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服务体系建设(精选8篇)
王 友 张玉玲 王芒莉
(铜川市农技推广站 邮编:727007)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使铜川市农业及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较好发挥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铜川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和壮大。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出现了许多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进一步建立起一个机构健全、设施齐备、服务功能完善的适应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能充分发挥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渠道作用,为振兴铜川农业再创佳绩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已成为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我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铜川市、县、乡三级现共有农技推广机构39个,其中:市农技推广站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主要承担全市农业技术、土壤肥料技术推广及部分农业科研工作任务。市所辖一县四区,现有农技推广中心四个,承担县区农技、植保、土肥技术推广。全市现有乡镇34个,建立乡镇农技站34个。从机构设置上基本达到县有中心、乡有站。
全市各级农技推广中心(站)现共有职工222人。市农技站现有职工17人,其中:科技人员15人,科技人员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5人,大专学历5人,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8人。县级农技中心现有职工116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51人,占44%,中专以上学历114人,占98%,具有高级职称5人,占4.3%,中级职称51人,占48%。乡镇农技站共有职工89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1人,占35%,中专以上达到100%,中级以上职称13人,占15%。
二、农技推广体系为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0年以来全市共推广地膜小麦43.98万亩,平均亩增产97.1公斤,推广地膜玉米78.57万亩,平均亩增产209公斤,地膜油菜14万亩,平均亩增产61公斤,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每年80万亩,平均增产12.5%,同时,推广中药材种植5.2万亩。200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05万亩,单产223.3公斤,总产达到23.46万吨,油料面积7.7万亩,单产98.5公斤,总产达到7587吨。与1990年相比,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8.4%,而总产增加25.7%,油料播种面积减少17.5%,总产增加31.8%。多项农业技术的推广,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分工过细,管理体制不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追求的是产品的数量、品质和综合效益,需要各种技术的综合配套推广,当前的问题是农业技术综合协调推广的困难大。虽然县级均建立了农技推广中心,旨在解决单一推广体系弊端,形成研究开发、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的综合推广体系,而目前中心建设的状况仅是各专业机构的简单叠加,没有形成技术门类齐全的综合机构,管理脱节,整体系统运行不畅,重建设轻管理问题突出。
2、机构管理渠道不畅,基层多数人员不在岗:我市基层乡镇农技站管理,仍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人、财、物三权归乡镇政府,农技推广工作有岗位,有编制,有人员,但这些人员主要精力是服从乡镇政府安排,开展政府中心工作,县农技中心对其无法管理。县级农技中心也因经费等原因2/3的人无所事事,县、乡两级推广机构基本处于脱节状态,这一问题存在,直接影响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
3、学习机会少,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县、乡两级农技人员特别是乡镇农技人员大多为中专学历,本来业务知识就不够丰富,加上体制,经费等原因,很难有学习深造机会,2000年以来五年间县级参加过技术培训仅占18%,乡镇无一人参加学习培训,所以面对广大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的新要求,许多技术人员知识储备不够,技术更新不快,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不熟悉,对农民迫切需要的市场行情、产前产后服务无能为力。
4、经费短缺,困扰农技推广工作开展:近年来,全国投入农技推广事业资金平均占到农业总
产值的0.4%,低于世界发展中国家0.5%水平,我市仅为0.3%,资金的短缺,使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仅维持“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不能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组织业务培训,造成技术落后,知识老化;不能改善交通,通讯、办公等条件,不能从事优质服务,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严重挫伤广大农技人员积极性。
四、对加强体系建设的思考意见
(一)创新管理体制,促进稳定发展。
当前改革理顺传统计划条件下形成的条块共管,以块为主,按专业、行政区划层层设置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相脱节,产前、产中、产后分离体制,是农技推广体制改革的重点,针对我市现状,推广体系应向垂直管理发展。
1、县以上农技推广机构应改分专业作战为多专业,多学科结合,促进农业科研、教学机构合作,逐步实现农业科研、教学、推广机构之间组织上的整合。
