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队伍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精选8篇)

教师队伍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篇1

摘要:本从课程考核标准及评价体系建设的原则入手,分析了职业关键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阐述了数据库实践课程职业关键能力的构成要素,构建了“三明治”结构的课程考核标准,并提出建立一套包含学生自评、教师主评、企业参评、评价监督四要素在内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数据库实践课程;考核标准;评价体系;职业关键能力

目前,很多高职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普遍感觉很难适应社会及工作环境的要求,具体体现在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很难独立完成工作任务。这些现象表明他们缺乏的不是专业知识与技能,而是职业关键能力。职业教育应从人才需求出发,不仅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更应加强其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进行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时,除了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外,还应建立以职业关键能力为核心的科学的、高效的课程考核标准及评价体系。本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数据库实践课程教学中,如何建立以职业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及评价体系。

职业关键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

2006年全国职业教育发展论坛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以其特定的培养目标、独特的教育方式培养人的‘职业关键能力’,诸如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使人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有‘一技之长’,从而在职业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职业关键能力的概念是由德国社会教育学梅腾斯(Denens)在1974年提出的。他认为,职业关键能力是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做出判断选择的能力,是适应人生中各种不可预见的变化的能力。其他国,如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等对职业关键能力概念的认识大同小异,普遍认为职业关键能力至少包括: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题能力、个人能力、逻辑计算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总而言之,职业关键能力代表一种可转移的、可以运用到不同情境的、达成不同目标并解决不同题的能力,是一种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因素的能力。毫无疑,培养职业关键能力的目的在于增强职业应变能力,帮助人们实现个人抱负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处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我国,面临全球竞争的压力,需要有更多的具备良好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的人才,迫切要求职业教育为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做出相应的改进与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人才提高内在素质的需求。

课程考核标准及评价体系建设的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服务本地区社会经济建设台州是中国股份合作经济的发祥地,是浙江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台州工业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拥有1万多工业企业,涌现了钱江、吉利、飞跃、星星、海正、苏泊尔、东港、伟星等一批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其中有206企业销售产值超过亿元,更有9企业销售产值超过10亿元,有48个工业制成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外第一,形成了汽摩及配件、医药化工、模具塑料等九大制造业行业。在台州,中小企业众多,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8年9月底,全市实有私营企业39808户,而这一数据仍然在增长。多数企业需要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人才。作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台州地区的就业方向主要有五个:一是ERP实施工程师或ERP实施顾;二是管理

软件开发工程师;三是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岗位;四是T管理类岗位;五是客户服务职业。在进行课程考核标准及评价体系建设上应以就业为导向,服务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以项目为主线,紧贴课程教学过程我们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践课程实施工学结合的项目式教学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基本思想是:按照课程的特点和围,选择台州地区中小企业为合作伙伴,C以为企业开发中小型管理信息系统(S)、实施ERP系统改造或进行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等工作任务为切入点,确立工学结合项目。在项目开发的不同阶段,可以安排学生进入企业、现场操作、实施生产、身临其境。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一个实际项目的分析、设计、实施过程,可以把所学知识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整个教学过程由企业需求和项目子任务来驱动,因此,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以往传统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弊端,促进学生在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方面实际水平的提高,对于开创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多方良性互动的共赢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成果,我们在进行课程考核标准及评价体系建设时要以项目为主线,紧贴课程教学过程。以企业为平台,形成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当前,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比较薄弱,产业及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之间缺乏良性互动、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虽然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改革,与行业企业进一步紧密联系,科学地对课程建设进行定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对课程,特别是实践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建设上,还没有真正与企业形成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仍然以学校教师单方面评价为准,没有让企业参与到对学生实践课程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去。以工作过程为指导,设计考核评价体系不同的工作岗位其工作过程也不同。我们除了在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按照不同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进行设计外,还应该以工作过程为指导,在保证基本要素的基础上,设计侧重点不同、难度不同、考核要素配比不同的针对具体岗位的考核评价体系。

数据库实践课程职业能力构成要素

下面将从台州地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五个方向,对数据库实践课程的职业关键能力从基础知识、硬技能要求和软技能要求三个方面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见表1)。

以职业关键能力为核心的数据库实践课程考核标准我们将数据库实践课程考核标准设计成以职业关键能力为核心的“三明治”式结构,具体为:入口测试、过程评价、出口测试。

入口测试入口测试主要在进行数据库实践课程之前,先对学生进行一次类似于“入学考试”的摸底测试,目的在于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入口水平。在入口测试阶段为每位学生进行一次评价,不仅仅有利于教学过程设计,更好地将人员进行分组,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技术水平,保证各虚拟团队入口水平的一致,便于更好地实施企业项目,而且也有利于最后进行出口测试时保证对每一位项目参与者进行更合理、更公正、更科学的评价。一般来讲,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设计的测试内容有: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一种以上程序设计语言、软件档的编写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等。可以根据每一个具体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具体企业项目情况进行不同的设计。过程评价过程评价由授课教师负责实施,只有过程评价合格,才有资格申请参加出口测试(注意:出勤率考评低于80,也没有资格参加出口考试)。过程评价成绩=专门技术能力×25%+关键能力×35%+实践出勤率×10%+实践过程表现15%+CT职业素养×15%。在具体的过程评价中可根据企业真实项目和学生情况来配比每个过程评价中的各个子项目(见表2)。

出口测试用于检验学生掌握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包括项目案例和阶段项目的完成情况。在具体测试方式上可选择“操作技能考试+理论知识考试+项目实施状况+其他”的综合测试方式。这里要重点说明的是,我们在设计出口测试时要根据具体实践项目和工作过程来设计测试内容。例如,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岗位和管理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的出口测试就应该有所不同。虽然是同样的课程,但由于工作过程不同,测试内容、侧重点就应该有所不同。这一阶段产生对学生实践课程学习情况的最终评价。

以职业关键能力为核心的数据库实践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评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的时候,往往是由任课教师按照考核评价标准、采取一定的形式、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打分,基本上没有学生自评环节。这一环节真的不需要吗?当然不是。在评价体系中增加学生自评环节,就是强调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品味和调控。目的是突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评价的内容要求和程序方法,学会掌握标准、抓住特点,从不同角度来评价自己、反思自己、体验自己,就一定能达到奋发向上、发展自己的目的。作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套自我评价标准,以提高其自我评价的质量。

教师主评教师是整个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核心,要充分发挥教师主评的作用。按照不同的工作岗位、工作过程有区别地配比考核评价标准中的各参数。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应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革传统的对学生成绩单一的、终结性的评价,推动教师成为由对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在进行主评时要掌握好课程评价的原则,包括发展性、多样性、情感性和过程性等原则。

企业参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是企业的真实项目,甚至是顶岗实习。这样,如果仅仅是让院内指导教师进行考核和评价的话,有失偏颇。让企业参与到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中,不仅可以使评价更科学、更公正、更全面,而且也有利于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合作,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和就业率。

评价监督为了保证评价质量,我们将评价监督也加入到评价体系中,这里不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督,而是对教师评价学生的监督。监督评价的实施方主要有3个:被考核评价的学生、其他教师和合作企业联系人。评价监督有利于促进教师对学生考核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从而提高评价质量(见图1)。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在理解职业关键能力内涵的基础上认识到职业关键能力的重要性,进行工学结合的数据库实践课程建设。遵循以就业为导向,服务本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以项目为主线,紧贴课程教学过程;以企业为平台,形成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以工作过程为指导,设计考核评价体系的原则。从入口测试、过程评价和出口测试三方面来设计考核标准,形成学生自评、教师主评、企业参评和评价监督的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进行以职业关键能力为核心的数据库实践课程考核标准及评价体系建设。

参考献:

[1]李灿辉,刘彦姝.引入印度教育体系增强学生职业关键能力[]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王晓升基于工学结合的数据库应用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计算机时代,2008,(10).

