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工作计划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检察工作计划(精选8篇)

检察工作计划 篇1

一、检察调研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检察干警的积极参与。

检察调研工作是一个服务性的工作,也是一个开拓性的工作,总之是为检察工作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检察调研的这个工作性质决定了搞好检察调研工作必须群策群力,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才能履行好服务的职能。调研的服务性主要表现在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指导工作上。因此要贴进实际。古人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检察调研工作,这里的“活水”指的就是检察实践。离开检察实践,调研工作也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调研工作怎样才能贴近实践?检察干警的参与是最重要的。因为大家才是最知道检察工作实际的人,对检察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新问题最有发言权,这个发言通过思考,形成材料,就是调研成果,就能为检察工作服务。

全员参与,才能保证调研质量。调研工作要处理好文章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调研文章必须保持一定的数量,需要全院干警都来参与才能完成。虽然调研文章既可以是经验总结,也可以是工作研究、理论探讨。但不管怎样,调研文章一定要有一点“含金量”,不能完全抄书,人云亦云。因此,调研文章重在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调研工作才有意义。

全员参与,才能优势互补。人才是搞好调研工作的根本。很明显,调研人才不可能都集中到办公室(研究室),业务部门的内勤经常接触文字材料,很多是搞调研的高手;办案的同志,有丰富的检察业务工作实践,有很多感想要发表,他们中很多是调研人才。因此,办公室(研究室)与业务部门要分工合作,专群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即发挥办公室(研究室)同志经常接触文字的长处和业务部门熟悉实际的特点,形成调研网络,共同搞好调研工作。

二、撰写好调研文章选好课题、找准切入点是关键。

选择合适的调研课题是决定调研工作质量好坏的关键。如果调研课题抓不住工作重心、喜欢避难就易、忽视检察实践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样的调研文章就质量只能在低水平重复。我们认为,选择课题应当注意四点:

一是围绕工作“重点”。上级检察机关每个都会对当年检察工作作出部署安排,点明工作重心。这些重心,也就是我们调研工作的.“重点”。检察调研应当围绕这些重点,充分展开调研,才能为业务部门提供及时到位的支持和指导。今年高检和市院都布置了调研课题的,有的业务部门也下达有调研课题,我在为里就不重复。在选题时以适用法律探讨和检察工作实务研究为重点。注意不要“炒冷饭”,也不要“抄书”,这样的调研没有价值。

二是抓住工作“热点”。检察业务的“热点”问题的出现往往是由于社会发展新形势对检察工作产生的影响或提出的挑战。如刚加入世贸时,检察机关的应对措施、服务西部大开发的问题;又如最近预防“非典”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还有涉及检察改革的各种问题等。

三是关注法律的“难点”。检察调研应当对法律适用中的一些难于理解的问题和程序中难于掌握的环节予以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就是要通过调研,找出存在的问题,为立法和司法提供参考意见。

四是反思通说的“弱点”。文章要力求创新。创新,就

检察工作计划 篇2

关键词:检察改革,民行工作,诉讼

检察院被赋予了监督的职能, 近年来也纠正了很多的不公平案件, 在反腐方面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011年9月至2012年底, 检察院向同级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的案件有2381件, 其中被法院采纳的有1975件, 采纳率达82.9%。近年来这个数值还一直处于增长的状态, 对于人民和社会来说这是好的一方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 我国检察院对于一切事情的监督基本上都处于是事后的监督, 这是当今存在的最大不足。检察院无法完整的参与案件的整个过程, 所以很难控制和规范一些违法法规事情的发生, 所以说目前的监督是一种消极的监督, 事后的监督。所以我们仍要就目前的形势进行检察改革, 完善民行工作。

一、民行检察的目前形势

基层检察院对法院最终维持错误的判决缺少有效的制约机制, 并且法检两家的矛盾不断。一些法院认为检察院的监督干预了自己的自主权, 但是如果没有检察院的监督一切又将会变得更加的专制。据调查, 在2010年, 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发现并侦查受贿的人员达56人, 到2011年, 则上升为256人, 2012年则迅速增长到了458人, 由此可见, 检察机关在近年来一直发挥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并且成效明显。很多的不公平和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在检察监督的作用下浮出水面, 裸露与阳光之下, 有这些成效可以看得出其不可缺失。资料显示, 从2010年至2012年7月, 全国检察机关受理案件40.9万余件, 其中立案审查的有17.11万余件, 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有5.9万余件。在这些案件中, 改判的有23530件, 占再审的78.5%, 这个比例总的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可以看出其监督工作的成效显著, 作用明显。但是这种对案件的频繁抗诉也加深了法检之间的矛盾, 让法院认为这是检察院的故意挑刺,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在我国的一些民事、行政审判中仍然存在不公平或者遗漏的现象, 再而证明了民行检察工作的重要性。今天我们更需要完善并改革检察机关的工作, 避免一些民事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为人民办实事。

二、推进检察改革和民行工作的措施

(一) 构建以抗诉为中心的多元化监督格局

完善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目前, 我国检察机构的监督还属于事后的监督, 从各个方面来说还是不够完善, 同时在制度的保障方面也没有严格的制度要求, 有关的法律对其的监督格局还不是制定的很完善, 所以在日后还要严格规范民事执行监督程序, 使程序更加的有序化、规范化, 使所有的一切都要正确的依据法律的规定来进行。

