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服务企业用工调查情况汇报(精选9篇)
1、垂直、国有企业。我县以金融、电力、电信、烟草公司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待遇好、福利高,对普通员工很有吸引力,企业在用工上有很大的挑选余地,用工情况稳定,单位从业人员流动性小,不存在招工难和缺工的问题。
二、本县企业缺工的原因
(一)就业岗位的增多导致我县企业招工难。近年来,随着县政府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一些用工需求大的企业落户我县,以及农民工外出开阔了眼界,积累了资金,回乡创业高潮的掀起,一些民营企业也在加快发展,提供就业岗位不断增多,因而一些新开办的企业招工难。
(二)企业文化直接导致企业招工难。
1、工资待遇低的企业招工难。一方面企业利润空间有限,愿意支付的用工成本相对较低,而另一方面随着生活费用的上涨,求职者的预期薪金增加,两者的矛盾导致就业意向难以达成。我县企业大多数是起步阶段,与发达地区的优秀企业比,无论是工资待遇、管理理念、企业发展规划、设施环境等都相差甚远,直接导致我县企业的招工难。
2、工作强度大的企业招工难。80后以成为新生代就业主力军,他们既追求高工资,又要开阔眼界,享受精神生活,一般都倾向于到发达地区发展,追求高质量生活,而不愿在本地从事薪水不高而工作强度大的职业。如我县的金马玻纤公司,每天上班时间为两班倒,且该产品易使操作工人皮肤过敏,虽然熟练工月工资可达到每月3000元以上,还是不能吸引就业人员,仍然存在常年缺工的现象。
3、社保待遇低的企业招工难。《劳动合同法》、《劳动仲裁法》等相关法律的颁布,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健全、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也依法约束了用人单位。之前企业有事招人,没事辞人。现在企业必须与员工签订合同,要依照《劳动合同法》应给工人缴纳社保,部分企业效益本身就不景气,还要缴纳社会保险,用工成本高,压力大。社会保险费的缺失,直接导致员工的就业随意性、流动性大。
(三)劳动力整体素质低导致招工难。我县富余劳动力整体上文化、技术水平不高,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据调查,在我县农村富余劳力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63%,高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47%,有中级以上技能水平的.人员更是缺乏,仅占总数的17%,下岗失业人员中普工占了90%以上,因此我县部分企业的高管、高技人才难以招到。
三、针对企业缺工的措施
1、加强企业用工动态监测,完善宣传组织机构。我局每月对本地企业深入调查摸清缺工底数,并将用工信息建立台账。加大招工信息宣传力度,不断完善招聘信息发布平台。一是在城区、集镇和人口较为聚中的地方集中进行招聘信息张贴,进行广告宣传;二是利用就业信息网、湖北公共招聘网、进行网络发布;三是在电视台开辟专栏,在人力资源市场临街面安装电子显示屏,把企业简况和用工信息进行逐一宣传;四是召开乡镇分管人社中心领导和中心负责人会议,把筛选好的用工信息制成宣传册子,发到各乡镇,并要求各乡镇要把用工信息送到村组,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五是针对部分企业出现缺工现象,我局及时成立了服务企业用工专班,以春风行动为契机,通过信息发布、组织员工进厂考察等多种措施。协助本县缺工企业招工达1153人。对尚存在缺工的18家企业,有工作专班,并明确专人实行全程跟踪服务。
2、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建立激励机制。一是企业职工岗前培训得到加强。为降低企业用人成本,我局结合企业岗位要求,为企业新进员工进行免费就业前培训,对企业原来的老员工,实行免费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我们结合英山实际走基层,到厂区,进车间,先后进入际华仕伊服装有限公司、承庆鞋业有限公司、佳源车身公司、圣阳旗百货公司等企业,举办企业职工岗前培训12期,参训913人,有715名员工结业,促进了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
二是对4050困难就业人员和企业录用困难就业人员1145人发放社保补贴339.8万元;确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减轻企业负担。
3、加强企业用工指导,建立监管机制。对经介绍在我县就业的员工,实行一季度一回访,了解他们在企业的工作、生活、工资福利待遇等情况,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联合劳动监察,采取不定时对我县企业进行检查和暗访,确保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在全县15家缺工企业建立了动态监测点,及时撑握企业的缺工和用工状况。同时在5个乡镇10个村建立农民工返乡动态监测点。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和返乡农民工调查数据,及时调整招聘会频率,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工作,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四、改善企业缺工的建议
2、进一步加大宣教力度。首先,提高企业老板和员工的法律意识,认识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引导企业经营者用长远的眼光来经营企业,与员工建立互惠、互赢、和谐的劳动关系,使企业的劳动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报酬、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障逐步规范到法制的轨道。以此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其次,要引导员工知法、懂法、用法、守法,时刻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育员工树立遵守劳动合同的意识,切实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3、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企业要挖掘内部潜力,加大企业劳动卫生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劳动卫生设施尽快符合国家规定。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企业效益、物价上涨等因素,逐步提高职工的工资待遇。政府要把公租房、廉租房的优惠政策向企业困难职工倾斜,保障企业职工安居乐业。同时要加大劳动力培训的投入,把短缺、急需的人才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直接为县域企业输送专业人才。
一、漯河市郾城区企业用工基本现状
本次调查的36家区定重点企业中, 有22家企业不存在缺工现象, 占企业总量的61%, 有的企业如方汇药业、众益达还进行了人才储备。有14家企业存在不同情况的缺工现象, 占企业总量的39%, 缺工总数截止到本次调查结束时有482人。但从整体情况看, 没有因缺工而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从行业类型看, 机械制造、医疗器械类行业因扩大生产规模等用工需求量较为明显, 比如莲花医疗器械、江山天安新型建材均缺工达150人。
二、部分企业缺工原因分析
在本次调研中, 郾城区人社局与企业负责人、中层人员及普通员工三个层面进行了深入接触, 通过与其沟通交流, 发现缺工原因较为复杂, 既有企业扩大规模导致用工缺口以及春节、三夏等时段性缺工的客观原因, 又有企业自身缺乏“以人为本”用人理念的主观原因。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用工需求大。
近几年以来, 郾城区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 企业总量不断增加, 一些企业快速扩大规模, 企业用工量加大。人力资源市场出现了用工需求上升的态势, 造成了部分企业缺工明显。再加上郾城区近年来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 有7万多名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 其中绝大部分都去了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 平时很少有劳动力闲置在家。
2. 工作薪酬低。
企业用工难尤其是普通工人短缺的企业大多数是因为用工薪酬偏低。相对于发达地区, 郾城区企业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薪酬差距, 加之部分企业负责人思想观念不够开放, 对员工的薪酬待遇比较苛刻, 导致企业用工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大多是“孔雀东南飞”。相比之下, 区内待遇较高的企业就不存在用工短缺问题, 而且对务工人员的素质要求还比较高。比如, 万千饲料公司把提高员工工资待遇放到重要位置, 车间工人月平均工资均在3200元以上;销售人员工资均在5000元以上, 最高的半年拿到19万元, 因此, 企业不存在缺工问题。
3. 劳动强度高。
在调研中, 我们发现劳动强度大也是员工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 一部分企业虽然采用计件工资, 但企业员工每天的工作时间往往都要超出8小时, 甚至达到12小时, 工作时间长且单调枯燥, 对员工来说, 既生活不便又缺乏吸引力。而一些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企业则相对用工压力较小, 如金海岸公司职工队伍就相对比较稳定, 企业反映2~3年内暂无大量招工计划。
4. 用工观念差。
部分企业对于员工的关心重视程度不够, 不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 员工宿舍、就餐、洗浴等硬件设施不健全, 也是导致企业用工困难的原因之一。比如, 某企业的员工给我们反映, 企业的管理不够人性化, 把员工当作机器用, 导致员工纷纷离岗。相比之下, 一些重视、关心、关爱员工的企业在用工方面压力不大, 比如乐天澳的利有限公司, 该企业每月15日都要为当月过生日的员工举办集中庆祝活动, 为员工送上公司的祝福和礼物, 平时还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使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员工流动性明显降低。
5. 季节影响大。
目前郾城区企业员工薪资大都采用计件方式, 旺季工作量大、收入高, 到了淡季收入大幅走低, 导致员工离岗较多。比如金星啤酒等企业, 在产品销售旺季应聘者很多, 而淡季则无人问津。而六和豫汇公司、乐天澳的利则不存在这种现象, 其原因在于企业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工资保障机制, 无论生产形势如何, 其员工保底工资也在1200元以上。此举表面看一定时段上影响了企业效益, 但从长远看, 企业节约了再次招工、培训成本, 保持和稳定了熟练工队伍。
6. 人员流失多。
目前80后、90后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 这个群体在就业观念、工作期望值等方面都与60后、70后有较大差异, 年轻务工人员特别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虽然在本地就业有更多机会, 但他们大都热衷于到沿海发达地区闯一闯、看一看, 热热身。一方面, 这个群体期望值较高, 比较关注以后的发展空间, 因此乐意到大型企业集团就业。另一方面, 除工作环境的要求外, 年轻务工人员也非常关注生活质量, 如果企业周边条件较差, 不能满足交通、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就会离岗。
7. 行业吸引力小。
目前, 郾城区的主要企业大多为第二产业, 而第二产业的性质决定了从业人员在工作时间内必须限定在车间内, 工作时间长且单调枯燥, 不少年轻人认为在工业车间工作, 劳累且不说, 也学不到什么知识。很多年轻人乐意到一些大商场、洗脚城、娱乐厅去务工, 感到在这个环境里工作, 信息量大, 接触人多, 对个人发展有帮助。
三、漯河市郾城区人社局服务企业用工的一些做法
1. 强化组织领导。
郾城区人社局一直非常重视对企业的用工服务, 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纪检组长为副组长的招工工作领导小组, 人才交流中心、人力资源市场牵头, 有关股室及乡镇劳动保障所积极配合, 协调联动。同时, 建立健全了企业联络员制度。机关全体同志每两人一组联系一个重点企业, 只要企业有需求, 联络员都会积极想办法提供服务。
2. 及时调查摸底。