[3]董刚,杨理连在“教学做”一体化中实现深层次工学结合[]中国高等教育,2009,(3).

[4]黄佑试论高职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广西师学院学报,2004,(S1).

教师队伍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篇2

1 考核评价标准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从学校整体与考核的公平、公正考虑,从考核操作程序的简易度出发,教师考核评价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考核评价标准。然而,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高校教师的工作具有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特点。首先,从高校发展的整体看,高校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特别是人文类学科与理工类学科之间没有绝对的可比性,它们出科研成果的方式、途径、时间、周期是不同的,如果采用同一个考核标准考核不同学科的成果,显然不仅不科学而且不合理,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必须根据不同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制订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其次,从高校教师个体看,教师队伍的结构层次也不尽相同,既有普通教师,也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不同层次的教师,他们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应该是不相同的,况且,即使同类型同层次不同教师个体的工作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有的以教学为主,有的以科研为主,有的则是教学和科研并重,由于不同的教师个体、岗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高校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若不分职称、专业的差异,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岗位的教师肯定也是不合理的。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要把握好考核评价标准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充分考虑教师学术成长的规律和个体差异性的特点,从促进教师成长与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分类分层次要求,通过树立多元开放的理念,确立考评的多元目标、多元标准和多元主体,对不同职务的教师制订不同的考评标准,采用不同的考评方法,进行分类考评,对同类老师的考核,在考评标准、考评程序、考评结果的使用等规定面前坚持人人平等,也就是说,高校教师考核体系必须处理好一把尺子考评所有对象与多把尺子考评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坚持在“一把尺子”面前人人平等[1]。例如,在设计教师工作业绩计分机制时,计分项目评价标准所占的权重对助教和学科带头人就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助教的要求质量的层次可以相对宽松但却需要有一定数量,对学科带头人,评价的重心则应倾向质量,重点考核其对学科建设的贡献、对学科群体发展的影响,这样才能体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学校发展上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不同的,才能使教师考核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营造竞争氛围的同时,促使教师在自我反思、激励改进方面产生积极而恰当的主体效应。

2 考核频率与考核周期的关系

科学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有其内在的规律,尤其是一些基础学科的创新,需要一个酝酿、积淀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需要经过慎密的科学论证和实验验证[2]。然而,当前很多高校的教师考核期限普遍采用年度考核,由于考核周期短且过于频繁,为应付考核,导致教师不愿潜心研究和做长期的、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追求“短平快”,产生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出现行为短期化,粗制滥造,抄袭拼凑,把还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得出的研究结论匆匆发表,或把一篇文章分成几篇论文发表,追求数量以满足评价体系的要求,导致高等学校的学术研究出现“学术泡沫”等不良现象,科研成果虽然多了,但学术水平却下降了,它不仅违背了科学研究的规律,而且浪费了高校很多宝贵的学术资源。为解决高校教师考核这种周期短且考核频率高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带来的弊端,使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能够真正促进高校学术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对“十年磨一剑”的研究精神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通过营造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支持奋力拼搏,潜心研究的教师,不论他们成功与否,都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若一旦取得重大的学术突破,应给予重奖,这样才能鼓励教师扎实开展科学研究,避免学术短期行为的发生。当然,完全没有时间要求的教师,考核评价实际上也是难以实行的,它不但会使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丧失激励与鞭策的作用,而且会给予一些自觉性较差的教师有可乘之机,导致养“懒汉”的情况在高校出现,从而影响其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构建中,必须处理好考核频率与考核周期之间的关系,既要尽可能拉长教师工作业绩的考核时限,使考核周期符合学术发展的规律,让教师不急于一时发表研究论文,鼓励教师潜心研究,出高水平的成果,又要让考核频率有一定的频度,防止“懒汉”在高校有滋生的土壤。例如,考核频率仍然可以每年考核一次,但考核周期却可以适当拉长至近五年,每年考核的是教师近五年取得的科教业绩。这种让考核频率与考核周期差异化、不同步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不但能够遵循学术研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能够真正发挥高校教师考核机制的激励与鞭策作用,不断促使高校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

3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关系

定量评价由于具有评价指标具体、可操作性强、业绩考核评价结果较为清晰和同行之间可比性较强等特点,从而使定量评价的数量化标准成为高校对教师评价关注的焦点,导致绝大多数高校以出版论著、发表论文的多寡来衡量教师的学术水平,作为评价教师科研能力,决定聘任、奖金分配与职位晋升的重要指标,这种简单化地用市场竞争法则取代学术自身发展规律,重数量,轻质量的评价机制,使教师在竞争的压力下,不得不追求论文发表数量,走上粗制滥造之路,以致阻碍高校的科技创新。倘若考核标准偏重于定性评价,不但使教师考核评价工作不便于具体操作,同类教师不便于比较,而且还可能导致考核凭经验、印象、人情来评价,致使考核存在主观性、片面性,必将影响部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时甚至影响教职工之间的团结协作与和谐相处,影响高校的和谐发展。总之,由于定量评价的不全面性和定性评价的不确定性,如过分强调定量评价会引起学术的浮躁和道德问题,同时缺失了一个宽松的体制来保护学术研究的创新性,而过分强调定性评价会引起管理的混乱和低效[3]。为克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单方面评价存在的不足,要求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必须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通过取长补短、综合运用、合理构建,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使教师评价机制能够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地衡量教师的工作业绩。事实上,对教师的评价虽然不能过度量化,但有一定的数量要求是应该的,因为没有一定的数量也就不会有一定的质量,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永远是高校教师评价中的矛盾,这是一种辩证关系。当前学术上出现的不良风气,主要问题并不在于评价指标量化本身,而在于是否恰当地使用了量化指标。例如,在制订计分标准时,只要让计分标准向创新性成果、向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倾斜,拉开不同档次科教业绩的计分标准,让教师感受到就是再多低层次的论文也抵不上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获得的分值,教师的科教工作必将朝着上档次、高质量的目标奋斗,高校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学术浮躁与“学术泡沫”的问题。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中,虽然不能过度量化,但也不能忽视量化考核的作用,考核评价指标的设计,必须根据教师工作的特点和学术发展的规律,科学地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合理设置量化指标及其分值,明确定性评价或定量评价的评价范围,对于能够进行量化处理的诸如科研成果等,一定要进行量化测量,对于不能够量化处理的诸如教师的工作态度、学术道德等则要进行定性描述,特别是涉及学术道德问题的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发挥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作用。

