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高工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建筑高工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本文选取岭南建筑的典型个案,来梳理挖掘在岭南建筑细节上所具有的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文化的影响的表象,揭示出岭南建筑所独具的“开放兼容、多元并蓄”的文化个性。最后探索岭南建筑细节的发展启示,讨论有关岭南建筑的保护、规划和建设措施。广州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多雨,常受台风吹袭。

第一篇:建筑高工论文

谈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建筑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正在逐渐加剧。而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其与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尤其对于房屋建筑来说,节能、环保等相关的理念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主要针对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建筑来进行分析,介绍了具体的定义和特点,探讨了相关的设计和具体的施工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诞生出了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等相关建筑类型,不仅提高了人们居住的舒适度和健康性,满足了人们的居住需求,而且也使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污染问题的解决程度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提升。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注意在设计相关建筑时,由于建筑施工和具体的运行需要受到施工技术、施工成本、施工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为了能够满足节能、绿色、可持续发展等相关要求,建筑行业也必须要加大研究,从而更好的提升建筑的健康性和适用性[1]。

一、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定义和特点

(一)定义

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定义具体是指具有能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并高效为人们提供合理的使用空间,从而促进人与建筑之间和谐相处的一种新型建筑。该种类型的建筑,其主要特征在于能够实现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进而减少资源的浪费现象,更好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2]。

(二)特点

我国开展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的目的在于降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材料,并保护自然环境不受到污染,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维持建筑性能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使建筑行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和传统建筑相对比,节能、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具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首先,传统建筑在施工过程当中对能量消耗的重要性没有产生足够的认识,以至于形成了认知偏差,而绿色建筑则是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来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其实现规模化的建设和管理。其次绿色建筑主要关注经济和生态环境是否达成了平衡状态,施工区域和气候之间的差异往往只有做到自然环境和建筑之间的和谐与统一,才能够更好地延长建筑的生命周期,并使材料得到循环高效的利用。

二、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具体研究

(一)节能建筑

节能建筑具体是指采用新型的墙体材料和采用各种有效的对策能够实现节能目标的建筑,其所涉及到的技术领域较多。首先是对建筑节能设计的相关应用,在具体的设计过程当中,首先要使建筑师的节能意识得到提高,并发挥出节能建筑设计在节能工作等方面的重要决定作用,从而通过相关的设计方案避免在建筑施工中所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同时还要重视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对此我们应該推广和应用太阳能建筑,从而有效的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如此一来,在炎热的夏天,可以通过相应的供暖通风技术来为我们创造出良好的舒适条件,而且还应推广和应用地热,有效的减少空调的能源消耗,保护城市环境[4]。改善建筑的维护结构,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其维护结构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执行,使维护结构的热工指标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内,并使窗户的气密性得到提高,通过对新型建筑材料的推广和应用,使之实现保温隔热等重要的建设目标。在节能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还应对设备的节能问题加以重视,在建筑应用的过程当中,空调和照明设备具有较大的能源消耗,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使设备的节能效果得到提升,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全面提高设备效益,提高系统的节能效果,有效的减少相关的能耗问题。最后在物业管理和使用操作等方面也应该重视节能,其适用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居住建筑,而且对相关的节能措施也必须要进一步的强化使用,从而充分发挥出节能建筑的主要作用[5]。

(二)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主要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应用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维护结构、低能耗、利用新能源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具有合理的选址规划、高效的资源利用以及综合有效的节能措施等相关特点。绿色建筑不仅可以有效的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而且才能够使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得到有效的降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绿色建筑主要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思维方式,其对目前一些具有破坏性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有效调整,便使其与生存环境达到了一种平衡状态。而建筑的设计师也应通过绿色的理念,来对相关的设计元素进行充分的调整,并以创新精神来不断的研究和开发全新的技术手段,使建筑施工可以环境向着更为和谐的方向发展。而绿色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关注的是对能源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建筑施工当中,人们所采用的施工模式往往是通过不适当的方式,对不可再生能源和资源进行消耗,而且还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但事实上,自然环境一直为我们提供替代能源和相关的清洁能源,例如包括在建筑的照明能源上我们可以使用太阳光,在制冷设备当中我们可以采用流动的空气。所以在建筑施工设计等方面,我们应该将浪费和一次性使用等观念进行抛弃,并多采用可再生资源和替代资源来完成建筑的建设任务。而且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也使建筑能够赋予生命,并能够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气候等进行和谐发展,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三)可持续发展建筑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人们针对目前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资源浪费问题等所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可持续发展建筑正是该种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节能建筑理论在研究过程中所实现的一项重要的突破。现如今,人们对建筑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经达成了共识。首先人们应在健康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实现与自然共存的目标,通过相互依赖,使人们可以与自然世界产生相互作用。而且我们还应尊重精神和物质之间的联系,对人们居住的环境加以考虑,从而有效的提升精神和物质意识之间所具有的联系。我们还应消除废品观念,对产品和其生命周期进行评估与优化,从而实现自然系统中无废品的目标。重视自然能量流动,遵循自然世界的发展规律,充分的利用新能源。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也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其既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消耗,而且还能够使城市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得到拉近,从而实现和谐相处的重要发展目标。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依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从长远利益和即时利益的角度出发,坚持科学、合理、环保等理念,并以绿色建筑来作为依托,有效杜绝相关的资源浪费问题,从而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滕佳颖,许超,艾熙杰,杨涵,张连强.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驱动结构建模及策略[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9,36(06):124-131+137.

