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推荐8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XX县《关于印发XX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X卫健〔2019〕X号)要求,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在预防矛盾风险、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全力构建我镇的“社会心理健康全程服务链”,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强化党委政府领导和部门协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综合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通过社会心理服务、社会心理疏导、社会心理干预等手段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化解社会矛盾,防控社会风险,构筑社会心理防线,维护社会稳定。
二、工作目标
2021 年底前,建立健全全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XX、健康XX建设。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明显下降。具体工作指标包括:
成立XX镇社会心理服务工作领导组,各村(社区)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
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辖区城镇、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70%和60%。
建成XX县XX镇社会心理咨询室,可提供方便、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各村(社区)依托村(社区)综治中心等场所,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村(社区)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建成率达到80%以上。
XX中学、XX中心校、新仓学校、双枣小学等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85%以上,在册患者治疗率、精神分裂症治疗率达到80%以上,面访率达到85%以上,在册0-2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服药救助率达到60%以上。力争至少60%居家患者参与社区康复。XX中心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对50%以上居家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三、工作任务
(一)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
1.健全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网络。各村社区、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电子屏、条幅、广播等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理念。利用“健康XX”微信公众号开设《心理健康》知识专栏。不断宣传“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心身同健康”等健康理念和科普知识。(镇外宣办、卫健办)
2.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六进”活动。心理健康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公共场所等。党政机关员工大于100人的企事业单位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一年不少于1场,每场不少于60分钟。各中小学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按照国家规定纳入教学计划。各村(社区)开展心理健康宣传讲座每年不少于2场。在公交车站、医院候诊区、广场LED显示屏等公共场所设立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专栏。城镇、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70%和60%。(镇卫健办、卫生院、中心校)
(二)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
1.搭建基层心理服务平台。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等要求,在镇、村两级综治中心或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设置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达80%。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健康教育、答疑释惑、心理咨询等服务。(镇综治办)
2.完善教育系统心理服务网络。XX中心校设立标准的心理辅导室,有条件的学校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心理咨询室
和心理测量室、团体活动室、沙盘游戏室、绘画涂鸦室、音乐放松室、情绪宣泄室等专用辅导教室。镇辖区每所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镇中心校)
3.健全特殊人群心理服务网络。公安、司法、信访、民政、综治等部门要根据行业特点,在司法所、社区矫正中心、信访接待场所、综治办等设立心理服务场所,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成立危机干预专家组,对系统内人员和工作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健康评估、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镇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民政办、综治办)
4.健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心理服务网络。鼓励规模较大、职工较多(≥500人)的党政机关和厂矿、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等依托本单位党团、工会、人力资源部门、卫生室普遍设立心理辅导室,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团队;规模较小企业和单位可通过购买专业机构服务的形式,对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镇工会、卫健办)
5.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通过平安医院创建、等级医院评审等,推动综合医院普遍开设精神(心理)科,对躯体疾病就诊患者提供心理健康评估,为有心理行为问题者提供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服务。镇卫生院探索结合家庭医生签约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镇卫生院)
6.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质量。综治、卫生健康、公安、民政、残联等单位要多渠道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发现、登记报告、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应急处置、心理支持和疏导等服务,依法开展案(事)件处置,稳步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质量,使在册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85%以上,在册患者治疗率、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均达到80%以上,面访率达到85%以上,在册0-2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服药救助率达60%以上。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要建立由村(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精防医生、民警、民政专干、助残员、志愿者等基层人员组成的个案管理团队,对患者实施个案管理。镇卫生院确定至少2人、村卫生室(站)确定1人,开展辖区精防工作并且每年接受相关知识培训。社区康复机构开展居家患者社区康复工作,使居家患者在社区参与康复率达到60%以上。建立分级诊疗绿色通道,在社区康复期间病情复发的患者,可通过社区康复机构向精神专科医院快速转介。(镇综治办、卫健办、派出所、民政办、残联、卫生院、各村社区)
(三)加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1.发展心理服务社会工作专业队伍。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开展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培训,提高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
业人员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为社区居民有针对性地提供救助帮扶、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关系调适等服务,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提供心理支持、社会融入等服务。(镇民政办、财政所、卫健办)
2.发展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镇卫生院要利用与县医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这一有效渠道,加强对接,同时也要通过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临床心理知识培训,提高临床医师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早期识别能力。(镇卫生院)
3.组建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利用现有的志愿者队伍,鼓励和引导医务人员、心理专业学生等加入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镇团委、卫健办)
(四)加强各类人群心理健康服务
1.强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心理健康服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举办职场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主题公益讲座,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意识,掌握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方法。通过员工心理测评、访谈等方式,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必要时联系专业医疗机构治疗。(镇外宣办、卫健办)
2.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辖区内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前教育机构开
展以学前儿童家长为主的育儿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中小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教育、青春期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等相结合,全面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做到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要密切与村(社区)联动,及时了解遭受欺凌、校园暴力、家庭暴力、性侵犯以及沾染毒品等学生情况,并提供心理创伤干预。要创新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方式,可以通过“校社合作”引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或心理服务机构,为师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定期对教师开展心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心理疏导工作。(镇中心校)
3.开展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利用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妇女之家、儿童之家、残疾人康复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为空巢、丧偶、失独、流动留守儿童、残疾人及其家属;孕产期和更年期妇女、流动留守妇女、遭受性侵及家庭暴力等妇女;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家庭关系调适等心理健康服务。全镇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覆盖率达90%。(镇妇联、民政办、残联)
4.开展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扶体系,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消除对特殊人群的歧视,帮助特殊人群融入社会。结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流浪乞讨人员、公安监所被监管人员、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自愿戒毒人员等特殊人群心理沟通机制,做好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人群及性格偏执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同时结合深入推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工程,积极推动重点青少年群体和涉案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咨询评估、辅导矫正及关爱疏导工作,进一步关爱帮扶陷入困境和受害青少年抚平心理创伤、建立阳光心态、健康成长发展,并切实教育感化挽救罪错青少年,促进其改过自新、回归社会。制订个性化疏导方案,特殊人群个性化心理疏导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民政、信访办、团委)
5.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心理健康服务。镇卫生院要对50%以上居家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服务。(镇卫生院)
6.强化医疗机构中的心理健康服务。镇卫生院要培育医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充分发挥其在医患沟通、心理疏导、社会支持等方面优势,强化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镇卫生院要加强与县精神病医院合作,开展抑郁、焦虑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科普宣传,对辖区居民开展心理健康评估,推广老年痴呆防治等适宜技术。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孕前检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等工作中。(镇卫生院)
7.开展突发事件危机干预服务。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队伍的专业化、系统化建设。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组织开展个体危机干预和群体危机管理,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及时处理急性应激反应,预防和减少极端行为发生。在事件善后和恢复重建过程中,对高危人群持续开展心理援助服务。(镇相关部门、各村社区)
(五)健全行业组织并加强管理
综治、卫健、卫生院、民政、中心校等有关部门,要整合辖区社会心理服务资源,要求心理服务专业人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和伦理规范。加强心理健康数据安全的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护机制,防范因违反伦理、安全意识不足等造成的信息泄露,保护个人隐私。对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进行考核评价,逐步将机构服务数量、质量等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镇综治办、卫健办、卫生院、民政办、中心校)
