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针滴滴答答,流逝的是光阴,在季节轮回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留下了成绩证明。每周、每月、每个季度的我们,在工作方面都有着独特表现,获得成绩的同时,也有着众多的难忘时刻。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我们,是该写一份工作报告,记录我们的工作之路。为便于大家更好的编写工作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安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安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互助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现状与对策建议

摘要分析了互助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追溯體系试点建设工作的现状,将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为缺乏权责明确的统一联动机制、监管机构仍不健全、投入严重不足、存在监管盲区、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有待完善。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对策,主张健全监管体制和强化基层管理,完善政策措施和严格目标考核,推行技术标准和强化人员培训,注重品牌建设和探索产销衔接,强化资金保障和健全制度机制,严格联合执法和建立诚信体系,注重宣传引导和强化社会共治。旨在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产品;监管;追溯体系建设;对策

A

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s;Supervision;Traceability system;Countermeasures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各种食品安全“门”的相继曝光,不同程度地挫伤着百姓的消费信心,同时也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1]。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如何保障互助县39万群众拎上放心的“菜篮子”,这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2015年8月农业部首批发布了103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示范县和4个创建市,青海省的互助、湟中两县位列其中。为顺利实施创建工作,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引导、监管、惩处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新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探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分析、总结互助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追溯体系试点建设工作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提供借鉴。

1基本情况

互助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隶属青海省海东市管辖,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县辖8镇11乡,土地总面积3 424 km2,耕地面积7.3 万 hm2,总人口39万。互助县是青海省农业大县、农区畜牧业大县,也是全省重要的菜篮子基地之一。截至2016年底,全县设施温棚达1.46万栋,规模养殖场(小区)240家,专业合作社369家,食品生产企业39家,食品流通经营主体3 441户(超市9家),农资公司6家,种子公司2家,农产品生产基地11家,农兽药门店192家,饲料门店68家,大型屠宰场2家,活鸡宰杀门店15家,餐饮单位1 239家,其中学校(托幼机构)食堂194家。2016年全县粮油综合产量达32.6万 t,其中果蔬品产量达15.5万t,各类畜禽存栏128.3万头只,出栏125.5万头只,肉、奶、毛、蛋产量分别达4.2万t、1.2万t、729.0 万t、4 080.0 t,农牧业总产值达32.1亿元。

2发展现状

2.1严格属地管理,构建监管体系互助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由农牧部门主导,相关部门配合。农牧局下设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蔬菜技术服务中心、种子站、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等相关机构,分工负责监管、执法、培训、检测等工作。全县18个乡镇新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农牧部门为乡镇监管站配备了实验台、洗涤台、冰箱、农残速测仪、电脑、打印机等仪器设备108台(套)。2016年县乡两级共完成农(兽)残定性速测11 580样,其中畜产品“瘦肉精”检测4 120个,完成定量检测326个,产品抽检合格率到达98%以上。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病抗体检测合格率达80%以上,达到省市规定水平。“政府总负责、县乡有机构、监管到村社、检测全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基本建成。

2.2狠抓源头治理,强化监督检查建立農业投入品监管备案制度,实行连锁、统购、配送等营销模式,严格索证索票、经营台账及实名购买制度,倡导使用符合国标的农兽药,推行诚信规范经营。2016年互助县规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病死猪26 368头,病死牛16头、病死羊159只,生猪定点屠宰场无害化处理病害肉260头,查处未经检疫动物产品1 005 kg,查获假劣农药155.4 kg,没收过期兽药32种2 103支(袋、盒),取缔流动宴席35家,查处无照经营食品案件23起,违法经营餐饮单位8家,罚款5.95万元,查办食品案件21起,开展教育培训207人次。

2.3建立追溯试点,完善信息联席按照“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的管理要求,涉及互助县6个乡镇的17家农事企业、专业合作社加入了追溯体系试点建设当中,其中,屠宰2家、养殖4家、蔬菜种植10家、农用物资配送中心1家,追溯点设有检测室1处、内检员1名,并统一配备了电脑、打字复印一体机、农(兽)残检测仪、扫描枪、二维码打印机等仪器设备84台(套)。2016年上传检测数据共1 071条,上市产品检测合格率为99.9%。为实时远程监控,10家追溯点的检测室及生产区安装了高清监控摄像头、网络连接设备及LED远程监控电子显示屏。各追溯点通过运用二维码、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等现代技术,逐步实现与省级、国家级平台互融、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2.4加强标准化建设,突出常态化监管制定省级地方标准20多项,种养基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60%以上。强化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认定)力度和证后监管工作。截至2016年底,互助县有通过国家农业部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22个,绿色食品7个,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4个。全县186家农资经营单位纳入监管名录,《“两账两票一卡一书”管理制度》《重点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备案制度》逐步健全,“批发配送两联单”制度逐步推行;95家养殖企业完善了化粪池等基础设施。果蔬品禁限农药、“瘦肉精”、抗生素等违禁投入品监管已有过去的专项整治逐步进入常态化监管。

3存在问题

2016年底互助县荣获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示范县,成绩虽然可喜,但是通过开展农产品质量创建安全县工作也清醒地认识到,互助县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还比较低、农产品监管检测制度还不健全,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环节相对薄弱,没有切实可行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诸多隐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建设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3.1没有形成权责明确的统一联动机制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由农牧部门主导,相关部门配合。在具体分工上,农产品生产领域归农牧局管理,加工生产领域归质监局管理,市场销售、流通领域归市场监督管理局管理,追溯体系建设还涉及多个农事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于受各部门条块分割管理的制约,多部门分段管理出现了监管盲区和重复监管现象。

3.2监管机构仍不健全如农牧局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没有专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科室,具体工作分别由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乡镇兽医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子站等局属单位承担,由于各单位工作职能的不同,易引起工作不明、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现象。

3.3投入严重不足18个乡镇监管站、8个市场监管所、17个追溯点、1个县检测中心都存在着专业人员少、任务繁重、经费短缺等共性问题。县检测中心因严重缺编,上机人员缺乏,满足不了“双认证”申报条件;据调查,互助县规模生产的农产品80%以上销往外地,自产农产品市场占有份额还不到20%,全县只有8个市场监管所,监管任务非常繁重,专业人员极度紧缺,市场监管局车辆配置与工作任务不相符,缺乏检验检测设备,监督执法仅停留在看、闻、问、查等原始手段,执法依据不科学、不严谨,委托第三方检测使得监管的时效性、执法的权威性受到了很大限制,处罚没有威慑力,监管人员缺乏执法的积极性;乡镇监管站和追溯点人员流动性大,给培训及工作开展增加了难度。相关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往往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控工作存在麻痹思想。

3.4零星种养农产品、分散流动经营户成为监管盲区因利益驱使,互助县农产品市场上滥用抗生素、超限使用农兽药、非法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恶劣行为依然存在,种养散户的情况尤为严重。监管部门任务繁重,对广大散户自产自销产品、村级小市场、分散流动经营户、农村自办宴席等无暇顾及,这类隐患区域成为监管盲区。

3.5没有完善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多个环节、多个部门,其监管追溯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青海省各地方政府还没有出台严格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目前仅仅依靠农牧部门的引导来推动此项工作,这也是导致农事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对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没有积极性的根本原因。