2、县以下按自然生态区域,产业布局设立区域性、综合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我市有34个乡(镇)农技站,均按行政区设置,按乡镇设站,人员分散,力量薄弱,当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规范化迈进,这就要农业生产的服务者必须走过条块分割,专业分设的封闭服务区域,因此根据自然生态、产业布局设立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势在必行。另外多年的实践证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以县管为主体制优越于乡管为主的体制,其原因:一是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重要技术工作是以县市为主组织实施,县、乡脱节的情况,妨碍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开展。二是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业务性很强的单位,由市县业务部门主管,能较好地照顾其工作特点,有效加强业务建设,管理行为较为规范,工作连续性比较好。三是归县管理,可以确保农技推广经费到位,财产稳定,人员稳定,保证农技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二)切实履行职能,拓宽服务领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技推广体系正在发生根本转变,今后的农技推广体系将是以社会化服务为主要特征,实行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由国家公益性服务机构、企业和民间服务组织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新体系。农技推广部门是农村社会化服务新体系的核心,其主导地位不容削弱。按照“稳定加强公益性、放开搞活经营性”的原则,要在稳定公益性职能、稳定机构、稳定技术骨干、稳定经费渠道、稳定资产的基础上,强化公益性职能,放开搞活经营性服务。
1、切实履行好公益性职能。一是重大和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二是动植物病虫害及灾情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三是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的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疫;四是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五是农业信息服务;六是农民培训教育;七是法律法规授权的执法和行政管理职能。只有打好这些“阵地战”,才能做到有为、有位。
2、放活经营性农技服务。第一,创办中介流通服务组织。组织农技人员从事农产品运销、流通,参与市场竞争。第二,开展技物结合连锁服务。发挥网络优势,进行农资连锁经营。第三,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场。利用现有的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场,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模式,开展种子、种苗的繁殖和销售,进行专业性的生产技能培训。第四,开展技术承包服务。在帮助农民增收的同时,增加自身收入。第五,开展产业化经营技术服务。在发展订单农业,农业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做好技术服务工作。第六,兴建技术开发基地。进行农业开发,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第七,组建生产加工实体和企业。
(三)创新管理机制,提高运作效率。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技推广的面不再局限于粮、棉、油作物,而是向所有的作物和品种扩展;农技服务的线也不再局限于产中的技术指导而是向产前的农资服务、产后的产品销售信息及收购、贮藏、加工服务延伸;农技服务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一般生产技术操作指导,而是向新品种、新技术指导发展;农技服务方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技术宣传、技术说教,而是向重点户、试验户、农业示范园区辐射为源,以产、供、销为纽带的推广方式转变。农技推广工作的新特点,要求建立新的农技推广机制。
1、实行农技部门领导负责制,完善考核。农技部门的负责人是农技推广工作的决策者和领路人,因此农业主管部门要注重人才选用,确实让那些思想水平高、业务素质强,具有创新意识的干部走向领导岗位,实行农技部门领导负责制。在对农技部门领导考核中,不能局限于传统业务开展、完成情况,同时也应对其信息服务、产业开发等新业务开展情况予以考评。
2、按需设岗,实用农技干部聘用制。根据农技推广的新特点、新任务设立业务部门及工作岗位,注重新技术开发、示范基地、农资服务、信息服务等岗位的设立,明确岗位职责。以岗聘人,择优上岗,实行干部聘用制。
3、建基地、做示范、促进科学技术推广。建立基地,实施点面结合是抓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方式。基地是农技人员的试验场,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地,也是广大群众的培训基地。为此,全市要统一规划,建立市、县、乡固定的示范基地,市级建立农业综合技术、优质苹果、蔬菜示范园区,每县(区)以优势产业选择建立两个示范区,每个乡(镇)建立一个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
4、加强农业信息指导,改善技术推广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技部门要在农业主管、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改善工作条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等现代传播媒体开展技术指导,加强信息服务指导。及时向农民提供农资信息、病虫信息、墒情信息及农产品价格信息等。市、县农技部门中建立信息指导中心(站)。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农技推广队伍整体素质。
