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基本情况简介(共15篇)
一、基本情况
新合村位于苗集镇南,约4公里。由原刘老荒、刘沟北两村合并而成,辖9个自然村(李洼、张庄、小刘、荒西、荒寨、荒东、刘沟北、后刘、中前中后9个自然村,11个村民组,村民代表77名,辖区总户数1195户,总人口4056人,耕地6100亩。村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我村有刘中华任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主持全面工作;秦晓侠,村党总支副书记负责文书、组织、计划生育,包点三四队自然村;李永强,村总支委员,负责双基、文化宣传、扶贫、政务服务、疫情包点李洼、西小刘自然村;李宁,村总支委员,负责综治,纪检、村务监督包点荒西、张庄自然村;李现文,村总支委员,负责安全生产、建房、宗教、农业,包点中前中后,荒寨;刘庆付村委副主任,负责武装、医保、招商引资、土地违建、旱厕,包点荒东、后刘自然村;刘锋,村委会委员,负责民政、社保、项目工程、坏境整治包点刘沟北自然村。
二、党建工作
村党支部书记刘中华,全面负责党建工作;党支部纪检委员李宁,负责纪检工作;党支部副书记秦晓霞,负责组织发展、宣传工作。2006年村级区划调整时设立新合村党总支,下设二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21人(其中预报党员4人)
三、产业建设
(一)本村有蔬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我村大力发展更种植业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提供应尽的义务。
(二)全村共有一座光伏发电站,一是用于光伏电站维护费和土地租聘费,二是用于全村人居环境整治及保洁员、道路管护员、护林员、护水员的工资发放,三是用于奖励扶贫及其他奖励扶贫,四是用于其他公益性岗位扶贫和公益建设。
四、基础设施建设
(一)本村有小学一所、幼儿园一所满足本村学龄儿童就近入学。
(二)新合村安全饮水工程已经达到家家通自来水,保障了新合村全体村民的饮水安全。
(三)道路交通情况:全村共有道路20公里,其中水泥路21公里保障了我村的交通便利安全。
(四)修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一所;村级文化广场一所保障了群众的日常事务服务条件与文化娱乐活动正常开展。
(五)新合村有医疗室一所保障了我村民众的看病就医问题,也为新合村群众健康保健提供了基本保证。
五、下一步工作
(一)加大作风转变。正规上下班作息时间,充分发挥民主,规范化各类档案管理及佐证资料的集中管理,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确保村支两委及“尖刀班”更加高效、更加准确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强化政策宣传。通过微信工作群、宣传栏张贴等形式宣传政策,并结合走访入户、支部主题党日、屋场院子会、“一封信”等有针对性的解读政策,切实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继续推进全村综合治理、全面发展,加强人居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建设、扫黑除恶宣传等内容,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浓厚氛围。
(三)细化政策落实。明确责任,确保扶贫工作每一个环节有人抓、有人管,确保扶贫政策落地生根,发挥效益,让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能真正惠及贫困人口,提升群众满意度。
(四)坚定信心决心。我们将在上级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切实加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团结带领全体村民,保持清醒头脑,提高政治站位,为全县实现整体脱摘帽、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太和县苗老集镇新合村
广义上的民族教育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都是教育。狭义上的教育, 指学校教育, 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 (或阶级) 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 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 (或阶级) 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把教育看作是人力资本投资, 他们经过研究发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 物质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将越来越低, 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将越来越高, 具有高知识含量的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1]教育在当今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 更是国家等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所在, 基于此本文选择塔城村的学校教育这个角度来探究其可能隐藏的问题。
二、塔城村教育的基本情况
塔城村委会位于塔城镇政府所在地, 共有13个自然村, 17个村民小组, 578户, 2620人, 是藏族、纳西族、傈僳族、白族、普米族、汉族杂居的村寨。总体上来说, 塔城村的教育水平在周围各行政村中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自从1986年4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就是说适龄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9年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而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在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这样的大背景下, 了解教育发展现状进而提出改进措施更显得格外重要。
笔者对塔城自然村下属的两个村民小组中18~50周岁的村民进行了学校教育程度统计, 小学毕业的人数占全部抽样人数的33%, 初中毕业人数占43%, 高中毕业人数占11%, 中专毕业人数占10%, 专科和大学毕业的人数仅占2%, 文盲、半文盲占0.6%。由此可见, “两基”工作已经在塔城村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具体数据如下:
塔城第一村民小组:据2007年登记的塔城文化户口册数据, 塔城第一村民小组共有75户, 370人,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数为353人, 18~50周岁的213名村民受教育情况统计。
注:被统计年龄范围18周岁~50周岁, n=213 (资料来源:义务教育档案表1塔城文化户口册1)
塔城第二村民小组:据2007年登记的塔城文化户口册数据, 塔城第二村民小组共有74户, 361人,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数为346人, 现对本小组18~50周岁的205名村民受教育情况统计。
注:被统计年龄范围18周岁~50周岁, n=205 (资料来源:义务教育档案表1塔城文化户口册2)
三、塔城村教育的潜在问题
由表一和表二很容易看出, 傈僳族的教育程度在当地处于很低的水平, 与其他民族的教育水平相比, 显然落后很多。汉族的受教育程度在初中 (中专) 以上的占到68%, 藏族的受教育程度在初中 (中专) 以上的占到66%, 纳西族的受教育程度在初中 (中专) 以上的占到53%。
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地区间的收入差距, 进而扩大彼此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又进一步反作用于教育的发展, 导致更大的不平衡。经济基础决定着一切上层建筑, 过大的经济不平衡甚至会发展成政治问题, 即民族间的矛盾。倘若不能够很好的重视傈僳族的受教育水平落后的问题, 很有可能导致民族间经济水平的差异扩大, 进而影响到民族关系的和谐。因此, 仅仅是简单的从总体上提高塔城村的教育水平尚且不够, 还要注意到民族之间的受教育差距问题, 有侧重点的发展民族教育, 这样才能够确保民族地区教育长久稳定的发展。
