开透明情况,调查结果显示,37.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好"或"较好",45.6%认为"一般",17%认为"较差"或"很差",认为"好"的比认为"差"的多17.4个

关于行政审批手续方便简洁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3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好"或"较好",41.7%认为"一般",26.3%认为"较差"或"很差",认为"好"的比认为"差"的多16个百分点

关于地方政府对企业是否干预过多,调查结果显示。有46.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少"或"较少",41.8%认为"一般",12%认为"较多"或"过多",认为"少"的比认为"多"的高34.2个百分点

关于市场准入限制是否过多,调查结果显示,有35.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少"或"较少",48.1%认为"一般",16.7%认为"较多"或"过多",认为"少"的比认为"多"的高18.5个百分点。

关于各类企业享受公平国民待遇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5.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好"或"较好",39.2%认为"一般",35.1%认为"较差"或"很差",认为"好"的比认为"差"的少9.4个百分点

关于垄断性行业改革的成效,调查结果显示,5.4%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效果很好"或"效果较好",27%认为"有些效果",67.6%认为"尚未见效",这一数字比2005年的调查结果增加了16.7个百分点。调查表明,目前行业垄断已经成为制约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调查表明,企业经营者对地方政府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直接干预相对比较满意,对地方政府在增加政策和规章制度透明度、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减少市场准入限制等方面的努力给予一定肯定,同时对进一步深化垄断性行业改革、享受公平国民待遇方面表现出迫切的期待。

4.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尚未缓解

融资难是长期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尽管从宏观上看,今年的货币投放规模和贷款的增长速度较高,民营企业仍感到资金紧张。调查结果显示,50.8%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资金情况"紧张",43.7%认为"正常",5.5%认为"宽裕"。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目前的资金紧张情况要好于其他三个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目前的资金紧张情况要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

调查结果显示,65.2%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的应收账款"正常",19.8%认为"高于正常",15%认为"低于正常"。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要好于中、小型企业

调查结果显示,79.3%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的应付账款情况"正常",10.2%认为"高于正常",10.5%认为"低于正常"

关于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调查结果显示,14.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容易"或"较容易",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低7个百分点左右;29.7%的经营者认为"一般";55.9%认为"较难"或"很难",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近10个百分点。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有18.6%的经营者认为"很容易"或"较容易",比中西部地区高10个百分点以上,比东北地区高12.7个百分点

关于企业从民间渠道筹资的难易程度,调查结果显示,17.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容易"或"较容易",40.2%认为"一般",42.3%认为"较难"或"很难"。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有18.7%的经营者认为"很容易"或"较容易",中部地区为19.2%,西部地区为11.6%,东北地区为12.4%。调查表明,东部地区民营企业从民间融资相对容易一些

5.民营企业存在比较严重的人才瓶

关于在当地找到需要的熟练工人的难易程度,53.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难"或"较难",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8个百分点左右;关于在当地寻求技术人员,58.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难"或"较难",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9个百分点左右;关于在当地寻求管理人员,调查结果显示,52.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难"或"较难",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8个百分点左右。

技术、管理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持续快速增长的瓶颈。尤其是熟练工人的短缺,反映出我国教育培训中重学历、轻技能的结构问题。

第8篇:中国环境NGO的发展及其法制化

摘要: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公民社会的成长, 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非政府非赢利组织NGO,其在准入环节和运行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制度羁绊, 在一定程度上透视了公民社会的不完全性。文章通过对中国环境NGO发展的分析来,从加强法制环境建设、推动环境保护领域的公众参与、加强政府对NGO的辅导和支持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环境NGO 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环境NGO、发展、制度化

NG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我国通常称为非政府组织,是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社会活动的独立的民间组织。环境NGO, 则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特定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民间社会组织。环境NGO是近年来活跃于我国环境保护舞台上的一支力量,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境亟待破解。

一、我国环境NGO的产生以及原因

(一)中国环境NGO的产生

环境NGO,即参与环境治理的非政府组织。中国最早的

第9篇:“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占莉莉

(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芜湖 241000) 摘要:基于充分理解“最近发展区”理论及蕴涵的教学思想,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创造性地将“最近发展区”理论应用于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这将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最近发展区;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

一、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众所周之,教学改革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学领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深入课堂教学实践不难发现,当下的教学并没发生实质性地变化,仍就是一切活动教师主宰,学生主体缺失、智能脱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目标上,传授知识、升学考试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惟一目标

现行的小学数学课程把数学知识的学习简单地理解为对数学知识“量”的积累,过分强调了数学学科独立的知识系统,忽视了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忽视了数学教学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

2.在教学设计上,只注重钻研小学数学教材、教学大纲

设计的起点只单单从知识传授的需要入手,然后才是教学对象即学生;在针对学生进行教学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原有的知识储备,完全按自己头脑中构建的对学生发展水平的设想去进行教学设计,因此,教师经常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从问题的提出到假设再到论证,使学生毫无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

3.在教学模式上,惯常采用“灌输”方式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随着教师的精心设问去思考,由已知到未知。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4.在教学评价上,已有的教学评价不能很好地测量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

显然,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不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亟待改进。而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及其关于教学、学习与发展的辩证思想能给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理论和实践带来新的生命力。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设计上——要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引入“最近发展区”

- 1

一时期小学生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特点,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小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当小学生思维混乱或出现故障时,有必要借助形象、生动、直观的演示或动手实践来帮助小学生消除学习新知识的思维障碍,顺利解决问题,自觉进入最近发展区。例如教学生掌握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时,教师可准备一些砂子,两套等底等高(一定要特别注明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教具,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先让学生回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然后让学生把圆锥体盛满沙子,再将沙子倒入圆柱体内,看倒几次能倒满,最后再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圆锥体的体积和圆柱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它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学生完成这些问题后,教师再拿出一个比圆柱体教具小的圆柱体笔筒提问:“用原来那个圆锥体盛满沙子倒入笔筒,还是3次倒满吗?”学生通过实验明确了只有在等底等高的前提下,圆锥体体积才是圆柱体体积的1/3。这种借助直观操作、动手实践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手脑并用,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认识事物、建立更广泛的记忆联系,从而为防止学生思维混乱或出现故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柱,便于使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

3.教学观念上——善于打破“最近发展区”,向更高层次发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方法比事实更重要。所以,对教师来说,该教的是思考方法, 并非思考的结果;对学生来说,知道论证的方法比知道论证本身更重要。因此,在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变教师单向释疑为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让学生在释疑过程中, 领会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顺利突破最近发展区。如在解答“两根同样长的钢材,第一根用去3/7米,第二根用去它的3/7,剩下的哪一段长?为什么?”这道题时,按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即常规的解法是:要求剩下的哪一段长,必须先知道这两根钢材分别原来有多长与用去多少米,但钢材原来的长不知道,这就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探究在怎样的条件下,用去的钢材会一样长?又在什么条件下用去的钢材不一样长?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打破“最近发展区”,使思维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4.教学评价上——坚持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观念和手段, 不再以考试、测

- 34 -

上一篇: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题下一篇:优秀家风家训征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