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一年级数学暑假练习题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一年级数学暑假练习题(精选14篇)

小学生一年级数学暑假练习题 篇1

1、黑兔、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

2、三个小朋友比大小。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1)芳芳比阳阳大3岁;(2)燕燕比芳芳小1岁;(3)燕燕比阳阳大2岁。( )最大,( )最小。

3、根据下面三句话,猜一猜三位老师年纪的大小。

(1)王老师说:“我比李老师小。”(2)张老师说:“我比王老师大。”

(3)李老师说:“我比张老师小。”年纪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4、光明幼儿园有三个班。根据下面三句括,请你猜一措,哪一班人数最少?哪一班人数最多?(1)中班比小班少;(2)中班比大班少;(3)大班比小班多。 ( )人数最少,( )人数最多。

5、三个同学比身高。甲说:我比乙高;乙说:我比丙矮;丙:说我比甲高。 ( )最高,( )最矮。

6、四个小朋友比体重。甲比乙重,乙比丙轻,丙比甲重,丁最重。

这四个小朋友的体重顺序是:( )>( )>( )>( )。

7、小清、小红、小琳、小强四个人比高矮。

小清说我比小红高;小琳说小强比小红矮;小强说:小琳比我还矮。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字写出来:( )、( )、( )、( )。

8、有四个木盒子。蓝盒子比黄盒子大;蓝盒子比黑盒子小;黑盒子比红盒子小。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度,把盒子排队。

( )盒子,( )盒子,( )盒子,( )盒子。

9.张、黄、李分别是三位小朋友的姓。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三位小朋友各姓什么?

(1)甲不姓张;(2)姓黄的不是丙;(3)甲和乙正在听姓李的小朋友唱歌。

甲姓( ),乙姓( ),丙姓( )。

10.张老师把红、白、蓝各一个气球分别送给三位小朋友。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他们分到的各是什么颜色的.气球?

(1)小春说:“我分列的不是蓝气球。”

(2)小宇说:“我分到的不是白气球。”

(3)小华说:“我看见张老师把蓝气球和红气球分给上面两位小朋友了。”小春分到( )气球。小宇分到( )气球。小华分到( )气球。

11.甲、乙、丙三个小朋友赛跑。得第一名的不是甲,得第二名的不是丙,乙看见甲和丙都在自己的前面到达了终点。

甲得了第( )名,乙得了第( )名,丙得了第( )名。

12.A、B、C三名运动员在一次运动会上都得了奖。他们各自参加的项目是篮球、排球和足球。现在我们知道:(1)A的身材比排球运动员高;(2)足球运动员比C和篮球运动员都矮。诸你想一想:

A是( )运动员,B是( )运动员,C是( )运动员。

13、爸爸买了3个皮球,两个红的,一个黄的。哥哥和妹妹都想要。爸爸叫他们背对着背坐着,爸爸给哥哥塞了个红的,给妹妹塞了个黄的,把剩下的一个球藏在自己背后。爸爸让他们猜他手里的球是什么颜色的,谁猜对了,就把球给谁。那么,谁一定能猜对呢?( )。

14、小菲、小南、小阳三个小朋友,分别戴着红、黄、蓝三顶帽子,排着队儿向前走,谁也不回头。小南能看见一顶红帽子和一顶黄帽子,小菲只能看到一顶黄帽子,而小阳一顶帽子也看不到。你知道走在第一个的是谁?谁又走在第二个?最后一个又是谁呢?他们又各自戴着什么颜色的帽子呢?( )走在第一个,戴着( )帽子;( )走在第二个,戴着( )帽子;( )走在最后,戴着( )帽子;

15、3个小朋友下课后排队做游戏,他们一共最多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排列法?

16、一个小组的小朋友排队去做游戏,从前往后数排第3个,从后往前数排在第5个,共有多少小朋友在做游戏?

17、按规律填数:

0,1,3,6,10,( ),( )。

18、小明家住在5楼,小明从一楼回到家共爬了几层楼梯?