余论与不足
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良好发展。兼顾同一地区不同民族的教育平衡性发展, 更是民族地区经济能够长远发展的保障。本文就收集到的资料分民族进行了相关的归类整理, 由于选取的样本年龄是18~50岁, 不同民族的样本年龄构成各有不同, 导致各民族处于普九前后的人数也不尽相同, 但笔者并未对其进行详细归类, 因此可能存在傈僳族所选样本多处于普九之前的可能性, 但从分民族的视角来看待教育问题却是值得考虑的。
摘要:本文对田野调查所搜集的有关教育方面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 采取分民族的方法来说明塔城村村民的基本教育水平, 试图发现不同民族潜在的教育问题, 避免民族间教育水平差距过大等问题, 进而促进整个塔城村的教育发展。
关键词:学校教育,民族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寒雁:《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研究---兼论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问题》,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塔城中心校年度工作总结 (2002, 2006, 2007, 2008) 。
[3]塔城镇教育发展数据统计表 (2006) 。
一、宣传把握新农村建设政策,明确村屯环境整治活动思路
一是支委会,二是党员干部会,三是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三会”,对环境整治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治理目标、明确工作任务、明确组织责任。同时,要求做到环境整治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与其他建设项目打捆使用相结合,国家资金与集体个人社会资金集中使用相结合。这些为村屯环境治理定了调子,明确了方向。其次,村党支部积极抓好政策宣传工作,利用村里的广播和村里组织各种群众性活动的机会向村民作政策宣传,在全村营造全民参与村屯环境整治的氛围,让村民对村屯环境建设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屯环境整治活动。积极配合环境治理各项工作,切实解决整治活动中的“取”与“舍”的问题。对村屯环境治理的认同也由最初少部分人认识,形成了现在的大多数人共识。
二、展示精神文明志愿者风采,发挥村民在整治中的主体作用
新红村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倡导下,成立了以精神文明志愿者刘文贵和王井库为代表的“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村委会定期组织志愿者讲座,聘请精神文明形象大使张力老师授课,讲授《弟子规》等国学知识,学习党的农村各项政策,听课的村民多达300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志愿者人数不断增加,现已达到56人。在村屯整治工作中,志愿者发扬“团结、互助、共建、奉献”的志愿精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计报酬,主动捐款,义务献工,为自己居住的村屯清扫街路,清理垃圾,修路安灯,植树栽花。志愿者向全体村民还发出倡议:希望广大村民朋友自觉树立公共环境卫生意识,努力摒弃不文明、不卫生习惯。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自身的道德,培养良好的风尚,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不乱倒垃圾,不乱扔杂物,不乱垛柴草,不私搭乱建,不散养畜禽,不占用植树台,不随意攀树折花,不为环境综合整治设置障碍,行动起来,用自己的智慧和真诚,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把自己的家园打扮得整洁清新、优美亮丽、幸福和谐。几年来,村民自发成立卫生队,自己拿钱购买扫帚210把,除雪工具130多件,每天早晨积极清扫大街。冬季下雪时,村民先清扫门前的街路,后清扫自家院落,这一做法已持续10多年。村民自发集资安装路灯30盏,并且承担电费。每年春季,村民自发栽育花苗达十几万株,每到春节,村民自发安装彩灯。据统计,志愿者带动的村民自投村屯环境整治资金累计达51万元。在村民的义务出工出劳和积极参与下,铺设红砖路6.4公里,全村主路、巷路完全实现硬化。修红砖排水沟2.5公里,栽植松树800棵,栽植花卉树600棵,栽植鲜花17万株,修建了200平方米花坛2个,安装永久性精神文明宣传板106块,新安装路灯170盏,使全村路灯总数达200盏,建造迎宾拱门2个。投资25万元建设了300平方米农村文化大院,投资2万元搭建了农民表演大舞台。在志愿者的引领下,经过全体村民共同努力,新红村成了环境整洁清新、优美亮丽、幸福和谐的新村。
三、建立健全示范村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村民环保参与意识
一是建立投入机制。村里每年都要拿出部分资金与通过卫生、环保等部门争取的资金进行整合,村民义务出工出劳,加大对村屯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为环境保护提供保障。二是强化村民的环境意识。村里建立了文化活动室、图书馆、会议室,购买了电视机、电脑、音响等电教设备,安装了体育器材。同时,村里组建了秧歌队,由村委会出资统一购买服装和鼓乐器材,每逢节日和村民家里有喜事,秧歌队都义务演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形成了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三是建立健全保洁制度。通过落实农户包保责任,保证街路、巷道、庭院、村屯整体干净整洁,进而约束不卫生、不文明、不健康行为,提高村民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推进全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向制度化、常态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四是建立奖惩措施。近几年,每年村里都要举行表彰庆祝活动,在活动中,对村屯环境整治贡献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披红戴花,上台领奖;对表现差的,在村公示板上进行通报批评。各项工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大大提升了村民参与环境治理和保护的自觉意识,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使村屯环境整治再上新台阶。
村简介村位于镇方向,距离房山镇政府所在地公里,距离东海县城公里。全村总住户数户,总人口人。全村共有个村民小组,区域总面积为亩,其中耕地面积亩,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全村工业以业为主。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元。村党支部共有名党员,分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村支部委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名,分别是(注明职务)。在新农村建设中主要成就有:年,村投资万元,完成了全村米道路任务,并进行了绿化,栽树株、。年,投资万元,完成了米排水沟建设工程,并安装路灯盏。年,投资万元对村委会大院进行建设,总体布局分为三大块。一是村委会综合办公大厅,总建筑面积㎡,共有以党员活动室为中心的各类活动室间。二是占地㎡的露天舞台建设,硬化场地面积㎡,同时安装篮球架及各类健身器材共计件。三是投资万元建设小游园,共栽植树株。近年来本村获得的荣誉有:。通过换届选举,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全村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村民生活和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衡东县大浦镇堰桥村基本情况简介
