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区域活动的教学随笔(共15篇)
每天早上孩子们高高兴兴的来到他们的乐园,问候老师后便开始到自己喜欢的区域中探索今天的发现成果以及体会其中的乐趣。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让孩子能自主地选择游戏,尊重孩子们游戏的意愿,在必要的时候老师还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丰富的区域活动对孩子的综合发展更为有利,区域游戏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相互合作能力,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自我约束意识等。
结合我班实际情况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区域游戏分成各个领域的区角设计。如:“小博士书库”、“益智探索园”、“巧手理发师”、“创意美工吧”“娃娃和芽芽”等区域活动,孩子们可以在这里面尽享各种职业带来的乐趣,各种活动带来的愉悦,让孩子们在这“模拟”的环境中初步体验各种角色并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策略一:在“自由”的前提下帮助幼儿建立、遵守区域活动的规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我们在给幼儿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时, 也别忘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
1、通过讨论建立规则。区域活动既是孩子的游戏活动之一, 也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之一。因此在规则的制定方面偏颇哪一方都不妥当。大班的孩子思想活跃, 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较强, 他们有了一定的是非观, 这就为讨论建立区域活动的规则提供了可能性。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更明确、理解规则从而达到自律。如:有些深受孩子喜欢的区域活动去的人特别多, 而造成混乱的次序;有的孩子在阅读区常常自顾自的大声朗诵儿歌或者故事, 而影响到别的孩子;有的孩子常常没做完一件事又跑去做别的事等等。我都会把这些问题提出来请幼儿先判断这样做是否正确, 再请幼儿共同想办法解决。如:一次我刚在手工区投入了一些新的手工材料, 孩子们非常感兴趣都想去玩。结果在手工区拥了好多人大家都抢着要玩, 结果抢到座位的在那乐滋滋的玩, 没抢到座位的在一旁气愤的大叫“老师他抢了我的位置!”抢到座位的则一脸无辜的说:“老师我先来的。”看到他们求助的眼神, 我便与孩子们讨论:“你们觉得今天在手工区玩的高兴吗?为什么?”孩子们都说不高兴因为人太多大家都抢着玩, 这时我乘胜追击“那怎么办呢?”有的孩子说:“要规定有多少人玩。”“大家轮流玩。”“没玩到的孩子可以在旁边等一下。”“我今天玩了明天就让给别人玩。”等等。规则就在孩子你一言我一言中自然形成了。
2、自然的提醒。孩子往往会在玩得忘乎所以然的时候会遗忘规则, 像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采用提醒法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提醒, 可以是教师对幼儿的提醒, 也可以是幼儿对幼儿的提醒, 也可以设置一些图表贴在相应的区域也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教师对幼儿的提醒方式主要有两种:语言提醒和动作提醒。如当幼儿由于不理解规则而干扰了其他幼儿的活动时, 教师可以用温和的语气提醒他:“你觉得这样好吗?”“应该怎么做更好?”“我们……好吗?”“请你……好吗?”动作方面可以是一个小手势“小声一点”“坐下来”等。有的时候有些游戏的规则也可以放权给幼儿自己管理, 如:当大部分孩子都了解了棋类游戏规则后, 为避免有人不守规则可请能力较强的孩子做小裁判进行监督。一些图表的设置如:在图书区内设置一个安静的标记;在每个区域活动内设置人数的标记等。标记的设计有利于孩子自觉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策略二:及时更替区域活动内容, 引起幼儿的兴趣
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喜新厌旧”的速度比较快, 如何跟上他们的速度还真不容易。对此笔者的想法是:A.利用区域活动时间教师可以开辟一个区域, 与孩子共同制作区域活动材料。大班孩子在动手能力方面已经到达一定水平, 让他们共同参与到区域活动的制作中来会让他们产生成就感, 会非常珍惜自己的劳动果实。B.平时上课时我们做的一些道具就可以用来给孩子做区域活动的操作材料。如:平时我们常会做一些数学的操作练习用具, 我都会将这些投入到区域活动中。这样做既节约道具的准备时间, 又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我又可以利用区域活动时间对孩子进行个别辅导, 真是一举三得。
策略三:适当的分享交流, 有助于引发与促进区域活动之间的互动
分享交流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起着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可帮助幼儿在不断总结与吸收之前经验有益养分的基础上, 积蓄力量, 在更高的七点与层次上开展新的活动。因此, 适当的分享交流同样能够有助于引发与促进区域活动之间的互动, 进而有助于区域活动的不断丰富与深化。例如, 在益智区, 幼儿利用雪花片练习排序, 很多幼儿练习的是ABAB的排序, 这时甜甜练习出一个ABBABB的排序, 其他幼儿见了, 产生了分歧, 有的说对, 有的说不对。教师就让甜甜再排一次给小朋友看, 并让她说说有什么规律在里面。甜甜告诉小朋友:“我排的一直是红绿绿红绿绿。”这时老师就表扬甜甜:“甜甜的这种方法真不错, 我们一起来找更多的规律, 然后告诉别的小朋友。”教师在这次分享交流中可以看到:甜甜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要比其他幼儿好一些, 就可以指导她探索不同的方法。
总之, 区域活动的分享交流, 能让幼儿自发自愿地进行交流、讨论, 发现问题, 讨论问题, 解决问题, 并能积极表达情感、共同享受快乐和经验, 最终取得经验, 利用经验。
策略四:在区域活动中引导部分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
在区域活动指导中有的时候我们常会感觉到顾此失彼。为此, 我邀请个别家长参与到区域活动的指导中来。一方面家长的参与有利于教师对区域活动的管理。另一方面家长与幼儿的互动可以增进亲子感情及家长的教育水平, 了解教师每一阶段的教育重点, 使家长与教师的配合更紧密更贴切。如:我秦刘璨家长原先很少有时间来陪伴孩子, 后来通过邀请她共同参加区域活动的指导, 她逐步地学会了下五子棋和采用提示法教育孩子。她常感叹是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让她感觉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言区 游戏 环境
进入大班的孩子具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在电子化设备和信息开放的时代,孩子们学到的语言形式也变得多样,在模仿或创造性地使用所听到的语言时,好奇心也在不断增大,那么,如果让班级的语言区材料一成不变或比较单一,是不能够满足大班幼儿学习的需求,和达到自我表现的欲望。怎样创设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又更加情景化、内容丰富有趣的语言区呢?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他人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得到积极的回应。而且区域活动是具有个别化教育的特征,是能够捕捉其最近发展区并创造条件使其进步的教育形式。所以,创设大班语言区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形式多样,自主选择
