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问题总结

2024-05-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区域问题总结(精选12篇)

区域问题总结 篇1

1工业

湖州的工业发展布局还欠合理,最近发展比较迅速,但是过去的一段时间没有把握好发展的大潮,现在奋起直上为时还不晚,但是这就需要更加合理的计划。湖州的工业集群性不高,企业分散,不便于管理,加上少数的企业污染严重,江南名镇已经被污染严重,亟待措施!

湖州工业走出去还不够完善,外来企业不多,特别是缺少大型重工业企业,缺少规模大,污染少,资源配置好的大型企业

2地理

区域问题总结 篇2

一、我国地方征信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征信业开始起步。在地方征信体系建设上,以上海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率先迈出第一步。1997年,上海开始开展企业资信评级,并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建立了个人和企业联合征信系统。浙江省、深圳市等也都较早地试点进行地方征信体系建设。人民银行2003年10月被赋予管理信贷征信业的职能后,开始着手建设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地方征信体系建设纳入了全国征信体系统一框架。2004年,山东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在4个城市积极开展借款企业资信评级试点。此后,各地政府开始了信用征信体系全面建设的热潮,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到目前为止共有27个省市建立了领导推进机制。北京、天津、浙江、杭州、宁波、深圳、汕头等省市都建立了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吉林、江苏、浙江等省制订了信息公开管理办法;上海、深圳市出台了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管理办法。

虽然我国地方征信体系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各方面反映突出的征信相关法律不健全、信息数据部门分割、行业自律不足等。区域垄断和区域闭锁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二、产生区域垄断和区域封锁问题的原因

总体上,我国地方征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很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区域封锁问题严重,信用信息数据处于极端分散和相对屏蔽的状态。目前,征信机构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表现为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战,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重重,并且尚未建立信息整合的保障、协调机制,信用数据分割、封闭现象严重。1997年人民银行建立了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但到目前为止,除了金融机构,其他的部门均不能共享该系统的资源。2003年国家工商局启动了工商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被称为“金信工程”,但规模较小、覆盖面不够宽,且彼此封闭,公开化程度不高,全国性、综合性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我国地方信用征信蓬勃发展的这些年始终没有一套由国家统一制定的信用数据标准,信用数据标准的缺失造成各级政府在信用信息归集上的偏重点不同,所以才会出现各地政府征集到的信用数据的极端分散现象。第二,政府主管职责的缺失也是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之一,在地区征信中存在着严重的行业沟壑,而政府在实现行业征信的问题上显然力度不够,由此,政府所搜集到的信用信息是十分贫乏的。第三,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用信息的共享程度。

三、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宏观层面上,需要加强中央政府的规划和指导;中观层面上,需要加强地方政府的推动和主导﹔在方法步骤上,应当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坚持总体规划,精心试点,统筹协调,分层推进,分步实施。在这一方法步骤的指导下要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建立全国统一性的而不是区域性的信息数据库可由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国家统一制定的信用信息标准下,由政府牵头统一归集信用信息,建立地方性公共征信平台。现在我国各地方的信用信息标准存在严重不统一的现象,统一的信用信息标准体系、信用数据标准格式是实现全国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由政府出面可以加快信息征信建设,实现信用信息的快速归集,政府有足够的权力深入到金融、企业、司法、工商等各行业去收集和整理所需的信用信息,这是任何一个行业和中介机构都无法做到的。

第二,待各地公共征信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各地区的征信数据库进行联网整合,实现全国性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区域性征信平台的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庞大而且复杂的工程,但是建立一个健全的区域性征信平台是建立全国征信体系的基础,只有地方性公共征信平台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才能够建立整合征信平台。

西方发达国家的征信体系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征信数据环境、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健全的信用管理机构和业绩优良的大型征信公司。发达的征信体系净化了信用交易的市场环境,规范了信用交易的程序和标准,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相比之下,我国现行的征信体系还不够完善,我们任重而道远,在建立征信体系时我们应在借鉴国外成熟发达的信用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做到既要借鉴又不照搬,在借鉴他们先进的征信系统和平台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步骤从地方政府到全国范围逐步建立,精心试点,统筹协调,分层推进,分步实施,最终实现我国行业、部门、区域的联合征信。

参考文献

[1]江艺.我国信用体系征信中存在的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3-137) .

“认识省级区域”部分问题探讨 篇3

在2005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到,北京市“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要“强化首都职能,突出首都特色,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努力将北京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这里并没有提到经济中心。

不提经济中心,并不意味着北京不花大力气发展经济。恰恰相反,为了推动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的实现,为了实现批复提到的“经济繁荣”,北京必须始终把发展经济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首都要管全国经济,其结果必然会使北京经济职能大大加强,有可能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北京是不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或者是否要向中国经济中心方向去努力,对这一问题的争论,至今没有结束。但北京是否具有经济中心的地位,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2007年7月,美国《财富》季刊评出全球500强企业,其中中国内地22家中,17家总部在北京。北京控制全国金融资产的60%,作为一国的经济中心,必然要对周边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有重要带动和辐射作用,并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北京在带动和辐射影响周边地区方面,并不具备充足的条件,反而从周边地区抽取资源与资金,所以,还谈不上作为中国经济中心。

台南平原、屏东平原、台中盆地与台北盆地

台南平原北起彰化,南至高雄,面积4 550千米2,为台湾最大平原。屏东平原位于台湾岛南部,为高屏溪的冲积平原,面积1 160千米2,是台湾岛第二大平原。

台中盆地北接大安溪,南界是浊水溪,东邻丰原经雾峰至草屯一线的断层,西至大肚台地和八卦台地的东缘,面积400千米2,是台湾岛最大的盆地。台北盆地东南两侧为雪山山脉的余脉形成的丘陵所环绕,北以大屯火山群为屏障,西有基隆竹南丘陵的观音山和林口台地围绕,面积仅次于台中盆地。

台湾岛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吗?