衡东县大浦镇堰桥村右接京珠高速公路大浦出口,左临衡东县工业园。全村面积2.3平方公里,共有11个村民小组,358户,1558人,有党员22人,全村人均纯收入10200元。近年来,该村积极加强群众工作,创新社会管理,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先后被授予“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法制文明建设村”、“衡阳市廉政文明建设村”等荣誉称号。该村以群众工作站为平台,以“和事佬”工作站(以老党员、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和老模范“五老”组成的调解机构)为前哨,狠抓普法、治安防范宣传、依法行政教育、治安信息收集、社会人口管理等项工作,化解基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做法,受到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的高度评价。“和事佬”有效破解了因社会纠纷、工农矛盾、征地拆迁等问题。2010年以来,“和事佬”工作站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179起,调处率达到100%,调解成功率达98%,劝阻村民越级上访12起43人次,成功化解群体性事件5起。群众对村党支部的满意率连续三年均为100%。通过“和事佬”的带动示范作用,该村大力培育“星级文明户”、“文明村民”等文明型农民,加强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等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在全村上下形成了“比、学、赶、帮、超”和共创和谐的良好风尚,全村连续七年未发生一起到县级以上上访事件。
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汤小奇
一是加强村级阵地建设,健全工作机制。今年,村上投资XX万元,新建了占地XX亩,建筑面积X间XX平方米的标准化村部。村部内设会议室X间,办公室X间,计生服务室X间,文化室、党员活动室各X间,配套了办公、电教设备。整修绿化了村部周围环境,为开展好党的活动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是狠抓产业开发,促进农民增收。组织党员开展了争当致富带头人、争当文明和谐表率、争当创先争优标兵、争当攻坚克难先锋、争当创业就业
楷模,创建市级党建示范村的“五争当一创建”主题活动,由XX、XX等X名党员带头引导XX户群众投资XX万元,建成标准化养牛小区,修建牛棚XX座,牛饲养量达到XX头,配套建成消毒室、防疫室、业务用房等附属工程,建成秸秆饲料加工点X处,修建青贮窖XX座XX立方米,加工秸秆饲料XX吨,带动周围群众开挖青贮窖XX座,加工玉米秸秆饲料XX吨。同时,成立了养牛专业合作社,吸纳会员XX名,举办技术培训X场(次),为养殖户担保贷款XX万元,并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养殖经营模式。预计到年底,小区可出售肉牛XX头,实现销售收入XX万元。投资XX万元,修建占地XX亩的第四代日光温棚XX座,棚均实现收入XX元左右,并充分发动群众,对XX亩苹果园实施标准化管理,较好地推进了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是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建设和谐新村。今年,村党支部采取支部引路,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工程,建成康居住宅XX户,实施旧村改造XX户,高标准新修村级办公场所XX
根据美国制造技术协会和美国机床供应商协会的统计, 2009年7月美国制造技术的消费总额为14951万美元。据参加消费报告统计的公司报道, 该总额比6月份高9.2%, 比2008年同期的33414万美元消费总额低55.3%。按从2009年初到现在的总消费额为91042万美元算, 要比2008年的同期下降了68.3%。
美国机床供应商协会会长皮特·博得说: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机床销售连续3个月的增长, 这意味着我们走出了低谷。然而我们也十分清醒地认识到, 所卖出的机床台数仍不足2008年同期的一半。我们希望最近的反弹可为四季度和2010年的复苏铺平道路。
美国制造技术协会会长伍德指出, 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全球经济危机预测会上,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危机已经触底, 工业领域处于缓慢回升态势中, 并对第四季度和2010年经济形势持谨慎乐观态度。他还说, 目前基本一致的观点认为, 对于渡过金融危机、转而复苏的速度, 将依次是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目前以至将来, 最重要的机床市场之一仍在中国。
在曹县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存华的带领下,参加一體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现场观摩会的与会人员,深入到曹城办事处王乐田村卫生室、倪集乡宋炉庙村卫生室、青菏办事处钟口村卫生室、普连集镇普连集村卫生室,对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现场观摩,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目标、理清思路、交流经验,深入扎实地抓好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工作,确保人民群众享受到由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所带来的实惠。该县卫生局党组成员胡树营、武歩海出席现场观摩会,该局机关有关股室负责人、全县各乡镇卫生院院长、分管院长参加现场观摩会。
刘存华一行认真听取卫生院负责人、卫生室负责人的工作汇报,查看村卫生室规划布局、整体设置等情况,详细了解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采购配送、药品配备、业务收入、群众受益等情况,关切询问一体化村卫生室负责人在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刘存华与正在村卫生室看病治疗的群众亲切交谈,安排卫生院负责人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狠抓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工作,为人民群众创建一个温馨舒适、科学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
刘存华在曹城办事处王乐田村卫生室表示,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降低人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的有效途径,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工作理念的深刻体现,扎实有力地抓好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不但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该县各卫生室要本着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态度,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高质量、高水平地抓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
刘存华强调,与会人员要认真听、仔细看,学习推进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有益探索,把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带回去,结合各自乡镇的实际工作情况,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抓好贯彻落实,真正为人民群众提供防治必需、负担得起、使用放心的基本药物,科学稳妥地将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推行深入。
