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共15篇)
知识网络
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直面环境问题
获取物质和能量 排放废弃物
资源短缺
环境问题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城市地区:环境污染严重 乡村地区:生态破坏较多
环境问题的表现发达国家:能源消耗多,废弃物排放多 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内涵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公平性原则
遵循原则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庞大的人口压力
面临的挑战严重的资源短缺
深刻的环境危机
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21世纪议程
工业生产:清洁生产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国的可持续发
展实践
关键词:人类发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 还为人类的生产劳动以及经济发展提供物质资源。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创造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并建立了现代文明。但同时,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在不断恶化, 环境问题正日益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
1 环境与人类的发展历程
人类的一切生命或社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中进行, 人类的活动与周围的环境往往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和相互制约。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 但同时人类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塑造着环境。人类的活动如果毫无节制地向环境进行索取, 毫无节制地排放废弃物。那么人类的行为必将遭到环境的报复进而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人类只有适应环境、研究环境以寻求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
无论远古人类被动的去适应环境, 还是现代人有意识地塑造环境, 都是人与环境相统一的写照。人类所经历的由树栖到穴居、由散居到形成密集栖息地乡村和城市、由向自然中采集食物到畜牧和农耕的发展以及今天的高度发达和繁荣, 这无一不是人类逐步适应环境、研究环境以及影响环境的过程。能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的构成和质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利用所带来的是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 从而影响能源的持续供给, 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 最终自然会影响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危及人类生存的现代环境问题的不断拥现, 从美国的“黑风暴”到世界人口的剧增和森林的锐减, 以及我国目前大面积雾霾的出现, 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这无一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如果没有人类的介入, 那么资源和环境就会按照自然规律自然的进化和发展, 像污染、浪费、破坏或者保护、优化等等问题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自然资源和环境也就不存在好、坏、利、弊了。所以, 资源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实质上是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2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我们所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周围各种各样的自然因素就是所谓的自然环境, 如, 黄河长江、高山平原、蓝天白云、日月星辰等等, 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社会环境则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通过社会劳动所创造出来的人为环境。如, 城市、乡镇、长城、金字塔等等。我们人类的生存和活动, 必需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 要有含有一定空气和水的空间, 要有充足的阳光;人类新陈代谢和生产及生活活动的产物, 要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环境还必须具备容纳并消除和改变这种代谢物的能力。所以说人类没有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 是根本不能生存和发展的。然而环境、资源、人类之间的关键问题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大自然的不断演变、人类文明的进步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地攫取资源、破坏环境的历史, 更是一个不断重建环境、再造资源的历史。
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的生存之源。如果没有自然环境的存在, 没有自然环境的完美和恩泽, 那么人类的一切生命和生产活动都无从谈起。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最大的财富和最值得信赖的朋友, 更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所以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去认识它、研究它、帮助它、保护它、回馈它。我们人类主观上的需求和有目的的各种活动与环境的发展规律和客观属性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人类必须认识环境, 研究环境, 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和变化规律;不然的话, 就必定会受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 形形色色的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将会随之涌现。
自然环境哺育了我们人类, 我们人类社会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进步发展,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信心和能力空前强劲。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上无数的人们利用科学知识为人类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人类不仅改造山河, 修建巨型水库, 兴建繁华都市, 驯养培育野生动植物, 研究培育新型生物, 制造形形色色的高科技产品, 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我们人类还步入了星际环境和外太空, 到更大范围的环境中去寻求发展和自由。
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 是由人类发展和自然大环境组成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 人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人类的生存活动和发展, 离不开自然环境, 要通过生产劳动和自然大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增强, 人与自然环境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同时, 人与自然环境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总在寻求改变自然环境的自然状态, 而自然环境又竭力维持其自身固有的自然运行规律。人与自然环境这种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 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具体体现, 特别是自然大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具有很大的自发性, 很容易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失衡, 加之人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人类的行为一旦违背自然规律, 或者对资源地攫取超出自然承载的能力范围, 就会导致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失衡, 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甚至灾难的降临。
环境与人类的发展问题以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重视, 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保护环境, 与环境和谐相处, 已是全世界公民的共识, 我们要共同营造一个舒适自由的环境。为了让我们人类的未来更繁荣更舒畅更自由, 那就让我们一起行动, 保护环境, 保护地球, 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3 结语
总之, 环境与人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人与自然大环境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 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 所以我们人类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 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 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 服务于人类。实际上人类在利用自然环境发展社会经济和创造社会文明的同时, 也在不自觉地伤害着自然环境, 进而使人类自身逐渐丧失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说加强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也是建立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长远方针。
参考文献
[1]房龙.人类的故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8:31-34.
[2]迪维诺.生态学概论[M].比利时, 1974:72-76.
[3]乔刚.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10:10-13.
