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建设(精选8篇)
随着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作为竞争手段之一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也在加强,国家更是提出了要加快建设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在人们的观念中,一提到知识产权就仅将眼光局限于专利、商标、版权等这些传统的法律概念上,往往忽视了商业秘密也是在知识产权范畴之内的、它也可以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做好商业秘密保护的潜在价值可能会远胜过专利商标保护的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商业秘密常常成为不法之人猎取的目标,成为被侵害的对象。而有的企业因在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方面无所作为或保护不当,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因此,如何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就成为企业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该如何构建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
一、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科研技改的稳步推进、科研管理工作的逐步完善和产品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企业的保密管理工作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1、建立健全了保密管理机构,员工的保密意识整体加强(1)完善了保密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根据企业领导班子的调整情况及时对保密委员会进行调整,确保了工作的延续性。各生产和管理单位建立健全了保密工作管理机构,确定了主要负责人,落实了各项保密责任。各单位均指定了兼职保密工作联络员,确保了各/ 19
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和保密开展工作情况的及时反馈,形成了保密管理的工作网络。(2)加强了对具体工作的督察和指导。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层经常过问、检查、督促保密工作开展情况,经常到保密办公室和各基层单位指导工作,认真听取保密工作汇报,切实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基础设施配置、组织机构设置和保密工作管理经费等提供必要的支持,由于领导层的高度重视,有力领导,保密工作较好地做到了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3)全体员工的保密意识不断加强。企业开始生产军工产品,保密管理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深入开展了保密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员工的保密意识得到了增强,对保密工作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2、技术秘密管理得到改进和加强。对技术秘密根据分级管理原则实施管理。针对调离、离职、退职技术人员制定了《技术保密协议》、《技术资料交接证明》,并严格执行。在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指导思想下,针对技术秘密的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颁布实施了《技术秘密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技术秘密保护。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商业秘密保护范围没有明确的认识。企业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局限于技术信息类的商业秘密,忽视了对经营信息类的商业秘密的保护。对于经营信息类的商业秘密,由于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认识的不足,导致对此类秘密疏于管理。与之相对应的是在人员上对技术开发人员有保密要求,对非技术开发人员却放任/ 19
自流。
2、对商业秘密载体和区域缺乏系统有效的保护。具体表现在:(1)除技术秘密外,所有可列为商业秘密的经营类信息和相关载体均没有采取保密措施;(2)对接触重要商业信息的人员没有进行界定,没有有效的约束和行为规范措施;(3)涉及企业重要商业秘密的区域没有有效的保护措施。
3、保密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目前,企业保密培训和教育的重心偏重于对国家秘密的保护,对商业秘密相关知识的培训缺失,故而许多员工对什么是商业秘密并不了解,以至对泄露商业秘密的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也没有自觉保护的意识。
4、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仍需加强。
5、有员工认为企业明知有泄露商业秘密的行为而没有采取有效的制裁措施或措施不力。
三、由于以上问题带来的后果
1、企业到处是秘密,最终却是什么都成不了商业秘密;
2、由于秘密区域不明,使得保护措施不得力,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3、侵权纠纷发生后,在诉讼阶段导致举证不能;
4、由于举证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导致侵权人逃脱权利人的指控;
5、由于对商业秘密没有给予明确的保护,处于不利的地位,难于获得法律上的明确支持。/ 19
四、公司商业秘密泄露的途径
1、接受外来人员采访、参观、考察、实习中疏忽大意;
2、涉密资料保管不善,不注重废旧秘密载体的管理;
3、内部人员受利益驱使出卖情报或“跳槽”、下海带走商业秘密;
4、对业务交往或经济合作对象缺乏防范;
5、公关宣传、学习交流或所属知密人员向大众媒体投稿把关不严;
6、个别工作人员,违背企业意愿,擅自将自己在业务工作中了解到的商业秘密泄露给外界。
五、建议列入商业秘密范畴的管理内容
1、技术类信息,是指符合商业秘密定义的非专利技术信息。其范围主要包括:技术设计、技术样品、技术发明、新工艺、技术诀窍、新技术前景预测、替代技术的预测、质量控制、应用试验、工艺流程、工业配方、化学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计算机程序等。
2、经营类信息,是指符合商业秘密定义的有关经营管理方面的方法、经验和策略信息。主要包括:发展规划、竞新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开拓新市场的计划措施,营销策略、渠道,客户关系及生产成本、利润、调价方案、对外谈判意图及标底、财务状况、投融资计划、标书标底、谈判方案、财产担保及涉讼纠纷等。/ 19
六、建议采取的措施
1、进一步明确保密委员会的职责分工,按业务归口实行“条块”管理,使有关部门负责人不仅管理好业务工作,还要管好相关的保密工作,克服业务工作和保密工作“两张皮”的脱节现象。可以明确提出把规划、财务、营销、科技、涉外、宣传报道、计算机信息系统等各方面的保密任务划归到相关部门归口管理,由保密办公室统筹安排。
2、及时明确商业秘密的范围,并划分等级。具体包括四个环节:(1)确定商业秘密的具体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地、具体地把本企业的商业秘密划定。(2)对各项商业秘密划分等级,使商业秘密能够有重点地加以保护,确保安全。(3)明确各项商业秘密的保密期限。(4)对商业秘密事项做好标志工作,以便一目了然知道是哪一级秘密、保密期限多长,有利于管理和使用。非书面形式的密件,应在密件包装上进行标志。
3、严格控制接触范围企业保密的的基本原则,就是把商业秘密知悉范围控制在不影响科研、生产和经营正常运行的最低限度。要把目标放在有效控制商业秘密的接触范围上,把重点放在知悉范围内人员的管理上。可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分区域,就是在明确商业秘密的秘密区域后,有意识地将秘密区域细化,安排不同的人员开发、操作、管理该商业秘密的不同部分,使得企业中尽可能少的员工掌握该商业秘密的整体部分。(2)分层次,就是对于不同级别的员工,他能掌握的商业秘密等级应该有所不/ 19
同,附加在其身上的保密义务也应有所区别,这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需要。(3)分范围、分部门,是指依据商业秘密的分类,对于涉及技术信息类秘密的人员,由于技术类信息的价值性在一般情况下时效都比较长,应有相应的较长时期的保密义务、甚至应该在该技术人员离开单位后的一段长时间内禁止其从事相竞争的工作(竞业禁止);而经营类商业秘密通常情况下短时间内是稳定的,长期来看却常常处于变动之中,那么对于接触此类秘密的人员,其保密义务与技术人员又有不同。
4、加强重点部位的监控与管理。(1)重点部门或部位的明确确定是保密监控和管理的前提。可根据商业秘密信息产生、使用和保管的实际,把最集中、最核心的部门或者部位确定下来,在企业内部通报,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做到心中有数。这些部门和部位大致可为产品技术开发研究部门;商业秘密信息集中处理部位,如计算机中心和数据库等;商业秘密集中存放部位,如企业策划部门、财务部门等;商业秘密信息显现的生产部位等。(2)商业秘密的重点部位也应有必要的监控措施。如:重点部位“红线区”管制,电子监控报警,人员身份识别系统,人员进出特别许可证批准制度,进出特许身份牌标识,对外接待禁止参观区域和禁止行为标识明示,进出携带物品的禁止目录或检查措施,涉密人员离开工作地点前清理工作台和计算机桌面的清桌制度等。
5、健全保守商业秘密的制度。可参照国家保密部门已经颁布的一系列保守国家秘密的制度,结合商业秘密的不同特点,针/ 19
对各种可能的泄密途径,制订出包括公文管理、接待联络、宣传报道、废旧载体管理、人才流动、技术交流、论文发表、申请专利、通信、办公自动化等在内的一整套有关商业秘密保护的制度。与此同时,要将商业秘密的管理纳入企业内部的考核体系,保证各项保密制度在全体员工中得到认真的执行。
6、积极推行合同制度保护方法。(1)合作开发合同,是指当事人各方就技术秘密共同开发所订立的合同。合同开发完成的技术秘密,除合同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归合作开发各方共有,因此,共有各方均有保守技术秘密的义务。(2)委托开发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委托另一方进行技术秘密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委托开发所完成的技术秘密,除合同另有约定的以外,技术秘密归研究开发人,即受托人所有。因此,建议在合同中约定开发完成的技术秘密归归托方所有,受托人负保密义务。(3)技术秘密转让合同,是指技术秘密成果的权利人或者其授权的人作为让与人将技术秘密提供给受让人,明确相互之间技术秘密成果使用权、转让权,受让人支付价款或者使用费所订立的合同。不论签订何种方式的许可方式,许可方与被许可方均要签订保密合同,或者是在许可合同中明确约定保密条款。(4)商务咨询及服务合同,企业在经营中遇到专门问题,可能求助于专业的咨询服务机构,如产品设计、生产、经营策略、企业形象设计、财务制度的建立及法律事务、资产评估等。上述机构在从事咨询及服务的过程中可能知悉企业的商业秘密,也有可能同时为竞争企业提供咨/ 19
询和服务,所以非常有必要签订保密合同,或者在咨询合同或者服务合同中约定明确的保密条款。(5)涉及商业秘密的委托加工合同,涉及商业秘密的营销合作合同,涉及商业秘密设备的使用合同等;(6)员工保密协议与竞业禁止协议。签订保密协议是保护商业秘密的一个重要方法。对此法律有明确规定,《劳动法》第22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在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第6条还明文规定:“拒不签订保密协议的,单位有权不调入,或者不予聘用。”这些为单位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提供了依据。
7、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广大员工保密意识和保守商业秘密的能力。要编写出系统的教材,开展全员培训。通过培训,让员工明白,商业秘密的保护工作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与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使他们了解国内外经济科技领域保密与窃密斗争的严峻形势,知晓本企业商业秘密的具体范围以及相关的制度,了解商业秘密的泄露途径和常用的窃密手段,从而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统一广大员工的思想认识,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和支持,真正使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全员的自觉行动上。
8、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把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1)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的规定,对涉及商业秘密的各项活动进行审查把关,保证每一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19
(2)保密管理部门应与法律、信息、技术、财务、人事和市场等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经常就商业秘密保护问题进行交流、磋商,发现新的情况要认真加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定期不定期地研究、及时解决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3)经常组织保密检查,消除泄密隐患,堵塞泄密漏洞。(4)建立泄密事件反馈信息通道,奖励提供有价值信息的人员。/ 19
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构建商业秘密保护长效机制之我见
本文依据《中央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暂行规定》,结合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管理的相关规定和管理工作经验实际,探讨提出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创建商业秘密保护长效机制的初步想法,以依法、规范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切实保障企业自身利益不受侵害,建立起商业秘密保护的长效机制,确保企业的商业秘密安全。关键词:商业秘密保护;保密工作;长效机制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私自转让企业商业秘密,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日益泛滥,有些企业因此而失去竞争优势,面临停产、歇业。更有甚者,有些企业因此而破产倒闭。力拓间谍案为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再一次敲响了警钟。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商业秘密保护管理体系,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提升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保证企业科研开发和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保障企业商业秘密安全尤其显得重要和紧迫。随着企业保密意识的逐步加强,企业对商业秘密保护工作也开始重视,很多企业结合实际制定相关实施办法或工作细则,逐步构建起商业秘密保护的一些综合措施。很多企业也制定了一些商业秘密保护管理的基本制度,基本上做到了有章可循;同时,也建立了保密管理组织机构,有专人抓保密工作;有些企业特别重视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对商/ 19
