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工资评定(精选8篇)
一、目的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规划,为管理人员职业提升设 定阶段性目标,形成动态竞争性的以业绩评价、能力评估为基础的价值分配体系,特制订本办法。
二、原则 “评定过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评定标准以业绩第一”的原则,严格依据价值创造的业绩和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表现,实现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职级升降与业绩评估的紧密结合。
三、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管理人员。
四、评定组织
1、成立“管理人员职级评定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刘 成员:孟、孙
2、管理人员职级评定小组职责:负责对管理人员的职级进行集体评定和审议,评定小组组长最终裁决。
五、职级的设定及对应工资级别
1、管理人员级别5个职级,如下表:
职级 职层
A 副总、总工程师 B 部门经理、主任工程师、工程师 C 部门副经理、助理工程师 D 部门主管、业务骨干 E 职员
2、管理人员职级与工资级别对应表如下:
岗 位 级 别 工 资 表 职工资类别 层 1 2 3 4 5 6 7 8 9 10 副 A级 总 基础工资 2400 2400 2400 2400 2400 2400 2400 2400 2400 2400 岗位工资 2400 2460 2520 2580 2640 2700 2760 2820 2880 2940 / 绩效工资 3200 3240 3280 3320 3360 3400 3440 3480 3520 3560 总 合计 8000 8100 8200 8300 8400 8500 8600 8700 8800 8900 工 基础日工资 110 110 110 110 110 110 110 110 110 110 程 小时工资 13.7 13.7 13.7 13.7 13.7 13.7 13.7 13.7 13.7 13.7 师 四天加班合计 8880 8980 9080 9180 9280 9380 9480 9580 9680 9780 部 B级 门 基础工资 2200 2200 2200 2200 2200 2200 2200 2200 2200 2200 经 岗位工资 800 920 1040 1160 1280 1400 1520 1700 1820 2000 绩效工资 2000 2080 2160 2240 2320 2400 2480 2600 2680 2800 理 合计 5000 5200 5400 5600 5800 6000 6200 6500 6700 7000 / 基础日工资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101 工 小时工资 12.6 12.6 12.6 12.6 12.6 12.6 12.6 12.6 12.6 12.6 程 四天加班合计 5808 6008 6208 6408 6608 6808 7008 7308 7508 7808 师 C级 基础工资 2100 2100 2100 2100 2100 2100 2100 2100 2100 2100 部岗位工资 700 770 840 910 980 1050 1120 1190 1260 1330 门绩效工资 1200 1230 1260 1290 1320 1350 1380 1410 1440 1470 副合计 4000 4100 4200 4300 4400 4500 4600 4700 4800 4900 经基础日工资 96 96 96 96 96 96 96 96 96 96 理
小时工资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四天加班合计 4768 4868 4968 5068 5168 5268 5368 5468 5568 5668 D级 基础工资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岗位工资 250 325 400 475 550 625 700 775 850 925 业绩效工资 750 775 800 825 850 875 900 925 950 975 务骨合计 3000 3100 3200 3300 3400 3500 3600 3700 3800 3900 干 基础日工资 92 92 92 92 92 92 92 92 92 92 小时工资 11.5 11.5 11.5 11.5 11.5 11.5 11.5 11.5 11.5 11.5 四天加班合计 3736 3836 3936 4036 4136 4236 4336 4436 4536 4636 E级 基础工资 1600 1600 1600 1600 1600 1600 1600 1600 1600 1600 岗位工资 0 80 160 240 320 400 480 560 640 720 绩效工资 400 420 440 460 480 500 520 540 560 580 职员 合计 2000 2100 2200 2300 2400 2500 2600 2700 2800 2900 基础日工资 82 82 82 82 82 82 82 82 82 82 小时工资 9.1 9.1 9.1 9.1 9.1 9.1 9.1 9.1 9.1 9.1 四天加班合计 2656 2756 2856 2956 3056 3156 3256 3356 3456 3556
六、管理人员职级评定时间及方式 每年1月份对管理人员的职级进行评定,结合上一的绩效考核和业绩情况对管理人员的职级进行评定和调整,评定结果自1月1日起开始实施。
七、评定标准 评定标准是对任职资格的认定,获得任职资格后才能被聘用为相应等级的管理人员。评定以定性评价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基本素质/资历作为各职级评定的基本前提条件,权重20%;业绩量化指标为评定的必要条件,权重40%;专业技能作为动态竞争性条件,权重40%。管理人员职级评定标准见下表(《各管理人员职级评定标准》): 各管理人员职级评定标准 基本素质/ 管理职级 业绩量化指标 专业技能 资历要求 本科或同等以上学历,15专科以上学历,从事管理具有很强的计划、组织、年以上管理工作经验,在副总 岗位满15年 指挥、协调和控制能力 本公司所从事工作业绩突出。本科或同等以上学历,15具有很强的计划、组织、年以上应聘岗位工作经大专以上学历,从事设计总工程师 指挥、协调和控制能力
验,10年以上本公司从事岗位工作15年以上 岗位工作经验 具有完全独立工作的能力,能力参与本部门业本科或同等以上学历,10绩提升策划,协助意识年以上应聘岗位工作经大专以上学历,从事设计主任工程师 强,能够带动并指导相验,7年以上本公司从事岗位工作10年以上 关领域人员工作,绩效岗位工作经验 考评A级 具有完全独立工作的能本科或同等以上学历,10力,能够解决本职工作年以上应聘岗位工作经大专以上学历,从事设计工程师
中的疑难问题,绩效考验,5年以上本公司从事岗位工作10年以上 评A级 岗位工作经验
具有完全独立工作的能力,能力参与本部门业本科或同等以上学历,10大专以上学历,从事管理绩提升策划,协助意识年以上应聘岗位工作经部门经理 岗位满10年 强,能够带动并指导本验,5年以上本公司从事部门人员工作,绩效考岗位工作经验 评A级 本科或同等以上学历,5具有独立工作能力,能年以上应聘岗位工作经大专以上学历,从事设计助理工程师 够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验,2年以上本公司从事岗位工作5年以上 题,绩效考评A级 岗位工作经验 具有完全独立工作的能本科或同等以上学历,5力,能力参与本部门业年以上应聘岗位工作经大专以上学历,从事管理部门副经理 绩提升策划,协助意识验,3年以上本公司从事岗位满5年 强,指导相关部门人员岗位工作经验 工作,绩效考评A级 具有完全独立工作的能力,能力解决本职工作部门主管 大专以上学历,从事管理本科或同等以上学历,3中的疑难问题,是公司业务骨干 岗位满3年 年以上应聘岗位工作经验 的业务骨干,绩效考评A级 具有独立工作能力,能大专或同等以上学历,1大专以上学历,相关工作基层员工 够解决工作中实际问年以上应聘岗位工资经经验1年以上 题,绩效考评B级 验,试用期满合格
说明:
1、对绩效考评优秀、对公司管理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经公司“管理人员职级评定小组”评议可破格晋升职级。
