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纪检工作之我见

2022-1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检察纪检工作之我见

检察纪检工作之我见

检察纪检工作是党的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纪检部门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四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从新时期检察工作的职责任务和队伍建设的特点规律入手,创新教育方式,深化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效能,保障和促进各项检察任务的顺利完成,努力开创检察纪检工作的新局面。

一、检察纪检工作的思想方法、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

检察纪检工作要把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树立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服务,为中心工作服务,为品牌服务的思想。从当前的社会形势和队伍现状看,抓好检察纪检工作的任务依然严峻,要注意研究和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树立信心问题。深刻认识开展检察机关反腐倡廉工作是为担当起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纪律保证,从而克服不愿干、不想干的想法,克服畏难情绪。二是职责定位问题。认真履行好“保护、惩处、监督、教育”以及协调五项职能,克服工作面过宽、过广、包揽过多的现象。三是配合协调问题。坚持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围绕检察中心工作搞好上下、左右、内外等多方面、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二、检察纪检工作的工作方式、工作方法要与时俱进

检察纪检工作已从侧重遏制逐步走上标本兼治,不断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这是检察纪检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显著标志。我们不仅要坚持检察纪检工作已有的优良传统和现有的成功经验,而且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努力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实现“两个转向”。近几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检察纪检工作围绕服务经济中心工作着重在“抓苗头、抓龙头、抓源头、抓重头、抓自身”方面探索了一些新办法、新路子,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此基础上,以下几个方面必须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一)在教育防范方面。把“教育”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提高检察人员廉洁教育的功效。思想上加强宗旨教育和权力、利益观教育,牢固树立并在工作实践中真正做到让人民满意,切实解决少数工作人员存在的有权不作为、失职渎职,有权滥用、以权谋私以及办人情案、关系案等突出问题;内容上突出以 “干净干事”为主要内容的从政道德,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教育,着重解决检察人员的宗旨观念、工作态度和服务效能问题;形式上在大力宣传勤廉兼优的先进典型的同时,深入剖析典型的违纪案例,用身边的人和事警示干警;方法上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影视、报刊等多种有效载体,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增强感染力和影响力;对象上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针对不同检察人员的思想实际,分类施教,不搞“一刀切”。

(二)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紧紧抓住“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环节。分解——责任分解,实行“一岗双责”,逐级负责,层层落实;考核——明确任务,完善和修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追究——严格追究,使责任追究的主体、范围、标准、程度等逐步走向规范,最终建立起一个比较科学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从根本上避免重查轻究、应究未究、久拖不究、泛化追究等偏向。具体的说,就是要做到:

1.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各项工作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部门,明确了工作目标、完成时限和责任人,使任务具体,问责有人。

2.签订领导干部“一职双责”责任状。把反腐倡廉工作任务落实为几条硬性目标,年度依照《责任状》进行考核,明确了完成任务情况与职级晋升、评先创优等挂钩的奖惩措施。

3.对队伍中发生的重大违法违纪实施倒查。对违法违纪涉及领导责任的问题,敢抓敢管,需要追究责任的,及时追究到位。

(三)在源头预防、监督防范方面。重点抓住容易滋生腐败的几个环节。管好权——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权力,改进工作方式;管好钱——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推进资金使用制度化,加大对基建项目、物品采购的监督;用好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治好本——将检察人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全部纳入监督范围,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力争在有检察特色的监督机制、内容、重点、手段、成效上有所突破。具体地说,就是要建立健全“三项机制”。

1.信息研判机制。一是布建信息网络,畅通信息渠道,收集违纪信息。聘请检风监督员、走访企事业单位和机关部门、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听取基层单位工作汇报,从各种渠道收集检察人员违法违纪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梳理。二是建立定期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交流和分析研判。每季度召开纪检监察、政工等部门参加的执法监督联席会议制度,交流研判检察队伍执法办案工作中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值得注意的动向,共同分析成因,研究对策。三是科学运用预警信息研判结果。对具有影响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报告,提出建设性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对普遍性、倾向性的违纪苗头问题,采取针对性预警督查措施,努力把这些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预警提示机制。一是进行经常性的警示教育制度。利用会议、集中教育、业务培训、岗位练兵集训等时机,把通过预警信息分析判研和日常工作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违规的事例,与检察人员面对面地交流,进行警示教育,及时打“预防针”、服“清醒剂”。二是建立警示和诫勉谈话制度。对检察队伍执法中的个别性问题,或者违法违纪苗头性问题,监督部门及时进行警示和诫勉谈话、经常提醒,防止小问题堆成大问题、轻微违纪问题演变成严重违纪或违法案件。三是通过适时发布警示通报。以局域网络为依托,发挥网络信息传递及时迅速、辐射面广、点击浏览人多的优势,积极构建网上警示平台,开辟“警示窗”、“曝光台”、“短信平台”等预警信息专栏。

3.跟踪督查机制。一是加强预警督查。针对检察工作中心任务和重要部署中可能“不落实”、“不到位”的部位和环节,积极主动地对指令是否传达到位、电话是否畅通、指挥调度是否准确、保障措施是否落实等开展效能督查,防范和查纠“梗阻”和“空档”等问题。二是加强现场预警督查。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环节加强现场督查,看首接责任制是否落实、执法是否及时到位。防止“不作为”和“乱作为”,或“作而不为”等问题。三是加强内部管理预警督查。加强对车辆管理使用情况的督查,开展联动督查、异地督查,做到常督不懈,防止和减少违禁违纪和内部安全问题的发生。通过建立预警督查机制,努力把各种违纪违法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

三、检察纪检工作的人员素质、工作作风要与时俱进

胡锦涛总书记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勤奋学习、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于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检察纪检队伍必须按照这“八个方面”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形象。一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大局意识,紧紧围绕检察中心任务和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检察纪检工作的规律,努力适应工作任务和执法环境的深刻变化,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改变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做法,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创造性。二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队伍中存在的深层次突出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办法,注意研究规律性的东西。要善于抓住典型,尊重基层创造精神,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在队伍建设中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有所作为的好典型,以先进典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三是切实加强业务建设。把培养“专业型队伍”和“学习型干部”作为检察纪检机关自身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层次、多形式抓好学习培训,拓宽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检察纪检工作人员处于反腐倡廉的第一线,面临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要有更高的政治觉悟、纪律性、责任意识,严以律己,洁身自好,两袖清风,而且要具有更强的法制观念和工作能力;既要敢于查处检察干警违法违纪问题,又要保护检察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为检察工作人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撑腰壮胆。四是切实加强组织建设。调整充实纪检组织,在机构改革过程中配齐配强交流纪检干部,尽快改变量少质弱的状况。同时,要积极支持纪检部门开展工作,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和爱护纪检工作人员,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检察纪检部门要强化内部监督和制约,对信访举报、案件检查、案件审理等工作岗位和重要环节,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严肃保密、办案等工作纪律,防止泄露案情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完善奖优罚劣机制,把检察部门建设成为一只“政治坚定,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检察队伍。

[作者简介]陈明慧,江苏省铜山县检察院;顾旭芬,江苏省铜山县检察院。

作者:陈明慧 顾旭芬

第2篇: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之我见

摘要:本文主要从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的概念出发,论述了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的基本原则,阐述了我国未成年刑事检察制度的创立及发展,最后对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未成年人 刑事检察制度 理论基础 基本原则 创立与发展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也十分严峻。如何有力地教育与感化涉罪未成年人迷途知返、重新回归社会,成为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由于检察机关执法领域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全过程,因此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成为有效遏制未成年犯罪、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一、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概念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是指,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在刑事诉讼各个环节以及在开展个体矫治和犯罪预防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制度的总和。[1]它是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的基本原则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指在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理论的指导下,贯穿于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始终,并对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活动起指导意义的原则。

(一)双向保护原则

双向保护原则是指检察机关在对有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所进行的司法活动中,既要注重保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对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惩处,又要注重保护犯罪未成年人,并在司法程序、司法行为方式、刑罚适用上体现国家对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2]

(二)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1959年《儿童权利宣言》最早提出“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这一国际性指导原则,其后若干国际公约和地域性条约又多次重申该原则。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确认了“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它要求涉及儿童的所有行为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并把这种考虑宣布为儿童的一项权利。新刑诉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该条规定是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集中体现。

(三)限制司法干预原则

限制司法干预原则是刑法谦抑性在刑事诉讼领域的体现。该原则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治理应当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在事后补救的司法干预[3];二是在司法干预的过程中应该保持审慎的态度,尽量减少司法干预,避免司法干预给未成年人造成负面影响。限制司法干预原则要求:在既能适用诉讼程序又能适用非诉讼程序中,尽量选择非诉讼程序;当不得已适用诉讼程序时,也应采用比较缓和的措施和方法,做到“少捕、慎诉、少监禁”。人类与犯罪作斗争数千年的实践证明,事后性质的司法干预代价过大、成本过高,也难以取得控制犯罪的良好效果。[4]因此,预防为主的思想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推崇。