4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两大主要任务,教学是本,是高等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科研是源,是高等学校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对于高等学校而言,若离开了教学,那不是高等院校而是科研院所,同样,高等学校若一味强调教学,那也不是高等院校而是培训机构,高等学校必须同时抓好教学、科研这两大任务,要让其相互促进,这是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在高等学校中,教师同时肩负着教学和科研的使命,并在完成使命中促进教学与科研的互动,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科研工作,完成科技创新任务,同时以科研取得的最新成果促进教学,实现新思路、新理念、新知识的传播,教学和科研这两方面的工作都是衡量一个优秀教师的必要条件。虽然不同水平、类型的高校,由于发展目标的差异,在教师评价指标的设计中,对科研与教学的评价指标赋予的权重有不同的侧重,但保持教学和科研两者之间的协调快速发展是构建教师评价机制必须解决的问题,评价指标的设计应坚决杜绝重科研、轻教学或与之相反的厚此薄彼的情况发生,力争避免对教师某方面工作激励不足,造成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评价指标的设计还必须充分考虑教师个体的差异性,因为就每个教师个体而言,每位教师的能力、特长、兴趣不同,在教学与科研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各不相同,取得的成绩、成就当然也就各有所长。因此,在构建教师评价机制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的看待不同教师的兴趣、特长问题,尊重教师发展方式的多元化,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标准,为教师创造多种机会与发展空间,鼓励每位教师最大限度地、全面地发展自己。例如,可以根据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时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以及取得的成果和对学校发展贡献的大小,科学合理设计教学科研每一项评价指标的计分值及其相互转换关系,通过累计总分的方法来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大小,从而实现教学评价与科研评价的高度统一,让教师能够自主选择不同途径,趋优实现组织目标和自我发展,促使教师既认真教学又积极研究,促进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

5 考核创新性与连续性的关系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高校为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改革浪潮涌动,不断调整高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即使是同一所高校不同时期其发展战略目标也可能不尽相同。而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的各项具体指标是高校发展战略目标最直接的体现,为使高校教师评价机制能够不断适应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及时为教师提供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自励标准,让教师能够更快的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工作计划,更好地完成高校的历史使命,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必须随着高校发展规划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不断更新,也就是说,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必须具有创新性。当然,创新性要求并不是指评价标准变化的频度越大越好,而是要求评价标准的变化必须做到结合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是因为,评价标准的变化若过于频繁,会让教师无所适从,无法将自己的职业理想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有时甚至出现新标准否定教师前期工作,让教师感到就是再多的努力也赶不上学校的变化,不但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事业进取心,不利于高校良好学术风气的形成,而且可能使教师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丧失信心,感到沮丧、失望,严重者甚至产生放弃努力的念头,这样必将影响高校凝聚力和学术竞争力的提升。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创新性与连续性的问题,既要坚持创新性,又要保持连续性,使评价标准的变化做到承前启后、循序渐进、适度有序,符合学术研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同时让教师事先知道考核评价标准变化实施时间,为教师提供根据变化的评价标准调整奋斗目标的缓冲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的导向性作用。

6 学校整体发展与教师个体发展的关系

各高校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基本上是以促进学校事业发展为出发点与归宿点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校办学的理念与追求,对大学的长期发展具有直接的导向性。事实上,各高校都是把高校的发展战略目标作为制订教师评价机制的依据,通过把战略目标分解成具体的评价指标,使得教师评价机制能够服从和服务于高校的发展战略目标,但却使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在属性上属于奖惩性评价,只注重评价的合法性,操作的简便性,考虑的是如何促进高校的快速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的教师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系“以事为本”,它造成教师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教师超负荷的工作,使得一些教师在体力和精神上感到不堪重压,倘若处理不当,将会导致少数教师对工作失去信心和自信,感到沮丧、失望,出现颓丧、消极和沉闷,有时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导致不良的人际关系,影响高校的和谐发展。如何克服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以事为本”的问题,妥善协调好学校整体发展与教师个体发展的关系是当前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构建,除需要围绕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引入竞争机制,让教师明白什么样的行为和工作态度、工作业绩能够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是值得提倡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应该努力避免的之外,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妥善协调好各种关系,尊重教师的合理需求,关注教师个人的发展愿望,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评价指标,激发教师内在的工作动机,促进教师心态与学校氛围的融合,让教师看到自己的发展优势和个人的发展空间,真正享有教学与研究的自由,逐渐在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追求高层次精神需要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让其充分感受工作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自觉按照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个人追求,并为之努力奋斗,从而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泰岩,程斯辉.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31-137.

[2]左文龙.我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主要问题和几点建议[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110-112.

教师队伍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篇3

关键词:和谐校园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发挥高校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必然要求,是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确保高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师生员工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的师生员工必须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建设和谐校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笔者认为,要全面、持续、有效地推进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必须建立和谐校园建设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解决“怎样建设”和“建设得怎么样”的问题,指导、督促、推动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

一、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方针和原则

确立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才能从宏观战略高度把握该体系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我们应该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以发展求和谐,以风正求和谐,以民主法制求和谐,以提高治校能力求和谐,同时,我们应该贯彻以下方针:

1. 坚持以党内和谐推动校园和谐,把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放在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地位。

2.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思想基础。

3. 坚持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稳步协调发展为主题,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4.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

5.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注重和谐校园建设的实效。

6. 坚持知行统一,重视学生的基本规范和养成教育,注重学风、校风建设的成效。

7. 坚持党委领导、全员参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校园和谐人人有责、和谐校园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8. 注重长效机制建设,有利于校园和谐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在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和方针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1. 标准性原则。由于校园和谐建设工作成效在质与量上难以比较,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难以统一,有形成果与无形成果难以表现,因而评价对象之间的优劣,存在较大的困难。为了正确评价一所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工作的成效,就必须对各项工作制定合理的统一的标准或目标,尽可能地明确、具体,以作为评价的依据。

2. 全面性原则。和谐校园建设工作成效,是一个综合指标,对它进行考核和评价,必须用全面的观点进行分析,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的目标要求,又要考虑师生员工认识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既要看到有形的标志物,又要看到无形的潜在因素;既考核工作情况,更注重考核实际效果;既考察近期效果,又追求长远效应。

3. 客观性原则。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和谐校园建设工作也是这样,其工作成效是工作者、工作条件和工作对象这三个因素的凝结。全体师生员工的自我觉悟、工作热情、工作艺术、奉献精神等构成内部动因;而师生员工行为的基本规范,客观环境的基本优化,则构成了工作的外部条件。我们在考察和谐校园建设的成效时,应该在把握绩效整体的同时,分清哪些是主观努力起作用的效果,哪些是客观条件起作用的结果,在评价时向主观努力倾斜。

4. 量化性原则。和谐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应该克服评价工作偏重定性的倾向,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定量为主,力求把考核内容与标准数据化,使评价工作易于比较,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5. 开放性原则。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一个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实现高校与社会发展和谐互动。高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文明示范构成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强有力服务和辐射。因此,我们应该接受社会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工作成效的评价,包括高校所在社区、用人单位、学生家长以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和评价,使考察评价工作具有开放性和社会性。

二、和谐校园建设工作评价指标的设计

设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工作评价指标,应该围绕六项主要任务的落实,注重四个方面建设的成效。