19、小猴与小兔去摘桃,小猴摘下15个桃,当小猴将自己的桃分3个给小兔子时,它俩的桃就一样多,你知道小兔子摘了多少个桃?

20、小明回家时看到爸爸正在锯一根钢管,小明问爸爸要锯多少时间,爸爸对小明说:“锯一段要10分钟,要将一根钢管锯成5段。”并让小明猜猜共需要多少时间,你能帮忙吗?

小学生一年级数学暑假练习题 篇2

(1)练习课组织方法单一。大部分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对于练习题,往往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导入的方法单一、导入过程甚至一句话概括,因为导入没有趣味性,所以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出题模式陈旧,仅是大量罗列相关习题,既没有设置多种题型,也没有针对性和典型性,而且在练习教学时,只是学生先机械性的做题、之后教师对答案了事。这样的组织方法不仅没有提高教学收益,反而使教师讲解过于劳累,学生学习效率不佳,甚至学生在心理上也对数学产生厌倦和排斥感。

(2)练习题型针对性不强。首先问题存在于在对于学生的阶段认识上。学生是小学高年级阶段,是承接小学低年级学生和初中学生的过渡阶段,故而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任务等都没有较强的针对性。其次是题型上的问题,题型的难易程度数量尚未完善。最后是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设置练习题时,并没有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情况。

(3)练习课效率低下。教师过于依赖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往往形成一种完成任务式的教学套路;在教师教学思想中形成一种硬性任务,从而没有更多的师生间互动;教师往往忽略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性,也没有针对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实践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能力提升。

二、提升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课的有效性方法

(1)增强趣味,精心设计。对于课程的导入,最好是自然生动的导入,也可以采取从个别学生中引用一个具体的例子,因为贴近生活,可以更好地引起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兴趣。

如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材中,练习题这样设置如下:芳芳不小心把作业中的一些数字弄脏了。

3/5比0.○大,○/15比0.4小。

这些数字可能是什么?与同学进行交流。

当然根据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学习程度制定相关的教学目标,是我们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有必要注重的。制定练习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言之有物”,做到“实”“专”“精”不要过大过虚,因为它对学生的练习起着指导作用。教师只有将教学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中,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难易结合,科学练习。怎样将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课设计实施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中呢?就需要把握好对题型的难易程度。题型不能过于复杂,这样会使大部分学生失去信心,无法真正投入到练习题的训练中,课堂效果显然不会理想。题型太简单则激不起学生对于练习题的挑战心,也达不到检验和巩固新知识的效果。教师要合理设置小学数学高年级的练习题,做到难易相结合,不能重此轻彼,失去教学的公平性。教师应该抓住重点,在掌握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层次和能力之后,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对题型进行适当的设置,然后针对设置的“坡度”,将以前学过的旧知识点和新知识点巧妙的贯穿在一起,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智力,达到练习的最好效果。

例如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整理与复习中有这样两个问题:

请你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根据学到的知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尝试解决,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设置的第一个问题,针对的是班级大部分学生,且难度并不大,利于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巩固学到的新知识,并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第二个问题显然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要求学生提出问题,难度相对增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智力。

在练习题的具体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针对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必须给学生先稳固打好教材内容的知识点,这样才能在做题时进行层层推理、举一反三等多种思维运算。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关键就是要学生清晰掌握计算法则,按法则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师生互动,提升能力。在近年来的小学数学高年级的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深入课堂。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练习课上,教师应该以真诚和友好的心态去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并以鼓励为主对学生的练习题效果作出评价,从而达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对于练习题的结果,教师务必要带领学生去总结和反思练习题的对和错,并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发言总结自己的做题情景。教师可以借课堂小结的机会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教师可抓住小结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1你在生活中发现了那些数学问题?把它们写下来。你能解决吗?

2快要上中学了,你还有哪些想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不仅能体现义务阶段的数学课程,而且还能启发学生进一步发散思维、运用抽象思维和创新的思维去解决数学问题,并能培养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去发现和研究数学问题的意识。

一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练习巩固题 篇3

1、0、1、3、6、10、、()、()。

2、59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比8大,个位数字比1小,这个两位数是().

