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汇报

2024-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汇报(精选8篇)

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汇报 篇1

(欢迎词 暨来宾和本单位简介)

尊敬的主任、副主任、各位代表:

们好!

值此金秋送爽之季,我们荣幸地迎来了区人大各位领导、各位代表莅临我院视查工作,我谨代表院党组和全体干警向各位表示热烈欢迎!

首先,请区人大 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莅临我院的各位领导、代表和嘉宾;

其次,向大家简要介绍下区检察院及预防科的基本情况:

临渭区人民检察院位于渭南市乐天大街130号。现有工作人员共93人。领导班子由:检察长,纪检组长 共六人组成。内设机构11个:办公室(人民监督员办公室)、政工科、纪检组、侦查监督科、公诉科、反贪污贿赂局、反渎职侵权局、监所检察科、控告申诉检察科(举报中心、刑事赔偿办公室)、民事行政检察科、职务犯罪预防科。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全面开展各项业务工作。

我院职务犯罪预防科成立于2003年3月,由雷宏信

副检察长分管,科长王亚平,副科长贺粉菊等四人开展日常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能是:

v 指导、组织、协调全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承担本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v 研究制定全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计划和总结工作,掌握预防动态;

v 监督和管理全区预防职务犯罪主体单位工作,推动主体单位开展系统预防工作;

v 协调本院业务部门开展以个案预防为主要形式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v 统一组织和管理本院介入国家财政投资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开展专项预防工作

v 负责预防职务犯罪信息的收集、研究和利用,;

v 负责承办本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惩防并举 注重预防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具体情况汇报

尊敬的主任、副主任、各位代表:

现在,就我院近年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开展情况做如下汇报,请批评指导。

近年来,我们在区委和市院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落实市、区人大《关于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决定》,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坚持求实创新,积极探索预

防职务犯罪工作新路子,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基本概况

我院预防职务犯罪机构自成立以来,在依法查办职务犯罪的同时,更加注重预防治本。利用我院在查办案件时发现和掌握职务犯罪发案原因、管理漏洞等第一手资料的有利条件,将预防工作与查案相结合,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个案预防工作机制,综合利用预防约见、预防调查、预防警示等形式,率先提出了“人性化预防”理念,制定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施细则》。按照“一份悔过书、一份发案原因分析材料、一份书面检察建议、一堂法制教育课、一次座谈会和一次回访考察”的“六个一”工作要求,针对我院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开展了个案预防28个,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随着渭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层出不穷,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工程建设成为腐败现象高发领域。我院以“工程优质,干部优秀”为目标,以教育为基础,制度为保障,深入各预防主体单位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指导工作。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从工程立项即介入预防,对招投标、工程变更、验收结算、审计等重要环节参与监督,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开展重点核查,先后对陕西铁路工程技术学院扩建工程、临渭区水利局稠水河坝系工程、临渭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临渭区骨科医院门诊大楼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建工程、临渭区交通局“村村通”道路建设工程等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预防。

针对近年来职务犯罪案件在系统内窝案、串案等高发的特点,我院联合各主管部门、企业单位一起,先后在房管、医疗、卫生、教育、税务、工商、水利、畜牧、财政、农业、质监、保险、国企等十多个行业或系统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联系点。共举办法制讲座40余场,召开座谈会30余次,受教育人员达万余人。在多个系统内部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的专项预防工作,建立健全了“一案双报告”、“一岗双责”、“一案双档”、“一案双考”和检察建议备案等制度。

针对近年来我院查办的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分析职务犯罪的特点、规律,撰写了专题调研报告,建议在城区四办推行“村级会计委派制”,其余乡镇推行“村财村用乡代管”财务管理制度,得到区委高度重视,区委分管领导对此做了批示,目前已在城区四办的9个行政村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2007年5月区上成立了区“村财村用乡代管”领导小组,对“村财村用乡代管”的做法、效果进行考查。组织六大部门的领导及精通农村财务工作的专门人员,对推行“村财村用乡代管”的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达成了共识,确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区实行“村财村用乡代管”的实施方案》,现在此项制度在全区全面推开。

二、主要做法

一是立足防范,广泛宣传,积极营造预防职务犯罪的社会氛围

从源头抓起,努力把有可能产生职务犯罪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是减少职务犯罪的一条根本性措施。贪污贿赂犯罪,一般都有一个思想上形成的过程,只要加强教育防范,就有条件克服。为此,我们在全区大力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和法制宣传活动,工作中突出四个特点:

1、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把预防职务犯罪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对全区各级干部的经常性教育。通过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自觉性。同时,我们还组织对全区干部进行定期廉洁自律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消除职务犯罪苗头。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规范领导干部行政行为,对犯罪现象的发生起到了制约和根治作用。

2、开展普法教育。针对《刑法》修订后新罪名增多,部分国家工作人员不熟悉法律规定的情况,我们积极组织有关单位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今年以来,我们派员在区地税局、市区电力局、陕铁院开展法制讲座3次。近年来,先后为全区领导干部、职工上法制课45场次,受教育者达万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3000多人次,发放预防职务犯罪宣传资料8000余份,为全区公职人员筑起了一道遵纪守法的思想道德防线。

3、进行警示教育。注意扩大办案的警示、警戒效应,凡在区内查处的职务犯罪的要案,都通过《检察简报》及时进行报道,不断扩大案件的警示面。并有重点的选出全国近十年查办的十多个典型的职务犯罪案例,制成宣传图片,组织140多个党政机关、乡镇和驻区企事业单位8900多人次参观了展览。分别组织国税、地税、粮食等预防主体单位工作人员赴渭南监狱、华县莲花寺监狱接受警示教育。运用身边鲜活的事例教育干部、群众,使广大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起到了“查办一案、震慑一方、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4、坚持走群众路线,扩大宣传面。围绕市、区人大《决定》的贯彻落实和预防职务犯罪“乡村行”活动全面展开。近年来,我们通过制作预防公益广告,编写《预防宣传手册》,组织干警上街宣传、散发宣传材料,大力开展检务公开等活动,全方位地宣传检察机关的职责、工作内容,动员群众积极揭发和举报职务犯罪,积极参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同时,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斗争的总体部署精神,与市建设系统在市中心广场举行了拒绝商业贿赂千人签名活动,既体现了检察机关反腐倡廉的职责和态度,更昭示了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参与预防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扩大了教育面。

二是坚持标本兼治,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预防职务犯罪的骨干作用

检察机关具有了解职务犯罪行为人的心理特征和演变轨迹,掌握职务犯罪案件的发案特点和成因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因此,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关键是要始终注意从多方面调动和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支持检察干警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狠抓案件处理,增大惩戒力度。结合我区实际,组织院内各内设机构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

1、亡羊补牢 查漏补缺

今年以来,我院共查处贪污贿赂案件14件19人,其中大要案件7人,移送起诉12件17人,批准逮捕7件7人。在查办案件的同时,注意总结职务犯罪中主体单位在机制、制度、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提出检察建议,帮助发案单位堵塞漏洞,建章立制,防范新的犯罪发生。坚持从查办的案件中,筛选出典型案件开展个案预防,通过努力,截止目前全区个案预防率达到了立案总数的30%。

2、116人走向预防职务犯罪监督岗

根据近年来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具有明显的行业性和发案部位集中性的特点,我们认真分析研究行业和部门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近年来,结合查办案件的情况,先后对国企、工商、税务、农业、财政、卫生、水务、建设、教育、保险等十多个行业开展了系统预防和专项预防,分别与这些单位协商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系点,聘请预防职务犯罪监督员和联络员116人,在基层形成了强有力的预防工作网络。

3、检察官甘当重点工程保洁员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全区改革和发展的工作大局,把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今年年初,专门召开了有交通、水务、电力、通信、教育、卫生、农业、林业、财政等十多个涉农部门领导参加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座谈会,通报了近十年来农村职务犯罪的特点和成因,提出了全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思路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十条具体意见。今年,我院与区卫生局共同开展了农村医疗机构医药配送专项预防工作,会同药检局、卫生局对全区30多个卫生院医疗配发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截止目前,药品配送已达到60%,力争10月底达到80%。保证了群众用药安全,协助其建立了《卫生系统招标采购管理规定》,有效地堵塞了漏洞,节约了大量资金,“看病贵”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随着我区新农村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国家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临渭区水务局稠水河工程建设和农村饮水安全管材项目工程建设中,开展了重点工程同步预防。会同区监察局、审计局、财政局,针对关系到2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的稠水河流域坝系工程开始了新一轮的同步预防。会同水务局娄局长、孟总工程师前往稠水河坝系一期、二期、五期工程现场对已完工的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对正在施工的工程进行同步监督。

派员参与了临渭区区乡公路、通村公路竞标会,对200公里投资3000万的村村通道路建设工程已经开始实施同步预防。在工程招投标和大量物资采购方面,预防工作即深入参与进去,保证使工程优良,干部优秀。