台湾矿产资源种类少、储量不丰、开发条件较差,是中国矿产资源和储量最少的省份之一,所需金属矿产主要靠大量进口。台湾每年大量进口的工业矿产中,石油和煤数量特别大。煤开发利用较早,目前已逐渐枯竭,地热资源相对丰富。非金属矿产资源经济价值较高与储量较多的主要有大理石、硫磺等。台湾矿业生产净值一直比较小,所占工业生产净值比重呈持续下降趋势,其绝对生产净值也自80年代初期开始下降。2000年矿业生产净值占工业生产净值的比重仅为1.3%。

台湾经济发展特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湾经济快速发展。发展工业先是劳动密集型,后为资金与技术密集型。1963年后实行出口导向战略;1981年提出科技导向,筹建新竹科学园区,台湾工业化进程已走过食品、纺织、机电产业的主导阶段。1988年台湾服务业产值首次超过工、农业产值之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台湾经济进入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阶段,也称后工业化阶段。目前台湾产业结构具有典型的“发达社会”经济特征。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高科技产业,纷纷大量外移,台湾制造业的海外生产比例超过40%。到2006年7月底,台湾对境外投资总额累计接近1 000亿美元,其中对大陆投资占了52.3%。台商是仅次于香港的大陆第二大境外投资者,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投资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最主要的贸易顺差来源地,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两岸贸易的主要商品类别。台湾新竹科学园区的产品一半要出口到大陆。

加工出口以轻纺电子工业为主,是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标志与橱窗。新竹科学园区是以信息半导体产业(信息产业是电子工业进一步发展中分离出来的新兴产业)为主,是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摇篮。最近几年,新竹科技园的光景已是大不如前,一方面这种科学园区的模式已经遍布全世界;另一方面,大量台湾高科技产业开始移师大陆。

台湾人口“迅速增长”吗?

区域总结 篇4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谈到儿童认知发展时指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也是儿童主动适应外部世界,感知世界、理解世界,并且在与之相互作用中建构自身的过程。皮亚杰的理论告诉我们,年幼儿童身心理发展主要是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事物的,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形式是一种促进托儿发展的好方法。

由于托班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因此,我们根据托班果果们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创设了适合他们的区域活动。使果果班孩子的天性得以发挥。

一、为托儿提供一个安全丰富有序探索的环境

区域活动要能够达到促进孩子的发展,首先要为其创设一个自由、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孩子们可以充分自由地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方式、游戏时间,教师以表扬、鼓励和帮助为主,以商量的口吻提出想法和建议。同时要确保孩子的安全,应避免活动材料中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为孩子提供的材料份量轻、体积小、颜色鲜艳、形状奇异、种类多、数量多、材料的放置高度按照孩子们的视线为标准,在各个区域角落放置一些绿色植物,墙面上贴一些孩子与家人在一起的照片,创设一个温馨的氛围,使教室拥有家的气息,使孩子真正感受到这是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

在这个“小天地”里,教师首先考虑到环境创设。(1)提供充足的材料(2)家庭式宽松的环境(3)区域的划分。让孩子有自由选择的空间,然后再从几个方面来发展孩子的各种技能,在此基础上预设性创设几个区域内容。例如:(一)娃娃家。在娃娃家中有厨房、卧房和各种小动物。提供晒袜子的绳子和小夹子等,让孩子来模拟成人的劳动,学做妈妈,让他们在情感上有宣泄。(二)认知方面,有妆扮小动物(提供夹子,夹子中提供有不同难度的夹子来适应不同孩子的需要,小动物们爱吃的食物,让孩子学习一一对应。(三)生活角中有小动物头像里有纽扣,夹小羊,绕毛线,舀各种豆子,提供的麦管有粗、有细。培养孩子手眼一致,发展精细动作,锻炼小肌肉动作。(四)美工角中(玩

色)让他们能浓度成功的快乐,熟悉颜色,提供材料多样化,有印章,各种动物和叶子的印章,有自己制作画项链、妈妈和小动物,让孩子自由尝试操作各种材料,引起他们对美工活动的爱好。(五)动手角(学做彼萨)提供小刀、萝卜、黄瓜,让孩子动手切一切,发展动作协调性。

二、建立适宜区域活动的常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凡人生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孩子六岁前培养成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要继续增高,培养上去,自然会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

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是在有条不紊的生活活动中受熏陶而自然形成的,常规教育不仅是培养孩子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孩子发展本身的一种需求。在活动中,孩子的活动不仅不受到约束,而且能在一定范围内更加愉快,更加自由,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明显增强。

如:早晨孩子一到幼儿园,他们就会在固定的地方取出活动材料,活动完毕后马上就会自己收拾好物品,放回原处,然后再去选择另一种游戏材料。又如:在玩米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经过亲身体验,懂得了米粒掉在地上要捡起来,人多的时候不能抢着玩,可以制定几个牌子,只有挂上牌子的小朋友才能玩,当受到一段固定的乐曲暗示时,他们就会马上结束活动,收拾好自己的物品材料,放到固定的地方,转入下一个活动。另外,当幼儿的游戏发生纠纷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情况,老师的出现与介入还要体现艺术性,即什么样的角色介入是最自然的,既能达到指导的效果,又不影响孩子的游戏,老师有时是游戏的伙伴,有时是某个特定的角色,还有时是旁观者,必要的时候是解调员。当教师以伙伴的角色出现时,能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引导游戏的进程。当孩子对游戏的玩法、规则、扮演角色内容不熟悉时,可以以某种特殊的身份参与。采取适宜的解决方法。

