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表(共10篇)

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篇1

一、电子台账功能简介

1. 设计构想。

电子台账是以基层统计调查单位为对象, 采用EXCEL电子表格技术, 实现统一设置统计指标计算口径、关联审核各统计表间的相关指标, 保证源头数据质量, 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减轻基层负担。

2. 主体功能。

在满足国家、省统计局各项方法制度要求的前提下, 电子台账开发和应用主要具备以下七大功能。

(1) 法制宣传功能。电子台账加载了《统计法》、《江苏省统计管理奖惩办法》、《苏州市统计管理办法》摘要, 对填报企业起到了统计法制宣传作用。

(2) 规范企业统计人员交接。电子台账中设置了《台账经管、交接、检查记录》和《工业企业统计工作制度》, 明确了企业统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 便于企业统计资料的交接。

(3) 整合专业统计报表。电子台账将工业企业需要填报的工业、效益、劳动工资、能源、水消费、成本费用、科技等报表内容进行了整合, 企业内部各专业统计人员填报同一套电子台账, 有利于各专业报表中从业人员人数、工业用电量、工业总产值等关联指标的匹配与审核。

(4) 规范统计指标计算口径。电子台账运用电子表格的函数计算功能, 根据企业现有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成本费用表、劳动工资报表、科技项目资金用途等基础数据, 由电子台账自动计算出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R&D投入、从业人员序时平均数等统计指标, 进而自动生成统计报表, 规范相关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

(5) 避免统计数据输入差错。一是运用电子表格输入控制的功能, 有效避免了工业企业在填报电子台账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 并以批注的形式给出了每个统计指标的含义及填报要点。二是设置较为完善的审核公式, 使得企业能够在上报层面及时更正必要性、基本性的审核问题, 有效减轻了基层统计部门的审核工作量。三是复制电子台账自动生成的统计报表数据, 大大减少了企业统计人员的工作量, 避免统计数据在处理中出现的再生性差错。

(6) 科学制定产值推算依据。电子台账中设置了工业总产值的推算功能, 推算方法相对科学合理, 主要体现在:一是推算方法多样, 电子台账可以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工作日、工业用电量、产品订单数量等进行推算, 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选择相应的推算方式;二是推算期限适度, 电子台账只推算一个月的数据, 所以即使企业生产出现较大波动, 推算数对总量数据的影响相对较小;三是可以事后修正, 针对可能存在的由生产波动造成的实际数据与推算数据差异较大的情况, 电子台账也提供了调整工作天数、冻结推大数等方案予以解决, 确保了上报数与生产实际的衔接。

(7) 数据查询功能。提供了两年的月度数据的查询功能, 实现了跨年、跨报表、跨专业历史数据的查询。

3. 创新特点。

与传统统计台账相比, 电子台账以创新弥补了统计数据填报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实现了对源头数据的规范化处理。电子台账对部分关键统计指标设置了统一的计算公式, 企业统计人员只需录入原始财务数据, 便可生成相关统计指标, 如企业只要填入每月各类产品期初、期末数量、销售数量及销售收入, 即可自动生成“工业总产值”指标, 这样既提高了数据上报质量, 又有效避免了因统计业务不熟造成的误报、错报。

二是实现了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前移。传统的统计台账是先做报表后做台账, 强化的是统计数据的归档功能, 属“事后台账”;而电子台账模式是先做台账后做报表, 并设置基本逻辑审核公式, 在实现传统统计台账归档功能的基础上, 强化了统计数据质量的事前控制, 突出“事前台账”功能, 在企业上报数据前再添一道审核控制关, 实现了上报数据的准确完整。

三是实现了统计上报数据的追根溯源。随着电子台账在全市工业企业中逐步普及, 统计执法检查的重点也由对上报数据的检查, 转向对电子台账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检查, 便于对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 强化企业对源头数据的采集, 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二、电子台账工作成效及经验

全市电子台账经过不断的升级更新, 内容不断丰富, 功能日臻完善, 在各工业企业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涵盖了工业、能源、科技等专业领域,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保障了源头数据质量。

电子台账统一了统计指标填报口径, 实现了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等复杂统计指标的标准化填报;可以基本解决工业企业相关报表中关联指标数据衔接问题;便于基层单位通过与历史数据对比、表与表之间相关数据的验证, 强化审核功能, 减少逻辑差错, 从源头上提高了统计数据质量。

2. 减轻了统计工作压力。

随着电子台账的逐步推行及普及, 各级统计机构可以从报表收集、技术性审核、数据录入等大量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腾出更多的时间及精力, 深入企业进行调研, 挖掘统计数据背后的深层次因素, 把脉经济走势。

3. 夯实了基层统计基础。

电子台账的推广规范了基层企业统计行为, 培养了一批熟悉统计业务、具备统计信息化技能的基层统计人员, 克服了因企业统计人员流动造成的数据衔接难题, 使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