4建议对策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扎实推进互助县质量兴农步伐、切实保障互助县39万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根据互助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4.1健全监管体制、强化基层管理县农牧局尽快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调配县检测中心人员及监管办人员编制,强化技术力量,补充完善“双认证”所需的仪器设备,指导县检测中心实验室抓紧完成计量认定、资质认定工作任务,确保互助县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结果合理合法,并强化信息共享联席制度,相关部门及时互通情况、共享检测数据、合理分工,提高工作成效[1]。强化基础网格管理,涉及全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仅仅依靠农牧、市场监管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要把职能延伸到乡镇、村社,形成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工作机制,落实村社负责人员的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并给予适当的误工补助[2]。

4.2完善政策措施、严格目标考核政府需要出台政策措施确保乡镇监管站及追溯点人员不流失,并积极争取和出台农产品相关扶持政策,加大监管、追溯体系建设装备设施配置补贴力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与项目扶持挂钩机制,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追溯体系建设,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完善农产品安全技术研发与相关产业促进政策,严格目标考核[3]。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对乡镇和相关部门的年度考核,对工作开展有力的、贡献突出的乡镇监管站、市场监管所、追溯点适当给予政策性奖励;对工作开展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重点督查并按照相关规定问责处理。

4.3推行技术标准、强化人员培训加强对农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标准化种养基地的指导与管理,完善生产档案记录制度,统一发放农业投入品生产记录本,分品种记载农事生产操作过程。以标准化种养基地为样板,示范辐射周边散户推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同时,增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制定追溯体系在采集指标、基本要求、信息采集、传输格式和编码规则等方面的统一标准,推动追溯体系建设有序规范进行。强化人员培训,加强对执法、监管、检测人员培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业务管理能力和水平[4]。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4.4注重品牌建设、探索产销衔接促进“三品一标”标识流通管理,严厉打击假冒认证产品和违规使用认证产品标识行为,对市场上出现的认证产品的质量问题进行从严查处,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止使用认证产品标识,取消产品认证,以维护认证产品的权威[5]。政府考虑应对“三品一标”认定农产品生产基地给予适当的财政补助,真正做到以品质树品牌,以品牌保品质。探索产销衔接。农产品产销衔接的进一步顺畅,一方面可以帮助农户开拓市场,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建设,督促生产者自觉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规定,建立产销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机制,推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企对接”等新型产销模式,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自律體系和长效机制[3]。

4.5强化资金保障、健全制度机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健全制度机制。一是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机制;二是构建生产经营主体、保险公司、无害化处理单位、服务机构、监管部门五方联动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运行机制;三是完善互助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报送及披露制度;四是制定监管协作、检打联动、案件协查、举报奖励管理办法及大案要案联合办案奖励机制;五是修订完善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妥善处置突发应急事件预案[4]。

4.6严格联合执法、建立诚信体系农牧、市场监管、质监、环保、商务、公安等部门共同配合,横向互动,形成合力,建立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建立诚信体系。市场监管局、农业执法大队结合监管、检测状况,对农事企业、合作社及市场经营者尝试进行信用等级评价管理,同时定期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公布信用等级,并及时更新,便于公众查询监督,在此基础上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榜,对列入黑榜的生产经营者加大监管频次和力度[6]。

4.7注重宣传引导,强化社会共治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并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以提升诚信道德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培训,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树立安全意识、自律意识、诚信意识。强化社会共治[2]。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开设农产品安全科普宣传栏目,提高公众对“三品一标”农产品的认知力度,倡导健康消费理念。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交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积极性,营造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共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良好氛围。

5结论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中突显出来的问题刻不容缓。为避免互助县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发生,必须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按照生态、高效、安全的相关要求,一要推动建立责任明晰、监管有力、技术过硬、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体系;二要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修订相关制度标准,增加财政预算投入,加强引导宣传培训,构建社会共治格局[4]。只有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追溯体系建设,整体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水平,才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林,吴俊,姚赛,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5):201-203.

[2] 蒋上志,郭凝,郭斐,等.益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9):10316-10317,10321.

[3] 白世贞,李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激励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5):10477-10478,10482.

[4] 陈晓华.2014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效及2015年重点任务[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1):3-8.

[5] 侯邦飞,莫彩芬,张劲,等.梁子湖区“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5):230-233.

[6] 朱建国,邓金香,裴昕,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0):217-219.

作者:朵学玲

第2篇:构建安全教育体系,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摘要】校园安全问题是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学校安全教育事关社会稳定与和谐。我们在打造平安校园时,应当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建立完备的校园安全法律制度,系统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加强校园安全教育。

【关键词】构建;安全教育;体系;加强;安全工作

学校安全教育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学校安全事件的不时发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学校安全教育的滞后和缺失。其主要原因:一是仅单纯依靠学校力量进行学校安全教育,学校安全教育力量薄弱,没有形成系统健全的安全教育力量体系;二是校园安全建设缺乏充分的制度支持,我国现有校园安全法规从规范的主体和内容而言,比较泛化,缺乏可操作性,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其他法规和强有力的措施;三是教师开展安全教育,仅凭苍白无力的说教,无系统安全教育课程指导,显得无所适从,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要夯实学校的安全教育的基础,我们需针对以上原因,有的放矢,不仅要相应建立、健全、完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和校园安全法律体系,而且要在全国各学校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的同时,发动各方力量,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发力的安全维护力量体系,共同协调和维护校园安全。

一、形成共同参与的教育资源体系

在每起校园惨案的背后,都折射出社会各方面的影子,这也显示出校园安全问题不能仅靠一个社会部门来解决,而需要整个社会来协调和维护。因此,要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就不仅仅靠学校力量,同时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校园安全的保护之中。

在学校的安全教育上,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可以形成多方合力,构筑教育网络,形成学校主导、家长配合、全社会参与的中学安全教育局面,确保社会和谐。同时,极大地拓展教育资源,既丰富安全教育的渠道和内容,又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特定的真实的社会情景中,切实增强学校安全教育的震撼性和实效性,而非苍白的说教。

(一)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延伸到社区

社区(村居)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宣传防溺水、防火、防灾、交通等各类安全知识,帮助社区(村居)民众树立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增强辖区内学生对自己在校园中所学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并不断强化。

(二)把学校的安全教育延伸到家庭

在每学期期初、期中和期末阶段,寒暑假前以及节假日,学校要通过安全提醒、家长会和给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将相关安全教育和有关安全情况向家长进行通报。就不同阶段要求学生注意什么样的安全问题,向家长们提出预警。就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安全工作,向家长提出具体的建议与要求。通过这样,达到家校沟通渠道的畅通,助力建立家校共育体系,敦促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对自己的孩子开展校外和家庭的安全教育。使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一种共同的责任,使安全教育更加有的放矢,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把学校的安全教育延伸到社会

邀请公检法部门、消防单位以及食品卫生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到校,为师生们举行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教育和食品卫生等安全知识讲座和图片展示。这些讲座和展示联系社会实际,教育性强,震撼力大。其中来自社会生活前沿的相关案例,更能促使师生们深入反思,进而有效增强师生们的法制、交通、消防和食品等安全意识。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法规体系

如果要达到校园安全教育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目的,就必须通过相关的立法程序建立和完善校园安全法律体系。

(一)出台校园相关安全法规

国家应当尽快出台校园安全法等相关法规,在明确学校建设安全环境的目标和管理机制,厘清政府、学校管理者和社会其他各团体三者在维护校园安全中的安全教育责任、法律义务的前提下,相应建立安全事故赔偿和补偿机制,以便学校一旦发生安全问题,相应的责任承担和事后补救措施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落实。

(二)制定校园安全管理规范

在国家校园安全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依法依规相应制定切合自己的具体可行的安全教育等校园安全管理规范。