提到创设语言区,大多数老师首先会想到投放各种图书,这确实给爱看书的孩子们提供了阅读的好去处,但是时间一长,细心的老师就会发现,孩子们阅读的兴趣越来越低,甚至语言区变得无人光顾。这时候,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要让语言区的形式丰富起来。
1.可变的阅读墙。一个主题活动下来,我们往往都会把相关的阅读材料投放进语言区,挂图、绘本、小报等等,如果设置一个小小的墙面,留白幼儿自主布置,那么他们的积极性会极大的提升。比如大班上学期主题一的活动中,有一则故事《小鼹鼠过生日》,单单粘贴故事图片还不够,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或创编,画画、剪剪、贴贴一些交通标志等,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量反映在阅读墙上,在与同伴的分享交流、说说演演中,丰富生活经验和提高语言及操作能力。
2.神奇的故事屋。《指南》目标指出:能根据连续的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首先制作一个带滚动轴的“电视机”,将孩子们平时的绘画作品布置在滚动轴上,在游戏时,幼儿一边滚动画面,一边把看到的内容用语言表述出来,就像电视机在播放一样,随着能力的提升,词汇量的增加,画面也可替换成更为丰富的、幼儿想呈现的绘画作品。其次,用地垫拼搭几个骰子,“骰子”每面也可粘贴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一个“骰子”是与地点有关,一个“骰子”是与人物或动物有关,然后掷“骰子”根据画面进行故事创编,既满足了玩的欲望,又达到了说的目标。另外:故事地图(制作一张面积稍大、带有简单图案的图片,作为固定的故事背景,然后幼儿制作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主人公、场景,一边摆在背景里一边和同伴讲述故事)、点读笔、录音机都可以投放在故事屋。
3.绚丽的小舞台。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有时孩子们也非常希望自己成为故事里的某个角色,那如何给这类孩子充分的表现机会呢?我们在班级围了一个小小的表演台,提供了动物头饰、比较夸张的发饰、斗篷、帽子等,结合生活中学到的故事进行自主创新表演,结合园本乡土游戏特色,还提供了自制的手偶,可以表演脍炙人口的《龟兔赛跑》《老鼠嫁女》《唐僧骑马咚那个咚》等等。
二、操作性强,体现层次
皮亚杰曾说:“一个被动的观察者无法得到知识,必须通过在分析种种活动中自行挖掘或建立知识,幼儿的主动活动与教师根据目标精心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及投放材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获得最大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区域活动看似简单,却也最能反映教师的教育观和教育水平。
1.猜猜看。比如大班上学期第二主题中有一首比较长的诗歌《我最爱祖国》,在初步学习时,幼儿很难完整朗诵诗歌,怎样帮助幼儿快速记忆呢?我们在语言区制作了几个立体的卡通小屋,卡通小屋是固定不动,里面的图片可随时更换,门也是可灵活开关的。结合主题,在卡通小屋里粘贴了诗歌三段的标示图片,孩子们在游戏时,打开一扇门,就看懂了这是《我最爱祖国》的诗歌内容,然后根据标示图正确说出了诗歌内容。在制造一种神秘感的同时,孩子们为了寻求答案一个接着一个打开卡通小屋的门,掌握了诗歌内容。
2.补补吧。区域活动时间久了,许多物品也随之变得陈旧或破损,这也是培养大班幼儿爱心和动手能力的好机会。怎么补呢?利用有效易懂的图谱和标记是非常关键的,根据不同孩子的能力发展,修补工具也可以体现层次性,比如比较容易使用的双面胶、透明胶、剪刀,能力较强的孩子会使用打孔机、麻绳打结等,在修补的过程中体会爱护图书和用具的重要性。
3.传传乐。大多数大班孩子知道写信的格式和寄收信件的方式,在区域活动中也可以巩固加深对这一传统交流形式的认识。比如设置一个“小邮箱”,提供信封和美工工具,相关经验薄弱的孩子在游戏时,可以把想对老师或同伴说的话用自己的方式制作好,然后与他人交流分享,知识丰富的孩子可以完成信封,送到相应的邮箱里,每天收取信件做成流动的聊天区,同时帮带同伴,这样也不断增进了同伴之间的友谊,也体会到和朋友在一起谈话的乐趣。
让语言区变成孩子们乐玩爱玩的区域活动,还有许许多多的方式,比如在自主游戏时,幼儿可以选择桌椅式、盘坐的地垫式、有毛绒靠垫或玩具的休闲式……有效融合,充分利用材料,让幼儿在不同的活动中增强自己的自信,获得愉悦的体验。教师随时关注不同孩子的活动情况,适时介入,调整和更新区域材料。“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希望语言区能成为孩子们自主学习、快乐游戏的场所。
【参考文献】
【1】周兢.关注指南背景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03)
活动目标:能按照当天的课程表整理书本,并有序的整理铅笔盒及书包。
2、捆一捆。
活动目标:复习打结的方法,用两种绳子将各种物品捆扎起来,使之不易散落。
语言区:
1、汉字插卡。活动目标:观察图片中各种运动项目的动作并匹配相应运动名称的汉字。
2、故事表演:《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能和同伴商量角色的分工,表演中与同伴有言语及动作的交流。
美工区:
1、手工:郁金香、太阳花
活动目标:继续练习毛根的衔接方法,并能按照示意图逐步制作两种花。
2、写生:虎皮兰
活动目标:从不同角度观察虎皮兰,发现遮挡关系,并用线条表现出来。
数学区:
1、摆月历
活动目标:观察台历,并选择某一月份在底板上正确排列日期、星期。
2、理牌小高手
活动目标:整理扑克牌,并根据记录表中的要求寻找相应的牌后进行记录。
3、秤一秤
活动目标:根据包装袋上的重量提示称出相应重量的干果,并封口。
建构区:
机器人
活动目标:尝试用纸盒拼搭出机器人,并表现出机器人的各种动作。
益智区:
1、盒子总动员
活动目标:用各种盒子将图形铺满,比比谁用的盒子最少。
2、健康棋
孩子们自升入大班以来,对益智类游戏表现出特有的热情,这是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一种需要。在进行这类游戏时,幼儿必须开动脑筋进行积极地思维活动,才能以智慧和技能赢得一种心理的满足。它可以发展他们的运算和推理能力,促进思维和认知水平的发展;它还可以满足幼儿好动手的需求,促进他们与同伴合作,在游戏中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调动起幼儿战胜困难,向自我挑战的勇气,并获得同伴的认可,为将来的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根据幼儿兴趣及教学需要适宜地投放、更换材料。
我们把利用多种玩具材料来感知探索、形成知识、发展思维和智力的游戏称作益智类游戏。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为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我专门开辟了一个益智活动区角,准备的材料有迷宫、拼图、接龙卡、智力玩具、各种棋类游戏及一些传统的益智游戏如:七巧板、挑棒、象棋等。
在这些游戏中最受欢迎的就是棋类游戏,为此每次更换区角材料时,唯独棋类游戏一直保留着。随着孩子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胃口也越来越大,有的要下五子棋,有的要下跳棋,还有的要下国际象棋。每当宣布区角游戏时间结束时,总是听到孩子们哀声叹气,我也明白孩子们的心思,但必尽时间是有限的。
二、灵活地为幼儿提供区角活动的时间。
怎样才能满足他们玩棋的愿望呢?一次我午饭后孩子们还是照常在走廊上看看书,一位幼儿手里拿着盒棋走过来,问:“杨老师我能下棋吗?”我遗憾的摇摇头头说:“没有地方啊!等下次区角游戏吧。”“可我上次就没玩到,老师我只要一张桌子啊!” 我听了心中一震。
突然我想起我们班走廊边上有个娃娃家,那里有张桌子,于是让他上那里去玩,可这下问题更多了,其他孩子都争着要张桌子,这可怎么办?我只好把娃娃家的小床也拿出来当桌子用。边上的孩子一看,说“杨老师我们可以在梳妆台上下。”同时,我又把边上的会客厅里的小桌子也分给了下棋的孩子们(小桌子是可以拆分的)。会客厅临时改成小小识字班,让孩子们玩猜字游戏,轮流做“小老师”学识字。充分满足了幼儿都想做“小老师”的愿望,还顺便认识了字。现再看看走廊上,走廊一头有孩子在看书,另一头有下棋和识字的,个个都乐呵呵的,次序井然。