[2]王浩.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建材,2019(06):215-216.

[3]刘晓琳.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绿色建筑维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设原则[J].地产,2019(18):25-26.

[4]王星,闫孟.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建筑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J].辽宁经济,2019(09):54-56.

[5]赵崇骞.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J].辽宁经济,2019(08):32-33.

作者:赵玉强

第二篇:简述建筑物建筑节能与建筑造价管理

【摘 要】文章主要论述了建筑节能与建筑造价管理只建的关系,并且针对建筑物节能以及建筑造价管理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引起有关建筑商的关注。

【关键词】建筑物节能;建筑造价;管理

引言: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深入人心,为了能够造福子孙后代,当代人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必须要对能源进行节约管理,这一观点逐步的深入到建筑行业中。如何实现建筑行业的节能环保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必须对其进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房价已经叫苦不迭,建筑商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严格控制好建筑施工的经济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满足老百姓的基本需求。

1.分析建筑节能与造价管理的作用意义

在对建筑造价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始终贯穿于节能建筑设计建设的各个环节,但是对于建筑造价管理而言,它属于一种建筑节能的体现,建筑节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全面的造价管理作为支撑,总之,建筑造价对于建筑节能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应的保障性以及引导性的作用和意义。在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建筑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的设计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建筑造价从中进行协调合作,同时又通过建筑的造价设计,进一步实现建筑的全面节能效果,积极的引导建筑造价设计进一步的朝着节能的目标方向发展实现。

建筑节能和建筑造价管理这两者之间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建筑节能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用的节能新材料和一些新设备节能新技术等,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通过建筑造价管理进一步的实现建筑设计;零一方面,在建筑节能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建筑造价管理在主要是贯穿于节能建设的每个方面,并且通常让建筑节能在设计过程中对于新工艺以及新材料和新技术等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造价管理具有更大的考验。

2针对建筑物建筑节能管理

2.1对系统负荷进行合理的计算

在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关注的一项相对来说比较关键数据就是冷热负荷的数据,有了这一数据,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顺利设计出适当的输送管道尺寸和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容量,并对其空气处理设备的作用进行有效的确认,目前大多数的设计师在对暖通空调系统的工程施工图纸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都习惯于把建筑在技术设施过程中能够承受的冷热极限指标或者设计手册当做重要参考,这样的设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显然是不正确的,采取这种方法设计出的系统一般都会产生管道直径以及水泵配置和冷热源设备等部分和实际需要相比稍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更高的初始成本費用和较大的能耗。同时还会进一步的延长操作运行过程,在研究暖通空调系统的可行性的过程中,对其开展最初的设计工作时,由于无法得知准确的门窗大小以及设计结构,所以没办法估计暖通空调的负荷情况,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凭借长期工作总结出的经验,来做初步判断。不过当设计项目施工图纸的过程中,由于已经对暖通空调的详细负荷情况进了解时,就不能够继续结合相关的指标来开展工作,否则设计的目标会很难实现。

2.2对水力平衡装置进行相应的设置

针对定流量暖通空调系统来说,不仅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对各项相关的结构进行注意,同时还要对其各线路之间的平衡性进行注意,尤其是各线路中的水利平衡。如果是变流量暖通系统的话,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特定的一些部分的流量设定进行充分的考虑,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结合系统的特点进一步的建设相关的动态差压控制阀,这样就能够保证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压差,之前所用的一些动态流量平衡阀就会被取消。如果整个系统由于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就会进一步的倒持系统水利出现不平衡的现象,这样就需要在系统中安装静态水利平衡阀。在对空调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在水流管道和新风机租管理上面进一步的安装动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这样能够进一步的保证空调系统具有一定的整体水利平衡,如果有些部位一旦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就可以在应程度上对其进行有效的调节。