(二) 大力开展诉讼调解监督, 努力的调节社会矛盾, 保证公正司法

检察院要根据案件本身的特殊性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去进行监督, 对于诉讼调节中发生的不合理和侵犯他人利益的恶意调解进行深究。这样才能保障事情的公正性和社会的稳定。任何事情都需要天平的衡量, 社会中的纠纷矛盾也是这样, 需要一个公道的“人”解决, 检察院可以说就是充当这一角色, 它不仅要保证事情处理的公平, 还要对已经处理的不公平事件提起抗诉, 追求公平。2012年我国成功调解损害国家利益的案件859件, 对于这样的情况应通过综合运用违法调查、检察建议等手段加强监督, 从而保证司法的公正性。

(三) 推动改革创新

社会上的任何制度任何事物都需要适时的进行改革调整, 这是顺应历史的需要。对于民行检察也是这样, 改革是必然的。我们可以设立一些试点区来进行试点创新, 采取一些新的方式和措施在摸索在前进, 推动民行改革的进一步具体的实施。完善监督机制, 完善加强内部部门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全面的参与到每个案件中去, 保证每一个案件的公平处理, 对人民负责。进一步推动改革, 明确监督的范围、依据, 完善监督的方式和程序, 更好的开展民行工作, 保证公平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在我国,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 就像社会的一个天平, 发挥着自己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保证了社会的公平, 避免和减少了不公平案件的发生, 以自己的能力来保证了社会的和谐。今天, 随着时代的要求, 民行检察改革工作也迫在眉睫, 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 这样检察工作才会更好, 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璋, 程相鹏.检察机关内设机构设置改革问题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4, 06:96-106.

[2]熊跃敏, 张润.试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5, 02:110-115.

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规律 篇3

关键词:检察文化;检察工作;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D9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28-01

作为一种长期工作与实践形成的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的重要精神财富,属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的总和,可以说检察文化对于检察工作具有灵魂作用,能够使检察人员形成正确的价值信仰和价值信念,因而必须高度重视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的协调发展,特别是要对其规律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检察文化对检察工作的推动作用。在我国大力实施“依法治国”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必须引起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的高度重视。

一、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的关系分析

深入分析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体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丰富的检察工作实践是检察文化的重要来源。对于检察文化来说,首先属于实践文化,都是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并对工作实践进行总结、丰富和升华,逐步提升和形成的检察文化,因而检察文化与检察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更是检察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从现阶段我国检察文化的发展情况来看,必须立足于检察工作实践,一切脱离检察工作实践的检察文化都不属于检察文化,同时检察文化也是在检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特点,因而丰富的检察工作实践是检察文化的重要来源。

二是检察文化是检察工作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开展创新型检察文化需要综合考虑法治、信仰、执法方式等内容,必须全面提高和培养检察团队的职业素质与个人操守,提高从业者的业务能力,从而促使检察事业得意快速发展。价值观以及执法理念、法治信仰都属于检察文化的范围,对于提升检察人员的业务能力、人文素质、职业水准以及思想境界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可以说是一种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对于促进我国检察事业的科学、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检察文化来说,它不仅属于无形的精神约束力,同时也是一种精神驱动力,当检察文化在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形成一种自觉之后,就会对检察人员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进而提升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改革、创新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要对检察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突出检察文化特色,深入开展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恪守检察职业首先、模范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等等,推动检察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二、推动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是把业务建设作为检察文化的基础。检察文化建设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推动检察工作的发展,而检察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业务工作,因而检察机关在开展检察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将高度重视业务建设,将业务工作与检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和深化各项检察监督职能,提升业务工作的制度建设以及规范化管理,完善检察工作精力监督制约机制,使检察文化能够推动业务工作,使业务工作能够提升检察文化,推动检察文化更具业务特色。

二是把队伍建设作为检察文化的核心。检察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检察人员,要想推动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加强检察人员队伍建设,这即是检察文化建设的核心文化,也是检察工作的核心内容。这就需要各级检察机关要大力推动队伍建设,通过检察文化来提升检察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比如可以加大检察人员教育和培训力度,建立培训文化;再比如可以积极引导检察人员开展改革和创新,不仅有利于推动检察工作,而且也有利于提升检察文化。

三是把保障建设作为检察文化的依托。无论是检察文化建设,还是检察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有各方面的保障,否则就会流于形式,甚至起反作用。这就需要把保障建设作为检察文化建设和推动检察工作发展的重要措施,既要做好基本建设保障,又要做好后勤保障,同时也要做好技术保障。特别是在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把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到检察文化建设和推动检察工作中来,强化技术装备,提升信息处理能力,为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四是培养检察者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信念,检察文化的建设基本就是要践行党政检察单位的信仰与理念,并将其外现出来,检察者的价值观可以通过吸纳知识而形成,在不断的实践和学习过程中升华并巩固执政为公的信念。检察威化建设使命是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培植具有中国特色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念,准确把握工作定位,从思想层面和政治侧面提升对中国特色主义社会的认同感,并应切实高举这面旗帜坚持跟随党的步伐,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不断追求中国特色主义的共同理想。

综上所述,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丰富的检察工作实践是检察文化的重要来源,检察文化是检察工作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这一点各级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人员应当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特别是要着眼于推动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把业务建设作为检察文化的基础,把队伍建设作为检察文化的核心,把保障建设作为检察文化的依托,推动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更加协调发展。可以预见,随着文化越来越成为推动我国事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检察文化将与检察工作步入更加协调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张建升,刘斌,张建伟,徐苏林,张敬博.大力加强检察文化建设 积极推动检察工作深入发展[J].人民检察,2011,17:41-48.

