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的论文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的论文(精选11篇)

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的论文 篇1

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多数为农民工,占全部工作人员的50%以上,而通过专业培养的专业技术人员却非常少,大约占了全部员工的8%左右。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土建工程现场,加强安全意识的培训极为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施工培训。加强岗前培训、现场督导、定期教育的力度,进行定期审核,充分确保对于技术人员和安全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工作。

3.2土建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需要由项目经理协同专职管理人员及其他监管部门共同负责和管理。建筑施工现场混乱、复杂,危险场所比较多,很多施工环节存在较大的危险性。提高施工现场参建人员的危险意识,是最直接的防范措施,因此需要采用安全标语或警示牌进行安全警示,这也是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的最直接方式了;机械设备也时安全隐患的一大来源。杂乱的施工现场,难免存在违规使用机械器具或不按安全规程进行野蛮作业以及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等现象,针对于此,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全面及时的对施工现场所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违规现象及时制止,并且采取措施有效改进。

3.3优化监管体系

施工现场的管理要实现“标准化、规范化”,这也时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施工现场往往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存在主观随意性,对施工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要全面协调,服从管理体系,从根本上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是一项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监督监察工作,在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分析研究并制定出科学合理,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方法势在必行。优化施工安全监管措施,严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制,旨在提升单位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结语

土建工程施工管理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中之重。工程质量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建设正常使用功能的大问题。如何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成为工程管理及土建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施工建设是否可以安全、顺利进行,是衡量土建工程施工管理是否到位的标杆。管理的根本是管好人,只有做到监管到位、科学管理,才能保工程质量及社会效益。

作者:史文成 单位:杭州润安置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少山.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管理要点解析[J].建材与装饰,,(45).

[2]滕耀娟.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门窗,,(12).

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的论文 篇2

目前来说, 我国的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体系依旧是不健全的, 受到现实生活的诸多条件的限制。通过对工作人员、技术设备等程序的控制, 可以保证高层建筑施工体系的健全, 促进其内部各个应用程序的协调。工作者在进行围护结构的研究过程中, 要针对其地下连续挡土墙进行分析, 进行工程基坑深度及其相关建筑环节的优化, 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连续挡土墙结构的优化。一般来说, 我们要根据其地下室及挖土机械特点, 确定支撑标高, 支撑设计要满足围护结构的稳定需要, 南北向采用混凝土对撑, 周围采用混凝土边桁架和角撑。立柱:材料选择工程钢管桩, 为省时省工, 尽量使用原工程桩进行支撑平面布置。

通过对土体加固模式的应用, 可以实现其抗剪能力的优化。但是现实情况是土抗剪能力是比较小的。为此, 我们应该做好相关的成槽准备工作, 进行水泥土搅拌环节的控制, 实现槽壁的各个方面的加固控制, 实现成槽质量的优化。通过对劈裂注浆技术的应用, 可以提升别动土的稳定性, 这一加固处理环节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提升其抗剪能力。通过对降水环节的优化, 可以保证深层土体降水的正常运行, 实现土体的有效固结, 保证土体抗剪能力的提升。实现其施工效果的优化。但是在现实工作中, 其工程施工场地受到一定的局限, 难以进行有效的施工控制。仅有一条宽约5m的公用施工道路位于建筑西侧。为此, 利用第1道支撑南北向的对撑, 设计2个施工栈桥, 宽12m左右, 和公用道路连通, 使问题得到解决。未解决基坑出土困难问题, 在栈桥完工后, 2道栈桥靠近南侧各设置1台qtg260起重机, 最后出土量达4000m3/d。分层开挖:先适量挖建筑四周土体, 是土体应力得到一个缓慢的释放, 避免因突然卸载使地下连续墙受力猛增而变形。挖土时, 同时卸载立柱桩四周土体, 以确保立柱桩周边土压力的平衡。

2 关于地下室及其高层建筑施工方案的优化

2.1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施工体系的健全, 要遵循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展开地下室外墙应用环节及其底板底部防水层设置环节的优化, 要进行防水层端部的优化, 实现其各个部位的防水功能的开展, 从而实现工程围护结构的优化, 进行地下室墙体的防水工作的开展, 实现对施工空间的有效控制。当然了为了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 工程设计人员要针对其地下室的结构, 进行防水层施工模式的优化, 以确保现实高层建设的施工应用需要, 提高其应用效益。底板工程桩端防水层施工:先清理工程桩周围垃圾、杂物, 使其表面洁净平整。涂防水涂膜于桩周围宽10cm左右的位置, 并1层涤纶布环桩粘贴, 然后重复均匀涂3~4层涂膜, 贴网眼麻片于最后1层涂膜上。地下室墙体与垫层接缝处防水施工:底板下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设置fc板保护层。墙体与垫层接缝处, 先将涂膜刷在涤纶布上, 涤纶布与墙体及垫层防水层搭接, 考虑上部结构的沉降, 在墙体及垫层阴角处预留一定长度。

在建设建设过程中, 要针对其施工问题, 展开混凝土桁架预应力的控制, 实现其预应力的有效施加, 从而促进其预应力的优化, 这需要进行相关环节的控制, 比如大梁的应用, 进行张拉力度的控制。在施工程序中, 要针对其顶板的受力情况, 展开相关张拉环节的优化, 实现其均匀性的受力。如果在此模式中, 进行先浇混凝土的应用, 就容易出现其不均匀的约束受力, 从而影响了梁板的应力稳定性。混凝土后浇桁架不会容易出现裂缝。在施工过程中, 利用排架支撑地下室顶板。监测应力随上部结构施工逐渐上升, 在到5层时达最高点绝大多是测点预应力在20mpa以上, 5层变换就不太明显了。在连接上部结构第1道钢桁架后, 在2个简体创造了新的约束, 导致应力再次上升, 之后就保持平稳了。

2.2 通过对导轨式爬模的应用, 实现爬升脚手架的有效改造, 进行设计体系的健全, 以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这要做好相关方向的控制工作, 进行一系列的防治措施的应用, 实现爬升脚手架架宽的控制, 进行模板设备的有效应用, 实现其各个主体架设备的控制。当然了为了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展开模板的清洁养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对钢筋绑扎环节的控制, 保证爬模刚度的控制, 从而满足下序工作环节的需要。

按照4m和4.5m两种层高来设计大模板, 单块重1500kg, 面积s=6m×4.6m=27.6m2。大模板设计考虑结构最大要求进行, 强度、挠度、迭加变形均满足最大要求。在地面对大模板进行拼装, 利用塔吊吊在架体上, 和架体一同上升。为保养大模板, 架体和模板之间留着空隙, 塞薄型海绵条于每块模板下和模板内拼缝内, 可使模板不易变形, 也确保墙面光洁、规整。

我们在现实施工过程中, 要针对工程施工结构的特点, 展开相关模板施工模式的优化, 进行其胶合板面板的优化, 实现其截面的控制, 促进其间距的优化。在房屋建设过程中, 要进行钢管满堂脚手架的应用, 进行模板的有效支撑, 从而确保脚手架的主杆纵距的控制, 进行其脚手架与平台的有效加固控制, 以满足下序工作环节都需要, 进行柱模环节的控制。在柱模上弹出轴线、梁位和高程, 然后在施工好的承重排架上铺好方木, 把底模用铁钉固定在方木上, 侧模采取木夹板, 竖向用方木加固, 外侧用槽钢直通, 中间适当用木条支撑, 防止模板向内侧变形。梁底板要拉线调直, 用水准仪确定高程, 当梁跨度较大, 梁底模板应稍起拱, 对上层梁底模的支撑主要采用脚手架承受。