八、评定流程 自我申报(填写“管理人员职级评定申报表”并提交材料)→人力资源部组织“管理人员职级评定小组”进行评议→总经理审批→人力资源部备案、存档。
九、职位晋升 1.管理职位层级晋升前提和标准 1.1前提:公司机构调整或人员变化,公司产生职位的空缺; 1.2因素:同时应综合考虑目前职位的工作绩效和计划晋升职位所要求能力的符合程度(称为管理能力)1.3晋升标准:按下列矩阵中:
职位晋升标准矩阵: H 符合 符合 × × × 高潜力 晋升标准 晋升标准 M 符合 × × × × 中等潜力 晋升标准 L × × × × × 低潜力 A 管理能力 E D C B 远超出要 远低于要低于要求 达到要求 超出要求 求 工作绩效 求 1.4
工作绩效考评:公司工作绩效考评 1.4.1管理能力考评 1.4.2管理职位的基本能力要求为以下12项,根据管理职位不同可以侧重7至8项基本能力; 1.4.3每项能力评估可分为:具备此项能力(高潜力),不具备此项能力(低潜力)和介于两者中间的情况(中等潜力)1.4.4最终的管理能力为以下各项能力考评结果的平均值。具备 两者之间 不具备 能力 定义(1分)(0分)
(-1分)以企业的道德规范正直处世,遵守各种规诚信正直 章制度,并抵制不道德的行为 能够为客户提供最为专业性化的服务, 职业化行为 并确保任务能够按照所承诺的完成 积极,执着地为改善企业营运成效而努
工作热情 力,采取主动,即使需要承担适度的风险 勇于接受挑战,超越自我,改进现有的工 工作主动性 作方法 作为团队的一员,采取合作的态度进行工
团队合作 作,关注团队的整体目标,而非个人利益 全心全意服务于客户,为其解决问题提供 客户服务 超值服务 有效的沟通,为自己的观点寻求支持.在 沟通影响力 同事,顾客和客户间建立有效的关系.激励他人达到更高的绩效标准;能够组 领导力 织各类项目/活动的完成 面对复杂困难的环境能够做出准确客观 分析能力 的评估 结构化思维给予的解决方案,表达对于问题的看法都 能力 有能够运用非常结构化的,有逻辑的思维
方式 表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新颖的理念,创造力
并能使之转化为切合实际的计划 长期持续地,积极地从自己和他人的成败学习能力
经验中学习1.5
晋升流程 1.5.1部门根据实际职位空缺情况和职工现实表现填写《职位晋升表》,由“管理人员职级评定小组成员” 复核本人的综合业绩表现和发展潜力,确认是否符合晋升条件,并签字;最终由公司总经理签字批准,人事行政部发布任命通知。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人事行政部 2017年12月29日
管理人员职级评定申报表 工作
姓名 岗位 部门 参加工作 学历 专业 时间 国家 评聘 职称 时间 从事现岗位 入厂时间 起始时间 上一主要业绩及工作情况汇总(可附页)申报人签名: 日 期 : 评定等级 综合评 审意见 评定小组成员签名: 级 类 调高 类 总经理 审批意 同意评审意见 见 总经理签名: 调低 类
职位晋升申报表 工作姓名 岗位 部
一、学历资历要求:
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可初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三年后可初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从事本专业一年后可初定助理级专业技术资格。
大专毕业,从事本专业三年后可初定助理级专业技术资格。
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一年后可初定技术员级技术资格。
二、其它要求:
1、各专业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初定专业技术资格均应提供江苏省人事厅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考试合格证书(具有计算机和信息工程专业中专学历或取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级以上合格证书的可免)。
2、各专业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初定专业技术资格均应提供无锡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执业)资格工作领导小组规定的公共必修课合格证书。
3、办理初定专业技术资格同时还应提供本人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其它相关的证件。
正常申报条件
1.助理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
(3)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4)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
(5)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员级职务。
2.中级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4)初中以下学历人员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高级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凡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本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江苏省职称办关于印发《江苏省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资格条件(试行)》的通知
苏职称办(2004)4号
各市人事局、职称办,省有关部门:
现将《江苏省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资格条件(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省职称办,以便进一步完善。
江苏省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资格条件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资格标准
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系统掌握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法规,熟悉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并能分析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能根据国家或省产业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要求提出本学科研究、开发方向,选定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或开拓性的研究、开发课题;能承担和完成国家或省(部)级重大科研、推广或攻关项目,能创造性地解决重大、关键的技术问题,业绩显著,取得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或在引进、消化、吸收、推
广新技术中取得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表、出版本专业高水平的论文、著作;具有培养指导本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从事生产建设、勘察设计、工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推广、工程技术管理、质量监督、咨询服务、科技信息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三条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后,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在规定年限上延迟申报。
(一)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