4. 拓展了统计服务空间。

电子台账构筑了统一、便捷的统计数据生产流程, 使统计数据查询更为直观、便捷, 有效提高了统计数据服务能力。同时, 电子台账也为统计法制宣传提供了新的载体, 加深了企业对统计工作的认识, 提高了统计工作影响力。

回顾全市工业电子台账的推广历程, 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

1.起步工作做得早。从2007年推广电子台账工作算起, 昆山市电子台账工作已历时七年。由于抓得早, 做得实, 经过长期推广—积累—优化, 电子台账系统功能日臻完善, 逐步取得了基层统计部门及企业的认可与支持, 有效提高了基础统计数据上报质量。

2.推广工作力度大。主要是常抓不懈做好宣传动员、反复培训、强化督导等工作, 并将电子台账规范化、制度化, 成为各地统计部门夯实统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抓手。

3.基层力量配备强。近年来, 各地加大了基层统计机构建设力度, 新招聘的乡镇统计人员学历层次普遍较高, 为电子台账推广配备了较为精干的基层统计力量, 在电子台账的宣传、培训、落实、督查、优化等各个环节都发挥了主导作用, 保障了推广成效。

三、存在问题及思考

1. 问题及困难。

自电子台账工作实施以来, 省、市及区县三级统计部门先后都进行了大力推广,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电子台账在全市工业统计系统中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基础。尤其“一套表”联网直报背景下, 电子台账对提高一套表上报时效、减少基层审核工作量、保障数据质量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应看到, 电子台账推广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1) 基层统计人员填报习惯较难扭转。先填台账再录统计报表是发挥电子台账数据质量控制功能的重要前提。但我们在电子台账专项检查过程中发现, 仍有不少企业受原有报表填报流程及上报时间紧张等因素的影响, 往往先做统计报表再补填电子台账, 尽管事后填报仍能发现数据质量问题, 但由于数据已经上报, 只能在下次填报过程中予以纠正, 使电子台账的数据质量控制功能大打折扣。因此, 在推行电子台账的初期, 各级统计部门要耗费较多的精力, 对企业电子台账填报情况进行摸底、检查及再培训, 工作较为繁重。

(2) 电子台账与一套表同步对接尚有难度。目前的一套表平台与电子台账仍属两张报表、两个系统。由于一套表对市级以下统计部门尚未开放设计开发权, 使电子台账系统无法与一套表平台实现对接, 企业在填报电子台账后, 仍需要再上一套表平台填报数据, 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基层企业填报负担, 这也成为一套表条件下电子台账推广的主要瓶颈。

(3) 统计制度经常性变更给台账布置带来困扰。近年来, 统计表式、指标变动比较频繁, 电子台账升级更新频次同步提升, 给基层统计机构带来较大的催报替换工作量, 不同的台账版本也给企业统计人员带来了不少困扰, 对电子台账规范填报带来了影响。

2. 思考及建议。

从电子台账工作实践来看, 我们认为进一步完善电子台账仍大有可为, 尤其是其对一套表的支撑功能尚有不少发掘余地, 这也是今后电子台账创新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我们提议可从以下三方面工作入手。

一是继续做好电子台账的优化设计工作。目前昆山已根据一套表对电子台账内容进行了补充, 功能进行了完善, 尤其是台账新增的产值推算、数据运算审核、数据过录等功能, 有效弥补了一套表系统存在不足。下阶段仍需通过一套表进行检验和优化, 进一步强化电子台账对一套表的支撑作用。

二是要继续深入做好电子台账推广工作。从工业能源专业电子台账的推广经验看, 电子台账具备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 各级统计部门要继续强化电子台账制度建设、充实基层统计力量、搞好企业培训, 在借鉴、优化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工作需求, 将电子台账运用到一套表工作中去, 逐步实现电子台账在专业统计工作中的全面普及。

三是做好一套表系统的二次开发。需汇同其他统计专业, 做好将电子台账纳入一套表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开发筹备, 力争电子台账与一套表数据同步对接, 实现将电子台账数据自动导入一套表, 有效减少基层企业工作量, 提高统计人员配合度, 实现一套表电子台账系统的工作创新。

摘要:工业企业在报表上报过程中暴露出报表审核关系不完善、关联指标表间衔接难度大、数据上报时间紧等问题, 为此, 昆山市统计局在提高上报数据质量和时效性及减轻企业负担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对工业企业推行统计电子台账。本文意在对工业企业统计电子台账主要功能做进一步介绍的基础上, 探讨在推行过程中取得有关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同时提出一些建议。

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篇2

一、全国电大学历教育

(一)开放教育

2010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专科起点)、专科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下简称“一村一”)毕业生为64.98万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9.94万人,授予学士学位6914人,专科毕业生41.24万人,“一村一”毕业生3.8万人。

2010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共计招生91.93万人,其中本科招生24.42万人,专科招生61.22万人,“一村一”招生6.29万人。

