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2022-1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10年) 》提出了“能力为重”的战略主题, 强调要“优化知识结构, 丰富社会实践, 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然而,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全国不少地方的中小学都不太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组针对这种实际情况, 提出了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健全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组织体系;二是建立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制度;三是造就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师资队伍;四是创建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基地;五是探究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途径;六是建立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机制。

1 健全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组织体系

要在一个区域之内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 必须要强化组织管理, 要建立一个推进此项工作的组织机构, 以统领相关工作、协调部门关系。为了推动全县的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 我县建立了以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县教委主任为组长, 县教委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 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规定各个直属学校、教育管理中心直至一线学校都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以健全从县到直属校或各个镇街教育管理中心、镇街所属基层学校的县、镇街 (委属校) 、镇街所辖学校三级组织管理体系。

2 建立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制度

为在区域内推动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工作, 必须建立一套制度。比如应当建立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组织领导制度、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改革制度、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活动制度、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研讨制度、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竞赛活动制度、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督促检查制度、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经费保障制度、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师资培养制度、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激励制度、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果推广制度。

3 造就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师资队伍

区域推动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最终要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教师身上, 因而,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能够顺利开展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要通过组织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骨干教师培训班、聆听专家创新能力培养主题报告会、举办创新教育专题论坛、考察创新教育示范区等形式打造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 创建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基地

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引导学生学习创新的理论、吸收创新的知识、传授创新的方法上, 还必须落实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之中。而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就必须要解决实践的场地问题, 最有效的就是与相关方面联系, 争取创建一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基地、科普教育基地, 以确保中小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开展制度化、常态化。

5 探究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途径

课题组经过广泛而深入地研究, 认为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途径有以下八个方面:即更新观念、优化环境、实施课改、组织活动、开展教研、举办节庆、开展竞赛、运用成果。

5.1 更新观念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全教会上指出:“教育成效不应只看学生是否能准确填写标准答案, 更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看他们是否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要牢固树立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人的基本属性等观念, 精心组织开展科技专家进校园、青少年科普报告会, 努力更新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

5.2 优化环境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优化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 为中小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着力创新提供比较充裕的时间和尽可能完备的条件, 在小学, 建设合格的科学实验室, 配置必要的实验器材、仪器设备;在中学, 建设标准的实验室和功能室, 营造学科实验的良好环境。在高中, 建设科技实验室、微机室等科普活动阵地, 为中小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创造优良条件, 营造浓郁氛围。

5.3 实施课改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开设创新课程, 要根据各个学校和各个学段的实际情况, 在校本课程模块中开设创新能力培养相关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要整合优化现有的教育教学内容, 凸显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培育、创新能力培养这一重点;变革教育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 大力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问题式教学, 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 增强中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逐步提升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4 组织活动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精心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小课题、小制作、小发明”活动;支持高中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活动;举办中小学生“小小科学家”论坛和网络虚拟论坛;指导中小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引导中小学生开展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等科技创新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高中生落实选课走班制, 开设科学教育选修课, 学科渗透科学教育内容, 并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增强其创新能力。

5.5 开展教研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县、镇街定期举办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活动设计大赛;主办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活动观摩评比活动;开展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主题教学研讨活动, 通过提升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主题教学研讨活动的质量, 来推动区域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

5.6 举办节庆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县里定期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参加创新成果宣传展示活动, 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确定自己的“科技周”、“科技节”, 并充分利用“科技周”、“科技节”开展弘扬中小学生创新精神, 培养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5.7 开展竞赛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坚持举办全县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活动;坚持举办荣昌县优秀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展评活动;坚持开展“小课题、小制作、小发明”“三小”竞赛活动;坚持联合县科委、县科协、县环保局、团县委等单位开展撰写科技创新主题征文、调研报告等项目比赛。

5.8 运用成果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各级各类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 大力推广并竭力运用中小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成果, 这不仅能够大大激发创造发明者的创新动力, 而且能够极大地振奋学生群体的创新精神, 有助于掀起更大的创新热潮, 从而推动中小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6 建立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机制

要将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长期坚持下去, 离不开科学的机制保障。我们认为应该建立建立培养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机制、健全培养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机制、实施培养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

6.1 建立培养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机制

为了确保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取得实效, 必须要建立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师资保障、设备保障、基地保障、制度保障、时间保障等保障机制。

6.2 健全培养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机制

将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纳入综合督导考核范畴, 定期在全县开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开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

6.3 实施培养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

坚持每年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评选表彰“科技发明县长奖”、“科技发明县长提名奖”活动, 定期全县召开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部署会、总结会、表彰会;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评选表彰“科技创新小明星”活动。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各地中小学校基本不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策略, 即健全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组织体系, 建立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制度, 造就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师资队伍, 创建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基地, 探究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途径, 建立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机制;并从更新观念、优化环境、实施课改、组织活动、开展教研、举办节庆、开展竞赛、运用成果等方面探讨了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区域推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10年) 》[S], 2010年7月。

[2] 张廷贵, 孙龙存:《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 《辽宁教育研究》, 2001年第6期。

[3] 曹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N], 《考试周刊》, 2008年第39期。

[4] 陈丽:《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教育》1999年11期。

[5] 胡庆芳:《论美、苏、日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外国中小学教育》, 1999年第5期。

[6] 孙菊珍:《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7] 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年6月第1版。

[8] 石彩虹, 刘淑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

上一篇:浅析西部高职院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对策下一篇:结合实践着重探讨山区二级公路基层施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