刘存华要求,各卫生室要用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着力将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科学引导人民群众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规范工作程序,科学探索先进的管理办法,提升工作效能;强化工作措施,促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深入开展。各卫生室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发展的高度,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放在心里抓在手里,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工作原则,深入基层主动了解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求,真心实意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各种难题,全力维护好卫生事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各卫生室全面加强新农合精细化管理工作,确保新农合制度发挥出最大化的惠民功效。
--马厂镇纳墩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
一、基本情况:
纳墩村位于马厂镇东部,距镇政府12公里,全村总户数459户共2116人,其中贫困户301户共936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945人。辖13个村民小组,正式党员16人,预备党员3人,发展对象1人。全村总面积8.34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333.4亩,纳墩村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人均占有粮食150公斤。
2015年同步小康驻村干部名册
帮村书记 陈学元 镇宁自治县发改局副局长
第一书记及驻村组长 吴勰 镇宁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工作人员
村支两委共5人,后备干部1人(伍登忠、男、31岁、住纳墩村、大专文化)。
二、发展定位:
主要发展:“种植示范村”、按照“高端、高效、高质、高新”的发展理念,推进种植业功能拓展和优化升级、完善现代种植业的精品生产、生态保护、科技示范、教育培训、休闲观光、安置等功能,培训种植业的价值链,使纳墩村成为马厂镇主要良品生产区、生态休闲观光基地。
三、发展思路: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纳墩村“高效、高产、生态”种植目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品种植,拓展种植业功能,加工物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就业增收。构建纳墩村新型和谐、幸福宽裕村寨。
四、帮扶计划:
1、在现有的致富能人扶持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培养一批致富能手、农业生产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争取每个自然寨发展1至2人;积极对接、申报、争取与纳墩村产业发展规划相匹配的项目资金。争取用本部门资金,帮助解决资金量小、群众呼声较为迫切的事项;到每个自然寨开展调研,争取每个自然寨走访5户以上农户,与全村致富能手座谈。
2、水是生命的源泉,纳墩村桥边一二组和新龙湾组的人畜饮水问题严重影响村民的生活,使得民生问题较为严重。着力协调相关部门和资金,力争解决目前反映强烈的个别自然寨饮水难及出行难问题;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如农业灌溉问题),降低群众发展种养殖业的成本。
尚家庄村简介
尚家庄村位于南宫市区以西3公里,北临邢德公路,是中国现代京剧代表人物之一尚小云的故乡。全村共200户、815口人,6个村民小组,29名党员,耕地1472亩。2012年,农村人均收入元,主要产业以棉花、小麦种植,肉鸡蛋鸡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两委”班子成员4人,其中,支部委员3人,村委委员3人,交叉任职2人,班子团结协作,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较强,2012年党支部被南宫市委评为“红旗党支部”。我村于2006年10月,建成了尚小云纪念馆,省市各级领导各界人士纷纷前来参观。我村所辖顺翔包装有限公司,为南杜办事处龙头产业。
尚家庄村千方百计抓党建,一门心思求发展。在深入落实基层建设年活动中,通过积极开展党员“七权七责”系列活动,村两委班子更加团结,并进一步加强了村两室建设,投资1万元对两室进行翻新,室内“四议两公开”、“三会一课”“七权七责”等制度规范齐全,党员干部参政议政程序规范,机制健全。于此同时,投资5万余元,出义工200人次,继续深化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并于今年投资6万元,高标准完成了村卫生室建设。在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四个覆盖”活动中,我村加强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并成立了综治工作站和治安巡防队,今年以来,全村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和治安事件。
建校三十年来,学校秉承“以农为根,以教为本,特色立校,育才强农”的校训,发扬“不怕困难、勇于创新、奋发向上、超越自我”的农广精神,在农民教育、农民培训、农技推广、科技普及和服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领导班子,决心在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指导下,在各有关办学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农业厅党组的领导下,带领全省农广校教职员工,继续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加强管理、加快发展,努力开创我省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事业新局面,为我省新农村建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老年人,农村
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syndmme, MS) 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 (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 、血脂异常[指高三酰甘油血症和 (或)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 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临床征候群, 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组合, 这些因素直接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也增加了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1]。近年来, 随着经济增长、生活方式改变及人口老龄化, MS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为此, 笔者横断面研究分析了2009年8~11月参加农村免费健康体检的居民体检资料, 进一步了解农村老年人群的MS患病及有关特点, 为该地区老年人MS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调查以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19个行政村2009年8~11月参加农村免费健康体检的年龄≥60岁且资料完整的1 236名老年人为调查样本, 其中, 男563例 (45.6%) , 女673例 (54.4%) 。60~64岁365例 (29.5%) , 65~69岁350例 (28.3%) , 70~74岁288例 (23.3%) , ≥75岁233例 (18.9%) 。
1.2 方法