(三)在法律上强化教育效力

一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的“学校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很多国家都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学校应当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将安全内化于学生“心”,外化于学生“行”。国家应当将对青少年安全教育列为学校的必修课程,安排财政专款建立学校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演习机制,帮助学生提高应对侵害的能力,并通过法律强化这一做法,从而切实地培养起学生日常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二是要在法律上规范媒体报道和宣传有关校园安全事件的“尺度”。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和正视媒体报道在安全事件中的负面影响。对于此类事件的细节和受害者的悲惨情况,如果媒体进行过多的描述和渲染,就会诱发社会中的潜在犯罪,从而模仿其犯罪的模式,实施类似的暴力行为。因此,必须要在法律上为媒体戴上“紧箍咒”,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对媒体报道的相关事件的范围、内容进行规范,限制媒体报道校园安全事件的范围和内容。加强对相关报道的审查,要求媒体在报道相关事件时,必须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件本身,而不能一味地迎合猎奇心理,对于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报道,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

只有从立法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校园安全法律体系,在开展校园安全教育时,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行,责任分明。

三、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一)编写系统的安全教育教材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徐美贞副研究员在一次调查中表明,受访的教师中有59.1%表示,学校对学生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时间,每学期累计并不超过10课时。受访的教师都认为,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时间之所以少,是因为学校缺乏相应的安全教育课程,教师开展安全教育无本可依,无从下手。从这个角度来看,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是势在必行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尽快组织力量编写一套系统可行的中学安全教育教材,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使教师在开展安全教育时有本可依、有的放矢,使学校安全教育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中学安全教育教材的内容首先是要注重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引导中学生了解在自身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安全因素,认识这些不安全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其次是要注重学生安全知识的学习。多形式让中学生了解交通、溺水、校园欺凌、毒品、食品卫生、消防、网络、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雷击、坍塌和地震等)等各种安全问题,分析这些安全问题的原因,并施以具体应对方法。其三是要注重安全技能的培训。安全教育课程要理论结合实际,在安全意识养成和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定期进行地震、消防等避震防灾安全演练,促使中学生实实在在掌握在遇到安全问题时的避险本领和措施,学会自救和救人。最后是要注重安全心理学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心理素质,促使中學生加深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在面对突发安全问题时不慌乱,能够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去积极应对险情。

(二)构建独特的安全教育模式

各地各校要在国家相关法规的框架下,在统一的安全教育教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的实用性强的校本安全教育内容,进行每学期不少于12课时的安全教育课程。中学应该构建开放式安全教育模式,“走出去”,大胆鼓励学生在教师组织带领下,走进水库、湖泊、道路等安全隐患地,进行实地学习安全知识;“请进来”,学校与驻地公安派出所开展共建工作,以警察驻校、校园周边巡查和放学路段驻守等方式维护学校安全。同时,定期邀请当地公检法部门宣教人员、消防官兵、医生、卫生防疫等专业人员进校园举行安全知识讲座、座谈、安全演练等活动。通过系统可行的防范方法、触目惊心的图片展示、详实而活生生的安全事件案例、切实有效的安全演练,促进中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正确有效地掌握相关安全防范技能。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电子屏幕、横幅、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课、板报等宣传途径,举行知识竞赛、辩论赛、故事会、手抄报比赛等多种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从中受感染、受教育,把学到的安全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为长久的安全防范技能。

(三)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

从一个教师的成长历程看,无论是在学生时代,还是从教以后,绝大多数教师都缺乏必要的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多数教师获取的安全知识主要来源于生活经验,其次是电视、报刊、网络等。因此,随着校园安全形势不断严峻,加强师范生、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迫在眉睫。师范院校要未雨绸缪,根据当前严峻的校园安全形势,在师范生即将毕业的学期设立安全教育必修课程,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能只着眼于教师的业务和班级管理能力培训,更应该在每学期对教师开展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培训,组织师范生或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其安全意识,形成科学的安全观。引导师范生从教后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特点、学生特点,预判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地点和激发因素,从而针对课堂安全(实验课程及室外课程)、活动安全等作出积极的有效的防范措施。同时培训师范生或教师正确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关键时刻能够自救和救人。

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它需要一个长期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任务,必须通过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必须警钟长鸣,坚持安全教育和宣传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校园安全让多国百姓揪心血腥惨案频现多国校园[EB/OL].环球网.

[2]孙晔.国外校园安全措施及启示[J].山東警察学院学报,2010,5.

作者:曾祥江

第3篇: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着力构建机关档案工作安全体系

摘要:机关档案工作作为国家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档案安全工作也是实现档案工作整体安全的基础。本文着重剖析了如何建立健全机关档案工作安全体系,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机关档案 档案安全体系 安全意识

近年来,维护档案安全这一话题,逐渐摆到了档案工作者的主要议事日程上。2010年,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在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的思想,并指出“不断提高档案安全意识,研究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全面提升档案部门的安全保障能力,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全面推动档案事业安全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机关档案工作作为国家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一、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为确保档案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机关档案工作特点是琐碎繁杂、具体而微,涉及方方面面、细枝末节,因此一定要建立涵盖各项工作、各个工作环节的档案安全保密制度体系,使档案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一)建立完善的档案保管制度。档案是机关的宝贵财富,应根据档案技术标准,制定完备的档案保管制度,防止档案损毁,延长档案寿命,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保管制度应包括如下内容的要求:档案装具要求、档案上架排放要求、档案库房及保存地的硬件要求,档案库房及钥匙(门禁)等的管理与登记要求等等;要建立定期检查、进出登记等一系列措施来保障档案的安全保管。

(二)建立严格的档案鉴定与销毁制度。档案鉴定与销毁决定了档案的命运,关系档案的存毁,至关重要。因此一定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对档案鉴定与销毁的标准和依据、程序和手续、权责等都做出详细的规定,使之有据可依,严谨细致,才能保证档案的安全完整。

(三)建立规范的档案利用制度。档案利用工作是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发挥档案作用,体现档案工作价值的重要工作,但同时也与档案的安全与完整息息相关。因此要对利用范围、权限、方式、手续、时间等等予以严格规定,使档案利用工作分权限审批、分密级管理,严格审批和借阅手续,严格借阅工作,做到档案去向记录明确、责任清楚,从而降低档案遗失风险,确保档案安全。

(四)将保密工作规定纳入档案安全制度体系中。档案工作与保密工作息息相关,无论是涉密档案的管理利用,还是到期解密工作,都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相关保密法律法规和规定,档案工作人员也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才能做好档案的安全保密工作。

(五)建立健全档案考核惩戒制度。为确保档案的安全,纠正违反档案安全制度的各种行为。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国家秘密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惩戒制度,对违反相关制度并危及档案安全的行为进行惩罚,从而确保档案安全。并从实际工作出发,制定档案考核与检查制度,将相关档案工作纳入考核体系,通过自查、抽查、检查等方式进一步规范、督促、监督档案安全工作。

二、牢固树立档案安全意识,努力提升维护档案安全的自觉性

机关档案工作不仅仅是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更是广大兼职档案人员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完成的。因此,全体员工的档案意识决定了一个单位的档案氛围。必须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档案安全意识,时刻绷紧档案安全这根弦,才能真正实现档案的安全保管。