4、1个苹果重量=2个梨的重量

1个梨重量=2个香蕉重量

1个苹果重量=()个香蕉重量

5、小明的爸爸比妈妈大5岁,再过5年,爸爸比妈妈大()岁

6、小明家养了4只白兔,2只黑兔,每只小黑兔生了4只小兔,小明家一共有()只兔。

7、把9面小旗排成一排,每两面之间空2米。第1面到第9面,共()米。

8、一年级同学参加跳高比赛,小华比小明跳的.高,小明比小亮跳的高,小亮比小凯跳的高,()是第一名,()是第四名。

9、小候分桃乐呵呵,每只三个剩一个,每只四个差两个,小候()只,桃()个。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暑假练习题 篇4

一、我来仔细填一填。

1.一个数由5个千万,6个万,4个千,8个十组成,这个数是,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后是()。

2.末中国人口达到一十二亿九千九百八十八万人,这个数写作()。

3.读一个八位数时,先读()级上的数,再读()级上的数。

4.最大的八位数比最小的九位数少()。

5.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

6.在一条直线上画上一点,这条直线就可以看成()条射线。

7.已知∠2=60O,∠1=(),

∠3=(),∠4=()。

8.在○里填上>、<或=。

530079○4300097471÷19○30540÷6×9○540÷(6×9)

9.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6556073>□556073672万<□3723万≈22□807

10.在括号里填上与中间的数最接近的整数。

小学六年级数学暑假练习题目 篇5

一、填空。

1.4.12小时=分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3.十一亿六千零二十万,写作,把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4.圆周率一定,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成________比例。

6.18的约数有,选出其中的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比例是。

8.有一个小数,先将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再扩大1000倍得40.3,原来的.小数是。

9.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40立方厘米,比与它等底的圆柱体小20立方厘米,如果圆锥高10厘米,圆柱的高是厘米。

来它的分子分母的和是28,这个分数是。

二、用文字形式叙述下列各题:

(7.5一2)÷:

5.1×-5.1×:

999÷(+8):

三、列式计算:

1、24除以的倒数,所得的商加上36个,和是多少?

2、用620的去除905减去595的差,得数是多少?

3、一个数的是15,这个数比15的大多少?

4、把3.6与4.5的乘积平均分成18份,其中的一份比11少几?

5、一个数增加它的后,还比120的少10,求这个数.

6、一个数增加它的60%后,是120的1倍,求这个数.

7、一个数的比它的多60,这个数是多少?

8、的倒数加上2.4乘以0.8的积,和是多少?

9、某数的3倍减去4.2,差等于的倒数,求这个数.(用方程解)

小学生一年级数学暑假练习题 篇6

一、生活知识匮乏, 关键信息抓不准

“让数学从生活中来, 回到生活中去”是新课程改革以来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 明确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因此,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认真贯彻这一理念。但是,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 由于学生生活知识的匮乏, 往往不能理解相关的数学问题, 不能抓准关键信息, 许多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困难重重。

例1:电子秤显示0.725kg, 单价是25元/kg, 张师傅实付多少元?

正确解法:0.725×25=18.125≈18.13 (元)

错例分析:两个班共有46位学生将结果写成了18.125, 占总人数的64.7%, 只有11位学生正确写成18.13, 占总人数的15.5%, 另有14位学生完全算错。考查的知识点是结合生活实际“元、角、分”保留两位小数, 题目中“实付”两字也提醒学生需要结合实际。产生错误的原因:一是平时教学中虽然强调过保留小数位数的方法, 即“四舍五入”的方法, 但是日常的练习题中多已明确告知学生需要保留的位数, 不需学生自己判断, 而此题保留位数是隐含的信息, 需要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二是生活知识缺乏, 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偏弱, 没有抓住题目中的“实付”这一关键信息解决问题。