(二)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三)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延迟3年以上。
第四条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学位),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二)虽不具备规定学历(学位),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或具备规定学历(学位),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省(部)级科技进步(及相应奖项,下同)二等奖以上1项或三等奖2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2、省(部)级优秀设计(及相应奖项,下同)一等奖1项及二等奖2项以上获奖项目的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
3、国家级优质工程奖1项及省(部)级优质工程奖1项以上的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4、组织或解决过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或国家技术攻关项目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取得显著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
5、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6、获得具有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明专利2项以上(第一发明人)。
第五条继续教育要求
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后,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要求,结合本专业实际工程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评审条件
第六条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并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为本专业学科、技术带头人;系统掌握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法规,熟悉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并能分析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
第七条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完成过省(部)级以上重点工程、科研、推广及攻关项目1项以上。
(二)主持完成过市(厅)级重点工程、科研、推广及攻关项目2项以上。
(三)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或课题,取得了重要成果,经权威部门认定填补省级以上空白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四)主持解决过本专业重大疑难问题或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承担或主持完成过国家、行业或省级规范、规程、标准的编制,并已公布实施。
(六)获得具有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明专利。
第八条业绩、成果要求
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1项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省(部)级以上的工程项目(含设计、规划、勘察、设计等)一等奖以上1项或二等奖2项以上获奖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
(三)主持研制或开发的成果在国际性科技交流中获金、银质奖
(四)主持研制开发的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已投入生产,经过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且可比性技术经济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五)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具有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专利1项以上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以上,并有专利证书和专利实施单位的证明。
(六)获得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第九条论文、著作要求
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后,论文、著作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本专业学术著作,译著1部以上(本人撰写10万字以上)。
(二)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本专业论文3篇以上(第一作者)。
第十条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计算机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学位)。
(二)取得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或取得国家或省统一组织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核)规定科目的合格证。
(三)取得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合格证。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一条申报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资格应提交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条规定的材料,并按规定程序送评。
第十二条从省外引进的有特殊成就的人才,可根据本人实际水平和能力直接申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令
第 22 号《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国家旅游局局长办公会讲座通过,现予公布,自 2005 年 7 月 3 日起施行。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二○○五年六月三日
编辑本段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导游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导游人员的业务素质,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工作,遵循自愿申报、逐级晋升、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三条 凡通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并取得导游员资格证书,符合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规定报考条件的导游人员,均可申请参加相应的等级考核评定。