农业的竞争就是农民素质的竞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当前,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知识的途径不少,主要途径还是靠农技推广部门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素质,既是农技推广体系和农技推广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新时期农技推广工作的主要任务。农技推广体系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或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产品竞争作为基本目标,把农技推广融入农民素质的提高这一新的推广理念。为此我市实施了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等,当前启动了科技入户工程。但是农技推广队伍自身素质提高,仍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农技推广队伍自身素质偏低,知识更新速度迟缓,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农民技术培训的需要,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提高农技人员素质,农技部门应为农业科技人员培训、学习创造机会,建立农技人员培训、轮训制度,设立专项资金,改善工作条件,开展远程学习培训,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等多种方式,全面提高农技推广队伍整体素质。
(五)增强主动意识,努力改善经费状况。
1构建远程培训课程体系,建立胜任能力模型
作为邮政企业,就应该根据自身的业务,在对各个岗位进行描述以及岗位能力明确的基础上,对能力项目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化,从而对具体的能力项目提出相对应的能力指标,然后再结合能力指标和具体的能力项目,将本岗位上岗人员需要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以及应该达到的程度一一确定下来。 通过层层的深入,就可以形成包含岗位名称、能力分类、能力明证、具体能力标准为主要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 通过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结合,就可以制定岗位能力培训的课程目标,形成模块化的岗位能力培训内容,也就是按照计划来开展邮政企业岗位培训课程体系[1]。
2模拟现场内容,让员工 “身临其境”
在网络课程开发的组织与实施环节,应该避免死板单一的专家讲座或者是教授讲课等“满堂灌”的授课模式。 邮政企业应该结合培训对象的学习习惯、认知心理以及目标要求,利用三维动画、现场视频或者是系统仿真等主要的表现形式,创造一个实际的工作场景,让员工产生出“以假乱真”的感觉,进而通过在具体授课环境中的自主操作来完成理念的传导和技能培训能力的提高。 将原本“满堂灌”的教育式培训模式转变成“干中学”的体验式培训模式。 也就是通过网上拉力赛、兴趣游戏、智能冲关等网络形式,提高网络课件的趣味性,提升邮政企业员工的参与性。
3开发通用课程体系,逐步完善课程体系
对于邮政企业而言,远程网络培训已不是“新鲜”的事物,中邮网院的建设发展也得到国际的认可,2012 年、2015 年两次获得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人才发展协会(ATD)“卓越实践奖”, 国际教育培训权威机构对中国邮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取得的成绩的充分肯定。 集团培训中心对新课程的开发、 旧课程的更新等已经形成了常态化,但是在机制、技术和师资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建立完善的远程培训课件体系,要结合邮政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以企业岗位体系为基础,构建“岗位+专业”培训课程资源建设模式,推进针对多层次受训对象的培训资源开发,建立集团牵头、各省开发、共建共享、持续发展的岗位培训课程资源建设机制。 为了扩大远程培训在邮政企业内部的受众面,就应该发挥远程培训课件的实际作用,能够在开发课件工作中,抓住重点,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 普及性的教育课程、通用专业、邮政企业文化、安全规程以及资格取证教育等课件,需要优先开发、随时更新;对于受众面小、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可以结合邮政企业各专业的实际情况,依次逐步投入开发,遴选对口专家,严格把控课件评审程序。 同时,对于课件,要持续性的积累,才能健全邮政企业网络培训课程体系。
4把好课件关,多出 “精品”课件
对于课件生命而言,培训课件质量是“百年大计”。 如果课件质量太差,员工不喜欢,那么课件也只有沦落到“冷宫”里,无人理会,就会成为占据系统空间资源的垃圾。 开发远程培训课件与一般性教材的编写存在不同, 其最大特点在于涉及面广、投入大,一次性开发可重复多次进行使用,属于一次性投入就能够终生受益的资源[2]。 但是,如果出现理论、观点或者是动作方面的错误,就会带来不可预计的负面作用,甚至还可能对邮政企业运行的平稳性或者是工作效率的提高带来影响,做好课件开发质量的控制,就显得异常的关键。 开发邮政专属课件,应该把好立项关、方案关、脚本关、制作关以及审核关,并且审核至少需要进行两次审核。 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及时做好修改与完善处理,力求不会留下任何的瑕疵,这样才能确保每一门课件都可以满足邮政企业需求,并且每一件都是精品。
5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远程网络课程体系已经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并且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对于邮政企业而言,做好远程培训网络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成为邮政企业发展的核心。 笔者坚信,远程网络培训课程体系必定会支撑邮政企业的持续发展,为后续综合性人才基地的建立,为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最终推动中国邮政又快又好发展下去。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远程培训网络系统,远程网络培训已经成为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组成。对于邮政企业而言,实施远程网络培训,就能够实现职业教育服务发展,对于邮政企业未来的发展之路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文章对邮政企业的网络远程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希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邮政企业,职业教育,远程培训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秀梅,黄晓敏.我国企业远程培训研究十年述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3):64-69.