三、适时、适度、适量地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

个体差异造成孩子在学习、动作和心理发展上有很大差别,又由于每个孩子的遗传、教育和环境的不同,孩子的需求也不同。区域活动要适合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教师适时、适度、适量地投放不同层次活动材料是关键。

1、材料的投放要考虑个别差异

投放材料既要从本班整体水平和实际情况出发,又要考虑每个幼儿的不同的发展水平,使每个幼儿都有适合的、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如在“娃娃家”这一区域中放置了一系列的餐具,让幼儿体验做大人的乐趣,给娃娃烧菜做饭,还要认真的喂养小娃娃器,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

2、材料的设放应注意递进性和层次性

递进性体现在不断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层次性要体现出幼儿须达到的这一阶段的发展水平。例如:以比较大小游戏为例,一开始我们准备了孩子们较为感兴趣的两种相同的物体比较大小,在活动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班内幼儿基本都能快速地比较、辨别,立即投放了一些大小不一物体不一的多种材料、数量也增加到(3-5)个,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去选择活动材料,益智区投放的拼图,按块数的不同拼(4、6、8、10)都应该体现层次性。使每一个孩子在不断地成功后向更高层次发展与提高。

3、投放材料时可发动幼儿参加与收集

有趣的材料能够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而直接参与材料的收集更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例如:我们在准备生活区的材料时,发动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请孩子回家收集废旧的饮料瓶和包装盒,教师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些材料分别制作成什么,听取孩子的建议,增强孩子的自豪感,师生共同收集的,这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也调动了每个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投放的材料要安全,耐用,卫生,最多

根据托班孩子拿到的物品喜欢撕,咬,摔,抢,的特点,我们设放和制作区角材料时严格遵循安全,安全,耐用,卫生,最多的原则,如纸制的材料用透明胶布封上外层,这样不仅不宜撕损。而且耐用,能够清洗,消毒的物品全部定期进行卫生消毒,保证孩子的安全,同时尽量选用软体的,不宜摔破的材料制作区角用具,还应准备充足的数量,保证班内每个孩子都能随时活动,减少抢夺物品等冲突的发生。

四、教育活动区域化,避免托儿教育幼儿化

托班孩子一日活动安排是以个别、小组形式为主,以充分体现宽松、愉快、自由的教育氛围,能更大程度地促进每个孩子身心和谐地发展。

教师将美术活动、语言活动、探索活动有机渗透到区域活动之中,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将教育要求巧妙地融于区域活动中,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利用随机教育分层次

个别辅导、小组等方式帮助孩子,使孩子积极主动地活动,满足每个孩子发展的需要。如:绘画“小鱼”——添画泡泡”活动中,教师准备好一张大的蓝纸上放一盆小金鱼,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画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小鱼,还添画了海草和泡泡,孩子们在观赏小鱼、欣赏儿歌的同时,饶有兴趣地帮助小鱼吹泡泡。

美术活动成为让幼儿学会相互合作的一种新的手段,如两个人共同画一张画,三、四个人一起粘贴面条画,活动后幼儿间的友谊增加了,幼儿之间关系也明显有所改善,再加上每次完成一张作品,师生共同欣赏作品,在无意识中培养了幼儿发现美、欣赏美,讨论美的品德。

对于本学期的区域活动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1.对孩子的观察还是不够深入和细致,特别是针对个别孩子或针对某件事物的观察。

2.开学初的区域活动还是比较处于老师主导的阶段,接下来要考虑怎样更好地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学习方法。通过区域活动培养他们的思维活跃。

3.要在幼儿兴趣点上不断生成和改进材料,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具有层次性的材料,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体验成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使幼儿乐于活动。

4.下阶段我认为要在再提高他们保护玩具上加强工作。

总之,托班区域活动的开展,我们还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以促进孩子的全面的发展。

中班区域总结 篇5

2012.1

区域游戏是在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指导下,使儿童的认

识水平、个性品质、社会化能力得到积极主动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区域游戏是体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育于游戏中的最好形式好之一。本学期,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开设了手工区、美工区、角色区、阅读区、智能区、结构区,坚持每天开展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现将半年来的活动情况作一简单总结。

一、材料的投放

1、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材料。

如果在活动区内提供的材料难度相同,对于一部分幼儿可能过于简单,容易完成,这样就会使其失去兴趣,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而对于另一些幼儿可能又太难,通过努力却达不到,这样也会使其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了解每个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考虑个体和个性差异,在活动区内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儿选择。如:在美工区投放折纸材料,让幼儿练习能折双三角物体时。教师就可以投放利用双三角原理

折叠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多种物体,让幼儿自由选择。这样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

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瓶子、种子、绒线、蛋壳等等,都来自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集。幼儿对各自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3、区域材料能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

我班能把区域活动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环节,及时地把主题活动进行过后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主题探索与操作活动。美工区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题活动开展后投放的,这样幼儿基本都了解了怎样操作,也更感兴趣了。

二、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

1、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

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细观察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

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发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们在智能区设计了“玩牌比大小”的活动,能力较好的幼儿既能按照规则玩一个一个比,还能自己创出两个两个或三个三个比;但是有几个幼儿不会玩,还有对活动不感兴趣。于是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差异性作出调整。我们把“比大小”该成了“排小鱼”的游戏,当牌排到相同的点数时,就可将相同点数之间的牌全部吃掉。更改游戏规则后,能力差的幼儿也都想到数学区游戏了,还自己比起谁赢的牌多呢。

三、良好的师幼互动

1、随时观察幼儿活动的情况,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满足幼儿的需要。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

