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工资管理制度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民工工资管理制度(共10篇)

民工工资管理制度 篇1

四川民工工资担保制度是由四川省建设厅是试行办法规定,必须缴纳建设项目的10%作为民工工资的保证金!建设单位和施工担保各缴纳5%!

为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建设企业不必要的资金占用,民工工资保证金可以由四川省建设厅批准的工程担保机构为其做民工工资保证金担保!

从事民工工资担保的机构必须在当地市级,区县建设局都有备案,才能被认可!我机构为服务广大建筑企业为宗旨,备案覆盖范围广,为建筑企业拓展

事业提供便利!

目前:成都所有地区,龙泉驿区、天府新区、双流县、新都区、金堂县、遂宁市、达州市、自贡市、乐山市、凉山州、广安市广安区、都江堰市、绵阳市三台县、大邑县、巴中市等都可以开展民工工资保证金担保业务!办理快速,手续方便,费用合理!(资料齐全最快当天出保函)另外,本公司可以办理担保公司保函(民工工资担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投标保函)以及银行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投标保函)

民工工资管理制度 篇2

关键词:农民工,权益缺失,制度逻辑,工资拖欠

一、引言

农民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 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并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农民工的到来, 极大的缓解了城市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 很多农民工从事着城市人不愿做的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的工作。然而, 尽管农民工已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他们却处在城市的底层, 其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基本权益经常被侵犯和剥夺。

农民工权益缺失最重要的表现即为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辛辛苦苦工作, 最后却得不到基本的报酬, 这是对他们权益最严重的侵害。近年来这一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相关的法律及监督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 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具体条例, 但农民工欠薪这一顽疾始终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权益缺失问题, 必须要深入探讨其形成的深层原因和机制。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了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促成了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 而在改革开放后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并未彻底消除, 以及在这种制度影响下产生的对农民工权益忽视的社会认知的长期存在, 使得进城农民工在城市中受到了种种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视角而分析农民工的欠资问题, 即运用制度分析工具来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 进而探究这一制度在实践中的作用逻辑, 以期对农民工权益缺失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的制度根源

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制度影响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1958年以后, 出于为工业化积累资金的考虑以及对过度城市化的担忧, 国家设置了严格的城乡户口管理登记制度, 即所谓的“户籍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同时也把城市和农村划分为两个不同地域, 形成了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改革开放后, 随着原有的人民公社体制的废除及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在农村产生了大量能够对自身劳动有支配权的剩余劳动力;同时, 随着城市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 放松了对人口自由迁移的限制, 因而大量农民在城乡差别产生的比较利益的吸引下开始进入到城市中寻找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然而, 由于户籍制度仍然没有完全消除, 从而使得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虽然是工人, 但身份仍然属于农民, 所以称之为“农民工”。[1]

“农民工”这一词汇不仅仅是与城市工人区分的简单身份称谓, 实质上还包含着歧视的色彩, 即由于身份的差异所造成的农民工在享有权益方面与城市居民的巨大落差。由于在户口制度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城乡不同的劳动就业、医疗和养老保险等福利制度, 城市居民在这些方面享有优于农民的待遇。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由于身份是农民, 就自然不能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市民待遇。具体而言, 这种歧视性的制度安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歧视性就业制度

和户籍制度紧密相连的是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 这种就业制度在事实上已形成对进城务工农民的一种歧视, 即农民工无论在职业选择和劳动报酬方面都不能和城市居民享有相等的权利。在职业方面, 城市中很多职业都是以户籍来限制外来人口, 农民工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能从事某些职业, 而是由于没有城市户口而被限制从事某些职业。于是农民工就只能从事那些劳动待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而城市人不愿意从事的职业。在报酬方面, 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很多单位都是以种种理由压低农民工的工资, 致使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受到了极大损害。

2.二元社会保障福利制度

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二元城乡社会保障资源配置现象, 其基本上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来确定各种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思路, 即意味着只有具有某个城市的户口, 才能享受到某个城市所提供的养老、医疗、失业、住房、教育等相关福利与公共服务。而作为农民工, 尽管对城市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由于他们的户口在农村, 不被承认是城市居民, 从而也得不到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社会福利待遇, 完全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种歧视使得农民工在城市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他们在城市中生存就要比城市人支付更多的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成本。

3.极不完善的利益表达制度

农民工由于户籍的原因, 他们只有在农村才能享有自己的政治权利, 因此在城市中的农民工群体缺乏必要的政治参与途径, 不能参与所在城市的政治活动。[2]在现实生活中, 农民工还没有一个真正能为自己说话、争取自身权益的代言人, 在公共政策决策中没有话语权, 缺乏较为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一方面, 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非公企业没有建立能维护农民工利益的工会制度;另一方面, 根据目前的法律诉讼制度, 一般农民工难以承受目前的诉讼成本与风险。因此, 农民工在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时处于极其弱势的地位, 很多正当的利益需求不能被满足, 他们只能被动的接受权益受损的现状。