(一)要明确档案安全的目标和责任。将“树立档案安全事关党和国家根本利益的思想;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安全问题无所不在’的思想,树立‘安全问题人人皆知有责’的思想”的意识强化到每一个员工心里,切实重视起档案的安全问题,真正树立起档案“安全第一”的意识。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意识。档案安全不仅是档案工作者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全体干部员工都要有档案安全的意识,都要从自身工作的点滴做起,自觉维护档案的安全,也就是说,每一个员工都是维护档案安全的责任者。因此档案工作者要立足本职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比如举办展览、集中举办档案安全知识讲座、张贴宣传资料、提醒各部门领导对本部门员工进行教育、考核检查等方式来提高大家的档案安全意识,使大家时刻绷紧档案安全这根弦。

三、大力加强档案库房安全建设,确保档案存放场所安全

档案库房是档案的重要存放场所,它的安全直接影响档案的安全,因此要不遗余力地加强档案库房建设,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

(一)加强档案库房的基础设施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档案库房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至关重要,要严格按照国家关于档案库房的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建设。

一是档案库房要符合“八防”要求。即档案库房要做到“防火、防水、防潮、防尘、防光、防霉、防虫、防盗”等“八防”。档案库房选址要安全,要灭绝火源,要严格控制温度及湿度,要定期投放防虫药品,确保档案库房达到“八防”要求。

二是提高硬件设备技术含量。档案库房还需要配备各种设备以保证档案存放条件。如配备专门档案装具及柜架,既能存放档案实体,又能保证档案安全;配备加湿机、抽湿机、新风设备等,可有效调控档案库房溫度、湿度的清洁度,保证档案存放环境达标;配备消毒机具,对新入库或年代久远档案除菌,确保档案完整。

三是加强库房内部管理。严格控制档案库进出人员及手续,档案库房属于机要重地,非档案工作人员一率不得入内;进出档案库房的人员要履行严格的登记手续备查;严格控制档案实体的进出库,档案无论入库还是利用处库,都要严格履行手续;严格控制档案库房的钥匙或门禁管理,档案库房钥匙领用要有登记,门禁要与保卫部门协调定期更换,以保证档案安全。

四、大力推进档案电子化进程,保护档案原件安全

档案信息化就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点的转变过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档案事业发展适应时代需要的必然趋势,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专业社会化的基础和前提。档案信息化主要有两部分工作:

(一)传统档案数字化工作

杨局长提出“加速开展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纸质档案数字化后,就可用数字化产品代替原件提供利用,从而起到不动原件、保护原件的作用。”机关档案工作中档案利用工作频繁,更应把纸质档案数字化作为保证档案安全和利用的重点,大力推进档案电子化进程。

(二)档案电子化工作

一是确立“文档一体化”作为实现档案电子化的理论依据。文档一体化,是文件与档案一体化管理的简称,其涵义是立足于文件和档案的内在联系,运用系统理论和计算机管理方法,将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信息数据网络化,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以发挥文件与档案整体最佳信息效益,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实现机关行政管理信息共享,文档一体化是实现文书档案电子化的重要制度安排。

二是建设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电子化。电子档案系统是实现各类电子文件归档、整理、编目、查阅、统计、备份和系统日志记录功能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也就是说它可以将文书档案等各门类档案纸质实体转化成电子件并加以管理。因此,实现文书档案电子化的主要工作就是建设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要重点做好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保证档案管理部门全程参与程序设计,保证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完全一一对应;切实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切实做好电子档案系统的安全管理;尽可能深层次开发利用档案资源。

三是优化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功能,保护档案原件安全。

首先,要加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建设。只有建设具有齐全完整的电子档案资源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所有纸质档案都实现电子化,才能真正达到完全通过电子件进行档案利用,而不调阅档案原件,从而切实保护档案原件的安全。

其次,要加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检索功能。因为档案工作的主要目的和价值体现就在于档案利用工作,而档案检索的查全率、查准率对利用效果和效率至关重要,因此一定要注意开发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检索功能。提供模糊查询和精确查询等不同查询方式;提供按文件字号、文件题名、责任者、形成时间、主题词等不同检索项的查询。

第三,要切实加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性保障机制。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包括各种硬件存放安全、系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系统各级各类管理和操作人员保密安全、系统数据的安全等方面。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实现和保障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加强各种硬件存放地的安全保卫设施和保障,严格监督控制温湿度,以确保硬件安全;完善保密制度、加大管理和操作人员安全保密教育;通过分级管理密码、分级控制权限等技术手段保障系统安全;通过建立监控和跟踪日志、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及时备份数据等方法保证系统数据安全。

五、采取恰当的档案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档案安全管理系数

近年来,随着各个单位业务工作的不断发展,产生了门类繁多的业务档案资料,并都产生了规范管理的需求;基于“大档案”观念,是否将它们纳入档案管理范畴、采取什么模式进行管理、具体的管理方法如何等等都成为档案管理部门面临的新课题。同时,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对档案的安全工作影响也不尽相同。

(一)要采取适当的档案管理模式。不同的档案管理模式对档案整理方法、保管方式要求都不同,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求也不相同;同时,各个单位具体情况也不同,产生的业务资料的种类、要求、数量不同,档案管理部门及人员的理念、力量、素质不同,内部体制和职能不同。因此,一定要选择最适合本单位情况的档案管理模式,才能真正保证档案的安全。

(二)档案管理模式简介。现在主要采用的档案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模式。即档案管理部门着重对文書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等基础门类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对业务档案等采取规范、指导、监督检查的方式进行管理。一种是档案集中化管理模式。即将各种门类和载体档案纳入到档案工作的范畴,从而实现文书档案和业务档案管理并重、档案实体管理与档案信息化并重的档案管理模式。

(三)档案集中化管理模式在档案安全保管中的作用。近年来,一些单位特别是商业银行、企业等逐渐形成并采取了集中化管理的档案模式。它对档案安全管理的作用在于:一是档案集中保存、集中存储,便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二是档案在收集、管理、利用等环节统一管理,便于工作的监督检查;三是档案全部由专业档案管理人员负责保管,提高了档案管理水平,降低了风险;四是可以有效地防范档案散落在业务部门及人员手中的道德和工作风险,并可以防止前期人员因工作疏忽产生的错误。

参考文献:

1.杨冬权.在2009年北京市档案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作者:杜媛媛

第4篇: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总结

为建设和打造和谐社会、信用社会,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安徽省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县食品行业的实际,2005-2007年我县分别在食品生产企业和餐饮业中开展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现将试

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为了加强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2005年我县成立了绩溪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食品安全(协调)委成员同志为成员。同年,在全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会议上,高建斌主任带领大家学习了《安徽省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使安委会各成员认识到抓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育食品安全信用意识、提高我县食品安全水平的需要,是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规范运行机制,培育企业良好的信用,增强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充分发挥信用制度的奖惩作用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制订计划,完善制度

为了做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我县分别制订了200

5、200

6、2007年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制订了企业《生产经营档案示范文本》。

三、确定单位,明确分工

经过县食安委会议研究,我县确定了跃宇酸奶有限公司、皖灵农工贸有限公司为2005年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单位,白酒生产企业:绩溪县胡氏宴酒业有限公司、锦屏山酒厂、龙川酒厂、龙须山酒厂、板桥头酒厂为2006年试点行业和单位,2007年,确定我县餐饮业为试点行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3年中,共召开4次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动员会进行工作指导和部署。同时,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2005和2006年,由县食药监局负责统筹安排、工作部署、信用信息发布、落实信用体系建设内容、信用监督管理、督查统计;县质监局协助督查工作;各试点企业负责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性操作,建立信用体系建设档案,接受县食安委办公室的信用监督管理、督查、指导,报送有关信用信息。2007年,县食药监局负责统筹安排和信用信息发布,其余各项工作均由县卫生局和试点企业完成。

