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体系建设方案(推荐8篇)
企业文化体系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体现着一个企业的文明程度,它能更好的树立品牌形象,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下面一起看看这篇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方案吧!
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方案
一、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产生文化沉淀,大到公司的经营活动,小到员工偶然的思想或行为,都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内容。这些内容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固有的具有该企业独有特点的文化形态,对内凝聚着力量,对外展示着姿态。
根据现代化市场的需要,结合公司现状,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迫在眉睫,它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体现着一个企业的文明程度,它能更好的树立品牌形象,推动企业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新型现代化管理模式。
二、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企业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定义有广有狭,众说纷纭。但基本都包括四个层面,分别为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与核心层精神文化。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
(1)、物质层:这是一种以物质形态表现的表层文化,如:公司的产品、服务,公司的生产生活环境、建筑容貌、产品包装、广告设计等等;
(2)、行为层:行为层文化又分为企业行为与员工行为,企业行为是指公司在经营或交际中产生的活动,员工行为则是员工在工作和生活学历娱乐中产生的活动,这个层面牵涉广泛,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难题之一;
(3)、制度层: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它具有共性和强有力的行为规范的要求。它规范着企业的每一个人。企业的领导体制、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包括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都是企业制度文化的内容。企业的制度文化是行为文化得以贯彻的保证。
(4)、核心层精神文化: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核心层精神文化的建设,是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所在,是各项文化建设顺利开展的基础。
三、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步骤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段很漫长的过程,我们首先需要把一种适合公司的理念、价值观、精神提炼出来,然后把这些提炼出来的东西深入到每一个公司员工的心中。这不仅仅是一下子喊出几句响亮的口号,或者印刷出多么漂亮的手册、内刊,或者花多少钱组织一次活动就能做到的。这是全方位的渗透,从各个角度,各个感官,让每个员工从茫然到剔透,从犹豫到坚定的过程。
我们不能操之过急,但也不能放任自流。文化需要沉淀,只有在大家逐步引导、渐渐完善的途中寻找一条适合公司的建设之路。
(1)、初期准备阶段
1.宣传培训,使企业文化概念深入每个员工的心中。
a、组建企业文化建设机构;
b、起草《企业文化制度/手册》直至修订完成;
c、组织各部门主管级以上人员进行企业文化知识培训和学习;
d、各部门大力宣导;
2.提炼核心层精神文化的内容。
a、企业宗旨;
b、核心价值观;
c、企业愿景;
d、企业使命;
e、企业质量方针;
f、企业口号;
……
3.完成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的各项详细策划、设计、筹备等工作。
(2)、全面实施、推行阶段
1.创建、丰富企业文化载体。
a、企业内部刊物,形式不限;
b、企业之歌;
c、企业网站;
d、企业宣传片、企业各类纪录片、大事记;
e、宣传栏、宣传海报、办公室标语、车间标语横幅等等;
f、制订员工手册,印刷出版,人手一本。
2.规范制度文化。
a、完善程序文件,严格执行;
b、规范各项制度、流程、行为准则等;
c、明晰公司组织架构;
3.导入MI、BI、VI等企业文化识别系统。
a、MI理念识别,将提炼出的企业精神文化理念转化为员工的精神文化理念,可通过培训、活动、广告宣传等各种实施方法进行导入;
b、BI行为识别,对内将我们所完善和规范的制度,推行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对外的经营活动、交际活动、广告宣传等活动行为都展示着公司的形象与塑造着公司的品牌;
c、VI视觉识别,我们围绕核心精神文化打造企业形象,如公司的建筑、厂区的规划、公司的产品、产品包装、LOGO、各类标识、标准字、标准色员工服装等等一切视觉形象。其中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是整个VI系统的核心。
4.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a、内部活动如晚会、联谊会、生日会、运动型活动、比赛型活动、知识类竞赛、旅游、聚餐、特别节日活动等;
b、外部活动如广告宣传活动、商务交际活动、市场营销等;
c、成立业余爱好协会,丰富员工业余生活。
(3)、配合人力资源部同步建设培训系统、薪酬福利系统、员工关系等阶段,让员工更具归属感、方向感、信任感,亲如一家。
1.培训系统。
a、以时间为节点,竖向规划培训。从员工入职、转正、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规划;
b、以职位为界点,横向规划培训。作业员、基层班组长、技工、文职、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等分门别类开展培训;
c、适当开展室外拓展培训;
d、培养内部讲师、储备讲师等人才。
2.员工薪酬福利系统。
a、建立薪酬制度,以不同的岗位,按岗定薪,以不同的级别,按级定薪,以不同的工作年限,按龄定薪(龄是指工龄);
b、逐步完善如生日、生育、结婚红包、生病慰问、各项津贴、节日物资补贴、住宿条件、保险、体检、娱乐休闲设施、图书等物质型福利。
3.员工关系。
a、组织开展座谈讨论会,增强员工、部门间的交流;
b、员工协助计划,针对员工工作及生活中的问题给予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帮助;
c、设立意见箱,听员工的心里话,倡导员工合理化建议,加强改善管理;
(4)后期规整改善及巩固阶段
1.定时跟踪检查文化体系建设的工作开展情况,遇到障碍想办法改善,找到错误的源头,举一反三;
2.切忌虎头蛇尾,遇到问题马上退缩;
3.持续引进创新,融合新元素,打造适合公司的文化之路。
四、企业文化体系建设需注意的问题
(1)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企业家的文化,董事长需极度重视,且自主自发投入企业文化的建设之中。
(2)企业文化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需要公司各部门积极配合,融合理念,减少矛盾冲突,加强沟通交流。
(3)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切合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搞形式主义,制造空洞的表象只会让建设南辕北辙。
(4)塑造独一无二的具有公司独有特点的企业文化,不能抄袭复制,适合才是最重要的。
(4)企业文化的建设非一朝一夕,它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文化树立工程,好比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沉淀出来的,那么,我们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一、以掌握技能为目标的必修课程