业秘密采取了较为严格的保密措施和手段。不过,通过一些实际调研后发现,在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主要问题在于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国家还没有一套比较全面的商业秘密保护管理体系、企业及广大干部员工的保密意识还比较淡漠,保密业务技能水平还不高等,均制约了企业保密工作的正常开展及效果。为进一步搞好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结合日常工作实际,特别是借鉴近年来军工保密管理工作的经验及一些好的做法,对企业如何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构建起商业秘密保护长效机制,谈谈看法。
一、坚持“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商业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的实施原则是企业开展好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前提。
1、“积极防范”,是指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这是由保密工作的本质特征所决定了的,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的减少失、泄密事件的发生。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采取人防、物防和技防“三结合”的保密工作综合防范体系,提高防范、发现和处置等基本能力。
2、“突出重点”,是指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工作,要从关系企业权利,保障企业根本利益和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关键环节及薄弱环节入手,在全方位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管理,实施综合防范的同时,/ 19
重点要关注和保障的方面。企业商业秘密一般都涉及面广、数量大等特点,应当根据保密管理对象涉密程度不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合理分配保密资源,对核心商业秘密作为重点加以保护。同时对保密管理的重点环节如涉密人员管理、涉密载体管理、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管理等又要作为日常保密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采取更严格的保密管理措施。
3、“既确保商业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展商业秘密保护的同时,要充分遵循信息化条件下信息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客观规律,建立科学有效的保密管理制度,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确保商业秘密安全的同时,在企业内部要做到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方便信息的合理交流,这也是调动企业各部门、人员积极支持、参与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4、“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这也是在开展保密工作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保密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离开业务工作只谈保密工作,保密工作没有基础;离开保密工作只谈业务工作,业务工作没有安全保密保障。保密工作是业务工作的组成部分,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必须抓好保密工作,做到业务工作与保密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奖惩”,确保做到“业务工作做到哪里,保密工作就管到哪里”,让保密工作贯穿业务工作始终。
二、保密责任制落实是做好保密工作的关键。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一般实行企业法定/ 19
代表人负责制。具体到企业,应建立保密责任体系,明确各级领导、部门及个人的保密责任,支撑整个企业的保密责任落实。
1、企业法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保密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1)保证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 2)保证《中央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暂行办法》及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各项规章制度在本单位的实施,及时解决保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监督检查领导责任制的落实; 3)为保密工作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保障。
2、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对本单位保密工作负具体领导责任。1)及时研究和部署保密工作;
2)对保密工作落实情况组织监督检查; 3)为保密工作机构履行职责提供保障。
3、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保密工作负领导责任。1)对分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 2)对分管工作中的保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为分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4、涉密部门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对本部门或本项目的保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1)掌握本部门或本项目的保密工作情况; 2)采取具体措施组织落实单位保密工作部署; 3)对保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涉密人员对本职岗位的保密工作负直接责任。1)熟悉本职岗位的保密要求;2)按规定履行保密工作职责。
三、保密工作机构是开展保密工作的基本保障。企业应建立保密委员会,作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工作机构,负责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落实上级保密机构、部门的工作要/ 19
求,研究决定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相关事项。企业保密委员会应下设专门保密办公室作为本企业保密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依法组织开展商业秘密保护教育培训、保密检查、保密技术防护和泄密事件查处等工作。保密办公室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配置与工作相适应的专、兼职保密工作人员,负责商业秘密保护的管理。企业各涉密部门也应同时成立本部门的保密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实现企业由上至下的保密组织机构网络化。对各级组织机构成员,特别是专兼职保密工作人员,要通过自学、业务培训、工作研讨、实战演练、内部培训、送外培训等不断提升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工作技能,逐步推行从业资格证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实现队伍建设专业化;同时,构建企业专兼职商业秘密管理人员职业生涯的成长通道,为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保护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保障。
四、完善的保密规章制度是做好保密工作的基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保密制度,尽量的健全、规范,具有可操作性。保密制度可包括基本制度、二级制度和专项制度。基本制度是企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制定的日常保密管理总的工作规范,应包括:保密教育;涉密人员管理;定密管理;涉密载体管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管理;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管理;宣传报道管理;涉密会议管理;协作配套管理;涉外活动管理;保密监督与检查;泄密事件的报告与查处;责任考核与奖/ 19
惩管理等基本内容。企业各涉密部门也要根据工作需要,依据基本制度,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制定二级制度,明确具体的保密管理措施,按照业务工作流程,明确保密要求和保密责任,做到简明扼要、易记易懂易操作。保密的专项制度是针对企业在重大涉密工程项目或外场试验等制定的专门保密管理措施。企业应加强重点工程、重要谈判、重大项目的商业秘密保护,建立起保密工作先期介入机制。保密管理制度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不断完善,建立起适合于自身实际的完整的商业秘密保护管理体系,实现规章制度规范化建设目标。
五、保密监督管理是落实保密制度的主要手段。保密责任制落实到位了吗?各项保密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在具体的业务工作中,保密规章制度与业务工作的适宜性怎样?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靠保密监督检查来落实,形成发现问题、制定措施解决问题、监督问题整改落实、建立长效机制的良性保密管理机制。保密监督管理要实现“监督检查和教育培训经常化、考核科学化、指导前瞻化、技术防范现代化”的目标,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工作信息化目标,最终形成靠管理做事、制度管理人的良好保密工作局面,构建起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长效机制,确保企业商业秘密的长久安全。
1、监督检查和教育培训经常化。保密检查是监督保密工作落实情况的重要手段。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决定保密检查频次。可以结合各时期保密管理的实际情况,针对保密管理中的重要事项及薄/ 19
弱环节,组织开展月度的专项检查工作,及时解决处理安全保密隐患;每个季度开展对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商业秘密保护履职情况、各部门日常保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每半年组织一次比较全面的监督检查,确保保密管理体系运行有效,确保公司涉密事项安全;每末,组织全面的、系统的综合大检查,确保保密管理体系运行有效,寻求改进机会,持续推动企业保密工作健全完善,确保不出现失泄密事件。对各级领导干部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应纳入日常的教育培训计划之中,通过企业层面组织统一的培训、企业各部门组织的学习及车间、科室组织的会议教育甚至将商业秘密保护相关工作纳入班组建设的基本内容,做到保密工作时时讲、处处讲,真正让保密意识深入到企业各部门、员工的脑中,保密工作融入到企业各部门、员工的日常工作之中。
2、考核科学化责任考核与奖惩是落实保密责任和建立保密工作制约激励机制的重要保障。强化各项保密管理责任和制度落实情况的考核,奖励和表彰在商业秘密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追究和惩罚在保密工作中失职、渎职、给企业利益造成重大隐患和损失的违法违规行为,根据国家《中央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暂行规定》、《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商业秘密奖惩考核实施细则,切实加强企业内部加强保商业秘密的责任考核与奖惩制度,切实落实保密责任。根据企业保密组织机构和各级各类人员保密职责,保密委员会、各部门或项目负责人、/ 19
人力资源部和干部管理部门、保密管理部门等分别按照自己的职能职责及企业的规章制度要求,切实履行监督、检查、考核职能,确保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能得到有效的运行。
3、指导前瞻化各职能部门,特别是企业保密管理部门,要结合本企业及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结合国际国内先进的商业秘密保护理念、经验及方式方法,在加强深入学习研究的同时,把适合企业保密管理需要的理念、经验、方法等及时引入到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之中来,提高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4、技术防范现代化虽然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不能完全依赖于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软件等工具,但采取相应的技术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商业秘密保护防范工作对技术防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防、物防在传统的防范工作中还能起到一定作用的同时,要根据形式发展变化的需求,及时提高技术防范能力,实现技术防范的现代化目标。
六、保密条件保障是开展保密工作的必要条件。管理就必须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日常的保密教育培训、工作调研、咨询、宣传、表彰奖励等离不开经费的支持,保密防护设施的建设和设备的配备、技术检查工具购置等也需要资金作保障。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为保障日常保密管理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企业要为保密工作提供基本的资金的保障。
七、保密氛围营造及保密文化建设,让保密思想深入人心,/ 19
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
1、丰富保密教育培训方式,提高干部员工保密意识和保密业务技能水平。将保密管理知识纳入企业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提高领导干部对保密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提高企业高管人员的保密管理知识及保密意识,促进高管人员对保密工作的重视,督促高管人员保密工作的履职;同时,广泛开展商业秘密保护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相关人员商业秘密保护意识,提升履行本岗位保密职责的能力。
2、加强多媒体全方位宣传报道。企业可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广播、企业报、宣传橱窗、学习宣传挂图展、黑板报、手机报、OA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宣传平台不拘形式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活动开展情况,积极表扬、推广各部门在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活动中的好人好事和好作法、好经验。
3、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保密管理活动。组织开展如保密专题征文活动、保密警语征集活动,学习心得交流会、保密知识电视抢答赛等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的学习,营造浓厚的商业秘密保护文化氛围。