【摘 要】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现状的分析, 思考、探讨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快速进入转型期,快速的生活节奏,多样化的生活环境,激烈的竞争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心理出现不适,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当前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加强,社区的功能也日趋健全,因此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居民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已成为必然趋势。在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需求,有效地防止心理疾病的产生,也能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民的生存状态,构建出和谐、文明的社区氛围。
一、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区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社区服务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及为需要心理咨询的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从而达到保持与促进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的目的。
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体系尚不成熟,社区居民无法享受到系统有效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政府职能定位不清。
多年来,在我国社区建设过程中,体制改革和物质方面的建设被作为了重点,心理健康教育等精神方面的服务层次较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多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将经济建设放在首位,轻精神重物质的局面长期存在。基于这种现状,政府没有将人们心理健康和地区域经济事业的发展放在同等高度,也没有将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作为基本权益与福利。社会资源不足和现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经费、场地、专业设施等物质支持匮乏,因此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发展缓慢。
2.制度尚不完善。
我国虽已经开始重视社区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中的作用,但社区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受到政策、资金、机构、编制、分工、管理等多个环节的限制,难以发挥自身的作用。缺乏有效保障机制,使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开展起来十分困难。
3.专业人员缺乏。
由于编制、人才引进难等多个因素的影响,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缺乏,目前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开展相关工作多是聘请专业人员讲座的形式,严重影响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的广泛开展。社区很多工作人员工作的重点是管理和协调工作,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欠缺,难以应对社区居民出现心理问题目前我国社区实际工作中,没有开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能力。
4.培训体系发展滞后。
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发挥社区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功能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迫切需要。功能的实现需要社区心理服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资质,具备沟通的能力。但是目前社区普遍缺乏体系化的业务培训,心理服务的水平及实际效果较差。
5.社区居民参与度低。
虽然现在大家开始关注心理问题,但是了解和关注程度参差不齐,加之社区开展此类活动前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居民的需求,只是当做工作任务完成,这就导致社区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没能吸引社区居民的兴趣,出现了参与率较低的现状 。
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府责任。
政府应当反思“重物质轻精神”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正确认识在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的职能和作用,加大对社区心理健康和服务的投建力度。在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活动中,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各相关职能部门达成共识,将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真正纳入社区日常工作,制定并推行高质量的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计划,在组织领导、人员编制、资金投入等各方面的加大投入,落实将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的绩效作为社区工作评价的重要指标。另外要加強社区政府各相关部门,如民政局、妇联、公安局等的分工协作,建立部门协调工作制度,结合社区实际,统筹规划,采取措施,抓好落实。
2.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
目前,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主要经费来源为政府财政预算,一直以来社区此项工作都收到资金匮乏的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将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纳入到我国公共卫生建设的范畴中,政府拨款,统筹规划,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发展的协调发展。政府拨款数量有限,可以考虑构建多渠道、多元化的筹资途径,从公益角度和市场化运作角度适当吸引民间资本,以此来满足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经费保障。
3.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设。
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的建设是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和人力支持。在解决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可以引进人才专门开展此项工作,提高薪资待遇,提供培训机会,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从业信心。社区应构建长效培训机制,对工作人员进行比较正规的培训,积极寻求与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制定培养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服务原则,真正组建起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队伍。
4.加大宣传教育。
虽然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是仍有人将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混为一谈,对心理健康抱有偏见。因此必须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的客观评价。社区制定可行性计划,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关注和社会支持的氛围。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活动,改变社区居民对心理问题的认识误区,扩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面,普及常用心理健康保健方法,丰富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知识。
5.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必须从社区居民实际需要出发,关注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压力的应对、情绪的管理、居民之间人际关系的维护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积极关注各种群体,如老人、单亲家庭、妇女、失业人员、青少年等,主动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解决实际心理问题。不仅要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也要提高教育和服务的质量,找到符合当地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模式,从而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落到实处,切实提高社区服务实效,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社区居民营造出和谐、祥和的生活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凯瑞,戴军,李红武.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实施现状及发展困境[J].中国医学,2010(5) .
[2]刘丽英.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分层次交融性研究[J].中国医学伦学,2013(6).