2010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在校生279.61万人,其中本科生80.26万人,专科生182.36万人,“一村一”16.99万人。

2010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专科、“一村一”共开设专业93个,其中本科专业27个、专科专业47个(另有在籍生的停开专业8个)、“一村一”专业18个。2010年开放教育本科新开设专业3个,专科新开设专业4个,“一村一”新开设专业1个。

2010年,开放教育本科在校生数在十万人以上的专业为法学、行政管理、会计学3个专业,合计在校生为39.98万人,占开放教育本科在校生总数的49.82%,其中法学专业在校生数居首位;开放教育专科在校生数在十万人以上的专业为行政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法学4个专业,合计在校生数为109.73万人,占开放教育专科在校生总数的60.18%,其中行政管理专业在校生数居首位;开放教育“一村一”在校生数在万人以上的专业为农村行政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畜牧兽医4个专业,合计在校生数为15.02万人,占“一村一”在校生总数的88.4%,其中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在校生数居首位。

2010年,开放教育本科、专科、“一村一”各专业与学生数情况见表1、表2、表3。开放教育按学科分类的学生数情况见表4和图1。

(二)计划内学历教育

全国电大执行国家计划内学历教育,包括:1.统招高等专科学历教育,(1) “高职”:指通过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考试,招收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简称“高职”(2006年全国电大“普通专科班”停止招生,但个别省校执行当地教育计划开展高职类的教育);(2) “成招专科”:指通过全国成人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考试,招收具有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的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利用业余或脱产等形式实施高等专科学历教育的学生(含第二专科学历教育),简称“成招专科”。2.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入学的高等学历“专升本”教育。3.中等专业学历教育。

2010年,全国电大统招高等专科学历教育毕业生6.67万人、招生5.17万人、在校生15.53万人。其中“高职”毕业生 1.22万人、招生0.24万人、在校生1.77万人;“成招专科”毕业生5.45万人、招生4.93万人、在校生13.76万人。

2010年,全国电大高等学历教育“专升本”毕业生470人、招生938人、在校生1869人。

2010年,全国电大成招高等专科和“专升本”学历教育在10个学科、51个二级类中设置了320个专业,见表5。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专科的教育统计,从2005年开始执行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职高专专业目录(统计用)”,该目录为19个大类,78个二级类。2010年全国电大“高职”在13个学科大类,29个二级类中开设了70个专业,见表6。

2010年,全国电大中等专业学历教育毕业生6.3万人、招生7.53万人、在校学生16.75万人。

二、全国电大非学历教育(进修及培训)

2010年,全国电大非学历教育(进修及培训)结业生252.72万人次,注册学生(指统计期间在册学习,尚未结业的在册学生)89.94万人次,表见7。

2010年,全国电大非学历教育(进修及培训)中,“资格证书培训”结业生47.27万人次、“岗位证书培训”结业生33.35万人次,合计80.62万人次,占进修及培训结业生总数的31.9%。

2010年,全国电大非学历教育(进修及培训)中,“外语”结业生4.95万人次、“会计” 结业生8.99万人次、“计算机”结业生16.45万人次,合计30.39万人次,占进修及培训结业生总数的12.02%。

三、全国电大教师和职工

2010年,全国电大教职工总数为9.4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71万人、行政人员1.76万人、科研人员0.17万人、教学辅助人员1.07万人、工勤人员0.65万人、其他人员0.1万人。

2010年,全国电大教职工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26万人、具有中级职称的3.69万人,具有初级职称的1.91万人,分别占教职工总数的23.86%、39.06%、20.15%。其中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65万人、具有中级职称的2.59万人,分别占全体专任教师的28.84% 和45.45%。

2010年,全国电大聘请校外教师3.7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34万人、中级职称的1.85万人,分别占聘请校外教师总数的36.24%和49.89%,见图2。

2010年,全国电大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400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196人,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47587人,具有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教师2914人,分别占全体专任教师的0.7%、10.85%、83.35%和5.1%。

2010年,全国电大专任教师所从事的教学专业人数,按11大学科分类分别为经济学:6624人、法学:4538人、教育学:5617人、文学:12378人(其中,外语:4585人)、哲学和历史学:3837人、理学:6224人、工学:12030人(其中,计算机:5438人)、农学:730人(其中,林学:132人)、医学:1071人、管理学:4048人。

2010年,全国电大专任教师的年龄构成为:30岁及以下1.20万人,占21.06%;31~40岁为2.23万人,占39.04%;41~50岁为1.74万人,占30.49%;51~60岁为0.53万人,占9.23%;61岁及以上为105人,占0.18 %。全国电大专任教师仍以中、青年教师为多数。

四、全国电大资产和校舍

2010年,全国电大学校产权固定资产275.5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为67.55亿元;拥有图书7570.67万册;计算机39.59万台,其中教学用计算机30.61万台;语音实验室座位数8.25万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62.36万个。

