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生活保障会议记录(通用8篇)
旗政府副旗长陈君来
(2011年6月10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以会代训”的形式,贯彻落实自治区、全盟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旗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的重大意义
农牧区低保和扶贫开发是当前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两项基本制度,“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根本目的就是对没有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做出制度安排,通过救助维持其基本生存;对具有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给予新的政策支持,促进其脱贫致富,以形成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的新的扶贫开发工作格局。做好此项工作,对解决农牧区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保障农牧区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今年全旗扶贫开发的一项重点工作,各苏木
镇和旗直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农牧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工作,不断提高农牧区贫困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二)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建立贫困瞄准机制、解决贫困人口生存和发展问题的现实需要。我旗农牧区贫困人口比例较大。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就是要通过对贫困户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卡立档,客观真实地反映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形成信息相对全面的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基本情况数据库,分类实施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特别是在国家惠农惠牧政策力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农牧区扶贫工作的着眼点要更多转向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巩固温饱、脱贫致富的基础性工作。
(三)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体系的基础工作。目前,农村贫困人口可分为三种情况,即丧失劳动能力的纯低保对象,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还有一部分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无论是研究完善农牧区低保制度还是研究制订新十年扶贫规划、“十二五”扶贫政策等,都需要对全旗农村牧区贫困状况进行全面科学的研究。通过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对上述三种贫困人口的规模、特点、分布、需求等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农村贫困户信息系统,可以为扶贫和民政部门建立和完善各项政策提供依据,也可以为教育、卫生、农牧业、水务等部
门提供一个通用的工作平台,各部门根据贫困人口状况实施分类扶持,提高政府扶贫资源的使用效能。
二、明确任务,扎实有序地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明确责任,在目标上进行衔接。农牧区低保和扶贫开发都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措施,但各有侧重,目标任务不尽相同。农牧区低保主要着眼于维持生存,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扶贫开发主要着眼于促进发展,通过扶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低保的任务在于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解决困难群众的生存问题;扶贫的责任在于对具有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给予支持,通过扶持促进其脱贫致富。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主要目标任务是建立制度健全完善、政策衔接配套、标准科学合理、补助水平适度、资金筹集落实、管理规范有序、服务优质高效的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工作机制,为全旗实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奠定基础。
(二)把握政策,在规模上进行衔接。对农牧区低保对象,按政策足额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对农牧区扶贫对象,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贷款贴息、产业扶持、转移培训、改善居住条件等方面的扶持。按照自治区确定的标准,我旗农牧区年人均纯收入18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总规模为13352人,各苏木镇一定要按照自治区、盟里下达的任务,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各苏木镇贫困人口数量,绝不能搞平均分摊。要充分发挥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做到公平公正、透明公
开。必须严把政策关,要将真正的贫困户纳入范围,加大力度进行扶持。
(三)分类扶持,在对象上进行衔接。由于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都是贫困人口,覆盖对象难免有所交叉重叠,两项制度对象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的界定识别上,各苏木镇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做细做实工作,严格按照农牧户申请、嘎查村评议公示、苏木镇审核、旗直部门审批、逐级公示的程序进行。各苏木镇对识别出来的扶贫和低保对象,一定要按照分类扶持的要求,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真正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
(四)动态管理,在操作上进行衔接。随着农牧区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和扶贫标准的提高,两项制度要在操作上加强衔接,实行动态管理。核定农村低保对象时,要对有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的家庭进行分类,并把有劳动能力的家庭适时纳入扶贫开发计划;要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复核,对于通过扶贫开发,收入高于农村低保标准的对象,按照程序及时办理退保手续;对于因各种原因返贫,收入下降到农村低保标准以下的农村家庭,要及时将其纳入低保范围,保证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对象有进有出。
(五)资源共享,在信息上进行衔接。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既可以减轻农牧区低保制度的压力,又可以使更多的农牧区贫困人口受益。这是一项惠及更多困难群众的新举措,扶贫办、民政局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要充分利用现有资
源,真正做到民政和扶贫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在利用双方资源、协调相关政策方面取得新进展。
(六)制订规划,在措施上进行衔接。扶持措施是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落脚点,是有效衔接的核心。“十二五”期间,我旗扶贫开发的基本对象就是这次认定的贫困户,重点是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各苏木镇要将帮扶措施的落实作为“两项制度”衔接工作的重中之重,想方设法抓好抓实。对于每个贫困户,要有针对性地制订帮扶规划,明确产业项目、帮扶单位、资金来源和年度增收目标,确保扶贫对象得到及时有效的扶持。
三、加强领导,确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取得实效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全旗当前乃至今后十年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切实加强领导,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开拓创新,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旗、苏木镇要专门成立“两项制度”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做好工作。扶贫办要牵头制订方案,识别扶贫对象和交叉对象,落实扶贫对象到户帮扶措施,同时对扶贫战略和政策措施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民政局要确定低保范围和标准,落实低保户的救助措施,配合扶贫部门落实交叉对象的扶持政策。财政局要提供资金支持,落实工作经费,负责资金管理和监督。统计局和调查队要搞好贫困监测以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结构分析,参与提供
相关指标。残联要及时核对残疾人的有关情况,对残疾人中的低保和扶贫对象提供重点帮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肩负起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能。其他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政策、信息、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把搞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共同促进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要强化督查检查。各苏木镇、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明确工作目标,制定详细的工作措施,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要经常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查,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对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要认真予以总结推广,对存在问题要责令限期整改,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
