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创新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集群创新(精选8篇)

集群创新 篇1

在中国科学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物联网有一个生动的名字,叫“感知中国”。记者了解到,目前江苏省科技厅正积极推进无锡“感知中国”中心示范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无锡物联网产业

创新集群的形成。

为加快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强化示范引导作用,无锡市决定从现在起,用3年时间逐步建成感知工业、感知安保、感知交通、感知环保、感知园区、感知

医疗、感知电力、感知物流、感知农业等9个领域的应用示范工程。

据了解,江苏省、无锡市与中科院投资5亿元共建的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目前已全面启动,筹建中的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也分别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签署共建无锡中科传感器研发中心、中科微电子工业技术研究院、无锡中科传感器网络信息技术中心、无锡中科泛在信息化制造研发中心、无锡中

科环境监测技术研发中心和无锡中科智能信息处理研发中心等物联网产业技术链创新机构。

与此同时,江苏省、无锡市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签署了共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协议,无锡清华高新技术研究院智能传感网研发中心、无锡北邮感知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无锡信大气象传感网科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中心、南理工无锡传感网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南邮无锡传感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纷纷入驻无锡。围绕物联网产业的技术创新集群正在迅速形成,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

也因此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无锡)传感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围绕物联网产业创新服务,江苏省、无锡市联合投入4.2亿元,主要依托无锡微纳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的无锡传感网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服务平台正在抓紧实施,将建成设计与仿真、工程化专用测试、外场测试、器件系统环境试验和柔性中试线等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和20 多万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平台等,面向物联网产业各类创新发展机构提供全面的技术创新和创业

孵化服务。

集群创新 篇2

产业集群, 作为联系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 是一种能够将创新的规模经济性和创新活力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Freeman (1991) 、Olaf Amdt 和Rolf Sternberg (2000) 认为网络形式有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两种, 其中非正式网络对于集群创新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Baptista R 和Swann P (1998) 从聚集过程的内在动力、技术运动的机制、现代创新活动的特征以及新经济增长理论四个方面分析了集群与创新之间的正反馈关系, 并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集群中企业创新更多的结论。[2]刘友金 (2002) 提出了集群式创新的概念, 认为集群是适合中小企业创新的组织形式, 因为它使得中小企业在创新行为优势的基础上又能获得创新的资源优势。[3]3]魏江、申军 (2003) 提出了传统产业集群具有核心网络系统、辅助网络系统和外围支撑网络系统等三个层次网络系统结构, 认为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集群创新网络比一般网络形式控制成本更低, 持续时间也比正式战略联盟更为持久。[4]程学童 (2006) 认为产业集群能有效地推动创新, 并不等于所有的产业集群都必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 强调以创新过程为核心, 推动产业组织在时间与空间中集聚, 形成和发展创新性集群, 以取代传统的产业集群为主体的状况的重要性。[5]陈时兴 (2006) 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竞争优势视角, 研究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和行为机制及在此基础上的集群竞争力, 提出促进产业集群网络创新及竞争力提升的建议。[6]

而集群创新能力的获得与集群的学习能力具有直接关系。集群学习概念是欧洲区域创新环境研究小组 (GREMI) 的学者们在研究欧洲高新产业区的过程中提出来的, 其本意是产业集群内的成员企业为了应付技术不确定性的挑战而协调行动, 本质上是知识空间转移的一种有效载体 (Capello, 1999) 。魏江、叶波 (2002) 认为前后向企业的集群学习是推动集群中纵向创新集成的有效机制, 同行企业间的集群学习主要是有助于创新的横向集成。[7]龚毅、李敏 (2006) 认为产业集群的创新效率取决于企业的知识获取、转移、整合能力以及企业间的知识扩散程度。集群的创新活动是一种集体学习的动态积累过程, 是嵌入于区域的合作、创新情境及创新网络成员的隐性知识交流、共享网络互动之中的。[8]蔡绍洪等 (2006) 认为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自组织和自依赖的过程, 但这种自组织过程并不排斥作为创新网络结点之一的政府作用发挥, 政府应该为产业创新创造一种有效的区域环境。[9]当前的研究对于集群创新网络研究较多, 但对于集群学习对于产业集群创新的作用机理很少有涉及, 对于产业集群知识转移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缺乏较深入的研究。

2 集群学习对产业集群创新的作用机理

阿姆斯丹 (1989) 认为:学习是一种工业化的新模式。学习是积累和提高技术能力的方式, 而技术能力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学习可能发生在生产、设计、工程、研发以及销售部门, 企业内部的学习可以由生产、研发及市场部门产生, 外部学习包括产业内其它企业的知识引进、与供应商和顾客的合作及外在技术研究的进步等方面。集群学习的关键特征在于三点:一是学习主体的多元性, 二是实施中的协调性, 三是利益上的互惠性。由于技术创新是将新思想及新设计引入生产体系的过程, 这一过程必然离不开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 因此技术创新本质上也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 集群创新必然以集群学习为基础。根据集群学习所获得知识的途径、学习与技术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及对产业成长的作用关系, 我们提出如下的集群学习对产业集群成长的作用模式:

集群学习以组织学习为基础, 只有当组织中的成员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分享组织中的各种知识, 包括组织共有的显性知识 (可以用正式的语言明确表达, 能方便地在个体之间传播) 和隐性知识 (很难用正式的语言明确表达, 是隐含于个体经历中的个人知识, 并包含着无形的因素) , 特别是隐藏于个体知识层面的隐性知识。组织学习必须能够获取组织成员通过个体学习所取得的各种知识, 特别是隐性知识。马歇尔认为共享知识、信任和“ 产业空气”不仅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促进合作、创新和创新扩散, 特别是通过非正式的“ 干中学”和“ 用中学”等意会知识的转移而不断创新。而集群学习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通过分享组织已经形成的各类知识, 来提高集群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但产业集群究竟能否走向持续发展, 关键取决于其内生的创新能力, 即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通过激进创新 (而非渐进创新) 打破路径依赖和改变技术轨迹的能力。由于产业集群内的渐进创新并不能保证甚至会阻碍“激进创新”的实现, 因此通过政府干预, 在建立集群良好创新机制的条件下, 通过集群内部或集群外部的相互协调和沟通, 知识在集群创新体系的互动推动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形成, 同时, 通过明确产业集群创新战略, 创造良好的产业集群创新环境, 形成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

3 产业集群创新组织模式

3.1 产业集群中企业创新模式

熊彼特提出的独立型和合作型创新模式认为, 独立型创新包括企业, 也包括个体创新者和小学术群体, 甚至还有大企业内部未经授权的科研部门。合作型创新包括公司研发实验室, 也包括大的政府实验室和可能不太大但协调良好的学术研究实验室。合作型创新受益于开发了共享隐性知识的群体内的持久的互动。Rikard Stankiewicz (2002) 将创新又分为设计驱动型和发现驱动型。发现驱动型创新以其纯粹形式依赖于最新科学进展的直接应用, 设计驱动型创新往往指“工程”而不是研发。[10]由此, 笔者提出如下的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 如图2所示。

3.2 产业集群创新组织模式

不同区域产业集群间的竞争自集群出现时就已存在, 提高本地集群竞争力将是未来各地推动集群发展的主题, 其主要内容必然是加强集群创新。产业集群本身就是创新的源泉, 集群所产生的资源共享、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关系, 以及建立在信任与承诺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网络有助于扩大企业可以利用的资源边界, 加速知识与技术的交流与转移, 大大提升集群内部企业的创新能力, 在一个集群创新组织中, 信息可以自由共享, 人存在高度信赖, 对组织目标的深入理解和奉献将每个人都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然而, 对于在产业集群内, 如何根据不同的产业集群形式建立合适的创新型组织对于产业集群创新具有较大的影响。笔者在刘世锦 (2008) 提出的产业集群组织模式划分的基础上, 提出如下几种产业集群创新型组织模式。

3.2.1 高加工度行业的产业集群“轮辐式”创新组织模式。

对于一些高加工度行业的产业集群, 如汽车、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多为轮辐式, 即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配套企业配合龙头企业发展的模式, 如图3所示。这些龙头企业紧紧抓住核心部件以及关键零部件的生产, 普通的通用件、标准件以及价值量不高的零部件通过外包、采购的方式获得, 因此龙头企业的配套企业很多。如广州目前形成了以本田、丰田、日产为核心企业, 300多家零部件企业配套的汽车产业集群。

对于“轮辐式”组织模式的产业集群, 其集群创新型组织的建立应以龙头企业的发现驱动型创新为核心形成独立型创新组织, 通过龙头企业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扩散使配套企业开展创新过程, 配套企业通过设计驱动型创新为龙头企业的创新提供服务。

3.2.2 传统产业集群“马歇尔”创新组织模式。

在一些传统产业集群中, 其组织结构多为中小企业平等协作的“马歇尔”式。大量企业生产和经营同类产品或环节, 有较强的合作关系, 不同产品或环节之间通过“弹性专精”形成相互协作关系, 但不全像汽车、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那样零配件对整车企业高度的依附关系。[11]如在江苏常熟市海虞镇, 各类服装企业达到500多家, 其中, 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有80多家, 纺织企业20家, 印染企业10家、羊毛生产企业8家。服装、纺织、印染配套成龙, 发展体系完备。产品涉及西服、休闲服、茄克、羽绒服、男女童装、衬衫、大衣、羊毛衫裤等十多个门类的三十多个品种, 形成了典型的服装产业集群。所以, 对于这类产业集群, 其创新型组织可以采取一种“松中有紧”的结构形式比较好, 这种组织形式既可以为创新提供自由空间, 又可以为好的创意转化为商业上的成功提供纪律。平时中小企业可以注重企业自身的创新, 形成一种松散的结构形式, 但在关系到产业集群的创新提高时, 中小企业之间又紧密结合在一起, 进行知识共享与沟通, 采取合作型创新的方式, 达到创新的目标。

3.2.3 包涵“轮辐式”与“马歇尔”的混合型创新组织模式。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则是包涵“轮辐式”与“马歇尔”的混合型组织模式。如上海浦东的集成电路集群, 既有类似于“马歇尔”式的组织结构, 但又包含着小设计公司围绕晶园厂的“轮辐式”的组织模式, 集群内有中芯国际、华虹NEC、宏力和贝岭等龙头企业, 并形成了中晶园制造、芯片设计、光掩膜和封装测试、研发教育机构、配套服务等多家企业相互协作的产业链条。对于这类产业集群可以以龙头企业的发现驱动型创新为主体形成创新型组织, 中小企业为龙头企业创新提供设计驱动型创新的同时, 中小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型创新。