全国电大非学校产权固定资产65.38亿元,其中独立使用10.57亿元,共同使用54.81亿元。

2010年,全国电大学校产权校舍建筑总面积2289.0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1090.17万平方米,行政办公用242.16万平方米,生活用房733.17万平方米。

全国电大非学校产权校舍建筑总面积585.14万平方米。其中独立使用162.22万平方米,共同使用422.92万平方米。

五、广播电视大学“十一五”时期回顾与展望

“十一五”时期,广播电视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全局,主动适应社会教育需求和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实现了预期目标,电大综合办学实力得到明显提高,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十一五”时期,全国电大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生累计达341万人,占同期全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1]毕业生的30.1%(见图3);招生累计447.54万人;2010年,全国电大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295.32万人(见图4),比2005年增加71.21万人。中央电大开放教育累计毕业生286.36万人,占同期全国高等学历网络教育毕业生的62.17%(见图5)。全国电大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面向基层、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

“十一五”时期,全国电大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引进知名专家作为学科带头人,开展各学科、专业、课程及远程教育技术等的教学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或进修研究生课程,形成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电大系统专兼职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2010年,全国电大教职工总数、专任教师和聘请校外教师人数分别为9.45万人、5.71万人和3.7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加1.32万人、1.18万人和438人(见图6)。全国电大专任教师水平显著提高,具有高级职称、博士学历和硕士学历人数分别为16464人、400人和6196人,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4936人、267人和2933人(见图7)。

“十一五”时期,全国电大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建设力度,充分整合资源,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有力地保障了教学、科研以及改革发展的需要。2010年全国电大固定资产340.93亿元,比2005年底209.36亿元增长62.84%(见图8),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83.1亿元,比2005年底53.23亿元增长56.11%。

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办好开放大学”的新要求,全国电大教育战线坚定不移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的顺利转型。我们将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学习资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推进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保障,以新一轮改革促进新一轮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华人

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篇3

基本情况简介及企业近三年来统计工作总结

山东万贯旋压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0月,位于东平工业园,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占地22000平方米,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员工200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50人,其中工程师12名,助工15名,均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战经验,在国内同行业中享有盛名。同时聚集了行业管理,经营方面的优秀人才。公司拥有旋压生产线3条及辅助旋压设备。CDC60吨旋压机是目前国内吨位最大的旋压制造设备。主导产品有奇瑞发动机水泵带轮、通用五菱带轮,朝柴、玉柴、大柴水泵带轮、车用电磁离合器等.产品已达到90多个品种,其中10余个产品已进入日本、美国市场,其他产品已各个大汽车水泵厂、电机厂供货,目前企业规模、企业技术在全国旋压行业排行首位。

企业的成长、壮大为东平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同时该项目的建设还能够增加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公司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国内外市场需求空间很大,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年来,公司统计工作在地方领导的关怀下,认真贯彻执行《统计法》和统计规章制度,经过全体统计工作者的积极努力、辛勤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统计工作任务。一、三年来统计工作回顾。

(一)三年来统计工作开展情况

1、逐步建立健公司统计规章制度,加强统计管理工作

为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贯彻实施,结合我公司实际,量化了考核标准,完善了考核奖励制度。各业务统计部门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先后制定了本专业具体的统计管理办法和制度。一系列统计规章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健全,有力地促进了统计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使公司统计工作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统计工作者依法统计意识不断增强。公司统计工作逐步向规范化方面发展,基本做到了“专业实施、归口管理”。

2、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提高统计工作水平

一是不断建立健全公司统计规章制度,规范统计工作程序,严格落实统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二是加强统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对无证上岗统计人员进行及时培训,实现了持证上岗,提高了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加强基层信息质量考核,统计检查时重点检查基层原始记录、统计基础台帐、统计资料的管理、统计数据是否真实准确,促进了统计资料积累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3、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根据统计工作的要求和公司《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今年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统计工作执法大检查。统计部门就统计工作开

展与执行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自查率达100%;统计部门对本专业基层统计工作进行抽查,并将检查报告和检查表报公司企管部。通过统计大检查,进一步贯彻了《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较好地执行了公司的统计工作管理办法,提高了统计人员依法统计的意识,促进了基层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从源头上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推动了公司统计工作的发展和提高。

(三)当前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三年来统计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工作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当前搞好统计工作,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和困难:

1、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些人认为统计工作可有可无,统计数字可以马虎对付。这种思想势必影响统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进而给企业经营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2、统计归口管理职能仍需加强。归口管理的职能虽然在逐步加强,但由于长期以来各专业统计各自上报,缺乏沟通,数出多门,造成同一统计指标出现多个数据的混乱局面。

3、统计执法检查力度有待加强。近三年,公司虽然按统计规章进行了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但由于思想上对统计工作的重视不够,统计自查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加之组成检查组需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牵涉面大,致使统计抽查工作不能全面展开,局限在狭小范围,不利于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意见和建议