关键字:地理环境;生态;协调发展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是息息相关的。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逐渐加深,作用力度以及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尤其近些年来,对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正有愈演愈烈之势。各种江河污染,工厂排污,屡见各种新闻媒体。另外,环境的反作用也在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像气温骤变,季节的提前等。为此,大家有必要为现在,更为将来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一、环境现状与问题
工业革命时代,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经济活动也很活跃,再加上人口数量也增加不少,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规模越来越大,从浅层到深层自然资源的开发;范围也越来越广,从高山再到深海;但是,这样的开发利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就有臭氧层的破坏,酸雨与赤潮等。
工业革命时代以来,人类为了创造新的生活环境和产品,燃烧了大量的煤、天然气、石油等矿物燃料。燃烧大量的矿物燃料伴随而来的便是大量二氧化碳的产生,温室效应随之出现,气温逐渐上升,南极冰川开始融化,各地海水由于受热而膨胀,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目前已有很多国家地区海岸线后退,甚至一些岛屿被淹没。长此以往,专家预计截止到2100年,除了沿海城市以及沿岸低地会被淹没,一些岛国将从此消失,甚至会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导致洪涝灾害和暴潮的加剧。
氯氟烃(CFCs)是一种化学物质,由人工合成的,也是臭氧层稀薄的主要杀手之一。1930年,由美国的杜邦公司生产。1960之后全面应用到各领域。包括制作制冷剂、气溶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此外,臭氧层的杀手还有氮氧化物和哈龙类物质,其中哈龙类物质,常常被用于灭火器中。破坏臭氧层的后果是很严重的:首先由于少了天然屏障,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会随之增加,这无疑增加了皮肤癌和白内障的患病几率,甚至包括一些免疫系统疾病。同时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海洋生物随之减少。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矿物燃料的燃烧,像煤、石油、天然气等和汽车中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大气污染也引起酸雨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化工厂排放的污染物中,很多都有含硫成分,这些污染物进入大气层之后,就会遇到水汽,与之结合,从而生成了亚硫酸和硫酸物质,因此会使雨水中,测试PH值酸性增强,在落到地面形成降雨,即为酸雨。
酸雨有很多危害,它会使湖水酸化,鱼、虾的生产繁殖就受到影响;落到植物上边会使叶片变黄;腐蚀建筑物和金属设施;甚至在降雨后被土壤吸收,从而造成农作物的减产。我国受酸雨污染最严重的省份包括广东、广西、贵州、重庆、四川、江西、浙江、江苏等各大省份。
可见,当今环境问题以及上升成为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人地矛盾迅速激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二、环境问题的对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可持续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转变生产观念和消费方式,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传统的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同时,还要正确处理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关系。我们必须树立和谐发展的观念,要明白人类只是食物链的上层,但是食物链的维系需要人类自己保护。一旦食物链遭到破坏,随之而来就会消失几个物种,进而食物链遭到进一步破坏,就像推到的多米诺骨牌。最终,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直接威胁人类生存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可持续发展要求调整三种行为,包括市场行为、政府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
市场行为调整主要有以下内容:实行科学管理;大力提倡全过程的清洁生产,逐步改变落后的末端治理;企业可将具体的环境行为标准纳入员工考核、奖惩机制;策划企业发展战略等。
政府行为调整主要包括:加强监管排污企业,对排污指标严格把控,落实相关关法律;估算某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制定排污指标;发展一些环保产业;完善相关环境税费的征收;构建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公众行为调整主要有以下内容:用环保产品;提倡和鼓励简朴生活,不提倡过度包装;普及环保知识,带动全民参与环保活动;将环保贯彻到日常生活,比如垃圾分类,废水循环利用,电池回收等。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人类必须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造成地球的承载负担过重,从而自净的能力无法续接而导致的。也就是说,改变当前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都是十分必须的,只有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人类的生存才能更加安心舒适持久。因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乔家君.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研究进展及趋向分析[J].人文地理,2004,03:78-83+5.
[2]冯年华. 人文地理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04:102-106.
[3]张海鹰. 社会调查方法在人文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高师理科学刊,2011,06:105-108.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论煤矿的环境监管
论煤矿的环境监管 作者 赵华栋
摘要
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资源保证。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煤炭资源保护认识不足,对环境和生态保护重视不够,从而形成了煤炭工业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一经济增长模式在造成煤炭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一些地区已表现的十分严重。针对这一现状,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用法律的手段对煤矿进行环境监管便显的十分必要。
一、煤矿造成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
长期以来,我国对煤炭开发采取了“大、中、小型煤矿并举,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导致乡镇、个体煤矿迅猛发展,而这些小煤矿大多布局不合理,设备简陋陈旧,技术力量薄弱,环保措施不到位,其回采率仅10%,远远低于国家规定,这种“掠夺式”的乱采、滥挖使宝贵的煤炭资源遭到严重浪费,并且造成了当地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煤矿造成的环境问题大体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一)采空塌陷加剧生态恶化
多年来,由于煤炭开采沉陷造成我国东部平原矿区土地大面积积水受淹或盐渍化,使西部矿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
据东方网 2005年 1月7日报道,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李连济在其已完成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我国煤炭城市采空塌陷灾害及防治对策研究》中统计的数据是截至2004年12月3日,全国煤矿累计采空塌陷面积超过70万公顷,造成的损失已经超过500亿元。我国重点煤矿,平均采空塌陷面积约占矿区含煤面积的十分之一。
其中,山西作为产煤大省,是采空塌陷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全省共1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采空区就达2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总面积的七分之一。目前,采空区中6000平方公里的地域已经遭受了地质灾害。大面积的地质灾害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在近10年来,山西省因地质灾害已造成500多人伤亡。另据统计,1980~1999年的20年间,山西生产原煤34.1亿吨,相应的采空塌陷面积达到8.18万公顷,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2.51亿元。
由于采煤,山西省每年新增加塌陷区面积约94平方公里。近二十年的能源基地建设,大规模开采煤炭,造成矿区土地塌陷、地表扰动等地质灾害。截至目前,山西省矿区面积累计已达8000平方公里,其中采空区面积约占5000平方公里,引起严重地质灾害的区域达2940平方公里以上。发生地质次生灾害的范围波及1900个自然村,涉及95万人。据调查,仅1993—2003年全省因煤炭开采就有40余万亩水浇地变成旱地,平均每年4万余亩。
在黑龙江省,采煤业的发展致使其土地塌陷问题也较为严重。七台河矿区从1958年开始开发,在50年不到的时间里,全市下沉2.5米—6.5米;鸡西矿区经过80多年开采,已形成地表采煤沉陷区193平方公里;鹤岗矿区有63.73平方公里的沉陷区,其中最深的地方下沉了30米,在地面上造成6米多的裂缝,而且现在仍在以每年1.3米的速度下沉。
(二)水位下降造成供水紧张
煤炭开采除了造成采空塌陷外,还危及地下水资源,加剧缺水地区的供水紧张。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矿井水、洗煤水和矸石淋溶水等未经完善净化就被直接排放,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仅山西省水资源的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300个亿。
公开资料显示,山西省社科院从20世纪80年代起,曾经多次对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进行过核算。核算表明,2
山西省每年的环境污染损失大约占到GDP的15%左右,而新增的GDP大约只有9%左右。据调查,全国96个国有重点矿区中,缺水矿区占71%,其中严重缺水矿区占40%。随着煤炭开采强度和延伸速度的不断加大提高,矿区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使缺水矿区供水更为紧张,以致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另一方面,大量地下水资源因煤系地层破坏而渗漏矿井并被排出,这些矿井水被净化利用的不足20%,对矿区周边环境又造成了新的污染,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我国煤矿每年产生的各种废污水约占全国总废污水量的25%。同时地下水位的严重下降,也使区域内的作物大面积减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严重危害农业生产。
(三)废气排放危害大气环境
煤炭开采导致废气排放,危害大气环境。因煤炭开采形成的废气主要指矿井瓦斯和地面矸石山自燃释放的气体。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矿井开采中排放甲烷70~90亿立方米;矿区地面矸石山自燃释放出大量含SO2、CO2、CO等有毒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并直接损害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统计,我国目前国有煤矿共有矸石山1500余座,其中长期自燃矸石山389座,严重污染了矿区和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影响着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