1.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课程分三个学期, 分别完成英语交际能力、行业英语会话能力、通用英语应用能力的学习。
2.高等数学
公共大学数学:主要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专业数学:按专业的不同
3.体育与健康
牢牢把握“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注重先进体育理念的传授和体育技能的培养, 强调体育对人的身心与行为健康的影响, 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使之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以增强终身体育意识。
4.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比较全面的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认识社会的能力, 肯定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对学生的成才、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 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 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与法律素质,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能力, 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6.大学生心理健康
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阶段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 正确认识分析评价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状况, 掌握心理调适和保健方法, 保持心理的和谐与健康, 完善个性心理, 优化人格品质, 强化心理健康意识,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提升基本心理素质和职前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7.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否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能否顺利就业、能否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 已成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焦点。《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对就业政策与形势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就业协议及就业中相关法律制度问题:求职准备;面试;创业准备;创业实务等内容。遵循以学生为本、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 紧紧结合高职学生群体特点, 通过引入大量实用、经典、新颖的案例和资料, 加入模拟训练,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顺利就业, 减轻家庭和社会就业压力, 开启就业成功之门。
8.入学教育
本课程是在新生入学后, 学校根据培养目标, 针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纪律安全等方面的变化开展的一系列工作, 旨在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变化了的环境并能迅速适应, 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 关系到学生在大学里能否顺利成长并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学习成功的基础。
二、以人文素质为目标的必选课程
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把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如何构建?经过探索与实践, 我们拟定了以“职业人文基础”为主干的必选课程, 以系列选修课程为辅助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人文基础”必选课程以“职业人文修养”“职业通用能力”两方面的内容形成多个模块, 多个模块组合为一门课程, 每学期必选其中一门课程学习。
职业人文修养类:旨在通过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涉猎, 使学生了解和学习优秀的文化基础知识,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先做人, 后做事;通过学习,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学习, 把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 为学好其他课程, 为职业岗位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
1.人文的熏陶:主要包含文学欣赏、国学导读、中国历史概述、历史与名人、哲学与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大学文化、数学文化。
2.艺术修养:音乐欣赏、绘画欣赏、雕塑欣赏、建筑欣赏、书法欣赏、舞蹈欣赏、戏剧艺术欣赏、影视艺术欣赏。
3.人生与生活:时尚与生活、中国食文化、中国酒文化、中国茶文化、职场休闲文化。
职业通用能力类:旨在通过相对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职业通用能力, 从而为培养面对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1.口语表达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训练、朗读技巧、普通话综合训练。
2.交际沟通能力:校园沟通能力训练、品格育成与人生历练、高职学生礼仪修养教程、社交礼仪、公共关系、成功教育。
3.实用写作能力:高职应用文写作、应用写作项目实训教程 。
4.创新能力:实用创新思维、创新教育、走进创意世界、创新改变生活。
5.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规划与创业体验、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职业观与职业道德、中国职业美德、职业素养与职业维权、高职生社会素质培养、职场团队管理与管理实务。
三、拓展学习的任选课程
在现代社会中, 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迅速, 职业和岗位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个人终生只从事一项工作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个人无法预知自己将来从事何种工作, 如果只掌握一门相对固定岗位的专业技能, 必然会使专业过窄, 职业知识和能力受限, 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因此学好基础课, 是将来转岗、创业立业的前提条件。高职教育对于每个学生都只能作为终身学习的一个环节, 所以教学必须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 在这方面, 有必要开发进一步提升学生单一方面素质的专项训练课程, 作为必修模块课程的延续与深化。比如, 将应用文写作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分为:科技实用写作、论文写作、经贸文书写作、大学英语写作等;口才类课程可细化为:求职口才、服务口才、管理口才、营销口才、谈判口才等。以满足学生终身学习与就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东风, 葛力力.高职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又要适度[J].职教论坛 (教研版) , 2006, (5) .
[2]汪亚明.“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8, (15) .