四、积极行动,强化督查

我县的食品生产企业对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热情很高,皖灵公司、锦屏山酒厂、龙川酒厂等企业聘请了专职人员做好本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经常邀请县食药监局和县质监局的工作人员上门指导生产经营档案工作,还建立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规章制度,以对企业负责、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来做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县食药监局对生产企业进行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和督查,帮助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取得成效,通过努力

2005年跃宇酸奶有限公司和皖灵农工贸有限公司分别获得AAA和AA信用等级;2006年绩溪县胡氏宴酒业有限公司、锦屏山酒厂获得AAA等级,龙川酒厂、龙须山酒厂、板桥头酒厂获得AA等级;2007年绩溪宾馆、绩溪县幼儿园食堂获得AAA等级,这些企业都已初步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体制、征信制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服务制度和奖惩制度,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营造了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创造了食品安全信用企业文化。

此外,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使我县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初步的成效。

六、存在问题与不足

1.企业信用意识不强。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利于实现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和治本之策。但在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中,众多的企业主没有认识到开展此项工作重要意义,积极性、主动性始终不高,工作敷衍,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较慢。我们到一些白酒企业去联系工作,企业主对这种短期看来没好处的事不感兴趣,甚至认为我们借机搞钱。 2.食品安全信用惩戒机制不健全,作用不明显。企业是追究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利益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我们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缺乏对企业经济利益的调节作用,不能给企业带来现实利益,导致企业对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信用等级社会认同度低。质监部门在白酒行业牌子是最响的,因为他管证,他的评级是包括省名牌、市名牌,这个对厂家的销售有益,企业认为质监说了我好就是好,信用体系建设有什么?今年的餐饮业信用体系建设也是这样,这个行业的授级单位很多,卫生、工商、旅游都有授级,企业最有用的是旅游部门的,三星、四星就足够了,要你这个有什么用?

3.信用体系建设缺乏法律强制的外在保障。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体现诚信原则,确立信用机制的法律法规无论在总体上的还是在食品行业专门领域都偏少,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目前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主要以企业的自愿为基础,企业若应付了事,信用信息的征集会不及时、不全面,相关制度的运行效果会打折扣,如此就影响了信用等级的评定。

第5篇:安全隐患排查体系建设总结doc

垫江县沙河小学校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

总结

为进一步规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督促学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事前预防,有效防范各类事故,构建学校安全长效机制,按照《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教育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渝教办【2012】60号)、《垫江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垫江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垫安委发【2012】4号)、《垫江县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垫江县教育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垫教委【2012】183号)等文件要求,坚持以围绕创建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县建设目标,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开展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抓手,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落实学校安全主体责任,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促进我校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确保我校安全责任事故零目标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到2013年底,在我校基本建成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规范隐患排查治理日常工作机制,实现一般隐患整改率100%、重大隐患整改率100%,安全责任事故零目标的工作目标;以全面排查治理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校园及周边环境等事故隐患、安全制度建设、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安全管理薄弱环节为 1

主要内容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有效保护了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了今年全年安全责任事故零目标。

一、健全和完善了学校安全领导指挥体系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杨德平为组长、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陈兴林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分管行政、学校后勤、各班班主任、学校安全管理人员为成员的“垫江县沙河小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以沙河乡人民政府分管安全工作的副乡长刘运科为组长、有学校、乡派出所、乡综治办、乡安监办、街道居委主要领导人员参加的“垫江县沙河小学校校园及周边安全群防群治工作领导小组”;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预设了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对突发事件的报告、接报、指挥以及保卫、通讯、疏散、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后勤保障、善后处理等人员都作了明确的界定,保证了突发事件后的第一时间事故处置工作能顺利展开;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安全办公室,并设专门人员协调各成员、机构之间的联系,收集整理归档安全文书,报送相关安全资料表册,记录包括安全隐患排查 在内的安全表册;同时,还以安全工作“一岗双责”的形式明确了学校安全工作机构、各职能部门、学校各个工作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学校安全工作指挥系统的建设,保障了学校安全工作的有序开展,使学校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具体工作有人做,相关人员分工负责,密切配合。

二、进一步完善了安全工作制度、职责和安全目标责任体系 首先是针对学校各个工作岗位及每个工作时段制定了《垫江县沙河小学校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将学校安全责任细化到了包括校长

在内的全体教职员工,基本根除了学校安全工作的”真空地段“,有效预防了安全责任面前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其次是根据”一岗双责“中对应的各个工作岗位、工作时段制定了《垫江县沙河小学校校长安全工作职责》、《垫江县沙河小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垫江县沙河小学校校舍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垫江县沙河小学校课间管理制度》、《垫江县沙河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垫江县沙河小学校易燃易爆及化学物品保管使用》、《垫江县沙河小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30个相应的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和安全工作职责,使全校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工作有章可依,有据可循;其三是依据”一岗双责“和对应的安全工作制度、职责等由包括临时聘用人员在内的每个教职工向学校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其四是将安全工作履职效果纳入教职工常规考核,实行安全责任”一票否决“。

三、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脚本和学校突发事件系列应急处置预案体系

一是每个学期都要举行一至二次针对消防、地震、踩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疏散演练,做到每次演练有脚本、有过程、有总结,有点评,使全校师生能够从每次演练中受到一次深刻的安全教育,提高了师生安全事故紧急避险、自我救护等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在原来单个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所在地的人文地理、气候变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编制了《垫江县沙河小学校突发事件系列应急处置预案》。预案体系分总案和分案两个部分。总案包括序言、指导思想、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善后处理小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原则等;分案包括学校可能

出现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报告程序、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和各处置小组的职责、处置程序、处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整个突发事件系列处置预案职责明确,分工清楚,基本能保证学校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置工作能够有序展开。

四、完善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一是明确了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把学校从各种建筑物到房屋维修、从在建工程到学校现有各类设施设备、从实验操作到实验药物、器材的领用和保管、从电、气管道维修到消防隐患的排查治理等都落实了具体责任人;二是以学校各职能部门和班为单位,实行安全隐患月排查制度,每个学月都要向学校安全办公室报送一次本辖区或本部门、本班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月报表,由学校安全办公室汇总报送学校领导或责任人,落实专人进行安全隐患整治;三是由学校安全办公室牵头,不定时对校园各个部位进行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并配合后勤部门进行隐患整治,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隐患排查记录和整改台账;四是配合乡派出所、综治办安监办、医院、工商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治并有相应的排查记录和整治台账。五是把消防、教学楼上下楼道、实验室、实验器材保管室等列为重点进行安全事故预防和安全隐患整治对象如落实专人管理和设立楼道守护制度等。

五、强化了安全教育管理体系

一是每学期开学第一课必须是安全教育课,要求有讲稿、有记录并交安全办公室存档备查;二是把每周一节安全法制教育课排上课程表并列入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同时还要在每周星期二早上教师点名时

向学校安全办公室报送这节课的登记表;三是每天放学前10分钟必须有该班的一名教师统一组织放学并强调校外安全注意事项,尤其是把常规安全中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防拐骗安全、食品安全等列为重点,天天讲、时时抓,要不厌其烦地讲,毫不懈怠地抓;四是每周的学校行政办公会必须有当周安全工作专题研究和安全布置;每周周前会上,值周行政必须向教职工讲清楚当周的安全工作重点;学校每学月教学常规检查必查会议记录上的安全内容;学校大小集会上,集会组织者必须强调安全;如遇节假日放假,学校必须统一放学并由学校行政统一强调假期安全事项;五是值周行政每天必须进行校园巡逻,上学时段到上下校门值守,检查有无乘坐非法运营车辆的学生;周边教师在学生上下楼道高峰时段值守各楼道口,维持楼道秩序;六是实行幼儿园、小学部教学楼楼道守护制度。每天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和中午学放学两个时段实行错峰下课,楼层之间从下往上逐层延迟1分钟下课,当堂课的教师必须值守在本层楼道口和转台维持学生下楼秩序,以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