二、对煤矿进行环境监管的必要性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直接针对煤矿环境监管的规定较少,更多的是在整个矿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煤炭工业作为矿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也应适用这些规定。
环境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建立了一系列关于矿业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其中《矿产资源法》对此做了原则性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防止环境污染。矿业环保遵循“污染者负担”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
现行的主要制度有:
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制度。
《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为使开发环保并重、提高利用率,设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制度,对矿山开发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矿山开发利用的“三废”处理、矿山土地复垦与土地保护利用、矿山环境污染 3
和生态破坏的治理及矿区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进行统筹规划并保障实施。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
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首先应进行环评,在建过程中应实行“三同时”。《水土保持法》规定开办矿山企业必须遵循水土保持方案三同时制度。
3、土地复垦制度。矿业环保中很重要的就是土地复垦。
《矿产资源法》《水土保持法》《土地复垦条例》及《黄金矿山砂金生产土地复垦规定》中规定了“谁破坏、谁复垦”、“谁复垦、谁受益”的土地复垦原则,并要求开发者植树种草,恢复表土层和地表植被。
4、矿产资源开发损害补偿制度。
《矿产资源法》规定对他人造成损失的应负责赔偿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水法》规定开采矿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枯竭或地面塌陷,对他人造成损失的,采矿单位应采取补救措施,负责赔偿。另外其他法也有相关规定。
5、污染物集中处置及达标排放制度制度。
《水污染防治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对企业污水达标排放进行了明确限制。对超标排放罚款,达标排放征收排污费,严禁有毒废水排放。除此之外,还包括基本农田保护、重大事故紧急处理、限期治理等制度,构成了我国较完善的矿业环保法律制度。
煤炭开采而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加快矿山环境治理势在必行。但是在我国现行环保政策法规中,缺乏针对矿山环境保护特点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利于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但是由于这些规定都是在整个矿业的角度来规定的,针对性不强,关于煤矿环境监管的规定是空白或者即使有规定也很原则,不具有操作性。同时由于我国矿业环境保护法的部门规章过多,各部门法之间缺少协调配套,由于规章效力等级较低限制导致法律的可实施性不强,同时法律调控机制多采行政机制,没有完全发挥市场作用。同时由于当时的条件,原《煤炭法》比较重视煤炭的生产,对于采煤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治理,却只是一笔带过,从而使人们对煤炭开采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治理重视不够。近两年虽然人们重视了,但由于无法 4
可依,对采煤中的破坏环境行为仍难以有效遏制。在修改《煤炭法》的过程中要把煤炭开采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治理放到重要位置。因此,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这既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世界发展的潮流。
三、如何监管
(一)建立采煤环境补偿机制
我们应该在已有法律条款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矿区环境的特点,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矿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这一体系应覆盖矿区发展的全过程,对新上矿山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在采矿山的环境保护和报废矿山的环境重建以及如何推进环境补偿机制,都应给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通过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尽快研究、制订煤炭开采对环境进行补偿新办法,加速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资金保障
环境治理和解决沉陷问题需要资金的保障。山西最近开征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煤炭价格调节基金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专门针对煤炭而征收的基金政策,开征煤炭价格基金是实现煤炭市场供求平衡、稳定煤炭市场价格的手段),并将该项基金专项用于山西省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如保护资源、环境治理、提高安全水平、解决沉陷问题和煤炭综合利用等方面,这种做法至少在环境治理上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
(三)预防为主
长期以来我们的做法是在造成环境破坏后才去治理,而不是预防环境侵害的发生。各个煤矿非要等到造成严重的环境后果才大量投入进行弥补而不是预防。各个企业在给煤炭定价时就应该把防范和治理环境的费用计算在其中。
中国不能延续过去“环境无价,矿产品低价,制成品高价”的传统思路,否则这对中国将来环境及经济发展都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以上这些在《煤炭法》的修改过程中应该予以充分的考虑。对于采煤所造成的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而原《煤炭法》规定:“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生态环境。” 5
这一规定太原则、太模糊,致使一些企业采完煤一走了之,根本不管对采煤区造成的塌陷、水和大气造成污染。而我国现行环保政策法规中,也缺乏针对矿山环境保护特点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密切,我国环境质量伴随工业发展逐渐下降,并呈加剧恶化之势.在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同时,应注意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以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为此本文提出了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环保执法,促进环境保护产业化,发展生态农业等政策建议.
作 者:许云霄 郭建强 作者单位:许云霄(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郭建强(长治医学院,山西,长治,046000)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规划的不合理,影响着当地农田的灌溉效果和效率。开展农田水利工程要注重运用系统性工程思维,从全局出发,不漏细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采用的不同排水灌溉方式,所产生的灌溉效率和效果是有很大区别的。
因此,要针对排水灌溉工程进行重点的科学规划,并建立专业的人才梯队,提升工程建设水平,改进灌溉工程技术和建设效率,推广节水农田水利设施,珍惜宝贵的水资源并合理、高效地利用。要深入开展增强排水灌溉工程与当地生态环境协调性的科学研究,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4 结语
关键词:对外贸易,环境污染,协调发展
一、我国处理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加入WTO以来, 我国在处理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积极地参加了相关的国际性会议。目前, 有关贸易与环境的法律法规主要有货物进出口环境管理政策、废物进口环境管理政策、环境服务贸易等。在货物进出口环境管理政策方面, 2001年公布了第一批禁止进出口货物目录;在废物进口环境管理政策方面, 我国已对废物的进口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 对其实行废物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制度;在环境服务贸易政策方面, 我国政府依照对外开放服务贸易的承诺, 贯彻执行了“议定书”的有关内容。可以说, 这些政策的内容与WTO有关规定基本上是相符的。但是, 由于存在“盲目追求经济增长, 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的现象, 我国的环境并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目前, 我国在处理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关系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 重视出口贸易的发展, 轻视对环境的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出口导向”原则的指导下, 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 贸易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38 667.6亿美元, 其中出口贸易由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20 489.3亿美元。但我国的对外贸易却是在牺牲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的, 环保意识淡薄、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偏低、环境检测手段落后、环境资源价格未得到合理定位等等, 使我国对外贸易走的是一条不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 出口产品遭遇非关税壁垒日益增多
由于保护环境的标准偏低、劳动成本低等一些原因, 我国的出口产品具有相对的价格优势, 但也因此遭遇了各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首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针对中国的反倾销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反倾销诉讼大国。其次, 针对我国的反补贴立案数量逐渐增多。最后, 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环保、科技、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对出口国的产品设置了严格的规则标准, 从而使得中国等国家的产品出口到这些国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三) 国际合作欠缺
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涉及到多个国家, 这就需要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特别对于跨国性的污染, 更需要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协商。如果为了发展对外贸易, 将消费性带有污染的产品销往他国, 为了发展对外投资, 利用外国宽松的投资环境, 将污染生产基地迁往国外, 都会引起国家之间的矛盾。虽然我国也参加了一些有关贸易和环境问题的国际性会议, 但无论从深度和广度、双边和多边以及影响力上看, 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显然还有所欠缺。
二、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也是世界上经济和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我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 忽视了环境保护。为了使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走向良性循环, 必须协调好两者关系, 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