区角是分隔的,同时也是流动的,是精细的同时也是大气的,是统一的,同时也是分化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概念,区角需要给幼儿一个适宜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是现成的,也可以是师生共同参与创设并方便幼儿操作和探索的空间,俗话说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要因地制宜地为幼儿提供游戏时间和空间。
三、区角活动的游击战术。
平时我们组织区角活动时,主要利用的空间就是教师专门为幼儿精心设计的游戏区角,这对宽大的教室来说是非常合适的,但在教室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再要摆放二至三个区角,可以想象室内是多么拥挤了。
因此,我把区角活动需要的材料分类,分别放在不同的整理箱中如有益智箱、科学箱、音乐箱、娃娃箱等,当我们要玩什么游戏时只要从玩具柜中取出相应的箱子就成,这大大节省了空间,而且机动灵活,晨间和下午四点以后孩子们只要取出箱内的材料往桌上一放,就是一个区角;午饭后孩子们可以把小箱子拿到走廊上选取材料,利用走廊上的空间自由开展活动,我们都戏称这是区角游击战术。
四、游戏玩法多样化。
大班幼儿对一些益智游戏容易失去兴趣,关键是游戏对他们来说没有新鲜感、没有挑战性。就拿飞行棋来说,玩了一个月后很少有孩子想玩了,他们都想玩更有挑战性的五子棋、国际象棋,跳棋。看着被遗忘在角落里的飞行棋,觉得不利用上这些材料真很是可惜,于是通过讨论,我们又开发了新的棋类游戏有计算棋、识字棋和故事棋。这些棋仍然用飞行棋的材料,只是玩法有些改变,就拿识字棋来讲,就是把掷骰子改为抽字卡。计算棋就是在棋盘上添加上些十以内的加减题,而且这些计算题是孩子们自己订、自己贴上去,变化多多,孩子们更有兴趣了。
五、教师引导以妙贯穿,为幼儿良好发展提供支架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纲要》精神的深入人心,主题教学已成为幼儿园教学的.主流。主题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周围教育环境的支持,其中,区域环境作为教育环境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区域游戏立足于幼儿,是幼儿自由、自主的学习场所,是幼儿自信心和良好的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在这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最佳手段。因此,我们将许多课程的延伸活动放到区角活动中,因为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可以关注每个儿童的个体发展。比起集体活动,区角活动更具优越性。
第一、要及时发现幼儿的困难所在,适时适当的给予支持。每次教学活动,幼儿都有动手操作的时间,但有些游戏孩子们玩得意犹未尽,因此可以把这一游戏放到区角游戏中让幼儿尽情的玩,这时老师可以在一旁观察,有时只要一两句话的引导,幼儿会有新的发现,顺利完成延伸活动。有一次的活动叫《看谁跳得快》是一个按数群数数的活动,由于时间有限许多孩子没能在活动中玩到跳棋,因此区角活动时不少孩子都玩跳棋,我也在一旁观看,想看看他们有没有把学到的知识用上,结果让我失望,他们已经习惯一步一跳了,这时,我插了一句:“哎呀!看着你们,这样一步步走又慢又累人的,没劲,就没有个跳得快的办法?”话音刚落一位幼儿大声说:“这没什么,看我走个给你看。”果然他用上了按数群数的办法,其他孩子也应声说:“我也能,小事。”接着我又说:“你们发现没,扔到四个点子时可以跳得超快,一步就能到。”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说着自己的办法,可我只是摇头。孩子们泄气了,都说老师快点告诉我们吧。我不紧不慢地说:“我提一点,这和棋盘上的颜色有关。”过了一会只听玩跳棋的孩子们欢乎起来“我知道了要是蓝色就直接跳到下一个蓝色就成,不用数了。”真是开心的时刻。
第二、不断用语言激励幼儿,增强幼儿克服困难的信心。通常一次教学活动下来,由于孩子年龄和能力上的差异不可能人人都理解接受,这时的区角就给了这类孩子反复研究的空间,老师能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参与进去,不露声色地顺利完成个别指导活动,大大提高了每次教学活动的效率,如:一次数卡接龙活动,教学中就发现甜甜小朋友不会。在区角游戏中我看到甜甜小朋友手里拿着接龙卡随意摆着玩,于是对他说:“我们一起玩吧。”一边玩一边很详细地讲游戏的玩法,一开始甜甜总出错,总有很害怕的眼神看着我,我宽慰他这只是玩游戏,对错不重要。她终于放下心开心的和我一起玩了,甜甜终于做对了,我大大表扬了她,她兴趣突然大增,主动要我多陪她玩一会。当她与同伴一起玩时,每接对一次都要跑来向我报告一声,活动结束时还听见他快乐的笑声。这不增进了我与幼儿的亲密度,还让幼儿觉得老师也是他亲密的伙伴,与他同欢笑。
大班区域活动反思一:大班区域活动反思
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我为此做足了准备。活动程序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生怕遗漏哪个环节。因为幼儿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在材料准备上更是花足了心思。特别是在自主游戏环节,为了避免出现争抢游戏材料的情况,我在每个游戏区角投放了足够种类、数量的玩具和材料。为了避免幼儿拥挤,我把活动室中所有空间都利用起来了,小书屋、计算区、建构区、体育区、手工纺等区角让整个活动室都生动起来。充分的准备给了我顺利开展半日活动的信心。晨区活动开始了,孩子们看着琳琅满目的玩具和材料,兴趣都十分浓厚,劲头十足,我乐在心里。于是,我放手让幼儿自己去选择区角进行游戏。可接下来的情形出乎我的意料。众多的区角,让孩子分散开来了,每个区角里最多只有三五个孩子。看到那么多玩具和材料,孩子们便拿起玩具自顾自玩了起来,根本顾不上和同伴交流,更别说区角之间的互动了。很多孩子不停地调换着玩具、材料,拿起一个玩具摆弄两下,再换其他的来玩,始终静不下心来。看到这种情况,我急忙来到建构区,提醒幼儿,原本以为孩子们会把注意力转回到游戏角色中来,谁知孩子们你推我我推你的,谁也不让着谁,继续抢着玩具。我看到一些幼儿把区角里的玩具都摆弄了一遍后,开始把目光投向其他区角的新材料上,而语言区、小书屋等几个新材料较少的区角渐渐遭到了冷落,几个新材料较多的区角聚集了很多幼儿,于是,材料出现了短缺,我一直想避免的争抢场面还是出现了。
活动虽然结束了,却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在活动前做足了准备,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材料,是否一定能让幼儿有规则地开展游戏呢?从上述案例来看,答案是不一定。于是活动后我想了一个好办法,要想幼儿不“扎堆”地游戏,我给每位幼儿都做了一个“进区卡”,又在每个区域粘上了挂钩,幼儿要想进入区域游戏必须拿上“进区卡”才能进入自己想玩的区域,一但本区域的挂钩挂满了进区卡,你只能去别的区域活动了,这样幼儿不仅能在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也不影响别的幼儿了。
>大班区域活动反思二:大班美工区域活动记录反思>>(571字)
区域活动又开始了,今天我们要求孩子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小猪,峥峥选来选去拿了一个土豆作为小猪胖胖的身体,可身上什么也没有,怎么办呢?我就鼓励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于是,他选了一张黄色的彩纸来做小猪的鼻子等各部位的器官,并贴了两只大耳朵、一个大鼻子、又画了两只小眼睛,接着开始做小猪的四只脚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做着做着就停下来了,想了一会,还是不行,他走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我的小猪为什么腿都瘸了呀?”我看了一下他们桌子上都有几个小的土豆、山芋,就对峥峥说:“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比较小点,能够做小猪的腿的?”他开始找了一会没找到,于是动翻翻、西翻翻,突然发现了一小土豆,正好可以做小猪的腿,困难解决了,他又开始做了„„不一会,峥峥开心地对我说:“老师,你看这是我做的小猪。”我及时表扬:“你真棒!”
