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研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发展过程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工人斗争的迫使下, 政府不得不采取法律措施来规定工人工资不得低于某一限度, 以试图提高工人工资水平和改变产业工人数量不断减少的局面。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早在19世纪末出现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随后, 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也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 建立了适合本国现状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随着20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人运动高涨, 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部分发展中国家认为:低工资水平会大大降低工人的工作效率;工人的低收入会导致购买力降低, 势必阻碍市场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如果中低阶层的工资收入低于维持生计所需, 将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由此,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被很多国家纳入法律制度体系。

2 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发展过程

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对工人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制度, 是国家通过立法程序规定的、为保障劳动者在履行必要的劳动义务后应获得的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最低酬劳收入的一种法律形式。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资料显示,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就多次提出, 应制定保障劳动者最低工资的法律制度。由于种种原因,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迟迟没有落地。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经济制度下,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劳资方在劳动者工资的确立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1]。

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形下, 若不采取措施对劳动者薪资进行保护, 雇主极有可能压缩劳动者的工资到很低, 甚至无法满足日常基本生活所需。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 1994年我国颁布《劳动法》, 在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了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以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基础生活的需要, 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 报国务院备案, 并强制规定劳资方支付劳动者的薪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 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包括基本工资在内的职工全部收入, 而并非职工的基本工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最低工资标准包括基本工资、奖金以及国家和省市规定发放的物价补贴。

最低工资标准, 是指在劳动者与企业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或法定工作时间内, 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 用人单位依法在最低限额内应当支付劳动者足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所需的劳动报酬。它是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所得, 不包括加班工资, 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应享受的福利待遇以及特殊工作环境下的津贴。劳动者依法享受带探亲假、薪年休假、婚丧假、生育 (产) 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间, 以及依法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参加社会活动, 视为提供正常劳动[2]。

最低工资标准不仅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的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也适用于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最低工资标准是一种专为在岗职工制定的标准, 不适用于退休人员、内退职工、待岗职工和下岗职工。值得注意的是, 劳动者在试用、实习、熟练或学徒期间,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已成立劳动关系事实, 也应遵循此标准[3]。

4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影响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对低收入劳动者十分重要。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可以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 是低收入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可靠保障。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不仅有利于规范企业在工资分配中的行为, 也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有力支持。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督促企业工资调整实施的法制化, 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健发展。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建立, 对维护广大低收入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维护社会稳定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为了帮助从事廉价工作的劳动者, 使他们的收入达到社会公平发展的基本要求, 以维持正常生活。从宏观角度看,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直接后果是以政府行为取代市场调节机制, 导致劳动市场无法实现供求平衡的市场出清水平。对大多数劳动者来说, 因为他们的实际工资远高于这一水平,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对他们的影响甚小。对低收入劳动者而言,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提高了他们的工资水平, 但也会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被排出劳动市场。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能削弱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 体现社会公平, 但也会提高劳动者就业成本, 可能导致低收入阶层失业, 从而加剧社会不平等。

各国设定最低工资标准主要是让低收入劳动者有能力维持基本劳动力的再生产, 避免出现工资无法养活自己的情形。在现实中, 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还致力于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 部分省份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纳入居民收入增长规划。一些地区为了影响企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还提出加大提升最低工资标准的频次和幅度的政策建议。最低工资标准增长速度对工资上调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最低工资标准随经济发展水平而变动。经济繁荣时最低工资标准提高, 经济衰败时最低工资标准水平随之下降[4]。

5 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5.1 立法层次较低

从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发展由来可知, 维系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从1994年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确立到至今, 除《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涉及相关内容外,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一直在行政层面稳步运行[5]。《最低工资规定》属于部门规章, 立法层级和约束力远不及法律, 而且此规定并未说明各地方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低于国家标准时应承担的责任和惩罚等内容。对地方政府规章, 部门规章制度毫无抗衡能力。应针对此现象采取措施, 用法律保护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以立法的形式来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应承担的责任, 运用法律的强制力来保证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实施。

5.2 用人单位的误解

维护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一方的权益, 是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而用人单位会从各种角度利用制度漏洞避免此制度的执行, 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在现实中, 用人单位以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底薪的情况并不罕见。这样, 劳动者只有通过加班加点才能得到高于最低标准的工资。此外, 一些地区的劳动者依靠基本工资不能满足日常基本生活需求。最低工资标准只是为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报酬提供一个正常法定底线。部分用人单位却将之视为员工的“标准工资”, 这是对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误解, 也是对劳动者利益的剥削。

5.3 最低工资标准计算方法不全面

《最低工资规定》只对月最低工资和小时最低工资的恩格尔系数法、比重法进行了计算规定, 对于一些特殊劳动形式来说, 这些方法并不适用。换言之, 我国出台的相关规定只适用于波及范围广的普通劳动形式, 未对一些特殊劳动形式的最低工资计算方法做出规定。这使许多生产企业利用法律的漏洞, 雇佣劳动者从事特殊劳动形式, 用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报酬来压榨劳动者利益。即使要追究其责任, 也没有相应的明文规定作为处罚依据[6]。

6 完善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保障低收入劳动者的权益, 维持基本劳动力再生产, 应该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6.1 加强法律效力

随着经济和产业发展, 我国已成为“世界工厂”。我国人口众多, 工人数量十分庞大。要保证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就不能忽视工人权益。长期以来, 我国对劳动法律法规建设不够重视, 致使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立法层级较低, 影响了制度的实施。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 提高立法层级, 才可以更好地保障劳动者权益。

6.2 明确最低工资标准的内涵

进一步加大对最低工资标准内涵的宣传。培养劳动者尤其是低收入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使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明确最低工资标准的含义, 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价格的信息公布和指导。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公平的最低工资标准。切实维护低收入劳动者权益, 解决部分劳动者长期低工资的问题。

6.3 健全特殊劳动形式最低工资保障

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还要从普及计算方式入手。扩大制度覆盖范围, 对计件工资制等特殊劳动形式劳动者的最低工资保障做出明确规定。加强宣传, 把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计算方式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内涵向劳动者进行普及, 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和避免企业钻制度空子压榨劳动者。

摘要: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明确规定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实行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介绍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 分析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影响, 针对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低收入劳动者,最低工资

参考文献

[1] 周晔馨, 涂勤, 胡必亮.惩罚、社会资本与条件合作---基于传统实验和人为田野实验的对比研究[J].经济研究, 2014 (10) :125-138.

[2] 翁杰, 徐圣.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以中国工业部门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 2015 (3) :17-31+126.

[3] 邸俊鹏, 韩清.最低工资标准提升的收入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7) :90-103.

[4] 王增文, 韩苹, 邓大松.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对青少年就业影响效应--以江苏省为例[J].青年研究, 2015 (4) :19-28+94.

[5] 叶林祥, T.H.Gindling, 李实, 等.中国企业对最低工资政策的遵守---基于中国六省市企业与员工匹配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 2015 (6) :19-32.

[6] 马双, 张劼, 朱喜.最低工资对中国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J].经济研究, 2012 (5) :132-146.

上一篇:文化信仰在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中的彰显下一篇:综述装修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