第四条 国家旅游局负责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标准、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负责对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 国家旅游局组织设立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
第六条 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组织实施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设立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证实办公室,在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的授权和指导下开展相应的工作。
第七条 导游人员等级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四个等级。导游员申报等级时,由低到高,逐级递升,经考核评定合格者,颁发相应的导游员等级证书。
第八条 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工作,按照“申请、受理、考核评定、告知、发证”的程序进行。中级导游员的考核采取笔试方式。其中,中文导游人员考试科目为“导游知识专题”和“汉语言文学知识”;外语导游人员考试科目为“导游知识专题”和“外语”。高级导游员的考核采取笔试方式,考试科目为“导游案例分析”和“导游词创作”。特级导游员的考核采取论文答辩方式。
第九条 参加省部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导游技能大赛获得最佳名次的导游人员,报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批准后,可晋升一级导游人员等级。一人多次获奖只能晋升一次,晋升的最高等级为高级。
第十条 旅行社和导游管理服务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导游人员积极参加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
第十一条 参与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的命题和考核员必须是经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进行资格认定。命题员和考核员接受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的委派,承担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相关工作。
第十二条 参与考核评定的命题员和考核员不得徇私舞弊。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要加强对考核人员的监督管理,对有违规行为的要从严处理,撤销其资格。第十三条 导游员等级证书由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统一印制。
第十四条 导游人员获得导游员资格证书和中级、高级、特级导游员证书后,可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相应等级的导游证。
第十五条 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的收费标准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标准执行。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国家旅游局负责解释。
一、管理人员工资计算方法
每月除公司放假外,允许每月有两天休息。
即每月应出勤天数=当月月份天数-公司放假的节日假-2天工资的计算基数28X8=224小时
请假多少天多少小时在224小时的基数上倒扣。
加班部分也在224小时基数上计算。
即工资=月工资+月工资/224*加班工资或工资=月工资-月工资/224*请
假小时。
举例如下:
某月的月份数为31天,公司放节假日1天,那么当月应出勤天数=31-1-1=28天
某师傅当月只休了公司的节假日一天,出勤30天,则他的工资计算 月工资+月工资/224*((30-28)*8)小时
二、全公司
全勤奖按当月应出勤天数计算.请假允许由平时加班弥补。
如弥补后还不足应出勤天数,则当月无全勤奖。
销售人员的月奖金和年终奖金除了少数公司临时制定的产品促销奖金外,绝大部分是根据销售业绩完成情况按提成比例计算得出。销售业绩目标制定非常关键,销售人员考核最困难的工作也正是制定销售业绩目标。每年公司高管与销售部门,销售经理与销售代表之间为了销售目标会反复讨论甚至争吵。为什么会争吵呢?道理很简单,销售奖金、销售提成都和目标有关,一般超过目标之后获得的奖金或提成更高,所以下级销售人员更希望将目标尽量定得低一些,以便获得更多个人利益。即便公司确定的销售目标很合理,一定能完成的,他也会找出各种理由证明公司确定的目标是完不成的。
有没有什么机制可以解决这种矛盾呢?我推荐的方法叫四段式目标制定法,这个方法可以解决销售人员倾向制定较低业绩目标的弊端,鼓励销售人员制定切实可行较为精准的销售目标,避免公司销售计划预测不准,造成准备不足影响生产计划或采购过多造成浪费的情况。
什么叫四段式呢?以前我们制定目标时,关注的是点,现在我们将销售目标分为四段,每段业绩制定不同提成比例或奖金数额。四段式目标制定方法如下:
首先,我们要确定三个点:上年度销售业绩的80%作为A1点,销售人员自己预测新年度有把握实现的销售目标为A2点,公司制定的指导性销售目标为A3点。这三点将销售业绩分位四段。
一般的时候,销售人员制定的目标(A2)都会低于公司指导目标(A3)。四段业绩是这么划分的:第一段是销售业绩小于A1,第二段是A1-A2,第三段式A2-A3,第四段是大于A3.(为了便于理解,A2大于A3的情形后边会讨论)。
销售人员在四段业绩会有不同的提成比例,我们设第一段至第四段业绩的提成比例x1、x2、x3、x4。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只分析提成奖金分段计算的形式,销售人员提成奖金计算公式=A1*x1+(A2-A1)*x2+(A3-A2)*x3+(A实-A3)*x4.(“A实”指实际销售额)。
四段式目标制定法只要将x1、x2、x3、x4的比例设计好,原则上是不需要上下级讨论目标的,只需要讨论今年公司在市场方面有什么投入,新产品有什么开发,人员有什么配备就可以了。上级根据各种信息提出预测的目标A3,可以把预测的理由告知下级,下级可以参考这些信息和自己搜集的信息,提出自己的预测A2。A2是一个自己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销售目标。
四段式目标制定法如何会让销售人员主动提出较为准确的目标预测呢?现在我介绍提成比例x设定的原则。
1、 绩效+奖金和绩效+年终奖金模式下的提成比例设计
使用这两种模式的企业,一般不同销售人员(或销售部门,以下同)目标是不一样的,但x1、x2、x3、x4的比例公司内部是统一的,而且每年轻易不作调整。这样随着销售人员销售能力提高和销售业绩提高,个人收入也逐渐提高。销售人员可以预测到自己在公司工作若干年后可能达到的收入,这样对销售人员起到稳定作用。
1)x1设计的原则
X1=0。为什么呢?因为A1是上年度销售人员实际销售额的80%,这个目标原则上应该而且必须要达到。也就是说,销售人员完成A1的销售目标,公司支付的是预算薪酬,只有销售业绩超过A1时,才应该支付奖金。
假设每年实际销售额都在增长,每年的A1也在增长,销售人员的预算薪酬也在增长才对。
2)x2、x3设计的原则
我们先讨论A2
按照常规设计中一般x3大于x2,在未来预测销售额一定的情况下,销售人员会尽量压低A2,(A实-A2)可以获得更多的提成。所以,我们要反其道行之,设计x2>x3,x3>x4,也就是说,实际销售额超过个人预测销售额(A2)之后的销售提成越来越少,只有A2与实际销售额越接近(准确说,A2应该略小于实际销售额),个人提成最大化。
只有x2>x3,x3>x4的设计还不行,销售人员会找到漏洞,故意将A2预测得很大,未来实际销售额全部享受最大提成系数x2。为了封堵这个漏洞,必须增加一个条件,如果A实小于A2时,即没有达到个人预测目标时,提成比例在x2基础上下调z(设定调整的比例为z),且x2-z<=x3。也就是说,如果实际业绩没有达到A2,销售提成下降,甚至低于x3,这样销售人员只能尽量预测准确的A2了。
在以上条件下,销售人员预测的A2越准确,获得的销售提成越多,所以他会认真测算自己的业务目标的,公司可以不用操心了。
那么HR如何设计x2具体的值呢?