八、结语随着企业对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未来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将会越来越完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中央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实行“企业负责”的方针,如果没有企业自身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单靠技术防范措施是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的。所以,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努力实现“组织机构网络化、队伍建设专业化、规章制度规范化、监督检查和宣传/ 19
一、商业信用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中的作用
商业信用是一种古老的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相对于银行信用来说, 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拥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1. 信息优势
上游企业在与下游企业交往过程中, 能够高效、及时、低成本地获取客户相关信息, 对客户违约可能性大小信息的了解是企业销售活动的副产品。而银行要获取这些信息, 需要承受额外的信息成本。从而, 当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不能向客户发放贷款时, 有时上游企业却能够以商业信用的形式向客户融通资金。
2. 财产挽回优势
当客户违约时, 相对于银行而言, 企业在处置抵押品上拥有优势。如果客户违约, 企业可以索回赊销给客户的原材料。由于已经建立了产品的销售渠道, 企业能够将索回的原材料轻易地低成本地以市场价格再次销售, 因此企业可以将客户违约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而银行由于缺乏相应的产品销售渠道, 即使它能够索回部分抵押品, 变现这些产品的成本也很高。
3. 降低道德风险优势
相比于银行信用而言, 商业信用的提供者能够更容易地监督客户的行为、避免客户改变信贷资金的用途, 从而降低客户的道德风险。由于是以商品形态而非货币形态提供信用, 客户要想改变商业信用资金的用途, 用于其它非生产性目的, 需要变卖掉原材料, 这会遭致较高的成本;另外, 企业的销售人员在平常的销售活动中, 与客户的联系非常密切, 从而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生产活动的信息。基于以上原因, 企业提供商业信用可以降低客户改变信贷资金用途的道德风险。与商业信用不同, 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银行信用, 客户可以很容易地改变信贷资金的用途, 将货币资金用于非生产性用途。要监督客户的行为, 银行必须承受额外的监督成本。因此, 在某些时候, 由于对客户道德风险的担心, 银行不愿意向客户提供信用时, 企业却能够以商业信用的形式向客户提供信用。
二、当前我国商业信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商业信用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但由于我国当前商业信用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导致这一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当前我国商业信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商业信用法律体系缺位
当前, 我国商业信用制度的法律保障不健全, 对失信的惩罚和债权的保护力度也不够, 成熟的市场经济, 需要有完善的商业信用管理体系, 政府也应通过颁布相关法律对信用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 并对全社会进行信用教育。
目前, 我国商业信用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许多企业没有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对守信在企业生存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虽然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都规定了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 《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 但这些仍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 商业信用相关立法仍然滞后。比如, 我国目前尚缺乏信用法、公平交易法、信用中介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当前, 没有法律明确界定哪些是企业应公开的信息, 哪些是企业的商业秘密, 谁有进行信用惩罚的权利, 谁有进入信用征信行业的资格, 这些对我国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造成了不良影响。由于缺少相关的信用法律法规, 致使信用信息资源的采集、评价、开发以及披露缺乏法律依据, 影响信息交流公共平台的建立。
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对债权保护的力度比较弱。民法通则、票据法、公司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 虽然对部分信用行为的债权保护提供了保证, 但不能涵盖全部信用行为。比如, 在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中, 规定企业只有严重亏损, 无力偿还到期债务时才能破产。很多具有还款能力但不愿意偿还债务的企业, 债权人不能依法申请这些企业破产, 导致这些企业破产的比例很低, 恶意拖欠货款的现象经常发生。
更为严重的是, 在执法过程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相当普遍, 导致对企业违背诚信的行为不能够及时地给予严厉的惩罚。
2. 商业信用信息系统缺失
目前, 我国尚未建立起信用信息系统, 企业的信用信息分布在税务、工商、银行等不同的机构中, 只有上市公司的信用信息才向社会公开。绝大部分企业的信用信息并未向社会公开, 使得在搜集企业信用方面困难极大, 很难及时、全面地了解交易对手的信用信息, 并且信息收集成本高昂。信用信息的缺乏, 导致社会无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督, 更不能够对企业承担社会经济责任的能力提供基本依据。
3. 商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发展缓慢
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 有众多为商业信用提供服务的机构, 如征信公司、信用评估公司和商账追收公司等, 这些机构之间互相分工, 能够为社会提供多种多样的信用服务。而我国目前商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发展严重滞后, 现有的信用服务中介机构规模较小、经营分散, 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难以满足社会对信用产品和信用服务的需求。
4. 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滞后
企业在商业信用过程中, 必然会面临一定的风险, 这就要求企业加强对商业信用风险的管理。然而, 当前我国企业对商业信用风险的管理状况不容乐观, 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很少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去对商品销售、应收账款以及相关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系统地管理, 更缺乏信用管理的基本制度, 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或其中一个部门来承担。这导致的结果是:职责分工不清、相互扯皮、效率低下, 在某些管理方面工作不到位, 甚至出现管理真空。信用管理是牵涉到销售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单独由财务部门或销售部门负责信用管理, 只会导致强调财务或销售工作的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很难做到兼顾。
在西方发达国家, 企业对商业信用风险的评估, 既进行定性分析, 也进行定量分析。这些国家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提高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改进非常迅速, 很多信用风险管理的定量技术和软件已在实际管理在得到运用。而在我国, 企业评估商业信用风险的能力较低, 特别是很少对信用风险进行定量评估, 从而造成企业在商业信用活动中的风险较高。
三、完善商业信用体系的对策
针对我国商业信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一是完善商业信用法律体系;二是推进社会公共信息系统建设;三是加快商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建立与完善;四是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建设。
1. 完善商业信用法律体系
现代市场经济需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 完善的信用管理法律是商业信用健康发展的基础。如果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对失信行为进行惩罚, 就会增加企业的失信成本, 从而从外部约束企业走向守信。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信用立法:首先要加强有关企业和个人信用监控方面的立法, 明确信用记录被收集、被调用的条件, 降低信用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提高信用体系的运行效率。其次, 要建立界定数据开放范围的法律法规, 包括必须开放的数据源及其监督机构的责任, 以及对于向大众提供不真实数据的惩罚。在强制性公开大部分征信数据源的同时, 确定必须保密的部分, 以及确定征信数据的经营方式。再次, 要建立与界定商账追收的法律法规, 包括各级工商部门开放商账追收类信用管理公司的注册, 明确用法律或信用手段进行商账追收的程序与行为规定, 对消费者个人及企业法人的追账手段约定。
2. 推进社会公共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在现代经济中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信息经济学认为, 由于信息产品的非竞争性, 自由市场提供的信息产品将会少于社会对信息产品的最优需求数量。为此, 政府必须对信息市场进行适度的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某些信息应该是政府来生产、提供;二是政府通过给予私人补贴的方式来鼓励私人多生产信息;三是建立信息产权的保护制度。目前, 我国大约60%的信用信息掌握在政府各部门手中, 由于体制的原因和部门利益驱使, 社会公众无法得到和利用这些信息。这不仅造成了信用信息的浪费, 而且制约了商业信用活动的开展。因此, 政府应尽快建立统一的、功能完善的信用数据库, 并向全社会开放, 以满足商业信用活动中各经济主体对相关信息的需求。另外, 由于我国信息产权保护制度很不完善, 私人缺乏生产信息的积极性, 因此, 应通过给予私人补贴、建立完善的信息产权保护制度等方式鼓励私人多生产信用信息, 缓解商业信用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局面。
3. 加快商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建立与完善
商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在商业信用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健全的信用服务中介机构是完善的信用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商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发展严重滞后, 为此, 当前必须大力发展商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首要的任务是, 要发展各种资信调查与信用评估公司。资信调查与信用评估公司, 在严格的法律规范下, 可以进行个人和企业商业信息的收集、评估和发布。在制度上, 应保障资信调查与信用评估公司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专业工作。资信调查与信用评估公司有责任保证为咨询者开出的商业信用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其次, 应允许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经营包括信用调查、商账追收和信用保险在内的商业信用管理业务, 以满足企业的信用管理需要, 缩短我国商业信用管理行业与国际的差距。
4. 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建设
企业应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独立于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信用管理制度。在组织结构上, 可以建立一个由相关副总经理直接领导下的独立信用管理部门,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建立企业全程信用管理和评估, 充分协调企业财务与销售目标, 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科学的风险约束机制, 避免任何部门管理人员片面追求本部门利益最大化而损害企业整体利益。信用管理部门的各项职责要与财务部、采购部、销售部等部门的信用管理工作按照不同的管理目标和特点进行合理分工。
摘要:商业信用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商业信用体系不健全, 导致这一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当前我国商业信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是:商业信用法律体系缺位, 商业信用信息系统缺失, 商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发展缓慢, 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滞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国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商业信用法律体系, 推进社会公共信息系统建设, 加快商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建立与完善, 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建设。
关键词:商业信用,中小企业,法律体系,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曹广军.我国商业信用体系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发展观察, 2012, (5) :58-59.[1]曹广军.我国商业信用体系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发展观察, 2012, (5) :58-59.
[2]姜涛.浅论商业信用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6, (8) :129-132.[2]姜涛.浅论商业信用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6, (8) :129-132.
[3]庄惠兰.商业信用缺失的外部治理[J].福州党校党报, 2005, (3) :59-61.[3]庄惠兰.商业信用缺失的外部治理[J].福州党校党报, 2005, (3) :59-61.