2.3 在建设过程中, 可以进行平板振动器的应用, 实现与高频振动棒的协调, 从而满足日常振捣环节的开展。在浇筑工作开展过程中, 要进行赶浆法的有效应用, 实现梁分层浇筑环节的优化。通过与板砼的协调, 进行日常浇筑工作的开展。这需要满足日常工作的技术及其设备需要, 实现设备基础问题的创新, 保证其浇注程序的优化, 在此之前做好相关的浇筑准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混凝土浇筑完后复查预留孔洞及螺栓的偏差, 并将其调整至符合设计要求, 然后将表面压平修光。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振捣, 每层浇筑厚度不得大于50cm, 振捣密实后再浇注第二层, 直至到梁底。整个立柱一次性浇筑到梁底或板底。砼浇注完毕后, 在12小时之内用土工布加以包裹, 并定时浇水养护, 保持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在砌筑之前, 要进行砖的浇水, 从而实现其含水率的控制。在测施工过程中, 要避免其干砖的应用。在雨季施工过程中, 不得应用含水量多大的砖, 从而满足日常砌墙的需要。通过对砌砖准备工作的应用, 进行盘角环节的控制, 实现灰缝的优化, 也要做好相关的盘查工作。平整和垂直度完全符合要求后, 再挂线砌墙。砌筑砖墙必须双面挂线, 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通线, 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 小线要拉紧, 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 使水平缝均匀一致, 平直通顺。砌砖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砌砖法, 即满铺、满挤操作法。

3 结束语

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体系的健全, 是土木工程应用的需要, 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展开相关应用模式的优化, 以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

摘要:为了保证高层建筑日常经济建设模式的正常开展, 要进行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体系的健全, 促进其内部各个应用环节的协调, 实现该工程的应用质量的提升。当然了该环节的开展, 要满足工程的实际应用需要, 按照施工的相关模式, 展开分析, 进行各个关键环节的控制, 该程序的应用, 要进行设备环节、技术环节的协调, 从而促进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安全体系的优化。

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

0.前言

高层建筑很多时候是体现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工程迅猛发展,不论是从外形还是质量及数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从技术水平来看,与西方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的施工难点

当前,我国高层建筑数量在不断增加,在建造的过程中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建筑甚至是管路;童年时,现在地下室也在不断增多,防水工作是一个难点;同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高层建筑的质量,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2.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分析

2.1深基坑维护施工技术

首先,维护结构的构成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地下连续墙、钢筋混凝土圈梁、围檩及支撑、立柱共同构成了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是用混凝土构成的,而钢筋混凝土圈梁、围檩及支撑则是三道不同的职称工具;立柱则是用工程钢管桩作为材料的,省时又省工。

其次,技术对策

第一,土抗剪能力较小,在成槽之前,可以用a700mm的水泥进行槽壁两侧的加固,保证成槽的质量。,使用劈裂注浆技术对坑内被动土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抗剪能力,实现土体加固的目的。

第二,降水则主要适用轻型井点降水的方法进行降水2周左右,提高土体固结能力,进而使抗剪能力提高。

第三,进行分层开挖,可以先适量的挖建筑四周的土体,使其可以缓慢的释放,避免突然卸载产生变形,在挖土的同时卸载立柱桩四周土体,保证立柱桩周边土压力的平衡。

2.2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

首先,施工的工序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高层建筑都会设置地下室,根据设计要求,必须要做好防水工作,尤其是防水层的端部、节点及贯穿部位的防水。一般情况下,地下室的防水层施工空间有限,对此,设计人员可以在地下室结构不前完成防水层的施工。

其次,施工工艺

第一,要进行底板工程桩端防水层的施工,提前将工程桩周围的垃圾清理干净,保持表面的清洁。在桩周围涂抹防水层,并1层涤纶布环桩粘贴,然后重复均匀涂3~4层涂膜,贴网眼麻片于最后1层涂膜上。

第二,地下室墙体与垫层接缝处防水施工工艺,在完成底板下防水层的施工后,在墙体与垫层的接缝处,先将涂膜刷在涤纶布上,涤纶布与墙体及垫层防水层搭接,考虑上部结构的沉降,在墙体及垫层阴角处预留一定长度。

2.3地下室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施工

2.3.1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关键是要保证顶板的受力均匀,减少混凝土约束力不均,这就要求先不浇捣桁架竖腹杆和斜腹杆,等到上弦梁板中应力稳定后,再进行竖腹杆、斜腹杆的支模及混凝土浇筑施工,并且混凝土后浇桁架不会容易出现裂缝。

2.3.2做好监测工作

随着上部结构应力逐渐增加,在5层左右达到最高,在连接上部结构第1道钢桁架后,在2个简体创造了新的约束,导致应力再次上升,然后保持平稳状态。

2.4高层建筑爬升模板体系的施工

2.4.1导轨式爬模方案

高层建筑对垂直运输的要求较高,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可以采用导轨式爬升脚手架进行简体施工,结合大模板丝攻形成导轨式爬模方案,便于整体或者单片提升。在达到一定高度后要设置爬架,在完成屋顶的建设后再进行拆除。

2.4.2爬架改制成导轨式爬模

导轨式爬模实际上是由常规导轨式爬升脚手架改造而成的,在改造设计过程中,为施工满足,对大模板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附加力需要采取对治措施。普通的爬升脚手架架宽900mm,为了使大模板提升方便且保养易行,所以改造爬架为下半部宽1200mm的爬升主体,上半部保留原来的宽900mm的挂模体,搭上下面的爬升主体架,并确保保持约500mm间隙,利于模板清洁保养和钢筋绑扎工作。为了提高爬模侧向刚度,在吊点位置加设之字形横向斜杆。

2.4.3大模板施工

按照4m和4.5m两种层高来设计大模板,单块重1500kg,面积s=6m×4.6m=27.6m2。大模板设计考虑结构最大要求进行,强度、挠度、迭加变形均满足最大要求。

在地面对大模板进行拼装,利用塔吊吊在架体上,和架体一同上升。为保养大模板,架体和模板之间留着空隙,塞薄型海绵条于每块模板下和模板内拼缝内,可使模板不易变形,也确保墙面光洁、规整。检测显示,本工程东西简体的垂直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

3.模板施工的关键工艺

3.1安装顶板模板

针对不同工程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模板施工方法,一般要求顶板底模采用1830×915×18双层涂模的胶合板作面板,截面为50×100mm的单根枋作内楞,间距600mm。房屋内设通用48×3.5钢管(扣件式)满堂脚手架,作为模板的支撑系统。脚手架主杆纵距为50cm,横距为60cm,横杆等距为160cm,纵向杆每隔320cm设剪刀撑,整体脚手架还需与平台作加固连接。

3.2梁底模板安装

在柱模上弹出轴线、梁位和高程,然后在施工好的承重排架上铺好方木,把底模用铁钉固定在方木上,侧模采取木夹板,竖向用方木加固,外侧用槽钢直通,中间适当用木条支撑,防止模板向内侧变形。梁底板要拉线调直,用水准仪确定高程,当梁跨度较大,梁底模板应稍起拱,对上层梁底模的支撑主要采用脚手架承受。

4.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混凝土施工的关键就是振捣,可以选择插入式高频振动棒与平板振动器共同完成这一工作。浇筑的时候可以从一端开始,采用“赶浆法”推进,首先将梁分层浇筑成阶梯型,当到达板位置时,然后与板砼一起浇筑。如果工艺需求进行设备基础浇注的地方,在浇筑之前要对原有的砼处理干净,放样弹线,绑扎钢筋,然后安装侧模板,并用水准仪测设顶标高,符合要求后按设计砼配合比浇注,混凝土浇筑完后复查预留孔洞及螺栓的偏差,并将其调整至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将表面压平修光。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振捣,每层浇筑厚度不得大于50cm,振捣密实后再浇注第二层,直至到梁底。整个立柱一次性浇筑到梁底或板底。砼浇注完毕后,在12小时之内用土工布加以包裹,并定时浇水养护,保持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5.砖砌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在建筑前,提前一天将砖浇水湿润,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的砖砌墙。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控制在±5%以内。采用砂浆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度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砌筑砖墙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砖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为保证砖砌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使荷载能均匀传送,避免因墙体局部受力过大而产生裂缝,组砌形式采用上下错缝,内外搭砖法进行砌砖。

6.结束语

为了保证土建工程的施工效率,必须要立足实践,按照施工的工艺流程进行施工,提升施工中的关键工艺水平,保证土建工程的顺利进行,交出人们满意的产品。

【参考文献】

[1]郭彦林,崔晓强.大跨度复杂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若干技术问题及探讨[J].工业建筑,2004(12).