[2]刘吉如,魏建文.论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规律[J].湖南社会科学,2013,02:124-127.

[3]张耕.认真做好新时期的检察文联工作 努力繁荣和发展检察文化艺术事业[J].人民检察,2011,19:6-12.

检察院检察长工作心得体会 篇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根本职责就在于通过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服务。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不仅表现在国家政治体制中,还表现在司法体制和各种诉讼程序中,检察机关通过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实施对国家工作人员执法情况的法律监督;通过行使批捕权、公诉权,实施对公民守法情况的监督;通过行使诉讼监督权,实施对刑事、行政诉讼活动和民事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也就是说,在我国宪政体制下,检察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惩治腐败,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重要职责,理应在维护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

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和谐社会是一个稳定安宁的社会。批捕权、公诉权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重要派生权,检察机关通过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批捕、起诉职能,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服务。一是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等犯罪活动,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二是严厉打击带有黑社会性质的黑恶势力犯罪,杀人、抢劫、绑架、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以及严重影响群众安全的多发性犯罪,努力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三是依法惩治各类扰乱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重点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和走私等犯罪活动,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认真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严重刑事犯罪,严厉打击,决不手软,对未成年犯、初犯、偶犯、过失犯,有自首、立功表现的,主观恶性小、犯罪情节轻微的,采取轻缓的刑事政策。在打击严重犯罪的同时,挽救失足者,实现法律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反腐倡廉,维护社会廉洁高效。腐败是引发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是和谐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检察机关要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能,维护社会利益分配和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公正,提高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一是集中力量查办贪污贿赂大案要案,尤其是群众反应强烈、阻碍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二是严肃查处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和利用职权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等侵犯人权的案件,重点查办发生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金融土地管理、房屋拆迁、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国有企业重组改造、破产和经营活动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职务犯罪案件。同时,正确处理打击犯罪与服务发展的关系,从有利于惩治腐败、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和教育干部出发,正确运用政策法律,准确区分罪与非罪,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保护创业者,教育失误者,打击诬告者。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积极开展个案预防、系统预防和专项预防,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加强诉讼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只有在一个公正的环境里,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各得其所。检察机关要通过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刑事诉讼和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职能,纠正司法不公现象,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的公正。要加强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监督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和有罪判无罪、重罪轻判,以及不依法交付执行、违法办理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问题,切实防止和纠正打击不力的现象。要把打击犯罪与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有机结合起来,对于违反法定程序,不该立案而立案、错捕、错诉、轻罪重判、无罪判有罪,侵犯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要坚决予以纠正,依法保障人权;坚持诉讼监督和查办职务犯罪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发现和查处司法不公、执法不严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严惩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尊严。

正确处理涉法上访问题,支持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社会协调平和。和谐社会是一个宽容平和的社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要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思想,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群众的诉求,满腔热忱地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真心实意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要积极拓宽、畅通人民群众对公正的诉求渠道,严格落实责任和措施,限期办结,防止出现拖延耽搁;对办结的案件,加强回访和跟踪检查,确保取得群众满意的效果;积极拓宽、畅通群众对公正诉求的通道,建立健全以预防控制、信息传输、快速反应、协调配合等为主要内容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依法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对涉及检察工作的来信来访案件,要逐案制定具体解决方案,妥善处理群众涉法上访问题,化解矛盾、排除纠纷,把问题解决在首次办理环节,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努力维护好发展稳定大局。

迅速应对复杂矛盾和突发事件,增强维护社会和谐的应紧应变能力。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和突发事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检察机关执法能力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各种矛盾更加凸显,棘手问题层出不穷,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检察机关直接面对社会和群众,承办大量案件,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检察机关办案过程就是处理社会矛盾的过程。特别是当前许多社会热点问题,如土地承包征用、城市房屋拆迁、企业破产、职工下岗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处理不好就可能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广大检察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化解矛盾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预测、科学决断,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及时作出判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做到早防范,早化解。要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冷静分析,沉着应对,弄清事件的性质和原因,果断处理解决,防止惊慌失措,处置不当,留下隐患和引发新的矛盾。要讲究策略和技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敢于突破旧的落后的思维和习惯,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使矛盾得到化解,使问题得到解决。

检察工作计划 篇5

——门源县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很高兴作为本次会议发言单位,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感谢州检察院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相互学习和进行交流的平台。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介绍一下我院近年来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开展情况,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民事行政检察以“解决合理诉求、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司法公正、促进和谐稳定”为工作内涵,涵盖了作为三大诉讼的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两大诉讼的内容,在人民法院审理的各类案件中,民商事案件、行政案件占有很大的比例。如何积极有效地履行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法律监督职能,为维护司法公正,建设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尤其就目前而言,民事行政检察业务工作相对于其他检察业务起步晚、起点低,基础薄弱,现行法律就检察机关如何履行民事行政法律监督职能只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遵照执行的具体详尽的法律规定、操作规程和运行机制。为积极有效地开展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在海北州人民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根据我院的工作实际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拓展民事行政法律监督范围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通过几年的努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显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