【标准表述】 [意义]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中,把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是中央审时度势的正确决策。积极贯彻这一决策,按照优先发展来制定政策、增加投入、改革体制、改善管理,将有利于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能力、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利于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扩大内需和促进就业,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优良传统、促进代际和谐、培育社会公德,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措施]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如下措施供考生参考: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基本途径,这就是立足基本国情,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符合、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资金保障与服务提供相匹配,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互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就是要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要在城市全面推行居家养老,在农村逐步发展居家养老。居家养老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它立足家庭,以社会服务进家庭为标志。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意愿和实际选择,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主要养老方式。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建立社会化的服务机构和机制,培养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员、家政服务员、病患护理员,配置必要的设备和器具,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明确补贴对象,进行定期评估。居家养老要以社区服务为依托。养老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建设中要注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老年人社会组织和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发展日托服务、餐饮服务、文体活动服务和志愿服务、互助服务,为居家老年人营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和服务条件。
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要落实政策和完善政策。国发〔2000〕19号、国办发〔2006〕6号等文件,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及养老服务机构,在土地供应、资金投入、税费减免、财政补助、社会融资、供水供电供热、免费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优待老年人的政策,要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落实;随着形势的发展,要尽快制定政府补贴、购买服务、高龄补助等新政策,并把行之有效的政策及时上升为法规和规章。
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关键是要广泛动员、真抓实干。各级民政部门要争取加大政府基建投入,积极扩大福彩公益金投入,努力吸引慈善资金投入,加快兴建公办养老服务机构
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要大力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兴办面向家庭和社区的非营利性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义务为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要抓紧扩大相关职业技术教育和岗位正规培训,培养大批合格的、持证上岗的养老护理员,尽快适应广泛的养老服务需求。在广泛进行社会动员中,要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巩固家庭养老的意识和行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一种人。他们对社会不正之风深恶痛疾,对社会丑恶现象口诛笔伐。开口必叹气,讨论必摇头,但一接触到向上级反映或者向媒体披露的环节,他们往往选择“噤声”。即便是亲眼目睹乃至铁证在手,也不愿意站出来,检举揭发,主持公义。
当然,这种临阵退缩的“逃兵”现象与社会法制体系不健全,正义得不到完全保护有关。可以看出,“逃兵”现象透露出来的是公民意识的缺失以及“看客”国粹的泛滥。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对于现代政府的职能,一般认为包括两个方面:政治统治与公共管理。随着社会的变迁,国家“首先是政治统治者其次才是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者”的特征逐渐被“公共服务”所取代。正如法国公法学家莱昂・狄骥所言:国家就是政府为着公共利益进行的公共服务的总和。可见,提供公共服务已成为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共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角度看,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根本区别于经营性文化产业,它主要着眼于社会效益,是为社会提供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领域,与文化领域中可以实行市场化、产业化经营的文化产业一起,构成国家的文化建设的全部范畴[2]。近年来,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增强,表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就是提出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主要涵盖以下六个基本要素:一是公共文化政策法规。即鼓励、保障和扶持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如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及正在制定的《图书馆法》。此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基础。二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指政府财政预算投入的各种文化设施和设备,也包括社会自愿参与投入的具有文化服务功能的设施设备等,如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广场、文化中心、影(剧)院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保障。三是公共文化组织机构和人才。组织机构是指从事文化管理和服务的各级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人才即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辅助人员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力量。四是公共文化活动主体。作为大众文化建设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实现文化“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目标的保障。五是公共文化活动方式。即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手段、方法和设备。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运用科技因素和现代服务的理念,如2002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及流动图书馆、流动演出、网上博物馆、网上文化培训等,就是在公共文化活动方式上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范围的体现。六是公共文化事业经费。包括政府拨款、贴息、集资、社会捐助、赞助、基金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常运转、各种文化服务得以顺利开展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不同于市场化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应具有如下特征:其一,公平均等性。公共文化服务应是公平分配的服务,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资源应均等分布,尽可能保证人人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同等程度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均等性突出地体现了社会平等的伦理要求。其二,公益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公益性质,它不以营利为目的,追求的是全体公民共享文化成果的社会效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应降低收费或免费供人们享用。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体现着政府公共管理的人文关怀。其三,多样性。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品种、层次和特色应该是多样的,应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尽量提供多种相应的文化服务和产品。其四,便利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应是近距离的、经常性的服务,使人们随时随地能够方便获得。其五,普及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应面向大众,为全体公民所普遍享用。公民共同分享丰富的、基本无差别的文化内容,有利于新知识、新观念的传播和普及。新时期新阶段,包含多种基本要素、具有多样特征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积累、传承、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落实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功能;在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亦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显著改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文化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的繁荣,同时对公共文化产品、基础设施、服务网络、资源配置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文化设施还比较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农民群众以及城镇低收入居民、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文化生活还很匮乏,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任务十分艰巨。对此,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分阶段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紧抓好。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