谈谈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 篇4

1.工程实例

某高层建筑高26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176m,建筑总面积为98206平方米,工程平面图为长方形,长为86m,宽56m。地下2层主要是由钢筋混凝土做成,地上部分两侧为劲性钢筋混凝土简体,中央结构属钢结构,于6~10层、22~24层、26~屋面1层位置设置钢桁架,联合抗震墙。外墙材料采用金属玻璃。工程由上而下土层为:2m填土、0.6m粉质粘土、5.2m淤泥质粉质粘土、9.2m淤泥质粘土、6.7m粉质粘土、4.1m粉质粘土、3.5m细粉砂。

2.施工难点分析

第一,基坑开挖平均深10.9m,最深处大于16m,因为建筑四周有其他建筑,地下埋有管路,施工时不可对其造成破坏。

第二,施工时紧靠地界红线,且非常靠近地下1室,导致地下室外墙防水层施工难度较大。

第三,地下室顶板承受的两侧简体的压力较大,故在地下室设置了4榀桁架,均长5516m。

第四,建筑混凝土简体垂直度误差须控制在10mm以下。但因为建筑带有很多没有规则的外伸钢牛腿,造成模板及脚手架施工具有困难。

3.施工技术分析

3.1深基坑围护施工

3.1.1围护结构构成

通过计算,工程人员规划围护结构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地下连续挡土墙:考虑到工程基坑深度及周边建筑实例,采用c30混凝土做成地下连续挡土墙结构,长33m、厚1m。

(2)钢筋混凝土圈梁、围檩及支撑:c30混凝土,共三道。将第1道支撑标高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根据地下室及挖土机械特点,确定支撑标高,支撑设计要满足围护结构的稳定需要,南北向采用混凝土对撑,周围采用混凝土边桁架和角撑。

(3)立柱:材料选择工程钢管桩,为省时省工,尽量使用原工程桩进行支撑平面布置。

3.1.2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1)土体加固:因土抗剪能力小,成槽前,用a700mm水泥土搅拌桩对槽壁两侧进行加固处理,以确保成槽的质量;采用劈裂注浆技术对坑内被动土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抗剪能力。

(2)降水:利用轻型井点降水方法降水2周;采用20m长的喷射井点,对深层土体进行降水,使土体固结,从而使土体抗剪能力得到响应提高。开挖时,地下水降至基坑以下约1m时,施工效果最好。

(3)利用支撑作栈桥:该工程施工场地狭小,仅有一条宽约5m的公用施工道路位于建筑西侧。为此,利用第1道支撑南北向的对撑,设计2个施工栈桥,宽12m左右,和公用道路连通,使问题得到解决。未解决基坑出土困难问题,在栈桥完工后,2道栈桥靠近南侧各设置1台qtg260起重机,最后出土量达4000m3/d。

(4)分层开挖:先适量挖建筑四周土体,是土体应力得到一个缓慢的释放,避免因突然卸载使地下连续墙受力猛增而变形。挖土时,同时卸载立柱桩四周土体,以确保立柱桩周边土压力的平衡。

3.2地下室外墙防水层施工

3.2.1施工流程

按照设计要求,需要在地下室外墙迎水面和底板底部设置防水层,并要着重考虑防水层端部、节点及贯穿部位的防水工作。本工程围护结构与地下室外墙之间供施工人员进行外墙防水层施工地空间十分有限,为此,工程设计人员决定在地下室结构前进行防水层施工。

3.2.2防水层施工

(1)底板工程桩端防水层施工:先清理工程桩周围垃圾、杂物,使其表面洁净平整。涂防水涂膜于桩周围宽10cm左右的位置,并1层涤纶布环桩粘贴,然后重复均匀涂3~4层涂膜,贴网眼麻片于最后1层涂膜上。

(2)地下室墙体与垫层接缝处防水施工:底板下论文联盟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设置fc板保护层。墙体与垫层接缝处,先将涂膜刷在涤纶布上,涤纶布与墙体及垫层防水层搭接,考虑上部结构的沉降,在墙体及垫层阴角处预留一定长度。

3.3地下室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施工

3.3.1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施工

建筑地下1层两简体间c、d、e、f轴各有1榀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其中上弦杆采用后张法施加预应力,每根上弦杆配4束钢绞线,施加4000kn的有效应力,超张拉103%。采用4根大梁对称张拉,每根梁内4孔进行对称对角张拉。施工过程中,张拉时必须保证顶板受力均匀,避免先浇混凝土导致约束受力不均,故先不浇捣桁架竖腹杆和斜腹杆,等到上弦梁板中应力稳定后,再进行竖腹杆、斜腹杆的支模及混凝土浇筑施工,并且混凝土后浇桁架不会容易出现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排架支撑地下室顶板。

3.3.2监测

应力随上部结构施工逐渐上升,在到5层时达最高点绝大多是测点预应力在20mpa以上,5层变换就不太明显了。在连接上部结构第1道钢桁架后,在2个简体创造了新的约束,导致应力再次上升,之后就保持平稳了。

3.4高层结构爬升模板体系施工

3.4.1导轨式爬模方案

本工程东西两座劲性钢筋混凝土简体12层以下为矩形,12层以上为品字形,在中间钢桁架部位各伸出1500mm长h型钢牛腿,结构是比较特别的,遵照3级工艺流程,需要先吊装劲性钢结构,接着安装混凝土结构,最后吊装中间纯钢结构,3级流程之间均相差3~6层。利用2台m440型塔吊进行垂直运输。为了减小垂直运输量并保证立体施工安全,采用导轨式爬升脚手架进行简体施工,结合大模板施工形成导轨式爬模方案,整体提升和单片提升都可以进行。从12层开始设置爬架,直到建成屋顶后再拆除。

3.4.2由爬架改制成导轨式爬模

导轨式爬模实际上是由常规导轨式爬升脚手架改造而成的,在改造设计过程中,为施工满足,对大模板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附加力需要采取对治措施。普通的爬升脚手架架宽900mm,为了使大模板提升方便且保养易行,所以改造爬架为下半部宽1200mm的爬升主体,上半部保留原来的宽900mm的挂模体,搭上下面的爬升主体架,并确保保持约500mm间隙,利于模板清洁保养和钢筋绑扎工作。为了提高爬模侧向刚度,在吊点位置加设之字形横向斜杆。

3.4.3大模板施工

按照4m和4.5m两种层高来设计大模板,单块重1500kg,面积s=6m×4.6m=27.6m2。大模板设计考虑结构最大要求进行,强度、挠度、迭加变形均满足最大要求。

在地面对大模板进行拼装,利用塔吊吊在架体上,和架体一同上升。为保养大模板,架体和模板之间留着空隙,塞薄型海绵条于每块模板下和模板内拼缝内,可使模板不易变形,也确保墙面光洁、规整。检测显示,本工程东西简体的垂直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