(四)迅速简化原则

迅速简化原则要求使未成年人尽快从被追诉的困境中摆脱出来,尽量减少刑事程序对未成年人造成的消极影响。在保证未成年人正当诉讼权利和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减诉讼程序及每一诉讼阶段的办案时间,是该原则的核心要求。

三、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一)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不足之处

1.立法欠缺。目前,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的立法只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此外就是一些司法解释和《刑事诉讼法》、《刑法》等基本法中一些零星规定,相比国外较成熟的司法实践来看,这是远远不够的。

2.特殊援助质量堪忧。一是法律援助流于形式。我国法律规定了法庭审理阶段,对于没有聘请律师的,法庭应当为其指定辩护律师,但在立案侦查、审查批捕、审查起诉阶段往往难以得到律师的援助,即使委托了辩护人,律师辩护权同样面对着会见通信难、阅卷难等许多制度障碍。二是亲情援助难以落实。法律规定了监护人的知情权、到场权、补充陈述权等,但法定代理人往往感到没有脸面而不愿参加检察程序。

3.缺乏保护性处分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目前适用于我国罪错未成年人的轻缓处罚措施主要有非刑罚处罚措施、行政处罚、特殊教育行政措施、感化性行政措施。上述处罚措施有着浓厚的社会防卫色彩,不具有保护处分的性质。

4.未区分适用批捕条件。逮捕是剥夺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一种最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我国确立了“少捕、慎捕”的刑事政策,但对于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逮捕条件并未具体区分适用,加之“批准逮捕会有利于侦查”观念的影响,在司法实践中,直接导致了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率低下。

(二)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之完善

1.完善立法。立法规范司法,司法促进立法。从我国的立法趋势来看,无疑已注意到将未成年人案件与成年人案件适用的法律法规区别开来。下一步,应加强保护未成年人的立法,完善社会调查制度、心理测试制度、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亲情会见制度、分案起诉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庭审教育制度、审判监督制、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等内容,探索制订污点消灭制度(前科消灭制度),为进一步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2.加强特殊援助。一是加强法律援助。强化法律援助律师质量,例如要求援助律师有5年以上的从业经验,年龄在35岁以上,且具有养育孩子的生活经验等。二是规定监护人聘请律师的责任。应该强制其为未成年人聘请律师,确实无经济能力的可以由司法机关指定援助律师。三是落实亲情援助。对于有条件的监护人,必须出席检察程序,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对于不具备条件的监护人,国家给予经济援助或其他帮助,保障其亲情援助的权利。

3.增加保护性处罚。吸收借鉴国外经验,增加保护性处罚措施。如社会服务(社区服务),责令未成年人从事公益活动或无偿进行社会服务;假日生活辅导,在法定假日对罪错未成年人进行品德教育、课业辅导等;保护观察,是各国最重要的社区保护处分措施之一,类似于我国正在探索的社区矫正改革;强制医疗措施,对于吸毒成瘾、酗酒成瘾、患精神病、患性病的,强制适用医疗措施。[5]

4.放宽不捕条件,慎用逮捕。一要放宽不捕条件,扩大取保候审适用范围。对未成年嫌疑人,应把取保候审作为原则,羁押作为例外。二要对逮捕条件进行细化,尤其对“有逮捕必要”进行明确规定,为办案人员提供审查社会危险性要件的确定标准,进而对没有逮捕必要的未成年嫌疑人果断做出不捕决定,降低逮捕率。三可以借鉴英国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侦查程序中的保释制度,强化对涉案未成年人的保护。该保释制度一方面能够防止对有可能在法律上无罪的人的错误拘押,避免日后国家赔偿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优化涉案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自身处境和待遇,消除某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进而保证其在程序和实体上均获得裁判者公正的对待。

参考文献:

[1]叶敏.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设计研究[M].

[2]何斐明.北京规则与修订刑法的完善[M].研究出版社,2002-07:59.

[3]盛海波.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少年刑事司法制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8-10:260.

[4]盛海波.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少年刑事司法制度[J].刑事政策研究之检察视角,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10.

[5]高维俭,主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之检察视角[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10(1):319-320.

作者:曾莹

第3篇:人事档案工作之我见

摘要:人事档案是人员管理部门在了解人、使用人过程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德才状况的以个人为单位由组织统一整理、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人事材料。人事档案工作是按照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人事档案,及时准确提供人事档案为人事工作服务的一项专门工作。

关键词:人事档案;科学;规范;管理

人事档案是人员管理部门在了解人、使用人过程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德才状况的,以个人为单位由组织统一整理、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人事材料。人事档案工作是按照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人事档案,及时准确提供人事档案为人事工作服务的一项专门工作。人事档案工作与人事工作及档案工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一个要求性很高的一项工作。下面就人事档案工作谈一谈个人见解。

1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

人事档案的收集也就是人事材料的归档范围。由于人事档案反映了个人生活的各个侧面,内容丰富,材料来源十分广泛,涉及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加之人员主体的动态性,那么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收集材料时,要防止收集面过宽,见什么收什么;还要防止收集面过窄,一味强调精练,认为材料越少越好。应认真、细心的注意每一个环节,力争作的更好。

对于个人来说,他们认为个人档案有什么重要的,只要我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往往不积极配合档案工作,不提供自己的相关的资料,这就要求我们人事档案工作人员认真的向他们做出细心地解释,让他们认识到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因为它是各级组织历史地、全面地了解人员,正确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是澄清个人有关问题的凭证和依据,是某些历史事实的佐证。每一个单位根据自己单位的情况不同收集的侧重点也就不同。但不能有任何随意性。

2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

由于人事档案的机密性,档案工作的保管就不能忽视,它需要专门的、工作技术强性的人员专门管理。并且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人员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使人事档案搞得更好。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对于保密性很容易忽视,有些同志在生活中不经意的流漏,往往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重大的失误,因此,作为一个人事档案工作人员,保密性是工作的首要前提。不能因为个人的原因,为需要在人事档案中弄虚作假的人提供方便,而背离了作为一个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

其次,科学的管理也是人事档案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人事档案管理中,必然产生于形成一些涉及个人的个人人事材料,那么需要真实反映个人经历、德才状况的原始记录。而不能把虽是真实的原始记录,但不能客观的、真实的反映个人的本来面貌的记录归入人事档案。所以,对人事材料的鉴别中要取之有据、舍之有理、实事求是、审慎细致的科学管理制度。

3系统完善的管理机制

重视档案建设,把档案工作提到单位的议事过程中,纳入单位工作计划中,增加资金的投入,改善档案的保管条件,及时研究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强调档案工作在单位的地位和作用,各单位要有专门的档案馆或档案室,并且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保证档案的系统完整,那么人事档案就有更高的要求了。人事档案的管理即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人事档案的完整体系。要完善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细则,使人事档案整理更加科学、全面、完整,为干部考察任用提供真实、准确、实用的个人信息。

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认识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资源库,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必须把先进的可续技术手段运用于人事档案管理,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人事档案寿命的目的,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人事干干服务于人事工作,人事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也是适应社会对人事档案信息要求日渐增强的客观要求,这就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准确、及时地传输人事信息,提高人事信息管理时效性,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化设备和现代技术,将人事档案资料整理输入计算機,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将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实现人事档案制止与数据并存,根据需要通过屏幕查阅有关内容。同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人事档案创新,通过网络,可以实行不属于保密范围的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才档案信息服务,以实现人才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既方便利用者又提高了人事档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大大提高了人事档案利用效率。

总之,人事档案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产生以来,对我国的各项建设,干部管理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力度不断地加大,对人事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从而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水平。

作者:豆鹏飞 淮伟凤

第4篇:如何做好检察机关信访工作之我见

□ 蒙忠建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释义:防——是阻止之意;甚——乃超过之说。就是说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整句之意就是: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当今时代,人类文明进步、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媒体及网络众多、无线通讯发达、文化法律全面普及、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加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政府该作为不作为,不该作为而作为的;对司法该被追究法律责任而不追究,不该追究法律责任而被追究的,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容在脑里;加上社会的各种腐败现象,使得群众意见很大,心存不服,看不顺眼。于是就一张纸、一个电话、甚至是一个对话框、一天车程便往上告了。这应该是一个普通的社会现象。可是,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害怕影响“社会安定”和提拔重用,或是为了在上级领导面前炫耀自己的“执政有方”,群众安居乐业,老百姓过着幸福的生活。要求不准出现上访现象,否则实行一票否决,拿领导是问!于是,一层压一层,一旦听说有人要上访,就犹如惊弓之鸟,如坐针毡,个个像热锅上蚂蚁,象公安机关“追逃”一般,对上访户实行围追堵截,不惜代价地对于群众的上访进行打压,坚决堵住,不准上访!例如一些省、市还在北京设立所谓的上访群众“接待站”,一旦发现就被遣送回来,其实就是一种打压方式,美其名曰“接待站”。 于是,造成了群众与党和政府沟通的渠道不畅而形成的“堰塞湖”。甚至把社会矛盾、积怨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矛盾不断加深。把党、政府和群众的关系弄得越来越紧张,沟壑也拉得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基层检察院,应该如何做好信访工作呢?笔者认为:

一、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检察信访工作的根本保证

(一)要提升学习力

党的十七大正式把建设学习型政党写进十七大报告中,证明“学习型组织”这一理论作为一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且行之有效的柔性管理理论,已经被我国所接受,并逐步推广至各级组织管理中去。对于肩负国家法律监督重任的检察机关来讲,建设学习型检察院是在新的形势下推进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以营造学习型的检察文化为载体,以争创先进检察院为目标,以“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探索建设学习型检察院之路,推动检察院工作科学发展。检察队伍目前正处于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变迁时代,难免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过程中,只有让干警的价值取向与检察事业的崇高理念相结合才能让学习型检察院建设的成果发挥最大的作用,只有让干警们在工作中体会到自己作为检察队伍的一员肩负的重大责任,才能更好地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根本在于检察院整体学习力的提高。因此,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检察干警的思想,正确把握检察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既是学习动力的体现,也是建设学习型检察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样,作为检察机关的信访工作,也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才能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接待能力,把信访工作做好。

首先就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政治史统帅是灵魂”;“没有一个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由此可见,在我国政治工作是何等的重要。那么,要想把政治工作搞好,就要有一个适合政治工作的理论作指导。有了理论作指导执行起来就有目标,就不会偏离方向。目前政治理论要学些什么呢?一是要明确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真谛与内涵;二是要深刻领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三是要掌握好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精髓;四是要学透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五是要贯彻执行好党的十七届十七中全会精神和改革开放以来的行之有效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所有这些都是指导检察工作实践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也是历史的总结,检察机关的信访工作更是不能没有它。

其次就是要全面学习现行的各种法律法规,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有效地指导日常办案工作;学习新修改和准备实施的《刑事诉讼法》;时刻注意党和政府在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的新思路、新动向、新举措。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信访工作向前发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抓好检察机关队伍建设,提高干警的思想素质和执法水平,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和检察业务的培训学习。检察机关控告申诉部门是检察机关的窗口,同人民群众有着密切联系,处理好群众来信来访,是关系到维护社会的稳定、确保公正执法的重要举措。检察干警职业道德、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到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特别是从事控告申诉工作的检察干警,除了要有很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外,还必须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全面掌握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监督能力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在工作中,热诚接待,耐心回答来访者所提出的问题,做到有根有据、有板有眼地作好解释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让群众带着不服和怨气进来,得到明白、理解、高兴而归。这样就必须要有大量的工作经验、文化知识、全方位的工作能力才能做到的。工作不能满足于现状,只力求于自己在位时不出问题就行了,要不断的学习。同时,各级检察机关还应该加大对控告申诉部门的重视,无论是在人员配置、资金投入和技术装备上都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控申部门不讲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度,要把它与其他业务部门同等看待,要关心他们的政治待遇,尽快给与落实信访工作应有的补贴。千万不要做那种:“爱马好爱马不吃草”的工作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把信访工作做得更好,才能将信访诉求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要增强责任感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诸如贪污腐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负面现象,一部分干警对人生价值追求失衡,精神空虚;个别检察干警为民执法的理想淡化,一切向钱看,越来越缺乏强有力的业务竞争、技术竞争意识。有许多人认为,检察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业务上只要过得去,过不过得硬无所谓,可以当太平官,吃太平饭,根本没有危机感。

司法腐败这一严重侵蚀政法队伍的毒苗,不同程度的也侵蚀到了检察队伍中。一少部分干警在利益的驱动下,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薄,价值观念扭曲,使检察机关的形象在社会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廉洁自律、忠于职守、严格执法只是挂在嘴边的口号。因此,要不断增强检察干警的政治责任感,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肩上的担子。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干警,先要看自己是否站得直、行得正,只有自己站直了、行正了,才能理直气壮的大胆地工作。然而,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是检察机关的一项基础性而又长期的工作,并非是一朝一时的事情,要做到常抓不懈,通过树立典型、弘扬正气,赶学先进、严格考评,激发创新精神,要更多地鼓励和重用爱干事、愿干事、能干事的干警,不断增强检察机关活力、凝聚力。对那些蒙混过关、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的人要用制度和纪律来进一步加以约束。必须倡导“有为才有位”的工作格局。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检察队伍,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提高队伍素质既是做好检察工作的现实要求,也是全面履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职能的需要,更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取向问题。要建设好这样一支检察队伍,作为检察机关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更加尤为重要。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问题解决了,才能带头因势利导地带领干警,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做到廉洁自律、忠于职守。

三、摆正位置,是开展信访工作的关键

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由此可以看出,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就是对法律的执行和遵守情况实行监督,它是国家为维护法制统一和法律的正确实施而赋予检察机关的一种特定的权力。又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主义法制活动,是社会主义法制系统中保障和促进立法、执法、守法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党的十五大时就已经明确指出:要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必须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建设。法律赋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检察机关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行使人民交给的权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壮大检察机关的声威。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实践证明,如果权力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就难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再好的法律和制度也会因为得不到遵守而形同虚设。因此,必须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要作用,形成制约权力滥用的体系,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良好氛围,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实现依法治国。

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冀平同志强调,要准确把握公正廉洁执法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就必须进一步强化执法为民意识、端正执法理念、细化和规范执法标准,加强执法公开化、透明化。政法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政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积极探索执法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有效措施,深入扎实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工作。一是进一步增强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从当前执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出发,紧紧抓住影响公正廉洁执法的关键环节,下大力气解决制约公正廉洁执法的突出问题。二是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要紧密联系各地实际,认真查找执法理念、执法制度、执法监督、执法查究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要有抓手、有载体,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取得实际效果。三是进一步把握了有效措施。加强对执法工作的领导,是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党委政法委的重要职责;基层政法机关的执法活动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坚持公正廉洁执法,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维护党和政府良好形象的重要措施。

那么,检察机关应该在上述要求的基础上,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能脱离实际、不脱离社会、不脱离群众地开展工作,更不能超越法定的职责。不能把和谐作为幌子、把人性化作为帽子、把宽严相济作为榜子来削弱严格执法,把手中的执法大权当做儿戏为我所用,办人情案、关系案,捞取利益,损害法律的严肃性和检察机关的权威性„„

四、排忧解难,是体现检察信访工作服务群众的宗旨 来信来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每为群众解决一个困难、处理好一个问题,就是等于送去了党和政府的一片关怀;每化解一个矛盾,就是等于为党和政府分担了一份责任。怎样才能设身处地为来信来访的群众排忧解难呢?笔者认为:

首先,对群众来信反映的问题与对来人访问反映的问题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对于来信反映诉求的群众,虽然与我们不是面对面的,我们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但是我们能看到他们的心声。他们之所以来信而不来人,这里面很复杂,或许他们的事情很多,根本抽不开身,试想他们在忙什么呢?因为他们在辛勤的耕耘、在为这个社会创造财富,种田种地、建造房屋、修建道路、养殖畜牧等等。他们的信或许是在三更半夜才写好的,哪怕就是一页纸,对他们来说也可能费了九牛之力,或许是去求了三五个人来回帮写和修改过的。如果他们不觉得是冤枉的,他们还愿意去费这个心吗?因此,我们作为人民的公仆,没有理由对他们的信访搁置一边,或者马虎对待!如果换位思考,我们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也正是他们所想得到的。所以,我们无论对任何一件来信来访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认真阅读和分析,在规定的办案时间内给于答复,甚至要尽可能快给予反馈。答复要尽可能做到于事、于情、于理、于法,给他们自己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有情、有理、有法或无情、无理、无法。要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给他们的消化系统调整好,使他们有一个很好的精神状态去做他们该做的事情,社会自然就会安定,老百姓自然就会安居乐业,群众上访和闹事就会自然平息。

其次,对于群众来人来访的问题,我们必须端正态度,认真做到“五个一”(即:一副笑脸相迎、一杯茶水相待、一把椅子请坐、一片热情办事、一句好话送人。)接待法,并分门别类地针对他们的年龄来阿公阿奶、阿伯阿婶、叔叔阿姨、阿哥阿姐、阿弟阿妹什么地进行称呼,然后温言细语地慢慢问一些生产、生活、家庭情况,逐渐进入主题,问起来访的缘由。这样,一是去掉他们对我们的恐惧和防备心理,有一个宽松的心情来和你讲话,使他们讲话词能达意,我们也容易听懂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二是让他们觉得我们和蔼可亲,值得信任,愿意跟你讲出心里话,这样才能得到全面了解。否则,他们就是报喜不报忧,有利于他的就讲,不利于他的就不说,很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了就会减少很多工作时间和诉讼成本,我们跟群众的关系就不会紧张,我们的社会形象就会自然好,群众就会自然拥护。

我们做为人民的公仆,千万不能和群众摆架子。认为自己手中有权,别人有求于自己,自己可以高高在上、目中无人,就像蝼蚁爬粉墙天地我中央,要理不理。冷、硬、横、推,驱‘鬼’出门了事;消极刁难,事情不一次交代清楚,今天说缺这个材料,明天来又说缺那个材料;材料齐全了又说办事的人不在家再等等;要不就说来早了,还没到时间,要不就说来晚了,早点你到哪里去!要知道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属于人民的,不管你是自己拼打争取得来的;或是跑官、行贿得来;还是因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来的。到了这个方寸之间,只是有了工作的机会,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官老爷,你还是属于人民的公仆,因为是人民在用血汗来养活你的,你就必须做这个公仆,为他们服务。除非你不在这里,自然会有别的人在这里当这个公仆,为人民服务。