2.3对空调进行合理的设计

一是,针对空调系统设而言,它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参照运行成本以及相关的安装成本等,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虑用户身体健康,尤其是对有那些空间比较大、空间人员比较多的房间,在设计以及选用空调过程中,需要在一定程度傻瓜根据空间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等调节新风进量,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室内空气满足正常生活需求。

二是风机盘管机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新风空调系统,那么还需要对新风口的位置进行重新设定,或者将其设计在机组出风口周围,不能够将出风口设在机组吸风口,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室内空气转换效率,进一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3针对建筑物建筑造价管理

3.1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事前控制进行做好

当进行设计单位进行选取的过程中,既要观察研究过程中的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需要技术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同时也要强调经济因素的科学性,如果工程项目建设是终身制的话,相关的一些设计者往往会对责任进行逃避,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设计保险系数,这样就引起了资源的浪费问题。

尽管一些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对资源使用量进行控制,但是由于设计者没有现场工作经验和经济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设计方案出现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的现象,因此,在对项目进行建设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的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项目造价管理失去控制,除此之外,一些设计往往忽视了项目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运营维护费用,设计方案的限额设计效果很好,担是进一步的使得项目的维护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大大增加,进一步的需要对混乱的投标悍况进行解决,首先应该仔细的研究招标文件,将其在一定程度上把招标文件与投标文件放到一起,例如:双方的内容以及范围库进行核时的过程中,把招标文件中不是很明确的地方找出来重现的审查,尽量避免出现施工方钻空子。

3.2对现场施工管理进行不断的加强

意识应当对中间支付的付款以及计量继续拧合理的处理,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其招标材料以及施工合同和投标预算等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中间支付所具有的依据,建筑工程项目的中间支付基础属于现场的施工情况以及项目施工进度;而且,需要施工进度的合理性进行严格的审查,对施工质量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兼顾性进行有效的评估。严格跟踪检查项目实施时的科学性,并且需要根据环境的改变一些施工计划的调整。

二是对现场签证以及工程变更造价进行严格的控制,审核人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建设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以及归纳,在阅读相关的一些资料的过程中,主要是掌握工程的施工范围,了解到合同价款如何进行结算,知道签证的内容有哪些,以及是否真实合理,为工程造价的客观准确计算。

总结:

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要求以及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进行建筑节能,虽然节能建筑的建筑造价在一定程度上是高于普通建筑,但是节能建筑所带来的好处是长久性的,节能建筑对人们生存环境中的资源节约具有着比较大的影响。目前,要对科学发展的观念进行充分的运用,对建筑造价和节能建筑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调节,让两者之间能够相互融合以及适应。从而让建筑造价在建筑节能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遂政,王意宽.建筑节能与工程造价管理浅谈和分析[J].河南建材,2011,04:93-94.

[2]张英健.浅谈建筑节能与工程造价管理[J].黑龙江纺织,2013,02:40-41.

[3]王苏毅.论建筑节能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9:171.

[4]马旭阳.工程造价管理与建筑节能的探究[J].民营科技,2012,09:233.

[5]张云华.生态节能住宅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D].重庆大学,2008.

作者:徐中倩

第三篇:从建筑细节看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文化的影响

摘要:本文选取岭南建筑的典型个案,来梳理挖掘在岭南建筑细节上所具有的西方建筑文化对岭南建筑文化的影响的表象,揭示出岭南建筑所独具的“开放兼容、多元并蓄”的文化个性。最后探索岭南建筑细节的发展启示,讨论有关岭南建筑的保护、规划和建设措施。

广州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多雨,常受台风吹袭。因此傳统的建筑在解决通风、隔热、防风、防雨、防潮等方面都极具特色。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建筑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明清时期的书院、祠堂建筑;第二阶段是清末民初的西关大屋、竹简屋和商业骑楼建筑;第三阶段是西洋建筑的传入,中外建筑师将中西建筑融合起来;第四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建筑技术融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岭南建筑逐渐进入现代建筑的发展阶段,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岭南派建筑新风格。涌现出以佘畯南、莫伯治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老中青岭南派建筑大师。广州的岭南建筑有许多代表作。余荫山房、小画舫斋、陈家祠、西关大屋、竹筒屋、商业骑楼建筑等都充分表现岭南城市的风貌。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广州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诸如北园酒家、泮溪酒家、白天鹅宾馆、花园酒店、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矿泉别墅、白云山双溪别墅等一大批园林宾馆和酒店,它们都是现代岭南建筑的优秀作品。