三要提供有力保障。要顺利完成农村牧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各苏木镇必须提供强有力的工作保障,抽调专人负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关键词:现状,措施
一、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各项制度日益健全, 并且管理水平和操作程序发展有序, 我国逐渐制定出了一项符合我国发展现状又与国际相衔接的城乡最低保障体系, 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缓解低保家庭的负担, 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还有利于减小贫富差距, 也有利于经济体制的改革。
首先, 从上面表格中得知城乡低保总数相对稳定, 保障人数大体在7000万左右;从上表反映出2000-2007年相对较低, 2008-2014年基本稳定。虽然保障人数增加比较缓慢, 但总的财政支出却是大幅度的增加。从而说明我国对城乡低保人群的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在得出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明显的看出2000-2014年总体上低保范围在扩大, 财政支出逐年增加, 并且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财政支出主要依靠中央的支出, 中央的财政支出比例较大, 地方财政负担也承担着较重的责任, 资金不足导致不能按时发放或足额发放的情形时有发生。
其次, 低保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 超出了其应有的功能, 又没有其他专项的配套制度, 严重的损害了低保制度的运行。低保制度超载, 这一制度相对来讲较为完善, 但它发挥了很多不应由其承载的功能。 (1) 比如将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项目捆绑在低保之上, 如此种种导致低保承载功能过多, 出现“不能承受之重”, 而在实施中扭曲变形。
再次, 做好低保工作, 不仅体现的是一份良心, 也体现了一种社会的责任感。但是, 有些人却丝毫不在意, 利用关系占用低保名额, 给自己的家人、朋友, 殊不知就这样使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错失良机, 生活每况愈下;除此之外, 还有骗保的现象, 诸如此类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那么低收入人群的利益又拿什么给予保证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目前, 很多有关低保资格认定、标准还存在着很多争议, 这严重阻碍了低保政策的贯彻实施。我们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 也要关注低保制度事后的监管工作, 既做到有法可依, 又能保证通过此项举措真正使低收入人群获得救济, 改善生活条件, 早日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我国的低保制度由于缺少经费和人员因此动态监管还存在不到位的现象。社会救助从建立起就没有规定专门的工作经费。法律规定把钱给到正确的人, 但是, 因为没有工作人员下去专门核查, 导致“应保未保”或“保非所保”现象存在。工作经费支持着社会救助的执行, 法律中要明确经费问题和人员保障问题。
二、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措施
(一) 加快最低生活保障的立法进程, 在立法中确立生存权保障法理念
世界人权宣言申明, “人人有权享受为维持他本人和家属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准”,
如果不充分尊重人权, 贫困就不会消除。 (2) 而解决贫困问题最好的方法之一是建立最低生活保证制度。最低生活保障法理念既生存权保障法理念的真正确立对建立良好的法律制度具有关键得出作用。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问题的解决的关键是制定法律, 只有通过法律保障, 制度才能有效的运行。保障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
(二) 制定相关就业政策, 使低保人员摆脱贫困, 从而促进被保障人员的流动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设立在满足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的同时, 还要转变救助理念、破除传统的思维模式, 制定合理有效的就业政策, 使被保障人员摆脱贫困, 及时退保, 从而使新的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的保障, 使保障机制和制度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使社会保障体系有序的运行。同时也有利于资金利用的缓解, 使资金充分的利用。
(三) 健全监督监管机制, 提高相关人员素质, 落实低保相关责任制度
对监管不到位的相关乡镇整改, 整改不到位的, 予以通报批评;拟对具体负责低保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提高业务能力素质;制定走访计划, 将明察暗访活动作为常态化工作机制来执行;主动邀请群众作监督员对低保工作进行监督, 并对违规违纪人员进行更为严厉的问责。在必要的时候, 法院在办理有关相关案件时可向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加强审批工作透明度、有效的监管机制等一系列提议。有效的责任制度的建立可以震慑低保实施过程中的乘虚而入的不当行为, 对违反低保制度的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惩罚措施, 促进城乡低保制度的有效性。
(四) 科学规范立法内容, 明确规定低保标准, 明确低保和其他专项救助范围, 使其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关法条应当对低保的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虽然不能要求特别详细的规定, 但要反映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本质和理念, 要有效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防止有名无实。低保制度是满足贫困人群的最基本的生活标准, 而专项救济是根据其特殊性规定其标准。当前, 如果一个人获得了低保, 最低生活保障肯定会享有, 除此之外专项救助也可以享有, 这样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 只有低保制度与其他专项救济制度等有效的接轨才能使低保人员按照其自身的情况退保入保。
(五) 建立合理的低保经费支出机制
如果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交由更高一层管理者时, 为了更好的管理可能需要各级政府协同管理, 所以就有可能必须重新建立更好更合理更适应制度标准的财政分担机制。这个机制如果做到很合理可能会对调动各级财政更加有利, 也不会给各级财政带来一些繁重的事务, 反而会更加照顾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等情况。其实一般来讲, 一个地方越富裕, 地方财政低保经费支出的越多;而越贫穷的地方, 地方财政低保经费支出就越少。
参考文献
[1]洪大用.完善社会救助, 促进社会和谐[J].社会学, 2005 (3) .
[2]曹明睿.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
[3]唐钧.最后的安全网—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 1998.
[4]乔世东.城市低保退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东岳论丛, 2009 (10) .
答:各地规定的农村低保对象范围,一般是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农村困难群众,从各地开展农村低保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地区要求把保障的重点放在那些因疾病、残疾、年老体弱、家庭缺少劳动力和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常年困难的人员身上。这主要是因为多数地区农村低保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限于财力等原因,首先将农村最困难的群体纳入低保范围,循序渐进,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使低于低保标准的人员都能得到低保。同时,重点保障那些家庭缺少劳动力的贫困人员,也有利于鼓励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千方百计发展生产,争取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生活问题。
问:如何理解农村低保标准的含义?各地确定低保标准有什么原则?贫困农民从政府领取低保金一般是多少?
答:在确定低保标准方面,除了少数东部发达地区,一般地方都是围绕国家每年公布的贫困标准,国家2006年公布的贫困标准是年人均收入683元,2007年公布的是693元。从低保工作的发展趋势来看,今后各地制定的低保标准原则上不应当低于国家分布的贫困标准,这主要是由于国家公布的贫困标准是维持农村居民温饱的绝对贫困线,农村低保起码应该保证低保对象的生活水平不低于绝对贫困线,否则就无法保证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需求。但低保标准也不宜比贫困线标准高得太多,否则会不利于鼓励群众生产自救。目前全国已实施农村低保的地区平均低保标准为年人均1000元左右,最低的只有600多元,最高的2000多元。
关于农村低保的实际补助水平,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测算,截至2006年底,低保对象实际领到的低保金为月人均33.2元,截至2007年第一季度末,则为27.6元。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一些中西部省份新出台了农村低保政策,虽然保障人数有所增加,但按人均计算的补助水平则略有下降。从补助水平的地区分布情况来看,2006年全面实施了农村低保制度的23个省份,平均补助水平为月人均35.4元,其中,东部地区50.9元,中部地区25.3元,西部地区25.5元。从有关部门调查了解到的情况以及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来看,一般认为给低保对象的实际补助金应以月人均30至40元为宜,至少不能低于30元,即每人每天1元钱(可买一斤粮)的水平。随着农村低保制度的全面建立以及各级政府逐步加大投入,这个目标通过努力应该可以实现。
问: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农民,扶持补齐到低保标准线,那么低保对象的收入是如何计算的?