一、案件办理情况 2006年至今,我院共受理审查申诉人不服人民法院民事判决裁定申诉案12案24人,其中,借款合同纠纷5案15人;民间借贷纠纷1案2人;财产纠纷2案2人;人身损害赔偿3案4人;劳务合同纠纷1案1人;受理申诉后,立案审查11案23人,终止审查1案1人,息诉6案8人,向上级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5案15人;再审后改判4案14人,申诉人开庭前撤诉1案1人。

二、主要做法

(一)探索创新,积极作为,不断提升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部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我院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2006年9月我院制定出台了《门源县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申诉指南》,指南载明了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受案范围、申诉要求、申诉条件等内容,为解决当事人的合理诉求,提供了具体明确的诉讼途径。2007年底,我院与县人民法院共同制定出台了《门源县人民检察院、门源县人民法院民事行政检察与审判工作联系制度》,该制度内容包括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制度,检、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民事执行活动实行监督等内容,该制度的形成有利于司法工作机制高效有序运行。

为进一步规范我院民事行政检察服判息诉工作,2008年初,制定出台了《门源县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息诉工作暂行规定》,该规定包括息诉工作的原则、方法、工作程序、基本规范等内容,是今后我院开展息诉工作必须遵循的工作规范,使民事息诉工作 不断趋于规范化。2008年上半年制定和设计了《民事行政申诉风险告知书》、《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书》,实行告知制度,有利于民事行政案件申诉人及早知晓申诉过程中自身的权利、义务,充分预见民事、行政申诉过程中的风险,便于申诉人在行使权利时进行合理选择。

建立督促起诉工作制度。2009年底制定出台了《门源县检察院督促起诉工作制度》,设计了八种开展督促起诉必备的法律文书。2010年4月13日,我院与国有资产管理机关、国有企业、有关部门和单位召开了门源县检察院民事督促起诉工作联席会议。会议的召开使大家明确了对检察机关民事督促起诉工作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了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法律监督职能,并就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国有资产安全、保护公众利益等方面达成了共识,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民事督促起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的工作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有力地推动了我院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发展,为服务人民群众,服务本地经济建设大局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海北州人民检察院的大力支持和县委、人大的充分肯定,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同时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部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确保案件质量,树立检察权威

我院在办理每一起民事申诉案件时,认真审查,反复研究,充分论证,力求找好切入点,加强抗诉说理性。在提请抗诉案件的“准”字上下功夫,在“会”字上求方法,在“敢”字上显权威,确保案件提请抗诉后获得改判,保住了案件质量这条生命线,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近年来,凡是提请抗诉后再审的案件均获得改判。

2007年3月23日,我院接到杜辉昌、李辉、宋贤胜等10人不服门源县人民法院关于判决杜辉昌等10人承担宋贤锋在门源县信用联社贷款30万元本息连带责任的申诉。此案申诉人中有林场职工,有教师,有经济条件十分困难的农民,涉及人员广,诉讼标的大,且近几年门源县信用联社因借贷关系而引起的与借款人、保证人之间的诉争较多。鉴于本案的特殊情况,我院立即决定受理此案,进行审查。经审查后认为符合立案条件,我院及时做出了立案审查的决定。后对有关事实、证据进行了必要的调查核实。在立案审查、调查过程中,贷款人门源县信用联社提出反驳意见,认为10名保证人既然签订了保证合同,意思表示明确,保证人应当承担归还贷款本息的连带责任,检察机关的做法不利于保护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影响了信用联社的商业信誉,在上级政府指示充分保护集体经济组织合法利益政策背景下,这种做法不符合政策要求,并通过有关渠道打招呼、说情甚至施压。而人民法院也认为原审判决判定10名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于法有据,检察机关的做法是吹毛求疵。但我院办案干警在院党组的大力支持下,冲破阻力,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查证和还原了该案的事实真相:

2003年12月18日,宋贤锋从门源县信用联社申请贷款30万元,因未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于2004年12月26日又向信用联社申请贷款30万元,贷款期限为10个月,准备以“新贷还 旧贷”。贷款前宋贤锋先后找杜辉昌、李辉、宋贤胜等10人,要求为其贷款提供保证,称该笔贷款共找了保证人30名,现已疏通好了信用社方面的关系,只是办个手续,没什么风险。信用联社营业部工作人员在办理和审批该笔贷款过程中,没有对各保证人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查,同意杜辉昌、李辉、宋贤胜、朵平、张志财、赵彦福、“李明”以个人工资,李志忠、赵永刚、裴建明、陶德寿、宋贤智以个人家庭财产为宋贤锋贷款进行保证。并在以上各保证人前往联社营业部办理贷款保证手续时,明示此笔贷款需有30名保证人保证才能办理。在申请和办理该笔贷款过程中,宋贤锋骗取仙米林场职工赵彦福的工资证明,身份证复印件,又虚构一名为李明的人,私自刻制了旱台学区的财务专用章,同办理贷款工作人员伪造了谈话笔录、保证书、授权书等,将二人作为30万元贷款的“保证人”。宋贤锋于贷款到期前变卖财产后出走。2006年6月信用联社将宋贤锋及12名保证人列为被告,向门源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决宋贤锋承担偿还贷款本息的责任,李辉、杜辉昌等12名保证人承担偿还贷款本息的连带责任。门源县人民法院于2006年8月18日缺席判决宋贤锋承担偿还信用联社贷款本息30万元的责任,李辉、杜辉昌、宋贤胜、朵平、张志财、赵永刚、陶德寿、李志忠、裴建明、宋贤智承担偿还贷款本息的连带责任。