企业用工状况是一个一直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为准确、及时、全面掌握企业用工缺口, 今年以来, 郾城区人社局会同淞江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工信局等部门, 利用发放调查表、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电话联系等形式, 分别在春节前后、三夏期间和中招后, 进行了4次规模不等的企业用工需求情况调查, 通过调查, 摸清了用工底数。另外, 每年年初, 郾城区人社局都要利用乡镇劳动保障所这个平台, 在全区进行一次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调查, 把剩余劳动力登记造册, 随时准备为急需用人的企业提供人力资源。
3. 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 人社局利用春节期间大量农民工回家过年的有利时机, 印发了5000份企业招工资料, 乡镇劳动保障所的同志深入到各村发放。其次, 在漯河有线电视台、漯河经济电视台播放招工广告。再者, 利用人力资源市场电子显示屏、招工信息发布栏发布招工、招聘信息。
4. 积极组织招聘。
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中介作用, 自2003年8月16日免费举办首场招聘会以来, 郾城区人社局定于每月16日上午在局机关为固定的人力资源招聘日。2013年2月18日, 在黄河广场举办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 乐天澳的利、小帅才、方惠药业、天安门业等30多家重点企业参加了招聘, 提供就业岗位2300多个, 当天就有330人与用人单位达成了意向。郾城区副区长谢东海亲自到招聘现场给予指导。
5. 加强区外合作。
两年来, 郾城区人社局先后9次带领乐天澳的利、莲花医疗器械、天安门业、小帅才、万千饲料等15家企业走出去, 到漯河人才市场和驻马店、许昌、周口、信阳人力资源市场进行招工、招聘, 另外, 郑州、兰州、武汉、哈尔滨等地较高层次的大型人才招聘会, 郾城区人社局也带领企业主动参与。兰州西部大开发大型人才交流会上, 乐天澳的利公司一次就获得本科以上求职简历25份。2012年4、5月份, 郾城区人社局带领天安门业、小帅才等12家产业集聚区企业到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漯河技工学院参加了校企对接现场招聘会, 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6. 开展送岗下乡。
春节刚过, 郾城区人社局人力资源市场的工作人员带领缺工的乐天澳的利、方汇药业、河南雪健等企业到黑龙潭河涯李春会上, 组织现场招聘活动, 当天就有40多人与企业达成了用工意向。
7. 设立服务中心。
2012年8月初, 按照市政府的部署, 郾城区人社局在淞江产业集聚区设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为产业集聚区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目前, 人员及各项设备已全部到位。
8. 提供人事代理。
为解除专业技术人才及企业员工的后顾之忧, 降低用人单位的用人成本, 本着“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人力资源”的宗旨, 郾城区人社局人才交流中心为企事业单位和人力资源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劳动人事代理服务。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免费办理求职登记、职业介绍、招工备案手续;为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保管档案、计算工龄、评聘职称、代缴社会保险、出具档案证明、组织关系挂靠等, 使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 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 两年来, 共签订就业及人才引进协议500多人次, 引进高层次本科以上学历人才74人, 紧缺人才89人, 直接为企业招工2181人。仅今年, 该局就直接帮企业招聘员工1997人, 其中产业集聚区招聘员工815人, 直接引进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4人, 紧缺人才52人, 大大缓解了企业的用人压力。
四、思考与建议
目前, “招工难”和“就业难”这两个问题都不同程度存在。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建立就业监测系统。
按照上级要求, 及早建立公共就业信息监测系统, 为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
2. 加大企业培训力度。
建议政府对企业法人代表及管理人员每年举办1~2次培训班, 重点培训提高企业人性化管理水平、企业文化建设等, 进一步提高企业家队伍群体水平。培训机构要不断改进培训方式, 专业设置要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求, 探索走实行订单式培训的路子。
3. 改善员工福利待遇。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大指导和管理力度, 进一步畅通工资集体协商渠道, 引导企业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和工资总体水平, 实现“待遇留人”。
4. 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一方面, 引导企业算好“五笔账” (时间账、成本账、风险账、发展账、和谐账) , 减少不必要的纠纷、矛盾, 依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按照有关规定给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 让员工有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条件和相应的工资回报机制;另一方面, 引导职工提高维权意识, 主动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树立主人翁意识,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引导企业转变用工观念, 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 尊重员工, 关心员工, 培养员工爱岗如家的品质,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吸引力。
6. 组织开展经验交流。
政府有关部门每年要组织全区重点企业, 举办1~2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破解企业用工难”经验交流会, 用企业文化吸引员工、稳定员工。把郾城努力打造成为漯河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地。
7. 引导转变就业观念。
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 协助企业对拟外出打工的务工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全面分析外出打工的综合成本, 帮助本地劳动者理性选择就业地点, 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或本地就业。
8. 建立健全引进机制。
在强化企业与大中专院校及各类培训机构合作对接的基础上, 人社及有关部门要继续适时组织一些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企业从欠发达地区引进工人, 到外地高校及人才市场引进人才。同时不间断地组织企业参加各种类型的人力资源招聘会, 缓解企业用工压力。
9. 设立人才发展基金。
一、2016年广西企业春节后用工调查情况
参与本次调查的广西重点企业、工业园区企业、支柱产业企业共有2956家,其中706家企业参与了春节后返工情况调查,有用工需求的企业2224家,2016年春季计划用工105029人。用工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受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影响,企业用工增速放缓
调查显示,2016年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75.23%,较上年同期回落3.64%;计划用工总量较匕年同期减少近5万个,减少31.25%。
(二)广西企业春节后返工情况基本稳定
企业员工未出现大规模离职。除梧州市、钦州市以外,各市返工率均超过90%;调查的19个行业分类中造纸及印刷业、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制衣制鞋业、家具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7个行业返工率下降;男性员工返工率高于女性员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返工率明显高于普工。
(三)企业员工流动性大依然是企业用工的最大问题
2016年企业计划用工105029人,其中,弥补企业人员流失用工74839人,占用工总量的71.26%;新建企业用工6457人,占用工总量的6.15%;现有企业扩建或扩大经营等较上年新增用工23733人,占用工总量的22.59%。
(四)全区用工相对集中
其中南宁、北海、玉林等三市用工量较大,分别占全区用工总量的18.53%、18.12%、11.56%。制造业、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是用工主体,其中制造行业占50.03%,加工行业占31.35%。
(五)受“招工难”的影响,企业用工趋向理性
从用工需求性别比例上看,男性需求占41.58%,女性需求占40.52%,无性别需求占17.90%;从年龄需求上看,18-25岁需求占31.83%,26-35岁需求占34.96%,年龄不限需求占33.21%。企业用工不再挑三拣四。
(六)用工以低端劳动力为主
从文化需求上看,对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劳动力的需求占64.81%,对高中、中专、技校文化水平劳动力的需求占25.20%,对大专文化水平劳动力的需求占5.82%,对本科及以上文化水平劳动力的需求占1.53%,文化水平不限的需求占2.64%。
(七)企业计划下调工资,薪酬竞争力下降
调查显示,2015年企业平均月工资为2414元,2016年预计平均月工资为2219元,下降8.08%。近67.18%的企业认为2016年招工更加困难。
二、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员工流失率高
从调查的情况看,2016年企业员工流失率为18.14%,部分企业陷入“招工-流失-再招工-再流失”的窘境。
(二)企业用工成本逐步增加,招工、留工困难
养老保险缴费问题是企业与员工反映较多的问题,较高的社保缴费比例既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又影响了员工收入的增加。同时,企业还存在融资成本、物流成本、土地成本高等问题,无力提供优厚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
(三)就业观念制约
部分劳动者对岗位期望过高,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求职愿望普遍过高,向往环境舒适、收入较高且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较多新生代农民工对购买社保、签订劳动合同存在错误认识,制约了企业招工。
三、2016年企业用工形势分析及判断
本次用工调查显示,广西企业2016年用工总量将持续扩大,用工增速放缓;用工形势整体上处于平稳的态势,企业员工流失率有所下降,春节后返工情况稳定,未出现大规模减岗、裁员的现象。
企业“用工难”现象将长期存在,如何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是企业、政府无法回避且必须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
四、对策建议
(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一方面,通过结构性改革,实行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使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另一方面,通过简政放权、减少市场干预、激发市场活力,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广西经济新一轮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增岗稳岗