4 产业集群学习方式与产业集群创新

根据集群学习参与者的相互关系, 可以将集群学习分为三类:一类是集群中有前后向联系的企业参与的集群学习, 比如“轮辐式”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集群学习等;第二类是同一价值环节中的同行, 如“马歇尔”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集群学习等;第三类是前两类的结合, 既有前后向企业, 又有同行企业等, 比如混合型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学习。

对于有前后向联系的企业参与的集群学习, 通过如下方式促进产业集群创新的进行:首先, 前后向关联企业的沟通有助于它们认识到存在于彼此间的创新缝隙, 从而提出集群创新的方向。如总装企业的创新设计需要零配件生产商相应改进零配件的技术参数, 原材料供应商的产品创新要求其客户进行工艺创新等。其次, 前后向的协调与合作为产业集群创新准备了必要的资源尤其是知识资源。在集群学习的框架下, 先创新的一方往往能为有待创新的一方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从而拉动创新。最后, 由于创新建立在前后向企业的良好沟通上, 其需求是相对明确的, 从而可以保证其商业前景, 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创新成果的市场化风险, 因此, 可以从利益上保证产业集群创新的进行。与前后向关联企业的集群学习不同, 由于同行企业之间有明显的竞争和利害冲突, 因此有意识的合作相对而言是比较困难的。但是, 如果面对同样一个严峻挑战或者同样一个诱人的创新机会, 却没有任何企业具有相应的资源实力来独立开展创新活动, 那么为了降低风险, 集群学习也会成为这些企业的选择。通过这种合作的学习, 同行企业之间可以分享创新的成果, 使各自的价值创造功能都有所提高, 从而使所在价值环节得到优化。除了有意识的合作之外, 同行之间非正式的知识共享也应该被考虑, 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创新者的知识外溢到同行那里去, 与其已有的知识基础相结合, 有可能催化出新的创新。一般来说, 如果同行之间的集群学习能够得到第三方力量的推动, 将会更为有效。在日本丰田城内, 丰田公司的供应商就在丰田公司的引导下成立论坛, 定期举行讨论会交换经验, 通过相互学习改进自己为丰田服务的能力。对于集群中既有前后向关联企业, 又有同行企业的集群创新活动, 可以根据不同的产业集群创新环境做出不同的集群学习方式的选择。

5 结论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形成会受到产业创新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比如创新基础设施、国家创新体系、社会中介服务、融资环境、市场环境、法律政策环境、制度与文化等方面。但产业集群内部的集群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产业集群的创新才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如何保证集群学习的效果, 如何评价集群学习的效果, 有待于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的探讨。

摘要:通过对当前产业集群创新研究现状的分析, 解释集群学习对于产业集群创新的作用机理, 在提出三种产业集群创新组织模式的基础上, 针对性地选择几种产业集群学习方式。

关键词:产业集群,集群学习,创新型组织

参考文献

[1]FREEMAN 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J].Research Policy, 1991 (20) :499-514.

[2]BAPTISTA, SWANN.Do firms in clusters innovate more?[J].Re-search Policy, 1998 (27) :525-540.

[3]刘友金.论集群式创新的组织模式[J].中国软科学, 2002 (2) :71-75.

[4]魏江, 申军.传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1) :14-17.

[5]程学童.集群式创新、创新性集群与集群政策[J].中国软科学, 2006 (增刊) :37-39.

[6]陈时兴.基于创新网络的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6 (增刊) :90-92.

[7]魏江, 叶波.企业集群的创新集成:集群学习与挤压效应[J].中国软科学, 2002 (12) :39-43.

[8]龚毅, 李敏.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对创新的影响及组织能力调节作用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6 (增刊) :214-219.

[9]蔡绍洪, 汪劲松.区域产业集群及其创新网络形成及演化的自组织机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6 (12) :178-183.

[10]CAPELLO R.Spati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high technology mi-lieux:learning versues collective learning processes[J].RegionalSteuies, 1999, 33 (4) :353-365.

北京创新集群的区域个性 篇3

首尔、东京作为大公司总部的集聚地有很大的优势,在这里也萌生出多种多样的创业团队,但在这两个城市中也没有形成新经济的产业集群,主要是因为大企业的气场太大,压抑了新业态的崛起。

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几年受到了国际的关注,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被《哈佛商业评论》誉为“当代创新大师”。硅谷最有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之一的史蒂夫·布兰科对北京进行了专访,在走访了中关村的几个孵化器后,他说北京的创业生态系统令波士顿和西雅图黯然失色。2013年7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报道称:“全世界的城市都在试图复制硅谷,希望能像它那样出色地培育无数创业公司、发展上千亿美元市值的科技公司。但到目前为止,只有一座城市成为了硅谷真正的竞争对手,这就是北京!”

之所以北京在全世界大都市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能这么成功,是有一定规律的。在硅谷研究专家的眼中,硅谷是不可复制、不可学习的,中关村的经验却证明硅谷是可以学习的,但不能生搬硬套地复制。硅谷是全世界的创新之都,硅谷的创新是新经济区域创新的典范,中关村学习硅谷,重点就是学创业、学高端链接。

首先是学创业。30年前,中科院物理所科学家陈春先到硅谷考察之后,回国做报告讲,美国就是依靠创业用科技型企业来转化科技成果的,由此他就开始下海创业。当年,中关村有一大批科学家下海创业,这是中关村能发展新经济的最大原动力。现在,中国每年新创办企业的数量一直居全球领先位置,2013年的新增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了30%。