农民工在城市中所受到的种种制度歧视, 实质上已经转化成对农民工的社会心理歧视, 而由此产生的这种社会心理层面的影响将更加持久。城市居民相比于农村居民在就业、社会福利及政治权利方面都享有了较多的权益, 事实上培养了人们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被认为是两种具有不同身份和地位的社会群体, 这一观念在中国的封建文化沉淀下来的对农民阶层歧视的文化共同作用下, 已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对农民歧视的思维惯性。而农民工由于先天身份的无法改变, 进入城市中仍然是被当作农民来看待, 他们始终无法获得合法的市民资格和工人身份, 自然在城市中低人一等,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受到城市人的歧视, 在就业领域中企业也常常忽视和践踏他们的合法劳动权益。由此,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拖欠以至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为何屡禁不止了。

三、制度对农民工工资拖欠的作用逻辑

城乡二元体制在事实上已形成了对农民工的权益剥夺, 那么这一制度在实践层面上又是如何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这一事实的呢?社会学的经典议题“制度是怎样思维的”认为, 制度往往是通过具体的人或群体来思维的, 也就是说制度往往是作用于具体的人和群体产生它的制约功能的。那么在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中, 主要包括三方群体, 利益双方是雇主和农民工, 在双方利益无法协调时, 政府将以第三方身份出现, 也就是说城乡二元的制度安排在实践中是通过作用于雇主、农民工、政府三方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这一事实的。由于现有的制度安排所产生的对农民工歧视的心理认知, 雇主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必然会极大限度的利用此效应;作为受损一方的农民工也被制度内化了自身的意识, 认同了被歧视的农民身份, 在现实条件下只能被动接受权益受损的现状;而作为第三方的地方政府在制度的路径依赖的影响下, 也往往忽视了农民工的正当权益。

1.雇主对农民工的身份性歧视

雇主是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根源, 他们往往会利用对农民工的身份性歧视来达到利益最大化。如前所述, 计划经济时代形成了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一系列城乡不同的二元制度安排, 这套制度体系不仅把城市居民和农民划分为两个不同身份和地位的群体, 同时还赋予了城市居民在就业和社会福利方面较多的权益。在这种保护性的政策和制度中, 城市居民已经养成了一种优越性的心态, 经常以进城打工者是农民身份而歧视他们, 即对农民工的一种身份性歧视, 把农民工看作是“打工仔、打工妹、农民商贩、流动人口”;更有甚者认为他们就是“乡巴佬、土孢子、盲流”, 认为自己在社会地位上就是要高于这些农民工的。而作为城市人的雇主, 也利用这种社会心理来侵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他们在和城市职工进行比较时也更愿意雇佣农民工, 认为这些进城打工者由于身份是农民, 就是社会的下等阶层, 不把他们当作正式职工来看待, 也不必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工资及其他权益。

雇主对农民工的身份性歧视还体现在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劳动合同的签订是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有效手段。然而在现实情况下, 雇主却利用城市对农民工身份歧视的就业制度, 很少和农民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如果有也是一些非对等的合约, 更多的则是没有法律保障的口头允诺。当前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的城市就业制度将城市劳动力市场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收入高、劳动环境好、待遇好、福利优越的劳动力市场, 可以叫做“首属劳动力市场”, 这是属于城市人的;另一个是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待遇差、福利低劣的劳动力市场, 可以叫做“次属劳动力市场”, [3]农民工只能进入这样的市场寻找工作。因此, 在“次属劳动力市场”中产生了大量的过剩农村劳动力, 使得这个市场的用人单位和雇主拥有了更多的权力和选择机会,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 不签合同就走人, 还有更多的人等着呢。由于没有正式的合同, 一方面农民工在投诉时很难提供全面、正规的证据, 举证困难极大地限制了对农民工的保护;另一方面雇主基本上不受约束, 欠薪者更是肆无忌惮, 从而导致欠薪现象屡屡发生。

2.农民工对身份歧视的被动接受

在工资拖欠这一问题中, 农民工作为受害方, 他们应该更注重自我权益的保护。然而在现实情况下, 农民工却缺少相应权益保护的意识, 他们实质上已经认同了被歧视的农民身份。由于长期以来二元制度及其影响的存在, 城市居民和农民的界限更加明晰, 这使得出身农民的进城打工者和城市人产生了较大的社会距离。“他是农村户口、我是城市户口, 或者他是城里人、我是乡下人, 我们两个是不同的。”不仅城市人不将农民工视为自己的一份子, 就连农民工本身也缺乏对城市的认同感, 他们认为自己仍然是农民。[4]这种观念经过历史的长久积淀根深蒂固, 深入人心, 己经内化为农民工群体价值取向的一部分。农民工习惯了这种差别对待, 因而导致了农民工群体对自身的权利认知产生了偏差, 忽视了自己的权利, 在行动上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保护自己。

这种身份认同在实践中主要体现为农民工在和雇主的博弈过程中大多数都没有签订合同的要求, 即表现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由于农民工维权意识淡薄, 因此在和雇主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并不积极, 不主动向用人单位提要求, 或者签订合同的请求遭到拒绝后, 就默默的接受。而这种集体无意识又强化了农民工的行为, 他们也认为没有雇主和农民工签订合约的惯例, 用这种解释将这种现状合理化并接受, 不认为自己能和城里人享有同样的市民权利, 在工资权益受到损害时也不主动通过正常法律渠道寻找帮助, 这更加纵容了雇主的欠资行为。