因为x2在公司内部是通用的,涉及所有销售人员收入,所以x2的测算应该有依据。首次测算x2推荐的公式为:
,x2=平均奖金/平均销售业绩*20%
所谓平均销售业绩,是指公司计划新财年销售业绩/销售人员人数。
平均奖金测算公式为:平均奖金=(公司销售业绩总额*销售人员人力成本率-销售人员预算薪酬总额)/销售人数 (本公式为考虑工资奖金外的人力成本)。
四段式目标确定法推行后再次测算x2的推荐公式为:
x2=(上年度销售人员平均奖金*(1+预期增长率))/(上年度销售人员的平均实际销售业绩*(1+预期销售业绩增长率)*20%)。
公式中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除了按公司中推荐使用上年度数据外,也可以使用公司销售人员销售业绩的中位数,或者去掉销售数据两端各10%的数据极值,这样测算数据更有代表性。
如果销售人员个人预算销售业绩大于公司测算业绩(A2>A3),x2、x3如何设计呢?
这里很简单,这种情况下,A1至A2段业绩在完成情况下,使用x2作为提成比例,如果年终销售人员没有完成A2目标,使用x3作为提成比例。当A2>A3时,公司应善意提醒销售人员,可能的风险。
3)x4设计的原则
当实际销售业绩大于A2或大于A3时,不同段业绩提成比例有这样的关系x2>x3,x3>x4;当实际销售业绩小于A2时,x2提成比例下降,x2-z<=x3。这样的机制设计下,销售人员自己的销售业绩(A2)测算越准确,个人奖金越最大化。
这里为什么设计x3>x4的机制呢?是不是不鼓励销售人员超额完成销售业绩呢?销售人员会不会完成A2或A3目标后就不工作了呢?
我们先考虑一下背景:公司认为销售目标可以完成A3,但销售人员认为只能完成A2(A3>A2),A3是不太可能完成的。根据这样的情况,我们在销售人员自认为可以完成的业绩段,给了最高提成x2;在A2至A3之间,设计了略低的x3;A3以上的业绩原则上和销售人员的个人努力有关系,但如果超越太多就和销售人员个人努力关系不大,很可能是公司开发的新产品很受市场欢迎,很可能公司新设计的促销方案很有效果,很可能市场因为不可预料的原因突然放大等等因素影响,所以有理由降低A3以上业绩的提成比例。虽然A3以上降低了提成比例,销售人员奖金的绝对值仍然增加,所以不用担心销售人员在这种机制故意压制销售业绩增长。有时候,销售业绩增长根本不是销售人员能控制的。
X4与x3相比,下降多少合理呢?X4=x3-z.只做参考吧。
2、 纯奖金和保底+奖金模式下的提成比例设计
在纯奖金、保底+奖金模式下,一般采用的都是低薪酬水平高薪酬体系弹性的策略,奖金机制设计非常重要,如果缺乏激励性,销售人员没有工作动力,士气低落,人员离职率上升。另外,这两种模式下,一般不制定销售人员的个人销售目标,而是由制定公司统一划定几个业绩目标等级,而且,这里设计的目标是月度业绩目标,对年度目标不关心。
在看家狗企业里,产品销售难度低,业绩划分等级可以少一些,恶狗企业产品销售难度大,可以划分较多等级,让销售人员完成一定业绩目标时,感觉再稍加努力就可以达成下一个目标。
不同等级设计不同的提成比例,原则上是高等级的提成比例高于低等级的提成比例。奖金的计算方法,可以按照不同业绩段的提成比例逐段计算奖金,也可以按照业绩达成的最高等级的提成比例计算业绩奖金,即总销售业绩*最高等级提成比例,这样激烈效果更大。
如何激发销售岗位内部竞争
如果你认为你的销售团队里竞争气氛不足,你要激发一下他们内部竞争的动力,可以参考我推荐的奖金包切割分配法。这种方法适合独立开展工作的销售岗位,如果内部需要紧密合作,这种方式就需要慎重了。
这种方式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用于奖励分配的奖金包。奖金包如何建立呢?
奖金包可以从销售人员每个月的月绩效工资、月奖金、年终绩效、年终奖金中按一定比例计提,公司可以在销售业绩达到某个预定目标时,计提公共奖金加入奖金包,相当于把蛋糕做大。员工计提的比例不宜过大,过大对员工生活有影响,未来也会影响员工之间的关系。计提比例过小,奖金包分割时对销售人员没有吸引力,这样达不到设计的目的。
奖金包分配的原则是什么呢?