二、思考不深入, 数学思维周密性不够

数学思维是人脑对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规律的过程。数学思维实质上是数学活动中的思维, 它具有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批判性。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并且主观意识较强, 所以, 在数学思维上会出现思考不够深入, 思维不够周密的问题。

例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厘米, 它的两条边长分别是8厘米和12厘米,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错例分析:两个班共有38人发生错误, 占总人数的53.5%。发生错误的学生大多认为面积有两种可能性, 即为80平方厘米或者120平方厘米, 原因在于认为题目中的高没有说明具体对应的底, 那么两条边都可能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但是, 若以12厘米这条边为底, 高为10厘米, 斜边为8厘米, 这样就不可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也就是说, 上图中左边的所谓平行四边形是不存在的。因此,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只能选择8厘米这条边, 面积为8×10=80平方厘米。这一错误的产生说明学生思维的周密性仍然不足, 虽然考虑到了可能存在的两种情况, 但没有进一步去推敲这两种可能性是否一定存在。

三、数学的转化与代换能力不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也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数学的转化与代换能力尤为重要,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 不但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还要学会分析题干之间的联系, 学会综合考虑问题, 找到“中间量”, 通过等量代换或转化的形式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但显然, 从习题的错例中不难看出学生数学转化与代换的能力仍显不足。

上图中ABCD是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 三角形DOC的面积比三角形AOE的面积小8平方厘米,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正确解法:三角形ACD的面积为10×10&#247;2=50 (平方厘米) , 根据等底等高的性质, 三角形ACD和三角形CDE面积相等, 三角形DOC是公共部分, 所以三角形DOE和AOC面积相等,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0+8=58 (平方厘米) 。

错例分析:该题两个班错误的共有16人, 占总人数的22.5%。大多错误在于学生没有找到三角形ACD和三角形CDE面积相等这一隐含信息, 所以不会做。此题考查学生等积变形和面积转化的思想, 其实在平时练习中也有过类似的题目, 因此, 学生对于图形面积之间多几与少几的转化方法并不陌生, 只是这题需要先利用等积变换知道三角形AC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CDE的面积, 再通过转化和代换来求出阴影面积, 比平时的练习多了一步等积变形, 特别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中的转化与代换能力。

四、审题不清, 易上干扰信息的当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 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之一, 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所谓“审题”, 就是弄清题目内容, 弄清已经知道什么, 要求 (求证) 什么。所以审题能力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学习的水平。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稳定, 并且处于学习习惯的养成时期, 特别容易犯审题不清的错误, 也容易受题目中无关信息的干扰。

例4:一瓶可乐售价2.50元, M老师买了K瓶, 付了50元, 可以找回 () 元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 下面的数中, K可能是 () 。

选项: (1) 任何数 (2) 15 (3) 25

正确解法:找回 (50-2.5K) 元, K的范围是0<K≤20, 并且取整数, 所以只能选择 (2) 。

错例分析:这题两个班中错误的有17人, 占总人数的24.0%。集中错误发生在学生将M老师当成M个老师去计算了, 即 (50-2.5KM) 元, 属于审题不够清晰, 不能分辨信息的有效性。这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字母表示数, 因为该知识点上新课时已经接触过类似题型, 变化的只是M老师这一干扰项;而K的可能性范围在课堂上的类似题型中也有过辨析, 而本题中考查学生不仅要知道范围, 还得知道这个数只能是整数, 其实是考虑了“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因此, 看学生错误的高发点, 作为教师也需反思,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 尤其是在例题教学中, 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开阔审题思路, 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审题步骤和方法,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解题技巧。

小学一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篇7

一、 口算,(10分)

30+50= 38+20= 15-7= 40-30= 9+6=

14-7= 100-60= 62-2= 17+8= 13-7=

25-5= 4+9= 51+8= 33-3= 50+21=

8+12= 57-8= 4+30= 9+71= 6+54=

二、 我来填一填,共38分(第1、11题各4分,第3、4、5、6、8、10题每题各1分,第7题3分)。

1、看图填数(4分)