六、完善了安全信息报送体系

一是基本做到了按时报送安全月报、政务值班等上级要求报送的安全资料;二是根据《垫江县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垫江县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试行)〉的通知》垫教委【2013】34号)文件精神,严格规定:学校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各年级各班无论发生大小安全事故,当事人(或在场人)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值周行政并同时进行救援处置;接报者一边向学校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报告,一边紧急赶赴现场指挥处置工作;严禁不报或瞒报。

七、协调建立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体系

学校与乡派出所、乡综治办、乡安监办、街道居委不定期对校园周边进行巡逻检查,对于学校无权处置的安全隐患交由乡上对应部门进行处置;乡上相关部门人员也不定时对上下校门口停放车辆进行整治。

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工作保障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确保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学校安全责任事故零目标。

垫江县沙河小学校

二○一三年十一月三十日

第6篇: 供电公司“五大”体系建设安全工作总结

公司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公司《关于进一步明确“五大”体系建设试点期间重点安全工作要求的通知》,按照省、市公司“五大”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结合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认真部署安排,全面做好“五大”体系建设试点期间的安全工作。

一、“五大”体系建设期间相关安全工作的完成情况 一是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公司按照省、市公司“五大”体系建设相关要求,主动介入,及时掌握“五大”体系建设的有关具体方案和职责调整情况,完成了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修订,对新组建的发展建设部、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客服中心、配电运检工区等涉及到的调整单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梳理,明确了公司“五大”体系建设过渡期间各部门、各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

二是重新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公司对“五大”体系建设中新组建的单位和涉及安全第一责任人调整的部门、单位与公司重新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同时,对公司各基层单位安全生产责任状逐级签订、明确流程及时间要求。截至目前,公司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状已全部签订完毕。

三是及时调整安委会和安全网络成员。针对“五大”体系建设中各部门、单位负责人的变化,及时调整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并发文公布。公司梳理安全工作网络,构建新的安全网络图。对“五大”体系调整后,新成立的单位、班组按照要求及时设置了安全员,负责联系和协调各单位人员、物资调整到位后的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完善安全资料台帐,保证公司安全网络实现各个环节全面覆盖,确保安全信息畅通。

四是修编安全监督管理有关规定、规章制度。公司按照上级公司要求,对现有安全监督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补充和完善。修订完成了《百日安全累进积分奖考核办法》和《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到岗到位标准》,制定了《违章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职责,完善了对各级人员的奖惩制度,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 1

况、安全风险分析预控情况、作业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迎峰度夏准备情况、应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重点督察,建立周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落实闭环管理,为“五大”体系建设任务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公司在进入“五大”体系建设试运行开始至今,共开展现场督查649次,查处违章行为31人次。

八是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公司强化季节性防范措施,做好防雷、防大风、防汛工作,做好汛前检查和消缺工作,储备必要的防汛物资,加强检查,落实好应急预案,做好各类抢修准备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公司对照上级公司下达的应急预案体系框架,以及“五大”体系建设综合试点期间安全风险,积极推进总体应急预案、其它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修订及制订工作。针对“五大”体系建设带来的变化,结合自身情况,制订和修订各类应急预案。在全面梳理公司现有应急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和修订公司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19个。在人员调整到位后,各基层单位及时相应调整了各自应急队伍组成人员,并报公司相关部门备案,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业应急演练培训,确保应急抢修人员资格符合相关要求。

下阶段,公司将认真做好“五大”体系建设安全保障工作。按照“五大”体系建设实施进度,做好上级公司组织的检查验收工作。从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风险管控、应急管理准备、安全信息网络、安全移交工作六个方面梳理措施落实情况,认真做好“五大”体系建设安全工作成果总结。同时,深入分析验收及试运行阶段的主要风险,制订管控措施,做到有的放矢,确保“五大”体系建设按时、顺利、高质量、高水平通过上级公司的验收。

二、“五大”体系建设试运行阶段,安全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县公司没有生技部的直接指导,对现场工作的规范性、工作的标准化和设备事故的联合调查带来一定的困难。

2、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营销部、配电运检工区、以及农电公司和集体企业内部均有变电专业,以后变电安全管理职能的部门有待进一步明确。

- 3

第7篇: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方案

为切实有效指导企业建设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并有效运行,现制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工作指导方案。

一、目的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对排查出的风险点分类分级管理,把事故预防的“关口前移”向“纵深防御”推进,提升企业全员风险管理认知,形成标准化、信息化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体系。

二、依据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882-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2883-2016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T 2974-2017 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DB37/T 3011-2017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T 2971-2017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DB37/T 3010-2017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T 2973-2017 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DB37/T 3012-2017

三、实施指导方案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按照九步走工作法指导企业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1)准备 ①建组织、定职责

指导成立组织机构,确定人员职责。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设备、工艺、电气、仦表等各类与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明确从企业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层的职责,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分管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应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②做制度

指导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方案、指南、相关作业指导书、风险点统计表、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单、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隐患排查计划表、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重大隐患评价表、重大隐患整改方案、隐患整改验收档案、重大隐患整改评价表、隐患整改统计汇总表等有关记录文件。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贯穿于生产活动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专业、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目标责任考核及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

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执行通知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个部门,召开部门碰头会,传达文件相关细节内容,让部门各司其职,相互联动,确保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开好局。 ③培训

按照工作部署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员培训,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与标准、工作程序、方法等,并保留培训记录。 (2)辨识 ①划分风险点

按照设施、部位、场所、区域、操作及作业活动对厂区进行风险点划分。

注意事项:

a.从利于管控的角度出发,包含的内容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b.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一套装置、一项活动。 c.至少应包含一类能量或危险有害物质。

d.某风险应是企业需要管控的,低风险的活动或设备、装置、区域等可忽略,如办公活动、电脑。

e.同类别的设备、装置是否一并识别不能一概而论“合并同类项”;如同一区域的车床(机加工设备)、不同区域不同型号的压力容器,应考虑不同的位置、类型、危险程度等。 ②危险源辨识

辩识时应考虑:

两种活动: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七种职业健康安全危害:机械、电气、化学、辐射、热能、生物、人机工程;

七种环境因素:大气、水体、土壤、噪音、废物、资源和能源、其他。

注意事项:

a.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班组、岗位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 b.针对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类清单,采用合理的辨识方法对每个作业活动及作业步骤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

c.通过调查和工程分析等方法识别各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存在的粉尘、化学物、高温、噪声、电离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接触方式及接触时间、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和健康损害等。 (3)评价

工艺、技术、安全、设备、生产等专门小组采用适合本公司的方法(包括直接判定法、风险矩阵分析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风险程度分析法(MES)、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危险指数方法(RR)、职业病危害分级法等)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方法会进行培训。

风险一般划分为1级、2级、3级、4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个颜色表示。划分后输出评价记录。

注意事项:

a.风险评价准则应符合法律法规及企业安全生产实际。 b.参与评价人员应熟知企业评价准则,合理评价,评价级别正确。

c.重大风险的确定依据细则、实施指南进行判定。

d.按照DB37/T2973-2017中5.5.1进行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4)管控