4.模板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4.1顶板模板安装

结合工程的结构特点与设计要求,针对不同的结构部位采用相应的模板施工方法。一般要求顶板底模采用1830×915×18双层涂模的胶合板作面板,截面为50×100mm的单根枋作内楞,间距600mm。房屋内设通用?48×3.5钢管(扣件式)满堂脚手架,作为模板的支撑系统。脚手架主杆纵距为50cm,横距为60cm,横杆等距为160cm,纵向杆每隔320cm设剪刀撑,整体脚手架还需与平台作加固连接。

4.2房屋梁柱模板安装

1柱的模板安装时用全站仪观测,配合锤球定位以保证其垂直度。柱模板采用木夹板18mm厚,在模板制作时采用80×100mm方木作骨肋。柱模的加固方式采用抱箍围柃,螺丝连接牢固,沿柱高度500mm一道,由于柱较高四周采用槽钢斜撑方法。

4.3梁底模板安装

在柱模上弹出轴线、梁位和高程,然后在施工好的承重排架上铺好方木,把底模用铁钉固定在方木上,侧模采取木夹板,竖向用方木加固,外侧用槽钢直通,中间适当用木条支撑,防止模板向内侧变形。梁底板要拉线调直,用水准仪确定高程,当梁跨度较大,梁底模板应稍起拱,对上层梁底模的支撑主要采用脚手架承受。

5.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与平板振动器结合振捣。浇筑时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先将梁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位置时,再与板砼一起浇筑。因工艺要求需要进行设备基础浇注的地方,在浇筑前必须对原有砼面进行凿毛处理并清洗干净,放样弹线,绑扎钢筋,然后安装侧模板,并用水准仪测设顶标高,符合要求后按设计砼配合比浇注,混凝土浇筑完后复查预留孔洞及螺栓的偏差,并将其调整至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将表面压平修光。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振捣,每层浇筑厚度不得大于50cm,振捣密实后再浇注第二层,直至到梁底。整个立柱一次性浇筑到梁底或板底。砼浇注完毕后,在12小时之内用土工布加以包裹,并定时浇水养护,保持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6.砖砌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砖必须要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的砖砌墙。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控制在±5%以内。采用砂浆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度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砌筑砖墙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砖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为保证砖砌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使荷载能均匀传送,避免因墙体局部受力过大而产生裂缝,组砌形式采用上下错缝,内外搭砖法进行砌砖。

7.结语

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的论文 篇5

摘 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成本,减少经济支出。但是造价管理意识较为模糊、对造价管理重视不足导致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不足。文章主要针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相应解决措施做详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超前的发展,为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渐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它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具有关键性作用。然而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阻碍了建筑工程的向前发展速度。因此,需要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造价管理中的不足,促进建筑工程的良性发展。

1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不同阶段的造价管理

1.1 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研究表明,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影响在一半以上。而决策阶段造价控制主要是针对投资预算进行有效的控制,而预算时可以为建设项目的研究、分析、经济效果提供基本的依据。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得到批准实施后,投资预算可以有效地控制设计预算,也可以对施工工艺的选择也提供参考依据。

1.2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基本功能,设计不同的结构类型,从而降低建筑物工程造价。例如,高层旅馆,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可以分为公共部分和客房部分。其中,一般客房部分要求结构有较密的`隔墙,其大体与高层住宅结构的平面布置相一致,因此在建筑结构选型设计阶段,需要优先选用剪力墙结构体系,从而降低工程造价。而高层旅馆的公共部分则和高层公寓结构相似,需要较大的内部空间,因此适合选用框架结构体系或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1.3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可知,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对整个工程的造价控制具有关键性作用,其主要是控制工程变更产生的费用、工程索赔产生的费用以及工程项目付款等,确保其各项费用控制在预算的范围内。同时,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需要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技术、施工顺序进行研究,确定最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降低工程造价。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工程造价管理意识

工程造价主要决定于项目前期的施工图预算及施工后期的变更情况。很多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者将焦点聚集于竣工阶段,对施工图预算不够重视,削弱了工程造价管理在设计到施工整个过程的连续性,不能做到持续管控。另外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信息传递,不能在项目施工过程发生变更时将成本最小化,造成建筑工程投资最终超出预算或提高成本的现象。

2.2 工程造价管理缺乏有效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缺乏有效管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建筑工程设计者在前期图纸设计中存在不足,设计者缺乏专业知识及实战经验,生搬硬套各种条款规定,设计理念与现实施工造价有悖,造成后期施工困难,变更较多,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施工单位施工能力与施工质量良莠不齐,存在不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导致后期施工延误及工程变更,造成成本波动,不利于造价管控。

2.3 造价管理人员及施工单位素质有限

部分造价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工程造价依附于国家、地方、行业和单位的规定,缺乏对当下市场行情、经济规律的调研,使得建筑工程造价较高。并且在建筑工程竣工结算时,存在甲方乙方准备工作不同步现象,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结算数目不同,双方互相扯皮,影响工程造价管理。

3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解决措施

3.1 创新造价管理理念,确立全过程造价把控意识

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更改贯穿于项目成立、图纸设计及工程施工至验收整个过程。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者应整体持续把控。在项目成立,图纸设计的初期阶段严格进行计价、审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保证预算在可控范围内。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与项目造价管理者及时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有效的监察、奖惩措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实际造价和预算造价出现偏差时能够及时得到纠正。保证项目计划顺利实施的同时合理配置资源,力争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

3.2 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核通过主要参考值为经济效益值。设计质量与工程造价一定程度上存在正比关系。设计质量的优劣将间接影响建筑工程投产使用后产生的经济效益,设计质量与复杂程度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为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求投资建设单位在设计审查时多方面考虑,对设计方案进行适当优化,对各种方案之间详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确保项目可实施性的同时选择经济效益较大者。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应当积极采用可重复使用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工艺,可从多个项目整体核算角度一方面提高工程质量与工程建设效率,一方面降低费用,控制造价。

3.3 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造价

首先,优化施工组织方案。由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工程建设施工的基本依据,它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施工、确保施工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的纲领性文件。因此,在施工阶段,需要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减少施工窝工现象,减少资金浪费。

其次,重视原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方式,减小差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对施工原材料的采购信息建立一个信息库,并与市场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形成材料信息网络;第二,做好充分的采购计划,掌握市场基本行情变化规律,做到在价格最低时采购材料;第三,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运输、损耗、保管工作,尽量选用当地的材料,减少经济浪费;第四,针对一些材料市场价格和厂家供应价相差较大,可直接从厂家进货,减少差价。

最后,严格把控工程施工质量,减少返工。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质量,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确保材料性能,确保建设项目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减少工程返工次数,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工程施工成本,实现造价控制。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如缺乏造价管理意识、造价管理缺乏有效控制、造价管理人员因素等,降低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为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重视造价管理工作,减少经济浪费,提高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余远希.分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J].经营管理者,(04):343.

[2] 赵惠玲.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现状以及完善对策[J].江西建材,2014(16):232.

[3] 刘长梅,刘文晓.刍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完善对策[J].门窗,2014(08):271.