一.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的岭南传统建筑

1.岭南茶楼建筑

广州有许多传统的茶楼,其中最负盛名的有陶陶居、莲香楼、惠如楼、成珠楼等。茶楼的布局一般分为前后两部分,前楼为普通客座,后楼为雅座,有的茶楼的中部还设有岭南庭院,外部装修或中或西,或中西结合。内部则用门罩、槅扇分隔空间,装修极富岭南传统情调。广州茶楼建筑外观形式是折中糅合的多样化,或偏重传统特色,或模仿西洋古典风格,形成岭南特有的形式,也为广州市井风情增添风采,是岭南文化的一大特色。

惠如楼原址位于中山五路,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是广州历史悠久,最具岭南特色的茶楼之一,素以传统粤菜、精美点心和龙凤礼饼驰名。原惠如楼建筑外观为三层,首层门前为骑楼。二层外立面采用四柱三拱券形式,柱用爱奥尼式,外置凸出的半圆阳台,有西洋巴洛克建筑的风韵。三层前方为一平台,可观街景。全楼外立面采用西洋巴洛克风格装饰,楼内装饰却是岭南传统风格。楼内南北两面几乎全部采用中式落地长窗和仿满洲窗,通风采光极佳,冬暖夏凉。三楼大厅中部由东至西从楼顶设一下垂的花阴装饰,图案为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金光闪闪。各厅堂挂以名人字画,处身其间品茗,其乐无穷。然而,随着广州城建的发展,百年茶楼在数年前的旧城改造中被拆毁,令人惋惜不已。

2、竹筒屋

在19世纪后期,广州的竹筒屋仍然保持着岭南传统特色。也就是说面窄而进深大,进深常达12米以上;通风、采光、排水及交通主要靠天井和巷道来解决,进深的加长则天井相应增多;外观看似为一层,因屋高达四五米,故常设夹层和增设楼梯;墙基以麻石砌筑,墙身用青砖,山墙承重,木构架,瓦顶。那时亦出现前部为单层,中、后部为二层的竹筒屋。

民国以后,由于西方建筑技术的传入,广州的竹筒屋也发生了变化。层数增加,出现二三层,甚至四层的建筑,楼层和门楣的梁和过梁使用新型建筑材料水泥制造,以混凝土代替砖木结构,上设小阳台,并采用西洋建筑的局部装饰,屋顶改为平顶。人称这种竹简屋为“洋楼”。

3、商业骑楼建筑

商业骑楼建筑 “骑楼”建筑最早盛行于南欧、地中海一带,本世纪初广州开辟马路时,将西方古典建筑中的券廊等形式与广州传统的形式相结合演变成广州特有的“骑楼”建筑,这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广州较早的“骑楼”建于一德路,石室一带。“骑楼”是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相互联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骑楼”可以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人行道以内的店铺也得以荫蔽,便于敞开门面、陈列商品以广招顾客。所以这种建筑,一时风靡全城,逐步形成广州街景的主格局。

4、五邑侨乡祠堂建筑

五邑侨乡一些祠堂建筑也做到中西合璧,更是难能可贵,这是对几千年的封建神权传统宗法思想的一大冲击。开平荻海的余氏风采堂最令人称绝。风采堂外观为岭南传统祠堂建筑式样,但主厅堂的“风采堂”则有浓郁的西洋风情,堂前的拜厅有四根铁柱,其铁花装饰图案有伊斯兰建筑的神韵;柱头融合了爱奥尼克式和科林斯式的花式,檐底托板具有明显的巴洛克式痕迹。风采堂后面的建筑“风采楼”更是典型的西洋建筑风格。此外,塘口镇强亚村委会子宅村的九二方公祠,台山端芬镇曹凹村的曹氏宗祠,山后村的梅氏祠堂等都是这种中西结合的典型建筑,成为侨乡民风开放的又一佐证。