其六项主要任务是:一是紧紧围绕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这个首要任务;二是紧紧围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基础;三是紧紧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心态这个主要环节;四是紧紧围绕校园文化这个重要载体;五是紧紧围绕高校发展这个主题;六是紧紧围绕队伍建设这个关键。

其四个方面建设的成效是:人与校园环境之间的和谐(包括生态、工作和学习环境、设施设备实训资源等),学校内部之间的和谐(包括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和谐、师生之间、干群之间、单位与部门之间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包括其素质、世界观、人格、心态、人际关系和谐),学校与社会的和谐(包括学校服务社会、社会对学校的反映,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据上,我们可以设计七个系统,四十五项指标:

1. 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包含以下八项指标: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情况;

(2)大学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兴趣程度;

(3)学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举措及学校党委、行政对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视与工作部署情况;

(4)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实情况;

(5)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建立情况;

(6)大学生日常心理辅导和咨询的开展情况;

(7)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干预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情况;

(8)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情况。

2. 民主法治子系统,包含以下六项指标:

(1)涉及高等教育的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情况;

(2)学校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制度建设;

(3)教代会、工会、团委、学生会等群众团体和民主党派在学校建设、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发挥状况;

(4)学校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发挥状况;

(5)校务公开情况(重大事项决策过程、决策执行结果);

(6)学校廉政建设情况。

3. 教育公平子系统,包括四项指标:

(1)教学四项经费的落实情况;

(2)学生贷款、奖学金、特困补助、勤工俭学岗位的评定、提供情况;

(3)学校收费、内审的公正严明情况;

(4)学生入学率、毕业率、就业率。

4. 诚信友爱子系统,包括四项指标:

(1)贫困学生受助情况;

(2)学生之间友好相处,无群体斗殴事件;

(3)青年志愿者参加率及活动情况;

(4)校园人际关系满意率。

5. 教育活力子系统,包括八项指标:

(1)教师学历、职称结构、敬业状况及学生对教师教学满意率;

(2)教师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

(3)管理队伍的建设及学生的满意率;

(4)服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学生的满意率;

(5)学生计算机和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

(6)学生学业成绩优良率、毕业设计、论文的通过率;

(7)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状况和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开发成效;

(8)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及在省级范围内同层次院校排名情况。

6. 校园环境子系统,包括九项指标:

(1)教学秩序状况;

(2)平安校园的创建情况;

(3)校园绿化、美化、亮化状况;

(4)文明单位、文明教室、文明宿舍的创建情况;

(5)防火、防盗、防事故教育开展情况及事故发生率;

(6)校园网建设及网络文明建设情况;

(7)图书、实验、实训基地、运动活力场地达标情况;

(8)学术讲座的开展状况;

(9)学生公寓、物业管理满意率和餐饮满意率。

7.学校与社会良性互动子系统,包括六项指标:

(1)学校周边环境状况;

(2)当地政府组织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支持状况;

(3)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情况;

(4)社会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认可及媒体对学校的推介情况;

(5)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满意率;

(6)学校获得社会各界和毕业学生的捐助情况。

三、考核评价工作的操作

建立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我们科学客观地掌握和谐校园建设的情况,找出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有利于高校切实贯彻“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像抓教学评估一样,评价有指标,奖罚有制度,把和谐校园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与教学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互为补充,更好地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有利于建立和谐校园建设工作的奖励约束机制,激发人们搞好和谐校园建设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开创和谐校园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将七个系统四十五项指标的评估等级分为A、B、C、D四级,定性项目分为优、良、中、差,定量项目95%以上为优,80%~94%为良,70%~79%为中,70%以下为差,分别与评估等级对应,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我们可以把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

1.优秀:A≥35C≤7D=0

2.良好:A+B≥35C≤8D≤3

3.合格:A+B≥25C≤9D≤6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于教师学历、职称结构达标率、学校收费严明性、学生就业率、学校图书资料、实验条件、实训基地、活力场地达标情况、学生公寓物业管理、学生餐饮满意率、平安校园创建等影响和谐校园建设大局的指标作为核心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

总之,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以《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指导,以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为依据。开展评估工作必须贯彻“以人为本,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贵在坚持”的原则。通过评估,促使各级党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协调、有关部门主动配合,高校具体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各方面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强大合力。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作用,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健全领导机制,加强对和谐校园建设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同时充分发挥院系党委(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振榜.建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刍议[J].云梦学刊,2001,(1).

[2]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传达提纲.http://www.xcb.nxu.cn.

[3]中共济南职业学院委员会.关于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实施细则.http://www.jnvc. edu.cn.

项目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XJK06BGD025)。

党员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 篇4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坚定机关党员理想信念,增强机关党员的事业心责任感,充分发挥机关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提高机关党员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我们对机关党员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探索。通过党员考核评价体系的运用,创新了党员队伍管理模式,构建了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为党组织不断注入勃勃生机,使全体党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当前机关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机关党员队伍建设的主流是好的,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凝心聚力、发挥作用,但是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能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个别党员干部存在“五个错位”。理想与思想错位,群众观念不牢,缺乏服务意识。岗位与责任错位,群众大局观念不强,缺乏奉献精神。理论与实际错位,对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正确认识,工作缺乏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激情与实力错位,面对复杂矛盾、棘手问题时,不敢硬碰硬,不敢担当。奉献与待遇错位,工作中还存在边看边干或者只看不干的现象。

二是个别党员干部存在“六个问题”。表现在党性问题上认识事物只停留在表面,未看本质,忘掉了自己也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信仰问题上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够牢固,对工作不能始终保持热情的态度。在能力问题不注意学习和全面提高素质,工作标准不高,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作风问题上不紧张,精神不振,工作消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责任问题。上不敢承担责任,不敢坚持原则,一味强调“和为贵”,多栽花少栽 1

刺。在信任问题上进取心不够强,胸无大志,因循守旧,好人主义,明哲保身。

三是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存在“七个不强”。表现在个体素质不强、担当意识不强、群众观念不强、表率作用不强、五是原则性不强、六是责任心不强和创先争优意识不强。对待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缺乏高标准、严要求,处理不好主角与配角的关系,不主动、不操心,分管工作缺乏系统化、标准化推进。

(二)剖析成因

机关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因素;既有历史原由,又有现实因素;既有干部队伍群体自身的原因,又有与整个社会风气相互影响的原因。但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宗旨意识淡化。少数党员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沉不下心来认真学习,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久而久之,理想信念淡薄,宗旨意识淡化,工作热情降低,甚至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道德情操滑坡等问题。

二是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一是失之于软、失之于宽。虽然制定了不少制度和规定,但执行不力,约束力不强,对违反制度的干部姑息迁就,没有起到应有的惩诫作用,客观上助长了干部队伍中的不良风气。二是缺乏竞争激励机制。机关党员干部中人浮于事,干与不干、干多干少一个样。干部缺乏危机感,工作消极被动,助长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的滋生和蔓延。三是缺乏职责意识。遇到麻烦一点的工作,不管是不是自己份内的事,就想想办法推出去。