反思:
我觉得在我们各个主题活动的开展中,不断地在区角活动中增添与主题活动相关的材料,让孩子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而有东西可操作,有东西可玩,让孩子自由选择操作,发挥孩子的自由想象。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我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发展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孩子再一次遇到问题时,我又适当进行引导,还是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通,想到了好办法。孩子在制作后体验到了制作的愉快与成功的喜悦。教师及时对孩子进行表扬,更是让孩子无比的激动与兴奋。
>大班区域活动反思三:大班区域活动观察反思>>(942字)
观察记录:
开展区域活动的时间又到了,孩子一切就绪,就待老师发号施令了。为增加孩子们开展区域活动的兴趣,我会定期在区角添加一些活动材料,在每次活动前都会向孩子介绍新玩具。这次区域活动我没有给孩子们分配区域,而是让他们自由选择区域开展活动。基本上每次区域活动都是给孩子们分配好区域内容,时间久了会让活动很死板,显得局限性。但要是突破原有的活动模式,我难免会对活动有很大的担忧和顾忌。我们班的孩子都非常的活跃,这样把它们放散开去,会不会乱成一团,以至一发不可收拾?没有指定性,会不会有争抢玩具的现象?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我的脑海里呈现。当然,在活动前对孩子们的活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活动开始了,孩子纷纷选择区域、材料、同伴游戏了。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很多小朋友来问我:“老师,***玩具可以玩吗?”“可以,区域里的材料都可以玩,但是要保护好这些玩具,玩好要整理好。”刘熙、贝贝、思雅几个人在位子上认真的玩编织“苹果、西瓜、篮子„„”这是新加入的玩具,孩子还不怎么会编织,于是我稍稍进行指导。之后我再去观察发现他们根据范例及我的指导已经编织的很完美了。孩子的仿编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邓楠天、黄莹、高颖几个在玩办家家。看着她们的情景表演,我是既佩服又好笑。佩服的是,由于材料有限,孩子自己创设材料。她们把外套竖直抱在怀里当做小宝宝,自己折碗筷等。好笑的是,她们完全投入到情景中,学着大人的行为举止,学的有模有样的,真乃是一位位的小大人啊!可见她们平时关注大人的行为举止,大班的孩子有着很强的模仿欲望。有的孩子这个玩了会整理好又换了地方,有的孩子邀请其他的孩子进入自己的区域游戏,有的孩子在观看他人游戏。
观察反思:
活动开展的很顺利,我之前的多种顾忌全然消失,没有乱哄哄的现象。意想不到的是,这样开放式的活动反而使活动更有生趣,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区域、选择材料、选择伙伴,反而显得井然有序了。发现孩子们有着自己的人际交往,行为模式,游戏方法,而作为老师的我则在旁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适当的时候进行指导给予帮助。在我的关注指导下,孩子玩的很投入很开心,但愿时间在那一刻多停留会。形式多样的区域活动有助于孩子游戏的兴趣,在活动上有深层次的突破,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也将会尝试新的活动形式,让活动变得更有意义。
>大班区域活动反思四:大班区域活动反思>>(361字)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我们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
我们建立区域活动常规,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为了让幼儿适应区域活动能独立地参与,我班两位老师和一位保育员在区域开放时间分散到各个区域进行有目的的指导,教师对幼儿每一点创造都表示欣喜,给予鼓励,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另外,在区域指导中,我们加强区域间的配合,渗透,相互促进。不同区域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联系起来,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保持活动的兴趣。
一、区域活动中材料的科学投放
(一) 活动区域人数的确定以及标识物的认定
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活动区域的人数一般限定为六名幼儿, 人数的限定的原则是依据本班的总人数和其他相关情况来确定的。
笔者所在的大 (3) 班共计有35名幼儿, 因此共创设了六个区域。活动区域的人数设定为6名幼儿是相对合理的, 在标识物的认定方面, 笔者采用了废旧光盘、皱纹纸制作出了非常醒目而好看的区域标志, 同时通过具体的颜色标注了有关的注意事项。
(二) 活动区域中材料的投入
对于幼儿来说, 材料不仅起到刺激他们的探究欲望的作用, 同时也是他们认识这个陌生世界的媒介和桥梁。因此, 对于投放物的选择和投放应该高度重视。只有适合幼儿的材料物, 才能够在区域活动中真正起到提高幼儿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的作用, 才能够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同材料之间的相关关系和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才能真正获得科学经验的增长和提高。在区域活动中投入材料需要注意和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材料的选择应该具有趣味性。
活动区域中材料既是幼儿活动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是幼儿的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一个媒介。教师在相关区域投放材料应该注意幼儿在该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 要做到材料的选择具有趣味性, 这样做到的目的是引起学生在后续操作中的兴趣。
2. 材料的选择应该具有可操作性。
在活动区域活动中, 笔者观察到, 幼儿对于不能明确所投放材料的操作时, 会在短时间内丧失对其产生的兴趣, 同时继续寻找和发现其感兴趣的材料, 因此, 教师应该对投放材料的选择具有多样性, 在考虑幼儿的实际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同时, 还要考虑区域活动设计的目标。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难易度, 要尽量做到充分满足不同发展层次幼儿的需求, 努力做到让每个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和快乐, 都能使其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也需要注意不能选择重复和相似的投放材料, 要选择能够完成教学目标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材料。
3. 材料的选择应该具有差异性。
俗话说“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指的是幼儿在兴趣、能力和性格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在承认差异性的基础上, 选择适合幼儿不同需求的材料, 以此来吸引幼儿的参与性。在活动中, 为操作能力较强、效率较高的幼儿提供更具难度的活动材料, 而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则选择适合他们的难度较小的活动材料。通过这样的选择投放, 做到让所有的幼儿都能够全体参与, 真正实现幼儿全体能力的提高。
4. 材料的收集中应该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在材料的选择上, 除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外, 还要鼓励幼儿主动发现和收集其周围的生活的材料。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幼儿观察和认识周围环境的习惯和能力, 使他们形成比较敏锐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另外一方面, 这一过程中, 幼儿通过收集、整理、分类, 形成了一定的逻辑能力。
最后, 幼儿将丰富和补充活动材料逐渐当成是自己的一种责任, 也能够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责任感。这样做, 也减轻了教师独自收集材料的压力和局限性。
二、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需要注意的原则
活动区域中材料的投放能够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但是活动中教师如何正确指导, 则需要做到以下几个原则。
(一) 智慧引导, 启迪思维
活动中, 教师的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智慧性。如在指导幼儿观察实验过程的变化时, 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方式:“同学们, 快看有什么变化, 这样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呢?”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 不管幼稚与成熟与否, 都要重视。当然对有些问题, 教师不需要立刻回答, 而是通过将问题重新抛给幼儿, 反问幼儿。让其自主地寻找和思考答案, 养成幼儿独立思考的习惯, 避免形成对教师的依赖。
如幼儿在操作天平时, 发现尽管使用重量相同的砝码, 但是当放到天平的两端时, 天平总会发生倾斜。当幼儿寻求教师解决这样的疑问时, 教师不应立即对其进行回答, 而是应该让学生进一步去思考:“你是怎样放的?试试另外一种摆放的方法?”引导幼儿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
(二) 观察指导, 适度帮助
教师需要在对幼儿进行细致观察的基础上, 为幼儿提供科学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最大限程度地丰富和满足幼儿的学习体验。当然, 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并不是把所有的知识简单直接地告诉幼儿, 更不是手把手地教, 而是进行有效的提问和追问, 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想法, 理清问题解决的思路, 从而为幼儿的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因此, 教师要想充分利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科学教育, 需要在尊重和理解幼儿对材料的自由组合和创造性利用, 并有计划地不断激发幼儿对材料自主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朱芳.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与教师的指导[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 2008 (1) .