按每5岁一个年龄段分组, ≥75岁因例数较少归为一组, 男女各分为4组。体检项目:按WHO标准测量血压[3]。用标准身高体重磅量身高称体重, 并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 (kg) /身高 (m) 2]。生化指标:血标本的检测采用北京松上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A-6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 检测内容包括空腹血糖 (FPG, 己糖激酶法) 、总胆固醇 (TC, 胆固醇氧化酶法) 、三酰甘油 (TG, 去游离酸法) 。心电图:采用北京福田电子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六道自动分析心电图机 (型号:FX-3010) 。对所有参加体检的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考核合格后上岗。
1.3 诊断标准
MS的诊断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07年版) 建议的MS诊断标准[1], 具备以下4项中的3项或全部者, (1) 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25.0 kg/m2。 (2) 高血糖:空腹血糖≥6.1 mmol/L (110 mg/dl) 和 (或) 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3) 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 Hg和 (或) 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4) 血脂紊乱:空腹血三酰甘油≥1.70 mmol/L (150 mg/dl) 。
1.4 统计学处理
用Epi 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份录入, 应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按照北京市2003年公布的人口性别、年龄构成进行标准化。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MS患病率的比较
本调查1 236名老年人中MS患病率为23.5% (2901 236) 。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5.5% (87/563) 和30.2% (203/673) ,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标化后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6.0%、29.4%,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30.80, P<0.01) 。同性别各年龄组人群MS患病率均无明显差距, 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见表1。
2.2 不同性别人群MS各组分分布
本调查显示, MS四组分在女性中的分布均明显高于男性, 标准化后除高血压外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均P<0.01) 。四组顺位在男女人群分布相同, 均为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见表2。
2.3 MS不同组分分组中MS患病率比较
高血压患者中MS患病率 (31.4%) 显著高于非高血压人群 (3.7%) , 超重肥胖者中MS患病率 (43.0%) 显著高于非超重肥胖人群 (3.4%) , 血脂紊乱患者中MS患病率 (68.6%) 显著高于非血脂紊乱人群 (6.3%) , 高血糖患者中MS患病率 (69.8%) 显著高于非高血糖人群 (13.7%) , 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均P<0.01) 。其排序顺位为高血糖、血脂紊乱、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见表3。
2.4 MS患者与非MS人群中代谢及心电图异常分布
在MS患者中, 各种代谢异常因素百分比均明显高于非MS人群, 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均P<0.01) 。其排序顺位为高血压95.5% (277/290) 、超重或肥胖92.8% (269/290) 、血脂紊乱80.7% (234/290) 、高血糖51.7% (150/290) 。MS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 (35.5%) 明显高于非MS人群 (4.3%) , 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210.38, P<0.01) 。MS患者中心电图异常者 (49.0%) 高于非MS人群 (34.0%) ,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21.30, P<0.01) 。见表4。
3 讨论
本调查显示, 京北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群MS患病率为23.5% (290/1236) 。低于北京城区贾静源等[4]和刘敏燕等[5]的研究结果 (29.09%和32.19%) , 高于肇庆周德亮等[6]和蚌埠孙向东等[7]的研究结果 (20.6%和13.35%) 。本调查女性患病率 (30.2%) 明显高于男性 (15.5%) , 标化后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6.0%和29.4%, 二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30.80, P<0.01) 。与北京市海淀区老年人MS患病现况[4]相比较, 海淀区男女患病率 (男30.32%、女28.42%) 接近, 男性略高于女性, 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与外地以往研究结果[7,8]不同甚至相反。
按年龄分层后, 同性别各年龄组人群MS患病率均无明显差距, 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不存在随年龄而增高的趋势, 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2,4,6]。其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显示, MS各因素顺位在男女人群分布相同 (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 。各因素在女性中的分布均明显高于男性。在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患者中其MS患病率排序顺位为高血糖 (69.8%) 、血脂紊乱 (68.6%) 、超重或肥胖 (43.0%) 、高血压 (31.4%) 。在MS患者中各种代谢异常因素百分比排序顺位为:高血压 (95.5%) 、超重或肥胖 (92.8%) 、血脂紊乱 (80.7%) 、高血糖 (51.7%) 。各种患病率和排序顺位及MS组合形式均不同于以往的研究结果[1,2,4,5,6,7,8]。
在MS患者中各种代谢异常因素及糖尿病和心电图异常的百分比均明显高于非MS人群。MS患者中三分之一以上 (35.5%) 患有糖尿病, 近半数患者 (49.0%) 心电图异常。进一步表明MS患者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与非MS者相比, 其患心血管病的危险和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均显著增加。MS的主要临床结局是糖尿病和冠心病[2]。
综上所述, 各地在不同时间完成的调查结果存在很大差异。MS患病特点与性别、年龄、城乡、南北地域、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 各地应根据本地区的患病特点, 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防治和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07年版) [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8, 24 (2) :20-26.