答:核定低保申请人家庭的收入等情况,是审核审批低保对象的一个重要程序。目前各地根据本地实际,对于核定低保申请人的收入等情况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个别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已经实现了城乡低保一体化运行,城市化水平高,工作基础较好,可以做到在较准确地核定低保申请人家庭收入的基础上,原则上按照申请人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与保障标准的差额发放低保金;另一类是在广大的中西部,基于农村居民收入渠道比较多,生产经营活动形式多样,家庭收入难以准确核算,但困难家庭的情况左邻右舍都清楚等实际情况,通常是在初步核查申请人家庭收入的基础上,更多地依靠民主评议等办法来确定低保对象,并采取按照低保对象家庭的困难程度和类别,分档发放低保金,这样做比适合农村的特点,同时也较为简便易行。
问:确定低保对象的程序是怎样的,农村困难群众如何申请低保?
答:各地在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过程中,普遍对低保对象的申请、审批程序作了具体规定,并遵循公开公正透明等基本原则。从各地做法来看,一般都是由户主向乡(镇)政府或者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开展调查、组织民主评议提出初步意见,经乡(镇)政府审核,由县级政府民政部门审批。乡(镇)政府和县级政府民政部门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查,了解其家庭收入、财产、劳动力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结合村民民主评议意见,提出审核、审批意见。通常,申请人需要如实提供关于本人及家庭的收入情况等信息,并积极配合有关的审核审批部门按规定进行的调查或评议,有关部门也应及时反馈审核审批结果,对不予批准的应当说明原因。
问:各级财政投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情况是怎样的?如何健全管理机制,保证低保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人到户?
农村低保的概念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农村低保”),是指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我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居民,政府按照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是解决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的长效机制。
农村低保标准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又叫保障线。根据省市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由县民政、财政、统计、物价、扶贫等部门联合调查,按照我县农村居民衣食住水电燃料等基本生活需要和未成年人教育费用以及县财政的承受能力制定,由县政府发布执行,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2011年我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为1096元/年。
农村低保保障办法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家庭为单位实行补差救助的办法。对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096元的农村困难居民,经户主申请,按家庭共同生活的农业人口分类进行补差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有进有出、保主保重、动态管理的保障办法。将保障对象分成三个类别,按家庭收入状况和“四级审批、三榜公示”的程序分别对象的类别,享受相应的低保金。2011年,一类对象月人均补助107元,二类对象月人均补助74元,三类对象月人均补助62元。每年对低保对象家庭人均纯收入进行一次全面核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下年增发、减发或停发。
农村低保对象
凡具有我县常住农业户口,上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我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均可申请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主要为以下对象:
(一)无生活来源、与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抚(扶)养人或
法定赡养、抚(扶)养人无赡养、抚(扶)养能力的农村“三无”对象;
(二)因残疾、年老体弱或家庭主要劳动力长期患重病、死亡和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自身无法维持基本生活,口粮田无法耕种,且无其它经济来源的特困户;
(三)有一定经济收入,但其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本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经村(居)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县民政局认定应当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农村居民。
农村低保申请审批程序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按照个人申请、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审批发证“四级审批、三榜公示”的程序进行。户主向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并进行第一榜公示;公示结束后上报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对上报的对象进行审核,主要是组织乡(镇)、村干部入户调查,核算家庭收入,对符合条件的提交乡(镇)人民政府专题会议讨论,并进行第二榜公示;公示结束后上报县民政局,民政局对各乡(镇)上报的对象进行抽查审定,召开专题会议审定,并报县低保领导小组审批,结果在各乡(镇)进行第三榜公示,以正式文件批复各乡(镇),并发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
农村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算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所有家庭成员全年农副业生产以及合法劳动经营所获得的货币和实物收入的总和。主要包括以下收入项目:
(一)种植、养殖业所得中扣除农业生产资料成本的收入;
(二)手工业以及其它家庭经营性收入,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及其它各种劳动收入;
(三)储蓄存款、有价证券及其利息、遗属生活补助等收入;
(四)参加各种养老保险领取的养老保险金;
(五)依法继承的遗产、遗赠,接受赠予的所得;
(六)出租或变卖家庭资产所得的收入和偶然所得;
(七)村(组)集体经济分配收入;
(八)因征地拆迁所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中,扣除房屋重建等支出后的收入;
(九)其他应计算的家庭收入;
(十)家庭成员另立户主或分开居住但在一起生活的,其收入应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合并计算,并按一户处理。
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以申请人提出申请之日前12个月的家庭收入为基数计算,计算公式为:家庭年人均收入=申请前12个月的家庭收入总和/家庭人口数。其中人均纯收入按照统计部门有关“农民人均纯收入”办法计算。但根据政策规定,农村二女结扎户、独生子女领证户享受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少生快富奖励、节育奖金;残疾军人、“三属”的抚恤补助金、老复员军人定补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因公负伤人员的护理费、见义勇为人员享受政府给予的一次性奖励金;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医疗费、大病医疗救助金;学生助学金、奖学金、勤工俭学金;政府给予的临时性生活补贴以及节日慰问金;社会各界的捐助及临时性社会救济等(口粮救济款)不计入家庭收入。农村低保的监督管理及责任追究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县、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制。县政府民政部门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审批管理机关,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入户调查、对象审定、资金发放等日常管理工作。农村低保对象,在家庭收入状况发生变化时,应当主动向村(居)委会报告。
折叠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农村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对农村中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困难家庭,由人民政府给予生活补助的制度。对农村困难家庭发给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形式。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还可以采取其他生活补助措施。
第三条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一般按照农村困难家庭的困难程度和类别分档发放;条件具备的地方也可以按照农村困难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应当根据农村困难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的增减,适时停发、减发或者增发。
第四条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应当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相适应,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应当与扶贫开发、促进就业和其他农村社会保障措施相衔接,与家庭赡养扶养抚养、社会互助、个人自立相结合。鼓励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困难居民生产自救,劳动致富。
第五条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条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并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足额安排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财政、统计、物价、审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工作。村(居)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工作。折叠第二章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条件