[2]包临华.基于观察的幼儿园活动区域活动指导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幼教版 (C) , 2015.
关键词:语言;幼儿;阅读;观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61-02
幼儿园语言区域活动作为一种以游戏为主的新型语言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幼儿语言的运用能力,语言区域活动有效地开展能让幼儿扩充知识经验,升华幼儿的思想情感,迁移儿童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技能。幼儿园大班语言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在语言区域活动中会发现有的幼儿不感兴趣,在活动中不专注,不能大胆的进行表述,使得活动没有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就如何让幼儿对语言活动感兴趣?让活动变得有效,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教师的我如果不采取一些好的方式方法给予引导,可能就会使幼儿对语言区域活动越来越没有兴趣,最终导致语言区域活动流于形式。本文以兰馨幼儿园大(3)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对大班幼儿语言区域活动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了关于语言区域活动的文献理论,从中学习和借鉴了一些好的方式方法,并将自身在开展语言区域活动中的一些相关经验以及在见习观摩学习过程中所看到相结合的方法。
2.访谈法:通过在兰馨幼儿园与大班几位教师的谈话,探讨了提高语言区域活动的有效性的一些方式方法,在大(3)班幼儿开展区域活动时重点观察了语言区域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对幼儿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跟踪记录幼儿在语言区域活动中的实际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大班幼儿语言区域活动有效开展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一)大班幼儿语言区域活动无效的分析。
语言区域活动的有效与无效跟教师和幼儿都有直接关系,首先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师不能很好的组织活动,影响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没有激发幼儿对此次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所提出的要求表述不够清晰。无效的语言区域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没有兴趣,不愿意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中幼儿对语言区域不感兴趣,活动结束教师无指导和评价。其次幼儿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在语言区域活动中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有时不够安静,注意力不集中,不停地更换手中的材料,不细致的欣赏图书、玩书、打闹,看书过程中有不安静因素,活动还未结束时幼儿就想离开活动区,幼儿不主动整理材料,有乱扔材料现象,有些书没有规整的放回原处,甚至有些材料有损坏现象,没有养成良好的区域活动习惯。
(二)大班幼儿语言区域活动无效的原因。
1.在开展语言区域活动中,因为在创设各班区域环境时,创设的区角较多,使教师对有些区域创设的不够合理,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在对语言区域创设时没有针对本班幼儿情况、年龄特点进行合理创设,教师只是随意的创设了环境,没有考虑是否跟主题相关联,久而久之使幼儿对语言区域没有兴趣。
2.教师自身存在懒惰心理,不考虑选择适宜、具有针对性的材料,没有及时根据主题发展即时的补充相应材料,语言区域中教师在投放材料时比较随意,有时候一学期、甚至半学期都不更换材料,材料单一,没有考虑材料是否适合本班幼儿,是否是幼儿感兴趣和喜欢的,材料内容不够新颖,没有实质的教育意义。
3.有些教师在语言区域活动中虽然让幼儿自主进行,但如果幼儿出现了问题也不给予指导,也不进行观察。
4.从活动开始至活动结束,教师报以完成任务的态度,有时教师急于完成活动,没有就整个语言区域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好的、不好的进行评价和总结。
三、提高大班幼儿语言区域活动有效性的方法
(一)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实际发展水平合理设置语言区域。
创设阅读环境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善于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形成主题方案,大班幼儿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阅读兴趣显著提高,大班儿童不但对图书的阅读兴趣浓厚,能较长时阔专心地看书,对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强。合理设置语言区域对幼儿的活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根据班级特点设置语言活动区,区域要有个性鲜明的布置,在语言区角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适量的、不同内容的图书,立体动、植物图片增加了视觉效果,手指偶可丰富幼儿的体验,还有大头娃娃、头饰、大型故事图片及幼儿感兴趣的录音带等,这些都合理的放置在区域中,供幼儿自主选择,并充分利用这些材料,从而激发了幼儿大胆表达的愿望。
(二)投放合适的阅读材料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
大班这一时期的幼儿对色彩鲜艳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愿意模仿别人说话,喜欢重复听相同的故事,掌握词汇的速度很快,有的己能运用简单的复合句。因此要选择画面生动、色彩鲜艳,语言简单、准确、内容短小,有趣、贴近幼儿生活的图书。材料的投放还要根据大班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不同发展水平,体现多样性与层次性。比如:在语言区域活动可以投放—张图片,让语言发展较慢的幼儿学习简单句,如:小鱼游小猫吃鱼小朋友笑等等,甚至还可以投放单幅的卡片,如:《宝宝认识大卡》让幼儿学习发音,鼓励孩子与老师一起念小狗、小猫或更简单的叠音词。丰富、有效的材料可以提升幼儿的活动兴趣,推动幼儿的想象,充实活动内容,对活动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活动开展中教师要适时的给予指导。
活动中的指导也很重要,教师在幼儿语言区域活动过程中充当的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要让幼儿拥有真正的自主,就要将权利下放给幼儿,让他们自主的决定我想玩什么,和谁一起玩,怎么玩,玩到什么程度,决定游戏的材料、方式、内容及玩伴,按方式和意愿进行游戏,并以鼓励性言的语来引导幼儿,解放幼儿的手脚和头脑,让幼儿成为真正的主人。
总之,一次有效的语言区域活动还需要将主题与区角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使主题在区角中生成和发展,使区角在主题背景下丰富和深入,体现课程内容的整体性,促进幼儿整体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曹丽莉.对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9期。
首先我们是从大四班开始观摩学习的,虽然已过去两天了,但是现在脑海中还是能浮现出一走进大四班的那种感觉,仿佛自己已经置身于一个游戏世界,自己站在了宽广的马路上。老师们为孩子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材料,各种纸盒,易拉罐,折纸等,孩子们用老师们提供的这些材料井井有条的凭着自己的主观经验和想象与小朋友们进行交流创作一切显得是那么自然而且有序。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墙角处的表演区域显得不够生机。
其次,我们又陆续来到了大三班,大三班能够合理利用空间的布局,小朋友睡觉的寝室,也被老师利用起来创建了表演区,场地很大,布局装饰也很有艺术的气息,简单而又大气。教师当中的空间,老师将桌子做很好的隔断,各种棋类游戏孩子么玩的也很投入。建构区当中,孩子们团结合作共同搭建。
接着是大二班,大二班当天区域,辛老师说因为孩子来的少的缘故,所以,他们班相当的安静,孩子们在区域过程中玩的都很投入,在一个创意拼摆区,孩子们用一些长长短短的小木棍自己进行拼摆,有的小朋友拼摆的小栅栏,有的拼摆着自己的名字,孩子们看上去注意力都特别的集中。其次,孩子们用白乳胶当画笔来作画,老师把白乳胶里放上了一些五颜六色的颜料将其与白乳胶融合作画,很有新意。