[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 (5) :390-419.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年修订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4.
[4]贾静源, 王利清, 王洪波, 等.北京市海淀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现况[J].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 (9) :1730-1731.
[5]刘敏燕, 田慧, 邵迎红, 等.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高血压临床特点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8, 33 (1) :32-35.
[6]周德亮, 莫文, 于炳凤, 等.肇庆市封开县江口城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调查[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2) :61-67.
[7]孙向东, 付丽琳.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患病情况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 (1) :55-56.
xx村位于xx县中北部偏西的半山区,距县城xx公里,为xx乡政府所在地,今年确定为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一、基本情况
全村xx户,xx口人,耕地面积xx亩,果园xx亩,主要果品有海红,槟果,海棠,其中大果子在当地很有名气,素有“花果之乡”的美誉。
二、经济发展情况
该村为传统农业村,主要以出卖劳动力和出售农副产品为主要经济来源。去年人均收入为2254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道路硬化。连接周边各村的道路基本完成硬化。
2、便民服务店。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设便民服务店两处。
3、学校。在初中设有xx小学。
四、2009年工作规划
1、整村推进扶贫养殖肉猪,发展规模养殖户,带动整体发展。
2、打深井一眼,彻底改善水源井水质差的问题,让群众用上放心自来水。
3、硬化村内街道4公里。
4、安装路灯4公里,对村主要大街进行亮化。
5、实施村庄绿化工程,对村主要大街及村民院落、房前屋后进行绿化。
6、建科技书屋,并且通过各种渠道为农民进行科技知识普及和农业技术辅导。
许庄街道明河村简介
明河村西邻乔杨新区孔泗路、孔杨路穿村而过,东至两泰官河至许庄港,北至赵王社区,南至孔桥集镇。我村现有十五个村民小组,共580户人家,户籍人口1846人,常住人口2043人,党员70名,现有耕地1846亩,2009年我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0.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0575元。近年来,我村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加强领导,落实关键措施,着力打造人居新环境,建设优美新村庄,村容村貌面貌不断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至今年,我村环境综合治理累计投入近200万元,铺设硬质化水泥路面近6公里,数控电视、自来水、无害化户厕均达97%以上,绿化覆盖、河道治理等方面达到上级要求。先后获区新农村建设先行村一等奖、区秸秆综合利用先进单位。
本文调查了江门市四个历史文化名村的规划保护情况, 发现落实保护措施存在资金缺乏, 用地限制, 村民参与度不高等困难。究其原因, 是没有把农村历史文化遗产的现实属性纳入规划保护的基本依据, 面对农村生产生活的需求和变化, 无法适应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规划编制方法和实施技术。
1 江门市四个历史文化名村及其保护规划
1.1 江门市四个历史文化名村
江门市是珠江三角洲九个地级以上市之一, 下辖三个区、四个县 (市) ①。在广东省, 地级以上市是规划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主要实施单位, 其属下的历史文化名村具备相似的规划保护背景条件, 便于开展案例的比较研究。
江门市现有的四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②, 浓缩了岭南地区历史文化的两大特色:一是农耕传统、聚族而居的广府文化;二是开拓外向、融合中西的华侨文化, 其中, 开平市塘口镇自立村是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的提名地之一 (见表1) 。
1.2 保护规划编制的情况
江门市四个历史文化名村都已编制和实施保护规划。事实上, 在评定名村和编制保护规划之前, 江门市各个历史文化名村都已开展了一些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工作, 因而以文物保护为核心的方法、理念, 甚至文本格式也延续到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中。其中, 由于编制保护规划属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内容之一, 自立村保护规划其实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文件中的一部分;其他村落由于分别参与了由广东省文联等部门组织的“广东省古村落”普查、认定工作③, 或者编制了旅游发展规划④, 保护规划的内容也继承了前期工作成果。这样, 各案例没有统一的规划编制技术, 旅游规划、新村规划和数据管理体系等编制内容并不一致 (见表2) 。
2 规划保护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施保护规划, 江门市各历史文化名村建档挂牌, 整修文物, 整治村容村貌,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在村民中宣传保护法规, 取得明显成效。但调查发现, 规划保护与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现实要求不尽协调, 一些技术措施与现实脱节, 落实困难。具体讲, 存在类型划分不完备、范围区划不适当, 保护措施不适用等问题。
2.1 类型划分不完备
为了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和方法, 首先要对保护对象进行类型划分。历史文化名村类型划分延续文物保护的思路, 主要以静态的历史文化资源价值特色为依据。通过江门案例调查发现, 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动态的现实差异情况, 这样的类型划分并不完备, 有可能导致对策措施的针对性不足。