1、希望公司加强对统计工作方面的业务指导。加强信息交流,取长补短,以推动公司统计工作的全面提高。

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篇4

我局本期末实有私营企业户数为1096户,注册资本111607万元,雇工人数10495人,投资者人数1794人,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23%、32%、22%、25%;本期新开业户数为149户,注册资本15846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37%和32%,注销53户,比去年

同期增加121%,注册资本638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6%,因未参加上年检而被吊销执照31户,比去年减少57%;户均注册资本为101.84万元,比上年同期提高2%。以上数字表明,我辖区的私营企业继续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无论是企业户数、注册资本、雇工人数、投资者人数还是户均注册资本、新增户数都呈现大幅度增长,特别是上规模的大中型私营企业增速明显加快,私营企业的规模和效益也进一步提高。我辖区的私营企业发展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1.私营企业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公司制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占企业总户数的75.6%,其次是个人独资企业占22.5%,再次是合伙企业占1.9%,统计表明,私营有限公司早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组织形式,但个人独资企业以设立成本低、退出容易、经营灵活等特点仍然为许多私营企业经营者所青睐,尤其是化肥等农资市场放开以后,成为农资经营者的主要经营形式,我辖区的个人独资企业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形式,包括私营有限公司,但由于个人独资企业与有限公司相比,其社会地位、风险承担、管理制度上存在着诸多缺陷,不可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组织形式;合伙企业所占私营企业比重不大,但今后相当一段时间这种经营形式因经营者的需要仍将存在。

2.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和优化,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企业不断增多。本期制造业共有300户,比上年同期增长近10%,占私营企业总数的27%,成为私营企业中仅次于批发零售业的主导行业;除制造业外,其他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服务业等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其中增幅较明显的有建筑业、房地产业,提高幅度分别为36%和70%,主要原因是我市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深入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给我市的市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留下了很大发展空间,一些建筑商、房地产商应运而生,使得这两个行业得以较大幅度提高;下降较明显的行业只有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主要原因是我市的供热企业经过整合,一些分支机构被合并,供热企业功能更加完备和利于管理。

个体工商户期末实有户数为11761户,从业人数27675人,资金数额53037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19.8%、30.8%和46.7%,无论是户数还是从业人数、资金数额在我辖区都创历史新高,其中增幅较大的有农林牧渔等涉农企业,农林牧渔业提高幅度为69%,主要原因是我市今年加大了促进全民创业的工作力度,强化了诸如“妇女创业小额贷款”等扶持措施,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创业热情,尤其是广大农民和妇女的创业热情,种植业和养殖业得以大幅度提高;统计表明,个体工商户不仅成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渠道,也成为人们创业致富的“大练场”,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无论是私营企业还是个体工商户都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镇发展较快,农村发展较慢,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篇5

2010年《老区建设》杂志在全省各级扶贫和移民办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以服务扶贫和移民工作为办刊宗旨,紧紧围绕全省扶贫和移民重点工作,宣传国家新阶段扶贫和移民的方针政策,总结工作经验,推广先进典型,探究难点问题,突出了刊物的指导性、理论性、探讨性、资料性和服务性,刊物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受到了全省各级扶贫和移民办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老区建设》杂志开设了“本刊评论”“三农资讯”“权威言论”“本刊特稿”“县乡论坛”“专题调研”“特别报道”“扶贫广角”“扶贫在线”“异域观察”“基层工作”“乡村阅读”“小资料”等多个栏目。2010年共刊发各类文章453篇,其中来稿数量较多的市(区、县)有:赣州市、吉安市、抚州市、九江市等。

我们热忱欢迎关心扶贫和移民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希望全省各级扶贫和移民办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加强扶贫和移民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总结典型经验,积极向我刊投稿,在提高稿件质量的基础上,增加投稿数量。今后,我们每年都将对全省各市(区、县)在本刊刊发稿件的情况进行统计通报。

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篇6

关键词: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

社会经济统计学中的概念很多,但重点要掌握以下几个常用基本概念。

一、总体和总体单位

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叫统计总体,简称为总体。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例如,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就构成了人口普查的总体,而每个人就是总体单位。

总体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同性质:同性质就是要就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在某方面要有共同的性质,同性质是构成总体的基础,是统计研究的前提。例如,在研究我国工业企业发展状况时,我国的所有工业企业便构成总体,该总体各单位的共性是“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工业产品或劳动服务即经济职能是相同的)。凡是从事非工业生产活动的企业如农业企业、商业企业等不能成为该总体的基本单位。

2.大量性:大量性即是要求构成总体的单位数必须足够多。例如,我们以个别人对某问题的看法作为民意调查的结论。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及拥有的知识、信息等是不一样的,带有一定特殊性和偶然性。只有调查足够多的人,这种特殊性和偶然性因素的影响才趋于相互抵消,才有可能显示出必然性来。