( )个十和( )个一合 这个数是( ),它是由起来是( ),读作( )。 ( )个十和( )一组成的.。

2、找规律填数。(5分)

3、5个十和6个一组成( )。

4、50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5、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6、50个一是( ),100里面有( )个十。

7、73的“3”在( )位上,表示( )个( ),“7”在( )位上,表示( )个( ),

8、比79多1的数是( ),比100少1的数是( )。

9、写出下面各数。(2分)

六十三( ) 九十( ) 一百( ) 五十四( )

10、有一个两位数,个位是8,十位是4,这个数写作( ),读作( )

11、在○里填上“>”“<”或“=”。(2分)

12、从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数。(3分)

78 30 13 86 21 94

( )<( )<( )<( )<( )<( )

13、在○里填上“+”或“-”。(3分)

77 7=70 50 7=57 26元 6元=20元

小学数学一年级练习题 篇8

二、哪个不同?用“√”画出来。(8分)

三、填一填。(16分)

长方体有个 长方形有()个

正方体有()个 正方形有()个

圆柱有()个 圆形有()个

球有()个 三角形有()个

四、你能把下面的`算式分类吗?(8分)

3+9 15―6 4+8 17―8 3+6 12―0 4+5 14―5

五、读写下列各数。(8分)

读作( )读作( )

写作( )写作( )

六、找朋友、连一连。(8分)

4个十和8个一 个位上是3十位上是6 5个十 8个十和3个一

63 50 83 48

七、填一填。(21分)

1。

2。

1。个位上是0,十位上是0,百位上是1,这个数是()。

2。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

3。二十由()个十组成。

4。四十九有()个十和()个一组成。

5。100里面有()个十。有()个一

6。3个五和6个十组成()。

八、想一想,分一分(15分)

45 50 70 60 65 55 75 95 85 90 80 100 35 30 25

个位上是5的数:

个位上是0的数:

九、填空(10分)

()个十和()个一

()个十和()个一

()个十

小学生一年级数学暑假练习题 篇9

一、培养学生课堂常规的习惯

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难免改变不了幼儿园的习惯,课堂上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对于他们来说一时很不习惯,所以做好小学生的常规,就显得有些困难,怎样才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呢? 教师应做到:

第一,不要太早着急学习课程,要把常规放在首位,因为如果你不把常规搞好,小学生就会很不守纪律,在班上乱跑、乱叫,所以只有把纪律搞好了,你才能正常上课,才能引导学生认真的学习知识。

第二,如果有一项常规没做好,就要反复的提,反复的练习,严格把关,直到做好为止,例如坐姿不端正,就让他们安静的坐在椅子上五分钟,看看谁坐的最端正,夸夸他们,并在每节课上都反复练习,时间一久,就会养成习惯。也可以采用多提醒,常抓不懈,比如我们班的叶周一鸣,个头小,上课总是坐不住,小手老是不停地动,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不举手随口回答问题,我每天不知要提醒他多少遍,现在终于有点成效了。

第三,让他们养成上课看黑板的习惯,努力吸收黑板上的知识,以便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二、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已从被动的学习转向自主的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学生学会求知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1. 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

让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生素材的感受与兴趣。教学中要让他们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就要善于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例如,教学“数一数”时,我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主题图,欢快、温馨、富有童趣的画面带给学生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更是对多彩的小学生活的热切向往。此时此刻,学生对于老师的要求“观察图上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数出图中人或各类物体的数量”听得既清楚又明了,于是他们就兴趣盎然地说开了、数开了: 这是儿童乐园,有1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4架飞机……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于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

2. 让学生专注倾听其他人的发言

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时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当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懂得如何认真倾听。有的一心想表现自己,他高高地站起来,边举手边不停地喊“我来,我来”,有的随心所欲地看书。此时,我们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任其自由散漫,课堂的学习效率将大打折扣,而且会滋长某些不良习惯的蔓延。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就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一下,并说: “还有几个小朋友没准备好呢! 比比谁听得最认真! ”“比一比,他的说法跟你是不是一样,欢迎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多次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学生能逐渐养成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