有一个基本假设,不同销售人员虽然销售任务不一样,无法比较,但是每年的销售业绩增长率应该可以进行比较的。销售增长率达成率作为奖金分配的依据。看下图:
需要说明:1)上图中增长率达成率=个人实际增长率/个人计划增长率;2)个人应发奖金计算公式=增长率达成率/平均增长率*个人计入奖金包金额。
从“应发奖金”和“个人计入奖金包金额”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凡是增长率达成率高于平均增长率的,奖金增加;凡是增长率达成率低于平均增长率的,奖金减少,起到了奖勤罚懒的目的。实发奖金包不足部分由公司不足。
4.5售前工程师的薪酬体系与考核机制
如果你的公司没有售前部门,你可以跳过本小节。
销售方案的公司,与销售部门关系最为密切的部门就是售前了,可以说形影不离。售前为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然后通过多次沟通让客户了解方案的特点和优势,从而促进销售的达成。应该说,方案销售中,售前起到的作用相当重要,所以调动售前岗位的工作积极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想调动售前工作积极性,就必须将售前的薪酬体系与销售挂上钩。推荐的售前的薪酬体系构成为:月固定薪酬+月绩效薪酬+项目奖金+年终绩效薪酬。
售前的薪酬体系是在通用薪酬体系上加了一个项目奖金。项目奖金为售前岗位与销售结果之间提供了一个接口。
项目奖金计算方法可以类似销售人员考核的方式按照业绩按比例提取,但这种方式不容易控制奖金。售前在不同项目中投入的精力不完全一样,用固定比例方式计提奖金有失公平。
项目奖金计算有多种方式,我只推荐一种方式做参考:
将项目按照金额或难度大小分类对应不同的项目奖金,项目成功后一下性发放。如下图:
项目金额
项目奖金标准(元)
低于10万元
400
10-30万元
800
30万元以上
1200
(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1986 年 3 月 10 日发,职改字〔1986〕第2
5号)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创造精神,促进研究人员合理流动,建立研究工作的岗位责任制,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研究职务是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而设置的,有明确的职责、限额和任期,研究职务实行聘任或任命制度。
第三条
各研究院、所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第二章 职务名称和任职条件
第四条
研究人员的职务名称为: 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研究实习员为初级研究职务,助理研究员为中级研究职务,副研究员、研究员为高级研究职务。
第五条 受聘人员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从国家的需要,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并有献身于科学事业的精神。
第六条
任职条件
一、研究实习员
1.获得硕士学位者,可聘任为研究实习员。
2.获得学士学位者,一年见习期满,并具备下列条件,可聘任为研究实习员:
①基本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②了解本专业研究工作的基本环节,初步掌握本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在高、中级研究人员指导下,能承担研究课题中的具体工作;
③能阅读一个文种的外文专业书刊。
二、助理研究员
1.获得博士学位者,可聘任为助理研究员。
2.担任研究实习员职务四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后担任研究实习员职务二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聘为助理研究员:
①对本学科、本专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本了解本门学科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独立地掌握本门学科必要的实验技术,能独立地设计研究方案进行研究工作;
②取得过具有科学意义或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或在推广科研成果中有明显成绩,或在野外科学工作中获得有意义的科学积累,或在上述之一工作中起主要作用,能指导初级研究人员进行工作;
③能熟练地阅读外文专业书刊(对从事不同类型研究工作的人员,外文要求可有所不同)。
三、副研究员
担任助理研究员职务五年以上,或获得博士学位后担任助理研究员职务三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聘任为副研究员:
l.具有本学科较系统的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性地进行研究工作,解决科研工作中较复杂又有较重要意义的理论问题或技术问题;
2.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掌握本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选定有较大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提出有效的研究途径,制定可行的研究方案;
3.取得过具有较高实用价值或较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提出反映这些成果的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研究报告,或取得系统的又有较大学术或实践意义的科学积累,或发表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学论文,或在上述之一成就中起关键作用。
4.具有指导和组织课题组进行研究工作的能力;
5.具有指导和培养中级科技人员、研究生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四、研究员
担任副研究员职务五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聘任为研究员:
l.能分析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根据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提出本学科研究方向,选定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或开创性的研究课题,或开拓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2.能创造性地解决重大的、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并取得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成果;
3.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能够指导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攻关项目;
4.培养出较高水平的硕士研究生和科技人员,具有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能力。
第七条 对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突出成就的研究人员,在聘任各级研究职务时可不受第六条中规定的学历和资历的限制。
第三章 研究职务的职责
第八条 研究实习员的职责
在高、中级研究人员指导下,承担并按需要完成研究课题中的具体工作,对研究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负责写出研究、实验报告。
第九条 助理研究员的职责
制定研究方案,独立地进行研究工作,写出研究报告或科学论文,积极推广科学研究成果,定期报告本人的研究工作,指导初级科技人员工作。
第十条 副研究员的职责
选定研究课题,并提出有效的研究途径和可行的研究方案,创造性地进行研究工作。指导和组织课题的研究工作,写出高水平的研究报告或科学论著,积极组织推广研究成果的工作。定期报告本学科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培养研究生、指导中、初级科技人员的工作。
第十一条
研究员的职责
提出有重要学术或实用意义的研究课题,在科学前沿进行开创性的工作,写出具有国际水平的科学论著。负责指导重大科研项目或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积极参与制定或提出学科发展规划。举办高水平的科学讲座。培养研究生,指导科技人员工作。
第四章 评审组织
第十二条 研究院、所成立研究职务评审委员会(简称“评审委员会”),负责评议、审定研究人员是否符合相应职务任职条件的工作。高级研究人员的任职条件一般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一级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或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授权确定具备评审条件的所属单位评审委员会负责高级职务的评审。中级以下研究人员的任职条件评审权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自行决定。