(一) 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发展对外贸易和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 走经济发展和资源、人口、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要强化环保意识, 建立并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法律保障, 继续参与国际环保合作, 及时调整贸易发展模式, 坚持贸易结构优化战略, 由数量型出口转向质量型和绿色型出口, 提升产品质量。协调好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发展, 坚持无污染无公害产品进口的原则, 加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与设备的引进。总之, 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改善贸易结构, 提升出口产品能力, 走一条对外贸易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 处理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环境成本内部化
环境成本是指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和处理商品、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费用。环境成本内在化主要体现在:依据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可再生性、给企业或消费者带来的收益, 以及恢复环境的费用等确定环境资源的价格;环境资源的产权要清晰, 通过产权交易, 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从而减轻环境污染;需要由政府制定相应地环境法规政策, 针对污染源的制造者进行征收环境税。从理论上讲, 贸易不是环境退化的原因, 它只是加剧了环境方面的市场失灵。若能够使环境成本内在化, 贸易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就能够受到最大限度的抑制, 就会消除或减少其对环境的损害, 就会成为消费者、企业内在的要求和自觉的行动。因此, 从理论上来说, 环境成本内在化是解决我国环境问题以及协调贸易与环境发展的最根本途径。
(三) 处理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可以解决环境政策制定方面的“囚徒困境”和“免费搭车”问题, 一定程度上解决国内环境政策制定方面的“政治失灵”。目前, 国际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国际环境组织协调全球环境问题。在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处理方面, 还缺乏一个与WTO相抗衡的国际组织, 与WTO共同协调解决贸易与环境问题。所以, 成立一个多边的世界环境组织 (WEO) , 既可以为各国在环境成本内在化方面进行国际合作提供组织基础, 又可与WTO共同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发展, 从而达到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作为世界性贸易大国, 我国政府应积极发起并推动WEO的建立, 参与其游戏规则的制定, 并掌握WEO运作的主导权, 使其规则的制定一定程度上表达发展中国家的愿望和利益, 为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协调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促使世界贸易与环境保护健康发展。另外, 我国积极开展对外贸易的同时, 应主动参与世界环保合作工作, 这不仅符合世界的利益, 也符合我国自己的利益。
总之, 在贸易全球化的趋势下, 我国要充分的利用国际资源,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提高国家竞争能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 还要保护好、美化好环境, 努力实现对外贸易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参考文献
[1]Dean.International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Series, Ashgate, UK, 2002.
[2]方锴.绿色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 2008, (24) .
[3]兰天.贸易与跨国界环境污染[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4]李斌.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 2006, (10) .
[关键词]自然界;沙地生态环境;沙漠化
一、研究依据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环境长时间的演化发展中,人和地的关系会逐渐稳定,大规模的经济开发或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打破这种平衡状态,使的生态环境处于脆弱状态中,并且不断地向恶化方向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使的生态系统出现退化,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资源和能源短缺、土地沙漠化等等。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当中,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利益,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生态环境退化是内蒙古自治区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研究地区概况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左后旗)地区位于通辽最东南部,以辽宁、吉林等地邻界。科左后旗以东部系辽河冲积平原外,都是沙丘、沙地为特征的地貌。陀甸相间交错,洼地纵横分布,沙丘连绵起伏。地处中温带亚湿润边缘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天气;夏季温热多雨,雨量集中,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至8月份。秋季短暂温凉;冬季漫长,寒冷少雪。1月最冷,7月最热,因为受到季风影响,季风分布不均。作物生长期稳定,农业生产是科左后旗农村牧区主体经济之一。主要生产玉米、大豆、水稻外,种植花生、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成为自治区商品粮基地。
三、存在的问题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为了自身的利益由于过渡利用自然资源,会忽视自己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科左后旗环境的日益恶化,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沙漠化等问题日渐严重。
首先,科左后旗生态环境的自身特征和草地的不合理利用程度加剧土地沙化。由于科左后旗土质粗疏,在风里吹蚀下易发生风蚀沙化,加上不合理的活动如盲目的开垦、过度的放牧、滥挖以及重用轻养和粗放经营等现状。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当地农牧民的“致富”错误的意识,引起更大范围的土地开垦和牲畜头数的盲目追求。这一行为造成科左后旗耕地面积急速增加,同时土地质量的进一步退化,植被退化、土地沙化日渐严重。
农牧民认可“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理解上比较片面。农牧民的意识仅限制于秋收和收入能够为一年的人畜消费和第二年开春春耕的基本投入就即可。因而农牧民盲目过度的使用化肥、农药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将会对生态环境恶化的加剧。忽略了最根本的资源—土地的保养。从而引起耕地质量下降,植物多样性减少。植被退化、土地沙化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失调,限制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其次,人口密度和牲畜头数的从自然索求的程度。人口密度和生态压力是正相关关系的。科左后旗土地沙化与人口数量的增加有很大关系的。人口增长一直保持着增长的趋势,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科左后旗总人口以达到406457人。土地总面积11476平方千米。过度的放牧又是生态环境沙化的原因之一,使草原失去了恢复机会,进而草场退化。
最后,降水量稀少,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尤其近年的连年干旱等自然灾害,导致地下水源下降,发生了生态恢复缓慢。
四、可持续发展建议
一旦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要明确科左后旗的生态环境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选择合理利用资源方式、有效整治生态环境。
第一是采用改变的措施。对农牧民进行培训,了解自身生态环境特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知道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减轻农牧民对土地的压力和依赖性,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从而粗放的经济方式中解放出来。
第二是采用生态保护措施。对已经植物多样性减少、草地退化、沙漠化、盐渍化地区的治理,依靠科学技术方法,稳步治理。努力寻找适合科左后旗的方法,对于使用别的地方的经验和方法的时候,先做好科左后旗地区基本条件的调查和研究后,再因地制宜的使用,以免走弯路,减轻人类对生产环境的压力。
第三是实施生态补偿,提高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坚持做好生态保护工程,落实好退耕还林、退牧还林、粮食补贴等各项补贴和优惠政策。发现地方政府和地方财政有少发或不发各种补贴和不实行优惠政策的情况要依法严惩。制定和完善有关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五、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协调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引起的资源耗竭。自然界是提供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天然来源,是社会依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的前提。由于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有限度的,如果在不能很好的利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过度开发资源,只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加剧资源的短缺程度。
其次,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协调发展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还给人类社会一个健康的自然界。在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逐日发达,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了。主要表现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污染等。这些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不应该以污染环境、牺牲环境为代价,这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协调发展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自然界是由各种自然条件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因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搞好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改造自然环境,实现自然界和人类协调发展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转引万高娃.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中国知网.2011.6.16
[2]刘松涛.访问学者.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困境及其出路——重温恩格斯《自然辩证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期.