农民工对这种身份歧视的认同实质上是被动的。因为在农民工合法权益遭到损害后, 还可以选择“退出”机制脱离和原来单位的关系。而农民工“退出”所面临的现实状况, 却使他们很少或不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农民工“退出”后只能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他们离开城市, 重新回到农村, 而回到农村只能加剧农村人多地少的紧张局势, 使得收入下降;另一种选择是他们重新搜寻雇主, 但农民工仅仅能在“次属劳动力市场”进行职业选择和转移, 在这一市场中工作单位的性质没有较大差别, 难以保证新的雇主比原来雇主更好。再加上农民工收入都较低, 他们必须首先要保证基本的食宿和生存, 因而在有限的劳动力岗位中也没有资本进行更多的权衡和选择。种种因素, 使得“退出”实际上是一个高成本与高风险的选择。如果考虑到更新工作阶段的机会成本和心理成本, 则农民工退出的几率更小。[5]因此, 在权衡利弊之后, 农民工没有更好的选择, 只能寄希望遇到善良的雇主, 对现有雇主对其身份歧视及权益侵犯只能被动接受。

3.政府的组织缺位与对二元制度的路径依赖

在雇主和农民工发生利益冲突时, 特别是雇主侵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屡屡拖欠其工资时, 政府作为城市管理者应该主动进行干预。然而, 现实生活中, 作为第三方的城市政府却是不作为和缺位的。虽然近两年随着中央领导人的重视和相关法律及政策的不断完善, 政府有关部门在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上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但总的来说, 政府执行部门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仍然是较为低效的, 他们或者对雇主处以较轻的处罚, 仅仅是口头警告和象征性的罚款, 或者以种种理由为借口把大量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案件束之高阁, 置之不理, 城市政府在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没有起到一个公平的“裁判者”的作用。

政府在农民工权益保护方面的组织缺位源于政府对二元制度的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理论认为, 一种制度一旦产生, 便具有刚性和自我强化机制, 具有延续传统路径的惯性。[6]建国初期, 户籍制度在管理社会和资源分配中的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城市政府在长期实施此项制度过程中, 也已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一系列管理体制和手段。因此在以后的实施中, 这项制度的成本是很低的, 政府可以很容易地实施它, 不必花很大的精力。而改革开放后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 使得大量的农民进入到城市中, 这不仅增加了城市管理的成本, 同时对二元制度下的城市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但对于一种新制度的建立, 其初始设置成本往往是很高的, 而且在执行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城市政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理性人, 进行制度变迁也要考虑到改革的成本及风险。但当前一方面由于国家没有相应的经济补偿及激励措施, 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收入较低, 近年来国家对农民工收费项目已逐步取消, 城市政府很难从其群体中获得收入。况且进行改革后会使得原有城市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受损, 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此, 出于制度变迁成本及未来风险的考虑, 城市政府仍然延续原有的二元制度对农民工进行管理, 对他们的歧视政策和做法依然如故, 在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上相关执行部门往往也是采取不予干预和敷衍了事的做法。政府对二元制度的路径依赖造成的组织缺位, 使得农民工在工资权益受损时无法寻找第三方的帮助, 他们在和雇主的博弈中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农民工工资屡遭拖欠的根源在于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城乡二元体制, 这一社会体制对农民工的权益缺失影响主要体现在歧视性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福利制度、不完善的利益表达制度等方面;城乡二元体制不仅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对农民工产生歧视, 实质上已转化为对农民工的社会心理歧视, 这在实践中造成了农民工的权益经常受到侵犯;城乡二元制度安排在实践中是通过作用于雇主、农民工和政府三方群体而造成工资拖欠这一事实的。雇主作为城市人, 往往利用对农民工的歧视心理来达到利益最大化;而农民工在现实条件下只能被动认同受歧视的农民身份;处于第三方的城市政府也依赖传统的二元制度, 忽视了农民工合法工资利益。

基于上述分析, 为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这一社会问题, 必须要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 彻底改革对农民工歧视的城乡二元制度。不仅要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 促使进城农民可以获得城市户口;同时要对附着在户口制度上的就业及其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 即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 使得农民工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权益。其次, 要加大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社会舆论宣传, 改变对农民工歧视的社会心理。政府、新闻媒体、学术界三方要共同努力, 加强宣传, 在全社会形成对农民工重视的社会氛围, 逐渐消除城市居民、单位对农民工的身份性歧视心理。再次, 要完善管理监督机制。一方面要完善对雇主的监督, 建立工资保障金制度, 加大对一些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雇主的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完善对城市政府的监督, 建立激励及补偿机制, 从而改变政府在处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上不作为的现状。只有采取各种组合措施, 农民工在城市中被歧视的状况才能真正改变, 农民工自身合法劳动权益才能得到维护, 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付华英.我国农民工现象的制度分析[J].中国发展, 2004, (02) .

(2) 陈丰.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缺失与归位[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7, (01) .

(3) 任丽新.二元劳动力市场中的农民工权益问题[J].理论学刊, 2003, (07) .

(4) 王进.中国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5) 张建华, 李萌.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制度根源[J].学习与探索, 2006, (07) .