一是在国家层面上研究适当降低企业税收、社会保险缴费比例,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改善员工福利待遇;二是各级政府按照桂政发[2015]29号文件的要求,加快新增岗位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落实进度;适时推出稳岗补贴政策,引导企业开发新的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
(三)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职工生活需要
一是各级政府加速推进园区配套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金融、邮政、工商、医院、商店、旅社、餐饮、娱乐等基础配套设施尽快进驻园区;二是完善公交网络,为企业和务工人员提供生产和生活上的便利,实现劳动用工良性循环。
(四)引导企业改善环境、提高待遇
一是政府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引导企业提高工资待遇;二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通过加强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改善用工环境。
(五)强化就业服务,做好信息对接
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实现自治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五级联网,为广大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岗位信息。
2008年1月1日,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和“两税合一”(指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统一为25%)开始正式实施;同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节能减排等改革措施不断深化;人民币持续升值等新情况不断出现。为调查这些新举措(新情况)对我市企业用工的影响和作用,我们选择了部分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到33家企业的调查表反馈,其中:国有企业17家,集体企业3家,私营企业8家,外资企业5家。现报告如下:
一、企业高度重视《劳动合同法》并深入贯彻
所调查的33家企业均组织学习过新的《劳动合同法》。企业用工的管理方法正走向依法管理、规范管理、合同式管理。33家企业的在岗职工为30946人,已经签订劳动合同为25767人,占的比重为83.3%; 276人因职工或企业的原因未签劳动合同而离开企业, 占的比重为0.9%;尚有4903人在待签过程中,占的比重为15.8%。未签劳动合同而离开的现象主要出现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其中:私营企业270人,外资企业6人。
二、企业的用工方式以“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为主。本次调查企业主要用工方式时允许有复选项,企业选择频次最高的为“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项,共计24次,占总选择频次的52.2%;其次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
项,共计17次,占37.0%;第三为“签订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用工方式”选项,共计3次,占6.5%;第四为“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用工方式”选项,共计2次,占4.3%。
三、企业遵守《劳动合同法》的意识得以强化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使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我市企业选择频次最高的选项为“办理社会保险的成本增加”,共计19次,占总选择频次的41.3%;其次为“合同终止时经济补偿金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11次,占23.9%;第三为“不签劳动合同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8次,占17.4%;第四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成本增加”选项,共计8次,占17.4%。前两项为守法成本增加,认同率高,说明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企业认同劳动者社会保险的重要性,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后两项为违法成本增加,也有相当部分企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认同率不如前两者高,说明大多数企业基本不做违法的前提假设,故而未把违法成本增加当主要成本支出的首选项,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企业守法意识加强。
四、某些行业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33家企业中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8家,占24.2%,劳动力充足甚至过剩的24家,占72.7%,其他情况(经营者正办理交接,无法判断)1家。占3.1%。
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企业以私营企业较多,有4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50%;其次为国有企业,有2家,占国有企业总数的11.8%;第三为集体企业,有1家,占集体企业总数的33.3%;第四为外资企业,有1家,占外资企业总数的20.0%。
从行业发布看,劳动力短缺现象主要分布在酒店、宾馆、饭店等服务行业。
五、口退税政策调整,节能减排,两税合一等改革措施对我市企业
影响不大。
对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63.6%企业认为“没有影响”,36.4%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对于“两税合一”,33.3%企业认为“没有影响”,66.7%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对于“节能减排”,30.3%企业认为“没有影响”,69.7%企业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影响较大。
六、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市企业有影响甚至有较大影响。
市企业用工情况调查分析和建议
今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的企业用工紧缺现象再次出现,“用工难”、“民工荒”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市企业用工有无缺口?应该怎么办?为贯彻落实市委八次党代会及全市重点项目观摩点评会议精神,进一步搞好我市企业用工服务工作,加速企业发展,近期就这些问题我们深入企业、县区进行了调查,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我市企业用工情况
随着我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新建企业不断增多,现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用工形势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个别企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用工难,但全市总体用工形势比较平稳。据调查,全市8个产业聚集区投产企业97家,投产76户,在职员工15837人;在建26家企业预计今年投产。投产和在建企业全部达产后计划用工58106人,其中今年用工需求16707人,1至9月共为雨润生猪屠宰、全友家私等招商引资落地企业招收员工8729人。
“用工难”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区域性紧缺。濮东产业集聚区需求6365人,占计划用工总量的67.5%。开发区、濮阳、清丰县、范县等4个产业集聚区今年计划用工2256人,占计划用工总量的13.6%,属于正常流动性用工。二是行业性紧缺。用工需求主要集中在餐饮、建筑、服装、缝纫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南乐、台前产业集聚区内骨干企业,一般技术的工人比较容易招收,该集聚区未提出大的招工要求。三是结构性紧缺。熟练工和高中级技术人才紧缺,而大量的普工、无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却反映“找工难”。在企业招聘岗位中,近1/3都要求具备一定的职业资格,其中,要求具备初级工水平的岗位占20%,要求达到中级工及以上水平的占5%,要求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达70%以上。四是流动性紧缺。以“80后”、“90后”为主的求职群体,期望到具有规模名气大、发展前景广阔、生产生活环境较好、社会保障福利健全的企业就业,我市工资水平、企业人文环境等因素,增加了其出市出省流动性,给企业稳定用工造成了一定困难。
二、企业“用工难”原因分析
从表面上看,这与外贸需求复苏、部分外向型企业订单增加,致使劳动力“供不应求”有关。但从更深层次看,这是在沿海地区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劳动需求结构变化与供给相对不足这一矛盾的集中反映,也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例长期偏低而城市生活成本又大幅刚性上涨导致的必然结果,还跟内地不少省市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增加、薪资待遇提高、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牵挂等,使农民工纷纷回流返乡有关。
我市个别企业出现一定程度的用工难,主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状况都发生较大变化,二者相互适应还需要一个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力需求与供给比例不对称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搭建优质创业服务平台,吸引了一大批外地企业落户我市,用工需求增长较快。与此同时,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出台惠农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特别是我市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迅速增加,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长缓慢。
(二)劳动者择业能力与企业人才需求不匹配
企业虽然提供了不少类型、不同层次的就业岗位,但往往因为薪酬低等原因难以招到较为合适的用工对象,存在“有事没人干”的现象。有些企业招工门槛偏高,对应聘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技能甚至性别规定较多,普遍存在“重女轻男”、避“中”就“青”的现象。企业招工年龄多数要求女工28岁、男工35岁以下,使我市35-50岁的中年劳动力只能“望岗兴叹”。
(三)企业用工环境与员工预期差距较大
员工都希望到有较大规模、用工较规范、劳动条件较好、社会保障健全、月工资发放及时的企业就业,而不愿到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住宿简陋、文化生活单调、各种福利保障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就业。而作为用工方的企业,由于劳动力长期供过于求,我市不少企业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住宿简陋、文化生活单调、工资待遇低、福利保障落实不到位,加剧了员工的流动性,也加大了员工就业和企业招工的难度。在用工时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一味降低用工成本,消耗性、掠夺性地使用劳动力资源,不注重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必然导致员工的大量流失。