四、组织实施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具体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19年8月-9月)组织发动阶段。
主要工作任务是制定方案、组织动员和工程启动。下发《XX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组建XX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要求。
(二)第二阶段:(2019年10月-2021年8月)建设实施阶段。
综治办牵头开展特殊人群排查摸底工作,完成重点对象社会心理预警监测,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信息库。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培训,组建好社会心理服务专业队伍、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完成乡镇、村(社区)二级心理服务平台建设。卫健办牵头运用各种平台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广泛开展心理健康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工地、进家庭等六进活动。(三)第三阶段:(2021年9月-2021年10月)总结提升阶段。
对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创新做法、先进经验以及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规划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特殊对象心理服务信息采集、评估和分类干预工作。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村、社区及各部门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平安XX、健康XX建设的重要内容,成立由镇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镇综治办、卫健办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XX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工作小组”,镇综治、卫健、卫生院、外宣、中心校、派出所、民政(残联)、司法、财政、信访、工会、妇联、团委等部门以及各村(社区)负责同志参与,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卫健办。(二)部门分工协作。
镇综治办负责将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纳入平安建设考评内容,开展社会心理监测预警工作;负责建立镇心理服务站,督促村(社区)100%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室;镇卫健办负责组建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专项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配合外宣办设立一批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栏,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向公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镇卫生院负责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探索结合家庭医生签约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临床心理知识培训,提高临床医师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早期识别能力。镇外宣办负责做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公益宣传,发布心理健康核心信息,播放心理健康知识和公益广告;负责协调新闻媒体、文化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宣传渠道提升群众对心里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镇中心校指导学校开展师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关心、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范畴;在学校中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做好学生的心理筛查和心理疏导等工作;镇派出所及时对新纳入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与综治办进行信息互通,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建立民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机制,探索重大警务任务前后心理危机干预,为高强度工作的民警开展心理评估、心理减压、心理咨询和干预等服务,提升民警心理健康素质;保障民警心灵家园规范化运行;做好重点人员联合走访、日常管理和信息互通工作。;镇司法、信访部门及时介入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服务过程中心理失常的群众,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做好重点人员联合走访、日常管理和信息互通工作;镇民政办(残联)负责引导与管理城乡社区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心理健康促进服务,推动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残疾人社会心理服务机制;积极探索残疾人社区精准康复管理模式,帮助残疾人群体提高自身能动性,积极获取社会资源,更好地适应生活,更快回归社会;镇财政所加大心理健康服务投入并监督经费使用;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办等组织负责职业人群、青少年、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定工作对象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三)加强宣传教育。
利用政府服务窗口、宣传栏、大型显示屏播放,微信等新媒体推送心理科普信息,加强心理健康促进与服务力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均等化,营造社会氛围。(四)落实工作保障。
参照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加大XX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将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经费列入镇财政以及部门财政预算,从人力、财力、物力上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加强资金管理和绩效评价,严格落实各项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五)强化社会参与。
镇直各部门、各村(社区)及有关部门要积极发动社会群体,建立完善村、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的联动机制;开发适宜社会组织参与的社会心理服务项目和内容,给与保障,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心理服务,推动社会组织成为我镇心理救助疏导机制的重要参与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世纪末, 经过多年的发展, 各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职技高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也很早, 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方法、专业建设、咨询服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其具体表现为:
(一) 心理健康教育严重形式化。
一是习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管理人员的职责, 事实也确实是这部分人在从事这个工作。二是容易高估学生心理的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认为一般心理问题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三是认为与专业教育工作相比, 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和紧迫性相对较弱, 这种认识广泛存在于任课老师当中。
(二) 专业队伍力量匮乏。
心理咨询是一门专业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 实际大多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或领导来兼任, 如果这些咨询师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而直接接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他们就完全不可能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 从而也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很多辅导员虽获得心理咨询的专业证书, 却缺乏实际的心理咨询的技巧和技能。
(三) 在教育观念上存在认识误区。
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 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主要局限在医学范畴, 即主要针对于心理疾病的医学治疗方面。正是这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 使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需要针对少数问题学生, 而不是针对全体学生。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定位为少数甚至是个别学生, 却没有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路越走越窄。
(四) 在教育形式上忽视家庭和社会的配合。
除了学校教育外, 其它社会因素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因素作为学生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与学生家长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 帮助家长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出校园, 融入到家庭和社会,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紧密结合的网络链条, 使其成为全社会都关注的工作。
二、职业技术高等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若干问题的原因无疑是由学校、学生本身以及家庭等多个方面造成的。
(一) 高校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
近年来, 许多高校主管领导对心理咨询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一方面, 学校通常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最重要的标准, 认为心理咨询工作的地位、作用和教学工作不可同日而语;另一方面, 高校及主管领导通常认为, 心理咨询工作主要是矫正型工作, 针对的是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只要不出问题即可, 导致专项活动经费和仪器设备缺乏, 心理咨询师配备和培训不足, 心理咨询机构形同虚设, 个别学校的投入很大, 设备闲置真正利用起来的较少。
(二) 高校缺乏完善的心理咨询工作机制。
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起步较晚, 心理咨询工作基本上是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为主要机构, 以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和德育老师为主要服务人员开展, 缺乏专业人员, 缺乏社区、家庭、医疗机构及学校其他部门和教师的协作和支持, 难以形成集体合作的局面。
(三) 传统观念导致社会对心理咨询接纳程度低。
社会包括大学生自身对心理咨询仍然缺乏正确的认识, 甚至将咨询看作是见不得人的事, 不愿主动上门求助。同时, 中华民族的内敛性性格使不少学生不易向咨询师敞开心扉, 不愿过多谈论自己的隐私, 担心这样会给人留下精神不正常的印象, 导致心理咨询工作在高校的进行难免步履维艰。
(四) 咨询方法西化。
目前, 我们所采用的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大部分是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东西。虽然各国对心理咨询研究非常重视, 但不同的社会背景、不一样的传统文化, 人们心理自然不同。比如, 东西方人的价值取向不同:东方人强调社会取向或集体取向, 西方人强调个人取向。从西方引入的许多测量诊断量表都是个人价值取向的, 往往测不到东方人的特质。
(五) 功能单一。
心理咨询不是局限于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同学, 更强调的是教育和预防功能, 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关心的、容易遇到的或者容易引起学生困扰的现实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及早解决或者及时发现就容易干扰正常的生活, 严重者导致心理疾病, 甚者引发违法犯罪或自杀。
三、建立完善的职业技术高等师范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一) 构建心理健康服务的教育教学体系, 普及心理知识。
面向全体学生, 开展教育发展性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指向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也包括促进一切学生的发展。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 不仅仅是教育对象的扩大, 更是教育理念的进步、教育目标的明确, 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体现。教育过程强调横向与纵向的同时开展, 横向可以将心理健康知识单独开课与其他课程教学渗透结合, 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 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更深入一层。纵向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情况举办专题性的心理健康讲座。比如, 大一学生可以进行学习适应性、自我管理、学习成才等方面的辅导;大二学生可以进行人际交往、交友恋爱、人格发展等方面的指导;大三、大四学生可以进行求职择业、考研等方面的辅导。
(二) 构建心理健康服务的辅导与咨询体系, 确保有问题、有障碍的学生及时得到咨询。
重视个别, 以层次性为目标, 强调以发展性心理教育为主, 同时又必须兼顾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也就是说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 又要注意每个学生的个别性和特殊性, 考虑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性。强调差异性, 也就是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样, 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重视个别差异,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高, 最终实现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
(三) 构建心理健康服务的干预与监控体系, 确保及时干预危机。