交往能力,针对出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

2、用儿化的评价语言促进区域活动更好地开展。

如果有必要,我们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间去,了解他们的玩法、规则意识等,我们还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儿化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评价,并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幼儿区域活动总结 篇6

第一,玩区域活动时的主动性。现在孩子一到教室就知道要开始玩区域活动了,基本上不需要老师的提醒了,都能自己主动去选择区角玩了,至于有几个新来的就另当别论了。以前,孩子还处于稳定情绪的情况下,个别还要老师的安慰等,部分幼儿还有点害怕,一进来就坐到椅子上,有的自己坐一会儿就去玩了,而有的则要老师叫了他以后才去玩。

第二,玩区域活动时的意向比较明确。以前,孩子玩区域活动时,基本都是想到哪里就到哪里,特别是喜欢到人多的地方,还有就是比较依赖老师,看见老师在哪里就去哪里,玩的时候随意性也比较大,很容易摸不着头脑。现在,孩子在玩区域活动时,最大的区别就是男孩子喜欢搭积木、串珠等建构材料,女孩子则喜欢扮家家。在玩的时候,他们选择了自己喜欢去的地方,并能简单的摆弄一些玩具,为自己提供一定的帮助,有时候还会和自己的小伙伴进行简单的交流商量。建构时也有了方向,要给谁搭建一所房子,朝着这个方向搭建成功,并有了喜悦的心情。

第三,玩区域活动时的耐心也渐渐养成。以前,孩子是很容易被别人给打扰的,一有什么新奇的马上放下自己玩的玩具,去玩别人的玩具了。所以也造成了玩具到处乱放。现在,孩子虽然也会有所走动,但不会像以前那样把玩具拿来拿去,如果实在是没什么好玩的才去别的地方玩。像搭积木那里,几个孩子要玩很长时间,先是个别幼儿自己的搭建,后来变成大家一起搭建,但是也难免会出现乱玩的现象。这个要以后慢慢培养的。

区域配电网规划及问题分析 篇7

某区是某省会城市市辖区, 地跨东经114°09′至114°37′, 北纬30°4′至31°22′, 年平均气温在15.7 至16.4℃之间, 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 至1200 毫米。北依大别山脉南麓, 南临长江与市区毗邻, 地势自北向南倾斜, 形成低山、丘陵、平原、洼地等4 级阶梯。

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热量丰富, 四季分明, 年平均无霜期255 天。年均日照小时数约1540~2180 小时。年均降水量在1000—1200 毫米之间。

2014 年, 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512.8 亿元, 人均GDP为4.54万元, 城镇化率为59.5%。2005 至2010 年GDP年均增长率为21.21%, 2011 年至2014 年年均增长率为11.21%, GDP增长迅速。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 年的19:52:29 调整为2014 年的17.56:57.28:25.16。第一产业逐步减少, 第二产业逐步增加, 并占绝对主导地位, 第三产业比重逐步减少。

2 10k V电网现状

2.1 基本情况。该地区中压配电网2014 年共有10k V线路177条。其中公用线路141 条, 专线36 条。公用线路长度为3055.56km, 其中架空2932.95km, 电缆122.61km。共有配变5906 台, 容量1289.305MVA。共有柱上开关103 台, 环网柜36 台。线路平均每条分2.06 段, 联络率为15.60%, “N-1”通过率为7.80%。

2.2 电网结构及线路运行情况。该地区中压配电网10k V现有129 条架空线路和12 条电缆线路。其中架空线路的多联络比例占3.10%, 单联络比例占12.40%, 辐射式比例占84.50%;电缆线路的单环网比例占16.67%, 单射比例占83.83%。架空和电缆线路的辐射比例偏高, 规划期有条件的线路考虑形成环网, 提高供电可靠性。

该地区现有130 条线路不满足“N-1”, “N-1”通过率仅为7.80%。主要原因是单辐射线路较多和部分线路负载率偏高。有1 条线路出现低电压情况。10k V线路平均负载率为50.10%, 有14 回线路轻载, 19 回线路重过载。重载线路规划期考虑新增线路分流或转移负荷至附近轻载线路解决问题。

3 规划重点

3.1 短期规划重点

3.1.1 解决重、过载运行的10k V线路、台区。2014 年迎峰度夏期间, 某区负载率超过80%的10k V线路有19 条, 超过100%的线路有14 条。有130 条10k V线路不满足“N-1”校验, 占10k V线路总条数的92.20%。从配变负载率来看, 有146 台配变重载164 台配变过载。2015-2017 年规划期, 优先重点解决低电压、过载、重载问题。

3.1.2 解决低电压的问题。某区仍有298 台配电变压器存在低电压的问题, 2015-2017 年规划期, 计划通过台区增点、低压导线更换等项目来解决。

3.1.3解决局部电网结构薄弱的问题。某区目前仍有117条10k V线路为辐射式供电, 占线路总条数的82.98%, 供电可靠性偏低。规划期内, 依据新建变电站配套出线和线路网架结构优化工程, 提高线路联络率, 严格按照标准接线模式优化网络结构。

3.1.4 更换老旧线路、配变。截止2014 年底, 仍有S8 及以下型配变550 台, 规划期将予以全部更换。

3.2 中期规划重点

3.2.1 满足新增负荷增长。2017~2020 年, 某区片区10 千伏建设重点将以满足新增负荷增长为主要任务, 多数区域业扩报装不再受容量限制。

3.2.2 全面完成配网自动化建设。以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适度超前为指导思想, 充分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 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技术特征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到2020 年, 某区片区将全面完成配网自动化的建设。