其次是学高端链接。硅谷和中关村都有很强的高端链接能力。比较硅谷和中关村,其相同之处就是创业、全球链接和支持原创想法。不同之处在于,硅谷具有的是实用主义精神,有完善的法律保障和创业的自由,但缺乏理论上的总结,而中关村的理论思考更多,但缺乏相匹配的法律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硅谷的劣势恰恰是中关村的优势,而中关村的劣势,则又是硅谷的优势。中关村有一个管委会,而硅谷没有,这就是最大的差异,这种次一级政府能在产业组织上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中关村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第二大高新技术园区的原因。

要想做大做好创新集群,就必须挖掘区域个性。怎么理解中关村的区域个性?就是知识分子下海创业。中关村的区域个性正好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和命运高度联系在一起。

中国知识分子选择下海创业,开辟了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独立的新篇章。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进程中,中关村的知识分子下海后,使得他们成为了中国最先进的群体,完成了现代文明的启蒙。

集群创新 篇4

基于产业集群的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创新

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

Confidential and 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s

内容简介:

目前,产业集群己经成为提升国家(区域)竞争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在政府有意识的规划引导下,形成了全国产业集群化的趋势。随着中国产业沿着集群化方向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客户结构和客户需求多样化的新局面。

公司业务是银行业务发展的主体和基础,客户需求的变化,必然会影响中国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构架,迫使银行调整业务结构,丰富业务品种,加强综合服务。产业集群对银行公司业务的重要影响己被理论界所重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产业集群各个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来制定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发展战略。具体内容分以下四部分呈现:

第一部分从产业集群内在规律出发,分析银行基于产业集群视角开展公司业务的必要性,并阐述当前基于产业集群视角银行公司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通过对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中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产业集群的融资特点,解读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融资需求。并通过价值链理论,从产业集群与价值链的内在联系出发,分析“中心——卫星”式、产业链延伸式、卫星式产业集群的特点与金融需求点,力求帮助银行识别各类型产业集群的金融需求。

第三部分通过对供应链、整体授信、电子交易平台三个授信模式中,国内外商业银行创新经验的介绍,力图帮助读者了解目前银行产业集群视角的公司业务创新情况,从而为自身开展相关业务提供参考。

第四部分指出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中国商业银行公司业务战略方向,根据产业集群的发展周期,给出公司业务策略建议及基于产业链的公司业务产品创新建议,并且指出为提高客户满意度须提供的业务发展保障措施,最后为银行提供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公司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

目录:

第一章 商业银行基于产业集群视角开展公司业务的必要性

一、我国产业集群现状

(一)产业集群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活跃因素

(二)产业集群区域特征明显

二、基于产业集群视角开展公司业务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银行的信贷收益

(二)中小企业在集群中数量巨大,融资需求强烈

(三)集群内企业具有“根植性”,可降低违约发生概率

(四)可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

三、基于产业集群视角银行公司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金融机构对产业集群经济认识不到位

(二)无差别的信贷政策制约了金融对集群企业的信贷支持

(三)中间业务难以满足集群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四)公司业务结构失衡

第二章 产业集群发展对商业银行金融业务需求的研究

一、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划分

(一)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曲线

(二)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

二、基于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的商业银行金融业务需求分析

(一)产业集群金融需求的特点

(二)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视角的融资需求分析

(三)产业集群价值链视角的融资需求分析

第三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国内外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创新经验

一、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公司业务创新经验

(一)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二)国外银行供应链金融实践

(三)国内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实践

二、基于整体授信模式开展公司业务的创新经验

(一)市场集群贷款模式

(二)企业联保贷款模式

三、通过电子交易平台提供公司业务的创新实践

(一)Nafin通过在线方式提供保理服务

(二)广东珠银斯迪尔电子交易平台

第四部分 基于产业集群的银行公司业务发展思路

一、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商业银行公司业务战略方向

(一)明确公司业务发展战略

(二)确定战略重点,锁定目标客户

二、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中国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一)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公司业务策略

(二)基于产业集群发展价值链的公司业务产品创新

三、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中国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密切银企关系,培育关系型信贷模式

(二)简化信贷流程

(三)差异化营销

四、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中国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风险防范

(一)审慎、科学地把握贷款规模,控制授信总量

(二)围绕供应链开展授信管理

(三)密切关注集群内企业发展动向,严防周期性风险

(四)银行应根据产业集群各个时期的风险,及时调整信贷政策

购买回执

智库在线

智库在线()秉承“智通库汇 ”的服务理念,不断收集和更新市场调查研究信息。智库在线通过提供来自千家海内外专业研究公司的500,000份以上的研究报告,解决客户的市场情报来源的单一性。

无论客户是在寻找新产品趋势还是分析市场竞争力,智库在线都有一流的研究产品和行业专家,都会在深入了解研究公司在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客户需求,以客观公正的报告呈现。

 产品

 研究报告

 数据挖掘

 培训服务

 服务承诺

智库在线严格遵守智库在线制定的信息服务《规范承诺》;

智库在线力求保证产品的客观、公正、中立;

智库在线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客户和业内同仁的指导和帮助,公司的管理团队再次表示衷心感谢!欢迎客户和业内人士反馈意见和建议,同时希望业内专家和行业主管批评指正,我们为此将不胜感激!