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文化服务建设。党的十七大以来,明确指出了今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重点在农村,主要目标是:
1.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机构经费运行保障机制,使文化机构能正常运转,图书馆有钱买书、文化馆站有经费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剧团能够下乡演出,把它们的活力调动起来。
2.加大重点工程实施力度,特别是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每个乡镇和每个村都要建立基层的服务点,实现“村村通”,继续推动送书下乡、流动舞台车等重点文化工程。
3.充分挖掘优秀非物质文化资源,包括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等,使这些非物质文化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推动各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文化重在积累,要从基础做起,特别是从农村作起,扎扎实实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好,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
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及措施
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应坚持的基本价值理念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任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就有了发展的方向。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收到实效,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落实具体的措施。
1.健全公共文化投入机制。政府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纳入工作部署,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纳入考核奖惩,落实领导责任,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十一五”时期受到应有重视,得到长足发展。通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等重大文化工程,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逐步健全政府主导、财政投入稳定增长、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首先,保障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经费投入。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各级财政要逐年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保障其必需的事业经费支出。其次,设立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制定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复次,以奖代补。对新建文化设施要给予适当的经费资助,以此调动建设基层文化设施的积极性。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立足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和文化建设需求,统筹规划公益性文化单位、文化设施的数量、布局、类别。在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市)新建、改扩建一批具有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标志性社会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县、乡、村基层文化设施,“十一五”时期末,实现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乡镇文化站(中心)、村文化大院建有文体娱乐场所,能够开展图书阅览、艺术培训、科技推广、文化娱乐等多种活动。在全面建设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提高建设水平和质量。
3.壮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把培养造就文化人才、专业文化艺术队伍和公益性社会文化服务队伍,作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大力提高社会文化服务队伍的人员规模、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省、市、县三级都要制定出台专业文化艺术队伍和公益性社会文化服务队伍建设规划;在注重引进人才的同时,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大规模培训,通过在职教育、举办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评比活动,建设一支作风好、业务精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4.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必将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创新内容和形式,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要指导和支持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在广泛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节庆文化、校园文化等活动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文化内容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进程,用现代传播技术和先进科技手段,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和效能。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一步拓宽传输渠道,确保文化信息资源能够及时、通畅、高质量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5.提供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实施精品战略,集中力量抓好精品生产,推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地域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艺术创作要注重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文化,借鉴国内外文化产品生产的新形态,大胆推进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形成拥有一定原创性和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要多生产群众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图书及音像制品,多生产赞美生活、塑造典型、讴歌劳动、陶冶情操的戏剧、影视节目等精神产品,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最广泛地赢得群众。
6.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文化权利、文化成果,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一是推进农村重点工程建设。继续通过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流动文化服务工程,“金钥匙”农村文化出版工程等,改善和提升农村文化基础条件和服务能力。二是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保证农村题材作品在艺术生产总量中占一定比例,对重要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采取政府补贴,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送到农村;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把农民喜爱的文艺节目、图书、音像等送到田间村头。三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地域优势,办好诸如农村文化艺术节、农民电影年、庄户剧团文艺调演等活动;组织文艺专干辅导农村文艺骨干及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四是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文化馆(站)开展业务必需的经费、基层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和农村电影放映补助经费等。县乡文化机构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制定农村公益性文化项目实施计划,结合当地实际和按照农民群众的意愿,提供文化产品和开展文化服务。
机构养老发展不平衡。公办养老机构因环境好收费不高深受老人喜爱,因而“满负荷”运转,现有床位不能满足需要;而民办养老机构则因为规模小,在土地、房屋、资金等方面均需自身应对,相当一部分养老机构条件简陋,功能不全,面临着发展步履艰难的局面,但床位空余多。
养老服务与需求明显不协调。居家养老服务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覆盖面窄,内容单一;社区服务项目、服务设施提供受限,难以满足广大老年人的需求;养老机构不但数量偏少、规模较小,且经营理念保守,服务质量不高;养老服务人员不仅专业化程度不高,社会地位和待遇低,而且从业人员数量不足,队伍稳定性差,缺口大。
养老服务管理和服务队伍建设滞后。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管理和办事的机构力量不足,为老龄人群开展各项老龄服务,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收集整理有关情况和信息等工作开展不足。对老年人群有效的评估制度不健全,养老服务规划不够具体。