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的论文 篇6

在快速的增长,各项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在这样的基础上,又能更为有效地保证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能够给建筑工程施工发展提供有效的发展前景。另外,也能有效保证施工部门施工的安全性问题。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来说,一定用全局进行整体性考虑,不能出现片面追求利润化而导致出现忽略进度、安全以及质量方面的问题,所以,应该切实保证现场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使得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化。

1 现场管理的重要地位分析与思考

第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已经较为完善,特备是针对建筑行业来说,其具体的建筑施工则是要求具有较高的综合性的现代化水平的施工过程中,应该体现出有效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专业化等特点。对于现代化的建筑企业来说,一定要充分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突出工程项目的核心地位,保证通过有效的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工程项目管理。通过有效的现场管理,能够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以及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另外,还能有效保证企业的声誉,使得企业具有良好的形象,能有效适应社会激烈的竞争,保证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效益得到充分保证。

第二,对于工程主体项目建设来说,只有通过有效的现场施工管理活动,才能有效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以及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这是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个环节,通过不断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能够有进一步保证工期的缩短、质量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

2 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探讨

第一,并没有具备有效的材料管理问题。由于在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现场使用材料非常繁杂,相关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采购、堆放以及供应处理,并没有做到相关的合理有效的分类处理,这样就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问题,造成某些材料存在相关的影响因素,另外,这种混乱管理中还涉及到一定的不法交易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具体的施工质量,不能有效控制好工程造价问题。所以,应该积极有效地建立起材料的试试管理系统,能够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和控制。

第二,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没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只有做好相关的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才能有效保证施工整体进度的合理安排,才能有效保证工程资金的合理应用。通过实际经验可以看出,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安全问题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因此,要想能有效保障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就应该建立有效、全面的综合现场管理制度,能够让现场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所以,这就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来进行担当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在进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安全施工管理活动,考虑到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往往比较薄弱,则应该进行有效地培训,否则,出现忽视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的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到施工现场管理的安全性以及整体工程的质量。

第三,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临时用电也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建筑施工现场的人员繁杂,施工工序复杂,这就使得如何有效地对于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存在个别员工具有不规范的施工问题,就会使得施工质量以及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另外,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现场施工的特点,其具有较强的短时间的运营特点,这就要求在临时用电方面不能够有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还存在比较简陋的用电技术,再加上现场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经常出现非专业人员进行用电改造,参与用电设备的安装、维修以及拆除等工作,这些都是巨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第四,在具体的施工现场中,没有有效地把技术和质量进行完美结合,现场中,没有有效的质量管理工作,在具体的施工放样处理、土建实体、尺寸以及高校校核方面还没有达到有效的技术指标,比如,纵向裂缝出现在建筑实体中,存在不符合要求的实体布线工艺等方面的质量问题。但是,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管理中,往往使得有经验的专业性人才管理比较匮乏,不能对于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图纸、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材料熟练掌握,并没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这样就容易出现施工中的诸多管理问题,经常会导致出现违规的施工操作,就难以有效开展施工质量技术管理工作。

第五,存在不文明施工的问题,另外,由于陈旧的工程设备问题,在进行维修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当前,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涉及到的差、乱、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施工现场的卫生状况都比较差,由于施工管理存在一定问题,造成环境的污染问题,随意丢弃垃圾问题,施工秩序混乱问题,存在巨大的施工噪音污染问题等方面,这些都是给附近的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同时,并没有相关的专业人才的培养,过多的非专业人员并不能够有效对于机械设备的养护维护、操作规程、设备性能进行有效掌握,这就在相应的.保养和维护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使得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存在一定难度。

3 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与思考

3. 1 安全管理

第一,应该努力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策略,使得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从各个角度来说,不断有效增强其自身的安全意识。在进行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中,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特点,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具有综合性的专业能力。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效进行安全施工,同时,思想上,应该保证各个环节落实好安全意识问题,做到防范于未然。为了有效保障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应该保证定期和非定期的培训工作,有效培养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各方面能力,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土建工程的施工安全。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建筑企业中,也需要越来越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在不同的地质条件、建筑结构要求下,应该能够有效应用相关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并且应该让厂家专业人员或者技术专家针对涉及到的新知识点、新工艺技术进行讲解和介绍,有效针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第二,应该保证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安全管理非常重要,所以,除了传授相关的安全知识给一定的管理人员外,还应该积极保证各级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可以通过培训、考核等手段进一步深化处理,这样能够使得各项工作顺利展开。不断保证现场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有效利用,严格执行相应的限额领料制度,保证材料使用规范进一步受到严格监控,充分重视材料的领取和出入库管理,还有涉及到材料的退料、用料以及补料的处理,应该通过有效措施,体现出节约有奖、超出受罚的管理制度。

3. 2 强化管理体系

为了有效执行现场文明施工,则应该对于施工现场中的机械设备保养、安全用电以及技术准备问题进行一定重视。在对于涉及到用电线路的定期维护和检查过程中,应该使用专业人员,保证能够及时更换陈旧机械设备。通过有效培训设备管理人员,保证能够对于机械设备正确使用,并且有效对于各种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化处理。保证能够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执行规范进行操作。为了有效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积极处理好施工现场所造成的脏、乱、差的问题,应该进行有效的景观化的现场管理,通过设立标志牌、围栏以及平面图防护措施,具有积极作用。为了能够有效满足项目需求,应该进一步对于施工现场管理体系进行强化处理。

4 结语

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的论文 篇7

工程测量按其工作顺序和性质分为:勘测设计阶段的工程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施工阶段的施工测量和设备安装测量;竣工和管理阶段的竣工测量、变形观测及维修养护测量等。按工程建设的对象分为: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铁路测量、公路测量、桥梁工程测量、隧道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城市市政工程测量、工厂建设测量以及军事工程测量、海洋工程测量等等。因此, 工程测量工作遍布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各部门和各个方面。

2 测量仪器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近年来出现许多先进测量仪器, 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先进技术工具和手段, 如:光电测距仪、精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数字水准仪、激光铅垂仪、激光扫平仪等。为现代化工程测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改变了传统的工程控制网布网、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和施工测量等的作业方法。三角网已被三边网、边角网、测距导线网所替代;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具有自动跟踪和连续显示功能的测距仪用于施工放样测量;无需棱镜的测距仪解决了难以攀登和无法到达的测量点的测距工作;电子速测仪为细部测量提供了理想的仪器。精密测距仪的应用代替了传统的基线丈量。而GPS、RTK技术是能够在野外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 它的出现为施工放样、地形测图, 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境界, 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3 工程测量对建筑工程质量的作用

测量放线为工程施工开辟了道路, 提供方向。准确、周密的测量工作不但关系到一个工程是否能顺利按图施工, 而且还给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保证, 为质量检查等工作提供方法和手段。

4 工程测量在各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4.1 工程测量在建筑定位及基础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在基础施工阶段, 基础桩位的施工更加需要准确的工程测量技术保证。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 承台的桩位的允许偏差值很小。一旦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 将会引起原承台设计的变化, 从而增加了工程成本。严重的桩位偏差将会导致桩位作废, 需要重新补桩等处理措施, 一方面影响了施工的进度, 另一方面, 改变了原来的受力计算, 对建筑物埋下了质量的隐患。

在土方开挖及底板基础施工过程中, 由于设计要求, 底板、承台、底梁的土方开挖是要尽量避免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 因此周密、细致的测量工作能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及部位, 避免超挖及乱挖。从而能保证垫层及砖胎膜的施工质量, 对与采用外防水的工程意义尤为重大。另外垫层及桩头标高控制测量的精度, 是保证底板钢筋绑扎是否超高, 底板混凝土施工平整度的最有效措施。

工程测量在基础施工阶段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 在这一个环节里面, 容不得有半点差错。否则将导致严重的质量事故发生。对于结构复杂, 面积较大的工程, 只有周密、细致的进行测量放线方能保证墙柱插筋质量, 避免偏位、移位等情况的发生。