每当孩子们进入游戏区,很快就进入了主角。他们有的看书、有的下五子棋、有的开心的搭积木、玩插塑……他们常常将搭好的积木拿给我看,并开心地告诉我自己搭的是大炮、飞机、宝塔……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快乐地玩着,我也很开心。因为在这个环境中,孩子们能够尽情地发挥,尽情地释放尽情地构思他们的奇思妙想。所以,每当进行区域游戏活动时,孩子们就会高呼“万岁”,很快就融入其中,尽情地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因为在那里,他们是区角的主人,伴随他们的`是愉悦、快乐、兴奋和满足。培养了他们自我发展的兴趣,这也是我们最初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我们能从多方面了解孩子,敏锐地观察孩子之间的差异。从而因材施教,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孩子。
但是在区角活动中,我们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问题一:准备了许多材料,孩子们却不理会,或操作马虎。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可能是活动本身缺乏趣味性、单调枯燥,操作活动难度大(或过于简单)。我们尝试增加活动的趣味性,适时地调整活动材料,除了思考教育的需要外,幼儿兴趣及发展的需要也能忽视,透过与幼儿共同商量,更新丰富材料,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区域活动的主人。当然,区域活动的材料还应具有层次性的探索性,材料的投放要顾及到幼儿的个体差异。
问题二:我们可能指导不当,或急于指导,让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悄然流失,使区角活动丧失了应有的价值。要解决此类现象,首先我们应树立幼儿是区角活动主体的观念,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在区角活动中,活动的整个过程主要是一个幼儿自发生成、自由想象,用心创作长大胆表现的过程,要给幼儿留出充分探索、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在活动中给予用心的期望。
透过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研学习,我们明白所谓区角活动,简单地说就是小组或个别活动,也就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有意识地将整体活动范围分割成小区活动活动空间,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取活动资料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和交往。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应及时的分析反思,在观察指导的基础上,做好观察记录长进行理论、实际的分析。在这其中,能够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教师自己,环创是否适宜,布局是否合理;材料带给上是否要做调整;游戏中的介入行为是否及时、适时,对幼儿的游戏是否有推动作用。二是幼儿:孩子的兴趣在哪里,游戏中需要幼儿积累怎样的经验,幼儿是否已经具备幼儿在游戏中的效、合作等到达怎样的水平,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忙......有了分析反思,才能体现指导的价值,帮忙我们不断发现区活动的价值,促进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区域环境的创设
1.区域内容要丰富多彩
在区域的设置上要考虑到五大领域的内容, 为幼儿的多元化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每一区域的内容要丰富。我们创设了生活区、美工区、科学区等八个区域。不是说一个区域只能进行一种项目活动, 而是在一个区域活动中投放了多种项目活动, 让幼儿自主来选择自己所要去的区域和所要玩的项目。
2.合理布局各区域的空间
我们一共开设了八个区域, 每个区域采用不同的高度进行隔断, 比如阅读区我们是让孩子在地面上铺上毯子进行阅读的, 益智区我们利用了一些大箱子让孩子们坐着游戏, 而在科学区我们运用了桌子让孩子们既能站着又能坐着游戏。这样设计比利用一个个版面进行隔断效果要好, 孩子们不会感到空间的压抑。同时在每个区域的不同年内容上我们利用一些小的块面进行小的隔断, 这样孩子们在玩的时候不会相互影响。
3.区域活动的标志设计
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 幼儿便于参与, 选择。我们在活动每个区域都设立了一个标志性的标志牌, 代表了不同的区域。在标记符号设计上, 我们是和孩子在一起讨论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 幼儿一看就明白, 因此孩子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自主选择活动区并有序进入。
二、活动区材料的投放
在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对老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区域活动中有主体相关的, 也有非主题的, 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调配, 结合主题的进度、孩子的需要等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 既要为主题的开展做好相关的准备经验, 又要控制好投放材料的适切性。
1.根据主题有计划, 有目的投放材料
主题活动是一种整合性的活动, 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 往往一个主题的内容可以涉及到生活、学习、语言、运动、游戏等多个方面, 是一个有机的网络化的结构。而区域游戏正是实现主题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材料是支撑幼儿游戏的基础。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投放游戏材料。在我们动物王国这一主题活动中, 其主要目标是:让孩子自主地认识动物的特征, 了解动物神奇的本领, 探索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生存状态。可见在这一主题中, 主要是让幼儿认识动物感受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人类更是动物的伙伴让孩子萌发保护动物的情感,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 我在区域活动中阅读区提供了很多动物的图书, 其中恐龙系列孩子们特别喜欢, 在美工区提供了丰富形象而多彩的材料让孩子们制作纸杯、纸盘动物, 而表演区的孩子们最喜欢表演《狮王》、《小狗抬轿》等乐曲乐此不彼。
2.材料的投放在大主题下同样也要有主题———背景
在投放材料时孩子不是为了玩而玩, 教师也要为孩子考虑它的目的, 也就是富有情趣。这样孩子的兴趣更高, 更能拓展孩子的思维。比如在美工区“动物乐园”里我们在墙面设计了一个运动会场, 在上面布置了跑道, 孩子通过画, 折, 剪, 贴请昆虫参加运动会。在益智区我们设计了在地上玩的一个大的动物棋, 在每个动物上面都有一个相应的数学题目, 这种形式孩子们特别喜欢同时又与数学结合, 让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进行思考。
3.提供层次性材料, 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要
不同的幼儿, 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 甚至同一年龄的幼儿, 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 而且发展速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提供材料时, 千万不能“一刀切”, 既要考虑“吃不了”的幼儿, 还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 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4.根据兴趣师生共同设置区域
教师应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地去参加区域活动设置, 通过观察、倾听和询问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 不断融入有价值的内容, 引导幼儿积极主动而有效地学习。使他们在区域同伴之间共同学习、共同操作、共同探索, 积累经验, 从而得到发展, 得到提高。
5.注意及时调整材料
在活动中幼儿的能力、兴趣往往会随着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地发生变化, 特别是大班的幼儿。这就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幼儿对材料的利用情况和兴趣倾向, 及时对材料进行调整, 使材料投放呈现动态性。
(1) 删减