关于承担宋贤锋在门源县信用联社贷款30万元连带责任的判决,申诉人提出该判决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不当。经过审查发现,申诉人的焦点集中在贷款保证合同存在瑕疵,应否认定 有效和无效的问题上。我们认为:尽管该保证合同存在瑕疵,但当事人为借款人提供保证的意思表示真实,十个保证人均向信用社提供了个人身份证明,填写了保证书等,十个人不能完全推脱保证责任。如果只在保证合同的瑕疵问题上争论意义不大,不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发现,除该案中的保证合同确实存在严重瑕疵外,信用社的工作人员在办理该笔贷款业务过程中,还存在违规失职等很多问题。人民法院的原审判决没有考虑贷款人的严重失职和重大过错行为,不根据过错责任原则,全面考虑、综合评定,而简单地将所有责任和风险判决由各保证人承担,属适用法律不当,判决显失公正。申诉人的部分申诉理由成立。我院认为,门源县信用联社应当承担一部分民事责任,并依法向海北州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州检察院经认真审查后,认为我院的抗诉理由成立,遂向海北州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此案再审后获得改判。再审判决门源县信用联社自行承担三十万元贷款的利息损失五万余元。在办理此案时,我办案人员不仅注意案件的细节问题,还根据我国民事法律的立法精神和原则,找准了抗点,抓住了切入点,观点明确,说理透彻,态度坚决,使得该案提请抗诉后获得改判。

在海北州人民检察院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多起民事抗诉案件在身后获得改判,在社会引起很大反响,引起审判机关对民商事案件质量的高度重视,人民法院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加大调解结案力度,民商事案件的审判质量明显提高。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裁定申诉不断减少。高 质量的民事抗诉案件,不仅树立了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部门的权威,而且强化了检察机关与审判机关的沟通与协调,增强了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主动性。

(三)既讲监督,又讲配合,不断拓展监督范围

公正的判决应当以公正的执行作为最圆满的结局。执行是民事诉讼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人民法院判决确定的当事人权利义务最终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执行活动是否公正依法有效地进行,事关法律的严肃性,事关人民法院的执法公信力,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们根据《门源县人民检察院、门源县人民法院民事行政检察与审判工作联系制度》的规定,本着审慎、稳妥的态度,对人民法院的民事执行活动进行临场监督。去年至今,我院先后对人民法院的10起民事行政执行案件活动进行了现场监督,执行标的达10万余元。通过对人民法院民事执行过程的监督,既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促进和保障了人民法院正常的执行活动,维护了审判权威,进一步拓展了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范围,收到“一举多赢”的社会效果。

(四)抗诉与息诉并重,办案与服务并行

做好息诉服判工作,实行息诉说理制度。对于不符合提请抗诉条件的案件,力求认真细致地做好当事人的思想疏导工作。向当事人宣传有关民事行政法律知识,讲解有关民事诉讼程序、规则、要求,并对案件进行会诊和评析,答疑解惑,做到以法明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结案时向当事人送达不提请抗诉理由说明书,说明书力求言之有物,论之有据,闻之有理,讲究逻辑性,强化说服力,最终达到息诉服判的目的。

如:我院于2010年1月4日受理申诉人马德良与被申诉人沙阿舍离婚一案,经审查核实:申诉人马德良与被申诉人沙阿舍于2002年结婚,婚后生育一女儿,因感情不和,沙阿舍于2009年2月向门源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与马德良离婚,婚生女由沙阿舍扶养,马德良支付扶养费。门源县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判决:准予沙阿舍与马德良离婚,婚生女儿由马德良抚养,抚养费自理,马德良给付沙阿舍经济帮助款3500元。申诉人马德良不服,以判决显失公正为由向我院提出申诉,请求提请抗诉。

经我院审查认为:门源县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的确存在一定问题,既判决由申诉人马德良抚养婚生子女,抚养费自理,又判决其给付沙阿舍经济帮助款3500元。根据法律规定,父母双方都有抚养子女的义务,申诉人与被申诉人离婚并未造成被申诉人生活困难,且被申诉人很快出嫁,找到了生活出路,被申诉人在判决生效后向人民法院就3500元经济帮助款提出强制执行申请,申诉人不服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很明显,该案的争议焦点是应否判决申诉人给付被申诉人经济帮助款3500元。鉴于此案诉讼标的较小,案情简单,争议不大,办案人员对申诉人进行思想疏导,希望他能息诉服判。申诉人表示如果对方放弃强制执行申请,本人愿意放弃申诉。承办人员又对双方当事人做了大量工作,并与人民法院原审承办人员进行沟通,指出该判决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原审承办人员配合我院办案人员对被申诉人再作思想工作,讲明利害关系。最终被申诉人提出撤销强制执行申请,放 弃了原审判决确定的3500元经济帮助款的请求权(其余部分维持原判),双方达成了执行和解,最后县人民法院作出终结执行此案的决定。此案的成功办理,既维护了法院判决的严肃性,节约了司法资源,又体现了司法和谐的原则。

