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参与行为案例研究

摘要:为推进课程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学校将拓展性课程视为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学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其行为能反映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以及教师教学特征。因此,采用文献分析法,构建研究框架,以“实地听课——课堂录像——文字实录——参与行为编码——拓展性课堂学生参与行为案例研究——归纳特征——教学策略”为研究流程。选取数学实验与探究类、生活数学与应用类、数学思想与方法类拓展课各两节,归纳出十二种学生参与行为,对其编码、统计,运用定量与定性方法,根据学生参与行为、应答类型、参与类型三方面的共同点,得到专家型教师数学拓展性课堂学生参与行为的特征,由此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供相应策略。根据研究结果,总结出专家型教师数学拓展性课堂学生参与行为特征:学生上台展示、举手回答等主动参与行为较多;各个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参与行为、应答行为、应答的认知程度、师生回答方式均不一致;学生自主思考与合作讨论的时间与机会较多;在独立思考或交流讨论时,学生高认知应答数量较多;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参与形式多样。针对参与特征,提出如下策略:从目标、活动等方面综合考虑,增加学生课堂参与信心;根据情境、内容选择多元的参与形式,让学生融入课堂;提供充分的思考机会,培养学生独立的数学思维;通过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借助数学文化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关键词:拓展性课程;课堂;学生参与;专家型教师

学科专业:数学教育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拓展性课程教学现状引发的思考

1.1.2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论文各部分安排与说明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拓展性课程

2.1.2 数学拓展性课程

2.1.3 学生参与行为

2.1.4 专家型教师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拓展性课程的研究

2.2.2 学生参与行为研究

2.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2.4 理论基础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2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分析法

3.2.2 录像视频分析法

3.2.3 课堂实录分析法

3.2.4 定性和定量分析法

3.3 研究流程

3.4 研究框架及编码

3.4.1 框架构建

3.4.2 编码说明

3.4.3 观察量表制定

4 研究(一)数学实验与探究类拓展性课程学生参与行为特征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过程

4.3.1 数据收集

4.3.2 数据编码

4.3.3 课堂教学环节划分

4.3.4 课堂教学简介

4.4 数据统计

4.4.1 课堂各环节学生参与情况

4.4.2 课堂各环节学生应答情况

4.4.3 各环节学生参与行为分类情况

4.5 数学实验与探究类课程学生参与行为特征

4.5.1 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高

4.5.2 反馈评价环节学生参与和应答的占比最大

4.5.3 学生上台展示时间较长

4.5.4 各个环节师生回答方式较为多样

4.6 数学实验与探究类课程教学策略

4.6.1 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主体性

4.6.2 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反馈评价

4.6.3 调动上台展示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4.6.4 丰富师生问答方式,拓展学生思维

5 研究(二)生活数学与应用类拓展性课程学生参与行为特征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

5.3 研究过程

5.3.1 数据收集

5.3.2 数据编码

5.3.3 课堂教学环节划分

5.3.4 课堂教学简介

5.4 数据统计

5.4.1 课堂各环节学生参与情况

5.4.2 课堂各环节学生应答情况

5.4.3 各环节学生参与行为分类情况

5.5 生活数学与应用类课程学生参与行为特征

5.5.1 情境活动师生互动环节讨论时长占较高比例

5.5.2 交流评价共享成果环节创造性应答数量最多

5.5.3 生活知识拓展阅读环节时间最短,参与类型单一

5.6 生活数学与应用类课程教学策略

5.6.1 情境活动师生互动环节注重合作讨论,构建学习共同体

5.6.2 设置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5.6.3 注重生活知识拓展阅读环节,完善学生认知结构

6 研究(三)数学思想与方法类拓展性课程学生参与行为特征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对象

6.3 研究过程

6.3.1 数据收集

6.3.2 数据编码

6.3.3 课堂教学环节划分

6.3.4 课堂教学简介

6.4 数据统计

6.4.1 课堂各环节学生参与情况

6.4.2 课堂各环节学生应答情况

6.4.3 各环节学生参与行为分类情况

6.5 数学思想与方法类课程学生参与行为特征

6.5.1 思想方法深化环节参与行为比重最大

6.5.2 课堂L5各教学环节思考行为均有所分布

6.5.3 鼓掌行为次数少,时长短

6.5.4 思想方法深化环节高认知应答次数多

6.5.5 数学联结阶段用时较短

6.5.6 课堂L6运用“变式”教学

6.5.7 学生独立应答的次数最多

6.6 数学思想与方法类课程教学策略

6.6.1 注重过程化教学,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6.6.2 增设拓展课堂留白,提供更多思考机会

6.6.3 采取有明确目的的鼓掌,培育学生参与意识

6.6.4 合理设置问题难度,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6.6.5 善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数学联结能力

6.6.6 运用变式教学,探究数学本质

6.6.7 增加教师有效引导,促进学生高认知应答

7 结论及反思

7.1 研究结论

7.1.1 从多方面增加学生课堂参与的信心

7.1.2 根据情境选择多元的学生参与形式

7.1.3 运用思考培养学生独立的数学思维

7.1.4 通过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7.1.5 借助数学文化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

7.2 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船舶企业现场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供应链电子商务物流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