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107号珠江罗马嘉园49号楼1001室

服务热线:010-58489828010-52832600

绿色通道:***

邮编:100025

集群创新 篇5

产业集群最大的效果在于产生了集聚效应,从而共享资源、降低交易成本;产业集群具有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学习和扩散的内在机制、文化基础(竞争与协作)、组织架构。因此,产业集群是企业创新的良好平台和有效温床,在产业集群内比较容易实现企业的创新。产业集群对企业的创新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集群学习使企业获得创新的资源优势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由于集群内中小企业实力不强,基础薄弱,面对竞争的挑战或一个诱人的市场,集群内每一个中小企业都没有足够资源能力来进行创新,这时集群内企业必须采取集群学习方式来应对未来技术、质量和服务等不确定性的挑战,使利用各自的知识、资源来共同创新、共享创新成果成为可能。集群内企业通过前向、后向、水平学习,可获取下述知识资源:产品设计思想、工艺技术诀窍、市场营销创新以及相应的技术服务知识、需求信息、质量标准以及相关技术支持、比较专业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成果、人力资本和网络等无形资源等。同时也要注意,在集群学习和创新的过程中,由于创新的外部性,“搭便车”等行为会阻碍创新。这时,由第三方力量,尤其是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来推动的企业之间的学习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1.2 集群的竞争与协作机制产生企业持续创新的“拉动效应”和“挤压效应”

在产业集群中,比邻而居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同时又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

①集群内龙头骨干企业具有创新优势和资源,处于高位势,处于低位势的企业通过向高位势企业模仿学习等方式实现能力跟进,试图消除由于“能力势差”导致的产品附加值差距,这就产生了高位势企业对低位势企业的“拉动效应”;

②在产生拉动效应的同时,低位势企业技术能力得到增长,实现了技术追赶,高位势企业为了保持现有优势,就通过外向型学习、自主学习和集群互相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获得持续技术能力优势,由此产生了低位势企业对高位势企业的“挤压效应”。

正是这两种效应的平行作用,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长。还要注意的是,“拉动效应”的成效与集群内不同层次企业间的协作水平有关:协作水平高则成效好,否则成效会降低。

1.3 集群的网络机制为企业提供创新的组织架构

我们知道,创新的摇篮是一个能自由流动、便于大家自由交流的网络。产业集群的区域集聚为形成创新的产业网络奠定了基础。集群中各个创新行为主体(如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中介、金融机构等)在相互作用和协同的过程中,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结,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技术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网络关系,实现信息、技术、资源在网络内部不断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大学与研究机构作为知识与技术的源头,以及专业人才的有效供给者,不仅可创造新知识与新技术,还可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产业集群中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以及创新人才的有效供给,为企业创新的实现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公共服务和政策资源,中介机构为企业技术创新及时地传递科技信息、市场需求信息,金融机构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以及分担创新风险,等等。这些都会导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技术创新较容易进行。因此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各个行为主体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并融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环境中,便组成了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系统。基于产业集群的义乌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具体对策

2.1 实施企业创新措施,培育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的实质是企业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重组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建立新的组织等。义乌集群企业由于其规模、体制等方面的特殊性,在进行创新时,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

①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尽可能利用外脑来实施企业的技术创新;

②发挥中小企业反应灵活的长处,基于义乌强大的专业市场流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使产品和技术不断创新;

③发挥专业化的优势,走“专、精、特”的发展道路,深化与其他企业的分工与协作;

④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视技术型的“硬专家”,更要重视管理协调型的“软专家”,为技术创新奠定人才基础;

⑤加强本企业对外部的网络关系资源建设,增强企业在获取信息和知识技术的集群外溢效应中的功能。

2.2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创新拉动作用,加强集群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培育、扶持龙头企业,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借助政府、中介服务机构、科研机构的服务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建设双管齐下。

①内部环境主要是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维度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制度创新的核心在于企业治理结构和产权关系的优化,它能够为提升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提供动力支持;管理创新包括管理理念、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它成为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流程创新,是提升企业创业发展能力的强他手段。

②鼓励龙头企业不断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帮助协作配套企业做好与龙头企业相衔接的技术、质量、标准、管理等工作。

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通过制定科学的创新推进战略积极鼓励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建立最终产品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区域内配套率,实现资源共享。

2.3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着力打造基于竞合和信任的集群学习文化,增强集群企业的创新活力

如前所述,由于集群创新的外部性,需要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的力量来促进和倡导集群企业之间的学习。义乌已有行业协会40多个,在协调企业间、行业间、企业与政府间的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创新过程中过多的向龙头骨干企业倾斜,虽然能发挥其龙头网络带头作用,但不利于形成技术扩散。因此,行业协会可考虑通过以下途径继续驱动企业间的创新和竞合:

①对中小企业发展共同面临的工艺设计和开发实验等技术难题组织集体攻关,以解决每个企业普遍需要但又不愿意自己投资的通用型技术;

②加大促进技术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中介力度,包括定期举办本行业各种新技术产品、工艺、材料的展销会和演示会,为集群内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平台;

③运用舆论工具,大力宣传和引导集群文化,对群内企业进行公正客观的信誉评级。

2.4鼓励各创新主体发挥能动性,构建集群创新网络,建立和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针对当前义乌企业创新资金短缺、协同技术攻关能力弱的缺陷,要加大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技术创新系统的比重,构建企业、中介服务组织、政府、科研机构等主体积极参与、相互沟通作用而形成的集群创新网络。

①政府要继续发挥好协调者与促进者的角色。如为企业间的合作提供支持和适当的激励,创造网络的中介机构和媒介,促进活动主体的聚集、正式和非正式的知识交流,培育机构尤其是学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的联系;建立专项资金,并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支持对企业的创新。