民工工资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农民工工资;支付模式;创新

高速公路企业是独具有公益性和营利性的公共产物,这种特征决定了高速公路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特别管理模式。高速公路企业财务管理要尽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优组合,积极践诺企业的社会职能,化解社会矛盾。

近年来,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进发展迅速的高速公路建设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一直是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常发生围堵办公场所、劳资纠纷上访、聚众闹事等恶性方式的讨薪事件,社会稳定受到挑战,高速公路建设企业综治维稳工作面对很大的压力,为切实做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民工工资支付的维稳工作,避免出现民工讨薪或聚众闹事等事件,如何形成监管有力、责任落实、制度完备的农民工工资治理格局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处理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也是企业遵法诚信、社会公道、稳定和谐和广大农民工自身利益的大事。经过多年的整治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也要看到,高速公路企业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仍较突出,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积极面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改进目前的工程支付管理方式与用工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进一步加强财务等方面的管理。

一、高速公路企业建设业主及参建各施工标段要成立农民工工资督办或专项检查工作组,专门负责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的组织机构。工作组由企业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工程、财务、审计、纪检部门构成,工作组办公室设在财务部门。

业主公司要经常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或风险,切实做好相关改进措施落实的督办督查工作,全面把控相关参建单位和参建人员的异常动向的情况,若期间出现民工讨薪或聚众闹事等事件,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处理,查清事实真相,对涉嫌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犯法行为应及时报告当局和公安部门,切实维护和谐稳定大局。各施工标段也要按照业主公司要求成立专项检查或督办工作组,确保检查和督办工作落实到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应建立“施工企业负责、建设单位督办、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体系,积极展开督办督查活动,参建各方每月定期、不定期全面排查,存在或潜在拖欠劳务班组民工工资的情况和问题得到预判性地摸清,积极展开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检查工作,做到准确掌握工资领取记录会计档案和施工现场劳动管理人员信息、农民工工资的支付台账等材料。

二、界定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农民工工资支付各方责任范围

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领域,业主负监管、督办总责,各施工标段对所承包工程项目的农民工工资支付负总责,对所招用农民工的工资支付直接责任由分包企业负责,落实各施工标段对招用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主体责任,业主督促各施工标段严格依法将工资按月及时支付给农民工本人,不得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包工头”,防止层层克扣的现象发生。各施工标段不得将合同应收工程款等经营风险、工程款未到位等为由克扣或拖欠农民工工资。

实施农民工工资清还欠薪责任。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領域,各施工标段企业直接负清还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主体责任。建设业主因未按合同及时划拨计量工程款而导致各施工标段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建设业主先垫付农民工工资。建设业主违法发包、转包或违法分包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建设业主直接承担清偿拖欠农民工工资责任。

建设业主要督促完善各施工标段守法诚信管理和备案制度,对于已经出现过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标段,要建立档案列入黑名单,将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信息通报给有关部门信用系统,在高速公路建设市场项目准入、项目验收、项目投标、资金信贷、许可证发放、担保履约、审核资质、工程评定等方面有关部门予以限制和惩罚,提高企业失信违法成本。反之,施工标段对业主拖欠工程款而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发生的,应向劳动管理部门投诉和业主索赔,督促建设业主应按合同条款约定支付工程款。

三、严格高速公路工程领域财务管理,规范管理高速公路工程领域参建各方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

高速公路建设业主要加强对各施工标段资金使用情况管控,加快做好工程计量和款项支付工作,敦促各标段及时支付拖欠分包工程款和工人工资,保证工程款不被挪用。业主与各施工标段签订“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协议,实行工程款与农民工工资相分开。业主每期计量支付报表需附上各相应标段的支付农民工资相关有效凭证,将农民工工资在工程计量报表中单列,实行其他工程款与农民工资分账管理办法,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将农民工工资计量金额直接支付到各施工标段所在地银行开设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同时实行施工总承包企业直接受托支付分包企业农民工工资的办法。农民工办理实名制工资支付银行卡,经农民工本人签字确认按月考核编制工资支付表,交施工总承包企业委托银行直接将工资划入其设立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中的农民工个人工资账户,实行严格的银行代发工资制度,签订业主、各施工标段(含分包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开户银行三方操作、监管农民工工资银行代发工资协议,业主财务部门经授权通过网上银行直接查询、监督各施工标段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代发工资情况。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情况应向工程建设业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交通主管部门备案。开户银行发现账户被挪用、资金不足等情况,应及时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业主主管部门报告,预防拖欠农民工资问题的发生。

在发生拖欠农民工资时,高速公路企业业主须及时与承包人协商,督促其限期支付;不能限期支付的,必须同步按规定完善委托代付手续,在确保资金安全回收的前提下,一旦发生逾期未付、形成拖欠时,业主可以直接代为支付农民工工资。代付工资在当期应付工程款或质保金等应付款中抵扣。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领域推行计量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建设单位履约行为采用经济手段约束,落实建设资金来源,预防工程款拖欠,探索推行银行保函、业主担保、商业保险等第三方担保制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到位。

四、改革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招收及用工管理方式

频繁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和施工企业的劳动用工管理方式不规范有很大关系。许多农民工对于分包的工头的身份信息等往往一无所知,有些连劳动合同都未签订的现象比比皆是。作为业主单位的高速公路建设企业,应严格督促施工企业实行规范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责成施工各方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职工名册、到业主和劳动主管部门按规定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施工企业应该先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然后再组织施工队伍进场,严格实施民工实名管理办法,设立劳务报酬管理手册,记录参与工程建设农民工的月度考勤、身份相关信息、薪酬支付等信息,信息化实名制来管理农民工。施工总承包企业同时也要加强对分包商劳动用工和农民工工资发放的监督管理,不能一包了之,撒手不管,应配备工资专管员,建立施工现场民工进退项目工资支付和登记管理制度、计量、考勤等管理信息台账,全面掌握施工现场劳务用工及薪酬支付情况。大力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积极推动农民工产业化的进程。推动施工企业将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农民工招聘为自有职工,不断扩大充实自有工人队伍。