西南生态脆弱区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思考
西南岩溶山区是举世公认的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系统之一,也是我国典型的极贫困代表区域之一.当前,在西部大开发的.大视野下,不仅要对长期以来遭受破坏的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进行恢复和建设,而且要发挥潜在的资源富集优势,消除贫困,把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西南岩溶山区生态、资源、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 者:马贤惠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学院西部开发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4刊 名: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年,卷(期):“”(4)分类号:F127关键词:生态脆弱区 资源 开发 利用
浅议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的协调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提高期刊信息处理能力和加速期刊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传统的纸质期刊比较,网络电子期刊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信息交流方式,并以电子化形式、网络化传输,使得信息服务模式有了极大地改变.但网络电子期刊目前在应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期刊资源建设应该坚持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网络期刊并重的方针.
作 者:杨靖 杨双琪 YANG Jing YANG Shuang-qi 作者单位:华煤炭医学院图书馆,河北省唐山市,063000刊 名:河北科技图苑英文刊名:HEBEI SCI-TECH LIBRARY JOURNAL年,卷(期):22(5)分类号:G255.2关键词:图书馆 院校图书馆 网络环境 电子期刊 纸质期刊
一、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素质偏低。当今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人口是第一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都与人口紧密相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口问题是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源,人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人要利用和改造自然,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为自己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排放废物污染环境。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类,限制其无节制的开发活动,以各种灾害施加报复,人口增长过快已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再加上,人口剧增,教育跟不上,人口的文化水平低,环境保护意识差,法制观念薄弱,也造成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冲击和破坏。
2.法制不健全,人治代替法治。目前我国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配套的实施细则,不足以成为执法部门的依据。
3.对生态规律缺乏认识,经济活动决策失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甚至现阶段的某些经济活动中,决策人员没有充分认识生态规律,未能从环境的区域性、整体性和生物资源的潜在价值出发,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统筹安排。
4.生产技术落后,环境资源过渡消耗和浪费。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技术水平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人们环保意识不强,管理混乱,因而资源利用率低,废物的排放量大,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二、如何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强化污染治理,推动结构调整进程。要保护环境资源,必须继续加强环境污染控制和进一步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一是要打击和惩处未经许可占用环境资源的行为;二是要加大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土小企业的关停取缔力度;三是强化现有企业的排污治理工作,把污染排放量减下来。从而在保持区域环境质量稳定趋好的基础上,把当前由产出效益低、污染严重的技术落后企业占用的环境资源腾出来,提供给潜力产品、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使用,为新上调产项目提供排污容量。
2.引入市场机制,提高环境资源配置效益。环境是一种公共资源,政府是资源的管理者。当前,政府通过排污总量控制和对生产企业的排污达标控制来配置环境容量。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证明,市场配置环境资源,可达到以最低费用实现污染控制的目标。因此,为了减少行政手段配置环境资源导致的资源利用效益低下、资源闲置等不经济的弊端,有必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太原市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全省推广。我们认为,现阶段把排污权交易与排污达标控制结合起来实施,可对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一是有利于提高环境配置效益,为低污染、高收益企业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一条扩大环境资源使用权的途径,促使排污权向单位环境损耗产出效益高的企业集中,从而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高收益和低污染产业方向倾斜;二是抑制高污染、高能耗、低收益企业排污,推动这些企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进程;三是减少了污染物减排的投入。
3.加强环保建设,提高环境承载能力。环境同其他资源一样,都有保质和增值的问题。一般来说,通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若能保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环境自净能力就会提高,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也就相应扩大,这就是对环境资源的保质和增值。反之,环境质量变差,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就会缩小,环境资源就会贬值。
4.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循环经济是一种把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也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引导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改变当前单纯依赖资源优势发展经济的模式。运用循环经济的思路,以产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包括废弃资源)流动为主线,研究如何利用高新技术、企业群集、关联产业互动等途径,把炼焦炉、冶金炉煤气利用与城市(镇)居民燃气改造结合起来,把煤矸石、废气、废水综合利用与工业小区生态型工业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使环境保护产业与经济增长联动,解决当前企业群集引发的污染在部分区域趋强问题,逐步推动经济发展步入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轨道。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发展
生态制约着经济,而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影响着生态,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生态具有了一定的区域性,同一区域内的生态组成要素是彼此相互影响的,且互相交叉,这种状况的存在就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了不同于其他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一定路径也就成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生态经济还具有一定的新的价值特征。生态经济在考虑自然时,已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仅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经济这些特征的存在,就要求人类在采取经济发展手段时,必须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路径,进而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到2010年的博鳌论坛和亚欧首脑会议, 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成为热点问题, 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土地荒漠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大气污染、资源短缺以及海洋污染这些全球性环境问题正日益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存。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世界贸易额在不断扩大, 贸易的发展更广泛地影响着全世界的生产和生活, 世界贸易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 寻找加工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成为时下热点问题。
我国加工贸易是从东南沿海开始发展起来的, 目前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开放省市, 这6个沿海省市加工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占我国总量的80%以上。在这些省份, 逐渐形成了专业化集群产业, 很多相关联的产业都集中在这些地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区域之间较不平衡, 中西部地区占比较少, 但却在缓慢上升。
据海关统计, 广东省的加工贸易总额从2002年的1583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4036亿美元, 年增长率达26.1%, 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近年来日益成为加工贸易的热点区域, 长三角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95年占全国的16.5%上升到2009年的42.1%, 其中上海、苏州、宁波、杭州、南京等城市形成了众多的企业集群, 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而我国环渤海地区, 从进出口的数据来看, 增速非常快。如今加工贸易企业开始向北京、天津、山东、辽宁环渤海湾地区转移。在贸易方式上, 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占84.08%。由此可以发现, 近年来, 我国加工贸易的区域选择正在发生变化, 出现了由珠三角向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转移的北上趋势。