三是因地制宜 服务新农村建设

针对近年来农村基层干部贪污、贿赂案件频发、涉案人员增多的实际,我们不断强化检察预防职能,拓展工作思路,把服务新农村建设预防涉农职务犯罪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彰显预防特色。

1、以点带面 为三农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制保障

2007年以来,我院与吝店镇党委密切合作,共建了“预防职务犯罪,加强廉政建设”法制教育基地,将其确定为乡镇干部接受廉政教育、法制教育的定点课堂。随后,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和谐乡村、保障农民权益”为目标,与区纪委、区农业局联合组成宣讲团,开展了一系列预防职务犯罪“乡村行”活动,先后为28个乡镇办,495个行政村的乡村干部进行了廉政知识培训。同时定期利用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宣传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制保障。

2、强势推进“村财乡管”成功做法

针对近年来农村基层干部贪污、贿赂案件频发、涉案人员增多的实际,区委采纳我院建议专门召集检察院、财政局、农林局及区委农工部共同研究,制定了《临渭区村级会计委派制度实施办法》,分别在城区四办推行了村级会计委派制度,在农村乡、镇推行了“村财村用乡代管”财务管理机制,并由区预防职务犯罪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进行督促检查,抓好落实。通过两个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推行,全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水平不断提高,村务公开更加规范,内容更为具体,消除了群众对干部的猜疑和误解,密切了干群关系,被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渭南日报社、渭南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先后做了报道。

我们还对推行“村财村用乡代管”财务制度的运行情况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解,共发出问卷521份,收回493份,通过统计:

n 有95%的群众认为推行此财务管理制度有必要,n 有95%的群众认为能有效地实施监督;

n 有93%群众认为能真正做到财务公开;

n 有98%群众认为与以前相比情况变好;

n 有96%的群众对“两委会”班子的信任度增强;

n 有94%的群众认为党群关系变得密切了;

n 有80%的群众认为能有效地预防腐败现象;

n 群众对此财务制度的基本满意率达到99%。

3、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要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深入开展下去,就必须要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工作思路。为此,我们紧紧围绕“三农”问题这个热点开展经常性的调查研究,结合办案,通过行使检察权,重点查找体制、制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滋生职务犯罪的漏洞,及时提出具有全局性、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检察建议。近年来,我院向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报送的8篇涉农问题调查报告中,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农村职务犯罪的特点、规律、动向和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建议,其中不少建议都引起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如针对群众举报农村基层干部贪污挪用案件不断上升的问题,结合近年来查办案件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写出了《托起新农村建设的一片蓝天》的调查报告,为区委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切实的依据,并被市院转发。

我们与区农业局王局长、经管站王站长联合深入龙背乡,对“村财村用乡代管”财务管理制度运行情况进行专题调研,采取开座谈会、听汇报、发调查问卷个别走访等形式,展开预防调查。随后,又深入前进村、高阳村、龙背村等村组,利用一周时间分别进行了深入扎实的走访和调研。写出了《预防农村职务犯罪的出路在何方》的调查报告,引起市、区两级党委的高度重视,为全区进一步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设想

我区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不少问题存在,工作深度和广度还不够。

一是个别单位对预防工作思想不重视,领导不得力,措施不落实。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深刻认识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把它作为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二是工作开展不平衡,个别单位工作停滞不前,工作上大胆探索意识不强,求实创新精神不够,工作效果不明显。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开阔工作思路,深化预防措施,大胆探索在新时期下开展预防工作的新途径。今年将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与区纪委在全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职务犯罪等一系列“乡村行”活动,同时在区水务局稠水河五期工程和区交通局区乡公路工程中开展重点工程预防。

三是大多数单位都程度不同的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但信息反馈不够,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掌握情况不全面。今后要加强联系,做到上通下达,及时发现典型,总结先进典型的经验,以便向全区推广,指导全区预防工作。

四是预防经费没有保障,严重影响工作的整体推进,在此呼吁政府将其列入财政预算。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代表、各位领导提出批评和指正。

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汇报 篇2

2000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成立职务犯罪预防厅, 预防机构开始独立于反贪部门, 探索独立发展的新方向。之后, 全国各省市检察机关纷纷成立专门的预防部门, 积极探索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 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经验做法, 如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预警预测机制、社会化预防工作机制、个案预防工作机制、行业或系统预防工作机制等等。从实践来看, 虽然这些机制的提出或建立及运行对推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 还不甚理想, 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各地预防工作做法不统一, 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工作方法、程序不系统、不规范;预防工作比较务虚, 常常浮于表面难以落到实处;协调配合机制不健全, 难以形成预防合力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预防工作的良好运行, 影响了预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 预防立法不规范影响长效机制的建立

目前, 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仍面临着立法不规范、法律依据不足的尴尬境遇。例如对检察机关预防任务的规定, 仅规定了其具有开展预防调查、案例分析、警示教育、提出检察建议等工作内容和职责, 既没有就开展这些工作的途径和程序予以细化, 也没有对未履行职责行为的处罚措施予以规定, 影响了预防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此例可以看出, 虽然指导预防工作的依据性文件众多, 但由于缺乏专门的职务犯罪预防立法, 没有形成位阶明晰的法律体系, 依据的统一性、条理性不强, 约束性和有效性不足, 导致预防工作内容和工作制度不固定、不稳定、不持续, 仍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长效机制难以建立。

(二) 检察系统内部缺乏协作, 一体化预防工作模式尚未建立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工作, 需要各级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多个内设部门的协同配合。但实践中, 协同效果并不理想。

二、完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制的建议

为适应反腐倡廉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检察机关要切实立足检察职能, 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进行科学定位, 创新工作理念, 建立健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制, 理顺各类关系, 形成预防职务犯罪的长效机制, 全面提升预防工作水平, 以促进惩防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

(一) 进一步完善和构建“预防一体化”工作模式

为科学有效地整合优势资源, 搭建合作平台, 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预防效果, 建议进一步完善和构建“统一指挥, 纵横联动, 上下一体, 成果共享”的“预防一体化”工作模式, 即检察机关专门预防与社会预防之间、检察机关上下级、平级预防部门之间以及同一检察机关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发挥各自优势, 进行资源整合, 共同开展职务犯罪预防的工作机制。其核心要义就是整合预防条线人才资源、拓展外部工作资源, 上下一体、内外协同, 形成合力, 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 集中力量干实事、出精品。

(二) 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机制

从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形势出发, 借鉴全国各省市的有益经验, 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区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机制:一是各级检察机关要推动成立区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 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参与、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预防职务犯罪社会化工作格局;检察院主动承担起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 充分发挥协调、组织和具体办事机构的作用, 深入研究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大问题, 提请党委、政府作为决策参考;二是健全机制, 形成规范化的职务犯罪预防网络体系。要对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的机构设置、成员组成、工作形式、工作职责、考核方式、经费来源作出明确统一的规定, 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组织机构保证;三是依托机制, 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要在党委的领导下, 通过信息共享、联席会议、预防调查、廉政教育等工作制度, 深化职务犯罪工作的开展;四是在建立机构、完善机制的基础上, 完善立法, 适时推动人大制定关于预防工作的地方性法规, 增强预防工作的权威性, 为预防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法治环境。

(三) 深入推进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建设, 完善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协作机制

通过联席会议工作平台, 主动围绕区域中心工作,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提高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水平。一是重点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和区域重点工作, 在联席会议工作框架下, 进一步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协作, 丰富并改进预防工作方法, 注重对典型工作经验的提炼与总结, 形成“示范效应”,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二是围绕职务犯罪预防重点工作任务, 结合相关系统、领域的预防需求, 与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协作机制, 在信息交流、定期情况通报、调查研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地合作;三是完善预测预警网络化制度。借助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 整合预测预警信息员队伍, 通过信息报送和联系走访, 收集各相关领域与职务犯罪有关的信息, 组织信息员定期整理分析并及时反馈, 实现预测预警网络化工作格局。

(四) 进一步深化检察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机制

1.健全检察机关内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领导小组。为进一步整合全院职务犯罪预防力量, 提升预防工作能力, 建议各级检察机关成立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领导小组。一是将相关业务部门纳入全院预防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各自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和职责, 密切与职务犯罪预防部门之间的工作沟通和联系;二是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全面负责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 并负责定期工作报告制度的落实;三是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预防处对各部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进行量化考核, 形成配套的奖惩机制。

2.深化检察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一是转变观念, 统一思想, 充分认识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按照“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 把预防职务犯罪与查办职务犯罪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二是进一步整合检察机关内部资源, 建立案例数据库, 形成反贪、反渎、预防、监所、公诉、侦监等部门协调配合, 案例资源共享、研究优势互补的预防工作机制, 以确保预防部门能够及时掌握职务犯罪案件信息, 深入研究案件特点和发案趋势, 提高预防工作的实效性;三是深化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落实高检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要求, 明确反贪、反渎等自侦部门注重查办案件, 预防部门注重从源头上治理的职能分工, 建立信息通报制度、预防介入制度, 切实解决好信息共享、同步预防等关键点, 有效解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与侦查工作相脱节、办案信息不畅通、预防对策缺乏针对性等实际问题, 形成侦查与预防分工协作、紧密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模式, 进一步增强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整体效能和综合效果;四是强化检察机关各级预防部门间的协同配合, 设置统一、科学的预防考核指标, 明确开展预防调查、案例分析、检察宣传、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各项预防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程序, 使预防职能、职责固定化、常态化, 在固定内容的基础上, 建立和完善预防工作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整合各级院预防工作力量, 形成预防合力。

摘要:本文从立法层面、内外机制运行的实际操作层面系统分析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制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总结出北京市检察机关预防工作机制的现状及在运行中取得的成效,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统一指挥, 纵横联动, 上下一体, 成果共享”一体化工作模式的设想及在此模式框架下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制的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检察机关,犯罪预防,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1]高保京等.检察机关参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初探[J].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 2014 (03) .