三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监督不力。一是党内监督比较薄弱,有时流于形式。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片面强调抓经济、抓业务,忽视党的组织建设和廉政建设,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意识差,对来自下属、基层群众的监督表现反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同级监督事实上也难以到位,尤其是对“一把手”的监督仅停留在理论上。二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缺乏有效手段,只能外围了解,无法具体深入,有了小毛病难以及时制止,出了大问题只能收拾烂摊子,充当“消防队员”。三是外部监督乏力,特别是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知情极少,渠道不畅,办法不多,力量有限。

四是选人用人机制不完善。近年来虽对干部考核的力度加大,尊重群众的公认度,但反过来又使一些干部工作不敢大胆抓、大胆管,怕得罪人,怕丢“群众公认票”。同时,对干部使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平衡照顾,论资排辈,挫伤了部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在选拔干部和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矛盾: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老化严重,更新缓慢,损耗了活力;干部经济待遇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形成一种激励人想干事、多干事、干好事的奖惩机制;干部考核“以票取人”,少干事、不干事、不得罪人,多得优秀票;多干事会犯错,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容易得罪人,会丢票,致使干部不敢大胆抓、大胆管、大胆干。

二、加强机关党员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机关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员队伍的建设又是机关党建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市直工委以“五型四好三满意”机关党建新机制为载体,大力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促进了机关党员队伍建设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广大机关党员较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结合我们的工作经验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机关党员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完善学习培训机制,促进党员教育经常化。首先,要严格学习制度。认真落实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坚持领导讲党课制度,结合年底党员民主测评,把学习作为机关建设的基础工程,保证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其次,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报告,加强新党章的学习,加强公务员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全面提高机关党员干部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二要完善主体意识机制,促进党内民主制度化。促进党内民主,一是完善党员主体的参与机制。完善党员大会或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党内选举制度、议事制度、联系党员制度,定期召开党代会制度,党员参与讨论党内重大问题的制度等。二是健全党员主体的监督机制。要在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上扩大党务公开,疏通党员民主监督的渠道,建立有利于党员监督的平台,使党员的意见、批评、检举、控告、质疑、评议等能够顺畅上达和规范处理。三是完善党员主体的权利保障机制。党章及党内其他法规赋予党员的权利已经不少,关键问题是要通过制度的刚性力量来认真落实,使广大党员能充分行使党员的权利和自觉履行党员的义务,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党内民主制度化。

三要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促进党员管理规范化。一是完善党员“入口”机制,确保党员队伍素质。要采取严格培训、严格程序、严格管理等措施,切实把好“入口”关,确保新党员的质量。二是健全党员“出口”机制,保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坚持依章办事,立足教育,惩前毖后的原则,按正常程序处理,促进疏通党员出口工作制度化、正常化。三是强化党员的党内监督约束机制。强化对党员的党内监督,特别是对领导班子,尤其是主要领导的监督,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关键。四

是加强党员的党外监督约束机制的建设。要使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与党内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四要完善激励进步机制,促进发挥作用具体化。一是典型激励。正面典型激励可以使人明确努力方向。还要深入挖掘和培养本单位的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正气,激发党员的进取意识。二是机制激励。一方面要将所运用的激励形式用制度明确下来,另一方面激励的时间也要用制度固定下来,使党员有稳定的制度预期,从而唤起党员内心的激励期待,这样将有利于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三是荣誉激励。深入开展党员评议活动,大力表彰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优秀党员,在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用荣誉激励党员。四是警示教育。要注重有关典型案例的通报教育,特别要结合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反面事例进行警示教育;组织党员观看有关电教片和反腐倡廉展览,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廉洁自律意识。

三、建立健全机关党员作用评价考核体系

(一)建立党员考核评价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五四三”机关党建新机制包含了对基层党组织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健全机关党员作用评价考核体系,使“五四三”机制更加全面,使机关党员管理工作更加完备科学,增补党员作用评价考核体系的空白,从而使对党员的评价考核从理念上落实到实践中。

(二)党员考核与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考核评价过程中,要坚持摆事实讲道理,既不降低党员标准,又不提空泛过高的要求。既对照标准,严格要求,又不搞上纲上线,蓄意整人。

二是坚持民主公开原则。要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让广大党员充分发表

意见,并认真听取党外群众的评议意见。对不合格党员的组织处臵意见要与本人见面,并允许申辩。

三是坚持平等的原则。党员在评议标准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普通党员还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一视同仁,严格要求。

(三)机关党员作用评价考核的主要内容。

以《党章》中明确的党员八项义务为主要依据,以党员完成本职工作、党的工作、工作作风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为主要内容。

(四)考核的标准要求

1、思想政治方面

(1)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把实现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坚决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为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3)党员要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党的事业,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党员必须参加党组织举办的各种理论学习活动。

(5)党员必须经常与支部沟通,汇报自己的思想动态,提出对支部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2、遵纪守法方面

(1)坚决执行党的决议,严守党纪、政纪、国法,坚决做到令行禁止。(2)党员必须自觉履行权利及义务,维护党章尊严。

(3)党员必须积极参加党内的一切组织活动,如确实有事不能参加组织活动,必须请假。

(4)党员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持严谨的工作、生活作风。(5)如党员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除给予行政处理外,党内还要作出相应的处理。

3、参加党内工作情况

(1)积极参加各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吃苦奉献精神,不计个人得失,把全局利益摆在首位。

(2)党员应积极参加党委、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在组织活动中要有突出表现。

(3)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艰苦奋斗,廉洁奉公,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4、完成本职工作情况

(1)针对单位工作计划,结合本职岗位职责任务,结合市委组织部关于党员干部“六三”承诺机制的有关要求,年初认真搞好个人承诺。

(2)按照本职工作承诺,认真做好各项重点工作和日常性工作,在工作中充分体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中始终贯彻群众路线,把服务放在首位,高质量、高效率做好本职工作。

(3)能够积极承担、认真完成各项临时性工作任务,发挥积极作用。

(五)党员考核与评价的方法

1、党员考评的总方法

(1)党员考评由基层党委和支部负责进行,每年测评一次。(2)考评采取定性和定量考评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2、党员考评的基本步骤

评价考核党员工作,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以党支部为单位,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时间一般相对集中。评价考核的实施步骤通常为:

(1)学习教育阶段。评价考核党员的学习内容,一般以党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中央有关文件为基本内容,也可结合自身实际和评议内容学习有关文件。

(2)自我评价阶段。自我评价主要是对照党员标准和评议内容进行。要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自觉清理思想,检查言行,肯定成绩,找准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在是否合格上进行自我认定。自评前,应认真、如实地写好个人总结材料,并主动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

(3)党内、党外评议阶段。先在党支部或党小组内进行党内互评。评议中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触及矛盾和问题,避免不负责任的评功摆好。党员领导干部应带头解剖自己,带头接受批评,带头评议别人。对不宜公开批评的问题,可通过意见箱或同党员个别谈话等方式,让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党内互评后,可采用座谈会或民意测验的方法,听取党外群众对党支部和党员的意见。

(4)组织考察阶段。召开支部委员会,将各方面对每个党员的评价和反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初步意见,需要核实的情况,再进一步调查核实。然后提交党员大会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正式组织意见。