第八条 农村困难家庭申请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当地农村户口;
(二)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第九条 本办法所称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是指:
(一)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
(二)共同生活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
(三)父母双亡或者无抚养能力,与兄、姐共同生活的未成年或者虽已成年但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弟、妹。
(四)父母双亡,与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共同生活的未成年或者虽已成年但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五)共同生活并已形成赡养、扶养和抚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
第十条 本办法所称家庭纯收入,是指申请人提出申请时的前12个月,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按照统计部门的统计口径计算)。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农村居民享受的奖励、荣誉津贴、抚恤补助金、优待金、独生子女保健费、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医疗费、医疗救助金、助学金、奖学金、勤工俭学收入,以及临时性社会救助金等,不计入家庭收入。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家庭,不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一)在劳动年龄内具有正常劳动能力,不从事生产劳动的(在校学生除外);
(二)有能力耕种而不耕种,导致所承包土地抛荒的;
(三)家庭实际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四)不如实申报或者拒绝核查家庭收入的;
(五)因酗酒、赌博、吸毒等原因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通过教育仍不改正的;
(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不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情形。
第十二条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市州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拟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第十三条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根据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基本费用确定。
第十四条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当根据当地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折叠第三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审批
第十五条 农村困难家庭申请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家庭成年成员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本、家庭收入材料和其他相关材料,向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家庭成员均无行为能力、无法正确表达意愿的,可以由其近亲属、其他村民或者所在村民小组代为申请。
第十六条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当事人的申请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人的家庭成员劳动力状况、经济收入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调查核实后,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或者评议小组会议进行民主评议,并将调查核实情况和民主评议意见在村(居)务公开栏进行第一榜公示7日。公示期满后,将公示情况、民主评议意见、申请人的有关材料和村(居)民委员会的初审意见上报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复核。
第十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自收到村(居)民委员会的上报材料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人家庭有关情况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情况在村(居)务公开栏进行第二榜公示7日。公示期满后,将公示情况、申请人家庭的有关材料和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的复核意见上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第十八条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的上报材料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人家庭有关情况进行审查。经审查准予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金数额,并在村(居)务公开栏进行第三榜公示7日。公示无异议的,发给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公示有异议的,应当组织调查处理。经审查认为不符合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应当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折叠第四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与发放
第十九条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由省、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的数量提出资金需求,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列入年度预算。省财政安排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主要用于补助财政困难地区。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提供捐助。
第二十一条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
第二十二条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一般按季发放到户,并逐步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发放。
折叠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年审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应当及时将家庭收入变化情况告知村(居)民委员会,村(居)民委员会也应当及时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收入变化情况告知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及时查实,报告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办理停发、减发或者增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手续,并及时公示和告知当事人。
第二十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档案,并确保档案完整、安全。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领导,配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人员,安排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专项工作经费,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对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给予经费补助。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监督管理,并在每年年初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报告上年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情况。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足额筹集、按时拨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
第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要求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中弄虚作假。
折叠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贪污、挪用、截留、私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或者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采取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追回其获取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情节严重的,处获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额1倍的罚款。
折叠第七章附则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
根据维持最起码的生活需求的标准设立一条最低生活保障线,每一个公民,当其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而生活发生困难时,都有权利得到国家和社会按照明文公布的法定程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和实物救助。因此在中国,这项制度也被称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项制度具有以下3个特点:
1.获取最低生活保障或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从总体看,造成贫困的原因中社会因素大于个人因素。所以,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社会救助是其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在当今世界上,社会救助制度通常被视为纯粹的政府行为,是一种完全由政府运作的最基本的再分配或转移支付制度。这种责任或义务通常用最低生活保障立法的方式加以确认,并且透明度极高地公诸于众;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社会救助是他们应享的受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这同样可以在我国宪法中找到依据,宪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案例中的社区为特困户老张一家办理低保,为没有经济来源的孤儿丁丁圆了大学梦……这些都体现了最低生活保障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体现了其公平性,无论年老还是年幼,无论残疾与否只要符合低保对象的都可以享受国家低保政策。
2.社会救助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是克服现实的贫困,它在公民由于社会的或个人的、生理的或心理的原因致使其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因而陷入生活困境时发生作用。因此,一般会有一套称为“家庭经济情况调查”的法定工作程序来审核申请救助的公民的收入状况,这包括:个人申请、机构受理、立案调查、社区证明、政府批准。能否得到社会救助的关键是申请者个人收入或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是否低于政府事先确定了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有的国家或地区还要调查申请者的家庭财产和工薪之外的其他经济来源。家庭经济情况调查是公民的权利和国家与社会的义务这一对法律关系是否应该发生的必要前提。这种“选择性”原则是社会救助最为突出的特点,它能保证有限的社会救助经费切实地用到最需要的人的身上。从国际、国内的经验看,在经济、社会发生较大变动的时期尤为如此。因此,在社会保障理论界,社会救助也常常被称为“须经家庭经济调查的保障制度(Means-tested Programs)”。从具体操作的角度看,制定科学合理的最低生活标准是社会救助制度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案例中下岗的江某夫妇在生活困难无助的时候享受了社区为他们提供的低保,重燃生活的信心,找到了工作,家庭经济状况好转。这体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客服现实的困难。
3.社会救助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的仅仅是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或实物,目的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适度。它既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它不问致贫原因,只看受助者是否真是贫困;也没有别的什么资格限定。它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极力使每一个公民不至于在生活困难时处于无助的困境。同时,它的责任仅仅是使受助者的生活相当于或略高于最低生活需求,以避免产生依赖心理乃至不劳而获的思想。只要受助者的收入超过最低生活标准,救助行动即告一段落。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社会救助制度“能上不能下”的“刚性”比较突出,所以,制定最低生活保障线要把握适度。
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优缺点
案例中“若没有低保,家庭早散了”、“低保圆了大学梦”等无一不体现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优点。用通俗的话来说那就是:能够保证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低保制度的这个优点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在整个社会保障体制中,社会救助的立足之本,就是其与众不同的“须经家庭经济调查”的特点。这项制度设计了一整套相关的行政程序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直到确认其“确有需要”,亦即确认申请者确实因为收入过低乃至中断而不能维持其最低的生活水准,在这个前提下政府有关部门才能动用纳税人的钱来对其施救。
同时,在受助者领取救助金的整个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会对其进行持续的追踪调查。一旦其收入超过救助标准,救助即告一段落。正因为有了这样严格的行政审查制度,纳税人的钱不被滥用才有了保证,从而也确保了在反贫困方面财政支出的效益最大化。
从微观的角度,我们还要了解低保对象从这项制度中究竟得到了什么样的实惠?一直以来,学术界和新闻界讨论城市低保问题常常将目光聚焦到低保标准上,而一个更为重要的指标却被忽略,这就是“月人均补差”。其实,低保对象真正从政府那里得到的救助金,并不是以低保标准表现出来的现金金额,而是以低保标准减去家庭人均收入后得到的“差额”,再乘以家庭成员的人数。所以,这个“差额”或“补差”是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各地都在为增加低保对象的补差,亦即实际得到的低保金努力奋斗。2003年,每个城镇低保对象月平均补差为58元,到2009年则已经增加到165元。2007年以后,农村低保对象的月平均补差也达到了70元上下。
平心而论,低保对象从政府那里得到的救助金其实是很低的。那么,如此之低的救助水平为什么能够起到安定社会的作用呢?制度经济学认为,一个“好”的制度应该是可预期的。低保对象中,70%以上是失业人员。失业使他们几十年间形成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巨变,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不稳定”。低保制度使他们重新有了一笔月月可领取的“稳定收入”,虽然很少,但是买下一个月果腹的粮食还是够了,这样,贫困家庭就不会“心慌”。所以,低保制度所起到的作用,在社会心理方面比在物质方面更大。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社会政策都是“双刃剑”,优点与缺陷犹如一个钱币的两面。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不例外。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缺陷也像其优点一样,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低保制度并不能帮助低保对象脱贫
在国际上,低保制度或社会救助制度还有一个别称,亦即“收入维持制度”。此类制度的政策目标都是“维持”受助者最起码的生活水准。从这一点上说,这项制度本身是“被动的”和“消极的”,并不能帮助受助者脱贫。
从中国的实践看,当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救助对象2002年突破了2000万大关后;2003年再度上升,达到2247万;2007年突破2300万。可以预计,如果不采取其他更加积极的政策,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低保对象的规模将稳定在2200—2300万人之间。
2.低保制度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
因为低保制度或社会救助制度都需要对申请者进行家庭经济调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法定的受助条件。在受助者享受低保金期间,还要对其进行追踪调查,以确认其在此期间没有因为从其他途径获得收入。一旦超过法定标准,就必须取消其受助资格。以上这些法定程序的进行,都需要大量的人工。
从中国的实践看,在城市低保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巧妙地利用了遍布在中国城市中“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80017个(2004年数)的社区居委会,动员起至少30—50万人的从事调查审核的“志愿者”队伍,所以只花费了极少的人工成本就使一个庞大的“低保机器”运转起来。在城市社区中,居委会与社区居民几乎“零距离”的接触,这对于他们掌握对制度实施必要的信息非常有利。但与此同时,这种“零距离”接触也导致了两个的居委会干部不利的因素:一曰“优亲厚友”,二曰“身家性命受到威胁”。
3.低保制度容易同时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攻击
低保制度的最初的设计应该是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对于这些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社会群体,出于人道主义的思想和互助互济的传统的社会救助在社会上比较容易取得一致的看法。但是,当失业者——他们是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就业机会的人——也获准享受同样待遇时,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因为低保制度“养活穷人”的钱实际上来自于全体纳税人,于是,一部分纳税人对这项制度是否“养懒汉”变得十分敏感;而另一部分人又常常从人道的角度,同时对这项制度的行政程序中的“羞辱性”问题提出指责。这种同时受到两面夹攻的尴尬处境,常常使低保制度进退维谷,无所适从。
从中国的实践看,在2300万左右的城市低保对象中,实际上70%上下是失业人员,而有劳动能力的要占到总数的50%左右。因此,自从低保制度实施以来,对这项制度“养懒汉”的担心颇盛,以至于地方上一度普遍采取所谓“虚拟收入”(对失业人员不管事实上有没有收入都按当地最低工资计算其收入)来设置“门槛”,造成了大量失业人员被排除在外的“应保未保”的现象。而与此同时,又有从人道的理念出发,对严格的家庭经济调查和追踪调查进行严厉批评,在社会舆论中,在新闻媒体上,造成了对低保制度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因为实际上每一项社会政策都会有其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所以其作用最终总是会受到一定的局限。我们不能指望以一项社会政策解决所有的问题,就像实际工作者经常说的那样:某某政策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警惕和反省了。
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展望
毋庸置疑,在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前景是被看好的,其做法也是与国际接轨的,所取得的成就也得到了国际国内专家的一致好评。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低保政策中的优点和缺陷是同时并存的:因为有家庭经济调查,才有社会救助制度,取消了这项前置条件,社会救助就不成其为社会救助了(变成社会福利或社会津贴制度了)。但因为这个前置条件的存在,如果执行不力,就会形成福利依赖,就会“养懒汉”;同时,如果执行过头,也会形成社会排斥,从而导致基层干群关系紧张,违背了实施这项制度是为了稳定社会的初衷。