危机的干预和监控体系包括建立心理健康普查制;建立信息沟通网络和信息反馈制;建立校、院、级、班、宿舍信息沟通网络, 及时掌握和反馈学生心理状况动态信息;建立心理危机评估和早期预警机制, 心理咨询中心要将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评估, 及时作出诊断, 反馈给相关学院, 共同做好跟踪援助工作, 形成信息、评估、反馈、防止的预警体系;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及时进行干预, 尽量避免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对于突发心理危机的学生个人或群体, 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积极的心理援助。
(四) 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的立体教育网络体系。
立足整体, 以动态性为目标, 构建一个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组成的庞大系统工程。其是以学校教育为主, 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一个立体的网络活动, 这是因为学生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学校以外度过的, 社会的各种传媒要向学生宣传心理卫生知识, 限制一些有害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 在社区中设立心理健康关心委员会, 举办短期培训班, 向家长宣传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立体教育网络的建立任重道远, 功在千秋。
摘要:建立完善的职技高师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是当前培养合格职业技术高等师范大学生的重要保障。近几年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 使职技高师的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如何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显得尤为重要。
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
所要求的教育环境
学校内部教育环境建设是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条件。学校的教育环境可以分为硬件性教育环境和人文性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人际环境三个方面。
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对学生的心理塑造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影响。学校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
良好的校风校貌能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学校应加强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使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中得到健康发展。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师源性因素的影响至关重要。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学校要充分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指导教师运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校要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行为,并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和积极的心理状态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障。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进行的,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每一教学步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在各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承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以自身的心理健康去影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奠定学生心理安全的基础;构建和谐气氛与良好关系的课堂环境,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挖掘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适时、适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和情感,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结合教学情况反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化解学生的心理困境;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等。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交叉性,德育也要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意识倾向,特别是要培养道德意识倾向性(道德动机、道德目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等)和道德心理品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可以结合学校德育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班集体是学校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群体,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是学校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发展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力,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间最多,最了解学生,最便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是联系家庭和学校其他部门的纽带。因此,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承担的基本任务是:进行班级集体建设,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小环境;结合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发展性心理品质;通过主题班会等集体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针对学生个别差异开展发展性心理辅导和预防性心理辅导,促使其心理矛盾有效解决、心理潜能充分发挥、个性品质和谐发展,防止产生偏异心理;沟通家长和学校,督促家长协助学校共同解决子女的心理问题;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为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咨询和矫正提供信息和依据等。
团队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团队工作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属于非知识性的内容,它需要让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训练等亲自体验才能获得,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能提供的活动空间、实践机会是极有限的。丰富多彩的课外团队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团队工作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夏令营、冬令营等)、文学艺术活动、科学技术活动、体育锻炼活动、劳动工艺活动等,为学生走向社会、接触自然提供广阔的空间,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形式有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和专题讲座。
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础知识,即理论课,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健康科学常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并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练课,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训练,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活动获得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掌握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技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是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是具有较高心理学专业水平的专业课教师,除了执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还应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和预防性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心理咨询室)
目前,不少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试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档案室和心理训练室等基础设施。
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心理咨询室)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的特殊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当前中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为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根据临床个案和调查统计,心理疾病、心理障碍不到学生总数的1%。这就是说,中小学生的心理从总体上来说是健康的,只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适应性的问题,不能和医学意义上的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简单地混为一谈。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心理咨询室)的任务就是通过心理咨询,筛选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释放心理压力,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心理咨询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心理咨询室)还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面向全体学生利用网络、刊物、宣传栏、心理阅览室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教育活动,进行心理测试和调查,统筹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等。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心理咨询室)还要与有关科研单位、院校以及专业医院建立联系,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为师生和家长举办专题讲座,开展针对学生、家长特殊需要的心理咨询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
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各分管副校长和各部门负责人分别担任副组长和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挑选经过学校心理学系统培训、具有一定学历和相当的实践经验、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担任负责人和成员。
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具体工作任务包括:研究学校管理中的管理心理学问题,协助管理者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解决在学校课程、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心理学问题;对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行研究与指导,帮助教师、家长解决在教育学生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和指导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和科研活动;协调、统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与教学、德育、科研、总务、辅导等方面的关系;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充分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更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要与外部资源接轨,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共同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较大。
二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设施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基层文化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方法与城乡居民的现实需求还不相适应,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尚未形成。
四是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还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等问题,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完善。
[措施]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以下措施,供考生参考: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各级文化部门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创新运行机制,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继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基础。以重大文化工程为抓手,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县、乡镇和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二是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体制机制等软件建设。加快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渠道,抓紧制定支持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办法,确保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渐增长,建立分区域的人均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经费保障标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三是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促进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和契机,以地方党委、政府为主导,突破体制障碍,加大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文化项目的共建共享力度,加强基层文化资源的整合。