1. 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

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 × × × 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 × × × 同学真爱动脑筋; 你说的棒极了,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哪怕声音再轻说得再离谱,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

2. 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一年级学生,知识面窄,语言贫乏,尤其是数学语言更难以正确表达,他们往往能够想到、做到,但不一定能正确表达出来,根据这一特点,我总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寄于一定的数学情境之中,让学生边操作边表达,循序渐进地把话说清楚,说完整。例如,在教9加几时,我创设了小朋友感兴趣的小猴卖桃子的情境: 10个一盒装的盒子里有9个桃子,盒外有4个桃。要求小朋友帮小猴算一算,一共有几个桃? 借助这一情境,我分三个层次训练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第一层次: 让学生借助桌上的学具边操作边表达: 从盒外的4个桃子中拿出1个桃子放进盒子,盒里的9个桃添上1个凑成10个,10个加盒外3个得13个。第二层次: 教师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的过程,设计好板书,为学生提供思维图式,让学生看着思维图式,清楚完整地表达计算过程。第三层次: 脱离各种模式,借助表象进行思维,让学生看到9 + 4就能说出计算过程和得数,那就是看9加4,把4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加3是13。一定的情境,直观的操作,循序渐进的、有层次地训练,为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而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通过训练不断强化的结果。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持之以恒地" 聚沙成塔" ,更需要教师能坚持激励,不断加强引导,日积月累,促使学生学会适时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以逐步帮助学生全面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要: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

小学一年级数学暑假作业测试题 篇10

一、你一定会算得又对又快。(10分)

16+78= 38-29= 32+39= 42-28= 82-57=

8+23= 18-9= 27+72= 87-78= 100-20=

二、算一算:(8分)

3 4 6 3 7 6 1 8

+ 2 5 - 4 7 - 5 0 + 5 4

三、瞧一瞧,现在几时了?在横线上填一填。(6分)

四、考考你,相信你能填对。(15分)

1、5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 )。

2、10个十是( )。

3、78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

4、十位是9,个位是4,这个数是( )。

5、把下面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5 5 55 57 75

( ) >( ) >( ) >( ) >( )

6、按规律填一填。

(1)30、28、26、( )、( )、20

(2)( )、25、35、( )、( )

五、在 里填上>、<或=,你肯定行!(18分)

32 23 20+4 4+20 78-5 0 78-5

56 47 38+26 83-19 1元4角 34角

3角 29分 3元 30角 7分+50分 6角

六、你认识这些图形吗?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4分)

( )个 ( )个 ( )个 ( )个

七、看图选正确答案(4分)

1、小亮可能跳了多少下?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2、小强可能跳几下?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

30下 15下 37下 68下

八、请仔细想一想再做。(10分)

1、

2、

= (人)

九、小小玩具店(25分)

85元 30元 23元 48元

1、妈妈买一只小乌龟和一条小鱼,应付( )元。

= (元)

2、妈妈买一只小绵羊,付出50元,应找回( )元。

= (元)

3、买一只小绵羊比买一只小乌龟贵( )元。

= (元)

4、妈妈有30元,要买一只小猫,还差( )元。

= (元)

小学生一年级数学暑假练习题 篇11

当我带的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正式参加考试时,我就发现了读题能力的重要性,学生从考场出来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很自信地跟我说:“全会,很简单,肯定100分。”可是结果却让我很意外,很多会的题目也错了,于是我亲自读题目让一些学生做,结果全正确。因此,致力于提高一年级学生数学读题能力,是当前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

没有读题能力的学生,即使知识学得很扎实,但到真正要自己去理解题意的时候往往会出错;而有读题能力的学生,往往都能发挥出自身的真正实力。所以,指导一年级学生先读懂题意再解题,是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小学一年级学生由于刚正式学习认字,而且很少有自觉去学习的习惯,所以他们在做题目的过程中,往往是会等待他人帮他们理解题意。当他们需要自己独立去解决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去理解题目的意思,很多时候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答题,如果不对读题能力加以培养,很多学生会习惯于凭主观判断,这样,很难解题。