正因为如此,应对策略应该是不要使低保政策在反贫困领域“单打独斗”,要与其他反贫困政策构成一个社会政策的“组合”,用其他更为积极的反贫困政策来抵消低保政策的副作用。目前,可以与低保政策相辅相成的其他反贫困政策有:社区组织、可持续生计、资产建设和劳动力流动。
“社区组织”是指以社区为单位将低保人员组织起来,尽量争取为他们提供一些临时性、季节性的工作机会。在没有工作的时候,则进行学习、交流,也为社区提供一些志愿服务。这样做,可以避免他们因长期失业而导致的“边缘化”倾向,使他们回归到主流社会中来,达到“增权”的目的。
“可持续生计”是指要帮助低保人员打破固有的“就业”观念——8小时工作、按时上下班、按月领工资……而去尽力适应当前的社会现实。努力帮助他们找到一种既适合自己又可持续的谋生手段,这种“生计”大多与自谋职业相关。同时,政府的政策应该有利于帮助他们建立“可持续生计”,而不是在城市建设的旗号下,肆意破坏老百姓的生计。
“资产建设”是指鼓励低保人员建立自己的金融资产——个人发展账户。低保政策不再“逼迫”低保人员在收入和财产方面必须永远处于“山穷水尽”的窘境;另一方面,也是干脆承认他们的收入和财产实际上政府机构也不可能查清楚这个事实,从而避免对抗和冲突。用指定的目标,譬如子女教育、发展可持续生计、治病……来引导他们向指定的个人账户中存钱,同时在他们动用这笔存款时,政府给与一定的配比。
“劳动力流动”是指鼓励低保人员向有就业机会的地方流动,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际上,在一些情况特殊的地方,不流动是没有出路的。
以上的“政策组合”实际上是用低保制度来维持城乡贫困人口的最起码的生活条件,以达到安抚人心、稳定社会的目标;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又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引导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寻找他们的“可持续生计”,建立他们的“个人发展账户”,从而走出贫困的困境。
一、农村居民最低保障标准的测定--扩展性支出模型法
1973年, 经济学家朗茨在斯通提出的商品需求系统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这一个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需求函数模型。扩张性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法的基本思路是:把居民的各项消费品支出看成是居民收入的函数, 建立扩展性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然后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模型, 从而得出模型中设定的各类消费品的基本需求支出以及总的基本需求支出, 以此作为保障标准, 即最低生活保障线。扩展性支出模型的函数表达式如下:
其中:qi>ri, 0<βi<1, pi代表第i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 qi代表对第i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量, 由两部分组成:基本需求量和非基本需求量;ri价代表对第i种商品或劳务的基本需求量;y代表居民收人。
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之下, 消费者首先满足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基本需求量
ri, 在剩余的收入 (yi=Σ1ripi) 中按βi的比例在消费支出与储蓄之间进行分配。扩展性支出模型利用横截面数据进行估计。和截面数据中, 价格是不变的。扩展性支出模型可以表示为:
将模型写成计量经济学方程:
上式变形为
由于V和y分别可以从统计年鉴中获得, 便可以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出参数αi与βi。
将 (5) 式两边分别求和得
(7) 式即为最低生活保障线 (全年) 的计算公式。
将 (7) 式带入 (5) 式得
(8) 式即为最低温饱需求量———绝对贫困线 (全年) 的计算公式。
本文的具体做法:根据中国年统计年鉴2004-2008对农村居民家庭收支情况调查资料, 农村居民按不同收人组分为五组:低、中低、中等、中高、高收人户。这五组的家庭消费支出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医疗、文教娱乐、其他支出等8项。
农村居民的数据比较复杂, 既有总收入也有纯收入, 各收入组在各商品上既有总消费支出也有现金支出。其中纯收入=总收入-税费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亲友支出。而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亲友支出都应当纳入到正常日常生活的开支部分, 同时鉴于税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很小, 因此选择总收入作为收入指标。而现金支出作为总支出中以现金形式表现的支出, 在我国农村二元经济体制下缺乏合理性, 因此在消费支出指标中选择总支出作为分析指标。回归结果见图表:
经检验R2的值都在0.99以上, 拟合度很高, 因此模型设置是合适的。根据T检验可知Y的系数很显著, 说明个大类商品的消费支出与人均总收入相关, 既符合经济学伦理, 又与实际比较相符。根据T (5%) 检验和相伴随的概率检验, αi不全显著, α4、α5、α7不显著, 这是可以理解的。农村居民一般都是自行建造房屋并自行进行装饰或只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装修, 各种家庭设备也不像城镇居民那样都是购买的, 在医疗和保健、卫生服务方面显然农村要落后城市很多, 虽然农村的教育文化事业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文化娱乐以及日常的书刊杂志支出显然不会很多。只有农村居民具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时, 才会消费更好的家用设备, 才会雇佣专业的装修队, 相应的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才会增加。因此, 就回归整体结果来看, 个变量都是比较显著的。由于一元线性回归中, T检验和F检验一致, 方程总体回归显著。
二、总结与建议
使用扩展性支出模型计算得出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比较合理, 其既考虑了收入又考虑了生活所需的各项消费支出, 测算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但因为其测算需要大量的微观数据, 而本文中统计年鉴上的数据较少, 测算结果也可能有一定的偏误。全国各农村地方为制定合理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除使用合理的测算方法、建立农村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还需使用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
(一) 实施分类救助制度
实施分类救助制度, 是针对低保对象家庭中的实际困难程度, 真正把低保金用在最需要帮助的困难居民身上, 依法维护和保障低保户的生活权益, 促进维护社会稳定。综合考虑低保对象家庭收入、家庭成员状况、家庭实际贫困程度等因素的基础上, 根据救助对象困难程度的不同, 确定的救助待遇调整值, 如重点保障户可以实行全额救助, 而特别保障户和基本保障户可以进行差额救助。分类救助制度, 在相同财政支出的情况下, 大大有助于提高农村低保对象的救助力度, 保障了不同救助需求的农民得到相应合理的救助金。
(二) 实施弹性标准制度
实施弹性标准制度, 是将纯收入水平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但实际生活有困难的低保边缘家庭纳入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为解决好这部分低保边缘户的相对困难问题, 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各地方应建立起城乡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 将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城乡低保标准, 但生活相对困难的家庭纳入低保边缘户范围。各省市地方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 人性化关注和理性地解决低保边缘群体的生活。另外, 可以制定社会救助法, 将低保边缘户等群体的利益诉求和保障机制加以规范, 以利于救助和保障的可持续发展。
(三) 实施收入豁免制度
“收入豁免”政策通过对部分收入免予计入家庭收入等措施, 使低保家庭中的低收入从业人员的实际生活保障标准明显提高。发达地区可以针对就业年龄段有劳动收入人员及部分退休早、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等申请"低保"的困难群体, 实施收入豁免政策。此制度更加体现促进低保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从业人员的就业积极性、体现对就业与不就业人员的区别救助措施、体现救助政策的公平公正性。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由于农民收入本身有限, 以及地方财政的限制, 可以逐步推行收入豁免制度。
(四) 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联动机制
相比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发达地区由于可以得到足够财政支持, 可以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联动机制。个别发达城市可以统一城乡低保标准。此制度可以打破存在于城乡低保家庭中的二元结构, 逐步消除城乡差别,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五) 实施保障来源多样化制度
相比发达地区和中等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支持有限, 所以各地方财政可以要求省市级财政负担一定的资金比例, 并且辅以实物救助的形式补助, 若仍然不能达到应保尽保的目的, 可以要求国家财政拨款或其它省市的配对救助, 以建立长效救助机制。
摘要: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定上存在一些问题, 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实施分类救助制度;实施弹性标准制度;实施收入豁免制度;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联动机制;实施保障来源多样化制度。
关键词:最低生活保障,测算,制度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曼, 曲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2]唐春秋关于建立发展型低保标准的探索[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2) .