(五)推行人性化的办案方式,实行民事行政检察服务承诺制。在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时,注重照顾特殊群体,对年老体弱、身患残疾、经济困难的申诉人,采取上门办案、实地回访等形式,使这些特殊的申诉人享受更大的便利,减少他们在维权过程中的诸多不便。近几年来,我院所办理的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从未发生过缠诉、重复申诉、涉检上访等现象。

(六)坚决服从党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我院党组高度重视和支持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检察长经常性地向县委、县人大介绍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职能和作用,汇报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开展情况。去年年底我院就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向县人大常委会和部分人大代表进行了专题汇报。人大领导和代表对我院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尤其是对民事执行监督工作和督促起诉工作的开展,表示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当地党委和权力机关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几年来,在海北州人民检察院的正确领导和我院党组的高度重视下,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深知我们的工作离上级院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着很大差距,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线索匮乏;行 政抗诉案件一直处于空白;干警的业务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发展的需要,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民事行政检察部门技术装备滞后,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民行检察工作的需要。以上问题的存在,有各方面的原因。如:近三年来,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3件,今年元至七月份无行政案件;近几年人民法院加大调解结案力度,据最新统计:2010年元至7月份门源县人民法院判决结案率仅为15%;民行科现有办案人员三名,只能使用内网一台,尚未达到人手微机一台的基本需求。在主观方面,尽管在民事行政检察职能的宣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宣传方式单一,方法不够灵活,效果不佳,群众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1、积极办理行政抗诉案件,力争解决行政抗诉案件空白的问题。

2、采取有效措施拓展案源,不断拓宽民行检察监督新领域。

3、根据我院制定的《民事督促起诉工作制度暂行规定》,积极稳妥地开展督促起诉工作,切实保护国有资产、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年内力争办理一至两件民事督促起诉案件。

4、规范和强化民事执行活动监督,切实保障正确裁判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5、尝试对民事调解案件进行监督。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时,树立调解优先的理念。

6、在门源县四镇八乡设立检察联络点,逐步推行以民事行政检察为主的联络员制度。

我院将以这次召开的全州第一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在海北州人民检察院和院党组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准确把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法律监督属性、职能定位和基本要求,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坚持以抗诉为中心的多元化监督格局,创新工作机制,明确监督范围,规范监督程序,强化监督效果。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在服务民生、保障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为门源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做出积极的贡献。

控告申诉检察工作工作计划 篇6

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升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水平

(一)切实加强控申检察宣传工作,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上取得新突破

控告申诉检察部门不但要开展好每年两次的“举报宣传周”活动,而且还要因地制宜地做深做细日常法制宣传工作。

一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的舆论导向作用,利用所有可利用的媒介资源宣传控申检察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了解控申检察工作职能,支持控申检察工作。二要积极开展下访、巡访,深入乡村围绕涉农、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征地拆迁、移民补偿、抢险救灾、医疗卫生、招生考试等民生领域或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大经常性宣传力度。三要继续深化“检务公开”。进一步深入宣传《信访条例》和《人民检察院信访工作规定》,引导群众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义务,合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自觉接受群众对涉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监督。

(二)增强创新意识,深入推进涉检信访工作,在服务社会稳定大局上达到新境界

1、加大涉检信访排查化解和案件办理的力度,确保案结事了。一要进一步健全涉检信访工作机制。建立涉检信访风险评估预警制度,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对容易导致涉检信访问题产生的案件,在作出处理决定前要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处臵预案,加强释理说法工作,做到化解矛盾,案结事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涉检信访特别是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二要强化工作措施,提高息诉罢访率。坚持检察长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和阅批群众来信制度,进一步加大化解力度;

三要关注民生,协调有关部门妥善解决涉检信访人“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

2、深入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做到办理一件案件,化解一起矛盾,维护一方稳定。控申部门要及时掌握各部门的信访隐患,主动参与、督促排查化解矛盾。

3、着力加强和改进举报工作,强化自身监督制约。一要在举报处理环节实行统一管理、专人负责、首办处理的制度,实行专人审查处理、科室负责人审核、分管检察长审批三级程序。二要在举报答复环节做到署名举报“三次答复”:即“分流答复”、“进展答复”和“结案答复”。三要推进线索审查工作。科室对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初查决定不立案而当事人未提出复议请求的举报线索,主动审查并提出重新初查或补充初查的建议,加强举报工作的内部监督机制,促使举报线索得到及时、有效地查处,在举报环节切实防范有案不立、违规执法等情况产生。

(三)坚持依法办案,充分发挥控申检察职能,在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上达到新水平

1、以息诉罢访为目的,不断提高刑事申诉、刑事赔偿案件的办案质量和效率。特别要加强对不服检察机关处理决定申诉案件的办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检察环节可能存在和引