3.差异性:即在同质条件下,要求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在其他地方的表现又必须不同或不完全相同。例如,在人口普查中,每个人除了具有“中国国籍且在中国国境内居住”的共性外,其他方面如年龄、爱好、个性、文化程度、职业等表现是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即一定研究条件下的总体,在另外的研究条件下可能转化为总体单位;而一定研究总体单位,在另外的研究条件可能转化为总体。

二、标志与指标

(一)标志

反映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叫标志。例如,对人口普查中的“某人”来说,有性别、年龄、爱好等方面的特征,这里的“性别”、“年龄”、“爱好”等名称就是标志。

一个完整的标志包括標志名称和标志表现两个方面。所谓标志表现就是标志在总体单位上的具体体现。如人口普查中的个体单位“某人”的性别为男,年龄为58岁。这里的“性别”、“年龄”是标志名称,“男”、“58岁”是标志表现。任何一项统计工作都要掌握总体单位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实际发生的情况,因此标志的具体表现是统计最关心的问题。

标志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品质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具体表现用文字陈述。如某人的性别为男,文化程度大学,这里的“男”、“大学”则为品质标志的表现。数量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其具体表现用数值表示。如某人的年龄60岁,工龄15年,这里的“60岁”“15年”就是数量标志的表现。

(二)指标

统计指标是用来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它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组成。指标名称反映现象所属的一定范畴;指标数值反映现象在具体环境下所达到的规模、水平及比例关系等。

统计指标的特征:

1.可量性:统计指标是对现象某种综合数量特征进行概括而形成的科学范畴。但不是所有进行概括现象的范畴都形成统计指标。只有那些能用数字加以计量的范畴才有可能被称为统计指标。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员、税收总额等,对于那些无法用数字加以计量的范畴,就不可能成为统计指标。

2.综合性: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其数值是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质的总计。

3.具体性:统计指标是反映具体现象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数量特征,而不是抽象的现象、概念和数字,它包括着特定的涵义、内容、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等,因而不存在脱离具体内容的统计指标。

(三)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1)指标必须可量,而标志中只有数量标志才具有可量性。(2)指标是用来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3)指标具有综合性,他是同质总体各个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差异综合,而标志一般不具有综合性,他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

2.联系:(1)标指数均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准值汇总而来,指标数值的大小受个单位标志之大小及其变化的影响。(2)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变化关系,随着研究目的变化,总体和总体单位的转换带来指标和标志之间也发生相应的转化。

三、变异和变量

(一)变异

变异就是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具体表现之差异。

正因为总体单位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才需要通过统计研究来发现现象变化的原因、过程和规律。所以,同性质是统计研究的前提;而差异性是统计研究的内容。

变异有属性变异和数量变异之分。品质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的具体表现不同成为属性变异。如人有爱好不同之异;企业有组织形式不同之别。数量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上的表现的差异称为数量差异,如人有年龄大小之异,企业有利润高低之别等。

(二)变量

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或同名指标。如人的年龄大小不完全一样,因此“年龄”这一数量标志就是一个变量。变量具体取值称之为变量值。如人的年龄为17岁、18岁或68岁等,这些具体数值都是变量值。

教师培训情况统计表填表说明 篇7

1、本表除“教师签名”、“审核人签名”手写外,其余均为打印,每人一张,近三年未参加任何培训的教师打印空表一张并签字。

2、将鼠标移至表头各项目处将会显示该填写项目的简要说明。

3、本表统计包括“国培”等各级各类培训。

4、参加培训教师本如果有三次以上培训,可以在相应插入行以保证完整填写培训项目。

5、学分计算参照平市教人„2013‟71号:(摘要如下)

第四条 中小学教师每年参加培训所获学分不得少于30学分。在五年一周内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分不少于30学分,累计学分不得少于360学分。新任教师须另需参加100学时以上的新教师适应性培训。

第七条 参加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举办或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并经培训机构考核合格获得培训结业证书者,依据培训结业证书登记的学时数认定学分,其中县级集中培训每1学时计1学分,市(州)级集中培训每1学时计2学分,省级集中培训每1学时计3学分,国家级集中培训每1学时计4学分。其中,获得优秀学员的,按国家级、省级、市(州)级、县级 各加10分、8分、6分、4分;成绩不合格者,不认定学分。

第八条 凡参加学历提高培训的教师,凭毕业证进行学分认定,学习期间(最长5年)每学年计30学分。人社部门组织的公修课培训,按5年30学分认定。

“安全生产月”活动情况统计表 篇8

“安全生产月”活动情况统计表

一、安全宣传活动

开辟宣传咨询点(5)参加宣传人数(100)

制作安全宣传橱窗数(2)张贴标语、横幅条数(10)发放宣传学习资料数(50)受教育人数(300)

二、安全报道

电视新闻(条)(0)报纸(篇)(0)

广播(条)(0)简报(期)(0)

其它(5)

三、其他宣传活动

知识竞赛场次(1)演讲比赛场次(1)

举办培训班次(2)参加培训人数(50)

组织安全考试人数(50)参加竞赛人数(50)