[3]唐钧.确定中国城镇贫困线方法的探讨[J].社会学研究, 1997 (2) .
关键词:西部农村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资金筹集
Reflection and Improving the Ways of Fundraising for Rural MinimumSubsistence Guarantee System
Hu Fangxiao Xiong Xin
Abstract:The minimum subsistence guarantee system for rural residents is the basic social security system protecting the survival right of povertystricken population in rural China.Due to economic backwardness,more than half of the povertystricken population in China is found in the underdeveloped western regions.Therefore,it’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minimum subsistence guarantee system in the western rural areas.However,in the underdeveloped western regions,for various reasons,the shortage of funds becomes the biggest problem against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rural minimum subsistence guarantee system.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undraising difficulties in establishment of the rural minimum subsistence guarantee system in west China.In addition,on the basis of a review of domestic scholars’ studies on fundraising for rural minimum subsistence guarantee system and a summary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iences,a series of proposals is put forward according with the practices in rural west China,in order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Keywords:Rural west China Minimum subsistence guarantee system Fundraising
【中图分类号】F32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096-03
我国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新时期我国保障农村贫弱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民生和体现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重大举措。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能否贯彻落实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资金,目前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主要由县、乡镇两级财政和村共同负担,而在西部落后地区,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面大,贫困率高,需要救助的贫困人口多,另一方面,由于县乡两级财政困难,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难以筹集到足够的低保资金,从而造成一些地区低保覆盖面窄,标准偏低,难以保证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探索新的资金筹集方式成为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关键。
1.资金问题是建立和完善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关键
在农村逐步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04年9月,民政部在青岛召开全国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会议,对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了部署,2005年11月20日,又在北京召开全国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经验交流会议,对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随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民政部的要求,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大力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着力解决农村贫困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2006年8月民政部提出“积极探索,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就由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转变为加快建立。2007年,中央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已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建立制度”,通过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尽管国家对农村建立居民最低生活制度在政策上作了明确的规定,从政府的财政能力来看在我国农村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但由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而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由地方财政和乡镇、村民委员会及集体经济,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地方财政和村集体的财力都比较强,需要救助的人数也少,救助资金和物资到位一般没有问题,但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和集体的财力较弱,贫困人口多,需要使用的资金越多。这样,由于资金缺乏,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很难落实和完善,运行很不规范,具体表现为:
1.1 覆盖范围小。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规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但在西部,由于缺乏资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未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并未实现应保尽保。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省政府在2005年7月起决定在全省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6年,陕西省人均收入低于683元的农村贫困人口有206万人,而到2006年底,全省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80万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8.8%,多数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并未享受到低保待遇。2004年,新疆140万贫困人口中,享受低保救助仅有3.5万人[1]。
1.2 保障标准偏低。由于资金缺乏,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普遍较低。2006年,全国已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省份有23个,平均补助标准每人每月35元。而陕西省平均补助标准仅为14.5元,即174元/年人,仅达到规定补助标准每人每年300元的58%,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根据“农村低保制度是按最低保障标准实行差额救助”这一制度定位,按照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排名,陕西省农村低保补助标准应高于全国平均补助水平,这也说明陕西省农村低保标准较低的事实。
1.3 制度运行模式不规范。由于受财力的限制,西部农村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后普遍实行的是“农村低保与临时救助相结合”的运行模式。相关研究表明[1],2006年6月底,在全国各地区农村贫困救助的制度安排上,东部地区主要是低保制度,94.3%的农村贫困人口是享受低保者。而中西部地区仍以特困救助为主,只有37.7%的救助对象是享受低保者,62.3%的救助对象是享受特困救助。在贵州,绝大多数地方都只是出台了政策,而没有安排专项资金,所发放的保障资金几乎都是挤用救灾资金,使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名不副实。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时期政府保障农村弱势群体利益,实现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特别是对于有效治理西部地区农村贫困和实现西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巩固多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源和资金支持,西部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举步维艰,资金筹集问题已成为制约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的关键。
2.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困难的原因分析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初期,资金主要由各省及省以下各级财政共同负担,中央财政并未安排任何低保资金补助。在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普遍困难,加之西部农村贫困人口多,就使得农村低保制度实施困难。考虑到西部的实际困难,从2007年开始,中央政府已经开始对西部实行补贴,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困难状况得到了缓解。但即使有中央政府的补贴,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仍存在着困难,这是因为:
2.1 还未建立起规范的中央政府的财政补贴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制度其资金来源应以国家财政特别是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为主,特别是对于西部落后地区,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客观上需要中央政府的财政补贴。这样,中央财政和地方在农村低保上各应承担多少比例,就成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博弈的重点。由于中央政府在对地方政府政府实施补贴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信息和量化依据,使得中央政府在面对地方众多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在落实向地方社会事业的财政转移支付决策时十分谨慎,对地方的财政补贴资金有限。以陕西省为例,2007年底保资金中,中央的补贴仅占38.4%。同时,由于中央政府对困难地区的财政补贴制度的实施,一些财政并不困难的地区,也采取观望态度,等待中央政府的财政投入,这样,农村低保资金的筹集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2.2 地方政府落实配套资金难。在现有的农村低保资金筹集方式下,地方政府落实配套资金难的原因包括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从客观上来看,西部地区为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由于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偏低等原因,使得省级财政比较困难。县乡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两大块,一是来自于工商业的财政收入,二是向农民收取的各项税费。