[4]朱桦.略论加快商业信用体系建设[J].中国流通经济, 2010, (9) :78-80.[4]朱桦.略论加快商业信用体系建设[J].中国流通经济, 2010, (9) :78-80.
[5]李清彦.论我国商业信用现状及其体系构建.才智, 2008, (4) :61-62.[5]李清彦.论我国商业信用现状及其体系构建.才智, 2008, (4) :61-62.
关键词:知识服务;视觉搜索;数字图书馆;视觉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 G2254.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91
Abstract Commercial visual search system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the current visual search application research.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system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visual search theory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digital library. Through a research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mercial visual search system construction, classification was made and one representative case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n problems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resent digital library of visual search system were pointed out, including the system of field oriented, ethics and the law, the standard of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resource copyright and platform security.
Key words knowledge service; visual search; digital library; visual big data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服务模式的飞速发展,从不同途径产生的文本、图像、视频与3D模型等视觉大数据资源及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如图书评论、微博、视频分享等)以全新形式整合在一起,全面地描述着事件、主题及其关联信息,并在大数据环境下呈现出以下特点:不同类型的视觉大数据资源(如文本、图像与视频等)相互依存与关联,数据来源(各类平台和应用等)广泛丰富[1],视觉大数据资源与用户之间的交互需求越来越迫切。正如谷歌前技术主管Norvig于2010年指出“文本、图像和视频等视觉资源及用户交互信息、传感信息的有机融合,会给搜索引擎带来巨大挑战,如何对视觉搜索结果进行资源深度整合将会成为Google未来十年面临的最大挑战”[2]。
视觉大数据资源的价值发掘、知识发现需求与互联网技术的交汇融合催生了视觉搜索模式的诞生,使之成为信息检索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自2009年斯坦福大学的Griod等将其引入到信息检索领域以来[3],出现了许多基于时空语义关联的视觉资源整合与视觉搜索应用平台,为用户提供视觉大数据知识服务。如著名的Google知识图谱、Facebook Graph Search、百度视图、爱奇艺大脑等。已有的视觉搜索应用大部分局限于商业型应用,尽管能从理论、技术上为数字图书馆领域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但也存在着搜索结果可信度不高、性能不够理想或不够稳定、用户体验质量不佳、应用局限性较强等问题,给视觉搜索理论与应用研究带来了一定困扰,使其暂时难以移植到数字图书馆领域。同时,我国数字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工程领域又亟待解决相关问题。国务院2015年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均明确提出要培育和发展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并要求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4],开展对视觉大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工作[5]。
基于此,本文对国内外商业型视觉搜索平台的商业背景、应用领域、主要功能与服务模式等进行调研与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商业型视觉搜索体系建设的内容与方法,探讨给图书馆带来的启示,以期为我国数字图书馆应用和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商业型视觉搜索体系建设现状与分析
自2009年发源于心理学、生理学领域的视觉搜索理论被引入到信息检索领域以来,它逐渐成为国内外工业界与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产生了许多商业视觉搜索应用案例。本文采取网络调查法对国内外较为著名的视觉搜索应用进行调查。从资源使用类型、信息搜索模式、覆盖范围及体系成熟度等方面考虑,选择了国内外影响力较大、性能相对较稳定的商业型视觉搜索应用。
2.1 已有视觉搜索体系的分类
根据视觉搜索体系的服务模式和资源类型,可将当前商业型视觉搜索体系分为三大类:
(1)基于知识计算引擎的视觉搜索体系。随着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RDF)项目与技术的全面发展,文本、图像、视频等视觉资源之间的异构语义关联关系能得到更好地表达和描述。传统互联网异构资源之间的“超链接”关联方法,开始向新型的异构资源之间的“实体与实体”关联方法转变。在这种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国内外各相关组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知识计算引擎的视觉搜索体系。目前,各个公司、机构、组织建立的视觉搜索体系多达100多种,与之相关的应用更是将近200种。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Google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Facebook的实体搜索平台(Graph Search)、Evi的知识搜索平台(TrueKnowledge)、Wolfram Research的WolframAlpha、基于维基百科等在线百科知识构建的知识搜索平台DBpedia、YAGO、Omega、WikiTaxonomy、Microsoft的Probase、百度的“知心”、搜狗的“知立方”、维普的“智立方”等[7]。就覆盖范围、数据规模和体系成熟度而言,目前最为成功、影响力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是Google知识图谱、WolframAlpha、Probase等,其实体数量都在10亿以上。相对而言,国内的“知心”“知立方”“智立方”在服务模式、体系成熟度、功能、搜索效果与性能等方面都略显不足。
nlc202309091149
(2)基于视觉资源类型的视觉搜索体系。由于视觉资源内容是现实物理世界多角度、全方位的多元化反映,通过视觉资源可获取更加全面、精确的全方位知识服务情景感知,能够为数字图书馆嵌入式协作化知识服务提供有效支持,进而促进现实物理世界和虚拟信息空间的有机融合。而包含有相同内容、价值与知识,但不同类型的视觉资源,彼此之间蕴含着内在的时空语义关联信息,通过彼此关联时空信息的整合与分析,清晰地组织和描述物理世界的变迁、客观规律的演化与视觉资源的利用。在这种理论与方法的推动下,国内外都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出现了Google知识图谱、Google语音搜索、图片搜索与视频搜索、Google Now、百度识图、Microsoft Visual Search、Wolfram Alpha、爱奇艺大脑等具有代表性的、以视觉资源类型为处理对象的视觉搜索体系。
(3)基于领域驱动的专业性视觉搜索体系。所有理论与技术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付诸应用,视觉搜索亦不例外。由于视觉大数据资源价值的产生机理与知识转换规律具有高度的领域依赖性,使得视觉搜索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更加依赖于应用领域的专业性和行业性。同时,由于视觉搜索理论与技术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使得视觉搜索应用目前尚未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但在一些专业领域,国内外出现了一些较具代表性的专业性视觉搜索体系,如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推出的Kooaba、Yahoo!的IQ Engines、Google的Google Goggles、Amazon的Snaptell、Idee的TinEye Mobile、雅典国立技术大学的WeKnowIt IMG REC、日本日立公司的Gazopa等[8]。
2.2 已有视觉搜索系统的比较分析
已有的商业型视觉搜索体系除了基本的视觉资源整合、浏览、分析与搜索功能之外,分别都隶属于不同的应用领域,拥有各自的核心功能、拓展业务和关键技术。本文从以上三类商业型视觉搜索体系中分别选取了性能较稳定、体系相对成熟、借鉴价值相对较高的五个视觉搜索平台作为代表,从应用领域、商业背景、服务模式、资源类型和主要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见表1)。
2.3 已有视觉搜索体系的实践与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已有商业性视觉搜索体系,根据以上对比分析,本文从总体建设与使用情况、视觉数据来源、存在问题等3个方面展开分析。
2.3.1 总体建设与使用情况
Google知识图谱、TinEye、WolframAlpha、爱奇艺大脑等视觉搜索体系一经推出,就为信息检索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毫无疑问,视觉搜索体系在信息检索的检索对象、查询意图、检索行为和基于知识的交互反馈上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从国内外已有视觉搜索体系建设情况来看,笔者能找到并统计出来的应用大约120多个,经初步调研,目前这些视觉搜索体系中,85%以上是商业型应用(如Google知识图谱、百度识图、Probase、小猿搜题、TinEye与MulticolorEngine等),15%左右为研究型应用(如清华大学的Sketch2Photo、斯坦福大学的Visual Search Dataset等)。笔者在网络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很多视觉搜索网站和应用查找起来非常困难,许多应用不管是通过Google、百度、Bing,还是通过视觉搜索应用的主页,都很难找到相应的功能体验链接,将近43%的视觉搜索应用只出现在相关论文、各类新闻或通知上,笔者甚至未找到对应的主页。
另外,国内外已有的商业型视觉搜索体系总体建设情况仍不甚理想,了解率、利用率、普及率和掌握率偏低。笔者曾对西部某省属高校图书馆学科覆盖理工类、人文社科类的65位用户(含19位教师、46位本科以上学生的)进行过简单调研。其中,听过或了解过Google知识图谱、百度识图、爱奇艺大脑等视觉搜索应用的仅有11人(3名教师听说过Google知识图谱;1名教师看过Google知识图谱相关资料;2名教师使用过百度识图;1名学生经常使用百度识图;4名学生偶然使用过爱奇艺大脑部分功能,但从未听说过“爱奇艺大脑”概念)。而对于TinEye、WolframAlpha、DBpedia、Probase、知立方等其他视觉搜索应用,几乎没有人了解,更不用说使用。尽管笔者所做的这些调研工作不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但这个调研结果仍然能从某些方面反映出一些问题。
2.3.2 视觉数据来源
为了提高视觉搜索平台性能,提升用户体验质 量和效果,不仅需要视觉搜索体系包含有大量视觉大数据资源、关联知识与关联关系,还需要它能够提供自主学习功能,自动更新视觉搜索知识、关联关系与视觉资源[9]。在这种情况下,视觉搜索体系就需要通过互联网自主获取、分析、组织、分析、理解、表达和描述与之相关的视觉大数据资源(包括文本、图像、音视频,以及来自视觉资源之间的语义关系和各种垂直关联关系)来覆盖、完善和补充新的视觉搜索知识;另一方面,视觉搜索体系也会从各种复杂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网络资源中提取相关视觉资源的“属性-关系-值”对来丰富视觉大数据资源的表达与描述。此外,视觉搜索体系也需要通过搜索日志来发现新的视觉资源实体、关联关系与关联知识,从而不断完善和拓展视觉对象知识库的覆盖面。