(5)表彰、处理阶段。经过评价考核,对一致公认表现好的党员,由党支部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表扬,对突出的优秀党员,报上级党委给予表彰;对合格党委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不合格党员要按照有关政策,区别情况,严肃处臵。

(六)考核评价及相关处理措施

教师队伍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篇5

我校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和市区等上级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对进行教师师德考核进行多元评价激励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师德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多元化师德考核制度的主要做法

1.建立多元参与机制。学校不断完善师德考核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和社会各界的作用,引导家长委员会、社区服务机构等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建立多元化师德考核评估制度,并建立了由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家长委员会代表、社区机构代表参与的多元化立体评价管理网络。

2、完善考核组织管理机构。学校成立了高里中心学校教师师德考核委员会。师德考核委员会成员由学校委员会代表、家长委员会代表、社区机构代表、教师代表组成。下设师德考核领导小组,师德考核工作小组,师德考核监督小组。所有考核领导小组成员必须由学校教工代表通过组成。学校师德考核委员会全程参与、管理教师师德考核过程和结果。

3.构建多元的评价方式,形成立体的评价网络。在评价过程中,从老师新学期签订责任承诺书开始,由自我评价、教研组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学校考核小组评价、家长委员会评价、社会各界的评价(一般通过校长信箱的方式进行)等,形成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构建了立体的评价网络。

二、多元化师德考核制度的内容以及实施过程

1.签订承诺书。教师的师德建设首先应从思想观念上开始,从自我约束开始。自2010年开始,我们每学期结束前都要对本学年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问题苗头开始梳理,并结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师德建设要求,形成新学期的《高里中心学校教师师德建设责任承诺书》,并提交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与每位教职工签订责任承诺书。承诺书一式两份,由学校保存一份,个人保存一份,这样可以让老师们从心开始自我约束、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将师德建设落到实处。该项工作学校检查中心负责监督落实。

2.自我评价。每学期期结束,学校教师根据本人一学期来的师德表现情况,对照“师德建设承诺书”,进行总结,作出自我评价。在全面客观作出评价的基础上,还要查找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的整改措施。这项工作有学校分校具体操作,考核工作小组进行汇总,主要是让老师们认识自身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3.学校教研组评议。每月进行一次,教研组召开会议,对每个教师的师德自我评价进行讨论,并对每个教师的师德表现情况进行初步鉴定。在评议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到个人,并由个人再写出自己反思和纠正措施。这样评价反思纠正有效的促进教师师德建设。例如,针对当前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是签订教师承诺责任书。全体教师签订了以“不搞有偿家教、不向学生推荐购买教辅资料”为主要内容的承诺责任书。二是对学生进行暗访和调查、通报制度,求各处室负责人对学生家长电话家访,了解教师作业的情况。三是建立家校电话联系制度。学校把校长室的电话向学生家长公开,接受家长的监督。通过教研组的评议学生普遍反映教师的课业量少了,自主学习时间多了。

4.民主评议。每学期末,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互相评议师德表现情况,参加评议人数应不少于全体教职工的4/5。分为师德考核小组评议和教师民主评议两方面。民主评议成绩由民主评议小组进行统计,各按照50%比例计入教师的师德考核成绩中。

5.学生评议。每学期末一次,由学校按照班级为单位,对教师所任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评议。

6.家长评议。每学期末一次,由学校采取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评议。参加评议的家长应不少于总数的1/3。

7.学校考核小组汇总评议。每学期,当各项评议工作都完成时,最后由学校师德考核小组对教师进行评议,并结合教研组评议、民主评议、学生评议和家长评议情况,形成教师师德评价意见,确定师德考核等次。

8.建立面向社会的校长信箱,加强社会力量的监督。为了让社会、家长、学生、老师等各方面及时反映学校在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学校向全体家长公示了学校的举报电话、校长信箱、和电子邮箱,让社会各界和全体家长监督我们学校的管理和师德建设,及时对学校的教师进行评价,将评价情况通过电话、校长信箱、电子邮件等方式发给校长。由校长亲自处理评议情况。发现有师德问题,学校师德考核领导小组及时调查、处理、反馈,并对出现问题和有问题苗头的老师进行个别谈话,帮助其改正错误。这项措施通过社会力量加强对学校的师德建设管理,真正提高了教师师德,规范了办学行为。

9.反馈矫正。学校对在师德考核中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出来的各方面的问题,认真进行了梳理分析,并向教职工本人进行问题反馈,同时对出现问题的老师进行谈话,通报相关情况并要求当事人对问题进行反思、整改。学校队师德建

设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并形成书面报告经教师大会通过后,纳入下一学期的教师承诺书中,做到防微杜渐。

10.监督、公示并上报。教师考核结果在学校监督小组的监督下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考核结果记入教师师德档案,并填报师德考核系统备案。

11.加强考核结果的管理使用。考核结果由学校师德委员会进行管理,对于对考核结果的使用情况,在个人评优、树先、晋级择优录取,由学校监督小组进行监督公示,做到公开、透明。将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表彰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对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及先进工作者、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绩效()考核优秀等,必须从师德优秀的教师中推荐评选。

四、取得效果

教师考核自我评价 篇6

教师考核自我评价范文一:

本学期,我任教三年级的语文,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自觉遵守《教师法》,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形势以及学生的实际,努力提高自己的教研、教育、教学的能力。我任教的班级教学质量也能达到学校制定的成绩指标。现在将我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在教学工作岗位上,我认真执行教师的职业

道德。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服从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一切从集体利益出发,为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尽职尽责,坚守岗位。做到坚持早到学校,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不无故请假,认真执行学校的作息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与学生和睦相处,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要使自己的教学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喜欢自己,亲近自己。所以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师爱是一种无私的爱,爱得深沉,持久,学生对老师的爱往往刻苦铭心,终身难忘。我在实践中找到了“对症下药”的良方,就是:管理好班级学生,要学生都喜欢自己,首先是深入实际,从每个学生入手,一有空我就常到班上去,除了尽快地认识学生的名字,避免弄错学生的现象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他们的兴趣、性格、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等,同时知道了哪些学生的性格是内向的,哪些学生的个性是好动、顽皮的。从中找到制订帮助学生上进的方法,做到有法可依。确实,沟通与交流成了师生之间的一条重要桥梁。由于我常与学生促膝谈心,和睦相处,逐渐地我与学生的关系更为密切,从中也物色了一些得力的助手协助我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自订学习的奋斗目标,制订好,增强学习信心。

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差悬殊,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是不可能的,老师靠硬手段去压更是不行。怎么办好呢?我一改以往的教育方式,采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由家长协助监督。让学生自己订出每一单元测试的目标成绩,每个人都以第一单元测试成绩为基础标准。指导学生订目标成绩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订出的目标成绩要明确,要紧紧围绕自己的目标成绩去学习。每次订出的目标成绩都先由家长过目、签名。每次实现了目标成绩都在班上给予表扬、鼓励,并向家长报喜。不能实现目标成绩的则鼓励他继续努力,直到达标为止。在实施学习目标时,我还采用了“一帮一”的方法,以优带差,营造一种互相学习,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优良学风。诱导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明白个人成绩关乎到整个班集体的荣誉,能否取得先进班,班级的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因而我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学生为班集体的荣誉而共同努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成绩而奋斗。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强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学习成绩终于能达到学校的成绩指标。