为解决社会养老场所不足的问题,应该加快社会养老体系建设:
坚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科学编制养老设施规划。一是充实老龄机构力量,明确老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强化老龄机构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按照中心城区、城郊乡、农村地区等不同区域,编制养老机构建设规模总量、标准,为养老机构发展提供重要依据。三是准确把握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建立养老机构老年人登记制度。四是建立相关部门齐心合力,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的联动机制,共同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扶持力度,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养老服务机构。一是对经民政部门批准,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新建、扩建或利用其他设施改造的养老服务机构,符合建设项目管理规定和标准的,经过评审合格后,提高一次性建设资金的补助标准;二是继续按照床位数进行补贴,对入住民办养老机构的半自理、不能自理的老人给予特殊补贴,引导民办养老机构收住生活能力半自理、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以满足社会急需的护养服务。
积极完善养老土地保障机制,推进养老机构建设。一是将养老机构用地纳入年度国有土地供地计划,确保养老机构建设用地,做到社会力量建设养老机构优先用地。二是对养老土地实行优待,政府投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的,采用划拨方式供应土地;企业利用自有土地改建养老服务设施的,采取协议出让的方式供地;社会力量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的,采用限价并提出建设要求的特殊招拍挂方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土地建设养老机构的,采取农村占地方式使用土地。
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2008年4月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出台后,由于辽宁省的产业结构、企业产品结构以传统装备制造和材料为主,加上企业的创新管理意识、财务规范管理意识、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方面相对薄弱,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开展效果不够理想,认定工作推进速度相对缓慢,体制机制、工作流程、服务体系等方面还有许可需要研究和完善的地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与发达省市相经有一定差距,个别欠发达省份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也多于辽宁省。
伴随工作的逐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正由单一认定向全面培育、侧重服务阶段转变。为此,提高人们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理念、认定手段、认定标准、认定办法的认识;建设好组织体系、专家库、中介服务平台、培训辅导团队、企业动态信息统计数据库、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等方面的配套工作;加强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研究;改变现有工作中存在的信息渠道不畅、工作流程效率低、认定工作滞后等问题十分必要。
2 科技服务机构参与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势
2.1 科技服务机构的特点
我国科技服务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业。其中,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的科技服务机构近年来得到了中小企业的广泛需求。作为政府的施政助手、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有利支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推进器,使中小企业吸纳新思维、新理念、新事物,为企业导入新技术、新方法创造一个生根的环境,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诊断咨询服务、品质提升辅导和推广、高层次人才培训、组织科技项目对接、引进技术和设备、申报项目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写等服务,成为提高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催化剂,孕育国际级管理技术专家的摇篮。
2.2 科技服务机构参与的优势
通过依靠上述科技服务机构,搭建高新技术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体系,通过宣传高新企业认定相关政策、构建培育服务体系、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开展辅导培训等方式,为全省科技型企业提供政策讲解、问题解答、申报辅导等服务,具有极大的优势。
3 科技服务机构在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辽宁省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就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质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因此,无论是为苗企业、申报企业还是己认定的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意见、成果对接、创新管理培训、知识产权申报辅导等服务,将会对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增长、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1 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
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广泛利用媒体、重大科技活动宣传高企认定政策,进一步扩大知晓度和影响力。省、市、高新区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服务机构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建立省、市和高新区的服务体系,介绍政府在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上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协调各方科技资源,引导更多的科技型企业参与高新企业培育工程,进而认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3.2 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体系
在利用原有科技服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托国家高新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软件园、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基地。协调各方科技资源,帮助更多的科技型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3.3 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在工作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是利用区域网络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水平和层次,可以有效增进信息沟通、提供技术支持、开展人才培训等。针对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后续服务对象,建设集知识产权查询系统、技术成果检索系统、中介机构咨询服务系统、专家网络评审系统、企业动态信息统计系统等模块在内的专业化、综合性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为辽宁省科技型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企业品质提升等方面,提供方便、快捷、全面的服务支持。
3.4 组织开展企业高层管理、技术人员培训
编印高企认定辅导资料,召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题培训会,为企业详细讲解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以及知识产权申请等方面的内容。定期组织培育企业赴国内知名大企业,先进的高新技术企业参观学习,现场取经。聘请国内知名经济学家、企业家、高层管理者来我省讲座、指导,传授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开拓企业领导层的思路和经营理念。同时,建立上下联动的辅导组织体系,培训辅导专员,以高新技术企业辅导站为服务窗口,使企业“足不出市”就能获得高新技术企业专业化服务,促进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平稳发展。
3.5 推进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和企业品质提升
加强对培育企业进行研究开发管理培训,重点为研发费用辅助账设置、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等,使企业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团队建设等方面得到提升。另外,建立动态苗企业数据库。依托全省各市科技管理部门等,对所辖科技型企业进行调研,建立动态苗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库,定期统计企业的专利申请和授权、研发投入等指标,对企业进行动态跟踪服务,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持续高效开展储备资源。同时,引导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参与国家和地方研发、产业化计划项目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帮助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力争实现“一企一策”的一对一培育。
参考文献