二.岭南地域上的西洋古典建筑

沙面位于广州的城西,与老城区只有一条小涌之隔,形成独立的小岛。沙面的建筑多为砖木、砖石结构,其建筑形式大部分为西洋风格,所以人们把沙面称作西洋建筑群。一些专家认为,沙面西洋建筑形式可分为新古典式、折中主义式、券廊式和仿哥特式等。沙面的整体规划一直强烈的保留着西方建筑规划的思想。建筑群最外围是环岛路,中间是纵横交错的笔直小路,采用网格状的布局,建筑群布置在两周。岛的中心地区还布置了比较宽的绿化带,加以点状的雕塑和小品,人们可在绿化带里随意休憩。

三.西方建筑师在岭南地域的作品

位于康乐园西北区的哲生堂,建于1931年,是以孙中山之子孙科的字命名的。从外观上看,三层的建筑相当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绿瓦蓝脊,脊端及檐端饰有岭南传统建筑的人兽像,红砖外墙映衬着古朴凝重的拱形门,到了二层颜色突然换成明黄,饰以红色圆柱,栏杆则镶嵌以翠蓝琉璃通花砖,色彩对比十分强烈。远远望去,哲生堂如同一座华丽而庄严的庙宇,掩映在一片绿树丛中。 虽然外表很‘中国’,可是我们可以从一些细节当中把握到,这并非出自中国设计师之手。可以从康乐园的许多红楼身上发现,西方建筑师在模仿中总会加入一些属于他们自己的更灵动的想法。比如西北区542号的八角亭,蓝瓦脊、绿瓦面、绿瓦花窗、宝蓝琉璃瓦屋顶的它,浑身都散发着浓郁的中国古典建筑气息。八角亭的亭尖是一盘水果的造型,水果的正中是一只肥美的田螺。这样的造型在中国古典建筑中是无法找到的,眼尖的建筑学者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个亭子也一定属于舶来之品。 为了更具实用性,西方建筑师也会将西方建筑中一些适合岭南地域特色的建筑细节引入进来。比如屋顶上部更加完善的雨水输送管道、再比如房屋内部更加科学的采光和防潮设计。

四.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的岭南建筑风格

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进入,广州的居住建筑也出现了西方屋式。由于受到欧美西化的影响,广州传统的西关大屋、竹筒屋等民族传统风格与西方古典建筑相糅合,也出现了新型的花园式洋楼。

东山一带,上世纪初还是广州郊外荒野之地。从19l5年开始,一些广东籍华侨开始在这里建置房产。民国时军政官僚也纷纷到此营建别墅和官邸。于是,东山一带,尤以新河浦为代表出现了许多时髦、豪华的花园式住宅和洋房。此后逐渐扩展到农林上路、农林下路和梅花村一带,那些地方相继建设了许多吸取欧美各类别墅形式与广州地方传统建筑特点相结合的新型民居建筑群,即花园式洋楼。

东山花园式洋楼一改传统建筑“青砖石脚”西关大屋的格调,又有别于“开间窄、进深大”的竹筒屋的布局。这些花园式洋楼具有下列的特色: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大多有古典柱式,也有部分采用中国传统形式;建筑面积较大;平面不规整,布局灵活多样,一般为二三层,前后有庭院;建筑大多有柱式门廊,若无门廊,则在门上方设三角山墙式屋顶,起雨罩作用,近似欧洲的乡间别墅;室内精心装修,地面一般都铺以优质水泥花阶砖。

东山花园式洋楼大体分为两类型:一种是花园别墅式,前后有庭院,主楼多为二三层,外墙用红砖砌筑,水泥钢筋结构,多采用仿罗马、希腊等形式,门廊入口处采用券拱形式和山花顶,形式新颖,副楼多为平顶,清水红砖勾缝外墙,装饰稍逊色;另一种是建筑线条简练,装饰简洁,外墙用红砖砌筑,楼上筑阳台或前廊,室内明亮宽敞,地板铺水泥花阶砖,柚木门窗,主楼前设小庭院。

东山侨房建筑面积一般比较大,普遍为二三层,前后有庭院,多用坚实的钢筋混凝土和南岗红砖建造,建筑形式多为西洋古典式,部分采用中国传统形式,室内装饰较好,地面多铺进口优质水泥花阶砖,还有壁炉。东山一带民居建筑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中西合璧,融岭南建筑和西洋建筑风格于一体。“这些建筑多有西方建筑中的柱式门廊,形式也比较开放,平面布局灵活多样,不像中国古建筑有那么多的规矩,需要遮了一层又一层,比如照壁。而窗户有时则设计得颇具岭南特色。”小洋楼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豪门的府邸式建筑有很大不同,此外东山的侨房中,也有少数不设门廊,而是从门上方设三角山墙式屋顶,起雨罩作用,略似欧洲乡间别墅,有些屋顶有刻字表明年代。