2011-02-03 19:17来源:民政部门户网站打印本页 关闭
民政部1月31日发布《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有意见请发至电子邮箱:ncsqjs@126.com。全文如下: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发展社区服务,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是社区和谐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为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 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社区服务体系,是指以城乡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以社区全体居民、驻社区单位为对象,以公共服务、志愿互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满足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党政引导支持、社会多元参与的服务网络及运行机制。
目前,全国有84689个城市社区、59.9万个建制村(社区)。“十一五”期间,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国家发 展改革委、民政部《“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全国共建成综合性的社区服 务站30021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3515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53.9万个,便民利民服务网点69.3万个。还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文化 中心(室)等专项社区服务设施。二是社区服务内容不断拓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生活救助、文化娱乐、社会治安等政府公共服务事项逐步向社区覆盖,广泛推 行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社区志愿互助服务蓬勃开展。超市、菜场、早餐等生活保障性商业网点得到重点配套,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养老托幼、食品配送、修 理服务、废旧物品回收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逐步进入社区,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三是社区服务队伍不断壮大。不仅有依法选举产生的村(居)委会成员,也有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专职社区工作人员。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愿意为群众服务的城乡居民走上社区工作岗位,截至2009年 底,全国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43.1万人、村民委员会成员234万人,社区公共服务从业人员215.8万人。此外,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成为社区志愿 者,活跃在社区服务各领域,人数已达2900多万,成为推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四是社区服务方式不断改善。不少地方依托街道(乡镇)社区服务 中心、社区服务站,实行“一站式”服务;不少地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方便快捷地满足了居民多样化需求。有的地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 立项目资金、开展项目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活动,增强了社区服务的活力和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五是社区服务制度 环境初步形成。国家围绕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权益保护工作出台了法律,围绕社区卫生、社会救助、劳动就业、文化教育、社区服务设施等内容出台了相关政 策,各地也相继出台了积极推进社区服务的政策措施,社区服务的政策法规逐步完善,各级党委政府对社区服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认同感 越来越强。
实践证明,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是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配套工程,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程。
但就总体情况而言,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也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存在突出问题是,城乡社区服务发展严重失衡,社区服务设施严重短缺,街道、社区仍然缺乏服务场所,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刚刚起步。社区服务内容亟待丰富,社区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巨大,需求和供给脱节,供给方式单一。社区服务人才短缺、素质偏低,结构亟待优化。社区服务体制机制不顺畅,缺乏统一规划,投入不足、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问题较为突出,资源整 合不够,社会参与机制亟待完善。
“十二五”时期是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离不开社区服务,满足城乡居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离不开社区服务,维护社会的 和谐稳定离不开社区服务。随着工业化、信
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逐步加快,我国城乡基层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对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 的要求。适应城镇化和老龄化加快发展,有效满足社区居民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需求,需要加快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适应社会转型、企业转制和政府职能转变,有 效承接大量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需要加快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适应改革不断深化和经济快速发展,有效回应居民的利益诉求,化解基层社会矛盾,需要加快社 区服务体系建设。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梳理总结“十一五”期间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 做法,系统分析当前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从统筹城乡社区建设出发,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为抓手,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 服务、商业性便民利民服务向社区覆盖,逐步建立面向全体社区居民,主体多元、设施配套、功能完善、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城乡居 民日益增长的社区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居民的服务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居民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真正把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服务居民、造福居民的民心工程。
2.统筹城乡,整体推进。统筹城乡社区服务体系规划、服务设施建设、服务资源配置、服务队伍建设、服务产品供给,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区公共服务制度,促 进城乡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整体推进城乡社区服务资源共享、组织共建、队伍共管力度,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局面。
3.政府引领,社会参与。发挥政府在规划制定、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确保社区服务的公益性和便民利民特点,增强社区服务可持续 发展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的社会组织,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发挥多元主 体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4.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充分发挥现有服务设施和网络作用,逐步整合与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有关的资金、项目和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成本,防止资源浪费。注重社区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社区服务管理运行机制和共驻共建机制,发挥综合效益,增强服务功能。
5.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既要全面谋划、科学布局、注重长远、整体推进,又要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从办得到的事情做 起;既要把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普遍性、规律性特点,又要区分不同情况,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实施分类指导,力戒形式主义。
(三)发展目标
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出发,按照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兼顾城乡特点,逐步缩小差距,到2015年初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城乡社区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队伍、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
1.合理配置社区服务设施。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配置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原则上每百户居民不低于20平方米。力争 “十二五”期末,城乡社区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50%,基本建成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各类专项服务设施相配套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积 极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逐步提高社区信息装备条件和社区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2.建立统筹协调的社区服务内容体系。推动社区公共服务广覆盖,群众性互助和志愿服务制度化,社区专业服务和商业服务兴旺发达,建立公共服务、志愿互助服 务、商业性便民利民服务有效衔接的社区服务内容体系,实现居民群众生活舒适方便。力争“十二五”期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覆盖到所有城乡社区。
3.壮大社区服务队伍。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大力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基本形成一支专业素质较高、服务能力较强、社区居民满意的社区服务队伍。
4.完善社区服务体制机制。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城乡社区组织,着力理顺社区内外权责关系,健全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政府与 社区间的合作机制、社区组织之间的互动机制,优化社区服务发展的制度环境。基本建立多方参与、优势互补、利益协调、规范有序的社区服务运行机制。
三、重点任务
(一)发展以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城乡社区服务
1.积极推进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依托社区、街道(乡镇)、区(县、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开展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劳动就业、法律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救 助、社区养老、医疗卫生、计划生育、邮政服务、文体教育、社区安全、流动人口管理、及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督等服务项目,切实保障优抚 对象、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五保对象、低保对象、农村留守人口等社会特殊群体服务需求。基层人民政府切实履行好发展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责任,保障城 乡居民群众基本需要和权益。公共投入要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斜,向困难社区倾斜,向特殊困难群体倾斜。建立基层人民政府主导社区组织协助、社会力量参与的 社区公共服务新格局。
2.大力发展社区志愿互助服务。根据社区居民构成,培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制 度和党员社区表现反馈制度,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和带动共青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加 入志愿者服务队伍。加强志愿服务管理,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社区志愿服务规范 化、制度化、法制化。鼓励和支持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互助服务活动,为老幼病残、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提供服务。倡导并组织社区居民 和驻区单位开展社会捐赠、互帮互助、承诺服务,为社区困难群体提供帮扶服务。依托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建立政府倡导、社区组织扶持、专业社工引领、驻区单位 和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志愿互助服务新格局。
3.大力发展便民利民服务。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居民服务业,重点发展社区居民购物、餐饮、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物流配送和废 旧资源回收等服务,培育新型服务业态和服务品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运用连锁经营的方式到社区设立超市、便利店、标准化菜店等便民利民网点,鼓励邮政、金 融、电信、供销、燃气、自来水、电力等公用事业单位在社区设点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生活需求。优化社区商业结构布局,完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继续实施 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社区商业“双进工程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初步建立规划合理、结构均衡、竞争有序的社区商业体系。优化配置社区资源,积极推动驻区单位 后勤服务社会化。大力推行物业管理服务,建立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联动机制,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建立政府扶持、企业和居民主办、社区组织帮助的社区便民利民 服务新格局。