[2]戴杰等.如何把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服务保障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J].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 2014 (03) .

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汇报 篇3

充分认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推进检察预防工作的意义

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正形成改革开放新格局、经济发展新战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常态。通过抓源头正“四风”,强制度建机制,重法治讲规矩,既治标又治本,“四风”问题和腐败蔓延势头得到一定遏制,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腐败问题的复杂性、反复性、顽固性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新的形势下,检察预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任务更加艰巨。要坚决反对所谓“检察预防不起作用”“司法改革削弱检察预防”等错误认识,进一步提高做好检察预防工作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把它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按照习总书记“预防职务犯罪出生产力”的要求,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检察预防工作的深入开展。

1.充分认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推进检察预防工作服务“四个全面”大局的重要作用。检察预防工作是反腐败总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检察预防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通过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预防等工作,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立健全预防监督机制,督促依法行政,推进简政放权,落实“三个清单”,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制度预防和法治反腐,推进司法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展介入侦查、同步预防、预防告诫、风险预警等,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服务全面从严治党。

2.充分认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推进检察预防工作在“标本兼治”中的重要作用。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在高举“利剑”“打虎拍蝇”的同时,一直强调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不久前,中纪委王歧山书记在浙江调研时明确指出,要坚决惩治极少数党内的腐败分子,惩最终还是为了治,要坚持党的一贯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要治病树、拔烂树,保护森林。检察预防工作是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必然延伸,建立在对职务犯罪案件的依法惩处之上,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治本工作,在拔掉烂树之后,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尽快找准问题根源对症下药,才能治好病树、保护森林。

3.充分认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推进检察预防工作在“惩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预防职务犯罪在这个体系中处于“起点”、“源头”位置。职务犯罪是最严重的腐败现象,预防职务犯罪是预防腐败的最基本要求,预防腐败必须从预防职务犯罪做起。这与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并不矛盾。从理论上说,把预防职务犯罪当作预防腐败的起点,符合我国预防犯罪的本土化要求,能够在检察预防和纪检监察预防、党委主体预防之间搭起桥梁。体现新古典主义从个体预防向社会预防的回归,为法治反腐找到制度预防的路径。符合预防理念、制度和技术相配合的原则,为标本兼治的预防理念找到不能犯的制度设计,又为不能犯的制度设计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和立足点。是空间防卫技术在权力监督上的延伸运用,通过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对权力的高度、宽度、幅度进行“三维动态”监控。从现实分析,只有从预防职务犯罪做起,在拔掉烂树之后,及时通过案件剖析、预防调查进行病理解剖、毒理分析等,仔细查找烂树的原因,提出检察建议、对策意见,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真正做到防治病树,保护森林。这也说明检察预防工作是介于拔烂树、治病树之间的“查病根”工作,少了这个环节,就无法对准方向、找准源头,无法实现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真正做到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因此,只有通过检察预防工作首先揭示职务犯罪的原因和规律,提出对策建议,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本穷源、正本清源,做好违法违纪预防,真正把教育、制度、监督落到实处,筑起动机、机会、权力三道防线,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远有效机制,才能从源头上、根本上、全局上预防腐败。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检察预防工作的路径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法治性,要求我们要站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位置上,找准预防工作的立足点、结合点、切入点,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依法预防、制度预防和科学预防。

1.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检察预防工作,要把依法预防当作基础。党纪严于国法,国法就是底线。预防职务犯罪要运用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坚持法治方式、依法预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要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通过完善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律法规,形成更加科学的定罪处罚标准,更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更加科学的制度预防体系,确保在法治的前提下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使每一个触犯法律的人受到平等的追究,使每一个司法案件的处理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个游走在腐败边缘的人都能得到及时的挽救。检察机关要按照中央司法改革的要求,积极参与《预防职务犯罪法》的调研起草,加强预防立法的研究,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国家和我省的预防立法,为依法预防提供保证。

2.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检察预防工作,要把制度建设当作目标。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把笼子再扎紧一点,牛栏关猫是关不住的”,“要狠抓制度执行,扎牢制度篱笆”,要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要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剖析,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这就要求检察机关要结合执法办案,健全案件剖析制度,加强对腐败高发易发行业、系统、部门典型案例的剖析,总结教训,找准问题,及时形成报告,向案发单位、相关行业系统管理部门和党委政府提出对策建议,举一反三,对症下药,更好发挥作用。积极参与制度廉洁性的审查,督促有关部门制订科学的制度,做好对现有相关制度的梳理、完善,在制订出台新的相关政策规定时,要把预防职务犯罪的制度措施一并加以考虑,在执行中确保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措施得到严格的落实,从制度上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提供保证。对已经发生案件的单位、部门,要加强对典型案件的剖析,深入查找制度的漏洞,抓好建章立制、亡养补牢治已病;对尚未发生案件的单位、部门,要加强对处于职务犯罪边缘的人员的预防约谈,及时告诫,防微杜渐治病始;对存在职务犯罪隐患的重點环节部位进行风险排查,狠抓预警,未雨绸缪治未病。

nlc202309021124

3.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检察预防工作,要把预防行政违法行为当作重点。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明确指出,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行为,应该督促其纠正。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行为,往往是滥用职权乱作为或玩忽职守不作为的渎职行为。对此,最高人民检察院曹建明检察长指出要重点研究“履行职责”的具体含义,把握好监督的范围、方式、手段和程序,从建立督促起诉制度、完善检察建议工作机制入手,依法行使监督权。职务犯罪预防厅宋寒松厅长提出要“开展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一是强化对行政违法的检察建议工作,二是开展重要行政事项的风险评估,三是开展对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预防诫告”。当前检察预防工作要把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当作重点,作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一项措施,正确理解把握运用。

4.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检察预防工作,要把科学有效当作根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必须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反腐倡廉关键在“常”、“长”二字,要经常抓、长期抓,抓出习惯、抓出长效。预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协同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短期内目标难以明确、措施难以落实、效果难以量化。检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运用法治的规范性、稳定性和强制力,制订科学的制度规范,锁定长期的工作目标,完善预防体制机制,强化细化主体责任,采取常态化的预防措施,保证“常、长”二字的落实。要认真抓好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预防监督机制改革试点等工作,进一步加强预防工作的规范化和法治化,真正把制度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检察预防工作的相关要求

依法治国方略要求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实现关口前移、标本兼治,有效遏制和减少腐败现象。对检察预防工作来说,作为预防腐败的起点,要主动适应依法治国的理念和要求,通过对检察机关司法改革的配套改革,正确定位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职能、划定检察预防权的边界、发挥检察预防的监督作用。

1.正确定位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职能。检察预防工作是检察机关惩治职务犯罪职能的必然延伸,是党和国家反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预防职能只是国家整体预防腐败职能的一个方面,不能“包打天下”。因为职务犯罪是最严重的腐败,预防职务犯罪的前提是已经发生职务犯罪或者具有发生职务犯罪的现实危险,具有事后性和紧迫性,检察机关难以对非罪行为进行预防,也难以直接进行事前预防和源头治理。同时,职务犯罪预防又必然涉及教育、制度和监督等各个方面,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并不能够独立完成“三道防线”。因此,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预防职能受到两大限制,一是只能从办案出发进行事后为主的预防,二是只能立足法律监督进行以法律监督为主的预防。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职能充其量只是法律监督职能的组成部分,检察预防工作的实质只是对党委政府等预防主体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法律监督。四中全会提出“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行为,应该督促其纠正”,对于履行预防工作职责来说,首先必须明确检察预防工作只是检察机关办案和法律监督职责的延伸,附于批准逮捕、侦查、审查起诉等职责当中,并没有自己更多的能够独立存在的预防职责。