4.2 工程测量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工程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墙柱平面放线、建筑物垂直度控制、主体标高控制、楼板、线条、构件的平整度控制等。其中墙柱平面放线的精确度, 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总体垂直度, 对墙柱钢筋绑扎、模板施工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每次混凝土施工完毕后, 第一道工序就是测量放线。在标高测量控制方面, 能为模板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点, 是模板施工平整度的保证。同时为混凝土施工提供标高控制线, 保证砼后的混凝土平整度。精确的标高控制, 是施工人员严格按图施工的前提。对于施工面积较大的工程, 如何保证模板施工的总体平整度、混凝土面的平整度, 基本的前提就是测定一个准确、详细的标高控制系统面。

4.3 工程测量在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建筑物经过装饰装修阶段将成为成品或半成品交付业主使用, 前期主体所遗留的质量缺陷问题必须通过这一阶段进行整改、处理、隐蔽。所以这个阶段的测量工作的精度、质量直接影响到该工程的总体质量。

很多工程进入精装修阶段, 分包单位往往很多家, 这些分包单位常常是各自测量放线, 相互不协调, 只顾满足自身施工的需要。最终就有可能导致在相交接的工作面上出现偏差而无法收口。

4.4 工程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变形观测对工程质量的意义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在施工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观测取得的第一手资料, 可以监测建筑物的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 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 及时分析原因, 采取措施, 防止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变形观测具体包括:基础边坡的位移观测;建筑物主体的沉降观测;高层建筑物的水平位移观测等。准确的观测成果为施工期间的工程质量、人民财产安全提供了最有效的保证。特别是在深基坑施工、填海区、地质断层构造带的施工工程显得尤为重要。而由于建筑物沉降、位移引起的边坡及道路坍塌、楼房及桥梁倒塌等安全质量事故屡见报端。因此我们必须努力作好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4.5 工程测量对防治质量通病的积极意义

常见的质量通病不外乎钢筋、模板、混凝土等方面的问题, 与测量放线有关的分别如下:钢筋偏位、模板平整度、墙柱垂直度、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楼地面平整度、外墙门窗工程垂直度等。要预防上述通病的发生, 除了施工人员的主观原因之外, 必须为施工人员提供准确的、周到的、详细的测量控制水平线、平面控制线、垂直控制线等。如果测量工作方面出了问题, 势必会引起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我们在施工中只要把测量工作做好, 对防治质量通病就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 精确、详细的测量成果为专业质量检查人员提供参考和依据, 通过现场的检查和整改, 能把很多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 由被动变为主动, 由消极转变为积极, 对防治质量通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6 工程测量在竣工中的意义

竣工后的竣工测量, 为工程的验收、日后的扩建和维修管理提供资料最后的竣工测量是规划管理竣工验收的一项重要程序, 竣工测量形成的成果报告是规划竣工验收审核的重要依据, 竣工测量既有工程测量的普遍性要求, 也有规划管理的特殊性要求, 不仅涉及到影响测绘管理部门掌握现状地理信息的正确性, 而且涉及到影响规划管理部门规划审批的落实和监督管理, 因此竣工测量是关系到城市建设管理和规划实施落实的一项重要测绘工作。

5 如何加强工程测量管理, 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我们必须加强工程测量管理, 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 全方位的做好施工测量放线工作, 以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

1) 提高测量放线人员的素质。作为一个合格的、专业的测量员, 首先要具备吃苦耐劳、细心谨慎、团结协作的基本条件。提高读图能力, 强化质量意识, 养成事前反复考虑, 事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2) 增加测量仪器的成本投入, 采取先进的测量工具, 做好测量仪器的定期检测工作。3) 全民动员, 从领导到各专业工程师均要提高对测量工作的认识, 参与对测量放线的成果反复检查, 及时纠正错误。4)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为测量放线提供较好的施工环境, 从而保证测量放线成果。以上几点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应做到严谨科学、认真求证, 不断进取、精益求精。

6 结束语

由以上可以看出, 工程测量与工程施工质量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测量工作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建筑物的运营阶段也离不开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为城市工程建设的各阶段服务, 是实现城市规划, 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我们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科学管理, 让测量工作更好的为施工质量管理服务, 提高施工质量, 为业主、为社会建造出优质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魏静, 李明庚.建筑工程测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杨晓平.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手册[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3]周建郑.建筑工程测量技术[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建筑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8

影响建筑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因素分析

土建工程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建构筑物的错位、变形、倾斜、倒塌、破坏、开裂、渗水、漏水、刚度差、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准等等,但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1)违背建设程序;(2)未加固处理好地基;(3)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4)自然条件影响。土建工程施工项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5)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溶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6)设计考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7)施工和管理问题,不熟悉图纸,不按图施工。把铰接作成刚接,把简支梁作成连续梁,抗裂结构用光圆钢筋代替变形钢筋等,致使结构裂缝破坏;挡土墙不按图设滤水层,留排水孔,致使土压力增大,造成挡土墙倾覆。不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缺乏基本结构知识。施工管理紊乱,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施工顺序错误。技术组织措施不当,技术交底不清,违章作业。不重视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等等,都是导致质量问题的祸根。

加强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措施

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首先要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为质量技术责任人,施工队各级也同时建立质量责任制,真正做到了层层把关,各负其责。其次要实施质量否决权,其次是要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重点是放在对设计、勘察文件的审查监督把关上。一旦发现其违犯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设计和勘察文件,可以通过直接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使直接责任主体承担由其失误疏忽或有意所造成的质量责任。通过对设计、勘察单位的监督管理和依法处罚,并将其不良行为记录在案,纳入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的信用档案,形成信用约束力,促使建设主体改进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有效促进质量体系良性运作,规范所有主体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质量行为,严格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查控制,实现设计和勘察文件的质量满足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2.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结构工程所用的钢筋、砖、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见证取样后,送至国家认可资质的实验室做复验试验,合格才能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严禁用于工程上,一旦发现未经检验或试验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上,监理人员应立即制止,强行纠正,对不听劝告的,报上级主管部门并责令其停止施工。

(2) 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

1)地基隐蔽验收。

地槽清好后,组织地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参加,重点检查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軟弱下卧层、实际地质情况是否与勘测报告相符合。确认地基土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及时办好隐蔽验收签证手续。

2)钢筋分项工程隐蔽验收。

钢筋分项工程的隐蔽验收,主要是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提前给施工单位负责人交底,不经验收合格,不准隐蔽比如柱子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应设在每层柱(或基础顶面)支模之前,控制的重点内容是:柱子纵筋接头(焊接接头或绑扎接头)质量及其位置是否正确、箍筋加密区绑扎是否到位、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基础结构验收、主体结构验收。

基础、主体结构工程隐蔽之前,应组织设计、监理、质监等有关单位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重点检查:砖砌体的组砌方法,柱梁板砼是否有缺陷用HT-225型砼回弹仪对柱粱、板砼进行抽点回弹,并结合施工留置的砼试块试压强度进行对比。待确认砖砌体组砌方法正确、灰梁饱满度>80%,结构砖砌砂浆试块试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砼无缺陷而且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才能进行隐蔽。

3. 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施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是建设工程投入使用的把关监督管理。首先要保证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不能投入使用,避免低劣土建工程对国家和公共使用者造成直接的危害和影响。其次是把装修、维修和维护的质量监督纳入建设工程全寿命质量监督管理的范畴。在这一阶段的监督应着重把好两关;①严格对其竣工验收备案的审查、监督,确保备案登记的可靠性、权威性和有效性。②加强对土上建筑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使建设工程全寿命期内的质量目标得到有效实现,为用户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建设工程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对建筑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控制,需要从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充分了解其影响因素,方可对症下药,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具体的技术措施加以解决。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研究的论文 篇9