(二)完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
加大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综合考虑服务人群的规模效益,逐步建立起以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三级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专项服务设施为配套、服务网点为补充、社区信息平台为支撑的社区服务网络。
1.制定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按照人口规模适度、管理服务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社区居民自愿的要求,以县(区)、市为单位制定城乡社 区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合理确定社区服务设施的数量、选址布局、建设方式、功能划分。建设规划要充分利用社区已有设施,提高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社区 服务站以及相邻社区服务设施之间的共享程度。除卫生医疗等专业性较强的社区服务设施可单独设立外,其余的一般设在综合性社区服务设施之中,按照一室多能、一室多用的原则,注重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
2.建立健全城乡社区服务设施。按每个社区至少建设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站的总体目标,逐步形成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各类专项设施为配套、服务网点为补充、室内外设施相结合的设施网络。主要功能:一是组织居民开展民主议事、公益慈善、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等活动;二是代办代理公
共服务事项,保 障各项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全体居民;三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文体娱乐、健康休闲、养老抚幼、困难帮扶、信息邮政、家庭服务等便民利民服务;四是为社区党组织和 自治组织提供办公场所;五是采集基础信息,反映居民诉求。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功能难以覆盖的自然村(居民区),可建设一批具有专项服务功能的服务网点,满 足社区居民最为直接、最为迫切的需求。
3.建立健全街道(乡镇)服务设施。实现每个街道(乡镇)至少拥有一个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中心的总体目标,街道(乡镇)服务设施的主要功能:一是采集汇总社 区基础信息,办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二是开展居民活动、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养老、生活便利等服务活动,三是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指导和协调社区 服务站、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服务项目。
4.建立健全区(县、市)级服务设施。根据地方实际,建设以规模化和特色服务为主的社区服务中心。区县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主要功能:一是向辖区单位和居民及 流动人口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和公共服务,二是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三是组织居民开展科普教育、健康休闲、文体娱乐、法律援助等活动,四是指导和监督街道(乡镇)、社区两级服务中心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五是依托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信息服务。
5.开展城乡社区信息化建设。以县(市、区)或更大范围为单位,建设覆盖城乡社区各类业务、以社区综合数据库为基础、渠道界面统一、集中部署的社区综合信 息网络平台,全面支撑城乡社区服务和管理工作,并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有效衔接。已开展社区信息化的地方,对部署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 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逐步向集约化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平台迁移。要规范社区信息的采集和应用,拓展和整合社区信息 化服务渠道,强化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平台与其他各类业务系统的协同功能。
(三)推行社区服务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
坚持本地培养和对外选聘相结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设一支以社区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成员为骨干、以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为重点、以社区志愿者为补充的社区服务人才队伍。
1.制定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发展计划。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把城乡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当地人才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城乡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发展计划,鼓励、吸引优秀人才向社区流动。
2.充实壮大社区居(村)民委员会干部队伍。依章依法选齐配强社区(村)“两委”班子成员,逐步扩大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范围,全面推行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制度。健全居(村)民委员会下属委员会,选齐配强居(村)民小组长、楼院门栋长。
3.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社区工作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积极开发社区服务工作岗位,扩大就业范围,吸纳更多的人员从事社区服务工作。扩大社区服务人员的来源渠道,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社会工作人员等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优化社区服务人才结构。加强各类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社区服务研究和社区服务相关学科建设,为社区服务体系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4.建立和健全社区服务人才培养制度。鼓励社区服务人员立足岗位、自学成才,支持他们参加社会工作等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考试,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 现有的社区服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建立健全人才激励制度,依照相关法律政策规定落实社区服务人员的生活补贴、工 资、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关心社区服务人才的成长进步,探索建立培养发展入党、招录公务员、选拔基层干部、推荐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等制 度渠道。
(四)推进社区服务体制机制创新
1.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组织。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辖区人口较多的,可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社区专业服务机构,实现对社区全体成员的全员管理 和无缝隙管理服务。大力培育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注重培养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队伍,对不具备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实行备案制度,并在组织运 作、活动场地等方面为其提供帮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
金、活动经费补贴等途径,积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各类志愿者参与社区管 理和服务。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及残联、老龄协会、计划生育协会、慈善协会等群众组织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
2.理顺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普遍推行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凡区县、街道(乡镇)层面能办理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不再向社区延伸;凡属于基层政 府及其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组织;凡依法应由社区组织协助的事项应当为社区组织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凡委托给社区组 织办理的有关服务事项,应当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结合起来,积极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的“一站式”服务机制,整合政府各部门在城 乡基层的办事机构,减少管理层次,合并相近或相同的服务项目,整合服务资源,优化人员结构,精简服务流程,增强服务能力。完善政策,进一步推进社区服务的 品牌化、连锁化、专业化,提高社区服务效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共驻共建机制,扩大驻区单位参与社区服务的功能。
四、重点工程
(一)社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发展社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积极做好为社区大中专毕业生、困难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提供就业援助,大力发展以家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服务业,积极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发展社区救助服务。加强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临时救助和专项救助为补充的社区救助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社区捐助接收站点、“爱心超市”、“慈善超市”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发展社区慈善事业。
——发展社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引导和帮助社区居民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升社区居民自我保健能力。
——发展社区文化、体育、教育服务。加强改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活动,推进学习型、节约型社区建设,支持广播影视向社区覆盖,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提升城乡社区文明程度。
——发展社区治安服务。深入推进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健全社区居民内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开展经常性普法教育和法律援助进社区活动,做好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社区矫正、社区戒毒和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全面提高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水平。
——发展社区环境保护服务。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以农村社区为重点的卫生环境整治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完善社区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体系,不断改善社区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加强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和环境保护宣传,增强居民防灾意识和环保意识。
——发展农村社区生产服务。根据农村居民需求,提供农资营销、农技咨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生产性服务,鼓励企业为农村社区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积极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构建综合服务和专项服务相协调的农村社区生产服务网络,提高农村社区服务农业生产能力。
——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加快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留守老人、高龄老人以及生活贫困老人提供安全守护、餐饮配送、医疗保健、心理慰藉、日间照料等服务项目,提高为老服务水平和老年人生活质量。
(二)社区特殊群体关怀工程
面向优抚对象、残疾人、精神病人、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开展生活照料、精神关怀和困难帮扶等服务。在特殊群体较为集中的城乡社区,依托社区综 合服务设施开辟专门的场所及提供相应的服务,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建设供特殊群体使用的专项服务设施,并向周边社区覆盖。组织和动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广泛 参与社区特殊群体关怀工程,构建面向特殊群体的社区服务支持网络。力争“十二五”期末,使社区内每个特殊群体都能得到应有的社会关怀,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示范工程
继续推进城市社区服务设施重点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困难地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力度,重点提高城 乡结合部社区、“城中村”社区、工矿企业所
在地社区、新建住宅区社区、流动人口聚居地社区管理服务水平,重点改善农村经济薄弱村社区、“难点村”社区、生 态移民社区、留守人口集中社区服务设施条件。
整合社区现有信息网络资源,支持部分地区建设覆盖区(县、市)或更大范围的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规范社区信息的采集、开发和应用,实现数据一次收 集、资源多方共享。拓展和整合社区信息化服务渠道,加强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平台与其他各类系统的协同功能。积极推进城乡基层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村)委会的信息化建设,改进信息技术装备条件,提高社区组织和居民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四)社区服务人才培养工程