②科研机构和政府合作,引入创新源成立技术创新中心,将创新成果以比较低的价格出售给企业。在初期,政府可对技术创新中心进行补贴扶助;当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市场化运作产生技术创新效益后,集群内具有一定技术和资本实力的企业为形成竞争优势和差异化而开始自己设立研发机构。这样,技术中心和集群内企业研发机构的创新互动就推动企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技术更新。

集群创新 篇6

翁清雄.席酉民.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企业员工组织行为比较研究.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2009.核心内容: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集群内员工的组织行为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通过对广东深圳和中山、浙江杭州和宁波、湖北武汉、云南昆明、河南郑州和洛阳、福建福州这 9 个城市中的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感知机会、职业成长、组织承诺、职业承诺等组织行为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内员工的感知机会更高,也拥有相对较好的职业成长,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所服务的组织拥有更高的承诺。研究结论对解释产业集群人才集聚现象提供了依据,也为产业集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

个人总结:本篇论文通过对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的感知机会比较、职业成长比较、承诺比较的分析,分别提出假设:(1)产业集群相对于非产业集群,员工的感知机会更高。(2)产业集群相对于非产业集群,员工在组织中的职业成长更快。(3)产业集群相对于非产业集群,员工的职业承诺更高。(4)产业集群相对于非产业集群,员工的组织承诺更高。然后选取不同的样本进行分析研究,验证假设并得出结论。

浅析产业集群创新 篇7

产业集群,又称产业簇群,是指特定的某一领域中,产业上密切相关的一定数量额企业和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聚集,并能够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的一种现象。集群内的企业从事着相同或者相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它们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同时这些企业都是独立法人,因此彼此之间又相互独立。集群内的企业为了能够得到成长和长远的发展,彼此之间进行了专业化的分工与合作,其生产经营呈现出系统化、有序化、专业化等特点。在面对外部竞争者时,集群内企业由于拥有共同的背景和环境,因此拥有更多优势。

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始于十九世纪末,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认为一定数量的企业为了达到减少成本、追求规模经济的目的而形成集群。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的核心转向怎样的环境才能够使产业集群得到更有力的发展。

1产业集群创新的内涵及特征

集群创新即利用集群优势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在集群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关联性很强的企业”或“业内公司”。因此,产业集群创新实质上指的是在特定领域内,一些与产业关联性很强的业内公司利用所在集群的优势进行的创新活动。

产业集群创新有以下特征:

1产业集群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大多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集群能够快速并且大量地吸引人才和其他各项生产要素,更能够促进地区的交易和创新活动。

2集群中的企业由于相互之间密切的合作和联系,会形成一个相互学习、协同发展的合作网络。因此,集群中某一个或几个企业进行的创新活动,会通过合作网络带动其他企业同步进行创新。

3由于地缘优势,地区内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更加熟悉区域内产业和企业的特征。集群内的企业能够更容易地获得资金、技能、人才等要素,降低了进行创新活动的障碍。

4市场经济环境下,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跨国公司开始突破地域限制,向一些特定地域集中,促进了地区产业的学习和创新活动。

2产业集群创新相关理论

2.1缄默知识论

缄默知识论是以不同类型的知识有不同的传递特征来解释产业集群的形成。这一理论认为,知识资源能够分成两种: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能够编码化的知识,它的内容和含义比较单一,易于整理。缄默知识则是难以进行编码的知识,这类知识与个人、地区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它们往往隐含在企业的一些行为或活动之中,被人们偶然间发现。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缄默知识比显性知识占更大的部分。产业上相关联的企业在地理上聚集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扩散,特别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缄默知识的交流,更能够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产生和应用,促进产业融合,不断进行创新。

地理上的聚集能够让这些产业上相关的企业进行更多地沟通和交流,长期下来会逐渐形成文化方面的社会根植性。社会根植性和地理上的接近能够给集群内的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交流渠道,这样能够使那些隐含的、难以编码的缄默知识逐渐转化为编码化的显性知识。将缄默知识显性化,将企业拥有的个体的缄默知识转化成群体共同能够拥有的显性知识,这是集群进行技术创新的关键。

缄默知识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有效形式,因此,缄默知识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变量。

2.2创新环境论

创新环境论是由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创新环境有三个层面的意思:一,创新环境是指由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组成的本地化的网络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其所经常面临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并能够使得与企业相关的各行为主体结成一种密切、稳定的关系。二、创新环境是企业内部创新和外部学习形成的一种结合体,企业根据内外部的结合来制定各种生产经营战略。三、创新环境是为了使生产经营主体能够拥有根据各种环境变化调整自身行为的能力,也为了能够保证技术的更新和创新的传播而进行的动态的学习过程。

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为了能够比较系统地阐述产业集群创新的条件和机制,先后提出了“创新环境”、“创新网络”、“集体学习”等概念。该小组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高科技和创新密集型中小企业集聚区,研究的地理范围主要局限在欧洲。他们最初强调区域“创新环境”对企业集聚发生的作用,认为当时欧洲和北美一些新产业区能够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关键是得益于区域内的创新环境。随后,他们又强调企业之间的“创新网络”对集群的作用,认为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下,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更多的依赖于区域内企业间形成的网络联接。后来,他们又更多地关注区域内企业由于接受共同的政治、文化背景而进行的“集体学习”,认为这种行为能够更好地建立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信任,从而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