2.准确划定检察机关预防监督权的边界。相对而言,检察机关履行批准逮捕、侦查和提起公诉等职责都有法律规定,边界清楚,但履行职务犯罪预防职责仍然无法可依、边界不清。主要原因是对检察预防工作只是办案延伸和法律监督职责认识不清,以为还有自己特殊的职责,可以任意向前延伸或者远离诉讼过程;实践中预防领域和对象十分广泛,涉及行政执法、工程建设、国有企业、金融领域、医药卫生、涉农基层等领域,仅行政执法领域又涉及到众多的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环节;预防措施又处于千变万化之中,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体系,案件剖析、检察建议、预防咨询和警示教育等作为办案延伸,预防调查、行贿犯罪档案查询、预防约谈、风险预警等作为法律监督活动,在实际工作中都还没有定型。因此,对检察机关履行预防职务犯罪职责来说,还必须从职能、对象和措施等方面确定检察机关预防监督权的边界。在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背景之下,应当抓住机会,厘清边界,把介入侦查开展同步预防、围绕办案开展案件剖析、深入调查提出对策建议、利用资源开展警示教育等作为检察预防的主要职责,紧密结合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的侦查、起诉等职责开展,把检察预防工作纳入检察官员额管理,采取项目化、流程化的方式开展个案、类案、工程预防等工作。

3.充分发挥检察预防工作的作用。职能确定、边界明确以后,才能保证检察预防职责的正确履行。这就需要通过立法确定检察预防的职责,保证检察预防职责的履行有法可依,否则不可能做好办案的“后半篇”文章,也不可能督促行政机关纠正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行为;同时要尽快规范预防措施的种类、内容、程序,以规范化保证检察预防工作的项目化、流程化,保证检察预防职责的正确履行。这两个方面都给检察机关履行职务犯罪预防职责带来重大改革的挑战和机遇。在制订预防职务犯罪法律制度方面,要分清立法预防、行政预防、检察预防和社会预防等的职责;在预防措施的种类、程序等方面,按照科学的预防原理进行分类和统筹,抓好规范,形成制度,不再轻易搞所谓的创新。只有把这两个方面抓好了,检察预防工作才能尽快實现预防监督的司法化,走上法治反腐的轨道。

4.积极推动预防工作合力的形成。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检察预防工作作为预防腐败工作的起点,还应当积极推动社会化预防机制的建设,形成工作合力,促进源头治理。要通过国家和地方立法明确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机制,为社会化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和组织保证,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预防工作,有效推动党委政府、国有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充分发挥各地已有的各级党委预防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领导,严明纪律,强化措施,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和动力,推动预防主体履行职责,紧紧抓住预防工作领导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把预防工作纳入各个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推进社会化预防。充分发挥各级预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自的职能作用,加强对本单位、本部门、本行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领导,加强对下属单位和相关主体的监督指导,认真落实“两个责任”,推进职能化预防。充分发挥检察、监察、审计机关等专门机关的作用,积极创新运用专项督导、风险防控、预测预警等专门的预防监督措施,加强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指导监督,推进专业化预防。

(王建国,浙江省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

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汇报 篇4

强化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思考对策2010-06-29 19:01:34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强化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思考对策强化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思考对策(2)

一、检察建议的概念、作用、适用范围和基本条件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的检察建议,是指检察机关结合法律监督职能向发案单位,或者有关主管部门,以及党政机关提出的完善体制、改进机制、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以预防职务犯罪的建设性意见。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结合办案开展预防工作的基础手段,是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方式之一,属于非诉讼形式的检察活动。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的检察建议主要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唤起受建议单位对职务犯罪危害性的认识,强化预防意识,提高对预防工作的重视,积极采取防范措施;二是向受建议单位通报职务犯罪发案情况,帮助其认清引发职务犯罪发生的薄弱环节,并对症下药,提供预防对策;三是引起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政府领导层从较大的范围、较高层次关注那些存在职务犯罪隐患的计划、部署等因素,认真审视并修正工作规划和部署,调整政策,健全制度,补充或增加防范职务犯罪的内容;四是督促和推动受

建议单位根据建议采取具体措施,实施预防方案,产生预防效果。

根据高检院《关于实施检察建议工作的具体规定》,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的检察建议适用于以下五种情形:

1、有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规章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实,管

理混乱,给违法犯罪者造成可乘之机,需改章建制的;

2、有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违背职责或严重不负责任,导致职务违法犯罪发生,检察机关认为应当追究相关人员党纪、政纪责任的;

3、结合办案,举一反三,针对某一系统、某一行业存在的可能引发违法犯罪的漏洞和隐患,检察机关认为需其主管部门或党委、政府制定、颁布具体防范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的;

4、有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实施违法行为,虽构不成犯罪,但已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需要立即采取整治措施的;

5、其他应当向有关单位提出检察建议的情形。

为保证检察建议有效发挥作用,其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较强的专业性。检察建议须由检察人员或专职预防工作人员针对职务犯罪发案的实际

情况提出,体现出专业性特点。二是要有较强的针对性,现实可行。应当结合办案发现的问题,针对单位可能引发职务犯罪的制度、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漏洞或问题提出建议,以消除职务犯罪的机会和条件为目标。检察建议应当具体、详细、明确,切实可行,操作性强,以利于受建议单位直接执行或实施。三是格式规范、内容合法。检察建议的起因、提起和落实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和程序,内容与现行法律一致。四是须按一定的提起和反馈程序来保证信息的反馈以检验其实效,督促其执行。

二、当前检察建议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检察建议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检察机关内部对此仍有模糊认识。有的认为查办案件是检察工作的“硬件”,看得见,摸得着,群众欢迎,而检察建议工作是“份外”的事情,做与不做,无关紧要,不影响工作成绩;有的认为在

现行司法体制和管理体制下,检察机关只有多查办有影响、有震动的职务犯罪大要案,才能打出声威,无权也无须对其他单位指手画脚;还有的认为,开展检察建议工作会影响与其他部门和单位的关系,容易给今后工作造成被动。

(二)制作不规范。检察建议书作为一种法律文书,是一种特殊的法律文书,应遵循专用公文和法律文书的制作要求,但目前仍有不少检察建议书制作不规范。表现在:

1、文体不规范。如把“某某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写成“某某市检察院建议书”,漏写“人民”和“检察”文字;

2、主送机关不规范。检察建议书应只有一个主送机关(单位),但有的同时主送两个以上机关,还有的对主送机关称谓不当;

3、正文不规范。对案件发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或虽有分析,但内容空洞无物,整改措施和建议不具体,语言模糊,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印制不规范。如将“某某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

书”列一行印制,与正文字体、字号一致;

5、用语不规范。如在分析原因时,写成“特向贵单位提出以下意见”,有的结尾处还写有“此致”、“敬礼”、“特此建议”和“肯请复函”等,违法了司法文书的用语要求。

(三)效果不明显。一些检察建议发出后,引不起被建议单位的重视,整改措施落不到实处,难以发挥应有作用。有的单位认为领导干部或职工个人犯罪,是个人的事情,“一人犯罪一人当”,与集体无关,因而对检察建议漠然处之;有的单位认为落实整改措施费时费力,违法犯罪的人数毕竟是少数,生产搞上去了,也就“一白掩九丑”了;还有的单位领导认为整改与否是上级机关的权限,检察机关无权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说三道四,因而对整改措施消极对待。

职务犯罪检察预防工作的五大属性 篇5

http://www.studa.net/faxuelilun/060828/15525084.html 职务犯罪预防,是一项综合治理工作,是各个预防主体的职责。因此,它不是如同职务犯罪侦查、批捕、起诉等检察机关特有的工作。所以,检察机关一般地提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容易给部分同志造成误解,以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检察机关的专门工作。这样一来,职务犯罪率上升,似乎同检察机关预防工作没有做好有直接的关系。实际上,正确提法应当是职务犯罪检察预防工作(以下简称检察预防)。这样表述,就明确了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立足检察职能来开展的,只是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要自觉地做好检察预防工作,首先必须了解这一工作的属性,掌握其规律。否则,检察预防工作就只能是毫无目的、盲目地进行。通过实践和学习,我们感到检察预防有五大属性,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加以把握。

一、检察预防的科学性 工作的科学性,也就是具体实践遵循了客观规律。检察预防的科学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1、对症下药,根据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检察预防工作,就如同医生看病一样。一个好的医生,首先是正确找出病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不找病因就下药,或者没有确诊就开药方,都不可能治愈疾病。检察预防工作也是同样,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对职务犯罪发生的普遍规律和各行业职务犯罪的特殊规律,有深刻认识。否则,检察预防工作就一定是在必然王国中运行,就好象是一个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庸医,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由于盲目工作容易导致形式主义,为预防而预防,从而严重影响了检察预防的声誉。