发的涉检信访问题。严格刑事申诉、刑事赔偿案件办案程序,严把案件质量关,该维持的依法维持,该纠正的坚决依法纠正,该赔偿的一定要给予赔偿。

2、把对法院生效裁判的监督工作放在办理刑事申诉案件的重要位臵。对原审裁判却有错误的案件,特别是有罪判无罪、无罪判有罪、量刑畸轻畸重、严重违反诉讼程序等错案,要提出监督意见。把反映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申诉案件作为复查重点,将复查案件与查处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有机结合。

(四)加强控告申诉检察队伍建设,在改进工作作风,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上取得新进步

1、加大培训力度,制定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方案,不断提高控申干警的政治业务素质。优化控申干警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2、坚持从严治检,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推行业绩考核评比激励机制,落实违法办案责任追究制度,增强控申干警的质量效率和责任意识。

检察机关信访工作的探讨 篇7

一、当前来信来访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季度共受理来信来访举报、控告、申诉线索共23件, 其中举报贪污1件, 挪用21件, 滥用职权1件, 同比增长283%。受理来信来访线索的特点:一是举的主体是农村农民。一季度, 我中心受理的23件举报线索, 其中农村农民举报、控告、申诉线索20件, 占受理线索的87%;二是举报反映的问题是农村土地补偿款的问题。在受理的举报、控告、申诉线索中, 20件的线索是反映农村土地补偿款的线索, 占受理线索的87%。一季度共初核20件线索, 移送立案的15件, 其中涉嫌贪污土地补偿款3件3人, 涉嫌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12件12人, 其都有不同程度的侵占土地补偿款。其次是基层乡 (镇) 、村截留土地补偿款, 基层截留土地补偿款, 是群众来信来访的重要原因。

二、检察信访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将不断推进, 政府需要为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发展的空间, 就要不断地征收农民的土地, 给付土地补偿款。同时,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 国家对农村建设的投入支付不断增加。农村经济呈现快速发展, 但村组干部的法纪观念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相反有的村组干部存在干一届算一届心理, 私心重, 侵吞国家下拨款、土地补偿款, 损害群众利益;加上农村有的村组干部工作态度粗暴, 不按法律、政策规定办事, 处事不公等。以上原因引发干群矛盾突出, 造成不稳定的因素。检察机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信访工作的机遇与挑战是农村。近年来, 到省市上访, 以至进京上访案例也证实信访的主体是农村农民。

三、抓住机遇, 迎接的挑战的举措

检察信访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检察机关发掘案源, 惩治腐败的第一关口, 只有做好检察信访工作, 有效解决好不断发生的社会问题, 缓解社会矛盾, 才能取得得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针对当前检察信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与问题,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 高度重视, 加大信访工作人力物力的投入

领导要重视检察信访工作, 把负责信访的业务部门当作一个重要的部门, 选派业务精、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检察人员到信访部门工作, 增加信访工作部门人力, 改变信访部门人力不足的局面。当前基层小院信访部门普遍是只配了2人, 无法有效地承担目前举报中心、控告申诉全部工作。其次是加大物力的投入, 给信访部门配备工作车辆, 保证信访工作巡访、下访, 与相关部门联系能走得出去。同时, 还要给信访部门配备办公用所需设备, 以及开设检察机关的门户网站, 便于群众网络举报、控告、申诉和开展法宣传。最后是领导干部遇到信访重大问题, 应亲临现场, 协调解决。坚持每周检察长接待制度, 对群众来访亲自接待, 解问题, 防止重复来信来访, 或是越级上访。

(二) 加强学习, 提高接待人员的素质

控申部门的接待人员是与群众直接接触、站在信访工作一线的人员, 信访部门工作人员仅精通检察业务是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 信访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但要精通检察业务, 熟悉检察业务, 还要懂法规、政策, 善于做群众工作。为搞好学习, 上级业务部门要对下级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展定期培训, 组织横向交流, 推广先进信访工作经验。信访部门工作人员必须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更新专业知识, 不但要学习法律, 而且还学习法规, 政策等, 加强全面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 提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和群众工作的能力。

(三)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加大查办农村职务犯罪的力度

随着中央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类矛盾问题逐渐暴露, 农村干部贪污、挪用的案件不断显现, 侵害群众利益和集体时有发生。2008年, 我院查处某村5名村组挪用土地补偿款;2011查处基本3名村干部挪用土地补偿款;今年又查处某村2名村干部挪用土地补偿款。近年来查处的多起村组干部职犯罪案件, 凸显当前农村村组干部为政不廉。因此, 对群众举报村组干部贪污挪用的来信来访, 检察机关要高度重视, 组织力量进行查处, 只有效地打击犯罪, 才能震慑犯罪、预防犯罪, 最终达到减少来信来访, 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信访部门要将本院或其他院成功查处的典型案件, 制成宣传材料, 趁巡访、下访, 向村组干部和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他们的法制水平, 深化村组干部、群众对检察机关的认识。对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不能推诿, 要做到件件有着落, 事事有结果。