加工贸易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 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企业商务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问题日益突出, 产业升级压力不断增大。面对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和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 长三角乃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应对经济一体化, 腾出空间有效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随着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和进出口环境明显改善, 相关的要素发生新的变化, 加工贸易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已成趋势。商务部已经在中部地区确定了九个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中部六省九个重点承接地。2007年12月, 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共同下发了《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 商务部授予新乡、焦作、郴州、太原、南昌、赣州、合肥、芜湖、武汉9个城市作为中西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首批承接地, 2008年4月又授予洛阳、郑州、岳阳等22个城市作为第二批中西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由开发银行在三年内提供300亿元政策性贷款对中西部重点承接地的重点项目予以支持, 10%以内的利率优惠。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二、我国环境污染现状——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例
1.长三角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
占全国大约1%的国土面积和6%的人口的长三角, 在2009年创造了全国大约20%的GDP, 这里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地区之一, 并将成为2015年全国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地区。同时长三角地区区域合作不断加深, 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但在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长三角的生态环境却面临严峻考验, 尤其是区域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而各地方政府现存的行政管理壁垒又为顺利解决区域环境问题形成一定的障碍。从表2可以看出, 2008年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废水、废气排放总量和固体废物排放情况, 虽然从表中看出上海市的污染情况总量最轻, 但这并不代表工业污染就该被轻视。
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环境年鉴
2.珠三角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如今这一地区已被认为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也是人口最密集地区之一。但是,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如今, 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该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制约因素。2008年, 整个珠三角工业废气排放量20510亿标立方米, 二氧化硫排放量113.6万吨, 氮氧化物排放量141.99万吨, 烟尘排放量32.5万吨, 工业粉尘排放量20.1万吨。工业烟尘去除率97.0%, 工业粉尘去除率94.1%。2008年, 二氧化硫年平均值介于0.018毫克/立方米至0.120毫克/立方米之间。而国家年均标准为0.06毫克/立方米。从最近5年的数据可以看出, 工业废气的排放一直处于增长状态, 其中二氧化硫连续两年较少, 而烟尘的排放总量也不容乐观, 因此, 从废气的排放总量来看, 珠三角的环境恶化现象很明显。
数据来源:广东省环境统计公报
三、促进加工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在不断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 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加快升级, 中西部地区仍然处于加工贸易的初级阶段。同时, 在环境规制、环境政策上, 也有着显著的地区差异, 东部地区的环境政策使得污染减少明显, 环境治理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而中西部地区现有的环境政策不利于环境保护, 正在成为加工贸易污染转移的承受地。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促进加工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制定渐进性的加工贸易政策
第一, 中西部地区必须有选择接受加工贸易的转移, 由于我国加工贸易仍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不能为了追求GDP增长, 盲目复制东部地区过去的模式, 全盘接受污染产业转移, 甚至不顾生态环境成本和自身承接能力弱的实际条件。第二, 中西部地区要选择适当的加工贸易产业, 充分利用自身劳动力成本低、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 发展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企业, 逐步带动产业链的成熟和升级, 同时, 在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的前提下, 淘汰污染密集型行业, 控制污染排放总量。第三, 加快制定产业转移政策和生态规划, 提高地区政策的可操作性, 在产业发展上, 要提前做好区域的生态保护政策和区域规划, 吸取东部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 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 确保环境和加工贸易协调发展。第四, 提高本土企业参与的程度, 在此次经济危机中, 由于东部沿海地区过多地依靠外商企业投资, 受到了很大的外部冲击, 经济的长期稳定性受到挑战。因此, 为了保持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可以引导当地企业参与加工贸易。
为了形成布局合理、比较优势明显、区域特点明显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局, 加工贸易的发展需兼顾东西, 实行差别的政策。对于东部地区, 培育出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产业转型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在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的政策调整上, 东部地区在有利条件下, 要为国内企业融入国际市场提供渠道, 使我国形成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制造业平台, 特别是国内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的深加工结转方式为跨国公司进行配套生产, 使用外方提供的技术、营销渠道实现 “借船出海”。同时, 东部地区要加快优化出口结构, 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同时, 也要大力发展优势传统产品, 使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自有核心技术, 把处在产业链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向上下游两端延伸, 提高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后,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企业, 占稳国际市场。因此在产业转移中, 东部地区更应该早谋划、早行动、早落实, 引导和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 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二) 遵循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原则
从企业的生产来讲, 成本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因此如果将环境成本内在化, 产品的价格包含了环境成本, 在环境成本中, 主要包括了开采、生产、运输、使用以及回收和处理商品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管理费用。贸易活动将有效解决环境问题。所谓环境成本内在化, 指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 将环境成本加入到生产成本中去, 从而体现资源的稀缺性, 消除其外部不经济。因此采取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原则, 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对环境资源进行合理的定价是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基础。环境资源定价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可再生性、人们对洁净环境的偏好程度, 能够使用环境资源给企业或消费者带来的收益, 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以及恢复环境的费用。现有的一些环境资源价格比较容易确定, 如煤、石油等矿产资源;而空气、水、森林等环境资源的价格却较难确定。
对环境资源的产权进行界定, 在资源环境合理定价的基础上, 如果资源环境的产权不清晰, 由于不能确立合理的价格, 使用者因此也无须付费, 所以仍然存在环境成本外部化的问题。在产权不清晰的情况下, 当私人的边际收益大于私人的边际成本时, 在利润最大化目标驱使下, 就会出现私人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 出现环境污染和退化现象。根据科斯的产权理论, 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可以采取几种方式:一是环境资源的产权属于污染者;二是产权属于受害者;三是产权属于第三者。从理论角度来看, 以上三种产权界定方式都有益于解决环境的污染问题。
(三) 认真研究加工贸易的就业效应
加工贸易一直以来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在解决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 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 加工贸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过程中, 要充分研究加工贸易与就业市场的关系。目前, 我国加工贸易提供的就业岗位有5000万个左右, 加上加工贸易配套产业, 创造出了大量的工作机会, 同时, 加工贸易也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技术、管理人才。因此, 虽然环境控制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 但必须从我国现状出发, 协调好相互的关系, 选取加工贸易的就业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均衡点, 鼓励加工出口企业申请社会责任认证, 增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不能在转型升级的条件尚未成熟时, 仓促地进行过于严苛的规定。
参考文献
[1]王鹏飞.环境污染问题的经济根源与对策[J].经济问题, 2007 (5) :47-49.
[2]易纲.环境问题的外部性与政府责任[J].财经, 2005 (24) :66-70.
[3]赵细康.环境保护与产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23-54.