四、安全生产督查和隐患排查治理

安全生产检查次数(10)参加检查人数(20)

被查单位数(3)查处违章人数(5)

查出隐患数(4)下发隐患通知书(2)

投入整改资金数(100万奈拉)隐患排查整改数(4)

五、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及演练

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数(2)新建和完善应急预案数(4)已发布的应急预案总数(4)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场数(1)

六、安全奖励及处罚

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篇9

地理标志的注册商标保护是通过将地理标志注册为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对地理标志进行的商标法上的保护。河南省认识到商标注册在特色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申报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取得了一定成果,2002~2014年12年间,已经注册的地理标志商标共计46件。

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开展河南省特色产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工作,现对河南省特色产品地理标志注册商标的地域分布、类别分布、年度递增以及与其他省份对比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河南省特色产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的特点及不足,为进一步促进河南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河南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情况统计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12月31日,河南省共获得地理标志注册商标46件,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河南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年度分布情况。2002~2014年,河南省共获得地理标志注册商标46件,每年注册情况如下:

第二,河南省特色产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区域分布情况。截至2014年12月31日,河南省18地市中有14个地市获得了地理标志注册商标,具体情况如下:

第三,河南省特色产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类别分布情况。截至2014年12月31日,河南省十大地理标志产品类别中均取得注册商标,具体情况如下:

第四,河南省特色产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主体情况。截至2014年12月31日,河南省共计有6类主体作为申请人申请了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具体情況如下:

第五,河南省和主要省份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情况比较。截至2015年6月底,我国累计注册和初步审定地理标志商标2790件,注册和初步审定地理标志商标数量排名前6的省份及注册数量如下表所示:

二、河南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情况分析

从上述各表数据分析,就河南省地理标志产品商标注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从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年度分布情况分析,从2002年就开始注册并获得河南省第一件地理标志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工作开展较早,开始注册的时间并不晚于其他省份。但是,随后的注册工作开展得并不是很顺利,其间中断注册年份较多,2004年、2006年、2007年三年没有一件地理标志获得商标注册。在有注册地理标志商标的其他年份,每年的注册量也不多,除2009年、2014年外,其他年份的注册数量均未超过5件。

第二,从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区域分布情况分析,河南省18个地市中有14个地市获得过地理标志商标注册,获得地理标志注册商标的地市比例不低,但仍有4个地市处于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空白状态。已经获得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的地市,在注册数量上分布不均衡,最多的南阳市有8件,最少的新乡、周口、驻马店、平顶山、开封,均只有1件。比较而言,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注册数量较多,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注册数量较少。这反映出,河南省各地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数量和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商标保护意识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第三,从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类别分布情况分析,河南省注册的地理标志商标主要分布在粮油、果蔬、禽畜和中药材方面,工艺品以及其他类产品的地理标志注册商标较少。

第四,从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主体情况分析,绝大多数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是以行业协会为申请人,也有部分商标是以政府机构,比如办公室,作为申请人进行注册,还有一些是以学会、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名义申请,只有个别是以经营实体,比如服务中心名义申请。

第五,经济比较发达的农业大省的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数量遥遥领先于河南省,河南省作为拥有数量众多地方特色产品的农业大省,在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上已经落后于其他省份,尤其是和有相似地理、人文条件的山东省、湖北省相比,河南省地理标志注册商标的数量太少。

三、关于河南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对河南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情况的统计与分析,针对河南省地理标志注册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注册工作,迎头赶上,补上历史欠账。由于对注册商标对地理标志保护的意义认识不够,商标保护意识不足,导致河南省在注册时间本已领先的情况下,丧失了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的大好时机,使得随后的年度内注册数量较少,处于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保护的被动局面。因此,应从省级层面制定政策和措施,细化具体注册管理工作,加强宣传和推广,普及地理标志注册商标知识,提高商标保护意识,鼓励和促进各地积极申请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将符合条件的地理标志申请注册为商标,使地理标志产品享受商标法的保护。

第二,河南省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各地具有很多符合条件的特色农产品能够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并可以被申请为地理标志注册商标。各个地方政府应切实担起职责,加强引导社会组织和相关企业积极申报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尤其是目前没有获得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的地市,应寻找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工作滞后的原因,加大工作力度,实现地理标志注册商标零的突破。已经取得注册商标的地市,应进一步深化注册工作,强化工作思路,寻找突破点,争取大幅增加地理标志注册商标数量。

第三,河南省地理标志注册商标在产品类别分布上存在的问题是,地理标志注册商标还主要集中在粮油、果蔬、禽畜等传统的产品上,事实上,特色产品并不限于传统农产品,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也是符合地理标志注册条件的产品,因此,应在特色工艺品上多做文章。河南省具有许多特色工艺品,诸如朱仙镇木版年画、洛阳手工牡丹瓷、南阳玉器、浚县泥咕咕、驻马店麦秆瓶等,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应将之申请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