罗干同志在全国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犯罪分子思想演变、堕落的轨迹,有比较深切的了解;对体制、机制、制度以及管理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比较深切的感受;对职务犯罪的特点和规律,有比较准确的把握。”检察预防科学性的第一层含义,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检察机关担负着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掌握了大量的材料,能够从中剖析出了职务犯罪的原因和规律。因此,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检察预防工作,是一项科学的工作,是一项具有极大作用和深远意义的工作。

例如,我们通过对所办案件的分析,可以认识到职务犯罪的普遍性原因。这个普遍性原因就是,掌握着公权的具有个人利益的私人,在自私的观念支配下,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这里有三个要素,一是公权的存在,二是公权必须委托给需要利益的私人,三是这个私人又恰恰是自私自利的人。这三个要素的结合,是职务犯罪产生的胚胎性原因。检察预防工作,首先必须从这三点入手,去研究公共权力的缩小问题,让一些本来可以由市场自行调节的事,可以由市民社会自我管理的事,从政府中剥离出来,还权于社会,还权于老百姓;深入进行法制教育、警示教育,使国家公务员树立科学的权力观和利益观,克服自私自利观念,从而截断公共权力与个人私利结合的纽带。这样有的放矢地做好检察预防工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个行业的职务犯罪,还有其特殊的原因。检察预防对这一特殊原因不能不去认真分析。毛主席曾经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过:“我们现在是从事战争,我们的战争是革命战争,我们的革命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因此,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检察预防也是如此,不掌握职务犯罪的普遍规律,就不能从事这一工作;不掌握职务犯罪的特殊规律,也同样不能做好这一工作。这是由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所决定的。职务犯罪,建筑领域有建筑领域的规律,金融领域有金融领域的规律,行政机关有行政机关的规律,司法机关有司法机关的规律,等等。这些规律,都是我们做检察预防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否则,同样无法有效地进行检察预防工作。

2、要遵循检察预防工作本身所固有的规律。任何工作,都有其客观存在着的规律,检察预防也不例外。检察预防要取得预期的效果,不能不遵循这些客观存在着的规律。比如,检察预防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开展工作;检察预防必须紧紧围绕法律监督职责,同办案紧密结合,把预防工作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检察机关依法办案的整个诉讼过程;检察预防必须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坚持从预防单位的实际出发;坚持打防并举,以打带防,以打促防,以打讲防,增强预防效果;检察预防必须依靠社会力量和群众参与;等等。这些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检察预防工作规律,对我们做好预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检察预防的科学性说明,我们从事这一工作的同志,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这一工作并不象有的同志所认为的那样,成立个组织、开个联席会议、发个检察建议、上一堂法制宣讲课那样简单。一个能够出色地干好检察预防工作的同志,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侦查工作经验,同时,他还应对犯罪学尤其是职务犯罪学有一定的造诣,必须掌握其他相关知识和宣讲技巧、写作能力。否则,他很难胜任这一工作。为了适应检察预防的科学性,我们有必要借鉴香港廉政公署的做法,配强人员。香港廉政公署的专门预防机构——防止贪污处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是具有资深公务员、电脑专家、测量师、工程师、会计师等资格的专业人才。所以,他们预防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很高,预防工作的成效相当显著。检察预防人员素质不高,不仅是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还会损害这项工作权威性和声誉。

二、检察预防的法律性

检察机关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具有司法的性质。所以,检察机关任何社会职能的履行,都必须有法律依据。因为,作为国家机关,法律规定的职责必须履行,而法律未规定的则不得自行其事,这是法治原则的基本要求。从这一原则出发,我们必须赋予检察预防的法律性,否则,这一工作就缺少法律依据,就会先天不足。

当前,检察预防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有哪些?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理论探讨的观点是: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地将预防职务犯罪规定为检察机关的一项职能,但是从宪法对检察机关职能的设定,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对检察机关履行职能方式的规定来看,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符合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本质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4条明确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条,把“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作为刑法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条,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作为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刑法、刑事诉讼法的任务都体现了惩治与保护、预防的功能。

现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通过检察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第3条规定:“检察官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该法把“依法进行法律监督”,作为检察官的职责;把“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作为检察官的义务;把“提出检察建议效果显著,保护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使其免受重大损失,事迹突出的”,作为对检察官的奖励范围。全国人大常委会1991年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议》,是就所有犯罪的综合治理而规定的,其中也包括了对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的综合治理,规定了检察机关在综合治理中的职责。从上述法律规定中得出这样的结论:(1)检察机关有惩治和预防犯罪的权利和义务;(2)检察机关预防犯罪要通过履行法律监督、开展检察活动来进行;(3)检察机关预防犯罪的主要形式是法制宣传教育和提出检察建议等;(4)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的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上述法律作为检察预防的依据,不无道理,但总给人以附会和零散的感觉。对如此重要的工作,用凑成的、仅凭对立法意图的理解,来作为法律根据,只能说是立法滞后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当前,检察预防工作中反映出的探索性和随意性,便是法律依据不足的体现。

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有的地方进行了地方立法。据2004年1月8日《检察日报》报道,截止2004年1月,我国预防职务犯罪地方性法规已达13部,其中省级5个,较大的市有8个。另外,还有些地方人大制定了预防职务犯罪规范化文件20多件。这种积极探索的精神是可取的,但从立法原则来讲,是绝对不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第八条进一步规定:“ 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一)国家主权的事项;(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这里明确规定了检察机关的职权,只能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赋予。检察预防,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用地方法规、甚至用规范化文件来规定,是与《立法法》相违背的。因此,从根本上讲,是不足取的。

因此,为了使检察预防工作顺利进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最高权力机关应当将《职务犯罪预防法》列入立法计划中,尽快制定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预防专门法。实际上,早在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浙江省代表团的部分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制定《预防职务犯罪法》的议案。未来的《职务犯罪预防法》应当确定预防职务犯罪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责任部门、工作方式和责任追究;特别要对检察预防工作进行详细规定,确定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预防格局中的地位,具体赋予检察预防的职权(比如检查督导权、咨询审查权、纠正违法权、预防建议权和组织协调权),以及工作规范和相关责任,使检察预防真正具有法律性。

三、检察预防的系统性

职务犯罪预防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部门的共同参与,而且要通过法律的、机制的、体制的、教育的等多手段和多途径进行综合治理。所以江泽民同志说:“惩治腐败,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持之以恒。”(见《论党的建设》第105——106页)这是就宏观方面来讲的。就检察预防而言,也是自成体系的。检察预防工作与其他检察业务工作相比较,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预防工作不能单枪匹马地进行。如果不注意检察预防的系统性建设,这项工作就会零打碎敲,不能形成气候,造成氛围,从而严重影响预防的效果。检察预防的系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检察机关内部预防工作的系统性。各个部门都必须紧密结合自身业务实际,抓好预防工作。首先,必须树立预防意识。现在存在着一种模糊认识,以为预防工作是预防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不想抓这项工作。其次,应当正确处理好其他业务部门同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的工作关系,有效整合资源,避免互不通气、工作撞车的情况出现。各部门的预防工作,都必须与预防部门协调,商量工作的步骤和方法,以做到有序、统一对外。第三,应当结合各部门的职责科学划分各部门预防工作任务。凡是从具有相对独立的业务工作中产生的预防工作,由各部门负责。例如,研究部门及其他科室的人员对某类特定职务犯罪的研究,法制宣传教育,对涉案人员谈话中的个别教育,举报宣传、发表公诉意见等等,都可以独立地进行。而具有连续性的业务工作中的预防工作,则应当由预防部门完成。例如,一件职务犯罪案件的处理,要经过侦查、批捕、起诉,这种个案预防工作,必须归口预防部门去做,由预防部门向职能科室调查了解,掌握全面的材料,系统进行分析,提出完整的预防方案。具体实施,当然可以由其他部门熟悉案情的同志进行。如果各部门独立地去做,各自为政,必然会产生重复劳动或者相互矛盾的做法,也增添了案发单位的工作负担,显然难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对检察预防的内部系统性,有的同志概括为“对内形成一盘棋,对外形成一体化”,是十分正确的。

检察预防系统性表现的第二个方面,就是预防方法、途径的有机构成,这种有机构成,能够体现法律监督的性质。现在我们的工作尚在探索之中,各个方法,各种途径,齐头并进,要素构建不断,而缺乏系统性建设。目前所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从时间性来分,有事先预防、事中预防和事后预防;从工作方法来分,有对策调研、警示预防和宣教预防;从范围来分,有个案预防、专项预防和行业预防;从工作途径来分,有检察建议、联席会议和协作机制。这些众多的工作,有给人以主次不分、缺乏统一性的感觉。所以,难怪搞预防工作的同志感到,工作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入手为好。作者以为,预防工作不应该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有一个程序化的规定,使预防工作系统化。为此,提出以下不成熟的观点:

1、检察预防工作作为一个有机构成的系统,它的各种工作要素的组合所反映出的属性,必须是法律监督,这是检察预防工作的核心。任何预防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个核心来开展。检察预防工作的基础是对策调研。检察预防之所以能够得到党委的充分肯定、预防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做出成效,关键在于它具有科学性。因此,检察预防工作必须是一项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工作。否则,检察预防工作没有了理论基础,也就失去了方向和存在的意义。所以,在查办大量案件的基础上,在预防工作经验积累的前提下,必须高度重视检察预防理论研究。这一理论研究包括了职务犯罪原因以及对策的研究,还包括检察预防工作规律的研究。这项工作是检察预防的基础工作,基础没打好,检察预防的大厦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但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对这项工作重视得很不够,需要努力抓好。

2、检察预防的重点,应当放在个案预防上。因为我们通过案件的查办,对犯罪发生的具体原因、深层次问题,有全面、深刻地把握,能够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同时,结合活生生的案件搞预防,效果更佳。对个案预防工作,也不能片面地理解仅仅是在案发单位进行的工作,还可以在同一系统中进行。如某银行工作人员受贿犯罪了,我们可以在整个金融系统进行个案预防。个案预防工作一定要搞深入具体,要有深度,比如帮助案发单位查漏补缺、建章立制等。如果蜻蜓点水、应付了事,个案预防工作就是失败的。

3、检察预防面上的工作,应当放在系统(行业)预防上。如果说个案预防是点的工作,好比是一项具体战斗,具体工作好比是战术;那么,系统(行业)预防则是面的工作,是一项战役,要讲究战略,是一项前瞻性工作。这项工作的定位,是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预防工作,正象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决定》中所讲的那样,“积极推动建立各有关单位、部门参加,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预防职务犯罪组织,形成预防职务犯罪的网络。”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根据高检院指示,分别与金融证券等八个行业和领域开展了系统预防工作,这是面上预防工作的成功实践。在系统(行业)预防中,重点是要抓好专项预防,主要是大件物品的采购和项目建设,这是极易产生腐败的领域。

至于警示预防、宣教预防等各项工作,是穿插在上述各项预防中的具体业务。只有这样注重检察预防的系统性,即紧紧围绕法律监督这一核心,扎实做好检察预防理论研究,个案预防在点上推进,系统(行业)预防在面上推广,检察预防才能有序进行,获得理想的效果。

四、检察预防的有限性 职务犯罪的发生,是政治、经济、人性等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必须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由此决定了检察预防工作的有限性和效果的有限性。

检察预防工作的有限性,不仅是由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综合治理性质所决定,还可以从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责得出这样的结论。既然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性质,那么,任何检察工作都必须体现法律监督的性质。所以,只有体现了法律监督的预防工作,才是检察预防工作。高检院领导明确指出,要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理念,使检察预防工作做到“到位不越位、尽职不越权、参与不干预、帮忙不添乱、服务不代替”。这是检察预防工作有限性的科学表述。现在,有的检察机关没有充分认识到检察预防工作的有限性,不切实际地、脱离了检察职责做预防工作。这些表现,主要有以下一些:

1、参加职务犯罪预防主体的预防领导组织。检察预防是一种外部监督方式,直接加入预防主体的预防组织,变外部监督为内部监督,是与检察的性质相悖的。时间一长,会影响检察监督的权威性。

2、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审计。有的检察机关利用司法会计人才,或者聘用社会专门人才,以预防的名义,对国家投资的工程项目进行审计,以此来监督建设单位。这样做显然也是没有认识到检察预防的有限性,把政府部门做的事揽过来做,既有越权之嫌,又给人以检察机关牟利之口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检察机关的形象。

3、参加预防主体的财务检查。应当明确,检察预防不是案件的初查,更不是侦查。检察预防人员参加财务检查,无论你出于何种动机,总会给人家你是在查问题、查违法犯罪的看法,这样的预防工作岂不变味了。预防和初查、侦查交织在一起,或多或少会使预防主体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会严重影响检察预防工作作用的充分发挥。

4、设立预防监督员。有的检察机关接受预防主体的聘请,由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的同志担任该单位的预防监督员。这个方法,如果预防主体不多,也是可行的。但是,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涉及的面很广,而检察预防人员十分有限。一位检察官同时在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单位担任预防监督员,是没有精力做好预防工作的,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流于形式。其实,检察机关本来就是起监督作用的,每位检察人员就是监督员,完全没有必要再想出个“预防监督员”,使自己的工作忙于应付。

检察预防的有限性,还表现为检察预防效果的有限性。任何犯罪的产生,都是有规律的。脱离这个客观规律,企望通过检察预防工作,把职务犯罪率控制在很低的程度,是不现实的。并且,过分注重腐败也会付出极高的代价——不仅仅在于控制腐败所耗费的资金方面,而且会分散注意力,使组织无力顾及其他重要事务,导致边际效用递减。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职务犯罪不断发生,来否定检察预防工作,而应当辨证地看待这一矛盾。检察预防效果的有限性,还体现在检察预防要获得预期的成效,必须在党委的领导下,与社会预防和单位预防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单一的检察预防工作,其效果是十分有限的。因此,为了使检察预防工作富有成效,必须自觉地将该项工作融入各级党委的反腐倡廉防范体系中去,杜绝孤家寡人和孤军作战现象。

五、检察预防的长期性

检察预防工作,是随着职务犯罪现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具有客观的必然性。通过努力,检察预防工作已实现了“由分散状态向集中管理转变,由初级形式预防向系统全面预防转变,由检察机关部门预防向社会预防相结合转变”。实现三个转变,只是检察预防迈出的第一步,检察预防工作必须有长期的打算。检察预防的长期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权力同腐败是相伴而存的现象,只要管理社会的公共权力存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情况,就或多或少存在。权力与腐败,如同正与负、阳与阴一样,是一对客观矛盾关系。王沪宁同志认为:“在人类各个阶段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危害巨大的现象始终伴随着人们,这就是腐败活动。”(王沪宁编,《腐败与反腐败——当代国外腐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因此,预防职务犯罪必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2、我国经济体制正处在转型过程中,而且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转型过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市场培育、调控手段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使职务犯罪的诱发力增大,职务犯罪具有极大的易发性。邓小平同志在《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中说过:“我们要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不是搞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因此,检察预防工作任重道远。

就象预防疾病是一种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一样,检察预防工作也是如此。即便今后社会体制建设完善后,职务犯罪率降到一定程度时,检察预防工作也不能放松,仍应常抓不懈。

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汇报 篇6

【发布日期】1999-01-29 【生效日期】1999-01-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意见

(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九日)

近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反腐败要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和“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的指示精神,在不断加大查办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力度的同时,重视做好预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推进依法治国和廉政建设,特提出如下意见:

1、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作为新时期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结合检察职能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检察机关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有关反腐败问题一系列重要讲话的具体体现,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案件的实践表明: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发生主要是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放松主观世界的改造,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和权力的考验,法制观念淡漠。一些单位权力过分集中,监督不力,制度不严,管理松弛,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以及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些方面管理机制尚不健全。遏制职务犯罪,必须加强预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第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通过检察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 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广大检察干警要高度重视预防工作,充分认识职务犯罪预防在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牢固树立标本兼治的思想,以对党、对人民、对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积极主动的态度,切实加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力度,积极探索结合办案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最佳实现形式。

2、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大局,坚持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为党风廉政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的实际,认真研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职务犯罪的新情况,不断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服好务,为树立国家工作人员廉政勤政的良好形象服好务。

3、检察机关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务犯罪,保证国家机关正常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和公民个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促进廉政建设,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要准确定位,明确目标,充分运用检察职能,扎扎实实开展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承担对贪污受贿、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和提起公诉职能。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一职能,同办案紧密结合,把预防工作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检察机关依法查办职务犯罪的整个诉讼过程。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对犯罪分子的思想演变轨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机制、体制、制度和管理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比较深切的感受;对职务犯罪的特点和规律有比较准确的把握。结合检察职能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能够更好的发挥检察机关的优势,应该也能够有所作为。这既是履行检察职能的需要,也是检察机关应当追求的工作目标。

5、要把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纳入党和国家的整个预防工作之中。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反腐败要坚持“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坚决遏制腐败现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预防和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是全党和全社会的一项长期的共同任务,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检察机关是党委统一领导下推进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检察机关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作为党和国家整个预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开展,运用检察职能为党委治理腐败当好参谋。检察机关既要结合办案主动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又要紧紧依靠党委领导,积极参加党委、政府、人大等有关部门组织的职务犯罪社会预防活动。预防措施涉及完善制度、改进工作、加强教育等社会有关部门的工作,要努力争取党委、人大支持,纳入党委整体预防工作部署。

6、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结合本地实际选择预防职务犯罪的实现形式。当前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注重打击力度,形成威慑效应,预防职务犯罪。各级检察机关要继续加大对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办力度,努力提高侦查和公诉职务犯罪的水平,通过查办和揭露职务犯罪,形成声势,形成威慑,惩罚犯罪者,警示、教育其他公民,减少和防止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