摘要:根据北京市“十二五”、“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同时结合延庆区发展情况,延庆区被划为北京的生态涵养发展区。本文迎合生态保护的学术前沿,从生态友好型的视角出发,研究延庆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延庆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结合延庆区的发展环境最终给出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提升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水平和建立水资源保护补偿机制三个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产业生态化;生态补偿
一、问题的提出
延庆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重要性
1、延庆区是北京市生态涵养区
素有“夏都”之美誉的延庆区,是北京西北部的生态屏障。延庆区位于北京西北上风上水的地理位置,林木绿化率高达73%并含有优良的生态资源,空气、水体质量都处于国家一二级的水平。①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总体上将北京市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四种类型的发展区域。延庆区则以其水资源等明显的生态优势承担起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的城市功能。
2、延庆区是北京市水源涵养地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飞速增长,北京地区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作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日益突出。目前,北京属于严重缺水地区,人多水少是北京的基本市情水情。延庆区内的官厅水库作为北京市的重要水源之一,对于北京市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化起着重要作用。
3、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对延庆区至关重要
延庆区是北京市的偏远郊区,交通不畅,经济发展较弱。由于自身的生态优势以及北京市的生态需求,延庆区投入大量资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财政支出巨大。虽然生态旅游产业等的发展增加了延庆区的经济产值,但是相比其他区,延庆区的经济依然比较落后,使得财政收入较小。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延庆区的财政收支失调。为了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延庆区必须把宝贵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定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二、延庆区生态经济失调现状
10多年来,延庆区一直以来作为北京的重要水源地之一,以“生态涵养区”的定位发展。虽然,经济有一定的纵向增长,但与北京市其他区完全没有横向优势。而生态环境的发展大有改观和显著成果。根据政府相关数据、报告以及延庆区发展现状,可知延庆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处于协调状态,重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的滞后与生态环境建设过快的不协调,包括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现存问题。②简单来说,延庆区生态与经济失调现状有三点:第一,生态环境综合水平高。第二,经济发展滞后。第三,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存在问题。
三、延庆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灌溉、节水型农业是解决北京农业干旱缺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在此目标下,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技术,实施节水工程。在循环农业发展方面,延庆区的循环葡萄产业树立了典范。
为发展经济,延庆应大力发展新能源生态型工业。就目前而言,情节发电项目,新型建材,高薪技术产业等新能源产业,对于延庆经济发展都是很有发展空间的。
为促进延庆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发挥延庆作为京西北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高起点发展京西北物流基地,从而为北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延庆区应充分开发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民俗游、观光游、生态游等特色旅游,积极完善旅游业配套设施。③
(二)提升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水平
切实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一方面,加大公益林、林区道路管理等生态林保护项目建设投入,切实提高项目造林、退耕还林和补植补种等项目的补助标准。另一方面要加大绿色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以促进当地农户增收为重点,大力发展油茶、水果等特色农业,参照粮食补贴办法,对特色农产品生产进行补贴。与此同时,支持和鼓励农户和企业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按实际生产面积给予一定补助。
尽快建立生态功能区保护专项资金。为了在发展生态文明的同时,不影响经济的发展。由北京市和延庆区各级财政出资,设立生态功能区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生态功能区环境监测、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增强生态功能区的监测和保护能力。
(三)建立水资源保护补偿机制
1、稳定资金的投入
虽然,近些年北京在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方面给予了延庆越来越多帮助,但是要形成长效机制还比较困难。本文借鉴其他区的发展经验,提倡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条件下,由北京市发改委联合市环保局、水务局以及延庆区环保局、水务局等部门专门成立协调合作委员会,确保延庆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建立关于稳定资金投入的合理长效机制。与此同时,北京还应加强对延庆区的金融支持,积极探索多种融资形式以发展大型水利设施。帮助延庆区走出财政困难、资金短缺的局面。
2、水权交易
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主张北京市与延庆区尽快完善适合双方发展的水权交易机制。以张家口市“稻改旱”项目为例,为了给北京市提供更多的水资源,近年来张家口与北京共同开启“稻改旱”项目,北京对此给予了部分补偿。目前,张家口市“稻改旱项目平均每亩地年可节水400-500m3,北京给张家口补偿450/亩*年,十几万亩,年补约5000万元。由此分析,为了促进延庆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权交易机制的完善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延庆区的财政收入而且一定程度保护了水资源。
3、建立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
为促进水资源保护及科学合理利用,同时借鉴国外水资源市场化经验,针对不同水源、不同用水类型、紧缺程度,北京市和延庆区应建立合理有效的水资源价格体系。对于水利工程等用水价格逐步提高,尽快调整非农业生产水价达到补偿成本并合理盈利水平的状态;逐步调整农业用水价格,逐步达到保本水平;在城市用水中,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应稳步提高,水价实行累进阶梯制,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根据水资源紧缺程度,扩大或减小水资源费用的征收范围和提高征收标准;总之,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供水价格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四、结论
北京市的未来发展以及国际城市的建设离不开资源环境的支撑,而水资源是其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延庆区作为北京市的生态水源涵养地,其总体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然而,根据延庆区的现实情况分析,延庆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已经处于失调状态,以至制约了延庆区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我们应该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并结合延庆区的自身产业优势和发展环境的优势,也即分别从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提升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水平和建立水资源保护补偿机制三个方面给出关于协调延庆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从长远角度规划延庆区的发展之路。(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解:
①北京市延庆县水务局.延庆县水资源现状分析[J].北京水务,2009,4
②延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调研报告.http://.2012年2月发布.[3]许吕章.延庆县创建国家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实践.北京水务,2013(02)
[4]陈炳军.延庆第三产业发展政策建议[J].中国科技纵横,2011(16)
因此,依照自然界,甚至对自然顶礼膜拜是人类的唯一的选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在依赖自然界的基础上,逐渐萌发时自然界的相对独立性。人类不断试图对抗自然界的统治地位,表现出一种独立性,仿佛必须要从自然界独立出来。然而,人类表现出来的对抗自然的欲望,以及人类社会时自然界独立性的增长,恰恰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进一步的加强.例如,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掠夺.只是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资源依赖的一种历史变化,而并不能完全从自然界独立出来.如果人类愚蠢地认为自己可以脱离自然界和自然规律,而可以不依赖自然界,即不承认自己行动必须服从于自然规律,那么,人和自然的矛盾就会加,现代生态危机的出现,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产生了环境问题。说到底,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虽然世界各国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是不一样的.