从国内外已有视觉搜索体系建设情况来看,视觉数据来源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视觉数据。互联网中包含有大量文本、图像、音视频等异构视觉资源,这些都是已有视觉搜索体系必须要获取的数据源,同时,根据视觉搜索体系所属应用领域、服务模式与服务内容的不同,也需要自主生产它所需要的文本、图像和音视频等视觉资源。
(2)视觉资源之间的语义关联数据与关联知识。由于视觉搜索体系关键之处在于,能找出异构视觉资源之间的语义关联关系,并建立对应的关联知识库。因此,建立的“属性-关系-值”对、“关系-实体”对、“属性-值”对与“实体-关系”对与对应的视觉对象知识库等,也成为该体系最重要的数据来源之一。
nlc202309091149
(3)复杂结构化数据。事实上,各组织在构建视觉搜索体系时,还考虑使用大量的结构化数据,如LOD项目不仅把DBpedia、YAGO等,还包括MusicBrainZ(音乐知识库)和DrugBank(全球最大药物知识库)等特定领域的视觉对象知识库,而这些知识库所包含的视觉资源,大部分都是复杂结构化数据。
(4)日志类数据。对于提供视觉搜索服务的公司、数字图书馆厂商而言,日志类数据是其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数据,也是视觉对象知识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搜索体系的重要资源。
2.3.3 已有应用存在的问题
从已有商业型视觉搜索体系的研究与应用来看,尽管这些视觉搜索技术与体系已面世,且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获得了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和研究团队足够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但当前仍未被广泛应用,剖析其原由,主要有以下原因:
(1)理论体系不够完善。视觉搜索理论源于心理学与生理学,引入至信息检索领域不到十年时间,且前期发展缓慢,近几年才逐渐引起工业界与学术界注意,想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产生→发展→消费→利用”这个过程,显然是不大现实的。
(2)技术体系不够成熟。目前视觉搜索理论与技术仍处于不断完善、发展与优化的阶段,尤其是对于视觉资源理解、组织、描述、视觉特征表示、提取与匹配等技术,仍需要不断研究和优化。
(3)标准化问题和互操作问题未解决。已有商业型视觉搜索体系各自拥有大量的视觉分析和处理算法、技术方案、服务模式与系统平台可供选择和使用,但在不同体系架构、应用领域和技术方案下的视觉搜索体系之间的有机融合,必然会引来异构资源整合与处理的标准化问题、异构体系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但从已有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来看,各视觉搜索体系彼此独立,彼此之间的标准化、互操作等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4)现有应用暂不具备通用性,且性能不够理想。从已有商业型视觉搜索体系的服务内容、建设模式与应用领域来看,目前除了基于知识计算引擎的视觉搜索体系(如Google知识图谱、DBpedia等)应用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易被普通用户接受之外,另两类视觉搜索体系都具有较强的领域依赖性,暂时还没有提供具备较强通用性的服务功能。但前者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主要接受文本型搜索对象,对图像型、视频型视觉资源支持度较低。由此可认为已有商业型视觉搜索体系主要是为某些特定领域、行业提供相应的内容或功能上的视觉搜索服务。
3 商业型视觉搜索应用带给图书馆的启示
3.1 注重数字图书馆视觉搜索体系建设的领域导向
一方面,已有商业型视觉搜索体系理论与应用研究大部分都具有较强的领域依赖性,如百度识图目前制作了花卉品种与美女图片等两个领域、爱奇艺大脑目前主要是针对影视视频领域、Google知识图谱围绕知识问答与知识服务领域、TinEye与MulticolorEngine应用主要围绕葡萄酒或旅游服务等特定领域来开展;另一方面,已有商业型视觉搜索体系所处理的视觉资源类型也各自具有一定的限制,并非针对全范围、全类型、全资源的视觉资源,而是针对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类型、领域或学科的视觉资源,如Google知识图谱主要是针对文本与图像等类型、百度识图主要针对图像类型、爱奇艺大脑主要针对视频类型等。
商业型视觉搜索体系的这些局限,给数字图书馆领域开展视觉搜索理论与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因此,数字图书馆视觉搜索体系的理想研究过程是:首先,选择某特定领域、学科、专业或行业,确定需要获取、分析、组织、表达、理解和描述的视觉资源类型;其次,制定完整的理论体系、系统研发、平台搭建、应用推广策略和缜密的研发计划;再次,系统地去探索某特定领域的视觉资源价值的产生机理、转换规律与时空语义关联关系;最后,形成一套具有普遍意义、完整、有价值的数字图书馆视觉搜索体系。
3.2 重视数字图书馆视觉对象知识库的建设
笔者曾在文献[8-9]中多次提出视觉对象知识库建设是视觉搜索体系建设与发展最为重要的环节,它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视觉搜索体系能否成功。高文院士研究团队也曾经多次强调视觉知识库(或称视觉数据集)视觉搜索服务依赖于视觉对象的高精度匹配和识别,通过建立高度结构化、高质量的视觉知识库,用户可迅速将现实物理世界的视觉对象与虚拟信息空间中的视觉资源建立关联,才能方便快捷地获取待搜索视觉对象的时空关联信息,获取到“所见即所知”的新一代搜索服务[10-11]。从已有商业型视觉搜索体系建设与发展现状来看,也充分印证了这一观点。
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获取、分析、组织与管理大规模视觉对象知识库是数字图书馆视觉搜索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极具挑战性课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有效地建立数字图书馆视觉搜索体系,为用户提供“所见即所知”式视觉搜索服务。
3.3 严格遵循视觉资源获取、保存的伦理与法则
数字图书馆存储的文本、图像和视频等视觉资源源于人类生活,用于用户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活,图书馆在获取、存储这些视觉资源的同时,也必须要遵守一些基本规则。一方面对互联网与现实生活中正在传播或可能存在的反动、色情、违背社会伦理与道德伦常、违反法律法规、负面消极的视觉资源应该毫不犹豫地摒弃;另一方面自建某特定领域视觉搜索体系必然需要实地采集相关视觉资源,在采集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人、事、物、环境等产生影响,因此,就务必在协调好各方关系,保护涉事多方利益。如在进行某些特定领域(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资源实地采集信息的过程中,可在双方知情愿意的情况下进行,必要时可签订相应的使用协议。
3.4 重视视觉资源的标准化整理、加工与利用工作
已有商业型视觉搜索体系建设过程中,所有视觉资源都是经过专业化整理、加工与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商业型视觉搜索体系基本都是采用机器手段,部分自建的基于特定领域的视觉搜索体系是采用人工手段。对于图书馆而言,视觉资源搜集、整理与加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用户提供相应服务。如果将所需要的视觉资源搜集回来束之高阁,或不进行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整理和加工,就会导致花费了无数时间、精力和财力获取到的是视觉资源也无法充分利用,使得数字图书馆视觉搜索体系建设这项工作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nlc202309091149
从图书馆实际工作和数字图书馆应用研究的角度来看,导致视觉资源未被充分开发和利用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参与加工、编辑与处理人员少、人员专业性不强、或软硬件设施跟不上,导致视觉资源价值无法被充分发掘;二是视觉资源获取、整理、加工与分析工作未建立标准规范,导致相关环节衔接出现问题;三是涉及到版权问题,大部分获取原生视觉资源未获得相关人员授权;四是视觉搜索平台的功能与性能无法充分满足要求,这也是当前图书馆面临的最大难题。
3.5 重视视觉搜索平台的安全和视觉资源的版权问题
无论在任何时候,资源版权和平台安全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难点问题,数字图书馆视觉搜索体系也不例外。从目前已有商业型视觉搜索体系所采用的策略来看,主要有:一是与用户签订相关安全管理、使用与建设协议,协议形式是通过设定默认电子协议方式,用户在开始参与建设与使用时,必须遵守相关协议与安全操作规范才能继续参与;二是通过软硬件方式限定相关安全操作、资源访问与知识服务权限;三是建立资源与服务实时更新、安全实时监控、版权实时检测机制;四是强化用户、服务与资源提供者的行为安全与资源版权的自我管理意识。这四点经验值得数字图书馆领域借鉴。
4 结语
视觉搜索体系的建设工作本身是一项系统而又繁杂的工程,也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式创新与变革的必然方向。尽管在不同领域、不同环境和不同需求下,它的表现形式、服务模式、业务功能、甚至名称都会有所不同,但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嵌入式、协作化的大数据知识服务的本质是不会变的。
随着诸如Google、百度等商业型搜索引擎在知识服务领域的影响力和技术水平正在飞速前进。图书馆目睹了一大批信息检索工具、知识服务平台的崛起与腾飞,也亲身目睹了无数用户放弃数字图书馆,转而成为商业型搜索引擎的忠实拥蹙者。视觉搜索未必会成为挽救图书馆最有效的手段和工具,但却能有效提升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效果与用户体验质量,对于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在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飞速发展大背景下,如何借助“互联网+”的地方,在数字图书馆与信息检索前沿领域寻求基础性突破,亟待图书馆产业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吴飞,朱文武,于俊清.多媒体技术研究:2014—深度学习与媒体计算[J].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14,19(11):1423-1433.
[2] Norvig P.2020 visions[J].Nature,2010(463):26-32.
[3] Griod B.Chandrasekhar V.,Grzeszczuk R.et al.Mobile visual search:architectures,technologies,and the emerging MPEG standard[J].IEEE Computer Society,2011,18(3):86-94.
[4] 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EB/OL].[2016-04-0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9/05/content_10137.htm.
[5]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6-04-0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数据驱动的管理与决策研究”重大研究计划2015年度项目指南[EB/OL].[2016-04-01].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38/info49994.htm.
[7] 王元卓,贾岩涛,赵泽亚,等.OpenKN—网络大数据时代的知识计算引擎[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4,10(11):30-35.
[8] 张兴旺,黄晓斌.国外移动视觉搜索研究述评[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3):114-128.
[9] 张兴旺,李晨晖.数字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机制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5):42-48.
[10] 段凌宇,黄铁军,高文.移动视觉搜索技术研究与标准化进展[J].信息通信技术,2012(6):51-58.
[11] 段凌宇,黄铁军,Alex C K,等.移动视觉搜索技术瓶颈与挑战[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2,8(12):8-15.