作者通联: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科科长:蒙忠建

讯:18978281718

第5篇: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之我见

摘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把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模式引进执法程序,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这将对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和提高检察人员素质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知识为主导的变革时代。在这个知识快速更新、信息四处泛滥、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检察机关面临着诸如知识老化等许多问题。如何才能在知识经济中进行快速地知识更新及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答案只有一个:学习,快速学习,持续地快速学习。因为只有学习才能使检察机关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一、关于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是系统动力学的创始人、美国哈佛大学佛睿思特教授在1965年《企业的新设计》一文中首先提出的。这种组织的特点包括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信息化、组织更具开放性、员工与管理者的关系逐渐由从属关系转向工作伙伴关系、组织不断学习、不断调整组织内部的结构关系等等。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同凡响的,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它有着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与使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与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不断创新,持续蜕变。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是广义的,泛指的,从内容上说,它既包括知识技术的学习,又包括思想观念、方式方法的学习;从对象上说,它既包括向书本学习,又包括向他人和实践学习;从目的上说,它不但要满足当前的工作生活需要、心灵需求,而且要创造自我、创造未来。其次,学习型组织的“型”,简言之,是指一种形态或模式。也就是说组织中的所有成员都认同学习在组织的发展中所占的战略性地位,愿意为共同愿景努力奋斗,和组织一起进步、成长。学习型组织的“组织”二字强调的是一种团队行为,是组织成员的同向选择。总之,学习型组织是以人为本、可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组织。它首先是一个学习团队,其次是一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最后它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愿景,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因而学习型组织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培育全体成员坚持终身学习,长盛不衰的学习毅力使他们能持续提高政治素质、道德水平、知识程度和技能等级,使人力资本增值,使创新永远与发展相伴,使组织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二、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的意义

学习力是最珍贵的生命力,学习力是最活跃的创造力,学习力是最独特的文化力,学习力是最科学的管理力。一句话,组织学习最终将产生一种新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如何才能形成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呢?这就要求其在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的同时,自觉带头建设学习型组织,即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加强以教育培训、技能练兵、作风建设为内容的“三项制 1 度”建设,全面提高检察机关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为实现检察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一)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义务

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既符合时代的潮流,也是检察工作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一方面,检察机关要始终保持先进性,树立司法机关公正廉洁执法的新形象,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坚持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学习,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不断强化执法效率与能力;另一方面,检察工作质量的高低,是否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系统形象在党和人民群众中的位置如何,是由广大检察干警的具体行动来体现的,如果每名检察干警都能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自觉学习、终身学习,争做学习型检察官,检察机关就一定能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

(二)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检察机关加强自身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检察机关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每个检察干警的重要职责。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关键在与时俱进。全体检察干警应掌握和运用这一理论成果,在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的过程中,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检察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是提高检察干警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全面提高干警的政治、业务素质是新形势下检察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建设学习型检察机关为全面提高干警的政治、业务素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建设学习型检察院强调要树立素质兴检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学习成为检察干警一种经常化、普遍化、制度化的行为,这势必将不断提高检察干警的学习力,而学习力正是检察工作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基石。通过不断的学习,使检察干警的政治、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的工作需要,而且能够适应长远的发展要求。

三、以大安区检察院为视角,分析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的经验与问题

(一)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经验成果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不断完善为检察机关创建学习型检察院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我市大安区人民检察院着手创建并完善学习型检察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通过抓学习型检察院建设,提高了干警的综合素质,有力的促进了该院各项工作的开展。目前,该院先后获得四川省检察院授予的“文明接待室”称号;被中共自贡市委评为第二届自贡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

2 体;中共自贡市委政法委“示范党支部”;2006年3月,被市检察院荣记集体三等功;连续多年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最佳文明单位;2002—2005年班子被区委评为 “四好”领导班子;院党组连续被区委评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党风党纪先进党组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2名同志被自贡市委政法委授予“示范党员”、3名同志被大安区委政法委授予“示范党员” 称号;3名同志被市检察院荣记三等功、2人受到市检察院嘉奖;8人受到区委表彰。

——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2003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后,该院党组对创建学习型检察院高度重视,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十六大报告,结合该院工作实际,研究决定用6年时间将该院建成学习型检察院。并制定了《关于建设学习型检察院的工作意见》,大兴学习之风,加大学习投入,建立鼓励学习的激励机制,在全院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列入每年的工作目标同业务工作一并考核。

——制定措施,狠抓落实

将建设学习型检察院纳入每年工作目标管理,实行量化考核,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将学习任务量化为学习成果下达到各科室和个人,要求各部门和每个干警结合学习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体会、调研文章、信息和宣传报道稿件;每月检查一次完成情况,及时在办公会和全院干警大会上通报。并将考核情况同年终评比挂钩,奖惩逗硬。坚持每月一次中心组集中学习制度,每周五下午组织全院干警集中学习制度和分组学习小组学习业务知识制度。并先后制定了《自贡市大安区人民检察院2001~2005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关于建设学习型检察院的工作意见》。

——结合“创建”,搞好活动

坚持抓干警学习教育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干警的创建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认真开展读书活动、法制教育活动、群众性的活动;深入开展“为民先锋示范行动”等等。

——狠抓学习软、硬件建设

认真作好档案资料收集整理,按照种类齐全,分类管理的要求,作好档案资料立卷、整理、归档工作;注重营造氛围浓厚学习环境促进干警积极学习业务、文化、岗位技能知识;加强学习场地和设施建设满足干警学习的需要。近年来,装备台式计算机20台、笔记本电脑5台,各部门实现了自己处理法律文书、文字材料,2004年5月又开通了局域网,基本上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二)创建学习型检察院存在的问题

3 大安区人民检察院在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果,但是在思想理念更新、统一提高认识、号召提出要求上,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创建学习型检察院过于形式化

在实际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创建活动形式化、表面化的现象。有的干部对学习型检察机关内涵理解浅显制约了创建活动更深入的开展,他们认为创建学习型检察院只是一种形式,只是制定学习计划、写心得体会等,没有必要认真思考如何将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检察工作实际结合,这种形式主义的务虚学习深刻影响了部分检察干警的思想,造成了学习与实践的脱节。

——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理念陈旧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很难创建真正的学习型检察机关的,而且也很难鼓励检察干警以饱满的热情持续不断地学习。由于对学习型组织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而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旧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严重又影响了学习的效果,使得很多人更多地是注意组织学了什么,而不是在学习中学会了什么。加上未树立现代化的教育培训理念,对教育培训重要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没有解决好工作与培训的关系,致使长期以来存在的工学矛盾还未得到妥善解决。

——缺乏有效的学习制度保障

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必须要有一系列的学习制度,才能保证有章可循,才能持之以恒。然而我们虽有制度,但有的没有抓落实,有的制度只是挂在墙上、放在桌上、讲在会上,没有检查,没有考核,制度只是形式,实际作用不大。由于缺乏有效的学习制度保障,常常使检察机关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重业务、轻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缺乏合理的共同愿景来激励检察人员

在组织中,人们有共同追求的愿望,这就是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学习型组织的一个核心问题,它能将每个成员都紧密结合起来,改变成员与组织的关系,为组织学习提供焦点和能量,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没有共同愿景,就没有学习型组织。然而在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过程中却存在着缺乏合理共同愿景的现象,检察人员没有共同的目标,彼此之间缺少沟通,部门间缺少协作,主要表现为:团队学习力不强,大多数人认为学习是个人的事,与别人关系不大,学习以个人为主。在学习中表现为自己不会的问题不愿意向他人请教,自己了解的知识和信息也不愿意传授给他人。在工作中自己独立完成的工作,全心全意,团队一起完成的工作,三心二意。把工作和学习完全对立起来,在工作和学习中各顾各的活,集体意识不强,难以形成共同愿景。

四、对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的对策建议

4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舶来品,它山之石,如何攻玉?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学习型组织理论既要注意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又要注意与检察机关实际相结合,确保创建活动健康开展。

(一)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更新学习观念,才能加快学习型检察机关的创建和发展,发挥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双向的最大潜能。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贵在学习。有效组织学习,必须打破传统的学习习惯,赋予学习以新的内容:一是注重对人的自身完善和提高。不局限于一般意义的获得知识和信息,更侧重于健康品格和心态的培育,侧重于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育;二是强调与工作不可分离的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将学习融入到各项检察工作当中去,而不是把学习与实际工作割裂开来;三是突出团队学习。我们激发个人学习,通过个人能力的提高,促进团队整体能力的提高,通过各种学习形式的学习,达到全院共享,通过有效的整合,通过交流深化学习,使学习成为所有检察人员的自觉行动。