(四)企业用工应变与时代发展不一致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力市场也在逐步发生变化,现在的劳动工人主体已经由第一代民工向第二代乃至第三代转化,当前主要是80后和90后群体。这些年青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目标,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赚钱养家糊口,更主要的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扩大视野和体验享受生活。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还象当初对待第一代农民工那样对待这些农民工,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三、破解我市企业“用工难”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市企业用工难问题虽然还不突出,但也初步显现,特别是下一步又一批招商企业落地后,预计企业用工紧张问题将日益明显。建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立足长远,未雨绸缪,在政府部门、企业和劳动者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把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化环境、改善民生等统筹考虑,建立健全适合我市企业健康发展的招工用工机制,形成多赢的合作局面。
(一)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整合职业教育办学资源,加快职教园区建设,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引导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牢固树立“社会需要什么岗位设置什么专业;社会需要什么技能开设什么课程;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培养什么学生”的办学思想,强化“特色立校”理念,发挥独特优势,找准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培育品牌专业,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职业技术教育品牌,不断增强学校的吸引力、生命力和影响力。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使求职者怀揣一技之长创天下。切实加强农村初高中刚毕业青年、失地农民、退伍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把广大劳动力资源变成宝贵的技工资源,人多变人强,着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让受训者真正掌握一技之长,成为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为濮阳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优化企业用工环境,增强企业吸引力
引导企业善待职工。鼓励企业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员工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加强与员工的感情交流,畅通员工发展晋升渠道,将员工前途和企业前途紧密结合起来,使员工树立长期扎根意识,以企业为家,安心工作,真正做到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精神凝聚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企业服务。为留住更多农民工,沿海有些企业向员工发放每人200元-300元的“开工红包”,加班费也有所上涨,“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员工感受公司的温情和诚意”。这几年长三角地区不少企业为员工盖起了公寓式宿舍楼,设置图书室、篮球场、游泳池等设施,增加有组织的旅游、娱乐活动,逢年过节甚至还为前来探亲的员工亲属报销来回路费。我市可以引导企业学习、使用、完善他们的做法。
提高职工待遇水平。据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管理咨询中心针对上海地区的调查数据显示,离职的员工中,薪资因素占58.9%的比重。可见,直接或间接提高工人的薪水,能在一定程度上“拴住”员工的心。建议:一是相关部门参照沿海地区工资标准,逐步提高我市务工人员的工资标准。二是引导企业增设“工龄工资”。两年前,宁波鑫洋电器公司率先实行工龄工资制度,使得该企业职工流动率不到3%,远低于行业内20%的水平。目前,工龄工资制已被浙江、上海等地一些企业效仿。浙江金华的今飞集团今年设立“工龄工资”,以后员工按照工龄,每年上涨120元的工龄工资。三是制定完善鼓励外来人员在本地企业务工的优惠政策,切实改善外来人员来濮务工的环境,在子女入学、户籍管理、社会保险、保障性住房等方面,让外来务工人员逐步享受到濮阳本地公民的“平等”待遇。
(三)搞好就业服务活动,提高供需信息匹配率
一是建立招商引资落地企业与政府部门合作机制,通过联席会议等形式,定期研究解决企业用工和技能培训问题。完善就业服务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畅通机制,企业要将自己的用人需求主动向就业服务机构反映,让就业服务机构提前介入,做好服务;就业服务机构应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走出办公室,深入企业、农民工集居区等基层一线,掌握一手的就业市场信息,创新手段,提高就业信息传播的到达率和有效性,让劳动力供需双方充分“对接”。二是完善就业服务机构与培训机构的沟通机制。就业服务机构要将所掌握的企业用工信息及时传递给培训机构。培训机构要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合理设置培训专业,为企业培训出适合岗位技能要求的学员,使培训机构的专业设置与企业技能需求实现主动对接。三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务信息网络。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商务等部门共同建立全市人力资源信息库和企业用工信息库,健全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收集、发布、统计和分析制度,用现代化手段对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进行分析、预测,定期分析发布用工供求信息。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及时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提供咨询、联系、协调服务。
(四)企业应自觉搞好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十三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全县上下始终将扩大对外开放和强化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来抓,吸引一大批外来投资者来xx投资,截止2020年x月,全县累计引进省内协作、省外境内、境外招商引资项目xx个,合同投资总额超过xx亿元,到位xx亿元,为活力xx”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随着全县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推进和一批批项目的落地建设,一些项目推进缓慢,有的甚至因无法实施而退出,损害了我县“投资热土”良好形象。为此,我县采取一系列切实管用的举措,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较好地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良好地发展。
一是落实项目代办制度,强化政府投资服务。针对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在落地建设过程中的行政审批涉及多个部门、多项程序,周期较长、效率不高,特别需要项目承接地提供相应帮助的实际,xx年来,我县依托投资促进机构下设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中心,配备充实专职代办服务力量;
先后制定《县招商引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实施办法》《县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县xx年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为招商引资项目立项、环评、土地流转、规划建设、建设施工许可等行政审批事项提供全程免费代办服务,全面推行代办主动走访、全程跟踪、分工协作的“保姆式”服务机制,变“企业跑路”为“干部跑腿”,变审批事项“多次办”为“一次办”,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投资者办理审批事项的精力和时间。全县在xx年1至6月代办招商引资项目46个,事项92,同比增长分别为53%和84%。招商引资项目代办覆盖率创历年新高。同时,开设投资服务专线,构建有效的线下服务系统,形成线上线下一体的投资服务体系,xx年1月至6月,全县共受理咨询或投诉件件,均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确保“有诉必应,有应必果”。省时、省事、省心、满意的服务,得到广大投资者的一致赞扬和充分肯定,成为了--投资环境优化的一张新名片。
二是强化推进协调机制,促进项目快速落地。针招商引资部分项目签约不开工、资源不利用、政策不兑现、合同不执行、投产达产慢等情况,xx年以来,我县以问题为导向,定期召开招商项目落地建设协调推进会,先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客商活动,对重点项目落地推进情况采取问题分析梳理、台账调度管理、现场协调督促、综合评估考核等措施,分层级、分阶段、分类别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问题。县主要领导亲自组织政银企座谈会,积极搭建政银企互动交流平台,集中研究解决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难等重大困难和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和资金到位率逐年稳步提升。
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
根据会议要求,我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作一汇报。
一、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
1、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
一是保圣寺塔文化园建设有序推进。保圣寺塔文化园于2010年11月28日奠基,2011年3月底开始启动保圣寺塔文化园建筑工程和BT融资招投标工作,7月8日,建筑施工单位正式进场施工。目前,一期项目博物馆和图书馆主体已经全部封顶;正在砌筑内部填充墙,同时,做好两馆装修设计方案等后续工作,确保建成后及时发挥效益。二是镇村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对照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的要求,我局积极协调各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标准文化活动室建设,各镇都于去年底都将新建或改造镇综合文化站列入2012年工作计划,目前,桠溪镇综合文化站已做好开工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开工建设。建成示范型村文化活动室26家。
2、公共文化活动日趋丰富
一是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工程。2011年,在落实部门送演出到挂钩村的基础上,充分调动镇村及文艺团队积极性,形成春节唱大戏、部门送演出、文艺团队 1
走街巷特色,组织送文艺演出100场次;送科技图书下乡3000册;为全县111家农家书屋、25个示范村、3个文体站购置第一批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23.36万元;组织送电影下乡860场。同时,按照电影“2131”工程的要求,成立了电影放映协会,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一体的电影放映新模式。二是努力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结合螃蟹节、金花节、荷花节和年货文化节等我县特色节庆,每年组织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2006年起每2年定期举办高淳县群众文化才艺大赛,报名参赛选手每年近1000人,比赛项目有青年歌手、戏剧曲艺、舞蹈、少儿声乐等7项。2007年来每2年举行一次全县各镇文艺汇演,为基层群众展示才华提供平台。2009年9月建国60周年、2011年6月建党90周年之际,分别举行了爱国歌曲演唱会,全县各镇各部门组织合唱队参赛。