关键字:电力企业;应急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426.61; F272.3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对安全生产的质量要求有所提高。当前,尽管在电网运行期间,其稳定性与安全性都有所提高,事故出现的频率明显降低,然而,各种安全事故问题还是时有发生,供电设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严重的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因此,电力企业在进行生产及管理工作期间,需要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并制定相应的应急管理标准,从而为企业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1.电力应急指挥平台的建设
应急指挥平台是依据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应急处置的各类软硬件系统的统称。全网应急指挥平台按网、省、地三级建设,平台由基础环境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两部分组成;基础环境系统分别由网、省、地三级各单位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由网公司统一组织开发,网、省两级部署,网、省、地三级应用。三级应急指挥平台实现了与上下级单位和政府部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日常应急管理和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指挥、协调、调度和决策提供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应急信息管理。应急信息管理就是要建立应急信息的汇集、储存、分析和传输系统,主要包括预警信息、突发事件快速报告信息、应急处置信息等,实现与上下级单位和政府部门之间信息的上传下达,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基本保障。各分省公司建立了信息报送网络,各级应急办公室归口汇总所属各单位突发事件信息,并及时上报公司及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此外,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的要求,对预警信息的流转也进行了规范化、流程化管理。
2.电力应急预案系统建设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用以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进程中。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及相应的资源和策略等的行动指南。预案系统主要由公司、分省公司及其所属生产经营单位三层的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组成。根据风险分析,公司三层专项预案主要包括人身、电网、设备、电厂大坝垮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防风防汛、雨雪冰冻灾害、破坏性地震、电力供应、生产场所防恐怖袭击、突发群体事件、涉外又发事件、新闻危机、网络信息与安全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专项预案,各分省公司及所属生产经营单位还根据实际增加了其他预案。在企业内部建设“平战结合”的应急队伍,在极端情况下借助系统外部应急资源。制定《公司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指导意见》,各分省公司及所属生产经营单位着手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系统对应急队伍采用“分层分块”的管理方式,通过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在所属单位、部门组建专业齐全的专职和兼职应急队伍与专家队伍。系统应急物资按照“分级管理、合理储备、信息共享、统一调配”的原则进行管理,根据物资的电压等级、类型等对应急物资进行分级,在分省公司和供电局层面分别采购、储备和管理。明确“分工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不断规范各类应急物资的储备、采购、调拨和使用,做到“专业管理、保障急需、专物专用”;各分省公司逐步制定应急物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分省公司及所属生产经营单位分层制定各类应急物资配置标准,建立应急物资配置台账;各单位按年度制定应急物资的采购计划,并纳入本单位的年度总预算,保证应急物资的资金投入,并对应急备品备件进行日常维护和动态管理。
3.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的对策
3.1提高物资保障能力
统筹规划布局各级、各类应急物资储备,整合实物储备和厂家协议储备资源,合理确定物资储备的种类、方式和数量。建设各级应急物资仓储基地,为应急物资的储存提供硬件保障。落实应急物资保障的职责,完善应急物资的采购、调拨、使用、更新等管理制度,规范应急物资常态管理。
3.2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整合系统现有应急队伍资源,开展综合专业应急队伍的建设,配备与开展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人员力量,覆盖从高压到低压,从变电检修到线路检修等电力企业各个专业的人员,配备适应电力企业应急救援需要的先进技术装备,加强应急队伍的专业培训和演练,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演练规划、监督、评估工作机制,依据应急管理工作的规定和电监会关于电力企业应急演练导则的要求,规范开展各类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扩展应急演练和培训的范围及形式,制订每年应急演练和培训计划。应急管理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和跟踪考核,确保工作成效。
3.3健全应急工作机构
设立独立的应急工作机构,配备应急管理专职人员,明确和落实应急工作职责,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标准和制度,强化应急管理常态工作,确保应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定期与政府部门协同组织开展电力应急联合演练,如,定期开展大面积停电应急联合演练,以提高社会联合应急处置能力,促进与政府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加强与气象、地震等主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实现预警基础数据的共享。与政府应急办、应急救援中心、消防、医院、企业建立常态联络机制,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联动资源,提高系统应急处置能力。广泛与社会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协议,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3.结语
电力企业在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电力设施受外力破坏等不确定因素长期存在、承担安全供电责任越来越重的形势下,充分认识自身应急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健全应急工作机构、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和应急队伍能力建设,规范应急演练和培训,构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机构,将有利于推动电力企业应急体系建设工作,全面提升电力企业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文刚,电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J],科技管理,2013
实施方案
为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XX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加快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我县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工作中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目标,加强企业质量安全诚信为核心,守法遵章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通过政府指导和推动,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社会各界参与并监督,逐步建立起企业责任为基础、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惩奖有制度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促进我县食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保证。
二、目的和原则
(一)工作目的
通过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着力探索以食品工业企业信用制度、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企业诚信自律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框架。培养和增强企业诚信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规范企业依法生产,诚信经营,自觉抵制制售假劣产品行为,充分发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作用,逐步建立企业诚信建设的长效机制,从而提高全县食品工业发展水平。