大力开发社区服务工作岗位,扩大社区服务人才队伍来源渠道,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区居民就近就便灵活就业,鼓励吸引更多社会工作者、大中专毕业生等优秀人 才到社区工作。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落实一社区一名大学生政策。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和能力建设,支持社区服务人员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考 试,不断提高社区服务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强对社区服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指导社区服务和为群众办事的能力和水平。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 理、素质优良的社区服务人才队伍。
(五)社区参与行动计划
制定并推行全民参与社区行动计划,培育和提高城乡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设立社区公益发展基金,鼓励社区居民、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和 社区服务,探索建立驻区单位社区建设责任评价体系。整合城乡服务资源,组织城乡社区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探索建立城乡社区互助服务新机制。推行社区志愿者注 册登记制度,鼓励和引导居民参与志愿者注册登记和公益性服务活动。
五、政策措施和组织保障
(一)加强社区服务法规制度建设。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地方配套法规。研究制定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指 导社区工作规则、社区服务标准体系及管理办法、社区公共服务目录及准入制度、社区服务居民满意度测评体系、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形成较为完 善的社区服务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二)加大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多渠道筹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资金。要按有关规定区分不同情况,对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与维护经费、社区服务人员报酬、社 区服务工作经费、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经费等,采取社区居(村)民自筹、社区经济收入中安排、委托办理服务事项的单位划转、财政补助等方式予以解决。拓宽社 区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来源渠道,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和外资以多种形式捐赠或兴办社区服务事业,建立多元化投入分担机制。福利、体育彩票筹集 的公益金要不断加大用于社区服务项目和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三)完善社区服务扶持政策。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可以采取划拨方式供地的,地方政府要切实予以保证;对闲置的公办学校、宾馆、培训中心、福利设施、办公用房,优先用于兴办社区服务事业。研究制 定社区服务税收、公用事业收费、用工保险、工商和社会组织登记等优惠政策,鼓励发展社区服务业。
(四)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明确各部门分工任务,统筹协调社 区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研究落实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加强督促检查,开展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评估,将建设成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工作目标考 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XXX乡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XXX乡辖X个村委会,总人口XX人,下设X个党总支,XX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XX个、党员XX名。近两年来,XXX乡立足乡情实际,以“三级联创”为总抓手,扎实抓好乡、村、组三级为民服务体系建设,拓展为民服务领域,听民言、聚民智、察民情、解民忧,倾力营造社会和谐。
四强措施促规范
一是强力发动,高度统一思想。按照县委要求及时制定实
施方案,明确具体责任人,把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在规定时间内抓紧抓好。通过动员部署进一步强化了思想认识,为加快为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二是强势推进,加快建设进度。投资30余万元对原社会中心一楼办公室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高标准、高质量、高规格建成一个面积100平方米,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乡为民服务中心。三是强制规范,严格建设标准。按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要求,及时制定以“五个一”(设置一块醒目的标识标牌、建设一个开放式的服务大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服务队伍、构建一套完善的服务机制、设计一张便捷高效的工作流程图)为核心的实施方案,对为民服务中心标识标牌、建设标准、工作规范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四是强劲提升,完善服务流程。根据浦贝乡实际,设置了信访、民政、计生、流动人口、新农合办、1
农技、林业、残联八个办公窗口,明确服务职责、服务事项、办事流程,实行窗口式运作,网格化管理,统一规范服务内容、服务承诺、办事流程、申报条件、申报材料、法律依据、办理时限和收费依据及标准、投诉渠道,努力建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敞开式、开放性的服务大厅,提供便民、公开、依法、高效服务,初步实现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一条鞭管理”。
五动联合作保障
一是坚持“党政推动”,延伸服务体系。结合创先争优、效能提升年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整合资源,逐步完善为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各村为民服务站建设,实现服务方式由中心单一受理到各村受理,由单一服务向多元服务转变。目前,全乡共有为民服务中心1个,村为民服务站7个,村民小组为民服务代办点68个,初步构建起了乡、村、组三级联动、相互配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为民服务体系。二是坚持“上下联动”,拓宽服务领域。积极整合乡、村、组资源,构建乡、村、组三级联动的为民服务体系,采取“办理+全程代理”的服务模式,明确各村副主任、支部书记、组长为代办员,实行多级联动、接力服务、全程代办,通过完善机制,逐渐形成上联机关、下拓村组、上下协调、高效快捷的为民服务机制,实现“便民”与“为民”的有机统一。三是坚持“左右互动”,实现经验共享。建立为民服务中心(站)工作例会制度,各每月召开一次乡为民服务中心(站)工作例会,定期听取汇报并认真
分析本单位、本村为民服务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例会的形式,互相交流经验,有效加强了各部门之间、村与村之间的沟通、协调和配合,达到了互促共赢的目的。四是坚持“领导带动”,提升服务效能。严格执行“民情沟通日制度”每月11日,26日由党委政府领导带领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到为民服务中心带班,直接面对面受理群众办理事项,现场解决群众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提升了服务效能。五是坚持“为民服务队行动”,延伸服务范围。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的原则,合理安排机关工作人员工作岗位,乡驻村工作组即是乡为民服务队。由驻村工作组以开展民情恳谈、上党课传技术、一事一议等有效形式,深入到群众中开展为民服务活动,按谁牵头谁负责,谁收到的事务,谁负责办理的原则,全程代办或授权代办基层群众需要办理的服务事项,变“群众跑”为“干部跑”,使群众少跑路,不跑冤枉路,省时省钱,方便了群众办事,彰显了为民服务网络体系的积极作用。
三认结果显成效
一是群众认可。为民服务中心建设以便民和利民为出发点,通过开展“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办事手续由繁变简,办事效率逐步提高,代办项目越来越多,真正做到了方便群众、服务群众。自“为民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共收到群众来信来访以及其它群众需要办理事项共1654件,已办结1621件,办结率达97.4%。在已办结的事项中,咨询服务事项1346件,办理信访及稳定工作223件,调处矛盾纠纷241,解
1 引发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虽然引发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 并且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又具有其特有的独特性, 但深入分析形成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基本是由学生的家庭、社会环境、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等因素造成的。
1.1 所处环境的改变引发大学生的心理冲突
高中时代的学生基本在家里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 进入大学后, 会蓦然发现自己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不仅要自己安排生活, 不能依靠外力, 还要靠自己去处理和面对许多问题, 比如人际关系、学习、生活起居等问题, 这样, 给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另外, 在大学里, 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也不再单一, 不仅是单纯的学习成绩, 还包含更多的综合能力, 比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其他多种因素, 而这种标准的多样化, 使一部分学生感到不适应, 心理上产生失落和自卑。
1.2 高职院校对心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 许多高职院校及其管理者对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不够重视, 认为心理咨询工作主要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只要不出问题即可, 因此, 各学校在这方面精力的投入严重不足, 心理咨询师配备和培训也不到位, 缺乏完善的心理咨询工作机制, 心理咨询机构的设置成为摆设。
1.3 高职学生自身因素造成的心理问题
部分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欠佳, 他们有较强的不平衡感和不被重视感, 要么敏感脆弱, 少言寡语, 要么自我保护, 攻击性强, 甚至相互歧视。中、高考失利, 使他们自暴自弃, 放弃主动学习, 消极孤僻;在学校以自我为中心, 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诚信意识淡薄, 团结协作观念淡化。
1.4 家庭因素造成的学生心理问题
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家庭或有问题的家庭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家庭过分溺爱、家长重智轻德、家庭矛盾、家庭危机、家教简单粗暴, 等等。
2 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监测机制
2.1 建立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机制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主体应包括所有与其密切接触的各方面人员。可以建立一个由学院、辅导员、班级和寝室组成的心理问题干预体系。
2.2 建立心理健康问题的传输机制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是固定不变的, 这样就需要及时把问题学生的具体情况, 通过一定的传输机制反映给相关部门, 才能尽快解决问题。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方式, 即由寝室长把发现的问题信息传给班级心理委员, 心理委员再传给学院辅导员, 最后辅导员把信息传递给学院心理健康中心, 由心理健康中心做出相应的专业鉴别评估,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处置措施。
2.3 建立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机制
针对问题学生, 心理健康中心要做出相应的专业鉴别评估, 明确具体情况是属于心理健康问题, 还是心理疾病问题, 然后再采取恰当的处置措施, 以保证学生心理问题在发生初期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3 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3.1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宣传工作体系
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知识,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单独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课程或将其他相关课程加入心理教育课中, 定期举办专题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和培训。通过学校广播、校园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 开设普及心理学知识的栏目, 加强宣传力度, 扩大宣传广度, 增加学生对心理保健知识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建设心理健康网站、开展网上咨询服务、利用心理DV的拍摄、校园心理话剧, 等等, 帮助学生化解思想矛盾和心理障碍, 提高心理素质, 全面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3.2 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与监控工作体系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疏导、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危机干预和监控工作。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班级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 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咨询与服务。要做好新生、应届毕业生、家庭贫困学生、失恋学生、痴迷网络学生、违纪学生、性格异常和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 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 克服心理障碍, 及时解决问题, 避免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对突发心理危机的学生或群体, 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 进行积极的心理援助。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监测机制与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应当时时、处处留心, 要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工作, 持之以恒, 长抓不懈。
摘要:分析引发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监测机制、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监测机制,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宋维真, 周东明.心理健康测查表 (PHI) 使用指导书[C].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993.