四、家访工作。

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取得好的成绩,除了他自身的努力,老师的教导外,也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我非常注重家访工作,除了利用电话与家长联系,互相沟通教育孩子外,还利用节假日、晚上亲自到学生家中与家长座谈。我觉得家访工作做得好,是教育学生的成功之路。

以上是我本学在思想,工作,学习上所下的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课堂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有待认清形势,更新观念,不断地挑战自我,努力向上,争取更大的进步。

教师考核自我评价范文二:

一个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这个学期我担任一年一班班语文兼班主任工作,一年来,我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做以总结:

一、语文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我刻苦钻研、虚心求教,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为了让学生掌握最好的,我在备课中,根据大纲要求,从班级的特点出发,着重突破教学难点,抓住教学重点,创设种种情景,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切从学生出发,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务必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多讲,多练,大面积铺开,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于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我赋予教师真诚的爱,暗中给他们鼓励,扬其所长,让他们也体会到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我还组织学生“结对子”,建立学习互助小组,让他们共同进步,既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也树立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小学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推荐

在语文教学不断改革和探索的新时期,在不断提倡课程改革的今天,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引下,我也努力探索,大胆尝试,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教学的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学生的喜欢以及老师们的肯定。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在坚持教好书的同时,我从未放弃过育好人。从参加工作至今,我已担任了九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觉得,做一个班主任也许不难,但要做一个好班主任就很难了。根据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经验,我努力做到了两个字: “爱” 和“严”,这使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既改变了一大批后进生,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

1、有一颗爱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可以让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地关心他,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他们犯了什么错误,也就容易接受你的教育,很快地加以改正。这种爱,有对学生思想形成的正确引导,更有对学生生活上实实在在的关心。

2、细心、耐心、诚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教育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就需要足够的耐心。要善于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观察,发现了学生的错误,坦诚地和学生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我想,只要付出努力,学生是能够接受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喜欢你、信赖你,也就愿意把心事倾诉给你,那样的话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3、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做好工作的保障。

学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对于我们工作的开展和进行有着一定的帮助和促进。面对孩子在学习和其他方面出现的问题,我和家长会积极取得联系,及时沟通,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使学生、老师、家长这三者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为共同的目标去努力。

一年中,还有许多工作做得不够细致,今后,要更加努力工作,争取各项工作有更大进步

教师考核自我评价范文三:

一年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落实教育局、学校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所任班级教学质量有了大面积提高,现就将一年以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1、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年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中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语文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一年来,我一直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首先 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

3、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因为做到了以上几点,所以我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上,效果还是明显的。

四、班主任工作

作为班主任,我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所以在工作中我一直遵循“严要求,高标准”的指导方针。

1、思想教育常抓不懈:利用班会,晨会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卫生、纪律、安全等经常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等。

2、发挥“小干部”的大作用:大胆放手使用班干部,通过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各方面做出了严格要求,班内形成了团结向上的优良班风。

3、经常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协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刻苦学习的意志,教会学习方法,学好各门功课,并掌握学生的课业负担量。

4、关心学生身体健康,注意保护视力,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搞好班级的经常性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5、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等。

通过以上工作,本班学生纪律、学习、生活习惯、日常行为规范等都有了较大转变,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好了基础。

总之,一年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行为习惯还不够规范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教师队伍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篇7

1建设银行东莞分行客户经理绩效考核方案

东莞分行为了健全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客户经理激励约束机制, 促进企业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提高客户经理的团队合作精神, 有效调动客户经理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结合东莞分行实际经营状况, 制定了东莞分行客户经理考核实施办法, 具体考核方案依据办法实施。

对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和经营业绩进行量化, 建立客户经理级别与其年度积分挂钩的机制, 并将年度积分作为客户经理评优和级别调整的主要依据。客户经理考核根据分行每个季度指标情况并结合支行实际给每个客户经理下发指定的业务指标及数量, 客户经理必须在考核季度内完成的任务。主要包括网点考核和个人业绩指标绩效两部分分别考核。

为弥补各网点之间地域、位置、硬件配置等因客观条件不同所引起的考核结果差异, 使考核结果更真实地反映考核人员的业绩和真实能力, 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并根据网点分类标准确定积分调节系数。

2东莞分行客户经理绩效考核体系评价

2.1客户经理绩效考核体系特点

建设银行东莞分行客户经理考评制度建设与考评指标设计逐步完善, 已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并且具有鲜明的体系。其绩效考核体系突出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坚持业绩导向, 考核注重经济增加值。

建设银行东莞分行在全分行内部采取以经济增加值为主体的绩效考核体系, 建设银行总行对各市分行的考核如此, 东莞分行对县区支行的考核也采用此标准, 同时, 当前分行还同时开始实施对职能部门的经济增加值的分解与考核。采取业绩为导向原则, 以经济增加值考核为核心的考核体系能够较好的贯彻商业银行经济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二) 量化考核, 客观有据。

东莞分行对客户经理的绩效进行量化考核, 以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率为依据, 突出了客户经理对经营业绩的贡献, 考核得分与绩效工资和晋升降级挂钩, 显得客观有据, 同时规避了人为情感因素与实施的随意性, 非常客观公正地对客户经理的绩效进行评价。

(三) 考评差别化, 科学公正。

东莞分行在考评实施中依据不同客户经理所处的支行环境、所面临市场和历史、经营差异以及管辖的客户数量、贷款余额以及现实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等差别对各区域、部门的客户经理进行差异化考核, 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东莞分行考评体系的科学性与公平性。

(四) 重视团队的绩效考核, 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东莞分行对客户经理绩效考核是建立在对营业点小组绩效和客户经理个人绩效两者综合考察的基础上。这种考核方式就促使客户经理更加重视营业点整体效益, 提高了团队成员整体协同作战的凝聚力。

2.2客户经理绩效考核体系不足

(一) 现行客户经理绩效考核机制不能够满足东莞分行战略需求

考核体系主要以短期和结果类指标考核为主。当前, 建设银行东莞分行对客户经理绩效考核体系仍以结果类评价指标为主, 对过程类指标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够, 这就容易导致客户经理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特别注重效果成绩, 不是特别重视对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以及对长期目标客户的满意度的关注, 这就对他们未来长远业务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不利的。

绩效考评指标缺乏全面性设置, 忽视前瞻性指标的设置。建设银行东莞分行的考评体系侧重对于效益、经营规模、资产质量等内容的评估设置, 所以把财务指标视为考核的最关键内容, 大大超过对客户服务质量的重视。东莞分行考评体系对客户经理的内部管理和长远发展以及内部风险控制、客户满意度等前瞻问题层面的关注程度基本上没有体现出来。

(二) 考核目标缺乏合理性

在银行考核体系中特别重视对业绩量的提高, 而忽略了客户经理承担工作的高压性, 由此客户经理就非常排斥接受超额工作量的要求, 因为这种指标的完成表明在下一步的考核中就会产带来更为严重的增量指标强加于身上。如果在银行内部出现某部门在目标上同其它部门目标产生不一致性的冲突, 即使本部门的目标能够非常好的完成, 但是如果是建立在别的部门利益牺牲基础上, 这样即使个别部门能够完成绩效目的, 但是对银行整体性利益上可能是带来伤害作用的。