作者简介:张兴旺(1982-),男,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向宏华(1978-),女,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服务;柏雪(1988-),女,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服务。
论文摘要:文章概括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以及体系内容,同时就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它的度量模型、体系内容方面、内部管理文化等进行分析,并根据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完善,银行自身应该从多方面努力才能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以保证银行生存和发展上的安全。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 spread 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表1中国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3.商、世银行未建立起有关信用资产的历史数据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在银行业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造成信息之间冗余,数据之间的一致性较差。目前商业银行已经或正在建立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信息采集系统,以收集客户信息,提供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等功能为主,大部分商业银行缺少企业详尽完整的信息数据库,缺乏模型分析,银行无法迅速传递、反馈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时解决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隐患。
4.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由于长期受漠视风险的思维定式以及行为惯性的影响,目前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比较薄弱,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坪的认识不
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陈旧,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的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从我国商业银行来看,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最突出的表现为:对银行业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和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
5.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非常复杂的新兴的管理科学,要求银行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否则很难理解业务和产品的风险性质,更难以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因此,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与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显得十分匮乏。商业银行还缺乏一批复合型加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人才。
三、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1.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要尽可能地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日常业务运营中得到良好的执行。商业银行应该把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焦点放在信用风险管理之上。首先要加快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其次,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做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商业银行应以改造和完善资产评级制度,特别是改造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制度为切人点,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和客户为中心的风险识别管理体系。最后,针对目前国内信用环境较差的实际,研究、开发一套具有反欺诈功能的风险监测系统。通过量化和建模的方法,甄刖虚假财务数据,从源头扼制风险的发生。运用适当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并建立健全数据库,致力于开发新的度量模型。注意信贷资料的收集。完善信贷档案管理,做到专人负责、资料完整。组织科技人员统一开发适合本行的数据处理系统。商业银行还应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一起,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改进。或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之更好适应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2.逐步建立健全内部评级体系。内部评级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应按照实施阶段和条件,分为在制定贷款审批权限结构、贷后管理、贷款组合报告与分析等三个方面的应用和在设定信用风险限额、确定贷款损失准备金、风险定价、资本分配与绩效评估的应用这样两个层次。前一个层次在近期可以实现,后一个层次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够实现。
3.建立独立体系,完善管理流程。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应先明确董事会是银行管理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负责起草风险管理战略,负责战略风险的管理。监事会下设风险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成员进行监测。风险管理战略必须强调的是只能自上而下,不能自下而上。风险管理战略应在系统内得到充分的认识,其制定、审批、分解执行和监督流程必须得到相应的组织制度保障。完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流程,则要逐步做到按产品、地区、业务、主线来识别风险;全面收集银行的业务管理数据。特别是要严格实行贷款授权审批机制。由总行依据分行的资产负债情况,授权分行信贷委员会一个最高审批限额,分行依据最高限额向分行信贷委员会成员转授权,核定每个委员的集体审批权限,当发生贷款时,先由信贷人员对企业资信全面评估,再交由信贷委员会委员批准生效,若贷款超过一定数额,则需报上级行信贷委员会核准,从而形成分层次的贷款授权审批制度。对那些不使用的流程应及时废除。
4.树立重视风险、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的企业文化。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既是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创建金融安全的~项基础工作,因此商业银行要会同有关方面,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教育和风险教育,引导教育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的危害性。在银行内部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囊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管理理念、风险控制行为、风险道德标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企业文化。商业银行应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要将个人行为与企业发展、风险管理与业务拓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这一风险管理文化,使员工以诚实守信、审慎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信贷调查,以对客户负责、对全行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正确审批每一笔业务,建立一支品行端正、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风险管理队伍。
5.成立专门的机构、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与其机构的合理设置是分不开的,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大都要遵循合理分工相互协调的原则,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快内部稽核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直接独立于最高管理者。同时有相当权威的某个人或某个小规模的委员会负责,以确保最高管理者关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技术,要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精通金融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都还很难适应现代风险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四、结论
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日前印发《关于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全文如下:
为深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加快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和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部署,现就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重大决策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把专项治理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作为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商业贿赂在一些领域和行业仍然比较严重,治理商业贿赂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
深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既要进一步加大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工作的力度,又要加快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实践证明,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是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是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有利于改进行政管理,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培育文明风尚;有利于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其作为深化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务求取得明显成效。
二、准确把握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
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部署和要求,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制为保障,以培育经营主体良好的信用为重点,与政务公开和推行电子政务等项工作相结合,与深化国有企业、垄断行业改革和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工作相促进,逐步形成分工明确、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监管有力的体系框架和运行机制,有效规范市场行为,防止商业贿赂的发生,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要制定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规划,从实际出发,突出建设重点,分层次推进,分步骤实施。要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加强上下之间、条块之间的联系,实现诚信体系建设、行业信用管理与社会诚信活动的互动发展。
(二)政府推动,多方促进。政府部门要加强自身诚信建设,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在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中重点做好规划制定、协调监督、需求培育、资源提供等工作。同时,要推动经营主体和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参与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信用产品开发、使用和信用中介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三)依法建设,规范运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信用评估管理办法等,依法规范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信用产品的生产与使用。要加快信用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逐步形成完整科学的标准体系,推进信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四)严格监管,倡导自律。要理顺监管体制,明确监管责任,强化监管手段,形成监管合力。要坚持正面引导,鼓励合法经营,树立诚信典型,推动信用为本、诚实守信、自觉自律良好风气的形成。
三、认真做好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主要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扎实有效地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重点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全面建立市场诚信记录信息库。要制定统一标准,规范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和公共服务机构、行业组织要根据职责分工,在实施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和行业服务中,完整、准确、及时地记录企业、个人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信用信息,建立和完善信用档案。要加强金融部门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健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外汇管理的信用管理系统,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要依托“金税”、“金关”等管理系统,完善纳税人信用数据库;依托“金质”管理系统,推动企业产品质量记录电子化,加强产品质量信用的分类管理;依托“金信”管理系统,建立全国企业法人数据库,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实行重大合同鉴证制度,探索建立合同履约信用记录办法。
(二)加快构建市场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平台。要应用信息技术,在各系统市场诚信记录联网的基础上,整合人民银行、工商、税务、海关、商务、质检、公安、法院、财政等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公共服务机构掌握的企业信用数据资料,积极推进部门之间市场诚信记录信息共享,并逐步将其纳入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要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工作,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确保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加大信用信息的开放力度,实现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掌握的信用信息依法公开。在科学划分企业信用等级的基础上,依法定期发布经过科学认证的市场主体诚信信息,方便全社会了解各市场主体的诚信情况。
(三)积极培育信用服务市场。要在行政审批、政府采购、资质认定管理以及周期性检验、日常监督、评级评优等工作中,按照授权和规范流程,查询企业信用报告或要求企业提供信用报告,扩大信用评级、信用报告等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围,培育和形成市场诚信的产品需求。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以信用征集、信用咨询、信用评估、信用担保和信用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种类齐全、功能互补、依法经营、有市场公信力的信用服务机构,支持和鼓励其依法自主收集、整理、加工、提供有关市场诚信的信息,满足全社会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的市场诚信服务需求。要建立行业标准,制定信息标识标准、信息分类标准及安全保密标准等,实现信用服务行业的标准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并在严格监管、维护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关于一般例外及安全例外的原则,循序渐进、稳步适度地开放信用服务市场。