(二)营造学习型的检察文化

在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的过程中,应该营造一种学习型的检察文化,进而提供一种良好的环境,保障学习的顺利开展。首先,要正确引导检察人员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和“全过程学习”的理念,利用媒体大力宣传关于学习的一些理念和信仰,适时举办一些关于学习的培训班,在检察干警中营造学习型检察机关的氛围;其次,要不断强化工作过程的学习因素,树立学习意识,在机关上下形成一种竞相学习的好风气;再次,要在检察机关中创建一种“学习即进步”的检察文化,让全体检察人员都深深体会到学习对于自身的重要性,从而将学习转化为一种积极而主动的行为;最后,注重互相学习:一是向竞争对手学习。平时注意与竞争对手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不断进行交流,做到共同提高。二是向兄弟院学习。奉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一方面派出业务骨干走出去,向其他的同行取经;一方面向来我院访问的兄弟单位认真学习。三是向外行业学习。注意积累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比如向法院学习“大调解”的经验等等,汲取其他行业的好经验、好方法。四是干中学、学中干。通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习方式,加强理论学习和经验总结。

(三)建立完善的机制

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形成一种制度,把工作的过程看作是学习的过程,把学习与工作一样要求,一样对待,把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保证全院干警在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同时将学习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当中,真正把学习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学习型检察机关的健康发展。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的方法,努力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同时更要善于健全完善学习的有效机制,以充分调动全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真正形成一种“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制度。

(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建立“共同愿景”

5 协作学习具有惊人的潜力和无穷的魅力,物理学家海森堡说过:“科学根源于交谈。在不同的人合作之下,可能孕育出极为重要的科学成果。” 协作学习能使学习者开阔视野,从多角度理解知识和看待问题,能在不同思想的碰撞和争论中激发智慧和灵感,能使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现自身的弱点和缺陷,从他人身上学到好的思想、品格、行为习惯和技能、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检察机关内部各部门必须紧密协调,配合无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努力,这一切正是学习型组织追求的目标。要将提升自我素质、个人全面发展的个人愿景融入全院的共同愿景:“建设全市最具学习力的基层检察院”并在全院大力宣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使全院干警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从而实现有效的团队协作,促进个体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健康个性的发展,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孕育。

总之,建设学习型检察机关是时代的需要,是使命的要求。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创新的勇气,努力创造一个“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终身学习氛围,使一人多学、一生向学成为时尚。以创建活动的逐步深入,不断提升检察机关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自贡市大安区人民检察院)

第6篇: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之我见

·向伶俐 唐媛·

摘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把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模式引进执法程序,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这将对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和提高检察人员素质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知识为主导的变革时代。在这个知识快速更新、信息四处泛滥、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检察机关面临着诸如知识老化等许多问题。如何才能在知识经济中进行快速地知识更新及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答案只有一个:学习,快速学习,持续地快速学习。因为只有学习才能使检察机关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一、关于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是系统动力学的创始人、美国哈佛大学佛睿思特教授在1965年《企业的新设计》一文中首先提出的。这种组织的特点包括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信息化、组织更具开放性、员工与管理者的关系逐渐由从属关系转向工作伙伴关系、组织不断学习、不断调整组织内部的结构关系等等。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同凡响的,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它有着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与使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与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不断创新,持续蜕变。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

—1— 是广义的,泛指的,从内容上说,它既包括知识技术的学习,又包括思想观念、方式方法的学习;从对象上说,它既包括向书本学习,又包括向他人和实践学习;从目的上说,它不但要满足当前的工作生活需要、心灵需求,而且要创造自我、创造未来。其次,学习型组织的“型”,简言之,是指一种形态或模式。也就是说组织中的所有成员都认同学习在组织的发展中所占的战略性地位,愿意为共同愿景努力奋斗,和组织一起进步、成长。学习型组织的“组织”二字强调的是一种团队行为,是组织成员的同向选择。总之,学习型组织是以人为本、可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组织。它首先是一个学习团队,其次是一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最后它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愿景,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因而学习型组织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培育全体成员坚持终身学习,长盛不衰的学习毅力使他们能持续提高政治素质、道德水平、知识程度和技能等级,使人力资本增值,使创新永远与发展相伴,使组织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二、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的意义

学习力是最珍贵的生命力,学习力是最活跃的创造力,学习力是最独特的文化力,学习力是最科学的管理力。一句话,组织学习最终将产生一种新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如何才能形成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呢?这就要求其在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的同时,自觉

—2— 带头建设学习型组织,即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加强以教育培训、技能练兵、作风建设为内容的“三项制度”建设,全面提高检察机关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为实现检察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一)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义务 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既符合时代的潮流,也是检察工作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一方面,检察机关要始终保持先进性,树立司法机关公正廉洁执法的新形象,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坚持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学习,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不断强化执法效率与能力;另一方面,检察工作质量的高低,是否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系统形象在党和人民群众中的位置如何,是由广大检察干警的具体行动来体现的,如果每名检察干警都能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自觉学习、终身学习,争做学习型检察官,检察机关就一定能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

(二)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检察机关加强自身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检察机关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每个检察干警的重要职责。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关键在与时俱进。全体检察干警应掌握和运用这

—3— 一理论成果,在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的过程中,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检察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是提高检察干警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全面提高干警的政治、业务素质是新形势下检察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建设学习型检察机关为全面提高干警的政治、业务素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建设学习型检察院强调要树立素质兴检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学习成为检察干警一种经常化、普遍化、制度化的行为,这势必将不断提高检察干警的学习力,而学习力正是检察工作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基石。通过不断的学习,使检察干警的政治、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的工作需要,而且能够适应长远的发展要求。

三、以大安区检察院为视角,分析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的经验与问题

(一)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经验成果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不断完善为检察机关创建学习型检察院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我市大安区人民检察院着手创建并完善学习型检察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通过抓学习型检察院建设,提高了干警的综合素质,有力的促进了该院各项工作的开展。目前,该院先后获得四川省检察院授予的“文明接待室”

—4— 称号;被中共自贡市委评为第二届自贡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中共自贡市委政法委“示范党支部”; 2006年3月,被市检察院荣记集体三等功;连续多年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年度最佳文明单位;2002—2005年班子被区委评为 “四好”领导班子;院党组连续被区委评为年度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党风党纪先进党组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2名同志被自贡市委政法委授予“示范党员”、3名同志被大安区委政法委授予“示范党员” 称号;3名同志被市检察院荣记三等功、2人受到市检察院嘉奖;8人受到区委表彰。

——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2003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后,该院党组对创建学习型检察院高度重视,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十六大报告,结合该院工作实际,研究决定用6年时间将该院建成学习型检察院。并制定了《关于建设学习型检察院的工作意见》,大兴学习之风,加大学习投入,建立鼓励学习的激励机制,在全院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列入每年的工作目标同业务工作一并考核。

——制定措施,狠抓落实

将建设学习型检察院纳入每年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实行量化考核,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将学习任务量化为学习成果下达到各科室和个人,要求各部门和每个干警结合学习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体会、调研文章、信息和宣传报道稿件;每月检查一次完成情况,及时在办公会和全院干警大会上通报。并将考核情况

—5— 同年终评比挂钩,奖惩逗硬。坚持每月一次中心组集中学习制度,每周五下午组织全院干警集中学习制度和分组学习小组学习业务知识制度。并先后制定了《自贡市大安区人民检察院2001~2005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关于建设学习型检察院的工作意见》。

——结合“创建”,搞好活动

坚持抓干警学习教育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干警的创建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组织干警到小平故居参观,学习革命红色事迹,并开展征文比赛活动,提高干警的政治素养和写作水平;设立青年学习讲坛,鼓励年轻干警参加社会调查实践,并进行心得交流,丰富干警的社会经验;组建摄影、文学艺术、理论调研等各种兴趣小组,以各小组活动为载体,提升干警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建立图书阅览室,方便干警查阅资料和阅读书籍;创院内部学刊《大安检苑》,开展内外学术交流,推进法学理论和检察文化研究等等。

——狠抓学习软、硬件建设

认真作好档案资料收集整理,按照种类齐全,分类管理的要求,作好档案资料立卷、整理、归档工作;注重营造氛围浓厚学习环境促进干警积极学习业务、文化、岗位技能知识;加强学习场地和设施建设满足干警学习的需要。近年来,装备台式计算机计算机20台、记本计电脑5台笔,各部门实现了自己处理法律文书、文字材料,基本上实现了办公自动化。2004年5月开通了局域网,2008年建立

—6— 了外网,通过打造虚拟文化的新空间,展示大安检察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生活。

(二)创建学习型检察院存在的问题

大安区人民检察院在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果,但是在思想理念更新、统一提高认识、号召提出要求上,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创建学习型检察院过于形式化

在实际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创建活动形式化、表面化的现象。有的干部对学习型检察机关内涵理解浅显制约了创建活动更深入的开展,他们认为创建学习型检察院只是一种形式,只是制定学习计划、写心得体会等,没有必要认真思考如何将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检察工作实际结合,这种形式主义的务虚学习深刻影响了部分检察干警的思想,造成了学习与实践的脱节。