(2)加强行业职务犯罪状况研究,推动行业预防。针对案件多发行业在制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案件发生的原因,提出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的检察建议,促使案件多发行业完善管理制度和健全防范机制,堵塞犯罪漏洞,推动行业预防。

(3)提供法律咨询,宣传法律知识,促进社会公众参与职务犯罪预防。各级检察机关要结合举报宣传和接待来信来访积极向有关单位和群众宣传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举报、控告职务犯罪方面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途径和方法支持有关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依法行使举报、控告的权利,对有关单位和群众提出咨询的法律问题,检察机关应当认真负责的进行解答,保证和促使其及时揭露职务犯罪,积极堵塞易于发生职务犯罪的漏洞,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4)推进法制、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减少和预防职务犯罪。各级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广泛收集法律法规和重大改革措施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法律法规和重大改革措施实施过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职务犯罪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向国家机关和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完善立法、法规、制度,改进工作的建议,推进法制、体制、机制的完善与改革,减少和预防职务犯罪。

(5)推进发案单位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完善,阻遏职务犯罪的发生。各地检察机关要注意发现职务犯罪的新动向和多发单位,研究职务犯罪的形成机制和原因。对一个时期群众反映集中的职务犯罪问题和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对多发案件问题及时进行剖析研究,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建议,推进有关单位改进管理方法,完善管理机制,创建新的管理制度,阻遏职务犯罪发生。(6)做好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和预防的宣传工作,教育和引导社会公众,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检察机关要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介建立广泛的联系,加强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宣传,要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查办案件成果展览,犯罪分子自我解剖悔罪典型案例现身说法等形式广泛宣传检察机关已经查办的典型职务犯罪案件,用典型案件教育和引导广大公民自觉遵守 宪法和法律,同职务犯罪行为作斗争,形成强有力的遏制、预防职务犯罪的舆论环境。要结合检务公开,积极介绍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展示预防工作的成绩,推动全社会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开展。

(7)注意社会环境变化和社会矛盾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加强职务犯罪心理研究。检察干警要增强预防职务犯罪意识,通过个案和类案的分析研究,及时发现导致职务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矫正措施,化解社会矛盾,做好疏导工作,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

7、检察机关要注意总结开展预防工作的经验,不断完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制。各地检察院要大胆实践,勇于探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新路子,建立健全职务犯罪预防的工作制度,提高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社会效果,必须明确,检察机关不能脱离检察职能搞预防;不得借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之机越权插手企业的经济活动;不得干预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管理活动;不得借开展职务犯罪预防之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保持健康发展。

8、各级检察机关要加强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领导。上级检察机关业务部门要加强对下级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指导,加强上下联系,互通预防信息。检察机关要注意预防职务犯罪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利用,总结推广好的预防犯罪工作经验,促进预防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

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汇报 篇7

一、严厉打击, 让有权之人“不敢腐”

查办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 检察机关应将其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 加大力度查处大案要案, 严格贯彻落实依法从重从严的方针政策, 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一) 牢牢抓住重点

检察机关要把查办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经济管理部门的职务犯罪案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尤其是司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犯罪案件, 国家工作人员因参与走私护私等犯罪活动而构成的贪污贿赂、徇私枉法犯罪案件, 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 特别是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犯罪案件。检察机关只有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才能壮大声威, 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 (1)

(二) 加大力度查处大案要案

严厉打击职务犯罪, 依法惩治职务犯罪分子, 标志着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也必将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这样不仅能震慑一些思想上有腐败苗头的人, 使他们不敢以身试法, 触碰法律的高压线, 而且能增强人民群众与腐败行为作斗争的信心。所以, 在反腐败斗争中, 检察机关必须把查处大案要案放在突出位置上, 集中精力, 排除干扰, 一查到底。不但如此, 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宣传, 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彰显党中央反腐败的坚定决心。

(三) 坚持“从重从严”惩治犯罪

检察机关要始终把案件质量视为办案工作的第一生命线, 敢于亮剑, 稳、准、0狠地打击职务犯罪活动, 通过依法查办职务犯罪案件, 追究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从而达到威慑、矫正、引导和警示的预防价值, 实现对职务犯罪的特殊预防。

二、强化监督, 让有权之人“不能腐”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曾指出:“权力导致腐败,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可见, 权力天然具有腐败的基因和滥用的倾向。因此, 应该建立多元化的监督体系, 为权力设定适当的权限和范围。

(一) 加强立法监督

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在国家机关中处于主导地位。但目前而言, 由于人大组织建设不力, 立法监督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可以探索在人大常委会中设立专门的权力监督主管机构, 并建立专职办公室及其人员, 明确职责、细化责任并落实工作,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

(二) 加强司法监督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不但要敢于监督, 还要善于监督, 依法监督。各级检察机关应立足检察职能, 通过预防调查、检察建议、专项预防等方式把尚未形成气候的权力腐败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 加强行政监督

应当说, 行政监督是职务犯罪中比较容易发挥效力的一种监督方式, 因此应该尽力协调好监察、审计、纪检各方的监督职责, 引导行政监督在现有规范性文件内有效运转, 不断扩大职务违纪、违法犯罪的查处面, 秉持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 不让任何人从腐败中得到好处。

(四) 加强社会监督

全媒体时代, 舆论的作用不容小觑, 特别是互联网的舆论监督成为揭露和防止腐败的利器。正像我们所看到的一样, 现如今一些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或是社会影响较大的问题往往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令群众满意, 可一旦引起媒体关注、报道, 就会及时、有效地得以解决。甚至有些腐败行为, 群众多次举报无果, 任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但只要有媒体的介入, 便会立刻引起高度的重视, 迅速、有效地将其查办。 (3)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舆论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我们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公开、快捷、便捷的优势, 营造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强大舆论氛围, 增强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影响力、号召力、震慑力。同时, 让人民群众更方便、快捷地参与监督, 构建人民群众与新闻媒体有机结合的惩治腐败和预防职务犯罪的监督机制。

三、源头治理, 让有权之人“不愿腐”

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专业性很强, 需要我们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检察机关应立足检察职能, 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探索建立职务犯罪惩防体系, 努力从源头上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

(一) 培育廉洁文化, 建立常态教育机制

古人云“物必自腐, 而后虫生”, 职务犯罪的发生就是以思想的蜕变为先导的。因此要想预防腐败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 要大力培育廉洁文化, 建立先进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体系, 对抗消极、腐朽、没落文化的负面影响。一要重塑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 使民族文化中崇尚为官清廉、廉洁为本的政治抱负成为国家公职人员不可或缺的人文素养, 避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没落文化的影响。二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廉洁从政教育, 争取使其从思想深处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经受住权力、美色、利益的诱惑和考验, 净化灵魂, 彻底铲除职务犯罪的土壤, 从根本上杜绝职务犯罪的发生。三要加强法制教育, 防止国家公职人员思想上的腐化堕落。要建立常态教育机制,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对公职人员进行法制教育, 使公职人员切实做到“清清白白做人, 干干净净做事”。

(二) 注重预防宣传, 加强案例警示作用

国家公职人员的素质和信仰在职务犯罪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增强国家公职人员拒腐防变的能力是职务犯罪预防的关键。我们要始终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先进思想武装国家公职人员的头脑, 使他们带头遵纪守法, 廉洁奉公, 常修为政之德, 常思贪欲之害, 常怀律己之心,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当前, 检察机关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对国家公职人员开展预防宣传。有的借用各种新式媒体, 如网页、手机报, 或采用群众参与度极高的微博、微信方式予以宣传教育;有的还专门成立了以党组成员和业务科室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预防职务犯罪宣讲团, 结合具体案件的侦查、起诉、审理, 阐明职务犯罪的危害, 宣传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提高公众与职务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 将法律意识与廉政信仰深深刻入国家公职人员心中, 使其从典型案例中受到教育, 吸取教训。

(三) 加强正面引导, 营造廉政社会氛围

廉政社会氛围是廉政建设的土壤, 只有全社会廉政, 才能真正杜绝职务犯罪。在全媒体时代, 要注重职务犯罪预防的宣传, 加强对舆论的正面引导, 做到“全媒体倡廉, 全社会反腐”, 做到廉政信息“处处可见”、廉政话题“人人参与”, 为职务犯罪预防营造良好的廉政社会氛围。 (4) 当前各种新媒体发展迅速, 要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 将检察机关查处的一些大案要案、相关法律规定等公之于众, 不断扩大社会对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认知度, 最大限度地争取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参考文献

[1]黄海鸥.检察机关如何发挥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能作用[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8.

[2]王霑.试论现阶段职务犯罪预防之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 (科学教育版) , 2011, 2, 3.