(四)逐步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褒扬机制。要切实加大对失信市场主体的惩戒力度,依法实行经济处罚、降低或撤销资质、吊销证照等惩戒方式,限制其市场准入,并对其生产和经营行为实行跟踪监督。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责,对违法犯罪的失信者依法追究其行政、刑事责任。要注意从市场诚信记录中发现案件线索,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分子。要对失信者特别是搞商业贿赂的市场主体及时予以曝光。要鼓励守信行为,在政府采购、纳税、银行信贷、公共服务等活动中优先使用信用良好的企业产品,给守信者提供便利和优惠条件。
(五)大力营造市场诚信道德文化环境。要通过多种方式普及信用知识,提高企业、消费者的信用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要结合普法教育、廉政文化建设,加强诚信宣传,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的氛围。诚信宣传教育要针对不同对象确定重点内容。对国家公务员要进行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廉洁自律、改善服务等教育,促进政府机关实行政务公开、规范办事程序、取信于社会。在企业等经营主体中要开展“守法经营、诚信兴商”、“守合同重信用”等主题活动,增强其诚实守信、自觉抵制和反对商业贿赂的意识。各类社团、市场中介组织和企业要根据各自行业特点制定诚信标准和行为规范,把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培训的必修课,使从业人员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道德规范,培养敬业精神。要创新宣传教育的形
式,提高诚信宣传的科技含量,扩大传播范围。要通过文艺作品、舞台艺术、展览演示、网站宣传、电影电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诚信宣传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富有亲和力、吸引力、渗透力。
四、切实加强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
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覆盖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市场诚信体系建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认真落实责任。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日程,明确任务要求,制定具体措施,认真抓好落实,并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要切实承担起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领导责任,经常听取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做好任务分解,确定牵头部门和具体承办单位,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加强协作配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统一要求,加强沟通联系,形成工作合力。在明确责任分工的基础上,行业主管(监管)部门、执纪执法部门、司法机关和宣传部门要相互支持和配合,搞好协作。各级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搞好组织协调,充分调动和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
(三)深入调查研究。要对近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方面的有益探索进行认真总结,及时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要针对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理论政策研究,提出应对的措施,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善于汲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注意借鉴国外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的有效做法。
所谓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从商业秘密的定义中,可以总结出商业秘密必须具备三个要件:
(1)不为公众所知悉
不为公众所知悉是指该信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处于保密状态。商业秘密主要是靠秘密状态维持其价值,一旦被公开就不成其为商业秘密,其固有价值就会部分丧失或者全部丧失。因此,商业秘密必须是秘密的,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由特定的人掌握和知晓。
(2)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
这里的权利人是指依法对商业秘密享有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商业秘密必须具有确定的可应用性,能为权利人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优势。
(3)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
权利人应当意识到自己所掌握和使用的技术、经营信息是一项尚未为公众所知悉并具有保密价值的商业秘密,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合理的保密措施是指所采取的措施对该商业秘密是适当的和有效的,可以有各种不同形式,如对雇员规定保密义务、限制无关人员进入使用商业秘密的场地,制定各种保密准则或资料的保密性分类标准,以及配置必要的保密、防盗设备等。
1.2专利保护概述
所谓“专利”,是指经国家专利局审查,被授予专利权,已向外界公开,并依法受到保护的技术方案和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是技术垄断的合法化和制度化,它是鼓励发明创新,促使技术信息公开的一个合理工具,是法律授予的并且可以依法行使的一种权利。专利保护的实质是专利申请人将其发明向公众进行充分的公开以换取对发明拥有一定期限的垄断权。因此,专利具有如下特征:
(1)专利权是一种非物质性的财产权
专利权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者通称为发明创造。发明创造是一种智力活动所创造的成果,其具有财产价值和非物质性。所谓非物质性,是指专利权的客体并无物质性存在,它仅是一种信息。
(2)专利权经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权而产生
由于专利权的客体是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一项发明创造被实践证明有价值后,从国家、社会和广大民众的利益出发,应当鼓励其推广应用。专利权人为了获得专利保护,必须向社会公开,并在一定时间之后成为公有技术。公开是为了在给予专利权人充分的法律保护的同时,使技术得以被社会公众利用。所以对专利权的保护,存在着公开与保密的冲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专利权人对专利权的行使需受公共利益的限制,其权利的行使不能有损于社会公共利益,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只有经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权才能够产生专利权。
(3)专利权具有地域性
由于专利权的产生是以国家专利主管机关的授权为前提,因此,专利权也只能在授权国家的范围内获得法律保护,而不具有域外效力。
(4)专利权具有显著的时间性
专利权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有效,该期限届满之后被授予专利的发明创造即进入公有领域,成为社会公共财富,任何人均可自由利用。这是专利权区别于物权等其他民事权利的一个基本特征。
(5)专利权具有绝对排他性
由于专利权客体的非物质性,为了使专利权人能够实现其经济利益,专利权被依法赋予一定期间内的`绝对排他效力。也就是说,在专利权有效期内,除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形之外,其他任何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均不得实施其专利技术,否则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商业秘密和专利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存在着相互联系,同时又存在着区别。可以说,当专利技术尚未公开时就是商业秘密,而一旦专利技术被合法公开,专利技术就与商业秘密相分离。
一、交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 也应当遵循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点, 积极地借鉴和吸收其有益的机制为我所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加强廉政建设, 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为此, 我们要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治理商业贿赂的重要制度, 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这一机制。特别是当前正处于超前和跨越式发展的交通领域, 更要先行一步, 积极地为其它行业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一) 信用体系建设在治理交通领域商业贿赂中的作用。
商业贿赂是伴随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 在一些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普遍存在, 甚至成为许多行业的市场潜规则。就交通领域而言, 尽快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治理商业贿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形成市场监管长效机制。
交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尤其是交通行业经济秩序的重要举措, 是从根本上约束、规范公路建设市场和道路运输市场主体行为, 建立长效市场监管机制的重要内容。
2.有利于形成预防和抵制商业贿赂的社会风气。
面对腐败向交通领域渗透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特点, 进一步加强交通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逐步建立和完善诚信监管保障的机制和体制, 营造交通行业各方主体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有利于形成预防和抵制商业贿赂的良好社会环境。
3.有利于交通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当前,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 加快推进公路施工企业和道路运输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强化诚信管理的内部约束和利益激励机制, 建立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 运用市场手段来公平合理地配置资源, 是打造“诚信交通”的重点环节和主要内容, 也是推动交通行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
(二) 信用体系是预防交通领域商业贿赂的有效手段。
当前, 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诚信为本、制度支撑和法规保障”的信用体系, 是抵制和预防交通领域商业贿赂的有效途径。
1.诚信为本的效力手段。所谓“诚信为本”, 是指要不断提升交通行业各方主体的诚信意识和公信力, 构建交通企业的社会信用体系。交通行业的发展, 离不开公路施工企业和道路运输企业的逐步成长和壮大, 而交通企业的发展首先必须拥有良好的社会信用。实践证明, 没有信用就没有良好的经济秩序, 诚信是交通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
2.制度支撑的效力手段。“制度支撑”, 是指要不断完善市场监管手段, 建立健全市场运行的规则体系, 逐步形成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保障体制和机制。为此, 要在深化交通体制改革的基础上, 进一步规范和理顺交通主管部门与所管行业、企业的关系, 在行政许可、项目准入等方面平等对待各个主体, 确保各项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对所监管的行业要建立诚信机制, 通过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等方式, 逐步完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
3.法规保障的效力手段。“法规保障”, 是指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的法律和行政法规, 形成齐全和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一要对现有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修订和充实, 使其更加有利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有利于防治商业贿赂。二要积极和大胆借鉴同行业乃至其他领域的工作经验, 创设和制订新的规章制度, 创新企业信用监管的方法, 逐步形成新法规体系。
二、构建预防和抵制商业贿赂的信用体系, 推动交通事业科学发展
当前, 交通领域涵盖公路建设市场和道路运输市场及其所属的子行业。公路建设市场, 主要涉及公路工程招投标、转分包、设计变更、设备材料采购、以及公路经营权转让等重点监管环节;在道路运输市场, 涉及客货运输、驾校、汽车修理厂的行政许可等有关事项。为此, 构建预防和抵制商业贿赂的信用体系, 应当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构建预防和抵制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
结合交通领域特点, 围绕公路建设和道路运输两个市场的监管、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加强行业自律机制建设, 结合廉政建设和治理商业贿赂的需要, 进一步转变行政管理方式, 继续深化各项制度改革, 逐步形成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新模式。在实际工作中, 要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及划定的行政职权, 科学设置行政职权运行的程序和模式, 形成权力运作的内部制约机制, 建立健全公开透明规范的决策和办事程序, 通过科学规范行政职权, 理顺政府管理与市场作用之间的关系, 逐步实现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方向转变, 保证行政职权公开透明运行。
(二) 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廉政监察、效能监察和执法监察力度, 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 防止执法人员特别是重点岗位人员滥用职权和以权谋私, 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 促进各类别交通执法人员依法行政, 提高执法人员服务意识、能力和水平。同时, 要充分发挥信访举报系统的作用, 重点加大商业运作中违反市场规则的不正当交易行为的查处, 加大对交通执法人员利用职权参与或干预企事业单位经营活动谋取非法利益和索贿受贿行为的查处, 形成抵制商业贿赂的监督机制。
(三) 营造抵制商业贿赂的外部环境。
诚实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不仅要求做人要诚实, 还要求做事要讲信用。积极推进交通行业诚信建设, 建立健全行业自律的机制。通过对交通企业开展质量信誉考核, 加大对公路施工、设计、监理企业和客货运输、驾校、汽车维修企业的动态考核, 并根据考核结果确定信用等级。在动态考核中, 从业单位信用等级被降级或发现有商业贿赂等影响企业信誉行为的, 要限制其从事相关的经营活动, 从而形成由主管部门和交通施工、运输企业及社会公众等各方主体积极参与, 共同抵制商业贿赂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戒机制。
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 加大失信惩戒力度, 从而增加因违反诚实信用而承担的违规成本, 实现不同信用等级企业优胜劣汰, 进而杜绝商业贿赂行为, 逐步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 是交通行业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检验专项治理工作是否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交通行业自查和专项检查中发现的商业贿赂案件, 要依法办案、依法处理, 特别是对于重大典型案件, 要予以曝光, 惩一儆百, 增强震慑力。在查处过程中, 要排除干扰、克服困难, 坚决纠正和防止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在商业贿赂活动中利用行政权力收受贿赂的交通部门机关工作人员, 不管涉及到谁, 都要一查到底, 决不手软, 决不姑息。各级交通部门要积极与纪检监察、检察、审计、工商等部门建立情况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信访举报网络的作用, 向社会公开监督举报电话、网址和信箱, 广泛动员群众反映和举报商业贿赂行为。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对反映商业贿赂的每一件来信来访, 都要及时进行转办或直接督办, 凡经查实的都给予当事人和责任人严肃处理, 做到件件有结果, 事事有回音, 对署名举报给予反馈, 并将处理情况进行通报。
开展治理交通行业商业贿赂工作, 我们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行业主管 (监管) 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强化监督管理, 形成治理商业贿赂的合力, 为我国经济复苏提供法制化、信用化的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家贵.商业贿赂行为及其法律管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5, 2