第十三条 各级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人数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自行确定。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一人。下级评审委员会的委员名单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评审委员会可以下设若干专业评议组,进行同行专家评议。
第十四条 各级评审委员会的委员任期三年,可以连任。
第十五条
各级评审委员会应由学术上造诣较深,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专家组成。
第十六条
负责评审高级研究职务的评审委员会应由高级专家组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的评审研究员职务的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应由研究员(或相当职务的人员)组成。
第十七条 研究职务聘任工作应形成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和规定限额进行评审和聘任。
第五章 聘任的程序、权限和方法
第十八条
建立和健全经常性的科学的考核制度和业务考绩档案制度,把考核业务和考察科学道德,思想品德表现结合起来,作为聘任的重要依据。
第十九条 研究机构根据本单位的研究方向和需要,按照高级研究职务的限额和高级与中、初级人员的比例,由行政领导从评审委员会评定的符合相应任职条件的人员中进行聘任或任命,工作需要时也可进行公开招聘。
第二十条 应聘人员需要递交的材料
一、研究所内人员;
l.《专业职务聘任呈报表》;
2.代表本人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论著、研究报告或工作总结;
3.全部论著和工作报告目录;
4.本人对应聘后工作的设想。
二、研究所外人员除递交以上材料外,还应递交以下材料;
l.研究工作简历;
2.所在单位对本人的工作、品德鉴定(由所在单位密封寄出);
3.健康证明;
4.学历、学位证明。
评审委员会在评审高级研究职务前,研究所应请同行专家对应聘人员的工作能力、学术水平和成绩贡献提出评价意见。
第二十一条 聘任权限
各级研究职务的聘任审批权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自行决定。但研究员、副研究员职务一般应由国务院部委、省一级机构审批。
中、初级研究职务的任期一般不超过三年,高级研究职务的任期一般不超过五年。可以连聘连任。在本单位继续聘任原职务,可不再进行任职条件评审,如聘任高一级职务时,需经相应的评审委员会评审。
第二十二条 评审委员会在进行评审后,由评审委员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对应聘人员是否符合相应任职条件进行表决。评委会需要三分之二的委员出席方可召开表决会议,表决票数应在全体委员的二分之一以上同意的情况下,方可通过任职条件审查。
第二十三条 研究人员一经聘任,应由聘任单位向其颁发专业职务聘书(简称聘书),聘书的格式由各部门自行确定。
第六章 待遇
第二十四条 受聘人员的工资待遇按国家规定的职务工资标准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条例适用于研究单位对直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人员的聘任。
第二十六条 本条例解释权在中国科学院。
第二十七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职称评定 高等院校自然科学研究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
一、研究员
(一)申报条件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副研究员资格五年以上。
(二)其他条件
申报人在取得副研究员资格期间必须具备下列前四条之二条:
1、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二等奖或省部级一等奖一项或省部级二等奖两项;
2、在国际或国内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或在国内二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篇以上;
3、正式出版专著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10万字,译著不少于10万字(需有两名正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的评价意见);
4、技术开发或应用研究项目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需由有关部门出具鉴定材料)。
5、广泛参加本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并能举办高水平的科学讲座;
6、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
二、副研究员
(一)申报条件
1、获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取得助理研究员资格两年以上;
2、获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取得助理研究员资格四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助理研究员资格五年以上;
4、科研成果获国家三等奖以上或省部级一等奖一项或省部级二等奖两项的额定人员;
5、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或被选拔为国家、自治区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二)其他条件
申报人取得助理研究员资格期间必须具备前3条之2条:
1、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一项或省部级三等奖二项;
2、在国际或国内一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篇;或在国内二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篇以上;或在省部级学术刊物(含学报)发表论文5篇以上;
3、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5万字,译著不少于5万字(需有两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同行专家的评价意见);
4、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
5、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并通过规定的外语考试。
三、助理研究员
(一)申报条件
1、获研究生班毕业或第二学位证书,从事本专业工作三年以上;
2、大学本科毕业取得研究实习员资格四年以上。
(二)其他条件
1、在国家二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篇以上;或在自治区级刊物(含学报)上发表论文二篇以上;
2、了解本专业计算机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本专业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并能上机操作;
管理人员加班工资的计算,常令企业经营者感到十分头疼。
按《劳动法》第41~44条款的规定,凡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不论其月收入多少,均应严格按有关工时数及加班加点的规定执行,但企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遇到不少问题。
比如,3位管理者月收入分别为1万元、5000元和3000元,每月加班均为36小时,暂按15%计算加班工资,则3位管理者每月加班收入分别为2258.6元、1129.3元和677.6元,这对企业而言实为一个沉重的财务负担。另外,由于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其绩效不能完全按计时工资方式计算。
对此,国外企业采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以新加坡为例,该国以月薪2000新元为界划分“白领”与“蓝领”,对月薪2000新元以下者必须严格按照《劳工法》支付加班工资;对月薪2000新元以上者,企业可与加班者协商支付加班工资,当然也可不付。据悉,该国有些公司规定:管理层人员“每周工作72小时以上开始计算加班工资。”
目前我国有关劳动法规对此界定尚欠明确。相当数量的企业与管理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增加了诸如“工资已包括加班工资”的内容。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一做法很不合理。既然“工资已包括加班工资”,那么,日工资、小时工资如何计算?计算时是否该剔除“加班工资”部分?如该剔除,剔除多少?以何为标准?如不该剔除,那么,日工资及小时工资均已包含加班工资在内,对于请病假或事假者来说,扣去假期工资后,其剩余部分依然含有“加班工资”的成分,这岂不成了请病假或事假,一方面在扣工资,一方面在付“加班工资”?