——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理念陈旧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很难创建真正的学习型检察机关的,而且也很难鼓励检察干警以饱满的热情持续不断地学习。由于对学习型组织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而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旧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严重又影响了学习的效果,使得很多人更多地是注意组织学了什么,而不是在学习中学会了什么。加上未树立现代化的教育培训理念,对教育培训重要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没有解决好工作与培训的关系,致使长期以来存在的工学矛盾还未得到妥善解决。

—7— ——缺乏有效的学习制度保障

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必须要有一系列的学习制度,才能保证有章可循,才能持之以恒。然而我们虽有制度,但有的没有抓落实,有的制度只是挂在墙上、放在桌上、讲在会上,没有检查,没有考核,制度只是形式,实际作用不大。由于缺乏有效的学习制度保障,常常使检察机关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重业务、轻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对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的对策建议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舶来品,它山之石,如何功玉?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学习型组织理论既要注意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又要注意与检察机关实际相结合,确保创建活动健康开展。

(一)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更新学习观念,才能加快学习型检察机关的创建和发展,发挥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双向的最大潜能。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贵在学习。有效组织学习,必须打破传统的学习习惯,赋予学习以新的内容:一是注重对人的自身完善和提高。不局限于一般意义的获得知识和信息,更侧重于健康品格和心态的培育,侧重于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育;二是强调与工作不可分离的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将学习融入到各项检察工作当中去,而不是把学习与实际工作割裂开来;三是突出团队学习。我们激发个人学习,通过个人能力的提高,促进团队整体能力的提高,通过各种学习形式的学习,达到全院共享,通过有效的整合,通过

—8— 交流深化学习,使学习成为所有检察人员的自觉行动。

(二)营造学习型的检察文化

在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的过程中,应该营造一种学习型的检察文化,进而提供一种良好的环境,保障学习的顺利开展。首先,要正确引导检察人员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和“全过程学习”的理念,利用媒体大力宣传关于学习的一些理念和信仰,适时举办一些关于学习的培训班,在检察干警中营造学习型检察机关的氛围;其次,要不断强化工作过程的学习因素,树立学习意识,在机关上下形成一种竞相学习的好风气;再次,要在检察机关中创建一种“学习即进步”的检察文化,让全体检察人员都深深体会到学习对于自身的重要性,从而将学习转化为一种积极而主动的行为;最后,注重互相学习:一是向竞争对手学习。平时注意与竞争对手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不断进行交流,做到共同提高。二是向兄弟院学习。奉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一方面派出业务骨干走出去,向其他的同行取经;一方面向来我院访问的兄弟单位认真学习。三是向外行业学习。注意积累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比如向法院学习“大调解”的经验等等,汲取其他行业的好经验、好方法。四是干中学、学中干。通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习方式,加强理论学习和经验总结。

(三)建立完善的机制

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形成一种制度,把工作的过程看作是学习的过程,把学习与工作一样要求,一样对待,把工作和

—9— 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保证全院干警在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同时将学习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当中,真正把学习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学习型检察机关的健康发展。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的方法,努力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同时更要善于健全完善学习的有效机制,以充分调动全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真正形成一种“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制度。

(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建立“共同愿景”

协作学习具有惊人的潜力和无穷的魅力,物理学家海森堡说过:“科学根源于交谈。在不同的人合作之下,可能孕育出极为重要的科学成果。” 协作学习能使学习者开阔视野,从多角度理解知识和看待问题,能在不同思想的碰撞和争论中激发智慧和灵感,能使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现自身的弱点和缺陷,从他人身上学到好的思想、品格、行为习惯和技能、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检察机关内部各部门必须紧密协调,配合无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努力,这一切正是学习型组织追求的目标。要将提升自我素质、个人全面发展的个人愿景融入全院的共同愿景:“建设全市最具学习力的基层检察院”并在全院大力宣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使全院干警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从而实现有效的团队协作,促进个体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健康个性的发展,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孕育。

总之,建设学习型检察机关是时代的需要,是使命的要求。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创新的勇气,努力创造一个“人人是学习之人,

—10— 时时是学习之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终身学习氛围,使一人多学、一生向学成为时尚。以创建活动的逐步深入,不断提升检察机关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自贡市大安区人民检察院)

—11—

第7篇:监理工作之我见

大唐瓜州新能源北大桥第六风电场AB区400MW工程项目监理部—李金文

在甘肃华研北大桥工程项目工作整5月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工程监理历程,让我对监理这行工作深深感到付出太多、责任重大、受人藐视而回报微薄。作为监理单位,既要重视“质量、进度、投资﹑安全”四大控制,又要作为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协调者和管理者,协调好与业主、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工程建设预定的“质量、投资、进度﹑安全目标”的实现。

面对工程每道工序的推进,监理不仅像“警犬”一样查找施工中质量问题、像“CPU”一样分析调整最佳施工进度计划、监管现场施工人员动态,而且像“预算师”一样管控工程进度款和各工序的款项需求计划,还要像“电子狗”一样监控各个施工点位的安全隐患和违章作业,真是管东管西,唯独不能管家人。

下面就我这段时间的工作体会和感受,做一深刻反思,和大家交流。本言论仅代表我个人见解,如有不妥之处,望大家见谅!

一、监理单位自身问题

1、不重承诺 言行不一

纵观开工的每个项目,现场监理人员与投标书中承诺的相差太大,专业监理工程师技能、经验、管理各方面参差不齐,满足不了施工需求,承诺进场的设备仪器配置,则一减再缩,不能兑现,从而导致现场监控不力,安质失控,施工单位轻视藐视监理方、业主连批带罚还通报,企业信誉受损。

2、重揽活 轻管控

监理单位把主要精力放在投标上,中标后先进行监理费分劈,苛刻地确保上交企业费率,现场管理项目的基本运转费用却考虑不足。现场监理机构的诸多管理事宜“分配”给总监了事。由于项目多,所聘总监良莠不齐,有的德能不足,有的监管不周,加之“山高皇帝远”,对其权力约束不够,造成了项目监管失控。监理单位的所属安全质量的部门,每年对其承揽的项目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一次也没有进行过。除非业主约谈或出了大问题,才不得不督查一次。如此管控项目,在竞争炽热化的当今形式下,真的很难形成市场效应。

3、培训不足 人员懒散

监理单位正式员工很少。有的现场监理机构“有活招人,无活辞人”,临时招聘一些员工滥竽充数。只考虑项目减成本,未考虑长远留人才。所谓培训教育只为取证或证件延续,没有真正为提高员工素质而适当投入培训费。这使得多数被招聘人员也得过且过,“能捞就捞”,加剧其“此处不留我,自有留我处”“临时搭伴两春冬,刚刚磨合又西东”的短期化行为。如此的培育人力资源机制,企业做强做优真的令人担忧!

4、“吃拿卡要”腐败监理

由于上级单位和部门管控不力、教育不够、薪资偏低,加之部分监理人员失德、自我约束不足,“吃拿卡要”现象较多。甚至与不良分包商勾搭,默许其偷工减料、违规计量。有的监理单位为了减成本,支付低工资,让现场监理人员找施工方解决吃住用等问题,甚至默许其“卡要”等。有的企业现场出了腐败问题,内部消化,私下勾兑了事;没有“杀一儆百”,威慑众人,遏制腐败。如此不清廉,从严管控只能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以上种种主要问题,不仅加剧了相关监管部门和参建企业的不满,也把监理单位搞的信誉扫地。我们自身不强,弱点多多,就怪不得别人说三道四。内部如此现状,自不反省,痛定思痛,深刻变革,今后何以生存发展、担负重任呢?

二、业主方问题

1、不信任监理

大部分的业主方并不相信监理方,许多业主都有自己的一套班子来进行工程管理,这反映了业主固有的观念,对监理工作不认同,认为监理不能提供业主需要的服务。按理说业主委托了监理,就不应再插手现场具体管理,但实际是绝大多数业主并未真正放手,而是从骨子里就对监理方不信任、不尊重,总是怀着各种目的以各种方式插手。在这种情况下,监理最大的工作就是签字和盖章。甚至有些业主要求监理方先验收后,再报其业主代表复查,以便“监督监理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如此委托监理而不加信任,监理方何来威信和尊严?只能夹在业主和施工方之间“战战兢兢”的行使极为有限的权利。

2、拿监理当挡箭牌

业主把自己的一部分职责委托给监理方去完成,并非按监理合同规定的范围和权力实际委托,通常多为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即责任最大、最得罪人、最易引起冲突的工作。如果工地出了安质事故,业主就根据其所谓的委托对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进行处罚,当政府安质监站追究业主责任时,业主就拿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来“挡箭”。

3、支持监理工作不足

当项目的进度、投资与施工的安全质量发生矛盾时,在施工方的纠缠和活动下,此时业主方往往屈从于进度和投资压力,暗示监理方放松安全质量管控,合并和减少监理程序。但一旦施工现场出现安全、质量事件,“大帽子”就又盖到监理方头上。

三、施工方问题

1、反感被监理

施工方接受监理方的管理是因其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要求和国家推行监理必须履行的义务。监理人员驻扎现场,对施工方全部看得清、摸得透,对其违法分包、层层转包、偷工减料、管理混乱等违法违规行为往往还是要毫不留情地指出并责令整改的。在某种程度上遏制其逐利动机顺利实现,故反感被监理。