3、公共文化产品逐步繁荣
一是艺术培训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县文化馆不断加强艺术培训管理,扩大了培训场地,增强师资力量,开设拉丁舞、中国舞、器乐、书画等20多个培训项目,2011年度,培训人数达3800余人次,打造了以拉丁舞、中国舞等一批亮点培训项目,艺术培训品牌效应不断放大。二是免费开放工作全面实施。文化馆、图书馆开辟专门的少儿文化培训和少儿图书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纪念馆通过各种活动向未成年人宣传红色教育。
三是公共图书服务逐步完善。县图书馆每年组织举办青少年有奖谜会、红领巾读书竞赛等活动,每年有上千名读者参与。同时,开办《文化高淳》等各类公益文化讲座,受到群众好评。
二、2012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任务
1、文化设施建设工程
一是加快推进保圣寺塔文化园项目建设,重点做好博物馆、图书馆后续的布展设计、内部装潢、运营管理等工作,确保对外开放,县图书馆新馆创成国家一级馆、新博物馆创成国家中型馆。完成县文化艺术
2中心改造建设。二是指导各镇建设一个不少于1500M的镇综合文化站,完成40个标准化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三是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4000户,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整1000户。
2、文化惠民创新工程
一是组织送演出下乡100场以上、送电影下乡1000场以上、送图书下乡3000册以上。二是精心组织举办第四届群众文化才艺大赛。三是强化艺术培训管理,丰富艺术培训内容,提升艺术培训水平;创作歌舞、戏曲、书法美术等作品30件以上,确保10件作品在省、市获奖。
3、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一是配合淳溪镇做好遗址考古公园规划编制、立项、规划报批及省级大遗址申报等工作。二是协助做好永庆庵、玉泉寺等文保单位维修工作。三是配合漆桥镇做好漆桥村省历史文化名村的申报工作;配合做
好长丰村、双进村、河城村、蒋山村等古村落保护方案编制工作。四是做好“江苏省高淳村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保护规划方案编制工作,打造5个民俗文化村,组建10个重点非遗保护基地和民俗表演队伍,建成高淳民俗文化博物馆,编辑出版高淳非物质文化系列丛书。
4、文化产业引培工程
一是突出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进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文化企业。二是依托中博桠溪影视基地建设,形成一批以创作电影、电视和动漫为主的文化创意企业,打造演艺和艺术品创作中心。三是依托我县良好的文化体育设施,培育演艺、竞赛市场。四是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搭建文化产业统计平台,积极申报省、市文化产业引导扶持资金。五是优化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管理。
5、广电宣传提升工程
一是做精新闻节目。在巩固提升新闻节目质量的基础上,开设监督类子栏目《观察社会》。二是做优专题栏目。电台《农村科普广播》、《政风行风热线》、电视《话说高淳》争创省市名优栏目。三是做活综艺节目。电台文艺节目要打造板块式,电视影视节目要标清化、组合式。四是做好互动节目。通过节目评议员、网站、短信等多形式,增加节目的互动性,提高开门办台水平。
6、文化队伍建设工程
一是实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123计划。建立10
××县商务局
(2011年7月19日)
为全面掌握××县商贸服务业现实状况和行业信息,认真分析××县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整体形势和宏观环境,为全县商贸服务业发展决策提供依据,我局对全县商贸服务行业进行了深入调查,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商业发展现状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县经济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商贸流通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以农畜产品、农资产品购销、企业生产原料采购及产品输出、各商业网点货物购进为主的商贸流通业及地方名吃等服务行业发展较快,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多业态的流通网络已基本形成。2009年,全县家电下乡销量14824台,销售金额2869.84万元,2010年,全县家电下乡销量34938台,销售金额8023.46万元。
二、具体调查情况
1、市场
行业概况:我县现有××批发大市场等1个特种产品批发市场,占地面积53000平方米。有××农贸市场、××市
场、××市场、××市场、××市场等5个农贸市场,主营肉食、蔬菜、水果及日用百货等,总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商位数650个。6个市场合计从业人员1200多人,年交易额约6000多万元。各类市场为发展全区经济发展和搞活农村消费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存在问题:各类批发市场数量较少,大部分市场设施陈旧,急需改造。
2、餐饮业
行业概况:全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的地方餐饮名店有××餐馆等10家,总经营场所面积7900平方米,从业人员85人,年营业收入为600万元。另有“乡村旅游”门店、休闲农庄120多家,从业人员1500多人。
存在的问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全县餐饮业总体规模偏小,档次较低,年经营收入200万元以上的餐饮单位没有1家。特色休闲农庄数量虽然近年来有一定发展,但特色突出、上规模上档次的仍然较少。
3、旅店业
行业概况:全县50个床位以上的旅店业经营单位有2××大酒店和××大酒店2家。其中××大酒店经营场所面积5400平方米,从业人员70人,年营业收入180万元。××大酒店经营场所面积6000平方米,从业人员80人。
存在问题:××县是农业大县,全县范围流动人口极少,因此制约了旅店业的发展。
4、照相业
行业概况:全县从事照相经营的单位有宾佳乐照相馆等5家,经营场所面积540平方米,从业人员11人,年营业收入18万元。
存在问题:大部分照相馆、影楼仅能进行一般性拍照、摄影业务,技术含量较高的艺术制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5、美容美发
行业概况:全县有××发廊、广州名剪等22家美容美发经营单位,其中经营场所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有3家,共有从业人员75人,年营业收入60万元。
存在问题:大部分美容美发经营单位缺乏高档美容、美发设备,经营场所装修、设计简单、缺乏风格。
6、洗染行业
行业概况:全县有洁丰干洗店等10家洗染行业经营单位,从业人员14人,年洗染织物数量16800件,年营业收入17万元。
我县20**年的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按照省、州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要求,结合三穗实际,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优化发展环境为目标,以治理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着力抓深化、抓重点、抓落实,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
1、强化组织领导。我县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发改局、工信局、物价办、财政局、监察局、工商局等24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指导和组织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工信局,县工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2、制定工作方案。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XX县2012年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了治理、规范涉企收费,清理和纠正向企业摊派、索要赞助及无偿占用企业人财物等行为,督促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措施以及建立减轻企业负担长效机制等任务。县减负办下发了《XX县2012年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责任分解的通知》(穗减负办发〔2012〕1号),将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进一步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
3、召开专题会议。一是县人民政府组织召开了减轻企业负担专题会议,研究工作方案,部署全县减轻企业负担工作。二是组织成员单位和企业召开了减轻企业负担工作会议。
4、加大宣传力度。我县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开展以来,县人民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利用媒体、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全县悬挂横幅12条、发放宣传资料1500多份,县电视台报道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情况1期,同时还在三穗门户网站登录宣传信息。
(二)认真开展排查清理,确保减负工作取得成效。
1、县减负办下发了《关于认真清理好涉企乱收费、乱拉赞助和乱摊派情况的通知》,要求全县各部门和企业认真做好减轻企业负担的自查自纠工作,特别是清理涉企乱收费、乱拉赞助和乱摊派工作。
2、结合县“发展环境创优工程”,认真清理了今年以来各部门涉企收费及减负工作情况。一是建立了县级领导和部门联系企业制度,明确了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一至二个企业,一个涉企部门帮扶一个企业,帮助协调解决企业或项目在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根据行政许可收费情况,各单位、各部门对涉企收费项目逐项进行清理自查。三是财政、物价等部门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及时向社会进行公布,强化社会监督。四是交通部门认真贯彻《公路法》等法律法规,严格建立健全收费公示、收支两条线和罚缴分离等制度,对于国家和省、州明确公布取消的收费项目,均在规定时间停止了收费。五是质监、食监、卫生等部门在行业设备检测、产品质量检测、食品检测及餐饮整治、营业场所检测及职业病防治培训等方面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严格依法收费。六是人力资源、民政等部门对民办企业及各种协会注册、收费等进行了自查和检查。七是安监、环保、国土等部门对工矿企业、非煤矿山等企业的检查和收费项目自查,收费都是在法律法规规定内压低收费标准。根据国家财政部、物价部要求,涉及XX县5项涉企收费项目全部取消。八是县纪委监察局下发了《部门进企业检查工作实行备案制度的通知》,明确各有关部门进入企业例行检查、开展征收活动等实行备案制度。
3、企业反映情况良好。一是县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领导小组深入贵州利源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千里山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宏达硅业有限责任公司、多孔节能砖厂等企业调查研究,进一步从企业、员工和缴款缴费凭证等渠道了解向企业乱收费情况。二是各企业对部门收费和减负项目进行了清理自查,如实上报有关单位的减负项目、收费项目、收费金额和其他向企业乱收费的行为。从调查了解和企业自查的情况来看,我县没有乱收费项目,各职能部门在执行上级减负项目工作情况良好。