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概述

项目施工主要是指企业自整个项目工程开始施工时的投标到保修期满为止的全过程中所需要完成项目施工。项目施工管理主要是企业采用系统的观点、科学技术以及理论对施工项目进行有序的组织、计划、监督、协调、控制等全过程管理。项目施工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如何高效率完成任务要求,本着对项目经理负责的原则对建筑工程项目需要按照其内在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地组织、计划、监督、协调、控制,以此来适应内部和外部环境下的高效施工,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实现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不断优化组合,以此来确保在施工生产中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以及手段,实现既定的项目目标,从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在进行项目施工管理中主要是对前期的预算、成本、施工安全以及现场施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因为在整个建筑项目中对于成本的预算、施工的安全性以及现场施工的有效管理上要符合当前的施工标准,按照相应的合同既定目标进行项目施工管理措施的设计,始终遵照合同的标准执行,从而实现整个项目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进行。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因为在整个建筑项目中对于成本的预算、施工的安全性以及现场施工的有效管理上要符合当前的施工标准,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因为在整个建筑项目中对于成本的预算、施工的安全性以及现场施工的有效管理上要符合当前的施工标准,

二、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管理

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进行研究的时候,对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可较为精确地评估现阶段的项目是否成功。从对施工作业中的成本数据比较可以促使施工方对于相关影响成本因素进行有效的调整。积极对建筑项目施工成本进行控制可促使承建商在施工作业中获取利润。施工方需要按照他们经理和风险投资人的需要来决定需求,以此来控制整个施工成本的管理,并将其与雇员成本相比并进行汇总,成本控制要涉及到施工工程师或项目控制专家以及预算人员等施工方面的技术。业中获取利润。施工方需要按照他们经理和风险投资人的需要来决定需求,以此来控制整个施工成本的管理,并将其与雇员成本相比并进行汇总,成本控制要涉及到施工工程师或项目控制专家以及预算人员等施工方面的技术。

三、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1、加强质量控制管理

现场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因为质量控制要对相应的工序和图纸进行深入的研究,要对相应的图纸和工序进行严格的检查,从规范和规程以及相应的图集来对工序进行检查,实现每个环节的有效检查,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要对相应的重点工序进行严格检查。特别是对于一些隐蔽工程进行细致检查,切实的落实不合格、未检验的工序不能开展下一道工序,要切实的强化整个控制过程。针对工序的安排要实现各个工种之间的协调,而且整个过程要符合质监部门的施工检查,不断从现场施工检查的经验以及专业知识来提高整个施工管理水平。

2、加强工期控制管理

对于项目工程的工期进行控制,能够有效的提升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按照工期完成相应的合同规定的内容,因此要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进行有效的管理,从工期的控制上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和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等对工期计划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还要制定出相应的检查标准,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实际的进度与计划的进度进行对比,总结出两者的偏差,分析其偏差的严重性以及原因,并且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偏,对于延误工期的施工要进行进度的补救,而且还要对其计划进度进行修改和调整,以此来确保整个进度符合计划目标,从而实现整个合同的预期目标。

3、绿色建筑有助于人们健康生活

建筑师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通常都会进行人性化考虑,尤其是在人们的健康方面。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也促进了建筑设计的绿色环保发展。因此,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绿色建筑追求的是运用健康的材料为人们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比如如何使室内材料的辐射和其中有害的化学物质降到最低,如何设计可以使室内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如何让人们每天能够接受足够的阳光,如何使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等。这些要求不仅有助于人们的健康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还符合节约环保的理念。

4、绿色建筑设计有助于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房地产建筑行业中植入绿色建筑理念,尤其是在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是帮助企业开拓新市场的有效途径。在目前房地产市场中房价只增不降、房地产新政策迟迟不出的情况下,消费者都致力于以高消费换来高质量的住房。此时,绿色建筑设计的推出就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重新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在满足消费者力求环保、节能的消费需

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的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地基。振冲碎石桩主要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还可用来提高土坡的抗滑稳定性或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

5、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浆液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不宜用于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基。

6、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当地基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较高的有机质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对地下水流速度过大、喷射浆液无法在注浆套管周围凝固等情况不宜采用。高压旋喷桩的处理深度较大,除地基加固外,也可作为深基坑或大坝的止水帷幕,目前最大处理深度已超过30m。

7、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按预压方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及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分塑料排水带或砂井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m时,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当软土层厚度超过4m时,应采用塑料排水带、砂井等竖向排水预压法处理。对真空预压工程,必须在地基内设置排水竖井。预压法主要用来解决地基的沉降及稳定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方祥.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处理及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房地产业.

[2]杨万华.浅谈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及应用[J].四川建材.2012(1)

[3]刘贵庚.探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及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2(2)

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的论文 篇10

建筑企业要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可以结合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聘请高水平、专业知识扎实、理论水平强的专家教授,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注意对培训后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充分利用奖惩手段,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监督,激励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理念。抓好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必须要注重改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思想,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去影响和带动他们,提高管理人员成本控制能力,注重对管理人员的思想水平提升,尤其要注重激发管理人员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3.2 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制度

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必须要依靠健全的管理控制,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让功臣造价的管理有章可循,规范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行为,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标准精心完成任务。制度的建设,要注重充分利用奖惩,激发管理人员在工程造价中的工作热情,对浪费资金的有关人员采取适当的惩罚方式,起到警戒他人的效果。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健全,要始终以实际施工情况为参考,注重结合复杂的施工环境,制定应用价值强的制度规范。

3.3 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提升,一方面需要多措并举提高现有管理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需要建筑企业广开门路,积极引进优秀的专业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做到内外资源的有利整合,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水平。由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还必须重视管理人员责任心与吃苦耐劳品质的锻炼,慎重选拔管理人员,提升管理人员水平,保障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佳.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 (10).

[2] 郝振华,孙晓慧.浅析工程造价的现状以及优化措施[J].四川水泥,2014(12).

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的论文 篇11

某大厦工程为框剪结构,Ⅵ度抗震设防,静压预制方桩基础,地下一层,层高4.5m,地上23层,层高3m,屋面设计标高73.5.0m,电梯机房上部设有检修房,检修层屋面设计标高为77.0m,为本工程的最高部位。

2 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及保证安全生产,因而施工方案的确定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点。要准确确定高层建筑的施工方案,必须对工程特点及周边环境、施工进度、质量标准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勤思考、善突破,多构思几套施工方案,加以比较,优化实施。

2.1 静压预制方桩方案的选择及施工措施

2.11该工程的水文地质情况

该工程地质属于Ⅱ级冲积阶地地貌,周围地形平坦,建筑±0.000标高与场地基本一致,无低洼和陡坎。根据勘探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持力层在砂砾层,层面埋深10.50~12.00m。

2.12静压预制桩方案的选择

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的特点及设计持力层层面埋深,压桩施工前应先试桩,确定桩长,一定要考虑到各个部位不同的土方开挖标高,比如电梯井基础承台底的标高,并要考虑到桩身的设计有效长度(本工程4m),确定桩长既要保证桩身的有效高度,又要避免土方开挖后过长截桩,造成经济损失和结构补强。该工程由于场地回填平整、压实,保证桩机正常行走施工。

预制静压桩方案的选择时,根据周边环境的情况,着重考虑压桩过程产生的土层挤密效应,对场地周围旧建筑物的影响,所以在确定沉桩顺序时,选择先从临近旧建筑物的外围开始压桩再向中间部位进行压桩,从而减少土挤压后在旧建筑物的基础部位起拱,同时选择沉桩过程按先深后浅,先密后疏,先长后短的原则,并考虑施工顺序上的衔接及进度进行沉桩顺序安排。施工过程对周围的旧建筑物进行同步沉降观测,该工程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影响,达到预想的效果。