如果一种材料的操作要求对幼儿来说已经不具有挑战性或幼儿对这种材料已失去兴趣, 教师就应考虑删减一部分材料, 让幼儿保持新鲜感, 应对新的挑战。比如我们生活区的扣扣子, 刚投入的时候很感兴趣, 但是很快发现对孩子们来说有些简单, 孩子们不怎么愿意玩, 我们就把它减掉了。
(2) 添加
当原有的材料已不能满足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 但材料本身尚有开放、利用的空间时, 教师乐意有目的地添加新材料, 提高操作要求, 使原有材料产生新的玩法, 引发幼儿新的探索与活动, 重新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区域活动的开展能否发挥其重要作用, 很大一部分需要看教师如何创设和投放材料, 教师要从幼儿的视角出发, 无论环境的创设还是材料的投放, 都要以幼儿作为主体来考虑, 使区域活动适宜并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
摘要:《纲要》提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 寓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 有利于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区域活动应运而生, 它注重活动过程, 把活动看作是不断探索的持续过程。在区域活动中, 孩子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他们自主地控制着活动内容、时间、地点、材料及玩伴, 尤其在“注重幼儿学习差异与特点”上, 区域活动显示了独特的优势。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 我们在主题环境创设中应该突现孩子学习的自主性, 让环境成为幼儿主动提出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一种探索途径。
“原来,银行还可以这么玩”
镜头回放
(一):来自顾客的“投诉”
角色游戏开始了,阳阳戴上了工作牌,来到了“中国银行”开始上班了。一开始,来取钱的还真不少!瞧,抱着娃娃的妈妈来了,买菜的人来了,超市的收银员也来了,小小的银行前站满了人。“我取5元”“我拿3块”只见阳阳一个一个认真地接待着。后面的孩子显得有些不耐烦了,一个劲地说“快点儿、快点呀!”“怎么这么慢啊?”站在队伍最后的冯超很不乐意了,大声地说:“你的速度慢死了,你们的经理呢?我要投诉!”经他这么一说,其他孩子也附和了“对啊,我们也要投诉。”……阳阳显得有些着急,只见他抓抓头,好像在想办法。阳阳环顾了一下,好像是在找谁,只见他走到娃娃家,对胡伟林说着什么,开始时,胡伟林好像不答应,可最后,胡伟林还是离开了娃娃家,跟他一起来到了银行。老师也趁机撤退了。
镜头回放
(二):银行没人玩
过了10分钟,阳阳他忽然对老师说:“老师,银行没有人来了,你要不要来取钱啊?”老师顺着他的声音望去:的确,现在“银行”的生意冷冷清清,只有胡伟林一个人坐在那里胡乱地写着什么,一边还不时地朝娃娃家、菜场观望着,一副心急的样子。正在这时,孙立刚巧从银行走过,老师灵机一动,便叫住了他:对不起,你可以帮我一个忙吗?”“什么事啊?”“我有急事,来不及去银行取钱了,你能帮我取吗?”“可以啊”他爽快地答应了。见银行又有了顾客,老师便离开了。但是,没想到老师刚转身,孙立也借口“溜之大吉”了。看着离去的孙立,阳阳撅着小嘴一脸不开心,只听见郁闷的阳阳说道:“老师,我们也不想玩‘银行’了!”
镜头回放
(三)银行又热闹起来了
看见他们着急的表情,老师就问:“刚刚不是很忙吗?”“是啊,可他们取了钱,就不来了”“那么你想想,怎样让他们常来银行呢?”于是,老师带他来到了对面的超市,指着他们的广告牌对他说:“阳阳,你看,为什么他们的生意那么好啊?”他想了想说:“因为他们现在搞活动了,买一送一。” “对啊,那我们也可以举行一些活动啊?例如:存钱送小礼物等优惠活动”。有了老师的小小指点,聪明的阳阳马上就动起了脑筋说“有了,不过,你也要帮忙啊”。于是,他们忙开了。找来纸和笔,开始画画,老师帮忙写字,没一会银行门口出了一张广告,广告内容为“存钱抽奖活动,一等奖为:送虎娃一个”。接着,他们两个在银行门前大声的吆喝起来,只要有人走过,阳阳看见了,就赶紧走过去向他介绍新推出的业务“快来看,我们举行抽奖了,只要你存钱,就可以摸奖,头等奖是虎娃一个,今年是虎年嘛,碰个好运气。”这下,银行的人气又旺起来了。
案例分析:
幼儿游戏的拓展不是无止境的,从开始到最后结束大致会有以下三个走向,即自然消退、自然缩减和自然转化。从“银行”游戏无人问津,到“抽奖活动”的忙碌,可见幼儿游戏需要教师不断加以推动、调整和完善。
分析上述游戏情节,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一、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
幼儿玩游戏的喜爱程度取决于他们的生活,受生活经验的制约。因为银行在幼儿的生活中,接触不是很多,有关银行的经验少之又少,所以,爱玩“银行”游戏的人不是很多。我们认为,要解决问题,最好的老师还是生活,所以,在游戏初期,我们就带幼儿走进银行,与银行“零距离”接触,让他们获得自己想要知道的一切。虽然通过上学期的游戏,孩子们已经熟悉了银行游戏的一般流程,但是中班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也还是很容易转移,当他们对这个游戏的内容不敢兴趣时,教师就要考虑如何进行调整。通过观察,我发现阳阳是个很有注意、很有坚持性的孩子,他已经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识,游戏时,他也能认真扮演角色,因此,我并没有在游戏一出现问题时就随意地撤换或告诉他该怎么做,而是利用增添游戏情节等方式,推动阳阳的游戏水平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二、游戏需要的拓展空间
幼儿的角色游戏是一个缩小的社会,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自然对于幼儿游戏而言,同样不能“老生常谈”“故伎重演”。在这个案例中,游戏衍生出的“抽奖”、“上门服务”,显然是幼儿自身生活经验的真实体现。因为他们在生活中,也会常常碰到抽奖等活动。因此,在游戏中,我们提倡幼儿的自主,但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就此停止,适时、恰到好处的介入十分必要。当阳阳向老师发出求助的信号时,老师的介入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好的为幼儿拓宽游戏空间,让幼儿在更多自由的选择中丰富和拓展游戏的内容和形式。
指导策略:
一、关注——幼儿在前,教师在后
关注是回应幼儿游戏的关键。它强调教师要注重观察,关注幼儿游戏活动的进程,并根据幼儿的需要提供材料、创设环境,以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与游戏发展需要。
“多给孩子一点自由空间”,这是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么,怎么来给?重点应落实在:关注幼儿的发展特点和水平。教师在活动中要仔细观察并深入分析幼儿的行为,真正了解并正确判断幼儿行为背后的经验支撑点。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始终关注着阳阳,当阳阳出现困难时,能根据阳阳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潜能做出不同的判断,给予不同的帮助。由此可见,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与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分不开的,如:一开始,当银行出现忙碌的状况时,老师没有直接干预,而是等着孩子来安排,等情况好转及时撤退,当没有人玩时,老师也只是在一旁以角色的身份进行协调,直至阳阳提出不想玩时,才给予直接指导。所以要关注班级中的每个孩子,我的眼睛不再紧紧追随那些能力强的孩子,更多时候我会跟着那些不起眼的孩子,我试图在我的观察、倾听中了解每一个孩子。
二、支持——追随幼儿,师幼同行
作为老师,我们在指导游戏时,要具有随时捕捉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孩子们的游戏及时做出判断,并以关注、认同、赞许、鼓励等方式及时扶持。在游戏中,“抽奖”这种促销手段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了几天,新鲜劲儿过了,他们又会不愿去银行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阳阳和胡伟林对“银行”游戏的热情和自信不断增强,因为他们又有了“新招”:上门服务,外送小礼物、更换奖品,提供了同伴们当前最热门的玩具;银行工作人员轮休上班;打扫卫生、设计新的广告等等。
有时,我们会认为孩子游戏水平有限,那是源于对儿童原有水平的预估不足。教师预设了孩子游戏的模式,而孩子却没有按照老师预设的情况去玩。要注意,游戏不像上课一样有预设的目标,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反映。游戏水平是在原有经验上一步一步慢慢推进的。在教师要学会在孩子有限的水平上帮孩子梳理问题、提升水平、扩展经验。
三、交流——捕捉契机,激发参与