[1]史丹,李晓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数据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4(12):32-39.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义;构建;发展趋势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各界人士对于时代的认知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新高度,对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在党中央作出的最新部署中,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内容,并且确立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均等,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1]各地、各级文化部门应以“四个全面”作为指导,尽快完成城乡覆盖,建设高效、便捷、实用、可行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各部门重要的战略任务。
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证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而保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最重要途径,即为发展公益性事业。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来保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其重要作用和实际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2]:(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和特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相对复杂,主要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普及基础文化知识、宣传先进文化、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保证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项文化机构以及组织的总称。它的内容十分丰富,譬如组织机构、政策措施、基础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经费与人才队伍等。与普通的市场化文化经营产业相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有便利性、公平性、公益性、均等性、多样性、易普及性六个特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目的并非盈利,而是利用便利的社会资源提高人民综合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利民举措,保证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并且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水平,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并且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2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路径
2.1 创建文化体制,建立健全文化发展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在体制的作用下才能更完善。因此,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同时,不断完善公益性设施建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创立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文化项目,推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并在政策上对这些品牌进行鼓励,促使这些文化产业品牌不断发展,带动全民文化水平的发展。所以,应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2 明确政府责任,统筹规划协调布局
政府要以全面性、战略性的眼光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并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一起部署,共同实施。同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在政策上给予鼓励,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认真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并积极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务必将政府的职能从发展文化转移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上来。要以现如今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实现对公共文化权益的保障、满足人民群众的基础文化知识需求,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并以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出发点,兼顾城乡、地区差异因素,合理安排,统筹规划,促使其协调发展,形成高效、实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3]
2.3 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和供给
要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为风向标,对市场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进行引导,筛选精品文艺作品,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质量。同时,要积极利用各方面力量,对文化作品进行创作生产以及供给。增强服务意识,根据群众的文化需求建设切实可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人民群众开展订单式、菜单式服务,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一切需求。努力使人民群众喜欢文化,进而参与文化,最后创造文化。
2.4 切实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构建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点是促使基层的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建设多功能、全方位,集党员教育、宣传文化、科学普及、体育健身、普法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文化服务中心。[4]并始终坚持建管共用,提高服务职能,最大化发挥综合效益。并不断丰富基层文化,将高素质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环节,深入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同时,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好基础。
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
3.1 突出文化的传承
文化的出现都是随着经济以及社会的变革不断演变的,文化随着世世代代人民的生活不断发展。因此,传承文化的责任不应有地区差异,将前人优秀的文化理念、文化因素传承下来,并加以传播与改进是每一个人肩头的重担。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要继承传统文化。例如,作为粤剧之乡、龙舟之乡的东莞,仅仅重视现代文化的宣传而摒弃了传统文化,最终使得东莞整体文化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因此,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更应该突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3.2 重视文化的融合
文化融合是历史的发展趋势。经济发展必然导致人口流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注重研究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以便为“新城市人口”提供人性化的文化服务,同时注意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之处,丰富自身。[5]另外,文化交流要重视文化差异,取长补短,为文化背景不同的公民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
3.3 促进民主的“自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终对象是公民,因此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要站在公民自身素质发展的角度上思考,切合实际进行建设,满足公民的切实所需。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政府行为,而是要自始至终尊重公民的自主意识与权力,鼓励公民踊跃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中。政府部门应当考虑如何促进公民“自主建设”的问题,如此才能面对并更好地解决未来发展中的种种问题。
总之,公共文化服务是当今社会惠及全民的一项具有公益性质的重要文化事业。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造福全社会的一项重大工程,这项伟大工程需要政府、文化部门、企业,乃至全社会人民的共同配合来完成。作为惠及全民的文化事业,只有通过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通力协作,才能发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严隽琪.推进“十三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民主,2015(11).
[2] 耿达,傅才武.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检视与政策建议[J].湖湘论坛,2016(1).
[3] 高淑莲,刘孝文,史瑞军.面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资源整合研究[J].文化学刊,2016(1).
[4] 李南.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教育机构服务体系建设】推荐阅读:
两体系建设组织机构06-21
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规范06-10
安全保证机构体系图07-22
服务管理机构10-12
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责任体系11-05
养老机构服务合同(示本)10-19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章程07-15
中介服务机构承诺书07-25
创业服务机构工作总结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