(二)工作原则
坚持制度建设与教育宣传相结合原则;坚持企业主体责任与行业自律相结合原则;坚持政府推动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原则;坚持失信惩戒与诚信褒奖相结合原则。
三、实施范围 XX公司
四、主要任务
(一)引导企业诚信自律活动
一是建立企业诚信组织管理制度。成立诚信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并成立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加强生产经营各环节的信用管理,有效防范企业信用风险。二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诚信管理体系。在原料和产品验收、生产操作、检验、发放、成品销售和用户投诉以及不合格产品管理、物料退库和报废、紧急情况处理等环节中融入诚信机制,建立完善食品可追溯制度、产品检验制度、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诚信危机处理和预警制度、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广告宣传管理制度、合同管理以及标识管理制度等。三是建立自查改进机制。对照企业诚信管理的有关标准,定期开展自查活动,不断完善各项诚信管理制度,自查情况以及改进情况要建立记录。四是建立企业诚信宣传教育机制。开展诚信车间、诚信班组活动,公司要与各车间、各员工签订诚信承诺责任书,定期组织员工培训,从生产技术到诚信理念全方位培养员工综合素质,教育每一名员工树立质量诚信意识。五是树立企业诚信文化。弘扬诚信传统美德,增强企业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质量诚 2 信意识,逐步形成以守法、履责、诚信为核心的企业诚信文化。
(二)建立企业内部诚信管理档案
根据《XX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企业要结合行业实际,根据全省统一的食品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诚信档案示范文本或建档要点,建立档案。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的各关键环节都要建立信用记录,包括原料和产品验收、生产操作、检验、发放、成品销售和用户投诉以及不合格产品管理、物料退库和报废、紧急情况处理等相关记录。同时,为保障食品收购、生产、经营各环节质量安全可追溯,企业要建立原料供应商诚信记录,加强对进货源头的掌控。各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对企业建立和管理档案的监督、指导和检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三)建设XX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平台
在XX省公共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根据食品工业企业特点,建设XX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平台。平台建设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覆盖广,省内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全部单独建档;二是信息全,包括企业基础信息、良好信息和警示信息,涵盖所有食品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信息、质量检验报告以及相关社会信息;三是更新快,省、市信息联网运行,可实现信息实时交换与更新。本着“属地负责、部门共建、联网共享”的原则,省工信委负责全省食品工业企业信用档案的协调建设和管理,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工业企业信用信息的协调、征集和管理,并与省级平台实现联网。省工信委对各市、州信息以及省直相关部门信息进行整合后,形成统一、全面、实时更新的全 3 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平台。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守商业秘密的前提下,依照有关《办法》,通过“省工信委网站”对食品工业企业信用信息依法进行披露,供社会免费查询使用,全面展示我省食品工业企业信用状况。
(四)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结合食品工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机制的建立,发改、科技、财政、人社、农牧、商务、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等部门将根据食品工业企业信用等级对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对诚信企业给予表彰,对企业法定代表人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并在行政审批、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同时,加大对失信企业的警示惩戒力度。在我省现有信用信息发布机制的基础上,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制售假劣及有毒有害食品的企业及其责任人,进行公示披露;情节严重的,依法进行公开曝光,相关部门以取消市场准入等行政处罚方式进行惩戒,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培训
广泛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政府公共信息网络以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宣传活动,营造人人讲信用、人人重信用、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社会氛围。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依法经营活动,倡导文明诚信经商,提高企业和员工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逐步形成以诚信、守法、履责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要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和信用管理知识培训,食品工业企业要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师,建立起具有良好职业操守、具备较强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食品安 4 全和信用管理队伍,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五、实施步骤
从2011年1月开始至2013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
(一)试点阶段(2011年1月—2011年12月)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文件精神,进行全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动员部署,制定并出台《XX县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2、开展全面信用风险管理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立及实施工作。完善企业各项诚信管理制度、诚信管理档案,制定企业信用风险防控方案和企业诚信管理标准。
3、开展食品企业信用管理师和诚信管理体系标准的教育培训工作,引导企业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4、开展诚信评价活动,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部门联动的分类监管机制和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5、对本行政区域内食品行业龙头企业的诚信建设进行验收,并形成试点总结报告上报市工信委。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1月—2013年6月)
1、总结我县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经验,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向我县食品行业进行全面推广。
2、组织实施《XX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3、建立企业内部诚信管理制度、诚信管理档案,加强企业内部诚信管理相关知识培训,组织企业开展诚信评价活动,做好 5 诚信宣传教育活动。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2月)
1、对食品工业企业的诚信建设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形成工作总结上报市工信委。检查验收中未达标的,省工信委将限期整改,工作不力、走过场的将予以通报批评。
2、督促食品工业企业不断完善内部诚信管理制度,建立并推广诚信体系建设规范和标准,健全诚信评价机制,逐步形成一个运转顺畅、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全县食品工业企业诚信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县工信局会同县发改局、监察局、农业局、商务局、卫生局、人民银行XX县中心支行、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指导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依法实施企业诚信信息征集和使用,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县工信局指导和督促企业建立诚信管理制度体系,检查企业诚信制度实施。发改、农牧、商务、卫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主管部门完善监管信息体系,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组织实施食品工业企业安全监督管理。行业协会组织开展诚信培训,指导企业建立诚信制度、实施国家标准,组织企业参与诚信评价活动,加强行业质量诚信宣传。县工信局负责制定工作方案,提出目标任务并进行分解细化,层层落实责任,制定工作计划推进表,按月排出具体任务,按月推进,按阶段总结。市上将工作完成情况列入对县上领导班子主要责任指标考核,确保食品工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完 6 成。