2.3区域创新理论

创新一般分为两条路线:一种是技术创新,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技术的变革和推广;另一种是制度创新,则是以制度变革和推进为研究对象的。这里提出的与产业集群相关的区域创新理论属于制度创新范畴,它包括三个理论分支“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环境是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通过对欧洲产业区进行研究提出的。西方学者在区域创新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创新网络,认为公司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经销商、客户等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其他主体之间的密切交流和沟通,进行和改善公司的创新。

区域创新系统是学者们在区域创新环境和区域创新网络的基础上,将创新系统理论运用到区域层次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指区域网络中的各个点(包括企业、学校、研究机构、政府等)在协同作用下结合在一起进行创新活动,并将创新的过程和结果融入到整个区域的创新环境之中,从而形成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各部分关联密切,变化发展快,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等特点。从实际上来说,区域创新理论是从马歇尔产业区理论中“创新来源于某种无形的氛围”观点的进一步发掘。它强调创新对一个企业成长和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企业在空间上聚集不仅仅是在追求规模经济好处,更是在区域环境中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

3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

3.1人才优势

人才是进行创新的关键,产业集群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快速、大量的聚集人才;人才们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等方面。在集群整体协同发展下,内部企业等到了充分发展,区域经济也等到整体提升,从而能够吸引大量的与产业相关的人才。大量相关的技术型人才聚集在一起,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各种沟通和交流,使得自身的知识和技术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聚集也产生竞争,使得他们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和成长,向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不断努力。集群内部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使得技术型人才能够找到最适合、最擅长的位置,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技术工作和创新活动。可见,企业集群从表面上看是与产业相关联的企业在空间上进行聚集,其实质上应该是产业相关联的各类从业人员的聚集。

3.2知识优势

知识的存储量决定着资源的发挥程度和能力,因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别从实质上来说是企业知识储备的差别。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在知识存储量积累上有很多优势。集群内的知识主要包括技术方面的知识、供给需求方面的信息、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等。产业集群内的这些知识具备两大特征:1公共性质。产业集群内的这些知识一旦被某一家公司创造出来,就会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开来,越多的企业、越多的人才掌握这些知识就能为整个的群体带来更大的利益。2缄默知识。像管理经验这些知识没有足够地接触和交流很难传播开来,而集群能够让企业进行更多合作、人才进行频繁沟通,这些知识就能够得到更加有效地传播,企业也能够进行有效地知识积累。

3.3资金优势

企业的每一项活动都需要一定量的资金支持,那么,作为具有高风险、高投资、不确定性的技术创新活动更加需要更多的风险资金的支持。产业集群在吸引风险资金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产业集群是产业相关联的企业和技术人员的高度聚集,集群内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中介机构。由于集群内部信息交流充分、迅速、频繁,因此,中介机构和投资者人能够更加便利的得到相关的信息,从而降低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投资风险,也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寻找投资项目,增加资金的投入。集群内的企业由于长期的聚集和信息交流,在内部形成了一种受到普遍认同的行为模式,如果一家企业做出影响投资者的行为,或隐藏相关信息,会遭受群体内其他企业的唾弃,从而降低了投资行为中的道德风险。

3.4声誉优势

一个企业拥有良好的信誉,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平,有利于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也有利于培养企业创新氛围,提高创新能力。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更加注重培养和维护声誉。企业在空间上进行聚集从而形成产业集群,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和追求长久的利益,这些企业之间都会进行非常频繁的交易活动,因此不会有企业会为了一些短期的利益而损坏自身的声誉。同时,企业内信息传播非常之快,如果某一家企业有不守信用等行为,或很快传播开来,群体内其他企业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拒绝与该企业进行进一步的活动,因此,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为了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必然会规范自身行为,树立良好的企业声誉。

4结束语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知识经济的不断推进,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创新将变得更为广泛、更为深刻。小到一个工厂、一家企业,达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生产,就必须不断地继续创新。和在产业上相关联的一些企业在地理上聚集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使企业拥有更多的优势和享受更多的资源进行创新活动,得到长远发展。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相关内容,其次详细描述了产业集群创新的内涵及其特点,随后重点阐述了产业集群创新的相关理论,包括缄默知识论、创新环境论和区域创新理论,最后从人才、资金、知识和声誉等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进行技术创新优势。

关键词:产业集群,集群创新,优势

参考文献

[1]来尧静,严贵萍.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路径分析[J].商业时代,2011,11.

[2]陈艺.产业集群中创新网络的演变机制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0,11.

[3]刘旺霞.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视角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J].产业经济,2010,11.

[4]沈伟国.论我国高新区集群式区域创新体系:集群式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特点与理论创新[J].华东科技,2010,10.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篇8

关键词: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一、引言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早在20世纪初就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关注。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一种有利于创新和构建创新优势的制度安排,具有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在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层面向产业集群层面演化,集群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国、各地区都非常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实施积极的集群创导,制定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当前,我国许多经济区域,尤其是沿海一带涌现了大量产业集群,它们有力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和扩散,促进了地区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非常不平衡,大多数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较低、产品档次不高的特点非常明显,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

因此,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有利于企业了解自己面临的发展环境,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创新与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创新战略,增强竞争优势;也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客观认识所辖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状况,制定合理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

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是指在一个产业集群范围内,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创新主体的积极性,高效配置产业集群创新资源,将创新构想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综合能力。它是产业集群对知识积累、学习能力、竞争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的有机整合。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以创新理论为指导,结合产业集群的特点,按照系统全面、科学实用、可操作性、灵活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来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为,首先通过查阅文献、深度访谈等方法,初步探究影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的因素及其条款;接着在较小范围内进行预测试,删除掉部分不必要或不重要的条款;最后进行大范围正式测试,开展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并得到各指标的因子载荷。