二、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取得的成效。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各项减负政策。根据国家、省、州各项减负政策,积极研究部署减负工作,认真执行国家、省、州有关控制和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二是政府各部门助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在资金的紧缺的情况下,县财政扶持企业应急专项资金拨款500万元,解决部分企业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另一方面针对高载能企业市场行情下滑产品积压的问题,县人民政府将每吨工业硅补贴由原来的350元提高到1025元,确保了高载能企业3台矿热炉实现满负荷生产。三是切实加强产业园区服务,对入园企业采取“一站式”服务,确保园区企业项目建设和正常生产,园区内的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除按规定上缴国家、省的以外,行政性收费全部免收,经营服务性收费一律按低限标准收取。四是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协调服务工作。通过贯彻落实干部进企业、服务促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涉企部门干部坚持经常性地深入企业调查了解,掌握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企业电力供应、原料购进、交通运输、用工、资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供协调服务,保证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开工建设。五是全力为企业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的支持,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根据国家及省、州关于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的要求,2011年以来协调组织企业争取资金580万元扶持企业技改扩建。六是进一步规范了收费行为。通过减负工作的开展,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了向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行为,提高了收费的透明度,进一步规范了收费行为。解决了向企业“吃、拿、卡、要”的问题,较好地为企业排忧解难,受到企业普遍好评。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增强了企业抵制“三乱”的意识,营造了我县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保持社会稳定,改善投资环境,推进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对已取消、暂停、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项目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到位;二是有的部门对企业治乱减负工作还不够重视,存在工作抓得不紧、力度不大等现象。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建议
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减轻企业负担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县将继续深入开展减轻企业负担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对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认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对中央、省、州关于减轻企业负担文件、法规的学习,统一思想,站在党风廉政建设和促进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坚定的决心,在全县进一步加大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力度,确保上级关于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部署的顺利贯彻和落实。
(二)进一步巩固减轻企业负担成果,坚决执行新出台的减负项目。一是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突出抓好重点单位、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监督管理,坚决防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二是对已明确的减轻企业负担项目继续开展“回头看”,进一步清理巩固、防止反弹。三是按照中央、省、州减负统一部署和明确规定,对新出台的减负项目坚决贯彻执行,不讲价钱,不打折扣,确保上级规定的减负项目落实到位。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有关制度。加强对收费项目的管理,加强监督,依法收费;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是否依法收费的执法检查和财务专项检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微杜渐,标本兼治,预防在先;进一步规范部门对企业的检查活动,严格部门下企业检查工作报批制度。
(四)进一步加大监察力度,严肃查处减轻企业负担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对违反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部署、政令不通、有令不行、顶风违法违纪行为的当事人和责任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五)进一步加强对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领导。继续把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放在全县工作的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坚持把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纳入党风廉政责任制和总体目标管理,实行责任追究。把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同检查、同考核,作为评先创优的条件之一,严格奖惩。
(六)建立完善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密切跟踪减负落实动态,加强县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设,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监督检查作用,坚决查处各类涉企收费违法案件。
根据《中共XX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精神(南委办20**]30号)以及市委领导的要求,我局负责牵头组织开展涉农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的行为的专项整治,即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现将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展情况
1、及时制定方案,落实工作任务。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要求,我局及时牵头组织市减负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围绕省里确定的重点整治项目,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关于开展涉农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并根据监管职责,对涉农领域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专项整治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和责任领导,明确了工作责任、目标要求和时间节点,迅速组织开展工作。
2、突出工作重点,狠抓专项整治。围绕涉农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我局积极协调市物价、教育、建设、计生、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涉农收费管理,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建房、计划生育、以及向村级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乱收费的专项整治工作。在农村义务教育乱收费的专项整治方面。市教育部门组织检查组16个,检查学校313所,查核乱收费信访举报6件,查处清退违规收费55.41万元。市教育纪工委对检查出的问题高度重视,及时约谈了XX县、XX县教育局主要负责人,责令4名分管领导作出深刻检查。对7所学校的主要责任人进行问责,其中行政处分1人,免职校长2人,通报批评6人,并取消上述人员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在计划生育乱收费的专项整治方面,市计生部门下发了《关于计生责任风险金收费问题的整改方案》,全面开展了涉及计生责任风险金收费不规范问题的专项检查整改活动。同时,认真清理了涉及违规收费的文件,进一步完善乡村两级计生政(村)务公开制度,要求两级必须公示计生收费服务和免费服务等项目,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在农村订阅报刊乱摊派专项整治方面,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市农业局、教育局、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落实乡镇、村级组织、农村中小学公费订阅报刊最高限额标准的通知》,重申了村级组织公费订阅报刊实行限额控制的规定,并进一步规范农村订阅报刊工作,明确不准乡镇及有关党政机关以代缴方式为乡镇和村级组织超限额订阅报刊,凡是代订的,不得从乡镇和村级组织的经费中代支或分批代支。在农民建房乱收费专项整治方面,市建设局免费为乡镇提供了6套《福建省村镇住宅通用图设计方案集》、5套《福建省农村住宅通用图》、10套《福建省农村住宅设计图》、7套《福建省灾后重建农村住宅施工图》和3套《XX市村镇住宅通用图集》等图集供农民建房选用。杜绝了有关单位和组织对农民进行强制或指定设计而增加农民经济负担,损害农民利益。
3、充分应用监管平台,加强“三资”监管。把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作为推进涉农领域损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重视加强村级财务监管平台建设。今年来,我局下发了《关于下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电子平台建设项目管理专项经费的通知》(南农2014]112号)、《XX市农业局关于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南农2014]123号)及《XX市农业局党风廉政建设中相关问题的整改方案》(南农2014]100号)等相关文件,进一步强化了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同时,我局还从局“三资”专项经费中调剂了12.5万元经费支持十个县(市、区)村级财务监管平台的改造建设,努力提升监管工作水平。二是进一步健全村财“一月一公开”制度。开展对村级财务监管平台运行情况动态监管,上半年全市有1595个村实行了按时报账并实行一月一公开,占总村数的96.7%,有效增加了村级组织财务的透明度,确保了广大村民的监督权。