五、加大劳动法规普法宣传培训力度和加强工资支付保障法治建设

大力宣传劳动法规法律,典型违法案件给予及时爆光,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强化企业遵守劳动法规,依法招收民工、按时足额支付劳务薪酬的守法观念,教育农民工学习劳动法规,依法依规理性维护自身权益。对发生欠薪的行业,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送法上门服务、组织劳动法规培训等活动。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发挥“互联网+”、微博、微信等现代媒介平台传播手段,强化宣传效应,努力构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良好舆论氛围。

民工工资发放管理协议 篇4

发包方:

(甲方)承包方:

(乙方)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管理制度,遵循平等、自愿和诚实守信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协商,为加强劳务管理,保证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达成以下共识,甲乙双方共同遵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建设单位:

4、工程结构、层数、面积:

5、工程造价:

6、开工、竣工时间:

7、工程质量标准:

合格

8、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

合格

二、工程承包范围

/ 4

1、承包内容:

2、承包方式:

包工包料

三、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将对乙方劳务管理工作和执行本协议的情况进行检查,重点为民工工资发放情况;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甲方有权要求乙方限期整改;对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将对乙方处以1000元—2000元/次的罚款并停止工程款的拨付。

2、甲方有权禁止乙方在执行协议中所引发的一切不良行为,并追究乙方对甲方造成的损失,情况严重者,甲方有权追究乙方的一切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

3、甲方对乙方拖欠民工工资的,在调查清楚后,有权从乙方工程款中代扣代付民工工资。对无故拖欠民工工资的情况,甲方将对乙方处以2000元—5000元/次的罚款。

4、甲方将定期对劳务管理和民工工资发放情况进行检查,乙方应积极配合做好接洽工作;乙方为检查存在问题的第一责任人,甲方将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四、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选聘的劳务公司(队)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相应施工资质,乙方必须与进场的劳务公司(队)签订合 同并报甲方备案。

/ 4

2、劳务公司(队)招聘的进场民工必须身体健康且符合国家职业健康要求。

3、乙方应要求劳务公司(对)与招聘的农民工签订用工合同,建立民工花名册,收集民工人员身份证和提供工资定点发放银行的开户账号,对农民工进出实行动态管理,每月末将更新后的花名册报甲方。

4、乙方应要求劳务公司(队)建立民工出工考勤记录,对民工施工工日按月统计并上报至乙方。

5、乙方在按照劳务合同,达到工程款支付节点时,必须筹备资金,优先发放民工工资。

6、在发放民工工资时,必须提供民工本人签章的工资表,乙方应存档备案。

7、乙方为本项目民工工资支付的总负责人,乙方项目负责人为民工工资发放管理第一责任人,乙方项目部应设置劳务管理员,对劳务管理资料建立档案。

8、乙方必须对劳务公司(队)民工工资发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不按时足额发放民工工资的,有权优先从劳务费中扣除民工工资部分直接代付。

五、其他规定

1、本协议订立时间:

年 月 日

2、本协议订立地点:

/ 4

3、本协议同《项目管理合同》同时执行。

4、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甲方与建设单位所签订的施工合同及甲方与项目负责人签订的工程项目管理合同履行完毕,且无拖欠民工工资后,本协议自行失效。未尽事宜双方依法另立补充协议。

甲 方:(公章)

乙 方:

(公章)

法人代表:

法人代表:

委托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

电 话:

电 话:

农民工工资清欠制度 篇5

为了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建立长效机制,杜绝拖欠现象的发生,特制定以下制度,并规范执行。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意识,充分认识清欠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转变清欠工作方式,变被动清欠为主动预防,高度重视建设项目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积极防范和妥善化解农民工工资管理风险,实现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支付的规范化、制度化,保障工程资金和项目建设的安全运行。

二、落实责任制度,加强监督检查

各部门、各项目要明确具体部门、人员负责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工作,要设立举报电话,受理相关投诉。项目要按时足额支付工程款,同时要制定强有力的制度措施,确保施工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各级部门要把及时足额支付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纳入建设项目日常考核和相应管理办法中,每年进行专项检查 1-2 次,在平时的综合检查中要与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同部署、同检查、同考评。项目部要在单位工程完工时及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前夕,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加强合同管理,强化制度保证手段

在与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单位签订的合同中应明确劳务用工工资发放和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的内容,并将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作为严重违约行为在合同中予以明确。在施工合同中明确规定项目部有权监督和检查各分包单位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有权在必要时改变农民工工资的支付办法,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直接把工资支付给农民工。项目要建立农民工用工及工资支付台帐并定期上报,台帐要全面真实反映农民工用工和工资支付情况,实行动态管理。项目部要对分包单位用工台帐定期核查,掌握基本信息。

四、全面开展“十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项目部在农民工进入施工现场后,要进行农民工维权须知教育宣传,公布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电话,在农民工产生劳务关系后签定合同,确保合法用工。项目要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必须按期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并在施工工地醒目位置进行公示, 公开工资发放情况。工资直接支付给农民工本人,不得拨付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代发。