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汇报 篇8

内容摘要:当前,建设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库是党委领导下社会化大预防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取得实际效果的基础和关键。构建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库应当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并注意保密。

关键词:检察机关 职务犯罪预防 信息库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目的是铲除职务犯罪存在和蔓延的土壤,消除职务犯罪发生发展的多种因素。鉴于此,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需要构建具有多方面的信息和资料的职务犯罪信息库,并在此基础上查找职务犯罪发案的主客观因素,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

一、检察机关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库的必要性

第一,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库是党委领导下社会化大预防工作的必然要求。200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决定》,提出加强预防职务犯罪信息系统建设,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信息库的要求,明确各级人民检察院要研制开发职务犯罪案件统计分析、发案规律及发展变化趋势预测等方面的信息系统,广泛收集同预防职务犯罪有关的信息资料,对典型案例和特定事项实行分类建档管理。2007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的《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则(试行)》第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部门应建立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库,主要收集以下信息:(一)典型、重大职务犯罪个案或者类案资料;(二)与工作相关的社会公共信息;(三)区域、行业、部门职务犯罪状况及防控职务犯罪的规定和做法;(四)境外、国外相关信息、动态;(五)其他与发现、控制职务犯罪有关的信息。”200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加强对预防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和调查研究,注意总结基层预防腐败工作的有效做法,建立预防腐败信息系统和信息共享机制。2009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又提出总结基层预防腐败工作经验,推进社会领域预防腐败工作,加快建立预防腐败信息系统和信息共享机制。201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的《全国检察机关2016年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要点》要求“积极推进职务犯罪数据库建设,进一步整合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预防部门的信息资源,建立全国性的职务犯罪案例数据库,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预防信息机制,为及时掌握职务犯罪情况,深入研究案件和发案趋势提供数据支撑。”由此可见,检察机关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库是落实党委领导下职务犯罪社会化预防体制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

第二,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库是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取得实际效果的基础和关键。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一项高度综合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在充分掌握相关职务犯罪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准确判断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否则预防工作很难摆脱不全面、不系统和零敲碎打的状态。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职务犯罪的发案率不断攀升,犯罪形式在不断变化升级,复杂性和隐蔽性越来越强。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对职务犯罪高发、突发、多发领域或行业的职务犯罪风险点—制度、体制或机制的漏洞进行认真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开展此项工作需要一定相关行业或领域的专业技术和知识,但是检察机关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上的人员配备比较少,专业结构也比较单一,特别是一些职务犯罪多发领域(建筑工程、医疗器械、金融、海关、网络)的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库,可以将平时开展预防工作积累的行业或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工作经验,对于检察机关高效率、可持续地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库可以提高检察机关打击职务犯罪的效能。职务犯罪的职务相关性决定了检察机关侦查部门要围绕着犯罪嫌疑人履行职务的行为展开调查,所以大部分证据都可能涉及到相关部门或犯罪嫌疑人所在单位。以往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过程中,为了核实一些案情,甚至是线索初查过程中的外围调查,侦查人员需要走访大量单位,特别是渎职案件,即使是为了寻找一些案件关联性不大的辅助性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办案效率。预防信息库建立后,侦查部门可以通过信息库中的有效行业、个人信息以及行业部门发案特点和规律,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大大提高侦查效率。如在侦查贿赂案件时,通过预防部门建立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查询行贿人档案信息库和公司、企业资料信息库,有针对性地开展侦查工作,有助于侦查人员及时查找到涉案公职人员及公司、企业的相关信息,提高取证效率。

二、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库的主要内容

结合近年来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实际和现实需要,笔者认为,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库应包括下列内容:

第一,行贿犯罪档案信息库。行贿犯罪档案系统是对行贿犯罪案件有关信息的记录,包括单位和个人行贿犯罪的基本情况、行贿情况、查处情况等信息。行贿犯罪档案系统主要录入以下信息:一是对于单位行贿犯罪的,档案录入内容应包括单位名称、住所、单位性质、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贿犯罪基本事实、案件处理结果、档案保存年限;二是对于个人行贿犯罪的,档案录入内容应包括个人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身份证号、住所、所在单位、职业或职务、犯罪基本事实、案件处结果、档案保存年限;三是未犯罪行贿人档案信息,包括行贿人基本情况、行贿对象、行贿主观目的、行贿手法和行贿结果等内容。目前,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已经建立并运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已经在防控贿赂犯罪、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诚信建设、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工作中,高检院要求,各级院要在限定时间内把同级法院的行贿犯罪生效判决的相关信息录入系统,对按犯罪处理的其他行贿行为的录入则没有做出硬性规定。在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办过程,绝大多数行贿者因主动交代或数额不大等原因,并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但恰恰这些行贿者仍然是职务犯罪特别是贿赂类职务犯罪的隐患,应当重点关注。及时全面地录入行贿行为信息并进行分析,对于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职务犯罪案件信息库。应当收集同级人民法院近10年来已经作出判决的职务犯罪案件判决书、犯罪分析报告、对应检察建议书和结果反馈书,并以涉案内容、涉案行业为标准进行多角度以及多方位的统计和分析,以此寻求职务犯罪的规律,便于针对性地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职务犯罪案件信息库的建立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开展的基础工作,只有把这个基础打牢,才能立足检察职能,有效分析总结职务犯罪的发案特点和规定,针对性的开展预防工作。

第三,重点行业信息库。如近年来查处的国土、住建、交通运输、卫生医药和教育科研等职务犯罪高发多发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的基本数据,主要包括行业系统类案分析、预防调查工作报告、主要的规章制度、工作机制、业务操作流程。重点行业信息库对有效开展预防调查、案例分析、专项预防活动,查找发现职务犯罪隐患,帮助行业单位建章立制以堵塞漏洞,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重点工程建设信息库。重点工程预防信息库应当报告辖区内所有在建的重大工程和部分已竣工工程建设的基本信息,重点包括施工方企业、工程管理、监理及施工人员的基本信息。重点工程信息库的建立对于实时跟踪,重点工程建设,同步开展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预防对象信息库。预防对象信息库应当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基础信息,包括单位工作性质、职责、工作流程、规范性文件、行政许可和单位领导及重点岗位人员身份信息等相关信息资料。第二部分是涉案信息,如司法机关、纪委、审计等相关部门对预防单位和人员做出的违法、违纪处理决定和有关检查情况通报等。预防职务犯罪监督服务对象信息库的建立有助于检察机关采用咨询、沟通、协调、搭建预防平台等面向社会的方式进行预防。检察机关预防工作人员通过积极的沟通协调,及时组织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保证预防监督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时刻保持警钟长鸣。

第六,研究学习资料信息库。主要包括关法律法规、各上级检察院制定的规定、各地先进的侦查方法和策略以及可以借鉴学习的有关文件、文章、资料等。检察机关预防部门不仅要学习反贪部门及其他检察机关在查办案职务犯罪件过程中的侦查策略和审讯方法等成功办案经验,也要善于从公安刑侦部门的侦查经验中学习。

三、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库的建议

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库,必须结合检察预防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应当分清主次、轻重缓急,逐步建立和完善。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库包括职务犯罪案件信息库、重点行业信息库、重点工程建设信息库、预防对象信息库等六部分内容,涉及的信息点非常分散、信息量非常大,且涉及单位和部门非常多,所以信息库的建立要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在上述六部分内容中,职务犯罪案件信息库是基础,也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开展的起点,应该是最先建立的对象。其次是重点行业信息库、重点工程建设信息库。这两个信息库是开展职务犯罪类案预防、行业和系统预防的基础。再次,是预防对象信息库。预防对象信息库涉及的单位、人员众多,信息多,收集这些信息涉及不同的行业和部门,需要众多单位配合,难度较大,故需要在前4个信息库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学习资料信息库属于预防工作的辅助内容,建立较为容易,注重平时积累,随时补充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信息库的建立和运行相对比较成熟,但是高检院没有硬性规定行贿行为的录入,下一步应该侧重于行贿行为的录入。

第二,各级检察机关在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库建立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建立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库,应当结合各级检察机关工作特点,各司其责,各有所重。高检院应该侧重于顶层设计,对信息库的内容、模块,进行总体设计和规划;省级院应侧重于组织实施,对信息库的软硬件规格和要求以及时限、检查、验收提出明确要求,并做好督导检查;市级院和县级院侧重于信息库的具体建立。信息库的内容也应当有所不同。高检院和省级院因所辖区域广,单位众多,具备查找和发现一个系统或行业职务犯罪多发高发隐患的条件,故其应侧重于重点行业信息库、重点工程建设信息库、预防对象信息库的建设;市级院兼具直接开展预防业务和对下指导职能,应侧重于职务犯罪案件信息库、重点工程建设信息库建设;县级院侧重于职务犯罪案件信息库。其中,县级院职务犯罪案件信息库的建立尤为重要。这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能够结合发案特点,针对性开展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

上一篇:我的数学老师_老师作文700字下一篇:在全县区域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