[2].毛颖.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中商业贿赂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07
[3].徐治彬.商业贿赂的危害及治理路径[J].党政论坛, 2006, 10
摘要: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既是商业银行管理操作风险的基础,也是我国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挑战之一。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直接关系到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文章对包括新资本协议在内的监管要求进行了剖析,在明确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目标和构成的基础上,对如何建设该体系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
自2007年2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指导意见》发布以来,我国各主要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工作已经陆续全面启动。作为实施新资本协议不可或缺的要求和内容之一,对来源广泛的操作风险进行系统的管理已成为我国银行业必须完成的任务。因此,如何按照巴塞尔协议和银监会的要求,结合我国银行自身的组织构架、企业文化。建立和完善富有实效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已成为我国银行目前阶段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实际上,对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就是要回答商业银行应当如何来管理操作风险的问题。因为操作风险来源广泛,内容复杂。内生于银行的业务流程,涉及到银行的所有的部门单位和业务流程,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必然涉及到银行内部的组织构架、政策制度、计量方法、管理工具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商业银行应当通过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明确由谁来管理操作风险,怎样管理,以及各自的职责如何的问题。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进行持续管理的过程,就是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始终以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为核心,通过经验和数据的积累,逐渐实现系统化、结构化的管理。
由于操作风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现有的监管文件对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描述是远不够清晰的,同时由于缺乏经验。我国银行业对于如何建设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尚在摸索当中。本文首先对包括新资本协议在内的监管要求进行了剖析。在明确体系建设目标和构成的基础上,对如何建设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具体建议。
一、监管要求评述
1《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总的来看,新资本协议中对操作风险管理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一支柱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操作风险定义、监管资本计量方法(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法)、各种方法适用的资格标准、局部使用(如几个主要业务条线)高级法的要求。除了基本指标法和标准法的资本计算说明(高级法由银行自行开发、选择,只有应具备何种资格的要求,没有具体形式)外,都是一些关于适格性的原则规定,主要体现在适用不同方法的“资格标准”中。“资格标准”按照基本指标法一标准法一高级法的顺序依次提高。
对于基本指标法的使用,协议没有(强制性的)具体的资格标准,虽然协议“鼓励采用此法的银行遵循《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的稳健做法》”,但这不是必须的。这表明商业银行(不论大小和风险管理能力)都能使用基本指标法来计算监管资本。这样做可能考虑到操作风险管理的起步较晚,能力的提升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标准法对量化技术的要求较低,但要求银行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对组织结构、管理方法等方面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第660条~663条中。而高级法的要求除了包括标准法的要求外,还提出了应具备向各条线分配操作风险资本的能力等定性方面的要求,及对内部、外部数据、等定量方面的规定。可以说。高级法除了对数据和量化方法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之外,还要求银行具备完善的体系来管理操作风险。如要求银行“必须在全行范围内具备对主要产品线分配操作风险资本的技术”。
从标准法开始,对于操作风险管理的要求主要是围绕着建立一个有效的体系来展开的。这些要求以标准法的适用资格为基础,其基本内容包括:
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必须对操作风险管理职能的职责进行明确界定;作为银行内部操作风险评估系统的一部分,银行必须系统地跟踪与操作风险相关的数据,包括各产品线发生的巨额损失:必须定期向业务单位管理层、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报告操作风险暴露情况,包括重大操作损失;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必须文件齐备: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和评估系统必须接受验证和定期独立审查;银行操作风险评估系统(包括内部验证程序)必须接受外部审计师和,或监管当局的定期审查。
总的来看,新资本协议对操作风险管理的要求都较为抽象,虽然指出了方向和原则,但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建议。
2银监会监管指引的要求。中国银监会于2007年5月和2008年9月分别发布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以下简称《计量指引》)。与新资本协议相比。指引体现出了两个特点:提高要求、相对细化。提高要求体现在《计量指引》中删除了“基本指标法”的规定。这不仅意味着国内银行在计量操作风险监管资本时只能选择标准法或者高级法,这实际上要求国内银行必须在建立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至少达到标准法的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实施新资本协议。而不能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无所作为。相对细化是指《管理指引》中明确了“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概念和要素,并提出了对管理操作风险的方法的要求。如《管理指引》提到了识别、评估操作风险的常用工具——自我风险评估和关键风险指标,指出了应急和业务连续方案的要求等。但指引中提到的这些要求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对于银行如何建设管理体系。开发和使用管理工具并未进行说明。显然不具备可操作性。与银监会已经发布的其他监管指引相比,操作风险管方面的指引明显过于空泛。
从监管指引的要求来看。对国内多数银行来说。操作风险管理实施标准法是最现实的选择。但是。即便是按照标准法的要求,建设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对国内多数银行的管理现状而言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1体系的构成。实际上。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没有统一的标准。必须根据银行具体的战略定位、业务特点、风险分布和控制环境来确定适当的形式。同时,由于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功能性,因此必须具备相应的要素。
从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来看,我们认为,操作风险管理应当注重成本收益分析,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关键的业务单位、流程和风险环节上去,从而提高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具体来说,建设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应当遵循以下四个重要原则:
管理体系的完备性。应涵盖所有必备要素。包括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的职责。操作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方法,资本计量的程序和规定。
“重要性”和“有效性”原则。体系建设应当突出重点。通过操作风险管理工具在各层级组织机构的运用,使商业银行能充分了解总体操作风险状况,并评估出重要的操作风险有那些,其损失严重性和可能性如何。同时,银行必须
有完备的制度政策、管理方法和保障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并确保措施执行到位。
充分的资源保障。各业务条线应有专人负责操作风险管理。分行须设置专门操作风险管理岗位,并保证支行有专人履行相应职责。法律合规、人力、内审、监察保卫等部门应按新资本协议要求形成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支持。
保障基础功能的实现。建立完整的组织构架、政策程序、管理方法和工具,形成对全行上下主要操作风险的覆盖。具有对违反制度的情况进行处置和补救的能力。通过操作风险及控制措施的自我评估,和对关键风险指标体系的建设完善,持续识别、评估、监测、控制/缓释操作风险。记录存储与操作风险有关的数据信息。评估、分析并形成有效报告。
基于监管要求和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具体包括银行的治理结构、操作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管理工具和方法、资本计量和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五个方面的内容如图1所示。
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中,完善的治理结构是前提和基础。除了高层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专业管理部门和可靠的组织保障都是顺利开展操作风险管理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应当牵头全行各条线和各单位的操作风险管理。制定全行性的政策和程序,如操作风险的详细定义和分类、各单位的管理职责、数据收集和损失报告的程序、资本计量的程序等。为了达到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操作风险的目的,各部门和单位还需要相应的工具和方法支持,主要包括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RCSA)、关键风险指标(KRJ)、业务连续性计划(BCP)等。这些工具需要结合各单位的特点进行开发和实施,其设计完善主要由操作风险管理部门来负责。同时,风险资本的计量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目前,我国银行应当从标准法的要求为工作重点,逐渐建立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为未来高级法的实施奠定基础。为了保障以上工作的顺利展开。一个覆盖全行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系统的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前面四项工作过程当中逐渐积累经验,因为只有基于这些必要的经验。才能了解和掌握各条线、各分支行在管理流程风险当中的不同需求和侧重点,而这些信息是我们之前并不清楚的。
2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依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和《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管的稳健做法》的要求。我们对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内容进行了梳理,确定了以下主要内容:
(1)操作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和分工。必须明确各层级部门和员工的职责,主要包括董事会、高级管理层职责;操作风险管理部门的建设及职责:各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操作风险管理职责和人员配置;法律合规、审计、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监保部门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及对操作风险管理部门的支持等。
(2)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制定。包括制定银行整体总体的操作风险偏好,即操作风险的总体容忍度、最关注哪些风险类型和业务领域、这些类型或领域中愿意且可接受的损失程度:事件分类和详细定义(损失类型的细化):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程序;对现有及新推出的产品业务进行操作风险评估的要求:资本计算的审批和验证程序:操作风险报告的规定,即操作风险内部报告路线、频率、内容(操作风险及控制措施的评估结果、关键风险指标、主要操作风险事件、已确认或潜在的重大操作风险损失)。对报告中反映的信息采取措施的规定等。
(3)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的设计实施。主要包括风险控制自评(RCSA)和关键风险指标(KRI)的设计与实施,这是银行识别、评估、监测操作风险的主要工具和风险信息收集的基础来源。评估的展开和指标的选择使用统一的方法进行。风险自我评估可以在选定的产品或流程基础上展开,并进行相应关键风险指标的挑选。由业务条线管理部门自行挑选出自身的关键流程和其中的关键风险点,评估结果应覆盖到条线中最重要的风险。在完成自我评估的基础上,KRI也由部门设计,这些KRI必须能识别、监测上述风险。自我评估应该按照政策的要求定期展开。同时需要制定专人负责关键风险指标的监测和维护。评估和监测的结果应定期汇总,并按照规定的报告路径向操作风险管理部门汇报。
对低频高损的操作风险,应当制定业务持续性计划(BCP)并定期进行维护。另外,我国银行应立即着手推动银行内各部门和分支机构进行损失数据收集。各部门和分行应系统性地收集、整理、跟踪和分析操作风险相关数据,包括业务条线的操作风险损失金额和损失频率。由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定期根据损失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操作风险监测和控制。
(4)监管资本计量。由于目前阶段大部分国内银行尚无法达到高级法的要求,按照标准法计算监管资本就成为银行唯一的选择。根据新资本协议和《计量指引》,标准法的计量工作主要集中在将本行的收入科目按要求详细划分为八个业务类型,无法归人的作为“其他”处理,并按规定确认“总收入”的内容。在确定所有相关科目的分类后,就可以按标准法算出监管资本。银行需要制定相应政策对资本计量进行审批和验证。
(5)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管理指引》中提出了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该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保障管理效率,支持各项管理工具的应用和资本计量的展开。由于能干降低工作量,便于风险信息及时汇总和报告,对于提高业务部门和分支行进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积极性。这一新系统的实施应当建立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具备稳固的基础。
三、结论和建议
对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探索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但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都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在明确内部职责和分工的基础上,使得操作风险管理形成四道防线:基础流程和操作环节。主要是分行和一线部门;各业务条线基于业务质量对基础流程和环节的把关。主要是业务条线管理部门;操作风险管理部门,牵头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并进行监督检查:内审部门。对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估。
从长期来看。操作风险管理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短期内其成效难以显现。这里既需要进行大量的宣传培训,使全行员工树立操作风险管理责任的观念,也需要不断探索一套与本行的组织架构和风险文化相适应的体系和方法。在起步阶段,应当从易到难,以点带面,从了解流程人手,从恰当的试点单位和业务人手,逐渐覆盖全行的主要单位、流程和风险点,不断丰富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建设】推荐阅读:
商业秘密管理规定11-22
律师办理商业秘密法律业务操作指引09-28
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合理费用的承担11-15
企业秘密保护工作总结12-07
浅谈商业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06-14
立论商业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弊大于利07-24
商业计划书云平台建设12-14
城市商业银行文化建设10-16
浅谈商业银行合规建设11-02
治理商业贿赂 推进廉政建设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