五、加强信用管理,规范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单位市场行为

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制度 篇6

为解决农民工工资“年年清,年年欠”的顽疾,我公司本着从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完善工资保障机制入手,建建立农民工工资(劳务费)专用账户管理制度,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管理,做到标本兼治,切实保农民工劳动报翻权益,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建立劳务人员的工资支付台账,实行工程款和工资分离整理的工作,推动农民工工资与工程材料款等相分离。

一是在工程项目上分解工程价款中的人工费用,按照《人民币银行结账户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在工程项目所在地银行开设农民工工资劳务费)专用底户,专项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

二是建设单位在拨付工程款之前,按照合同约定的同期工程款的定比例或施工总承包企业提供的人工费用数额,将应付工程款中的人工费单独找付到工程项目开设的农民工工资(劳务费)专用账户是农民工工资(劳务费)专用账户向人社部门和工程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备案,并委托开户银行负责日常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辩证看待大学生与民工工资差距 篇7

差距正在缩小,初看上去有点“大学生身价低得像农民工”的意思,不免令人担忧“读书无用论”抬头。不过,反过来不也说明农民工工资正在增加吗?事实确实如此。数据显示,近年民工月工资由700元左右跃升至1200元左右,正逐步迫近大学生1500元的起薪。

民工身价越来越高,准确地说是农民工身价正在逐渐回归正常;回归到与其付出、贡献相对匹配的水平。而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总体来说要轻松体面许多,若将两者的工作辛苦程度考虑进去,上述工资差距,就远不止表面上这样小。

建筑企业民工工资的法律思考 篇8

一、依法确立建筑企业与民工的劳动合同关系

为了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拖欠民工工资行为,保护民工劳动权益不受侵犯,一方面,建筑企业应自觉遵守《劳动法》的规定与民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向劳动保障部门进行用工备案,而作为劳动合同当事人之一的广大民工亦应加强法律意识,坚决要求与所在建筑企业订立劳动合同。建筑企业可依法与民工订立集体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其中报酬条款要明确工资支付标准、支付时间、支付项目、支付形式及是否及时等;另一方面,针对目前以买方为特点的建筑行业劳动力市场,为保证劳动法的顺利实施,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建筑企业的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及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以此监管建筑企业的劳动用工状况。而现行的《劳动法》中对不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采取欺诈和威胁等手段订立劳动合同以及不按规定进行用工备案的企业行为未规定惩处措施。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完善我国有关劳动合同制度的立法,加大对不签订劳动合同,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处罚力度,对农民工造成损害的,建筑企业也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此外,为避免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发生,可大力推行包括民工工资保障基金、民工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在内的有效机制及相应的补偿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劳动合同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已于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第11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草案共分为七章65条。作为我国第一部对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草案结合当前劳动用工领域存在的不良现象,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其中第五章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依法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等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六章规定用人单位有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未依照草案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等情形的,由劳动保障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或者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责令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草案从实际出发,成为有效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一柄利剑。

二、克服《建筑法》实施过程中的“顽症”,确保建筑企业民工工资来源

为攻克顽症,应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依《建筑法》规定,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建设资金已落实,对此,各级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资质管理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管理,严格执行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制度、项目手册制度,积极推行业主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建设资金不到位的项目坚决不准开工;其次,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城市建设和地区发展要量力而行,不可滥批滥建,必要时,应以《行政许可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人的责任;再次,《建筑法》只是笼统地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施工企业需具备的一般条件及划分不同资质等级,笔者认为应尽快完善对施工企业资质管理与评定,建立企业工资支付信用档案制度,若发生经常拖欠民工工资行为或一次拖欠数额较大,有关主管部门在进行企业资质年检时,应吊销或降低其资质等级;此外,改变《建筑法》对建设单位缺乏规范的立法现状,1998年《建筑法》实施时,建筑企业的质量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建筑法》对施工企业的责任规定较多,而对于建设单位只简单规定不能拖欠工程款,却没有相应的惩罚性条款。立法的不完善无疑给一些不法的开发商提供了逃避法律制裁的机会,从而使拖欠民工工资的问题难以根本解决。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审定的建筑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中建议,建筑企业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严重者最高可处罚30万元。

三、依据《工会法》,发挥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维护施工企业民工获取报酬的权利

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我国《工会法》第二十条规定:工会帮助、指导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第二十二条也规定了企事业单位克扣职工工资,工会应代表职工与该单位交涉,要求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不改正的,工会可以请求当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处理。由此可见,在以非司法化方式维护民工劳动报酬权方面,工会的作用举足重轻。可喜的是,中国工会十四大指出:“一大批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以及“将进城务工人员组织到工会中来”。据悉,目前我国已有50%以上进城务工人员加入到所在单位的工会组织。因此,笔者认为应发挥与加强建筑企业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充分利用三方机制——民工、工会、建筑企业,及时快捷、经济地化解劳资纠纷,减少劳动争议。

四、探析民法原理,寻求解决拖欠民工工资新方法

目前,建筑市场的发包人、承包人和民工三者之间存在的债权债务关系中,若由于建设单位拖欠建筑企业工程款,而建筑企业进一步拖欠民工工资,那么,民工是总的债权人,他有权依据我国现行《民法通则》第九十一条关于债权债务转让的规定与其他两方当事人协议缩短债务链。若符合相应条件,也可依据《合同法》第73条规定,积极行使代位权,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拖欠工程款的建设单位主张债权,克服三角债问题。此外,据立法专家解释,《合同法》二百八十六条设定的法定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中相当一部分是建筑工人的劳动工资,法律予以优先确保。