3.2.3 全面实现目标网架。全面完成目标网架建设, 辅以完善的配电自动化, 在全面实现供电可靠性目标的同时, 完成国内一流县级配电网的目标。

3.2.4 进一步优化中压配网结构。结合中压配网目标网架, 在B、C类地区基本形成“六花瓣”型链式供电格局, D类地区提高中压线路联络率。

3.2.5 加强中压配网设备改造升级, 解决老旧配变、高损配变、老旧线路、小截面线路、老旧开闭所等问题。

3.2.6 按照规划目标加强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 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以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适度超前为指导思想, 充分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 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技术特征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通过规划及建设10k V配网该区域将以架空多分段适度联络为主, 电缆单环网为辅;辅以架空多分段适度联络为主, 少量采用单辐射。

4 结论

4.1 规划预期目标

4.1.1 到2020 年某区最大负荷达到840.00MW, 年均增长率为10.93%。其中某区B类供电区2020 年的负荷达到547.6MW, 年均增长率为10.66%, 某区C类供电区2020 年的最大负荷达到176.40MW, 年均增长率为10.93%, 某区D类供电区2020 年的最大负荷达到116MW, 年均增长率为12.28%。

4.1.2 联络率由2014 年的24.18%提高至2020 年的100%。可转供率由2014 年的15.6%提高到2020 年的100%, 平均负载率由2014 年的55.95%降低到2020 年的29.12%。电缆化率由2014 年的4.01%提高到2020 年的7.16%, 绝缘化率由2014 年的31.16%提高到2020 年的87.62%。

4.2 规划建议

4.2.1 建议在地方政府和电力部门之间建立起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共享信息资源, 以便更准确、及时地预测电力市场变化, 从而保证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4.2.2 在规划期内及时滚动修编、评估, 细化规划建设项目的投资预算和实施方案, 确保按计划项目投产, 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4.2.3 建议将配网规划与工程可研及设计相结合, 从源头控制电网发展, 使规划及建设有效衔接, 做到“有规划、有计划、可操控、可持续”的电网发展。

4.2.4 建议在将生产技改项目纳入基本配网规划的同时, 加强生产技改项目与基建配网项目的实时沟通, 创建交流绿色通道, 保证部门间对配网项目建设匹配度的高度一致, 做到“实时沟通、高度统一、无缝衔接”配合。

摘要:配电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地区重要的基础设施, 为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优质的电力供应, 配电网规划是配电网建设的重要指引和依据。区域配电网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对保障配电网可靠供电, 促进配电网发展质量提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以某区域为例介绍农村地区10k V及以下区域配电网规划和其问题的分析解决。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问题

参考文献

[1]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T50293-1999) , 建设部, 1999.

高压输电线路的区域环保问题 篇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网建设事业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建设时代,超高压输电线路已经成为我国的电网主网架,特高压输电线路也相继建成投运。由于我国的超高压、特高压线路几乎是与世界同步启动的,因此在对环境保护方面有着较高的标准。但目前在我国的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中,虽然大部分工程已经高度重视了环境保护问题,但仍有少量工程沿袭旧的设计施工的方式、方法,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破坏。本文参照超高压输电线路对环境保护所采取的措施,谈下高压输电线路中的区域环境保护问题。

高压输电线路对环境影响始终贯穿于施工期和运行期。施工期主要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运行期则同时存在着对区域环境和电磁环境的影响。遵循一般问题解决方式一样,关于高压输电线路的区域环保问题,首先分析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破坏,然后提出解决方式。

1.高压输电线路对区域环境影响的因素及分析

1.1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输电线路的施工具有距离长、场地分散的特点。各塔基的施工将进行土地开挖,使场地植被及地貌发生改变,存在水土流失隐患。另外,线路和塔基的施工需临时占用部分土地,导致部分树木、植被等遭到短期损坏。施工爆破等对居民及野生动物将产生不良影响,使场地植被及地貌发生改变,存在水土流失隐患。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如下:

(1)线路塔(杆)基占地及线路走廊的建设,可能影响土地功能,改变土地用途,并导致工程占地范围内植被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2)线路通过居民区,需对居民进行搬迁,会拆迁安置问题;

(3)线路塔基施工时,进行土石方开挖,可能導致水土流失;

(4)塔(杆)基占地和施工临时用地影响用地范围内植被的生长;

(5)施工通道需破坏部分植被及农作物,会对生态和水土流失造成一定的影响;

(6)人员及车辆进出,施工设备噪音等对居民及野生动物造成影响;

(7)施工时产生的扬尘会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8)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需妥善处理;

(9)沿线需跨越铁路、公路以及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在施工期间,对被跨越物的安全及运行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1.2运行期对环境的影响

高压输电线路在运行期间的区域环境影响主要有对人文景观、重要矿产资源、军事设施等方面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输电线路会改变局部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2)输电线路附近的矿产开采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对部分军事设施产生影响。

(3)输电线路对古文化遗址,名人故居等的影响。

(4)输电线路对城市、乡镇发展规划区的建设影响。

(5)输电线路在设计规定的条件下运行,对交叉跨越的公路、铁路及电力线的影响。

2.保护措施

通过对输电线路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因此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必须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环保方针,坚决遏制人为的生态破坏。

根据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工序的先后顺序,分工序介绍其防范措施。

2.1路径选择采取的措施

(1)在输电线路选线时充分听取各地政府、规划部门、环保部门、国土部门(含地矿)、林业部门、水利部门、广电部门、电信部门、文化旅游部门、省军区、人民武装部、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和当地受影响群众的意见,优化路径,尽量减少线路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线路通过城镇区域时,应协调好与地方规划的统一,使线路路径纳入当地建设规划,输电线路与城镇建设协调发展。

(3)在路径选择上,应尽量使线路通过荒地,同时选用少占土地的塔型,减少对土地的征用。

(4)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尽最大可能避开村庄、居民区、城镇规划区和乡镇开发区等,减少民宅的拆迁。