由操作工与设备、生产、工艺、安全人员、高层领导等专业人员现场现地现物,从工程技术、教育培训、个体防护、行政管理、应急处置五个方面讨论采取预防措施,通过“单保险”或者“多保险”的方式控制危险源。

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提出风险控制措施,经过企业相关程序评审确定,控制措施应与实际相符,具有可操作性并得到有效落实。

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亍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劢应重点进行管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输出管控措施清单,清单需经主要负责人审批后发布。

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起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通过培训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 (5)排查

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应该排查的项目清单。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实施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计划,明确排查项目、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及排查人员等。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或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可同时进行。输出隐患排查清单。

注意事项:

a.应按照排查计划,结合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由各组织级别分别按要求组织隐患排查,并及时、准确填写相关排查记录。

b.隐患排查类型、周期、实施主体应符合通则、细则等地方标准的要求。

c.查出的不能立即整改或危害较高的隐患应记录详实,如条件允讲应保留影像资料。 (6)整改

将排查输出的问题点(隐患),由整改责任部门或者责任人按照要求进行整改,使其达到风险可接受程度。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应保证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

隐患存在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治理完成情况反馈至隐患整改通知下发部门验收,未能及时整改完成的应说明原因与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协同解决。

按照“谁排查谁验收”的原则,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应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并将治理结果向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对整改过程记录进行存档。 (7)评审

每年至少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将辨识、评价、预防措施制定、排查、治理情况以及公司相关制度、方案、规定、组织架构等进行适宜性、充分性以及有效性评价。

评审前,可根据不同危险源或风险点制定效果评价准则和标准。评审后可根据管理需求进行更为合理的资源分配,使危险源得到更有效的控制,使责任人将管控措施更加有效的落地。

另外,企业应适时、及时针对工艺、设备、人员等重大变更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更新风险信息与风险管控措施,编制、更新风险管控清单。保存评审及更新记录。 (8)沟通

将评审输出的结果用有效方式(邮件,通知单,告知卡,宣传栏等)传达到相关人员处。

由高层或者主要负责人召集专项会议或者通过公司管理评审会方式。管理小组,推行小组,现场标杆班组长均可参加 并以述职报告模式进行总结与交流。

“双重预防体系”相关任何沟通应有记录(会议/活动/培训记录、邮件记录等)。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对人员进行培训,应有培训记录。 (9)归档

四、实施建议

在“双重预防机系”中,风险管控是基础,而在风险管控中,风险识别又是基础中的基础,但无论风险识别做的再到位,风险评估做的再客观,如果没有对评估出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那么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毫无价值。所以,风险管控工作,风险识别是基础,风险评估很重要,但风险控制才是关键,也是重心所在!

双重预防体系工作企业基本都能做,也都在做,但做到什么程度是个问题。如果仅限于浅尝辄止,应付差事,导致事故隐患虽在排查,但排查不彻底、不全面;或者对排查出来的事故隐患,尤其是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不深入、不到位,最终都会让“双重预防机系”功亏一篑。所以双重预防体系要求我们:隐患排查治理,重在执行到位,终在彻底消除!

第8篇: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湘龙神质„2010‟24号

关于印发《湖南龙骧神驰运输集团质量、职业健康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司属各单位: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和龙骧集团总部的要求,企业管理必须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集团公司决定在企业全面开展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现将《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附:《湖南龙骧神驰运输集团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二〇一〇年七月

主题词:双体系工作方案

抄送:集团公司领导、机关各部室

湖南龙骧神驰运输集团质量、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为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服务、安全意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推进企业跨越式发展,根据龙骧集团总部的要求,公司决定按照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简称双体系)标准,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为保证管理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为依据,传承龙骧集团企业文化和神驰公司优良企业文化基因,结合社会、行业及相关方面的要求,立足实际,着力创新,持续改进公司的基础管理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推进龙骧神驰公司又好又快地发展夯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用1年左右的时间,在龙骧神驰公司全面引入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至2011年7月,完成双体系达标认证工作,建立起一套管理科学、程序规范、运转协调的管理机制。

三、组织领导与工作机构、职责

为了保证双管理体系建设和贯标认证工作顺利进行,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集团公司决定成立双管理体系领导小组,由总经理胡太勋同

志任组长,副总经理张怀国同志任副组长和管理者代表,机关各部室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质量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质管办),胡十伟同志任主任。

质管办的主要职责是落实领导小组的各项工作部署,制定工作计划和质量管理方针目标,明确各岗位责任,开展宣传培训,编印体系文件,记录、监督体系运行情况,负责考核各单位、各部室双体系工作,并协调咨询认证等有关工作。

四、工作步骤

1、组织准备阶段(完成时间:2010年7月底前)

(1)调研并拟制工作方案。拟制《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广泛讨论并征求意见,报送龙骧总部领导审定。

(2)制订工作计划。确定认证公司和咨询师,由质管办与认证咨询师充分沟通,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在龙骧集团总部和认证咨询师的指导下开展双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

(3)开展宣贯动员。召开双体系建设工作动员大会,由公司领导做动员报告,认证咨询师双体系基本知识培训。

2、学习培训阶段(完成时间:2010年8月底前)

组织分层次培训,学习主要侧重于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讲解;运用双体系健全和完善现有管理系统的现实意义;运行管理体系的方法以及体系运行中的重点和难点;流程化管理的特点,文件的设计和编写的方法等。

3、体系策划阶段(完成时间:2010年9月底前)

(1)进行管理诊断和现有管理流程识别与分析。工作重点是工作流程的梳理、健全和完善,确定引入双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收集工

作所需的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2)明确部门设置及其职责。由质管办、机关各部室配合认证咨询师了解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程序,明确各部门在双体系中的管理职责。

(3)确立管理方针、目标。根据管理诊断的结果,结合公司实际,有最高管理层确立企业在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的承诺、方针和目标,作为双体系建立和保持的基础。

4、体系文件编定阶段(完成时间: 2010年12月底前)

(1)明确文件编写组织人员:胡十伟、王斌、卢享华、王惠敏、徐彬彬、孙猛、丰雷、余福生、姚传军、黄啸、魏咏梅、罗党亮、吴亮、刘强、刘良盛、钟瑛、严芳、曾克修、胡国文、冯军、冯娟、龚爱英、陈革等同志。参加文件编写组织的人员须进行专业培训,负责本单位、部门的文件编写、汇编等一系列工作。

(2)确定文件体系框架。由质管办、机关各部室会同认证咨询师拟定需编写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制度)、必要的支撑文件及作业指导书的目录,构建双体系的文件框架,确定文件体系的规范,并报领导小组审查批准。

(3)编制三个层次的文件。质管办组织机关各部室、各单位按照确定的文件体系框架要求,在认证咨询师的指导下,按照职能分别编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文件,由质管办汇总后报领导小组审查,并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进行文件汇编。

5、体系试运行阶段(完成时间:2011年4月底前)

(1)宣布体系试运行。以最高管理者名义发布双体系文件,宣布双体系试运行。

(2)开展双体系运行培训。针对全体人员,开展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内容的培训。

(3)记录并监督体系运行情况。各部门按照三个层次的文件要求作好体系运行情况记录。质管办负责收集汇总各部门体系程序文件执行情况和监督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

(4)内部审核。各单位、部门的文件编写组织人员原则上为企业内审员,内审员须参加有关业务培训,由认证公司和龙骧总部派员授课。企业内部审核由质管办组织开展,通过内审验证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运行结果的有效性。审核结果形成文件后报领导小组,对不符合要求情况及时予以纠正。