二、应对策略

习惯的培养往往比学习更重要,但是很多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而读题习惯就是被忽视的一种很重要的习惯。我们应该从一年级起就要着手培养孩子的读题习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1. 端正态度,认真读题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解题首先要会读题,因为他们识字不多,而且第一次真正走进数学,还没建立起系统的数学概念,所以要做到正确读题会比较困难,而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审题能力间接决定了解题的正误,因此会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一年级学生存在极大的潜能,一切都未定型,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不断地去发掘,在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2. 图文结合,激发兴趣

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经常看了后面内容就忘记前面的内容,而学生对于图片上出现的内容却多会记得很完整。而且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很好,只是逻辑推理的能力很欠缺。所以,我们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画,让学生愿意主动去学,这样也有利于提高读题教学的效果。

3. 学会转换,把握重点

思维定势总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在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中仍然出现了它的身影,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会根据感觉直接写出答案。所以,帮助学生减弱这方面影响,无疑是教师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4. 交往学习,坚持训练

学习活动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交往而产生,然后再回归个体,这让我们得以构筑教室中的“交往中培育”的师生关系。小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不断锤炼。

五年级数学暑假练习题 篇12

一、认真读题,仔细填空

1、0.36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化成分数是( )。

2、红气球是气球总数的 ,这是把( )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 )份,红气球占( )份。

3、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质数。

4、在工程上,1m3的沙石、土等均简称为( )。

5、= = =12( )=( )(填小数)

6、12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一袋饼干2千克,吃了这袋饼干的 ,还剩下这袋饼干的( ),若吃了 千克,还剩下( )千克。

8、在 , , , ,0.625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和( )相等。

9、3 是( )分数,读作( )。

10、把3米长的木条平均锯成5段,每段长( )米,每段木条占全长的( )。

11、一组数据12,14,12,12,16,1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用( )数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更合适。

12、两个质数的和是20,积是91,这两个质数分别是( )和( )。

13、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

14、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明家客厅占地面积约50( ) 学校旗杆高约15( )

一块橡皮擦的体积约8( ) 汽车油箱容积约24( )

15、一个长方体木箱的长是6dm,宽是5dm,高是3dm,它的棱长总和是( )dm,占地面积是( )dm2,表面积是( )dm2,体积是( )dm3。

二、仔细推敲,认真诊断,正确的打上,错误的打上

1、约分和通分的依据都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

2、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3、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大。( )

4、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

5、大于 小于 的分数不存在。( )

6、一个物体的容积等于它的体积。( )

7、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

8、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

9、把一根绳子分成4段,每段占这根绳子的 。( )

暑假二年级数学作业练习题 篇13

3×7= 40÷5= 840―800= 70―5=

9×7= 63÷7= 600+270= 500+80=

51―6= 0÷4= 100―26= ―340=260

49÷7= 157+43= 120―80= 35―4×8=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2,个位上是4,其它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① 204 ② 20xx ③ 2400 ④ 20xx

2、550比150多

① 600 ② 700 ③ 400 ④ 500

3、王力的体重是45

① 克 ② 千克 ③ 米 ④ 厘米

4、最大的三位数加1是

① 10 ② 100 ③ 1000 ④ 10000

5、3000前面的一个数是

① 3001 ② 2900 ③ 3100 ④ 2999

三、填空。(30分)

1、按规律填数。

、596、598、、、

2、写出下面各数。

六百二十七三千零四十

九千三百五千零四

3、读出下面各数。

8040 读作5812读作

4、5000克=千克 8千克300克=克

2时=分 180秒=分 1分=秒

5、6705是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最低位的数字是,表示个。

6、第一个数是800,比第二个数多100,第二个数是。

7、把1678、897、699、1128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它们依次是

8、7乘以4的积是,再减去18,差是。

9、在○里填上>、<或=。

1005克 ○ 1千克 2时 ○ 120分 40秒 ○ 1分

42―18 ○ 35 24+17 ○ 39 70+90 ○ 160

38+25+20 ○ 85 35 ○ 48÷8×5

10、 6503=++

8001=+

11、爸爸上午8:00外出,下午5:00回家,爸爸离家时间有小时。

12、比524少38的数是,604比338多。

四、用竖式计算。(9分)