(四) 改变工作方式, 变被动为主动

检察机关信访工作要下大力气转变观念, 改进作风, 要贯彻执行好带案下访, 定期巡制度, 有案办案, 无案开展法制宣传, 以案释法, 提高群众的法律水平, 使群众不但有反映诉求的意愿, 而且善于反映问题, 减少那些因群众不了解检察院管辖范围, 对一些由于村组干部态度粗暴, 处事不公等问题在乡镇得不到解决, 就到检察院信访的情况, 这样既可以减少检察机关的信访, 也有利于群众到相应的机关信访, 使问题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到基层设立法律服务联系点, 骋请检察信息联络员, 将触角向下延伸, 畅通信访渠道。通过下访、巡访制度以及发检察联络室和联络员的作用, 及时了解社情民意, 发现收集有价值的信息, 把握上访的先兆, 把上访问题决在源头, 防止突发事件和集体上方、越级上访现象的发生。

摘要:检察信访呈逐年增长超势, 其特点是信访的主体是农民;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土地补偿、拆迁补偿。检察机关信访的面临机遇与挑战是农村。做好检察信访工作, 一是加大信访工作的投入;二提高接待人员的素质;三是加大查办农村职务犯罪的力度;四是改变工作方式, 变被动为主动。

检察工作计划 篇8

关键词:民事检察;再审检察建议;适用

一、准确认识再审检察建议的特性

1.简化性

再审检察建议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案件的同级审理,具有简化诉讼程序、提高司法效率、缩短办案周期、实现司法便民等优势。抗诉的程序较繁琐,要经历(建议)提请抗诉、抗诉、法院审理等多个环节,而上级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又常常被发回基层法院重审,这导致办案周期长,诉讼资源重复使用,而且还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再审检察建议则只需要由检察机关提出书面检察建议,同级法院便可启动再审程序,时间短、程序简化,能及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办案效率、维护司法公正。

2.高效性

受审级管辖的制约,上级院的民事检察部门承担了过重的办案任务,越是到高层,抗诉案件就越集中,这种“倒三角”形的办案结构,给民事检察工作发展带来了难以克服的矛盾,容易造成案件大量积压,延长诉讼时间。而再审检察建议,减少了提请抗诉、提出抗诉、及法院指令再审三个环节,简化了再审程序,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3.灵活性

首先,对于检察机关建议法院再审的民事案件,如果法院因主观原因不愿接受并启动再审程序的,下级检察机关仍可使用抗诉权,提请上级检察机关抗诉。其次再审检察建议能使民事检察工作格局从“倒三角型”向“金字塔型”的结构转变,从而使上级检察院摆脱办案压力,更多的案件由基层直接消化解决,又能强化下级检察院特别是基层检察院的民事检察权,调动基层检察机关的工作积极性。

4.全面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具体的再审请求范围内或在抗诉支持当事人请求的范围内审理再审案件。”运用抗诉权启动的再审案件要受检察机关抗诉内容的限制。而再审检察建议能够使法院主动启动再审程序,从而避免抗诉“抗什么审什么”、“不抗不审” 的局限,能够使法院对案件进行再次全面审查。

二、准确把握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

1.适用再审检察建议的案件首先是属于符合抗诉条件的案件

根据《民诉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民诉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这与《民诉法》规定的检察机关应当提出抗诉的案件的范围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适用再审检察建议的案件首先必须符合抗诉的条件。

2.适用再审检察建议的案件必须是法律规定的同级法院可以再审的案件

我们适用再审检察建议的案件必须是至少可以再审的案件,而且是可以由同级原审法院再审的案件。

3.实体性抗诉事由的案件可以考虑适用再审检察建议

对于证据不足、事实认定错误、适用法律错误等存在实体性问题的案件可以适用再审检察建议。这类案件由于存在一定的争议性,因此检法双方有商讨的必要性,可以优先适用再审检察建议。而对于虚假诉讼、虚假调解、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以及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行为等情形,因其严重违反了法定程序,达到了应当据此否定生效判决之既判力的程度,检察院应当表现出应有的强势,对这类案件应当通过抗诉程序启动再审,没有任何商讨的余地,不应适用再审检察建议。

三、对再审检察建议适用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准确把握再审检察建议与抗诉的关系

作为法定的检察监督手段,检察建议与抗诉既有相同点,也有区别。相同点表现在两者适用范围上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包括启动级别不同,产生结果不同。检察机关提出抗诉,法院应当启动再审,而检察建议不必然启动再审。检察机关要准确理解法律规定,把抗诉与检察建议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发挥两种监督手段的优势,做到不偏不废,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2.重点突出在服务保障民生及对国家、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案件中的作用和效果

对于劳动合同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买卖合同纠纷、财产权属纠纷、相邻关系纠纷、环境污染侵权纠纷等涉及民生、国家及公共利益的民事案件,對其处理要更加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以有效保障民生和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这些诉讼往往涉及了案件当事人的最根本权利以及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故提高此类案件的诉讼效率、更快的实现程序救济,达到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法律、社会效果,具有重大意义。而民事诉讼中的再审检察建议制度,恰好能够缩短诉讼周期、提高诉讼效率,更快、更好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更简捷的方式实现司法公正。因此,在适用再审检察建议的监督方式时,要利用该优势特点,在保障民生和维护国家、公共利益领域发挥其独特作用。

3.规范、健全适用再审检察建议的程序,对适用再审检察建议案件的办理过程,全程进行控制性审查

上一篇:24节气谷雨时节有哪些习俗下一篇:电子产品说明书范文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