(二)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总结交流
县工信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深入企业,进行督促检查和专题调研,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以现场会、专题研讨等形式,及时总结推广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机制。
(三)增强经费保障,加大科技投入
方案
(柳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国企改革和国资监管体系建设)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根本,以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
二、工作任务
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处理濒临破产企业,妥善解决企业遗留问题。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完善企业领导人薪酬制度和经营责任考核办法,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进一步强化国有产权管理,健全和完善国有产权代表报告制度,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管理,积极推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国有经济结构调整。
三、组织领导
成立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国资委主任任组长,各副主任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国资委各科室科长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委办公室。
评估项目的监督管理,不断规范企业和中介机构资产评估行为。加强国有产权代表管理,落实好以董事长或总经理为产权代表的产权代表报告制度。完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加快建设产权与收益管理信息系统。积极推进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完善企业法律管理体系,建立企业内部上下联动的法律工作机制,推动律师应聘担任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充分发挥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事先防范、化解风险、减少纠纷、避免损失的重大作用。
(三)积极探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调控作用
进一步加强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探讨与研究,提高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作用及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配合财政部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探索拓宽经营预算收入渠道和范围,完善国有资本预算支出结构,建立国有资本再投入机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重点向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端服务和重大技术项目研发等领域倾斜,推进国有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集中解决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
(四)不断深化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内蒙古华元科技有限公司职责初步内容 一:高层领导
高层领导做战略部署,规划企业方向,对二级部门直接领导,做二级领导的考核考评。在日常管理上,做指导监督等工作。二:中层领导
计划和组织开展部门的各项工作,制定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监督体制。针对部门的内部做各项考核,参与人员责任问责,做好上一级领导的工作安排,汇报近期的各项工作向上一级。制定和完善部门制度及流程,改善和挖掘不合理的工作。制定部门职责范围。三:基层领导
执行上一级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制定生产现场的合理标准,出现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宣传企业文化,职责。组织员工开展生产工作。公司的各种活动。四:机构任命
各口任命人员部署到组织框架图上,明朗组织机构图。
工作流程体现出公司的工作效率,也是规范公司管理水平,提升行业的竞争水平,做好和规范好工作流程,能够快速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有效的防止工作中的推诿,能够公平的做好奖励,和处罚相关负责人员,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在提案活动或项目时,由部门人员做好提案计划,部门领导审核,上报到部门的直接领导人审批。项目较大的再经总经理审批。审批通过后,有计划人员全权负责提案的实施,任何人不得干预提案的推进。提案出现问题或需要修改必须到审批领导处备案整改,方可继续实施。
二:申请采购,直接到相关领导审核,到综合填写采购申请,由部门领导审批,常务副总审批。返回到综合去执行购买。金额较大****元以上的由总经理审批,方可执行
三:各部门内部制定相关的内部制度,如考核制度,工作流程,激励制度,生产时制定作业标准,同时制定相关的监督机制,由精益指导出具相关的实施管理工具,统计出相关数据(质保数据,生产数据,安全指数,考核数据,激励数据,活动项目数据,等)由车间和综合部门统一公布上板。活动和考勤由综合汇总公布。根据内部制定相关内容,出具公布频率,四:在制定相关领域的内容必须由相关部门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要求做到简单,易做,高效,切记以文章似的管理条文出现,造成制度一大堆,实施无头绪,从管理上必须分清日常管理制度,和细节保障制度。针对日常我们无非就是做好几条常规制度,在逐步的实施细节保障制度,在日后逐步增加和各项完善。
五:在制定品质保障和生产的动作标准及内部物流等,必须参考现场的一线员工和班组长的意见,切记闭门造车,如何做的好,做的人说了算,在精益上经常遵循的原则,六:制定初期的合理化建议书,投入生产时就必须挖掘不合理现象,及时整改。不让任何人员或设备在带病中工作。并制定相关的考核 激励 监督制度。
七:在生产开始后第一步活动除了日常6S,就是开展消除八大浪费,并作为长期的活动执行,制定相关考核和激励监督制度。
八:制定质保制度,企业常采用QC,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在公司学习和推广相关知识,日常管理工具的应用,由生产部统一制定,专人负责,在生产前出具初期质保管理制度 九:公司的一些对外工作开展,目前公司对外的一系列工作都处于呆滞状态,相关的手续需要快速,高效的办理。准备的相关材料由统一部门组织,各部门配合收集数据。把开产前的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十:公司的网络网站的建立,要和目前的营销,技术,内部生产精密的结合起来。由各部门提供材料,相关部门专职负责网络宣传。对产品和企业进行快速宣传。对日后的销售工作有很大的作用。
十一:强化员工的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需要公司部署统一的培训计划。人员的素质,技能要快速提升。才能不断的提高工作效率
十二:团队建设,做好团队的统一部署,增强团队的力量才可以尽快提升企业的内外部竞争实力。
十二:人事招聘由人事专员统一部署安排,各部门提供需要人员的技能,由人事统一招聘,流程由部门申请,常务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方可实施人员招聘。
十三:公司固定财产的盘点和统计,由综合部牵头引导,各部门收集盘点数据,汇总综合或设备管理部备案。
十四:流程制定。任何部门必须由部门领导人牵头各成员配合制定部门内部工作流程,完成后上报综合备案,在任何部门都必须在制度流程上做好补充和完善。才能够发挥好制度优势。
十五:工作公示,任命公示,体制制度公示,考核公示,激励公示,等各项内容必须及时面向员工,为了能够让每一位人员了解公司常务工作必须做好公示和宣传。
十六:制定常务会议,公司例会,班组,部门会议及紧急会议,制定要求,能够传达的我们不开会,能够直接解决的我们不开会,部门领导能够定的我们不开会,开会的几个要求,1 小集体无法解决的,2 需要讨论的 3 需要向多位领导回报的 4提案论证的。等我们需要安排会议。为了提高会议效率必须做好会议流程。
十七:推行精益管理思想,推行时要学会适应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变通中推行,要做到,简单明了,实施有效。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品质,服务好顾客。源于的思想就是,以市场的最低价出市场的最好货,服务好