比如, 江门市四个历史文化名村在历史文化特色、保护状况以及景观特征方面都具有地域相似性, 按资源价值特色属于同一类型, 但比较一下各村主导编制和实施保护规划的主体, 就能看出明显的类型差别。良溪村和浮石村由村委会监督落实保护措施, 属村委会主导型;自力村和歇马村由旅游企业与村集体签订租用合约, 或向村民收购房产, 保护和开发文化资源, 属企业主导型⑥。
现实中, 无论村委会主导型还是企业主导型, 都缺乏与之配合的规划保护对策措施。比如, 浮石村村委会能够有效落实保护措施的范围仅限于少数公共空间, 村民宅基地内的历史建筑、或是宗祠等宗族产业, 村委会只能“劝谕”保护, 如果保护要求与生活需要发生冲突, 就没有把控的对策措施了;又如歇马村, 是江门名村中最偏远的一个, 由企业主导历史文化资源发掘、保护和开发, 在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 企业图强求存, 希望推进建设旅游项目, 联合资源, 吸引游客, 多次编制了旅游发展规划, 但一直缺乏对策措施支持, 无法整合土地, 设想只能挂在墙上, 企业发展受阻, 落实保护措施进展迟滞。
2.2 范围区划不适当
江门市各个历史文化名村划定保护范围不同, 不是依据现实条件的类型差异, 而是沿用文物保护的方式, 或是参照历史文化街区的做法。从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看, 一些保护范围划定方法不适当。
比如, 自力村是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提名地之一, 基于世遗“真实性、完整性”的严格要求, 规划保护区范围不仅包括自力村, 还包含了其他自然村, 范围内任何新建项目均要报国家文物局核准, 但同时, 旅游收益的分配并不按保护范围来进行, 主要归自力村所有。随着旅游业发展, 保护区内村民的收入差距加大, 于是其他村落不甘约束, 各谋项目建设, 造成与“世遗”保护要求的不断冲突。
又如, 浮石村保护规划没有新的建设用地 (新村规划) 配套, 划定保护范围的做法参同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街区⑦, 三级保护区范围都在建成区, 核心保护区占规划保护范围的比例大 (见图1) 。形成的现实状况是, 这个六千人口的大村, 超过一半规划范围“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 另外三成被严格控制, 仅有不到二成范围可以较为灵活利用, 村民没有地方扩建或改建住房, 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很难满足, 参与保护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2.3 保护技术不适用
江门四个历史文化名村的人口、产业等现实条件有显著差别。总体上, 旅游业发展比较好的村落人口少, 村民基本上能够转移就业, 生活方式有较大改变, 容易适应严格的保护技术要求;人口多的村落旅游收入少, 生产方式传统, 村民基本生活需要和保护要求容易发生矛盾, 暴露出保护技术不适用的问题。
自力村和歇马村人口少。自力村仅175人, 歇马村年轻一代持续移民, 人口还在减少。这两个村的旅游发展效益明显, 自力村村集体分享的旅游开发收入最为丰厚, 是其他村的近十倍, 甚至几十倍 (见图2) 。在自力村和歇马村, 人们基本上不再务农, 一些村民在市区或镇区购置了商品房。尤其自力村, 八成的村民有房在市区, 日常搭乘旅游公司的通勤车回村, 去公司上班或利用自家房子经营农家乐, 生产生活已经与保护工作完全结合在了一起, 施行保护技术自然不会有矛盾。
相比之下, 良溪村和浮石村居住人口多。良溪村近年出现进城村民回迁的现象, 人口数量稳定, 村民仍然耕种养殖, 或就近到镇上工厂打工;浮石村是中心村, 常住人口近5000人, 村落经济发展迟缓, 务农人口逐年减少的同时, 其他就业机会并不多, 主要依赖侨汇收入。
旅游业欠发展, 保护工作没有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收入未见起色, 对村民来说, 规划保护及其技术要求是额外的约束和负担, 甚至和改善生活的需求相冲突。比如在浮石村, 一方面村民新建住宅受到严格限制, 另一方面维修老旧住宅, 必须遵照历史建筑保护与整治的规划要求, 还要担负费用, 兼组织施工, 村民往往有心无力, 保护技术要求难以落实。
3 建立以村落发展为核心的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技术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日常生活化”的演进趋势, 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一环。为疏导解决保护工作中的矛盾, 需要面向农村历史文化资源的现实性, 以村落发展为核心, 形成规划保护的对策措施及技术。
3.1 面向农村历史文化遗产的现实性
向人居环境拓展, 这是百年来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 (见图3)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对象, 从文物建筑、名城、街区而村镇, 其范围和属性从“古老、稀有”逐渐“日常化、生活化”, 历史文化遗产的环境质量价值逐步为世人所重视。1999年, 《北京宪章》建议把文化遗产保护与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相结合, 将规划设计、新建筑的设计、历史环境的保护、一般建筑的维修与改建、古旧建筑合理地重新使用等“纳入一个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之中”。
中国的村落、集镇是“最生活化”的人居环境, 大部分的历史文化名村还承载着居民的日常生活, 具有强烈的现实属性。从江门市四个案例看, 规划保护产生的各种问题, 都牵涉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现实要求。规划保护与村落现实发展趋势脱节, “规划目标上往往不是以村庄自身的发展为主要基础”, 是造成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江门的四个历史文化名村中, 人口比较稳定的良溪村和浮石村, 尽管目前旅游经济欠佳, 保护工作困难较多, 但具备优势的区位条件和城镇化前景, 如果能从村落的发展入手, 也许有望探索出突破困局的有效途径。现实中, 良溪村和浮石村规划保护中的一些问题可以作为反证。