768+354= 1075―467= 378+4715=

3140―536= 732―426+6607=

五、用递等式计算。(12分)

325―96+1024 421+759―968 54÷(197―188)

806―(328―167) (12+18)÷6 140―72÷9

六、应用题。(20分)

1、李大伯去年收获稻谷5120千克,今年比去年多收获768千克,今年收获稻谷多少千克?

2、化肥厂二月份生产化肥3260包,三月份比二月份少生产136包,三月份生产化肥多少包?

3、同学们搞卫生,20个男同学,22个女同学。如果每7个同学分成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

4、同学们画了42张画,贴在一楼8张,贴在二楼的张数和一楼同样多,还剩多少张没贴?

5、一堆砖有276块,搬走98块后又运来156块,这时这堆砖有多少块?

七、选做题。(在下面两题中,只能做其中的一题。4分)

1、果园里有梨树274棵,苹果树比梨树多146棵,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2、渡江轮船上午载客1105人,下午载客1256人,晚上载客742人,全天共载客多少人?

八、思考题。

小学生一年级数学暑假练习题 篇14

1.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大都接受过学前教育, 所以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因此, 在上第一节数学课《数一数》时, 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室, 让他们寻找教室中能数出的数, 例如人数、桌子等。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 寻找校园中都有哪些数。还让学生说出一些和自己有关的数字, 看谁说得多、说得好。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永远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现在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练习题具有解法不唯一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 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刚开始, 当我提出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时, 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对提出不同见解的学生给予表扬。受到表扬后, 大家的积极性就更高了。这样使学生以后敢于发言, 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充分意识到解决同一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 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课专心与否, 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课上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 主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 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 我就表扬;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 就用眼神加以暗示。一年级学生都很单纯, 都爱受表扬, 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些。

一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 思维更具形象性。在教学中, 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 尽量利用教学挂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 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久而久之, 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4. 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

发言时学生需要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 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 必须表达清楚, 使别人能听懂。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言, 提高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但一节课上学生能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按捺不住, 提意见:“该到我了。”我向学生们解释:不可能全班同学都来回答问题, 只有敢于举手的老师才叫。这节课叫不到你, 下次一定有机会叫到。学生回答问题如果正确, 那是再好不过了。如果学生回答错了, 说明他们对知识还没有真正理解透。而他们的错误回答往往能代表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很好地引导, 就会有助学生掌握知识。

5. 主动参与, 善于合作。

教学中, 我注意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同时精心组织每次合作, 使他们在有效、有序的共同学习中得到交流、受到启发。我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合作学习时, 不见得每个知识点、每个学习内容都必须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有在某些地方意见发生分歧时或可多方面解决问题时, 才需要适时地采用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的方式, 这样可使学生在充分交流中吸收别人的想法, 扩大知识面, 又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在新课程的合作学习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彼此相互倾听、思考、交流。老师穿针引线, 巧妙点拨, 适时评价。学生在这多元性、丰富性和生动性的学习交流中, 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并得到发展。

6. 打破常规, 乐于创新。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首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活泼的学习氛围。只有在一个相对宽松、包容的环境中, 学生才敢于让自己的思想插上创新的翅膀, 也才乐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其次, 要善于开发资源, 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例如在学习了《认识图形》以后, 我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要求他们应用学过的图形画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的家庭作业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经过他们的描绘, 一幅幅充满创意的图画出现在我眼前, 我不禁感叹他们的思维是如此的活跃。这样的家庭作业不仅巩固了知识,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7. 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上一篇:珊瑚婚贺词下一篇:2018滑铁卢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