从工商业的财政收入来看,由于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来自工商业的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而增长潜力比较小的农业税费就成为县乡财政收入的重要或主要来源,2005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又拆除了地方乡镇财政借农业税“搭车收费”的平台,多数县乡难免会出现财政收入增长的艰难局面。村级集体经济在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村级集体收入大幅减少,村级经费严重不足。同时,多年来西部农村地区兴办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农业开发等生产公益事业,以及兴办工商企业等方面形成了大量村级负债,随着村级可用财力的下降,村级债务不但没有减少反而逐年增大,村级组织无法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财政支持。从主观上来看,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关系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金落实到位,但受多种观念的影响,西部一些基层县、乡政府部门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过分追求政绩表现,片面追求GDP增长,将资金和精力主要投放在政府获利的方面,对关系社会发展的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事务重视不够,在资金筹集上或者过度依赖中央政府的补贴,产生等靠要思想,或者挤占和挪用有限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2.3 社会资金筹集不足。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通过社会募捐、发行福利彩票等方法也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中的重要来源,但目前,由于人们慈善意识缺乏,并缺乏相应的制度激励,西部地区通过这一渠道募集的资金十分有限。
3.完善西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方式的思路与对策
由于自然、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然而,由于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资金筹集的困难,加大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资金供求的矛盾。针对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资金筹集方式问题,我国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可以将其概括为有三种不同的主张:
3.1 主张将将扶贫资金转作低保资金。我国学者蔡昉等[2]持有这种观点。他们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估算,认为政府如果将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建立“低保”,可以将“低保”标准提高到目前的绝对贫困线之上,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现有扶持农村脆弱群体的公共资源进行结构调整,而不会对财政资金总量产生很大的影响,认为有国家扶贫重点县的省份,可以通过财政扶贫资金转低保基金的方式筹集资金。
3.2 主张建立各级政府分担、多渠道筹集资金的资金筹集方式。我国学者多吉才让[3]、关信平[4]、荷菊芳[5]、邓大松等[6]、李珍[7]、马斌[8]等基本认同这一观点,他们认为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央政府应该对农村低保给与适当的财政支持,省及以下各级政府的财政分担关系可以由各省自行决定,在中央与省级财政负担中省级负担较大的比例,基层乡镇和村级也应该有必要的投入。
3.3 主张通过社会保障税的方式解决资金筹集问题。张启良[9]等认为,中央财政应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适量发行社会保障彩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专项基金,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供给机制。
尽管我国学者对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资金筹集方式问题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各自不同的主张,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认为,借鉴国际国内的经验,结合西部各省区地方乡镇财政困难的实际,完善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集方式的总体思路是:进一步完善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补贴制度,建立中央、省、地区(市)、县四级财政投入机制,合理确定各级承担的比例,有条件的乡镇财政也可以承担县级财政的一部分责任,拓展其他资金来源,提高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重视程度。
3.3.1 应进一步完善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补贴制度。
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当于国外的生活社会救助制度,国外多数国家的生活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都比较强调政府的责任,资金主要由政府出资,如美国的救助资金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提供,但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决定救助金额的多少。荷兰、日本中央财政对社会救助的补助分别占社会救助支出总额的80%和75%。韩国的社会救助经费由中央、道和郡市三级负担,中央负担比例从50%~80% 不等。
从2007年开始,我国中央财政已经向西部地区实行补贴,使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困难得到缓解,今后,在继续坚持这一制度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根据地方人均财政收入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等级的补助比例,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的均等化,让地方财力较弱的地区也能提供同地方财力较强地区相去不远的低保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克服地方政府的观望、等待行为,有利于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在省级层次上,应实行省范围内对落后地区的补贴。如福建省对人均财力低于1.5万元的县市,按15%~70%的比例给与保障金的转移支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10]。
3.3.2 建立中央、省、地区(市)、县四级财政投入机制,合理确定各级承担的比例,有条件的乡镇财政也可以承担县级财政的一部分责任。
在全国率先以法规形式经农民纳入社会保障的浙江省其农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较好,其经验是建立了较好的农村低保资金筹集方式,其资金主要由县乡政府承担,在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初期,一些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通过县(市)、乡(镇)、村三级负担的办法筹集。但是浙江省部分欠发达地区乡镇财政困难,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对此,浙江省及时调整政策,取消了村配套资金,并对财政困难的县(市、区)酌情补助,近年来省级财政加大了对欠发达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支持力度,保证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11]。根据我国发达地区的经验,结合西部的实际,西部地区应建立中央、省、地区(市)、县四级财政投入机制,合理确定各级承担的比例,明确各自的责任。由于西部农村乡镇、村基层组织财政普遍困难,应在西部应适当提高资金筹集层次,应明确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筹资中市、县各级政府的配套比例,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资金到位。当然,对于有些财政实力强的基层,也可以考虑承担一部分筹资责任和一些服务责任,这对于防止地方政府将最低生活保障福利扩大化,防止低保制度养懒汉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3.3.3 拓展筹集渠道,扩大辅助来源 。可以考虑的资金来源有:土地收入。在城市化进程中,西部地区的土地也被大量的征用,通过提高土地补偿金,在此基础上将这些资金的一部分专门用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上;发行福利彩票。彩票具有强大的社会集资功能,它具有融资量大、融资迅速、群众易于接受且免除政府财政负担的特点。社会募捐。建立完善的社会募捐机制,发展社会主义慈善事业,鼓励社会热心人士关心社会公益事业,从社会募捐资金中划转一部分,作为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补充。发行专项国债。政府可发行一定规模的中长期社会保障专项国债,可转化一部分资金用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项目。
3.3.4 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到位与各级政府的重视分不开的,我国东部一些省份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较好,资金筹集到位与当地政府各级部门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完善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应提高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应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最为考核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中,摈弃地方政府考核中的GDP崇拜和地方政府政绩工程的片面倾向,倾听群众的呼声,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提高地方政府对农村最斯生活保障制度落实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 赵珍.新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研究[A],中国硕士论文库,2007年
[2] 蔡肪、都阳.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9):17~27
[3] 多吉才让.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1页
[4] 关信平.论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条件、原则及运行机制[J],文史哲,2007(1):127~133
[5] 何菊芳.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设想 [J]当代经济研究,2005(9):70~72
[6] 邓大松、吴小武.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若干思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644~648
[7] 李珍.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1~95
[8] 马斌.积极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J]中国农村经济,2002(7):51~55
[9] 张启良等.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探,http://www.sdpc.gov.cn/tzgg/shlygg/t2 2006013_76261.htm
[10] 林志达等.闽北地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证研究——以武夷山市为例,福州党校学报,2007(6):43~47
【最低生活保障会议记录】推荐阅读:
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报告11-20
最低生活保障金申请书10-24
长沙最低工资标准07-06
河北省失业保险费最低缴费基数06-22
调整天津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09-09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调研报告11-29
浅谈工程招投标最低价中标法5则范文06-07
辽宁高考二批本科院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公布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