游戏结束时,我们往往有意识地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聊聊游戏中发生的各种事件,并且就一些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帮助幼儿梳理和提升经验。在上述案例中,我用交流讨论和设问质疑来引发孩子思考,我先请阳阳向大家介绍今天是如何招揽顾客的。“我们还可以想想什么办法,让大家来银行呢?”,让幼儿交流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促销方法的了解。另外,还可以用游戏或者儿歌把整个过程串起来,让孩子都讲讲自己的游戏。教师在分享交流时可以选择悄悄渗透的方法,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教给大家。教师面对孩子时可以更宽容、更放松、更低位一些。
“放开孩子,就能看到一片别样美丽的天空”,回顾与孩子们一起游戏的历程,我发现这是一个师幼共同成长、互相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自然、和谐,充满了快乐,因为孩子们已真正成为了游戏的主人、游戏的天使。
青阳中心幼儿园
1、通过对大棚的了解,让幼儿亲手搭建大棚,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感受到合作及成功的喜悦。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整理好的土地、弯好的竹枝、塑料薄膜、各种.种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大棚养殖技术的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能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天吃上新鲜的蔬菜,新鲜的水果,今天我们小朋友就来亲自做一次菜农,动手搭建一座大棚吧。
二、操作活动
1、向幼儿介绍搭建大棚的材料。及搭建大棚时的注意事项(几个幼儿合作搭建大棚)。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能力较差的幼儿。
孩子们的大棚就要搭成了
三、展示自己搭建的大棚
幼儿介绍自己搭建的大棚,里边种的是什么等。
活动延伸:
张旭琴
短短一天半的培训,几位专家的讲解给我们学员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上的享受,让学员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我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
实验幼儿园吉金莲的《区域活动中的游戏指导》让我深深体会到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针对所参观的区域活动及区域活动状况,谈谈对区域活动中教育的感想。区域的设置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因此在设置区域因注意以下几个开放:
一、区域活动在空间上的开放
往往区域活动开设在活动室内进行,其实幼儿的睡室等设施也是幼儿学习懂得重要地方。如睡觉的小房间里开设一个幽静的小区域,能给幼儿一种安全感与隐蔽感,使性格较内向的幼儿找到自己的小天地。
二、区域活动在内容上的开放
区域活动内容除了教师根据各目标统筹安排外,还可以根据幼儿的认识特点、兴趣等,通过与幼儿共同探讨来“生成”活动区域。如参观的大班区域星宇南园自助火锅店,幼儿不仅兴趣浓,而且也得到了教师的尊重,感受师生平等的和谐气氛。
三、区域活动在材料上的开放
操作材料在区域活动中显得较为重要。区域活动就是强调操作性,重视让幼儿和环境互动。因此一个活动区除了考虑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应投入一些开放性的材料而达到更多的发展。如观摩的科学区中,幼儿可以通过多种材料感受旋转,了解物品的旋转,什么可以转起来,什么可以借助别的东西帮它转起来等,让幼儿真正在玩中学,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
四、区域活动在形式上的开发
区域活动真正尊重幼儿的主动权,让其按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从而使其个性得到发展,并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能力。
五、区域活动中师生的关系开放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以同伴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既注意幼儿的主动性,又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给予适当的帮助。
六、区域活动中评价的开放
一、区域名称:农艺园
设计意图: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要让孩子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性,了解一些接触到的多元文化”。因此,围绕我园重点课程《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在农村家庭与幼儿中进行初步的调查与摸底,发现孩子对农作物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许多家长在秸杆插接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精堪的技艺(因为家长小时侯玩过)。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并结合孩子的兴趣点,把民间农作物制作艺术运用到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1、农作物秸杆制作
目标:
民间农作物制作与农村儿童在艺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有相通之处,可以说民间农作物制作艺术和艺术活动有内在的共同特征。活动的开展可以锻炼孩子们手的协调能力及智力的开发,是一项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的活动。
材料准备:玉米棒、丝瓜囊、麦草、稻草等农作物秸杆以及各色彩纸、彩带、绘画材料、剪刀、胶棒等装饰材料和辅助工具等。
指导要点:
教师遵循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指导:
(1)、充分培养孩子们的初步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简单的制作。
(2)、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新的制作物。
(3)、幼儿在原有的操作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编制作。
2、种子粘贴画
目标:
(1)、能利用种子进行镶嵌作画,根据其外形和颜色的特点表现一定的形象。
(2)、发现自然材料组合的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材料准备:
(1)、不同种类的种子(如瓜子、芝麻、花生等)。
(2)、绘画材料(记号笔、油画棒、纸等)
指导要点:
(1)、利用种子的外形特征组合不同的图案。
(2)、能细致地制作种子粘贴画。
二、区域名称:福娃超市
目标:
1、了解超市的摆布和物品的摆放。
2、掌握简单的购物规则与要求。
材料准备:
活动前将超市的物品摆放有序。
指导要点:
1、带领幼儿参观超市。
2、交流超市购物的简单规则。
购物规则:先选择物品,再到收银台付钱。(不付钱不可以将物品带回家)
3、幼儿活动。
选一名幼儿做经理,选一名幼儿收银员,选四名孩子做营业员,其他孩子做顾客买东西。
4、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5、指导幼儿收拾整理物品。(分类摆放)
另外我班还根据主题活动的实施,开展了小小服装设计师、百变小偶人等区域供幼儿自由选择游戏。
1、小小服装设计师
目标:
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成服装并运用多种方式对其进行装饰。
材料准备: 塑料袋、报纸、挂历纸、彩色卡纸、剪刀、胶棒等。
指导要点: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尝试各种方式制作服装。
(2)鼓励幼儿大胆对所制作的服装进行装饰。
2、百变小偶人
目标:
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制作小偶人。
材料准备:
木制饭勺、木制刷柄、棍子、各式卡纸、剪刀、记号笔等。
指导要点:
(1)指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木偶类型来制作。
【大班数学区域活动的教学随笔】推荐阅读: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钟》的教学方案10-10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漂亮的果叶项链》及教学反思10-12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4的加法》07-03
大班数学的教学计划09-27
大班数学活动:一寸虫07-04
大班数学活动长度守恒07-11
大班数学活动《按规律排队》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