五.岭南建筑细节的发展启示

文化的开放性必然带来兼容性,岭南文化对各种外来文化一直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从文化的国际交流的视野考察,岭南文化融贯着中西文化的特色,包含着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同时,岭南文化也十分注重外来文化与岭南本地的自然和人文相互融会贯通,形成自身的独特之处。

一个好的建筑作品往往通过建筑细部来充实建筑形象;用不同民族文化理念精心设计的建筑,就自然而然地孕育出各民族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一定的建筑文化及其细部处理是和一定的建筑材料密切相关的,是对建筑材料的独特领悟。新的建筑材料的涌现为我们塑造民族建筑文化提供了更加廣阔的可能性。如果说以前是用砖、木、石的民族建筑,今天我们要做的是用混凝土、钢材、玻璃、铝合金、石材、面砖、涂料等新型的建筑材料去塑现代的、民族的建筑文化。这些是古人所没有做过的,靠抄袭、拿来现有的、别人的东西是没有出路的。我们要做的只有创造,而这种创造必然会与建筑遗产与传统保护、继承和发展以及世界不同地区的建筑文化特色联系在一起。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分析那些成功的建筑实例,从中受到启发,取其精髓,汲取营养,使我们的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追求建筑的文化性,并不等于用过去落后的技术手段重建旧时代的建筑,而是用最新的设计理念,最新的技术去建造这一历史时期的具有区域性、民族性、国际性文化特点的建筑,真实地体现出自己的时代风格,使我们的建筑文化得以正确表达和延续。

作者:严小莹

第四篇:建筑文化与建筑环境

摘要:建筑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环境、各种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同时这种文化特征又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关键词:建筑文化 ;建筑环境

引言

建筑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富含了无数智慧的结晶。新时期喜爱,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建筑艺术也被赋予了新的任务,既要保持建筑设计的基础功能,也要在此基础上追求生态环境与当地文化的地域性结合。

一、建筑文化根植于人居自然环境之中

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日照角度、日月潮汐、水流风势、气温、气压、食物、土地、水质、植被等等。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对外应有利于形成小区外部环境,对内应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内环境。这些建筑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岛,椰林茂密,气候炎热,人们用椰树叶、棕榈叶盖起了适应热带雨林的茅草房、小木楼,通风、凉爽、轻盈、简洁,建起了热带雨林建筑。在中亚、西亚,在中国的西部高寒地区,人们用石块垒砌、依山就势盖起了石板建筑,避风、挡雪、保温、御寒,筑成了高原山地建筑。如中国的西藏、青海、四川等少数民族在中国西部依山就势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山地建筑群。在中国的黄土高原,漠北戈壁,雨量稀少,气候干燥,人们利用山边、土坡挖洞筑房,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土建筑。甘肃敦煌艺术陈列馆把建筑埋入山坡下,半开敞式入口,山坡挡墙甬道,生土式建筑特征十分明显。在美国的东部,在澳大利亚,在中国的南方,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人们用木材、砖瓦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盖起了遮阳避雨、通风透气、造型别致的湿热地区建筑。

这些建筑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适宜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与风景、林木、地形融为一体,形成了根植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建筑文化。建筑既要根植于自然环境,又要服从于自然环境,这是建筑师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二、社会时空环境差异造成建筑文化的多元化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欧洲国家、美洲国家、亚洲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国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各地区的文化习俗也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居社会时空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建筑文化的时空性和多元性,因而产生了古代的或现代的中国建筑文化、俄罗斯建筑文化、东南亚建筑文化、欧美建筑文化、非洲建筑文化等等。欧洲的古希腊建筑、北非的古埃及建筑、南亚的古印度建筑、古代中国建筑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源流。天主教、耶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地影响到信仰宗教的国家和地区,也深刻地影响到这些地区建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文化。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沿袭至今,既古老又博大,自古以来受到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等思想伦理的影响。特别是儒教统治中国2 000多年,根深蒂固。这种文化把儒、道、佛、禪各种思想观念兼收并蓄,融为一体,光辉灿烂,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地域、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建筑文化,国际性建筑文化也可吸收、融合新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在当今世界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对前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彼此影响,共同发展,只有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促进世界建筑文化的多元化构成,最终才能建立一个 “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三、中外建筑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建筑文化处于全球“大文化”系统之中,各民族、各地域的建筑文化在此共生共荣,组成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响曲。全球化的社会进程给文化交流带来了碰撞与会合,冲突与交融。