其实,根据劳动部发(1994)503号文《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中的规定: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同时依据劳动部发(1994)489号文《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对于实行不定时工资制的职工,企业决定其加班时,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资。另外,劳动部发(1994)503号文件又规定,地方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由地方劳动行政部门制定。例如,上海地区的企业可根据沪劳保发(1994)79号文件的规定报批备案执行,或按照沪劳综发(1995)59号文件中第二十条的有关规定,“通过与职代会或其他形式协商制定企业内部的工资支付制度,并告知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同时抄报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2009-10-16 | 阅读 1178 次
【案情简介】
2006年11月9日,李先生进入上海某电器设备有限公司任销售总监,双方口头约定自2007年起,李先生年薪10万元,每月支付3000元,其余年底结清。
2007年7月31日,李先生办理退休手续,但仍在公司继续工作。2008年8月1日,李先生因病请假。9月1日,被公司辞退。
李先生认为,公司在2008年期间未足额支付剩余年薪,病假期间亦未支付工资,其提前解雇行为更是严重损害自己的合法权益。为此,他来到《人才市场报》反映情况并要求模拟仲裁。
【专家点评】
一、本案所涉法律关系
李先生在公司期间,以其退休日(2007年7月31日)为节点,产生两种法律关系。此前,双方建立劳动关系(因未签订书面合同,系事实劳动法律关系),李先生属《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此后,形成特殊劳动关系。
二、本案之法律适用
1.退休返聘人员不具劳动者主体资格,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调整。
《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须符合年龄标准,即年满16周岁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间。《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进一步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可见,达法定退休年龄的退休人员不再具有劳动者主体资格。
李先生于2007年7月31日达法定退休年龄且已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故不再具有劳动者主体资格,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
2.退休返聘人员与用人单位形成特殊劳动关系。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特殊劳动关系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使用退休人员形成特殊劳动关系。特殊劳动关系是现行劳动法律调整的标准劳动关系和民事法律调整的民事劳务关系以外的一种用工关系,劳动者一方在用人单位从事有偿劳动、接受管理,与用人单位形成特殊劳动关系,除在工作时间、劳动保护、最低工资方面要执行《劳动法》标准外,其他的权利义务由双方协商约定。
3.用人单位与退休返聘人员应签订聘用协议,明确约定双方权利和义务。
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离退休人员被再次聘用时,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聘用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保待遇等权利和义务。
三、本案事实之确认
首先,李先生退休后继续在公司工作,双方未签书面聘用协议约定聘用期限,任何一方都可随时终止聘用关系。公司解雇
李先生是合法的。
其次,对于口头约定年薪工资的数额如何确认?
认定李先生工资差额的关键是其提供的证据———银行对账单。银行对账单证明公司于2007年实际支付10万元工资。但在辩论阶段,李先生的代理人阐述该年底的年薪差额系通过现金方式支付,公司未提供工资单,故无法举证。这就产生证据本身的自相矛盾。李先生在2007年1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与公司之间是劳动关系,8月1日至12月31日则是特殊劳动关系。如果李先生能证明2007年公司实际支付其10万元工资,即使无书面证据证明2008年工资数额,也能推论出其退休后的报酬待遇和退休前的工资待遇是相同的,这样李先生按退休前的工资待遇主张2008年的报酬差额就有了强有力的事实依据。
再次,退休返聘人员是否有病假工资及解雇退休返聘人员是否应支付补偿金?
退休返聘人员是否享有病假工资,视用人单位与受聘人员是否签订书面协议,对退休返聘人员的病假工资有无明确约定。如对病假工资有明确约定,用人单位应支付病假工资。对解聘退休返聘人员是否应支付补偿金,也应看双方有没有签订书面协议对此约定,如双方对此有约定应按约定履行。本案双方未签书面聘用协议,对于权利与义务只是口头约定,产生争议时,李先生要求公司支付病假工资及解聘补偿金,缺乏足够依据。
【护理人员工资评定】推荐阅读:
护理人员工资10-27
聘用护理人员资质06-15
科室护理人员简介07-20
护理人员应对措施09-17
护理人员培训09-20
护理人员岗前教育制度09-18
护理人员手卫生制度09-21
各级护理人员资质要求10-30
护理人员分级培训制度10-29
护理人员招聘面试试题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