(三) 在团队和个体之间的考核缺少有效平衡

当前, 建设银行东莞分行的绩效考核标准依据贡献度占比进行分配, 在考核体系中, 对支行总体绩效的考核在客户经理考核体系中占据一个很大比例, 同时加上技术人员的参与, 会导致绩效考核中团队的考核在其中占有的比重太高的问题。也就是说有些客户经理多干与少干区别并不是很高, 干好与干坏对绩效的影响也不是很显著, 这种类似于平均主义的考核就会导致客户经理搭便车, 大锅饭的考核貌似公平, 其实是严重缺乏公平和不合理的, 它严重限制了银行绩效的提升, 阻碍了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应用。

(四) 激励手段单一

当前东莞分行对考核结果的激励手段还停留在绩效奖励与晋升降级这个主要措施上, 还没有意识到可以通过对客户经理个人考核而实现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客户经理个人创造力提升的目标。当前的考核形成的结论主要是作为客户经理的绩效分配和晋升降级的依据, 而忽视了客户经理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培训等于客户经理考核过程和结果的互相结合, 以及没有把考核过程与结果作为客户经理长期福利、个人事业发展及教育等方面的依据。

(五) 没有对考核结论充分使用及信息进行相关反馈

客户经理考核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意义非常重要, 对客户经理自身来说, 考核结果能够让自己更好地了解自身工作进展, 又能让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根据明晰的目标有条不紊的拓展和发挥。东莞分行当前所采用的客户经理绩效考核体系在建设银行发展战略方面的推行力度非常不足, 整体考核流程还需进一步的改革与完善。当前绩效考评强调对考评对象的营业业绩水平, 绩效分配与相应的等级评价等方面。此种考评方式对相关绩效考评规划、反馈以及完善进步等重要环节在内的完整实行流程缺乏相应的重视, 这些因素对形成各环节的工作积极性, 最终使银行整体运营向前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设银行东莞市分行客户经理的考核体系深入分析、指出其考核体系的特点, 提出其存在的问题。考核体系存在现行客户经理绩效考核体系不能满足战略需求, 考核目标缺乏合理性, 在团队和个人之间的考核缺乏有效平衡, 激励手段单一, 没有充分使用考核结果及相关反馈信息这五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绩效考核,客户经理

参考文献

[1]孙宗虎, 罗辉.绩效考核量化管理全案 (第二版)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高职教育应重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篇8

一、传统教育学生考核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目標偏移。由于现行许多高职院校仍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往往把学生的课程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能力大小的标准。学生先进的评选、奖学金的发放都与学生的课程成绩挂钩,这在我国传统文化知识本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对待学业成绩的态度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倾向:一是单纯追求高分数,欲“名”、“利”双收。表现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刻意迎合教师,全由教师决定,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二是满足于“60”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把考试拿学分当作一种“过关”行为。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能力情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弱化了学生创新意识,严重偏离了职业教育目标。

2.形式单一,内容不全。目前,大部分学校考试还是以闭卷形式为主,较少采用开放型的诸如开卷、口试、技能操作及演示等考试形式。一般而言,闭卷考试常常只能考查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记忆以及简单的应用,反映的只是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的情况,无法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和通用能力进行检验;而且其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内容还常局限在某些“点”上。因为一张试卷难以覆盖整个课程内容,所以不可避免地造成考试内容的“断面”。同时,这种考试时间固定,往往集中在期末一次性进行,课程门数又多,不仅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导致期末“开夜车”现象的产生,还会使学生养成考试投机心理,造成考试作弊现象的滋生与蔓延。

3.标准缺乏,质量失控。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相对较晚,一大批学校都是在原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上升格建立的。随着近几年招生规模的大幅扩张,教学设施的投入难以同步,部分专业出现实训课量的严重不足。如果严格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保实训教学课时,就必须配备大量的教学设备,这对多数学校来讲,一时财力难以承担。基于这个原因,许多学校仍然过多强调理论教学,在计划安排上增加理论课时,减少实训比例,考核时也只以理论考核为主,更谈不上根据高职培养目标,结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考核评价体系,从而使得专业教学质量难以控制。

二、重构高职教育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措施

1.转变考试观念。考试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它是教师因材施教的调节手段,是控制和调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整、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重要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索质和科学素质为中心,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

2.立以专业技术为标准的考试制度。要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以专业技术为标准的考试制度,考试内容不能仅限于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应着重体现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根本任务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生专业技术和职业素质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确定课程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考核大纲,考试内容重在评定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知识素质,做到既考课程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体现应知、应会,考试考核内容不能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要把考试真正当作实现教育目标过程的一项有效手段。这样,通过考试的评定、引导等功能,促使学生加强实践操作,加大技能训练,增加岗位适应能力。

3.革考试模式,实施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一是职业资格考试与学校考试相结合。将职业资格考试与学校考试相结合,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使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进行职业资格能力方面的学习,提高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使他们在校期间就能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大大提高毕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如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会计实务、经济法课程如通过助理会计师考试取得合格证可不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会计软件课程如通过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电算化考试取得会计电算化证书,也可不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二是书面考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业评价重在评价的内容,即评价什么,这对学生学习具有极强的导向性。考试考核内容,就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向和内容。传统的书面考试,重在知识点的掌握和考核。我们认为要改变这种考试评价内容,将理论知识点的记忆转向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上来。学生不但要掌握“应知”的知识,还要学会“应会”的动手技能,加大动手能力部分的考核,从内容上改革考试制度,变重理论为重技能。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课程的实训考核,就可以请电脑维修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通过故障的检测和排除,检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三是课业与考试相结合。对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可以借鉴英国BTEC教学模式,实行课业与考试相结合。BTEC教学模式是目前国际上较有影响的职业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不同之处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始终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则处于辅助地位。在学生的评价上主要是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业的完成过程全面评估学生学习到了什么专业技能,并由此测量学生掌握通用能力的情况。实际上,课业是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和锻炼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用课业替代考试可以改变以往考前复习中教师划考试范围,学生千方百计押题、套题和死记硬背的复习方法,还可以打破传统考试阅卷中一张试卷定乾坤的成绩评定方式。四是课堂评价与考试相结合。传统的闭卷考试很难全面考查学生,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平时的各种表现,特别应注意学生平时在专业素质和技能方面的训练情况。对考试成绩要结合课程总结性考试和平时考核,注重并逐步加大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强化过程性评价考核份量。这样,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平时就加强技能训练,避免考前临时突击的现象。

4.建立考试改革的配套措施。高职高专考试评价体系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彻底改变现有考试评价体系,得有赖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条件的同步改革。因为教学内容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能否与职业资格制度科学、合理的对接,不仅关系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否确立,而且关系到高职专业办学特色是否突出的问题,同时也是制定科学规范考试制度的前提;而合理的教学方式又是制定规范考试制度的关健;充分的实训条件是制定科学规范考试制度的基础。

上一篇:煤矿运输副总工程师责任制下一篇:风味小吃臭豆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