2.2 土方开挖方案的选择及施工措施

工程土质5m以上为较好的粘土层,地下水位在6m以下,地表水很少等特点和周边环境的情况,确定基础边的放坡系数,分层选用了大小挖掘机进行开挖,承台及其基础梁采用小型挖土机开挖,其余土方采用大的履带式反铲机开挖,先用大的履带式反铲机开挖至-4.4m,再用小型挖土机械开挖承台及基础梁基坑基槽。注意防止机械碰撞工程桩,机械开挖深度应以保留300mm用人工修整。

桩间土比较规整,采用小反铲挖掘机配合人工挖土,这样与单纯的人工挖土相比,可以提高工效。

劳务队利用了CFG桩的布置方位,特制了50cm的挖斗,达到了提高工效的目的。实践证明,该工程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开挖土方8900m3,破桩1201根(约166m),工期共计9d,投入机械台班31个,劳力405个工日,而预算需投入机械台班41个,劳力996个工日,节约工程成本约2.03万元。

2.3 卸料平台搭设方案选择及施工措施

①按自成受力体系进行设计计算并绘制详细的施工图;②卸料平台搭设时禁止与外脚手架连接,平台板应固定牢固;③卸料平台相关焊接件必须满足焊接工艺要求;④卸料平台钢丝绳调正后松紧一致受力均匀,平台的外部可稍高20~30mm;⑤临边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应油漆成醒目的红白相间色;⑥栏杆柱与卸料平台底座固定牢固,栏杆立面采用钢板网封闭。

经设计计算,该工程的卸料平台宽度为2.3m,采用两根16号槽钢作挑梁,伸入室内3m,外挑3m,用7根10号槽钢作次梁,间距0.5m,距挑梁外端部250mm和中部用16号钢丝绳斜向上拉固定,平台面铺厚2mm钢板点焊固定,采用ф48×3.5钢管作为平台栏杆,用钢管扣件连接,栏杆高度1200mm,栏杆立面采用钢板网封闭,并详细地进行了位置的布置,全方位的满足了施工需要及施工安全要求。

2.4 支模方案的选择及施工措施

根据工程的特点和项目材料供应等情况考虑,经方案设计核算,核算过程主要考虑地下室及截面尺寸有代表性的梁、柱、板、墙;本工程采用的支模方案选择为:柱侧模墙模梁侧梁底模楼板底模均采用18mm厚胶合板柱压枋墙板隔栅及压方采用宽×高为60×80mm杉木枋子;柱子、墙板搁栅间距为300mm,墙板双钢管压杆间距为600mm。墻板采用M18对拉螺栓及26型3型扣件、间距双向600mm。楼板搁栅间距35mm檩条间距1000mm。

⑴500×500mm柱子,每边三跟压枋,间距250mm,钢管柱箍 间距500mm,中间留设混凝土浇筑孔,柱底留清理孔。断面1000×1000mm柱子,每边五根压枋,间距250mm,钢管柱箍 间距500mm,中间加M16对拉螺栓及26型3型扣件。

⑵梁断面的侧模竖向压枋间距400mm,斜撑间距400mm,梁侧上下各设一根纵向压枋;梁断面的侧模竖向压枋间距400mm,斜撑间距400mm,梁侧上下各设一根纵向压枋;梁底搁栅用钢管或采用宽×高为60×80mm杉木枋子,间距400mm;粱截面不大于400×1200mm时,梁底搁栅采用钢管间距200mm或采用宽×高为60×100mm杉木枋子,间距300mm杉木枋子,间距300mm;梁断面的侧模竖向压枋间距400mm,斜撑间距400mm,梁侧上中下各设一根纵向压枋,并在梁中采用M14对拉螺栓加26型3型扣件拉结。梁支撑用钢管搭设双排钢管排架,排拒不大于1000mm,纵向间距不大于800mm;设三步,架不高小于1.6m,梁排架与板排架连成满堂脚手架整体,并设剪刀撑。

⑶控制墙体的截面尺寸采取的措施:在暗柱箍 筋上或墙体水平筋上点焊12mm的钢筋,钢筋长度比墙厚小2mm,其布置方法为;竖向根部距地面15~20cm处(即第一道箍 筋处),顶部位于最顶一道、、筋处,每块大模板水平方向只需焊接3根(即两端与中间部位)。这样,经过加固确保了剪力墙的几何尺寸。

2.5 外脚手驾方案及施工措施

①高层建筑的脚手架应经充分计算,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编制的脚手驾方案应附计算书。②立杆要落到实处,底部固定牢固,支座稳固。③驾体与建筑物机构拉结;当搭设高度大于24m小于50m时,拉结件的间距三步三跨,采用刚性拉结。当搭设高度大于50m时,拉结件的间距二步三跨刚性拉接。④脚手驾与防护栏杆;脚手驾首层及施工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施工层如下每隔10m封闭一道脚手板,其余各层应拉设安全平网。⑤材质;钢管Q235(3#钢)钢材,外径48mm,内径35mm,焊接钢管、扣件采用可锻、、铁。要求按进场的钢管按批次批量进行检测。

2.6 工程垂直度及轴线的控制

⑴首层控制网的建立及校核。根据工程的平面布置形式选择不同形状的控制网,由选定控制点组成垂直度控制网,取平行于建筑物外围柱列轴线或剪力墙中轴线,与轴线距离取为1m作为控制线,控制线的交点即为控制点;首层控制网建立后,应进行控制校核,网边长用一把专用50m钢卷尺丈量,所有角度均用J2光学经纬仪施测,复核后的首层控制网作为施工全过程垂直度控制及放样的依据。

⑵控制点分段确定及在各楼层投测为缩短投测距离,防止误差积累,并减少施工环境(风力、温度)的影响,采取分段控测、分段投点的方式,比如我们在施工该高层住宅楼第1~15层作为第一段,第16~26层作为第二段,当施工至16层时,在同一位置控制点传递孔两侧预埋直径12钢筋,蒋首层控制网点位用光学经纬仪准确投至16层楼面,并进行校核(方法同首层网)。确定定位准确无误后,将200mm×200mm×10mm钢板焊在预埋钢筋上,并凿出新的控制点,作为第16~26层各层垂直控制及放样依据。为适应施工进度,克服光学垂准以操作缓慢的缺点,控制点在各段楼层上的投测采用钢垂球逐层向上投点放样,每3~5层用光学垂准仪校核。

⑶利用该层楼面控制网进行楼层施工放样,如果控制网是矩形的根据各楼层控制网用常规方法进行施工放样;如果控制网是弧形的,利用原有控制点,准确地定出各轴线交叉点,利用三角函数的关系,求得轴线交叉点相对于控制点的极座标值。

⑷为使墙柱位置、垂直度控制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采用模板轴线“双控法”来确保墙、柱模板垂直度。除用距柱墙边线50cm弹出墙柱模板定位控制线及墙柱转角延长线,用以控制墙柱模板安装位置准确外,在梁板模板安装完毕后,根据各控制网线再进行一次投点,将模板控制点位控制线引测到梁模板板面,检查控制模板的偏移和外墙柱、梁边缘尺寸,结合墙柱模板垂直度检查,将误差控制在浇筑混凝土之前。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只有不断完善技术管理才能掌握整个施工过程的主线,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现代高层建筑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一大批先进的仪器和施工工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施工中,因而高层建筑是施工技术管理是一个动态科学管理体系,我们要与时俱进。运用科学发展观不断摸索总结,不断加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以适应现代高层建筑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学东.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年06期.

[2]于书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环节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第06期.

[3]徐殿祥.我国高层建筑中施工技术的几个问题 [J];工程力学; 1985年04期;

[4]陈智章. 浅谈现代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 [J];广东科技; 2006年02期;

上一篇:民营医院职工食堂卫生管理制度下一篇:镇创建土地执法示范村工作实施方案