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分析——以合同与知识产权风险为视角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各大高等学院校招生规模扩大以及我国近期的经济下滑、社会改革、产业转型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面临着重重困难, 一大部分毕业生面临着“毕业等于失业”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不断提高大学毕业生创业积极性;国务院、教育部以及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相继颁布了各项政策法规支持、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但创业之路何其艰辛、何其困难,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成功率不容乐观。其中较为重要的理由在于“初生牛犊不怕虎”, 大部分毕业生踏入社会, 满怀激情, 过于自信, 难免疏忽企业运营中的法律风险, 使得大学生创业不成功。

一、法律风险成为创业成功的障碍

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将面临许多壁垒, 例如:资金短缺、管理经验不足、市场变幻莫测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在日常经营中可以凭借一定的方法和技术予以防范、控制与化解。然而, 企业自身的法律风险与其他壁垒相比, 则彰显出其“与众不同”之处。企业在自身运营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主要有合同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用工风险、税收风险等。上述风险通常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企业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之规定、监管要求;二是基于合同约定, 由于企业内部、外部产生部分变化, 导致企业及合作方的违约;三是来自外部恶意侵犯者, 例如他人抢先注册企业、产品商标等。

建国初期我国立法不完善, 但随着改革开放, 经济体制、社会体制不断转型, 这给我国法治进程带了较大影响, 促使我国的立法模式经历了从“变法性立法”到“自发性立法”的转变, 实现了依法治国。近年来, 我国的法治体系不断完善、法治环境逐步成熟, 这本是利民惠民之事。但法律并不能顾及现实生活中每一个角落, 并不能够化解好每一个纠纷;甚至对于大学生创业者而言却是一把“双刃剑”, 因为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成熟, 意味着企业如果忽视法律, 将可能面临的更大、更多的法律风险;但是对尚未意识到这一形势的大学生创业者们, 他们的努力, 最终可能面临着:“竹篮子打水, 一场空”。

二、企业运营阶段的法律风险及其原因

(一) 企业运营阶段的法律风险

1. 合同法律风险

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 大学生创办的公司越办越多。同时, 我们也无法回避一个事实, 那就是公司在经济活动中, 必然涉及到一系列法律问题, 尤其是合同风险。市场主体在经营的过程中都离不开签订合同这一事宜, 因为合同是其重要的纽带。

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签订合同是一件避免不了的事宜, 但许多创业者只会审查与业务相关的具体事项。由于, 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同时, 除了业务本身的风险外, 企业还会面临法律风险:诸如对方主体不适格、违约金与定金的适用、风险承担、诉讼管辖地等一系列问题。大学生创业者初入社会, 缺少商业实战经验, 在与客户合作是, 往往盲目追求业绩, 急于拿下订单, 对于客户提供的合同文本不进行仔细审和推敲就签字、盖章, 由此可能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大学生创业者, 经营商业活动时, 如果不能注意防范上述风险, 则可能带来以下问题:

其一, 在与对方签订合同时, 若不严格审查对方主体资格, 一旦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发生争议, 会造成其合同效力处于效力待定状态或者对方根本就没有履行能力。

其二, “定金”与“订金”虽然只是一字之差, 但效果却存在天壤之别。如大学生创业者是给付货币的一方, 若合同中约定的为“定金”, 对方一旦违约, 对方则应向大学生创业者支付该“定金”双倍的违约金;若合同中约定的为“订金”, 对方一旦违约, 对方则只需向大学生创业者退还该“订金”。

其三, 关于诉讼管辖地的约定。本来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推定或在争议解决方式这一条款中约定在大学生企业注册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这样有助于节约一定诉讼成本;但是, 由于对方在在拟定合同时, 故意给大学生设置陷阱, 结果导致管辖法院为对方所在地法院, 从而增加大学生创业者诉讼成本。

其四, 合同签订后, 不注重保存相关证据。若企业不注意做好合同管理、保管工作。比如:往来信件、合同谈判纪要、合同文本、票据等没有妥善留档保存;若日后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 从而导致败诉。

2. 知识产权法律风险

大学生创业者在经营企业过程中, 不仅面临着合同方面的风险, 而且在知识产权方面同样面临着许多风险。虽然,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相关法律有:《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但是, 将可能面临如下两大风险:

其一, 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 许多文字、图片、技术资料均可以在一些门户网站上下载, 大学生在使用这些资料时, 可能超过法律允许的范围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 若情形严重, 将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其二, 不注重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最为典型的案例为: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自主创业, 创建了我国第一家网上P2P平台“拍拍贷”。但因为其未及时注册“拍拍贷”商标, 被他人恶意抢先注册商标, 差一点被迫更改公司名称;庆幸的是, 最终法院判决他人属于恶意抢先注册, “拍拍贷”网络平台得以合法保护。

(二) 法律风险存在的原因

1. 创业者自身原因

第一, 较多人创业者没有法学背景, 严重欠缺法律专业知识;遇到简单法律常识, 自身能够解决;较为复杂的专业问题, 根本无法解决。

第二, 在大额经济利益的诱惑下, 大学生经不住诱惑, 抑制不住对物质和名利的欲望, 即使知道其行为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仍然无所顾忌、一意孤行、知法犯法。

2. 高校方面的原因

目前, 我国创业教育处于初步阶段, 尚未形成完整的创业培训、教育体系, 同时是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这一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我国各个层次教学来看, 不难发现不论在中学、专科、本科、研究生阶段, 对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只有在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个别章节会涉及到有关宪法、民法、刑法等少数科目的基础知识之外, 其他并无涉及。因此, 大多数创业者严重欠缺法律知识。

3. 政府方面原因

虽然我国各级政府针对大学生创业出台了大量各项优惠政策, 但不难看出这些政策法规大部分都是关于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法规和公共服务政策法规, 有关法律服务政策几乎没有, 而法律服务费用是一笔高额费用, 创业初期创业无法支付该笔费用。

三、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 提高创业者的自身能力

从心里学的角度分析, 意识是指人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觉察与关注程度。正是因为大学生创业者对法律风险关注程度较低这一原因, 导致创业之路曲折。针对此种情况, 应该尽快强化大学生法律风险意识、提高其法律专业素养、培养法律思维。故, 建议大学生创业者首先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绝不从事违法乱纪事宜;其次, 通过各种途径、方法进一步加强学习《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物权法》、《民事诉讼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再者, 在创业之前尽量在与自身创业内容有关的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 总结企业经营管理经验, 熟悉企业运作模式, 掌握业务技能, 用心体会大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总之, 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初期应不断强化法律风险意识, 提高自身方面能力。

(二) 高校应加强创业培训

各大高效应就企业管理和经营、业务能力、法律风险等方面邀请著名企业家、名师、法律工作者与创业者进行更好的沟通交流, 在提高创业者业务技能的同时, 应着重阐释法律风险问题。在此, 笔者提出几点建议。其一, 高等院校应针对大学创业法律风险防范进行课题立项, 设立专项基金, 编写《大学生创业法律法规汇编》;其二, 增加创业相关选修课程, 为计划创业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其三, 为了让创业者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的结合, 除了国家举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之外, 校方应组织更多类似的比赛, 提供更广泛的渠道让学生模拟创业, 邀请有经验的企业家或者专家学者为创业者们提供专业、可靠的咨询, 使其正确认识创业法律风险。

(三) 政府层面

政府不仅应尽快出台更多的法律服务政策, 例如加大财政支持, 建立大学生创业法律援助中心, 为大学生提供公益法律援助;更要加大对其进行法律风险问题的宣传教育, 如定期开展法治讲。此外, 政府还应不断推进大学生创业制度改革,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实践经验, 逐步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体制, 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创业成功率。

摘要:近年来, 随着高校毕生生数量的不断增加, 就业问题就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据相关部门统计, 2015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749万人, 比2014年增加22万人, 人数的增加以及其他因素导致就业更难。为寻找就业处路, 创业成为就业新道路。然而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 创业成功的例子很少, 其中重要原因在于大学生缺失法律风险意识。本文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通过调研, 主要从运营中常常出现的合同风险、知识产权风险两大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一些完善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N].文都在线, 2014.1.

[2] 孔凡校, 胡迎春, 袁华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研究与实践[J].今日中国论坛, 2013 (10) :204-205.

[3] 胡海峰.美德两国创业资本市场差异比较分析[J].欧洲研究, 2005 (2) .

上一篇:信息社会电子电工技术发展路径探讨下一篇:浅谈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