2、监理被充当监工 转嫁责任压力

如今工程现状是施工方技术、安质检人员不足,水平也不高,现场监理人员不仅“帮带”充当其技术角色,还自愿或被动地进行着各种巡视、旁站、安全管理等。尤其在当今内外部压力下不得不充当“监工”,施工方用向监理报验代替其三检制(自检、复检和专检),这减轻甚至变相替代了施工方自身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其责任和压力转嫁到了监理头上。有些施工方不把监理放在眼里,认为监理人员就是没有技能混饭吃的“白痴”,不按规定程序报验、我行我素,雇佣施工人员对监理的话如同耳边风,轻微的顶撞谩骂、严重的甚至动手。让监理方真正成为施工方的“出气筒”、“看门狗”。

3、出事后往监理方推责任

政府各级监管部门和业主的各种形式的检查,或发生安全或质量事故后的调查处罚,施工方往往以“监理指导的”、“监理每天都在”、“监理认可”等把监理推出来做“挡箭牌”,让监理方承担“监管不力甚至不作为”的责任和后果。而政府某些监管部门和业主也不想承担本应承担的监管责任,于是,监理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替罪羊”。

四、监管部门问题

1、加大监理责任

在目前的项目建设市场环境下,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难度也在增大,而规避甚至推诿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和后果,是某些监管部门和人员不得已的做法。如:业主未办施工许可证就施工,边设计边施工等违规行为,强制性指定施工单位、试验单位,这些本来应是政府某些监管部门的法定职责,但却推给监理方去监督并担责。还让拿着业主方监理费的监理方再去监督甚至举报业主方的某些行为等,把监理单位的责任无限扩大,让监理做着“吃里扒外”、“卖主求荣”的龌龊角色。

2、苛责监理

当发生了安全或质量事故时,其它各方规避自身责任、嫁祸监理方时,政府监管部门不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理规范的相关规定对监理进行处罚,超出监理方监管范围苛责监理。

五、不正确观念

1、现场什么都让监理管

有人认为:监理工作就是“四控两管一协调”,故无论是进度拖后、投资增加、工程安质出问题、环水保违规、文明施工不达标和合同纠纷,甚至农民工工资拖欠等等各种问题,都是监理工作不力造成的。如果监控到位,“预控”全面,“事后”跟进,怎么还会出各种问题?

监理方权力(签字权、停工权、计量计价权)很大,就应当监控好。于是,签订监理合同时,业主方要求监理方包质量、进度、安全、环水保和文明施工等,甚至要保证必须获得“精品”工程等,否则就依此克扣少得可怜的监理费。政府监管部门也往往依此随意给监理方扣上“未履行监理职责”的帽子而逃掉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一旦发生问题就连施工方也会随声附和辩解“这是监理方问题”,如同监理方是现场的总监工和万能者一般。

2、现场监理可有可无

在施工单位眼里,懂点工程的甚至不懂的只要戴上顶监理帽就是监理了。认为现场转一转叫“巡查”;眼睛瞄一眼叫“检查”;作业面站一会儿叫“旁站”;检验批资料上签个字就验收“合格”了„„监理人员素质差,所以待遇低,进而高素质的人才流失殆尽。只剩下素质差者当监理,这样的监理能有多大用?取消得了!

所以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业主方看不起监理方,所以监理费一再打折。施工方仗着财大气粗,也会挑拨离间。而政府的各级监管部门无论是平日巡查、一阵风式突查或在处理安质事故时,也总是高调敲打监理方:自己争点气吧!

六、今后的出路

1、增强信心 拥护改进监理制度

众所周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各地制定的有关地方法规等文件,均赋予了监理单位在工程质量安全监理方面的责任,项目监理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在施工现场实施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监理。虽然由于诸多原因,未能完全发挥第三方独立监控的作用,但监理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目前工程层层转包、包工头偷工减料情况下,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存在诸多隐患,而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旁站)管控,是施工项目安质人员、业主安质部和安质监站所无法替代的。

身为监理人不必自惭形秽,应坚信监理制度进行改进和创新后,必会解决监理制度现有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发扬出监理制度有效而积极的作用。我们应当拥护持续改进监理制度。

2、清理和整顿建设项目环境

项目建设参与企业众多,不仅各种不同职能、体制、管理模式和不同素质的人汇集到一起来。即使是施工方,也是有各种各样的总包和分包及其相关材料设备生产、租赁、供货等企业。施工人员更是有成百上千来自五湖四海农民工组成。百年大计的工程质量就是在他们的敲打中形成。由此可见,担负着“四控两管一协调”的监理方,其工作难度有多大。由此可知,做好每一项工程,减少质量和安全事故,仅靠监理一方的规范是做不到的。尽管政府各级监管部门一直进行着各种形式的督查、巡查和突查等,但收效也不大。

我们如何规范工程建设各方问题呢?

首先是政府部门自身的规范和廉洁自律。对监理的支持应有实际行动:要求业主对投标监理费不降点,在实际督查中不应走过场,真正解决好源头的监管问题,树立监理方在工程管理中的威信。

其次是施工方的守法遵规。现在项目建设的不规范究其根源就是由施工方违规行为造成的(偷工减料、行贿送礼等)。唯有加大其违法违规成本方能根治某些施工方不良行为。

再者是业主的积极作为。大家明白,业主掌握着关键资源(钞票),是所有参加企业中占据主动地位的一方,所以业主利用其经济手段是可以管理好工程项目的。

当然,监理方也不可推诿责任,怨天尤人,应主动履责,积极作为,以规避责任风险。 所以,清理和整顿建设项目,政府必须言行一致,真正给力;施工方守法遵规;业主方积极作为,我们监理方才能在一个规范、健康的项目建设环境和条件中生存并成长起来。

3、政府相关部门理解和大力支持监理工作

首先,现在各方应重新认识并真正搞懂监理方的定位和应承担的职责。明白监理方不是承包商,其对项目的施工质量、安全文明、进度等不具备“控制能力”;也不是隶属于政府靠财政拨款的安质监部门,其对现场各个参建企业及其违法违规行为无处罚权和威慑力。监理方的能耐极其有限,其只能是起着协助、提醒的作用。政府应勇于承担起基本的监管职责,不应该把自己的法定职责靠强制力推给监理方去承担。

其次,政府的监管部门在实际检查中,应重点是施工方而不是监理方。不可以苛责监理方。要支持监理工作,树立其威信。

4、监理方应自我约束自我完善

在当前严峻情形下,监理方应抱团取暖,苦练内功,不断提高各方面素质和水平,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同时积极维护监理方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名誉,为监理方争气、鼓气,真正做到自强不息、有尊严、有地位。为此:

1)监理单位应支持改进监理制度,并相向而行。既然现在的监理制度和行业存在诸多问题,就要拥护和支持改进。所以,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应开动脑筋探讨改进的思路及方案,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既要改进就有阵痛、有危机感。发展需要改进,改进又促进发展和企业的转型升级。监理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应相向而行,顺势而为。

2)更新监控理念,形成习惯。没有适宜的监控理念,就没有可靠的监控方法和行为,进而,也就没有可控的现场。然而,符合现场实际的监控理念一旦被广大员工所掌握,形成团队气候,就会从中产生出可靠而实用的监控方法和行为,并使得现场诸多方面处于可控状态。

3)针对前文剖析的自身四大主要问题,应深刻反省,痛定思痛,进行持续整改。应讲信用重承诺,按照合同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配齐监理人员,其数量和素质满足现场监控需要,以减少监理的履约风险。应确保现场监理人员的收入,在做到“高薪养廉”的同时,加强督导和教育,切实杜绝监理腐败现象。只要我们上下左右持恒努力,就能面貌一新并达到各方的认可。

总之,形势逼迫我们反省,危机感逼出使命感。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监理单位必须增强信心,改变观念,拥护革新。同时苦练内功,创新方式,以期立于不败之地并做强做优。

第8篇:导游工作之我见

学习导游业务之后,我认识到了导游服务在旅游服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两个方面。 第一点,纽带作用。导游服务是旅游服务的核心和纽带,正是通过导游服务才将旅游服务中的其他各项连接起来,其间相互配合,协同完成旅游接待工作。 第二点,标志作用。导游服务质量是旅游服务质量高低最敏感的标志。导游人员是旅行社的代表,是旅行社接待工作的主体,因而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导游队伍,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导游服务,使优秀的导游服务成为旅行社的知名品牌。