五、借鉴先进立法经验,克服我国现存的诉讼中的立法缺陷

目前,我国有关劳资纠纷的立法从程序设计上看,主要存在程序较为复杂、时效短、民工举证责任重等不合理因素。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有关劳动争议案件必须要经过仲裁,然后才有可能提起诉讼,提起仲裁的时间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天。这种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对于追讨工资的民工而言,无疑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等待。对此,笔者认为应考虑实施或裁或审制度,以有利于通过法律手段及时解决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对时效的相关规定,《法国劳动法典》规定:因工资支付提起诉讼的时效为5年。《马达加斯加劳工法》规定工资追偿的诉讼时效为3年。而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的仲裁应在60日内申请,具体到由于拖欠民工工资引发的案件,由于大多数民工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不强,往往在申请仲裁时就已经超过60天。

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4月公布了《关于劳动者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笔者认为,对于面临生存压力追索劳动报酬的民工而言,这种关于管辖地的规定显然对民工是不利的,建议由原告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若涉及诉讼,法律要求提供充分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单、欠条、人证等,但由于实际生活中存在种种不利因素,如:因为生存压力,有时工人和“老板”签订正规合同的可能性并不很大;民工在诉讼时提供全面、正规的证据难度大,为维护弱势群体,应考虑举证责任倒置。

当然,彻底解决建筑企业拖欠民工工资问题除了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执法环节,有机结合行政监管,并建立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援助机制和社会的诚信机制,达到一种综合治理的局面,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健康发展。

农民工管理及其工资发放管理制度 篇9

一、劳动用工管理

建筑施工单位招用农民工应当依法与农民工订立劳动合同。所招用农民工如持有《求职登记证》的,可按规定享受就业优惠政策。

劳动合同中应当具备以下内容:

(一)建筑施工单位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所和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工资支付的方式、时间及日期;

(八)社会保险;

(九)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十)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全面建立劳动用工“一册三账一证一牌”制度(其中:一册为考勤记工册;一牌为农民工维权告示牌;三账为工资、考勤和劳动合同管理台账;一证为从业人员职

业资格证书)。

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指定专人作为记工员,加强对农民工考勤记工册的登记、审核、确认和管理工作。

对从事技术工种的农民工,建筑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有关要求进行培训,达到相应职业技能要求后方可上岗。

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以醒目方式设立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告示牌。告示牌的格式及内容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定,主要包括企业应与农民工订立劳动合同、农民工工资应按月发放、本地最低工资标准、每月工资结算和支付情况、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电话和地址等内容。

二、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

1.建筑施工单位应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和工资标准按月以货币形式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不得以工程款拖欠、结算纠纷、垫资施工等理由随意克扣或无故拖欠。

2.劳动合同约定的月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同级别各县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3.建筑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农民工本人,并由农民工本人签字确认,不得将农民工工资发放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4.农民工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委托他人代为领取的,受委托人在代领工资时,应向建筑施工单位提供委托人签名

或盖章的委托书以及身份证复印件(或其它具备法律效力的身份证明文件)。

5.工程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应按规定将工程发包、分包给有用工主体资格的劳务分包企业,并应对劳务分包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情况进行监督。总承包企业应按月核实已完成的分包工程量,拨付分包工程款,确保分包企业按月支付农民工工资。

6.建筑施工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而无法按期支付工资的,经与工会或农民工代表就延期支付工资原因、期限及延期支付解决办法等有关问题协商一致,并报劳动保障、建设行政部门备案后,可延期支付农民工工资,延期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个月。建筑施工单位违反规定招用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技术工种工作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属于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建筑施工单位限期支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逾期不支付的,责令建筑施工单位按照拖欠工资额的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向农民工加付赔偿金,并依法予以处罚。

建筑施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不能提供工资、考勤、劳动合同管理台账和有关工资支付凭证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参照同类企业同类岗位工种工资标准责令建筑施工单位支

农民工工资管理情况汇报材料 篇10

伴随着喀什地区经济建设的腾飞发展,建设力度的逐步增大。我们建筑行业也显的由为重要,特别是各地用工量都在不断的增多,近几年来大家众所周知我们喀什地区农民工工资上涨幅度创全国最高。但如何合理的解决好民工工资问题是建筑行业的难事,对于我们公司也是比较棘手的大事。下面我结合我们公司在平时农民工工资问题处理的现实情况和具体做法向大家做以如下汇报:

一、农民工使用及工资管理的基本情况

根据目前工程建设的需求,近些年来我公司年均使用农民工都已在5000人左右,用工高峰都是超于10000人以上。这些民工来自不同的省份,近几年来当地的维族和其他的少数民族农民也加入了建筑行业的队伍,而且人数在不断的逐年增长。由于农民工队伍结构比较复杂,而且流动性大,统一管理、统一发放工资也确实难度很大。所以我们公司于前几年就对民工工资问题,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思想上也高度的重视,并为此专门成立了民工服务办公室,重点来解决民工工资问题、劳务纠纷、处理农民工的工伤事件等。目前我们公司都是以工程项目部为单位对用工、工资发放、工伤保险的办理进行统一的管理。具体做法是:

1、农民工进场工作后,项目部要进行登记造册并报民工办备案,由民工办对施工的农民工进行建档以备后查。

2、农民工的工资发放由公司专门从工程款中扣除30%做为民工工资专款,项目部在民工办领取民工工资发放表并进行实名造表后,报民工办进

行审核后移交总经理审批。由财务部从银行提取工资款现金与民工办、项目经理一起到施工现场按照工资表所造的民工人员名单和数额进行逐人发放。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借口代领他人工资,由民工办监督直接把工资发放到农民工本人手中。

3、公司向所有项目部发放了民工考勤登记本、用来对农民工实施记工考勤登记,在领取工资时民工本人凭自己身份证和考勤手册在民工办工作人员认真核对无误后实施发放。发放后的工资表民工办进行复印存档,并在工地进行不少于两周期的公示,并附有民工告知书,民工办的联系电话,方便没有拿到工资的或漏发的农民工及时投诉,我们会及时的补发和处理。

4、各项目部在开工后必须按照公司的要求上报参加施工的农民工名单,统一购买农民工工伤保险,具体事宜在市社保局办理。进一步的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在此同时公司领导认真研究制定了农民工工资发放规定和工伤保险办理实施细则,并有效的杜绝了农民工上访和各种严重的群体事件,从而也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二、我公司目前工资发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前年开始我们公司所有项目部的工资发放都是由公司财务部、民工办和项目部负责人共同实施的发放,民工办并全程予以监督。根据我们上对各项目部进行的调查和了解。

(一)目前的发放情况

我们公司到目前为至,所有承建的项目部民工工资已经全部发放完毕。大部分民工工资及欠款在去年 12月份已经全部解决完。还有一部分由于甲方未能及时拨款,由我们公司自己进行了垫付和逐人发放或补发,使所有

民工都能够安心回家过年。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在这项工作中进行逐步的细化和完善,但仍然还是存在不少难以预料的问题和困难。

1、多数工程造价本来就不高,但工程款拨付又迟迟不到位,并且已交工的工程审计时间太长,致使企业和项目经理垫资太多,资金周转不开。政府要求农民工工资全额发放,所以作为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难度都很大而且也是力不从心。

2、个别项目经理在工程款未及时到位的情况下,把所有的矛盾推给公司,民工要工资干脆直接推给公司。理由是甲方没有拨款没给钱要钱去找公司领导要,也很让我们施工企业头疼。

3、民工流动性大、工资结算频繁、劳务纠纷也明显的增多。按照惯例民工在一项工程完成后先结算80%的工资,剩余工资在工程验收后一次付清。但现在不同了,民工只要把活干完不管质量是否合格也不管工程款是否到位,都必须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结算全额工资。否则就罢工、重则围攻闹事。因此现在的劳务纠纷也高于了往年。

4、政府部门在处理有些农民工工资问题和方法上过于简单,这一做法导致了农民工随意讨薪、无理讨薪、甚至违法讨薪现象屡见不鲜。

民工干活要工资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但近几年以来,由于政府对农民工讨要工资的态度转变和简单化的处理手段,造成了农民工只要讨工资,不管什么原因,施工企业就得给。因此也滋长了一部分农民工借每年冬季工程停工之后,随意讨薪,甚至恶意诈骗工资。只要几个农民工相互之间

打个白条、随便找几个证人,政府部门有些人就根据他们的现实情况支持他们要工资,而且每要必给、每要必得。并且部分农民工私自招集鼓动一些人,更有甚者出钱雇人到政府上访、围攻施工企业,动辄封门、挡车、甚至限制企业领导的人身自由。

三、对农民工使用及工资管理的几点建议

不可否认,农民工已成为我们这座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其贡献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如何正确的使用和管理好这支庞大的队伍,也是各级政府和施工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加以认真的研究。我们认为,对农民工使用及工资的管理应当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长效机制,从政策上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给予适当的约束,不能让他们随意的以讨要工资为由扰乱企业的正常工作和利益,甚至影响当地的社会治安。应当提出各项针对性政策及法规或指导性意见。

2、积极的探索劳务管理机制,引导和教育农民工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和职业道德。不能让他们养成活无论干好干坏就必须给钱的错误思想和理念。

3、政府主管部门针对农民工的工资现实情况,应当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工种制定一个合理性的工资价格,并纳入法制化、常规化,坚决的杜绝哄抬工价和炒工价的现象。同时政府还要出台相关文件或法规,不仅要对民工工资的发放管理提出具体的要求,而且要对民工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提出明确的规定。

4、对于民工的工伤保险的办理能否立足目前建筑行业的现实情况和特殊性,把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和一般单位的职工有所区别和对待。各级要

求我们施工企业农民工都必须参加国家出台的工伤保险,我们去年就已经在市劳动和社保局积极的参加和办理了。社保局要求我们施工单位上报参保人员名单必须以实名制参保等相关条件,但经过我们一年时间的实践和探索。确实有些方面的要求对于建筑行业不适用也过于克刻。我们认为对于目前建筑行业的现状及实际情况不是很合理。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太大而且不固定于一个项目部的工作。对于我们施工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必须以实名制参保确实也有一定的难度。希望能否给予考虑出台相关合理的政策和意见。

以上是我公司的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证。

喀什市新隆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湘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下一篇:物业服务品质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