近年来, 河北的城市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其中生态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但由于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加、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城市承载能力逐渐降低, 城市环境污染变得日益严重, 阻碍了河北的可持续发展。
一、河北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由于河北的产业主要是以矿产资源和钢铁等重工业产业为主导, 对一次性能源消耗严重, 并且这些能源的使用是造成河北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另外, 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城市规划不合理、政府环保措施执行不力等原因, 加剧了环境污染的程度。
1、空气环境。
近年来, 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虽然有所提高, 但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空气呈煤烟型, 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 这也是导致河北酸雨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 (表1)
2、水环境。
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困扰河北水环境的两大难题。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 河北地下水位一直呈下降趋势, 地下水蓄存量正逐渐减少。与此同时, 水环境的总体污染程度正逐年增加, 2004~2007年河北省废水排放总量分别达到了20.6、19.6、22.23、22.29亿吨。
除上述水环境污染外, 河北的海洋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近年来, 河北赤潮现象一直发生, 并且面积越来越大, 2006年发生的第四次赤潮面积就达到大约1, 600平方公里, 而2007年在秦皇岛附近海域海洋发生赤潮4次, 其中有3次被确认为有毒赤潮, 在秦皇岛海域尚属首次。
3、农业环境。
由于河北水资源的匮乏, 导致部分地区的农民使用污水灌溉农田, 且面积正在逐渐扩大, 再加上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 使得耕地质量降低, 农业污染事故频频发生。从2004年到2006年, 河北省发生农业污染事故分别达25、35、36起, 污染耕地面积分别达938.5、2, 121.5、2, 583公顷。
资料来源:根据河北省环境保护厅 (公众网) ht t p://www.hebhb.gov.cn/公布的2004、2005、2006、2007年河北省环境公告整理得出
受污染耕地面积的扩大和耕地质量的下降不但使河北遭受了不少的经济损失, 还使本已逐年减少的耕地资源显得更加紧张, 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人均平均水平。
二、环境问题对经济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河北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无法否认的是, 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对环境的损害为基础的, 明显与环境保护之间不协调, 这无形中又增加了经济的支出。
1、直接经济损失。
主要是指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比如, 由于污水灌溉、工业废气的排放、劣质农药的使用造成的耕地污染、水资源污染, 导致农产品产量减少形成的经济损失;由于矿业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公共设施破坏、地质灾害等形成的经济损失;由于酸雨造成的农作物大幅度减产、房屋建筑的腐蚀等形成的经济损失;赤潮对水产养殖业、海洋旅游业的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由于耕地污染引起的农产品产量减少, 造成的经济损失。
2、环境治理支出。
主要是指对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投资。比如, 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废弃物的处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等。这部分的支出金额是较大的。河北2004~2006年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投资分别达到了147.61、191.37、167.03亿元。对于环境治理的支出能够起到改善环境污染的作用, 但我们必须注意到, 如果我们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就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也就会减少这部分的支出。所以, 环境治理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补偿性特征。
3、预防性支出。
这部分支出主要是为了避免、预防环境污染而做出的。比如, 环保部分的管理费、环境监测支出、环境保护的培训费和环保宣传的支出, 等等。预防性的支出不但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 防止环境污染, 还能够帮助政府和企业减少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补偿性支出。
4、机会成本。
这主要是指因环境污染问题导致的其他产业发展受阻的机会成本。比如, 因为生活垃圾侵占土地, 导致土地无法用于耕地、建筑等其他用途的损失等。
5、健康成本。
由于环境污染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恶劣影响, 由此导致疾病的发生所引发的经济支出。如因患病引起人们的收入损失和包括药费、检查费在内的医疗费用等。
三、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城市化的过程包括产业结构的演进, 即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而河北由于以重工业为主, 成为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资源的消耗大户, 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能源的大量消耗是造成河北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 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并以此推进河北的城市化进程, 改善河北的城市环境。
(1)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河北具有优秀的旅游资源, 自然风光秀美, 是全国唯一兼有海滨、平原、湖泊、丘陵、山地、高原的省份。除现在已有的秦皇岛、承德等较为著名的旅游资源外, 河北还有很多尚未开发的乡村旅游资源。比如, 历史古城卢龙、玉田等。通过乡村旅游业的开发, 有利于加快农村交通、垃圾处理、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由原来依靠种植、养殖为主变为发展旅游业为主;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但是, 我们一定要注意加强旅游业的管理, 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2) 大力发展食品业。河北有许多的土特产品和风味小吃享誉中华, 很多在国内外市场都是供不应求的。比如, 坝上高原的口蘑、京东板栗、昌黎的葡萄酒等。河北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 也应该大力发展食品业。借助旅游业, 大力发展旅游食品, 带动地方经济。
(3)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近年来, 河北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不错, 如保定的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太阳能电池200兆瓦。河北有很丰富的新能源。如作为农业大省, 河北小麦的种植面积大, 产生秸秆多, 通过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发电项目, 就能实现变废为宝。另外, 河北省地处环渤海地区, 有着丰富的海洋能源资源, 可以利用潮汐这种洁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
(4) 大力发展体育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健康问题日益重视, 逐渐加强了对体育的要求, 而且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 秦皇岛作为足球分赛场已经具备了承接国际赛事的能力和条件, 可以说河北的体育业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进步, 创造再就业的机会。比如, 体育场馆的建筑可以带动制造业的发展, 体育赛事的举办可以带动广告业、食品业、服务业的发展等。
2、发展循环经济。
传统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经济模式, 即“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 而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路式的反馈流程经济模式, 强调资源的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这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污染的排放, 改善环境质量。
(1) 通过科技创新,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依靠科技创新, 改变高能源、高消费、高排放、低效率的生产模式,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减少或淘汰有害原材料的使用, 减少产品使用对环境的污染, 尽可能地使用可再生资源, 有效地进行废物利用, 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等。
(2) 倡导绿色消费。消费的增加往往会增加对资源的索取及对环境的破坏, 因此人们应该树立节约、环保的消费模式, 减少污染。提倡消费绿色产品、绿色能源。这些产品不但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主要的是他们可以回收利用, 是可再生能源, 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3、以预防为主, 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城市化的发展应改变过去那种先开发后保护的方式, 改为以科学规划为前提, 以预防环境污染为主的发展模式。科学地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充分考虑城市性质、规模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 立足实际情况, 依靠相关条件, 合理进行城市的规划和布局。这不但能够有效地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也可以降低对环境破坏的补偿成本。在规划时, 我们要尽可能地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 将可以进行循环生产、相互利用的企业集中在一起, 实行生态工业链园区布局, 实现污染的少排放或零排放。
参考文献
[1]孙丽欣, 刘云.河北省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思考.生态经济, 2006.2.
[2]刘德绍, 赵绪云, 吕俊强.重庆市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重庆环境科学, 2003.12.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荐阅读:
浅谈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2-10
人类保护环境的事迹材料06-16
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06-16
人类活动环境污染10-17
地球与人类的对话四年级作文06-01
写人类与动物的作文700字11-21
5.3.2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07-27
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区别10-13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教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