(5)对于沿线所经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风景区严格采取避让的原则。

(6)避开军事设施、机场、火车站、码头、城镇规划区和大型工矿企业,减小线路工程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7)尽量避让具有开采价值的矿区、矿产勘测区、采空区和大型水库;尽量不影响矿产资源的正常开采。

(8)尽量避开沿线的通信线路和无线电设施,对于沿线无法避让的通讯线路和无线电设施,应与电信部门协商,采取保护装置或其它设施,将其影响限制在允许值以下。

(9)对于林木密集覆盖区,采取尽量避开的原则,当无法避开的少量片状林木和道边树,采取高跨方案,减少对林木的砍伐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10)线路经过不良地质带区域,利用地质遥感新技术,结合区域性地质资料和专业单位的咨询,经过现场勘察、图上定线、局部优化后,尽量避让。

2.2杆塔设计采取的措施

(1)尽量采用双回路塔,甚至是四回路塔:1回高压输电线路就要占据一条路径走廊,多条线路就要占据多条路径走廊,对土地的整体利用破坏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工程建设中提倡采用多回路同塔架设的方式,目前我国的双回路塔、四回路塔在技术上已经十分成熟了,采用上述技术,可将多条线路的走廊合并,减少对土地利用的破坏。

(2)采取措施减少线路走廊宽度。应该大力推广紧凑型铁塔或是直线塔采用采用“V”型绝缘子串。

(3)铁塔设计选择根开较小的塔型。使铁塔的四条腿能立在高差相对较小的山坡或山丘顶上。以减少塔基降低基面值,减少对塔基面破坏的范围。

(4)对立于坡地上的铁塔,设计全方位长短腿,配合高、低基础。这不仅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塔基的稳定,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也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2.3基础设计的环保措施

(1)避开陡坡及不良地质段,细化塔基断面测量工作

控制基础土方开挖措施反映在选线和定位时,塔位应尽量避开陡坡和不良地质段。基础施工图做到“一塔一图一表多照片”,通过这样精心的测量、精心的设计,精确计算基面的土石方量,做到少降基,甚至“零”降基,把开挖量减至最低。

(2)基础设计中优先选择原状土基础

原状土基础使基坑开挖土石方量相对降低,减小基坑开挖对边坡水文地质条件和力学边界条件的破坏,使原来稳定的边坡的应力重新调整(即破坏了原有的地质环境),在受各种外因所促使的条件下(如持续降雨、地震动等),产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3)基面挖方按规定要求放坡

通过铁塔长短腿和高低主柱基础的合理配置,可最大限度的减少基面开方,但少数特殊塔位,基面的开方可能仍然难以避免,如果塔位基面挖方边坡未按有关规定放坡、或放坡不足,在雨水冲刷、浸蚀下,易产生边坡剥落或塌方。因此,这些塔位基面降基挖方时,对挖方边坡必须按规定要求放坡,并且一次放足。

(4)合理确定基面范围和边坡距离

大三班区域活动总结 篇9

区域活动是适合孩子又为幼儿所喜欢的活动,我们班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和爱好为幼儿创设了爱心医院、迷你书屋、手工DIY坊、科学探索区、美术画馆、建构区、娃娃银行。

爱心医院:我们为爱心医院增加了医院规则,给药品进行了分类,为不同的角色制作了工作牌,为病床做了床单、枕头,收集了药盒并重新进行了布置。

迷你书屋:为迷你书屋更换了新书架,增加了游戏规则和要求,带领幼儿自制了若干本小书,并制作了书签、借书卡等。

手工DIY坊:为幼儿准备了橡皮泥、水彩笔、油画棒31份,纸杯、彩纸、纸杯、瓶子、刺绣、不织布、隔热垫等材料供幼儿手工制作。

科学探索区:为幼儿准备了多米诺骨牌、有趣的电话、灯泡亮了、滚滚轮、水的沉浮、磁铁、小鸟进笼、静电实验、旋转玩具、有趣的纸桥为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美术画馆:为“画家”准备了绘画材料,为开画廊的“老板”准备了“资金”。

建构区:为幼儿准备了大插片、小插片、智力棒、插管、水管工等。

广佛区域年终总结 篇10

撰写人:

吴添福2012-年01 月05 日

总结

恒波商超广佛区域2011年终总结

尊敬的领导和亲爱的同事:

2011年已经过去,新的篇章已经打开,2011年中国经济保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GDP在增长,零售行业的产能也在快速的增长,但是手机行业竞争的白热化在不断的上升,市场也越来越严峻,客人消费的观念也是很理性化。3G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对移动网络的认识;Andrion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对手机的格局重新的认识。占据主导的市场的是3G安卓智能手机,所以公司在2012年将运营商作为独立门店运营的主导是非常正确。

一、2011工作总结:

2011年恒波商超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面对公司困难时期,面对单店只有80台的库存了严峻时刻,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我们选择了继续走下去,我们选择将恒波商超做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8月份广佛区域台数2588,营业额810103元;9月份广佛区域台数2276,营业额792744;10月份台数3528,营业额1039310,11月份台数2366,营业额777853;12月份台数6012,营业额870720。相对来说这几个月的数据都是很平稳的,但是我们区域的毛利和虚毛利都是在不断上升,上升比例这10%。从这些数据上来看,我们还是要牢牢把据主推和运营商,只有这些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利润。

二、2012工作计划

2012年,恒波商超以公司的大方向为目标,以运营商业务为主导,以业绩为导向,提升单店运营水平和盈利能力。1)运营商业务:

广州方面恒波商超的联通和电信业务,每个门店都相对比较熟悉,作为区域负责人,我还需要进一 2)商场关系方面

广佛区域2011年年底公司辙掉了百佳系统,进驻了佛山卜蜂系统,这样我们区域的系统也就更加优化,3)区域人事安排方面

4)新员工的招聘和员工的培训方面

三、改进设想与建议

2012年,恒波商超作为公司一个开拓者,更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团队,同时也需要公司的流程更优化,后勤能够做的更快捷,针对这三点我提出几点个人的意见。

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1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区域活动认识不够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对区域活动环境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甚至将区域活动作为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即使开展了区域活动,也只是采用集体教学活动的形式来进行。

2.活动材料准备不如人意

在区域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如活动场地有限、班级幼儿人数较多等),教师只能给幼儿提供的是一些简易的、成品的活动材料,在利用自然物品和废旧物品上比较薄弱,使活动材料缺乏探究性和可操作性。

3.区域活动内容匮乏

小班幼儿刚刚离开父母的怀抱来到陌生的幼儿园,因为陌生,给了幼儿太多的不安全感,此时区域游戏的开展能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暂时忘却对家人的依恋。但是适合小班幼儿的区域活动尤其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形式为前提的活动内容却很匮乏。

4.区域活动指导欠缺

教师的指导在幼儿与区域材料的互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幼儿区域活动的质量。然而,现阶段好多教师在进行指导时,介入的时间不当或引导不当会让孩子的区域活动显得较为单调。

二、更好发挥幼儿园区域活动作用的策略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区域活动价值

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 它使幼儿教育过程真正建立在幼儿全体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从而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根本性变革,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各幼儿园的领导和教师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区域活动的性质、特点, 提高开展区域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并以《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指导区域活动的组织和领导,真正理解区域活动与幼儿自主发展的辩证关系。要重视通过园本教研提高教师组织和领导区域活动的能力,改变区域活动形式的随机性、活动主题内容的随意性, 使班级教师将幼儿的发展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区域活动作为班级自主的、适合满足幼儿现阶段学习及探索兴趣的平台。

2.科学投放,逐步提升区域活动品质

在目前的条件下,许多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场地等对区域活动的开展不是太理想,但决不能因为这样而忽视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幼儿园要善于利用现有的办园条件,挖掘潜力,积极开拓和创设活动性的区域活动角,农村幼儿园还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如开展民间游戏来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同时在区域的数量、规模上可以针对自己班级的特点进行设计,活动的内容、形式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来进行选择,最终达到真正实现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3.关注幼儿,注重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由于小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比较差,需求问题较多,自我控制能力也比较差,班级人数多,教师往往无法照顾到全面,做到面面俱到。此时幼儿在教师身边会有更多的安全感,因此我们对小班幼儿的区域活动场地创设的原则之一就是每个孩子的活动都在老师视线范围内,这样做便于教师观察和照顾到每一个幼儿。小班幼儿的直觉形象思维决定他们喜欢模仿。这时期的幼儿注意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材料过多、过杂是干扰小班幼儿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提供给小班幼儿的材料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目标指向单一又便于孩子操作的材料。另外,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又刚刚离开家庭开始集体生活,活动区的创设应主要体现家的感觉,活动区应空间开放,玩具材料种类少、数量多,且安全耐用、仿真性强,活动的时间短而活动的次数多。

4.适当指导,合力打造温馨区域活动环境

教师在进行区域活动的指导过程中首先应该注意的是,游戏是孩子的自主活动,教师在幼儿游戏中起着组织、导向、促进作用,如果教师的作用太突出,孩子会觉得索然无味,完全失去兴趣,所以活动区指导应较少地使用这种指导。 其次,教师的指导要藏而不露,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加入,要自然、真切、尽情、投入、让孩子完全进入游戏角色中,才能更好地发挥隐性指导的作用。如在“娃娃家”游戏时,娃娃家的妈妈们都在不停地给怀中的宝宝喂饭喂水,好像也没有其他事可以做。这时老师可以故意对着娃娃家的妈妈们说,今天宝宝要过生日了,我们去给他买礼物吧,这时娃娃家的妈妈们都走出家拿着钱包到超市给宝宝买礼物去了。一句简单的话语经常会让娃娃家的游戏又可以生动有趣地开展下去了。

区域活动应成为幼儿一种特定的学习活动,打破传统的空间布局,重视幼儿的自主活动,重视幼儿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重视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尚不成熟,教师不能硬性要求幼儿按照条条框框、各种规则去做,使幼儿被动地接受,完全失去了自我。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观念,真正发挥教师引导者、支持者、倾听者和欣赏者的作用,不管是在区域的设置、材料的选择上都要注重儿童活动的主动性,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全面发展幼儿的能力,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海洋区域管理制度问题的评述 篇12

一、海洋区域管理研究制度的概念

(一) 海洋区域管理制度的产生

海洋管理的概念界定方面, 我国海洋学者鹿守本在其所著《海洋管理通论》一书中则如此定义:“在海洋事业 (含开发、利用、保护、权益和研究等) 活动中发生的指挥、协调、控制和执行实施总体过程中所产生的行政与非行政的一般职能, 即是海洋管理”[1]。但是, 这种对海洋管理的研究都侧重于海洋开发的协调与规划, 而没有过多关注海洋环境与海洋生态。这种海洋管理的定义更多的是将陆域管理的理念移植到海洋, 而实际上, 海洋具有不同于陆地的某些特性, 如流动性和关联性。海洋系统一旦遭受污染和破坏, 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都将面临危机, 海洋管理必须关注环境和生态。