比如, 浮石村村东牌坊外500米就是高速公路出入口, 交通条件优越。不可否认, 这是影响村落长远发展的重要现实因素, 但在保护规划中却被忽略了⑧。显然, 编制者在分析交通条件对街区保护的影响时, 不认为快速交通同样会对村落保护产生作用。事实上, 浮石村处于镇区的主要发展方向, 基础设施条件较好, 有市场、学校、自来水厂⑨等。随着农村生产方式转型、人口流动, 对外交通条件成为农村集聚发展的重要引导力量。早在保护规划编制之前, (斗山) 镇总体规划 (2004~2020) 已经把浮石村纳入大镇区, 拟以居民委员会的形式管理。因此, 对于规划保护遭遇的用地限制等问题, 可以从浮石村的发展趋势上, 通过联系上层规划, 探讨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良溪村处于城市新区开发建设范围, 保护协调区毗邻建设中的城市主干道, 将来交通便利。村民的日常生活空间, 总体上比较完整⑩。如何在渐行渐近的城市新生活中活化利用古村格局和历史建筑, 使村民的生产生活平稳融入地级中心城市, 是村落发展的大方向。但是, 缺乏区别化定位, 良溪村在村委会主持下屡次尝试旅游开发, 经济效益一直不理想, 与此同时, 由于没有把保护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首要原则, 建设完成的旅游大巴停车场等大尺度设施反倒干扰了古村人居环境意象。
保护农村历史文化资源当是文化遗产保护走向人居环境建设的趋势所及, 如何结合保护对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 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形成有效的保护技术, 是需要加紧探讨的“新”课题。
3.2 建立保护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动态运作机制
由于简单继承或参考普通城市、村镇规划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模式,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没有形成更为综合性的、先进的编制方法和实施技术。具体看, 名城保护原本就是一种来源于行政措施的限制性规定, 静态的保护方法难免脱离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和变化。事实上, 在农村落实“限制性”保护要求尤为困难:一来村庄尺度小, 施行保护措施对个人的生产生活影响大;二则农村历史文化资源“点小面宽层次多”;还有, 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等上层规划编制尚待完善, 保护措施由于无法律效力而缺乏可操作性。
调查江门市历史文化名村发现, 人口变动、资源利用、区位条件等方面, 各个村落各有特点, 城镇化发展能力指标存在显著差别, 需要“根据不同历史文化村落的区位特点和资源特色, 因地制宜, 借由不同的动力机制, 分类选取合适的保护模式” (见表3、图4) 。
村落的城镇化水平、环境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受周边区域, 甚至全球环境影响, 农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处于现实的动态变化之中, 保护规划实施过程存在差异的现实问题。也就是说, 在以往按综合特色分类法、保护状况分类法、景观差异分类法等差异化规划编制的基础上, 有必要进一步建立开放和反馈的动态机制, 调适保护规划措施, 不仅把“历史文化名镇 (村) 保护规划纳入镇总体规划和乡、村庄规划”, 还要从产业发展、城镇化等方面有效衔接规划内容, 协调保护与开发 (见图5) 。
注: (1) 交通条件指村域范围与外部联系的道路等级; (2) 空置房屋包括常年无人居住或使用的房屋; (3) 学校为撤并后的现状。
4 结语
农村历史文化资源数量大、分布散, 紧密融合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空间中, 当前各地农村转型发展, 情况更是纷纭复杂。研究广东省江门市四个名村案例, 发现施行保护措施受制于现实条件的各种问题, 说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和实施技术未能很好适应保护对象在现实中的差异化特点。如何应对保护对象的现实差异性, 如何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及时反馈调整, 以及如何承接上层规划体系,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环节, 有必要建立弹性动态的开放和反馈机制, 结合资源条件、产业转型和城镇化进程, 协调保护与开发, 达到“以人为本”,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目标。
摘要:通过实地调查广东省江门市四个历史文化名村, 发现实施中的保护规划与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现实要求不尽协调, 存在类型划分不完备、范围区划不适当、保护措施不适用等问题。基于农村历史文化资源与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性特征, 从保护文化遗产与提高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辩证关系的角度, 提出设立动态的规划编制和实施反馈机制, 建立以村落发展为核心的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技术, 促进农村文化资源与村镇建设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规划实施,广东江门
参考文献
[1]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60.
[2]王景慧.中国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若干问题解析[J].理想空间, 2010, 41:4-5.
[3]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 (第二版) [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6.
[4]陈志华, 李秋香.中国乡土建筑初探[M], 2012.
[5]魏开, 周素红, 王冠贤.我国近年来村庄规划的实践与研究初探[J].南方建筑, 2011 (6) :79-81.
[6]黄家平, 肖大威, 魏成, 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路线研究[J].城市规划, 2012 (11) :14-19.
【村基本情况简介】推荐阅读:
城中村改造基本情况12-08
班组基本情况简介12-28
村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简介09-20
新城乡基本情况简介10-10
贫困村基本情况简介11-24
乡镇农业农村基本情况 简介12-31
天河区基本情况简介01-15
校党支部基本情况简介06-05
村基本信息表10-07
基本性质简介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