(5)开展管理评审。组织召开由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各部门(单位)领导、质管办成员参加的管理评审会议,对双体系的运行现状和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审,通过评审对双体系提出改进要求。

6、体系审核认证阶段(完成时间:2011年7月底前)

(1)申请审核认证。体系试运行正常后,申请认证公司进行审核认证。在此期间,针对内审期间发现的不合格项进行逐项整改,做好整改迎审工作。

(2)实施现场审核。认证公司实施现场审核,做出符合性评价,并颁发证书。

五、工作要求

1、领导重视,确保双体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树立质量、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真正把双体系建设工作作为实现管理高效化、运行规范化和服

务标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2、统筹安排,保证双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双体系建设工作须按照本方案认真落实,要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注意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保证双体系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3、协调配合,做好双体系建设工作各项保障。机关各部室要按照质管办统一要求,调动本部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上下联动,群策群力,要具体做好各阶段的每项工作,坚持企业基础工作,坚持严管理的原则,共同推进和落实双体系建设工作。

4、持续改进,做好双体系建设工作动态管理。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是一项长期工作,持续改进是管理体系的重要原则。各单位、各部室要坚持在学习中运行和改进,在运行和改进中提高和创新。

5、监督检查,保证双体系建设工作取得实效。要避免在双体系运行过程中“重认证,轻管理”、“搞形式,走过场”的两张皮做法,质管办要开展动态的督促和检查,将督查结果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六、经费保障

双体系建设工作须投入必要的工作经费,工作经费主要包括体系建立咨询费用、培训费用、办公经费、初审认证费用和年度审查费用等部分,所需经费集团公司予以保证。

第9篇:安全双重预防体系体系建设方案

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017年年度审核计划

*****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二0一七年九月

为贯彻落实省、市、区、镇各级政府关于建立完善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具体要求,我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审核工作领导小组,由安全部牵头各车间主要负责人及技术人员配合,对企业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等进行辨识,确定了安全风险点的存在状态,通过历时近两月的时间,逐个对公司平面布置、安全管理、各生产车间、维修、消防和后勤(办公室、财务、供应、销售、食堂)进行了设备设施和作业风险点再查找,并对查找出的风险点逐个进行了危险因素再次进行辨识、分析、评价、汇总,并验证已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根据各风险点的风险级别重新审核制定了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明确了管控负责人,制定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根据各风险点的风险等级特点,明确了检查的等级、频次和责任人。

随着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的不断更新及公司进一步发展新的技术创新,公司将依据本办法程序对相关的风险点重新进行辨识、分析,不断完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2017】字第09-002号

关于成立“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年度审核”

领导机构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安委会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一系列工作部署,结合***安监局领导指示精神,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关于两体系年度评审工作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公司成立两个体系年度审核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部,****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工作职责:

(一)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审核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审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方案制定;

2.确定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总体目标、风险承受度,批准风险管控策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解决方案;

3

3.了解和掌握公司面临的各项风险及风险分级管理现状,做出有效控制风险的决策;

4.负责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其他事项。

(二)办公室工作职责

1.组织协调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日常工作; 2.研究提出公司决策、事件和业务流程的风险识别、评估标准; 3.研究提出公司风险分级管理策略和隐患排查治理解决方案,并负责该方案的组织实施和对该风险的日常监控;

4.负责对风险分级管理有效性评估,研究提出风险分级管控的改进方案;

5.负责组织建立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 6.负责指导、监督各车间、部门开展全面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7.分析识别公司主要风险,负责组织内控制度的建立、完善、执行、评估工作。

*****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9月

主题词: 两个体系审核、通知

报:

总经理

送: 各部门

公司办公室

存档

4

******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2017】字第09-003号 关于下发“****石化科技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

个体系审核实施方案”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安委会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一系列工作部署,结合***安监局领导指示精神,现将“两个体系审核实施方案”下发给你们,望各部门积极落实文件精神。两个体系审核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在全公司各部门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基础上,本年度再次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验证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严格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风险点实施标准化管控;进一步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对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提升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步骤

(一)全面动员部署(9月1日-9月10日)

各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两个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通过召开会议、专题讲座、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向员工

5

宣讲“两个体系”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和防范事故的重要作用。广大职工立即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学习同行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先进企业的经验做法,按照鲁政办字〔2017〕36号文件和东安发{2017}4号文件要求,排查风险点、落实管控措施,排查消除隐患,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二)完善标准体系和作业指导书(9月11日-9月20日) 下一步,我公司将联系上级部门,咨询中介机构和相关专家,系统总结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经验做法,制定出企业“两个体系”审核指导性的工作流程、实施指南、配套管理制度和运行案例等文件,在此基础上,整理形成可借鉴、可推广、可套用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便于依照进行“两个体系”审核工作。

(三)开展两个体系建设培训(9月21日-10月10日) 按照分类指导、由点带面的原则,面向各部门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组织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的专题培训。编制培训计划,保障培训经费,抓好师资队伍,采取现场观摩学习、集中培训、上门授课、咨询答疑等多种形式,开展“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流程、实施指南、配套管理制度和运行案例等内容的培训,同步进行信息平台工作方法、业务流程、应用系统操作的培训。公司安委会办公室负责组织个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职工骨干进行培训。通过深入、广泛的培训,使员工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使各部门负责人知道“管什么、怎么管”。

(四)全面督促推进(10月10日-10月31日)

各主管领导通过示范带动、分片包干推进、网格化实名制、 检

6

查督导等方式,认真组织本部门进行“两个体系”建设与审核工作。要按照标准规范,参照同类型标杆企业的经验做法,积极做好“两个体系”建设实施工作。在“两个体系”建设方面有困难的,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相关专家和安全专业服务机构帮助实施。要以监督推动工作落实,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作为监督的重点内容,持续开展针对性检查,建立完善台账,掌握公司“两个体系”建设进度,对未落实相关要求的,发现一起,监督整改到位一起,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限和标准要求全部完成。

(五)总结评审阶段(11月1日-11月15日)

根据前阶段和工作,收集各车间部门的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清单和相关台帐,更新风险信息与风险管控措施,编制、更新风险管控清单,持续改进,安全部负责对“两个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总结工作,形成评审报告。

三、保障措施和相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省、市、县政府确定的解决“认不清”、“想不到”问题,创新安全监管模式,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决策,是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我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一项重点工作,各部门和全体员工要充分认识“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作为,想办法、出实招、求实效,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抓好落实。

(二)加强领导。各部门要安排专门工作力量具体督促协调,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进度,建立情况交流、考核通报和跟踪督

7

办制度,精准发力,推动落实。要将“两个体系”建设与当前全镇集中开展的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将“两个体系”建设情况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督促检查。

(三)配合联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体系建设工作。各单位组织动员职工参与和监督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职工岗位安全责任,推进群防群治。

(四)专家指导。“两个体系”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强、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立专家咨询机制,邀请高层次、高水平专家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参与“两个体系”顶层设计、方案制定、标准研究、评估论证,提出一系列指导意见或工作指南,确保相关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五)严格考核。公司安委会办公室将组织制定工作考核标准,以各部门“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公司“两个体系”实际运行情况为重点,对各部门组织检查督导,对工作被动应付、体系建设落后的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在评选安全生产先进班组中“一票否决”。对懒办怠办,工作进度严重滞后、影响全公司整体工作推进的,要按规定严肃处理。

****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2017 年9月

主题词:两个体系审核、通知

报:

总经理

送: 各部门

公司办公室

存档

8

上一篇:公司环保整治工作方案下一篇:广州大学生创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