几千年来,中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渊源流长。佛教文化本来发源于印度,随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代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传经,佛教影响中国2000多年。但是,佛教的内容,佛祖的像貌,佛庙的形制与中国文化交融,形成和发展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建筑文化。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出国留学归国的建筑师,大多数是留美的学者,他们受当时西方学院派建筑文化观念和中国国粹主义建筑文化观念的双重影响,强调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重点在建筑风格上,第一次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批精品,开创了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新纪元。例如由第一批留美建筑大师吕彦植先生20年代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中山陵等等,在当时中国建筑界的确起到了石破天惊的影响,推动了中外建筑文化的融合进程。

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政体、机制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具有俄罗斯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形成和发展了中国50年代“社会主义”建筑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一次打开国门,引入西方经济管理模式,模仿“欧陆风格”、港台建筑,后现代主义几乎风靡全国,形成和发展了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建筑文化。不言而喻,世界各国的建筑文化均要受到当时当地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技术水平的约束,相互冲突,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然而,什么样的交融和交流具有生命力,经受得起时空的考验?只有那些吸取了东西方文化精髓,融合为本民族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古今建筑文化交融的探索和追求

古今交融,古为今用,必须分析“古”与“今”在建筑内容上所发生的变化。这些质的变化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文化观念、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引发的必然结果。正如吴裕容先生在评价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艾菲尔设计的艾菲尔铁塔时指出的:“人们试图让每一种艺术适应人类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所有的人类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所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古今交融探索的是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问题。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许多特点,如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富于变化;建筑造型,丰富多彩;空间分隔,灵活多样;室内装饰,讲究内涵;色彩运用,五彩缤纷;庭园绿化,更是含蓄活泼,变化万千,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创作现代建筑当中,当代建筑师应吸取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按现代化多方面的要求,从分析各种矛盾中探索和追求适应人们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人们的建筑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继承中国传统,发扬民族形式,创作建筑艺术美的问题经历过多少次探索和讨论。经历了解放初期模仿“大屋顶”的怀旧复古时期;经历了批判复古主义,照搬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阶段;经历了文革批判洋奴哲学,推行“干打垒”穷过渡的年代;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崇尚西方,风靡“欧陆风情”时期。经过反复摸索的艰难曲折以后,中国建筑师开始走继承传统,适应功能,采用高新技术,探索古今交融,实现建筑创作现代化的正确之路。

结语

综上,我们这一代建筑师应当牢固地树立起“科学的建筑文化观”,以中国文化为主体,加速建筑文化与环境、与民族、与社会、与时代的交融进程。在建筑设计时形体美要考虑,还要以生态学的角度来发现建筑的美,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在被努力创造的同时也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建筑环境艺术主旨不仅要创造出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还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闫启文,吴维霞.浅析地景建筑与环境的融合[J].美术大观,2012(9):146-146.

[2]卓琪淞,汪海鸥.浅析建筑与环境的融合[J].住宅科技,2015(4):41-43.

[3]潘嘉敏.传统性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与传承[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10-13.

作者:王升阳

第五篇:浅谈建筑设计中建筑功能与建筑造型的关系

【摘要】建筑功能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实用性,建筑造型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美观性,现代化建筑设计中既要追求建筑功能的实用性也要在视觉上形成冲击力,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处理好建筑功能与建筑造型之间的关系,只有同时满足两者的功能美观要求,才能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城市建筑。基于此,本文就将对建筑设计中建筑功能与建筑造型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说明建筑功能和造型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功能;建筑造型;关系

建筑造型是构成建筑形象的美学形式,建筑造型的形态一方面受到建筑所处环境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建筑功能要求的制約,因此处理好建筑功能与建筑造型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设计出既能够满足建筑使用要求,也能够达到人们现代化审美观念的要求。接下来笔者将以合肥美术馆为例,探究建筑设计中建筑功能与建筑造型之间的关系。

1、项目概述

合肥美术馆(又名合肥国际创新展示馆),位于方兴大道与广西路交口东北角,坐落在塘西河畔,占地约262亩,建筑面积16307平方米,总投资1.88亿元,包括主体建筑、艺术广场、绿化景观等,由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孟建民先生设计。合肥美术馆的设计方案灵感来自民间儿童游戏棒,由346根长短不一的金属杆编织而成。金属杆长向约74米,短向约47米,形成乱向自由分布的交叉杆棚罩,外观就像一个未经过修饰的鸟巢。目前,合肥美术馆已经投入使用,这座外部造型奇特、内部功能齐全的美术馆,从设计到建设再到开放,花费了将近十年的时间,终于在安徽合肥立足成功。