本文从四个层面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反映了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实力,是决定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它通过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层次和深度,制约产业集群创新活动的开展。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新技术使用数量、技术创新扩散程度、技术人员比重、信息化程度、新产品开发数量和企业设备更新速度。

(二)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即创新的成果,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必须最终体现到创新绩效上。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用群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申请及授予量、产业集群经济效益、集群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四个指标来衡量。

(三)创新投入

创新投入资金量,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影响。集群内各企业为保证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研发资金的投入是必要的。这其中,既有绝对量的考查,也有相对量的考查。R&D经费投入、R&D经费占销售额比重、群内企业人均培训支出等三个指标体现了产业集群的创新投入力度。

(四)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产业集群创新活动有效运作的外部力量。在硬件既定的前提下,环境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才能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从创新的过程来看,企业、政府、中介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当地的文化和价值观所决定的技术实力,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重要影响。因此,中介服务机构数量、高校及科研机构数量、政府支持力度、群内创新文化等四项指标是产业集群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决定着创新环境的好坏。

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

假设现在要对某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以供投资人或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参考。

(一)建立评价指标集

根据本文第二部分建立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得到因素集E={技术水平I1,创新绩效I2,创新投入I3,创新环境I4}。

(二)确定因素集的模糊权重向量:A=(a1,a2,a3...am),Ai=(ai1,ai2,ai3...aim)

本文第二部分已指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权重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加以确定,这与传统使用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相比,具有较大的客观性和优越性。

在获得各指标因子载荷的基础上,二级指标的权重依据因子分析各主因子方差贡献率来确定,三级指标相对权重由其因子荷载大小确定,以“新技术使用数量”为例,其权重为0.8157/(0.8157+0.8233+0.7028+0.5943

+0.7115+0.6627)。具体计算过程限于篇幅,不再列示,最终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见表1。

(三)确定评语集:V={v1,v2,v3...,vn}

vj(j=1,2,...,n)表示由高到低的评语。模糊综合评价主要是给予所有对评价对象有影响的因素综合考虑,这样就能从评语集中获得一个最优的评价结果。要想得到较准确的评价结果,评语等级需划分得更细,而相应评价过程就会繁琐、难以把握,所以对评语等级要作出适当的选择。基于技术角度和可操作性的考虑,本文的评价集合采用五个等级,即V={v1,v2,v3,v4,v5}={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差}。

(四)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

由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复杂性,定性、定量指标同时大量存在,因此采用调查、专家评估打分的方式确定。设专家人数为X,xij为把因素Ii评为vj的专家人数,则:

rij=xij / X (1)

而R=(rij)m×n,可以得到R。

邀请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学者、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对要考查的产业集群进行评价,共筛选出有效问卷10份,整理后见表1。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B1=A1oR1=(0.07943,0.27392,

0.46131,0.15087,0.03447)

B2=A2oR2=(0.04294,0.16227,

0.48913,0.21840,0.08726)

B3=A3oR3=(0.12982,0.39726,

0.3,0.13646,0.03646)

B4=A4oR4=(0.17525,0.47817,

0.22649,0.07242,0.04767)

(五)二级模糊综合评价,进行复合运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B=AoR (2)

将上面求得的向量B1,B2,B3,B4作为二级模糊评价的模糊关系矩阵,则 B=AoR=(0.08749,0.28506,

0.41982,0.15815,0.04948)。

(六)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

对于各种不同的评价结果,相应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实践中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简单平均法、最大隶属度法和加权平均法。评价结果为常数的情况适用简单平均法,需要量化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则选择加权平均法。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评价一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在多个对象之间选择一个,故采用最大隶属度法,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比较简便,且合理性比较强。

设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为:B=(b1,b2,b3,...bn),bs=max{bj}。则该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模糊评价结果为bs,属于第s个评语等级。由上面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可知,max{bj}=0.41982,s=3,因此可判断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属于“一般”。

进一步分析,由二级评价结果中第3个评语的隶属度0.41982最大,可知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属于一般水平,且与评语2的隶属度0.28506最接近。这表明: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早已达到一般水平,与较好的水平差距不算太大。故该产业集群需要继续努力以保持、巩固阶段性成果,使创新能力尽快达到较好的水平。从一级评价结果看,4个二级评价指标中技术水平、创新绩效这2个指标属于3级评语的隶属度明显大于其余4个级别的评语,因此这2个指标都属于中等水平;而创新投入、创新环境这2个指标属于2级评语的隶属度即处于较好的水平。创新投入、创新环境较好而技术水平、创新绩效一般,这反映出该产业集群存在经营管理问题,或者是存在其他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如制度不合理、创新机制不健全等。

四、结语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涵义、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在查阅文献和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并介绍了评价的整个过程。该评价体系简单适用,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现实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①陈林生. 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5(4):108—110

②赵忠华. 创新型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绩效研究[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72

③孟芳. 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构建[J]. 《商业时代》,2011(7):116—117

④杨冬梅,赵黎明,陈柳钦.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0):79—81

⑤胡蓓,古家军.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7):144—147

⑥古家军,谢凤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6):480—481

⑦刘峰,林涛,龚卢芳.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研究[J].《江西科学》,2007(6):334—337

〔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河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1B802)阶段性成果〕

(尹猛基,1982年生,河南信阳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

上一篇:鸟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下一篇:父母的爱-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