[2]樊晓光, 周东明.青岛大学师范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04) :68-70.
[3]刘启刚.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构[J].青年探索, 2006, (05) :83.
[4]陈香, 贾巨才.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预警干预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 2005, (06) :114-115.
[5]张绍波, 傅文第.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J].教育探索, 2006, (03) :140-141.
[6]张大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理论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03) :201-202.
[7]陈运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9, (S2) :110-111.
[8]曹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热"的冷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下半月) , 2008, (10) :136-137.
[9]吴先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10) :121.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成效;综述;借鉴参考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132-03
一、引言
为了促成大学生心理水平的健康发展,完善人格,国家教育部发文要求高校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设立专项经费,等等,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出了相关规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在近几年也进行了多个领域的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大陆地区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起步晚,起点低,专业咨询师匮乏,一个学校往往只有1~2个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生多师少”的局面多少限制了心理辅导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仅靠一名专职教师和兼职咨询师上几节選修课和进行辅导,所能惠及的人群是非常有限的,也无法满足学校的实际需要。同时,有关研究表明,多数学生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最先向朋友倾诉和寻求帮助,很少想到专业助人机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也说明了这一点,报告显示:当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时,首先选择的是向朋友倾诉(79.8%),其次是向母亲(45.5%)、同学(38.6%)、恋人(30.9%)、父亲(22.5%)、同龄亲属(15.8%)倾诉,选择向心理咨询师倾诉的仅占3.2%。[1]
学校心理咨询面对的实际困境以及学生群体的求助特性,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思考更加有效的学校心理咨询模式。自2003年开始,有学者引入美国、台湾以及香港地区的成功经验,撰文介绍“朋辈心理辅导”的相关概念,[2]部分高校着手将心理咨询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在校园内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模式的积极探索,改变以往学生只能作为咨询对象、心理咨询只是少数专业心理咨询师才能开展的助人活动的状况,让学生成为心理咨询工作的主体与原动力。
希望通过对近几年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成效的文献综述,从人员选拔、培训、体制建设、活动开展以及学生回馈等方面进行整理,为我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二、朋辈心理辅导的涵义、特点
1.朋辈心理辅导的涵义
朋辈心理辅导(Peer Counseling)起源于20世纪6年代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是指受训和督导过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同学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尽量少或者不给建议,提供倾听、支持及其它帮助的过程。它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活动,因此,有时它又被称为“准专业心理咨询”(Paraprofessional Counseling)。[3]
从中文翻译的字面理解,“朋辈”含有“朋友”和“同辈”的意思,其中“同辈”是指同年龄者或年龄相当者,他们通常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具有年龄相近、性别相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由于人们之间相互的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多半发生在朋友和同辈身上,因而朋辈心理咨询对社会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心理帮助而言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2.朋辈心理辅导的特点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实质是一种非专业或者半专业的心理助人活动,和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相比,在目标、要求、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半专业性。朋辈心理辅导员经过比较严格的培训和督导,理解和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技术,朋辈心理辅导虽不能完全比拟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但却比一般的人际互动更具专业性和有效性。因此,朋辈心理辅导具有半专业性。
(2)自发性和义务性。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利他行为,朋辈辅导员通过协助同龄大学生增强自我价值感,提高自我能力认同感,并不借此获得经济报酬。这种朋辈之间互帮互助的行为自发产生,具有义务性。
(3)简单有效和直接干预。在朋辈心理辅导中,咨询员与受助者之间通常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具有年龄相近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彼此容易接纳,容易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且双方空间距离接近、交往频繁,提供安慰、鼓励、劝导等心理支持非常便利,甚至可以对当事人的言行进行直接的监督和干预。
(4)覆盖面广。在专业心理辅导中,一般的专兼职咨询师依据其个人能力所能帮助的学生,往往只占具有求助动机学生中的少数部分。咨询师无法主动接触学生,不能直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苦恼和困扰。而朋辈心理辅导员却可以和学生们直接在一起生活,并能适时发现有需求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帮助。
因此,相对于专业心理咨询服务而言,朋辈心理辅导具有更广的受益群体,更加灵活多样,对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辅导有时比专业咨询更加有效。
三、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成效
近几年来,朋辈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受到追捧,大陆高校在实践朋辈心理辅导的过程中累积了许多经验,并对朋辈辅导的实效性进行了相关研究。
1.朋辈心理辅导对辅导双方的成效研究
(1)朋辈心理辅导对朋辈辅导员的成效研究。国内相关研究表明,在决定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之前,选拔合适的学生担任朋辈辅导员、制定有效的培训体系对选拔出来的学生进行系统培训,是科学、有序地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前提。朋辈心理辅导的首要受益群体是参加培训的朋辈辅导员,钟向阳、胡浩民等对华南地区某高校39名大学生参与朋辈辅导培训的研究表明,经过为期六周的系统培训,参与学生对朋辈辅导的认识和适任程度得到显著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在一般症状上,参与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和偏执等因子的得分培训后显著低于培训前。[4]王海荣、崔建华、叶琳等对93名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效果检测、[5]伍翔研究了开设朋辈心理咨询课程对66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6]上述研究均表明,对于参与朋辈辅导的学生而言,辅导前和辅导后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经过培训,学生朋辈辅导员可以从事一定的朋辈辅导工作。同时,培训对于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人际交往、情绪调节、适应环境等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与人格完善,对于建立助人互助的校园文化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朋辈心理辅导对受辅导学生的成效研究。也有对朋辈辅导员进入辅导领域后,对受辅导学生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何树德将叙事治疗和朋辈辅导相结合考查朋辈叙事教学的效果,结果发现以学生朋辈带领的方式开展叙事教学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同辈群体的亚文化使得辅导双方有更多的共同体验和相近的价值观。相对于教师辅导,小组的兴奋性更强,参与学生报告自己的收益很大。[7]曾艳、王烁等推行了高年级辅导低年级的一对一同辈互助制度,并对此进行实效分析。对大一168名受助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认为朋辈辅导员很好地帮助自己度过入学阶段、得到学习方法上的建议和帮助、变得更加开朗、扩大了交范围的分别约占到受调查人数的91%、78%和63%。以上研究表明,于朋辈互助群体的相似性,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有助于受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尤其在新生适应阶段,朋辈互助的咨询模式可以帮助新生快速、高效、及时地适应大学生生活,有力地弥补专业辅导人员不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