4、加强日常检查,督促专项整治。6月中旬,我局派出检查组,抽查了XX市、XX市、XX县涉农收费情况,检查组随机抽查了3个乡镇6个村和6所中小学校以及乡镇的一些站所,深入到农户家中走访,对我市涉农收费情况开展了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市减负办下发《关于2013年度涉农收费监督检查的情况通报》(南农监管办2014]3号),要求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部门责任制,由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落实清退整改,切实维护好农民及村级组织的合法权益。8月份,根据涉农领域损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我局以市减负办名义派出了检查组,深入武夷山、XX县、XX县等重点乡村开展涉农收费管理专项整治情况检查,重点抽查了涉农收费文件“审核制”、涉农价格和收费“公开制”、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村级“零接待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等五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落实农村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农民建房、农业用水等领域行业性涉农乱收费问题;以及向村级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乱收费、乱摊派的问题。通过检查,我们感觉所到的县市党委、政府对涉农收费的监管工作还是比较重视,各项工作机制和制度建设比较健全,减负“五项制度”落实较好,专项治理工作稳步实施。通过检查我们也发现个别县市在“计生押金”、“承担中小学费用”、“报刊征订超限额”、“林业强制扣取保险费”等方面,还存在向村级组织乱收费、乱摊派问题。目前,市减负办已要求相关县市和相关成员单位立即开展整改。据统计,2013年6月以来,各专项整治单位共查处“三乱”行为83件,查处人数9人,涉及金额97万元,已按要求清退。
二、存在问题
一是涉农领域专项整治的重点项目相对较多,涉及部门较广,县市间、部门间在工作推进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个别地方仍然存在向村级组织摊派收取社会团体会费、农村订阅报刊费用存在超标现象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部份县(市、区)还没配备专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在组织协调涉农成员单位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方面存在力量薄弱的缺陷。
三、下步打算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按照中共XX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南委办〔2014〕30号)的要求采取更加有力措施继续集中开展涉农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的专项整治工作。
一是强化涉农价格和收费问题的专项整治。整治重点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强制购买教辅材料、保险,按学期收取伙食费等问题;计划生育领域社会抚养费征收程序不规范,或以各种名义收取计生调查费、押金以及强制服务、办证搭车收费等问题;农民建房收取除土地房屋权属证书工本费以外其他费用的问题。
二是深入开展村级组织负担问题的专项整治。按照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基层组织负担的十条规定》(闽委办发2013]20号)的要求,加强对村级组织乱收费的清理整顿,重点围绕以建设公益事业、提供服务、达标升级、要求赞助、报刊订阅、教育培训等名义向村级组织摊派和乱收费问题开展治理,纠正和查处违规收费和摊派行为。
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努力完成专项整治任务。进一步加大宣传发动,组织各县(市、区)进一步加大对辖区内涉农领域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专项整治。同时我局也要与市减负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县(市、区)进行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根据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闽政办2012]181号)文件规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部门责任制,由主管部门负责落实整改,切实维护农民及村级组织的合法权益。四是认真总结整治成果,完善工作制度。坚持把建章立制工作贯穿专项整治工作的始终,对专项整治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切实加强总结,进行推广。对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深入研究分析,从制度上查找原因,属于制度不完善的,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健全,属于没有明确制度的,要加以研究制定,形成一套科学完善、规范合理、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努力保障农民群众利益不受损害。我县20**年的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按照省、州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要求,结合三穗实际,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优化发展环境为目标,以治理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着力抓深化、抓重点、抓落实,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
1、强化组织领导。我县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发改局、工信局、物价办、财政局、监察局、工商局等24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指导和组织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工信局,县工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2、制定工作方案。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XX县2012年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了治理、规范涉企收费,清理和纠正向企业摊派、索要赞助及无偿占用企业人财物等行为,督促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措施以及建立减轻企业负担长效机制等任务。县减负办下发了《XX县2012年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责任分解的通知》(穗减负办发〔2012〕1号),将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进一步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
3、召开专题会议。一是县人民政府组织召开了减轻企业负担专题会议,研究工作方案,部署全县减轻企业负担工作。二是组织成员单位和企业召开了减轻企业负担工作会议。
4、加大宣传力度。我县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开展以来,县人民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利用媒体、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全县悬挂横幅12条、发放宣传资料1500多份,县电视台报道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情况1期,同时还在三穗门户网站登录宣传信息。
(二)认真开展排查清理,确保减负工作取得成效。
1、县减负办下发了《关于认真清理好涉企乱收费、乱拉赞助和乱摊派情况的通知》,要求全县各部门和企业认真做好减轻企业负担的自查自纠工作,特别是清理涉企乱收费、乱拉赞助和乱摊派工作。
2、结合县“发展环境创优工程”,认真清理了今年以来各部门涉企收费及减负工作情况。一是建立了县级领导和部门联系企业制度,明确了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一至二个企业,一个涉企部门帮扶一个企业,帮助协调解决企业或项目在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根据行政许可收费情况,各单位、各部门对涉企收费项目逐项进行清理自查。三是财政、物价等部门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及时向社会进行公布,强化社会监督。四是交通部门认真贯彻《公路法》等法律法规,严格建立健全收费公示、收支两条线和罚缴分离等制度,对于国家和省、州明确公布取消的收费项目,均在规定时间停止了收费。五是质监、食监、卫生等部门在行业设备检测、产品质量检测、食品检测及餐饮整治、营业场所检测及职业病防治培训等方面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严格依法收费。六是人力资源、民政等部门对民办企业及各种协会注册、收费等进行了自查和检查。七是安监、环保、国土等部门对工矿企业、非煤矿山等企业的检查和收费项目自查,收费都是在法律法规规定内压低收费标准。根据国家财政部、物价部要求,涉及XX县5项涉企收费项目全部取消。八是县纪委监察局下发了《部门进企业检查工作实行备案制度的通知》,明确各有关部门进入企业例行检查、开展征收活动等实行备案制度。
3、企业反映情况良好。一是县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领导小组深入贵州利源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千里山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宏达硅业有限责任公司、多孔节能砖厂等企业调查研究,进一步从企业、员工和缴款缴费凭证等渠道了解向企业乱收费情况。二是各企业对部门收费和减负项目进行了清理自查,如实上报有关单位的减负项目、收费项目、收费金额和其他向企业乱收费的行为。从调查了解和企业自查的情况来看,我县没有乱收费项目,各职能部门在执行上级减负项目工作情况良好。
二、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取得的成效。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各项减负政策。根据国家、省、州各项减负政策,积极研究部署减负工作,认真执行国家、省、州有关控制和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二是政府各部门助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在资金的紧缺的情况下,县财政扶持企业应急专项资金拨款500万元,解决部分企业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另一方面针对高载能企业市场行情下滑产品积压的问题,县人民政府将每吨工业硅补贴由原来的350元提高到1025元,确保了高载能企业3台矿热炉实现满负荷生产。三是切实加强产业园区服务,对入园企业采取“一站式”服务,确保园区企业项目建设和正常生产,园区内的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除按规定上缴国家、省的以外,行政性收费全部免收,经营服务性收费一律按低限标准收取。四是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协调服务工作。通过贯彻落实干部进企业、服务促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涉企部门干部坚持经常性地深入企业调查了解,掌握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企业电力供应、原料购进、交通运输、用工、资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供协调服务,保证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开工建设。五是全力为企业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的支持,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根据国家及省、州关于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的要求,2011年以来协调组织企业争取资金580万元扶持企业技改扩建。六是进一步规范了收费行为。通过减负工作的开展,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了向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行为,提高了收费的透明度,进一步规范了收费行为。解决了向企业“吃、拿、卡、要”的问题,较好地为企业排忧解难,受到企业普遍好评。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增强了企业抵制“三乱”的意识,营造了我县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保持社会稳定,改善投资环境,推进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对已取消、暂停、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项目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到位;二是有的部门对企业治乱减负工作还不够重视,存在工作抓得不紧、力度不大等现象。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建议