1 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1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 和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通过深入开展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进一步强化瓦斯综合治理措施落实, 切实做到“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 建立健全瓦斯防治长效机制, 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 为实现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打下坚实基础。
1.2 工作目标
“十二五”期末, 所有生产矿井和产煤县 (市、区) 均要达到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基本要求, 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再上新水平。
2 工作步骤
2.1 制订规划 (2011年6月底前完成)
各产煤省 (区、市) 在总结“双百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制订“十二五”期间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规划, 完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评估标准和办法等。
2.2 基本达标 (2013年底前完成)
推广“双百工程”建设经验, 继续开展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所有生产矿井和产煤县 (市、区) 基本达到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基本要求。
2.3 巩固提高 (2015年底前完成)
在基本达标的基础上, 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所有生产矿井和产煤县 (市、区) 达到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基本要求。
3 基本要求
3.1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3.1.1 采掘布局合理
a) 优化生产布局。矿井、采区和工作面设计要满足瓦斯治理的需要, 优先开采保护层和实施区域预抽。优化巷道布置, 简化生产系统, 明确开采顺序, 合理确定工作面参数, 合理集中生产, 实现安全高效;
b) 合理组织生产。进行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时, 要把瓦斯抽采达标能力作为重要约束性指标。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批准的生产能力编制矿井年度和月度生产计划, 合理组织生产。矿井主要通风系统、瓦斯治理技术、开采工艺等发生变化时, 应立即进行生产能力复核, 并依据复核结果组织生产, 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个数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以下简称《规程》) 规定;
c) 坚持正规开采。矿井要加强生产准备, 保持水平、采区和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严禁剃头开采。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2个安全出口, 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 不能保持2个安全出口时, 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报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和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 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要严格按规定淘汰落后和非正规采煤方法、工艺。
3.1.2 通风可靠
a) 矿井配备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主要通风机, 巷道断面、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供风场所的配风量, 要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b) 矿井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 要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 并履行报批手续。巷道贯通前, 要按《规程》规定制定安全措施;
c) 采区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 通风系统中杜绝不符合《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煤工作面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等现象。严禁突出煤层突出危险区域采掘工作面回风直接切断其他工作面唯一安全出口现象;
d) 按《规程》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应贯穿整个采区, 严禁一段为进风、一段为回风;
e) 矿井通风阻力合理, 各地点风速符合《规程》规定。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7%。回风巷道失修率不高于7%, 严重失修率不高于3%;主要进风巷道实际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的2/3;
f) 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H”型、“Y”型等正规通风方式, 并确保风量充足。采用沿空留巷和“Y”型、“H”型通风的回采工作面, 通风系统应安全、稳定、可靠, 并制定后备通风预案;
g) 局部通风机安装、“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最低风速等符合《规程》规定, 并实现运行风机和备用风机自动切换;
h) 按规定设置和管理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及构筑物, 并设备保持完好。
3.1.3 抽采达标 (应进行瓦斯抽采的矿井)
a) 坚持先抽后采、不抽不采, 抽采不达标不进行采掘活动。建立瓦斯抽采达标自我评估体系, 瓦斯抽采效果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的要求。将瓦斯抽采计划纳入矿井年度生产计划, 实现统一下达、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矿井、采区和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与计划开采煤层的瓦斯抽采能力、达标煤量等相匹配;
b) 按《规程》规定建立地面永久抽采瓦斯系统或井下临时抽采瓦斯系统。突出矿井在编制年度、季度、月度生产建设计划的同时, 必须编制防突措施计划, 保证抽、掘、采平衡;
c) 矿井瓦斯治理工程不欠账, 钻场、钻孔、管路、瓦斯专用巷等瓦斯治理工程与采掘工作面同时设计、超前施工、同时完工;
d) 推广采用地面钻井、大直径钻孔、水平长距离钻孔、专用巷道等抽采工艺, 实施多方位、多手段综合抽采;
e) 全面掌握瓦斯基本参数。所有矿井应及时按规定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等参数, 建立矿井瓦斯基础资料数据库和适合矿井实际的突出预测预报指标体系;
f) 开采突出煤层时应提前编制包括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防突措施、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区域验证在内的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坚持优先采取开采保护层或预抽煤层瓦斯等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 做到区域防突措施先行, 局部防突措施补充, 不掘突出头, 不采突出面;
g) 积极推进瓦斯综合利用工作。变抽放为抽采, 以多种形式利用瓦斯, 以抽保用、以用促抽, 实现煤与瓦斯共采。
3.1.4 监控有效
a) 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AQ1029-2007) 的要求布置、安装和管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并确保系统可靠, 连续运行;
b) 中心站双回路供电、双机备份, 备用主机能在5 min内投入工作, 井下设备之间使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中心站实时监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及被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监控设备传感器的种类、数量、安装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等符合规定;
c) 监测设备的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复电点设置和信号传输符合规定, 瓦斯超限断电及时有效;并按规定定期调试、校正, 性能完好, 工作正常;
d) 矿井具有相应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技术管理能力;不具备相应能力的矿井, 应与区域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
3.1.5 管理到位
a) 建立健全以矿井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瓦斯治理责任体系和以总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 为核心的瓦斯治理技术管理体系;