2.朋辈心理辅导人员选拔、培训体系的研究
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相关人员总结出适合从事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咨询员需要具备的特质是:耐心、温暖、风趣和亲切;不喜欢咨询员具有的特质是:缺乏了解、缺乏兴趣、攻击性、追根究底、权威性、不亲切、道德取向和优越感。[8]朋辈辅导员的选拔大多通过自愿报名——相关测试——面试——录用的程序来进行,也有研究者要求自愿报名的学生提交一份自我成长报告,以了解报名者的成长历程,作为选拔的参考。
在建立朋辈辅导员培训体系方面,许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4-6],[9]基于不同培训目标的朋辈心理辅导培训有着不同的内容与体系,综合了解,一般均会包含以下几点:一是对心理咨询以及朋辈心理咨询基本概念与定位的知识传授;二是朋辈辅导员个人成长与自我发展的辅导;三是心理咨询基本流派以及朋辈心理咨询技能的学习;四是精神疾病和危机的识别与转介。培训均采用团体活动为主、课程讲授为辅的形式,综合运用团体游戏、小组讨论、个人分享等方式,一般一次培训的时长为6~8次,每周一次,每次2~3小时。朋辈心理辅导的培训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授课模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积极分享,容易为学生所所接受,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朋辈心理辅导现状
1.我校朋辈心理辅导活动开展情况介绍
我校目前所施行的学生朋辈辅导主要集中于学生社团组织——心理协会和班级心理委员这两个层面的工作。
(1)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开展。班级心理委员作为本土化朋辈心理辅导的新模式,在我校得到了积极的推进。自2006年以来,我校坚持在全校班级设立1~2名班级心理委员,并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展针对班级心理委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经过4年来的努力,校内各班均保证有一名心理委员,并定期召开心理委员例会与培训、上交班级心理记录,心理委员与辅导教师的沟通也促成了几例特殊案例的关注与会谈。应该说心理委员制度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校三级心理预防体系。
(2)学生社团组织——心理協会活动开展。作为学生自发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校心理协会承担着我校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开展工作。通过电影观摩、讲座组织、特色活动演练等形式,面向全校师生宣传心理卫生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2.现有朋辈辅导模式存在的不足
严格意义上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在我校并未获得建立,现有的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和学生社团组织主要承担的任务是辨识精神异常现象和危机事件,以及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它们虽不是定义中的朋辈心理辅导,但却是对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一种补充。现行模式下的工作遇到的实际困难是:目前班级心理委员培训的主要形式以全校心理委员集中授课为主,参与人数较多,能够统一集中接受培训的时间较难协调,课程内容设置比较单一,培训方式也主要以讲授和知识讲解为主,对于心理辅导的态度和技能等知识的要求较高、专业化程度较深的能力培养来说,缺少培训课时和培训人员;其次,系部二级网络管理、运行制度的缺失,也使得我校心理危机干预和异常精神状态的识别相对滞后;另外,学校教师心理咨询力量的缺乏也使得培训、管理、督导和咨询等工作的开展显得力不从心。尽管有着较多的困境,我校对半专业化的朋辈心理辅导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比如在首届大学生心理文化节开展的“心理聊吧”活动以及成立朋辈互助中心,由中心成员带领学生举行的团体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对首批朋辈辅导员进行了九次心理课程的集中培训,对于参加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朋辈心理辅导的进一步探索
尽管对于朋辈心理辅导的有效性存在一定争议,但从相关研究来看,朋辈心理辅导这一新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完善学生健康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也可以运用这一模式,及时发现需关注的学生,做到早发现、早了解、早预防,最大限度地减轻学校、社会、家庭的损失和痛苦。同时,我们也发现朋辈心理辅导制度的开展不仅需要设立一个完善的体系和制度,也应对于朋辈辅导员的选拔、培训和督导过程形成相应的体系,才能科学、有效、专业地运转。王嫣、周贤等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已有研究的成果,提出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服务工作的三个途径.该途径也可视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朋辈心理辅导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其对于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意义在于:一是如何进一步发挥朋辈心理教育和朋辈心理互助的功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组织和进一步的培训和督导;二是选拔一批有志于从事且适合从事心理助人工作的学生,进行朋辈心理咨询工作,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督导,使之成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力补充。
五结语
朋辈心理辅导以其贴近学生群体、符合学生咨询需求特点的特性,正越来越引起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关注。相关实证研究也表明,制定一个科学、严谨、专业的选拔、培训体系,是能够培养出一批具备一定咨询素质的学生朋辈辅导员的,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发挥积极而正面的作用,相关研究得出的体系建构机制可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伟,胡峰.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中的运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
[2]孙炳海,孙昕怡.朋辈心理咨询模式述评[J].教育评论,2003,(6).
[3]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4]钟向阳等.高校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体系的实效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8).
[5]王海荣等.高校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效果检测与评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
[6]伍翔.朋辈心理咨询课程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5).
[7]何树德.朋辈叙事教学:加速大学新生灰色心理白色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8]胡远超,赵山.心理委员制度:朋辈咨询在我国高校的本土化形式[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3-10(1).
[9]李辉等.学校朋辈心理咨询员的选拔、培训与评估[J].云南电大学报,2007,3-9(1).
【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推荐阅读:
心理服务工作12-16
服务心理学试题10-02
民航服务心理学教案06-07
酒店服务心理学试卷06-16
酒店服务心理学知觉10-25
顾客心理分析及服务沟通技巧11-30
心理服务部工作总结 文档12-01
教育机构服务体系建设06-0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09-15
企业行政服务体系建设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