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减轻企业负担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县将继续深入开展减轻企业负担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对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认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对中央、省、州关于减轻企业负担文件、法规的学习,统一思想,站在党风廉政建设和促进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坚定的决心,在全县进一步加大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力度,确保上级关于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部署的顺利贯彻和落实。
(二)进一步巩固减轻企业负担成果,坚决执行新出台的减负项目。一是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突出抓好重点单位、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监督管理,坚决防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二是对已明确的减轻企业负担项目继续开展“回头看”,进一步清理巩固、防止反弹。三是按照中央、省、州减负统一部署和明确规定,对新出台的减负项目坚决贯彻执行,不讲价钱,不打折扣,确保上级规定的减负项目落实到位。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有关制度。加强对收费项目的管理,加强监督,依法收费;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是否依法收费的执法检查和财务专项检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微杜渐,标本兼治,预防在先;进一步规范部门对企业的检查活动,严格部门下企业检查工作报批制度。
(四)进一步加大监察力度,严肃查处减轻企业负担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对违反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部署、政令不通、有令不行、顶风违法违纪行为的当事人和责任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五)进一步加强对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领导。继续把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放在全县工作的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坚持把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纳入党风廉政责任制和总体目标管理,实行责任追究。把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同检查、同考核,作为评先创优的条件之一,严格奖惩。
(六)建立完善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密切跟踪减负落实动态,加强县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设,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监督检查作用,坚决查处各类涉企收费违法案件。
我区减负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按照全区纠风工作会议的部署,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为目标,以开展源头治理为重点,以企业和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为主要内容,坚持标本兼治,狠抓落实,为我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全区经济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效果比较明显。
一、主要工作情况(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企业治乱减负工作,将其纳入了政府目标考核。区政府领导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企业治乱减负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治乱减负要与我区实际相结合,与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相结合,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把做好企业治乱减负工作提高到讲政治、反腐败、实践科学发展观,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改善投资软环境,保持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实施,全面落实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
年初,区纠风办、减负办对全区减负工作进行了分解,落实好惠企政策措施、进一步清理、取消和减免涉企收费、规范涉企检查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禁止摊派和规范捐赠行为、强化联席会议制度等工作、牵头部门落实纠风责任“回头看”作为2013年企业治乱减负工作重点。区减负办印发了《XX区纠风办XX区企业减负办转发省政府纠风办省企业减负办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行为的通知》(莆城企减办2013]1号)文件、《关于印发2013年XX市XX区企业减负和企业权益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莆城企减办2013]2号)文件、《XX区纠风办XX区企业减负办关于《关于促进当前工业稳定增长补充措施的通知》政策落实情况反馈的通知》(莆城企减负办2013]3号)和《印发《关于2013年XX市XX区减轻企业负担纠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莆城企减办〔2013〕4号)等文件。分解任务,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对相关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制,各部门都成立了相应机构,做到了责任、人员、措施、资金“四到位”。把企业治乱减负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切实转换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明确提出了对投资者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为投资者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一心一意为企业办实事。通过开展部门行风评议,签订责任制,做到年初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年终同考核、同奖惩。
(二)专项整治,规范收费行为
我区减负工作按照区纠风办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了整治和优化生产经营环境工作,对涉企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对重点企业进行走访,追根溯源,查摆问题,认真分析梳理,努力从制度建设上寻求突破,重点建立了企业缴费登记制度、检查备案制度,力争从源头上治理“三乱”和“吃、拿、卡、要”等顽症。事业性收费目录向社会进行了公布,强化社会监督,我区乱收费现象基本得到控制,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区减负办开展了对涉企收费的重点单位、重点部门进行专项检查工作。对规范中介机构收费、生产及销售的收费、部分行业协会的“乱排序、乱培训、乱收费”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三)强化监督,抓源头防腐败
在全面贯彻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的同时,区领导亲自督办,有关部门正在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为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创业和生产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组织企业治乱减负监督检查工作。二是继续做好企业减负举报查处工作。利用城厢纠风之窗专栏设置专门的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完善和加强减负办、主管部门、企业三级监督网络。三是加大行政事业收费单位的监督工作。通过预算执行和经济责任审计,重点组织了对收取环保排污费、质量检测等费用等是否存在提高标准的监督检查,加大企业负担等行为的审计。通过检查,没有发现增加企业负担现象的发生。
(四)五一举措,服务企业
为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为把服务企业办实事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今年初,区减负办结合日常工作,采取六一举措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帮助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一封信,通过发出一封《致企业的公开信》帮助企业更好的解读相关政策法规;一部电话,利用城厢纠风之窗专栏设置专门的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完善和加强减负办、主管部门、企业三级监督网络;一个联络员,通过聘请有影响力的企业业主作为减轻企业负担联络员,筑起政府、企业、媒体、群众全方位参与的监督网络体系;一条绿色通道,开通一条绿色通道,帮助企业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架起政府、企业的绿色桥梁。一项制度,在全面贯彻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的同时,区领导亲自督办,有关部门明确分工,重点建立了企业缴费登记制度、检查备案制度,力争从源头上治理“三乱”和“吃、拿、卡、要”等顽症。
二、存在主要问题 尽管我区今年以来在企业治乱减负工作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治乱减负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仍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变相收费,加重企业负担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有的部门强制企业加入协会;有的部门强制服务或只收费不服务;有些单位和部门开办各种研讨会、培训会多而杂,企业不敢得罪,牵涉企业不少精力;还有个别职能部门抽检、检查、检测活动频繁,增加了企业负担。
【县服务企业用工调查情况汇报】推荐阅读: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表07-23
企业用工服务工作总结07-12
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情况汇报06-26
县企业投诉服务工作总结05-30
家庭服务业企业调查表01-04
企业劳动用工情况06-20
企业用工情况说明06-21
县财政支持服务三农工作汇报10-01
省XX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调查报告05-25
关于档案利用服务情况汇报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