b) 健全瓦斯治理和防突工作机构。国有煤矿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设专职通风、地测副总工程师, 设立通风、防突、抽采、安全监控等机构, 并配足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乡镇煤矿必须按规定配备采矿、通风、机电、地质及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
c) 建立健全通风、瓦斯、防突、监测监控、安全培训、安全投入、安全仪器仪表、设备管理、隐患排查整改和安全生产例会、目标考核责任制等管理制度;
d) 建立瓦斯治理利用指标考核机制。对瓦斯抽采量、抽采率、抽采钻孔量、瓦斯治理工程、瓦斯利用量、保护层开采面积等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闭合管理, 并严格考核、奖罚和问责;
e) 坚持瓦斯治理“一矿一策、一面一策”制度。年度内对所有高瓦斯和突出矿井的采掘工作面提前制定有针对性的瓦斯综合治理措施, 并认真组织实施;
f) 保证瓦斯治理利用资金投入。按规定及时足额提取安全费用, 并建立瓦斯综合治理利用专项费用, 严格管理, 专款专用, 对存在重大隐患的矿井, 必须满足整改需要, 做到按需提取;
g) 依靠科技推进煤矿瓦斯治理利用工作。以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区域防突、低透气性煤层抽采和地面煤层气开发、机械化开采为重点, 开发瓦斯治理利用关键技术, 制定适合本矿井 (区) 特点的瓦斯灾害防治技术体系和治理技术标准;
h) 强化安全培训工作。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 并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持证上岗。未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经教育和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下井作业;
i) 按规定完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
j) 深化瓦斯防治专项整治, 狠抓瓦斯隐患排查治理, 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k) 加强重点环节实时监控。对瓦斯排放、主要巷道贯通、揭穿突出危险煤层、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过应力集中区和地质构造带、火区启封和密闭、重大危险源处理等瓦斯治理的重点环节, 必须有矿副总工程师以上领导现场指挥;
l) 加强现场管理。切实做到严格遵守采掘作业规程, 严格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下井制度;加强作业现场瓦斯实时监测监控, 加强通风管理, 加强现场劳动组织管理;
m) 严格煤矿瓦斯超限管理。煤矿瓦斯超限应比照事故查明瓦斯超限原因, 处理有关责任人, 落实防范措施。
3.1.6 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a) 完成年度瓦斯治理利用工程量及抽采利用指标;
b) 严格目标管理考核。杜绝重特大瓦斯事故, 瓦斯事故起数、伤亡人数控制在上级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以内。
3.2 产煤县 (市、区) 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a) 成立县 (市、区) 煤矿瓦斯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并定期召开会议, 及时研究解决瓦斯防治重大问题;
b) 建立健全煤矿瓦斯治理日常工作机构, 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落实瓦斯防治相关政策和措施;
c) 县 (市、区) 相关部门设立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机构;
d) 县 (市、区) 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e) 建立健全煤矿瓦斯治理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一通三防”管理以及安全监管、瓦斯检查和防突人员培训等制度;
f) 编制县 (市、区) 瓦斯治理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 并将矿井年度瓦斯抽采利用计划、年度生产计划和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统一考核;
g) 监督煤矿企业按标准提足用好安全生产费用, 并通过建立瓦斯抽采利用奖励资金和配套资金等优惠政策, 积极推动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工程建设;
h) 组织煤矿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所属矿井安全质量标准达本省 (区、市) 二级及以上;
i) 按规定组织开展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和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工作;
j) 建立辖区煤矿通风系统及瓦斯防治技术档案;
k) 监督辖区应抽采煤矿企业建立瓦斯抽采达标自我评估体系, 并定期对其抽采效果进行检查和考核;
l) 实现县 (市、区)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联网, 有区域性监测监控系统服务中心为煤矿提供指导和服务, 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m) 定期对辖区煤矿进行监督检查, 开展专家“会诊”工作, 对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 进行重点监管, 督促企业落实整改;
n) 组织辖区矿井按规定开展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并达到基本要求;煤矿没有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瓦斯事故起数、伤亡人数控制在上级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以内。
4 工作措施
4.1 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是促进煤矿瓦斯防治、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各地区、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文件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建立和完善“六大体系”, 着力提高“六个能力”, 大力推进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各产煤省 (区、市)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 统一负责本地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组织、管理和监督工作, 并明确各有关部门的相关职责, 切实加强对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
4.2 进一步做好规划工作切实做到有序推进
各地应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 认真组织制定“十二五”期间各煤矿企业和各产煤县 (市、区) 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总体规划, 按照各阶段的目标要求, 明确年度建设目标、达标矿井及县 (市、区) 、达标时限、工作措施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等;同时, 要及时总结建设经验, 不断完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评估标准和办法等, 扎实有序推进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4.3 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切实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各地要结合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活动, 把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要求, 细化分解落实到质量标准化考核标准中。加大对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各煤矿企业要结合落实瓦斯抽采利用相关政策,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瓦斯抽采利用、保护层开采等经济激励措施, 做到应抽尽抽、先抽后采、煤与瓦斯共采和以抽促用、以用促抽;同时, 大力开展自主技术创新, 积极与有关科研院所合作, 加大煤矿瓦斯灾害治理技术、瓦斯抽采与利用技术研发力度, 丰富和发展瓦斯综合治理利用技术, 为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4.4 进一步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切实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各地要继续组织做好示范工程建设工作, 切实做好规划, 逐年建成一批示范工程。同时, 要采取通报表扬、经验交流、现场观摩、命名表彰等多种形式,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成果, 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推进本地区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4.5 进一步完善检查验收和通报制度严把质量关