2、完整的功能与唯美的外部造型

合肥美术馆内部功能分区图,单体建筑内部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展示藏品,一共有两层,地上一层为接待厅和挑空区域,地下一层是展示空间,从西往东依次为舞蹈排练厅、美术教室、群众文化剧场、多功能厅、会议接待室、洗手间、民俗(民间)文化展厅、健身活动室、公办区、机房设备区、回廊、艺术综合展厅、鲁彦周纪念馆、书报与电子阅览室、会议室、棋牌综合馆、下沉广场等,并充分利用外部造型设计构成的小空间,摆上各种各样的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品,不仅为人们提供欣赏艺术品的地方,更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地方传统文化。

利用因为外部造型设计留下的各种小空间,巧妙的设置成展示藏品的功能空间,最右边的图是利用楼梯端头的空间展示陶泥织品,中间的图纸利用金属杆与内部空间交错的狭小空间展示葫芦艺术品,最左边的图是利用上部挑空却有各种金属杆作为支撑点的空间悬挂艺术气息很浓的油纸伞,营造出浓厚的美术馆艺术氛围。

合肥美术馆外部场馆主体工程几乎都是采用长短不一的金属杆和玻璃焊接或镶嵌而成,形成自由分布的交叉杆棚罩,外观就像一个未经修饰的“鸟巢”。细节处理中设计师在造型细节处理非常讲究艺术性,看似杂乱无章的金属杆,实际上分布的极具童趣和符合美术馆和文化馆的建筑功能主题,延伸到地下的金属杆仿佛是童年的跷跷板,让人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不禁回到童年的快乐时光中。内部连接处的处理保证了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设计师在处理建筑功能与造型之间的关系时,充分考虑到人们使用的舒适性和视觉冲击感,达到使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

3、建筑设计中功能的设计特点

设计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的是建筑使用功能,也就是这个建筑将来要用来做什么,就如同本文的案例,这座建筑将来是作为安徽省合肥市美术馆和文化馆等功能与一体的公共建筑,那么在承载这些功能要求的时候,就要在内部空间划分过程中考虑各个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与外部造型之间的关系。作为美术馆和文化馆,展示空间和学习空间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那么在功能设计时就要将最好的位置留给这两大功能空间,其他类似设备、办公、卫生间、会议室等辅助功能区,可以设置在因为外部造型设计而导致某些不好用空间处,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空间使用上的浪费,而且还能够将功能设计与外部造型设计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建筑造型设计与建筑功能设计形成一个整体,为参观和学习人员营造更好的展示空间和浏览空间。

4、建筑设计中造型的设计特点

在建筑造型设计中要满足美学特点,建筑是一种凝固的音乐,通过人为的渗透各种文化内涵,将建筑包装成一个极具艺术气息的展品,人们在欣赏它美观的同时还能学习到当地传统文化知识,符合现代化文化传播和发扬的要求。建筑造型设计还要满足空间设计特点,建筑空间是外部造型设计的主要部分,属于建筑设计中重要的环节之一,通常情况下容易受到城市规划方案的影响,也会受到建筑自身功能要求的影响,但设计师就要是在这种限制中寻找到两全之策,将功能与空间的关系处理好,将建筑外部造型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建筑造型设计还要满足环境设计特点,由于附近环境会对建筑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既要追求建筑物的艺术特征统一性,又要体现出建筑的独特性,在满足相关城市规划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将当地文化元素灵活的运用到建筑造型设计中,增强建筑物的独特性。

结语:

本文结合合肥美术馆实际案例,对建筑设计中建筑功能与建筑造型的关系进行分析,在现代化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追求建筑功能的完善,同时也要满足人们对建筑造型的审美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建筑中要以长远的眼光考虑造型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在确保功能齐全的基础上,设计出至少在20年内不落后的外部造型,才能促使建筑成为地标性建筑。

参考文献:

[1]程长春.浅谈建筑方案中立面造型设计与空间设计的关系[J].建材与装饰,2017,17:104-105.

[2]石阳.建筑方案中立面造型设计与空间设计之间的关系[J].建材与装饰,2016,02:115-116.

[3]关鹏飞.浅谈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科技经济导刊,2016,14:47.

作者:文佳宇

上一篇:家长论文下一篇:教师责任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