我想用一个事件来说说我对于导游服务质量的一些想法。

2010年3月24日,51人的港澳旅游团从安徽出发至香港,被香港女导游胁迫购物,并进行人身侮辱。该导游姓李,她曾在旅游大巴上对游客说出这样的话,“人要脸,树要皮。孩子都那么大了何必呢?”,“出来都是要还的,你这辈子不还,下辈子也是要还的”,“不要跟我说没有需要,今天晚上不用吃饭了,因为大家没有需要,晚上住酒店我会把房间都锁上,因为没有需要嘛。”,“人家隔壁团消费九万七,我们就只有一万三,我都没脸走出珠宝店的门。”,等等类似这样胁迫游客购物的言论还有很多。在这段视频被放上网络之后,最终引起了旅游行业一场不小的风波。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一事件,对于一名即将从事导游行业的新人来说,我无疑是感到耻辱和无奈的。该名女导游的行为严重损害了香港旅游业的形象,更严重的,她损害了我国导游员的形象。正所谓是一锅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导游形象不断的变差,跟这些低素质的导游员有着直接联系。 可是,就想我们经常说的,没有哪个罪犯在不愁温饱、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愿意去犯罪的一样,没有哪个导游在薪水待遇合理,自身权利没有受到侵犯的情况下去做出这种害自己丢了饭碗、并且会影响自己一生的“大事”。仔细的在想一想,我认为导致这件事情发生最根本的缘由并不是导游本身,而是旅行社。老师经常告诉我们选择一家好的旅行社的重要性。如果在这件案例中,李姓导游在职的旅行社是一家合格的旅行社。我相信是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 在对这件事情的处理中,该导游被永久的吊销了执照,而其所属旅行社居然只被罚了数万元的罚款。我们可以倒回视频中导游向我们透露的“秘密”。该团每人团费只有一千多元,往返的交通工具是飞机,住的也是星级酒店,并且团费里也包括了餐费,不难想象,这一千多块的团费无论如何是负担不起整个旅行团的消费的额,所以在香港购物,让导游员从中提取回扣就顺理成章成了唯一的办法。不难推断出这本就是个零利润的旅游团,要说利润,也只能指望游客购物了。再说一说导游员,她是一位赴港打工的单亲妈妈,要养活自己的小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难道这不是一位值得同情的女士吗? 在众人把焦点都放在导游员的问题上的时候,我只能说,我所思考的是跨过了导游服务质量、而到旅行社管理是否规范的问题。在导游服务的标志作用中,导游是旅行社的代表,一个优质量的导游团队可以塑造一个优秀的旅行社,同样的,一个优秀的旅行社才是孕育优秀导游的摇篮。我个人觉得,在香港女导游的事件中,多少有一点“逼娘为娼”的性质在里面。 其实,像胁迫游客购物消费的事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旅游行业的漏洞和污点也绝对不会只是这么一点。在国家建设的过程中,总会有很多问题发生,而我们基层服务人员能做的,只有用责任心来约束自己,做让自己良心满意的事,也就是做了让大家满意的事。我们在象牙塔里呆久了,难免抵抗力会降低,对社会,对社会上的人,很容易感染上“病毒”,但是,请不要担心和害怕,也不要迷茫,“药品”总是会有的。 怀着一颗相信的心,我非常希望中国旅游行业的“高官”们,可以落实保障基层导游人员的利益,这样,导游人员才能更好的尽责的落实自己的义务。

对于导游这项工作,我是抱着期待和向往的,在我的脑海里,导游一直都是国家文化的民间传播大使,我非常尊敬这个职业。不管我以后究竟要从事什么行业,我一定都要试一试导游的工作。老师说过,女孩子丰富自己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旅游,我非常赞同。所以我相信坚持我现在的想法,我不会后悔。

第9篇:秘书信息工作之我见

10文秘33110赵扬

秘书信息工作之我见

在我眼中秘书工作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虽然表面上看上去非常简单,人人都会做。但是要做得又好又快是需要经过不断地学习和磨练才能锻炼出来的。特别是秘书信息工作,更加需要秘书工作人员有良好地信息观念和信息意识。

信息工作是秘书人员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秘书人员的信息工作是直接为领导服务的,信息是领导决策的基础和依据,秘书辅助领导决策主要是通过为领导者提供信息来实现的,秘书人员的信息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为领导决策服务水平的高低,其重要意义显而易见。信息是现代社会的宝贵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价值将不断飚升,信息时代的到来,既给秘书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秘书人员应如何在信息时代做好信息工作,更好地发挥秘书人员的参谋、助手作用呢?我认为秘书人员在做好 传统的信息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信息观念和信息意识

现代秘书的信息观念,是秘书人员对信息的初步认识以及在秘书工作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信息价值的总体印象。比如对待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的观念,秘书人员如何看待信息技术,如何认识信息网络的功能,这就是衡量信息观念先进与否的一个具体标准。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多数秘书人员认为,互联网和各种局域网既是一种新的认识工具,又是一种新的交流工具,还是一种新的生产力,秘书工作只有同网络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秘书

人员对信息有一种神秘感,对网络不感兴趣,这就是信息观念上的巨

大差异。

目前,国际互联网已遍布全国各地,如果秘书人员具备先进的信

息观念,积极地去了解、使用网络,就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很

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现代秘书良好的信息观念,在本质上就是尊重

知识,崇尚科学,终身学习,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熟练的运用办公设

备是一名合格的秘书必备的素质。

二、掌握足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知识

现代秘书的信息能力是指秘书人员在从事秘书实践活动中所应

具备的对于秘书工作信息的搜集、理解、分析、处理的能力。它主要

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信息的获取能力。秘书人员除了充分利用好组织建立的

各种内部信息网络以外,还应掌握并建立自己的常规信息渠道,善于

开发新的秘书工作信息资源,并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所需要的信

息。

(二)是信息选择的能力。信息时代,人们每时每刻都在面对着

滚滚而来的信息,信息垃圾、信息干扰、信息焦虑很难避免,而这些

往往会影响领导的科学决策,因此,秘书人员必须学会准确无误地理

解、识别、判断、筛选所遇到的信息,以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为我所用的目的。

(三)是信息预测的能力。它是指秘书人员在现有信息的基础之

上对未来的一种推断和预见,它对秘书辅助领导决策具有决定意义。

(四)是信息处理能力。即对所感知、选取和获得的信息进行深

加工的过程,具体来讲就是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整理排序、归类处

理等工作。

(五)是信息的运用能力。是指秘书人员在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基

础之上,把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融入其中,并通过恰当的渠道把这些信

息传递给他人,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共享,这是信息工作的最终目的。

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新的学科不断涌现,有资料显

示,全世界传递的信息量以每天近百亿信息单元的速度递增,并以5%

-20%的加速度不断发展。近3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已超过过去

5000年的信息量总和。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也做出了同样

的结论: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翻一番,20世纪70年代是

每5年翻一番,而近十年是每3年翻一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掌

握一种快捷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将是非常可怕的。

三、信息创新,不断寻觅有新意的信息

当今社会发展变化很快,信息老化的周期大大缩短,秘书人员必

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在捕捉具有新意的信息上下功夫。寻觅有新意

的信息应把握住以下几点:

(一)是要在发展、变化中抓新。

创新是一个过程,在创新的过程中秘书人员仅仅盯住自己工作的

小范围是不够的,应放开思路,开阔眼界。除了抓住身边看的见,摸

着的新事物之外,还要善于捕捉一些无形的新信息,如观念的转变,

思想的变化,认识的升华等;外地的新信息;隐性新信息以及连带新

信息等。

(二)是在观察思考中出新。

随时随地地观察思考应当是秘书人员的基本功。比如通过观察苗

头性的问题,发现超前性宏观信息,从个别现象问题,揭示规律性信

息,从一次性信息增值发展为多次性信息。有些信息通过不断加工处

理,会出现多次增值。

(三)是在学习借鉴中创新。

改革的年代每个地方、每个行业都需要向其他地方、其他行业学

习,借鉴先进的经验,结合本地、本行业的实际,融会贯通。推进发

展。在把外地的经验与本地实际结合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有新意的信

息。

(四)是在比较对照中求新。捕捉有新意的信息,必须学会对万

事万物进行比较对照。在比较中鉴别事物,发现有新意的信息,可以

同中求异,也可异中求同。

四、信息道德和信息工作中的保密意识

信息道德是指秘书人员在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循一定

的伦理规范,不得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能自觉保护他人

的知识产权、隐私权等,也不得向领导者和有关用户传递不良信息。当前信息传播的媒体多种多样,媒体的多样性使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可

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偏见,虚拟空间交流的隐蔽性也可能会伴生一

定的无政府状态。如果没有一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约束,就很容易使

人们在享受信息网络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产生一些与先进的伦理道

德相悖的现象。

秘书人员在自觉地遵守信息道德的同时,还应注意信息获取和使用过程中各种自觉不自觉的失密或泄密事件的发生。在这里特别提出注意的是秘书人员一定要防范隐晦性公务泄密。有的人是真心实意讲话,莫名其妙泄密,到头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些不同层次的领导人应邀到不同场合讲话,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和知晓度,在部分场合、范围讲一些“小道消息”和“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大 部分人一听了之,但有些人却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小范围”的内容。

综上所述,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信息化成为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秘书工作者必须紧跟科学发展,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使自己始终保持对信息的积极态度,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整理和加工出对领导有用的信息,才能做一名合格的秘书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新形式下秘书人员如何做好做好信息工作之我见》

赵扬

2012年6月16日

上一篇:10年1月份工作总结下一篇:医院廉洁文化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