实行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定期检查验收和通报制度, 各生产矿井每季度自行进行检查, 煤矿企业集团 (公司) 、产煤县 (区) 每半年对所属矿井组织检查或验收, 产煤省 (区、市)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牵头部门每年年底前组织验收, 及时总结本单位、本地区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包括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计划完成情况, 典型经验、好的做法和适用技术,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下步工作措施等) , 形成书面材料。产煤省 (区、市)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牵头部门应于每年1月15日前将本地区上年度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情况 (文字材料及电子版) 报送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科技装备司。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将定期对各地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情况进行通报, 并组织互查。
4.6 进一步健全协作联动机制切实加大安全监管监察力度
关键词:培训 评估 机制
一、当代企业职工培训及评估工作的重要性
1.职工培训是获得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
职工培训可以为企业组织内成员创造持续学习的机会,营造职工与企业的共同理念,提高组织的绩效,达到组织和职工“双赢”的目的。职工培训不仅能够更经济、可靠地获得人才,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而且能有效地激励职工,培养职工对企业产生持久的归属感及对企业的忠诚,从而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来源之一。目前,国际上企业都十分重视培训工作。国际大公司的培训总预算一般占上一年总销售额的1%-3%,最高的达7%。
2.培训评估是培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培训效果的评估,是指企业在组织培训之后,采用一定的形式,把培训的效果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表示出来。良好的培训评估体系是在工作分析、岗位说明、绩效标准和管理以及培训要素之间的流程管理,这种流程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业绩,并在提高业绩的基础上,逐渐提高绩效标准,进而使企业培训进入良性循环,真正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战略。
二、企业职工培训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
企业职工培训评估工作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培训评估的战略意义认识不够。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培训考核工作可有可无,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培训之后不考核也是常见的情况。
2.我国目前许多企业的培训评估只停留在初级阶段。
一是培训评估投入少,许多企业在培训工作上舍得花钱,开展品种繁多的培训项目,但对培训评估工作不投入,导致培训效果无法评价,使有些培训工作收效甚微;二是培训评估的方法欠缺,培训评估工作在我国处于探索阶段,方式、方法不够完善,特别是有些企业生搬硬套评估方法,没有运用适合企业自己的方法;三是没有做第三、第四层次的评估,即没有对职工培训后在工作岗位上行为的改变和对企业经营业绩带来的变化进行跟踪,且很多第一、二层次的评估也流于形式。
3.由于培训效果具有滞后性、间接性,使培训效果在一定时间才能体现,且培训具体的收益很难计算,从而加大了培训效果测量的难度。
三、职工培训评估工作的标准
对于培训评估标准的研究,国内外应用得最为广泛得是最早由美国学者柯克帕特里克提出的培训效果四级评价模型,该评估模型将培训的效果分为四个层次:
1.反应层,即学员反应,在职工培训结束时,通过调查了解职工培训后总体的反应和感受。
2.学习层,即学习的效果,确定受训人员对原理、技能、态度等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行为层,即行为改变,确定受训人员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行为的变化,以判断所学知识、技能对实际工作的影响。
4.结果层,即产生的效果,可以通过一些指标来衡量,如事故率、生产率、职工流动率、质量、职工士气等。
随着我国企业对培训效果评估的日益重视,柯克帕特里克培训四级评估模型已成为我国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的主要标准,但在相当多的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一般只停留在第一、二层次,而缺乏深层次(第三、四层次)的评估。
四、确立职工培训评估机制的工作流程
(一)评估准备阶段。
1、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活动的第一步,它由培训管理人员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组织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鉴别和分析,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培训以及培训的内容。它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的前提,也是培训评估的基础。另一方面,培训评估的结果又是培训需求分析的一个输入,可以为培训需求分析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以便对培训的相关环节作进一步改进。
2、 确定培训评估目的。在培训项目实施之前,人力资源开发人员就必须把培训评估的目的明确下来。多数情况下,培训评估的实施有助于对培训项目的前景做出决定,对培训系统的某些部分进行修订,或是对培训项目进行整体整改,使其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同时,培訓评估的目的将影响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所要收集数据的类型。
3、 建立培训评估数据库。目前,培训效果的评估分为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因此数据的收集也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定量数据包括:生产率、钻井进尺、利润、事故率、设备完好率、职工流动率等。定性数据包括:职工满意度、士气、工作氛围、工作积极性等。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中,定量数据使用得非常广泛,而且极具说服力。
(二) 评估实施阶段
1.确定评估层次。培训评估应本着实用、效益的原则,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对各项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具体可以遵循以下办法:一是对所有课程都可以进行第一层次评估;二是对要求职工掌握的知识或某项技能的培训,应进行第二层次培训。例如,新聘职工岗前培训,需要职工了解厂纪厂规、公司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操作规程等,因此,对培训的考核可以采取闭卷考试和现场实际操作并用的方法。三是对以下培训进行第三、四层次的评估:耗时三个月以上的培训项目;投入较大的项目;培训效果对组织很关键的项目;组织管理层十分关注的项目。
2. 选择评估方法。培训评估按时间可以采取即时评估、中期评估和长期评估。即时评估是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的评估,而中期评估和长期评估则是受训职工返回工作一段时间后的评估。对不同层次的评估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第一层评估可采用问卷、评估调查表的方法;对第二层的评估可采用关键人物 法、笔试、技能操作等;对第三层的评估可采用绩效考核法,即测量受训前后行为上的变化,也可采用比较评价法,即测量参加培训与未参加培训职工间的差别。对第四层的评估可采用收益评价法,计算出培训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收益,还可以通过考察事故率、生产率、士气等来衡量。
3.收集、分析评估原始资料。原始资料的收集、分析是培训评估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第一层的评估收集培训评估调查表,第二层的评估收集笔试试卷及现场操作考核结果,第三、四层次的评估收集职工满意度、职工流动率、生产率、设备完好率、财务利润等。数据收集后,调动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原始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得出评估结论。
五、 评估总结阶段。
1. 确定培训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培训项目概况,包括项目投入、时间、参加人员及主要内容等;二是受训职工的培训结果,包括合格人数,不合格人员及不合格原因分析,另外还应提出不合格者处置建议,对不合格职工应进行再培训,如果仍不合格者,应实施转岗或是解聘;三是培训项目的评估结果及处置:效果好的项目可保留,没有效果的项目应取消,对于有缺陷的项目要进行改进。
【企业培训体系建设方案】推荐阅读:
企业培训内部培训体系11-03
体系建设培训09-08
培训体系的建设06-27
培训体系建设总结07-19
培训体系建设文摘10-25
从国足体系看企业培训体系搭建的重要性05-24
企业战略管理体系建设07-10
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必要性分析06-22
企业文化建设培训教材10-04
企业培训方案模板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