第四,引导、鼓励合作社、公司等经营实体作为申请人进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河南省在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主体上主要是由行业协会、研究所、学会等机构申请商标注册,这些机构尽管是法定的申请主体,具备申请资格,但由于这些机构的松散性,以及利益获得的有限性,使得这些组织申请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的能力和积极性大大受限。比较来说,地理标志注册商标能够为公司、合作社等经营实体带来直接的利益,而且公司、合作社等经营实体的运作能力较强、手段和方法较多样化,由公司等经营实体作为申请人申请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更容易获得成功。

如何做好农村经济情况统计工作 篇10

一、总结经验, 把握当前松山区农经统计工作的现状

松山区的农经统计工作汇总需要市、区 (县、旗) 、乡镇、村四级逐级汇总上报。各级要汇总1000多个指标、几十万个数据, 工作量庞大, 任务繁重, 且容易出现偏差,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统计手段也逐步提高,

1. 统计队伍建设方面, 尚存在一些问题

根据新的统计报表制度及有关要求, 我们对农经统计骨干进行了业务培训, 分别培训了统计报表制度、《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制度和法律法规。几年来, 各级共培训骨干人员200多人, 使他们的业务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较好的完成了统计任务, 但是由于部分地方的机构改革, 导致少部分乡镇没有农经统计人员, 致使统计数据无法上报, 影响了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在提供统计信息方面, 还有待于进一部完善

各级农经部门能按照农经统计报表制度的基本要求, 认真组织统计调查、信息收集和汇总分析等工作, 及时提供和定期反映了农村发展的基本情况, 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农经业务工作的进展情况。从近几年的情况看, 农经统计方法正在逐步改进, 农经统计质量也在逐步提高, 与过去相比, 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都有了显著变化。

3. 在开展专题调研方面, 还有待于提高

各级农经统计部门和农经统计人员根据领导决策和业务工作的需要, 针对“三农”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 开展了不定期的专题调研, 及时提供了有关方面的基层情况、基本数据和基础资料。需要指出的是, 部分地区在开展调研工作中有不够深入、不够细致的现象。个别地方不能按时上报调研报告, 数据及资料不够翔实, 不能客观地反映基层真实情况, 存在一定的应付思想。

二、认清新形势, 增强做好农经统计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当前, 全区的经济社会正处于变革和转形的重要时期,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推进, 做好农经工作将会面临着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 因此, 我们要准确把握形势, 顺势而为, 切实增强做好农经统计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 探索解决集体经济管理方面出现的新问题, 努力化解乡村两级债务

经过多年的努力, 松山区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村级组织财务公开的面也逐步扩大, 公布内容也更加翔实具体, 但进一步加强集体经济组织管理, 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认真研究解决基本经营制度方面出现的新矛盾

妥善解决人地矛盾突出问题。随着《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贯彻实施, 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得到进一步落实, 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总体保持稳定, 但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 对土地征占用的需求扩张与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矛盾日益突出, 出现了“多人无地”的现象, 如何妥善化解这一矛盾已是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3. 探索发现经营组织形式方面出现的新情况, 大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 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如何依法规范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有序提高全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不断推进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和专业化经营, 需要加强持续的工作指导。

三、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提高农经统计质量和工作水平

通过上述不难发现, 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要顺应发展趋势, 不断开拓创新, 求真务实, 才能进一步提高农经统计质量和工作水平。

1. 增强服务意识, 找准工作定位

农经统计工作的主要任务, 是为各级党政机关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 指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全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服务。作为各级农经统计人员, 要根据统计内容、服务对象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找准工作定位, 增强服务意识, 加强与相关业务工作的沟通与合作, 切实防止和有效解决农经统计与相关业务“两张皮”的问题。要主动了解相关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审核汇总报表数据, 要充分征求相关业务部门的意见, 提供的统计信息成果, 要努力做到准确及时。

2. 增强创新意识, 坚持与时俱进

近年来, 由于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 “三农”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 农经部门参与研究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 如何适应农村改革与发展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 是农经统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然面临的课题。因此, 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 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开拓进取, 进一步提高农经统计工作水平。

3. 增强质量意识, 确保准确及时

近年来, 通过各级农经统计人员的共同努力, 农经统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但由于种种原因, 还存在一些急需改进提高的地方。如在提高调查数据的准确性方面, 既要严格工作程序, 努力排除认为干扰, 又要增强工作责任心。

4. 增强责任意识, 加强检查指导

农经统计是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农经统计信息不仅能够反映农经工作的主要成效, 而且能够为各级党政机关分析判断形势、研究问题对策提供数据支撑, 为农经部门提出工作目标任务、加强检查指导提供量化数据, 为制定、完善农村有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因此, 各级农经统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搞好农经统计重要意义的认识, 切实加强对农经统计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不断改善农经统计工作的基本条件, 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努力开创松山区农经统计工作的新局面。

上一篇:团队经理岗位职责下一篇:校园电视台系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