21世纪初美国海洋政策委员会 (USCOP) 和美国皮尤海洋委员会 (PEW) 提出了海洋区域管理 (Regional Ocean Governance) 的概念。[2]海洋区域管理的概念提出后, 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区域海洋管理实践。我国2001年开始的渤海蓝天碧海计划, 第一次把海洋和陆地统筹进行考虑, 管理的范围包括海流域-河口-近岸海域。同时, 我国学者对海洋区域管理给予高度重视, 对海洋区域管理的目标、原则、管理模式等进行深入分析, 研究我国海洋区域管理的发展与实际应用。

(二) 海洋区域管理制度的概念

海洋区域管理概念方面, 王志远等 (2003) 将区域海洋管理定义为对一定海洋地理空间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系统进行的自觉干预和内外协调的活动。欧文霞等 (2006) 认为, 区域海洋管理是海洋管理和区域管理两种手段的综合, 是对特定区域内的资源、环境、人类活动采取综合性干预协调的海洋管理。周鲁闽 (2006) 提出区域海洋管理是以特定区域为地理单元, 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计划和传统文化等手段, 统筹协调解决区域内主要海洋问题的过程和机制[3]。刘芳 (2008) 认为海洋区域管理就是海洋管理和区域管理的综合, 是对特定海洋区域内的资源、环境、人类活动采取综合性干预协调的海洋管理[4]。刘宣 (2009) 认为区域海洋管理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域管理界线, 将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方法用于海洋管理;二是采用区域合作途径进行海洋管理[5]。徐祥民和于铭 (2009) 分析了美国区域海洋管理的“强硬”和“柔和”式两种管理方式, 指出区域海洋管理是一种全新的海洋管理模式[6]。王刚和王琪[7] (2009) 认为海洋区域管理的内涵是一种综合管理。王琪和陈贞 (2009) 以海洋生态系统为基础, 对海洋区域管理进行如下界定: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主体, 基于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区域发展整体利益的需要,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多种手段, 统筹协调区域共同面临的海洋发展问题, 促进区域内政府及其相关机构之间和区域内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涉海行为的利益协调而进行的管理活动[8]。

另外, 吕建华和苟英英[9] (2009) 主要从我国海洋区域管理的立法现状出发, 认为海洋区域管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实现途径之一就是建构海洋区域管理的立法协调机制。刘鹏飞[10] (2009) 则系统分析了美国的海洋区域管理实践活动,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对于我国开展海洋区域管理的启示。

二、海洋区域管理的原则

关于海洋区域管理的原则、目标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三、国内海洋区域管理制度及其研究评述

(一) 概念名称提法不统一

对于海洋区域管理的概念, 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界定。众多的学者对于海洋区域管理的概念, 仍处在各自定义和诠释的过程中。另外, 将海洋区域管理和区域海洋管理的概念视为等同, 对于它们之间的差异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 但实际上两者应该有所不同和侧重[11]。

王志远和蒋铁民主编的《渤黄海区域海洋管理》中使用了“区域海洋管理”的概念;王志远和蒋铁民认为, “海洋区域管理”的中心是区域管理, “区域海洋管理”的中心则是海洋管理, 不管它是什么区域, 对它的管理都必须包括主权、资源、环保、外事、监测等整个海洋事务[12]。

(二) 海洋区域管理和海洋综合管理概念之间存在内涵不清、外延交叉

我国海洋区域管理的理论研究还处于与海洋综合管理的相互交叉研究的状态, 仅仅是起步阶段, 大都是针对具体问题的对策性研究, 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 没有形成独立的探讨与实践的探索。鹿守本在其所著的《海洋管理通论》中这样定义海洋综合管理:“即为对海洋空间及其海洋资源, 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 进行全面的‘控制’, 达到合理的利用”。《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则对海洋综合管理作了如下定义:“海洋综合管理应从国家的海洋权益、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的整体利益出发, 通过方针、政策、法规、区划、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以及组织协调、综合平衡有关产业部门和沿海地区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关系, 以达到维护海洋权益, 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保护海洋环境, 促进海洋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目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本文认为海洋区域管理与区域海洋管理是有差异的, 海洋区域管理更加侧重于整体的综合、全面、协调的发展, 而不是区域海洋管理的一某个特定区域的海洋管理。当然, 二者也存在相似点:都是以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主张利用行政、经济、政策等多种手段而进行的综合性管理活动。因此, 本文认为海洋区域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主体, 基于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区域发展整体利益的需要,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政策和经济等多种手段, 统筹协调区域共同面临的海洋发展与海岸带管理问题, 促进区域内政府及其相关机构之间和区域内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涉海行为的利益协调而进行的综合性的管理活动。

摘要:海洋区域管理摒弃了以往的海洋行政管理、海岸带管理存在的区域不协调、管理冗杂无序等问题。对海洋区域管理的概念、界定原则、管理原则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为海洋区域管理制度在我国更广泛的应用可以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海洋,区域,海洋区域管理

参考文献

[1]鹿守本.海洋管理通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1, 997.

[2]U.S.Commission on Ocean Policy.An Ocean Blueprintfor the 21Century:Final Report[R].Washington, DC, USCOP, 2004.

[3]周鲁闽.区域海洋管理框架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 2006.

[4]刘芳, 治理理念下我国海洋区域管理中的协调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2008.

[5]刘宣.区域海洋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9 (9) .

[6]徐祥民, 于铭.区域海洋管理:美国海洋管理的新篇章[J].中州学刊, 2009 (1) .

[7]王刚, 王琪.海洋区域管理的内涵界定及其构建[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 (1) .

[8]王琪, 陈贞.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 (8) .

[9]吕建华, 苟英英.海洋区域管理立法协调机制建构研究[J].行政法研究, 2009 (11) .

[10]刘鹏飞.论美国海洋区域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与法, 2009 (8) .

[11]王志远, 蒋铁民.渤黄海区域海洋管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应届大学毕业生个人的自我鉴定下一篇:贷款风险五级分类考试题题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